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6.21《小石潭记》课件(3)(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新人教部编版年八年级上册语文《蝉》教案

《蝉》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9课《蝉》。说课的主题是“为你打开《昆虫记》的大门”。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中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2、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秉承这些指导思想,本课设计将《蝉》与《蟋蟀的住宅》整合学习,注重学法的迁移和语言的鉴赏,激发学生阅读《昆虫记》的兴趣,指导学生阅读《昆虫记》的方法。 教材分析 《蝉》选自法国作家、昆虫学家法布尔的著作《昆虫记》,从文体上来讲,为说明文或科普散文。细读文本,与本单元其他文章相比,《蝉》在语言表达上有突出的特点,是把蝉当做人来写,大量使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继而,我又翻阅了《昆虫记》中的其他一些文章,观看了《读书》节目对这部著作的介绍,发现这种特点贯穿整部《昆虫记》,也正是因为这个特点,使这部著作在文学著作中同样有很高的地位。 走进法布尔其人,他耗费一生的光阴来研究昆虫,并专为昆虫写出一部长达十卷的著作,被誉为“哲学家一般的思,美术家一般的看,文学家一般的感受与抒写”,作为语文课,我们要带学生鉴赏的正是这“文学家一般的感受与抒写”,进而从字里行间体会到这位科学家的可敬。 学情分析 1、认知基础: 学生已经学过《法布尔小时候的故事》这篇课文,对法布尔并不陌生,但是并没有接触过法布尔笔下的文章,即使有一些学生读过《昆虫记》,可能也仅仅停留在得到一些知识的层面上。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蝉》的说明内容和方法。2、学法基础:通过日常课堂训练,学生每课前做预习,熟练掌握标画重点词句和批注的学法,能够小组交流讨论,但是在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评价方面稍弱。 基于以上分析,我制定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能找出课文中的拟人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通过学法迁移,拓展阅读《蟋蟀的住宅》,体会《昆虫记》使用拟人句的语言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初中语文小石潭记教案

初中语文小石潭记教案 初中语文小石潭记教案 [教学目的] 1、朗诵课文,疏浚文意,落实字词。 2、领略小石潭美景,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文的写们:办法。 [教学板块] 走进小石潭——走近柳宗元——写作锻炼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浯:同窗们,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每一篇漂亮的写景散文,总是寄予着作者深深的感情。今天,让我们——起来学习柳宗元的游记散文《小石潭记》,一同米领略小石潭的景,领会柳宗元的情。(展现课题) 教学板块之一:走进小石潭 走进小石潭之一:我来读一读,想一想 1、同窗们,你们对柳宗元有哪些理解( 多媒体展现文字:a、有关作者b、背景学问)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简况及被贬的遭遇,理解写作背景) 2、请听课文配乐朗读,留意对照课文听准字音。(多媒体展现文

字:诵读课文) 3、齐声朗诵课文。 4、请对照课文注释疏浚文意,划出不明白的字词,分组讨论交流。 5、你以为学习一篇文言文需求控制哪些根底学问?以课文为例来阐明。引导学生学会梳理学问不。(多媒体展现:我的笔记本——文言根底学问积聚) (引导学生控制文言文的学习办法,学会归因整理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文言文根底学问) 走进小石潭之二:我来画一画 1、课文为我们描画了一个小石潭,这小石潭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下面让我们一同来观赏同窗们画中的小石潭。(多媒体展现文字:我心中的小石潭) 2、(用实物投影仪将学生的画一幅幅投放出来)请作画者谈谈本人的创作思绪,再请同窗们用1+1+的方式来评画。(一条优点、一条缺陷、一条倡议) 3、观赏了同窗画中的小石潭,让我们再次朗诵课文,再次领略小石潭的美景。 第二课时 走进小石潭之三:我来写一写 1、假如让你用一个字来形容小石潭,你会用哪一个字? 2、请你以“小石潭真_____!”为题,用描绘性的言语写出你对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一课一练 20.蝉(含答案)

