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P实验》word版

《DSP实验》word版
《DSP实验》word版

第二章 DSP实验

实验一常用指令和数据存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SEED-DEC5502实验环境;

2.熟悉CCS集成开发环境,掌握工程的生成方法,掌握CCS集成开发环境的调试方法;

3.了解TMS320C55x 汇编语言程序结构和一些简单的汇编语句用法,学习在CCS 环境中调试汇编代码;

4.了解TMS320VC5502的内部存储器空间的分配及指令寻址方式,学习用Code Composer Studio修改、填充DSP内存单元的方法,学习操作TMS320VC5502内存空间的指令。

5.掌握DSP片上DARAM的工作方式,了解DARAM存储空间的分配,掌握DSP片上DARAM中数据的存取。

二、实验设备

计算机,CCS 2.0版软件,DSP仿真器,DSP实验箱。

三、实验背景知识

汇编语言程序除了程序中必须使用汇编语句之外,其编译选项的设置与C 语言编制的程序也稍有不同。汇编语言程序在执行时直接从用户指定入口开始,而C 语言程序在执行时,先要调用 C 标准库中的初始化程序(入口标号为“_c_init00”),完成设置之后,才转入用户的主程序main()运行。

TMS320VC5502的片上DARAM大小为32K×16-bit(64K bytes)。DARAM在一个机器周期内能被访问两次,因此DARAM提高了系统的性能。DARAM由8块4K×16-bit模块组成(见下图1-1所示)。

图1-1 DARAM 块的组成

每个模块在一个周期内能够执行两次读取或一次读取一次写入或两次写入。DARAM位于000000h-00FFFFh的地址范围内,它能够被程序、数据或DMA总线访问。

四、实验要求

1.熟悉CCS环境,学习在CCS环境下进行DSP程序开发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2.编写简单的DSP汇编源程序,掌握一些常用汇编指令的用法;

3.掌握DSP片上DARAM中数据的存取。对DSP进行初始化、在片上DARAM上写数据,检查并读取片上DARAM的数据。

五、实验步骤与内容

(一)常用指令部分

1.实验程序及包含的文件

(1)addasm.asm:实验的主程序;

(2)SEED_DEC5502.gel:系统初始化;

(3)SEED_DEC5502.cmd:声明了系统的存储器配置与程序各段的连接关系。

2.实验准备

首先将D:盘下03. Examples of Program \ 05. SEED-DTK5502例程目录下的3.1.3 addasm文件夹拷贝到E:盘根目录下。

(1)DSP仿真器与计算机连接好;

(2)将DSP仿真器的JTAG插头与SEED-DEC5502单元的J1相连接;

(3)打开SEED-DTK5502的电源。观察SEED-DTK_MBoard单元的+5V,+3.3V,+15V,-15V的电源指示灯以及SEED-DEC5502的电源指示灯D2、D4是否均亮;若有不亮的,请断开电源,检查电源。

3.具体实验步聚

(1)打开CCS软件,进入CCS的主界面;

(2)运行Project/Open命令,装入addasm.pjt工程文件;运行File/Load GEL命令,添加SEED_DEC5502.gel文件;在工程管理窗口中,双击Source文件夹下的汇编源文件addasm.asm,可以在右边窗口中看到该文件的具体内容,如下图1-2所示;

图1-2 汇编源文件窗口

(3)运行Project/Rebuild All命令,对工程当中的所有文件进行编译、链接以便形成可以在目标板上运行的addasm.out可执行文件;

(4)运行File/Load Program命令,装载addasm.out文件(在3.1.3 addasm\Debug文件夹下),进行调试;

(5)运行Debug/Run命令,运行程序;

(6)运行View/Registers/CPU Registers命令,查看结果,观察寄存器(AR0和AR1)的值,观察结果如下图1-3所示。

图1-3 寄存器观察窗口

由运行结果可知,程序运行完成后,寄存器AR0的值为0AH,寄存器AR1的值为14H。

(二)数据存储部分

1.实验程序及包含的文件

(1)DEC5502_DARAM.c:这是实验的主程序,包含了系统初始化,系统时钟设置,在片上DARAM上写数据,读片上DARAM数据并检查等;

(2)SEED_DEC5502.cmd:声明了系统的存储器配置与程序各段的连接关系。

2.实验准备

首先将D:盘下03. Examples of Program \ 05. SEED-DTK5502例程目录下的3.2.3 DEC5502_DARAM文件夹拷贝到E:盘根目录下。

(1)DSP仿真器与计算机连接好;

(2)将DSP仿真器的JTAG插头与SEED-DEC5502单元的J1相连接;

(3)打开SEED-DTK5502的电源。观察SEED-DTK_MBoard单元的+5V,+3.3V,+15V,-15V的电源指示灯以及SEED-DEC5502的电源指示灯D2、D4是否均亮;若有不亮的,请断开电源,检查电源。

3.具体实验步聚

(1)打开CCS软件,进入CCS的主界面;

(2)运行Project/Open命令,装入DEC5502_DARAM.pjt工程文件;运行File/Load GEL命令,添加SEED_DEC5502.gel文件;在工程管理窗口中,双击Source文件夹下的C语言源文件DEC5502_DARAM.c,可以在右边窗口中看到该文件的具体内容,如下图1-4所示;

图1-4 C语言源文件窗口

(3)运行Project/Rebuild All命令,对工程当中的所有文件进行编译、链接以便形成可以在目标板上运行的DEC5502_DARAM.out可执行文件;

(4)运行File/Load Program命令,装载DEC5502_DARAM.out文件(在3.2.3 DEC5502_DARAM \Debug文件夹下),进行调试;

(5)在DEC5502_DARAM.c程序的第48行“Errcount=0;”和第56行“if(Errcount!=0)”处设置断点,如图1-5所示;

图1-5 断点设置图

(6)运行Debug/Run命令,运行程序,程序会停在第一个断点处;然后运行View/Memory命令,可以打开Memory Windows Options对话框,按照图1-6对选项进行设置,单击OK按钮,出现存储器窗口,如图1-7所示。

图1-6 存储器选项窗口

图1-7 存储器窗口

(7)再次运行Debug/Run命令,程序会停在第二个断点处;然后运行View/Watch Window命令,可以打开观察窗口,如图1-8所示。其中i变量的值表示从片上DARAM读出的数据总个数,Errcout表示从片上DARAM中读出的错误数据的个数。如果Errcout的值为0,则表明SEED_DEC5502 片上DARAM中数据存取操作成功;否则SEED_DEC5502 片上DARAM 中数据存取操作失败。

图1-8 变量观察窗口

(8)继续运行Debug/Run命令,可以观察到如下图1-9所示的输出结果。

图1-9 程序运行结果图

六、实验报告要求

1.写出主程序,并写出运行结果;

2.写明对程序进行了何种修改,给出修改部分程序,并写出运行结果;

3.对实验进行总结,写结论及体会。

实验二 数字波形产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数字波形产生的基本原理;

2.学习用C55x DSP 芯片产生正弦信号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学习用标准C 语言编制程序;了解常用的C 语言程序设计方法和组 成部分;

4.了解CCS 集成开发环境的操作环境和基本功能;熟悉在CCS 环境下进行C 语言程序开发的过程及方法。

二、实验设备

计算机,CCS 2.0版软件,DSP 仿真器,实验箱。

三、基础理论

数字波形信号发生器是利用微处理器芯片,通过软件编程和D/A 转换,产生所需要信号波形的一种方法。在通信、仪器和控制等领域的信号处理系统中,经常会用到数字正弦波发生器。

