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代谢异常引发的疾病及其临床诊断意义

糖代谢异常引发的疾病及其临床诊断意义
糖代谢异常引发的疾病及其临床诊断意义

糖代谢异常引发的疾病及其临床诊断意义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09级21班2组吴胜春何蒙文黄小龙祝小春

【摘要】糖类是血清代谢物质的一种,糖代谢对机体新陈代谢有重要意义。代谢异常时,可引发机体各种疾病,如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蚕豆病、肝病等。通过对糖代谢过程的学习,了解常见的有关糖代谢异常引发的疾病,学习其发病机理、症状、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手段,进而找出治疗这些疾病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蚕豆病妊娠期糖代谢异常肝病

糖代谢异常可引起人体多种疾病,其中以糖尿病最为常见。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即糖尿病足病、眼病、心脏病、脑病、肾病。蚕豆病是一种先天性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的遗传性疾病,当患者进食蚕豆、蚕豆制品或服用具有氧化作用的药物等导致急性血管内溶血,出现溶血危象。通过一系列的文献检索,学习糖代谢异常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而了解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蚕豆病、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胎儿及母亲的影响。目的在于了解其发病机理,从而研究出有效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为主。

1 糖尿病

1.1 糖尿病的定义及临床表现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

糖尿病可导致感染、心脏病变、脑血管病变、肾功能衰竭、双目失明、下肢坏疽等而成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高渗综合症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初始阶段可表现为多尿、多饮、倦怠乏力、反应迟钝等,随着机体失水量的增加病情急剧发展,出现嗜睡、定向障碍、癫痫样抽搐,偏瘫等类似脑卒中的症状。

1.2 糖尿病的日常治疗方法

糖尿病治疗必须以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为前提。糖尿病人应避免进食糖及含糖食物,减少进食高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适量进食高纤维及淀粉质食物,进食要少食多餐。运动的选择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应尽可能做全身运动,包括散步和慢跑等。在此基础上应用适当的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而不是过度使用刺激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才能达到长期有效地控制血糖的目的。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应针对其病因,注重改善胰岛素抵抗,以及对胰腺β细胞功能的保护,必须选用能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主要是胰岛素增敏剂,使糖尿病患者得

到及时有效及根本上的治疗,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胰岛素增敏剂可增加机体对自身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自身的胰岛素得以“复活”而充分发挥作用,这样就可使血糖能够重新被机体组织细胞所摄取和利用,使血糖下降,达到长期稳定和全面地控制血糖的目的,使人体可长久享用自身分泌的胰岛素。

2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即糖尿病足病、眼病、心脏病、脑病、肾病。已经成为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痛苦以及花费最大的主要因素。糖尿病这些并发症的病理原因,实际都是对应器官的血管粥样硬化病变,只是肾、眼、足病是以微小血管为主,脑、心脏病是以中血管为主,但其病理基础都是动脉粥样硬化。

2.1 糖尿病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糖尿病性心脏病是指糖尿病病人所并发的或伴发的心脏病,是在糖、脂肪等代谢紊乱的基础上所发生的心脏大血管、微血管及神经病变。糖尿病性心脏病所包括的范围较广,包括在糖尿病基础上并发或伴发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脏微血管疾病及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心血管并发症是引起糖尿病病人死亡的首要病因,流行病学显示糖尿病伴发冠心病较同年龄、同性别的非糖尿病人群高4倍左右,死亡率增高5~6倍。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导致机体内部的激素如胰岛素、性激素、儿茶酚胺、高血糖素等协调性失衡,过高的血糖、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血小板功能异常等都直接或间接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如低胰岛素血症可通过减低脂质清除及降低血管壁溶酶体脂肪酶活性而加速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而高血糖的变化、脂肪代谢的紊乱等也引起血液流变学发生改变,造成血液粘稠度增高及血液高凝状态,微循环血流不畅,细胞获能减少、缺氧等,都可引起心脏微血管病变和心肌代谢紊乱,从而引起心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心肌广泛性灶性坏死等损害,也引起了心脏自主神经纤维数量减少等病理改变,导致了冠心病、糖尿病性心肌病以及糖尿病伴发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等疾病的发生。

2.2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是糖尿病的一种急性并发症。是血糖急剧升高引起的胰岛素的严重不足激发的酸中毒。由于胰岛素严重缺乏和脱水,没有足够的胰岛素,为了获得能量,身体就会开始分解脂肪,分解脂肪会产生酮体。正常情况下,酮体通过肾脏随尿排出。但是在DKA时,酮体产生得太快,肝脏和肾脏来不及将酮体消耗,酮体储留在血液中,使血液变酸。与此同时,因缺乏胰岛素,血糖持续升高,可是身体不能利用。

临床表现:多数患者在发生意识障碍前数天有多尿,烦渴多饮和乏力,随后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常伴有头痛,嗜睡,烦躁,呼吸深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严重失水,尿量减少,嗜睡甚至昏迷。

日常预防:DKA是可以预防的一种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预防的关键在于糖尿病患者对DKA具有高度警觉性,并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应用糖尿病的三大疗法--饮食、运动、药物,避免各种诱因的发生如:感染、应激等,坚持自我保健,定时检测血糖、尿糖和尿酮体,当血糖〉14mmol/L(250mg/dL),伴有尿酮体弱阳性时,需立即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给予足量的胰岛素治疗,不使其发展至DKA阶段。

3 蚕豆病

蚕豆病是一种先天性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的遗传性疾病,当患者进食蚕豆、蚕豆制品或服用具有氧化作用的药物等导致急性血管内溶血,出现溶血危象。蚕豆病并不是每次吃蚕豆均发病,且与进食量无关,所以蚕豆病的发病可能还有尚束确定的因素参与,避免食用蚕豆和使用具有氧化作用的药物可减少溶血的发生。

3.1 发病机理

缺乏G-6-PD的人并不是全部都发病,而仅有一部分人发病,也不是每次吃蚕豆都发病,而进食蚕豆量与病情转重无明显关系。因此,有人认为,此病可能还有其它因素参予。经研究发现,蚕豆病患者的红细胞酸性磷酸酶(ACP)的恬性较低,也有人观察到蚕豆病人血清中缺乏一种抑制血细胞凝集因子。蚕豆提取液中发现很多物质与溶血有关,如多巴、蚕豆嘧啶这些物质可以干扰细胞膜代谢,致使电解质紊乱而导致溶血。缺乏G-6-PD的红细胞,Hb易氧化为高锆血红蛋白,它和一些物质在红细胞内堆积形成变性珠蛋白小体,此小体形成后,易引起膜变化而产生溶血。

3.2 治疗方法

由于起病突然,可在无任何前驱症状下大量溶血、贫血,年长儿及其家长易引起恐慌。护士应热情接待患儿及家长,耐心讲解该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让患儿及其家长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消除家长的紧张情绪,使家长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向患儿及其家长说明蚕豆病为G-6-PD缺陷症,平时与正常人一样,一旦发生急性溶血则发病急,病势较重。对于小儿的身体、心理均造成较大损害,故须预防为主。今后应避免进食蚕豆及其制品,忌服有氧化作用的药物,不要在存放的衣物中放置樟脑丸,加强对各种感染的预防。

