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下数学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北师大版二下数学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北师大版二下数学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2020学年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班别:姓名:评分:等级:

一、我会口算。(12分)

550-50= 60+80= 600-400=

700+100= 130-70= 370-200=

800+500= 180-90= 100+800=

300+600= 1000-400= 410-10=

二、填空。(15分)

1、8793是一个()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它是

由()个千,()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2、由7、0、9、2组成的最大四位数是(),最小四位数是(),它们的差是(),它们的和是()。

3、按规律写数。

2150、(),4150、5150、()、()。

4、540比300多();750比900少()。

三、用竖式计算,并验算。(24分)

579-385= 638-259=

467-375= 785-437=

397+246= 582+684=

四、在○里填上“>”、“<”和“=”。(12分)

650+30○30+650 720-300○820-200

251+36○332-154 280+500○280+50

530-70○500-60 900-50○650+70

五、判断下面各题在()里画“√”或“×”,把错的改正过来。

(10分)

3 2

4 9 0 8

+ 0 8 -7 0 9

9 2 2 2 0 9 ()()

六、列式计算。(15分)

(1)768比一个数多239,这个数是多少?

(2)370加上多少和852相等?

(3)比937少458的数是多少?

七、解决问题。(12分)

1、图书馆里有连环画538本,连环画比故事书多249本,故事书

有多少本?两种图书一共有多少本?(6分)

2、笑笑有300元钱,买篮球用去138元,买羽毛球拍用去67元,

笑笑剩下多少元?(6分)

八、附加题。(10分)

3月12日是植树节,二年级3个班的小朋友去植树,二(1)班植了132棵,二(2)班植了154棵,二(3)班植了198棵,(1)班和(2)班合起来比(3)班多植树多少棵?

参考答案:

一、我会口算(略)

二、填空

1、四,千,8,7,9,3

2、9720,2079,7641,11799

3、3150,6150,7150

4、240,150

三、竖式计算(略)

四、在○里填上“>”、“<”和“=”。

=,<, >,>,>, >

五、判断改错。

332,199

六、列式计算

1、768-239=529

2、852-370=482

3、937-458=479

七、解决问题

1、538-249=289(本) 538+289=827(本)

2、300-138-67=95(元)

八、附加题

132+154-198=88(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一、知识点 1.连加、连减和混合加减运算要按照()顺序进行计算。计算时,要注意满十进一,不够减得时候向前一位借一,注意写上()和()。 2.()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3+3+3+3=()×(),3×4表示(). 3.乘法各部分名称: 3 × 4 = 12 (读作:) |||| ()()()() 4. 9×3 + 3 =()×(),这个是求几个()的问题; (() 9×3 + 9 =()×(),这个是求几个()的问题; (() +2+2 + 6 =()×(),这个是求几个()的问题; () 6.()里最大能填几?例:()×4<38 7.把一些物品分成若干份,每份分得()叫做平均分。 8.平均分有两种情况,都可以列除法算式: ①一种是根据份数进行平均分。总数÷份数=每份的个数 举例子: ②一种是根据每份的个数进行平均分。总数÷每份的个数=份数 举例子:

9.除法各部分名称: 12 ÷ 3 = 4 (读作:) |||| ()()()() 10.除法的意义:12÷3=4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还表示()里面有()个(); 还表示()是()的()倍。 11.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例:12是3的几倍?(12÷3)注意:“是”前后的两个数字有大小之分,前边的数(),后边的数()。②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另一个数,求这个数。用除法。 例:已知一个数的3倍是12,求这个数?() ③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例:求12里面有几个3?() 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例:求3的4倍是多少?() ⑤求几个几相加的和是多少,用乘法。 例:求3个4相加的和是多少?() 注意:倍不是单位名称,算式后边不能写倍作为单位。 12.熟背乘法口诀,一句乘法口诀可以写4个或2个算式(两个乘法两个除法,乘数相同的可以写2个算式:一个乘法一个除法) 例: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 13.人民币的单位有:()、()、()。 1元=()角,1角=()分,1元=()分 14.把一个图形对折后完全重合的是(),折痕是()。

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题

二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一、填一填。(35分) 1. 写作: 写作: 读作: 读作: 2.7km= ( )m 500cm= ( )m 45cm= ( )mm 3dm= ( )cm 3.( )里最大能填几? ( )×8<35 ( )×6<34 ( )×9< 70 50>( )×7 20 >( )×3 27> 5×( ) 4.(1)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 )个苹果。 (2)如果平均分给6个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 )个 苹果,还剩( )个。 (3)如果每3个苹果放一盘,至少需要( )个盘子。 5.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棵大树高约9( ) (2)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 ) (3)一条毛巾长8( ) (4)小东身高135( ) (5)一本练习本厚约4( ) 6.图形档案。 7. 时整,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正好成一个直角。 时整,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正好成一个锐角。 时整,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正好成一个钝角。 我是( )形,有( )条 边,对边( ),有( )个角,四个角都是( )。