一般情况,产生正弦波的方法有两种:

1.查表法。此种方法用于对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场合。如果要求精度高,表就很大,相应的存储器容量也要很大。

2.泰勒级数展开法。这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与查表法相比,需要的存储单元很少,而且精度高。

一个角度为θ的正弦和余弦函数,可以展开成泰勒级数,取其前5项进行近似得:

))))9

81(761(541(321(!9!7!55!3sin 2

222973?-?-?-?-=+-+-=x x x x x x x x x x θ

))))8

71(651(431(21!8!6!4!21cos 2

2228642?-?-?--=+-+-=x x x x x x x x θ 其中,x 为θ的弧度值。

四、实验要求

要求采用泰勒级数展开法,来构造正弦波信号,计算点数为256点;用CCS 的图形观察功能在PC 机上将正弦波图形显示出来,并画图。

五、实验步骤和内容

1.实验准备

(1)DSP仿真器与计算机连接好;

(2)将DSP仿真器的JTAG插头与SEED-DEC5502单元的J1相连接;

(3)打开SEED-DTK5502的电源。观察SEED-DTK_MBoard单元的+5V,+3.3V,+15V,-15V的电源指示灯以及SEED-DEC5502的电源指示灯D2、D4是否均亮;若有不亮的,请断开电源,检查电源。

2.具体实验步骤

(1)打开CCS软件,进入CCS的主界面;

(2)按照在CCS环境下进行DSP程序开发的一般过程和实验要求编写程序;首先在E盘建立一个自己的工作目录,然后运行Project/New命令,新建一个工程文件(扩展名为.pjt);接着运行File/New/Source File命令新建扩展名为.c的主程序和扩展名为.cmd的链接命令文件;

(3)运行Project /Add Files to Project命令,将扩展名为.c的主程序、扩展名为.cmd的链接命令文件和C的运行支持库文件rts55x.lib添加到工程文件当中去;在工程管理窗口中,双击Source文件夹下的C语言源文件,可以在右边窗口中看到该文件的具体内容,如下图2-1所示;

图2-1 C语言源文件窗口

(4)运行Project/Build命令,对工程当中的所有文件进行编译、链接,以便形成可以在目标板上运行的扩展名为.out可执行文件;

(5)运行File/Load Program命令,装载.out文件,进行调试;

(6)运行Debug/Run命令,运行程序;

(7)运行View/Graph/Time Frequency命令,打开一个图形观察窗口,对观察窗口的参数进行正确设置,如下图2-2所示,以便观察利用泰勒级数产生的波形;

图2-2 图形观察窗口参数设置图

(8)尝试修改主程序中和正弦波频率有关的参数值,“Rebuild”及“Load”后,单击“Run”运行程序,观察产生信号频率变化;

(9)关闭工程文件;关闭所有窗口,本实验完毕。

六、实验报告要求

1.写出主程序及程序运行结果,绘制正弦波图形;

2.对结果进行分析,对实验进行总结,写结论及体会。

躯干和四肢肌力检查

肌力检查 一反射检查的临床意义 1.深反射减弱或消失表示反射弧的抑制或中断。反射弧未中断时,如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可因中枢的抑制释放而反射增强,亦可因超限制而反射消失。 2.浅反射减弱或消失表示反射弧的抑制或中断。反射弧未中断时,如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可因浅反射的皮层反射通路受损,亦表现为反射减弱或消失。 3.反射对比对称性的反射减弱或增强,未必都是神经损害的表现,而反射的不对称性是神经损害的有力指征。 4.腹壁反射可因腹壁松弛、肥胖或腹胀而消失,提睾反射可因年老、阴囊睾丸疾患而消失,正常情况下也可以两侧不对称。5.病理反射一般表示上运动神经元损害,但在2岁以下小儿,正常亦可引出。 6.少数症例正常情况下,少数人亦可引出双侧弹手指征。 二病理反射检查 中枢神经损害时,才出现的异常反射。常检查的病理反射有下列几项: 1.弹手指征又称霍夫曼(Hoffmann)征,医者快速弹压被夹住的患者中指指甲,引起诸手指的掌屈反应为阳性。 2.划跖试验又称巴彬斯基(Babinski)征,医者轻划患者足跖外侧,引起坶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分开的反应为阳性。 3.压擦胫试验又称奥本海姆(Oppenheim)征,医者以拇指用力沿患者胫骨前嵴内侧面从上而下压擦,若出现坶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分开,则本试验阳性。 4.捏腓肠肌试验又称戈登(Gordon)征,医者用力捏压患者小腿腓肠肌,若出现坶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分开,则本试验阳性。5.踝阵挛医者一手托住患者腘窝,一手握足,用力使其踝关节突然背伸,然后放松,可以产生踝关节连续的交替的伸屈运动,则视为阳性。 6.髌阵挛患者仰卧,医者以一手的拇、食两指抵住髌骨上极,用力向下急促推动髌骨,然后放松,引起髌骨连续交替的上下移动为阳性。 三肌力检查临床意义 1.肌麻痹运动神经元损害,可产生肌力减退或丧失,出现部分或完全瘫痪。 2.肌萎缩肌肉萎缩多见于下运动神经元损害,而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则无明显肌肉萎缩,但如瘫痪过久,可出现废用性肌萎缩。 3.肌张力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时,肌张力减低;上运动神经元损害时,肌张力增高。 四下肢肌力检查 1.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肌力测定患者仰卧,先将双下肢伸直外展,然后作夹腿动作,医者对此动作给以阻力。 2.股薄肌肌力测定嘱患者股内收,膝关节屈曲,小腿内旋,医者触摸该肌肉的收缩。 3.髂腰肌肌力测定患者坐位或仰卧位,先屈曲膝关节,再作屈髋动作,医者给以阻力。 4.缝匠肌肌力测定患者坐位,膝关节半屈曲位,嘱其外旋大腿,医者对此动作给以阻力,并触摸该肌肉的收缩。 5.股四头肌肌力测定患者坐位或仰卧位,膝关节屈曲,嘱其伸直膝关节,医者给以阻力。 6.梨状肌、闭孔内肌、孖肌、股方肌肌力测定患者仰卧位,髋、膝关节伸直,下肢外旋,医者给以阻力。 7.臀中肌肌力测定患者侧卧位,下肢伸直内旋,大腿作外展动作,医者给以阻力,并触摸肌肉收缩。 8.阔筋膜张肌肌力测定患者俯卧位,膝关节屈曲,小腿向外移动,医者对此动作给以阻力,并触摸该肌肉的收缩。 9.臀大肌肌力测定患者俯卧位,小腿屆曲,大腿后伸,医者给以阻力。 10.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肌力测定患者仰卧位,髋、膝关节屈曲至90°,在此位置上嘱患者屈曲膝关节,医者给以阻力,并分别触摸股二头肌和半腱肌、半膜肌的收缩。 11.腓肠肌肌力测定患者俯卧位,膝关节伸直。嘱其踝关节跖屈,医者给以阻力,并触摸该肌肉的收缩。 12.比目鱼肌肌力测定患者俯卧位,膝关节屈曲至90°,使踝关节跖屆,医者给以阻力,并触摸肌肉的收缩。 13.胫骨前肌肌力测定嘱患者足背伸、内翻,医者给以阻力,并触摸该肌肉的收缩。 14.胫骨后肌肌力测定嘱患者足部跖屈并同时作足的内收、内旋动作,医者对此动作给以阻力,并在足舟状骨结节的后下方可触及该肌腱。 15.趾长屈肌肌力测定患者近端趾节伸直位,嘱其屈曲2~5趾之末节,医者在其趾端跖面给以阻力。

