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防治水方案

综采工作面防治水方案
综采工作面防治水方案

XV***工作面防治水方案

编制单位:综采队

编制日期:*年*月*日

XV***工作面防治水方案

一、工作面概况:

1、XV***工作面东为未采区,西为山耳东保护煤柱,南为一五二盘区皮带巷、轨道巷、回风巷(均已掘),北为XV4311工作面(已回采), 上覆9#煤为91320、91318工作面采空区及小窑破坏区。

2、XV***工作面回采期间两巷煤层底板标高情况说明:

XV***巷停采线处煤层底板标高+566.0m;与切眼交叉口处(巷道最高点)煤层底板标高+583.9m;巷道最低点位于XV***巷巷口处,底板标高

+544.0m。

XV***巷停采线处煤层底板标高+552.2m;与切眼交叉口处(工作面最高点)煤层底板标高+584.2m;巷道最低点位于XV***巷巷口处(同时是工作面最低点),底板标高+533.1m。

工作面最高点与最低点标高差为51.1,里高外低,涌水基本沿巷道向外自流。

3、本工作面整体为一个单斜构造,煤层倾角为 0~12°,平均3°。工作面回采期间小切眼以里区段两巷标高大致相等,排水压力由两巷共同分担,小切眼以外部分XV***巷标高大于XV***巷标高,且高差较大,排水压力主要集中在XV***巷内。工作面回采期间回采方向整体为下山推进,小切眼以里部分回采时工作面内将可能存在积水,工作面中部必须安装好可靠有效的排水系统,小切眼以外部分回采时,积水将顺XV***巷自行流出。

4、本工作面涌水全部排至一五二盘区水仓,一五二盘区水仓入口处底板标高为+536.6m。

5、工作面两巷排水系统说明:

①XV***巷排水系统说明:本巷道内有两个集中水仓,分别为集中水仓一、集中水仓二,均为正压水仓。巷道内铺设两趟6寸排水管,排水管路在XV***巷巷口处并入一五二盘区皮带巷内两趟排水管中,排水最终排至一五二盘区水仓。XV***巷巷口处煤层底板标高+544.0m,距一五二盘区水仓

入口97.5m。巷道各处底板标高均高于一五二盘区水仓入口处底板标高。

集中水仓一位于XV***巷内停采线向里167.3m处,水仓容积32m3,底板标高+570.5m,安装同规格45KW离心泵2台,水泵额定排水能力均为:流量200m3/h,扬程50m,两台水泵分别接入巷道内两趟排水管路中,水仓内积水通过排水管路直接排至一五二盘区水仓。

(注:集中水仓一至一五二盘区水仓入口处高差为33.9m)

集中水仓二位于XV***巷内停采线向里659.6m处,水仓容积32m3,底板标高+574.2m,安装同规格45KW离心泵2台,水泵额定排水能力均为:流量200m3/h,扬程50m,两台水泵分别接入巷道内两趟排水管路中,水仓内积水通过排水管路直接排至一五二盘区水仓。(可调节闸阀排至集中水仓一,通过集中水仓一倒水。)

(注:集中水仓二至一五二盘区水仓入口处高差为37.6m)

② XV***巷排水系统说明:巷道内有三个集中水仓,分别为集中水仓

三、集中水仓四、集中水仓五,均为正压水仓。巷道内铺设两趟6寸排水管,排水管路在XV***巷巷口处并入一五二盘区皮带巷两趟6寸排水管路中,排水最终排至一五二盘区水仓。XV***巷巷口处煤层底板标高+533.1m,距一五二盘区水仓入口85.5m。巷道停采线以里各处底板标高均高于一五二盘区水仓入口处底板标高;巷道最低点底板标高低于一五二盘区水仓入口处底板标高,高差为3.5m。

集中水仓三位于XV***巷内停采线向里103.8m处,水仓容积32m3,底板标高+555.1m,安装同规格45KW离心泵2台,水泵额定排水能力均为:流量200m3/h,扬程50m,两台水泵分别接入巷道内两趟排水管中,水仓内积水通过排水管路直接排至一五二盘区水仓。

(注:集中水仓三至一五二盘区水仓入口处高差为18.5m)

集中水仓四位于XV***巷内停采线向里493.7m处,水仓容积32m3,底板标高+559.7m,安装同规格45KW离心泵2台,水泵额定排水能力均为:流量200m3/h,扬程50m,两台水泵分别接入巷道内两趟排水管中,水仓内

积水通过排水管路直接排至一五二盘区水仓。水仓内积水通过排水管路直接排至一五二盘区水仓。(可调节闸阀排至集中水仓三,通过集中水仓三倒水。)

(注:集中水仓四至一五二盘区水仓入口处高差为23.1m)

集中水仓五位于XV***巷内停采线向里897.5m处,水仓容积32m3,底板标高+578.6m,安装同规格45KW离心泵2台,水泵额定排水能力均为:流量200m3/h,扬程50m,两台水泵分别接入巷道内两趟排水管中,水仓内积水通过排水管路直接排至一五二盘区水仓。(可调节闸阀排至集中水仓四,通过集中水仓四倒水。)

(注:集中水仓五至一五二盘区水仓入口处高差为60.9m)

水仓1:位于一五二盘区皮带巷正前最低洼处,安装有三台30kW潜水泵,其中两台泵实现自动排水,另一台泵手动排水。

水仓2:位于XV***巷(一)内距巷口276m处。

水仓3:位于XV***巷(二)内距工作面切眼180m处,安装有两台30kW 潜水泵,实现自动排水。

二、水文地质及物探、探放水施工情况:

1、本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主要充水源为上覆K2石灰岩层间裂隙水、上部采空区及小窑采空区探放剩余积水下渗和采空区积水沿放水钻孔流入,预计本工作面正常涌水量为35~60m3/h ,最大涌水量为120m3/h。

2、工作面物探采用瞬变电磁法,探测成果显示工作面有两处低阻异常区,两处低阻异常区均进行了钻探验证,验证钻孔仅有少许出水,推断这两处低阻异常是受层间裂隙水影响。

3、探放水情况总结:

(1)在XV***工作面原切眼进行了探放水施工,共施工探放水钻孔9个。

放水孔1、2、3、4、5号孔均出水,截止2017年3月26日,原切眼放水孔共计放水25.63万m3。目前放水2、3、5孔仍在出水,出水总量约

为30m3/h。

探测孔1#孔见空(9#煤)无水,2#、4#孔均为见9#煤实体煤,后见3#煤老空,无水,3#孔见9#煤实体煤,后见3#煤老空,出水,水量约2m3/h(2016年11月15日),至2016年12月26日,不再出水,探测孔共放水1968m3。

原切眼内经过放水后XV4311工作面采空区内积水水位、总量得到明显下降,为工作面安全回采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2)本工作面设计探放上方采空区积水钻场十二个,设计探放水钻孔40个,因工作面比原设计缩短长度180m,八钻场未施工;另占道补加两处探放水钻场,实际施工探放水钻孔 44个(一钻场2个,二钻场3个,三钻场2个,四钻场3个,五钻场4个,六钻场7个,七钻场3个,九钻场4个,十钻场4个,十一钻场3个,十二钻场2个,补加一钻场5个,补加二钻场2个),具体施工情况见附图。

