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复习要点(1)

发展心理学复习要点(1)
发展心理学复习要点(1)

.

精品

发展心理学 第一章

横断研究:横断研究设计是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同时对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行比较的方法。

纵向研究:纵向研究设计是对同一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进行长期的反复观测的方法,故也叫做追踪研究设计。

聚合交叉研究:是将横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融合在一起的研究方法。

跨文化研究:亦称交叉文化研究是指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个体进行研究,以探讨个体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及不同社会文化条件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双生子研究:同卵双生,异卵双生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任务是什么?

对象: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简言之,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内容:(一)有关心理发展的原理或规律的理论问题1、关于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上的作用问题;2、关于心理发展的内因和外因问题;3、关于心理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关系问题;4、关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的问题。(二)关于个体发展的各年龄阶段的心理问题特征问题1、年龄特征划分标准;2、年龄特征的研究。任务:1、描述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2、解释心理发展的原因和规律;3、提出使发展最优化的方法。

对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为题的认识,涉及的哪些基本理论?

基本理论:1、关于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上的作用:绝对决定论(高尔顿VS 华生)、共同决定论(斯腾VS 格赛尔)、相互作用论(皮亚杰);2、人类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3、关于心理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关系问题;4、关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的问题。 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是谁?

奠基人:普莱尔 理由:1、从时间上看,1882年出版《儿童心理》一书,较早;2、从写作目的和内容上看,为了研究儿童心理的特点;3、从研究方法和手段上看,系统的观察,做心理实验;4、从影响上看,给科学的儿童心理学奠定了最初的基石;5、普莱尔的研究工作,对当前国际心理学界所开始的儿童早期心里的研究也仍然起着作用。

系列交叉研究吸取了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的哪些优点?

1、决定同辈人效应是否存在;

2、能在同一研究中同时进行横断比较和追踪比较;

3、此设计更为有效,在用时少的情况下获得更多信息。

,发展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研究方法?

系统观察法;2、自我报告发: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3、个案研究法;4、实验法

第二章 发展心理理论

正强化:是由于一种刺激的加入增进了一个操作反应发生的概率的作用。

负强化:是由于一种刺激的排除而加强了某一个操作反应的概率的作用。

观察学习:所谓的观察学习,实际上就是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它不同于刺激--反应学习。

最近发展区:儿童独立活动时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有指导的情况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图式:也叫认知结构,指思维或动作的一种组织化模式,个体通过建构这样的模式去解释一些相关的经验。 同化:把环境因素纳入主体已有的图式的过程,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认知图式。

顺应:主体通过改变自己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环境的过程。

试比较弗洛伊德与埃里克森心理发展观点的异同。 异:1、埃与弗的发展观不同:弗强调人的生物性一面,强调性心理的发展;而埃则强调人的社会性的一面,认为发展是社会心理的发展。弗重本我,埃重自我。2、埃补充和扩展了弗的阶段理论提出了心理社会发展的八个阶段,前五个与弗相同,后三个则属于成人的发展阶段,这使他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成为完整的毕生发展理论。3、弗强调早期经验,尤其是早期亲自交往的经验对个体一生人格发展的影响;埃认为每个发展阶段都很重要。同:1、都运用临床法进行研究,广泛收集各方面的信息,但是收集的材料不够严谨,理论解释的注意性很大;2、所使用的一些概念都是描述性的,而非确切的定义,很难通过实证研究进行检验;3、激发了大量关于儿童情绪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维果斯基有关教学与发展关系的观点对教育的启示是什么?

1、最近发展区思想;

2、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3、学习的最佳期限。

根据行为主义有关发展的观点谈谈如何塑造儿童良好的行为?

1、华生行为主义强调环境和教育的作用,给儿童塑造良好的环境;

2、斯金纳认为及时强化,对儿童进行积极强化;

3、对其不良行为及时矫正;

4、教学机器和教学程序;

5、鼓励儿童进行社会学习,确定他在社会化中的作用;

6、养成亲社会行为。

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心理发展的动因及实质是什么? 皮亚杰认为,心理、智力、思维既不起源与先天的成熟,也不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评书皮亚杰的理论观点。

贡献:1、其理论思想的核心--认为儿童生来就是客观世界的积极探索着,主动学习者,启示我们要尊重儿童,发挥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而不是去“塑造”和“灌输”;2、阶段论告诉我们:既不错过教育时机,也不拔苗助长;3、人们根据他的相互作用理论设计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儿童主动的建构知识;4、首创的临床法突破了以前心理学研究的局限,在儿童心理研究方面有重大突破。

不足:1、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皮亚杰可能低估了幼儿的认知能力;2、他的观点更偏重于先天和遗传,不够重视教育和文化的影响;3、他认为形势运算时认知发展的最高阶段,而后人却提出来“后形式运算”,强调成人期仍有变化;4、对儿童情绪和个性研究不够。

第三,四章

胎儿宫内发育的分期及每个时期的发育特点。 胚芽期:(0···2周)在输卵管内的三天,受精卵形成,第四天,孕卵达到子宫,第7··8天,细胞团脱去外膜,准备与子宫直接接触,然后胚泡着床,粘合在子宫壁上。 胚胎期:(3···8周),结构分化,增殖的细胞群分化,内部器官开始发育,胎盘和脐带形成的重要的器官初具雏形的心脏开始跳动 胎儿期:(9···出生),发育迅速,所有的器官发育逐渐成熟生长迅速,可分辨性别

2.影响胎儿生理-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地理因素)

3.母体因素 第五章

视觉偏爱:同时给婴儿两个或更多的刺激物,观察婴儿更喜欢哪个,从而获得婴儿知觉发展相关信息的方法。 习惯化:个体对反复出现刺激物熟悉后减少反应的现象,也就是不能再引走个体的注意。

去习惯化:习惯化发生时一种新刺激出现,又使有机体恢复到一种较高水平,成为去习惯化。

依恋:是婴儿与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婴儿动作发展遵循哪些原则?婴儿动作发展对心理学有什么重要意义?