肌力测定方法

1.手法肌力评定 ②充分暴露患者的受测试部位,近端肢体固定。 ④上肢、下肢及躯干肌群的手法肌力检查方法见表1、表2、表3。 (2)基本原则: ②依据肌肉或肌群能否作对抗重力(垂直运动)运动进行判断。

③依据肌肉能否作全范围的运动进行判断。 ④如肌肉收缩不能引起关节活动时,依靠目测或触诊肌肉有无收缩进行判断。 (3)评定标准:如能完成运动并能克服充分的阻力与健侧相近,为5级肌力;能克服中等阻力为4级肌力;能对抗并仅能抵抗肢体自身重量完成动作,为3级肌力;如不能克服肢体自身重量完成运动,但能在水平面上、无负荷下完成运动,为2级肌力;如无明显运动可见,但能触到肌肉收缩,为1级肌力;如无可感觉到的肌肉收缩,则为0级肌力。 在手法肌力评定中,可根据检查情况使用“-”或“+”号。 常用手法肌力检查的评定标准见表4。 ①检查前应向患者说明检查目的、步骤、方法和感受,消除患者的紧张,取得最大合作。 ②为了准确把握施加阻力的大小,应首先检查健侧同名肌。 ③保持正确的检测位置,以确保正确判断肌力的级别。防止替代动作出现错误的肌力评定。

④施加阻力时,要注意阻力的方向应尽可能与肌肉或肌群牵拉力的方向相反;施加阻力的点,应在肌肉附着处的远端部位上。 ⑤在消除重力影响方面,可采用让肌肉或肌群在水平而光滑的表面上活动;或用悬吊带将测试部位吊起悬空,随肌肉活动而同步地作水平运动。 ⑦尽可能在同一体位完成所需检查的肌力情况,以减少患者因不断变换体位带来的不便。 2.器械肌力测定 肌力达3级以上时,可用专门的器械进行肌力检查,这种测试可取得较精确的定量数据,根据测试时肌肉的不同收缩方式分为以下3种肌力评定方法。 (1)等长肌力测定:在标准姿位下用不同的测力器测定一组肌群在等长收缩时所能产生的最大肌力。常用的检查方法有: ①握力测定:用握力计进行测试,测试时上肢在体侧下垂,握力计表面向外,将把手调节至适当宽度,重复测定2~3次,取最大

(完整word版)个人简历样本

个人简历样本 个人简历 姓名:林源籍贯:广东省###市出生年月:###年##月 攻读:硕士专业:历史地理性别:男身高:166CM 政治面貌:党员培养方式:统招研究方向:城市历史地理 学历经历: 在河南淅川县第一高中读高中 在清华大学历史系读本科 1997至今在清华大学人文科学历史地理所读研 通讯地址: 清华大学人文科学院历史地理研究所研究生信箱 邮编:100081 电话:8765#### 传呼:191-###### 192-###### 爱好与特长:

新闻写作和编辑策划: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大学生》、《知音》、《爱情婚姻家庭》、《年轻人》等报刊杂志发表消息、评论、通讯、纪实、散文、诗歌等体裁文章一百多篇20余万字。在《自然科学》、《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研究生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5篇,参编《现代家庭知识》七万余字,《北京趣闻》三万余字,《共铸的丰碑-北京军民共建五十年纪实》十余万字。 任职及社会活动: 清华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秘书长兼学生综合学术刊物《北大论坛》副主编任清华大学研究生会副秘书长兼《清华大学研究生报》主编 至今任北京研究生记者团团长兼《清华大学研究生学报》副主编、《北大经纬》报副主编 任职期间参与组织各项社团活动。尤其读研以来,作为《清华大学研究生学报》和《清华大学经纬》副主编,积

极采、组、改、编、审稿,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汗水。同时,在担任校研究生会副秘书长和《研究生简报》主编时,经常写、贴海报,积极向校内外媒体投稿,负责对内对外宣传,参与组织北大每年一度的研究生红枫杯辩论赛、各类晚会、讲座等研究生文体活动。本人以热情、勤奋、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受到清华大学师生的好评。 获奖情况: 97-98年度清华大学“优秀研究干部”称号 97-98年度清华大学优秀研究生奖学金 97-98年度清华大学学术成果甲等奖 98-99年度《清华大学》优秀通讯员 98-99年度清华大学优秀研究生专项奖 98-99年度《清华大学研究生学报》优秀编辑

SCI关键肌检查

SCI关键肌检查 所有肌肉先进行3级肌力检查,若能够完成,则进行4级或5级检查,若不能完成,则进行2级检查,若2级不能完成则进行1级或0级。 C5 肘屈 3级:病人体位:肩关节位于中立位,内收,肘关节完全伸展,前臂完全旋后,腕关节处于中立位。 检查体位:治疗师先被动活动病人肘关节,然后支持腕关节。 口令:屈曲你的肘关节,试着将手碰到你的鼻子,并保持3-5秒。 动作:病人尝试将肘关节屈曲全范围。 若3级可以完成,则进行4-5级。若不可以完成则进行2级评定 。 4-5级:体位如前,在病人屈肘过程中慢慢施加阻力,并给予口令:用力!用力!用力!口令随力度增加慢慢增加。根据阻力情况给予4级或者5级。

2级:病人体位:肩关节处于内旋并外展位,前臂放于腹部上、脐部以下。肘关节屈曲30°,肩关节可以足够屈曲以保证前臂可以在腹部充分移动。 检查体位:治疗师先被动活动病人肘关节,然后支持腕关节。 口令:屈曲你的肘关节,试着将手碰到你的鼻子。 若无活动则进行0-1级评定: 0-1级:病人体位如2级,治疗师一手支持患者前臂,一手触诊肱二头肌腱。肱肌腱可能同样被触诊到。 C6 伸腕 3级:患者体位:肩关节位于中立位,内收,肘关节完全伸展,前臂完全旋前,腕关节掌屈。

检查体位:治疗师一手支持在前臂末端。 口令:向上勾起你的手腕,并将手指向天花板抬起。 4-5级:患者体位:同3级,除了手腕完全伸展。 检查体位:治疗师抓住患者患侧前臂末端以稳定腕关节,试着在桡侧掌骨上施加向下向掌屈方向的阻力。 口令:抬起手腕,不要被我压下去。 0,1,2级:患者体位:将患者手臂放松于桌子上,肩关节位于中立位,内收,肘关节完全伸展,前臂位于中立位,腕关节完全屈曲。患者也可肩关节稍屈曲,内旋,内收,手臂置于腹部。肘关节屈曲90°,前臂旋前,腕关节掌屈。 检查体位:治疗师一手支持患者前臂,要求患者将手腕背伸,治疗师另一手在前臂远端触诊

