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填空(含答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填空(含答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填空(含答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

1.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水)和(充足的空气)。

2.植物生长必须有(阳光)、(空气)、(水)、(温度)等。当环境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仙人掌、松树和香蕉树的叶子大小与当地降水量的关系)

3.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动物也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

4.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交换关系。(蔷薇)→蚜虫→瓢虫→小鸟;落叶→(蚯蚓)→小鸟;蔷薇—→毛毛虫—→(小鸟)

5.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者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6.(食物链)通常是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7.池塘有哪些水生生物?(有水生植物如水藻水草,鱼类,虾,软体类如田螺河蚌,水鸟类如鸭,水生昆虫,青蛙等);池塘里有哪些非生物?(非生物主要有空气、水、土壤、岩石等)。像池塘里的这些(植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

9.生态瓶里小鱼太多会有什么结果?

(小鱼浮出水面次数更多,甚至会缺氧死亡)。

是不是植物越多越好呢?

(植物过多,影响植物对光的吸收,还会减少动物的活动空间,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10.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几十只昆虫生活在一起不能叫生物群落。)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草原上过度放牧,草原将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

草原上过度放牧,会发生草原退化,面积减少等现象。因为过度放牧,草原上的草大量被牲

畜吃掉,来不及生长、恢复,土地裸露、沙化,生态失衡。

●破坏生态平衡对人类将会有什么影响?如:⑴草原大量放牧,使草原退化,土壤裸露,遇大风形成沙尘暴,污染空气。⑵人类大量砍伐树木,森林消失,野生动物失去家园,与人争抢生存空间,庄稼损毁。⑶人类大量排放污水,污染水体,人类失去清洁饮用水源。

●做对比实验时,为什么要有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和实验组只有一个条件不同,这样可以知道不同的那个条件对实验结果是否有影响,能得出准确、真实的实验结果。

1.产生影子的条件:(遮挡物)、(光源)和(屏),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2.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判断光源的标准: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

发出的光。举例:(燃着的火柴)、(开着的日光灯)等,月亮不是光源。

3.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

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4.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

5.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会不断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光照射的方向(相反)。

6.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

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7.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制造了(日晷)。

8.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

清晨长,再逐渐变短,中午最短,然后逐渐变长,到太阳偏西快落山时最长。

9.,光速是(每秒30万千米)。遮挡物(树、电线杆等)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以直线

形式传播的)。

10.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现象。

11.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人们利用光反射原理发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如(太阳灶)、(额镜)、(潜望镜)。

在我国,人们很早就知道用凹面的铜镜取火。现在使用的太阳灶就是利用(凹面镜)做成的。

奥运会圣火火种就是用凹面镜取得的。

12.照明灯上为什么要装灯罩?教室的墙壁为什么要涂成白色?这都是因为需要增强反光的

原因。灯罩可以把灯泡向上的光反射到下方,和本来向下的光线合在一起,增加亮度;墙壁

涂成白色是因为白色物体反光较强。

13.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太

阳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热源)。

14.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弱)。

15. 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能力强);物体表面光滑程度与吸热本领有关,物体表面光滑比粗糙的反射光的本领(强);因此吸热本领弱;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物体表面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

16. 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的优点,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和所采用的材料、结构、运用的原理有关。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集热器、保温箱、控制系统。

17. 产品的设计,不仅要考虑构造,还要考虑材料的选择、依据的科学原理以及如何方便、实用。

18.阳光下,旗杆的影子长5米,过了一会,旗杆影子变长了。这种现象应发生在(下午)

19.阳光下,有一根10CM的铅笔直立在地上,测得影长5CM,同时测得旗杆的影长2M,旗杆的实际高度大约是( 4 )M。

20.古代,人们用日影观测仪(日晷)来计时,其原理是物体的影子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21. 日常生活中运用光的反射原理举例:教室与房间的墙壁涂成白色;汽车的反光镜;穿衣镜;台灯罩;交警穿的反光衣;汽车的车灯罩;潜水艇上的潜望镜等。

1.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

不平的。

2.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地

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的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

●中国的地形:西部高东部低,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4.地形图用符号和颜色来表示地球表面的(地形)。如深浅不同的棕色和褐色分别表示海拔2000米—5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往往都在6000米以上。

