太阳能电池背板feve氟树脂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太阳能电池背板feve氟树脂涂层材料及其制

备方法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其中,太阳能电池背板起着保护和支撑太阳能电池的重要作用。FEVE氟树脂涂层材料被

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背板的制备中。

FEVE氟树脂涂层材料以其出色的耐候性、化学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被选为太

阳能电池背板涂层的理想材料。FEVE氟树脂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能,可以抵御紫外线、酸碱和大气污染物等外界环境的侵蚀,有效延长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此外,FEVE氟树脂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将涂层稳固地附着在背板表面,保证背板的强

度和稳定性。

制备FEVE氟树脂涂层材料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准备FEVE氟树脂及相应的溶剂和助剂。

2. 将FEVE氟树脂与溶剂进行混合搅拌,形成均匀的涂料溶液。

3. 将电池背板放置在涂料溶液中,保证背板表面均匀覆盖涂料。

4. 将涂层的背板放入烘箱中进行烘干,使涂料固化并形成稳定的FEVE氟树脂

涂层。

5. 对涂层进行必要的表面处理,如抛光或刮去不平整的部分。

6. 检验涂层的质量和性能,并按照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FEVE氟树脂涂层材料具有优异的特性,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背板的制备中。通过以上所述的制备方法,可以得到具有高耐候性和稳定性的FEVE氟树脂涂层。这些涂层能够有效地保护太阳能电池背板,提高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和性能。与此同时,这种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也相对简单有效,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总之,FEVE氟树脂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太阳能电池背板的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使用这种材料和方法,可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和效率,促进可持续能源的发展。

氟碳漆

氟碳漆 产品简介: 氟碳漆是指以氟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的涂料;又称氟碳漆、氟涂料、氟树脂涂料等。在各种涂料之中,氟树脂涂料由于引入的氟元素电负性大,碳氟键能强,具有特别优越的各项性能。耐候性、耐热性、耐低温性、耐化学药品性,而且具有独特的不粘性和低磨擦性。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氟涂料在建筑、化学工业、电器电子工业、机械工业、航空航天产业、家庭用品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继丙烯酸涂料、聚氨酯涂料、有机硅涂料等高性能涂料之后,综合性能最高的涂料品牌。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氟树脂涂料主要有PTFE、PVDF、PEVE等三大类型。 由于全世界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排放做出了严格限制,涂料界面临严峻的挑战,大力推广环境友好型涂料已成为共识。因为水性氟碳涂料的研究开发成为国内外关注和研究的重点课题。 粉末氟碳涂料是最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由于环保和经济原因,粉末氟碳涂料用量近年来逐年增加。广义上将,粉末氟碳树脂基本上分两类:一类是热塑性粉末氟碳树脂;另一类是热固性粉末氟碳树脂。 发展历程: 氟化物的发展可追溯到18世纪,1771年Scheel首先制得氟化氢,1886年Moissan 提取氟元素,同时美国为了军事目的,20世纪30年代首先研制了有机氟树脂并得以发展。 氟原子和氟离子的异常特性,引起科学家广泛兴趣和深入研究。1900年swarts在锑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氟化反应和1948年simons的电解氟化反应对有机氟化物的合成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930年midzley和Heeme的研究了氟里昂冷冻剂——氟氯烷烃的生产和应用。 自从1934年德国赫司特公司发现了聚三氟氯乙烯,特别是1938年美国杜邦研究室R.J.Plunkett博士发明了聚四氟乙烯以来,氟树脂以其优异的耐候性、耐化学品性、不粘性、低摩擦系数获得长足的发展,对现代工业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1946年杜邦公司将聚四氟乙烯商业化(Teflon)。 此后,氟树脂在涂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得到肯定,1982年日本的旭硝子公司研发了以三氟氯乙烯为主要单体,通过其他功能性的单体(如含有乙烯醚、-OH、-COOH等官能团的单体)的四元共聚物,使得氟树脂及涂料由热塑性进入热固性(反应交联型)的时代,使室温固化氟树脂涂料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其中建筑方面的应用居首位。 1982年Elf Altochem公司研究成功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 (VDF-TFE-HEP)和含偏二氟乙烯的功能性的聚合物。这种产品特点是可以常温固化,但耐溶剂性差。 1982年后,Ausimont. SPA公司,研究成功端羟基全氟聚醚树脂,可以配制常温固化自清洁型涂料。 20世纪90年代,美国海军研究室的Robert.F B研究成功了聚四氟乙烯—含氟多元醇涂料,可以常温固化,满足了高温场所使用要求。 近年来,水性氟树脂涂料在防粘和耐腐蚀方面已经开始应用,目前水性氟树脂涂料包括丙烯酸全氟烷基乙烯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全氟乙烯酯共聚物、全氟丙烯酸共聚物等。