20.蝉 基础闯关全练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暴晒( shài) 干燥(zào) 储藏( chǔ)挖掘(jué) B.隧道( suì) 弄塌(tā)黏土( nián) 抵御(yù) C.纤弱( qiān)臃肿(yōng)刹那( shā)徘徊( huái) D.狭窄(zhǎi)顾忌(jì) 寻觅( mì) 喧嚣(xiāo)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拯救折皱沐浴钹声扒崛 B.隐蔽迟缓车辙坚韧摔伤 C.跳蚤摇荡玄挂庞大轧扁 D.镇静翘起脆弱泥桨遗弃 3.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接着,它________(表演演绎)一种奇怪的体操。在空中_____(跳跃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_____(伸直伸展),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_____(钩抓)住它的空皮。 4.填空。 《蝉》选自《________》(又译作《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国_____家。 能力提升全练 1.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可怜做母亲的对此一无所知。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待在旁边。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 B.接着,它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 C.这些小孔的形成,好像用针斜刺下去,把纤维撕裂,并微微挑起。 D.我从放大镜中见它挥动“锄头”,将泥土掘出抛在地面。 2.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课文第一段交代了作者有“研究蝉的习性的很好环境”,起到了统领全文的作用。有了观察蝉的环境就可以具体描写蝉的习性,说明下文的内容都是作者通过亲自观察得出的,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B.全文以作者对蝉的一生的观察进程为线索,以蝉的幼虫夏至出洞为开头,又以蝉的幼虫天冷入洞为结尾,首尾衔接,将蝉的生长过程叙述得十分完整,文章也因此而显得条理清楚,结构严谨。 C.课文两个部分的说明顺序是按照蝉生命发展的几个过程安排的——先由幼虫到成虫,然后成虫产卵完成繁衍,最后孵化成幼虫,这就是蝉循环往复的生命史。 D.《蝉》作为法布尔的一篇科学小品,在写法上具有科学、严谨的特点,没有使用文艺笔调。 3.下面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刚建网时,它们一部分从上往下织,一部分从下往上织,不久,一张巨大的天网便完成了。 ②平时,红蜘蛛把网建在树上。 ③昆虫一旦被网住,众多红蜘蛛便会一拥而上,把毒液注进其体内,昆虫很快便会

【精选】2019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1小石潭记课时作业苏教版练习

【精选】2019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1小石潭记课时作业 苏教版练习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篁竹(huáng)佩环(pèi) 清洌(liè) 坻(chí) B.嵁(kān) 蒙络(nuò) 摇缀(zhuì) 参差(cēncī) C.幽邃(suì) 下彻(chè) 佁然(yǐ) 俶尔(cù) D.翕忽(xī) 寂寥(liáo) 悄怆(chuàn) 远逝(shì) 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其境过清(因为) B.乃记之而去(离开) C.斗折蛇行(像北斗七星那样) D.水尤清洌(清冷) 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B.潭中鱼可百许头。(潭中的鱼可以数出有几百条。) C.佁然不动。[(鱼影)呆呆地一动不动。] D.凄神寒骨。(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潭中鱼可百许头 遂许先帝以驱驰 B.全石以为底 自以为不如 C.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D.皆若空游无所依 貌若甚戚者 5.文学常识填空。 《小石潭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代文学家。他在永州时写下了多篇山水游记,其中《小石潭记》等八篇组成了“____________”。 6.在历史长河中,无数风流人物博览群书,而“漫游”名山大川,是他们所读的又一部书。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孔子可称漫游的鼻祖。春秋时期,孔子带领他的学生们,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在鲁国周边游学。但由于时局不好,结果只能在黄河边上感慨:“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命也夫!” 材料二李白堪称最能漫游的大师。他25岁即“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一生足迹遍及祖国,直到62岁病逝。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里说:“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杜甫(杜工部)青年时期都在漫游中度过,他在登临泰山后写出早期最有名的诗歌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蝉》原文阅读