原则:头尾原则 近远原则 大小原则

意义:从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来看,动作对个体早起心理发展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从发生认识论的角度来看,认识并不来源于个体与生俱来的简单感知觉,而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只能是动作。

从个体心理发展的历程看,个体的心理发展是由外逐步内化的,而动作在心理的内化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

用。

从个体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及心理各方面的早起发展来看,动作作为主体能动性的基本表现形式,在个体早期心理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构建作用,它使个体能过积极地构建和参与自身发展。

2 研究婴儿认知的方法有哪些?

① 视觉偏爱法 ② 习惯化与去习惯化方法 ③ 诱发电位法

3 婴儿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取得了哪些认知上的成就?

思维的动作性,思维的形象性,思维的兴趣性,思维的简易型

获得“客体永久性”的认识,当客体不在眼前或无法感觉到时仍存在。

因果关系形成,在动作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动作的目的性越来越明确,意味着因果关系的产生。

婴儿言语的获得经历了哪些阶段?理论家们是如何解释婴儿言语获得的?

言语过程主要包括言语感知,言语理解,言语表达。 强化说(巴甫洛夫、斯金纳):认为言语的获得就是条件反射。斯金纳特别强调“强化依随”在婴儿言语行为形成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转换生成说(乔姆斯基):婴儿具有一种普遍语法,语言获得过程就是由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转变的过程。 模仿说(奥尔波特):率先提出关于个体语言获得机制的最早理论。婴儿语言只是对成人语言的模仿,是成人语言的简单翻版。婴儿主要通过对各种社会言语模式的观察学习而获得言语能力的,其中大部分是没有强化的条件下进行的。 认知学说(皮亚杰):强调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对言语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语言是儿童的一种符号功能,语言源于智力并随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发展,语言乃是由逻辑所构成。

婴儿气质的研究如何开展?主要的气质类型有哪些? 气质研究: 问卷法、访谈法→家庭观察研究→在抑制的更为严格的情景下进行观察并加以实验测量。 气质类型:多质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 描述婴儿依恋的形成过程及类型

依恋是婴儿在同母亲较长时间的相互作用中建立的,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类型(从出生到3个月) 第二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类型(3——6个月)

.

精品

第三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2岁) 第四阶段: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以上) 类型: 安全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 反抗性依恋 幼儿

积极词汇:指儿童既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汇。 消极词汇:指不能理解或者有些理解却又不能正确使用的词汇。

性别认同:是对一个人在基本生物学特征上男或女的认知和接受,即理解性别。

性别角色标准:社会成员公认的适合于男女性的动机、价值。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等,反映了文化或亚文化对不同性别成员行为适当性的期望。

为什么说游戏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方式?

游戏在这一时期成为幼儿的主导活动,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形式。

游戏具有社会性,是人的社会活动的一种初级模拟形式,反映儿童周围社会生活。

游戏是想象与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结合,具有虚构性和集体性。

游戏是儿童主动参与,伴有愉悦体验的活动。 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游戏和认识发展:<1>可以推动儿童认知发展 <2>允许儿童自由探索

游戏和社会能力(推动儿童社会能力发展,尤其是想象性游戏起重要作用,在游戏中儿童扮演各种角色,学会了解别人,体验不同角色思想情感,学会如何发挥自己作用,与他人合作。)

游戏和情绪(可以使儿童解决一些情绪上的问题,在没有成人威胁下,学会处理焦虑和内心冲突,有利于儿童积极情感的发展和消极情感的疏导,丰富和深化儿童情感)

游戏与个性(儿童的个性特征对游戏技能、游戏习惯有深入持久影响,同时游戏也会对儿童个性的形成产生影响)

简述当代游戏理论

心理分析理论:费洛伊德认为游戏是儿童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欲望和克制创伤性事情的手段,在游戏中可以摆脱现实约束,宣泄冲动,发展自我力量以应付现实环境,埃里克森认为游戏是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健康发泄方式,在游戏中可以复活快乐的经验,也可以修复精神创伤。

认知动力说: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新事物,巩固扩大已有的知识,技能,把思想和行动结合起来的方法,游戏是同化和顺应的平衡过程中,同化占优势,游戏本质是把现实加以改变,以适应儿童自己的思维。

学习理论:桑代克认为游戏是一种学习行为,遵循“效果律”受社会文化和教育要求的影响,各种文化和亚文

化不同类型行为的重视和奖励,其差别将反映在生活于不同文化社会的儿童游戏中。

幼儿时期思维发展的重要特征是什么?

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是主要特点。具体形象性是指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即凭借具体形象的联想 来进行的,而主要不是凭借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关系的理解,即凭借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进行的 它的具体形象性以及初步概括的可能性。 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

言语在幼儿思维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概括皮亚杰的研究;幼儿时期认为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寻在什么缺陷?

幼儿期言语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幼儿期是儿童语言不断丰富的时期,是熟练掌握口头语言的关键时期,也是从外部言语逐步向内部言语过度并初步掌握书面言语的时期。

词汇的发展:表现为词汇数量的不断增加,词汇内容的不断丰富,词汇的范围不断扩大,积极词汇不断增加。 语法的掌握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表现为句子的长短和句子结构的完整性、复杂性、连贯语言和独自语言的发展。

幼儿自我意识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表现出怎样的特点?