太阳能电池背板feve氟树脂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太阳能电池背板feve氟树脂涂层材料及其制 备方法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其中,太阳能电池背板起着保护和支撑太阳能电池的重要作用。FEVE氟树脂涂层材料被 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背板的制备中。 FEVE氟树脂涂层材料以其出色的耐候性、化学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被选为太 阳能电池背板涂层的理想材料。FEVE氟树脂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能,可以抵御紫外线、酸碱和大气污染物等外界环境的侵蚀,有效延长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此外,FEVE氟树脂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将涂层稳固地附着在背板表面,保证背板的强 度和稳定性。 制备FEVE氟树脂涂层材料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准备FEVE氟树脂及相应的溶剂和助剂。 2. 将FEVE氟树脂与溶剂进行混合搅拌,形成均匀的涂料溶液。 3. 将电池背板放置在涂料溶液中,保证背板表面均匀覆盖涂料。 4. 将涂层的背板放入烘箱中进行烘干,使涂料固化并形成稳定的FEVE氟树脂 涂层。 5. 对涂层进行必要的表面处理,如抛光或刮去不平整的部分。 6. 检验涂层的质量和性能,并按照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FEVE氟树脂涂层材料具有优异的特性,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背板的制备中。通过以上所述的制备方法,可以得到具有高耐候性和稳定性的FEVE氟树脂涂层。这些涂层能够有效地保护太阳能电池背板,提高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和性能。与此同时,这种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也相对简单有效,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总之,FEVE氟树脂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太阳能电池背板的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使用这种材料和方法,可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和效率,促进可持续能源的发展。

光伏背板全方位解析

太阳能背板TPT与KPK的区别 阳光工匠光伏网 2015-01-12 太阳能背板按结构大体分为三种:双面含氟背板、单面含氟背板、无氟背板。题目中TPT与KPK都属于双面含氟背板。 1.0TPT 市面上双面含氟背板最常见的是TPT(聚氟乙烯复合膜),TPT采用复合工艺,两面含氟材料为美国杜邦公司生产的Tedlar聚氟乙烯聚合物PVF,中间为PET,通过胶黏剂复合在一起。内层氟材料保护PET免受紫外线腐蚀,同时经过特殊处理与EVA更好的粘结,外层氟材料保护组件背面免受湿、热、紫外线侵蚀。 1.1PVF 分子式:-[CH2-CHF]- 学名:聚氟乙烯。 白色粉末状,部分结晶性聚合物。 氟碳比(F/C):0.5/1。 含氟量:41.3%。 可燃性:慢燃到自熄。 密度1.39g/cm。 熔点190-200℃,分解温度210℃以上,长期使用温度-70-110℃。 软化点约200℃。但在200℃下,15~20分钟就开始热分解,若在235℃经5分钟则激烈分解而最后碳化。 双面含氟背板大同小异,区别只在氟材料的成分和内层氟材料的特殊处理上。 1.2杜邦公司 杜邦公司是美国大型化学公司。1802年由法国移民E.I.杜邦在美国特拉华州威尔明顿附近建立,以制造火药为主。20世纪,开始转入产品和投资多样化,经营范围涉及军工、农业、化工、石油、煤炭、建筑、电子、食品、家具、纺织、冷冻和运输等20多个行业,在美国本土和世界近50个国家与地区设有200多个子公司和经营机构,生产石油化工、日用化学品、医药、涂料、农药以及各种聚合物等1700个门类,20000多个品种。1983年总营业额达353.78亿美元,居世界化学公司年销售额之首。 2.0KPK KPK也属于双面含氟背板,所不同的是,它的氟材料厂家是法国阿科玛公司生产的Kynar聚偏二氟乙烯PVDF。

光伏背板材料国内外现状及趋势分析

光伏背板材料国内外现状及趋势分析 摘要:光伏电池是由玻璃、EVA、硅片、背板组成,按照玻璃—EVA—电池片—EVA—背板的结构封装构成,其中背板位于光伏电池背面的最外层,是光伏电池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起到封装的作用,同时还起到保证光伏电池不受到环境影响的作用,确保光伏电池的使用寿命。 光伏电池是由玻璃、EVA、硅片、背板组成,按照玻璃-EVA—电池片—EVA—背板的结构封装构成,其中背板位于光伏电池背面的最外层,是光伏电池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起到封装的作用,同时还起到保证光伏电池不受到环境影响的作用,确保光伏电池的使用寿命。本文将对太阳能电池背板材料、结构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作一回顾和分析. 1、光伏背板的类型及优缺点 按照光伏电池背板整体结构划分,可将光伏电池背板划分为FPF,FPE,全PET与PET/聚烯烃结构。其中F为含氟薄膜;P为双向拉伸工艺制备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即PET薄膜);E为乙烯-醋酸乙烯(即EVA);聚烯烃指各种以碳碳结构为主链的塑料。这些结构层之间使用胶粘剂进行粘合,通过复合工艺制备成型.最早的光伏电池背板采用TPT结构,即Tedlar/PET /Tedlar结构,其中Tedlar为杜邦公司所生产的PVF(聚氟乙烯)薄膜,以杜邦公司的Tedlar 为基材的背板主导了大部分的光伏背板市场,第一款进入光伏市场的产品为PVF 2001,目前杜邦公司的Tedlar产品已经开发出第三代。按照光伏电池背板所采用的薄膜材质区分,可以将背板划分为Tedlar背板、含氟背板、 PET背板与其他一些采用如PE材质的背板产品。 1。1. Tedlar系列 Tedlar结构的背板被称为经典的背板结构,已成为国内外太阳能电池组件厂首选背板类型.PVF膜的结构稳定、耐环境变化,但是薄膜表面较易出现针孔,薄膜的水汽阻隔能力较差.同时PVF材料本身含氟量小,所以PVF薄膜需要有足够的厚度来保证其性能。不过PVF是所有氟材料中成本最低的,非常适合作为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太阳能光伏背板材料。 1。2. 含氟背板

