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集聚化成长模式研究_以浙江省为例

基于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集聚化成长模式研究_以浙江省为例
基于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集聚化成长模式研究_以浙江省为例

102

《商场现代化》2007年11月(中旬刊)总第521期

在浙江省的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集聚化成长的特征相当明显。据浙江省经贸委统计的结果,2005年,浙江省工业总产值在1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就有360个,分布于全省各地。如全国著名的绍兴轻纺城、温州的乐清电器、海宁皮革制品、嵊州的领带、义乌小商品市场等等。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中小企业集聚化成长的过程,并已成为浙江中小企业成长的主流模式之一。

从浙江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过程来看,它们的形成机制是不同的,其中有的是当地产业和专业性商品市场互为依托、联动发展的一镇一品、一县一业的产业集群;有的是在特定条件下(如有利的区位、特殊的人缘关系、传统的能工巧匠)从家庭作坊、合伙企业或乡村集体企业起步,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中小企业集群和专业化产业区。基于产业集群形成方式的多样性,中小企业在集聚化过程中出现了“市场型”、“依托专业市场成长型”、“依托工业园区成长型”、“中卫型”等多种成长模式。本文试对浙江中小企业集聚化成长的几种主要模式进行研究和剖析。

一、“市场型”模式

“市场型”成长模式,也称“丛林经济”,是指有传统手工业背景或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的中小企业集聚而成的企业群落,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以平等市场交易为主,各生产企业以水平联系来完成产品的生产,形成微观小规模生产、宏观大规模经营的格局,从而取得专业化分工和外部规模经济的效益。浙江的产业集群基本上以“市场型“为主,是中小企业集聚化成长的主流模式。如宁波的服装业聚集区、温州的鞋业聚集区、海宁的皮革制品、诸暨的大唐袜业和苍南县的徽章生产等等。“市场型”模式的优势首先在于它把原本分散的同行业中小企业联结起来,企业之间通过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协作,形成区域性行业规模经济优势,弥补了单个中小企业规模偏小的不足,取得了许多只有大企业才可能获得的效益。其次,由于这类产业集聚有助于强化竞争、聚集人才、促进先进技术扩散和技术创新,因此,大大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此外,产业聚集还有助于专业市场在本地形成,成为专业商品及相关产品的交易中心和集散地,促使商品流通速度加快和流通费用下降,从而使商品价格低廉,市场占有率提高。如苍南县金乡镇是全国最大的徽章生产基地,在那里,这种小商品的生产工序就有设计、熔化金属、写字、刻模、晒板、打锤、钻孔、镀黄、点漆、制针、打号码、装配、包装等十几道,每道工序的加工都由独立的企业(加工专业户)进

行,半成品通过市场交换获得。这些企业没有规模特征,没有知

名品牌,没有高新技术,它们沿着价值链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企业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市场关系。这样,由于中间产品的转移成本很低,加上精细的专业化分工,使得生产同种产品的企业能不断从内部剥离出各种可分割的操作,节约了生产费用,获得了专业化优势,同时整个区域又实现了规模经济。

但是,“市场型”模式发展至今,也暴露出明显的缺点,主要是这类群落内部缺乏龙头企业和核心企业,市场竞争过度,自主创新不足。规模过大、产品雷同、没有创新活力的低水平竞争将危及集群的生命力。浙江永康保温杯群落的衰落就是一个“过度竞争”的典型案例。如何培育龙头企业和核心企业,克服集群内企业“过度竞争”, 实现集群的转型发展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二、依托专业市场模式

近几年来,由于浙江专业市场迅速发展,带动了市场周围中小企业的同步成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中小企业群落。这类集群以专业市场为依托,把成千上万个中小企业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了最有浙江特色的“专业市场+中小企业”式的经营格局,也就是“小企业、大市场”的成长模式。如:绍兴的纺织企业集群和绍兴纺织商品城,杭州的四季青服装企业集群和四季青服装市场,义乌的有各类小商品生产企业集群和小商品城。

专业市场和中小企业并联耦合、相互促进、联动发展是这类企业集群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首先,专业市场促进了中小企业的成长。专业市场为中小企业提供产品信息,技术信息。专业市场成了中小企业的“柜台”,产品销售靠“柜台”,调整产品靠“柜台”反馈的信息。其次,中小企业促进专业市场的发展。由于中小企业的生产成本、投产速度都是大型企业无法比拟的,正好迎合了专业市场的需要,占据了专业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有力地推动了浙江专业市场的发展。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是全国著名的大型服装市场。经多年努力,市场形成了“品种多、款式新、质量好、价格廉”的特色,成为大江南北服装交流的重要集散地。服装市场的繁荣,极大地带动了当地服装产业的发展,大量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中小服装企业在其周遍集聚成群。根据调查,服装市场交易的产品中,大约有55%左右的产品为周边中小企业产品。通过研究四季青周边聚集的大量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状况,不难发现它之所以能成为该地区经济迅速扩张的强烈支撑。

三、依托工业园区模式

最近几年,浙江把提升产业集群与建设工业园区紧密结合,

基于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集聚化成长模式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

钟幼茶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

[摘 要] 近年来,浙江产业集群快速扩张,地理集中度不断提升,规模显著扩大,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进一步加强。区域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中小企业集聚化成长的过程。本文从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的角度,研究了浙江中小企业在集聚化过程中的几种主要成长模式。

[关键词] 浙江 中小企业 成长模式 产业集群

103

《商场现代化》2007年11月(中旬刊)总第521期

已取得明显成效。2003年~2005年,全省各类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累计投入高达2962.6亿元,占同期制造业总投资的50.4%。大规模的工业园区建设,推动了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和技术改造,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二次创业”和区域“块状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一大批新的产业基地,较大程度地改变了中小企业“低小散”的面貌。2005年,全省118家工业园区工业产出占全省全部工业总产值的27.6%,取得了良好的集聚经济效益。依托工业园区的集聚化成长模式有诸多优点,如:它为园区内企业信息共享、相互学习提供了方便;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提高生产资料利用效率;便于对进区的中小企业实行统一管理,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等等。