探放水钻孔施工时一、二、三、五、六、七、九、十钻场均有钻孔出水,未出水钻孔均为见空无水或见9#煤、3#煤无水。

截止3月26日,一、二、三钻场(上覆采空区域为91320工作面采空区)、五、六、七、九、十钻场(上覆采空区域为小窑采空区和91318工作面采空区)放水总量约27万m3,与预计的上覆采空区总积水量26.42万m3接近,工作面上方积水区静储水量基本疏放完毕。

目前五钻场内出水量约10m3/h,六钻场出水量约20m3/h,一钻场出水量约5m3/h,九钻场出水量约1m3/h,十钻场出水量约0.5m3/h。其余钻场均不再出水,经总结分析上覆采空区内老空积水已基本放完,目前各钻场出水均为活水补给。

(3)工作面本煤层探放水钻孔在XV***巷内施工,共计施工钻孔34个,所有钻孔均为见实体煤或矸,未见空,无水;分析工作面本煤层内部不存在积水,不会对工作面回采造成影响。

三、工作面水害致灾因素分析及防治水方案

1、工作面水害致灾因素分析

(1)本工作切眼往北180m为XV***原切眼,原切眼往北50~60m为XV4311工作面采空区边界。XV4311工作面采空区及一五四盘区采空区内聚集有大量老空水,但通过探放水降低水位、注浆加固、增加防隔水煤柱等措施可保证该区域老空积水不会对工作面回采造成影响。

首先,通过在XV***原切眼采取注浆加固措施,对XV***原切眼与XV4311工作面采空区间防隔水煤(岩)柱间的导水裂隙进行了注浆封堵,对岩体进行了改造加固,使之防隔水性能大大增加,能够起到较好的防隔水效果。

其次,在XV***工作面原切眼南帮进行了探测放水,共施工探测钻孔4个。1#孔见空(9#煤)无水,2#、4#孔均为见9#煤实体煤,后见3#煤老空,无水,3#孔见9#煤实体煤,后见3#煤老空,出水,水量约2m3/h(2016年11月15日),至2016年12月26日,不再出水。结合瓦斯抽放定向钻机施工钻孔的情况(定向钻孔终孔位置在XV***原切眼上方20-30m间,各钻孔均未出水)可判断XV***原切眼与XV***切眼之间隔水煤(岩)柱相应岩层不存在出水可能。

根据上述判断XV***切眼北侧上覆3#、9#煤采空区及同煤层XV4311工作面采空区内积水均不会对工作面回采造成威胁。

(2)XV***工作面原切眼疏放钻水孔出水影响

XV***工作面原切眼共施工疏放水钻孔5个,目前仍有3个钻孔出水,出水总量约30m3/h。3个出水钻孔通过软管接至引水管上,然后通过PE管引至XV***巷(二)距切眼180m处水仓内,目前直接与XV***巷内一趟排水管路沟通,回采过程中根据情况将管路断开,通过水仓排水。

工作面在前180m左右回采时原切眼出水不会对工作面回采造成影响,工作面采过水仓3后,原切眼放水钻孔内出水将通过采空区流出。原切眼疏放水孔出水量约为30m3/h,通过采空区流出时将会对回采造成一定影响(3)XV***工作面出水钻场所探放老空区域出水影响

XV***工作面目前出水钻场为六钻场(出水量约20m3/h),五钻场(出

水量约10m3/h),一钻场(出水量约5m3/h),九钻场(出水量约1m3/h),十钻场(出水量约0.5m3/h)。

经分析:各出水钻场上覆区域老空积水已基本放完,目前钻场出水为活水补给。工作面回采至五、六钻场附近时,上覆岩层中活水将给回采造成一定影响(预计回采至出水钻场附近时随着老顶垮塌,工作面涌水量将会增大),但影响在可控范围之内,一钻场位于停采线以外,不会对回采造成影响,工作面回采至九、十钻场附近时,钻场出水不会给对回采造成影响,但是综采队组必须加强工作面出水的观测工作。

2、根据工作面及附近水文地质条件及物探、探放水情况分析,引用探放水效果评价报告并结合现有排水系统制定如下防治水方案:(1)初采前在两巷内距工作面不大于50m范围内各安装15kW或30kW 潜水泵2台,与巷道内排水管路形成系统,将水泵安装于小水仓内,水泵开关吊高至距巷道底板不小于500mm处。

初采前在工作面备用Ф100软管200m、接头20个;将一部分备用的软管、接头连接好放置于切眼工溜电缆槽下方并与XV***巷排水管路相沟通,在工作面距两巷30m两处支架下各备用一个三通接头;其余备用软管、接头、三通接头等放置于工作面XV***巷距工作面切眼不大于200m范围内。在切眼内低洼处安装15kW水泵一台并接至溜槽下排水软管上,保证一旦工作面中部出现涌水能及时排出。

(2)工作面出水六钻场距工作面切眼距离为47m,工作面老顶初次垮落时将对六钻场上覆老空区造成较大影响,老顶初次垮落后工作面涌水可能加大,所以工作面老顶初次垮落时必须时刻关注工作面涌水情况,一旦出现工作面涌水加大,则必须立即增大工作面排水能力进行排水。若水量增大至排水设备无法排出时要立即停止作业,撤出所有受水患威胁地点的人员,报告调度台并发出警报。

(3)工作面回采至出水六钻场、五钻场时,拆掉出水钻孔上安装的闸阀,在出水钻孔上安装引水管将钻孔出水引至XV***巷非回采帮侧底板上顺

巷道流至小水仓后排出。

(4)工作面回采至XV***巷水仓3时,继续在XV***巷挖沟埋引水管直至小切眼外,使用引水管引出原切眼钻孔出水(约30m3/h),防止其通过采空区流出而造成工作面涌水增大。

(5)综采三队要每班派专人对两巷内各探放水钻场钻孔进行巡查,做好巡查记录,如有异常立即汇报地测部及调度台,地测部将派人对涌水量进行观测并分析原因。回采至各探放水钻场前时,要加强顶板支护及涌水量观测,并加强排水系统的维护,从而保证涌水突然增大时能及时排出。

(6)工作面回采至小切眼以外区域时,工作面涌水将从XV***巷流出,队组回采至此区域后注意在XV***巷挖沟拦坝将水引至已有小水仓进行排水。

(7)一五二盘区皮带巷正前为本盘区最低点,在此处有一水仓1,安装两台15kW自动排水水泵。XV***工作面回采前必须在此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牌,标明“此处为盘区最低点,严禁无关人员在此逗留”。在XV***巷距巷口内300m附近最低洼点醒目位置设置警示牌,标明“此处为本巷局部低洼点,严禁无关人员在此逗留”。

(8)XV***巷距巷口276m处为一相对低洼点,现场掘有一小水仓2(规格为1*1*1m),要求综采三队在老顶垮落前将此水仓扩为2*1*1.5(m),在水仓内安装15kW自动排水水泵一台,冷备15kW水泵一台。

(9)XV***工作面两巷水仓,建议综采三队按照本方案进行统一编号管理。必须高度重视本工作面排水系统的维护、检修工作,回采期间每班指定专人负责排水及排水系统的巡查工作,工作面所有水泵必须每班进行试运转,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各水仓水泵、开关要定期进行检修维护,集中水仓及主要排水点实现双电源,所有电气设备高出地面500mm以上。

(10)队组必须高度重视本工作面防治水工作,按规定组织职工学习工作面的水灾避灾路线、防治水基本知识和水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知识,并认真组织避水灾演练。