涂层技术在太阳能电池制造中的应用前景

涂层技术在太阳能电池制造中的应用前景 涂层技术在太阳能电池制造中的应用前景 引言: 在全球范围内,对于可再生能源的需求越来越高,太阳能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太阳能电池作为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能源转换器”,在太阳能利用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创新,涂层技术在太阳能电池制造中的应用不断增强,为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降低成本和增强可靠性提供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本文将从涂层技术在硅基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涂层技术在硅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前景 硅基太阳能电池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太阳能电池,它的主要原料是硅材料。涂层技术在硅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既可以提高硅基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又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1. 提高硅基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涂层技术可以通过在硅基太阳能电池的表面施加特殊的涂层材料,来改变电池对太阳光的吸收能力。例如,通过在硅基太阳能电池的上表面涂层一层防反射膜,可以增加太阳光的入射量,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此外,涂层技术还可以实现对硅基太阳能电池表面的纳米结构调控,来增加太阳能电

池的光吸收能力。例如,通过涂覆纳米线、纳米棒等结构材料在硅表面,可以增加硅表面与光线的接触面积,提高光吸收效果。 2. 降低硅基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成本 涂层技术可以实现硅基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流程的简化,从而降低制造成本。传统的硅基太阳能电池制造过程中需要在硅片表面沉积薄膜,然后进行光刻、腐蚀等处理,制造出P型和N 型的结构。然而,涂层技术可以直接在硅表面进行涂层,避免了复杂的制造工序,减少了薄膜沉积过程中的浪费和损耗,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降低了制造成本。 二、涂层技术在薄膜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前景 与硅基太阳能电池相比,薄膜太阳能电池以其轻薄、灵活、高效的特点备受关注。涂层技术在薄膜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涂层技术可以在薄膜太阳能电池表面施加光吸收层和透明导电层,来提高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例如,通过在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光吸收层上涂覆纳米材料,可以增加光的吸收能力。同时,在透明导电层上采用透明导电氧化物涂层,可以提高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电子传输效率。 2. 提高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和寿命

太阳能板的制作方法

太阳能板的制作方法 第一步:原材料准备 制作太阳能板所需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硅片、透明导电玻璃、抗反射涂层材料、导电胶、铝板等。首先需要准备好这些原材料,并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第二步:硅片切割 制作太阳能板的核心材料是硅片,硅片是由高纯度硅晶体切割而成。硅片的切割可以通过机器或者手动进行。切割好的硅片需要进行研磨和清洗,以确保表面的平整度和纯净度。 第三步:硅片清洗 清洗是确保硅片表面干净的重要步骤。清洗过程中使用去离子水和治理液进行清洗,去除硅片表面的油污、灰尘和其他杂质。 第四步:抗反射涂层 抗反射涂层是为了增加太阳能板的光吸收率,并降低光的反射。抗反射涂层材料通常为二氧化硅或氧化钽,通过将其溶液滚涂在硅片表面,并经过烘干和退火处理来形成致密的涂层。 第五步:金属化 金属化是为了在硅片表面形成导电网格,以便收集太阳能板上产生的电流。金属化一般使用导电胶和铝材料,先在硅片表面涂覆导电胶,再通过烘烤和电化学沉积等方法将铝材料固定在导电胶上。 第六步:正、负电极制备

正、负电极是太阳能板的关键部分,用于将板上的电流引到外部电路中。正、负电极一般由银浆制成,通过丝网印刷的方法将银浆涂覆在板上,并经过烘烤固化。 第七步:背板与玻璃封装 将背板和透明导电玻璃与硅片组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封装的太阳能电池。背板通常由铝材料制成,用于支撑和保护电池,透明导电玻璃用于保 护硅片和提供光传输。 第八步:组件测试 组件测试是为了确保太阳能板的质量和性能。测试项目包括功率输出、电流电压特性和温度特性等。只有通过了组件测试的太阳能板才能出厂销售。 总结 制作太阳能板的过程涉及到多个环节的处理和测试,需要严格按照工 艺流程进行操作,以确保太阳能板的质量和性能。随着科技的发展,太阳 能板的制作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与改进,以提高太阳能的转化效率和减少 成本。