以浙江台州市为例,目前该市已有各种工业园区199个,其中,大溪镇的注塑工业园区集中了300多家生产型中小企业,生产各式各样的塑料制品,无论客户需要哪种规格哪个品种,需要的量多少,工业园区都可以提供,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日用塑料制品生产销售基地,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同类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50%。但要注意的是,工业园区建设和企业集聚并不是企业的简单搬迁,而是通过有序集聚,对生产要素进行整合,实现产业的升级,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工业经济的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四、依托企业集团模式依托企业集团模式,是指中小企业依托于企业集团实现本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一种模式。它往往由少数大型骨干企业为核心(核心层),运用资本或其他契约方式把骨干企业联合在一起,形成紧密层;再通过这些骨干企业按照经济原则将大量相关的中小企业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将中小企业纳人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形成边界较为模糊的半紧密层、松散型协作层。大量中小企业通过这种方式进入企业集团的发展轨道,与集团内其他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内,企业间通过生产、技术、资金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的相互渗透,既降低了生产要素的交易费用,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以取得单个小企业不可能取得的规模经济效益。是浙江中小企业成长的一条重要途径。现在浙江省内一大批颇具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多数已被企业集团纳人自己的生产销售体系,使之优势大增。

温州柳州市的低压电器产业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该集群主要产品销售占到全国的66%。目前,该市的电器生产企业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以正泰、德立西和天正等大型企业集团为代表,规模大、产品种类多、一体化程度高、技术能力相对雄厚;第二层次以常安、华荣等中型企业为代表,技术能力相对薄弱;第三层次主要是小型低压电器组装企业和专业零配件生产上,有些是家庭作坊式企业。主要为前两层次的企业提供配套服务。集团内的中小企业依托这种创新的组织形式加速技术进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自身的产品结构,既增强了集团的整体经济实力,又充分利用了大量的中小企业资源,取得专业化分工和规模经济的效益,实现了中小企业依托企业集团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五、“中卫型”模式

“中卫型”成长模式,也称“大榕树经济”,是指众多中小企业围绕一个或少数几个“核心大企业”最终产品的生产、销售或原材料供应等所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合作模式。根据中小企业与核

心企业合作内容、方式的不同,“中卫型”可细分为三种模式:(1)以

原材料供应为中心的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是由某大型原材料生产供应企业为当地中小企业集群供应原材料而带来相对优势。如浙江省浦江县的水晶玻璃工艺品产业群,专业加工水晶工艺品的企业达300多家,但浦江县及其周边地区没有任何水晶玻璃的原料供应资源,品质最高的原料需直接从捷克或奥地利进口,中低档的玻璃毛坯也只能从河北等地采购。水晶玻璃原料的供应商自然而然成为该企业集群的核心企业;(2)以销售为中心的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是指一家贸易公司为核心企业,负责专营销售,而与之配套的广大中小企业专门按照核心企业的要求进行专业化生产,生产的产品按照原来的协定由核心企业收购。如浙江嵊州有1000多家企业生产领带,年产量达2亿多条,绝大部分产品通过300多家专业化的销售型企业远销国内外;(3)以产品为中心的合作模式。在这种合作模式中,核心企业主要负责产品的开发、最终组装,以及一些生产技术难度高、附加值大、对规模经济反应灵敏的配套产品的生产;而大量的卫星小企业主要生产技术要求较低、批量小、专业分工程度高的相关零部件与半成品。“中卫型”模式具备多方面的优势:通过大型企业将成百上千的中小企业集结起来,不仅充分利用了中小企业的资源和创造力,而且,通过以一系列的制度安排能够实现技术、管理知识的快速扩散,从而有助于提升中小企业的生产和技术能力。同时,大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巨大的营销能力和设计能力使中小企业能稳定地专业化于零部件的生产和技术改进,双方的互惠关系使协作关系趋于长期稳定。但由于浙江省大企业不够多、不够强、小企业不够专、不够精的现象比较突出,还缺乏核心企业和知名品牌,当前“中卫型”的成长模式还不多见,但这种模式是“市场型”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

值得指出的是,产业集群作为一个系统,各种成长模式并不是孤立地发生作用,而是各模式间相互交叉,彼此联系,形成关联互动。企业并不一定就是按照一种模式来获取成长的,而是可能同时具备几种不同的成长方式。另外,中小企业集聚化成长模式并不总是有效的,集聚经济的取得不是无条件的,只有把存在着种种内在联系、具有协同效应的中小企业按一定的规模集中布局在特定地点才能获得;那种“袋装马铃薯”式的企业集结,不但不会取得集聚经济,反而会给地区经济带来严重后果。一般说来,通过价值链——市场化渐次繁演出来的、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的、具有历史渊源型产业的产业集群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中小企业集聚化成长模式必须伴随积极的协同创新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1]池仁勇:“浙江省小型企业的经营发展模式” .《华东经济管理》.1997(3)

[2]施 放 胡琳萍:“浙江中小企业发展模式探析”.《商场现代化》2007年2月(中旬刊)

[3]高剑明:“浙江省中小企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04.12

[4]邹全胜:“民营中小企业成长模式初探”. 《企业管理》.2003年第l期

[5]汪少华 汪佳蕾:“浙江省企业集群成长的创新模式”.中国农村经济.2002 (8)

