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斯卡生平

帕斯卡生平

帕斯卡生平

1623年6月19日出生在法国奥维涅省的克莱蒙费朗,在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三,也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帕斯卡三岁时,母亲不幸去世。父亲艾基纳是当地法庭的庭长,博学多才。八岁时,举家迁往巴黎。

帕斯卡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他4岁时母亲病故,由受过高等教育、担任政府官员的父亲和两个姐姐负责对他进行教育和培养。他父亲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数学家,在其精心地教育下,帕斯卡很小时就精通欧几里得几何,他自己独立地发现出欧几里得的前32条定理,而且顺序也完全正确。12岁独自发现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后,开始师从父亲学习数学。1631年帕斯卡随家移居巴黎。父亲发现帕斯卡很有出息,在他16岁那年,满心喜欢地带他参加巴黎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小组(法国巴黎科学院的前身)的学术活动,让他开开眼界,17岁时帕斯卡写成了数学水平很高的《圆锥截线论》一文,这是他研究德扎尔格关于综合射影几何的经典工作的结果。笛卡儿坚决不相信16岁的孩子能够写出来这样的书,帕斯卡反过来也不承认笛卡儿的解析几何的价值。

1641年帕斯卡又随家移居鲁昂。1642年到1644年间帮助父亲做税务计算工作时,帕斯卡发明了加法器,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器,现陈列于法国博物馆中。

1646年前帕斯卡一家都信奉天主教。由于他父亲的一场病,使他同一种更加深奥的宗教信仰方式有所接触,对他以后的生活影响很大。帕斯卡和数学家费马通信,他们一起解决某一个上流社会的赌徒兼业余哲学家送来的一个问题,他弄不清楚他赌掷三个骰子出现某种组合时为什么老是输钱。在他们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奠定了近代概率论的基础。到1653年之间,帕斯卡集中精力进行关于真空和流体静力学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1647年重返巴黎居住。他根据托里拆利的理论,进行了大量的实验,1647年的实验曾轰动整个巴黎,他自己说:他的实验根本指导思想是,反对“自然厌恶真空”的传统观念。1647年到1648年,他发表了有关真空问题的论文。他关于真空问题的研究和著作,更加提高了他的声望。1648年帕斯卡设想并进行了对同一地区不同高度大气压强测量的实验,发现了随着高度降低,大气压强增大的规律。在这几年中,帕斯卡在实验中不断取得新发现,并且有多项重大发明,如发明了注射器、水压

机,改进了托里拆利的水银气压计等。

1649年到1651年,帕斯卡同他的合作者皮埃尔(Perier)详细测量同一地

点的大气压变化情况,成为利用气压计进行天气预报的先驱。1651年帕斯卡开始

总结他的实验成果,到1654年写成了《液体平衡及空气重量的论文集》,1663

年正式出版。此后帕斯卡转入了神学研究,1655年他进入神学中心披特垒阿尔。他从怀疑论出发,认为感性和理性知识都不可靠,从而得出信仰高于一切的结论。

帕斯卡从小就体质虚弱,又因过度劳累而使疾病缠身。然而正是他在病休的1651~1654年间,紧张地进行科学工作,写成了关于液体平衡、

帕斯卡计算器

空气的重量和密度及算术三角形等多篇论文,后一篇论文成为概率论的基础。在 1655~1659年间还写了许多宗教著作。晚年,有人建议他把关于旋轮线的研究结果发表出来,于是他又沉浸于科学兴趣之中,但从1659年2月起,病情加重,使他不能正常工作,而安于虔诚的宗教生活。最后,在巨大的病痛中逝世。

1662年8月19日帕斯卡逝世,终年39岁。后人为纪念帕斯卡的贡献,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压强的单位,简称帕,符号是Pa。

《乱世枭雄》中张作霖的经典“语录”

《乱世枭雄》中张作霖的经典“语录” 1:"刚才你吓了我一跳,现在我要吓你一死" ——(有一天,张作霖到街上散步,正在悠哉游哉,猛然耳边一声巨吼:"豆腐!"张大帅吓了一大跳。卖豆腐的如何有这么大的嗓门?盖大帅进入沉思中也,冷不防的一声,谁都会吓一跳。张作霖勃然大怒,随即叫卫兵将卖豆腐的捆了起来,架到墙根作枪毙状。吓得卖豆腐的浑身发抖,大汗淋漓,连呼"大王饶命!"。张作霖心满意足,"妈啦个巴子的!你吓我一跳,我也吓你一跳!"告诉卫兵松绑,放卖豆腐的回家。) 2:"好!郑爷,我今天卖给你这条右腿你敢要不?" ——(张作霖赌钱输光后被仇家请来的土匪郑大虎扣下,要求其继续押身上的肉赌时说到) 3:"我生生死死滚滚爬爬多少次了,死算得了什么,只要我有三寸气在,你想想你该怎么办" ——(张作霖打劫钱二爷后警告其道) 4:"刚才你说什么我张作霖站着进去躺着出来,可以,我早把生死二

字置之度外,扒皮点天灯大卸八块挖心掏肝任凭自便,你要想用这个要挟我要挟不住,但我这个人讲直理,我就认为你那么做不对,叫绿林人谈为笑柄,哪个都得笑掉大牙" ——(张作霖劝诫金寿山别霸占田小风时说到) 5:"大丈夫生在天地之间,凡事恩怨分明,我是有恩必报,有仇不饶。" ——(张作霖立志要报某某大仇时常说的话) 6:"他妈拉巴子的,你们好好干,咱们奉天什么都有,干好了,我除了老婆不能给你们,什么都可以给你们" ——(张作霖对讲武堂学生讲话) 7:"土匪做大了,就是皇帝。皇帝做坏了,还不如土匪,关键看他会不会混。" ——(土匪时期张作霖与众匪谈及其处世哲学) 8:"皇帝老子不比咱多一只耳朵,官老爷裤裆里不比咱多一个蛋,枪