上肢主要肌力评定

---------------------------------------------------------------最新资料推荐------------------------------------------------------ 上肢主要肌力评定 上肢主要肌力评定衢州康复医院上肢肌力评价表 (MMT)评价者: 1、 2、 3、 0 无 可测知的肌肉收缩 1 可触及肌肉收缩, 但无关节活动 2 消除肢体重力影响时能 活动,但活动范围在50%~100%之间 2 不能抗重力,但在消除重力影响后能做全范围运动2+ 能对抗重力,但范围小于 50% 3 能对抗 重力,但活动范围在50%~100%之间 3 能对抗重力,且能完成全范围的活动,但不能对抗任何阻力 3+ 情况与 3 级相仿,但在运动终末能对抗轻微阻力 4 能对抗的阻力与 4 级相同,但活动范围在50%~100%之间 4 能对抗阻力,且能完成全范围的活动但阻力达不到 5 级水平 4+ 活动的初、中期能对抗的阻力与 4 级相同,但在末期能对抗 5 级阻 力 5 能对抗与 5 级相同的阻力,但活动 范围在 50%~100%之间上肢主要肌肉 MMT 肌肉 1 级 检查方法与评定 2 级 3、4、5 级斜方肌菱形肌斜 方肌下部斜方肌上部、肩胛提肌前锯肌三角肌前部、 喙肱肌三角肌后部、大圆肌背阔肌三角肌中部、岗上肌 三角肌后部胸大肌岗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大圆 1 / 7

肌、胸大肌背阔肌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肱三头肌肘肌旋后肌肱二头肌坐位,臂外展放桌上,试图使肩胛骨内收时可触及肌收缩俯卧,一臂前伸内旋,试图使肩胛骨内收及下移时,可触及斜方肌下部收缩俯卧,试图耸肩时可触及斜方肌上部收缩坐位,一臂向前放桌上,上臂前伸时在肩胛骨内缘可触及肌收缩侧卧,悬起上肢,试图前屈,能触及三角肌前部有收缩侧卧,悬起上肢,试图件后伸,可触及大圆、背阔肌收缩仰卧,尝试肩外展时可触及三角肌收缩端坐,悬起上肢,试图水平后伸,在三角肌后部可触及肌肉收缩端坐,悬起上肢,试图水平前屈在腋窝前臂可触及肌肉收缩俯卧,肩外展 90,屈肘,前臂在床缘外下垂,试图肩外旋,在肩胛骨外缘可触及肌肉收缩俯卧,肩外展 90,屈肘,前臂在床缘外下垂,试图肩内旋时,在腋窝前、后壁可触及肌肉收缩坐位,肩外展,上臂放于滑板上,试图屈曲肘关节时可触及相应肌肉收缩坐位,肩外展,屈肘,上肢放滑板上,试图伸肘时可触及肱三头肌活动俯卧,肩外展,前臂在床缘外下垂,试图前臂旋后时可于前臂上端桡侧触及肌肉收缩同左,使肩胛骨主动内收时可见运动同左,可见有肩胛骨内收及下移运动同左,能主动耸肩同左,上臂前伸时可见肩胛骨活动侧卧,受检上肢放于滑板上,肩可主动屈曲向对侧侧卧,受检上肢放于滑板上,肩可主动伸展仰卧,上肢放于床面上,肩可主动外展体位同左,悬起上肢能主动水平后伸体位同左,悬起上肢能主动水平前屈体位同左,肩可主动外旋

微波技术基础 简答题整理

第一章传输线理论 1-1.什么叫传输线?何谓长线和短线? 一般来讲,凡是能够导引电磁波沿一定方向传输的导体、介质或由它们共同体组成的导波系统,均可成为传输线;长线是指传输线的几何长度l远大于所传输的电磁波的波长或与λ可相比拟,反之为短线。(界限可认为是l/λ>=0.05) 1-2.从传输线传输波形来分类,传输线可分为哪几类?从损耗特性方面考虑,又可以分为哪几类? 按传输波形分类: (1)TEM(横电磁)波传输线 例如双导线、同轴线、带状线、微带线;共同特征:双导体传输系统; (2)TE(横电)波和TM(横磁)波传输线 例如矩形金属波导、圆形金属波导;共同特点:单导体传输系统; (3)表面波传输线 例如介质波导、介质镜像线;共同特征:传输波形属于混合波形(TE波和TM 波的叠加) 按损耗特性分类: (1)分米波或米波传输线(双导线、同轴线) (2)厘米波或分米波传输线(空心金属波导管、带状线、微带线) (3)毫米波或亚毫米波传输线(空心金属波导管、介质波导、介质镜像线、微带线) (4)光频波段传输线(介质光波导、光纤) 1-3.什么是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它和哪些因素有关?阻抗匹配的物理实质是什么? 传输线的特性阻抗是传输线处于行波传输状态时,同一点的电压电流比。其数值只和传输线的结构,材料和电磁波频率有关。 阻抗匹配时终端负载吸收全部入射功率,而不产生反射波。 1-4.理想均匀无耗传输线的工作状态有哪些?他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在什么情况的终端负载下得到这些工作状态?

(1)行波状态: 0Z Z L =,负载阻抗等于特性阻抗(即阻抗匹配)或者传输线无限长。 终端负载吸收全部的入射功率而不产生反射波。在传输线上波的传播过程中,只存在相位的变化而没有幅度的变化。 (2)驻波状态: 终端开路,或短路,或终端接纯抗性负载。 电压,电流在时间,空间分布上相差π/2,传输线上无能量传输,只是发生能量交换。传输线传输的入射波在终端产生全反射,负载不吸收能量,传输线沿线各点传输功率为0.此时线上的入射波与反射波相叠加,形成驻波状态。 (3)行驻波状态: 终端负载为复数或实数阻抗(L L L X R Z ±=或L L R Z =)。 信号源传输的能量,一部分被负载吸收,一部分反射回去。反射波功率小于入射波功率。 1-5.何谓分布参数电路?何谓集总参数电路? 集总参数电路由集总参数元件组成,连接元件的导线没有分布参数效应,导线沿线电压、电流的大小与相位,与空间位置无关。分布参数电路中,沿传输线电压、电流的大小与相位随空间位置变化,传输线存在分布参数效应。 1-6.微波传输系统的阻抗匹配分为两种:共轭匹配和无反射匹配,阻抗匹配的方法中最基本的是采用λ/4阻抗匹配器和支节匹配器作为匹配网络。 1-7.传输线某参考面的输入阻抗定义为该参考面的总电压和总电流的比值;传输线的特征阻抗等于入射电压和入射电流的比值;传输线的波阻抗定义为传输线内横向电场和横向磁场的比值。 1-8.传输线上存在驻波时,传输线上相邻的电压最大位置和电压最小位置的距离相差λ/4,在这些位置输入阻抗共同的特点是纯电阻。 第二章 微波传输线 2-1.什么叫模式或波形?有哪几种模式?

徒手肌力检查

徒手肌力检查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肌力分级 目前,国际上普遍应用的Lovett方法,将肌力检查结果分为6级(0-5级)。此外,还有一种补充分级法,即肌力虽然达到某一级,但活动范围达不到全范围,则在该级符号右上角加“-”;如果在运动末期表现出超出该级的抗阻力或重力能力,则在该级符号右上角加“+” 徒手肌力检查的详细分级 级别标准相当于正常肌力% 0 无肌肉收缩0 1 有肌肉收缩,无关节活动 5 2-消除重力后完成大部分范围活动10 2 消除重力后完成全范围活动20 2+抗重力,完成小范围活动30 3- 抗重力,完成大部分范围活动40 3 抗重力,完成全范围活动50 3+抗重力,完成全范围活动,运动末期能抗较小阻力60 4-抗部分阻力,完成大部分范围活动70 4 抗部分阻力,完成大部分范围活动80 4+抗充分阻力,完成小范围活动90 5-抗充分阻力,完成大部分范围活动95 5 抗充分阻力,完成全范围活动100 主要肌肉的肌力检查 肩胛骨上提(耸肩):斜方肌肩胛提肌