部编版-初中语文-打印版 蝉 蝉是我的邻居。一到夏天,蝉就占据了我屋子前面的树。屋里我是主人,屋外却是蝉的天下。 我喜欢观察蝉脱壳。幼虫蜕皮是从背上开始的。外面的一层旧皮从背上裂开,露出淡绿色的蝉来。先出来的是头,接着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和折叠着的翅膀,只留下腹部还在那旧皮里。 蝉脱壳的时候,可以说是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它腾起身子,往后翻下来,头向下倒挂着,原来折叠着的翅膀打开了,竭力伸直。接着,尽力把身体翻上去,用前爪钩住那层旧皮,使它从那层旧皮里完全蜕出来。那些旧皮就只剩个空壳,成了蝉蜕。整个过程大约要半个小时。 刚蜕皮的蝉,用前爪把自己挂在蜕下来的空壳上,在微风里颤动,样子很柔弱,颜色还是绿的,直到变成棕色,就跟平常的蝉一样了。 雄蝉是天才的乐师。它的腹部有发声器,能发出声音。每年夏天,大概有两个月的时间,蝉的乐声总在我耳边。我常常看见一些蝉停息在树枝上,一动不动地狂饮树皮里的水分。夕阳西下时,它们才沿着树枝慢慢地走动。无论饮水的时候,还是走动的时候,它们从来没有停止过演奏。 蝉的视觉非常灵敏,它有5只眼睛,左右和上方发生什么事情,它都看得见,只要看见有什么东西来了,蝉就停止演奏,悄悄地飞开了。 蝉的听囊在体内,即使喧哗的声音也不能使它受到惊扰。站在蝉的背后,你尽管拍手,吹哨子,高声讲话,它都满不在乎,仍旧镇静地演奏它的音乐,好像没有事一样。 有一回,我借来两支土铳,装满火药,安好引线,搁在门外的树底下,还把窗户打开,怕把玻璃震碎。 砰!土铳响了,可是乐师们照常演奏它们的音乐,没有一个表现出受到惊扰的样子,乐声的音调和音量都没有丝毫变化。第二枪跟头一枪一样,对乐师们同样没有什么影响。 我想,经过这次试验,可以说明,蝉虽有听觉,可是它所能接受的声音和人是不一样的。

小石潭记

《小石潭记》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 文的能力; 2、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3、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凄凉的心境; 【教学重点】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理解文中的乐与忧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我们曾经跟着父母游览了一些名山大川,面对那些好山好水总是让我们欣喜,让我们激动。今天请大家跟我一起欣赏一处美景,这里有明朗的日光,青翠的竹林,透明的潭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石潭,走近柳宗元。 二、了解背景 1.学生自由谈对作家、作品的了解。 2.教师视学生了解情况作补充。 本文选自《柳河东集》,原名《至小丘小石潭记》,省称《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和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对当时文风的改革、散文的发展起过重大的推动作用。唐永贞元年(805年)与刘禹锡等一起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集团,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革新。他认为官吏是人民的仆役,并非人民是官吏的仆役。由于遭到以刘贞亮为代表的宦官势力和以韦皋为代表的官僚势力的反对,革新集团失败了,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投入作者本人的身影,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贬到永州以后写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坶潭记》、《钴姆潭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就是为人称道的《永州八记》。这八篇游记各自成篇,但前后连贯,构成一个整体,展现出永州美丽的山光水色。《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 三、排除阅读障碍 自由诵读,利用注释和工具书,排除阅读障碍。在原文圈画批注。 四、疏通文意 教师指导学生用“一读、二看、三查、四问”的方法按段疏通文意,并引导学生用“留删换、调补贯”的方法翻译课文。 五、整体感知 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请说说本文写作思路。 明确: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六、理解内容:

文言文阅读:《小石潭记》

文言文阅读:《小石潭记》 1原文 [唐]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1],为嵁为岩[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3];俶尔远逝[4];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5],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右[6],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己,曰奉壹。 ——选自中华书局校点本《柳宗元集》 2注释 [1]坻(chí 池):水中高地。 [2]嵁(kān 堪):高深的山岩。 [3]佁(chì 翅):痴呆的样子。 [4]俶(chù 触)尔:动的样子。 [5]斗折:象北斗星那样曲折。 [6]吴武陵:信州(今江西上饶)人,唐宪宗元和初年进

士,因罪被贬永州,与柳宗元交好。龚右:有些版本作龚古,生平不详。 3赏析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贬谪到永州以后写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些作品并称为《永州八记》。这些作品,画廊式地展现了湘桂之交一幅幅山水胜景,继承了郦道元《水经注》的传统而有所发展。而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则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投入作者本人的身影,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本文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保持了《永州八记》一贯的行文风格,观察入微,描摹细致。肖其貌,传其神。文章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蝉教案

