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力测试程序及标准

拉力测试程序及标准

主题:拉力测试程序及标准

1.测试目的:确立拉力测试程序,以产品正常使用或适当预计方式使用,损坏及滥用中所受之拉力。

2.应用范围:(0-8)岁的玩具其任意突出之部位或装配部位可供儿童用食指秋拇指抓住或用牙齿咬住均需做此测试。

3.仪器设备:拉力磅(精确度+/-0.5),拉力夹具,秒表和固定架。

4.测试程序:将要测试部位的主轴与拉力磅轴芯成一条直线后观秒表于5 秒内均匀拉至要求磅数。(不同年龄,不同国家所要求磅数不同,详见表)并按要求磅数停留10秒,停留10 秒后消除用力状态,然后用相同的方法在同一部位成90度,进行拉力测试。(测试部位的主轴与拉力磅轴芯成90 度)

--50N,如果最长的可接触尺寸不超过6mm.(EN71)

—90N,如果最长的可接触尺寸超过6mm.(EN71)

检验测试后样办有否在要求磅数内拉断甩,松脱,爆裂等现象如果有在要求磅数内拉断甩,松脱,爆裂,则需检验以下问题:1)3岁以下儿童玩具检验在否利边,利角或小物体;2)3岁以上儿童玩具检验在否利边,利角。

5.结果评定:1)3岁儿童玩具之测试样办,测试后没有利边,利角,小物体为合格,

如果在利边,利角,小物体中的任一个或以上均视为不合格;2)3岁以上儿童玩具之测试样办测试后没有利边利角为合格,如果在利边或利角均视为不合格(注:测试的产品,要求先做扭力后做拉力测试)。

可靠性测试规范

手机可靠性测试规范 1. 目的 此可靠性测试检验规范的目的是尽可能地挖掘由设计,制造或机构部件所引发的机构部分潜在性问题,在正式生产之前寻找改善方法并解决上述问题点,为正式生产在产品质量上做必要的报证。 2. 范围 本规范仅适用于CECT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手机电气特性测试。 3. 定义 UUT (Unit Under Test) 被测试手机 EVT (Engineering Verification Test) 工程验证测试 DVT (Design Verification Test) 设计验证测试 PVT (Product Verification Test) 生产验证测试 4. 引用文件 GB/T2423.17-2001 盐雾测试方法 GB/T 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Ab:低温) GB/T 2423.2-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Bb:高温) GB/T 2423.3-199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Ca:恒定湿热) GB/T 2423.8-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自由跌落) GB/T 2423.11-199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Fd: 宽频带随机振动) GB 3873-83 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手机成品检验标准》XXX公司作业指导书 5. 测试样品需求数 总的样品需求为12pcs。 6. 测试项目及要求 6.1 初始化测试 在实验前都首先需要进行初始化测试,以保证UUT没有存在外观上的不良。如果碰到功能上的不良则需要先记录然后开始试验。在实验后也要进行初始化测试,检验经过实验是否造成不良。具体测试请参见《手机成品检验标准》。 6.2 机械应力测试 6.2.1 正弦振动测试 测试样品: 2 台

五金端子拉力测试标准

端子拉力测试标准(国标) 端子与电线连接应牢固,在规定的拉力下不应损伤和脱开,其拉力值应不小于表2的规定。 表2 拉力值

采用刺破连接方法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电线端面应平整,并与电线的轴线相垂直。端面处导体与绝缘层应在同一平面上。在连接处电线应不弯曲,并在图3所示a区内可见电线端部。 2 .端子与电线连接应牢固,在规定的拉力下不应损伤和脱开。0.35mm2电线拉力值应不小于50N。 什么是AWG? AWG是American Wire Gauge的简称,单线导体是根据直径、绞线是根据横截面积来决定线号。 CANARE公司使用的导体线号如下表所示。另外,线号越大说明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 AWG 导体横截面积(mm2) 13 2.81 14 2.18 15 1.75 16 1.27 18 1.00 20 0.51,0.56 22 0.34,0.37,0.39 23 0.29,0.30,0.31 24 0.20,0.22,0.23 25 0.18 26 0.14,0.15 28 0.08,0.09 31 0.04 双绞线 100欧姆屏蔽电缆 5类4对24AWG 100欧 5类4对26AWG 屏蔽软线 100欧姆非屏蔽电缆 6类4对23AWG的UTP或SCTP 超5类4对24AWG非屏蔽电缆 5类 4对24AWG 4对24AWG非屏蔽软线 25对24AWG非屏蔽软线 4类

4对24AWG非屏蔽线 25对24AWG非屏蔽线 3类 4对24AWG非屏蔽线 25对24AWG非屏蔽线双体电缆 24AWG非屏蔽4/4对 24AWG非屏蔽/屏蔽4/4对 24/22AWG非屏蔽/屏蔽 4/2对 24AWG非屏蔽2/2对 150欧姆屏蔽电缆 1A型 6A型 9A型