蚕豆病溶血危象多发生在蚕豆成熟季节,临床表现较典型,急性期尽快去除诱因,吸氧、镇静、输液、快速成分输血、防治心、肾功能衰竭,纠正酸碱平衡失调与水电解质紊乱、碱化尿液、抗感染等,而恢复期的护理重点是预防疾病复发的健康教育工作,可采用常规指导、个别指导、随时指导,让家长掌握疾病相关知识,自觉避免疾病再复发。另外本病不完全显性遗传,对其家庭成员也应宣传预防蚕豆病的相关知识。

4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4.1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简介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是指妊娠期首次发现或发生的糖代谢异常,是妊娠期最常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包括妊娠期糖尿病(GDM)和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巨大胎儿、早产、新生儿低血糖、剖宫产率增加等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

4.2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发病的相关因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GDM、GIGT的发生率逐年上升,成为常见的妊娠合并症。年龄因素与糖代谢异常的发生密切相关。而生活条件改善造成的孕前肥胖、孕期营养过剩均会增加胰岛素抵抗,增加糖代谢异常发

生的危险性。既往存在不良孕产史的孕妇可能在前次妊娠期已存在糖代谢异常而未被发现。

4.3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母儿的影响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易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HD),且随着糖代谢异常程度加重,PHD发病率呈增加趋势,机制可能与糖代谢障碍及胰岛素抵抗有关。孕妇高血糖通过胎盘到

达胎儿体内,刺激胎儿B胰岛细胞增生、肥大,胰岛素分泌增多,继而产生高胰岛素血症,促进脂肪、糖原在胎儿各组织系统沉积,导致巨大胎儿。PHD及巨大胎儿等使得剖宫产手术增加。胎儿高血糖高渗性利尿致胎尿排出增多,羊水中葡萄糖浓度增加而引起高渗作用可引起羊水过多。早产发生率升。高血糖、高胰岛素可引起胎儿代谢紊乱,导致出生后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

4.4 防治措施

加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的监测与治疗,降低母儿并发症妊娠期血糖控制良好与孕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密切相关,对于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最主要和最好的治疗方法是饮食控制,有研究表明,80%左右的GDM患者单纯应用医学营养疗法即可控制病情。理想的饮食控制既能提供维持妊娠的热能和营养,不会引起饥饿性酮体产生,又不至于影响胎儿发育和造成孕妇餐后血糖升高。同时让病人适当地运动,控制饮食的同时也可控制病人的体重。

5 肝病与糖代谢异常

肝脏是人体葡萄糖储存、转化、代谢的重要器官,同时又是胰岛素灭活的主要场所。当肝功能损伤时,必然会影响到糖的代谢,同时,糖的代谢异常也会引起肝脏的损害,因此,肝脏与血糖关系密切。

肝病既可导致高血糖,也可引起低血糖,特别是肝病病人出现意识障碍时,应及时检测静脉血糖,注意鉴别肝性脑病,肝衰竭并低血糖昏迷和肝谭性褚屎病并高渗性昏迷。同时,糖尿病病人也可以引起肝脏组织学改变和肝功能变化,糖尿病可增加HBV和Hcv的感染率,且糖尿病为慢性病毒性肝炎发展为肝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口?。因此,正确认识肝病与血糖的关系对各种肝病的治疗和判断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糖代谢异常对人体健康有各种影响,通过一系列的文献检索,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其产生的危害。糖代谢异常引发的疾病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探索的脚步在迈进。我们应该进一步进行研究,找出有效的办法防治疾病,为人类的健康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许绿叶,刘小桃.肝源性糖尿病f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05 t18(11):1528—1529.【2】叶英.慢性肝病并发糖尿病54例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6,9(3):170-171.【3】张霞。沈明.肝源性糖屎病研究进展[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2,10(6);476-478.【4】来文秀,周振业编著贫血基础与l临床.天津:天津科学出版社.1994.143.

【5】 Na rhea,E,ec A S,er,nn dcsect infa fma Am J Clin Paths[.1974.61t47:262.【6】杜传书,等盂豆病.北京:人卫生出版社.I987.52~};8

【7】张义红t张义卫.慢性肝病并发肝性糖尿病临床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5.8(5):29卜292.

【8】王麟士,翅企星,曹治·等.慢性活动性肝病并发低血糖[J],河北医学院学报,993,14(4):246一z47.

【9】陈尔瑾.等蚕豆病患儿发病因章厦免疫功能探讨.1括床儿科杂志.I993,1I(3):177.【10】杨琼芬蚕豆病34例临床分析临床压学,1998,18(4J:18).

【11】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产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妊娠合并糖尿病协作组.妊娠合并糖尿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推荐指南(草案)中华妇产科杂志,2007,42(6):426-428.【12】周莉,张为远.高龄妊娠与糖尿病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10):734-736.

【13】徐艳,张运平,刘晓红.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探讨[J/CD].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08,4(2):18—20.

【14】杨慧霞.妊娠合并糖尿病一临床实践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6-45.【15】翁剑蓉,陆萌,徐先明.妊娠期糖代谢异常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l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9,18(5):366—369.

【16】吴连芳.妊娠合并糖尿病临床管理和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41:257—278.

【17】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759.

【18】吕群,王勇.广西南宁地区2033名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筛查结果分析.新生儿杂志,2003。18(1):27.

【19】郝良纯.小儿溶血危象的急救处理.小儿急救医学,2003,10(5):277.

【20】安昆利,方立珍.实用儿科急症护理.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03.

【21】凤维萍.蚕豆病溶血危象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中国使用医药,2008年9月第3卷第26期China PracMed.Sep 2008.Vol_3.N0.26.

【22】林秀峰.肝病与血糖.实用肝病杂志,2007年12月第10卷第6期 J Clin

Hepatol,December 2007.Vol.10,No.6.

【23】https://www.360docs.net/doc/c89054951.html,/view/1206038.htm#6

【24】伍先托.G-6-PD研究进展.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1990,13(1):73.

【25】中国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四川简阳地区G一6一PD缺乏与}Ih异常的普查.中华血液学杂志,1980,1(2):92.

【26】中国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蚕豆黄的临床分型与中西医结合治疗.输血及血液学,1978,1:33.

【27】陈尔瑛,徐西华,熊丰,等.蚕豆病患儿发病因素及免疫功能探讨.临床儿科杂志,1993.16(3):176.