世界著名建筑师及其作品简介

世界著名建筑师及其作品简介篇首语建筑是一个美妙的东西,建筑反映的不只是建筑本身的造型和内部的空间关系。从建筑里你能解读到建筑大师的人生观和建筑说蕴涵的文化。从一个建筑看世界,你能从中领略到永恒。一、世界著名建筑师及其作品简介二、世界著名建筑之夜景欣赏一、世界著名建筑师及其作品简介(1)、Frank Lloyd Wright 赖特(2)、Le Corbusier 勒??柯布西耶(3)、Richard Meier 理查德??迈耶(1)、 Frank Lloyd Wright 赖特生平简介:※1867年6月8日生于威斯康星州里奇兰森特,(年代不详)在威斯康星大学攻读土木工程,但成绩平平,差3个月毕业时即离校。※ 1887年前往芝加哥寻找工作。在芝加哥建筑界深受建筑师 D.阿特勒(Adler)和L.沙利文 Louis Henry Sullivan 的影响。※ 1888年进入https://www.360docs.net/doc/c86629489.html,建筑事务所。※ 1889年结婚与第一任妻室有六个孩子。1867(1869)年6月8日生于威斯康星州里奇兰森特※1893年开设事务所,直至去世,其间共设计出800 余座建筑物,其中建成的约 400处。※ 1905年到日本旅行。※ 1909年爱上一位顾客的妻子,与第一任妻室分居。同年赖特到欧洲与日本旅行,以躲避社会各界对其的指责。※ 1911年赖特回国居住在其家乡威斯康星州塔里埃森。※ 1914年赖特情人与他的孩子在塔里埃森被意外的大火烧死。※ 1959年4月9日于美国菲尼克斯逝世。主要作品概况:※ 1902年芝加哥威利茨住宅 Willitts House ※ 1904年纽约州布法罗市拉金公司办公楼(Larkin Building)※ 1907年伊利诺州罗伯茨住宅

世界十大最著名建筑师的生平及作品介绍一

世界十大最著名建筑师的生平及作品介绍一:创新建筑师代表: Santiago Calatrava (卡拉特拉瓦) Santiago Calatrava 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Santiago Calatrava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闻名于世,他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的火车站。最近的作品就是著名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由于Calatrava 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绳的掌握。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美观,同时亦有着惊人的力学效率。所以,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他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泉源。他设计的桥梁以纯粹结构形成的优雅动态而举世闻名,展现出技术理性所能呈现的逻辑的美,而又仿佛超越了地心引力和结构法则的束缚。 有的时候,他的设计难免会让人想起外星来客,极其突兀的技术美似乎全然出乎地球人的常规预

料。这当然是得益于他在结构工程专业上的特长。早自20世纪初以来,桥梁的设计一直被托付给了路桥结构工程师,建筑师退避三舍好像已成习惯。由于有了卡拉特拉瓦,全世界的建筑师们才忽然发现了新的课题,在90年代前后爆发了对桥梁进行建筑设计的热潮,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开始塑造城市中的这类元素,进而影响到城市的面貌。2001年,卡拉特拉瓦在美国的第一个作品建成,是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的美术博物馆扩建工程。此地原有一个旧馆,是在1957年由当地的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这一次卡拉特拉瓦加建的Quadracci展厅,名号不大,其实却造成了绝对喧宾夺主的局面。

初中物理连通器

秋季学期第五讲连通器我们已经学习了液体压强,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和固体压强,液体压强有许多的应用,其中连通器是我们接触到最常见的。 图1 洗手池,注意下端弯曲的连接部分图2. 水坝神奇的水闸系统你是否留意过家里的洗脸池下面水管,按常理来看,笔直的管子更容易让水流入下水道中,为什么却要做成如图1所示弯弯的一段呢?你是否思考过长江上的发电站水坝内外的船怎么样才能穿过大坝?你是否考虑过为什么教学楼内开水器的水位计能够显示炉内水的高度?很多显而易见却容易被忽略的生活现象,往往蕴含着很多有趣的物理知识,只要有发现的眼睛,就不会找不到物理的规律。 一、连通器及其原理 连通器: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图3. 连通器原理 我们已经知道在一个U型管中,如果只装一种液体不流动时,容器中的各个液面总是保持相平。如图3所示,底端CD处,由帕斯卡定律,在界面处所产生的压强应该相等(或者同一截面压力相等),当液面静止时,根据压强相等有 = p p 左右,= gh gh ρρ 左右 所以此时有

这就是连通器的原理。连通器的这个特点,可以解释很多生活中的现象。 【例题1】留心观察居民楼里的下水管(比如你家住在二楼,走进卫生间向上看, 就能见到三楼的下水管),你会发现水池、抽水马桶的下水管有一段是弯成U形的,如图1所示.你知道这一段弯管有什么作用吗?说说它的工作原理. 【例题2】烧水用的水壶,应用了什么原理? 图4. 水壶 【例题3】如图5所示,公路两侧的甲、乙两条水渠由路面下的倾斜涵洞相连,两渠水面相平,涵洞中的水流方向,正确的说法是 A、水从水渠乙流向水渠甲 B、水从水渠甲流向水渠乙 C、因水面相平,水不流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图5. 涵洞【例题4】在连通器的两端分别装有清水和煤油,液面相平,如图6所示,如果将阀 门K打开,则() 图6. U型管 A、煤油向右流动 B、清水向左流动 C、均不流动 D、无法判断 【考点总结】 要判断连通器中各液面是否相平时,首先要知道连通器里装的是不是同种液体。如

北美木材知识介绍

北美木材知识介绍 中文英文拉丁文 白云杉White Spruce Picea Glauch 红云杉Red Spruce Picea Rubens 黑云杉Black Spruce Picea Mariana 恩氏云杉Engelmann Spruce Picea engelmannii 屋柱松Lodgepole Pine Pinus contorta 短叶松Jack Pine Pinus banksiana 高山冷杉Alpine Fir Abies Lasiocarpa 冷杉Balsam Fir Abies Balsamea 铁杉/冷杉群 (Hemlock/Fir) 中文英文拉丁文 加西铁杉 Western Hemlock Tsuga heterophylla 便冷杉 Amabilis Fir Abies amabilis 大冷杉 Grand Fir Abies grandis 花旗松/ 北美黄杉 Douglas fir Pseudotsuga menziesii 白松木树种群 (Spruce/Pine/Fir) 【产品简介】SPF(云杉Spruce-松树Pine-冷杉Fir)俗称加松,是一种针叶木规格材的名称,由云杉、松树和冷杉树种组合而成。这些树种的性质相近,广泛分布于加拿大的森林中。SPF规格材的纤维强度高,重量轻并且易加工,是建造木结构房屋和桁架的优良材料。SPF 规格材经过窑炉干燥,使木材线条平直、尺寸稳定。其洁净、偏白色