端子拉力标准

1.0目的:为确保本公司于生产过程中,端子压着能符合品质需求而制订此规范. 2.0范围:此规范适用于各类端子压着检验. 3.权责: 3.1.制造部:依此规范进行生产. 3.2.品保部:负责依此规范进行检验. 4.定义:无. 5.0内容: 5.1.端子正确铆压标准: 5.1.1.端子的外模压着绝缘外被铆压部分须在端子内模与外模间距的1/2或2/3的位置即可. 5.1.2.端子的内模压着导体后外露部分须超过0.2~1mm。 5.1.3.正确铆压见: 如附图一. 5.2.端子不良铆压标准: 5.2.1.绝缘外被压着过长(即绝缘外被过于靠近导体压着部分或将绝缘外被直接压着于导体压 着部份),此种现象将造成铜丝易断落。如附图二。 5.2.2.绝缘外被压着过短(即绝缘外被未完全被压着或没被端子外模包覆),此种现象将造成端 子拉力不足,易脱落。如附图三。 5.2.3.尾料切断部分,所剩下之料头超过1mm. 如附图四。 5.2.4.端子内模有导体外露(分叉). 如附图五。 5.2.5.导体压着过长(导体过于靠近端子头部),此现象将造成端子不易与 5.2. 6.导体压着过短(即导体未完全被压着或没被端子内模包覆),此种现象将造成端子拉力不 足,易脱落。如附图七。 5.2.7.端子内模压着突嘴过大(超过内模的1/3)。如附图八。 5.3.端子内模导体压着高度测量方式:如附图九 5.4.端子外模绝缘外被压着检验方式: 5.4.1.导体外被压着后需将导线做上下90度弯曲三次,检查绝缘被覆是否有损伤或滑出,若有表 面损伤或滑出,则压着高度须重新调整。如附图十. 5.5.端子内模导体拉力测试及检验方式:如附图十一. 5.5.1.测试长度以150mm左右为标准 5.5.2.脱去外被20mm左右。 5.5.3.以拉力计拉引测试,直到导体与端子分离,记下此时拉力计上指针之刻度即为端子拉力。 5.5.4.若端子为有外皮包裹的,测量端子拉力时先去除外皮后再测量. 5.5.5.拉力测试后应检验端子拉出后的状况,若导体七股芯线全部断在端子内模内为端子压着

常见端子拉力标准规范

序号 端 子 型 号 适 用 线 材 AWG SA(mm) 压接高度 单位:mm 抗拉强度 单位:N 开口长度 单位:mm 1 6.3直插(250直)22#0.33 1.25±0.05 45N以上6 20# 0.5 1.35±0.05 73N以上 18#0.81 1.40±0.0591N以上 16# 1.32 1.65±0.05136N以上 14# 2.08 1.70±0.05 270N以上 2 6.3旗形(250旗) 18# 0.81 1.30±0.0582N以上5 16# 1.32 1.40±0.05 133N以上 14# 2.08 1.55±0.05 194N以上 3 4.8直插(187直) 22# 0.33 1.10±0.0545N以上 20# 0.5 1.15±0.0573N以上 18# 0.81 1.25±0.0591N以上 16# 1.32 1.30±0.05136N以上 4 4.8旗形(187旗) 20# 0. 5 0.95±0.0561N以上 4.2 18# 0.81 1.00±0.05 82N以上 16# 1.32 1.10±0.05133N以上 5 4.2o型(SRA) 24# 0.21 0.85±0.0520N以上 5.5 22# 0.330.90±0.05 39N以上 20# 0.5 1.65±0.05 61N以上 18# 0.81 1.70±0.05 82N以上 16# 1.25 1.75±0.05 133N以上 14# 2 1.80±0.05 194N以上 6 4.2u型(SAA) 20# 0.5 1.60±0.0561N以上 5.5 18# 0.81 1.65±0.05 82N以上 16# 1.25 1.70±0.05 133N以上 14# 2 1.75±0.05 194N以上 7 3.96间距 22# 0.33 1.05±0.05 45N以上4? 20# 0.5 1.10±0.0565N以上 18# 0.81 1.15±0.0580N以上 8 2.5mm间距(XH) 28# 0.08 0.60±0.05 10N以上3 26# 0.130.65±0.0520N以上 24# 0.210.70±0.05 30N以上 22# 0.830.75±0.05 40N以上92mm间距(PH) 28# 0.080.50±0.05 10N以上 2.5 26# 0.130.55±0.0520N以上 24# 0.210.60±0.0530N以上 常见端子尺寸拉力规范 备注:类似端子型号按此规范执行。

端子压着标准及检验规范(全)


端子压着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 版本版次 发行日期 页码
2011111101 A.0
2011-11-11 Page 1 of 4
1. 目的: 为确保本公司于生产过程中,端子压着能符合品质需求而制订此规范.
2. 范围: 此规范适用于各类端子压着检验.
3. 权责:
3.1 制造部:依此规范进行生产.
3.2 品质部:负责依此规范进行检验.
4. 内容:
4.1 端子压着部位名称:
端子部位名称:
1.端子配合区
C
ab
拉力强度
2.弹片
F 3.芯线观察窗口
4.芯线压着部(IS)
5.喇叭口
C:压着高度(Crimp Height)
6.绝缘皮观察窗口 7.绝缘皮压着部(WS)
4.2 各部位压着规范标准:
8.料带
1. 端子配合区----------沒有压伤、损伤、扭曲、变形
2. 弹片----------------沒有变形
3. 芯线观察窗口--------必須能看到电线的芯线,芯线露出范围为 0.29-.1.料0m带m
4. 芯线压着部----------必須完全闭合并包含所有芯线,不可看到绝缘外皮
5. 喇叭口--------------後喇叭口必須可見,最佳尺寸范围为 0.1-0.4mm
6. 绝缘皮观察窗口------必須同時能看到芯線和绝缘外皮
7. 绝缘皮压着部--------必須铆合紧密,电线不可有移动之情形
8. 料帶----------------前端料带尺寸范围为 0-0.3mm,后端尺寸范围为 0-0.5 mm
4.3 端子各部位压着确认: 4.3.1 喇叭口位置确认
○ 良好
△ 可接受
× 不可接受
前后均有喇叭口
后方有喇叭口、前方无喇叭口 后方无喇叭口,易压伤芯线