19 蝉 教学目标: 1.理清说明顺序,了解说明方法。 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的特点。 3.联系生活实际,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与想象。 4.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蝉的特点,把握蝉的习性。 2.理解作者对昆虫的感情,感受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 3.学习本文的写法,体会文章科学性与文学性兼顾的特点。 一、导入新课 有一位作家出生于法国南部的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先后取得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块荒芜但却是植物和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他就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在之后的35年中,法布尔就一直居住在“荒石园”里,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园”。他被世人誉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蝉》这篇课文就选自《昆虫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蝉,了解蝉。 一、基础积累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防御.(yù) 罅隙..(xià xì) 跳蚤.(z ɑo ) 金蜣. (qiāng ) B.轧.扁(yà) 鱼鳍.(qí) 地穴.(xuè) 涂墁. (màn ) C.扒掘.(jué) 喧嚣.(xiāo ) 暴晒.(shài ) 车辙. (zhé) D.黏.土(nián ) 寻觅. (mì) 产卵.(lu ǎn ) 臃肿(yōng ) 2.找出下列语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A.我有研究蝉的习姓的很好环境。( ) B.蝉喜欢干躁、阳光多的地方。( ) C.做遂道的时候,泥土搬到哪里去了呢?( ) 3.下列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初中语文小石潭记教案

初中语文小石潭记教案1 【教学目标】 1、掌握常用文言词,学习文言语法,背诵全文,理解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体味作者的情怀。 2、比较作者等几位古代文人被贬之后的不同态度,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对待人生挫折的方法。 3、学生自主学习,预习在前,教师点拨、分析在后。通过师生互动、交流,最后取得共识。讲练结合,既抓整体感知,又要突出重点。 【教学重点】 1、学点文言语法,在理解段意的基础上,翻译并背诵全文。 2、掌握本文通过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不得志后的心情,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教学安排】 两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1、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2、正音、朗读直至熟读。 3、掌握积累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学习词性活用等语法知识。 4、学生口头翻译全文,把握文章思路和内容要点。 5、布置作业:书面翻译全文,背诵课文前两段。 【教学步骤】 一、介绍作者和背景。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皇帝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他寄情于山水,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他在永州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下

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颇有名的《永州八记》。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可记游,可记事,可抒情,可议论,可描写。 二、正音、朗读直至熟读。 《小石潭记》朗读停顿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三、掌握积累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学习词性活用等语法知识。 古今异义 1.小生:古义:年轻人。(崔氏二小生)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2、去:古义:离开。(乃记之而去)今义:前往,到某处。 3.闻:古义:听到、听闻。(闻水声)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4.居:古义:停留。(不可久居)今义:住。 5.布:古义:映,显现。(影布石上)今义:可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棉麻品。 6.许:古义: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数目不确定,等同于现今口语中常说的:“左右”“上下”。(潭中鱼可百许头)今义:允许、准许。 7.佁(yǐ)然:古义:呆呆的样子。(佁然不动)今义:静止的样子。 8.清:古义:凄清;冷清。(以其境过清今义)今义:清晰,清净等。 9.以为:古义:作为(全石以为底)今义:认为等。 一词多义 1.可:(1)大约。表示估计数目。(潭中鱼可百许头)(2)可以,能够。(明灭可见;不可久居) 2.从:(1)介词,自、由。(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2)跟随。(隶而从者)

八年级下语文第26课小石潭记原文和赏析

八年级下语文第26课小石潭记原文和赏析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佩通:珮)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下彻一作:下澈)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一篇文质精美、情景交融的山水游记。全文193字,用移步换景、特写、变焦等手法,有形、有声、有色 地刻画出小石潭的动态美,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 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 第二段采用“定点特写”的方法,直接把镜头对准潭中的鱼,描写其动静状态,间接突现潭水的清澈透明,着重表现一种游赏的乐趣。以静衬动,写潭中小鱼。这是本文的最精彩之笔。这潭中鱼很 怪诞:一是鱼居然可数,约有“百许头”;二是“影布石上”,神态 自若地“怡然不动”。这是继续写静,既烘托出小石潭的幽寂,也 勾勒出小石潭水的清澈。由此转为写动。其实在写静时已作伏笔, 水中之鱼不能不动。鱼之静止,正像电影中的定格只是某个刹那的 显示。这个定格过后,便见潭中之鱼“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 游者相乐”。鱼触动了作者情怀。在此,这一“乐”字值得注意。

