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管理平台技术方案

云计算管理平台技术方案
云计算管理平台技术方案

云计算管理平台技术方案

目录

一、背景介绍 (4)

二、云计算管理平台整体架构 (4)

2.1物理层总体设计 (6)

2.1.1云平台的互联网出口介绍 (8)

2.1.2业务应用区 (8)

2.1.3管理和服务区 (9)

2.1.4云数据库区 (10)

2.1.5备份存储区 (10)

2.1.6核心交换区 (12)

2.1.7云安全访问控制区 (13)

2.1.8物理设备选型原则 (14)

2.2资源抽象和控制层 (15)

2.2.1计算资源池设计 (15)

2.2.2存储资源池构建 (21)

2.2.3网络资源池构建 (24)

2.2.4虚拟化管理平台 (27)

2.3云服务层 (31)

2.3.1 IaaS服务 (31)

2.3.2多租户组织架构 (33)

2.3.3虚拟数据中心 (33)

2.3.4云服务使用流程 (39)

2.3.5云服务的申请与审批 (40)

2.3.6云服务交付 (42)

2.3.7云安全服务交付 (54)

2.3.8云负载均衡服务交付 (55)

2.3.9云数据库服务交付 (57)

2.4云运维层 (62)

2.4.1云运维平台整体架构 (62)

2.4.2云平台分级管理 (64)

2.4.3设备管理 (65)

2.4.4资源管理 (81)

2.4.5资源编排 (93)

2.4.6资源监控 (99)

2.4.7用户管理 (106)

2.4.8流程管理 (109)

2.4.9日志管理 (113)

2.4.10报表管理 (113)

2.4.11计费策略管理 (117)

2.5云安全层 (118)

2.5.1云安全需求及边界划分 (118)

2.5.2云边界安全防护需求 (119)

2.5.3云内部安全防护需求 (119)

2.5.4云安全体系架构 (120)

2.6云备份方案 (123)

2.6.1备份架构设计 (123)

2.6.2存储备份 (124)

2.6.3云数据备份 (127)

2.6.4云主机备份 (132)

2.6.5云数据库备份 (136)

2.6.6备份策略 (142)

一、背景介绍

云计算是计算机科学和互联网技术进一步融合发展的产物,也是引领未来信息产业创新的关键战略性技术和手段。云计算在教育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未来将在促进教育公平、降低教育成本、变革教学活动方式、提高管理效率和助推终身教育等五个方面对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云计算本质是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微软把云计算定义在云+端、软件+服务上;谷歌(Googe)认为,云计算就是以公开的标准和服务为基础,以互联网为中心,提供安全、快速、便捷的数据存储和网络计算服务;IBM则认为云计算是一个虚拟化的计算机资源池,一种新的IT资源提供模式。虽然他们对云计算的定义不同,但认识较一致的地方是:云计算即“按需服务”,将数据存储和计算能力作为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获取的“服务”向客户提供。

二、云计算管理平台整体架构

云计算管理平台整体架构图如下图所示:

图1.云管理平台整体架构图

整体分为六大部分:

1、物理层

物理层包括运行云管理平台运行所需的云数据中心机房运行环境,以及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等设备。云中心机房的部署按照分区设计,主要分为数据库区、业务应用区、存储区、系统管理区、网络出口区和安全缓冲区等区域。

2、资源抽象与控制层

资源抽象与控制层通过虚拟化技术,负责对底层硬件资源进行抽象,对底层硬件故障进行屏蔽,统一调度计算、存储、网络、安全资源池。其核心是虚拟化内核,该内核提供主机CPU、内存、IO的虚拟化,通过共享文件系统保证云主机的迁移、HA集群和动态资源调度。同时通过分布式交换机实现多租户的虚拟化层的网络隔离。在存储资源池的构建上,采用分布式存储技术,实现对服务硬盘的虚拟化整合,并通过多副本(3-5份)技术保证存储数据的高可靠。

3、云服务层

云服务层提供IaaS层云服务:

IaaS服务:包括云主机、云存储(云数据盘、对象存储)、云数据库服务、云防火墙、云负载均衡和云网络(租户子网/IP/域名等)。IaaS层服务向PaaS层、SaaS层提供开放API接口调用。

云服务通过自助服务门户,向租户提供自助的线上全流程自动化交付。用户可以在自助服务门户上进行服务的申请,完成审批后相应的云资源将会交付给用户远程控制使用。

4、云安全防护

云安全防护为物理层、资源抽象与控制层、云服务层提供全方位的安全防护,包括防DDoS攻击、漏洞扫描、主机防御、网站防御、租户隔离、认证与审计、数据安全等模块。

5、云运维层

此模块为云平台运维管理员提供设备管理、配置管理、镜像管理、备份管理、日志管理、监控与报表等,满足云平台的日常运营维护需求。

6、云服务管理

此模块主要面向云管理员,对云平台提供给租户的云服务进行配置与管理,包括服务目录的发布,组织架构的定义,租户管理、云业务流程定制设计以及资源的配额与计费策略定义等。

2.1物理层总体设计

基础设施层拓扑如下:

图云计算数据中心拓扑图

物理资源层应包括运行云平台所需的机房运行环境,以及计算、存储和网络等设备。主要分为业务应用区、云数据库区、备份存储区、管理和服务区、核心交换区和云安全访问控制区。物理组网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图表物理组网示意图实际组网拓扑如下图所示:

图表实际组网拓扑

2.1.1云平台的互联网出口介绍

2.1.2业务应用区

主要用于部署承载业务应用的物理服务器,通过提供大内存性物理服务器,配置为2

路INTEL XeonE5-2620 CPU(6核,主频2.0GHz),内存96GB,硬盘2*300G SAS+6*900G SAS,2G高速缓存,作为计算单元,同时,利用服务器本地硬盘,结合H3C vStor零存储解决方案来满足业务应用的存储需求,物理组网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图表业务应用区

如图所示组网,单台物理服务器分别连接四个不同的网络:

1、业务网络:服务器网卡上联H3C S5820v2接入交换机,提供业务数据访问网络;

2、管理网络:服务器网卡上联H3C S5120HI接入交换机,通过系统管理区相应管理软件实现虚拟化平台管理、网络管理、H3C CSM管理等;

3、存储网络:通过连接H3C S6300万兆电口接入交换机,实现不同区域不同物理主机之间存储网络的互通;

4、服务器带外管理网络:通过服务器带外管理iLO口上联H3C S5120HI交换机,形成跨交换机带外管理网络集群,方便运维人员以服务器集群为单位对硬件进行统一管理配置。

2.1.3管理和服务区

部署云管理平台、网络管理平台、虚拟化管理平台等管理服务器,硬件同样采用大内存性2路物理服务器,通过对云管理平台、网络管理平台、虚拟化管理平台等软件的部署,实现对底层资源的合理管控,保障业务运行的可靠性、可用性,合理的分配资源,通过自动化的运维管理,提升客户IT人员的运维管理效率,物理组网如下图所示:

图表物理组网图

从业务管理可靠性来分析,系统管理区各管理平台部署分为两大类,硬件支撑系统和虚拟支撑系统。

硬件支撑系统主要是考虑到业务管理平台的重要性和可靠性,故直接采用物理服务器作为支撑平台,包括:

1、H3C CVM双机集群:通过CVM主机实现对虚机的管理运维,采用双机热备的形式,保证CVM管理平台的可靠性

2、H3C CSM双机集群:通过CSM主机实现对大云平台的管理运维,采用双机热备的形式,保证CSM管理平台的可靠性

虚机支撑系统是指在虚拟化环境下,直接将管理平台部署在虚机上,建立统一的云服务管理集群,通过虚拟化软件来保证各管理平台的可靠性,在这个集群内主要运行以下几个系统:

数据库管理: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库的建立、调整、重构、安全控制、完整性控制和对用户提供技术支持。

H3C云管理平台:实现网络拓扑、故障、性能、配置、安全等管理功能。

OpenStack计算管理节点:对下层虚拟化计算资源进行管理调度。

对象存储管理:静态数据的存储、检索、预览,数据的持久性和可扩展性管理。

2.1.4云数据库区

部署承载数据库服务的物理服务器,对于部分高性能数据库可直接部署在物理主机上,通过配置4路INTEL Xeon E5-4620 CPU(核数8核,主频2.2GHz),64G内存,2*300GB