肩关节前屈:三角肌喙肱肌 3级不施加阻力,上肢抬举至90° 2级不施加阻力,上肢抬举小于90° 肩关节后伸:大圆肌背阔肌 3级俯卧位,不施加阻力,后伸上肢达到最 大范围 2级俯卧位,不施加阻力,后身上肢不能达 最大范围 肩关节外展:三角肌中部冈上肌 3级不施加阻力,上肢外展至90° 2级不施加阻力,上肢外展小于90° 肩关节外旋:冈下肌小圆肌 3级不施加阻力,外旋至90° 2级能完 成动作 1级触摸小圆肌有无收缩 肩关节内旋:肩胛下肌 3级不施加阻力,内旋至90° 2级能完成动作 肘关节屈曲:肱二头肌肱肌肱 桡肌 3级不施加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

微波技术基础复习重点

第一章引论 微波是指频率从300MHz到3000GHz范围内的电磁波,相应的波长从1m到0.1mm。包括分米波(300MHz到3000MHz)、厘米波(3G到30G)、毫米波(30G 到300G)和亚毫米波(300G到3000G)。 微波这段电磁谱具有以下重要特点:似光性和似声性、穿透性、信息性和非电离性。 微波的传统应用是雷达和通信。这是作为信息载体的应用。 微波具有频率高、频带宽和信息量大等特点。 强功率—微波加热弱功率—各种电量和非电量的测量 导行系统:用以约束或者引导电磁波能量定向传输的结构 导行系统的种类可以按传输的导行波划分为: (1)TEM(transversal Electromagnetic,横电磁波)或准TEM传输线 (2)封闭金属波导(矩形或圆形,甚至椭圆或加脊波导) (3)表面波波导(或称开波导) 导行波:沿导行系统定向传输的电磁波,简称导波 微带、带状线,同轴线传输的导行波的电磁能量约束或限制在导体之间沿轴向传播。是横电磁波(TEM)或准TEM波即电场或磁场沿即传播方向具有纵向电磁场分量。 开波导将电磁能量约束在波导结构的周围(波导内和波导表面附近)沿轴向传播,其导波为表面波。 导模(guided mode ):即导波的模式,又称为传输模或正规模,是能够沿导行系统独立存在的场型。特点: (1)在导行系统横截面上的电磁场呈驻波分布,且是完全确定的,与频率以 及导行系统上横截面的位置无关。 (2)模是离散的,当工作频率一定时,每个导模具有唯一的传播常数。 (3)导模之间相互正交,互不耦合。 (4)具有截止频率,截止频率和截止波长因导行系统和模式而异。 无纵向磁场的导波(即只有横向截面有磁场分量),称为横磁(TM)波或E波。 无纵向电场的导波(即只有横向截面有电场分量),称为横电(TE)波或H波。 TEM波的电场和磁场均分布在与导波传播方向垂直的横截面内。 第二章传输线理论 传输线是以TEM模为导模的方式传递电磁能量或信号的导行系统,其特点是横向尺寸远小于其电磁波的工作波长。 集总参数电路和分布参数电路的分界线:几何尺寸L/工作波长>1/20。 这些量沿传输线分布,其影响在传输线的每一点,因此称为分布参数。 传播常熟是描述导行系统传播过程中的衰减和相位变化的参数。 传输线上的电压和电流是由从源到负载的入射波和反射波的电压以及电流叠加,在传输线上呈行驻波混合分布。 特性阻抗:传输线上入射波的电压和入射波电流之比,或反射波电压和反射波电流之比的负值,定义为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传输线上的电压和电流决定的传输线阻抗是分布参数阻抗。

微波技术基础期末试题一

《微波技术基础》期末试题一 选择填空题(共30分,每题3分) 1.下面哪种应用未使用微波() (a)雷达(b)调频(FM)广播 (c)GSM移动通信(d)GPS卫星定位 2.长度1m,传输900MHz信号的传输线是() (a)长线和集中参数电路(b)长线和分布参数电路 (c)短线和集中参数电路(d)短线和分布参数电路 3.下面哪种传输线不能传输TEM模() (a)同轴线(b)矩形波导(c)带状线(d)平行双线 4.当矩形波导工作在TE10模时,下面哪个缝不会影响波的传输() 5.圆波导中的TE11模横截面的场分布为() (a)(b)(c) 6.均匀无耗传输线的工作状态有三种,分别为,和。

7.耦合微带线中奇模激励的对称面是壁,偶模激励的对称面是壁。 8.表征微波网络的主要工作参量有阻抗参量、参量、参量、散射参量和参量。 9.衰减器有衰减器、衰减器和衰减器三种。 10.微波谐振器基本参量有、和三种。 二.(8分)在特性阻抗Z0=200?的传输线上,测得电压驻波比ρ=2,终端为 U0V,求终端反射系数、负载阻 =1 电压波节点,传输线上电压最大值 max 抗和负载上消耗的功率。 三.(10分)已知传输线特性阻抗Z0=75?,负载阻抗Z L=75+j100?,工作频率为900MHz,线长l=0.1m,试用Smith圆图,求距负载最近的电压波腹点的位置和传输线的输入阻抗(要求写清必要步骤)。 四.(10分)传输线的特性阻抗Z0=50Ω,负载阻抗为Z L=75Ω,若采用单支节匹配,求支节线的接入位置d和支节线的长度l(要求写清必要步骤)。五.(15分)矩形波导中的主模是什么模式;当工作波长为λ=2cm时,BJ-100型(a*b=22.86*10.16mm2)矩形波导中可传输的模式,如要保证单模传输,求工作波长的范围;当工作波长为λ=3cm时,求λp,vp及vg。 六.(15分)二端口网络如图所示,其中传输线的特性阻抗Z0=200Ω,并联阻抗分别为Z1=100Ω和Z2=j200Ω,求网络的归一化散射矩阵参量S11和S21,网络的插入衰减(dB形式)、插入相移与输入驻波比。

个人简历模板大全-(word版)

个人简历
就业方向
个人资料
姓名: **** 籍贯: 政治面貌: 电子邮箱: 性别: 男 民族: 汉 专业: 爱好: 联系电话: 年龄: 21
个人评价
本人热心、善良、自信、自律、上进心强,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工作认真负责,勇于承担 任务与责任,能够快速接受新知识和快速适应新环境,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以较好的个人亲 和力。良好的综合素质,具备复合型人才的条件。
教育背景
个人能力
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CET-4:合格 CET-总分428 具有初级日语听说读写能力 普通话流利 具有较强语言表达能力 2,计算机能力: 通过四川省计算机等级考试1级 熟悉Excel, PowerPoint等Office软件 3,主修课程: 现代汉语,法律基础,主要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日语,教育学, 教育心 理学,英美文学史,英美文学阅读,英语教学法,高级英语,英语语言学, 1,语言能力:
社会及校内实践
所获证书及奖项

个人简历
基本资料 姓 年 名 龄 *** 性 身 别 高 男
现居住地 毕业学校 个人信条:做事先做人
能力+努力+机会=成功
计算机技能 ? 学过计算机应用基础、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与应用、VC++ 、 SQL Server2000 、软件工程 ? 能进行电脑硬件、软件的安装以及局域网的维护 ? 精通 Photoshop 等图像平面处理软件的使用 ? 熟悉各类操作系统,并熟练运用 Word, Excl 及其它 Office 系列办公软件 ? 熟悉 FrontPage、Dream weaver 网页编辑软件的使用 ? 熟练地运用 SPSS11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
技 能
个人经历
学习经历
奖励情况
实践与实习 2003-2004 参加校电脑平面广告设计(Photoshop)和电脑办公自动化(Office)培训