(11)在回采过程中,若发现巷道或工作面有:煤层变湿、挂红、挂

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来压、片帮、淋水加大、底板鼓起或者裂隙渗水、钻孔喷水、煤壁溃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透水征兆时,要立即停止作业,撤出所有受水患威胁地点的人员,报告调度台并发出警报。在原因未查清、隐患未排除之前,不得进行生产作业。

(12)工作面回采结束后防治水措施:

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在XV***巷永久闭墙下施工返水池并在返水池中接管将采空区出水引至水仓1中,将水仓1作为永久排水点,将XV***工作面内出水排至一五二盘区水仓。

(13)排水路线:

XV***巷排水路线:5.5kW(15kW)水泵→XV***巷内径150mm排水管→巷道内集中水仓水泵→XV***巷内径150mm排水管→一五二盘区皮带巷内径150mm排水管→一五二盘区水仓

XV***巷排水路线:5.5kW(15kW、30kW)水泵→XV***巷内径150mm排水管→巷道集中水仓水泵→XV***巷内径150mm排水管→一五二盘区皮带巷内径150mm排水管→一五二盘区水仓

(14)水灾事故避灾路线:

工作面及XV***巷避灾路线:工作面→XV***巷→一五二盘区皮带巷→一五一盘区皮带巷→十五号煤南翼皮带斜巷→二水平主皮带巷→二水平一横川→南进风斜井→材料平巷→乘人车场→二号副斜井→地面XV***巷内300m(距巷口)以里避灾路线:XV***巷→XV***工作面→XV***巷→一五二盘区皮带巷→一五一盘区皮带巷→十五号煤南翼皮带斜巷→二水平主皮带巷→二水平一横川→南进风斜井→材料平巷→乘人车场→二号副斜井→地面

XV***巷内300m(距巷口)以外避灾路线:XV***巷→一五二盘区六横川→一五二盘区轨道巷→一五二盘区四横川→一五二盘区皮带巷→一五一盘区皮带巷→十五号煤南翼皮带斜巷→二水平主皮带巷→二水平一横川→南进风斜井→材料平巷→乘人车场→二号副斜井→地面

四、工作面水害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1、本工作面回采时要高度重视水灾应急演练工作,水灾应急演练要常态化。在工作面初采后、工作面回采至六钻场与五钻场之间时、工作面回采过五钻场后、工作面回采过小切眼后要组织开展避水灾事故演练。

2、无计划停电处置方案

(1)发生无计划停电事故,综采三队排水人员关闭XV***巷出水钻场(六钻场、五钻场)放水阀门,同时一五二盘区水仓抽水人员关闭一五二盘区水仓处放水阀门(轨道巷内),同时关闭入仓放水阀门。

(2)调度台接到汇报后通知一五二盘区所有区队撤离至一五二盘区皮带巷四横川处待命。(机掘一队、综掘二队、开拓队、炮掘队、通风区、钻探队、井下机电运行工区、运输区,有具体头面通知头面,零星施工的通知区队值班室。)并通知调度指挥部部长、相关部室领导、分管矿领导成立应急救援领导组。

(3)综采三队接通知后所有作业人员立即按避水灾路线撤离。跟班干部派一人从XV***巷运料横川进入一五二盘区轨道巷并走至巷道正前查看巷道内是否有人,之后从轨道巷撤离,通知沿途零星人员一并撤离;派一人走至一五二盘区皮带巷正前查看巷道内是否有人,之后从一五二盘区皮带巷撤离;其他人员由一五二盘区皮带巷撤离并通知沿途零星人员一并撤离。所有人员撤离至一五二盘区皮带巷四横川后向调度台汇报。

(4)一五二盘区水仓内抽水人员接到撤离通知后,从一五二盘区轨道巷走到巷道正前,通过六横川进入一五二盘区回风巷,由一五二盘区回风巷撤离,并通知沿途零星人员一并撤离,撤离至一五二盘区四横川后向调度台汇报。

(5)一五二盘区瓦检工得到通知后撤离至一五二盘区水仓处待命,接调度指令撤离。

(6)直至恢复供电,根据应急救援领导组同意恢复正常生产。

3、XV***工作面水量增大,排水系统无法排出工作面涌水时处置方案

(1)若XV***工作面水量增大,排水系统无法排出工作面涌水时,综采三队根据上述“无计划停电处置方案”中第(3)条进行撤离,并通知沿

途零星人员一并撤离。综采三队撤离至安全地点后及时向调度台汇报,由调度台通知一五二盘区所有区队撤离至一五二盘区皮带巷四横川处待命。

(2)若工作面内(如XV***巷巷道中部作业人员)或盘区巷道内(如一五二盘区回风巷内作业人员)有通知不到的人员,在看到巷道流水等出水情况后立即按避水灾路线撤离,撤离至安全地点后向调度台汇报。

4、其它

(1)若发生水患淹没巷道,在应急救援领导组同意下使用就近队组的风机进行排瓦斯。

(2)若发生人员被堵、人员受伤等现象,启动《***矿水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五、其它:

1、队组要严格执行本方案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水方案和措施

2、附图:XV***工作面煤层底板等高线及排水系统图(1:2000)

XV***工作面避水灾路线示意图

地质测量部人员签字:

编制:审核:主任工程师:

审批意见:

参加审批单位及人员签字:

矿总工程师:

安全监察部:

调度指挥部:

生产技术部:

机电管理部:

南通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6年)

南通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6年)总体要求:根据国家、省市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原则,贯彻“安全、清洁、健康”方针,坚持水域陆域、城镇乡村、地表地下统筹,实施分流域、分区域、分阶段综合治理,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水资源管理工作,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水污染防治新机制,着力推进全市水污染防治,切实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为建设“强富美高”的新南通而奋斗。 工作目标:到2020年,全市水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污染严重水体基本消除,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地下水资源超采和污染得到有效遏制,近岸海域环境质量保持稳定,水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到2030年,全市水环境质量得到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基本恢复。到本世纪中叶,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主要指标:到2020年,地表水市控以上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71.4%。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高于98%。消除丧失使用功能(劣于Ⅴ类)的水体,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得到消除。地下水、近岸海域水质保持稳定。到2030年,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到75%以上,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100%。 一、实施产业绿色转型,深化工业污染防治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淘汰落后产能。结合水质改善及转型升级要求,严格执行国家和江苏省落后产能淘汰要求。根据我市实际,制定实施行业范围更广、要求更严的地方性分年度的落后产能淘汰方案。鼓励企业主动提高标准,淘汰低端低效产能。对未完成淘汰任务的地区,暂停审批和核准除减排治污、生态保护类新(改、扩)建项目。 取缔“十小”企业。全面排查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差的小型工业企业,重点开展小型化工、印染、造纸、电镀、农药等“十小”行业取缔整治工作,制定取缔项目清单。2016年底前全面依法取缔到位。 严格环境准入。根据流域水质目标、主体功能区划、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要求,分区域、分流域研究并组织实施差别化环境准入政策。严格执行《市政府关于印发南通市化工产业环保准入指导意见的通知》及《南通市化学品生产负面清单与控制对策(第一期试行)》(通政发〔2014〕10号)。提高高耗水、高污染行业准入门槛。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按要求实行等量或减量置换,并选择部分行业的新建项目在同行业内替代。沿江地区严格限制新建中重度化工项目,淮河流域限制发展高耗水型产业,沿海地区严格控制新建医药、农药、染料中间体项目。 建立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监测评价体系。到2020年,完成市、县域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现状评价,加快监测评价体系建设。超过承载能力的地区要制定并实施水污染物削减实施方案,加快调整