并带有小树节的优美外观使其也适合用于室内装饰。用途:建筑工地口料、木方,装修龙骨,托盘面板,包装箱板,家具板材,楼梯踏板、扶手,木结构房屋墙体和桁架等。 产品等级:SE A级 J级二级三级四级 欧洲云杉/赤松 木材品种:云杉 一般而言,云杉木颜色浅。大多白色到浅黄色,边材和心材区别很小。生长轮形状较淡,通常纹路垂直、非渗水、质地细微到中等。 用途 由于容易成型和粘合,云杉用于造船。由于共鸣品质优良,它也用作大钢琴、声学吉他和其它弦乐器的共鸣板。由于比同等重量的钢制组件强度高,加西云杉也用于建造飞机模件组件。它几乎无嗅无味,因此适用于食品储存和加工。

帕斯卡原理及其应用

帕斯卡原理及其应用 ?帕斯卡原理: ?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这个规律被称为帕斯卡原理。帕斯卡原理揭示了液体压强的传递规律,是许多液压系统和液压机工作的基础。如用于维修汽车的液压千斤顶(如图),汽车的液压刹车系统,铲车等部用了液压技术。 ? ?液压机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两个活塞,与同一容器的液体相接触。施加于小活塞的压强被液体传递给大活塞,大活塞便可以产生一个与其表面面积成正比的力。 ? ?帕斯卡: ?帕斯卡发现了液体传递压强的基本规律,这就是著名的帕斯卡定律.所有的液压机械都是根据帕斯卡定律设计的,所以帕斯卡被称为“液压机之父”.? ?通过观察,帕斯卡设计了“帕斯卡球”实验,帕斯卡球是一个壁上有许多小孔的空心球,球上连接一个圆筒,筒里有可以移动的活塞.把水灌进球和筒里,向里压活塞,水便从各个小孔里喷射出来了,成了一支“多孔水枪”帕斯卡球的实验证明,液体能够把它所受到的压强向各个方向.通过观察发现每个孔喷出去水的距离差不多,这说明,每个孔所受到的压强都相同。 ?在初中阶段,液体压强原理可表述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的各处,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不同的液体,在同一深度产生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 ?特点:加在封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 ?裂桶实验: ?帕斯卡在1648年表演了用一个著名的实验:他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桶,在桶

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从楼房的阳台上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到了几杯水,桶就裂了,桶里的水就从裂缝中流了出来。原来由于细管子的容积较小,几杯水灌进去,其深度h很大。一个容器里的液体,对容器底部(或侧壁)产生的压力远大于液体自身所受的重力。

张作霖重要事迹

张作霖重要事迹 寄语: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汉族,奉天省海城县小洼村人。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乳名老疙瘩,他喜欢别人叫他“张大帅”。出身贫寒的张作霖,有着东北人的豪爽,性格直率。从一个穷小子成为一个土匪,再成为东北王,直至手握军权统治整个东三省,“东北王张作霖”重要事迹有哪些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割据东北 袁世凯出任大总统后,1912年,张作霖被任命为第二十七师中将师长,袁世凯称帝后,又被封为子爵、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巡按使;袁死后,张作霖被北京政府任命为奉天督军兼省长、1918年9月被任命为东三省巡阅使,利用日本的势力控制了奉、吉、黑三省,成为奉系首领。 1916年4月22日,张作霖已经当上了奉天督军兼奉天巡按使,掌握了奉天省的军政大权,成了边疆大吏,有了相当地位,同以前小小的师长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因此,更加引起日本当权者的注意。然而,尽管张作霖一个劲地巴结日本人,但在日本统治集团的军政两界,对张作霖却存在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 这些看法是和当时日本极力推行的“满蒙独立运动”紧密相关的。所谓“满蒙独立运动”,其实就是日本人推行的要把中国的领土割让给日本的运动。日本妄想把内蒙东部和整个东北变成一个实体,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建立满蒙王国,由日本托管。一派认为,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依靠宗社党和内蒙叛匪。而宗社党的头目就是清朝的肃亲王善耆,1912年1月25日,清廷举行最后一次御前会议,决定清帝退位。宗社党坚决反对。他们为了保存实力,肃亲王善耆等一伙六十余人,在北京守备队队长日本顾问菊池武夫的协助下,于2月5日密潜到旅顺,被日本人保护起来,待机而起。宗社党是一个以复辟清朝为宗旨的反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反动组织,其成员都是清朝的宗室贵族,遗老腐儒。他们积极投靠日本,企图东山再起。日本也正想利用他们,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一派是日本参谋本部(二部)、日本关东都督和日本浪人川岛浪速等。他们认为,张作霖是实现“满蒙独立运动”的最大障碍,必须除掉。 另一派认为,实现满蒙独立,应该利用张作霖,张作霖是日本的最好帮手,

“贾宪三角”——中国的帕斯卡三角形

“贾宪三角”——中国的帕斯卡三角形 中国的数学发展到宋元时期,终于走到了它的高峰。在这个数学创新的黄金时期中,各种数学成果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当首推北宋数学家贾宪创制的“贾宪三角”了。 由于史书没有贾宪的传记,所以我们今天对这位数学家的生平事迹已经无法搞清楚了。只知道他曾经当过宋代”左班殿直”的小官,是当时天文数学家楚衍的学生,还写过两部数学著作,可惜这两部著作现在都失传了。幸亏南宋数学家杨辉在他的书中引述了贾宪的许多数学思想资料,才使我们今天得以了解贾宪在数学上的重大贡献。 贾宪最著名的数学成就,是他创制了一幅数字图式,即“开方作法本源图”(见下图)。这幅图现见于杨辉的书中,但杨辉在引用了这幅图后特意说明:“贾宪用此术”。所以过去我国数学界把这幅图称为“杨辉三角”,实际上是不妥当的,应该称为“贾宪三角”才最为 图1-6-1开方作法本源图 用现代的数学术语来说,这幅“开方作法本源图”实际上是一个指数为正整数的二项式定理系数表。稍懂代数的读者都知道:

如果把以上式子中等号右边的各个系数排列起来,则可得: 这正好与“开方作法本源图”上的数字完全相符。 这样一种二项式系数的展开规律,在西方数学史上被称为“帕斯卡三角形”。帕斯卡是法国数学家,他是在1654年所著的书中给出类似于贾宪“开方作法本源图”的数字三角形表的(见图1-6-1)。其实在欧洲,类似的数字三角形也并非帕斯卡最先发明,只是开始没有广泛流传罢了。西方最古的此类数字三角形,可以上溯到1527年;但与贾宪的这个图相比,已经晚了四百多年。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把这项中国人最先发明的数学成果称为“贾宪三角”而载人史册。 不仅如此,贾宪的这个图还蕴含了图中数字的产生规律。细心的读者也许已经发现,这个三角形的两条斜边都是由数字1所组成的,而其他的数都等于它肩上的两个数相加。按此规律,这个数字三角形可以写到任意多层;也就是说,二项式任意正整次幂的系数展开都可以按照这个图很容易地得到。

帕斯卡原理及其发现过程

定义 帕斯卡定律:加在密闭液体任一部分的压强,必然按其原来的大小,由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 原理的发现 发现定理1651~1654年,帕斯卡研究了液体静力学和空气的重力的各种效应。经过数年的观察、实验和思考,综合成《论液体的平衡和空气的重力》一书。提出了著名的帕斯卡定律(或称帕斯卡原理),即;加在密闭液体任何一部分上的压强,必然按照其原来的大小由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 原理的意义 著名科学史家沃尔夫称,帕斯卡的这一发现是17世纪力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帕斯卡在此书中详细讨论了液体压强问题。在第一章中,帕斯卡叙述了几种实验,它们的结果表明,任何水柱,不论直立或倾斜,也不论其截面积的大小,只要竖直高度相同,则施加于水柱底部的某一已知面积的活塞上的力也相同。这一个力实际上是液体所受的重力。书中详细叙述了密封容器中的流体能传递压强,讨论了连通器的原理。帕斯卡利用一个充水的容器,它有两个圆筒形的出口,除此之外,其他部分都封闭。两个出口的截面积相差100倍,在每一个出口的圆筒中放入一个大小刚好适合的活塞,则小活塞上一个人施加的推力等于大活塞上100人所施加的推力,因而可以胜过大活塞上99个人施加的推力,不管这两个出口大小的比例如何,只要施加于两个活塞上的力和两个出口的大小成比例,则水的平衡就可以实现。帕斯卡在书中一一叙述了密闭液体、压强不变、向各方传递等帕斯卡定律的基本点。 定律的发现 此书是帕斯卡于1653年写成的,但直到他逝世后的第二年----1663年才首次面世。帕斯卡是在大量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又用虚功原理加以;证明才发现了帕斯卡定律的。在帕斯卡做过的大量实验中,最著名的一个是这样的:他用一个木酒桶,顶端开一个孔,孔中插接一根很长的铁管子,将接插口密封好。实验的时候,酒桶中先权满水,然后慢慢地往铁管子里注几杯水,当管子中的水柱高达几米的时候,就见木桶突然破裂,水从裂缝中向四面八方喷出。帕斯卡定律的发现,为流体静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发展 帕斯卡还在这一定律的基础上提出了连通器的原理和后来得到广泛应用的水压机的最初设想。他又指出器壁上所受的、由于液体重力而产生的压强,仅仅与深度有关;他用实验,并从理论上解释了与此有关的液体静力学佯谬现象。他在一周之内就突击读完了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前六本,并还能把它应用于力学。1653年,他进入牛津大学里奥尔学院做工读生。他没有取得学士学位,而是在1663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应用 帕斯卡定律是流体(气体或液体)力学中,指封闭容器中的静止流体的某一部分发生的压强变化,将毫无损失地传递至流体的各个部分和容器壁。帕斯卡首先阐述了此定律。压强等于作用力除以作用面积。根据帕斯卡原理,在水力系统中的一个活塞上施加一定的压强,必将在另一个活塞上产生相同的压强增量。如果第二个活塞的面积是第一个活塞的面积的10倍,那么作用于第二个活塞上的力将增大为第一个活塞的10倍,而两个活塞上的压强仍然相等。水压机就是帕斯卡原理的实例。它具有多种用途,如液压制动等。帕斯卡还发现:静止流体中任一点的压强各向相等,即该点在通过它的所有平面上的压强都相等。这一事实也称作帕斯卡原理(定律)。