5.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就越来越高,压力也越来越大。地球的深部物质就像一锅煮热的粥,在不断的运动,驱动地球的表层运动,造成地球表层的变化。

6.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7.(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

8.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动物、植物的残留物,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9.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一般来说,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

10.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之一。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土壤与生物的关系:土壤是动植物的生存场所;土壤提供了动物的食物;动植物的残体增加了土壤中的腐殖质;动物能增加土壤中的空气。

11.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最大的土壤颗粒是沙砾,其次是沙,接着是比沙还要小的粉沙,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这些统称为岩石的微粒。沙砾直径大于2毫米,黏土的微粒很小,甚至用肉眼都没有办法看清楚。

12.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

13.(坡度的大小)、(有无植被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14.侵蚀在不断地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也会使土地流失,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

15.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16.河流也是流水侵蚀土地而形成的。河流会侵蚀河床和两岸,并带走泥土,在水流比较缓慢的地方,这些泥土又会沉积下来。

17.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有侵蚀和沉积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出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

18.除了流水,风、冰川、海浪等对土地也有侵蚀和沉积作用。

19.各种自然力量在重塑地表形态的过程中,也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20.人类自身的活动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我们要尽量减少土地遭受侵蚀。

1.(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竖直向下的拉力。

2.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变化越快)。

3.(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时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弹力大小和物体形状改变的程度有关);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4.橡皮筋做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跑得越远。

5.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叫(反冲力)。反冲力方向和小车运动方向(一致)。

6.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

7.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弹簧秤)是利用弹簧“受力越大,伸得越长”的特征制成的;力的单位是“牛”。人们生活中习惯用“克”、“千克”来表示重力和其他力的大小。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 N )”表示。

8.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因此要先估计重力大小。

9.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物体的重量)和(物体运动方式(滚动还是滑动))有关。10.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摩擦力(小),滑动的摩擦力(大)。

11.运动的物体失去动力后自己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滚珠轴承)是一种将滑动变为滚动的装置。

12.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13.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是有用的,有时是有害的;当摩擦力对我们有利的时候我们要适当

(增大)摩擦力(车轮表面、鞋底等),当摩擦力对我们有害的时候需要(减小)摩擦力(锁生锈了、移动重物、轴承等)。

14.自行车上那些地方是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哪些地方是需要减少摩擦力的?是用什么方法增大摩擦力或减小摩擦力的?增大:刹车是靠增加压力的方法;链条和齿轮是采用啮合的方法;车把手表面、脚踏板表面、轮胎表面是采用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减小:车轴、方向轴、脚踏轴采用滚珠轴承代替滑动摩擦。

15.怎样设计能使赛车时速达到300千米以上,同时要尽量做到平稳、安全?

(1)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2)设计力量大的发动机。(3)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行使稳定。(4)车身流线型,阻力减到最低。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讲解学习

第一课小苗的诞生 1、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一粒种子就是一个【幼小的植物体】。只有【条件合适】时,种子才能萌发成幼苗。 3、在自然界,种子春天才开始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温度】。 4、浸泡在水中的种子,水面上的种子能萌发,而下面的种子却没有萌发,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足够的空气】。 5、雨后种子容易萌发,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 6、我国“神舟三号”2002年4月1日成功地返回地面。首次成功搭载并返回用于推广的植物试管苗是【葡萄】、【树莓】和【兰花】。 7、通过实验表明我国研制的飞船,其生命保障系统很完善,【温度】、【光照】、【空气】、【水】等能够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8、在自然界,种子一般在【春季】才开始萌发。 9、怎样制作种子标本盒? ①收集各种植物的种子。○2选择好的,并按自己指定的标准分类。○3利用干燥、透明的小盒或小瓶分类、分装。○4盒内放干燥剂和防虫药。○5收集各类种子资料制作标签,对号贴上标签。○6说明制作日期及制作人。 第二课土壤与植物的生长 1、在农业生产中,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把花生种在不同类型的土壤中产量不同。这说明【土壤对植物生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2、根据土壤中“沙”和“黏土”的含量多少,可以把土壤分成三类:含沙多的叫【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叫【黏质土】;沙和黏土含量差不多的叫【壤土】。 3、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这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①沙质土②壤土③黏质土】。 4、由土壤的渗水能力我们可以推测出,土壤的保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①黏质土②壤土③沙质土】。 5、沙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强】;黏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弱】。 6、黏质土的【保水能力最强】;沙质土的【保水能力最弱】。 7、除了渗水性以外,【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等都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 8、沙质土:含砂粒较多,土质松散,渗水快,保水能力差,易干旱,用手捏不成团。