二、判一判。(对的打“√”,错的打“×”)(5分) (1)35÷4=……1 。 ( ) (2)4个一、7个十、3个百和一个千组成的数是4731。 ( ) (3)五千零四写作504。 ( ) (4)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 ) (5)计算100-45-25应先算45-25。 ( ) 三、选一选。(在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4分) 1.观察“103,( ),83,73,63,53”,想一想括号里应该选择( )。 ① 102 ② 101 ③ 93 ④ 113 2. 是一个( )。 ① 锐角 ②直角 ③ 钝角 ④什么角也不是 3. 上面一共有( )个平行四边形。 ① 1 ② 2 ③ 3 ④ 4 4.在□÷8=◎……◆中,◆不可能是( )。 ① 6 ② 5 ③ 4 ④ 9 四、认识路线。(看图填空)(13分) 1.幼儿园在花坛的( )方向,居民楼在花坛的( )方向。 2.图书馆在花坛的( )方向,电影院在花坛的( )方向。 3.小明从居民楼出发可以走哪条路线到达图书馆? 五、算一算。(16分)

北师大版数学高二-1.4 数学归纳法(3)教案

§1.4 数学归纳法(3)教案 【教学目标】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及使用范围, 初步掌握数学归纳法证题的两个步骤和一个结论,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等式问题;通过对归纳法的复习,体会不完全归纳法的弊端,通过实例理解理论与实际的辨证关系;在学习中感受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数学归纳法证题步骤,尤其是递推步骤中归纳假设 【教学难点】数学归纳法的原理 一、课前预习:(阅读教材69页,完成知识点填空) 1.数学归纳法的证题步骤 一般地,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 有关的命题,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归纳奠基)证明当n 取 时命题成立; (2)(归纳递推)假设当k n =( )时命题成立,推出当 时命题也成立. 只要完成这两个步骤,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从0n 开始的所有正整数n 都成立. 上述证明方法叫做数学归纳法. 2.用框图表示数学归纳法的步骤 思考: (1)在数学归纳法的第一步归纳奠基中,第一个值0n 是否一定为1? (2)所有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都可以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吗? (3)用数学归纳法证明问题时,归纳假设是否一定要用上? 二、课上学习: 例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2 3333] 2)1([...321+=++++n n n

例2:设n ∈N*,n>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 12+13+ (1) >n. 例3:用数学归纳法证明(3n +1)· n 7-1(n ∈N*)能被9整除. 例4:自学教材71页例2,探究72页练习B 第2题. 三、课后练习: 1.若)*(121...31211)(N n n n f ∈+++++ =,则1=n 时,)(n f 是( ) A .1 B.13 C .1+12+13 D .非以上答案 2.一个关于自然数n 的命题,如果验证1=n 时命题成立,并在假设1,≥=k k n 时命题成立的基础上,证明了2+=k n 时命题成立,那么综合上述说法,可以证明对于( ) A .一切自然数命题成立 B .一切正奇数命题成立 C .一切正偶数命题成立 D .以上都不对 3.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14131 (2) 111>++++++n n n n 时,由k 递推到1+k 左边应添加的因式A.)1(21+k B. )1(21121+++k k C. )1(21121+- +k k D. 121 +k 4.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2121)1(1...3121222+->++++n n (*N n ∈),假设当k n =时不等式成立,则当 1+=k n 时,应推证的目标不等式是________. 5.用数学归纳法证明:a a a a a n n --=++++++11...1212 (1*,≠∈a N n ),在验证1=n 成 立时,左边所得的项为( ) A .1 B .21a a ++ C .a +1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除法(有余数除法认识) 1、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23÷4=5……3 23是被除数,4是除数,5是商,3是余数 2、在有余数除法算式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也可以说,除数要比余数大。 例:在□÷7中,如果有余数,余数最大是( 6 ),余数要求小于除数7。 在□÷5 = 6······ 4 )。余数要求小于除数5。 3、应用题当中,除数和余数的单位根据问题决定, 商的单位和问题的单位相同,余数的单位和被除数的单位相同; 4、解决生活问题,如提的问题是“至少需要几条船?”,用“进一法(用商加1)”; 例:有22个人,每条船限乘4人,至少要租几条船? 22÷4=5(条)……2(个) 5+1=6(条) 答:至少要租6条船。 5、如提的是问题是“最多做几件衣服?”,商作为最后的答案。 例:做一套衣服要用3米花布,25米花布最多能做几套衣服? 25÷3=8(套)……1(米) 答:最多可以做8套衣服。 6、计算有余数除法算式的各部分数。 例:(51)÷6=8......3 (47)÷7=6 (5) 先算6×8=48,再算48+3=51。先算7×6=42,再算42+5=47。 51÷( 6 )=8......3 26÷()=4 (2) 先算51-3=48,再算48÷8=6。先算26-2=24,再算24÷4=6。