硬盘的高性能物理服务器,来满足客户对于数据库系统的承载需求。对于性能要求不高的数据库服务,以虚拟机方式部署交付。数据库服务区通过部署高性能的FC存储,来满足客户关键业务的数据存储以及对数据,物理组网如下图所示:

图表云数据库区

2.1.5备份存储区

通过部署高性能存储设备以及专业的备份管理软件,实现对云主机&云存储区以及云数据库区的数据的备份,保障业务数据的高可靠性,物理组网如下图所示:

图表备份存储区组网拓扑

采用1台物理服务器作为备份管理服务器,利用H3C FlexStorage P5730存储作为数据备份介质。

H3C FlexStorage P5730存储是一款横向扩展存储平台,专为满足虚拟化环境不断变化的需求而设计。它提供了完美的解决方案:可满足高可用性、数据移动性、灾难恢复、可管理性及升级等方面的需求。

借助本身的企业级存储软件功能和领先的虚拟化软件集成,FlexStorage可为各个阶段的虚拟化增长提供支持。直观、普遍的管理方式简化了存储管理。此外,FlexStorage还支持数据跨不同层、位置以及在物理和虚拟存储之间移动,为用户的虚拟化环境提供了完美的应用。

H3C FlexStorage P5730是一款专门为客户设计的机架式IP存储产品,通过全面的企业特性组合帮助物理和虚拟环境降低SAN成本,

?通过建立存储集群和网络RAID,通过网络RAID可在存储系统内的RAID磁盘组出现故障、整个存储系统出现故障或者出现网络或电源等方面的外部故障时提供保

?可扩展的性能,无中断式升级

?集中的管理控制台

?快照、远程拷贝可降低灾难恢复的成本

2.1.6核心交换区

通过物理网络设备N:1虚拟化技术,简化生成树协议的部署,实现云数据中心内的大二层网络互通,为云主机的自动化迁移与调度提供环境支撑。同时在核心层旁挂LB,对各分区进行安全访问控制,物理组网如下图所示,

图表核心交换区

核心交换区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各服务器功能分区、广域网、互联网之间数据流量的高速交换,是广域/局域纵向流量与服务功能分区间横向流量的交汇点。核心交换区必须具备高速转发的能力,同时还需要有很强的扩展能力,以便应对未来业务的快速增长。

如图所示,核心区由H3C S12510-X组成。使用链路聚合技术合并多个10GE端口,提供两交换机之间的连通性。核心区交换机连接到所有其他区的边缘设备,既可以是一对HA方式的交换机,也可以是一对HA方式的防火墙。有两类连接到核心,一类是来自交换机(比如业务系统服务器区)的连接,另一类是用防火墙连接(互联网接入区)。每个区边缘交换机都上行连接到Core-SW1和Core-SW2。每个区交换机将使用单独的VLAN,VLAN跨越两个交换机,上行连接到核心。成对且以高可用性方式部署的防火墙将有一个VLAN,这个VLAN 跨越两个核心交换机上行连接,并每个都连接到一个核心。每个上行连接VLAN都在两个交换机中配置。

同时,在核心接入交换机旁挂LB负载均衡设备,支持全面的四至七层负载均衡和链路负载均衡功能,支持IPv6 基础特性及IPv6的负载均衡,并配合云数据中心实现虚拟化环境下针对关键业务的动态资源扩展,动态应对突发业务访问量所带来的资源瓶颈,提高业务运维的效率。

2.1.7云安全访问控制区

此区域是逻辑区域,用于部署与互联网公有云、广域网接入区进行数据交互的安全隔离设备,确保数据访问安全,包括设置网络隔离、防DDoS攻击设备、防火墙、IPS、端口安全检测等。保证物理网络安全性的同时,通过虚拟化技术,实现在虚拟化环境下数据访问的安全控制,物理组网如下图所示:

图表云安全访问控制区

此区域实现的功能:

1、DDOS流量清洗:对进入云数据中心的数据流量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包括DOS攻击在内的异常流量。在不影响正常业务的前提下,清洗掉异常流量。有效满足用户对云数据中心运作连续性的要求。同时通过时间通告、分析报表等服务内容提升用户网络流量的可见性和安全状况的清晰性。

2、访问控制:利用防火墙实现云数据中心的整体安全防护;同时为每个申请安全服务的租户提供独立的vFW服务,实现租户业务的隔离需求。

3、入侵防御:通过SecBlade IPS插卡,可为数据中心内部提供了更坚固的安全保护机制。通过IPS的深度检测功能可以有效保护内部服务器避免受到病毒、蠕虫、程序漏洞等来自应用层的安全威胁。

2.1.8物理设备选型原则

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和上述配置原则,物理设备选型遵循以下要求:

物理服务器的选型:

1)常规大内存型应用,主要用于承载业务系统的云主机服务,采用2路CPU服务器,

CPU核数≥6核,配置E5-2620及以上的CPU;内存≥96G;

2)高计算型应用,主要用于数据库服务等,采用4路CPU服务器,CPU核数≥8核,

配置E5-4620及以上的CPU;内存≥64G;

数据库区FC存储选型:

1)存储设备支持:FC光纤通道存储设备

2)支持数据分层存储,可以在SSD、15K、10K、7.2K硬盘之间动态迁移数据;

3)单台阵列要求配置≥2个SAN存储节点或控制器;

4)实际配置前端口≥4个;后端口速率≥6Gb SAS接口;配置10k rpm 900 SAS硬盘,

容量≥60TB

备份IP存储选型:

1)配置≥90T总容量;存储阵列支持无限个Lun,每卷支持无限个快照;

2)本次配置≥4个控制器,所配磁盘阵列可在线扩展至≥32个控制器,不会导致业

务中断;

3)支持跨存储设备的RAID0/1/5/6/10;

分布式存储选型:

1)支持2-5个数据副本,存储最大容量可扩展至1PB以上;

2)支持最大256个节点,支持存储节点容错,任意一个存储节点发生故障,都不会

导致数据丢失;

3)扩容新增存储节点时,原有数据自动重新分布,按负载均衡原则分布到新增存储

空间中。

4)配置≥400T 容量

网络设备选型:

1)核心交换机:交换容量≥17.5Tbps,包转发率≥5000Mpps;采用主控引擎、交换

引擎、接口单元硬件槽位分离的全分布式架构;支持1:N、N:1、纵向虚拟化;支

持云中心大二层互联技术。

2)服务器千兆接入交换机,交换容量≥300Gbps,转发性能≥160Mpps。

3)服务器万兆接入交换机,交换容量≥1200Gbps,转发性能≥700Mpps;支持802.1Qbg

标准协议;支持全万兆线速转发,40GE上连。

4)负载均衡,支持全面的四至七层负载均衡和链路负载均衡功能,支持IPv6 基础特

性及IPv6的负载均衡。

5)防火墙,采用核心交换机相同的架构,支持N:1安全集群来统一配置管理;支持

虚拟防火墙功能,支持IPv6基础特性。

6)入侵防御,通过国际权威安全组织(通用漏洞披露组织)兼容性认证,支持深入

七层的分析检测技术,并能主动防御。

2.2资源抽象和控制层

2.2.1计算资源池设计

服务器是云计算平台的核心,其承担着云计算平台的“计算”功能。对于云计算平台上的服务器,通常都是将相同或者相似类型的服务器组合在一起,作为资源分配的母体,即所谓的服务器资源池。在这个服务器资源池上,再通过安装虚拟化软件,使得其计算资源能以一种云主机的方式被不同的应用和不同用户使用。在x86系列的服务器上,其主要是以

H3Cloud云主机的形式存在。后续的方案描述中,都以云主机进行描述,如下为H3C虚拟化软件的构成。

?CVK:Cloud Virtualization Kernel,虚拟化内核平台

运行在基础设施层和上层操作系统之间的“元”操作系统,用于协调上层操作系统对底层硬件资源的访问,减轻软件对硬件设备以及驱动的依赖性,同时对虚拟化运行环境中的硬件兼容性、高可靠性、高可用性、可扩展性、性能优化等问题进行加固处理。