作者由于改革受挫,被贬远方,精神负担很是非斗之地,在这里找 到了这样一块清静之地,看到游鱼的怡然自得,灵魂得到了净化和 复归。水之清,鱼之乐,终于给作者带来了片刻的欢乐。清静神乐 是这篇散文前半部分的主旋律。 第三段用变焦的手法,把镜头推向远方,探究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的景物。写潭源溪流的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犬牙差互,不可知 其源。向西南望过去,一条小溪逶迤而来,形状像是北斗七星那样 曲折,又像是一条蛇在游动,有的地方亮,有的地方暗。小溪两岸 高高低低,凹凸不平,犬牙相错。作者娴熟地使用比喻手法,用北 斗七星的曲折和蛇的爬行来形容小溪的形状,用狗的牙齿来形容小 溪的两岸,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第四段写作者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先写外景环境,后写内心感受,写得情景交融,构成一种特异的境界。对小石潭总的印象 和感受,作者突出了一个“静”字,把环境中的静深入到心神中去,情景相融,写出了一种凄苦孤寂的心境,这无疑是作者被贬后心情 的曲折反映,面对这种原始的悄怆之景,或许更感到难受,或许更 激起作者凄凉的联想,因此形成了感情从“乐”到“凄”的大幅度 滑坡。这一滑坡的表现也是立者相乐”。但好景不长,很快便感到 这些“凄神寒骨”了,心里觉得“其境过清”,就匆匆离开了。这 一乐一忧,耐人寻味。这是由于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 愤懑难平,因此凄苦是他感情的基调,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 抑郁的心。 第五段记下与作者同游小石潭的人。 《小石潭记》保持了《永州八记》一贯的行文风格,察其微,状其貌,传其神。是一篇充满了诗情画意、情景交融的山水游记散文。 抓住特征,细致描绘。这篇游记描绘景物抓住特征,既肖其貌,又传其神,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如临其境。例如写潭西南边的小溪,作者连用了“斗折”“蛇行”“犬牙差互”三个比喻,把小溪 的特征形象地再现出来,非常真切。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0《蝉》同步练习附答案

20《蝉》同步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 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鳍.(qí)暴晒.(shài)折皱.(zhòu ) B.恶劣.(liè)喧嚣.(xiāo)寻觅.( nì) C.隧.道(shuì)车辙.(zhé)防御.( yù) D.顾忌.(jì)黏.土(nián)纤.维(qiān) 2. 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幼虫落地之前,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赖洋洋地在线端摇摆着。B.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呆在旁边。然而它仍然无动于中,让自己牺牲。 C.这是一件顶重要的事情——它就小心谨慎地遛到温暖严紧的隧道底下。 D.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看到有人不慎落水,他毫无顾忌 ....地脱下外衣跳入水中,营救落水者。 B. 小明原本基础就不好,读书又无动于衷 ....,这样的态度成绩怎能提高? C.我对这件事一无所知 ....,所以没有发言权。 D. 他俩在一起交头接耳 ....小声嘀咕了半天,不知在说些什么。 4.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019湖北鄂州中考)() A.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强烈地证明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B.为了杜绝溺水事故不再发生,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C.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政府加大投入,建设了多个休闲公园,成为市民娱乐的新去处。 D.中国自古就有崇尚自然的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 山”,正是对这一理念的继承和发展。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019湖北鄂州中考)() A.“是日更定矣”中的“更定”,指晚上八时左右。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星照耀中国》《昆虫记》的作者分别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