第二章————方向与位置(认识方向) 1、地图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2、辨认方向时,要认准中心点。例:“小猫在小狗的()方”,中心点是小狗 3、每天早晨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4、指南针一头指着(南)方,一头指着(北)方。 5、早晨起床,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6、大树年轮较疏的向着(南)方,较密的向着(北)方。 7、北风是由(北)向(南)吹,西南风是由(西南)向(东北)吹。 8、方向扳: 先找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再确定:东北(东和北之间部分)西北(西和北之间部分) 东南(东和南之间部分)西南(西和南之间部分) 第三章————生活中的大数(认识10000以内的数) 1、计数器上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千位的左边是(万)位,右边是(百)位。 2、一个四位数最高位是(千)位;它的千位是5,个位是2,其他的数位是0,它是(5002)。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卷及答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卷及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20分) 1、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余数要比(____)小。 2、时间是(____)也可以表示成(_____)。过20分钟是(_____)。 3、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______个面,______条棱,______个顶点. 4、(_____)元(_____)元(_____)角(_____)元(_____)角 5、在下面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个鸡蛋约重50(______),一个西瓜约重4(______)。 一只山羊约重100(______),数学课本大约重100(______)。 6、8050读作:(_________________);二千零二写作:(____________) 7、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________。 8、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___),1与任何数相乘都得(___)。 9、一条裤子73元,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14元,买一件上衣至少要带(____)张。 10、图中有(______)条线段,有(______)个角,其中有(_______)个直角。

二、我会选(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 1、无论从什么角度看,(____)看到的形状都是一样的。 A. B. C. 2、右面这个时钟比准确时间快10分,准确时间是( )。 A.9时45分 B.8时45分 C.9时05分 3、有一堆苹果,比30个多,比40个少,分得的份数和每份的个数同样多。这堆苹果可能有()个。 A.32 B.25 C.36 4、第二列第四行,用数对(2,4)来表示,第六列第一行,可以用()来表示。 A.(1,6 ) B.(6,1) C.(0,6) 5、从上面观察下面的长方体,看到的形状是( )。 A.长方形B.正方形C.圆 三、判断题:对的在()里画“√”,错的画“×”。(10分) 1、想要准确描述路线,既要确定方向,又要确定距离和途经的地方。() 2、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3、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5分。() 4、一个因数正好与积相等,另一个因数一定是1。() 5、如果被除数的末尾有0,商的末尾不一定有0。()

北师大版数学高二1.4 数学归纳法(一) 教案 (北师大选修2-2)

1.4 数学归纳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启动思维 情境一、财主儿子学写字的笑话、“小明弟兄三个,大哥叫大毛……”的脑筋急转弯等; 教师总结:财主的儿子很傻很天真,但他懂一样思想方法,是什么? 以上都是由特殊情况归纳出一般情况的方法---归纳法,这就是今天的课题. 人们通常也会用归纳法思考问题,小孩也会由此总结出什么年龄人该叫爷爷,什么年龄人叫阿姨,叫哥哥或姐姐. 情境二:华罗庚的“摸球实验” 1、这里有一袋球共12个,我们要判断这一袋球是白球,还是黑球,请问怎么判断? 启发回答: 方法一:把它全部倒出来看一看.特点:方法是正确的,但操作上缺乏顺序性. 方法二:一个一个拿,拿一个看一个. 比如结果为:第一个白球,第二个白球,第三个白球,……,第十二个白球,由此得到:这一袋球都是白球.特点:有顺序,有过程. 2、如果想象袋子有足够大容量,球也无限多?要判断这一袋球是白球,还是黑球,上述方法可行吗? 情境三: 回顾等差数列{}n a 通项公式推导过程: 11 213143123(1)n a a a a d a a d a a d a a n d ==+=+=+=+- 设计意图:首先设计情境一,分析情境,自然引出课题----归纳法,谈笑间进入正题.再通过情境二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情境三点出两种归纳法的不同特点.通过梳理我们熟悉的一些问题,很自然为本节课主题与重点引出打下伏笔. 二、师生互动,探究问题 承上启下:以上问题的思考和解决,用的都是归纳法.什么是归纳法? 归纳法特点是什么?上述归纳法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得出结论: 1. 归纳法:由一些特殊事例推出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 特点:由特殊→一般; 2. 完全归纳法: 把研究对象一一都考查到了而推出结论的归纳法称为完全归纳法; 3. 不完全归纳法: 根据事物的部分(而不是全部)特例得出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 在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归纳法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气象工作者、水文工作者,地震工作者依据积累的历史资料作气象预测,水文预报,地震预测用的就是归纳法. 4. 引导学生举例: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测试卷