?CVM:Cloud Virtualization Manager,虚拟化管理系统

主要实现对数据中心内的计算、网络和存储等硬件资源的软件虚拟化,形成虚拟资源池,对上层应用提供自动化服务。其业务范围包括:虚拟计算、虚拟网络、虚拟存储、高可靠性(HA)、动态资源调度(DRS)、云主机容灾与备份、云主机模板管理、集群文件系统、虚拟交换机策略等。

采用H3C的CAS虚拟化平台对多台服务器虚拟化后,连接到共享存储,构建成计算资源池,通过网络按需为用户提供计算资源服务。同一个资源池内的云主机可在资源池内的物理服务器上动态漂移,实现资源的动态调配。

CAS产品逻辑架构图如下所示:

图表 CAS产品逻辑架构

计算资源池的构建可以采用以下四个步骤完成:计算资源池分类设计、主机池设计、集群设计、云主机设计四个部分完成。

1)计算资源池分类设计

在搭建服务器资源池之前,首先应该确定资源池的数量和种类,并对服务器进行归类。归类的标准通常是根据服务器的CPU类型、型号、配置、物理位置和用途来决定。对云计算平台而言,属于同一个资源池的服务器,通常就会将其视为一组可互相替代的资源。所以,一般都是将相同处理器、相近型号系列并且配置与物理位置接近的服务器——比如相近型号、物理距离不远的机架式服务器。在做资源池规划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其规模和功用。如果单个资源池的规模越大,可以给云计算平台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和容错性:更多的应用可以部署在上面,并且单个物理服务器的宕机对整个资源池的影响会更小些。但是同时,太大的规模也会给出口网络吞吐带来更大的压力,各个不同应用之间的干扰也会更大。

初期的资源池规划应该涵盖所有可能被纳管到云计算平台的所有服务器资源,包括那些为搭建云计算平台新购置的服务器、用户内部那些目前闲置着的服务器以及那些现有的并正在运行着业务应用的服务器。在云计算平台搭建的初期,那些目前正在为业务系统服务的服

务器并不会直接被纳入云计算平台的管辖。但是随着云计算平台的上线和业务系统的逐渐迁移,这些服务器也将逐渐地被并入云计算平台的资源池中。

针对用户的需要,我们按照用途将云计算资源池划分为云主机&云存储区资源池、管理和服务区资源池,以便云计算平台项目实施过程以及平台上线以后运维过程中使用。

在云计算平台搭建完毕以后,服务器资源池可以如下图所示:

图表云计算资源池

H3C CVM虚拟化管理平台体系将云计算资源池的物理服务器资源以树形结构进行组织管理,云资源中的被管理对象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描述:

图表云资源对象关系

2)主机池设计

完成在云计算软件体系架构中,主机池是一系列主机和集群的集合体,主机可纳入群集中,也可单独存在。没有加入集群的主机全部在主机池中进行管理。

3)集群设计

集群目的是使用户可以像管理单个实体一样轻松地管理多个主机和云主机,从而降低管理的复杂度,同时,通过定时对集群内的主机和云主机状态进行监测,如果一台服务器主机出现故障,运行于这台主机上的所有云主机都可以在集群中的其它主机上重新启动,保证了数据中心业务的连续性。

4)云主机设计

每台云主机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具有CPU、内存、网络设备、存储设备和 BIOS,

因此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在云主机中的运行方式与它们在物理服务器上的运行方式没有任

何区别。与物理服务器相比,云主机具有如下优势:

?在标准的 x86 物理服务器上运行。

?可访问物理服务器的所有资源(如 CPU、内存、磁盘、网络设备和外围设备),任何应用程序都可以在云主机中运行。

?默认情况,云主机之间完全隔离,从而实现安全的数据处理、网络连接和数据存储。

?可与其它云主机共存于同一台物理服务器,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硬件资源的目的。

?云主机镜像文件与应用程序都可以封装于文件之中,通过简单的文件复制便可实现云主机的部署、备份以及还原。

?具有可移动的灵巧特点,可以便捷地将整个云主机系统(包括虚拟硬件、操作系统和配置好的应用程序)在不同的物理服务器之间进行迁移,甚至还可以在云主

机正在运行的情况下进行迁移。

?可将分布式资源管理与高可用性结合到一起,从而为应用程序提供比静态物理基础架构更高的服务优先级别。

?可作为即插即用的虚拟工具(包含整套虚拟硬件、操作系统和配置好的应用程序)进行构建和分发,从而实现快速部署。

在计算资源池中,一般物理服务器与云主机的整合比平均不超过1:8、单台物理服务器上所有云主机vCPU之和不超过物理机总内核的1.5倍、单台物理服务器上所有云主机内存之和不超过物理内存的120%。

在构建完计算资源池后,软件本身还需要保证整个计算资源池及应用的易用性和可靠性,H3CCAS虚拟化软件通过以下技术实现可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5)云主机模板设计

云主机模板包括云主机的vCPU、内存等参数,主机根据主要应用系统负载量的不同提

供不同的规格。

在采用云计算来向用户交付服务时,用户通过云门户自助申请的IT服务资源就是业务应用模板,因此需要提前设计好相应的IT服务模板向云门户发布,当用户申请该服务时,云平台根据模板进行资源编排,快速生成云主机相关资源交付给用户使用。

6)高可用性设计

高可用性包括两个方面:

1.云主机之间的隔离:每个云主机之间可以做到隔离保护,其中一个云主机发生故障不会影响同一个物理机上的其他云主机;

2.物理机发生故障不会影响应用:故障物理机上运行的云主机可被自动迁移接管,即云主机可以在同一集群内的多台服务器之间进行迁移,从而实现多台物理服务器的之间的相互热备,实现当其中一个物理服务器发生故障时,自动将其上面的云主机切换到其他的服务器,应用在物理机宕机情况下保证零停机。

H3C CAS虚拟化平台 HA功能会监控该集群下所有的主机和物理主机内运行的虚拟主机。当物理主机发生故障,出现宕机时,HA功能组件会立即响应并在集群内另一台主机上重启该物理主机内运行的云主机。当某一发生故障时,HA功能也会自动的将该云主机重新启动来恢复中断的业务。

7)动态资源调度

动态资源调度功能可以持续不断地监控计算资源池的各物理主机的利用率,并能够根据用户业务的实际需要,智能地在计算资源池各物理主机间给虚拟机分配所需的计算资源。通过自动的动态分配和平衡计算资源,动态资源调整特性能够:整合服务器,降低IT成本,增强灵活性;减少停机时间,保持业务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减少需要运行服务器的数量,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动态资源调度功能组件可以自动并持续地平衡计算资源池中的容量,可以动态的将云主机迁移到有更多可用计算资源的主机上,以满足虚拟机对计算资源的需求。即便大量运行SQL Server的虚拟机,只要开启了动态资源调整功能,就不必再对CPU和内存的瓶颈进行一一监测。全自动化的资源分配和负载平衡功能,也可以显著地提升数据中心内计算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数据中心的成本与运营费用。

如上图所示,动态资源调整功能通过心跳机制,定时监测集群内主机的CPU利用率,并根据用户自定义的规则来判断是否需要为该主机在集群内寻找有更多可用资源的主机,以将该主机上的云主机迁移到另外一台具有更多合适资源的服务器上。

8)动态资源扩展特性

计算虚拟化简化了部署业务服务器的流程和具体工作,极大的缩短了新业务服务器的部署周期,使得通过快速增减业务服务器来应对业务访问量的突发性变化成为可能。因此,部署了云业务环境的用户开始考虑采用动态部署方式来应对业务访问的突发性需求。但采用动态资源部署方式的一个不能忽略的前提是:IT管理人员能够对业务访问量的突发性变化具备很强的敏感性,并且能够迅速采取应对措施。但当前的IT基础架构中,业务负载监控平台、虚拟服务器管理平台和业务分发的系统之间往往是割裂的,没有整合形成统一方案。IT 管理人员在感知到业务访问变化时,只能通过手工进行虚拟服务器的增减和在业务分发系统的相应配置。这无疑缺乏灵活性且效率低下。

