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现状

国外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现状
国外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现状

国外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现状

日期:2009-06-04来源:点击: 56次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魏淑华

山东轻工业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山显光

摘要:文章对国外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的现状作了介绍,并分析和探讨了教师职业认同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前景。

关键词:国外;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现状

近年来,在国外对教师的研究中,教师职业认同已经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主题。教师职业认同,既指一种过程,也指一种状态。“过程”是说,教师职业认同是个体自我从自己的经历中逐渐发展、确认自己的教师角色的过程;“状态”是说教师职业认同是当下教师个体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对教师职业认同形成过程、影响作用、教师对其职业特征的感知等的研究成果都对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有积极的借鉴意义。现有对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可以分为三种:1)教师对职业认同特征的感知的研究;2)有关教师职业认同的形成过程研究; 3)对能够呈现出职业认同的教师的传记研究。

一、有关教师对职业认同特征的感知方面的研究

此类研究大部分集中在理解和描述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认同各方面的总体认识、与他们职业的特殊方面相关的感知和那些能够丰富对这些主题的争辩的内容。举例来说,迪克思和瓦格特(DeCorse,C.J.B.& Vogtle,S.P.)研究了在初等教育中,女性教师数量占优势、教学的女性特征突出的社会背景下,选择从事初等教学的男教师的态度和感知,他们认为更多男教师参与初等教育的初始目的并不是为了向孩子提供更平衡的教育。此研究得出结论说,男性教师选择成为初等教育教师的最普遍的理由是与孩子的直接接触和养育。在这一点上,他们与女教师没有区别。彼亚得(Beijaard,D.)等人研究了教师对他们的职业认同各方面的整体感知,描述了在教师的职业认同中,学科专家、教学专家和教育专家三个方面所占的比重。皮特和海德(Paechter,C.& Head,J.)在他们关于教授低地位学科教师的职业认同的研究中发现,教这些学科的教师们倾向于将他们的职业认同定位在一般的教学上,而不是他们的学科技能。这些研究发现教师对他们的认同的各方面的感知存在明显的个别差异。

有两项研究,其目的是为了检验特定假设。穆尔和郝夫曼(Moore,M.& Hofman,J.E.)假设强烈的职业认同会阻碍教师离开工作的倾向,即使他们工作的团体受到相当大的批判。加泽(Gaziel,H.H.)假设教师的职业认同与他们的工作压力水平、离开工作场所的意愿和离开职业的意图之间有负相关。加泽的研究目的是探究周期性的休息年计划在降低教师的筋疲力尽感觉和降低他们离开特定工作场所及完全离开教师职业的愿望。

此类关于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中,还有的研究了教师对所教学科的感知、教师对自己的师生关系的感知、教师对与同事的相互作用的感知等。教师对他们的职业认同各方面的感知的知识可能会有助于他们处理教育过程中的变化,可能是制度变革和教育变革的基础,还可能会有助于他们与同事合作。

专家教师似乎对他们职业相关方面的感知(像他们与学生的互动、他们对服务学生的承诺)是积极的。教师对他们职业认同的积极自我感知能够克服他们对恶劣工作条件的不满。用来改善教师工作条件的措施会积极影响教师对职业认同的感知。例如,穆尔和郝夫曼发现学校对高质量的追求与高度发展的职业认同相一致。

二、有关教师职业认同形成过程的研究

根据研究目的,可将教师职业认同形成过程的研究分为两类:1)研究目的是重点描述教师认同形成的过程,包括对新教师和教师中的特殊群体职业认同形成过程的研究。例如,毛威尼和徐(Mawhinney,H.& Xu,F.)研究了在国外接受训练却想到英国当教师的人的职业认同;古德森和寇勒(Goodson,I.F.& Cole,A.L.)研究了没有接受过传统正规教师职前训练的教师的职业认同;2)研究的目的是描述教师职业认同形成过程中个体和环境之间的张力。

安特奈克特(Antonek,J.L.)等人认为,虽然沿循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新手教师在他们的职业认同形成中却可以取得同样的成功。科准和史密斯的“理论”发现支持认同形成过程的独特性,他们指出了此过程中教师积极主动态度的必要性。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他们主张教师应该参与对话、知晓做事的多种途径和方式。利用多种资源、与别人分享观点可以使他们更好地定位自己。对一致性的追求会威胁到教师在职业认同形成中的积极定位。

职业认同形成过程涉及到了多种来源,如受影响的知识、教学、人际关系和学科内容等。科准和史密斯认为,教师职业认同形成过程主要涉及四种资源,即四种传统:工艺传统、道德传统、审美传统和科学传统。新手教师自己的个人观点也可以被看作是这样一种资源。苏格鲁发现,这些世俗观点首先与新手教师的个性有关,他们还受到以下因素的深刻影响:1)家庭;2)对他们有重要意义的人和家庭成员;3)观察学习的时期;4)非典型的教学片段;5)政策背景、教学传统和文化原型;6)潜意识中获得的理解。个人观点是缄默的、不清晰的,由此导致的职业认同形成的方式是与研究基础上的教学理论导致的职业认同形成过程不同的。提升新手教师对他们自己的个人观点的认识是重要的。

职业认同的形成经常呈现为一种斗争,因为(新手)教师必须弄懂不断变化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观点、期望和角色,因为这些观点、期望和角色是他们必须面对和适应的。例如,沃克曼和安德森(Volkmann,M.J. & Anderson,M.A.)通过考察一名新任理科教师的职业认同形成,发现这位教师对教学的映象与人们对怎样成为一名职业教师的普遍期望之间有冲突。这名新手教师面临三个两难处境: 1)被期望扮演一位教师时,自己却感觉像一名学生; 2)被期望严厉时,自己却想要照顾学生;3)被期望是一名化学的学科专家时,却感觉自己的化学知识不能胜任。古德森和寇勒的研究结果也沿袭了这条线路。他们发现教师对发展职业认同的认识依赖于他们发展的对职业团体的概念。