推拉力计使用规范

推拉力计使用规范 一、本规范仅适用于SN系列指针式推拉力计。 二、测试前的准备 选择合适的测试用接头夹具,安装到推拉力计上。 1、拉伸测试 将附属的拉力用夹具安装到标示拉“PULL”端的中心轴上。 2、压缩测试 从附属的推力夹具中,选择合适的测试用夹具,安装到标示“PUSH”端的中心轴上。 3、加长接杆的利用 无法接触到被测试物时,利用附属的加长接杆来安装夹具。在使用加长接杆测试时,被测物与推拉力计需在同一直线上,假如不在一直线上时,将无法测得正确的荷重值。 4、切换旋钮的确认及操作方法 1)荷重峰值[PEAK]――连续荷重[TRACK]的切换将切换旋钮往右方向回转,此时旋钮弹出,旋钮的[●]标记在连续荷重[TRACK]位置上。 2)连续荷重[TRACK]――荷重峰值[PEAK]的切换将切换旋钮往右方向回转,此时旋钮弹出,旋钮的[●]标记在荷重峰值[PEAK]位置上。 3)测试后的注意事项――测试完成后切换旋钮的[●]标记,请置于荷重峰值[PEAK]的位置。如果切换旋钮长期置于连续荷重[TRACK]位置的话,则内部的置零弹簧片使用寿命将会变短。 5、刻度盘调整 1)请确认指针是否对准刻度盘的[0]位。如果没有对准,请旋转刻度调整圈,刻度盘会一起动作,使指针对准[0]位。 2)本仪器垂直旋转使用时,特别在安装有夹具的情况下,即使没有施加负载,指针也会偏离[0]位,这是因为本仪器及夹具的自重原因。此时应旋转刻度圈使刻度盘的[0]与指针对准后,再进行测试。 6、公差指示带设定 转动公差指示器上的两个指针来设定测试所需的公差上下限。在测试时,当推拉力计指针在公差指示器的指示范围内时,表示测试值为设定合格值;当推拉力计指针在公差指示器的范围之外时,表示测试值为设定不合格值。 三、测试 请用双手牢固地握住推拉力计或将推拉力计安装于合适的机台做测试。测试时请将被测试物和推拉力计放置成一直线再执行测试,被测试物和推拉力计若没有成一直线,则测试时将无法得到正确的荷重值。 四、切换旋钮的活用和指针的动作 1、测试中荷重的变化 切换旋钮置于连续荷重[TRACK]时,指针会随着荷重值而变化。

拉力测试标准

GB/T 228-2002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 232-1999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GB/T 2975-1998 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 1.抗拉试验 抗拉试验是测试钢板屈服点、抗拉强度以及延伸率的基本方法。通常的抗拉试验,把一定的负荷施加于固定的试样,把负荷量增加试使样断裂。 2.试样 在KS、JIS、ASTM等的规格薄中明确表示着抗拉试验所使用的试样种类、尺寸等 3.抗拉试验结果 抗拉试验结果主要用于判断钢板工作性能和加工性能等的基础标准。 a. 延伸率 延伸率越高,加工性能越优良。 b. 屈服点 屈服点越低,最后产品的形状越良好。 P : 平行部的距离 ....... 约60mm L : 标距......50mm W : 宽度.......25mm R : 肩部半径......15mm c. 屈服比例: (屈服点/抗拉强度) 屈服比例越低,屈服点和抗拉强度的差距越大,钢板在同等强度对比加工时,形状冻结性优良。 d.弹性系数 弹性系数与钢板的反弹性成反比例。 反弹性越低,最后产品的形状越良好。 e. n值(加工硬化指数) 加工硬化指数是应力曲线到δε" 附近时得到的。加工性与>n值成正比例。 f. r值(塑性变形系数) In wo / w --------- In to / t wo, w=试验前后的宽度 to, t=试验前后的厚度 厚度方向部分的减少(缩小率)与r值成反比例,宽度方向部分的较少则与r值成比例,

因此,r 值大,钢板不易产生龟裂,更容易 加工。 4.DBTT Test 方法 -试验流程 : : 杯成形(Blanking, Punching) 试验温度变 D 落锤试验(Drop weigh test?/span> 观察脆性断裂与否( 转变温度是不出现落锤断裂的最低温度) 5.DBTT 评价试验条件(杯成形后No-trimming) * Drawing Ratio 变化(1.7~2.16) : 85mm(1.7)~108mm(2.16) 6.弯曲试验 弯曲试验是测定钢板软性的,其方法通常如下:冷轧钢板的弯曲性试验通常使用上注明的试样。弯曲试验时将弯曲试样放成轴上规定的角度。此时,试样弯曲部分是否产生龟烈,来判断钢板的软性。冷轧钢板的试样,通常弯曲180° 7.洛氏硬度试验 使用钢球(Steel Ball),开始时对试样表面施加规定的轻微载荷,然后,把载荷缓慢地增至正常的主载荷水平。 消除主载荷后,以试样表面的压痕深度来计算材料的硬度大小,两次以上反复此试验,因净载荷量增加而产生的表面压痕被称为洛氏硬度B-Scale 及F-Scale 。 B-Scale 是使用口径 1/16英寸(1.588mm)的 Steel Ball 并施加100kg 试验载荷而求得。F-Scale 则是施加60kg 试验载荷而求得的,采用与 B-Scale 相同大小的Steel Ball 。B-Scale 是试样厚度为 0.762mm(0.030in)或其以上时可获得正确的硬度,0.762mm 以下的试样推荐采用 F-Scale 。 8.加工性试验 可采取多种方法测定冷轧钢板的加工性能。 加工性是经复杂的生产过程而获得的,因此,实际上以单纯的一个试验方法很难获得正确的数值。在 此仅说明通常采用的两种试验方法。 埃氏杯突试验方法主要是为试验钢板的深冲性。正如右图,用圆型的球面体插件冲压试验片。然后,把插件降至试验片产生龟裂的突面。试验片破裂时获得的h 值即为埃氏杯突深度值锥形杯突试验 此试验方法是最近常用的钢板加工性试验。正如右图,平平或划园地冲压试验片。试验值是压入试验片的杯直径测定值。该试验值与钢板实际加工工艺几乎相似,目前,汽车制造厂普遍采用该试验法埃氏杯突试验