自我概念的发展:<1>描述的是自己的外部特征 <2>自我概念和自己拥有的物品连在一起 <3>开始认识到个人的独特性,能用言语描述自己独特的观点、情绪和态度。

自我评价的发展:<1>从轻信成人评价到自己独立评价 <2>从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到内心品质的评价 <3>从笼统到细致的评价 <4> 带有主观情绪到初步客观评价 <5>开始以道德行为的准则进行评价。 自我情绪体验的发展,重视自尊的发展。

自我控制的发展:<1>运动抑制<2>情绪抑制<3>认知活动抑制<4>延缓满足。

简述皮亚杰有关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观点。

皮亚杰是第一个系统研究儿童道德认知问题的心理学家,他采用独特的临床谈话法,着重从儿童对规则的理解和使用,对过失和说谎的认识以及对公正的认识等方面。揭示了儿童道德的开端和发展规律,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的认识是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的转化过程,他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道德判断阶段、他律道德或道德实在论阶段、自律道德或道德相对论阶段、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与儿童的认知能力发展是相对应和平行的。幼儿道德的他律性就是幼儿认知的自我中心和实在论的反映。

儿童

运算:服从逻辑规则的心里操作活动。

守恒:指当事物的形式(主要指外部特征)发生变化时,但个体认识到物体的物理属性仍然保持不变。

角色采择:儿童采取他人的观点来解释他人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必须的认知技能。 小学生学习的特点是什么?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或认识活动要越过直接经验的阶段。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在教室技能指导下的认知或认识活动。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或认识活动的动力。

学习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能力,提高思维品质水平的过程。 学习障碍一般的特点是什么?

<1>差异性<2>缺陷性<3>集中性<4>排除性<5>可逆性<6>贯穿性 与同伴、教师、父母的关系,在小学阶段发生哪些变化? <1>与父母:①交往时间减少②父母所处理的日常问题类型变化③亲子间冲突数量减少④父母认为此儿童易于管理⑤父母对其控制力变化

<2>与同伴:①交往日益增多②早期的同伴交往更多的建立在空间、距离的接近基础上③同伴关系状况是儿童其他方面发展的一个信号。

<3>与教师:从特别崇拜到敬畏到独立评价表现出不同的嗜好,从而不再无条件服从老师。 4 小学儿童在记忆上发展特点是什么? ① 有意记忆成为儿童记忆的主要方式。

② 随年龄增长,儿童掌握记忆的策略不断增多,运用记忆策略的能力不断提高。

③ 丰富组织地好的知识能促进记忆能力的发展 ④儿童的记忆能力显著提高

5 小学生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逐步过渡到以逻辑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具体性

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存在着明显的关键年龄。

儿童思维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思维结构趋于完善,但有待完善。

根据皮亚杰研究结果,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取得哪些认知成就?存在什么不足?

不能抽象出“物体的有关属性不会因其外观的改变而改变”这一原则,并应用于不同的人物情景,而是根据守恒任务的具体情景,思考解决办法

皮亚杰认为,虽然在作用于环境事物时已具有了脱离事物操作的水平,而能对具体事物进行心理运算,但面临抽象命题时,形式还未能从内容中真正独立出来,只有在11-12岁进入形式运算阶段以后才具有命题运算的抽

象思维能力。

小学儿童自我意识发展具有什么特点?

自我一是发展的一般趋势:<1>一年级到三年级处于上升时期,一年级到二年级上升幅度最大,是上升期中的主要发展时期。 <2>三年级到五年级处于平稳阶段,其年级间无显著差异。<3>五年级到六年级处于上升期。 自我概念和发展特点:<1>从比较具体的外部特征的描述向比较抽象的心理特征的描述。<2>对自我的认识有很大的具体性和绝对性。

自我评价的特点:<1>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2>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缺点的评价。<3>开始出现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初步倾向。<4>自我评价由具体性向抽象性、由外显行为向内部世界的发展过程。<5>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加强。

第八章 青少年

1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是什么? ①过渡性 ②矛盾性 ③社会性

2 青少年思维发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青少年思维的抽象逻辑性:(1)抽象逻辑思维是一种假设的、形式的、反省的思维抽(2)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存在关键期和成熟期。 青少年思维的批判性。

青少年思维的自我中心性。 青少年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

3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矛盾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反抗性和依赖性 闭锁性与开放性 勇敢与懦弱 高傲与自卑

否定童年与眷恋童年

初中生思维的自我中心表现在哪些方面?与幼儿的自我中心有何不同?

表现出主观性的思想特点,经常会有一些奇特的想法,与现实和成人有很大冲突,但坚信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这种自我中心的状态使得青少年很难接受批评和容忍权威人物。

自我中心性的具体表现:①假想观众。青少年认为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别人的关注。②个人神话:高涨的自我意识制造出个人神话,认为自己的经历和经验是独一无二的,别人很难理解他们。 青少年在情绪方面有哪些特点?

.

精品

最突出的特点是是情感的两极性:<1>人的情感十分复杂。<2>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行共存。<3>可变性与固执性共存。<4> 内向性与表现性共存(隐蔽性的表演)

心境的变化:烦恼增多,孤独、抑郁、焦虑。

青少年为什么易出现反抗心理?应如何应对和引导? 自我意识突然高涨。

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 独立意识的增强。

父母在反抗期到来之前做好思想准备;尊重其独立自主要求;尊重他们的隐私权等;以友相待;引导子女正确接纳自己的变化,正确对待自己成长、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表现出怎样的特点?