太阳能光伏电池的防反射涂层技术研究

太阳能光伏电池的防反射涂层技术研究 太阳能光伏电池是一种通过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然而,光伏电池在接 收太阳光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导致能量损失。为了提高光伏电池的效率,科学家们研究并开发了各种防反射涂层技术。 一种常见的防反射涂层技术是使用二氧化硅。二氧化硅具有较高的折射率,可 以有效减少光的反射。科学家们发现,通过控制二氧化硅涂层的厚度和纹理,可以进一步提高光的吸收效率。他们发现,当涂层的厚度为四分之一的波长时,光的反射率最低。此外,通过在二氧化硅涂层上制造微小的纳米结构,可以增加光的散射,从而增强光的吸收效果。 除了二氧化硅,还有其他材料也被用于制备防反射涂层。例如,氮化硅具有较 低的折射率,可以减少光的反射。氮化硅涂层可以通过物理气相沉积或化学气相沉积等方法制备。此外,氮化硅涂层还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可以提高光伏电池的使用寿命。 在研究防反射涂层技术的过程中,科学家们还发现了一些其他有趣的现象。例如,他们发现,通过制备多层涂层结构,可以进一步降低光的反射。多层涂层结构由多个不同折射率的材料组成,每个材料层的厚度都是光的波长的四分之一。这种多层涂层结构可以通过物理气相沉积、溅射等方法制备。科学家们发现,通过调整每个材料层的厚度和折射率,可以实现最低的反射率。 除了研究材料和结构,科学家们还在研究防反射涂层技术的过程中考虑了其他 因素。例如,他们发现,光的入射角度对反射率有很大影响。当光的入射角度接近垂直时,反射率最低。因此,在设计光伏电池的防反射涂层时,科学家们通常会考虑光的入射角度的变化。 总的来说,太阳能光伏电池的防反射涂层技术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研究领域。 通过研究不同材料、结构和入射角度等因素,科学家们不断努力提高光伏电池的效

太阳能电池板的制造工艺

太阳能电池板的制造工艺 太阳能电池板是一种将太阳能光线直接转换为电能的装置,是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几十年中,太阳能电池板的制造工艺经历了许多创新和改进,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推动太阳能行业的发展。本文将介绍太阳能电池板的制造工艺,从硅材料的提取到最终组装的过程。 1. 硅材料的提取 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原材料是硅,通常通过冶炼石英矿石来提取。首先,石英矿石被破碎成小块,然后经过化学处理,将其转化为高纯度的硅锭。这个过程需要高温和真空条件下进行,以确保最终的硅材料具有良好的纯度。 2. 单晶硅硅片的制备 硅锭被切割成薄片,形成所谓的硅片。其中,单晶硅硅片具有最高的效率和质量。在制备单晶硅硅片的过程中,硅锭被剪切成圆片,并经过打砣、研磨和抛光等步骤,以获得光滑的表面。 3. 多晶硅硅片的制备 除了单晶硅硅片,多晶硅硅片也常用于太阳能电池板的制造。多晶硅硅片的制备过程与单晶硅硅片类似,但硅锭的结晶结构不同,因此多晶硅硅片的效率相对较低。 4. 衬底制备

硅片作为太阳能电池板的衬底,需要通过薄化的工艺来减小厚度。这可以通过化学蚀刻或机械研磨来实现,以达到所需的硅片厚度。 5. 抗反射涂层 为了提高太阳能电池板对太阳光的吸收能力,一层抗反射涂层被应用于硅片的正面。这层涂层可以减少光的反射并增加光的穿透能力,从而提高电池板的效率。 6. 材料沉积 太阳能电池板中的其他层,如n型硅和p型硅层,以及电极层,需要通过材料沉积的工艺来制备。这可以使用物理气相沉积(PVD)或化学气相沉积(CVD)等技术来实现。 7. 渗透与扩散 通过渗透与扩散工艺,n型硅和p型硅层与硅片内部相互扩散,形成正负电荷的界面。这个步骤是太阳能电池板形成pn结的关键过程,产生电荷分离的效果。 8. 金属化和电极制备 为了收集电荷并将其传递到外部电路,金属化和电极制备是必不可少的。金属导电层通过真空蒸发、喷涂等技术在太阳能电池板的正负面形成,并通过电连接线进行连接。 9. 封装与组装

涂层制备方法范文

涂层制备方法范文 涂层是一种将新材料覆盖在基底表面以形成一层具有特定性质、用途 和结构的薄片材料。涂层制备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包括汽车制造、 航空航天、电子器件等。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涂层制备方法。 一、物理气相沉积法 物理气相沉积法是在真空环境下通过高能离子束、电子束等在材料表 面形成薄膜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气相沉积(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PVD)和离子束增强化学气相沉积(Ion Beam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IBAD)两种。 物理气相沉积法的优点是制备的涂层致密度高、结合力强,并且能够 对多种材料进行沉积。但是该方法成本较高,设备复杂,且只适用于小面 积的涂层制备。 二、化学气相沉积法 化学气相沉积法是通过将气态前体在基材表面化学反应形成薄膜的方法。根据反应条件的不同,化学气相沉积法可以分为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VD)和低压化学气相沉积(Low Pressure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LPCVD)两种。 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优点是制备的涂层纯度高、组织致密,并且可以制 备大面积的涂层。但是该方法需要高温条件,制备过程中易产生有害气体,且对基材材料要求较高。 三、溶液法