小学科学科教版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期末复习资料

小学科学科教版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不需要阳光,土壤。 2.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3.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4.生物和环境彼此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5.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6.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7.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8.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9.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10.写食物链:草、兔、蝗虫、鸟、蛇、鹰 1.草→兔→鹰 2.草→兔→蛇→鹰 3.草→鸟→蛇 4.草→鸟—→蛇→鹰 第二单元 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像动物的眼睛、金子、钻石、月亮都不是光源,相当于镜子。 2.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3.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

4.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 5.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6.古代的人利用日影变化规律来计时,如日晷、圭表,就是太阳钟。 7.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8.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 9.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10.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潜望镜。 11.人眼睛中的瞳孔可以控制入射光线。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 12.许多光源在发光时也在发热。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13.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凹面镜、凸透镜。 14.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板。 15.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温度高达2千万多摄氏度。 16.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表面粗糙的比光滑的吸热快。 17.物体和太阳光垂直时升温快。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重点知识复习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 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 的生物叫消费者。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 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 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物群落。 14、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16、写食物链:草、兔、蝗虫、鸟、蛇、鹰

1、草→兔→鹰 2、草→兔→蛇→鹰 3、草→蝗虫→鹰 4、草→蝗虫→蛇→鹰 5、草→鸟→蛇 6、草→鸟—→蛇→鹰 17、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18、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19、上游河床中一般布满了大石头,中游床堆积了很多的鹅卵石,而下游河 床堆满细沙。 20、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是美国最大、最著名和建立最早的国家公园,是世界上 第一个自然保护区。 21、一只百灵鸟一年可以吃掉4万只蝗虫。6万只猫每天要吃掉60万只鸟。 第二单元《光》 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3、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4、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 5、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 6、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7、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日晷)计时。 8、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 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9、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1.5亿 千米,从太阳了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

五年级科学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一、基础知识。 1、种子发芽需要得最基本条件有水、空气与适宜得温度。不需要阳光与土壤。 2、在种子发芽需要得条件中,光、温度、水三个条件适合我们进行实验研究. 3、种子发芽实验中,要用放大镜观察绿豆种子,测量它们得大小,再把它们画下来,并用适当得词汇描述它们。 4、植物生长需要一定得环境,植物生长得环境包括:水分、空气、适宜得温度、阳光、土壤。 5、植物得生长需要一定得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得改变。说明植物具有一定得适应环境得能力。 6、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得环境里,不同得动物对环境有不同得需求。生物与环境之间就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与相互制约得. 7、生物得生存除了需要一定得自然环境外,它们彼此之间也就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得。 8、食物就是动物生存最重要得需求之一。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得交换关系 9、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得肉食动物终止. 10、减少水与添加动物、植物会引起生态系统得变化。 11、如果生物群落中得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2、沙尘暴就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得一种恶劣天气. 13、猎隼就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得土壤中. 15、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她多种生物得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二、解释概念. 1、食物链: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得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2、生产者:食物链中自己制造食物得生物叫做生产者。 3、消费者:食物链中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得食物得生物叫做消费者。 4、食物网: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得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得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5、生态系统:像池塘里得这些生物与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得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瞧成一个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瞧成一个生态系统。 6、生物群落:自然界里某一区域得生物形成一个平衡与谐得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三、举例。 1、植物适应环境得例子。 答:①香蕉树生活在降水丰富得热带地区,所以叶子非常阔大。 ②松树生长在降水相对较多得温带地区,所以叶子细长成针形. ③仙人掌生长在干旱得沙漠地区,所以叶子退化成了叶刺。 ④白杨树生长在多风得北方地区,所以树干长得十分高大。 ⑤橘子树生长在温暖湿润、阳光充足得南方才能结出甘甜可口得果实。…… 2、香蕉树、松树、仙人掌三种植物生活在什么地方?它们得叶同它们生存得环境有什么关系? 香蕉树生活在降水丰富得热带地区,长着宽叶,可以更多得蒸发水来适应炎热. 松树生活在高山上少水,叶子就是针状叶,这样可以减少水分蒸发适应缺水。 仙人掌生活在沙漠等干旱得地方,叶子就是刺状叶,减少水分蒸发,适应干旱。 3、动物适应环境得例子。 答:①候鸟(如大雁)为了找寻适合生活得环境条件会迁徙。 ②青蛙为了满足自身对环境得需要会寻找地方冬眠。 ③企鹅生活在极其寒冷得南极,所以它们身体得脂肪很厚,用来抵御严寒。 ④猫、狗、狼等有皮毛得动物每年都会脱毛以适应不同得环境。 ⑤天鹅等水鸟必须生活在湖泊、河流等有水得地方。…… 4、(1)食物链得举例。 答:①草→兔子→鹰 ②蔷薇→蚜虫→瓢虫→小鸟 ③落叶→蚯蚓→小鸟 ④水稻→稻螟虫→青蛙→蛇→老鹰 ⑤水稻→田鼠→黄鼠狼→老鹰 (2)写出水田中得3条食物链。 老鹰狗尾草水稻小鸟老鼠蝗虫蛇 ①狗尾草→老鼠→蛇→老鹰②狗尾草→蝗虫→小鸟→老鹰③水稻→老鼠→蛇→老鹰 5、自然保护区。