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

一.精神疾病相关概念 精神疾病(或称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包括传统概念中的精神病、神经症、人格障碍与精神发育迟滞。 二、精神疾病的病因学 生物医学的基本假设之一是还原论,即认为所有疾病均可线性地还原到某一病因或发病机制。在这一观点指导下,人们将那些“有明确病因的”,“有组织形态改变或明确发病机制的”疾病归于器质性疾病,而将那些未能找到肯定的病因和形态学改变的一类疾病归于功能性疾病。然而,新的医学模式认为人类不但是生物学的人,同时还是心理的人和社会的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兴起,使人们认识到包括功能性疾病和器质性疾病在内的任何疾病的发生都可能是生物,心理和社会环境中某一因素为主的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一)生物因素 1.遗传因素:一般认为,功能性疾病患者遗传到的是亲代的易感素质,不但包括同种疾病的易患趋向,也包括病理心理和生理素质。 2.理化生物性因素 全身性的特别是累及中枢神经的感染,中毒,外伤,癌瘤,缺氧,代谢障碍与内分泌疾病,营养缺乏,血管与变性疾病等,以及高温中暑,放射线损伤均可直接或间接损害人脑的正常结构与功能,引起精神障碍。例: 梅毒螺旋体如进入脑内可致神经梅毒→神经系统退行性变,如痴呆、精神病性症状及麻痹。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进入脑内→产生进行性的认知行为损害。 3.素质因素 (1)心理素质:是气质和在其背景上形成的性格,其本身不是致病因素,但不良或易感的心理素质,在有 害的外界致病因素冲击下,易于出现精神障碍。例:表演型性格的人容易罹患癔症,具有强迫性格的人容易罹患强迫症,分裂样人格障碍者易患精神分裂症。 (2)生理素质 4.机体的功能状态 本身不是发病原因,但不良的功能状态可能诱使疾病发生。 儿童神经症,青年期的癔症,经前期紧张与月经周期性精神障碍,产褥期精神障碍,更年期神经症与精神障碍,老年期精神障碍等的发生,与不同性别,年龄的特殊功能状态密切相关。 (二)心理社会因素 1.心理因素:指个性,认知与价值系统,情感态度,行为方式以及社会支持等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 2.社会因素:指政治与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社会生活条件,医疗水平等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 常见与健康有关心理社会因素是外在的生活事件和内在的需要受挫与动机冲突。 三.精神疾病的分类(郝伟.精神病学。2001) (一)概述 必要性:大多数精神疾病的发生尚未找到明确的主要原因,其中既有遗传与素质因素作为远因或素质性因素,又有生物性或社会,心理因素作为近因或促发因素,以及当时削弱了的功能状态或诱发因素。这是由大脑本身的复杂性和外界环境的复杂性两方面决定的。这决定了精神疾病分类

内科常见疾病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要点

内科常见疾病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要点 呼吸系统 (一)过敏性鼻炎 起病急骤,常表现为鼻黏膜充血和分泌物增多,伴有突发的连续喷嚏、鼻痒、鼻塞、大量清涕,无发热,咳嗽较少。多由过敏因素如瞒虫、灰尘、动物毛皮、低温等刺激引起。如脱离过敏原,数分钟至小时内症状即消失。检查可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皮肤针刺过敏试验可明确过敏原。 (二)流行性感冒 为流感病毒引起,可为散发,时有小规模流行,病毒发生变异时可大规模暴发。起病急,鼻咽部症状较轻,但全身症状较重,伴高热、全身酸痛和眼结膜炎症状。取患者鼻洗液中黏膜上皮细胞涂片,免疫荧光标记的流感病毒免疫血清染色,置荧光显微镜下检查,有助于诊断。近来已有快速血清方法检查病毒,可供鉴别。 (三)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表现为咳嗽咳痰,鼻部症状较轻,血白细胞可升高,线胸片常可见肺纹理增强。 (四)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 很多病毒感染性疾病前期表现类似,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肝炎、心肌炎等病。患病初期可有鼻塞,头痛等类似症状,应予重视。如果在上呼吸道症状一周内,呼吸道症状减轻但出现新的症状,需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免误诊。 (五)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鼻咽部症状明显,咳嗽轻微,一般无痰。肺部无异常体征。胸部线正常。 (六)肺炎 确定肺炎诊断 首先必须把肺炎与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区别开来。呼吸道感染虽然有咳嗽、咳痰和发热等症状,但各有其特点,上、下呼吸道感染无肺实质浸润,胸部线检查可鉴别。其次,应把肺炎与其他类似肺炎的疾病区别开来。肺炎常须与下列疾病鉴别:.肺结核肺结核多有全身中毒症状,如午后低热、盗汗、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失眠、心悸,女性患者可有月经失调或闭经等。线胸片见病变多在肺尖或锁骨上下,密度不匀,消散缓慢,且可形成空洞或肺内播散。痰中可找到结核分枝杆菌。一般抗菌治疗无效。 .肺癌多无急性感染中毒症状,有时痰中带血丝。血白细胞计数不高,若痰中发现癌细胞可以确诊。肺癌可伴发阻塞性肺炎,经抗菌药物裕疗后炎症消退,肿瘤阴影渐趋明显,或可见肺门淋巴结肿大,有时出现肺不张。若经过抗菌药物治疗后肺部炎症不消散,或暂时消散后于同一部位再出现肺炎,应密切随访,对有吸烟史及年龄较大的患者,必要时进一步作、、纤维支气管镜和痰脱落细胞等检查,以免贻误诊断。 .急性肺脓肿早期临床表现与肺炎链球菌肺炎相似。但随病程进展,咳出大量脓臭痰为肺脓肿的特征。线显示脓腔及气液平,易与肺炎鉴别。 .肺血栓栓塞症多有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如血栓性静脉炎、心肺疾病、创伤、手术和肿瘤等病史,可发生咯血、晕厥,呼吸困难较明显,颈静脉充盈。线胸片示区域性肺血管纹理减少,有时可见尖端指向肺门的楔形阴影,动脉血气分析常见低氧血症及低碳酸血症。二聚体、肺动脉造影()、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和等检查可帮助鉴别。 .非感染性肺部浸润还需排除非感染性肺部疾病,如肺间质纤维化、肺水肿、肺不张、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和肺血管炎等。 (二)评估严重程度 如果肺炎的诊断成立,评价病情的严重程度对于决定在门诊或人院治疗甚或治疗至关重要。肺炎严重性决定于三个主要因素:局部炎症程度,肺部炎症的播散和全身炎症反应程度。重症肺炎目前还没有普遍认同的诊断标准,如果肺炎患者需要通气支持(急性呼吸衰竭、气

50种常见疾病入出院标准

外科(8种) 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治疗 【入院标准】 根据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诊断明确无手术禁忌症者择期住院手术。【出院标准】 一、甲状腺肿瘤肿块消失,体温、呼吸正常。 二、伤口愈合、拆线。 三、血常规正常。 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 【入院标准】 膀胱残余尿量超过50ml,最大尿流率小于10m1/s,有急性尿潴留史,规范用药后无效,需手术者住院治疗。 【出院标准】 一、体温正常、二便基本正常,能下床活动。 二、手术切口愈合、拆线。 三、B超检查前列腺已切除或部分切除。血、尿常规正常。 腹股沟疝 【入院标准】 腹股沟斜疝择期手术。嵌顿和绞窄性疝立即住院,诊断为肠梗阻者按肠梗阻治疗。 【出院标准】 一、能下床活动,体温、大便正常。 二、疝囊消失,手术切口愈合、拆线。 三、血常规正常。

