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长年限白芍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不同生长年限白芍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不同生长年限白芍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不同生长年限白芍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马福家1*仓婕1**孔铭2,3李松林2,3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生长年限的白芍中主要成分含量,为白芍规范化种植、采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白芍中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苯甲酸与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含量。结果: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没食子酸和苯甲酸含量逐年下降,而芍药苷、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和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含量却逐渐增加。结论: 4~5年生的白芍有效成分含量最高,适宜采收。

【期刊名称】上海医药

【年(卷),期】2016(037)015

【总页数】5

【关键词】白芍 HPLC 种植年限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主产于安徽亳州、浙江磐安等地,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效,可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1]。白芍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单萜糖苷类成分,如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等,具有显著的镇痛、抗炎等作用;没食子酸类成分,如没食子酸、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等,具有明确的抗氧化、抗炎等作用[2];酚类成分,如苯甲酸,通常被认为是食品中的有害成分,但通过对苯甲酸累积规律的研究,可间接评价白芍的质量[3]。白芍为多年生草本,一般夏、秋二季采挖。有文献显示,不同生长年限对白芍质量存在影响[2-4],但这些研究均以芍药苷作为单一评价指标,缺乏整体性。调研表明,白芍尚未明确具体的采收年限,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