端子压接标准及检验规范

端子压接工序检验规范
1. 目的: 为确保在生产过程中,端子压接能符合质量需求而制订此规范。 2. 范围: 此规范适用于各类端子压接检验。 3. 权责:
3.1 生产部:依此规范进行生产。 3.2 质量部:负责依此规范进行检验。 4. 内容: 4.1 端子压接部位名称:
拉力强度
F
C
ab
端子部位名称: 1.端子配合区;2.弹片;3.芯线观察区域;4.芯线压接部(IS)
5.喇叭口;6.绝缘皮观察区域;7. 绝缘皮压接部(WS);8. 连筋
C:压接高度(Crimp Height)
4.2 各部位压接规范标准: 1. 端子配合区----------沒有压伤、损伤、扭曲、变形 2. 弹片----------------沒有变形 3. 芯线观察窗口--------必须能看到电线的芯线,芯线露出范围为 0.2-1.0mm 4. 芯线压接部----------必须完全闭合并包含所有芯线,不可看到绝缘外皮 5. 喇叭口--------------后喇叭口必須可見,最佳尺寸范围为 0.1-0.4mm 6. 绝缘皮观察窗口------必须同時能看到芯線和绝缘外皮 7. 绝缘皮压接部--------必须压接紧密,电线不可有移动之情形 8. 连筋----------------连筋(端子与端子间连接的料带切除后,保留在端子上的剩余部分)不能 损伤电线绝缘层和密封塞,连筋最大长度不应超过 0.5mm。

端子压接工序检验规范
4.3 端子各部位压接确认: 4.3.1 喇叭口位置确认
○ 良好
△ 可接受
× 不可接受
前后均有喇叭口 4.3.2 料带切断位置确认(参考)
后 方有喇叭口、前方无喇叭口 后方无喇叭口,易压伤芯线
4.3.3 电线位置确认 ○ 良好
△ 可接受
△ 可接受
× 不可接受
× 不可接受
× 不可接受
绝缘皮压接过短,此种不良现象将 绝缘皮压接过长,将造成铜丝易断落 芯线压接过短,此种现象易造 造成端子拉力不足,易脱落。 或接触不良,出现开路或瞬间开路。 成端子拉力不足,易脱落
× 不可接受
× 不可接受
× 不可接受

端子拉力标准

核准审核制作 钟菊兰 0范围:此规范适用于各类端子压着检验. 权责: 制造部:依此规范进行生产. 品保部:负责依此规范进行检验. 定义:无. 0内容: 端子正确铆压标准: 端子的外模压着绝缘外被铆压部分须在端子内模与外模间距的1/2或2/3的位置即可. 端子的内模压着导体后外露部分须超过~1mm。 正确铆压见: 如附图一. 端子不良铆压标准: 绝缘外被压着过长(即绝缘外被过于靠近导体压着部分或将绝缘外被直接压着于导体压着部份),此种现象将造成铜丝易断落。如附图二。 绝缘外被压着过短(即绝缘外被未完全被压着或没被端子外模包覆),此种现象将造成端子拉力不足,易脱落。如附图三。 尾料切断部分,所剩下之料头超过1mm. 如附图四。 端子内模有导体外露(分叉). 如附图五。 导体压着过长(导体过于靠近端子头部),此现象将造成端子不易与 导体压着过短(即导体未完全被压着或没被端子内模包覆),此种现象将造成端子拉力不足,易脱落。如附图七。 端子内模压着突嘴过大(超过内模的1/3)。如附图八。 端子内模导体压着高度测量方式:如附图九 端子外模绝缘外被压着检验方式: 导体外被压着后需将导线做上下90度弯曲三次,检查绝缘被覆是否有损伤或滑出,若有表面损伤或滑出,则压着高度须重新调整。如附图十. 端子内模导体拉力测试及检验方式:如附图十一. 测试长度以150mm左右为标准 脱去外被20mm左右。 以拉力计拉引测试,直到导体与端子分离,记下此时拉力计上指针之刻度即为端子拉力。 若端子为有外皮包裹的,测量端子拉力时先去除外皮后再测量. 拉力测试后应检验端子拉出后的状况,若导体七股芯线全部断在端子内模内为端子压着高度过低,则必须重新将端子内模高度调高;若导体七股芯线无一股芯线留在内模中,则必须重新将端子内模高度调低.(除铆压双并线端子外) 双并线合铆压在一端子时,端子内模时不得有芯线导体外露.双并线之拉力在拉力规格范围内即可,不要求符合 端子铆压后高度及拉力必须符合要求标准. 详细见附件一:端子铆压规格一览表. 若端子为新端子(第一次生产)暂无端子高度规格时且客户无特别要求时,可以只记录实际高度的测量值,其拉力是否符合要求(按线号规格核对拉力要求)而作为最终判定的依据。待一批生产完成后由QE定出该端子的高度及拉力的规格值。