浙江纺织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浙江纺织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班级:13经济2班姓名:李溢智学号:2013333501134 浙江自古以来就有着“丝绸之府”的美誉而闻名世界,到目前为止,浙江省是我国纺织业的生产大省和出口大省,而纺织行业在全省工业生产和出口贸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极大的促进了浙江省整体的经济实力。浙江省的纺织工业近几年来一直持续高速增长。根据国家纺织工业部多年的调查数据统计显示,从2003~2008年,按照当年价格计算,我国纺织业的工业总产值从7730.9亿元持续增至21272.5亿元,年均增长18.38%。这个惊人的增长不仅仅是在数量上得到增长,而是整个纺织实力都得到了增长。在2004年,纺织行业的出口总量首次超过广东省,成为我国纺织行业的第一大省。浙江纺织行业的发展是离不开产业集群的发展,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产业集群不容忽视。浙江纺织产业集群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经济地理现象。许多研究表明,浙江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基于产业集群区域特色经济的快速成长和由此产生巨大活力的支持。 一.浙江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分布 1. 浙江纺织产业发展状况 作为浙江省制造企业中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改革开放尤其是1993年以来,浙江纺织产业发展迅猛,纺织服装业的生产与出口均取得快速的增长:与1978年相比,2002年规模以上纺织工业总产值增长了92.36倍,生产总量跃居全国第一;2003~2008年,我国纺织业的工业总产值从7730.9亿元持续增至21272.5亿元,年均增长18.38%,同期,纺织业产品销售收入从7466.1亿元持续增至18562.2亿元,占同期制造业的比重超过5%;利润总额从243.5亿元持续增至675.0亿元,占同期制造业的比重稳定在3.8%~4.5%。;2005-2010年浙江省纺织业实现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总体均呈增长态势,平均增长20%和15%(如图1);2009年至2014年间,纺织业(不含服装及其他纤维制造业)出口额由217.36亿美元上升到323.68亿美元,增长幅度达1.49倍(如图2)。至此,浙江省的纺织行业年利润总额已连续十年居全国第一位,经济总量,出口额、利润三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位。

浅析浙江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浅析浙江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专业会计学(专本(业余)) 学习中心浙大校内直属学习中心(华家池) 姓名章黎君学号712128192006 指导教师傅为民 年月日

论文摘要 中小企业在促进各地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各地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由于体制和政策等诸多方面原因,中小企业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资金短缺更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瓶颈,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的问题就更加突出。而中小企业在浙江省经济建设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成为了最活跃,最具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但中小企业既要面对其他同类企业的竞争,又被融资难这一问题所困扰,长期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本文通过阐述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结合当前的融资现状,就融资难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包括企业自身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的金融体系,国家政策等影响因素,更针对不久前的金融危机对于融资的影响进行讨论,然后给出对应的具体的建议及对策,使我省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能有一定的改善。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难信用银行担保

目录 一、中小企业的概念及重要性 (4) (一)中小企业的概念 (4) (二)中小企业的重要性 (5) 二、浙江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5) (一)依赖内源融资的状况有所好转,但仍需改善 (6) (二)多数企业融资渠道单一 (6) (三)许多融资途径难度大,导致民间借贷比例高 (7) (四)政府扶植力度不够 (7) 三、浙江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7) (一)中小企业自身缺陷 (8) (二)社会信用担保体系缺失 (8) (三)金融机构体系没有对中小企业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 (9) (四)政府缺乏完整的扶植政策体系 (9) 四、浙江中小企业融资对策建议 (10) (一)提高企业自身素质 (10) (二)建立完善信用担保系统 (10) (三)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健全的融资体系 (11) (四)完善政策体系,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11) (五)积极鼓励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 (12)

关于印发杭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关于印发杭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工作实施意见 的通知 篇一:杭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工作实施意见 杭科计〔20XX〕124号 关于印发《杭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 工作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 各区、县(市)经开区科技局,市各有关单位: 为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强科技与金融结合,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科技部《关于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货支持的指导意见》,浙江省科技厅《关于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工作实施意见》精神,我局制订了《杭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工作实施意见》(试行)。现将该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杭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工作实施意见(试行) 杭州市科学技术局 二○○九年六月三十日 主题词:印发科技中小企业认定办法通知 杭州市科技局办公室20XX年6月30日印发 附件 杭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工作实施意见(试行) 第一条为加强科技与金融结合,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根

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科技部《关于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货支持的指导意见》,浙江省科技厅《关于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工作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第二条认定对象 1、依法在本市登记注册,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并已有一年以上营运期的企业。 2、凡符合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等四部委《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国经贸中小企[20XX]143号)标准,并被认定为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的,视同为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再重新认定。 第三条认定条件 符合《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除应具备一般企业的条件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1、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经营业务,产品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的技术创新企业或商业模式创新企业。单纯的商贸经营企业不在认定范围。 2、技术创新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和技术性收入(包括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技术工程设计承包、技术出口、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及中试产品销售等技术贸易收入)的总和占企业年收入的50%以上。 3、企业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20%以上,直接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10%以上。企业当年研究与技术开发经费投入应占本企业年收入的3%以上。

浙江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认定管理办法试行

浙江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认定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推动浙江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中小微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认定的管理办法》(工信部企业〔〕号),结合本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浙江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以下简称“示范平台”)是指经浙江省中小企业局认定,除融资担保公司和投资公司以外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为区域或行业内中小微企业提供各类公共服务,运作规范、支撑力强、信誉良好、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服务平台。 第三条示范平台具有开放性和资源共享的特征,提供的公共服务主要包括:信息、技术、融资、质量、节能、环保、创业、培训、管理、商务、现代物流等。示范平台可以是具有多种服务功能的综合性平台,也可以是以下某一方面服务功能突出的专业性平台。 (一)信息查询:加强网络功能开发,畅通信息渠道,为企业提供法律法规、政策、技术、产品、标准、人才、市场等各类信息服务。 (二)技术创新:开展工业设计、技术咨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和污染防治技术应用等服务,帮助企业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增强创新能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推动产学研联合,促进技术成果转化、适用技术推广和创新资源共享。 (三)质量管理:提供质量检验检测,原材料性能测试,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和产品标准;指导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培养质量管理人员,提供大型加工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帮助企业申请相关体系和产品认证,参与质量评奖活动。