溶液法是将所需材料溶解于溶剂中,再通过浸涂、喷涂、旋涂等方法 将溶液涂覆在基材表面,通过蒸发、固化等过程形成薄膜的方法。 溶液法的优点是制备简单、成本低,并且可以对大面积基材进行涂覆。但是该方法制备的涂层常存在组织疏松、致密性差等问题。 四、电沉积法 电沉积法是通过直流或交流电的作用,将金属离子从电解液中还原并 在基材表面形成金属薄膜的方法。电沉积法也可以用于制备合金、复合材 料等涂层。 电沉积法的优点是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并且可以制备大面积、厚 度均匀的涂层。但是该方法只适用于金属涂层的制备,且对基材表面的处 理要求较高。 五、喷涂法 喷涂法是通过将涂料通过喷枪均匀喷洒在基材表面,通过干燥、固化 等过程形成涂层的方法。根据喷涂过程的不同,喷涂法可以分为喷涂涂料法、高速火焰喷涂法、等离子喷涂法等。 喷涂法的优点是制备过程简单、适用于复杂形状的基材,可制备大面 积的涂层。但是该方法存在涂层厚度不均匀、易产生气泡等问题。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涂层制备方法根据不同材料和不同要求选用 不同的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涂层制备方法也在不断创新,未来涂层技 术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

一种金属穿孔式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及其制备方法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103522658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1.22(21)申请号CN201310425762.1 (22)申请日2013.09.18 (71)申请人芜湖群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安徽新辰光学新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241100 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湾沚镇安徽新芜经济开发区芜湖群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72)发明人李磊;欧海航 (74)专利代理机构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徐勋夫 (51)Int.CI 权利要求说明书说明书幅图 (54)发明名称 一种金属穿孔式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金属穿孔式太阳能电池用 背板及其制备方法,依次包括有绝缘层、金属 层、粘结层、基材层以及耐候层,所述耐候层通 过涂布设备涂覆于基材层上,该耐候层为含氟树 脂组合物,该含氟树脂组合物按质量100%计包括 有:改性氟树脂25-50%;气相二氧化硅1-5%;钛 白粉10-25%;固化剂1-10%以及溶剂30-50%。通 过含氟树脂组合物配方的优化设计,使其在不需

要添加任何粘结剂的条件下很好地与基材层相结 合,使得该耐候层变得更薄,从而减少相关材料 及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产品的成本;同时使得 该背板具有更好的耐候性、抗紫外线和抗湿热性 能,大大提高其对太阳能组件的保护作用,从而 提高太阳能组件的使用寿命。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公告日法律状态信息法律状态 2014-01-22公开公开 2014-02-26实质审查的生效实质审查的生效 2014-04-02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2014-12-10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2017-02-01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2017-02-15授权授权

太阳能电池板的防反射涂层技术

太阳能电池板的防反射涂层技术随着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太阳能作为一种常见且广泛应用的可再生能源,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太阳能电池板作为太阳能发电的核心组件,其效率直接影响到整个发电系统的性能。然而,在太阳能电池板的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之一是反射损失。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转化效率,防反射涂层技术成为一种重要的解决方案。 一、防反射涂层的意义 在太阳能电池板的表面,存在光的反射现象。当光线从太阳射向电池板时,部分光线会被表面所反射,导致反射损失。这种反射损失会降低太阳能电池板的电能转化效率,造成能源浪费。因此,采用防反射涂层技术可以降低反射损失,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转化效率。 二、防反射涂层的原理 防反射涂层是通过改变光在太阳能电池板表面的入射角度,使其发生折射从而减少反射损失的。具体地说,防反射涂层利用不同折射率的材料,将光线的传播速度改变,使得光线从太阳能电池板表面进入时,不再发生明显的反射,而是进入电池板内部,从而提高光的吸收率和能量转化效率。 三、防反射涂层的常用材料 1. 二氧化硅(SiO2):二氧化硅是一种常见的防反射涂层材料,具有较高的折射率和透光性,常用于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的防反射涂层。

2. 三氧化硼(B2O3):三氧化硼是另一种常用的防反射涂层材料,它具有较低的折射率,能有效降低反射损失。 3. 氧化铝(Al2O3):氧化铝具有较高的折射率,并且具有良好的 光学稳定性,常用于多结太阳能电池板的防反射涂层。 四、防反射涂层的制备方法 1.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制备防反射涂层的一种常用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溶胶浸渍到太阳能电池板表面,然后通过热处理使其凝 胶化,最终形成一层均匀的防反射涂层。 2. 物理蒸发法:物理蒸发法以固态材料为源,通过加热将材料蒸发 并沉积在太阳能电池板表面,形成防反射涂层。 3. 化学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是制备高质量防反射涂层的一 种有效方法。该方法通过使化学反应发生在气相中,产生并沉积固态 材料,形成均匀而致密的防反射涂层。 五、防反射涂层技术的前景 随着太阳能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防反射涂层技术也在不 断创新和改进。目前,研究人员正致力于开发更高效、更耐用的防反 射涂层材料,以及更经济、更环保的制备方法。相信随着这些技术的 逐步成熟,太阳能电池板的转化效率将得到进一步提高,为可持续发 展打下坚实基础。 六、结论