三、对能够呈现出职业认同的教师的传记研究

这种类型的研究,我们只接触到两项。教师的职业认同出现在他们讲述或写作的传记中。科奈里和科兰迪纳(Connelly,F.M.& Clandinin,D.J.)的研究认为,职业情景在各自的传记中与两个不同的基本地点有关:教室内和教室外。在他们关于教师个体实践知识的研究中,研究者越来越多地注意到教师对他们关于知识问题的回答就像是对关于认同问题的回答。他们发现教师更关心他们是谁而不是他们知道什么。这也可以从布鲁克(Brooke,G.E.)的著作中看到:在她关于自己职业化旅程的传记中,特别写到的是她是怎样变成现在的自己的和她现在是谁。

布鲁克用从“教幼儿园的人”向“成为一个幼儿园教师”发展来描述她成为一名教师的过程,根据她的叙述,专业人员具有一个自己作领域的同化知识的特定结构和有效运用它的技巧。对布鲁克来说,成为一名专业人员是一个行业中别人对教师的评价和教师对自己的评价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这意味着成为一名教师是一个从经验中学习和与同事就经验进行对话的成长过程。布鲁克指出,同事中的不同意见可以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科奈里和科兰迪纳研究中的故事让读者明白了叙述者最关心的动机、执行工作的条件、生活中的两难处境。在教学生涯中,他们职业生活的这些方面往往是隐蔽的。其中的一个方面是认同和课程实践之间的关系:当计划和课程改变的时候,教师往往失去自我。于是,学校的改变会导致新的生活故事。然而,教师对学校改变的抵抗也可以反映在维持一种生活故事的努力中。在科奈里和科兰迪纳叙述的管理者故事中的压力和两难处境与教师故事中的压力和两难处境是相似的。

四、教师职业认同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虽然教师职业认同已经成为独立研究的课题,但在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研究者对职业认同的界定不同。迄今为止,还没有形成对教师职业认同概念内涵的公认观点。在同样的教师职业认同标题下研究主题不同,研究目的各异。

其次,在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方法方面,理论研究多,实证研究少。对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属于教育心理学的课题,确切地说,属于教师心理学的课题。对这一课题的研究,需要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理论分析,但更需要针对教师实际进行实证研究。

第三,对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缺乏系统性。现有研究主要关注教师职业认同形成过程、教师对职业特征的感知等问题。而对教师职业认同的层次结构、构成要素、形成机制、发展变化以及教师职业认同对社会、对教师自身的影响、促进教师职业认同的措施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研究。

学校师德现状分析报告

学校师德现状分析报告 学校师德现状分析报告 工作报告研究报告学校师德现状分析报告 学校师德现状分析报告 自开展师德主题实践活动以来,我中心校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理论学习、查摆问题等活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梳理剖析了师德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现将中心校师德现状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目前中心校教师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他们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敬业爱岗,尽职尽责,兢兢业业,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全校涌现出了一批师德高尚、教学成绩优秀、在学校和社会上享有较高声望的模范教师。他们的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精神,影响和带动了整个教师群体,广大教师变“要我干”为“我要干”,一心扑在工作上,努力追求一流的教学成绩和育人质量,逐步建成了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优秀教师队伍,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师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当然,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中心校在师德建设方面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1、个别教师事业心不强。有的中年教师敬业精神和进取心不强,将从教当成了谋生的手段,教学上应付,不思进取,敷衍塞责,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教学成绩平平,却牢骚满腹,怨天尤人,起不到骨干教师应有的示范带动作用。少数青年教师在工作中怕吃苦受累,动不动就要和其他一些单位攀比福利和待遇,对工作缺乏责任心,工作上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在与青年教师的座谈中,一些教

师坦言如果待遇相同的话,自己愿意到别的行业或单位去工作。可见,部分教师缺乏献身教育的事业心。 2、少数教师缺乏责任心。个别教师对学校的改革发展漠不关心,对学生缺乏关爱,觉得学生学习与否、成绩如何、表现怎样与己无关,对学生的困难漠然置之,对学生的不良表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听之任之,不去主动纠正与帮扶。 3、极个别教师存在不尊重学生人格的现象。有的教师对学生不能公平对待,根据自己的好恶偏向一部分学生,厚此薄彼。有的教师缺乏应有的耐性,有时存在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教育学生是一种艺术,但是在部分教师身上却只有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他们对学生没有爱心可言。所有这些现象,都与教育的社会形象、与人民教师的工作性质、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格格不入,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与警惕,我们要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深刻自查。唯有如此,才能进一步树立教育的良好社会形象,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三、下一步的改进措施 1、进一步加强对师德建设主题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活动领导小组切实负起责任,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和督促。 2、培养树立身边典型,带动全体教师。通过活动的深入开展,把近年来中心校在师德方面涌现出的先进人物、模范教师筛选出来,总结他们的工作成绩,交流他们的先进经验,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模范带动作用,使广大教师学有榜样,干有目标,努力实现整个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质的提升和飞跃。 3、以活动为载体,讲求师德效果。一是通过举行师德演讲比赛等活动,使广大教师在参与的同时更好地接受教育,努力提高师德素