肌力及肌张力的评定

肌力及肌张力的评定 目前肌力评估方法大致分两种:手法肌力检查、器械肌力检查 手法肌力检查目前有3种标准:Lovett分级、M.R.C.分级、Kendall 百分比 器械肌力检查下又分:等长肌力测试、等张肌力检查、等速肌力测定。 一、肌力检查与评价 肌力是指肌肉兴奋后收缩所产生的动力和张力,耐力则指维持一定时间收缩或多次反复收缩的能力。决定肌力大小的因素有神经系统功能状态、肌肉的生理横断面、收缩前的肌肉长度和肌肉作用力臂长度,而耐力的大小则和可以取得的肌收缩的能量有关。 1、肌力检查的方法及评定: 手法检查与MMT(Manual Muscle Testing)六级标准衡量。这种检查方法为目前最常用,衡量标准已为各国学者所认可。 1、检查方法 先嘱被检查者作主动运动,注意观察其运动的力量和幅度;然后检查者给予一定的阻力,让被检查者作对抗运动,以判断肌力是否正常。依次检查各关节的运动力量,并注意两侧对比。

(1)上肢肌力: 双上肢前平举、侧平举、后举检查看关节肌肉力量; 屈肘、伸肘,检查肱二头肌、肱三肌力量; 屈腕、伸腕,检查腕部肌力量; 五指分开相对、并拢、屈曲、伸直,检查各指关节肌肉力量。(2)下肢肌力: 仰卧位直抬腿、大腿内收、外展,检查髋关节屈曲、内收、外展肌肉力量; 仰卧位直抬腿及膝关节屈曲,检查伸髋及屈膝肌群力量; 仰卧位双下肢伸直,踝关节跖屈、背屈、内翻、外翻,检查踝关节肌肉力量。 2、评定标准 0级完全瘫痪,肌力完全丧失。 Ⅰ级可见到或触摸到肌肉轻微的收缩,但无肢体运动。 Ⅱ级肢体可在床上移动,但不能抬起。 Ⅲ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

个人求职简历WORD最全模板(完整版)

个人简历 (一) 个人简历 (二)

个人简历 (四)

个人简历 (五)应聘单位及职位: 个人简历 (六) (供应届毕业生参考)

个人概况: 求职意向: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性别: ________ 出生年月: ____年__ 月日健康状况: ___________ 毕业院校: _______________专业: _____________ 电子邮件: _______________传真: 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 _______________ 通信地址: ____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育背景: ______年月______年月___________ 大学__________专业(根据个人情况酌情增减) 主修课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如需要详细成绩单,请联系我) 论文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注明是否已发表) 英语水平: 基本技能:听、说、读、写能力 标准测试:国家四、六级;TOEFL;GRE..... 计算机水平: 编程、操作应用系统、网络、数据库......(请依个人情况酌情增减) 获奖情况: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依个人情况酌情增减) 实践与实习: ____年____月____年____月_________公司__________工作 ____年____月____年____月_________公司__________工作(请依个人情况酌情增减) 工作经历: ____年____月____年____月_________公司__________工作(请依个人情况酌情增减) 个性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描述出自己的个性、工作态度、自我评价等)另: (如果你还有什么要写上去的,请填写在这里!) 附言:(请写出你的希望或总结此简历的一句精炼的话!) 例如:相信您的信任与我的实力将为我们带来共同的成功! 或希望我能为贵公司贡献自己的力量! 个人简历 (七) (供有工作经验人员参考) 个人概况: 求职意向: 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 性别: 出生年月: ____年__月__日健康状况: 学历:毕业院校: _______________ 专业:参加工作时间: ____年月 联系方式: 电子邮件: _______________ 手机: ____________________ 家庭电话: _______________ 传真: ____________________ 通信地址: _______________ 邮编: 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育背景:

四肢肌力及肌张力的检查

四肢肌力及肌张力的检查 肌力及肌张力的评定 目前肌力评估方法大致分两种:手法肌力检查、器械肌力检查 手法肌力检查目前有3种标准:Lovett分级、M.R.C.分级、Kendall 百分比 器械肌力检查下又分:等长肌力测试、等张肌力检查、等速肌力测定。 一、肌力检查与评价 肌力是指肌肉兴奋后收缩所产生的动力和张力,耐力则指维持一定时间收缩或多次反复收缩的能力。决定肌力大小的因素有神经系统功能状态、肌肉的生理横断面、收缩前的肌肉长度和肌肉作用力臂长度,而耐力的大小则和可以取得的肌收缩的能量有关。 1、肌力检查的方法及评定: 手法检查与MMT(Manual Muscle Testing)六级标准衡量。这种检查方法为目前最常用,衡量标准已为各国学者所认可。 1、检查方法 先嘱被检查者作主动运动,注意观察其运动的力量和幅度;然后检查者给予一定的阻力,让被检查者作对抗运动,以判断肌力是否正常。依次检查各关节的运动力量,并注意两侧对比。 (1)上肢肌力: 双上肢前平举、侧平举、后举检查看关节肌肉力量;

屈肘、伸肘,检查肱二头肌、肱三肌力量; 屈腕、伸腕,检查腕部肌力量; 五指分开相对、并拢、屈曲、伸直,检查各指关节肌肉力量。 (2)下肢肌力: 仰卧位直抬腿、大腿内收、外展,检查髋关节屈曲、内收、外展肌肉力量; 仰卧位直抬腿及膝关节屈曲,检查伸髋及屈膝肌群力量; 仰卧位双下肢伸直,踝关节跖屈、背屈、内翻、外翻,检查踝关节肌肉力量。 2、评定标准 0级完全瘫痪,肌力完全丧失。 Ⅰ级可见到或触摸到肌肉轻微的收缩,但无肢体运动。 Ⅱ级肢体可在床上移动,但不能抬起。 Ⅲ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 Ⅳ级能作对抗阻力的运动,但肌力减弱。 Ⅴ级肌力正常 二、肌张力检查与评价 1、定义 肌肉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称为肌张力。肌张力是维持身本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基础,并表现为多种形式。如人在静卧休息时,