(四)管理咨询:提供发展战略、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咨询诊断,帮助企业学习、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和技能,提高科学决策和经营管理能力。 (五)创业辅导:为拟创业人员提供创业信息、创业培训、商务策划、工商代理和相关行政许可申报等服务;为创办三年内的小企业提供管理咨询、项目诊断、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筹资融资、财税申报、法律援助、技术支持等辅导和服务。 (六)市场开拓:组织开展各类展览展销、贸易洽谈、产品推介、国内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活动;推动建立驻外服务点和营销网络,帮助企业拓宽营销渠道,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积极帮助中小企业开展现代物流、商务等服务。 (七)人才培训:为企业经营者、专业技术人员和员工提供各类培训,提高企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八)信息化应用:积极搭建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服务和电子商务平台,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提升中小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信息化水平。 第四条浙江省中小企业局负责示范平台的规划、认定、指导和管理工作。各市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负责本市示范平台的初审推荐、规划和服务工作,协助浙江省中小企业局对示范平台进行管理。示范平台的认定按照自愿、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不收任何费用。 第二章认定条件 第五条示范平台应同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的机构,在浙江省注册登记时间年以上; (二)资产总额不低于万元,有固定的经营服务场所和必要的服务设施、仪器设备等;

浙江省产业集群的分析与建议

浙江省产业集群的分析与建议 龚佩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05级 摘 要:浙江作为我国长江三角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经济发展在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近年来随着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浙江的经济发展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放慢了,而且可以看出地区的产业结构还没有适应这种世界性的变化,存在着相当大的问题。本文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去分析浙江产业在改革开放以后索取得的成就及原因。从理论上分析其内部的问题,并在这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意见。 关键词:产业发展 产业集群 分工理论 1.产业集群的概念与特点 1.1定义 我们所说的产业集群是在既竞争又合作的特定领域内,彼此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企业以及政府和其他相关机构(如大学、研究机构、智囊团、职业培训机构以及行业协会等)的地理集聚体。 对于产业集群形成与演化机理的研究,可以追溯到马歇尔(1920)。他提出了外部规模经济的概念,即市场规模的扩大带来了中间投入品的规模效应、劳动力市场规模效应以及信息交换和技术扩散,从而可以导致外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之后的韦伯(1929)把区位因素归结为区域因素、集聚因素。而到了新古典经济学时期,即80年代中期以来,以罗默(1986)和卢卡斯(1988)为代表内生增长理论,从人力资本溢出、技术扩散和收益递增这些内生因素分析产业集群的问题。之后的克鲁格曼则在内生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将产业集群理论与新古典主流经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技术型外部性”和“经济型外部性”的观点来进一步进行解释。而与新古典经济学不同,新制度经济学从减少交易成本和降低交易费用的角度出发,分析一定区域产业集聚的产生原因。代表人物为威廉姆森(1975),他认为不确定性、交易重复的频率和资产专用性这三个交易特征高低程度不同,与其匹配的规制结构也不同,提出了产业集群是企业间分工基础上的互补性活动和资源的相互依赖。 1.2 产业集群的特点与优势 产业集群的成本优势首先是交易成本优势。一方面通过产业集群这种组织减少了资

【精品】浙江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机制和对策研究

浙江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机制和对策研究 (作者: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 摘要:浙江作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态势最好的省份之一,主要得益于浙江中小企业的经济活力,然而,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融资效率低下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不利因素。本文通过分析浙江中小企业目前融资现状,提出了改进和提升融资模式的机制和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对策 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国内460

0多万中小企业的发展深受影响,浙江,作为中小民营企业大省,也无法独善其身,企业生存发展环境持续趋紧,生产经营面临的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瓶颈制约持续加大,其中融资瓶颈表现得最为突出,形势十分严峻。根据调查,当前浙江省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小企业资金缺口日益加大.一是企业资金需求增加。2007年以来,原材料、劳动力、煤电油运等要素价格持续上涨,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中小企业的销售压力不断加大,大量流动资金滞留在生产环节,应收账款增多,存货占用资金上升,企业资金需求量快速增加.二是民间借贷信心受影响。受金融危机影响,一些原本效益较好的中小企业经营面临困境甚至倒闭,无法偿还借贷资金,原本较为活跃的民间融资也明显收缩。在上述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当前浙江省中小企业资金缺口较为严重. 第二,金融机构传统贷款机制加大企业融资难度.一是客户准入要求较高。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浙江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订单减少,效益不佳,甚至亏损停产,因此企业资金实力达不到银行优质客户准入的要求,使客户拒之门外.二是贷款操作流程复杂。一笔贷款,须经过信用等级评定、尽职调查、审批、授信、贷款发放等环节,流程复杂,时效较低,客户在需要资金支持时拿不到贷款,等贷款审批完成时却错过了客户经营的最佳时机,很难满足客户的生产经营需要. 第三,中小企业贷款结构矛盾突出。中小企业在初创和快速成长的不同时期,需要商业银行不同期限的贷款支持。但目前商业银行贷款普遍存在着“保大收小"和“期限失衡”