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表现之一是青少年的内心世界越发丰富起来,常将很多心智用于自省;表现之二是个性上的主观偏执型。

视蓓里将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概括为:①独立意向迅速发展 ② 自我意识成分分化 ③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 ④自我评价日趋成熟。⑤自尊心强烈。⑥道德意识高度发展。

第九章

成年早期个体发展的一般特征? 从成长期到稳定期的变化 创立事业到紧张工作 智力发展到达全盛时期 恋爱、结婚到为人父母 困难重重到适应生活

成年早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成年早期的思维方式以辩证逻辑思维为主 成年早期的后期是表现创造思维的重要时期 成年早期社会性与个性发展的基本任务 成年早期个性社会性发展的一般特点? 自我意识形成自我同一性确立 人生观价值观形成 情绪逐渐走向平稳

成年早期恋爱表现怎样特点? 恋爱动机呈多元化趋势

当代青年择偶更注意个体内在的素质。注重爱情等精神需要

当代青年持注重双方忠诚的同时对婚前性行为更为包容的爱情道德观 第十章

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

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者关怀的实现

什么是晶体智力、流体智力?两种智力发展的轨迹是什么?

晶体智力是指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 流体智力是以神经生理为基础,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相对的不受教育与文化的影响的能力。

青少年期以前两种智力都随年龄而不断提高,青少年期以偶,在成年级段,流体智力缓慢下降,二晶体智力则保持相对的稳定。

中年人自我意识发展表现怎样特点?

自我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的发展实际上是人格发展的基础。埃里克森认为,自我是人格的核心,了解自我的发展也就等于认识了人格的发展自我的发展是个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自我的改变也意味着我们思想,价值,道德,目标等组成方式的改变卢文格观点,自我发展既不是单纯的过程,也不单纯是类型,而是二者的综合,即发展类型说:自我发展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结果。 第十一章

简述两种不同的老年心理发展观?

老年丧失观:<1>成年以前是机能的不断完善、强大和完善,到老年期后心理机能不断衰退,这种变化只能叫老化,不能叫发展。<2>基本特征是四丧失:身体健康、智能、社会角色地位、生活意义价值。 毕生发展观(巴尔特斯德):<1>心理发展贯穿一生,儿童和老年都不例外。<2>不同心理机能发展形态和变化速率也有差异,发展早者退也早,发展晚者衰退也晚。<3>心理发展由生长和衰退两方面结合而成。<4>心理发展具有巨大的个体可塑性,即生活条件和经验的变化,个体心理发展形势也会发生变化。<5>影响发展的因素有多种{成熟(年龄)、社会历史文化和非规范事件} 总趋势:童年迅速发展,中年减速较平衡,老年衰退。 说明成年晚期认知变化的特点。

总体变化特点是呈现退行性(1)感知觉发生显著的退行性变化(视觉减退、听力下降、味觉嗅觉和皮肤觉迟钝)(2)记忆随增龄而减退(随着年龄增长,逐步减退,尤其是近事遗忘)(3)思维老化(出现自我中心的倾向)(4)智力由此减退,但并非全部退化(液体智力有所下降;晶体智力则比较牢固)

成年晚期个体情绪情感的一般特点是什么? 比较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与情感 情感体验深刻而持久

各种“丧失”是情绪体验的最重要的激发事件 我国老年人生活满意程度较高 成年晚期个性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个性有所变化(老年期的个性有如下十大变化或特点:自我中心性;内向性;保守性;容易胡乱猜疑;嫉妒心强;办事刻板;灵活性、应变性差;适应能力下降、不耐烦,爱发牢骚;好管闲事;依赖性等等。) 个性持续稳定多于变化

成年晚期人际关系表现出怎样的特点?