国内外信息化发展比较研究

摘要: 二十一世纪,已成为信息的时代,这个世纪哪行哪业想要立足于市场都离不开信息,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企业要实现基业常青,进行信息化建设是必由之路,培育信息化文化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根本。中国的信息化建设起步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国家大力推动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开始,然而从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始研究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设计、制造等部门的应用,形成了一批分立的、单项应用系统。许多的发达国家在诸多领域信息化水平都远远超出了我国,作为我们中国企业必须认清现状,谋求进步与发展,全面达到企业管理信息化。 关键词:国内外;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信息化建设

国内外企业信息化发展比较研究 1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 企业信息化(Enterprises informatization) ,企业信息化实质上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各层次的人们洞悉、观察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以作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以使企业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1.1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主要体现的几方面: 1.可以加快企业的内外部沟通,提高工作效率 2.企业资料信息可以系统整理,快速调阅,防止人工出错遗漏 3.方便管理,信息技术无论作为企业的战术手段还是战略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效益,但这并不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单方面可以实现的 1.2信息化建设成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有57.7%的中小企业都已经信息化。随着政府大力推广信息化建设和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我国企业已认识到企业网站的重要性。业内人士指出,企业信息化建设需求的增长,将会拉动整个IDC行业市场的迅猛发展,如虚拟主机,企业邮箱,智能建站,托管租用等。我们相信,企业信息化建设必将成为互联网基础行业的另一个亮点。 从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看,整个IDC行业由于各种类型企业的信息化需求而稳步发展。追溯中国IDC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国内的IDC是随着网站的迅速发展而超常规发展起来的,客户主要集中在商业网站上。进入2009年,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希望借助自己的网站来达成商业交易。 信息化建设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因此,把握市场发展的脉搏,充分利用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借助优秀互联网服务,打造优质信息化通道,将有助于

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与问题

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与问题 关键词:教师现状问题对策摘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必备的首要条件是要具备高尚的师德。良好的师德是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内在动力,是挖掘教师潜能的不竭源泉。教师是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教育者。自己必先接受教育,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方能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在推行素质教育的当今,教师肩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任务,所以对当今教师的道德修养有着更高的要求。教师的师德如何,直接影响到青少年一代的成长,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影响千秋万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我们必须承认并研究在新形势下教师职业道德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时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它规定了教师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去处理问题、做好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同时,教师职业道德产生于教育劳动实践中,它的发展受生产关系和阶级利益的制约。 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教师是文明的传递着,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人才强国的现代社会,教师在培养人才方面担负着重大的责任,要想教师能够为社会培养出人才,那么教师就有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并且教师职业道德的提高有利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教师职业道德现状 教师总体职业道德良好,积极向上,能够做到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关心学生,为人师表,终身。家长的满意程度高。 四、存在的问题 1、功利性强,把教师职业当成自己的第二职业,即副业 教师队伍中有不少乐业、敬业的优秀教师,也有为数不少的人或是打着跳槽转行的小算盘,或是干脆就干起了第二职业。因此那些象牙塔里的教师们,不知从何时开始,已经悄悄迈出象牙塔,将一部分精力参与到社会的生活中去。他们扮演着双重身份的,收入直线上升。教师的任务那么重,责任那么大,他们竟然还会悠哉游哉、闲哉乐哉地搞教外产业,创收增收,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平时的工作敷衍塞责,他们的教学质量是可以想象的到的,但这又能怎

最新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与感悟5篇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与感悟5篇 作为教育战线上的一名工作人员,十几年来的教育教学生涯深深地体会到:作为教师,在对学生实行教育的过程中,单纯用一种教育方式,常常显得不能够适应学生群体复杂,个体性格突出的特点,所以,作为新时代下的教师,我们既要做学生求知的引路人,又要做学生进步的引导者。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与感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与感悟1 通过本次学习和几年的工作经验,让我对教师职业道德有了深入的熟悉。职业道德主要是针对职业行为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它通过人们的职业活动、职业习惯、职业态度、职业作风和它们的社会效果表现出来。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职业道德。例如,行医的有医德、执教的有师德,也就是说,各行各业都有其德,这德就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走进商店,我们愿意看到店员笑脸相迎;走进邮局,我们希望得到热情服务;走出饭店,不管我们下次还来不来就餐,都愿意听到一句欢迎您再来的话,这样心里就平衡。而人们对教师的要求就更高了,绝不单单是笑脸相迎、欢迎您再来这么简单。由于教师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就要请教师有更高的道德水准。 有人把教师比作红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这是对教师的崇高评价和美好赞誉。众人给教师带上了如此美丽的花环,我们更应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这顶花环增加光彩。作为一位教师,最重要的是要酷爱教育事业,只有布满了对教师职业的无穷酷爱,才会在教育岗位

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同时,作为一位教师,应当酷爱学生。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爱,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气力,它能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的暖和,产生愉快的情绪,激起学习的爱好,感遭到他人对他的希望,集体对他的信任,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固然这些道理我都懂,但我是一位再普通不过的教师,教师不是神,爱情婚姻、子女家庭、经济收入、人际关系等种种人生琐事必定会影响自己的情绪。当我心情不好时,假如这时候学生出错,我就很轻易将内心的烦躁投射到学生身上,语言不检点,乃至动手施暴,打坏了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使学生感到紧张、委屈、怨恨,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造成学生对社会的不信任,乃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今后我将渐渐地改掉自己的坏脾气,努力地在师生之间,构成相互尊重、相互爱惜、善于交换、及时沟通的氛围,这也是保持教师心理健康的必要环境。 再次,教师要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勇于重视自己,解剖自己。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给学生建立好的榜样,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事,自己果断不做,以免给学生留下坏的印象,言传身教比单纯说教有效百倍; 另外,教师还应具有刻苦研究,严谨治学的态度,要有活到老,教到老,学到老的进取精神,孜孜不倦地吸收新鲜知识来充实自己,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在市场经济、影视文化、网络浪潮的背景下,教师必须要经常的读书学习。学校是读书的场所,是书籍的王国,真实的教师一定是一个读书爱好者。教师的读书习惯会影响学生。把每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不管束师读书难的理