氟树脂

1.1含氟树脂概述 自1963年聚偏氟乙烯(PVDF)涂料成功地应用在建筑业,涂覆于装饰板材上以来。氟树脂涂料已经走过了近40年的发展历程,氟树脂涂料以其独特的性能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目前国际上形成了三种不同用途的氟树脂与氟涂料行业,第一种是以美国阿托—菲纳公司生产的PVDF树脂为主要成分的外墙高耐候性氟树脂涂料、具有超强耐候性;第二种是以美国杜邦公司为代表的特氟龙不粘涂料。主要用于不粘锅、不粘餐具及不粘模具等方面;第三种是以日本旭硝子为代表的室外常温固化氟树脂涂料,主要应用于桥梁、电视塔等难以经常施工的塔架防腐等[1]。 1.2含氟树脂的结构特点及性能 1.2.1氟树脂的结构特点 常温固化氟树脂的结构如图1.1所示, 在FEVE的分子结构中, 作为主要的单体三氟氯乙烯, 由于前述氟原子的特性, 在空间结构和化学上, 氟烯烃单元保护了不很稳定的乙烯基醚单元, 使其难以受氧化侵蚀, 提高了树脂的耐候性和耐化学腐蚀性,并为树脂提供了必要的硬度。环己基的引人, 则赋予了树脂刚性和透明性, 其侧链的大环降低了树脂的结晶性, 使其可以在常温下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烷基的引人给树脂提供了较好的挠曲性能, 增加了树脂的柔韧性能。经烷基的引人则给树脂带来了固化点, 使树脂能在常温下与异氛酸醋交联固化, 高温下与三聚氰胺树脂交联固化, 使树脂具有从室温到高温广阔温度范围内固化的性能, 应用范围大为扩展。而侧链上梭基的引人, 则提高了树脂对颜料的润湿性, 加强了树脂与固化剂、有机颜料的相溶性。 C-F键能高达486KJ/mol,因此分子结构稳定, 很难被热、光以及其它化学因素破坏。在同一分子中未成键原子之间存在着一种较弱的范德华力。2个氟原子的范德华半径之和为0.27nm,两个氟原子正好把C-C之间的空隙填满, 保护了碳碳键, 使氟碳树脂相当稳定。 1.2.2氟树脂的性能 氟树脂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耐腐蚀性、耐沾污性、耐热性、耐化学品性、斥水斥油性、绝缘性及低摩擦系数, 其原因是由于氟原子电负性高, 原子半径小, 与碳形成的C-F键极短, 相邻氟原子相互排斥, 使含氟烷烃中氟原子呈螺线形分布, 碳链周围被一系列带负电性的氟原子所包围, 形成屏蔽层。

高性能氟碳涂料的制备及其综合性能研究

高性能氟碳涂料的制备及其综合性能研究 谭伟民;石伟峰;郁飞;倪维良 【摘要】以含氟乙烯/乙烯基单体共聚氟树脂(FEVE)为基料,TiO2/Al2O3复合颗粒为主要耐磨增硬填料,协同聚四氟乙烯(PTFE),制备了高性能氟碳涂料,并对涂层综合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体系的颜料体积浓度(PVC)为30%,TiO2/Al2O3复合颗粒含量为14%,PTFE含量为6%时,涂层的硬度和耐磨性达到最佳,且具有良好的疏水性和耐候保光性,同时常规理化性能优异. 【期刊名称】《涂料工业》 【年(卷),期】2015(045)010 【总页数】5页(P7-11) 【关键词】氟碳涂料;TiO2/Al2O3复合颗粒;四氟乙烯 【作者】谭伟民;石伟峰;郁飞;倪维良 【作者单位】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常州213016;海军驻航天二院军事代表室,北京100039;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常州213016;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常州2130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637 包括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等在内的海洋经济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然而海洋环境中高强日光暴晒、游离氯离子、潮湿大气、日夜温差等复杂苛刻的环境条件极易造成金属材料的破坏失效,威胁舰船和海洋工程装备的安全,涂层材料是价廉而有效