针对这些需求,H3C CAS虚拟化平台可以实现面向应用的云动态资源扩展解决方案DRX,如下图所示。H3C 虚拟化管理系统能够监测到业务所在云主机性能不足,并将云主机进行快速复制,配合负载均衡设备对外提供服务,当访问高峰过后,虚拟化管理系统能够动态的收缩,删除过剩的云主机,从而实现计算资源随需而动。

视图实战云平台系统-建设方案

视图实战云平台系统 建设方案

目录 一、项目概述 (4) 1.1 项目背景 (4) 1.2 总体目标 (6) 1.3 建设原则 (6) 1.4 设计依据 (10) 二、技术方案 (14) 2.1 系统总体设计 (14) 2.1.1 系统概述 (14) 2.1.2 总体设计 (23) 2.2 视图实战云数据中心 (33) 2.2.1 虚拟化云平台设计 (34) 2.2.2 高性能计算集群设计 (35) 2.2.3 云网虚拟融合设计 (42) 2.2.4 云管理平台设计 (49) 2.2.5 云安全设计 (57) 2.2.6 系统实现功能 (61) 2.3 视图云大数据平台 (65) 2.3.1 构架设计 (65) 2.3.2 大数据平台组成 (67) 2.3.3 海量数据检索服务 (72) 2.3.4 海量车辆特征分析 (73) 2.3.5 海量人脸特征分析 (75) 2.3.6 海量视频云摘要 (79) 2.4 视图云大数据应用 (86) 2.4.1 总体设计 (86) 2.4.2 视频联网平台建设 (89) 2.4.3 图侦实战应用系统 (107) 2.4.4 视频图像信息库系统 (123)

2.4.5 车辆大数据应用系统 (142) 2.4.6 人脸大数据应用系统 (154) 2.4.7 其它大数据功能应用 (155) 2.4.8 数据可视化展示方案 (161) 2.4.9 构建开放的应用中心 (170) 2.5 视图云存储系统 (171) 2.5.1 存储设计 (172) 2.5.2 容量设计 (173) 2.5.3 系统特性 (174) 2.5.4 系统接口 (182) 2.5.5 系统优势 (184) 2.6 视侦实战装备系统 (187) 2.6.1 建设内容 (187) 2.6.2 视频采集装备 (187) 2.7 视图业务运维系统 (195) 2.7.1 基础云平台运维方案设计 (195) 2.7.2 视频业务运维方案设计 (202) 2.8 系统资源共享 (215) 2.8.1 建设内容 (215) 2.8.2 建设目标 (215) 2.8.3 方案设计 (216) 2.8.4 云平台对外服务接口 (230) 2.9 系统安全建设 (235) 2.9.1 概述 (235) 2.9.2 物理安全 (237) 2.9.3 网络安全 (240) 2.9.4 跨网安全方案设计 (9) 2.9.5 应用安全 (13) 2.9.6 安全接入 (24) 2.9.7 安全实施与运维 (35)

云安全管理平台解决方案.doc

云安全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北信源云安全管理平台解决方案北京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2010 云安全管理平台解决方案/webmoney 2.1问题和需求分析 2.2传统SOC 面临的问题................................................................... ...................................... 4.1资产分布式管理 104.1.1 资产流程化管理 104.1.2 资产域分布 114.2 事件行为关联分析 124.2.1 事件采集与处理 124.2.2 事件过滤与归并 134.2.3 事件行为关联分析 134.3 资产脆弱性分析 144.4 风险综合监控 154.4.1 风险管理 164.4.2 风险监控 174.5 预警管理与发布 174.5.1 预警管理 174.5.2 预警发布 194.6 实时响应与反控204.7 知识库管理 214.7.1 知识共享和转化 214.7.2 响应速度和质量 214.7.3 信息挖掘与分析 224.8 综合报表管理 245.1 终端安全管理与传统SOC 的有机结合 245.2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分层化处理 255.3 海量数据的标准化采集和处理 265.4 深入事件关联分析 275.5 面向用户服务的透明化 31云 安全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webmoney 前言为了不断应对新的安全挑战,越来越多的行业单位和企业先后部署了防火墙、UTM、入侵检测和防护系统、漏洞扫描系统、防病毒系统、终端管理系统等等,构建起了一道道安全防线。然而,这些安全防线都仅仅抵御来自某个方面的安全威胁,形成了一个个“安全防御孤岛”,无法产生协同效应。更为严重地,这些复杂的资源及其安全防御设施在运行过程中不断产生大量的安全日志和事件,形成了大量“信息孤岛”,有限的安全管理人员面对这些数量巨大、彼此割裂的安全信息,操作着各种产品自身的控制台界面和告警窗口,显得束手无策,工作效率极低,难以发现真正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企业和组织日益迫切的信息系统审计和内控要求、等级保护要求,以及不断增强的业务持续性需求,也对客户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于一个完善的网络安全体系而言,需要有一个统一的网络安全管理平台来支撑,将整个网络中的各种设备、用户、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纳入一个统一的监管体系,来进行统一的监控、调度、协调,以达到资源合理利用、网络安全可靠、业务稳定运行的目的。云安全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webmoney 安全现状2.1 问题和需求分析在历经了网络基础建设、数据大集中、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等阶段后,浙江高法逐步建立起了大量不同的安全子系统,如防病毒系统、防火墙系统、入侵检测系统等,国家主管部门和各行业也出台了一系列的安全标准和相关管理制度。但随着安全系统越来越庞大,安全防范技术越来越复杂,相关标准和制度越来越细化,相应的问题也随之出现: 1、安全产品部署越来越多,相对独立的部署方式使各个设备独立配置、管理,各产品的运行状态如何?安全策略是否得到了准确落实?安全管理员难以准确掌握,无法形成全局的安全策略统一部署和监控。 2、分散在各个安全子系统中的安全相关数据量越来越大,一方面海量数据的集中储存和分析处理成为问题;另一方面,大量的重复信息、错误信息充斥其中,海量的无效数据淹没了真正有价值的安全信息;同时,从大量的、孤立的单条事件中无法准确地发现全局性、整体性的安全威胁行为。 3、传统安全产品仅仅面向安全人员提供信息,但管理者、安全管理员、系统管理

中石化云计算平台建设总体技术方案

中石化 云计算平台工程技术方案 二O一六年四月

目录第1章.基本情况6 1.1.项目名称6 1.2.业主单位6 1.3.项目背景6 1.3.1.XX技术发展方向6 1.3. 2.有关XX公开的相关要求7 1.4.建设规模7 1.5.投资概算10 1.6.设计依据10 1.7.设计范围10 1.8.设计分工11 第2章.现状及需求分析11 2.1.项目意义及建设必要性11 2.2.现状分析13 2.3.需求分析13 2.3.1.长期需求13 2.3.2.本期需求14 第3章.总体设计16 3.1.建设目标16 3.1.1.预期总目标16 3.1.2.阶段性目标17

3.2.建设内容18 3.3.系统的总体结构18 3.3.1.设计原则18 3.3.2.XX本土化战略错误!未定义书签。 3.3.3.建设思路20 3.3. 4.总体拓扑结构22 3.4.信息的分类编码体系25 3.5.质量保证体系26 第4章.建设方案27 4.1.网络资源池28 4.1.1.组网物理拓扑图28 4.1.2.网络负载均衡设计30 4.1.3.网络虚拟化设计32 4.1.4.IP地址及DNS规划36 4.1. 5.网络端口资源估算41 4.2.计算资源池41 4.2.1.计算资源池架构41 4.2.2.应用系统分析42 4.2.3.计算资源池建议配置与选型建议44 4.2.4.计算资源池部署47 4.2. 5.虚拟化软件选型分析48 4.3.云计算管理平台51