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科学概念)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一、植物的发芽、生长 ◆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温度、水分和空气。 ◆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条件改变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而生长必需阳光。 ◆总之,植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阳光、养分、空间等。 二、动物的生存 ◆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当环境不适应动物生存的时候,它们会重新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否则它们将难以生存。 ◆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动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空间和食物等。 三、生物生存的关系 ◆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植物和动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环境进行选择。不同的生物对环境有着自己特有的需要。 ◆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 ◆所有的生物都会引起它们所生存的环境的变化。 ◆生物的生存需要水、阳光、空气等。 ◆植物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 ◆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 ◆食物链中直接或者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也就是说,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 ◆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 ◆池塘里有水生植物如水藻水草,鱼类,虾,软条类如田螺河蚌,水鸟类如鸭,水生昆虫,青蛙等)◆池塘里有非生物主要有空气、水、泥土、岩石等。 ◆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群落。 ◆为了让各种生物在生态瓶里生活的更好一些,我们还应该考虑些什么?(生物品种搭配和数量多少问题) ◆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发生态群落的变化。 ◆减少生态瓶里的水是改变生态瓶的非生物环境,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是改变生物的数量。 ◆由于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少,氧气量减少,水少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比较多。 ◆水草增加,产生的氧气量就增加,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减少;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必须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即生态系统。 ◆草原上常见的生物有鹰、兔和草,那么,这三种生物之间的食物链是怎样呢?(能画出) ◆是什么引起了沙尘暴:阅读书20面有关沙尘暴的资料。 ◆生态系统配合发展是不十分不易的,人类的许多行为都在破坏着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在一定范围内的生物必须和谐共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试题

五年级上册科学 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24分1.5/每空) 1.植物种子发芽所必须的条件是:空气、适宜的温度、水分等。 2.我们把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_生产者__,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事物的生物叫_消费者_。 3.生物之间这样一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_食物链 _。它通常是 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的。 4.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5.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6.生物之间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_。 7.蚯蚓生活在土壤中,说明它适应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生活。 8.把两组生长良好的绿豆芽放在同一温室里,同时加适量的水。让其中一组接受光照,另一组用不透明的东西罩住。这个实验设计中改变的条件是阳光。 二、判断题:(20分) 1.非生物在生态系统里不起任何作用……………………………(×) 2.香蕉树, 松树, 仙人掌它们的生活环境完全相同。………………(×)3.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生物。……………………………(√)4.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