端子拉力标准

核准审核制作 钟菊兰 1.0目的:为确保本公司于生产过程中,端子压着能符合品质需求而制订此规范. 2.0范围:此规范适用于各类端子压着检验. 3.权责: 3.1.制造部:依此规范进行生产. 3.2.品保部:负责依此规范进行检验. 4.定义:无. 5.0内容: 5.1.端子正确铆压标准: 5.1.1.端子的外模压着绝缘外被铆压部分须在端子内模与外模间距的1/2或2/3的位置即可. 5.1.2.端子的内模压着导体后外露部分须超过~1mm。 5.1.3.正确铆压见: 如附图一. 5.2.端子不良铆压标准: 5.2.1.绝缘外被压着过长(即绝缘外被过于靠近导体压着部分或将绝缘外被直接压着于导体压 着部份),此种现象将造成铜丝易断落。如附图二。 5.2.2.绝缘外被压着过短(即绝缘外被未完全被压着或没被端子外模包覆),此种现象将造成端 子拉力不足,易脱落。如附图三。 5.2.3.尾料切断部分,所剩下之料头超过1mm. 如附图四。 5.2.4.端子内模有导体外露(分叉). 如附图五。 5.2.5.导体压着过长(导体过于靠近端子头部),此现象将造成端子不易与 5.2. 6.导体压着过短(即导体未完全被压着或没被端子内模包覆),此种现象将造成端子拉力不 足,易脱落。如附图七。 5.2.7.端子内模压着突嘴过大(超过内模的1/3)。如附图八。 5.3.端子内模导体压着高度测量方式:如附图九 5.4.端子外模绝缘外被压着检验方式: 5.4.1.导体外被压着后需将导线做上下90度弯曲三次,检查绝缘被覆是否有损伤或滑出,若有表 面损伤或滑出,则压着高度须重新调整。如附图十. 5.5.端子内模导体拉力测试及检验方式:如附图十一. 5.5.1.测试长度以150mm左右为标准 5.5.2.脱去外被20mm左右。 5.5.3.以拉力计拉引测试,直到导体与端子分离,记下此时拉力计上指针之刻度即为端子拉力。 5.5.4.若端子为有外皮包裹的,测量端子拉力时先去除外皮后再测量. 5.5.5.拉力测试后应检验端子拉出后的状况,若导体七股芯线全部断在端子内模内为端子压着

推拉力测试报告格式

推拉力测试操作指引 1.0目的 规范实验人员提供作业步骤,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并使实验设备得到维护。 2.0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的推力实验,拉力实验,压力压强实验。 3.0职责 3.1品管部实验员按此指引作业和保养; 3.2品管部主管负责督导下属执行。 4.0定义 无 5.0工作内容 5.1推拉力测试仪 5.2推力实验步骤 5.2.1将推拉力仪如图1固定在测试架上,并装上推力测试头,打开电源,设置显示 使其合符实验要求。 5.2.2将被测样品装在辅助工装上,放置在测试架底部工作台面上,然后转动螺丝杆 如图2,达到实验要求数值后停止保持5秒松开。 5.2.3按《试验作业标准》中要求检验被测样品,并将检验结果记录在《qa成品检验 报告》中。 5.3拉力试验步骤 5.3.1将推拉力仪如图1固定在测试架上,并装上推力测试头,打开电源,设置显示 5.3.2将被测样品如图4所示,挂在挂钩上,,然后转动螺丝杆,达到实验要求数值后停 止保持5-10秒松开。 5.3.3按《试验作业标准》中要求检验被测样品,并将检验结果记录在《qa成品检验 报告》中。 5.4压力压强实验步骤按《试验作业标准》中执行。 5.5当实验完备后将设备擦拭干净,放入盒中,此仪器是电子产品,电力不够时应按产 品说明书中要求及时充电。 6.0相关文件 《试验作业标准》 7.0相关表格 《qa成品检验报告》 8.0附录 无篇二:亿光拉力测试报告 1 / 5 2 / 5 3 / 5 4 / 5 5 / 5 篇三:拉拔力测试报告 一、检测项目: 拉拔力测试 二、检测条件: 2.1.试验时间: 2016/01/04 2.2试验地点: 品保部实验室, 2.3测试设备: 推拉力测 试机 2.4试验方法:

端子拉力测试标准

端子拉力测试标准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端子拉力测试标准 参照JST的 序号端子型号适用线材压接高度 单位:mm 抗拉强度 单位:N 开口长度/ {6 L3 @% W3 y, p 单位:mm AWG SA (mm)六西格玛品质论坛# V( p, D& [5 k# B O 1 直插(250 直) 22# ± 45N以上 66 W, F+ V/ v: F3 ^! p1 K 20# ± 73N以上" W( S( w! 2 \% r3 K1 @) B7 n 18# ± 91N以上' A/ [; D* w. j/ t8 z 16# ± 136N以上 14# ± 270N以上

旗形(250 旗) 18# ± 82N以上 5 16# ± 133N以上六西格玛品质论坛, I$ y+ O; w' [9 i A 14# ± 194N以上 3 直插(187 直) 22# ± 45N以上 m9 ` O$ s$ b2 d9 w9 S. I 20# ± 73N以上 18# ± 91N以上 W& G. y1 P1 \% { 16# ± 136N以上 4 旗形(187 旗) 20# ± 61N以上( y. f4 p2 U! }7 L: ]6 [. Y' E& C 18# ± 82N以上六西格玛品质论坛+ r8 r+ \' l. h0 q& X' I

16# ± 133N以上0 i. i( E _* k 5 型 (SRA) 24# ± 20N 以上 }! v% T: v3 m" e1 Y% f3 j 22# ± 39N以上 20# ± 61N以上 18# ± 82N以上 16# ± 133N以上 14# 2 ± 194N以上! y' e; v0 u2 Z: K4 S 6 型 (SAA) 20# ± 61N 以上 18# ± 82N以上 16# ± 133N以上, n$ {/ o% Q* T6 J9 l7 z