二年级(下)数学素质测评 第一单元除法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我会填。(共23分) 1、被除数是57,除数是8,商是(),余数是()。 2、六月份有30天,相当于()个星期余()天。 3、体操队有24个同学排队,如果每队排6人,可以排()队; 如果每队排5人,可以排()队,还剩()人。 4、()÷8=7……(),如果余数是5时,这时被除数是();余数最大能填(),这时被除数是();余数最小能填(),这时被除数是()。 5、○○△△△○○△△△○○△△△○○△△△○○ 从左往右数,第7个是(),第20个是(),第27个是()。 6、()里最大能填几? ()×2<7 ()×6<37 4×()<19 ()×8<37 7×()<43 5×()<25 二、我会判,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4分) 1、在除法里,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2、8÷3=2 ()

3、62÷9的余数是8。() 4、一个数除以5,它的最大余数是6。() 三、我会算。(共35分) 1、直接写得数。(10分) 12÷3= 48÷8= 25÷5= 36÷6= 15÷2=63÷9= 45÷5= 18÷3= 81÷9= 38÷7=2、竖式计算。(8分) 3、列竖式计算。(9分) 10÷5= 18÷6= 33÷7= 4、按要求在方框内填算式。(8分)

四、我会连。(7分) 五、我会解决问题。(第6小题6分,其余每题5分,共31分。) 1、1壶茶可以倒7杯,35个客人,需要几壶茶? 2、有32个茶杯,每6个装1盒,可以装几盒,还剩几个? 3、25个同学去缆车,每辆缆车箱限乘4人,至少要分坐几辆缆车? 4、每只船每小时租金3元,20元钱最多划几小时? 5、有一块花布长50分米,做一条裙子用7分米,最多能做几条 裙子? 六、解决问题。 1、学校把30本文艺书平均分给二年级四个班,平均每班分几本,还剩几本? 2、有52棵树苗,每行种9棵,可以种几行,还剩几棵? 3、电影院放映电影,每张电影票要8元,小东有50元钱,最多能买几张这样的电影票?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班级:姓名:分数: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20分) 1、常用的时间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支铅笔长约16(_________),教室宽约6(_________)。 3、连接两点可以画________条线段。 4、1米=(_______)厘米35厘米+52厘米=(______)厘米 500厘米=(_______)米1米-40厘米=(______)厘米 5、小青蛙1步跳3格,3步跳(_______)格,4步跳(_______)格,(_______)步跳18格。 6、钟面上分针指着6,时针指在5和6之间,这时是________时________分。 7、在算式30÷5=6中,被除数是(________),商是(________)。 8、小刀长(____)厘米,橡皮长(____)厘米。 9、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一条鱼长约30(______)。一棵树高约6(______)。 玻璃杯高约12(______)。长颈鹿高约5(______)。 10、笔算加法时,(______)要对齐,从(______)位算起。

二、我会选(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 1、小明每天上午7︰30到校,11︰30放学回家,他上午在校的时间是()A.4分钟 B.4小时 C.5小时 2、三位同学观察卡车,看到的图形是( )。 A.B.C. 3、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拉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 A.比原来大B.比原来小C.没变D.无法比较 4、在放大镜下看,这个角的大小( )。 A.变小B.不变C.变大 5、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 A.梯形的高 B.梯形的上底 C.梯形上底与下底之和

2014版高中数学复习方略课时提升作业:6.7数学归纳法(北师大版)(北师大版·数学理·通用版)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 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 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作业(四十一) 一、选择题 1.在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凸n 边形内角和定理时,第一步应验证( ) (A)n =1 时成立 (B)n =2 时成立 (C)n =3 时成立 (D)n =4 时成立 2.已知n 是正偶数,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若已假设n=k(k ≥2且为偶数)时命题为真,则还需证明( ) (A)n =k +1 时命题成立 (B)n =k +2 时命题成立 (C)n =2k +2 时命题成立 (D)n =2(k +2)时命题成立 3.某个命题与正整数n 有关,若n =k(k ∈N +)时命题成立,那么可推得当n =k +1时该命题也成立,现已知n =5时,该命题不成立,那么可以推得( ) (A)n =6时该命题不成立 (B)n =6时该命题成立 (C)n =4时该命题不成立 (D)n =4时该命题成立 4.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n 1111127124264 -?>++++(n ∈N +)成立,其初始值至少应取( ) (A)7 (B)8 (C)9 (D)10 5.(2013·宝鸡模拟)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12n 112123n n 1 + +?+=++++?++时,由k