最新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的几点思考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的发展关键在教师,教师是教育系统最核心、最关键的因素,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发展的质量。 师德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家长、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同时,也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教师肩负着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所以,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自身素质,特别是应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不仅是提高其他素质的基础,而且是重要的教育力量 目前,在教师职业道德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如:职业倦怠、从教不廉;补课、家访、吃请等;价值取向功利化、用金钱、利益和荣誉作为工作的动力和思想;应试教育、题海战术、满堂灌、关注分数忽视成长;缺乏合作、由于竞争等因素,交流少,相互进步的思想淡泊等只教书不育人;只看到教材没有看到学生、道德失范;体罚、变相体罚、工作态度等。师德教育的现状存在着“五重五轻”的倾向:重理论,轻实践;重说教,轻体验;重政治,轻情感;重应然,轻实然……造成的后果是:知行脱节;言行不一;知情分离;情意不合;双重人格;双面人生。

近年来,有关农村学校存在的问题和教师的问题时见各种媒体。如因师德师风不良和教师自身心理健康问题,引发教师与学校领导发生不愉快的事,对学生进行各类侮辱、摧残、伤害学生事件以及教师自伤、自毁事件屡屡被披露。所以,新形势下抓好师德建设意义重大,教师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的重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教师的责任更加重大了,师德要求更加规范了,教书育人的标准更高了。下面就本人的观点谈谈如何做好新形势师德师风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思想教育,强化教师政治思想素质。 针对新形势经济社会发展给教师在物质和精神上带来的冲击,要进一步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和引导,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是培养良好师德师风的前提保障。不能简单地说教政治思想教育,要做到“生活上关心、思想上引导、工作上尊重”等多方努力,才能收到较好效果。要切实关心教师的生活困难,尽可能地帮助广大教师解决普遍关注的具体问题,依照相关政策切实落实好教师待遇;要加强教师的政治思想教育,建立起政治学习制度,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正确处理看待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并坚信这些问题随着发展的不改进和法制的日益健全会得到很好地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必将走更加

师德师风形势分析报告

师德师风形势分析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师德师风建设,依据《七星关区教育局师德师风建设推进年活动实施方案》,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在认真学习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师德师风表现,我校认真开展了“师德师风”建设活动,通过学习教育、查摆问题、分析梳理、整改建制和认真总结,全体教职工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职业道德进一步规范,教师良好形象有了新的提升,现从以下几方面对我校2015年上半年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一、领导重视,抓住思想教育不放松 为切实加强对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的领导,学校专门建立了“师德师风建设活动领导小组”,由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张丽任组长,党支部副书记刘永军、蹇清璘、副校长刘忠林、李澜、钟军为副组长,各中层领导为成员,明确了各自的具体任务,切实加强对师德师风集中教育活动的领导。4月28日,召开了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监测大会,张丽校长作了动员报告,向全体教职工提出了“家长满意、学生喜欢、同行佩服的老师”的要求,副校长刘忠林作了具体安排,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代表进行了表态发言,把此项活动列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放在重要位置来抓。 根据区教育局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一个月多时间,我们采取领导集中学习、全体教职工大会集体学习、班主任例会主题学习、教研组专题学习和教职工校园网上指导性学习和自己独立学习相结合的办法,一是学习教育类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重点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条

国外信息化情况简介

国外信息化情况简介

国外信息化情况简介 国外信息化发展总体情况 始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全球信息化趋势仍然在继续之中,全球主要国家都将迈向信息社会设为主要目标之一,信息化仍然是新世纪全球发展中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过去一、二十年间,但除了极少数最贫困国家之外,大多数国家都在信息化方面取得进展,并且许多国家已经将信息化作为重大发展战略。一些发达或新兴工业化国家,如北欧各国,爱尔兰,美国,日本或者韩国,新加坡甚至印度在信息化促进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实践证明,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特征之一就是信息化。 世界主要国家的政府积极参与信息化的进程,表现为通过或者正在通过若干部信息化法律,将现有法律进行相应的修改以适应全球信息化形势。同时,各国政府制定了从战略层面到操作层面的信息化战略规划,这些规划逐步推进,分步覆盖国民经济的各个角落。战略规划的施行,基本上反映了国家的信息化发展状态。