端子拉力标准-

端子拉力标准- 文件名称端子检验标准版本 D3 第 1 页共 4页 2011-04-21 QAD-WI-A015 生效日期文件编号制订部门品保部第 1 页共 4页 核准审核制作 张新龙杨朝友张瑶琴 1. 0目的:为确保本公司于生产过程中,端子压着能符合品质需求而制订此规范. 2. 0范围:此规范适用于各类端子压着检验. 3. 权责: 3.1. 制造部:依此规范进行生产. 3.2. 品保部:负责依此规范进行检验. 4. 定义:无. 5. 0内容: 5.1. 端子正确铆压标准: 5.1.1. 端子的外模压着绝缘外被铆压部分须在端子内模与外模间距的1/2或2/3的位置即可. 5.1.2. 端子的内模压着导体后外露部分须超过0.2~1mm。 5.1.3. 正确铆压见: 如附图一. 5.2. 端子不良铆压标准: 5.2.1. 绝缘外被压着过长(即绝缘外被过于靠近导体压着部分或将绝缘外被直接压着于导体压 着部份),此种现象将造成铜丝易断落。如附图二。

5.2.2. 绝缘外被压着过短(即绝缘外被未完全被压着或没被端子外模包覆),此种现象将造成端 子拉力不足,易脱落。如附图三。 文件名称端子检验标准版本 D3 第 2 页共 4页 2011-04-21 QAD-WI-A015 生效日期文件编号制订部门品保部第 2 页共 4页 5.2.3. 尾料切断部分,所剩下之料头超过1mm. 如附图四。 5.2.4. 端子内模有导体外露(分叉). 如附图五。 5.2.5. 导体压着过长(导体过于靠近端子头部),此现象将造成端子不易与 H.S.G实配。如附图六。

5.2. 6. 导体压着过短(即导体未完全被压着或没被端子内模包覆),此种现象将造成端子拉力不 足,易脱落。如附图七。 5.2.7. 端子内模压着突嘴过大(超过内模的1/3)。如附图八。 5.3. 端子内模导体压着高度测量方式:如附图九 文件名称端子检验标准版本 D3 第 3 页共 4页 2011-04-21 QAD-WI-A015 生效日期文件编号制订部门品保部第 3 页共 4页 5.4. 端子外模绝缘外被压着检验方式: 5.4.1. 导体外被压着后需将导线做上下90度弯曲三次,检查绝缘被覆是否有损伤或滑出,若有表 面损伤或滑出,则压着高度须重新调整。如附图十.

线材端子拉拔力检验标准

线材端子拉拔力检验标准 线材端子拉拔力检验标准 目的及範圍:本文之目的爲建立为線材系列之所有线材之端子拉拔力测试标准,给检验员提拱检验测依据,本文件適用於生産出貨之線材系列產品 相关文件 產品的測量和監控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文件控制程序 質量記錄控制程序 主要職責 品保課負責制定、評價和更新本作業指導書,並監督執行; 品保課PQC嚴格按本標準進行檢驗; 各相關部門是本文件的支持部門。 設備/工具 显微镜、拉拔力计、卡尺 标准内容 检验员每天在端子机开前,首先使用显微镜对端子的外观进行检验,先确定有无芯线内陷、压胶、刺破胶皮、端子变形、端子损伤等不良 再用卡尺测量端子的导体高度、绝缘高度、端子压着宽度(压芯和压胶处的最大宽度) 最后测试端子拉拔力 测试端子拉拔力定位部分标准为:垂直90度角,夹具夹住端子没有芯线的部位 每半小时测试一次端子拉拔力、导体高度、绝缘皮高度和压着宽度 以上测试每次2EA 若测试时发现任何一项超过标准,HOLD住一个小时内的产品,交给品保、工程人员处理。要求维修员调机。并在调机后重测以确定调机效果 拉拔力标准: 5.8.1端子拉拔力标准明细: Wire 端子壓芯高度宽度拉拔力 Ul1007(#22) 0041 0088 0107 0119 0275 0294 0295 UL1007 (#24) 0202 073-092 0203 0274 0297 0033 0028

UL1007(#26) 0067 -- 0170 --- 0136 -- 0046 -- 0046 M762 - 0048(合打) 0048(單打) 0068 0076地线 0055 -- 0090 --- 0095 --- 0119 Wire 端子壓芯高度宽度拉拔力 UL1007 (#28) 0067(合打)--0067(单打) 0067 061-- 0068地线 0076 0082 --- 0082 0090 0095 --- UL2426(#24) 0028 0058 0068 0095 UL2426(#26) 082 UL2426(#28) 0170 UL1007(#18) 0026 (min) 10-20 0029 0087 10-20 0089 0092 0102/0102 0103/0103 10-20 0294 (min) 0029 (min) 0087 (min) UL1007(#24) 0029 Wire 端子壓芯高度宽度拉拔力 UL1571(#32) 0103/0103

端子拉力测试标准

端子拉力测试标准 参照JST的 序号端子型号适用线材压接高度 单位:mm 抗拉强度 单位:N 开口长度 单位:mm AWG SA (mm) 1 直插(250直) 22# ± 45N以上 6 20# ±73N以上 18# ±91N以上 16# ±136N以上 14# ±270N以上 旗形(250旗) 18# ± 82N以上 5 16# ±133N以上 14# ±194N以上 3 直插(187

直) 22# ± 45N以上 5 20# ±73N以上 18# ±91N以上 16# ±136N以上 4 旗形(187旗) 20# ± 61N以上 18# ±82N以上 16# ±133N以上 5 型(SRA) 24# ± 20N 以上 22# ±39N以上 20# ±61N以上 18# ±82N以上 16# ±133N以上 14# 2 ±194N以上 6 型(SAA) 20# ± 61N 以上