防治水实施方案

宣威市必昌矿业有限公司 防 治 水 实 施 方 案 双道沟煤矿 2015年3月16日

双道沟煤矿防治水工作实施方案 为加强我矿水害防治管理,提高矿井水害防治工程设施质量以及管理水平,杜绝水害事故发生,按照宣煤安明电【2014】3号文指标要求,深刻吸取407透水事故教训,做到举一反三,强化水害防治工作抓好落实,确保安全生产,经煤矿3月15日安全办公会议研究决定,特编制本实施方案: 一、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情况 ①地表水排泄情况:矿区内地形陡峻,最高点海拔标高2243.8m,最低点位于矿区西部七家河河床,海拔1905.0 m,区内地貌可分为三种类型:煤系分布地段呈缓坡-沟谷地貌;砂岩分布地段呈陡坡、冲沟;灰岩呈陡崖地貌。矿区总体呈高山地貌,有利于地表水排泄。 ②地下水 受地层、岩性、构造、地貌、气象等水文因素的控制,区内地下水类型及特征如下: 1、第四系(Q)松散孔隙含水层 岩性为残积/坡积物、冲积/洪积物及耕植土,结构松散,厚度变化大。含水性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大,且因区内地形陡峻,沟谷冲刷作用强烈,地下水补给条件较差,含水层富水性弱,对矿床充水影响不大。 2、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砂泥岩裂隙含水层

岩性为以粉砂岩、细砂岩、泥质粉砂岩为主,厚度大于250.0m。地表无泉点出露,本含水层富水性弱,因距含煤地层较远,对矿床充水无直接影响。 3、三叠系下统卡以头组(T1k)砂岩裂隙含水层 岩性为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厚约62m。矿区东南部出露一泉点,旱季涌水量为0.06L/s,甚至干枯,水温17℃。本含水层主要在露头区接受大气降水的渗入补给,受地形地貌及风化裂隙、构造裂隙的控制,地下水补给条件差,含水层的富水性弱。区内主采煤层K5上距本含水层底界约8m,在开采塌陷裂隙影响范围之内,属矿床顶板充水含水层,对矿床充水有影响。 4、二叠系上统宣威组二段(P2x2)砂泥岩弱裂隙含水层 岩性由灰色、深灰色、灰黄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及煤层组成,呈不等厚互层状产出,一般厚64m。区内无泉点出露。据相邻的倘塘矿区资料,钻孔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为0.0018~0.0035L/s.m,渗透系数0.059~0.209m/d。据矿井巷道揭露,K5煤层底板的细砂岩段发现有滴水现象,顶板至本段地层顶部的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段,一般无渗水、滴水现象。矿坑水主要来自浅部采空区以及砂岩段的渗水,此部分水量占矿坑总涌水量的90%以上,正常地段,煤、岩巷未见有淋水现象。 区内无大的地表水体,本含水层主要在露头区通过风化

采煤工作面专项防治水措施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38870 采煤工作面专项防治水措施标准范 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采煤工作面专项防治水措施标准范 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煤矿防治水规定》切实抓好矿井防治水工作。确保安全生产,特根据我矿实际重新编制采煤工作面防治水措施及水害预警程序。我公司各相关单位认真组织实施。 一、建立健全防治水领导机构 1、成立了矿井防治水工作领导组 组长:朱文举 副组长:吴松立秦国军赵云龙郭银录王卫平 成员:秦铁军陈宇飞秦同伟李宗民王有

辰 赵道王朝峰贾书锋 防治水专职副总工程师:陈宇飞 专设防治水办公司,吴松立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职责划分 (1)防治水机构负责所属负责矿井防治水的技术管理工作。健全和完善矿井水害防治各项技术的规定制度等。审批水害防治工程设计措施及水害防治经费使用。 (2)应急抢险指挥部全权负责矿井应急抢险工作,完善应急救援方案,发布抢险救援命令。根据抢险需要合理需要的人、才、物等资源。组织抢险救援工作。 (3)现场抢险组是按照救援方案组织指挥救援

陕西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西咸新区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试行) 水环境质量好坏,事关百姓饮水安全和身体健康,也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陕西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切实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持续改善我区水环境质量,保障渭河、沣河和新河水生态安全,维护水生态系统功能,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系列部署要求,突出保护优先、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以提高水环境质量为核心,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以“源头控制、科学治理”为原则,保障水环境安全和健康为目标,分区域、分阶段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 以持续改善渭河流域水环境质量为目标,坚持水环境、水生态、水陆生态综合治理,全面推进依法治水、系统治水、创新治水、全民治水,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水污染防治新机制,让我区水更清。 工作目标 - 1 -

现状年:2015年,所有现状数据以2015年统计数据为准。 到2020年,全区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地下水超采得到严格控制。 主要指标: ——控制指标 到2020年,渭河流域西咸段水质达到功能区要求。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确保农村饮水安全;稳步提升地下水环境质量。 ——流域指标 到2020年,渭河干流断面保持Ⅳ类水体功能区要求,主要支流沣河达到或优于Ⅳ类水质,新河水质达到省考目标。 一、系统治理,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 (一)开展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行动。 认真组织实施省政府印发的《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巩固提高三年行动方案(2015-2017年)》和《陕西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按照环保部对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要求,组织编制西咸新区水污染防治相关专项方案。(建设环保局牵头、经济发展局、财政局配合、各新城(园办)负责落实) (二)狠抓工业污染防治。 取缔重污染“10+3”小企业,全面排查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差的小型工业企业。2016年底前,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 -

矿井防治水的措施

编号:SM-ZD-59522 矿井防治水的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矿井防治水的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 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 读内容。 (一)地面防排水 地面防排水是防止或减少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大量流人矿井的重要措施,是保证矿井安全的第一道防线。特别是对于以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为主要充水水源的矿井,地面防排水工作必须经常进行,尤其雨季到来之前,更要做好各项防排水工作。 地面防排水措施主要包括填塞通道、排除积水、挖排洪沟、筑堤防洪、整铺河底及河流改道等,必须根据地形、水文和气象条件加以合理选择,有时还可将几种措施综合使用,以求更好的效果。 (二)井下防治水 1.查明水源 地下水源是看不见的,只有通过勘测,掌握古井、采空

区的积水以及主要含水层、充水断层和裂隙的分布,从而定出矿井的积水线、探水线与警戒线。 2.探放水 1)探水 (1)井下生产必须执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2)凡遇到下面情况都必须停止掘进,进行探水: ①掘进工作面接近溶洞、含水层(流砂层、冲积层、各种承压水的含水层、含水断层或与地面大量积水区相通的断层); ②掘进工作面接近被淹井巷或有积水的小窑、老空; ③上层积水,在下层进行采掘工作,两层间垂直距离小于采煤工作面采高的40倍或小于掘进巷道高度的10倍; ④在边探边掘区内掘进时,掘进长度达到允许掘进长度; ⑤采掘工作面发现出水征兆; ⑥当采掘工作面接近各类防水煤柱时; ⑦接近可能同河流、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断层破碎带时; ⑧接近有水或稀泥的灌浆区时; ⑨接近其他可能出水地区时。

煤矿工作面防治水工程设计

河北金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邢台矿51105工作面防治水工程设计 编制单位:地测科 编制: 审核: 科长: 总工程师: 2009年5月25日