本文在第一部分介绍国外的信息化立法大致情况,将在第二部分围绕各国的信息化规划来介绍各国的信息化进展情况。 国外信息化立法情况 为了保障信息化建设工作有序健康地开展,世界主要国家或组织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除了综合性法律法规外,还出台了专门针对信息基础设施、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知识产权、隐私权、信息安全等领域的法律法规。下表列出了世界主要国家或组织在信息化建设方面颁布的主要法律法规。 就全球信息化立法基本情况来看,世界上主要国家都通过或者正在通过覆盖信息化方方面面的法律。这些法律体系,为信息基础设施的构建和信息市场秩序的维持起到非常基础性的作用。同时,也可以看到,国外的信息化立法,已经从早期的信息基础设施,比如《电信法》这类法律,延伸到电子交易中去。近些年来,法律逐渐覆盖到公共治理方面,比如,美国等国家已经通过电子政务相关的法律来促进和保障电子政务的推行,同时,通过《知识产权》法律来保护互联网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 ——高诗瑜第七模块自主学习札记一、阅读文献 (一)师德现状研究成果汇编。 (二)班建武. 教师媒体道德形象的影响及原因、对策分析[J]. 教师教育研究, 2007(6): 28-32. (三)王群松. 探析我国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的变化[J]. 文教资料. 2008(15) 二、阅读收获与感悟 作为一名以后十有八九要走上教师岗位的小学教育师范专业的在读本科生,看过这些现状分析、媒体娱乐对教师非正常的关注以及教师社会地位的变化,还是颇有感触。 首先,通过一些调查报告,我们不难发现教师职位存在着一个较为尴尬的矛盾。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物质水平得到了普遍的提升,所以逐渐,人们就把关注转移到精神文化层面上,而这个精神文化层面毫无疑问与我们的现代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家长对教师的要求已不再仅仅是管好孩子的学习成绩,而是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甚至很多本该是家长和教师共有的责任,现在却全部都被推到教师身上。而另一方面,教师地位,无论是社会地位还是在家长心中的地位都是有所降低,甚至许多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同程度也很低,当然前者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出现了后者的结果。许多教师对于自己教师的职位不感兴趣,或者是赚点薪资混个日子,或者时时刻刻寻找着去其他单位工作的机会,试问,在这种心态下,教师又怎么可能会有好的作为呢?他们大多缺少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对于教师工作敷衍了事。 其次,教师职位社会地位不高,薪资较低,对于人才的吸引较小。许多大学生选择从事教师这个行业,无非是因为这个行业比较稳定,而且相对而言,竞争压力较小。可是,这对于充满干劲的年轻人,显然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而且,在一些同学聚会上,当说起各自的职业时,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总感觉难以“启齿”。这是因为人们的固有思维觉得,小学知识如此简单,小学教师的知识面也很有限,能力也有限,所以一个大学本科生,而且还是一个高考分数还不错的本

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现状及对策

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现状及对策 陈博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政法经管系) 摘要: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生力军。本文针对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 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 师德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最基础的建设,青年教师是高校建设与发展的主力军,青年教师的师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水平;关系到学校培养人才的规格、质量和标准;关系到教育创新的顺利实施;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广大青年教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拥护改革开放的政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他们关心党和国家的大事,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件,对国家的政治局势和经济发展前景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绝大多数青年教师具有献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奋斗的真诚愿望,爱岗敬业,勤奋好学,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为高校改革发展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道德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如个别青年教师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严重、极大损害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也危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大力提高青年教师的道德水平,是新形势下高等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紧迫性的任务。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现状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活跃,富有朝气,敢于创新,精力充沛,但是理想信念较模糊,缺少政治鉴别力和判断力。高校青年教师充满朝气,思想活跃,富有激情,善于接受新事物,敢于直面社会的弊病,有自己追求的目标。但是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部分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比较模糊,对教师岗位的价值没有充分认识,马列主义理论素养不高,对社会主义信念产生动摇,对政治的鉴别力和判断力明显较低,容易受反政治思潮的影响,存在非政治化、非意识形态化的倾向,主张自己超然于政治、意识形态之外,因此,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缺乏政治进取心。高校青年教师理论知识扎实、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先进、知识面广,但敬业意识

师德的现状及思考

师德的现状及思考 最近这些年来,大家对师德的认识普遍感到重要性。各个领导也把师德师风建设当作教育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师德师风建设还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教师已经都感觉到“强师德,铸师魂”是迫在眉睫了,应该说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是一场的深刻社会教育变革必要性,所以教师都清楚地认识到:在当今下师德方面谁有半点马虎,谁就会被所淘汰。 作为一名合格教学一线的老师,工作时间虽然不算很长,但我认为当前的师德师风现状形式不容乐观,有必要广大教育同仁一起努力,才会使师德师风现出一片崭新的面貌。谈谈我所认识到的师德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很多老师对这个职业的认识存在着偏差。有不少教师,他们有崇高的理想,“教师”在他心目中不仅是一种教育职业,也是一份事业,更是一种教育思想的境界。对教育是大公无私全身心地投入,鞠躬尽瘁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一点也没有功利的想法;对自己从事的事业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把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心与人民的利益、民族的发展融为一体。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和魏书生老师,就是这类教师的大公无私典型代表。在当今的形式下这种老师已经越来越少了。很多老师他们认为“教师”是用来赖以生存的职业,是追求生存的事业。不仅对自己的职业有较深刻的理解,还能守住教师职业道德和思想觉悟。虽然有较强的爱心、责任心和事业心,工作较投入。但也有一定的功利思想作祟。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多元化,思想也开始呈现“多元化”趋势,追求理想信念的教师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思想颓废,教师职业认识模糊,缺乏主人翁意识没有崇高使命感,教师岗位变成是他们赖以生存的职业,教学意识淡薄,在教育学生中敷衍了事缺乏主人翁精神,得过且过。老师把“教师”当成了一种职业,而不是事业,就造成了师德的滑坡。 以上是我所认识到的目前师德存在的问题,下面就谈谈如何采取的措施决解这些问题。 首先要巩固师德建设的理论基础。人的行为都会受思想的支配,行为的质量直接受到思想修养的程度的影响。职业理想、信念、态度、行为、风范、情操等特有师德的内容,教师有高尚的师德是基本要求和职业行为的根本保证,领导应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应该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坚持引导教师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要坚持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党的优良传统用来教育教师行为,让教师不断完善自我,使教师明白,把社会对自己的要求与自己对社会的需要合理地相互结合,把师德师风摆正国家与个人的合理位置,认真处理好无私的奉献与索取的关系,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将自身价值转化为国家利益的经济价值,这样生命才会有意义,从而增强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校师德师风分析报告