急、慢性阑尾炎 【入院标准】 急性阑尾炎或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立即住院治疗。慢性阑尾炎反复发作可择期手术。 【出院标准】 一、能下床活动,体温、饮食、大便正常。 二、手术切口愈合,拆线。 三、血常规正常。 肠梗阻 【入院标准】 根据症状:腹痛、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便排气,体征:腹部膨隆,有肠型、肠蠕动波等,辅助检查:X线检查显示肠管充气扩张,有固定的气液平面,梗阻以下肠内无气体。明确诊断即可住院。 【出院标准】 一、能下床活动,体温、饮食及大便正常。 二、手术切口愈合、拆线。 三、血、粪常规正常。 输尿管结石 【入院标准】 一、症状:活动后腹部或腰部绞痛,剧烈,伴恶心、呕吐。 二、体征:肾区或输尿管叩击痛。 三、B超检查支持输尿管结石肾盂积水诊断,尿常规有红细胞。 【出院标准】 一、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 二、B超显示结石消失,输尿管无扩张、积水,尿中红细胞明显减少。

最新高血压测试题(1)

高血压测试题 一、选择题: (一)A 型题 1 、A 1 型题(单个最佳选择题) 1 、下列哪种疾病不引起血压升高? A 、肾动脉狭窄 B 、急性肾炎 C 、嗜铬细胞瘤 D 、急性肾盂肾炎 E 、主动脉缩窄 2 、根据原发性高血压危险的分层,以下哪项属于高危险组: A 、高血压1 级,不伴有危险因素者 B 、高血压1 级伴1~2 个危险因素者 C 、高血压2 级不伴或伴有不超过2 个危险因素者 D 、高血压1~2 级伴至少3 个危险因素者

E 、高血压1~2 级伴靶器官损害及相关的临床疾病者 3 、恶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显著升高,舒张压持续升高达下列哪项: A 、≥140mmHg B 、>140mmHg C 、≥130mmHg D 、>130mmHg E 、≥120mmHg 4 、关于恶性高血压的特点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A 、由中度、重度高血压思者发展而来 B 、细、小动脉透明性变性 C 、眼底血渗出和乳头水肿 D 、肾功能不全,可有心、脑功能障碍 E 、如不及时治疗,预后不佳,可死于肾衰、脑卒中或心衰 5 、下列哪种药物降压作用迅速,心率增快: A 、卡维地洛 B 、美托洛尔 C 、硝苯地平 D 、卡托普利 E 、维拉帕米

6 、肾动脉狭窄患者以下哪类药物禁用: A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B 、钙通道阻滞剂 C 、β受体阻滞剂 D 、α受体阻滞剂 E 、中枢交感神经抑制剂 7 、下列哪项降压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常易引起干咳症状: A 、美托洛尔 B 、维拉帕米 C 、尼群地平 D 、伊贝沙坦 E 、卡托普利 8 、在降压治疗的同时尚可降低血尿酸水平的药物是: A 、吲达帕胺 B 、培哚普利 C 、洛沙坦 D 、地尔硫卓 E 、阿替洛尔 9 、下列哪种降压药有高钾血症者不宜应用: A 、阿替洛尔 B 、卡托普利 C 、非洛地平 D 、吲达帕胺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

妊娠期糖尿病研究进展 [摘要] 妊娠期糖尿病是常见的妊娠期内科合并症之一,目前其发病率逐年升高。 该文就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对子代的影响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供临床参考。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妊娠糖代谢异常 1 引言 近期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全球糖尿病患者急剧增多,包括育龄期妇女。我国调查结果显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包括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 mellitus,GDM)和糖耐量异常]的平均发病率为6.6%,其中南方为7.2%,北方为5.1%。GDM属于高危妊娠,除了可导致本次妊娠剖宫产、其他合并症、巨大儿、肩难产等的发生率升高外,还可对第二代甚至第二代的后代的健康状况产生影响。因此,加深对GDM的认识,对该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对GDM的发病机制、诊断、对子代的影响及治疗等方面的新进展综述如下。 2发病机制 GDM的病因不明。经典的观点认为,孕期胎盘生乳素、催乳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及孕激素等拮抗胰岛素激素水平的升高及其造成的胰岛素抵抗状态,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近年研究发现,GDM可能是多因素引起的疾病。 2.1基因异常与遗传易感性 国内外学者对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m leuco—cyte antigen,HLA)-Ⅱ类基因与GDM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认为GDM与1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一样存在遗传异质性。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GDM与不同的HLA-Ⅱ类易感基因、保护基因有关;HLA-Ⅱ类基因可能增加患者的易感性,但不是决定遗传特性的首要因素。牛秀敏等…研究发现,磺脲类受体1(sulpho-nyhrea receptor l,SURl)24内含子等位基因“C”及31外显子等位基因“A”可能为我国天津人GDM及2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SURl 24内含子“cc”基因型与GDM病情较重密切相关。研究还显示,B,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Trp64Arg突变与胰岛素抵抗的生理状态有关,在GDM组,Trp64Arg基因型比糖耐量正常孕妇更多见‘21。 2.2营养因素 饮食结构不良、营养过剩及营养不良均与GDM的发生有关。国内外多项研究报道,孕前体重指数高是GDM的独立危险因素,体重指数与血清瘦素水平呈正相关,与胰岛素敏感指数呈负相关。脂肪团的生长,其产生的细胞活性因子(如瘦素和TNF-0【)的增加与胰岛素敏感性的下降有关‘3|。营养缺乏可导致某些微量元素及抗氧化物质缺乏,氧化应激增强则与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有关。 2.3炎症因子 2.3.1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是反映炎症的非特异性的敏感指标。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RP与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妊娠早期CRP水平显著升高的孕妇随后发展成GDM的相对危险度是糖耐量正常组的3.2倍,发展成GDM的孕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RP水平显著升高。说明母体的炎症反应在妊娠早期就已出现,而CRP水平较高的孕妇更有可能发展为GDM和子痫前期。CRP可作为GDM的独立预测因子‘41。 2.3.2肿瘤坏死因子-Ot妊娠过程中,子宫蜕膜和胎盘组织中存在大量的巨噬细胞,这些巨噬细胞在接受同种异型的胎儿抗原刺激后可分泌TNF·a。体外实验表明,与糖耐量正常的孕妇相比,GDM患者的胎盘可释放更多的TNF-q。 2.3.3 白介素白介素.1、白介素一6和白介素-8均参与机体的炎症反应,其中自

精神病学习题集-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

精神病学习题集-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 一、目的及要求 1.掌握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的基本概念。 2.了解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制定的意义。 3.了解国际精神障碍分类系统及美国现行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 4.了解我国目前所用的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 二、各节应了解和掌握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基本概念 1.掌握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的基本概念。 2.了解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制定的意义,熟悉诊断标准中的主要指标。 第二节常用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 1.了解国际精神障碍分类系统。 2.了解美国现行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 3.了解我国目前所用的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了解CCMD-3的主要分类类别。 三、练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关于制定诊断标准的主要目的,下列说法哪项不对 A.提高诊断一致性 B.便于医师或研究者之间的相互交流 C.能为不同理论学派的医师和研究者所接受 D.便于科研的病例选择