河北金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邢台矿 51105工作面防治水工程设计 前言 51105工作面为十一采区5#煤首采工作面,设计沿煤层走向布置,工作面推进长度1597m,面长100m,煤层底板标高在-70~-120米之间。拟采用综采开采方法,顶板管理为全部垮落法。工作面两条巷道均沿煤层掘进。 一、工作面概况 51105工作面为51100采区冲积层下5号煤首采面,井下位于西风井南部,北到51100运输上山,南以F12断层防水煤柱线为界,西到F32断层,东以f511-13断层为界。设计工作面沿煤层走向布置,工作面推进长度1597m,面长100m,煤层厚度在1.63-1.91米之间,平均1.77米,基岩厚度25-70煤层底板标高在-70~-120米之间。拟采用综采开采方法,顶板管理为全部垮落法。工作面两条巷道均沿煤层掘进。 米。 二、水文地质条件简介 51105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工作面开采受上部野青灰岩及底砾含水层的影响,下部受隐伏含水构造威胁。5号煤层上距野青灰岩含水层8-12米,距冲积层底砾含水层25-70米, 5号煤到大青灰岩含水层的隔水层厚度为65-72米,附近0802、8309、奥3钻孔资料显示,该地区没有伏青灰岩含水层存在。 在51100运输上山施工大青4号放水孔时,钻进到62.5米出水,出水量256 m3/h,附近0802钻孔资料分析孔底距大青灰岩含水层还有8.3米,通过取水样化验分析大青4号钻孔出水为奥灰水,目前51105运输巷底板潮湿且有浸水,在迎头施工超前探测孔2个,孔1方位N163O孔深227米水量7.2m3/h,孔2方位N181O孔深222米水量55m3/h,终孔层位均控制在5煤底板下30米以内,取水样分析结果表明钻孔出水为灰岩、砂岩混合水。钻探结果说明51105运输巷前方可能存在隐伏导含水构造。根据公司规定51105工作面掘进时,必须采取钻探、物探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水措施,预防巷道前方构造突水及5#煤底板隐伏构造水威胁,确保工作面掘进安全。 根据首采工作面水文情况及该区地层、构造等水文地质特征分析,51105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直接充水水源为5#煤层底板下局部伏青灰岩、底板砂岩含水层水和顶板野青青灰岩含水层,其中底板砂岩含水层由于厚度较大(8-10m平均9m),根据钻孔揭露情况,局部富水性极强,因此,需要针对底板砂岩含水层的特点采取防治水措施。此外,由于下部砂岩与大青灰岩含水层之间隔水层厚度局部存在水力联系,因此奥陶系灰岩含水层、大青灰岩含水层可能成为工作面的间接充水含水层。主要的充水通道为导水断层、导水裂隙带以及采煤引起的底板导水裂隙和顶板冒落导水裂隙。 因此,在工作面掘进和回采过程中,必须加强顶板野青灰岩含水层的合理受控疏放和底板砂岩水、灰岩水的综合防治。 1. 设计目的和任务 为了确保51105工作面的安全开采,在系统分析葛泉矿东井试采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总结1192工作面掘进和回采过程中防治水经验的基础上,编制本设计。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最新)

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X〕17号)和《X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X政〔X〕100号)精神,进一步改善X市辖区流域水环境质量,保障辖区水环境安全,根据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水环境改善工作目标任务及《X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X 政〔X〕161号)安排,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全省水污染防治的部署要求,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原则,强化源头控制,水陆统筹,标本兼顾,分流域、分区域、分阶段科学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大力实施重点水污染防治工程和项目,确保到年底全市X干、支流水环境质量得到提高和阶段性改善,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X流域(X段)水生态环境质量稳中趋好。 主要目标:X市境内X干流X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水平;X 桥断面水质稳定保持X年水平,达到水质Ⅲ类功能目标;出境X桥断面基本上达到Ⅳ类水质目标要求。重点支流X河X、X桥断面稳定保持在Ⅱ类水平;X桥、X桥水质稳定保持X年水平,并有所改善。重点支流X河X、X(X桥)断面稳定保持在Ⅲ类水平;X入X断面稳定保持X年水平,Ⅳ类水质目标,并进一步提高和改善;X支流入X断面较X年有所改善,稳定达到Ⅳ类水质目标;省级以上(含省级)重点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稳定达到50%以

上;县级及以上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Ⅲ类以上比例稳定保持在100%;全市建成区内完全消除黑臭水体并持续巩固和保持,达到“长治久清”目标;全市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点位水质逐步改善,控制在良好目标范围以内。 二、工作任务 (一)重点涉水工业企业污染防治 1.专项整治涉水重点行业企业。在X年前完成焦化、氮肥和印染行业清洁化改造基础上,持续推进全市PVC、有色金属冶炼、农副食品加工、原料药制造、电镀等其他重点行业清洁化改造工作。新建、改建、扩建上述重点涉水行业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实行等量或减量置换,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均实行企业申购规定。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 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相关企业 配合单位:市经信委 2.集中治理工业集聚区废水污染。加快各园区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设备调试和试运行,尽快达到正常运行和达标排放要求;推进X县X工业园区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X年启动建设,X年8月底前建成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并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各园区和工业集聚区内工业废水必须达到预处理纳管要求和标准后,方可进入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设施统一处理,并进一步加大工业废水排放监管和处理回用力度。新建、升级工业集聚区,必须同步规划建设污(废)水、工业废渣、垃圾集中处理等污染治理设施。新建、改建、

矿井年度防治水计划

矿井年度防治水计划 1. 井下水灾隐患分析 1.1 井下水害类型: 根据煤矿井下水灾事故的特点结合我矿具体情况,井下水灾分为以下几类:地表水水害、老空水水害、孔隙水水害、裂隙水水害、钻孔水水害。 1.2 事故危害: 井下水灾事故轻则恶化掘进、采煤工作面生产条件、设备损坏;重则导致人员伤亡,甚至淹井。 1.3 事故原因分析 1.3.1 水情水害预测预报不及时,定位、定量不准确,防水意识淡薄。 1.3.2 掘进或回采过程中未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原则。 1.4 水灾事故易发生的场所 水灾事故易发生的场所是:矿井正常生产的采、掘工作面,采空区溃水影响区域。 2. 井下水灾预防措施 2.1 水灾监测监控方式、方法 1)定期收集、整理本矿的水文地质资料并上图。 2)定期收集、调查和核对相邻煤矿和废弃的老窑情况,并在井上、下工程对照图上标出其井田位置、开采范围、开采年限、积水情况。 3)建立地下水动态观测系统,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水害预测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探、防、堵、截、排”等综合防治措施;由专人负责每旬观测一次并进行预测分析。

4)每月编制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报,审批后下发各班组、队。 5)各采掘队跟班队长负责每班对各自分管区域内的涌水及排水情况进行监测监控。 6)机电队负责每天记录矿井总的排水量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排水量有急增现象时,立即查明原因,同时向分管领导汇报。 7)通风队负责每周对井下所有的永久密闭进行检查一次,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 2.2 井下突水预兆: 1)煤层发潮、发暗。由于水的渗入,使得煤层变得潮湿、暗淡。如果挖去表面一层,里面仍如此,说明附近有积水。 2)巷道壁或煤壁“挂汗”,“挂红”,工作面温度降低,煤壁发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淋水加大,如落雨状)、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说明水源很近,若出现清净水,说明水源远)、有臭味、打钻时发觉钻孔底松软或钻孔有水流出等突水预兆。 上述征兆,并不是每次突水前都会全部出现,有时可能发现一个或几个,极个别情况甚至不出现。因此,必须密切注意,认真分析。 2.3 井下水灾预防措施 防治矿井水害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要有完善的矿井的水文地质资料,编制中长期防治水害规划和年度防止水害计划,并组织实施。建立地表移动塌陷观测站,测出本矿的地表移动规律。 1)防治井下水害的主要措施 (1)老窑水的防治