夫妻关系——伙伴关系,婚姻满意感很高,冲突较少,彼此相依,相互需要,性依然存在,但不主要。

与子女关系——常与子女沟通,及与孙子女在一起给老人带来很多快乐,但快乐与待在一起的时间长短无关。 与朋友关系——朋友数量减少,在一起的常是关系亲密的几十年的老朋友,能给予不同于夫妻关系的情感和社会支持。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发展心理学的五大理论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当代发展心理学最有影响的理论是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他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主要是研究人类的认识(认知、智力、思维、心理的发生和结构),具体而言,包括了发展的实质和原因、发展的因素与结构、发展的阶段。 (1)发展的实质和原因:皮亚杰坚持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即他既强调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又强调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心理不断产生量和质的变化。他认为,个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个体通过同化(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和顺应(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的形式来达到机体与环境的平衡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种不断的平衡一不平衡一平衡一-……的过程,也是适应的过程,这是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原因。 (2)发展的因素与发展的结构: ①心理发展的因素 他认为,支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成熟;物理因素;社会环境;平衡。 ②儿童心理发展的结构 皮亚杰是一个结构主义的心理学家,他提出心理发展的结构问题。他首先认为心理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 图式: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主体之所以对环境因素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这是因为每个主体的图式的不同,以不同的内在因素去同化这种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图式最初来自先天遗传,以后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图式不断地得到改变,不断地丰富起来,也就是说,低级的动作图式,经过同化、顺应、平衡而逐步结构出新的图式。 同化和顺应:同化是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而顺应则是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是适应的两种形式。同化和顺应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彼此联系的。同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图式的改变或创新;而顺应则是质量上的变化,促进创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 平衡:既是发展中的因素,又是心理结构。平衡是指同化作用和顺应作用两种机能的平衡。新的暂时的平衡,并不是绝对静止或终结,而是某一水平的平衡成为另一较高水平的平衡运动的开始。不断发展着的平衡状态,就是整个心理的发展过程。 此外,皮亚杰还指出思维结构有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调性等三要素。结构的整体性是说结构具有内部的融贯性,而不是独立成分的混合;结构的转换性是指结构并不是静止的,而是有一些内在的规律控制着结构的运动和发展;结构的自调性是说平衡在结构中对图式的调节作用。 (3)发展的阶段 皮亚杰将儿童智力发展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①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儿童的智力只限于感知运动,儿童主要通过感知运动图式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智力的进步体现在从反射行为向信号功能过渡。 ②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的思维已表现出了符号性的特点,他们能够通过表象和言语来表征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但其思维仍是直觉性的、非逻辑性的,而且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特征。 ③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已经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儿童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演,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 ④形式运算阶段(1l、12~15、16岁):儿童总体的思维特点是能够提出和检验假设,能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思维具有抽象性,能在头脑中设想出许多内容,这些内容可以与他们自身的经验无关。 概括而言,皮亚杰的阶段理论包含了以下几种含义: ①心理发展过程是一个内在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由于各种发展因素的相互作用,儿童心理发展就具有阶段性。 ②各阶段都有它独特的结构,标志着一定阶段的年龄特征;由于各种因素,如环境、教育、文化以及主体的动机等的差异,阶段可以提前或推迟,但阶段的先后次序不变。 ③各阶段的出现,从低到高是有一定次序的,且有一定的每个阶段都是形成下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前一个阶段的结构是形成后一个阶段结构的基础,但前后两个阶段间具有质的差异。 ④前后两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有一定的交叉。 ⑤在同一发展阶段内,各种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是平衡的,即在不同的方面儿童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和谐的,水平是相当的。 ⑥由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发展的顺序是不能改变的,任何个体都将按着固定的次序经历相同的发展阶段。 总之,皮亚杰的理论为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图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对世界各国的心理发展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皮亚杰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儿童智力发展方面。他的理论主要有这几方面的特色:第一,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富有辩证思想的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理论;第二描述了个体从出生到青年初期智力发展的路线;第三,首次将数理逻辑作为刻画儿童逻辑思维发展的工具;第四,构造了发生认识论的理论框架;第五,创造了一套研究儿童智力发展的独特理论。 2.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 维果斯基是前苏联的心理学家,他在心理的个体发展和种系发展上做了许多探讨,特别是在关于人类心理的社会起源、儿童心理发展对教育、教学的依赖关系等有很独特的论述。 (1)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用以解释人类心理本质上与动物不同的那些高级心理机能。人类心理发展的规律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所制约,而受社会历史发展的规所制约。 (2)阐明了心理发展的实质,提出其文化-历史的发展观 维果斯基将人类心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第二,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第三,各种心理机能之间关系的不断变化;第四,心理活动的个性化特征。 维果斯基将人类心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原因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人类心理的发源于社会一文化历史的发展,受社会规律所制约;第二,语言符号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第三,高级心理机能是一种不断内化的结果。 (3)提出了教学与智力发展的关系 关于教学与儿童智力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提出了以下三个非常重要的思想:第一,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思想。第二,提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的思想。第三,提出“学习最佳期限”的思想。 (4)提出了儿童智力发展的内化学说 3.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观

发展心理学名词解释1

发展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到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简言之,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社会化是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 3.图式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与概括 4.同化把环境因素纳入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5.顺应. 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外部变化。 6.平衡既是发展中的因素,又是心理结构。是指同化作用与顺应作用两种机能的平衡。 7.本我包括人的本能的性的内驱力和被压抑的习惯倾向。特点:原始,本能,人格特点中最难接近,强有力的。 8.自我自我是意识结构成分,从本我中发展出来,支配行动,思考过去,计划未来,是本我和外部世界的中介。属于人格的控制系统。 9.超我代表着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的高级方向。包括良心与自我理想。也属于人格的控制系统。 10.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 11.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与在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之间的差异。 12.胎儿从受孕到子宫前期娩出的小儿。 13.胚胎妊娠8周前娩出的胎体。 14.依恋是婴儿与主要依恋者(通常是母亲)之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15.性别认同是对一个人在基本生物学特性上属于男或女的认知和接受,即理解性别。 16.性别化 17.学习253 广义的学习是指在生活中动物和人的经验获得及行为变化的过程。 狭义的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的、有系统的、有计划的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这是一种社会义务。 18.游戏是一种象征性的最适合幼儿特点的、促进幼儿心理发展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 19.自我概念主要是指一个人对自身的连续性,同一性的认识。包括认识、情感与品行成分。 20.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形式,是指每个人对自己作为独特存在的个体意识,表现为认识自我和对待自我的统一。 21自我评价具体指个体对自身的思想、能力、水平等方面所作的评价。是一种包含社会准则的知识和主观经验的复杂的心理与行为,是与个体认识能力发展相关的一种自我意识的表现。 22.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在特定环境下的自我整合与适应之感,是个体寻求内在一致性与连续性的能力。是对'我是谁,我将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我将来如何适应社会等问题的主观感受和意识。 23.反抗心理青少年普遍存在的主要表现为对一切外在力量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的心理特征。 24.精神障碍 25.焦虑 26.抑郁常用来描述一种普遍的悲伤,痛苦或失望的情绪状态。 27.压抑当需求、愿望等不能得到满足和实现时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 28.性别角色标准社会成员公认的适合于男性或女性的动机、价值、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等,反映了文化或亚文化对不同性别成员行为适当性的期望。 29.性别角色认同对一个人具有男子气或女子气的直觉和信念。 29.性别角色偏爱对与性别角色相联系的活动和态度的个人偏爱。 30.性别化 31.学习动机由学习需要而引起的对学习的向往,直接影响儿童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