5.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就不会有动植物灭绝。………………………(×)6.凤仙花它的种子落在大自然的任何地方都可以发芽。……………(×)7.小红说:“毛虫被小鸟吃”是一条生物链。………………………(×)8.沙尘暴的形成与草原生态系统遭受破坏有着直接联系。…………(√)9.各种生物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需要的时候才能生存下来。…………(√)10.绿豆种子发芽离不开阳光。……………………………………………(×)三、选择题:(20分) 1.冬天,大棚里的蔬菜也能生长得很好,主要原因是……( C ) A、这些蔬菜适应了寒冷的环境条件 B、有蓬布和草苫遮挡风雨 C、具有蔬菜生长需要的条件 2.鱼必须生活在水里,一旦离开水过不了多久就会死亡。这是因为生物的生存…………………………………………………( C ) A、影响环境 B、改变环境 C、依赖环境 3、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制约作用的因素是:………………………………………………(B ) A.阳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4.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控制(A)条件发生变化。 A、一个 B、二个 C、三个5.每个食物链中生产者一定是……………………………( A )A、植物 B、动物 C、植物和动物6.适应在寒冷的环境中生活的动物是………………………( B )。 A、青蛙 B、企鹅 C、燕子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知识点全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知识点(全)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复习知识点 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绿豆芽生长必须条件:光照;土壤;二氧化碳;适宜的温度;水分。绿色开花植物的种子发芽必须需要水。 3、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4、蚯蚓对环境有一定的需要,蚯蚓喜欢阴暗、潮湿、有丰富有机质的环境。 5、像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6、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他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女口:草—兔—蛇类—猛禽—食腐动物。草(生 产者)兔(一级消费者)蛇类(二级消费者)猛禽(三级消费者)食腐动物(分解者)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箭头方向是从生产者开始到消费者:生产者—消费者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丕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物群落。 14、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人类的活动会造成一定的生态失衡,如果生态平衡长时间打破,地球上的生物会遭到很严重的影响。 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16、写食物链:草、兔、蝗虫、鸟、蛇、鹰 (1)草—兔—鹰(2)草—蝗虫—鸟—鹰 (3)草—鸟—蛇—鹰(4)草—兔—蛇—鹰 17、绿豆种子根的向水性:种子的根会向有水的地方长。绿豆芽的向阳性:长出真叶的绿豆牙的茎会向光照强的地方长。 18、做绿豆种子发芽必须需要水吗?”的实验时需要使用多颗绿豆,以确保无偶然性。 19、必须要让生态瓶里的生物与非生物互相依赖,循环作用,形成一个生态系统。

(完整word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word文档良心出品)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复习 第一单元 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植物生长需要泥土、水份、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交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的整体叫生物群落。 14.如果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16.写食物链。草、兔、鸟、蛇、蝗虫、鹰 1草→兔→鹰2草→蝗虫→鹰 3草→鸟→蛇4草→鸟→蛇→鹰 5草→兔→蛇→鹰 6草→蝗虫→蛇→鹰 17.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第二单元

1. 向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3. 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屏幕和遮挡物。 4. 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的位置、角度有关。影子总在背光一面,光源直射时,影子最短;随着斜射的程度越来越大,影子也越来越长。 5. 影子的大小和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遮挡物离光源越近,在光屏上形成的影子就越大。 6. 影子的形状和被照射的物体侧面有关。 7. 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 8. 光以直线形式传播,速度以每秒30万千米。 9.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10.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潜望镜、反光镜。 11.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则达2千多万摄氏度。 12.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反射本领最强的是白色的光滑物体。 13.物体和太阳光垂直升温快。 14.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太阳能电板、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汽车、太阳能热水器。 15.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凹面镜、凸透镜。奥运圣火火种是用凹面镜取得的。太阳灶是利用凹面镜原理做成的,英国科学家用凸透镜汇聚光线制得了氧气 16.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 17.牛顿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让白光扩展成了红、澄、黄、绿、蓝、靛、紫。 第三单元 1、地形及地形的特点:

五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资料

1、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2、根据土壤中“沙”和“黏土”的含量多少,可以把土壤分成三类,含沙多的叫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叫黏质土;沙和黏土含量差不多的叫壤土。 3、三种土壤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①沙质土②壤土③黏质土 4、三种土壤保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①黏质土②壤土③沙质土 5、除了渗水性外,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等都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 6、适合在沙质土中生长的有黄豆、西瓜,适合在黏质土中生长的有苦菜花、芦苇,适合在壤土中生长的有小麦、玉米、凤仙花、西红柿、白菜。 7、“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这说明水、光照、温度等因素对植物生长有影响。 8、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在对比试验中,只有一个条件改变,其他条件相同。 9、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有:水、阳光、温度、空气、肥料等。 10、怎样可以使植物生长的更好? 答:①适量浇水②除草③捉虫④施肥⑤松土⑥间苗⑦给攀援植物搭架。 11、喜阴植物在植物学中被称为耐阴植物。这类植物的特点是吸收光的能力特别强,能在很弱的阳光下正常生长。如半夏、苔藓;喜阳植物有樟树。 12、根据植物根的不同分类标准把根分为:直根如芹菜、白菜、须根如葱、蒜、贮藏根如胡萝卜、红萝卜、白萝卜等 13、植物的茎与根在外形上的主要区别是:茎有节和芽,节是指茎上长叶的地方。例如姜、藕、马铃薯是茎;甘薯、萝卜是根。 14、根有什么特点? 答:①根都有根尖、根毛②都向下生长③都长在地下。 15、根有什么作用? 答:①固定植物②吸收输送水和无机盐③贮存营养物质④少数植物的根可以繁殖。 16、茎有什么作用? 答:①输导②支持③少数的植物的茎可以繁殖④储藏营养。 17、三种动物的牙齿和爪的特点及捕食的好处。 18 Array、有些 动物只 以植物 为食物,叫草食性动物如马、牛、羊、蝗虫等;有些动物以其它动物为食物叫肉食性动物如虎、狼、蛇、青蛙等;而有些动物既吃植物也吃动物叫杂食性动物如猫、狗、蚂蚁、麻雀、老鼠等。 19、动物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生存环境,他们的生存也需要我们人类的关爱。 20、我们应当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 答:①不在草场或森林里乱倒垃圾②不乱砍滥伐③不随意在草场开荒种田④退耕还林。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练习题.doc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练习题 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 1.早晨 ,太阳从(东方)升起来 ,影子在(西边);中午太阳升到正南方 , 影子在(北边);傍晚 ,太阳从(西方)落下去 ,影子在(东边)。 2.太阳运动的规律是:(由东向西) ,太阳高度是(低—高—低)。 3.一天中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由西向东) ,影子的长短变化是(长—短—长)。 4.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是(低—高—低)。 5.(早晨、黄昏)时,影子(长),说明太阳(斜射地面) ,此时温度(低);(正午)时 ,影子 (短),说明太阳(直射地面),此时温度(高)。 6.很久以前 ,人们就注意到(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是有规律 的,人们就利用这个规律来(计算时间)。当时的(计时工具)被称为(日晷)或(太阳钟)。 7.(太阳钟)是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 8.(日晷)由(晷面)和(晷针)两部分构成。 9.日晷有(赤道日晷)和(地平日晷)两种。 10.使用手掌日晷时要注意:面向(正南方),(掌心)向上 ,平端(横放)在胸前;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 1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12.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 小时)。 13.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旋转 ,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14.16 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不 是太阳在运动 ,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 转)的结果。 15.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8 点,那么 ,美国应该在(上 午) ,德国应该在(中午) ,澳大利亚应该在(晚上)收看实况直播。 16.月球圆缺的样子叫做(月相)。 17.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 18.随着月球围绕(地球)的公转运动,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蛾 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 19.月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20.月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一个月)。 21.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 22.(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 23.(白天) ,郁金香随太阳升起而(开放);(晚上) ,郁金香会(收 拢花瓣)。 24.像郁金香这样会随着(昼夜的交替)而变化的植物还有:(牵牛花)、 (合欢树)、(昙花)、(夜来香)等。 25.植物不仅会在不同季节里开花,有的还会在一天的固定时刻开放或 闭合。瑞典生物学家(林奈)根据这一现象编排了(花钟)。 26.白天活动的动物有:(狗)、(公鸡)、(蝴蝶)、(蜜蜂)等;夜间活 动的动物有:(猫头鹰)、(蛾)、(蝙蝠)、(刺猬)等。 27.调查夜间小动物的活动时要注意:(1)不伤害小动物。(2)不惊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复习.docx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复习 第一单元 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植物生长需要泥土、水份、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 生物叫消费者。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 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交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14.如果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 ,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 ,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第二单元 1.向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3.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屏幕和遮挡物。 4.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的位置、角度有关。 5.影子的大小和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 6.影子的形状和被照射的物体侧面有关。 7.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