数学家布莱士帕斯卡生平简介

数学家布莱士帕斯卡生平简介 布莱士·帕斯卡BlaisePascal公元1623年6月19日出生于多姆山省奥弗涅地区的 克莱蒙费朗,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散文家。 16岁时发现著名的帕斯卡六边形定理:内接于一个二次曲线的六边形的三双对边的交点共线。17岁时写成《圆锥曲线论》1640,是研究德札尔格GirardDesargues射影几何工作心得的论文,包括上述定理。这些工作是自希腊阿波罗尼奥斯ApolloniusofPerga以来 圆锥曲线论的最大进步。1642年他设计并制作了一台能自动进位的加减法计算装置,被称为是世界上第一台数字计算器,为以后的计算机设计提供了基本原理。1654年他开始研究几个方面的数学问题,在无穷小分析上深入探讨了不可分原理,得出求不同曲线所围面积 和重心的一般方法,并以积分学的原理解决了摆线问题,于1658年完成《论摆线》。他 的论文手稿对莱布尼茨GottfriedLeibniz建立微积分学有很大启发。在研究二项式系数 性质时,写成《算术三角形》向巴黎科学院提交,后收入他的全集,并于1665年发表。 其中给出的二项式系数展开后人称为“帕斯卡三角形”,实际它已在约1100年由中国的 贾宪所知。在与费马PierreFermat的通信中讨论赌金分配问题,对早期概率论的发展颇 有影响。他还制作了水银气压计1646,写了液体平衡、空气的重量和密度等方向的论文1651-1654。自1655年隐居修道院,写下《思想录》1658等经典著作。 布莱士·帕斯卡是一位天才型的科学家,在数学、物理、哲学、散文等领域内都有着 非凡的建树,一生之中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是帕斯卡的父亲自己教育了帕斯卡,16岁的时候帕斯卡就发现著名的帕斯卡六边形定理,在其短暂的39年的生命中帕斯卡在科学上 做出了许多成就。 1623年6月19日,帕斯卡诞生于法国多姆山省克莱蒙费朗城。 1631年帕斯卡随家移居巴黎,他自己独立地发现出欧几里得的前32条定理,而且顺 序也完全正确。12岁独自发现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17岁时帕斯卡写成了 数学水平很高的<圆锥截线论>一文。 1641年帕斯卡又随家移居鲁昂。 1642年到1644年间,帕斯卡发明了加法器,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器。 1646年前,帕斯卡一家都信奉天主教。 1646年他为了检验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和托里拆利的理论,制作了水银气压计, 1653年,帕斯卡集中精力进行关于真空和流体静力学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1647年,帕斯卡重返巴黎居住,他根据托里拆利的理论,进行了大量的实验,这个实验曾轰动整个巴黎。

液压千斤顶帕斯卡原理

液压千斤顶帕斯卡原理 液压千斤顶又称油压千斤顶,是一种采用柱塞或液压缸作为刚性顶举件的千斤顶。简单起重设备一般只备有起升机构,用以起升重物。构造简单、重量轻、便于携带,移动方便。常用的简单起重设备有液压千斤顶、滑车和卷扬机等。 千斤顶是一种起重高度小的最简单的起重设备。它有机械式和液压式两种。机械式千斤顶又有齿条式与螺旋式两种,由于起重量小,操作费力,一般只用于机械维修工作,在修桥过程中不适用。液压工程千斤顶结构紧凑,工作平稳,有自锁作用。 通用液压千斤顶适用于起重高度不大的各种起重作业。它由油室1、油泵2、储油腔3、活塞4、摇把5、油阀6等主要部分组成。 专用液压千斤顶使专用的张拉机具,在制作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时,对预应力钢筋施加张力。专用液压千斤顶多为双作用式。常用的有穿心式和锥锚式两种。 其工作原理。张拉时,打开前后油嘴,从后油嘴向张拉工作油室内供油,张拉缸缸体向后移动。由于缸索锚固在千斤顶层部的工具锚上,因此千斤顶通过工具将钢索拉长。 当钢索张拉到需要的长度时,关闭后油嘴,从前油嘴进油至顶压缸内,使顶压缸活塞向前伸移而顶住锚塞,并将锚塞压入锚圈中,从而使钢索锚固。打开后油嘴并继续从前油嘴进油,这时张拉缸向前移动,缸内油液回流。最后打开前油嘴,使顶压缸内的油液回流,顶压活塞由于复位弹簧的作用而复还原位。超薄液压千斤顶. 小千斤顶有外壳、大活塞、小活塞、扳手、油箱等部件组成。工作原理是扳手往上走带动小活塞向上,油箱里的油通过油管和单向阀门被吸进小活塞下部,扳手往下压时带动小活塞向下,油箱与小活塞下部油路被单向阀门堵上。 小活塞下部的油通过内部油路和单向阀门被压进大活塞下部,因杠杆作用小活塞下部压力增大数十倍,大活塞面积又是小活塞面积的数十倍,有手动产生的油压被挤进大活塞,有帕斯卡原理知大小活塞面积比与压力比相同。 这样一来,手上的力通过扳手到小活塞上增大了十多倍(暂按15倍),小活塞到大活塞力有增大十多倍(暂按15倍),到大活塞(顶车时伸出的活动部分)力量=15X15=225倍的力量了,假若手上用每20公斤力,就可以产生20X225=4500公斤(4.5吨)的力量。工作原理就是如此。当用完后,有一个平时关闭的阀门手动打开,油就靠汽车重量将油挤回油箱。 注意事项: 1:液压千斤顶在顶升作业时,要选择合适吨位的液压千斤顶:承载能力不可超负荷,选择液压千斤顶的承载能力需大于重物重力的1.2倍;液压千斤顶最低高度合适,为了便于取出,

一代枭雄张作霖的东北王之路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他投到宋庆毅军当了一名骑兵。那年,他20岁。他喜好马匹,“以精骑击,得名擢哨长”。甲午战败,他逃回了辽西。1895年,他21岁时同赵家庙地主赵占元的二女儿赵春桂结婚。赵春桂是张作霖的原配夫人,是张首芳、张学良、张学铭的生母。 张作霖是个不甘寂寞的人,甲午战后的辽西是个三不管地区。散兵游勇成群,乞丐难民遍野。官府腐败,土匪横行,百姓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在这种情况下,1900年,张作霖在岳父赵占元的帮助下,在赵家庙成立了一个民团,有二十多人,他当上了小头目,负责附近几个村子的治安。他负责的地区称为保险区。张作霖在保险区内很守规矩,不仅遵章守纪,而且维护治安。因此,在这个地区胡匪的骚扰得到遏制。张作霖也得到村人的称赞,他的声名由此鹊起。后来他管辖的范围逐渐扩大,达到二十多个村子。 在赵家庙的西北,也有个民团,团主叫金寿山。金寿山收罗了一批地痞流氓,组成了一百多人的民团。民团的总部设在中安堡,其周围地区是他的保险区。金寿山在保险区内横行霸道,无恶不作,比胡匪还凶残。百姓被逼得实在无法,就去请名声较好的张作霖帮忙。张作霖率众驱走了金寿山,占据了中安堡。他的队伍增加了,势力扩大了。 但金寿山并不甘于服输,在1901年腊月三十夜半率部偷袭了张作霖。张作霖携带妻女率众突围,逃到了姜家屯,继而又逃往八角台。八角台(今属台安县)是个大集镇,商号有五十多家。本来张作霖是想从八角台借道投奔辽南的绿林冯德麟(即冯麟阁)的,但是到了八角台,他的四十多人就被留下了,借以保护地面。这都得益于张作霖的名声好,不扰民。