4.3.1.云资源管理平台建设方案52 4.3.2.云运营管理平台建设方案61 4.4.云计算安全防护方案71 4.4.1.云计算平台安全威胁71 4.4.2.云计算平台安全防护目标73 4.4.3.云计算平台安全架构74 4.4.4.IaaS层安全74 4.4. 5.PaaS层安全89 4.4.6.SaaS层安全90 4.4.7.公共安全92 4.4.8.安全管理制度98 4.4.9.云安全服务100 4.5.机房方案100 4.5.1.机房设备集中管理100 4.5.2.布线系统101 4.5.3.机房系统102 4.5.4.UPS配置方案104 4.6.标准化工作109 4.6.1.标准规范建设的原则109 4.6.2.标准规范的总体框架110 第5章.设备配置要求112 第6章.项目实施与运行维护117

基础教育云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基础教育云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需求差异或资源标准不统一等原因,使用效果也不太理想。 协作教研的现状 团队教研的协同工作受地域限制,开展的难度比较大,特别是偏远中小学教师参加教研活动 难度大,参加高层次培训的可能性小,自我提升的空间受到一定的制约。各区县、学校尚未采用信息化的手段辅助教科研活动的开展,尚未采用网络化的手段辅助跨校的教研互动交流。 学校教学的现状 学生的课业负担普遍较重,学生在校时间较长,缺乏自主利用数字资源的时间。由于缺乏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导致学习资源不足或过度。同学之间互帮互学的协作不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很难得到个性化的指导,过分依赖聘请家教或到校外上补习班。总体上,尚未有优质的网络教学系统可供使用。 家校沟通的现状 家校沟通的主要渠道是每学期一到两次的家长会,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大多是通过 短信通知和家长签字。 家长非常期待能够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学业水平、在校表现、个性发展、心理发展等情况,希望和学校形成良性的互动,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平台和手段,使得他们对孩子的成长过程了解得不够广泛、深入。 教育网站建设的现状 教育局系统以及中小学校的网站由于建设的历史原因,通常存在着各级网站孤岛分散建设, 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不同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困难;信息化投入少,信息技术维护人员能力低,网站更新、内容运维情况差;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硬件和网络建设成本高;网站水平 参差不齐且升级困难,网络安全风险很高 基础教育云服务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成符合国家规范和课程改革需要的、具有本地化基础教育特色的教学指导与服务系统,注重课程文化建设与教学文化建设,促进基础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形成覆盖本区域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 具体目标是: 1)为教育局提供可以随时查看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单位)的行政管理、教学规划、教学质 量、资产经费、办学绩效和发展趋势,支持区域化、智慧化的行政事务网上办公和信息发布。2)为学校领导提供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管理平台,掌握学校整体运行状况,发现问 题、及时调整、辅助决策、节省行政运行成本,同时提供区域办学经验交流分享的平台。 3)为教师提供高效便捷的办公环境,教学资料和科研成果资源的共建共享环境,与家长实 时互动的沟通渠道,使区域范围内的教师信息化素养、教研能力、教学水平得到全方位的促进和提升。 4)为学生提供丰富、精粹、便利的共享学习资源,可自主学习与泛在学习,通过区域范围 内的师生学习交流互动,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信息化素养、探究能力。 5)为家长提供可以与学校(教育单位)实时沟通,及时获取学生在校情况,学校教育情况 和活动信息的平台,协助学校共同教育学生成长。 6)为社会大众提供政务公开、教育招生、行政审批、咨询投诉等教育信息服务。基础教育 云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2. 系统规划框架

最新版云计算平台系统建设项目设计方案

云计算平台系统建设项目 设计方案

1.1设计方案 1.1.1平台架构设计 **高新区云计算平台将服务器等关键设备按照需要实现的功能划分为两个层面,分别对应业务层和计算平台层。 业务层中,功能区域的划分一般都是根据安全和管理需求进行划分,各个部门可能有所不同,云数据中心中一般有公共信息服务区(DMZ区)、运行管理区、等保二级业务区、等保三级业务区、开发测试区等功能区域,实际划分可以根据业务情况进行调整,总的原则是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统一管理。 计算平台层中分为计算服务区和存储服务区,其中计算服务区为三层架构。计算服务区部署主要考虑三层架构,即表现层、应用层和数据层,同时考虑物理和虚拟部署。存储服务区主要分为IPSAN、FCSAN、NAS 和虚拟化存储。 云计算平台中计算和存储支持的功能分区如下图所示:

图云计算平台整体架构 图平台分层架构

基础架构即服务:包括硬件基础实施层、虚拟化&资源池化层、资源调度与管理自动化层。 硬件基础实施层:包括主机、存储、网络及其他硬件在内的硬件设备,他们是实现云服务的最基础资源。 虚拟化&资源池化层:通过虚拟化技术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对外提供资源的池化管理(包括内存池、服务器池、存储池等),同时通过云管理平台,对外提供运行环境等基础服务。 资源调度层:在对资源(物理资源和虚拟资源)进行有效监控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对服务模型的抽取,提供弹性计算、负载均衡、动态迁移、按需供给和自动化部署等功能,是提供云服务的关键所在。 平台即服务:主要在IaaS基础上提供统一的平台化系统软件支撑服务,包括统一身份认证服务、访问控制服务、工作量引擎服务、通用报表、决策支持等。这一层不同于传统方式的平台服务,这些平台服务也要满足云架构的部署方式,通过虚拟化、集群和负载均衡等技术提供云状态服务,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定制功能及相应的扩展。 软件即服务:对外提供终端服务,可以分为基础服务和专业服务。基础服务提供统一门户、公共认证、统一通讯等,专业服务主要指各种业务应用。通过应用部署模式底层的稍微变化,都可以在云计算架构下实现灵活的扩展和管理。 按需服务是SaaS应用的核心理念,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如通过负载均衡满足大并发量用户服务访问等。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针对云计算平台建设以高性能高可靠的网络安

云平台运维建设方案

xxx区国土资源 一张图工程和服务平台系统基础支撑平台与运维保障平台 建 设 方 案

目录 1项目概述 (2) 1.1项目背景 (2) 1.2项目目标 (2) 1.3建设内容 (2) 2现状及需求分析 (3) 2.1信息化现状 (3) 2.2存在的问题 (4) 2.2.1运维保障面临主要问题 (4) 2.2.2现有保障手段不能满足需求 (4) 2.2.3管理运维问题 (5) 3方案总体设计 (6) 3.1设计原则 (6) 3.2总体架构设计 (7) 3.3实施思路 (7) 4虚拟桌面技术方案设计 (10) 5服务器虚拟化方案设计 (11) 6业务系统运维保障设计 (13) 6.1架构设计 (13) 6.2业务系统应急 (14) 6.3数据保障 (15) 6.4运维迁移 (15) 7项目实施计划 (16) 8项目组织保障 (17) 8.1工作领导小组 (17) 8.2项目专家小组 (17) 8.3项目技术小组 (17)

1项目概述 1.1项目背景 国土资源“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建设(以下简称“一张图”工程)是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的一项核心内容。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运用现代科技信息手段规范和创新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0〕81号)、《山东省国土资源系统‘一个平台、两个市场’建设方案的通知》(鲁国土资发〔2011〕33号)和《青岛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关于加强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青土资房发〔2012〕465号)等一系列文件的要求,青岛市国土房管局xxx 分局拟开展xxx区国土资源一张图工程和服务平台系统基础支撑平台及运维保障平台建设,为一张图工程和服务平台系统搭建安全、可靠的基础设施环境,为全局信息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2项目目标 基础支撑平台及运维保障平台的建设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1)通过加强对业务内网、办公网、互联网的安全管理,实现生产数据和涉密信息的集中存放和管理,保证信息安全; (2)通过为32个乡镇国土所提供云端虚拟桌面服务,保障数据不在国土所用户的终端设备上落地的基础上,实现各项数据及业务应用的便捷接入,有效促进业务协 同; (3)通过运维保障平台的建设,为全区国土资源用户提供一致、高度可用、高度可扩展的服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系统停机,全面支持国土全系统的业务连续性; (4)通过云平台建设,充分整合已有资源,实现IT基础设施的集约化建设。 1.3建设内容 基础支撑平台及运维保证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建设内容:

云计算平台建设总体技术方案

云计算平台建设总体技术方案 第1章.基本情况 1.1. 项目名称 XX单位XX云计算平台工程。 1.2. 业主单位 XX单位。 1.3. 项目背景 1.3.1. XX技术发展方向 XX,即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以便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 随着网络技术、web2.0、下一代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我国XX建设也发生着变化。2010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就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十二五时期的重点方向,要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应用。

1.3. 2. 有关XX公开的相关要求 全国XX领导小组发布了《关于开展依托XX平台加强县级政府XX和政务服务试点工作的意见》,就开展依托XX平台加强县级政府XX和政务服务试点工作提出了相关意见。要求在试点县(市、区),用一年左右时间,建立和完善统一的XX平台,充分利用平台全面、准确发布政府信息公开事项,实时、规办理主要行政职权和便民服务事项,并实现电子监察全覆盖,为在全国全面推行奠定基础、积累经验。 1.4. 建设规模 本期建设规模为(后续根据实际服务器及机房环境进行调整):

1.5. 投资概算 本项目本期工程概算总投资为XXXX万元(人民币)。 1.6. 设计依据 《中华人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GB2887-89)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8)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GB50174-93)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GB50052-92) 《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GBJ—83)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GB50057-94) 《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守则》(GB7450-87)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GBJ79-95) 《中华人民国标准》(BMB3-1999) 《涉密信息设备使用现场的电磁泄漏发射防护要求》(BMZ1-2000)《涉及国家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技术要求》(BMZ1-2000) 《涉及国家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方案设计指南》(BMZ2-2001)《涉及国家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测试指南》(BMZ3-2001) 1.7. 设计围 本方案涉及围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基本情况;

云平台建设方案

云平台建设方案 1、配置满足当前(2014)年度,硬件投入需求 2、一定的扩展能力,10台4路,10台2路可迁移系统 3、应用包括(DB、中间件;开发、测试、验收和上线环境)移动平台 1、规则引擎数据库、 中间件 健康险平台2、统计分析中间件 能力提升年,提高信息系统支持能力;影像系统3、OA中间件、数据库 1、计算投资管理系统 2、存储稽核审计系统 3、网络GPS查勘调度系统 资金管理系统 方案对比:费控系统 硬件对比人力资源系统 软件对比:vmware、Huawei FusionCompute 河南农户电子 档案 非车险承保理赔系统改造 第一类系统(即短时间中断会造成重大社会影 响或影响保险机构关键业务功能,并造成重大 经济损失的信息系统)包括核心系统及相关子 系统。具体有:核心业务(含影像资料)、规 则引擎、农险电子档案、保协车险共享平台、 广域网络专线和96999客服专线。 第二类系统(即短时间中断会造成较大社会影 响或影响保险机构部分关键业务功能,并造成 较大经济损失的信息系统)包括核心业务系统 支撑平台。具体有:统计分析、精友车型数据、 保单自助查询、短信平台。 第三类系统(即间接支持关键业务功能或保险 机构对系统中断具有一定容忍度的信息系统) 包括OA办公自动化、邮件、网站、GIS系统、 移动查勘等。 云平台建设方案 (讨论稿) 信息化经历了T-S模式(终端-主机)、C-S模式(PC时代客户机-服务器)、B-S模式(互联网时代浏览器-服务器);新时代以服务的方式被发布和访问的“云计算”模式;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

减少公司信息化硬件重复投资,增强数据中心的运维和安全管理,构建高可用的新一代数据中心,我们将云平台建设纳入议事日程。 201X年公司面临再一次的职场搬迁,有了2012年职场搬迁网络实现无缝切换的经验,我部将以新职场中心机房建设为契机,构建云计算架构的数据中心,在保障业务平滑迁移的基础上,以实现IT 资源的大整合、数据中心的大集中。 根据私有云建设的规律,我们将云平台建设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落地云设备,实现计算资源虚拟化、存储资源虚拟化和网络资源虚拟化,建设周期2~3个月; 第二阶段:落地云平台,对现有业务环境进行梳理,在云平台上部署轻量级数据库、中间件环境,实现部分业务系统的迁移,建设周期1~2个月; 第三阶段:建设云平台的灾备系统,具体建设时间根据新职场搬迁计划等实际情况待定。 本次建设方案为第一二阶段。 第一阶段:落地云设备 实现计算资源虚拟化、存储资源虚拟化和网络资源虚拟化 第二阶段:落地云平台 对现有业务环境进行梳理,在云平台上部署轻量级数据库、中间件环境,实现部分业务系统的迁移

云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随着云计算在企业内应用,大多数企业都认识到了云计算的的重要性,因为它可以实现资源分配的灵活性、可伸缩性并且提高了服务器的利用率,降低了企业的成本。但是随着企业信息化程度的越来越高、信息系统支持的业务越来越复杂,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所以就需要选择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来支撑企业信息系统的管理和发展。 云管理平台最重要的两个特质在于管理云资源和提供云服务。即通过构建基础架构资源池(IaaS)、搭建企业级应用、开发、数据平台(PaaS),以及通过SOA架构整合服务(SaaS)来实现全服务周期的一站式服务,构建多层级、全方位的云资源管理体系。那么有没有合适的云管理平台解决方案可以推荐呢? SmartOps作为新一代多云管理平台,经过6年多的持续研发和实际运营,已经逐渐走向成熟,能通过单一入口广泛支持腾讯云、阿里云、华为云、AWS等超大规模公有云的统一监控、资源编排、资产管理、成本管理、DevOps 等管理功能,同时也支持私有云和物理裸机环境的统一纳管。SmartOps平台具有统一门户、CMDB配置

数据库、IT服务管理、运维自动化和监控告警等主要模块,支持客户自助在线处理订单、付款销账、申报问题、管理维护等商务运营流程,而且对客户的管理、交付、技术支持也都完全在平台上运行,这极大提升了整体运营效率并大幅降低成本,业务交付速度更快、自动化程度更高、成本更具竞争力、用户体验更佳。 同时,SmartOps正在构建适应业务创新发展的云管理平台,实现从服务中提炼普惠性的服务方案,并构建软件化、工具化、自动化的快速上线对外提供服务的通道。SmartOps不仅是一个云管平台,也是一个面向企业用户的服务迭代的创新平台,一切有利于企业用户数字化发展的个性化服务,都有可能在普遍落地后实现技术服务产品化、工具化的再输出。不仅如此,下一步,SmartOps还将融入更多的价值,包括借助人工智能的技术,面向企业用户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价值。借助平台化的管理工具,为企业财务人员提供有价值的成本参

下一代云计算平台-建设方案

下一代云计算平台 建设方案

目录 第一章背景介绍 (4) 1.1 云计算介绍 (4) 1.2云计算与我国教育领域 (5) 第二章预期建设目标 (8) 2.1建设目标 (8) 2.2建设内容 (8) 第三章平台整体架构及特色 (10) 3.1 云平台背景简介 (10) 3.2 云平台架构及特色 (11) 3.3 云平台特色功能 (14) 第四章平台的管理与维护 (19) 4.1功能概述 (19) 4.2访问接口 (20) 4.3集群管理软件客户端 (20) 4.4集群管理软件WEB客户端 (20) 4.5远程桌面及命令行界面 (20) 4.6主要功能介绍 (20) 第五章应用的支撑 (31) 5.2分布式缓存 (42) 5.3迁移的支持 (45) 第六章集群管理软件虚拟化实现 (47) 6.1计算虚拟化 (47) 6.2存储虚拟化 (53) 6.3网络虚拟化 (64) 第九章平台发展与案例 (73) 9.1平台发展历程 (73)

9.2政府支持 (74)