的防护手段。 氟碳涂料以氟树脂为成膜基体,由于氟元素具有极强的电负性和吸电子诱导效应,且活性较低,同时C—F键键能强,达到484 kJ/mol,高性能氟碳树脂中高键能 的C—F键通过螺旋构象把低键能的C—C键完全保护起来,获得由氟原子组成的外壳,使主链的稳定性大大增强,在受到热、光(包括紫外线)、各种化学介质的作用下,C—F键难以断裂,呈现出高度的化学惰性与稳定性。所以氟碳树脂具有超强的耐候性、耐化学品性、耐温性,被广泛用于桥梁、沿海大型钢架、海工装备上层建筑等要求高耐候性的领域[1-2]。其中氟烯烃/乙烯基单体共聚物(FEVE)由于可以常温固化,相比PVDF、PTFE等氟树脂具有更广阔的应用范围[3]。 但是氟碳涂料在户外实际服役周期中,还会遇到风沙侵蚀、刮擦磕碰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而涂层的划伤及破损必然会对其耐候性、耐介质性、腐蚀防护等性能和外观造成影响,所以研制综合理化性能优异的氟碳涂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本研究以FEVE树脂为基料,TiO2/Al2O3复合颗粒为主要耐磨增硬填料,协同聚四氟乙烯(PTFE),通过研究颜填料对耐磨性、硬度、耐候保光性、疏水 性的影响,制备了一种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同时耐候性等综合理化性能优异的氟碳涂料。 1.1 实验原料 氟碳树脂JF-2X:工业级,常熟中昊;氟碳树脂LF-200:工业级,日本旭硝子 株式会社;氟碳树脂GK570:工业级,大金;钛白粉 R902:工业级,杜邦;异 氰酸酯固化剂:工业级,拜耳;四氟乙烯粉:工业级,克拉马尔;Al2O3:工业级,淄博盈川;TiO2溶胶,自制;涂料助剂(流平剂AFCONA-3777、有机锡催化剂、分散剂 EFCA-4010):工业级,市售。 1.2 试验仪器 WSM-300/Z砂磨机:上海赛杰化工设备有限公司;GFJ-0.4高速分散:上海涂

三爱富公司涂料用氟碳树脂的开发历程及产品现状

三爱富公司涂料用氟碳树脂的开发历程及产品现状 吴君毅 【摘要】经过50多年的发展,上海三爱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相继推出了系列化的聚四氟乙烯(PTFE)、聚偏氟乙烯(PVDF)、聚全氟乙丙烯(FEP)、可熔融氟树脂(PFA)、乙烯-四氟乙烯共聚树脂(ETFE)和热固性氟树脂(FEVE)等涂料用含氟树脂产品,满足了下游氟涂料的基材需求,为我国氟涂料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全面的基材解决方案. 【期刊名称】《有机氟工业》 【年(卷),期】2015(000)004 【总页数】5页(P33-36,44) 【关键词】氟涂料树脂;热固性树脂;热塑性树脂 【作者】吴君毅 【作者单位】上海三爱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0241 【正文语种】中文 上海三爱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早从事含氟材料开发的企业,其前身是上海市有机氟材料研究所。在20世纪60年代,它成功研发了四氟乙烯(TFE)及其聚合物(PTFE)、二元氟橡胶(FKM,VDF-HFP)、四氟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FEP)等三大系列产品。在20世纪70年代,上海市有机氟材料研究所成功推出了三元氟橡胶(FKM,VDF-TFE-HFP)、四丙氟橡胶(TP)和可熔融聚四氟乙烯树脂乳液(PFA)。在20世纪80年代,上海市有机氟材料研究所开发了氟硅树脂,并成为国内第一

个实现PTFE工业化生产的供应商。在20世纪90年代,上海市有机氟材料研究 所经转制上市并更名为上海三爱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后进一步发展了聚偏氟乙烯树脂产品(PVDF),并在2000年初首次实现了国内PVDF、FKM和FEP产品的工 业化生产。上海三爱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氟化工的先驱和开拓者,为我国的氟化工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我国的国防和民用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由于C-F键具有共价键中最大的键能,使得以其为主链的各种含氟聚合物在涂层 应用中具有良好的表面能,耐介质、耐候性好,并具有一定的耐温等级。上海三爱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自开发含氟树脂产品以来一直在推出和完善各种应用于涂层的含氟树脂(乳液)产品,目前已形成了较完整的产品系列,可以全方位地为涂料应用提供解决方案。 按照成膜方式来分,涂料用氟树脂可分为热塑性树脂(PTFE、PVDF、FEP、PFA、ETFE等)和热固性树脂(FEVE),而从产品形态上来分主要包括粉末类和乳液类产品。 1.1 四氟乙烯聚合物(PTFE) PTFE主要用于不黏性含氟树脂涂料的基材,已广泛用于电饭煲、不沾锅、抽油烟 机等各种厨具及食品机械中,其主要是以水分散的乳液形态提供给下游涂料客户。为了改善黏结性,PTFE基体的涂层系统一般采用底漆,甚至中间层。涂层在蛋白 不黏性测试中具有良好的重复性,与水的接触角为108~112°,表面滑爽、涂蜡 感强,成膜温度较高(360~420 ℃)。在PTFE涂料方面,上海三爱富新材料股份 有限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就推出了FR302和FR303产品,其中FR302是TFE 的均聚物乳液,其初级颗粒的外貌呈球形,粒径在200 nm左右,而FR303是改性的TFE聚合物,其初级粒径与FR302相同,却拥有更好的球形外貌,涂层流平性及与底漆的黏结力好。近年来,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三爱富公司相继推出了不含全氟辛酸的FR303W和FR302W产品,以及采用更环保乳化剂的 FR302HW和FR303HW产品。这些产品在保证其原有性能的前提下使用了更环