到k+1左边需增添的项是( ) (A)() 2 k k 1+ (B) () 1 k k 1+ (C) ()() 1 k 1k 2++ (D) ()() 2 k 1k 2++ 6.用数学归纳法证明n 112n 2 n n n C C C n +++?+<(n ≥n 0,n 0∈N *),则n 的最小值等于 ( ) (A)1 (B)2 (C)3 (D)4 7.(2013·南昌模拟)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带答案)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一、快乐填空。(第4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30分) 1. 10个百是(),6800里面有()个百。6个千、4个百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2.用两个6和两个0组成的四位数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是(),只读一个零的是()或()。 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30÷□=□......2 45÷□=□ (5) 4.□里最小可以填几? 3□68>3568 □423>2635 1359>13□9 5.每枝铅笔6角钱,4元钱最多能买()枝铅笔。 6.美美采了28朵花, 最少要准备()个这样的花瓶。 7.○÷6=8……☆,☆最大是(),这时○是()。 8. 照这样排下去,第23个图形是(),第32个图形是()。 9.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0.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9m=()cm 30cm=()mm 600mm=()dm 4000m=()km 8dm=()mm 8km=()m 11.按规律填数。 (1)(2) 二、巧解妙算。(共22分) 1.直接写得数。(每题1分,共6分) 46+8=650-70=1600-700= 30+26=470-90=30÷4= 2.脱式计算。(共6分,每题2分) 6×7+28 7×(60-52)42-42÷6 === === 3.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共10分,计算3分,验算1分)60÷8= 497+58=☆600-275= 三、动手动脑。(共6分,每题3分) 1.铅笔长()mm,再画一条比铅笔长14mm的线段。 2.在下面的图形中画两条线段,使图形中有6个直角。

四、乘车上路。(共16分,每空2分) (1)多多上学,先向()方向走到(),再向()方向走到(),再向()方向走到(),最后向()方向走到学校。 (2)冬冬乘车上学,一共要经过()站。 五、走进生活。(共26分,1~4题各5分,5题6分) 1.35颗珠子可以穿成这样的几串,还剩下几颗珠子? 2.一个跳跳球比一个篮球便宜多少元? 3.4.桌子比椅子贵129元。 (1)一张桌子多少元钱? (2)买一套桌椅一共要付多少元钱? 5. 下面竖式中,△、○、☆分别代表同一个数。它们分别是几?△=()☆=()○=()

(完整版)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

二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内容 一、【数与代数】 1、数的运算。 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1)运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建议用两个竖式计算,计算过程中,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错误典型:被减数是100,在连续退位的时候学生容易出错;和是100,在连续进位的时候学生容易出错。 (2)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错误典型:a、题意理解不清 b、表格分析不够仔细 2、乘法的认识和乘法口诀 (1)认识乘法算式并理解乘法的意义: 乘数╳乘数=积 意义: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和。 (2)熟记表内乘法口诀: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会根据一个乘法口诀推出另外的乘法口诀。 3╳7=21,读作:3乘7等于21。口诀:三七二十一 3、除法的认识和用口诀求商 (1)除法的意义 结合算式说出除法的意义

如:21÷3=7 可以表示:(1)把21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7; (2)把21平均分,每份是3,可以分7份; (3)21是3的7倍 (4)21里有7个3 除法与乘法是“互逆”运算。 (2)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3)会用乘法口口诀求出除法的商: 同样一句乘法口诀一般可以写出四个算式 如:三九二十七: 两个乘法算式:3╳9=27 9╳3=27 两个除法算式:27÷3=9 27÷9=3 (4)理解“倍”和“倍数”的意义: 20是5的几倍?就是看20里有几个5,因此用20÷5=4,4、元、角、分的认识。 人民币面额: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带答案)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一、我思考,我会填。(31分) 1.最大的四位数是( ),它比10000少( )。 2.7856=( )+( )+( )+( )。 3.小强从礼品店出发,向 ( )走到苗圃,再向 ( )方向走到公园。 4.一根毛线对折,再对折,每段长3米。这根毛线原来长( )米。 5.578里面有( )个百、( )个十和( )个一。 6.一十一十地数,写出后面的三个数。 (1)3980,( ),( ),( )。 (2)345,355,365,( ),( ),( )。 7.在( )里填上“>”“<”或“=”。 1时( )60秒100分( )1时30分 3时( )299分 75秒( )1分15秒 8.90厘米=( )分米4分米=( )厘米 40毫米=( )厘米9千米=( )米 9.右图中共有( )个平行四边形。 10.小华从家到学校要走10分钟,要在7:40前到学校,应当在( )时( )分前走出家门。 11.和360相邻的两个数的和是( )。 12.有23个杯子,每盒装5个,至少需要准备( )个盒子才能全部装完。 二、我细心,我判断,对的打“√”,错的打“?”。(8分) 1.小明上一层楼需要2分钟,他从一楼走到三楼用了6分钟。( ) 2.三年(2)班教室的黑板在教室的西面,那么老师背对黑板讲课时面向北面。( ) 3.九千零八写作900008。( ) 4.1024和527中的“2”都表示2个十。( ) 三、我用心,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在括号内)(8分) 1.与888相邻的两个数是( )。 A.777,999 B.889,890 C.887,889 2.在25米、3千米、400分米中,最长的是( )。 A.25米 B.3千米 C.400分米 3.下列数中最接近4000的是( )。 A.3298 B.3919 C.4008 4.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应该( )除数。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四、我仔细,我会算。(30分) 1.直接写得数。(12分) 290+400= 800-300= 4000+6000=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学期 期末测试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填空.(第8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29分) 1.(2分)看图写两道除法算式. 2.(4分) 写作:写作: 读作:读作: 3.(2分)10000里面有个1000,15个百是. 4.(2分) 厘米毫米 5.(6分)在横线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苏通长江公路大桥跨江部分大约是8. (2)一本《现代汉语词典》的厚度约为60. (3)写一遍自己的名字大约需要7. (4)明明每天午休约130. 6.在横线里填上“>”“<”或“=”. 412421 69216912 直角钝角 80毫米8厘米 7.(5分)8000米=千米 120秒=分