E.便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精神医学模式 2.有关等级诊断叙述,以下哪项不对 A.按疾病症状严重性成金字塔排列 B.如果病人既有分裂症状又有神经症症状,可以同时诊断 C.器质性精神障碍位于最顶端 D.如果既满足滥用,又满足依赖的标准,应诊断依赖 E.如果情感障碍与人格障碍并存,应首先诊断情感障碍 3.有关多轴诊断,错误的论述是 A.采用不同层面或纬度来进行诊断的一种诊断方式 B.由瑞士精神病学家Essen-Moller于1947年首先提出 C.可减少由于持不同病因学概念的医师间的诊断不一致和增加诊断的信息量 D.在DSM系统是五轴诊断,但以轴Ⅰ和Ⅱ为主 E.CCMD-3也是五轴诊断 4.对神经症的分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目前的DSM-Ⅳ和ICD-10一样,CCMD-3也取消了神经症这一疾病类别B.DSM-Ⅲ系统仍保留神经衰弱这一疾病类别 C.在CCMD-2-R中抑郁症候群被分为重症抑郁和抑郁性神经症,分别隶属于不同的疾病类别;而在CCMD-3中则进一步向ICD系统靠拢而进行了相应的更改D.在DSM和ICD中,仍然保留了癔症这一疾病类别 E.CCMD-3中仍保留了抑郁性神经症的诊断名称 5.首次取消了精神病与神经症的严格划分,取消了神经衰弱的诊断类别,肢解了神经症的诊断标准是 A.DSM-Ⅲ B.RDC C.DSM-Ⅳ D.ICD E.CCMD-3 6.关于对精神疾病进行分类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利于彼此间进行交流 B.有利于对精神障碍进行合理的治疗和预防 C.有利于认识疾病的规律,预测疾病的转归

常见病中医诊疗规范(20200530122128)

常见病中医诊疗规范 一、感冒的诊疗常规 感冒病系外感风邪,客于肺卫,以鼻塞、流涕、咳嗽、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为主要临 床表现。 1、诊断依据 a)鼻塞流涕、喷嚏、咽痒或痛,咳嗽。 b)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肢体酸楚。 c)四时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 d)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2、证候分类 a)风寒束表: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鼻塞流涕,喷嚏。舌苔薄白,脉浮紧或 浮缓。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方药:荆防败毒散。 b)风热犯表:发热、恶风、头胀痛,鼻塞流黄涕,烟痛咽红,咳嗽,舌边尖红,苔白 或微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方药:银翘散 c)暑湿袭表:见于夏季,头昏胀重,鼻塞流涕,恶寒发热,或热势不扬,无汗或少汗, 胸闷泛恶。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方药:新加香薷饮 临床尚有体虚感冒,以及挟湿、挟滞等兼证。 其他疗法: (1)常用中成药风寒感冒:风寒感冒颗粒或桑姜感冒片 风热感冒:银翘解毒片或感冒清 (2)艾灸法用艾条温和灸足三里穴 调护: 本类方剂多为辛散轻宣之品,不宜久煎,以免药性挥发,降低疗效。对于风寒感冒, 应温热服,服后避风覆被取汗,并服热汤或热粥以助药力。服药期间,饮食以清淡为宜,不 可过饥过饱,宜多饮水。 预防: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注意防寒避暑,及时增减衣物。感冒流行期间,避免或少去公共场所。 (2)感冒的药物预防很重要也很有效。冬春季多用紫苏、荆芥、贯众;夏季多用藿香、佩兰、荷叶;时邪疫毒流行期间,多用板蓝根、大青叶等。另外,常用的食品如葱、 姜、大蒜、食醋等也有预防作用。 转诊指标

医学检验--低血糖症、糖代谢先天性异常

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 低血糖症 (一)概述 低血糖是由于某些病理和生理原因使血糖降低至生理低限以下[通常<2.78mmol/L (50mg/dl)]的异常生化状态引起,以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血糖恒定的主要生理意义是保证中枢神经的功能。 1.低血糖时的调节 葡萄糖反调节系统起着重要作用。 其特点是: (1)预防和纠正低血糖不只是通过减少胰岛素分泌; (2)胰岛素是主要的降糖因子,它与许多升高血糖的反调节因子共同构成一个调节糖代谢的安全系统,该系统中一个或多个部分功能受损,其他部分可以互补或代偿; (3)减少胰岛素分泌对预防和纠正低血糖最重要。 2.低血糖症状 低血糖症状是指脑缺糖和交感神经兴奋两组症状。 脑缺糖可引起大脑皮质功能抑制,皮质下功能异常,病人有头痛、焦虑、精神不安以致神经错乱的表现,全身或局部性癫痫甚至昏迷、休克或死亡; 血糖下降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大量儿茶酚胺释放,病人感到饥饿、心慌、出汗,面色苍白和颤抖。 反复发作的慢性低血糖造成的脑组织损害可致病人痴呆。 3.分类 根据低血糖发作的特点和原因,可将其分为空腹低血糖、反应性低血糖、药物引起的低血糖三类。 (1)空腹低血糖的分类及原因 2)肝源性低血糖 严重肝细胞损害:肝癌、肝硬化、肝炎(暴发性、中毒性)、胆管炎、胆汁淤积、心衰所致肝淤血。 先天性肝酶系异常:糖原代谢酶、糖异生酶、糖原合成酶缺乏。 3)肾源性低血糖:①肾性糖尿;②肾功能衰竭晚期(非透析引起)。 4)过度消耗或摄入不足:长期饥饿、剧烈运动、透析失糖、慢性腹泻、长期发热、哺乳、妊娠、吸收不良。 5)其他:自身免疫性低血糖、酮症性低血糖、Reye综合征、败血症。 空腹低血糖的反复出现常提示有特殊的器质性疾病,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胰岛β细胞瘤,

常用临床诊断标准

常用临床诊断标准 冠心病的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报告《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①劳累性心绞痛劳动性心绞痛的特征是由于运动或其他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况所诱发的 短暂胸痛发作,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疼痛常可迅速消失。劳累性心绞痛可分为3类: 初发型劳累性心绞痛:劳累性心绞痛病程在1个月以内。 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劳累性心绞痛病程稳定1个月以上。 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同等程度劳累所诱发的胸痛发作次数、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突然加重。 ②自发性心绞痛自发性心绞痛的特征是胸痛发作与心肌需氧量的增加无明显关系。与劳 累性心绞痛相比,这种疼痛一般持续时间较长,程度较重,且不易为硝酸甘油缓解。未见酶变化,心电图常出现某些暂时性的S-T段压低或T波改变。自发性心绞痛可单独发生或与劳累性心绞痛合并存在。 自发性心绞痛患者的疼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有时患者可有持续较长的胸痛发作,类似心肌梗死,但没有心电图及酶的特征性变化。 某些自发性心绞痛患者在发作时出现暂时性的S-T段抬高,常称为变异型心绞痛。 但在心肌梗死早期记录到这一心电图图型时,不能应用这一名称。 初发型劳累性心绞痛、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及自发性心绞痛常统称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本报告则选用这些各自特异的名称。 (2)分度、分级诊断标准(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研究座谈会修订, 1979年9月,上海) ①劳力型心绞痛 Ⅰ级:较日常活动重的体力活动引起心绞痛,日常活动无症状,如平地小跑,快速或持重物上三楼、上陡坡等引起心绞痛。 Ⅱ级:日常体力活动引起心绞痛,日常活动稍受限制。如在正常条件下常速步行3~4站(3~4华里),上三楼、上坡等引起心绞痛。 Ⅲ级:较日常活动轻的体力活动引起心绞痛,日常活动明显受限。如在正常条件下常速步行1~2站(1-2华里)上二楼、小坡引起心绞痛。 Ⅳ级:轻微体力活动(如在室内缓行)引起心绞痛,严重者休息时亦发生心绞痛。 ②非劳力型心绞痛 轻度:有较典型的心绞痛发作,每次持续时间数分钟,每周疼痛至少发作2~3次,或每日发作1~3次,但疼痛不重,有时需口含硝酸甘油。 中度:每天有数次较典型的心绞痛发作,每次持续数分钟到10分钟左右,绞痛较重,一般都需要口含硝酸甘油。 重度:每天有多次典型心绞痛发作,因而影响日常生活活动(例如大便、穿衣等),每次发作持续时间较长,需多次口含硝酸甘油。