精品2019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1小石潭记课时作业苏教版

二十一小石潭记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篁竹(huáng)佩环(pèi) 清洌(liè) 坻(chí) B.嵁(kān) 蒙络(nuò) 摇缀(zhuì) 参差(cēncī) C.幽邃(suì) 下彻(chè) 佁然(yǐ) 俶尔(cù) D.翕忽(xī) 寂寥(liáo) 悄怆(chuàn) 远逝(shì) 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其境过清(因为) B.乃记之而去(离开) C.斗折蛇行(像北斗七星那样) D.水尤清洌(清冷) 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B.潭中鱼可百许头。(潭中的鱼可以数出有几百条。) C.佁然不动。[(鱼影)呆呆地一动不动。] D.凄神寒骨。(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潭中鱼可百许头 遂许先帝以驱驰 B.全石以为底 自以为不如 C.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D.皆若空游无所依 貌若甚戚者 5.文学常识填空。 《小石潭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代文学家。他在永州时写下了多篇山水游记,其中《小石潭记》等八篇组成了“____________”。 6.在历史长河中,无数风流人物博览群书,而“漫游”名山大川,是他们所读的又一部书。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孔子可称漫游的鼻祖。春秋时期,孔子带领他的学生们,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在鲁国周边游学。但由于时局不好,结果只能在黄河边上感慨:“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命也夫!” 材料二李白堪称最能漫游的大师。他25岁即“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一生足迹遍及祖国,直到62岁病逝。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里说:“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杜甫(杜工部)青年时期都在漫游中度过,他在登临泰山后写出早期最有名的诗歌《望岳》。而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寄情山水,走遍永州的名胜,写出了《小石潭记》等名篇。还有陆游(陆放翁)在四川做官时走遍了四川,观赏了几乎所有的名胜古迹,写了不少名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蝉》教案

《蝉》教案 第一部分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蝉》是法国近代昆虫学家法布尔在长期实地观察的基础上,以第一手资料写成的一篇科学小品。它科学而具体地说明了蝉的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原文共四个部分——“蝉和蚁”“蝉的地穴”“蝉的音乐”“蝉的卵”,作者按照对事物观察的进程,分别介绍了蝉从幼虫到成虫,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课文节选第二、四部分。 本文在写法上最显著的特点,是在说明中运用文艺描写的手法,把蝉的生活和形象写得亲切生动、活泼有趣。如对蝉产卵受到敌人侵害的场面描写得十分生动;对蝉脱壳一段的描写连用了八个动词。仿佛八幅精彩画面,把一个活生生的蝉的形象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方法 学习通过细致观察,用拟人等文艺性手法和准确明晰的语言,说明一种动物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学会圈点勾画的阅读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关注生命、关注大自然,并且喜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拟人等文艺手法的运用。 难点 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关注大自然,并且喜爱大自然。 教学突破

文中描写既生动又细腻,重点注意作者的观察方法——作者观察细致、周到。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从而引导他们关注生命、关注大自然、喜爱大自然。在学习作者观察的基础上品味课文拟人等文艺手法的运用,学习运用文艺手法介绍事物的方法。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设想: 由有关蝉的神话导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文体,大致给课文分层,理清蝉的成长简史。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生动又细腻的段落,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进而品味作者拟人、比喻等文艺手法的运用。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展示图片。 师:大家知道这个是什么虫子吗? 学生自由回答。(蝉,知了……) 师:我们今天讲的就是这个——蝉。(板书) 师:那么,有人可以来说下和蝉有关的东西吗? 学生发言。 师:我这里有一个和蝉有关的古希腊神话—— 曙光女神爱上了一个人类青年,为了能和他长相厮守,她向宙斯请求赐给爱人永恒的生命,但是曙光女神忘了请求给那个青年永恒的青春。于是时间一天一天过去,青年渐渐衰老萎缩,最后沦落到了只会不停地向碰到的每一个人诉说他和女神的爰情的地步。女神的爱情也渐渐地被消磨殆尽,最后女神抛弃了他。可怜的人变成了一只虫子,继续讲他的故事。这只虫子就是蝉。 师:我说了这么多,大家有什么感想可以谈谈吗? 学生畅所欲言。 2 / 11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小石潭记中考题集锦

2020年四川内江市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一11题。(10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锹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8.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记乃记之而去岳阳楼记 B.见明灭可见才美不外见 C.以以其境过清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D.许潭中鱼可百许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文(3分)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文: 10.选文第一段“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作者在画面中给我们展示的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选文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在表现情感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分C9.3分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看去,(小溪)像北斗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蜿蜒,忽明忽暗,忽隐忽现。(“斗”“蛇”1分,句意2分)10.2分游鱼清澈的水(每点1分)11.3分乐、悲(由乐到悲)(2分),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1分) 2020年安徽省池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15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务所依,日光下澈[注],俟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澈,又作彻。 (节选自《小石潭记》)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15.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件 注:直接按Ctrl键点击你所要下载的课件即可. 第一单元 第一课 1 在山的那边PPT课件1.rar 1 在山的那边PPT课件2.rar 1 在山的那边PPT课件3.rar 第二课 2 走一步,再走一步PPT课件1.rar 2 走一步,再走一步PPT课件2.rar 2 走一步,再走一步PPT课件3.rar 第三课