综采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编号:SM-ZD-57110 综采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技 术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综采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工程概况 由于10101综采工作面采空区、顶板涌水量呈周期性增大,涌水量最大达到150m3/h,为防止水害的发生,特制定本防治水专项措施,确保10101综采工作面回采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施工组织 1、每班必须有队干跟班,负责排水工作,并严格按照本措施执行。 2、项目负责人:张小伟 排水设备负责人:刘敏 供电系统负责人:任子俊 三、排水系统 1、根据10101运输顺槽地势情况将排水系统分为两点接力排水,由5#坑(即工作面下端头处)将水排至4#坑(运

输顺槽600m处),再将4#坑水排至+992绕道水沟。 2、排水路线为: 5#坑->4#坑->+992绕道水沟->副斜井水沟->井底水仓->地面 ->回风斜井水沟->井底水仓->地面 3、排水设备布置: 5#坑水泵安设情况:总共5台潜水泵(一台45kw排水量为30 m3/h、一台37kw排水量为30 m3/h、两台7.5kw 排水量为82 m3/h和一台5.5kw排水量为22 m3/h的潜水泵),分5趟管路向4#坑排水,备用一台37kw的多级离心泵,电压等级1140v。其中45kw和37kw的潜水泵排水管路为3寸铁管,另外3台为2寸软管。 4#坑水泵安设情况:五台45kw潜水泵,总排水量为150 m3/h,其中有一台45kw潜水泵电压等级为660v,备用两台37kw电压等级为660v潜水泵。其中3台45kw潜水泵排水管路为4寸铁管,其他为3寸铁管。 4、由于前期水害为突发性,矿井备用水泵已全部下井使用,后期的抽水设备的备用可根据设备到货情况进行完善。

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的方案及措施

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的方案及措施 发表时间:2018-12-29T09:53:11.87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8期作者:卜宪武[导读] 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来增强综采工作面快速、安全通过地质构造带,是确保综采作业高产高效的首要问题之一。神东煤炭分公司哈拉沟煤矿陕西榆林 719315 摘要:对于煤矿采掘施工来说,地质条件对采煤工作面的安全影响巨大,特别是在生产作业中出现大的地质构造,其造成的安全隐患及经济损失是难以估量的。为了切实从安全生产中实现吨煤成本的有效降低,加强对地质复杂区域作业面的研究,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来增强综采工作面快速、安全通过地质构造带,是确保综采作业高产高效的首要问题之一。 关键词:煤炭;断层;综采;构造;技术分析 引言 通过分析常见的综采工作面地质构造及其技术措施,指出破碎顶板控制措施、采高技术措施、瓦斯排放孔措施、割煤工艺措施、机电设备维护措施及爆破施工措施的具体注意事项,并得出综采工作面过断层的技术措施主要包含断层处岩石的处理、调整断层线与工作面夹角、断层处顶板控制措施及液压支架通过断层措施等四方面。 1 综采工作面过构造技术分析研究 1.1 顶板支护控制 常规控顶支护是综采作业安全施工的重要基础措施,其主要方法有:一是对割煤作业后先移支架后移刮板机,并对移架煤壁进行及时支护,防止片帮的发生;二是当工作面出现局部片帮,且深度达到0.8m时,需要就此进行超前移架,做好空顶区的支护,在采煤机移动时,采煤机司机要严防割碰顶梁;三是带压擦顶移架,尽量减少降柱,确保立柱对顶板的支撑力,同时,在移架过程中,做好试探性操作,不能强行操作,避免影响整个支护措施。 1.2 采高割煤控制 综采工作面在过地质构造前要提前预判,提前采取措施,合理控制采高,不能起伏太大。在保证采煤工作人员安全通行,采煤设施安全通过地质构造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采煤机在构造区域的割矸量,确保煤质达标。同时,要注意在过地质构造区域工作面底板不能出现台阶、陡坡等过大的起伏,必须确保工作面平整,防止液压支架出现歪斜、倾倒等。 1.3 爆破松动措施 由于地质构造复杂,很多施工区域的矸体比较坚硬,单纯使用采煤机无法顺利通过,如不采取合适的措施就会严重磨损采煤机,降低采煤机使用寿命,比较常用的措施是打眼放松动炮,改变矸体产状性能。该措施的实施需要提前预留好打眼放炮位置和具体数量,并准备好施工所需炸药和雷管。因此要求相关人员在施工前根据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及施工经验提前做好预算和评估。在爆破过程中,选取2m和1.5m这两种炮眼,确保起爆的孔数不超过40个,这项措施能够确保在采煤机不损坏的情况下,安全快速通过构造区域。 1.4 断层线与综采工作面夹角控制 断层在综采工作面的暴露范围取决于断层线和工作面夹角的大小。如果二者间的夹角比较小,断层就会大范围暴露,使顶板难以维护;如果断层线和综采工作面夹角比较大,则断层暴露面积小,顶板比较容易维护。有时为减少综采工作面和断层交叉面积,在接近断层前及时调整综采工作面与断层的夹角,通常稳定顶板的断层线和综采工作面的夹角处于20~30°比较合适,不稳定顶板的断层线与综采工作面的夹角可调整到30~45°。 1.5 液压支架过断层控制 工作面液压支架通过地质构造时,要提前采取措施,采用仰斜或俯斜的方式移动,实践经验其最佳角度范围为10~12°,不能超过15~16°。要采用逐步截割方式割顶,确保支架按照选定的角度通过断层。顶部破碎带要采取强化支护措施。 2 过地质构造步骤及方案选择 从过地质构造施工实际来说,主要倾向于2种施工方案:一是调整采高,当地质构造之间的煤层高度大于设备最小允许煤层厚度时,一般提前采取留顶煤或留底煤方式,将每刀预留100-150mm,通过后再逐步恢复开采高度;二是当地质构造间的煤层高度小于设备最小允许煤层厚度时,通常采用留顶卧底法。即:围岩相对松软时,直接割岩来通过地质构造区域,当围岩较为坚硬时,则通过放炮震动的发生实施岩层破碎,再采用慢速截割法来处理。无论是对采高进行调整还是对断面强行截割,都需要综合分析断面与工作面的夹角大小,其控制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从对破碎顶板暴露范围的控制,尽可能减小地质构造与工作面之间的夹角;二是过地质构造时对梁端顶板和煤壁的控制,无论采用留顶卧底法还是挑顶起底法施工,都应该确保梁端顶板的支护效果,切忌出现漏顶隐患;三是对综采设备工作面的控制,对于工作面揭露现象进行分析,尽量减少综采机械的爬坡问题,确保刮板输送机械的平稳性,同时对支护设备的安装上要避免歪斜或错茬咬架现象的发生。 3 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技术措施分析 断层是比较常见的复杂地质构造带,也是综采工作面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构造,因为断层处岩石比较容易发生破碎,从而产生工作面冒顶等不良现象。在断层岩石处理时,如果措施和方法不合理会损坏刮板输送机、采煤机及液压支架。另外,在通过断层时,工作面倾角及走向都会发生变化,容易导致液压支架倒架,由此可见,要避免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时影响施工,应当采取合理恰当的措施,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3.1 断层处岩石处理 断层岩石处理根据硬度不同采取的措施也不同,当岩石硬度系数大于4时,要使用放小炮、少装药、打浅炮眼的方式进行爆破处理,具体操作时要在支架前悬挂挡矸胶带,控制好炮眼角度和位置,如果有必要还应该对千斤顶和液压支架立柱做好防护措施,在柱外面套上胶皮防护筒。当岩石硬度系数小于4时,利用采煤机截割,要控制好采煤机行进速度,一般使速度处于2m/min~3m/min,爆破会对支架支柱表面产生一定影响,所以要采取好防护措施。 3.2 调整断层线与工作面夹角