发展心理学1

第一章认识我们自己的科学 ——儿童发展心理学概述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界定及其与心理学的关系,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演变历史,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原则、研究方式及研究方法。 儿童发展心理学(children developmental psyehology) 心理发展(mental development) 发展历史(development history) 研究原则(research principle) 每一天都有一些新的生灵降临到这个世界,看起来他们很像你我的样子,但要小一些。他们的思维方式与我们不同,他们有自己奇特的言语,会问很多问题。显然,他们是想了解我们的生活方式,目标是要取代我们来管理地球。他们就是儿童。 一个孩子怎样成长为一个大人?不研究儿童就无法揭开这个谜。这是儿童研究最富有吸引力的一点。同时,还有另外一个令人感兴趣的原因:儿童对世界的理解与成人对世界的理解有着质的区别,想了解儿童的世界谈何容易,甚至可能同了解另一种文化或另一个星球的人一样复杂,这需要大量的心理学研究来帮助我们。 儿童发展心理学就是这样一门心理学,它以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成熟期间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出其发生、发展规律和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 具体来说,它研究的时间界限是从受精卵到十七八岁。如果从发展的时期来看,这个时期大致可分为这样几个阶段,即胎儿期、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小学生阶段)、青春期(初中生阶段)和青年初期(高中生阶段)。 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心理科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或分支。 普通心理学研究的是最一般的心理规律,即人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而儿童发展心理学是以普通心理学为依据来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进行专门的研究。同时,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又转过来丰富普通心理学的内容。 发展心理学的界说 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

(完整版)发展心理学作业以及答案

中科院心理所《发展心理学》试题(20181124,深圳) 拟题人:陆小英学生姓名:18级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题前的括号中。) ( B )1. 普莱尔研究儿童心理的方法是______。 A.实验法 B.观察法 C.问卷法 D.访谈法 ( B )2.最早研究中年心理的心理学家的是______。 A.霍尔 B.荣格 C.普莱尔 D.埃里克森 ( A )3.在相同时间点,对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行研究的设计是______。 A.横断设计B.纵向设计 C.聚合交叉设计D.双生子设计 ( A )4.埃里克森认为,3-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是______。 A.主动与内疚 B.勤奋与自卑 C.同一性与角色混乱 D.亲密与孤独 ( D )5. 埃里克森认为,在弗洛伊德的两性期儿童应重点解决的发展危机是。 A.信任-不信任 B.勤奋-自卑 C.同一性-同一性混乱 D.亲密-孤独 ( A )6.皮亚杰认为,儿童不能从“我是你姐姐”推知“我是姐姐的妹妹”,这是因为儿童不具备能力。

A.可逆 B.守恒 C.象征 D.延迟模仿 ( B )7.在哈洛的恒河猴母爱剥夺实验中,证明_______是婴幼儿依恋发展的重要基础。 A.味觉 B.触觉 C.视觉 D.听觉 ( D )8. 维果斯基提出,个体认知发展的机制是______。 A.同化 B.顺应 C.适应 D.内化 ( C )9.“三山实验”用来论证儿童思维的______。 A.象征性机能 B.守恒能力 C.自我中心 D.观点采择能力 ( C )10. 在动作发展过程中,双生子爬梯说明了______在发展中的重要性。 A.遗传 B.环境 C.成熟 D.同伴 ( C )11.吉布森等人用来研究儿童深度知觉的实验是______。 A.三山实验 B.类包含实验 C.视崖实验 D.照镜子法 ( A )12.“儿童的游戏就是在复制人类祖先的行为”,持该观点的心理学家是_______。 A.霍尔 B.彪勒 C.席勒-斯宾塞 D.格罗斯( C )13.小明和小红正在玩“过家家”的游戏,这是一种______。 A.功能性游戏 B.构造性游戏 C.象征性游戏 D.规则性游戏 ( A )14.在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过程中,儿童可以用社会标准或信息去衡量和判断事件,这说明其处于阶段。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1、强调塑造、强化与消退以及及时强化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是()。 A. 华生 B. 桑代克 C. 斯金纳 D. 巴普洛夫 2、皮亚杰认为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特点有()。 A. 思维具有可逆性,能够完成守恒任务 B. 掌握了类包含的概念 C. 能完成序列化问题 D. 掌握群集的概念 3、以下关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叙述正确的是()。 A. 认知发展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它造成的后果是不连续的,故发展有阶段性 B. 发展阶段出现的时间可因个人或社会变化而有所不同,但发展的先后次序不变 C. 发展阶段是以个体的年龄为根据 D. 发展阶段认知方式的差异为根据 4、认为影响个体发展的环境是一个既影响儿童,又受儿童影响的复杂交织体的是() A. 心理社会阶段论 B. 社会学习理论 C. 生态学观点 D.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5、精神分析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A. 重视人格的健康成长 B. 重视儿童的早期经验 C. 性教育 D. 多元的成功评价体系 6、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7、弗洛伊德认为代表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高级方向的人格结构是()。 A. 自我 B. 本我 C. 超我 D. 意识 8、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中属于控制系统的是()。 A. 本我 B. 本我和超我 C. 自我和本我 D. 自我和超我 9、弗洛伊德划分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标准是()。 A. 生理年龄 B. 心理年龄 C. 思维特点 D. 力必多的位置 10、认为人格的发展是终其一生的是()。 A. 弗洛伊德 B. 艾里克森 C. 皮亚杰 D. 斯金纳 11、艾里克森认为建立同一感和防止混乱感是哪个阶段的发展任务( )。 A. 6—12岁 B. 12—20岁 C. 15—17岁 D. 20—40岁 12、“发生认识论”的提出者是()。 A. 皮亚杰 B. 弗洛伊德