300分米=米 75分=时分 8.(4分)按规律填数. (1)2670,,2660,,2650. (2)4255,4275,,,4335. 9.(3分)在3、0、8、4这四个数字组成的四位数中,读出“零”的最大四位数是,不读“零”的最小四位数是,最接近4000的数是. 二、判断.(每题1分,共5分) 10.(1分)用两根小棒最多可以摆出4个角.(不包括平角)(判断对错)11.(1分)在□÷7=2…□中,被除数最大是20.(判断对错) 12.(1分)3659和2764中的“6”表示的数相差540.(判断对错) 13.(1分)在一道减法算式中,减数与差相加得268,被减数一定是268.(判断对错) 14.(1分)在☆☆△★△★☆☆△★△★…中,第20个图形是★.(判断对错)三、选择.(每题1分,共5分) 15.(1分)平行四边形的四个角都不是. ①锐角②直角③钝角 16.(1分) ①十②百③千 17.(1分)水果店运进一些水果,苹果比梨多一些,西瓜比梨少得多,最多. ①苹果②梨③西瓜 18.(1分) 图书馆全天的开放时长是. ①5时30分 ②4时30分

高中数学目录——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一 ·第一章集合 · 1、集合的基本关系 · 2、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 3、集合的基本运算 ·第二章函数 · 1、生活中的变量关系 · 2、对函数的进一步认识 · 3、函数的单调性 · 4、二次函数性质的再研究 · 5、简单的幂函数 ·第三章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 · 1、正整数指数函数 · 2、指数概念的扩充 · 3、指数函数 · 4、对数 · 5、对数函数 · 6、指数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增·第四章函数应用 · 1、函数与方程 · 2、实际问题的函数建模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二 ·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 · 1、简单几何体 · 2、三视图 · 3、直观图 · 4、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 5、平行关系 · 6、垂直关系 · 7、简单几何体的面积和体积 · 8、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的简单应用·第二章解析几何初步 · 1、直线与直线的方程 · 2、圆与圆的方程 · 3、空间直角坐标系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三 ·第一章统计 · 1、统计活动:随机选取数字 · 2、从普查到抽样 · 3、抽样方法 · 4、统计图表 · 5、数据的数字特征

· 6、用样本估计总体 · 7、统计活动:结婚年龄的变化· 8、相关性 · 9、最小二乘法 ·第二章算法初步 · 1、算法的基本思想 · 2、算法的基本结构及设计 · 3、排序问题 · 4、几种基本语句 ·第三章概率 · 1、随机事件的概率 · 2、古典概型 · 3、模拟方法――概率的应用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四 ·第一章三角函数 · 1、周期现象与周期函数 · 2、角的概念的推广 · 3、弧度制 · 4、正弦函数 · 5、余弦函数 · 6、正切函数 · 7、函数的图像 · 8、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第二章平面向量 · 1、从位移、速度、力到向量 · 2、从位移的合成到向量的加法· 3、从速度的倍数到数乘向量 · 4、平面向量的坐标 · 5、从力做的功到向量的数量积· 6、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 7、向量应用举例 ·第三章三角恒等变形 · 1、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 2、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 3、半角的三角函数 · 4、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与积化和差· 5、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五 ·第一章数列 · 1、数列的概念 · 2、数列的函数特性 · 3、等差数列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计算题