8肌力检查 特殊检查

三肌力检查 肌力检查在推拿中主要检查肌张力和肌力。 肌张力是指在静止状态时肌肉所保持的一定程度的紧张度。检查时嘱患者放松检查部位,医者用手轻捏所检查肌肉以体验其硬度。肌张力减低时,肌肉松软;肌张力增高时,肌肉紧张。 肌力是指肌肉收缩时的力量,在临床上分为以下六级。 0级:肌肉无收缩 1级:肌肉有微弱收缩,但无能移动关节。 2级:肌肉收缩可以带动关节水平方向运动,但不能时抗地球吸引力。 3级:能对抗地球引力移动关节,但不能对抗阻力。 4级:能抵抗一定强度的阻力。 5级:能抵抗较大强度的阻力移动肢体。 肌力检查时一般以嘱患者作抗阻力的运动,来大致判断肌力的强弱,如检查肱二头肌肌力时,患者取坐位,医者位于其前方,以一手握住患者腕关节,嘱患者作屈肘运动,医者施以对抗力量,观察肱二头肌肌力的强弱。 四特殊功能检查 1颈椎分离试验:颈椎病变 检查方法:患者取坐位,医者位于其侧方,一手托住患者颏下,另一手托住枕部,然后逐渐向上牵引头部。 阳性体征:患者感到颈部和上肢的疼痛减轻。 2椎间孔挤压试验:颈椎有病变 检查方法:患者取坐位,医者位于其后方,双手手指互相嵌夹相扣,以手掌面下置于患者头顶,两前臂掌侧夹于患者头两侧保护,向各个不同的方向挤压。 阳性体征:当挤压时,颈部或上肢出现疼痛加重。 3叩顶试验:颈椎有病变 检查方法:患者取坐位,医者站立于其后方,以一手掌面置于患者头顶,另一手握拳轻叩垫手掌背。 阳性特征,叩出时患者颈部或上肢部出现疼痛或麻木。 4屏气收腹试验:颈椎病变 检查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屏住呼吸,收缩腹部肌肉以增加腹压。 阳性体征:患者颈部出现疼痛。 5吞咽试验:颈椎前血肿、咽后壁脓仲、颈椎折移动、颈椎脱位、颈椎肿瘤 检查方法:患者取坐位,医者位于一侧,嘱患者作吞咽动作。 阳性体征:出现吞咽困难或疼痛。 6吸气转头试验:颈肋或前、中斜角肌挛缩等病变 检查方法:患者取坐位。医者位于其后方,以一手握住其腕部用手指摸到患者的桡动脉,同时将其上肢外展、后伸并外旋。然后嘱患者深吸气并把头部下颏转向被检查的一侧, 阳性体征:医者感到患者的桡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或消失。 7臂从神经牵拉试验:颈椎综合征患者臂丛神经受压 检查方法:患者坐位,头微屈。医者立于患者被检查侧头部,推头部向对侧,同时另一手握该侧

上肢主要肌力评定教程文件

上肢主要肌力评定

衢州康复医院 上肢肌力评价表(MMT) 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病案号 注:MP=跖趾关节,PIP=近节趾间关节,DIP=末节趾间关节,IP=趾间关节 评价者:1、 2、 3、 MRC分级法 分级评定标准 0 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 1 可触及肌肉收缩,但无关节活动

2–消除肢体重力影响时能活动,但活动范围在50%~100%之间 2 不能抗重力,但在消除重力影响后能做全范围运动 2+ 能对抗重力,但范围小于50% 3–能对抗重力,但活动范围在50%~100%之间 3 能对抗重力,且能完成全范围的活动,但不能对抗任何阻力 3+ 情况与3级相仿,但在运动终末能对抗轻微阻力 4–能对抗的阻力与4级相同,但活动范围在50%~100%之间 4 能对抗阻力,且能完成全范围的活动但阻力达不到5级水平 4+ 活动的初、中期能对抗的阻力与4级相同,但在末期能对抗5级阻力 5–能对抗与5级相同的阻力,但活动范围在50%~100%之间 5 能对抗与正常相应肌肉相同的阻力,且能做全范围活 上肢主要肌肉MMT 检查方法与评定 肌肉1级2级3、4、5级 斜方肌菱形肌坐位,臂外展放桌上,试图使肩胛 骨 内收时可触及肌收缩 同左,使肩胛骨主 动内 收时可见运动 俯卧,两臂稍抬起,使肩胛骨 内收,阻力为将肩胛骨向外 推 斜方肌下部俯卧,一臂前伸内旋,试图使肩胛 骨 内收及下移时,可触及斜方肌下部 收缩 同左,可见有肩胛 骨内 收及下移运动 同左,肩胛骨内收及下移,阻 力为将肩胛骨上角向上外推 斜方肌上部、肩胛提肌俯卧,试图耸肩时可触及斜方肌上 部 收缩 同左,能主动耸肩坐位,两臂垂于体侧,耸肩, 向下压的阻力加于肩锁关节上 方,能抗阻力为5、4级,不抗 阻力为3级 前锯肌坐位,一臂向前放桌上,上臂前伸 时 在肩胛骨内缘可触及肌收缩同左,上臂前伸时 可见 肩胛骨活动 坐位,上臂前平举屈肘,上臂 向前移动,肘不伸,向后推的 阻力加于肘部 三角肌前部、喙肱肌侧卧,悬起上肢,试图前屈,能触 及 三角肌前部有收缩 侧卧,受检上肢放 于滑 板上,肩可主动屈 曲 坐位,肩内旋,屈肘,掌心向 下,肩屈曲,阻力加于上臂远 端 三角肌后侧卧,悬起上肢,试图件后伸,可向对侧侧卧,受检俯卧,肩伸展30~40,阻力

[实用参考]肌力测定方法.doc

1.手法肌力评定 在特定体位下让患者作标准动作,通过触摸肌腹、观察肌肉对抗肢体自身重力及由检查者用手法施加的阻力,观察患者完成动作的能力,从而评定患者的肌力。 (1)程序: ①正确摆放患者的体位及被检测部位的位置。 ②充分暴露患者的受测试部位,近端肢体固定。 ③检查测试部位的轮廓,比较两侧肢体同名肌的对称性,必要时测量两侧肢体的周径大小。 ④上肢、下肢及躯干肌群的手法肌力检查方法见表1、表2、表3。

(2)基本原则: ①依据评定者施加阻力大小并与健侧对照进行判断。 ②依据肌肉或肌群能否作对抗重力(垂直运动)运动进行判断。 ③依据肌肉能否作全范围的运动进行判断。 ④如肌肉收缩不能引起关节活动时,依靠目测或触诊肌肉有无收缩进行判断。 (3)评定标准:如能完成运动并能克服充分的阻力与健侧相近,为5级肌力;能克服中等阻力为4级肌力;能对抗并仅能抵抗肢体自身重量完成动作,为3级肌力;如不能克服肢体自身重量完成运动,但能在水平面上、无负荷下完成运动,为2级肌力;如无明显运动可见,但能触到肌肉收缩,为1级肌力;如无可感觉到的肌肉收缩,则为0级肌力。 在手法肌力评定中,可根据检查情况使用“-”或“+”号。 常用手法肌力检查的评定标准见表4。

(4)注意事项: ①检查前应向患者说明检查目的、步骤、方法和感受,消除患者的紧张,取得最大合作。 ②为了准确把握施加阻力的大小,应首先检查健侧同名肌。 ③保持正确的检测位置,以确保正确判断肌力的级别。防止替代动作出现错误的肌力评定。 ④施加阻力时,要注意阻力的方向应尽可能与肌肉或肌群牵拉力的方向相反;施加阻力的点,应在肌肉附着处的远端部位上。 ⑤在消除重力影响方面,可采用让肌肉或肌群在水平而光滑的表面上活动;或用悬吊带将测试部位吊起悬空,随肌肉活动而同步地作水平运动。

微波技术基础第三章课后答案---杨雪霞

微波技术基础第三章课后答案---杨雪霞

3-1 一根以聚四氟乙烯 2.10 r ε =为填充介质的带状 线,已知其厚度b =5mm ,金属导带厚度和宽度分别为0t =、W =2mm ,求此带状线的特性阻抗及其不出现高次模式的最高频率。 解: 由于/2/50.40.35W b ==>,由公式 2 0(0.35/)e W W b b W b ?=-?-? /0.35/0.35W b W b <> 得中心导带的有效宽度为:2e W W mm ≈=, 077.30.441e r Z W b ε= =Ω + 带状线的主模为TEM 模,但若尺寸不对也会引起高次模,为抑止高次模,带状线的最短工作波长应满足: 10 10 max(,) cTE cTM λλλ> 10 2 5.8cTE r mm λε== mm b r cTM 5.14210 ==ελ 所以它的工作最高频率 GHz c f 2010 5.141033 8 =??==-λ 3-2 对于特性阻抗为50Ω的铜导体带状线,介质厚度b =0.32cm ,有效相对介电常数 2.20 r ε =,求线的 宽度W 。若介质的损耗角正切为0.001,工作频率为10GHz ,计算单位为dB/λ的衰减,假定导体的