太阳能光热转换的核心材料_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的研究与发展过程

太阳能光热转换的核心材料_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的研究与发展过程 太阳能光热转换的核心材料 ——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的研究与发展过程■文/谢光明 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有限公司 太阳能光热应用无疑是人类利用太阳能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然而,于其到达地球后能量密度较小又不连续,因此,为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带来了困难。长期以来,如何将低品位的太阳能转换成高品位的热能,并对太阳能进行富集,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成为研究者关心的问题。在现有的一系列光热应用技术当中,选择性吸收涂层技术被公认为是其中较为核心的技术,它对提高太阳能热转换效率,大规模推广太阳能光热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原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是国内较早开展这项工作的单位之一,将从原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建所以来开展的各项研究工作入手,对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技术予以介绍。 一、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基 本常识 1.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基本概念 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顾名思义,就是对光谱吸收具有

选择性的涂层材料。简而言之,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对可见光区有较高的吸收率(α),对红外光区有较低的发射率(ε),这也是选择性吸收涂层光学性能的2个重要参数。于太阳能与集热器吸收表面之间是通过粒子辐射形式进行传递的,所以只有具备特殊性能的材料才能做到尽可能多地吸收太阳能,同时又尽可能少地减少自身热辐射损失,从而达到提高太阳能光热转换效率的效果。 料,必须是一种复合材料,即吸收太阳光辐射和反射红外光谱2部分材料组成。吸收辐射是指当辐射通过物质时,其中某些频率的辐射被组成物质的粒子(原子、离子或分子等)选择性地吸收,从而使辐射强度减弱的现象。吸收辐射的实质,是物质粒子发生低能级(一般为基态)向高能级(激发态)的跃迁。在太阳光谱区,波长在~μm的太阳辐射强度最大,对该光谱区的光量子吸收是关键,因此,涂层材料中只有存在与波长~μm光子的能量相对应的能级跃迁,才具有较好的选择吸收性。一般来说,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和半导体等 发色体粒子的电子跃迁能级与可见光谱区的光子能量较为匹配,是制备太阳能选择性涂层吸收 2.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的组成具有光谱选择性吸收特性的材新材料产业 20XX55 3.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基本构造

FEVE生产设计

目录 一前言 1.1项目建设背景 3 1.2生产背景 3 1.3生产规模 4 1.4生产方法 4 二工艺流程设计 2.1合成FEVE树脂的生产9 三性能比较 3.1 FEVE的基本性能 10 3.2 FEVE性能与结构的关系 11 3.3清漆耐候性试验 12 3.4不同颜料的影响 12 3.5 FEVE树脂对颜料的分散性 14 3.6 FEVE树脂对不同底材的附着力 15 四主要设备 (1)树脂反应工艺 16 (2)色漆分散 16 (3)研磨设备 18 (4)调漆设备 19 (5)过滤 20 (6)输送 20 (7)包装 20 五原材料检测 1颜色20 2白度20 3消色力21 4着色力21 5筛余物 21 6吸油量 21 7 PH值 21

8水溶物 21 9遮盖力 21 10固含量 21 11易分散程度22 12相对密度22 13填装体积与表观密度22 14耐热性22 15电阻率22 16耐水性耐酸性耐碱性耐油性22 17耐溶剂性23 18耐石蜡性23 六产品性能检测 1涂料产品的取样23 2目测检测涂料状态24 3涂料的颜色外观24 4涂料粘度的测定25 5细度26 6干燥时间26 7冲击强度26 8柔韧性26 9硬度26 10遮盖力26 11附着力26 12固含量26 13耐酸、碱、盐水性26 七厂址的选择 1基本原则27 2厂址选择的要求27 八车间设备布置原则 a、车间内设备配置原则29 b、平面布置原则30 c、平面布置不同设计阶段的深度 31 九废水处理 1.流程的特点及说明33 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4

一前言 1.1项目建设背景 涂料,我国传统称为“油漆”,是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用途的材料。涂料主要由成膜物质、颜料、填料、溶剂、助剂等组成。涂料的类型,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分成众多种类。其中按照成膜物质的类别,可分成大漆、树脂涂料、沥青涂料、纤维素涂料、水性涂料、油性涂料等几个大类。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统一的分类命名方法。涂料生产工艺繁多,采用不同的生产路线,生产出来的涂料在性能方面有很大的差异。而树脂涂料以其丰富的树脂原料而具有多种功能;性能方面更是千变万化,有着不断研发的价值。涂料工业生产过程包括树脂(成膜物质)生产,色漆(母漆)分散,色漆的研磨,调漆(过滤、包装)等工艺过程涂料生产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备注:QC1是原材料;QC2是工艺检控;QC3是成品检验 1.2生产背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