12浙江中小企业的特点及现状分析论文

浙江中小企业的特点及现状分析 浙江是中小企业大省。改革开放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结合浙江实际,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形成了以中小企业为特色和优势的经济发展格局,对扩大社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浙江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部署,主动利用结构调整的倒逼压力,不失时机地加快推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目前,全省包括个体工商户在内的各类中小企业数量已突破300万户。 浙江中小企业具有鲜明的自身特点。 一:浙江省中小企业的业务非常活跃,在商务领域更是独领风骚。在全国500家最具成长性中小企业中,浙江共有105家企业入围,占总数的21%。2010年电子商务交易额破4万亿浙江占半壁江山。据介绍,浙江电子商务占全国的50%,杭州云集了阿里巴巴、淘宝、盘石、网盛等众多著名电子商务企业。2010年1至8月,杭州市的电子商务收 入达32.1亿元,同比增长36.2%。 二:有其独有的浙商精神。著名经济学家梁小民教授曾说到:“浙江商人最大的优势在于精神优势。”的确,浙江商人的成功不仅因为外因的作用,更重要还是浙商的精神。“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尝遍千辛万苦”,这“四千精神”其实不仅是对过去三十年浙商精神的总结,也是浙商创造财富的品质所在、根基所在。在中小企业中浙商精神更是得到了极好的体现。 三:浙江中小企业大多数从事第三产业,贴近市场,贴近用户,活跃在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和市场体制的微观基础。.劳动密集度高,两极分化突出,决定了当前中浙江小企业发展重在“二次创业”。浙江中小企业生存并发展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以轻纺工为主。然而近年来,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却从浙江省撤离,浙江中小型企业一时陷入困局。 四:浙江优势地区集中,块状经济现象突出,行业集群化非常明显。浙江不同中小企业以地域特色与产品类型而集群。萧山的化纤业、义乌的小商品、湖州的童装生产都是浙江著名的集群化产业。“浙江块状经济民营企业比重大,市场化程度高,专业化协作配套能力强,危机中调整也快。”浙江省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兰建平如是说。 五:浙江中小企业是缓解浙江地区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浙江中小企业创业及管理成本低,多为家族企业,以亲属筹资为主,兼以民间借贷,采用内部亲属管理,所需成本较低。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强,中小企业的机制简单,企业结构不复杂,对市场的变化可以采取及时的反应。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小,市场对中小企业的进入与退出壁垒较低,兼并、重组重配资源的市场行为较为频繁。就业弹性高,吸收大部分劳动力,为缓解浙江就业紧迫问题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这方面,浙江中小企业具有大企业无可比拟的优势。 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浙江中小企业面临着不小的困难。 困境一:融资难融资难。早已成为一个限制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不仅是浙江省,更是全国乃至世界面临的长期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和社会问题。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企业自身来看,中小企业成立时间短,规模较小,自有资金稀少,自身积累薄弱,在面临市场变化和经济波动时抵御风险的能力很差,使得银行不敢向他们发放贷款。同时,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运作不规范,信息透明度差,造成银行与企业间信息不对等,使银行难以控制信贷问题。再者,中小企业的社会信用偏低,缺少抵押资产,担保困难,加之经营者素质较低,管理经验水平落后,都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内部因素。而银行体系不健全,金融服务单一则是来自金融机构方面的重要制约因素。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

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条件

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条 件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条件 1、申报基本条件: (1)有二年以上企业营运期,企业经营状况良好; (2)在职从业人员原则上不超过500人,其中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要达到20%以上,企业的技术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要达到3%以上; (3)企业的专利产品、市级以上新产品的销售收入和技术性服务收入之和占全企业销售总额的50%以上; (4)“三废”排放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2、申报所需材料: 申请书一式5份;并附所需相关证明文件复印件,一式4份,包括:企业年度负债表、损益表、专利证书、新产品证书、环保证明等,属专利权受让的,应提交专利权受让合同、专利权转让公告副本。 3、申报、受理程序: (1)填写《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申请书》; (2)镇、乡、街道科委受理,上报高新科,统一送上级科技部门; (3)省科技厅评审; (4)、省科技厅发文公告。 4、申报时间: 常年受理,定期审批。 5、优惠政策:

按其当年上缴增值税、所得税地方财政实得部分的30%予以补助,自认定当年起连续享受三年。 6、办理及咨询科室: 填表说明 ⒈应实事求是、认真填写本表,其内容一律打印,涂改无效。 ⒉申请表中各栏数据,均指申报企业上一年度数据,并应以年报数据为准。除第一季度申报 的企业之外,其余各季度申报的企业,还需提供申报当年第一季度至申报前一季度止的经 济指标及其中专利、新产品经济指标完成数的统计资料。 ⒊申请书一式3份;并附所需相关证明文件复印件,一式2份,包括:企业年度负债表、损 益表、专利证书、新产品证书、环保证明等,属专利权受让的,应提交专利权受让合同、 专利权转让公告副本。 4.经济强县(市、区)不必填写“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认定意见”一栏。 5.

浙江台州市椒江区产业集群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论文关键词]产业集群;浙江台州椒江区;发展状况 [论文摘要]产业集群是一种大量企业、产业在某一特定地理区域内聚集的经济过程或现象。浙江台州椒江区的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基本都是在市场化进程中,依靠内源性民间力量发展起来的,属于原生型产业集群。其成功的路径、发展的经验以及目前面临的问题、发展的政策建议。产业集群是一种大量企业、产业在某一特定地理区域内聚集的经济过程或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相继发展起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产业集群带。其中浙江地区产业集群是在自然资源并不丰富、国有投资不多,外资引进较少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这种依靠地区内生力量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其成功的路径、发展的经验以及目前面临的问题,对推动中国其他地区发展产业集群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借鉴意义。为了实地了解浙江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状况,中央党校战略研究所调研小组对台州市椒江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调研组与椒江区相关部门召开了座谈会,随后实地考察飞跃集团、海正药业、星星集团、吉利汽车四家当地龙头企业,从政府部门和企业两方面了解地区产业集群具体成功路径以及在产业升级、技术进步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一、椒江产业集群的特点产业集群是指在既竞争又合作的特定领域内,彼此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货商、服务供货商和相关产业的企业以及政府和其他相关机构(如大学、行业协会等)的地理集聚体。产业集群内聚集的企业是属于同一特定产业或具有直接上下游产业关联或具有其他密切联系的相关产业的企业。集群内企业之间、企业与支撑机构之间产生紧密的合作关系。集群内企业是纵向专业化分工或横向竞争、合作关系,而不仅仅是空间上的扎堆。同时,集群内企业能够充分共享技术、信息、人才、政策等公共资源;知识与创新能够通过产业链迅速传递,企业在获得规模经济的同时,整个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也大大提高。椒江产业集群有四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椒江产业集群以医药化工、服装机械、电子电器为主。2005年,医药化工、服装机械、电子电器分别占全区工业生产总值的29%、16%、17%。2006年1季度,医药化工、专用设备制造、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的产值比前一年同期分别增长100.2%,332.8%,130.3%。第二,配套、协作基础完善。目前,在椒江已形成了模具加工制作、铸造、热处理、零件粗精加工、整机装配、产品包装、运输等前后相连的服装机械产业链,也形成了塑料加工、制冷器件加工、包装纸箱、泡沫等与家电制造行业相关的配套产业,工业园区的建立更为各种配套、协作提供空间优势,各种资源环环相扣,相互依存。因此,配套产业的完善是椒江产业集群优势的又一体现,它使得许多民营企业在发展中减少了成本,降低了风险。 [!--empirenews.page--] 第三,龙头企业居国内领先地位。椒江区医药化工、服装机械和电子电器产业集群中都有居国内行业领先地位的优秀大企业。海正集团、飞跃集团、杰克控股集团、方远集团、星星集团入围全国500强企业。这些大企业带动了周围相同或相关产业的小企业发展,并在生产技术方面起示范作用。海正药业集团是国内最大的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生产基地,全国重点化学原料药骨干企业和出日创汇企业;飞跃集团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缝纫机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年产各类缝纫机200万台,“飞跃”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并进入全国乡镇企业出口创汇加强。第四,产业外向度高。椒江区产业外向度高,2006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与外贸依存度、出口依存度已分别达到48.3%和31.7%。服装机械、医药化工和家用电器企业一半以上产品用于出口。海正药业公司80%以上的原料药产品销往30多个国家,特别是在欧美地区拥有领先的市场份额;飞跃、宝石等缝纫机整机制造企业,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最具竞争力的缝纫机品牌企业,飞跃集团所生产的超高速包缝机、绷缝机占世界总产量50%。一批优秀企业还在海外建立了自己的客户网络和研发基地,这对稳定市场,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大有帮助。 [1][2][3]下一页二、椒江产业集群成功路径椒江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基本都是在市场化进程中依靠内源性民间力量发展起来的,属于原生型产业集群。民营企业家创新和创业是椒江产业集群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同时,地方政府采取柔性化和灵活性的“开明政策”,积极鼓励、