后来,八角台的头目张景惠主动让贤,甘居副职,张作霖做了团练长,地方的绅商也表赞成。从此,张作霖就在八角台落了脚,这里也成了他的发家地。张作霖为人机敏、长于计谋,在八角台商会会长张紫云的帮助下,张作霖以弟子身份叩见了新民府知府增温,从此“改邪归正”,被政府收编,使武装力量不断壮大,他就是依靠这支民团武装,巧使手段,占新民进奉天,平步青云,扶摇直上。袁世凯出任大总统后,1912年,张作霖被任命为第二十七师中将师长,袁世凯称帝后,又被封为子爵、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巡按使;袁死后,张作霖被北京政府任命为奉天督军兼省长,1918年9月被任命为东三省巡阅使,利用日本的势力控制了奉、吉、黑三省,成为奉系首领。 张作霖,字雨亭,北洋军阀。1875年3月19日(清光绪元年二月十二日)生,自小出身农家。张作霖是“北洋政府”最后一个掌权者,号称“东北王”。1928年被蒋介石战败,退回东北途中被日军炸死在皇姑屯,时年53岁。 史学界关于张作霖祖籍主要有两说:一为山东说。《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张公行状》中写道:“公讳作霖,字雨亭,奉天海城人,远祖居山东,族甚蕃,清道光初徙居海城。祖发业农,称素封。”“行状”是过去死者家属叙述死者世系、籍贯、事迹的纪念文体。 该文称“远祖居山东”,主山东省说。一为河北说。河北中又有大城、高阳、河间三说。在《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张公雨亭神道碑》写道:“公讳作霖,字雨亭。其先为直隶人,清末迁奉天海城。”这通碑文是督军署参谋长臧式毅领衔,又有8位处长署名的,载于《张大元帅哀挽录》。 文中明确地说“其先为直隶人”,即是河北人,主河北说。从有关历史记载看,张作霖的祖籍是诸说并存,多数学者主河北省说。张作霖之子张学良多次自称祖籍是河北省大城县。据《大城县志》记载及当地老人记述,第一次直奉战争期间,张作霖曾回到河北省大城县南赵扶冯庄认祖,但由于族中老人反对(族人认为其年轻时当过“胡子”,有辱门风,担心奉系失败牵连族人)而未能归宗,张作霖一直对此耿耿于怀。

赖特的设计理念

赖特的设计理念 建筑是一个美妙的东西,建筑反映的不只是建筑本身的造型和内部的空间关系。 从建筑里你能解读到建筑大师的人生观和建筑说蕴涵的文化。从一个建筑看世界,你能从中领略到永恒。 赖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赖特从小就生长在威斯康星峡谷的大自然环境之中,在农场赖特过起了日出而居,日落而歇的生活。想大自然索取的艰苦劳动中他了解了土地,感悟到蕴藏在四季之中的神秘的力量和潜在的生命流,体会到了自然固有的旋律和节奏。 赖特还认为住宅不仅要合理安排卧室,起居室,餐橱,浴厕和书房使之便利日常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增强家庭的内聚力,他的这一认识使他在新的住宅设计中把火炉置于住宅的核心位置,使它成为必不可少但又十分自然的场所。赖特的观念和方法影响了他的建筑。 赖特的一生经历了一个摸索建立空间意义和它的表达,从由实体转向空间,从静态空间到流动和连续空间,在发展到四度的序列展开的动态空间,最后达到戏剧性的空间。布鲁诺。塞维说如此评价赖特的贡献:“有机建筑空间充满着动态,方位诱导,透视和生动明朗的创造,他的动态是创造性的,因为其目的不在于追求耀眼的视觉效果,而是寻求表现生活在其中人的活动本身。 赖特提出了: 1.崇尚自然的建筑观。 赖特的草原式的住宅反映了人类活动,目的,技术和自然的综合它们使住房与宅地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花园几乎伸人到了起居室的心脏,内外混为一体。就日同人的生命。这样,居室就在自然的怀抱之中。他认为:我们的建筑如果有生命力,它就应该反映今天这里的更为生动的人类状况。建筑就是人类受关注之处,人本性更高的表达形式,因此,建筑基本上是人类文献中最伟大的记录,也是时代,地域和人的最忠实的记录。 2.属于美国的建筑文化。 我们不应该无视后代的要求,但更应该寻求现时的欢乐和丰富的生活,革命不能无视过去的创造,但我们应该努力消化吸收使之进入我们的思想。赖特首先立足于吸收民间传统有价值的东西去创立美国自己的文化,一个例证是住宅的门廊,它最早源于瑞士和帝国的敞廊,后来出现在美国南部种植园主的住宅中,到十九世纪初,美国的住宅普遍采用了门廊作为一个娱乐休息的面积,赖特接受了这一传统构件,但在他的草原式住宅中他不是用门廊围绕住宅内部而是把它用来保持和延长住宅的平面构图,如温斯路住宅。还有一个就是十字行平面的运用,这原来是美国传统住宅的固有形式,这种平面有利于三面采光,赖特继承了这种形式,但他使空间向外伸展,上下穿差,从而产生新的空间效果。 3.活的有机的建筑 建筑师应与自然一样地去创造,一切概念意味着与基地的自然环境相协调,使用木材,石料等天然材料,考虑人的需要和感情。赖特认为“只有当一切都是局部对整