疾病诊断步骤临床思维方法和循证医学试题及答案

疾病诊断步骤临床思维方法和循证医学试题及答案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疾病诊断步骤、临床思维方法和循证医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A型题】 1.某病人长期发热,皮肤、关节、心、肝、肾各方面都有病态表现时,下列哪种诊断可能性最大 ( ) A.风湿 B.结核 C.肝炎 D.系统性红斑狼疮 E.肾脏疾病 2.下述哪项不属诊断思维的注意问题 ( ) A.现象与本质 B主要与次要 C.临床表现与主诉 D.局部与整体E.典型与不典型 3.一咯血病人,胸片示右上肺阴影,首先应考虑的诊断是 ( ) A.肺癌 B.肺炎 C.肺不张 D.肺结核 E.肺脓肿 4.下述哪项不属常见诊断失误的原因 ( ) A.病史资料不完整、不准确 B.体查不细致、不全面 C.医学知识不足 D.主观臆断 E.病人欠合作 【X型题】 5.常见的误诊、漏诊原因包括下面哪几种 ( ) A.病史资料不完整、不确切 B.观察不细致或检验结果误差

C.先人为主、主观臆断 D.医学知识不足、缺乏临床经验 E.疾病的临床表现不同 6.临床思维的基本原则包括 ( ) A.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元论”原则 B用发病率和疾病谱观点选择诊断的原则 C.首先考虑器质性疾病的诊断,然后考虑功能性疾病的原则 D.首先考虑可治的疾病的原则,简化思维程序的原则 E.见病见人的原则 7.综合的临床诊断应包括 ( ) A.病因诊断 B.病理解剖诊断 C.病理生理诊断 D.疾病的分型与分期 E.并发症及伴发疾病诊断 8.以下哪些项目是循证医学的应用范围 ( ) A.医疗管 B.制定卫生政策 C.卫生技术评价 D.指导临床实践 E.药物研究与应用 9.造成临床表现不典型的因素有 ( ) A.年老体弱 B.治疗的干扰 C.医师的认识水平 D.主诉不清楚 E.器官移位10.诊断失误包括 ( )

精神障碍的分类和诊断标准

精神障碍得分类与诊断标准 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得制定,就是精神病学领域近20年所取得得重大进展之一,它一方面促进了学派间得相互沟通,改善了诊断不一致得问题,有利于临床实践,另一方面在探讨各种精神障碍得病理生理及病理心理机制、心理因素对各种躯体疾病得影响以及新药研制、 临床评估与合理用药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精神障碍分类得目得 疾病分类学得目得就是把种类繁多得不同疾病按各自得特点与从属关系,划分为类、种、型,以便归成系统。精神障碍得分类就是将纷繁复杂得精神现象,根据拟定得标准加以分门别类得过程.其意义在于:促进相互交流、合理得治疗与预防及预测疾病得转归。?二、精神障碍分类得基轴?分类就就是按某种规则将事物纳入一种类目系统得方法.疾病分类得基轴有多种,对疾病按病因、病理改变进行诊断与分类,就是医学各科所遵循得基本原则.但在精神医学实践工作中,只有10%左右得精神障碍病例得病因、病理改变比较明确,而90%左右得病例则病因不明。因此精神障碍得诊断与分类,无法全部贯彻病因学分类得原则。目前精神障碍分类得基轴主要就是依据症状表现。但必须指出,这种诊断只能反映疾病当时得状态,若主要症状改变,诊断可能随之改变,而且病因不同但症状相似得不同疾病会得出相同得诊断,但症状学分类有利于目前得对症治疗。?三、精神障碍得诊断标准 由于大部分精神障碍缺乏客观得诊断指标,不同得医师对同一疾病得理解与认识又有差异,导致临床医师对同一病人得诊断一致性差;而诊断不一致使研究结果无法比较与难以解释,这一直就是困扰功能性精神病研究得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制定统一得精神障碍诊断标准意义重大。 诊断标准就是将疾病得症状按照不同得组合,以条理化形式列出得一种标准化条目.诊断标准包括内涵标准与排除标准两个主要部分.内涵标准又包括症状学、病情严重程度、功能损害、病期、特定亚型、病因学等指标,其中症状学指标就是最基本得,又分必备症状与伴随症状。下面以我国目前得精神分裂症得诊断标准为例,说明各种标准得意义. (一) 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2项,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单纯型分裂症另有规定;?1.反复出现得言语性幻听; 2.明显得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贫乏;?3。思想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4.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5.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其它荒谬得妄想;?6。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7。情感倒错,或明显得情感淡漠;?8.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9.明显得意志减退或缺乏.?(二)严重程度标准: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三)病程标准:?1.符合症状标准与严重程度标准至少已持续1个月,单纯型另有规定。 2.若同时符合精神分裂症与心境障碍得症状标准,当情感症状减轻到不能满足心境障碍得症状标准时,分裂症状需继续满足精神分裂症得症状标准至少2周以上,方可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四)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活性物质与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尚未缓解得精神分裂症病人,若又罹患前述两类疾病,应并列诊断。 四、多轴诊断 所谓多轴诊断就是指采用不同层面或维度来进行疾病诊断得一种诊断方式。1975年Rutter首先提出儿童精神障碍得多轴诊断,Ottessen提出四轴诊断,即症状学、严重程度、病程、病因(躯体得、心理得、多种因素、原因未明)诊断精神障碍.在DSM系统中,从DSM-III开始使用多轴诊断,目前使用得DSM-IV共有5个轴,分别为:?轴I:临床障

常见传染病诊断标准

常见传染病诊断标准 病毒性肝炎 一、疑似病例,同时具备下列2项: 1.最近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厌油、乏力、巩膜黄染、茶色尿、肝脏肿大、肝区痛等,不能排除其他疾病者。 2.血清ALT反复升高而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释者。 甲型肝炎 1.病人发病前1个月左右(2-6)周,曾接触过甲型肝炎病人,或吃不洁食物史或饮生水史 2.最近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厌油、乏力、巩膜黄染、茶色尿、肝脏肿大、肝区痛等,不能排除其他疾病者。 3.血清ALT升高。 4.血清抗-HAVIgM阳性。 5.急性期恢复期双份血清抗-HAVIgG滴度呈四倍升高。 6.免疫电镜在粪便中见到27nm甲肝病毒颗粒。 疑似病例:2+3 ,参考1。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4、5、6中任何1项。 乙型肝炎 ①半年内接受过血及血制品治疗,或有任何医疗性损伤如:不洁的注射、针灸、穿刺、手术等,或与乙型肝炎病人或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有密切接触。 ②最近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厌油、乏力、巩膜黄染、茶色尿、肝脏肿大、肝区痛等,不能排除其他疾病者。 ③血清ALT升高 ④病程中HBsAg由阳性转为阴性,或HBsAg由阳性转为阴性且出现 抗-HBs阳转;抗-HBcIgM滴度高水平,而抗-HBcIgG阴