命PPT课件1.rar 3 生命生命PPT课件2.rar 3 生命生命PPT课件3.rar 第四课 4 紫藤萝瀑布PPT课件1.rar 4 紫藤萝瀑布PPT课件2.rar 4 紫藤萝瀑布PPT课件3.rar 第五课 5 童趣PPT课件1.rar 5 童趣PPT课件2.rar 5 童趣PPT课件3.rar 第二单元 第六课

PPT课件1.rar 6 理想PPT课件2.rar 6 理想PPT课件3.rar 第七课 7 短文两篇PPT课件1.rar 7 短文两篇PPT课件2.rar 7 短文两篇PPT课件3.rar 第八课 8 人生寓言PPT课件1.rar 8 人生寓言PPT课件2.rar 8 人生寓言PPT课件3.rar 第九课

念PPT课件1.rar 9 我的信念PPT课件2.rar 第十课 10 《论语》十则PPT课件1.rar 10 《论语》十则PPT课件2.rar 10 《论语》十则PPT课件3.rar 第三单元 第十一课 11 春PPT课件1.rar 11 春PPT课件2.rar 11 春PPT课件3.rar 第十二课 12 济南的冬天PPT课件1.rar

的冬天PPT课件2.rar 12 济南的冬天PPT课件3.rar 第十三课 13 山中访友PPT课件1.rar 13 山中访友PPT课件2.rar 13 山中访友PPT课件3.rar 第十四课 14 秋天PPT课件1.rar 14 秋天PPT课件2.rar 14 秋天PPT课件3.rar 第十五课 15 古代诗歌五首PPT课件1.rar

《醉翁亭记》《小石潭记》比较阅读(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

《醉翁亭记》与《小石潭记》比较阅读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Ⅱ: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列加点意思相同的二项是(B 、C)(2分) A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看见)//路转溪桥忽见(出现) B凄.(凄凉)神寒骨,悄怆幽邃//属引凄.异(凄凉) C宴酣.(尽兴地喝酒)之乐,非丝非竹//对此可以酣.高楼(尽兴地喝酒) D杂然而前陈.(摆开)者//陈词滥调(陈旧)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A太守谓.谁?(为,是)B隶.而从者(跟着)C其岸势犬牙 ..差互(像狗的牙那样)D树林阴翳.(遮盖)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 (2)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 4、跟据你的理解填空:(2分) 《小石潭记》侧重写寄情山水。《醉翁亭记》侧重写作者与民同乐的喜悦。 5、这二篇文言文的背景和作者抒发的情感是什么?(3分) 答:《小石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全文寂寞清幽,郁郁落落,形似写景,实则写心。文章对潭中游鱼的刻画虽只有寥寥几句,却极其准确地写出潭水空明澄澈的程度和游鱼的形神姿态。此外,文中写潭中游鱼的笔法极妙,无一笔涉及水,鱼则“若空游无所依”,澄澈透明,生动传神,穷微尽妙,意境幽深。

张兰一中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学案小石潭记

课题小石潭记主备姬斌课时一课时 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熟练的总结归纳本文的知识点。 2.引导学生运用知人论世读经典的方法进一步体会本文的情 感内涵。 3.帮助学生丰富文言词汇,提升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4. 引导学生进一步积累熟练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发展学习文 言文的能力。 张兰一中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学案