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最新)

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X发〔X〕17号),《X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方案》(X 发〔X〕3号)精神,切实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保持和改善全市水环境质量,保障水生态安全,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党的X和XX、X、X全会和省委X六次全会、市委X 五次全会精神,把坚持绿色发展、改善总体环境质量作为着力点,全力开展水污染防治,以保持和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出发点,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依法推进、坚持考核问责、坚持全民参与。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原则,对江、河、湖、库实施分流域、分区域、分阶段科学治理,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形成“政府统领、部门协同、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水污染防治新机制,不断改善全市水环境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水生态环境和谐共赢。 (二)工作目标 到X年,列入国家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中的3个断面,在扣除天然背景值影响情况下,呼兰河双河渠首断面达到Ⅲ类水体、X的友好断面达到Ⅳ类水体、X干流的嘉荫断面达到Ⅳ类水体,确保晨明出境断面达到Ⅳ类水体;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保持Ⅲ类。到X

年,全市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饮用水安全有效保障,地下水质量保持稳定,水生态环境状况稳中趋好,主要江河湖库生态水量得到基本保证。到X年,全市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得到全面保护。到本世纪中叶,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 1.控制用水总量 强化用水监督管理。健全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制定完善主要河流水量分配方案。加强相关规划和项目建设布局水资源论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重大建设项目的布局应充分考虑当地水资源条件和防洪要求。严格取水许可审批、严格水资源论证制度、严格计划用水管理,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其建设项目的新增取水许可。对纳入取水许可管理的单位和其他用水大户实行计划用水管理,建立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新、改、扩建项目用水要达到行业先进水平,严格落实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三同时”要求。到X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5.86亿立方米以内。(市水务局牵头,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农委、市住建局、市商务局参与,各级政府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各级政府落实,不再列出) 严控地下水超采。在X省地质灾害易发区开发利用地下水,应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从严审批地热水、矿泉水开发取水许可和采矿许可。依法规范机井建设管理,开展已建机井排查登记,逐步关闭

矿井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方案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矿井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39308矿井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Technical measures for mine water safety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为更好地防止矿井生产中水灾事故的发生,对矿井水患进行科学管理,建立健全我矿防治水有关制度,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特制定本措施。 一、矿井开采所采取的安全保证措施 1、采掘工作面的防治水措施 1)、定期收集、调查和核对相邻煤矿和废弃的老窑情况,并在井上、下对照图上标出其井田位置、开采范围、开采年限、积水情况等。 2)、针对主要含水层(段)建立地下水动态观测系统,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水害预报,并制定相应的“探、防、堵、截、排”综合防治措施。 3)井巷掘进必须严格执行“逢掘必探,边探边掘”的探放水原则,掌握前方水文情况,若发现有水患时,应及时采

取措施,待确认安全后方可向前掘进,并将出水点位置标于井上下对照图或采掘工程平剖面图上。井巷揭露的主要出水点或地段,必须进行水温、水量、水质等地下水动态和松散含水层涌水含砂量综合观测和分析,防止滞后突水。 4)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突出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立即报告矿调度室,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5)井下和地面排水设施保证完好,所设沉淀池、水沟要及时进行清理,每年雨季前必须清理一次。每年雨季前对矿井防治水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成立防洪抢险队伍,并储备足够的防洪抢险物资。 6)在矿井采掘工程中坚持“有掘必探”的原则,避免再次遇到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溶洞水。 7)查明矿区和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编制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并组织实施。做到水文地质条件可靠。

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的方案及措施

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的方案及措施 摘要:对于煤矿采掘施工来说,地质条件对采煤工作面的安全影响巨大,特别 是在生产作业中出现大的地质构造,其造成的安全隐患及经济损失是难以估量的。为了切实从安全生产中实现吨煤成本的有效降低,加强对地质复杂区域作业面的 研究,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来增强综采工作面快速、安全通过地质构造带,是确 保综采作业高产高效的首要问题之一。 关键词:煤炭;断层;综采;构造;技术分析 引言 通过分析常见的综采工作面地质构造及其技术措施,指出破碎顶板控制措施、采高技术措施、瓦斯排放孔措施、割煤工艺措施、机电设备维护措施及爆破施工 措施的具体注意事项,并得出综采工作面过断层的技术措施主要包含断层处岩石 的处理、调整断层线与工作面夹角、断层处顶板控制措施及液压支架通过断层措 施等四方面。 1 综采工作面过构造技术分析研究 1.1 顶板支护控制 常规控顶支护是综采作业安全施工的重要基础措施,其主要方法有:一是对 割煤作业后先移支架后移刮板机,并对移架煤壁进行及时支护,防止片帮的发生;二是当工作面出现局部片帮,且深度达到0.8m时,需要就此进行超前移架,做 好空顶区的支护,在采煤机移动时,采煤机司机要严防割碰顶梁;三是带压擦顶 移架,尽量减少降柱,确保立柱对顶板的支撑力,同时,在移架过程中,做好试 探性操作,不能强行操作,避免影响整个支护措施。 1.2 采高割煤控制 综采工作面在过地质构造前要提前预判,提前采取措施,合理控制采高,不 能起伏太大。在保证采煤工作人员安全通行,采煤设施安全通过地质构造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采煤机在构造区域的割矸量,确保煤质达标。同时,要注意在过地 质构造区域工作面底板不能出现台阶、陡坡等过大的起伏,必须确保工作面平整,防止液压支架出现歪斜、倾倒等。 1.3 爆破松动措施 由于地质构造复杂,很多施工区域的矸体比较坚硬,单纯使用采煤机无法顺 利通过,如不采取合适的措施就会严重磨损采煤机,降低采煤机使用寿命,比较 常用的措施是打眼放松动炮,改变矸体产状性能。该措施的实施需要提前预留好 打眼放炮位置和具体数量,并准备好施工所需炸药和雷管。因此要求相关人员在 施工前根据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及施工经验提前做好预算和评估。在爆破过程中,选取2m和1.5m这两种炮眼,确保起爆的孔数不超过40个,这项措施能够确保 在采煤机不损坏的情况下,安全快速通过构造区域。 1.4 断层线与综采工作面夹角控制 断层在综采工作面的暴露范围取决于断层线和工作面夹角的大小。如果二者 间的夹角比较小,断层就会大范围暴露,使顶板难以维护;如果断层线和综采工作 面夹角比较大,则断层暴露面积小,顶板比较容易维护。有时为减少综采工作面 和断层交叉面积,在接近断层前及时调整综采工作面与断层的夹角,通常稳定顶 板的断层线和综采工作面的夹角处于20~30°比较合适,不稳定顶板的断层线与