帕斯卡定律及连通器专题练习汇编

帕斯卡定律及连通器专题练习 在注射器内灌一些水,当一手指按压注射器活塞时,堵着出口端的另一手指能感受到水的压力吗?结论1:水(或其他液体)能够传递压强。 帕斯卡球实验。在球内注满水,给球内的水施加一个压强,要求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球内的水, 能把受到的压强向什么方向传递。 结论2:球内的水能将它在某一处受到的压强向各个方向传递。这是液体具有流动性的缘故。 结论3: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且被传递的压强大小相等。这是法国科学家帕斯卡通过反复的研究,发现的规律,所以叫帕斯卡定律。 帕斯卡定律内容: 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由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实验表明,帕斯卡定律对气体也是适用。 如下图,是液压机的示意图。 1、实验表明,当用力推A活塞时,A活塞与水的接触面会产生压强,这个压强被水大小不变地传递到 B 活塞与水的接触面,并对B活塞产生向上的压力,推动B活塞向上运动。把这种传递力的方式叫液压传 动。 2、当力F i作用在小活塞A上时,A活塞对密闭液体产生的压强是P = F i / S i,这一压强通过密闭液体大 小不变地传递到各处,于是液体对大活塞B便产生了压力,得: F2 = PS2 = F1S2 /S I有F1/F2 = S1/S2。 上式表明,S2是S i的几倍,F2就是F i的几倍,在小活塞上加较小的力,就能在大活塞上产生较大的力,这就是液压机的原理。 液压传动:利用液体来传递动力的方式称为液压传动。 1、连通器里如果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这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理。 2、连通器的应用:水壶、涵洞、船闸等

“贾宪三角”——中国的帕斯卡三角形

“贾宪三角”——中国的帕斯卡三角形中国的数学发展到宋元时期,终于走到了它的高峰。在这个数学创新的黄金时期中,各种数学成果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当首推北宋数学家贾宪创制的“贾宪三角”了。 由于史书没有贾宪的传记,所以我们今天对这位数学家的生平事迹已经无法搞清楚了。只知道他曾经当过宋代”左班殿直”的小官,是当时天文数学家楚衍的学生,还写过两部数学著作,可惜这两部著作现在都失传了。幸亏南宋数学家杨辉在他的书中引述了贾宪的许多数学思想资料,才使我们今天得以了解贾宪在数学上的重大贡献。 贾宪最著名的数学成就,是他创制了一幅数字图式,即“开方作法本源图”(见下图)。这幅图现见于杨辉的书中,但杨辉在引用了这幅图后特意说明:“贾宪用此术”。所以过去我国数学界把这幅图称为“杨辉三角”,实际上是不妥当的,应该称为“贾宪三角”才最为 图1-6-1开方作法本源图

用现代的数学术语来说,这幅“开方作法本源图”实际上是一个指数为正整数的二项式定理系数表。稍懂代数的读者都知道: 如果把以上式子中等号右边的各个系数排列起来,则可得: 这正好与“开方作法本源图”上的数字完全相符。 这样一种二项式系数的展开规律,在西方数学史上被称为“帕斯卡三角形”。帕斯卡是法国数学家,他是在1654年所著的书中给出类似于贾宪“开方作法本源图”的数字三角形表的(见图1-6-1)。其实在欧洲,类似的数字三角形也并非帕斯卡最先发明,只是开始没有广泛流传罢了。西方最古的此类数字三角形,可以上溯到1527年;但与贾宪的这个图相比,已经晚了四百多年。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把这项中国人最先发明的数学成果称为“贾宪三角”而载人史册。 不仅如此,贾宪的这个图还蕴含了图中数字的产生规律。细心的读者也许已经发现,这个三角形的两条斜边都是由数字1所组成的,而其他的数都等于它肩上的两个数相加。按此

第2课时 液体压强的应用、帕斯卡定律

第2课时液体压强的应用、帕斯卡定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连通器,了解连通器的原理和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了解帕斯卡定律及其应用. 3.通过本课时的学习,进一步巩固液体压强的综合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 1.能联系生活实际,感知连通器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液体的压力和流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液体压强和液体传递压强的区别.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三峡船闸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连通器的概念和应用. 【教学难点】 液体的压力和流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连通器、注射器三只、墨水、三通管、乳胶管、砝码. 【教学课时】 1课时 【巩固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引入】 教师出示茶壶、水位计和乳牛自动喂水器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点?

学生观察后积极发言:茶壶、水位计和乳牛自动喂水器,它们各自的底部都互相连通. 师像这样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它. 【课堂导学】 【指导预习】 阅读课本P152-P154页的文字内容和插图,在基本概念、定义、规定及规律上,用红笔做上记号,并完成学案中“课前预习”部分.各小组交流讨论,提出预习疑问. 【交流展示】 1.小组代表举手发言,报告“课前预习”答案,教师评价订正. 2.学生质疑,教师指导释疑. 【拓展探究】 知识点1连通器 师1.演示课本图8-22连通器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连通器的原理是什么? 生:1.当连通器中装有同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液面保持相平. 师2.课本图8-23中左管盛水,右管盛煤油,两管液面是否一样平?为什么? 生:2.两管液面不一样平,平衡时F 左=F 右 ,p 左 =p 右 ,由于ρ 水 >ρ 油 ,由p =ρgh可知h 水