一、口算。 670-600= 670-60= 730+500= 730-500= 1800+200= 1800-200= 48+6= 360-80= 570+60= 400-30= 1500+70= 3200-800= 2500+3000= 50-16= 61-4= 63+52= 380-250= 460+70= 500+230= 700-190= 1000-800= 670+300= 530+600= 256+80= 750-250= 960-804= 10000-998= 640-180= 460-80= 350+120= 720-650= 30+58= 二、竖式计算。 84 408 357 486 328 549 427 455 174 184 194 204 82 92 153 173 126 166 315 356 487 254 347 445 539 246 355 498 709 283 406 527 809 三、竖式计算。 9÷4= 21÷5= 14÷3= 19÷6= 20÷6= 34÷4= 30÷7= 26÷3= 42÷8= 50÷7= 43÷6= 88÷9= 47÷9= 32÷7= 41÷8= 42÷6= 27÷4= 37÷5= 40÷7= 52÷8= 46÷9= 60÷8= 51÷6= 65÷9= 33÷7= 59÷9= 34÷6= 46÷7= 53÷8= 66÷9= 23÷4= 55÷6= 36÷7= 49÷9= 49÷5= 37÷4=

56÷6= 45÷7= 34÷8= 58÷9= 65÷7= 39÷6= 四、脱式计算 7×3+5 50-4×5 7+6×2 4+24÷8 5-8÷4 72÷8-3 36+81÷9 45+8×4 80-6×8 23+5×8 8×7-34 90-54÷6 42+40÷5 2×6+37 56-2×6 32÷4-15 80-7×9 90-3×9 44+4×7 40+2×6 12-35÷7 38+4×4 100-45-25 26+36-14 54+32÷8 36÷4-7 86-6×9 5×(36-29)(83-35)÷6 94-(25+19)16+24÷8 (16+24)÷8 18-9×2 (18-9)×2 30÷6-3 30÷(6-3)(26+16)÷7 9×(45-38)85+(100-86)59-21÷3 52+6×8 63÷(36-29)99-(23+32)8×(69-60)(100-46)÷6 63-27÷3 (6+57)÷9 25+3×4 7+8×5 6×(15-8)28÷(57-50)50-8×4 18+72÷9 (12+33)÷9 7×(50-46)36-2×3 9×8+18 475+263+149 727+114+86 1000-207-168 436-179-36 456-278-132 368-(168+127)930-(80+480)1000-185-145 278-199+683 318+254-196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检测题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_ 一、快乐填空。(第4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30分) 1. 10个百是(),6800里面有()个百。6个千、4个百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2.用两个6和两个0组成的四位数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是(),只读一个零的是()或()。 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30÷□=□......2 45÷□=□ (5) 4.□里最小可以填几? 3□68>3568 □423>2635 1359>13□9 5.每枝铅笔6角钱,4元钱最多能买()枝铅笔。 6.美美采了28朵花, 最少要准备()个这样的花瓶。 7.○÷6=8……☆,☆最大是(),这时○是()。 8. 照这样排下去,第23个图形是(),第32个图形是()。 9.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0.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9m=()cm 30cm=()mm 600mm=()dm 4000m=()km 8dm=()mm 8km=()m 11.按规律填数。

二、巧解妙算。(共22分) 1.直接写得数。(每题1分,共6分) 46+8=650-70=1600-700= 30+26=470-90=30÷4= 2.脱式计算。(共6分,每题2分) 6×7+28 7×(60-52)42-42÷6 === === 3.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共10分,计算3分,验算1分)60÷8= 497+58=☆600-275= 三、动手动脑。(共6分,每题3分) 1.铅笔长()mm,再画一条比铅笔长14mm的线段。 2.在下面的图形中画两条线段,使图形中有6个直角。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 第一单元:除法 教学内容:, 课本第2页~第3页“分苹果”“分橘子” 1.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 切联系。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除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使学生体会到余数 一定要比除数小,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3.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教学难点, 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教学准备:, ppt,学生准备小圆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问题引入:显示18个苹果画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每盘放6个苹果,18 个可以放几盘? 二、探索新知 1.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 (2)接着进行全班集体交流。学生可能有很多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如:a.通过乘法口诀“三六十八”得出结论:可以放3盘; b.用除法算式算:18÷6=3,所以可以放3盘。 (3)同桌同学合作用18个圆片摆一摆,验证推算结果是否正确,教师用实物ppt显示学生摆放的圆片图,进一步进行验证、交流。 (4)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师指出:18÷6=3也可以用竖式计算。边写边说明: 横式:18÷6=3 竖式: 3 6丿1 8 1 8 讨论:结合刚才分苹果的情况,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竖式中的各个数表示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口答板书: 3 ……商:“3”表示分3盘。 除数……6丿18 ……被除数:“18”表示有18个苹果。 “6”表示每盘18 ……商和除数的乘积:“18”表示需18个苹果。 放6个苹果。0 ……余数:“0”表示20个苹果全部放完,没有剩余。 说明:“丿”表示横式中的“÷”。 (5)练习:第2页“填一填,说一说”的习题。