发展心理学

1、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过程中心理发展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儿童的同伴关系:是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儿童之间特别是同龄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它存在于整个人类社会。 3、依恋:婴儿与主要抚养着(通常是母亲)之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4、性别认同:是对一个人在基本生物学特性上属于男或者女的认知和接受,即理解性别。 5、社会化: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他所处的社会的各种行为规范、 价值观念和知识技能,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并逐步适应社会的过程。 6、年龄特征: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特征(带有普遍性),典型特征(具有代表性)或本质特征(表示有一定的性质)。 7、角色采择:也称观点采择,是指儿童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和情感的一种认知技能。 8、学习障碍:是指一个异质群体在听说读写推理和数学能力的获得和运用上有明显的困难和障碍。 9、爱情:男女间一方对另一方所产生的爱慕恋念的感情 10、心理发展: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步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1、简述婴儿依恋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生到3个月) 第二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个月到6个月) 第三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到2岁) 第四阶段,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以后) 2、简述幼儿同伴关系/交往的作用: 首先,同伴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其次,同伴交往为儿童提供了学习他人反应的机会;再者,同伴还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此外,同伴还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一个来源。 3、小学儿童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 (1)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随年级的升高而提高。儿童逐步减轻对他人评价的依赖性,独立地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在不断发展。 (2)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的优缺点进行评价 (3)小学儿童开始出现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初步倾向,值得注意的是,直到小学高年级,儿童进行抽象评价和内心世界的评价的仍然不多。 (4)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的自我评价处于由具体到抽象、由外显行为到内部世界的发展过程之中,小学生的抽象概括性评价和对内心的评价能力都在迅速发展。 (5)小学儿童的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4、小学儿童的同伴交往有什么特点: 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交往的形式更复杂;儿童在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儿童更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来决定自己对他人所采取的行动;儿童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儿童的活动;儿童开始形成同伴团体。 5、理想家庭的条件: “同一屋檐下”的生活;夫妇“力动均衡”;亲子“一线之隔”;“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

《发展心理学》课后习题及解析

发展心理学 课后习题及答案作者:张贵

一、名词解释 1、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到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简言之,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是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具体地说,研究心理发展的年龄发展范围,应当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的方面。 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人的认知过程(智力活动)的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思维的年龄特征的研究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环;二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兴趣、动机、情感、价值观、自我意识、能力、性格等,人格的年龄特征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环。 为了研究生命全程或个体毕生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这两个主要部分,还必须结合研究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二是生理因素的发展;三是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四是言语的发展。 2、社会化:是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 3、年龄特征:人的心身在生命进程中表现出量和质两方面的变化,且与年龄有密切的联系,既表现出连续性,又表现出发展的阶段性,形成年龄特征。 二|、简答与论述。 1、请举例说明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四个基本问题。 答:第一、人类心理和行为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第二,人类对待环境的关系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第三,人类心理发展是分阶段的还是连续的;第四,发展的终点是开放的(发展变化能持续下去)还是有最终目标的。 2、请简述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 答: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于19世纪后半期。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诞生的标志是1882年出版的《儿童心理学》。西方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形成、演变和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19世纪后期之前为准备时期;从1882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儿童心理学形成时期;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分化和发展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演变和增新时期。 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有一个演变过程。(一)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二)精神分析学派对个体一生全程的发展率先作了研究;(三)发展心理学的问世及其研究。一般认为发展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为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作章名,代替了惯用的“儿童心理学”。 3、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以下五种智力新理论:多元智力理论、成功智力理论、真智力理论、生物生态学理论、情绪智力理论。 答:(1)多元智力理论:由霍华德.加德纳提出。共计八种智力,分别为逻辑—数学、语言、自然主义、音乐、空间、身体运动、人际间(社交)、内心的(自知)。 (2)成功智力理论:由斯皮尔博格提出。包括1、分析性智力—用以发现好的问题解决办法。分析智力解决那些界定清晰、答案与方法唯一的问题;2、创造性智力—用来找对问题。创造智力解决条件模糊不全、方法与答案多样的问题;3、实践性智力—用以解决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实践智力解决条件模糊不全、方法与答案多样、且与日常经验密切相联的问题。 (3)真智力理论:由大卫.帕金斯提出。三个主要成分:神经智力、经验智力及反省智力. (4)生物生态学理论:美国心理学教授塞西在对传统智力心理测量学理论批评的基础上于1990年提出了信息加工取向的智力的生物生态学模型。这一模型主要有四个基本假设,即智力是一个多种资源系统;生物潜能与环境力量的相互作用;适宜的“最近过程”是智力发