第一章背景介绍 云计算是计算机科学和互联网技术进一步融合发展的产物,也是引领未来信息产业创新的关键战略性技术和手段。云计算在教育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未来将在促进教育公平、降低教育成本、变革教学活动方式、提高管理效率和助推终身教育等五个方面对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1.1 云计算介绍 云计算本质是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微软把云计算定义在云+端、软件+服务上;谷歌(Googe)认为,云计算就是以公开的标准和服务为基础,以互联网为中心,提供安全、快速、便捷的数据存储和网络计算服务;IBM则认为云计算是一个虚拟化的计算机资源池,一种新的IT资源提供模式。虽然他们对云计算的定义不同,但认识较一致的地方是:云计算即“按需服务”,将数据存储和计算能力作为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获取的“服务”向客户提供。因此,云计算具有以下两点优势: 1.1.1 降低信息化成本 在信息化不断向广度、深度发展的今天,日常工作处理的数据急剧增长,这些数据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保存在本地。大多数情况下,网络只是让人们能更方便地获得信息,数据处理主要还是依靠本地硬件设备及运行在本地的应用程序来进行。面对海量数据的存储与计算,人们对计算机系统升级的要求不断提高。对计算机系统的要求越高,给个人或单位带来的经济压力就越大。云计算的出现,为投入较低成本,换取高计算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持。云计算只要求用户端设备能运行简单的操作系统和浏览器软件即可,也就是说,云计算对用户端设备要求很低。应用云计算技术,可以避免本地建设和维护价格不菲的计算机系统,只需支付低廉的服务费用,即可完成原来需要高配置的本地计算才能完成的计算任务。 1.1.2 使用方便快捷 个人计算机是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信息处理工具,人们需经常不断地进行系统软件的

云计算平台设计方案

国家质检中心郑州综合检测基地云计算平台建设项目(招标编号:豫财招标采购-2015-112) 云计算平台设计方案 二〇一五年二月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述与背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现状与需求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各业务系统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本期项目主要需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设计原则与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设计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建设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质监云计算平台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总体设计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总体架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计算虚拟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网络虚拟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存储虚拟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云资源自动调度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云平台建设方案简介

云平台建设方案简介 2015年11月

目录

云平台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方案 设计原则 ?先进性 云中心的建设采用业界主流的云计算理念,广泛采用虚拟化、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计算等先进技术与应用模式,并与银行具体业务相结合,确保先进技术与模式应用的有效与适用。 ?可扩展性 云中心的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资源需要根据业务应用工作负荷的需求进行伸缩。在系统进行容量扩展时,只需增加相应数量的硬件设备,并在其上部署、配置相应的资源调度管理软件和业务应用软件,即可实现系统扩展。 ?成熟性 云中心建设,要考虑采用成熟各种技术手段,实现各种功能,保证云计算中心的良好运行,满足业务需要。 ?开放性与兼容性 云平台采用开放性架构体系,能够兼容业界通用的设备及主流的操作系统、虚拟化软件、应用程序,从而使得云平台大大降低开发、运营、维护等成本。 ?可靠性 云平台需提供可靠的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系统需要在硬件、网络、软件等方面考虑适当冗余,避免单点故障,保证云平台的可靠运行。 ?安全性 云平台根据业务需求与多个网络分别连接,必须防范网络入侵攻击、病毒感染;同时,云平台资源共享给不同的系统使用,必须保证它们之间不会发生数据泄漏。因此,云平台应该在各个层面进行完善的安全防护,确保信息的安全和私密性。 ?多业务性 云平台在最初的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了需要支撑多用户、多业务的特征,保证基础资源在不同的应用和用户间根据需求自动动态调度的同时,使得不同的业务能够彼此隔离,保证多种业务的同时良好运行。 ?自主可控 云平台建设在产品选型中,优先选择自主可控的软硬件产品,一方面保证整个云计算中心的安全,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本地信息化产业链的发展。 支撑平台技术架构设计 图支撑平台技术架构 支撑平台总体技术架构设计如上,整个架构从下往上包括云计算基础设施层、云计算平台资源层、云计算业务数据层、云计算管理层和云计算服务层。其中: ?云计算基础设施层:主要包括云计算中心的物理机房环境; ?云计算平台资源层:在云计算中心安全的物理环境基础上,采用虚拟化、分布 式存储等云计算技术,实现服务器、网络、存储的虚拟化,构建计算资源池、 存储资源池和网络资源池,实现基础设施即服务。

云计算平台建设要求

旅游云计算平台要求 本平台是旅游信息化的核心平台,方案要充分考虑旅游的现状和未来发展需要,并在深入了解旅游产业市场需求、管理服务、技术、功能、性能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如何依托云计算打造旅游产业智能型的信息服务平台。平台应采用具有动态架构的云计算技术或产品,保证平台的先进性、安全性、开放性、兼容性、共享性、可升级、可扩充,确保系统实施和服务的效率和弹性。 一、业务需求 一是内部基础业务。主要是内部的协同办公(电子邮件、日程管理和文档管理等)、及时通讯和在线会议等内部业务; 二是旅游管理业务。这主要包括在景区、饭店、旅行社和导游等的在线业务办理、电子合同监管、网上旅游投诉、导游考试和网络培训等; 三是旅游企业IT服务。存储服务、运维服务,安全服务、数据管理、旅游同业交流、网站建设、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和推广等。 四是公众信息服务。旅游目的地营销、假日旅游预报、旅游信息查询、旅游网上预定、旅游行程规划、旅游人才服务。 二、功能需求 1、实现一站式、低成本、高性能IT资源虚拟(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资源等)租赁服务。支持按需计费的运营模式、通过共享资源和信息降低个业务单位的运营成本并提升运营效果。 2、利用瘦客户机和桌面云系统构建旅游服务中心的IT办公环境。 3、设计部署为景区、饭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提供基于Saas独立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支撑环境(数据库、操作系统和中间件)和平台服务; 4、实现全省数据共享,不同业务单位之间和各种异构应用的互联互通,相互协作和关键数据复用,构建动态、统一和具有全局数据视图的数据中心,满足各系统间的灵活调用和相互联动。 5、可为旅游企业提供完善的数据中心运营支撑,以全省旅游公共数据库为基础,为全省旅游企业提供可上传、下载的公共旅游数据资源。用户可基于Web 的软件来进行企业管理和经营活动。 6、利用云架构平台使各业务单位可快速拆分各自应用和管理平台,并可随意、快速、便捷的调用各种应用模块,通过可视化界面构建自己的应用系统,使新应用的开发更加简单快速。 7、充分考虑旅游局已有应用系统和平台的移植,并支持未来用户的IaaS、PaaS和SaaS服务需要。 二、建设要求 1、产品与方案 根据所采用的云计算平台整体架构和所提供的技术参数指标,说明搭建平台主要采用哪些硬件产品,云计算管理软件、平台软件及平台IT运维安全操作风险管理、系统集成主要解决方案,设备选型依据和说明。 2、内容与功能 平台是旅游服务中心的中枢,因此平台建设直接影响着整个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根据旅游服务中心旅游云计算平台数据集中、系统集中的要求,对云计算

云平台建设方案

云平台 云平台建设原则 1、标准化 当前云服务在整个信息产业中还不够成熟,相关的标准还没有完善。为保障方案的前瞻性,在设备选型上力求充分考虑对云服务相关标准的扩展支持能力,保证良好的先进性,以适应未来的信息产业化发展。 2、高可用 为保证数据业务网的核心业务的不中断运行,在网络整体设计与设备配置上都就是按照双备份要求设计的。在网络连接上消除单点故障,提供关键设备的故障切换。关键设备之间的物理链路采用双路冗余连接,按照负载均衡方式或active-active方式工作。关键主机可采用双路网卡来增加可靠性。全冗余的方式使系统达到电信级可靠性。要求网络具有设备/链中故障毫秒的保护倒换能力。 具有良好扩展性,网络建设完毕并网后应可以进行大规模改造、服务器集群、软件功能模块应可以不断扩展。 良好的易用性。简化系统结构,降低维护量。对突发数据的吸附,缓解端口拥塞压力,能保证业务的流畅性等。 3、增强二级网络 云平台下,虚拟机迁移与集群式两种典型的应用模型,这两种模型均需要二层网络支持。随着云计算资源池的不断扩大,二层网络的范围正在逐步扩大,甚至扩展到多个数据中心内,大规模部署二层网络则带来一个必然的问题就就是二层环路问题。采用传统的STP+VRRP技术部署二层网络时会带来部署复杂、链路利用率低、网络收敛时间慢等诸多问题,因此网络方案的设计需要重点考虑增强二级网络技术(如IRF/VSS、TRILL等)的应用,以解决传统技术带来的问题。 4、虚拟化 虚拟资源池化就是网络发展的重要趋势,将可以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应有效开展服务器、存储的虚拟资源池技术建设,网络设备的虚拟化也应进行设计实现。服务器、存储器、网络及安全设备应具备虚拟化功能。