学校师德师风分析报告 为促进我校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我校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同时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师德师风建设”专项调研工作。 一、积极营造良好的调研氛围 学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调研工作,成立了调研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任务,实行责任到人。为统一全体教工的思想认识,一方面,学校召开了教职工动员大会,传达和组织学习有关文件精神,使全体教职工充分认识到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了参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广泛宣传教育,争取师生、群众和社会的支持和拥护,营造良好的调研氛围。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调研活动 为掌握第一手材料,摸清我校师德师风现状,学校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调研活动。 1、学习师德师风建设的各类文件,明确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意义,提高广大教工参与调研活动的积极性。 2、开展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家长、学生的问卷调查,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对师德师风现状进行了全面的了解掌握。

3、建立严格的学习制度。为确保师德师风调研活动的顺利进行,学校教职工全员参与整个学习过程,无一例外。每两周一次的会议、学习、调研活动,学校提早准备学习资料,准时点名并定期检查教师的学习笔记。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自学相关内容并撰写心得体会。 4、组织“时代师风”大讨论。讨论分工会小组进行,各小组定目标,定学习内容,对照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思想动态,共同探讨学校师德师风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三、目前我校教师队伍中师德师风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1、职业倾向和意向方面。 绝大多数教师热爱教师职业,认为教师职业很神圣,工作相对稳定,并且对学校和学生有一份深深的感情。但也有少部分教师认为教师工作单调、重复,学生又难教,工作很辛苦,出现了职业倦怠的现象。 原因分析:一、教师职业本身具有周期性。如果缺乏甘守平凡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周而复始的工作会令部分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现象。二、现在的学生跟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要求自主和独立的意识比以前强了很多,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如果一成不变,不能平等的对待学生,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就会出现部分教师所说的学生难教现象。 2、职业道德价值观和教书育人方面。 教师普遍认为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应该将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要爱护关心全体学生,平等、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优良学风。一个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应该是教学水平高、责任心强、学识渊博,教书更要育人。从学生、家长、社会反

教师职业道德情况总结

教师职业道德情况总结师德是教师的基本的道德。“立师、立校、先立德”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时刻记住这句话,教师的职业就是奉献的职业,教师劳动的重要特点就是通过教师本人的理想信念,人生态度、价值取向,道德品质,治学方法及为人处事等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与社会、家庭共同打造好孩子。 因此,只有具备高尚的师德,才能对学生产生正面的影响,才能展示出教师的风采,树立我们教师的光辉形象。所以,我时刻努力做一名德、行高尚的好老师。因此,在学期结束之时对自己的师德师风做以下总结。 一、作为教师,要为人师表。教师的形象尤为重要,身为教师的我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在言行上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标准,时刻努力从思想上、行动上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在工作中,我认真对照师德“五不准”,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并经常反省与反思,及时矫正自己的言行,处处做学生表率,给社会、家长“八项”承诺。平时,在公共场所也注重维护教师声誉,时刻注意自身的形象。身为一名老教师,我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处处保持良好的教师形象。为师德建设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在教育学生时,我关爱每一个孩子。虽然我是一名老教师,但我也积极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快乐带进了课堂,努力培养具有一定能力的探究性人才。作为老师要想到孩子心灵深处需求什么,怎样满足孩子的精

神需求,我学会了放弃对学生的指责,学会了去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使每一个孩子体验到学习中的乐趣,喜欢学习,认真地积极主动地对待学习。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或偶发事件,我总是恰当地运用教育理念冷静地处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向健康的方向发展,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 三、身为一名教师,我时刻按照教师职业道德的标准去做,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对待学生以爱作为教育的前提,努力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在思想、道德、行为、修养等方面经常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照检查自己。在工作上认真严格要求自己,没说有损于教师形象的话,没做违反教师声誉的事情,处处以教师身份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和业务学习,并能把学到的新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 四、在帮教后进生工作中,我首先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孩子逐步意识到老师不是孩子的拐棍,老师对孩子学习的关心,最终是以让学生学会独立学习为目的,让孩子明白,练习也好,考试也好,都得靠自己,书要自己读懂,作业要自己完成,困难要自己克服,老师只是你前行中的一盏灯。所以,我从师德的角度出发,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孩子年幼,做错事、走弯路是难免的。作为老师,我尽量因势利导,寓教育于和谐乃至幽默之中,多给孩子一些激励,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学困生有了明显的进步,这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德”的重要性。

国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概况

国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概况 徐玉斌1詹美娜2 (1.河南教育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河南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教授; 2.河南教育学院河南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教师)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它是教师素养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教学行为,影响着教育的质量、学生的发展,更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面对社会变化而引起的道德嬗变与多元化的挑战,如何使我国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更加合理、规范、有效,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国外大多数发达国家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高度发展,促使其形成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他们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也有一定的发展。对国外发达国家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进行分析和研究,把握其发展趋势和规律,从中借鉴成功的经验,对推动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具有普遍性 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美国教师职业规范又称教师专业伦理规范。 1896年,佐治亚州教师协会制定了教师专业伦理规范,之后,各州相继效仿。1929年,美国通过了《教学专业道德规范》,随后进行了两次修改。1968年,美国国家教育协会制定了《教育职业道德规范》, 1986年,教育协会又对其作出全面修改并沿用至今。美国教育专业伦理规范指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遵守职业伦理道德的重要性,强调教书育人是教师的道德责任,