林海雪原写忠魂 杨靖宇生平简介

林海雪原铸忠魂 他曾经率领抗日队伍驰骋于东北广阔的土地上;他曾经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军,有力地配合了全国抗日救国运动;他也为了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他就是身经百战的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 那是1933年10月27日夜,天黑如墨,冷风刺人,杨靖宇率部来到辉发江边。因无船摆渡,只好涉水过江。深秋的江水冒着寒气,战士们好多人还没穿上棉衣,站在江边已经浑身发冷,望水生畏。杨靖宇见状,不顾自己肺病复发,率先跳进齐腰深的江水中。战士们见师长跳下江,也不顾一切,相继跳入江中。江水湍急,站立不稳,杨靖宇拉着一个小个战土走在最前面,他回头对战士们大声说道:“同志们!我们抗日打鬼子,连死都不怕,还怕这江水寒冷吗?只要大家咬牙坚持一下,到了对岸就是胜利!” 杨靖宇到长白山区后会见了山林队头领四海山,四海山依仗人多枪好,并没太瞧起这支抗日队伍。所以,当杨靖宇恳切地谈起要联合起来抗日时,他表示要联合抗日可以,但你们必须做到一件事,杨靖宇问什么事,他说,大汉奸邵本良平时残害百姓,你们若能把他给收拾了,我四海山就带领所有的山林队弟兄跟你去打鬼子。 邵本良原是土匪出身,后被张作霖收编并委任为团长。“九一八”事变后投降日寇,任伪满军少将旅长。他凭着兵精将勇、训练有素,也根本没把杨靖宇放在眼里,曾扬言:“有我邵本良在,就没有他杨靖宇!” 1933年秋天,杨靖宇巧使调虎离山计,先率兵攻打凉水,凉水的敌人守不住了,马上向邵本良报告,请求救援。凉水距柳河县城1 25华里,是邵旅后勤基地,邵本良视为命根子。邵本良迅速率200多名骑兵向凉水奔去。经过3个小时狂奔,到达凉水,邵本良拿起望远镜,发现根本没有战斗的迹象。正在疑惑间,凉水守军连长前来报

数学家的故事

數與代數範疇 阿默士與雷因草紙卷 阿默士與雷因 阿默士(Ahmes),古埃及人,約生於公元前17 世紀。 雷因(Henry Rhind),英國人,生於19 世紀。 兩人似乎毫不相干,然而阿默士的著作,卻又被稱為《雷因草紙卷》"Rhind Papyrus"。你知道箇中的原因嗎? 雷因草紙卷 話說在1858 年,英國人雷因在埃及古都的廢墟中發現了一本以象形文字寫成的紙草書。這部紙草書幅面長550 cm,闊33 cm。經鑑定後,發現是至今流傳的兩本最古的埃及數學著作之一。此書的作者阿默士是古埃及的祭司,他在書中寫著:「這本書的很多內容,是從金字塔時代一份更古老的文獻中抄出來的。」 在阿默士的紙草書中,提供了80 多道數學問題的解答方案,內容範圍包括:四則運算、解方程、面積、體積等等,充份展示了古埃及人的數學智慧。此外,書中也採用了一套有趣的記數符號: 阿默士的紙草書原名為《獲知一切奧秘的指南》,然而為了紀念雷因的發現,人們多稱此書為《雷因草紙卷》。 畢達哥拉斯和三角形數

談到畢達哥拉斯 (Pythagoras, 約公元前551-公元前479),我們最熟悉的是「畢氏定理」。然而,畢達哥拉斯最熱衷的,原來並不是幾何學。 畢達哥拉斯是古希臘數學家,他認為每個數字都具有獨特的個性,有善有惡。他更認為 10 是一個完美的數字、神妙莫測。這是因為 10 是首四個正整數 1、2、3 和 4 之和,是一個三角形數。在音樂上,若拉緊一條長度為 1 單位的弦 可發出一個音調 do,把弦的長度改為這四個正整數的比:、和,所發出的便分別是fa、so和高一均的do等主要音調。 畢達哥拉斯創立了一個學派,名為畢達哥拉斯學派。這個學派的組織十分嚴密,並且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他們認為數是萬物的根源。他們研究數,不是為了實際的應用,而是為了透過對數的認識,揭露宇宙的永恆真理。可惜的是,由於學派嚴守保密的原則,所以很多研究成果都已失傳了。 丟番圖享年之謎 丟番圖(Diophantus, 約246 - 330) 是希臘人,長期在亞歷山大城做數學研究工作。當時正是亞歷山大城輝煌的年代,很多數學新觀念也是在那時形成的。由於在丟番圖的著作中,較少提及別的數學家,所以我們很難從他的著作中,判斷他的準確生卒年份,有關他生平的紀錄也不多。 丟番圖的著作 《算術》"Arithmetica" 是丟番圖的主要著作,是一部代數的論著。原書共有13 卷,保留至今天的只有 6 卷,相傳其餘7 卷在一場大火中被燒毀了。在《算術》中,丟番圖採 用了一套數學符號來表示未知量,例如:s 表示x,表示,表示,表 示,他也是首位用符號來表示冪的數學家。然而,由於他所考慮的是實際生活的問題,所以在解方程時,他並不考慮負數解。(在實際生活中,-4 個人是沒有意義的。)

人生境界的名人名言

人生境界的名人名言 导读:1、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罗曼·罗兰 2、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时代所做的工作作为尺度。——徐玮 3、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爱因斯坦 4、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列夫·托尔斯泰 5、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鲁迅 6、人生的跑道是固定的。大自然只给人一条路线,而这条路线也只能够跑一次。人生的各个阶段,都各自分配了适当特质:童年的软弱,青春期的鲁莽,中年的严肃,老人的阅历,都各结出自然的果实,须在它当令的时候予以储存。每个阶段都有值得人们享受爱好的事物。——西塞罗 7、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王阳明 8、生命是一条美丽而曲折的幽径,路旁有妍花的丽蝶,累累的美果,但我们很少去停留观赏,或咀嚼它,只一心一意地渴望赶到我们幻想中更加美丽的豁然开朗的大道。然而在前进的程途中,却逐渐树影凄凉,花蝶匿迹,果实无存,最后终于发觉到达一个荒漠。——

萨拉 9、生活最沉重的负担不是工作,而是无聊。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普希金 10、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华罗庚 11、人生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12、人生并不像火车要通过每个站似的经过每一个生活阶段。人生总是直向前行走,从不留下什么。——刘易斯 13、人生的光荣,不在于永不言败,而在于能够屡扑屡起。——拿破仑 14、人生的快乐和幸福不在金钱,不在爱情,而在真理。即使你想得到的是一种动物式的幸福,生活反正不会任你一边酗酒,一边幸福的,它会时时刻刻猝不及防地给你打击。——契诃夫 15、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布莱克 16、努力学习,勤奋工作,让青春更加光彩。——王光美 17、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普希金 18、人生是各种不同的变故、循环不已的痛苦和欢乐组成的。那种永远不变的蓝天只存在于心灵中间,向现实的人生去要求未免是奢望。——巴尔扎克勤劳远比黄金可贵。——萨迪 19、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