厚度为t =0.01mm 。 解 : 因 为 0 2.2(50)74.2120 r Z ε==<和030/()0.4410.830 r x Z πε=-=,所以 由公式 00,1200.850.6, 120 r r x Z W b x Z εε??? 其中, 0.441r x Z ε= - 计算宽度为(0.32)(0.830)0.266W bx cm ===。 在10GHz ,波数为 1 2310.6r f k m πε-== 由公式 )(/2 tan 波TEM m Np k d δ α= 介电衰减为 m Np k d /155.02 ) 001.0)(6.310(2tan === δα 在10GHz 下铜的表面电阻为0.026s R =Ω。于是,根 据公式 300002.710120 ,30()/0.16120,s r r c s r R Z Z A b t Np m R Z B Z b εεπαε-????? 其中 2121ln()W b t b t A b t b t t π+-=+ +-- 0.414141(0.5ln ) (0.50.7)2b t W B W t W t ππ=+ +++

个人简历模板大全word版80747

个人简历姓名: 性别: 专业: 学历: E-mail: 电话: 家庭住址: 教 育 情 况 技 能 水 平 个 人 经 历 获 奖 情 况 自我 评价 求职 意向

个人简历 就业方向 个人资料 姓名: ****性别: 男民族: 汉年龄: 21 籍贯: 专业: 政治面貌: 爱好: 电子邮箱: 联系电话: 个人评价 本人热心、善良、自信、自律、上进心强,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工作认真负责,勇于承担任务与责任,能够快速接受新知识和快速适应新环境,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以较好的个人亲和力。良好的综合素质,具备复合型人才的条件。 教育背景 个人能力 1,语言能力: 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CET-4:合格 CET-总分428 具有初级日语听说读写能力 普通话流利具有较强语言表达能力 2,计算机能力: 通过四川省计算机等级考试1级 熟悉Excel, PowerPoint等Office软件 3,主修课程: 现代汉语,法律基础,主要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日语,教育学,教育心 理学,英美文学史,英美文学阅读,英语教学法,高级英语,英语语言学, 社会及校内实践 所获证书及奖项

个人简历 基本资料 姓名*** 性别男年龄身高 现居住地 毕业学校 个人信条:做事先做人 能力+努力+机会=成功 计算机技能 技能?学过计算机应用基础、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与应用、VC++ 、 SQL Server2000 、软件工程 ?能进行电脑硬件、软件的安装以及局域网的维护 ?精通Photoshop等图像平面处理软件的使用 ?熟悉各类操作系统,并熟练运用Word, Excl及其它Office系列办公软件 ?熟悉FrontPage、Dream weaver网页编辑软件的使用 ?熟练地运用SPSS11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 个人经历 学习经历

上肢主要肌力评定

衢州康复医院 上肢肌力评价表(MMT) 评价者:1、2、3、MRC分级法 分级评定标准 0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 1可触及肌肉收缩,但无关节活动 2–消除肢体重力影响时能活动,但活动范围在50%~100%之间2不能抗重力,但在消除重力影响后能做全范围运动 2+能对抗重力,但范围小于50% 3–能对抗重力,但活动范围在50%~100%之间 3能对抗重力,且能完成全范围的活动,但不能对抗任何阻力 3+情况与3级相仿,但在运动终末能对抗轻微阻力 4–能对抗的阻力与4级相同,但活动范围在50%~100%之间 4能对抗阻力,且能完成全范围的活动但阻力达不到5级水平

4+活动的初、中期能对抗的阻力与4级相同,但在末期能对抗5级阻力 5–能对抗与5级相同的阻力,但活动范围在50%~100%之间 5能对抗与正常相应肌肉相同的阻力,且能做全范围活 肌肉1级2级3、4、5级 斜方肌菱形肌坐位,臂外展放桌上,试图使肩胛骨 内收时可触及肌收缩 同左,使肩胛骨主动 内 收时可见运动 俯卧,两臂稍抬起,使肩胛骨内 收,阻力为将肩胛骨向外推 斜方肌下部俯卧,一臂前伸内旋,试图使肩胛骨 内收及下移时,可触及斜方肌下部收 缩 同左,可见有肩胛骨 内 收及下移运动 同左,肩胛骨内收及下移,阻力 为将肩胛骨上角向上外推 斜方肌上部、肩胛提肌俯卧,试图耸肩时可触及斜方肌上部 收缩 同左,能主动耸肩坐位,两臂垂于体侧,耸肩,向 下压的阻力加于肩锁关节上方, 能抗阻力为5、4级,不抗阻力 为3级 前锯肌坐位,一臂向前放桌上,上臂前伸时 在肩胛骨内缘可触及肌收缩同左,上臂前伸时可 见 肩胛骨活动 坐位,上臂前平举屈肘,上臂向 前移动,肘不伸,向后推的阻力 加于肘部 三角肌前部、喙肱肌侧卧,悬起上肢,试图前屈,能触及 三角肌前部有收缩 侧卧,受检上肢放于 滑 板上,肩可主动屈曲 坐位,肩内旋,屈肘,掌心向下, 肩屈曲,阻力加于上臂远端 三角肌后部、大圆肌背阔肌侧卧,悬起上肢,试图件后伸,可触 及大圆、背阔肌收缩 向对侧侧卧,受检上 肢 放于滑板上,肩可主 动 伸展 俯卧,肩伸展30~40,阻力加 于上臂远端 三角肌中部、岗上肌三角肌后部 胸大肌仰卧,尝试肩外展时可触及三角肌收 缩 端坐,悬起上肢,试图水平后伸,在 三角肌后部可触及肌肉收缩 端坐,悬起上肢,试图水平前屈在腋 窝前臂可触及肌肉收缩 仰卧,上肢放于床面 上,肩可主动外展 体位同左,悬起上肢 能 主动水平后伸 体位同左,悬起上肢 能 主动水平前屈 坐位,屈肘,肩外展至90,阻 力加于上臂远端 俯卧,肩外展90,屈肘,上臂 做后伸动作,阻力加于肘后向 下压 仰卧,肩外展90,做水平前屈 动作,阻力加于肘部向外拉 岗下肌小圆肌俯卧,肩外展90,屈肘,前臂在床 缘 外下垂,试图肩外旋,在肩胛骨外缘 可触及肌肉收缩 体位同左,肩可主动 外 旋 体位同左,肩外旋,阻力加于 前臂远端 肩胛下肌、大圆肌、胸大肌 背阔肌俯卧,肩外展90,屈肘,前臂在床 缘 外下垂,试图肩内旋时,在腋窝前、 后壁可触及肌肉收缩 体位同左,肩可主动 内 旋 体位同左,肩内旋,阻力加于 前臂远端 肱二头肌肱肌 肱桡肌坐位,肩外展,上臂放于滑板上, 试图屈曲肘关节时可触及相应肌肉 收缩 位置同左,肘关节可 主 动屈曲 坐位,上肢下垂,屈曲肘关节, 阻力加于前臂远端。测肱二头 肌旋后位、测肱肌旋前位、测 肱桡肌前臂中立位 肱三头肌坐位,肩外展,屈肘,上肢放滑体位同左,肘关节可俯卧,肩外展、屈肘,前臂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