这个规范不仅成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教育规范,也成为其他国家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范例。在日本,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也同样得到重视。 日本创办近代学校以后,大力发展师范学校,培养教师。1947年,日本成立教职员组织,并通过了以提高教师地位与建设民主主义教育为目标的《宣言》。 1952年,日本教师联合大会通过作为师德规范的《伦理纲领》,该纲领至今仍被沿用。从1959年至今,日本师范学校把“道德教育研究”列为师范培训的必修课程,以提高对师范生的道德教育能力。此外,韩国大韩教育联合会于1982年颁布了《师道纲领》;加拿大安大略省于2006年颁布了由教师协会制定的《教师职业道德标准》。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教师组织也都纷纷出台教师专业伦理规范。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是一种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国际教师团体协商委员会于1954年通过了《国际教师团体协商委员会教师宪章》,其中指出各国教师应遵守的师德规范:①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以和平、民主、友谊的精神教育学生。②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思想自由。③教师要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范围内实施纪律,不能实施强制和暴力行为。④教师不能因种族、性别、个人信仰的不同而将个人观点强加于学生。…上述例子说明各国都十分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师德规范既修正了教师的行为,也为教育质量提供了保障。 二、国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主体趋同

国外信息技术研究现状

美国 为了论述的方便,这里首先以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的美国为例。 美国信息技术教育起步很早,信息技术课程因州而异、因校而异,不同学区和学校采用不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但是殊途同归,目的都是培养学生成为有信息素养的人。由于美国国家的信息化进程比较快,学校信息化设施建设也走在世界前列。据美国联邦教育部教育统计中心年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年美国公立中小学接入互联网的学校达到以上,同时美国中小学教师运用计算机的比例也越来越高,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践经验相当丰富。 由于地区差异和学生差异,美国的中小学信息教育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小学开设的信息技术教育课因校而异,五花八门,重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不强调学科系统。中学的信息技术课,大体可分为二种形态:第一种,不设完整的信息技术课程,仅在数学或物理等课程中介绍一些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知识。第二种,设一门信息技术必修课或选修课。第三种,设一系列信息技术必修课或选修课,如计算机应用、程序设计语言等。多数高中开设程序设计选修课,培养学生的逻辑运算和抽象思维能力。美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也得益于国家政策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1996年1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发表了年度国情咨文,把发展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作为迎接信息社会对一于教育挑战的重要举措之一,并表示到2000年全国每间教室、每一个图书馆都要与国际互联网联接,形成全国范围的信息高速公路。为了实现到2000年的教育行动纲领,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组织成立了一个教育技术专家组,提出一个专门报告,就如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计算机与Internct联网、改革美国中小学教育提供建议,主要建议包括:(1)以计算机辅助学习为中心,将信息技术贯穿于K12课程,效地使用技术。(2)保障实际投资。(3)保证人人都有使用信息技术的机会和权利。(4)在中小学积极开展实验研究,提高K12教育效率和费用效益。据统计,1980年6月,美国拥有计算机的小学和中学的百分比分别为5%、20%,到1983年4月分别增至40%、75%。1985年,美国小学和高中平均每校的计算机拥有量分别为6台、15台,1990年分别为19台、45台。1985年,美国中小学平均每125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1995年为每12名学生拥有一台,2000年6月为每5名学生拥有一台。1995年,约有1亿美国人拥有电脑(约占美国总人数的3/1),其中17岁以下的青少年约占60%。1994、1996、2000年,美国中小学学校入网率分别为35%、65%。自1994年以来,与因特网联网的中小学数目增加了1倍多,联网教室数目增加了8倍,1994年全国有35%的学校上了因特网,到1997年则达到78%,有些地区超过了84%。1998年,美国不惜重金,为学校添置最尖端的电脑设备,经费超过50亿美元。这些举措,使得美国在抢占全球发展教育制高点的竞价中占得了先机。 英国 英国中小学开展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教育,主要采取以政府规划、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和支持、教育部门和学校具体实施的办法。从教育内部看,由教育部、教育技术委负会、教师培训署、资格与考试署、教育协会、大学、中小学教师共同组织和实施。从教育外部看,有国家工业部、就业部(原属教育就业部)、人力服务中心、专业团体、广播公司、出版商、企业培训部、软件公司和硬件制造商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早在七十年代,英国政府就对计算机在教育中的使用开始了投人。近二十年来,全英较大规模的涉及信息技术的投资项目就达十三个之多。项目内容包括中小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师资培训、计算机硬件配置和软件开发以及新技术的学习和推广,累计投资近三亿英镑。这些项目极大地推动了英国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中的计算机硬件的发展、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利用、以及新修订的(国家课程)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仅浏览一下涉及中小学教育的部分投资项目,便可见一斑(见表二)。

教师职业道德的心得体会与反思

教师职业道德的心得体会与反思 通过本次学习和几年的工作经验,让我对教师职业道德有了深入的熟悉。职业道德主要是针对职业行为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它通过人们的职业活动、职业习惯、职业态度、职业作风和它们的社会效果表现出来。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职业道德。例如,行医的有医德、执教的有师德,也就是说,各行各业都有其德,这德就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走进商店,我们愿意看到店员笑脸相迎;走进邮局,我们希望得到热情服务;走出饭店,不管我们下次还来不来就餐,都愿意听到一句欢迎您再来的话,这样心里就平衡。而人们对教师的要求就更高了,绝不单单是笑脸相迎、欢迎您再来这么简单。由于教师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就要请教师有更高的道德水准。 有人把教师比作红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这是对教师的崇高评价和美好赞誉。众人给教师带上了如此美丽的花环,我们更应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这顶花环增加光彩。作为一位教师,最重要的是要酷爱教育事业,只有布满了对教师职业的无穷酷爱,才会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 同时,作为一位教师,应当酷爱学生。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爱,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气力,它能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的暖和,产生愉快的情绪,激起学习的爱好,感遭到他人对他的希望,集体对他的信任,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固然这些道理我都懂,但我是一位再普通不过的教师,教师不是神,爱情婚姻、子女家庭、经济收