学习过程 一、学生自主复习,完成下列各题,并总结归纳文言文复习的程序 和方法技巧。 1.《小石潭记》作者是字,唐朝人,人称著名,和齐名,世称。著有《》,《》。 2.给下列生字注音。 篁坻嵁佁俶翕寥怆邃洌 参差斗 4.解释下列词语。 (1)小生:(鱼)可:许:去: (2)西(行):下(见小潭):(心)乐(之): 斗(折)蛇(行):犬牙:凄(神)寒(骨): (3)清冽:全石:怡然:俶尔: 明灭:悄怆:差互:寂寥:幽邃: 隶:彻: (4)以:全石以为底以其境过清 清:水尤清冽以其境过清 可:鱼可百许头不可知其源 5.翻译下列句子。 1、皆若空游无所依: 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3、斗折蛇行: 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5、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6、其岸势犬牙差互 7、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8、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9、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课文紧抓小潭()的特点,按照()、()、()、()的顺序,描绘了小石潭及周围()()()()()()()等景物。给人以()的感受,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2)本文写景时,运用了正面描写与相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景物特征。写水时正面描写的句子有()侧面描写的句子有(),二者共同作用突出了小潭中水()的特征。 (3)描写竹林的句子: 描写岸势的句子: 描写潭上多姿的树蔓的语句: 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 ①点面结合。如写石:“”是面,“”是点。 ②远近交错。如写潭:“”是远,“”是近。 ③动静结合。如写鱼:“”是静,“”是动。 ④虚实相生。如“”表面写( ),实为写( ) ,以实写虚,虚实相应成趣。 二、学生交流,合作探究总结归纳文言文复习的程序和方法技巧。 教师给与适当点拨。并用简明的语言表述。 三、训练提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一11题。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记乃记之而去岳阳楼记 B.见明灭可见才美不外见 C.以以其境过清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D.许潭中鱼可百许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文(3分)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 (3).选文第一段“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作者在画面中给我们展示的是什么?(2分)

小石潭记中考题集锦

2007年四川内江市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一11题。(10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锹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8.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记乃记之而去岳阳楼记 B.见明灭可见才美不外见 C.以以其境过清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D.许潭中鱼可百许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文(3分)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文: 10.选文第一段“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作者在画面中给我们展示的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选文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在表现情感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分C9.3分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看去,(小溪)像北斗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蜿蜒,忽明忽暗,忽隐忽现。(“斗”“蛇”1分,句意2分)10.2分游鱼清澈的水(每点1分)11.3分乐、悲(由乐到悲)(2分),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1分) 2007年安徽省池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三] (15分)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务所依,日光下澈[注],俟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注]澈,又作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15.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及教学反思--蝉

19蝉 1.了解作者,理清说明思路,概括课文内容。 2.品味语言,学习作者用文学笔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3.学习作者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一、导入新课 由虞世南的《蝉》“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导入本课学习。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通读全文,理清说明顺序 1.法布尔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说说每一部分说明的内容及其说明顺序。 明确:全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蝉的地穴”,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地穴》,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地穴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考察从地穴开始。这一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1段),表明自己“有研究蝉的习性的很好环境”,并介绍考察蝉的季节和自己生活环境中的蝉的情况。 第二层(第2—7段),写蝉的地穴和幼虫的地底生活。(这一层写对蝉的地穴考察,是按照由外到内的观察顺序进行的。第2—3段说明对地穴外部情形的考察,第4段说明蝉建穴,第5—7段写蝉伺机出穴) 第三层(第8—11段),写蝉出洞蜕皮的过程。(这一层写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考察,是按对事物的观察顺序进行的。第8段写对蝉的幼虫初次出现在地面上的活动情形的观察,第9—10段写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观察,第11段写对刚脱壳的蝉的情形的观察) 第二部分“蝉的卵”,介绍蝉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卵》,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卵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产卵、孵化和成虫的考察从介绍产卵开始。其说明顺序和“蝉的地穴”一样,也是按照对事物观察的进程进行说明。这一部分可分为六个层次。 第一层(第12—13段),介绍蝉的产卵,分别说明了产卵的地方、过程和数量等。 第二层(第14—17段),写蝉卵遇到的危险,首先说明产卵的数量多是为了在遭到破坏时能有幸存者,然后介绍蚋对蝉卵的破坏和蝉对此的茫然无知。 第三层(第18—20段),介绍蝉卵的孵化和幼虫出壳。 第四层(第21—23段),写幼虫落地。 第五层(第24段),写幼虫挖穴隐藏。 第六层(第25—26段),概括蝉的生活历程。既照应了“蝉的地穴”的介绍,又结束了对蝉卵生长过程的说明,也是对全文形象化的总结。 目标导学二:默读课文,品味说明语言 思考:这是一篇说明文,但我们读起来并不觉得枯燥无味,为什么? 明确:《蝉》实质是科学观察笔记、考察报告,属于科学著作的范畴。但是,作者在表达上采用了一些文学性语言对说明对象的科学资料进行综合介绍,因此有一定的文学色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