浙江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经济学 浙江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是国民经济中最活跃的成份,也是维持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更是提供就业机会和进行科技改革的重要源泉。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速度喜人,因此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巨大的作用,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国家的繁荣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在浙江地区,像娃哈哈、东方通信这样的大型优质企业毕竟还是太少。浙江省作为全国经济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地区和中小企业拥有量最多及最发达的的省份之一,根据2011年的数据,我省拥有各类中小企业290多万家,占了全省企业总数的99.7%,并且浙江全省工业总量的84%、工业税收的81%、外贸出口的82%、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93%都是来自于中小企业。因此,浙江中小企业是浙江经济的关键力量,对浙江省的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通过对以下文献的整理,可以得出这些文献主要研究了浙江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现状,并从中小企业自身、金融机构、政府及社会等三方面入手,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三方必须共同努力。 因此,这些文献对于浙江中小企业今后的发展有着历史性和战略性的意义。通过对上述几大问题的研究,旨在为浙江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点意见和建议。 二、研究主要成果 1.信用意识建设方面的成果 钱程在《基于信用缺失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分析》一文中提到:融资难问题已严重制约了浙江中小企业的发展,而信用缺失是造成他们融资难问题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要构建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一)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意识(二)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三)健全有效地中小企业信用服务体系(四)完善中小企业诚信激励和约束机制。 周小和在《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境及其对策——以浙江为例》中提出:影响浙江中小

浙江省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

内容摘要 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更是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但是随之而来的贸易纠纷、贸易壁垒却始终困扰着我们。同时由于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使得中小企业的对外贸易出现了许多困难。因此在未来的国际贸易中,中小企业是否还具有竞争优势,中国制造能否继续推进中国经济的前进成为许多人所关心的问题。本文以中小企业较多的浙江省为例,研究分析浙江省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对策。 本文主要从三个主要方面来研究中小企业的对外贸易前景: 1.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现状。阐述当前形势下浙江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总体情况,分析在贸易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对企业造成的影响,以及企业的应对措施和收到的成效。 2.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影响因素。研究分析浙江省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 3.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应对措施。通过对影响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中小企业外贸现状影响因素应对措施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foreign trade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particularly since China joined the WTO in 2001, it opened a new chapter. but subsequently trade disputes comes, trade barriers has always troubled us. The changes of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environment. makes a lot of troubles to the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foreign trade. Therefore, it has became a great issue whether the Chinese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are still competitive in future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whether made in china can continue to push forward China's economy.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discuss the future of Chinese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by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Zhejiang Province, and research analysis on the important factor in international trade.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from the two main aspects 1.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foreign trade situation. Describ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oreign Trade for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Zhejiang province, analysis the major problems in foreign trade, the effect to the enterprises, corporate responses and the results. 2.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foreign trade. 3. The way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s faced by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foreign trade . KEY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fluence factors counter measures

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系统

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系统 (市科技局) 使 用 说 明 书

目录 1 系统登录 (1) 2 经济强县设置 (2) 3 申报审核 (2) 4 修改密码 (5) 5 查看帮助 (5) 6 注销、切换账号 (5)

浙江省科技创新云平台 1 系统登录 建议使用IE8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在IE浏览器中输入https://www.360docs.net/doc/c86498736.html,/,显示浙江省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登录界面。 输入用户名、密码(使用云平台地方科技局账号),点击“”按钮,系统验证通过后进入系统。 系统成功登录后,界面如下:

2 经济强县设置 经济强县拥有直接审核权限,需由市科技局进行设置。由经济强县推荐提交的申请可直接由市科技局上报,无需再次审核确认。 点击左边菜单“申报管理”——“经济强县设置”,右边显示经济强县设置界面。 勾选经济强县,点击“”按钮即可。 3 申报审核 点击左边菜单“申报管理”——“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右边显示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列表。 默认显示当前批次,已通过下属县(市、区)科技局审批的列表,可通过切换县区查看相应的申报信息。

(一)列表中操作 选择列表中某条记录,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点击企业名称,可以查看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申请表。包括 企业概况、主要新产品情况、申请理由、证明材料等信息。 1、若是经济强县,无需市科技局审批。