入、人际关系等种种人生琐事必定会影响自己的情绪。当我心情不好时,假如这时候学生出错,我就很轻易将内心的烦躁投射到学生身上,语言不检点,乃至动手施暴,打坏了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使学生感到紧张、委屈、怨恨,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造成学生对社会的不信任,乃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今后我将渐渐地改掉自己的坏脾气,努力地在师生之间,构成相互尊重、相互爱惜、善于交换、及时沟通的氛围,这也是保持教师心理健康的必要环境。 再次,教师要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勇于重视自己,解剖自己。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给学生建立好的榜样,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事,自己果断不做,以免给学生留下坏的印象,言传身教比单纯说教有效百倍; 另外,教师还应具有刻苦研究,严谨治学的态度,要有活到老,教到老,学到老的进取精神,孜孜不倦地吸收新鲜知识来充实自己,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在市场经济、影视文化、网络浪潮的背景下,教师必须要经常的读书学习。学校是读书的场所,是书籍的王国,真实的教师一定是一个读书爱好者。教师的读书习惯会影响学生。把每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不管束师读书难的理由有千万条,但每个教师自己应当清楚,作为教师,必须要坚持读书。努力进步自己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否则假如我只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在时代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就会逐渐被社会所淘汰。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存在 的问题与对策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浅析加大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一方面可以提高高校教师道德素养、形成优良师德风尚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也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同时还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教师一生中需要接受多种多样的教育和道德影响,但最主要的是职业道德。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身负教书育人、传道授业的双重重任。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师的天职。然而,当前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还参差不齐,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亟待得到加强。 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敬业精神 一方面,教学态度不认真。部分教师缺少对教师工作的认同感和使命感,缺乏对教育的热忱。因此,他们在备课过程中马虎、随便,以为只要照本宣科,便能应付了事。此外,部分高校教师不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单调无聊。另一方面,科研态度不严谨。部分教师把科研当成是评职称、评奖项的工具。很多人没有经过严谨、科学的调研、实践、论证就草草地出“成果”,甚至照搬照抄别人的成果,从而使我国高校产生了严重的学术腐败及学术泡沫现象。 (二)功利思想严重 部分高校教师重利轻义,甚至唯利是图。一方面,部分高校教师接受学校工作安排时不以教学需要为原则,而是以是否对自己有利为原则,并且不考虑自己的能力与责任。另一方面,少数高校教师对本职工作敷衍了事,却热衷于第二职业,甚至擅离职守,把大量时间投入副业,影响了教学、科研质量。

师范生的师德现状及应对策略

师范生的师德现状及应对策略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是教书育人时应遵循的道德规范、思想品质与行为准则,体现国家、社会及人们对教师的期望与要求。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所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和应有的道德品质,能帮助教师协调好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是每一位教师都因必备的品质。师范院校的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队伍的主力军,其职业道德水平将直接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与我国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因此必须对师范生进行系统的师德教育。本文就当前师范生的师德现状进行了浅析,同时探寻加强师德教育的可行应对策略。 当下生活中,价值多元化时代的到来对人们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总体上讲,师范生的师德教育是比较成功的。师范生的主流价值取向是积极向上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也出现了不少师德方面的问题。比如师范生职业理想信念不够坚定、职业情感较低等。因此,加强师范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是适应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下面来谈谈师范生在师德方面出现的问题:首先是师范生存在职业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的问题。 崇高的职业理想信念能够能够指引大学生为什么学,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但是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师范生的职业理想信念面临严峻的考验。有些师范生缺乏追求职业理想信念的积极性和动力。教师由崇高的使命变成消极应对的差事,职业责任感严重下降。另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观念的泛化,不良金钱观和享乐观还不断侵蚀着师范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的师范生对职业理想信念产生了片面的理解,认为“理性是虚的,金钱是实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始终存在并影响师范生的思想行为,对师范生造成不良影响。 其次是师范生职业情感较低的问题。 职业情感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即个人对他人或群体的有关职业方面的看法、认识或认可。部分师范生职业情感较低,对教师这个职业满意率低,缺乏自豪感。存在职业倦怠,激情缺乏,意义失落。教师职业认同和自我认同很重要。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教师的爱心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它是教育的源泉;是教育最基本的前提;是教育

师德个人分析报告

师德个人分析报告 通过《教师职业道德》学习使我受益匪浅,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加强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最为重要的内容.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师德师风的好坏往往影响和决定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的好坏。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教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在此我就我个人在师德师风学习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做自我剖析,尽量做到:优良的得以发扬,失误、过失毫不遮掩. 个人以为,师德师风所包含的内容,自古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但“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内容,现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要求老师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其中在业务素质上,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要求老师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师德师风应注入新内涵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注入新的内涵:一是视野和思维不能仅仅着眼于孩子的现在,要像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第二,不能用过去的社会意识形态来教育现在的学生;第三,在教育过程中,要开发孩子多方面的智力,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而把教学具体化。 我觉得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该是与传统的标准揉在一起的。平易近人、严中带慈、公平待人、勤奋好学。严厉并不是苛刻,老师也是有七情六欲的,但不能把学生当作发泄的对象,这不是教育学生。我觉得传统中的师德师风与新时期的师德师风都应该是一样的,但现在存在的区别在于:师生关系的变化。以前的学生对教师要绝对服从,但现在则要求教师对学生也应尊重,这是个进步。因此,新时代的教师在关爱和严格要求学生上要提出新的标准。 我从教二十年,认真研究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地自我充电,因材施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