矿井防治水技术措施方案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矿井防治水技术措施(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85048矿井防治水技术措施 Technical measures for mine water prevention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 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1.地表水治理措施 (1)合理确定井口位置。井口标高必须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或修筑坚实的高台,或在井口附近修筑可靠的排水沟和拦洪坝,防止地表水经井筒灌入井下。 (2)填堵通道。为防雨雪水渗入井下,在矿区内采取填坑、补凹、整平地表或建不透水层等措施。 (3)整治河流。①整铺河床。河流的某一段经过矿区,而河床渗透性强,可导致大量河水渗入井下,在漏失地段用粘土、料石或水泥修筑不透水的人工河床,以制止或减少河水渗入井下。②河流改道。如河流流入矿区附近,可选择合适地点修筑水坝,将原河道截断,用人工河道将河水引出矿区以外。 (4)修筑排(截)水沟。山区降水后以地表水或潜水的形

式流入矿区,地表有塌陷裂缝时,会使矿区涌水量大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可在井田外缘或漏水区的上方迎水流方向修筑排水沟,将水排至影响范围之外。 2.地下水的排水疏干 在调查和探测到水源后,最安全的方法是预先将地下水源全部或部分疏放出来。疏干方法有3种:地表疏干、井下疏干和井上下相结合疏干。 (1)地表疏干。在地表向含水层内打钻,并用深井泵或潜水泵从相互沟通的孔中把水抽到地表,使开采地段处于疏干降落漏斗水面之上,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2)井下疏干。当地下水源较深或水量较大时用井下疏干的方法可取得较好的效果。根据不同类型的地下水,有疏放老孔积水和疏放含水层水等方法。 3.地下水探放 (1)矿井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观测工作。水文地质工作是井下水害防治的基础,应查明地下水源及其水力联系。 (2)超前探放水。在矿井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探明水源后制定措施防水。

3802综采工作面工防治水专项设计

山西阳城阳泰集团义城煤业有限公司3802(上)综采工作面防治水专项设计

3802(上)综采工作面防治水专项设计 3802(上)工作面最小防水煤柱为20m,鉴于该工作面在顺槽掘进时煤层曾存在渗水,为确保本工作面安全回采,特编制本防治水专项设计,待会审后贯彻执行。 一、概述 1、3802(上)工作面长150m,实体块段,该工作面地表为低山丘陵区,地面标高在+697.5-+787.9米之间,工作面地表为耕地、山坡。工作面内煤层平均厚度约为5.7米,煤层厚度比较稳定。伪顶:炭质泥岩,灰黑色薄层状,水平层理十分发育,随煤层开采向下冒落,厚0 -0.48米。 直接顶:粉、细砂岩,为灰黑色中厚层,钙硅质胶结,斜层理明显,裂隙不太发育,厚5.35-6.07米。 老顶:细粒砂岩,为灰色,质较坚硬,厚5.33―9.27米。该工作面地质构造为单斜构造,地层走向北北东,倾向于北北西,倾角3——7度。根据已掘顺槽地质资料, 3802回采时要遇地质构造。 1 、含水层分析 工作面现回采3号煤层,以顶板砂岩为直接充水含水层的裂隙充水矿床,据区域资料显示,充水含水层富水性较弱,井下涌水量为432 m3/d,奥灰水位在于3号煤层之下,不会构成煤层底板突水危险.` 2、其他水源分析

A、大气降水:大气降水通过3号煤上覆不同成因的基岩裂隙及松散堆积物孔隙在裂隙沟通的情况下进入矿坑,成为矿坑充水的间接但重要的补充来源。矿坑涌水量受降水的季节变化影响,具有明显的动态变化特征 B、地表水:矿区位于沁水煤田向斜东南翼,地貌类型属侵蚀低山丘陵区,区内地形西南高北东低,冲沟发育,属黄河流域沁河水系芦苇河支流.区内无大的地表河流,主要水源为大气降水,对开采影响不大。 C、老空水:本工作面周围无采空区,所以老空水不会对该工作面构成威胁,但工作面在扩掘过程中应做好防治水观测、预防的工作,以防事故发生。 3、涌水量 A、矿井正常涌水量为342m3/ d,最大涌水量为1944m3/ d。 根据以上水文地质情况,工作面使用一台水泵,备用一台水泵,以利于工作面排水。 B、3802(上)顺槽出水分析及3802(上)涌水量预计,工作面无大面积赋存水。该面为矿区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采高约2.9m,预计工作面推进过程将不出现大的渗水。 三、防治水措施 1、本面局部地段顶板破碎,易冒,应加强顶板管理,特别是周期来压期间,要严防顶板抽冒和采后矸石流失。

综采工作面过构造技术总结

综采工作面过构造技术总结 **综采工作面于 2012年10月 9日 0 点班在工作面机头揭露复合地质构造较复杂段,根据地测科9月3日预报通知书预报显示:**综采工作面进入复合地质构造段,该构造段总长约90—100m,其中运输顺槽683m——772m,738m—769m为全岩巷(含黄铁矿泥岩),回风顺槽为703m—789m,多为半煤巷,岩层(泥岩)最大厚度占巷道70%,该地质构造段煤岩层赋存不稳定,层理紊乱,松软,破碎,倾角增大(局部最大达13°),预计回采该地段时,将会出现大面积冒顶,片帮现象,工作面岩层逐渐增厚,甚至出现全断面泥岩,在该构造揭露后随着工作面推进,构造区不断向后延伸。 在过构造期间,我们遇到了很多在以前的工作中从没有碰到过的难题。这给我们的生产和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问题。面对难题我们积极主动的采取了各种有效的措施,在矿领导高度重视下,在公司各级管理部门和综采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于 2012年11月17日止,工作面还剩余20m过完构造,并且做到了安全无事故。为了总结经验,便于以后的工作少走弯路,特对过构造期间所得到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如下: 一、工作面概况 **综采工作面位于二水平一采区,开采煤层为15#煤,该工作面走向长175米倾斜长度为1555米,煤层厚度3.5—4.2米,平均煤厚3.85m,煤层倾角除700m—900m倾角处最大坡度达到13°外其余平均1°—3°。

工作面采用倾向长壁后退式、一次采全高、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回采工艺为:割煤→运煤→移架→推溜。工作面采用全负压通风,U型通风方式。 工作面顶板岩性:15#层老顶为K2灰岩石,厚度为5.75—8.39m,平均厚度6.87m,直接顶为泥岩,厚度0.6—2.0m,伪顶为炭质泥岩,厚度0.05—0.2m 。 二、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过构造之前,矿相关部门多次组织现场办公,就过构造措施及方案进行研讨,并形成统一意见,对过构造进行整体部署。围绕矿过构造工作安排,生产技术科详细制定了保障措施,并召集有关人员进行研究讨论,经研究一致形成过构造整体思路如下 1、过复合构造段时,视构造区内工作面可能出现全断面矸石或煤层疏松破碎,容易片帮、冒顶,且根据原巷道揭露情况,两巷构造带煤层均有上升后下压趋势,决定采取打眼放松动炮配合采煤机割底通过。 2、因构造段煤层走向有上升后下降趋势,且顶板破碎,采用留顶割底措施。构造段岩石坚硬时,采用爆破松动后截割,尽量减少打眼、爆破工作量。构造区域内合理控制好采高,保证构造区平稳过渡,尽量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3、加强构造区域顶板管理。严格坚持“少降快移”原则移架,顶板破碎或有淋水时,必须带压移架,跟机作业,及时顶紧煤帮,防止漏冒顶,当端面距大于0.3m时要及时采取临时支护。若顶板液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