企业云计算管理平台规划设计方案

云计算咨询项目 云计算管理平台规划设计方案

目录 一. 概述 (4) 1.1 建设背景 (4) 1.2 建设目标 (5) 二. 规划思路 (6) 2.1 云计算整体规划思路 (6) 2.2 云管理平台总体目标架构 (6) 三. 基础设施云管理平台建设规划 (8) 3.1 功能架构描述 (8) 3.2 服务管理功能域 (11) 3.2.1 服务目录要求 (11) 3.2.2 服务目录管理 (12) 3.2.3 服务流程支撑 (14) 3.2.4 自助服务门户 (14) 3.2.5 配置数据管理 (15) 3.3 监视功能域 (17) 3.3.1 数据采集管理 (18) 3.3.2 性能管理 (23) 3.3.3 健康管理 (25) 3.3.4 容量监视 (28) 3.3.5 告警管理 (31) 3.3.6 拓扑管理 (32) 3.4 资源调度功能域 (33) 3.4.1 资源纳管封装 (33) 3.4.2 模板管理 (39) 3.4.3 部署调度 (41) 3.5 采集与控制功能域 (46) 3.5.1 性能采集 (47) 3.5.2 告警采集 (49) 3.5.3 配置采集 (50) 3.5.4 操作控制 (52) 3.6 管理流程说明 (53) 四. 虚拟桌面云管理平台建设规划 (55) 4.1 整体功能架构描述 (55) 4.2 桌面虚拟化云管理平台规划 (56) 4.2.1 接入层支持 (58) 4.2.2 身份认证管理 (61) 4.2.3 会话管理 (62) 4.2.4 资源管理 (65) 4.2.5 用户和用户组管理 (67) 4.2.6 系统维护管理 (69)

云平台建设方案

云平台建设原则 1、标准化 当前云服务在整个信息产业中还不够成熟,相关的标准还没有完善。为保障方案前瞻性,在设备选型上力求充分考虑对云服务相关标准的扩展支持能力,保证良好的先进性,以适应未来的信息产业化发展。 2、高可用 为保证数据业务网的核心业务的不中断运行,在网络整体设计和设备配置上都是按照双备份要求设计的。在网络连接上消除单点故障,提供关键设备的故障切换。关键设备之间的物理链路采用双路冗余连接,按照负载均衡方式或active-active方式工作。关键主机可采用双路网卡来增加可靠性。全冗余的方式使系统达到电信级可靠性。要求网络具有设备/链中故障毫秒的保护倒换能力。 具有良好扩展性,网络建设完毕并网后应可以进行大规模改造、服务器集群、软件功能模块应可以不断扩展。 良好的易用性。简化系统结构,降低维护量。对突发数据吸附,缓解端口拥塞压力,能保证业务的流畅性等。 3、增强二级网络 云平台下,虚拟机迁移与集群式两种典型的应用模型,这两种模型均需要二层网络支持。随着云计算资源池的不断扩大,二层网络的范围正在逐步扩大,甚至扩展到多个数据中心内,大规模部署二层网络则带来一个必然的问题就是二层环路问题。采用传统的STP+VRRP技术部署二层网络时会带来部署复杂、链路利用率低、网络收敛时间慢等诸多问题,因此网络方案的设计需要重点考虑增强二级网络技术(如IRF/VSS、TRILL等)的应用,以解决传统技术带来的问题。 4、虚拟化 虚拟资源池化是网络发展的重要趋势,将可以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 应有效开展服务器、存储的虚拟资源池技术建设,网络设备的虚拟化也应进行设计实现。 服务器、存储器、网络及安全设备应具备虚拟化功能。 5、高性能 由于云服务网络中的流量模型发生了变化,随着整个云平台相关业务的开展,业务

智慧政务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方案【最新版】

智慧政务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政务是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通过监测、整合、分析、智能响应,实现各职能部门的各种资源的高度整合,提高政府的业务办理和管理效率;加强职能监管,使政府更加廉洁、勤政、务实,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形成高效、敏捷、便民的新型政府,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企业和公众建立一个良好的城市生活环境。 智慧政务将以现有电子政务网为基础,推广智慧政务云平台建设;构建全市机关共享使用的信息资源平台,整合各部门延伸到区、社区和基层企事业单位的纵向网络;整合所有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工作,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平台,全面推动电子政务应用、信息的大集中;完善人口基础信息库和法人基础信息库。在此基础上,打造“政务公开、联网审批、责任追溯、智慧决策”的智慧型、服务型政府。 方案概述 智慧政务是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通过监测、整合、分析、智能响应,实现各职能部门的各种资源的高度整合,提高政府的业务办理和管理效率;加强职能监

管,使政府更加廉洁、勤政、务实,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形成高效、敏捷、便民的新型政府,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企业和公众建立一个良好的城市生活环境。 方案介绍 为满足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打造开放、融合、高效、透明、绿色、安全的服务型智慧政府的需求,通过在政府行业多年的辛勤耕耘,深刻理解政府行业所关注的重点需求,有针对性的推出智慧政务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不仅包括基础网络部署,更涵盖了立体安全规划、政务云计算建设、政府协同办公在内的方方面面。在整个新IT建设中,以云网融合为基础架构,支撑底层的数据接入传输、上层的业务互通及

业务平台的数据处理,能够同时保障海量业务数据的高效运行、网络资源和安全准则的平滑演进以及面向应用的可定义随需而变。 基础平台:政务云平台 传统政务项目,通常是政府各厅局委办自建、自用、自运营的模式,从基础设施、硬件平台、软件平台到运营维护都有各厅局委办申请资金建设,供应商销售相应的软硬件产品。与传统项目不同,政务云平台建设采用的是云服务申请模式,各厅局委办不再关注基础设施软硬件平台的搭建,而是向云服务提供商租用云资源,直接在云资源上部署政务业

云计算平台建设方案详细

云计算平台方案设计 1.1设计方案 1.1.1平台架构设计 XX高新区云计算平台将服务器等关键设备按照需要实现的功能划分为两个层面,分别对应业务层和计算平台层。 业务层中,功能区域的划分一般都是根据安全和管理需求进行划分,各个部门可能有所不同,云数据中心中一般有公共信息服务区(DMZ区)、运行管理区、等保二级业务区、等保三级业务区、开发测试区等功能区域,实际划分可以根据业务情况进行调整,总的原则是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统一管理。 计算平台层中分为计算服务区和存储服务区,其中计算服务区为三层架构。计算服务区部署主要考虑三层架构,即表现层、应用层和数据层,同时考虑物理和虚拟部署。存储服务区主要分为IPSAN、FCSAN、NAS和虚拟化存储。 云计算平台中计算和存储支持的功能分区如下图所示: 图云计算平台整体架构

图 平台分层架构 基础架构即服务:包括硬件基础实施层、虚拟化&资源池化层、资源调度与管理自动化层。 硬件基础实施层:包括主机、存储、网络及其他硬件在的硬件设备,他们是实现云服务的最基础资源。 虚拟化&资源池化层:通过虚拟化技术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对外提供资源的池化管理(包括存池、服务器池、存储池等),同时通过云管理平台,对外提供运行环境等基础服务。 资源调度层:在对资源(物理资源和虚拟资源)进行有效监控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对服务模型的抽取,提供弹性计算、负载均衡、动态迁移、按需供给和自动化部署等功能,是提供云服务的关键所在。 平台即服务:主要在IaaS 基础上提供统一的平台化系统软件支撑服务,包括统一身份认证服务、访问控制服务、工作量引擎服务、通用报表、决策支持等。这一层不同于传统方式的平台服务,这些平台服务也要满足云架构的部署方式,通过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