8.小明发现大树的影子朝西,那太阳在东边。 9.光以直线形式传播,速度以每秒 30 万千米。 10.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 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11.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 12.太阳表面温度达 6 千多摄氏度,内部则达 2 千多万摄氏度。 13.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 14.物体和太阳光垂直升温快。 15.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太阳能电板、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 器。 16.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凹面镜、凸透镜。 17.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 第三单元 1、地形及地形的特点: 地形特点 平原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高原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 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山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 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2、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3、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 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 4、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 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 起。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 缓慢的进行的,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 5、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形成 的断裂谷。 6、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全)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 第一单元 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植物生长需要泥土、水份、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交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14.如果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第二单元 1. 向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3. 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屏幕和遮挡物。 4. 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的位置、角度有关。 5. 影子的大小和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 6. 影子的形状和被照射的物体侧面有关。 7. 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 8. 小明发现大树的影子朝西,那太阳在东边。 9. 光以直线形式传播,速度以每秒30万千米。 10.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11.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 12.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则达2千多万摄氏度。 13.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 14.物体和太阳光垂直升温快。 15.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太阳能电板、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 16.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凹面镜、凸透镜。 17.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 第三单元 1、地形及地形的特点: 2、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3、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 4、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 5、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形成的断裂谷。 6、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 7、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8、土壤分层实验中,最底层是沙砾(小石子),中间是沙和粉沙,最上层是颗粒最小的黏土,浮在水面上的是一些植物残体。 9、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10、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11、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建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12、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 13、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流速慢,会发生沉积。所以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14、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15、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都回侵蚀土地。 16、房屋应该建在坡度比较平缓的地方,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应该植树和种草,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2020学年五年级上期科学总复习资料

2020学年五年级上期科学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1、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2、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是:水、空气、适宜的温度。 3、绿豆苗的生长需要:光照(阳光)、水分 4、香蕉的叶非常阔大,这样的叶需要大量的水分,所以它生长在降水丰富的热带雨林;松树的叶细长呈针形,这样的叶需要较多的水分,所以它生长在降水相对较多的地方;仙人掌的茎粗,叶退化成了很小的针刺,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它不需要太多的水分也能生长,所以它生活在干旱的沙漠地区。 5、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需要的时候,它们才能够生存下来。 6、植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7、植物生长需要泥土、水分、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 8、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里;企鹅喜欢生活在寒冷的南极;天鹅喜欢生活在湖泊或沼泽地带;青蛙喜欢生活在池塘、稻田等地;北极熊喜欢生活在寒冷的北极。为了满足自身对环境的需求,有些动物会寻找地方冬眠;候鸟为了寻找适合的生活环境会迁徙。9、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他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

10、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11、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12、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的生物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13、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4、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15、为什么说保护一种生物也就保护了多种生物? 答: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保护了多种生物。 16、池塘里的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答:池塘里的动物可以以某些植物为食物;动物的粪便是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池塘底的淤泥还可以是一些动物的栖身之所。 17、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 18、生态瓶的制作方法: ①找一个透明的塑料瓶,清洗干净后剪掉上面一部分。 ②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再装入大半瓶自然水域中的水。 ③在瓶里种上水草,在水面放一些浮萍。 ④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小鱼或泥鳅、螺等小动物。 19、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练习题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 2、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植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网状结构,叫做()。 3、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 4、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 5、一只百灵鸟一年可以吃掉()只蝗虫。6万只猫每天要吃掉()只鸟。 6、()是美国最大、最著名和建立最早的国家公园,是世界上第()个自然保护区。 7、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区。

二、判断题 1、蒲公英的种子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它们落在自然界的任何地方都会发芽。() 2、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应保持相 同。 () 3、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盒子都应放两粒种子,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4、小明写了一条食物链:鹰麻雀小 麦。() 5、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 的。 () 6、食物链通常是从植物开始 的。()7、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 物。() 8、食物链彼此交错在一起,就像一张 “网”。()