●在列表中选择某个企业,点击“”按钮进行上报,也可 2、若是非经济强县,需市科技局审批。 ●点击“”按钮,填写审批意见,通过审批,申报书流转 至市科技局。 ●点击“”按钮,填写审批意见,不通过审批。 (二)导出名单 点击列表下方的“”按钮,可以将审核列表中的数据导 出。

浙江产业集聚

宁波工程学院 社会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题目:浙江省产业集聚状况调研分析报 告 学院名称: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国贸113班 调研组成员及学号: 胡赛飞 11408070309 周雨琪 11408070313 李芳萍 11408070314 杨凌 11408070334 指导教师:聂红隆 定稿日期: 2014年9月1日

调研报告概要 浙江省产业集聚状况调研分析报告 :通过调研了解浙江省产业集群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分析浙江产业集聚所在的问题并提出好的解决措施。根据现有集群研究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要突破集群展的现有瓶颈,逐步培育区域集群的持续竞争力,从而得出以下结论:一是要注重域主导产业的发展和升级,二是要注重集群内部结构的优化和调整,而这两方面的现在很大程度上要依托于区域创新制度的建设、创新环境的营造和政府的支持。 2014年暑假(8月份) 浙江省宁波市周边地区的企业 文献搜集,现场调研,网络搜索

正文 一.调查资料 (一)浙江省年产值过千亿的5个聚集产业 产业名称产值 纺织业51个区块,年产值2950亿元纺织服装和鞋帽制造业53个区块,年产值1860亿元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50个区块,年产值1400亿元通用设备制造业48个区块,年产值1130亿元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7个区块,年产值1120亿元 (二)浙江省各是产业集群总数及产值 城市集群数量(个)产值(亿元)杭州1243380 宁波772500 温州731735 绍兴582647 嘉兴351540 台州671680 丽水25136 湖州30680 金华771310

(三)浙江省规划中的十四个省级集聚区主要集聚区特性介绍 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大江东位于萧山东北部的沿钱塘江区域,处于环杭州湾产业带和环杭州湾城市群的核心位,包括江东新城、临江新城、空港新城和前进工业园区,是杭州的"浦东",是萧山乃至杭州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发展区域、城市发展的重要功能模块,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希望和潜力所在。 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杭州科创产业集聚区定位于以科技创新为重点的现代生产服务业区、以生态和谐为特色的现代生活服务业区,强调生产与生活的相互融合,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科技制高点、新的生态体制示范点,力争成为全省产业集聚区的重点和亮点。 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地理优势明显。其中杭州湾新区将建成长江三角洲南翼的工商名城、宁波市北部的经济中心。 温州瓯江口产业集聚区瓯江口要成为东南沿海城市群的重要开放门户、浙江省临港产业基地的重要组成、温州大都市的滨海城市的拓展区。 湖州南太湖产业集聚区湖州南太湖产业集聚区区位条件优越,产业基础扎实,未来的发展空间将十分广阔。

浙江纺织产业集群的形成及发展

纺织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班级:13经济2班:溢智学号:2013333501134 自古以来就有着“丝绸之府”的美誉而闻名世界,到目前为止,省是我国纺织业的生产大省和出口大省,而纺织行业在全省工业生产和出口贸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极大的促进了省整体的经济实力。省的纺织工业近几年来一直持续高速增长。根据国家纺织工业部多年的调查数据统计显示,从2003~2008年,按照当年价格计算,我国纺织业的工业总产值从7730.9亿元持续增至21272.5亿元,年均增长18.38%。这个惊人的增长不仅仅是在数量上得到增长,而是整个纺织实力都得到了增长。在2004年,纺织行业的出口总量首次超过省,成为我国纺织行业的第一大省。纺织行业的发展是离不开产业集群的发展,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产业集群不容忽视。纺织产业集群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经济地理现象。许多研究表明,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基于产业集群区域特色经济的快速成长和由此产生巨大活力的支持。 一.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分布 1. 纺织产业发展状况 作为省制造企业中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改革开放尤其是1993年以来,纺织产业发展迅猛,纺织服装业的生产与出口均取得快速的增长:与1978年相比,2002年规模以上纺织工业总产值增长了92.36倍,生产总量跃居全国第一;2003~2008年,我国纺织业的工业总产值从7730.9亿元持续增至21272.5亿元,年均增长18.38%,同期,纺织业产品销售收入从7466.1亿元持续增至18562.2亿元,占同期制造业的比重超过5%;利润总额从243.5亿元持续增至675.0亿元,占同期制造业的比重稳定在3.8%~4.5%。;2005-2010年省纺织业实现的销

浙江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经济学
浙江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选题的背景: 浙江省作为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之一,拥有大量的中小企业。全省财政收入的 60% 以上来自中小企业,对浙江省的经济增长、社会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国家税 收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各方面原因的影响,我省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 环境持续恶化,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瓶颈制约持续加大,其中 融资难的问题表现得最为突出,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不少地方出现企业资金链 断裂甚至关闭、破产的局面。 解决浙江省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的阅读,综合了 许多经济学家的观点,并通过对国外经验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建议,有 利于中小企业提高自身素质,完善治理结构,实现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规范。帮助中 小企业创建更大更好的融资环境,不断发展壮大。 选题的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帮助浙江省企业家和政府更加充分的认识到中小企业融资 难问题。对切实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研究目标: 中小企业对浙江经济的发展可谓功不可没,虽然它们创造了浙江经济的繁荣,但其 本身还是被许多问题困扰着,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融资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经济学家 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阐述了浙江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以及引起融资难的各方面原因。 并结合浙江省自身情况与国外经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主要内容:
引言 一、中小企业的概念及重要性
1