性或低水平。 疑似病例:②+③,参考①。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④。 病程大于半年为慢性肝炎。 丙型肝炎 ①半年内接受过血及血制品治疗,或有任何医疗性损伤或与携带HCV者有非常密切的接触史。 ②长期乏力,有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或肝脾肿大有触痛和叩击痛。 ③血清ALT升高或正常与升高反复波动持续半年以上。 ④用排除法不符合甲、乙、戊型肝炎,CMV,EBV感染。 ⑤血清抗—HCVIgM阳性。 疑似病例:②+③+④参考①。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⑤。 戊型肝炎 ①发病前2个月,曾接触过戊型肝炎病人,或到过戊型肝炎暴发点工作,旅行,并进食,或聚餐。 ②最近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厌油、乏力、巩膜黄染、茶色尿、肝脏肿大、肝区痛等,不能排除其他疾病者。 ③血清ALT升高。 ④用排除法不符合甲、乙、丙型肝炎,CMV、EBV感染。 ⑤免疫电镜在粪便中见到30-32nm病毒颗粒。 ⑥血清抗-HEVIgM阳性 疑似病例:②+③+④两项,参考①。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⑤或⑥中任1项。 肺结核 一、疑似病例

老年人群血压水平与多代谢异常的关系

老年人群血压水平与多代谢异常的关系 作者:张凤梅任玉宽徐恒戬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群血压水平与多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对648名年龄为60~78岁的老年人进行健康查体,对不同血压水平老年人体重指数(BMI)、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和空腹血糖(FPG)平均水平及超重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等代谢异常的检出率进行分析,对多代谢异常的危险性进行分析。结果血脂异常、高血压、超重肥胖是老年人群出现较早的、最常见的代谢异常。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老年人BMI、TC、TG、LDL C、FPG平均水平明显升高,HDL C平均水平明显降低,老年人群合并二种、三种代谢异常的检出率明显升高,合并二种、三种代谢异常的危险性明显升高。血压水平为120~129/80~84 mmHg和130~139/85~89 mmHg时,老年人群合并二种代谢异常的检出率为29.81%、32.26%,合并二种代谢异常的危险性是理想血压人群的2.73、3.06倍。高血压人群比血压正常人群更易合并多种代谢异常,高血压人群合并二种、三种代谢异常的检出率为45.65%、10.33%,合并二种、三种代谢异常的危险性是血压正常人群的 2.18、2.57倍。结论血压水平达到和超过120~139/80~89 mmHg时,老年人群多代谢异常的检出率和危险性明显升高。 【关键词】老年人群;多代谢异常;血压水平 多代谢异常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一组临床疾

病,主要包括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等,研究发现多代谢异常能够导致动脉硬化,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使心血管疾病的致死致残风险增加〔1~4〕。高血压是代谢综合征的主要组分之一,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高血压人群常常伴随着多代谢异常。关于血压水平与多代谢异常的关系尚未完全定论〔5,6〕。本研究通过对不同血压水平老年人合并代谢异常的情况进行分析,探讨血压水平与老年人群多代谢异常的关系,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 对象 研究对象为山东理工大学离退休职工,排除冠心病、脑卒中及其他心血管疾病患者,共648人,其中男性408人,女性240人,年龄范围为60~78岁。 1.2 方法 1.2.1 体格检查 由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对研究对象进行健康查体,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询问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等病史。血压的测量采用汞柱式标准袖带血压计,被测者取坐位,休息15 min后测量右上臂血压2次,取平均值。采空腹静脉血5 ml(禁食至少12 h),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PG)。 1.2.2 研究对象分组 高血压的诊断和分期按照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执

04第四章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

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 一、目的及要求 1.掌握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的基本概念。 2.了解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制定的意义。 3.了解国际精神障碍分类系统及美国现行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 4.了解我国目前所用的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 二、各节应了解和掌握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基本概念 掌握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的基本概念。 2.了解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制定的意义,熟悉诊断标准中的主要指标。 常用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 了解国际精神障碍分类系统。 了解美国现行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 3.了解我国目前所用的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了解CCMD-3的主要分类类别。 三、练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关于制定诊断标准的主要目的,下列说法哪项不对 A.提高诊断一致性 B.便于医师或研究者之间的相互交流 C.能为不同理论学派的医师和研究者所接受 D.便于科研的病例选择 E.便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精神医学模式 2.有关等级诊断叙述,以下哪项不对 A.按疾病症状严重性成金字塔排列 B.如果病人既有分裂症状又有神经症症状,可以同时诊断 C.器质性精神障碍位于最顶端 D.如果既满足滥用,又满足依赖的标准,应诊断依赖 E.如果情感障碍与人格障碍并存,应首先诊断情感障碍 3.有关多轴诊断,错误的论述是 A.采用不同层面或纬度来进行诊断的一种诊断方式 B.由瑞士精神病学家Essen-Moller于1947年首先提出 C.可减少由于持不同病因学概念的医师间的诊断不一致和增加诊断的信息量 D.在DSM系统是五轴诊断,但以轴Ⅰ和Ⅱ为主 E.CCMD-3也是五轴诊断 4.对神经症的分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目前的DSM-Ⅳ和ICD-10一样,CCMD-3也取消了神经症这一疾病类别 B.DSM-Ⅲ系统仍保留神经衰弱这一疾病类别 C.在CCMD-2-R中抑郁症候群被分为重症抑郁和抑郁性神经症,分别隶属于不同的疾病类别;而在CCMD-3中则进一步向ICD系统靠拢而进行了相应的更改 D.在DSM和ICD中,仍然保留了癔症这一疾病类别

妇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

妇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 篇一:妇科五大常见疾病诊疗规范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1. 月经改变:最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周期缩短。 2. 腹部包块:肌壁间肌瘤;粘膜下肌瘤,逐渐增大,突向腹腔,当增大》3月妊娠大小时, 于耻骨联合上可触及硬且活动的肿块,清晨膀胱充盈将子宫推向上方时更易扪及。 3. 压迫症状:子宫肌瘤增大时,可出现压迫症状。宫体下段前壁的肌瘤,压迫膀胱,影响 膀胱充盈而发生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尿潴留。子宫肌瘤生长于子宫后壁,特别位于 子宫体下段或宫颈,可以压迫直肠引起便秘,甚至排便困难。 4. 不孕。 5. 继发贫血:长期月经过多可导致继发贫血。 6. 妇科检查:子宫增大,质硬,表面不规则,结节状突