9、做生态瓶前,我们一定要先了解一些生物的生活需要。 () 10、几十只蜘蛛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互相影响,形成一个蜘蛛群落。() 11、非生物在群落里不起任何作 用。()12、自然界的鸟类很多,我们捕杀几只是没有关系 的。() 13、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 14、人类的各种活动会把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严重影响了我们的身体健康。() 15、非生物是没有生命的,在生态系统中不起任何作用。 () 16、种子发芽必须要有 水。 () 17、生态瓶中的植物放得越多越 好。()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全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重点知识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物群落。 14.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16.写食物链:草、兔、蝗虫、鸟、蛇、鹰 1、草→兔→鹰 2、草→兔→蛇→鹰 3、草→蝗虫→鹰 4、草→蝗虫→蛇→鹰 5、草→鸟→蛇 6、草→鸟—→蛇→鹰 第二单元

1. 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3. 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4. 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 5. 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 6.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7. 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日晷)计时。 8.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影子 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9. 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 10.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11.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潜望镜。 12.人眼睛中的瞳孔可以控制入射光线。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 13. 许多光源在发光时也在发热。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14. 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用凹面镜、凸透镜。 15. 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板。 16.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温度高达2千万多摄氏度。 17.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表面粗糙的比光滑的吸热快。 18.物体和太阳光垂直时升温快。 第三单元 1、地形及地形的特点: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测试 1. 一天中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早上太阳高度低,中午太阳高度高,傍晚太阳高度低。 2. 一天中太阳方向的变化规律: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太阳在头顶(偏南),傍晚太阳在西方。 3. 一天中影子方向变化规律:早上影子在西方,中午影子在脚下(偏北),傍晚影子在东方。 4. 太阳中或日晷是根据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之间的规律制作的,用来计算时间。 5. 手掌日晷的玩法: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上午左手食指代表早上6点,下午右手食指代表傍晚6点。 6.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月亮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7. 地球上位于东面的国家比位于西面的国家,较早看到日岀,较早看到日落。是因为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亚洲比我国早看到日 岀和日落的国家是日本,韩国等。美国与我国时间相差12小时,当我国是白天的时候美国是晚上。 8. 地球绕地轴自转一圈是一天,导致了昼夜交替;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是一年,导致了四季变换;月亮绕地球公转一圈是农历一个月,导致 了月相的变化。 9. 托勒密提岀了“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哥白尼提岀了“日心说”,认为地球围绕太阳转动,他也是第一个提岀地球自转的科 学家。 10. 月相变化规律是:从新月开始,先变成蛾眉月,再变成上弦月,然后是凸月,到月中的时候就形成了满月,接下来依次是残月,下弦月, 蛾眉月。 11. 新月在初一,这一天在天上看不到月亮。 12. 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月亮不是光源。 13. 光在空气和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14. 光的反射:当光线照射到镜子、幕墙、月亮的表面后会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15. 越光滑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 16. 小孔成像是由我国古代的墨子发现的,小孔成像所成的物体影像,方向是左右相反,上下颠倒。它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 17. 镜子分为平面镜和曲面镜,曲面镜包括凸面镜和凹面镜。它们都不是透明的。凸面镜的表面是突岀的,凹面镜的表面是凹陷的。凸面镜最 主要用在倒车镜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的。凹面镜常见于哈哈镜或勺子背面,所成的像是上下颠倒的。 18. 光的折射:看到水面处的铅笔发生了弯折,说明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是,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 叫做光的折射。 19. 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他们是透明的。 20. 中间厚边缘薄的镜片叫做凸透镜,有放大作用,可以聚光,主要用于放大镜、远视眼镜和老花镜。 21. 中间薄边缘厚的镜片叫做凹透镜,有缩小作用,可以散光,主要用于近视眼镜。 22. 雨过天晴后形成的彩虹,是由于空气中的小水滴使阳光发生了色散,从而形成了彩虹。 23. 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白光透过三棱镜会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另U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24. 牛顿最早发现了阳光是有七色光组成的。 25. 简单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组成。开关的作用是决定是否让电流通过。 26. 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分别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上,形成电流的通路,灯泡才会亮。 27.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例如钢尺,铁钉等。大地和人体都是导体。 28.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例如塑料,橡胶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