18# ±82N以上 16# ±133N以上 14# 2 ±194N以上 7 间距 22# ± 45N以上 4 20# ±65N以上 18# ±80N以上 8 间距(XH) 28# ± 10N 以上 3 26# ±20N以上 24# ±30N以上 22# ±40N以上 2mm间距(PH) 28# ± 10N以上 26# ±20N以上 24# ±30N以上

备注:类似端子型号按此规范执行。 端子拉力测试标准 参照JST的 序号/ 端子型号/ 适用线材/ 压接高度单位:mm/ 抗拉强度..单位:N/ 开口长度.单位:mm0W M S&n3{*dh AWG SA(mm) 1直插(250直) 22# ±45N以上 6 20# ± 73N以上 18# ± 91N以上 16# ± 136N以上 14# ± 270N以上 2 旗形(250旗) 18# ±82N以上 5 K MT%U O [6A 16# ± 133N以上 14# ± 194N以上 3 直插(187直) 22# ±45N以上 D7q f 20# ± 73N以上

数显式推拉力计使用说明书

数显式推拉力计使用说明书 感谢购买SG -HF系列数显式推拉力计 本推拉力计具有高精度、易操作、携带方便等优点。更具有各种测试模式,方便测试者使用,且可将测试数据储存并输入到电脑作统计分析。与各种试验台及夹具组合可构成不同用途的试验机。用户还可自行输入使用地的重力加速度值,使测试更为精确。 特别说明: 数显式推拉力计有很多规格供用户选用,用户可根据所需测试产品的力值大小,选择相应规格的仪器。科学的使用测试范围为满量程的10%~100%,计量部门建议不要使用满量程的1%以下部分,故此,本仪器已经将满量程的1%以下部分屏蔽,不再供用户测试使用。同时,在仪器和被测试物就位后开始测试前,按“置零”键清零以消除夹具等重量。 一、用途 数显式推拉力计类是一种小型简便多功能高精度的推力、拉力测试仪器,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建筑五金、轻工纺织、汽车配件、打火机等点火装置、消防器材、制笔、制锁、渔具、化工、动力机械、科研机构等行业的推拉负荷、插拔力测试、破坏性试验等。数字显示分辨率高,采样速度高,使用方便,为新一代高效高精度的推拉力测试仪器。 二、功能特点 1、高精度高分辨率。 2、五种测试模式、三种显示方式可供选择—最大程度提高测试效率。 3、N(牛顿)、kg(公斤)、lb(磅)三种计测单位可供选择、相互换算。 4、重力加速度设置功能—用户可自行输入使用地的重力加速度精确值。使测试及单

位换算更为精确。 5、峰值保持功能。保持峰值显示直至手动清零。 6、自动峰值功能,保持显示峰值2秒后自动解除。 7、可设定上下限及比较值做统计分析。超过比较值蜂鸣报警。 8、数据储存功能,可储存896个测试值。 9、数据输出功能,可将数据通过数据线输入电脑做各种分析。 10、绿色环保,10分钟无操作自动关机。 11、高品质充电电源。充电电压从100V至240V可用,可适应国内、国外绝大多数地区。还有短路、漏电、过载保护功能。 12、2套安装尺寸,适应国内外多种测试机台,方便用户安装到机台上使用。 13、特有的开关接点通断力测试功能,使开关通断力测试更精确。 14、6位大屏幕显示。 三、推拉力计型号规格表(见下表一、表二)

产品极限压力测试报告表

产品极限压力测试报告表 可靠性鉴定类别现有产品鉴定■新产品鉴定□客户要求□其它鉴定□ 产品信息样品名称:样品型号: 样品批号:样品数量:3pcs 试验人员试验时间开始时间: 试验设备推拉力计(文固)试验条件测量 1: 测量初始值之后,测量施加负载过程中的值;测量 2: 测量初始值之后,测量施加负载后的值; 测量3: 压正面:金属外壳正面;压力负载: 1---― 9kg; 测量4: 压侧面:四个侧面(X、Y);压力负载: 1---―9kg; 测量5: 压角:正面四个角;压力负载: 1---―9kg; 试验要求需满足行程,起始电流,磁滞,灵敏度、动态倾斜、电阻值及外观结构;VCM应满足通用规格及性能规格中有关的规格; 1.试验方法 (试験方法): 先测试VCM 单体的特性,确认VCM 单体特性是OK 的; 取不同的VCM 分别用推力计压不同的压力,并保持20S; 检查 VCM 外观有无既结构压伤,变形等; 检查VCM 特性是否OK;

2.试验结论(试験结论): 此样品可以承受的压力极限是9kg; 6pcs样品压力测试后特性检测OK、外观结构OK; 3.试验结果(试験结果): 测试项 目样品数 No 1 2 3 4 5 6 7 8 9 施加压力 1公 斤 2公 斤 3公 斤 4公 斤 5公 斤 6公 斤 7公 斤 8公 斤 9公 斤 VCM 正压力1 结构外观 特性2 结构外观 特性 压VCM 四个测 面1 Y方 向 结构外观 特性2 X方 向 结构外观 特性 压VCM 四个角1 结构外观 特性2 结构外观 特性 4.测试图片: 结论: PASS 确认:日期: 核准: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端子拉力测试标准

端子拉力测试标准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端子拉力测试标准 参照JST的 序号端子型号适用线材压接高度 单位:mm? ? ? ? 抗拉强度 单位:N? ? ? ? 开口长度 单位:mm AWG SA (mm) 1 直插(250 直) 22# ± 45N以 上 6 20# ± 73N以上 18# ± 91N以上 16# ± 136N以上 14# ± 270N以上