起。 7. B超检查:最常见,声像图显示肌瘤区为边界清晰的实质性低回声、等回声或中回声, 中间常有稀疏光点。 【治疗】治疗应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症状及肌瘤部位、大小、数目全面考虑。 1、非手术治疗(保守治疗): 1) 2)随访观察:肌瘤较小且无症状,尤其是近绝经期妇女。但需定期随访,可期3-6个月复查1次,随访中如发现肌瘤增大或症状明显时,再考虑进一步治疗。药物治疗:适应症:年轻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子宫<2 月妊娠子宫大小;近绝经年 龄,肌瘤较小,症状轻;全身情况差,不能胜任手术者。 主要药物: (1)雄激素: 常用药物:丙酸睾丸酮25mg 肌注,每5日一次,月经来潮时,肌注,每日一次, 共3次,总量小于300mg。 (2)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类药物 适应症:术前辅助治疗;子宫肌瘤合并不孕者;有合并症暂不能接受手术者;更年

高血压合并代谢异常对心肾血管的影响分析

高血压合并代谢异常对心肾血管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高血壓合并代谢异常对患者心肾血管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3例,将患者分为以下几组。单纯性高血压患者11例,合并腹型肥胖患者26例,合并血脂紊乱的患者21例,合并糖尿病患者17例,合并代谢综合症的患者28例。对患者进行心脏结构、心脏功能、血管检查,分析患者白蛋白尿,评价心肾血管情况。结果高血压合并腹型肥胖患者左室质量和左室指数相对较高,合并糖尿病及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发病几率增加,MAU阳性率也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血压患者通常伴有代谢异常,对心肾血管造成的影响巨大,改善代谢紊乱对有效治疗高血压具有重要作用。 标签:高血压;代谢异常;心肾血管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高血压是临床中常见的慢性疾病,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容易引发脑卒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及慢性肾脏疾病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高病死率及高致残率的特点[1]。研究发现,高血压通常伴有代谢异常,而代谢紊乱则是诱发高血压病症的重要环节。高血压合并代谢异常对患者身体造成严重伤害,为进一步探究其对心肾血管造成的影响,现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3例,男性49例,年龄在42~75岁,平均年龄为(53.41± 2.37)岁,病程为2.5~7.5年,平均病程为(4.79± 3.14)年;女性54例,年龄在46~78岁,平均年龄为(56.32±3.57)岁,病程为3.2~9.0年,平均病程为(5.24± 4.16)年。其中,单纯性高血压患者11例,合并腹型肥胖症患者26例,合并血脂紊乱的患者21例,合并糖尿病患者17例,合并代谢综合症的患者28例。所有患者在年龄、病程、病症上对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患者入院后进行身高、体重、臀围、WC、舒张压及收缩压的测量,计算患者体重指数及脉压差;次日清晨保持空腹状态,进行抽血化验,检测胰岛素、血尿酸、肌酐、游离脂肪酸浓度。留取尿液样本,及时冷藏和保存,并与24h之内送检,检测尿液中的白蛋白尿(MAU)。若患者的MAU含量24h之内>30mg且<300mg,则判定MAU呈阳性。利用颈动脉超声多普勒进行检查,使用频率约为7.5MHz的血管超宽频探头。取患者平卧位,检测颈动脉的起始端2cm处,距CCA的分叉点1cm、BIF及ICA,ECA起始处。各部位血管壁及组织结构的具体形态和中膜厚度都要详细检出,判断是否有动脉粥样硬化症状。若局部出现隆起,厚度大于1.2mm,并且向总动脉管的管腔内明显突出,则判断患者有动脉粥样硬化表现。对于部分患者采用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测,使用变频探头,

2020年CCMD3 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课件)

2020年CCMD3 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课件) CCMD-3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 (0)器质性精神障碍(00)阿尔茨海默(Alzhe imer)病 (01)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 (02)其他脑部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03)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09)其他或待分类器质性精神障碍 (1)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10)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11)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精神分裂症(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20)精神分裂症(分裂症) (21)偏执性精神障碍 (22)急性短暂性精神病 (23)感应性精神病 (24)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29)其他或待分类的精神病性障碍 (3)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30)躁狂发作 (31)双相障碍 (32)抑郁发作 (33)持续性心境障碍 (39)其他或待分类的心境障碍 (4)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

(40)癔症 (41)应激相关障碍(42)与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 (43)神经症 (5)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50)进食障碍 (51)非器质性睡眠障碍(52)非器质性性功能障碍 (6)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60)人格障碍 (61)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 (62)性心理障碍(性变态) (7)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 (70)精神发育迟滞(71)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72)特定学校技能发育障碍 (73)特定运动技能发育障碍 (74)混合性特定发育障碍 (75)广泛性发育障碍(8)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80)多动障碍 (81)品行障碍 (82)品行与情绪混合障碍 (83)特发于童年的情绪障碍 (84)儿童社会功能障碍 (85)抽动障碍 (86)其他童年和少年期行为障碍 (89)其他或待分类的童年和少年期精神障碍 (9)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

常见病诊疗规范

中医常见病及优势病种诊疗常规 感冒 感冒是由于感触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其临床表现与西医学所称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似。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咽炎、扁桃体炎、喉炎等均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诊断] 1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喷嚏等症状为主,多兼咳嗽,可伴咽喉痒或痛、呕吐、腹泻或高热惊厥。 2 四时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常因骤变而发病。 3 一般病毒感染者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单核细胞增加。细菌感染者白细胞计数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 [辨证论治] 1 风寒束表 症候: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恶寒发热或发热不甚,无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质稀,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例方:荆防败毒散。 2 风热犯表 症状:发热或高热,微恶风,鼻塞喷嚏,流稠涕,汗出口干,咽喉痛,咳嗽痰稠,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例方:银翘散。 3 暑湿感冒 症状:发热,汗出热不解,鼻塞流浊涕,头昏重胀痛,身重倦怠,心烦口渴,胸闷欲呕,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例方:新加香薷饮。 4 虚体感冒 4.1 气虚感冒 症状:恶寒较甚,发热,无汗,头痛身楚,咳嗽,痰白,咯痰无力,平素神疲体弱,气 短懒言,反复易感,舌淡苔白,脉浮无力。 治法:益气解表

例方:参苏饮。 4.2 阴虚感冒 症状:身热,微恶风寒,少汗,头昏,心烦,口干,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解表。 例方:加减葳蕤汤。 [其他疗法] 1 中成药 1.1 风寒证可口服午时茶、通宣理肺丸。 1.2 风热证可口服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片,桑菊感冒冲剂。 1.3 感冒兼见脾胃湿困诸症者可用藿香正气丸。 1.4 时行感冒可口服板蓝根冲剂。 2 中药针剂 风热证、暑湿证及表寒里热证均可用喜炎平、双黄连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内静滴,每日1次。 3 外治疗法 3.1大蒜液滴鼻,10%大蒜液每次1滴,每日滴3~5次。适用于各证型感冒。 3.2 拔火罐可取大椎、身柱、大杼、肺俞、风门等穴,每日1次。适用于风寒证。 [治法改进] 感冒轻证,或初起偏寒偏热俱不明显,仅稍有恶风、微热、头胀、鼻塞者,可予辛凉轻剂,疏风解表,药用桑叶、薄荷、防风、荆芥等微辛轻清透邪。咽痒咳嗽者,酌配前胡、牛蒡子、贝母、橘红、桔梗、甘草等清宣肺气。 [疗效标准] 1 治愈: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 2 好转:发热消退,临床症状减轻,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 3 未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实验室检查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