(一)中小企业的概念 (二)中小企业的重要性 二、浙江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一)依赖内源融资的状况有所好转,但仍需改善 (二)多数企业融资渠道单一 (三)许多融资途径难度大,导致民间借贷比例高 (四)政府扶植力度不够 三、浙江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一)中小企业自身缺陷 (二)社会信用担保体系缺失 (三)金融机构体系没有对中小企业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 (四)政府缺乏完整的扶植政策体系 四、浙江中小企业融资对策建议 (一)提高企业自身素质 (二)建立完善信用担保系统 (三)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健全的融资体系 (四)完善政策体系,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五)积极鼓励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 研究方法和手段:
本人采用网络调查、文献检索、网络检索等方法来进行论文研究。
技术路线:
2

浙江中小企业创业融资平台

我省中小企业创业融资平台首个区域性组团抱团启动 历时11个月之久的浙江省中小企业创业融资平台台州组团首次评估会议于2010年5月18日召开。去年6月26日浙江省中小企业创业融资平台台州组团揭牌成立。在省信用与担保协会和平台风险评估委员会的多方努力下,浙江省中小企业局、国家开发银行浙江省分行、台州市政府三方签订了相关合作协议。为支持平台内台州组团运作,台州市财政出资300万元给予支持。为进一步防范、控制风险,组团内部进行了一系列的运作流程测试。同时,聘请了专业法律顾问对组团内运作涉及到的文件进行审核,并提供相关法律意见。与融资平台内部的第一、第二组团相比较,台州组团呈现三大特点:一是增强了风险防控能力。台州组团担保机构缴存的风险准备金从100万元增加到了500万元。二是四道闸门防范风险。在原有三道风险闸门的基础上,台州市银合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为组团内担保机构提供反担保。同时,组团内担保机构选择一家无关联企业为台州市银合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作反担保。三是创新建立了AB角制度。即组团内一家担保公司作为A角向平台推荐企业,同时采用抽签的方式选取除A角外的组团内任意担保公司担任B 角,并对A角所推荐的企业进行调查,出具风险评价意见书。 5月18日,浙江省中小企业创业融资平台台州组团首次项目评估会议在杭州三台山庄召开。浙江省经信委副主任、省中小企业局局长高鹰忠会见了台州组团风险评估决策委员会全体委员。省中小企业局副局长高剑明、融资担保处副处长李巧丽、台州市经委副主任金永定、中小企业处副处长翟爱玲、国家开发银行浙江省分行处长沈丹等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省信用与担保协会秘书长、融资平台风险评估决策委员会主任卢绍基主持。 会上,高剑明副局长指出浙江省创业融资平台为我省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政府将给予一定的支持,而台州组团是省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发挥服务中小企业的作用,更要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同时,平台内担保机构在选择推荐项目中要与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紧密结合,发挥相关作用。 台州市经委副主任金永定也作了相关讲话。他首先恭喜了台州组团的成立,并表示台州财政为平台出资300万元。他认为平台发挥了两个优势:一是组建了一个政、企、银、保四方合作的平台;二是解决了传统担保模式单一的局面。对台州组团未来的发展,给出了三条建议:一是要用心去做,合众之力去做好平台工作;二是要严格执行制定好的规章制度;三是要严格把好风险防控关,严控资金流向,防范道德风险。 省信用与担保协会秘书长、融资平台风险评估决策委员会主任卢绍基回顾了台州组团自挂牌近一年来所做的工作,比较了台州组团作为区域性组团的风险控制的创新优势。 本次评估会议共评审15个项目,台州组团内担保机构推荐的浙江大唐电子通信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共计600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项目通过评审,将向国家开发银行浙江省分行报批,这些企业可在近期获得期限为一年的基准利率贷款。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处 浙江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第一个分中心在台州成立 6月29日,浙江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台州分中心暨浙江省中小企业创业融资平台台州组团揭牌仪式在台州耀达国际大酒店隆重举行,这是浙江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在全省范围内设立的第一家分中心,标志着台州开始全面参与打造中小企业创业融资平台,台州中小企业融资有了新思路、新渠道。 “浙江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是浙江省中小企业局针对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差且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仍不健全,大的商业银行普遍不愿意将贷款投向中小企业的现状,为了克服中小企业融资障碍,授权省信用和担保协会出资成立的助贷机构。中心成立后,牵头组织省内优秀担保机构“抱团成整体”,

中国产业集群名单

中国产业集群名单一、浙江省 温州鹿城区 1、中国皮鞋产业集群 2、中国打火机产业集群 温州龙湾区 3、中国人造革产业集群 瑞安市 4、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产业集群 5、中国休闲鞋产业集群 苍南县 6、中国印刷产业集群 温州瓯海区 7、中国锁具产业集群 乐清市 8、中国中低压电器产业集群 永嘉县 9、中国拉链产业集群 平阳县 10、中国塑编包装产业集群 嘉善县

11、中国木业及家具产业集群海宁市 12、中国皮革加工产业集群桐乡市 13、中国毛衫产业集群 平湖市 14、中国光机电产业集群 海盐县 15、中国紧固件产业集群 湖州市吴兴区 16、中国童装产业集群 安吉县 17、中国竹加工产业集群 杭州市萧山区 18、中国钢结构产业集群 桐庐县 19、中国制笔产业集群 富阳市 20、中国白板纸产业集群 宁波市 21、中国西服衬衣产业集群

余姚市 22、中国模具产业集群 慈溪市 23、中国家用小电器产业集群宁海县 24、中国文具产业集群 义乌市 25、中国小商品产业集群 东阳市 26、中国木雕产业集群 永康市 27、中国五金产业集群 诸暨市 28、中国制袜产业集群 玉环县 29、中国中低压阀门产业集群台州市路桥区 30、中国金属固废处理产业集群温岭市 31、中国注塑鞋产业集群 黄岩区

32、中国塑料模具产业集群 台州市 33、中国缝纫机产业集群 绍兴县 34、中国轻纺产业集群 嵊州市 35、中国领带产业集群 舟山市 36、中国渔业加工产业集群 二、广东省 深圳市 37、中国通信电子产业集群 广州黄埔区 38、中国日用消费品产业集群广州市增城市 39、中国牛仔服装产业集群 广州市 40、中国汽车制造产业集群 广州市番禺区 41、中国珠宝首饰加工产业集群广州市花都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