2020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20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第4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30分)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30÷□=□......2 45÷□=□ (5) 2. 10个百是(),6800里面有()个百。6个千、4个百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 3.用两个6和两个0组成的四位数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是(),只读一个零的是()或()。 4.□里最小可以填几? 3□68>3568 □423>2635 1359>13□9 5.每枝铅笔6角钱,4元钱最多能买()枝铅笔。 6.美美采了28朵花, 最少要准备()个这样的花瓶。 7.○÷6=8……☆,☆最大是(),这时○是()。 8. 照这样排下去,第23个图形是(),第32个图形是()。 9.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0.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9m=()cm 30cm=()mm 600mm=()dm 4000m=()km 8dm=()mm 8km=()m 11.按规律填数。 (1) (2) 二、巧解妙算。(共22分) 1.直接写得数。(每题1分,共6分) 46+8=650-70=1600-700= 30+26=470-90=30÷4= 2.脱式计算。(共6分,每题2分) 6×7+28 7×(60-52)42-42÷6 === === 3.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共10分,计算3分,验算1分)60÷8=497+58=☆600-275=

三、动手动脑。(共6分,每题3分) 1.铅笔长()mm,再画一条比铅笔长14mm的线段。 2.在下面的图形中画两条线段,使图形中有6个直角。 四、乘车上路。(共16分,每空2分) (1)多多上学,先向()方向走到(),再向()方向走到(),再向()方向走到(),最后向()方向走到学校。 (2)冬冬乘车上学,一共要经过()站。 五、走进生活。(共26分,1~4题各5分,5题6分)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试卷及答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试卷及答案 宝鸡铁一小 姓名:杨薇 一、 我做得最仔细. 48÷8= 3×0= 54÷6= 16÷4= 8×5= 32÷8= 6×8= 42÷7= 8×8= 3×6= 72÷8= 8÷8= 二、快乐填空: 1、63÷9=7 读作( ),63叫做( ),9叫做( ), 7叫做( ),表示( ). 2、90分=( )时( )分 1分20秒=( )秒 3、△△△ △△△ △△△ △△△ △△△ □÷□=□(堆) 表示( )里面有( )个( ). □÷□=□(个) 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 每份是( ). 4、填上合适的数: ( )×9=72 56÷( )=7 56-( )=52 7×1=( )÷1 64÷( )=2×4 11-( )=24÷6 5 +”、“-”、“×”、“<”、“>”、“=”. × 三、我会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早上起床面向太阳,后面是( ). ①东 ②西 ③南 ④北 2、下列口诀中,只能用来计算一个乘法算式的是( ). ①二三得六 ②四三十二 ③七七四十九 3、呼吸一次要2( ). 一天有24( ). ①时 ②分 ③秒 4、盒子里装着10个红球,任意摸出一个( )是黄球. ①可能 ②不可能 ③一定 四、我是公正的小法官.(对的在( )里打“√”,错的打“×”) 1、5×1和5÷1的结果是一样的.( ) 2、小明唱一首歌用了4分钟.( ) 3、48÷6=8读作48除6等于8.( ) 4、盒子里有10个红球,摸出的一定是红球.( ) 5、两个数的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的和.( ) 6、小华面向东,他向左转后,面向南.( ) 五、我会辨方向. 北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23589

共方学校二升三年级数学水平检测题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_ 嗨!大家好!又到了期末复习的时候了,对于本学期学习的知识你掌握得怎么样呢?下面就请大家跟着我一起到期末知识城堡来逛一逛吧! 一、快乐填空。(第4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30分) 1. 10个百是(),6800里面有()个百。6个千、4个百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 2.用两个6和两个0组成的四位数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是(),只读一个零的是()或()。 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30÷□=□......2 45÷□=□ (5) 4.□里最小可以填几? 3□68>3568 □423>2635 1359>13□9 5.每枝铅笔6角钱,4元钱最多能买()枝铅笔。 6.美美采了28朵花, 最少要准备()个这样的花瓶。 7.○÷6=8……☆,☆最大是(),这时○是()。 8. 照这样排下去,第23个图形是(),第32个图形是()。 9.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0.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9m=()cm 30cm=()mm 600mm=()dm 4000m=()km 8dm=()mm 8km=()m 11.按规律填数。 (1) (2) 二、巧解妙算。(共22分) 1.直接写得数。(每题1分,共6分) 46+8=650-70=1600-700= 30+26=470-90=30÷4= 2.脱式计算。(共6分,每题2分) 6×7+28 7×(60-52)42-42÷6 === === 3.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共10分,计算3分,验算1分) 60÷8=497+58=☆600-275= 三、动手动脑。(共6分,每题3分) 1.铅笔长()mm,再画一条比铅笔长14mm的线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