2 旗形(250 旗) 18# ± 82N以 上 5 16# ± 133N以上 14# ± 194N以上 3 直插(187 直) 22# ± 45N以 上 5 20# ± 73N以上 18# ± 91N以上 16# ± 136N以上 4 旗形(187 旗) 20# ± 61N以 上 18# ± 82N以上 16# ± 133N以上

(SRA) 24# ± 20N以 上 22# ± 39N以上 20# ± 61N以上 18# ± 82N以上 16# ± 133N以上 14# 2 ± 194N 以上 6 型 (SAA) 20# ± 61N以 上 18# ± 82N以上 16# ± 133N以上 14# 2 ± 194N 以上

距 22# ± 45N以 上 4 20# ± 65N以上 18# ± 80N以上 8 间距 (XH) 28# ± 10N以 上 3 26# ± 20N以上 24# ± 30N以上 22# ± 40N以上 9 2mm间距 (PH) 28# ± 10N以 上 26# ± 20N以上 24# ± 30N以上

拉力测试

端子与线材的拉拨力测试方法及标准 1. 拉拔力测试方法 1.1. 取三条已压接好端子的电线备用。 1.2. 松开拉力机上的端子夹(逆时针旋动夹子上的蝴蝶形螺栓为松开状),将电线上的一 个端子的颈部夹入夹具中并锁紧。注意不能夹住端子上的压接部位。如图1.2.1为正确夹线,图1.2.2为错误夹线。 1.3. 拉力表清零:按下拉力表下部的清零开关,使数值清零。旋动表盘,让指针对准0 刻度。如下图所示。(注意:清零开关上的黑点必须对准“PEAK ”处的小点。) 1.4. 将拉力机侧边的长拉杆拔向表盘方向,使夹线滑块复位。松开夹线滑块(向表盘方向 拉滑块侧边的手柄则为松开状,反之则锁紧),将电线的尾端拉直后放入夹线滑块内,锁紧滑块将线夹紧。如下图所示。 图1.2.2 错误夹线图 图1.2.1 正确夹线图 禁止夹住端子上的压接部位 清零开关 夹住端子颈 部的无线处

1.5. 拉力测试:向上慢慢抬起长拉杆,此时表盘出现读数,直到端子与电线脱离为止。 1.6. 查看拉力表上指针指向的最大拉力值,并与拉力标准对比来判定拉力是否合格。读数 方法:读表盘外圈数值,每一小格等于2N ,拉力值=小格总数×2N 。如图1.6所示的表盘读数为120N 。【注:表盘的内圈为KG 值,每一小格等于0.02KG 。】 1.7. 用同样的方法再测试2条线,如果全部符合标准要求方为合格。可以继续生产。 2. 拉拔力判定标准: 2.1. 合格:标准拉力≤拉力<极限拉力,判定合格。 手柄在此位置表示夹线滑块在松开状态 手柄在此位置表示夹线滑块在锁紧状态 图1.6 拉力值=120N

2.2.不合格:拉力<标准拉力,判定为不合格,端子易松脱。 2.3.不合格:拉力≥极限拉力,判定为不合格,拉力太大,端子压得太紧。 2.4.拉力测试标准参数

拉力的标准与试验 _1_

麦克风引线拉力的标准与试验数据 麦克风与焊接引线间所能承受的拉力主要取决于PCB板焊点面积大小, 次要条件为引线的线径及长度。 PCB板铜箔面积与拉力的关系,有关标准为;ST202-81。 一、 ST202-81标准铜箔附着力要求:≥4kg/7mm2。 二、 试验数据: 116-0513-001 (6050OF) 、116-0514-001 (6027OF)麦克风: 1. 6050 (全焊点,面积 2.7 mm2) 与UL1571#30(Φ0.1x7)焊接≥ 1.5kg PCB板正极铜箔拉力试验数据; 4260g 4320g 4130g 4260g 4160g 4320g 4180g 4210g 4240g 试验结果:引线焊点处断。 2. 6027 (焊点面积2.4 mm2) 与UL1571#28(Φ0.125x7)焊接≥ 1.37kg PCB板正极铜箔拉力试验数据; 4550g 4650g 4550g 4650g 4600g 4550g 4500g 4600g 4550g 试验结果:引线焊点与铜箔脱离。 三、 建议; 1.麦克风装配时由水平方向出线,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避免垂直方向施力。 2.避免线长短于30mm,避免1.5kg以上拉力直接作用于引线。 3.焊点面积不小于2.4 mm2 4.焊点面积≥2.4 mm2 时,引线不小于UL1571#30

扬声器引线拉力的标准与试验数据 喇叭线路板与焊接引线间所能承受拉力主要取决于PCB板焊点面积大小,次要条件为引线的线长及线径。 PCB板铜箔面积与拉力的关系,有关标准为;ST202-81。 一、 T202-81标准铜箔附着力要求:≥4kg/7mm2。 二、 试验数据: Dia. 15mm 焊点(正极焊点面积0.55 mm2) ≥ 0.3kg PCB板正极铜箔拉力试验数据; 1060g 1220g 1150g 1229g 1036g 1331g 1045g 1210g 1241g 试验结果:焊点铜箔剥离。 三、 建议 1.侧面线路板的喇叭,出线端与装配方向同向。 (如喇叭由上向下垂直装配时,出线方向为垂直) 2.避免拉力直接作用于焊点与引线焊接处,易造成开路故障。 3.机壳喇叭孔面积不小于音源面积40% 4.前护盖上的胶垫厚度应大于0.3mm,避免气室太小影响喇叭发音。 5.底壳上的胶垫面积不小于50 mm2可防止脱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