发展心理学的发展阶段

发展心理学的发展阶段: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随着社会的前进有一个发展过程。由于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心理发展的,而在个体心理发展的研究中,早期的发展心理学家主要受达尔文思想的影响,侧重于儿童青少年心理的研究,这就构成了儿童心理学的主要内容。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心理学家提出要以人的整个一生为研究对象,即出现了所谓的“生命全程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大约可分为四个阶段:(1)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主要受近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进化论思想和科学心理学的影响。近代西方的一些著名的人文主义教育家如夸美纽斯、裴斯泰洛齐等人的儿童教育思想,为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社会思想基础。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特别是他关于婴儿长期追踪研究,为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科学思想基础。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产生,为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心理学思想基础。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在对自己孩子3年的追踪研究的基础上,撰写并出版了《儿童心理》一书。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因此,普莱尔被称为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2)科学儿童心理学的演变。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后,经历了形成、演变和发展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从1882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形成时期。在这个时期的欧洲和美国出现了一批心理学家用实验的方法和观察的方法来研究儿童心理的发展。代表人物除普莱尔以外,还有霍尔、杜威、比纳等人。第二时期: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分化和演变时期。在这个时期,由于整个心理学的发展,使得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和理论都有了飞速的发展。有了大量不同观点的儿童心理学著作的出现,并且专门的儿童心理学刊物大量发行,成立了许多儿童心理学研究机构。一些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也出现了,如皮亚杰、格塞尔、彪勒夫妇、瓦龙等人,通过该阶段的发展,儿童心理学逐渐走向成熟。第三时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现在为儿童心理学的发展时期。该时期特点是:j理论观点不断演变和发展。k具体研究工作上也发生了变化。研究更为细致,范围扩大到人的整个一生。(3)从儿童心理发展到一生心理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其研究范围不断扩大,既不仅局限于研究儿童的心理,也扩大到研究青少年和成人的心理。具体演变过程是:j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k精神分析学派率先提出了要将人的一生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荣格是最早对成人期的心理进行发展理论研究的心理学家。在荣格研究的基础上,埃里克森提出了人的一生心理发展的观点。(4)发展心理学的问世和发展。美国心理学家何林沃斯提出要研究人的一生心理发展。1930年,他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以发展心理学命名的著作《发展心理学概论》。1935年,另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古迪伊纳夫出版了科学性、系统性更高的著作《发展心理学》。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开始用“发展心理学”为章名,代替了惯用的“儿童心理学”。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生发展心理学的著作有四种命名方式:j生命全程发展心理学。k人类发展。l生命全程人类发展。m毕生发展心理学。 1 / 1

(完整版)发展心理学简答论述

四、简答题 1.简述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基本内容。 ①儿童心理发展首先是一种心理现象。 ②关于心理发展的研究,一般是从心理的种系发展和心理的个体发展进行的。 ③儿童心理发展是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部分。 2.简述心理的种系发展。 ①心理这一反映形式是在动物出现以后才开始产生的,是跟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发育相联系的。 ②动物心理发展史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前史。 ③人类心理发展史是研究人的心理、意识发生发展的历史。 3.简述心理的个体发展。 心理的个体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 ①心理活动不断的从简单、具体向复杂、抽象、概括发展。 ②从最初的简单的反射活动发展到随意活动。 ③从出生时仅具有一些遗传素质的差异到逐渐形成个性。 4.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①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 ②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③教育与发展的辩正关系。 ④儿童心理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关系。 五、论述题 1.结合教育实际,论述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 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儿童的生理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儿童的心理发展。 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决定的作用,其中,教育起主导作用。 2.结合教育实际,论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一般认为,在儿童主体和客观事物(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即在儿童不断积极活动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这个内因或内部矛盾即儿童心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3.论述教育与发展的辩正关系。 从教育到领会是新质要素的不断积累、旧质要素不断消亡的细微的量变质变的过程,从不知到知,从不能到能过程中的,这是教育到领会的量变过程。 量变过程的实现和儿童知识的丰富并不是教育的全部目的。掌握知识是新质要素的不断积累、旧质要素不断消亡的过程,是一些不明显的细微的量变质变过程,只有在这些不明显的细微的量变质变的基础上,产生比较明显、比较稳定的新质变化时,完成了从领会到发展的过程,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质变过程。 4.论述儿童心理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关系。 ①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产生量变和质变,有时还产生大的质变,所以,儿童心理的发展在某个阶段常产生一些不同于其它阶段的特点,呈现出阶段性。由此可见,儿童心理发展矛盾运动的全过程中的质变和阶段性,决定了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②儿童心理发展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在每一阶段之初,可能保存着大量的前一阶段的年龄特征;在这一阶段之末,也可能产生较多的下一阶段的年龄特征。 ③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1.简述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原则 ①客观性原则②发展性原则③教育性原则④理论联系实际原则⑤伦理性原则 2.简述横断研究设计的内容 横断研究就是在同一个评价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的人群进行心理观察或实验,比较各个年龄的人群在所观察或实验的某种心理活动上的差异,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依据 3.简述纵向研究设计的内容

完整word版,发展心理学考试重点 详细整理版

第一章绪论 1、发展心理学(背):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到衰老、死亡的生命全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简言之,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观 (1)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他的研究多集中在人格方面。 弗洛伊德修订了自己早期把精神活动分为意识和无意识的这种二分法而引入了自我、本我、超我的人格结构。 ①本我 本我:本我是原始本能的自然表现,在人格中最难接近而又最有力的部分,类似于“无意识”的概念,遵守“快乐原则” 年龄越小,本我作用越重要,婴儿几乎全部处于本我状态。本我可能闯入梦境。 ②自我 自我:从本我中发展出来的本我与现实世界的中介,遵守“现实原则”,属于意识结构部分, 随着儿童长大,他们发现不能凭冲动随心所欲,要考虑后果和现实经验,这种合理的思维方式就是自我。 ③超我 超我:超我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超我遵守“道德原则”,部分属于潜意识部分属于意识 前者是超我中惩罚性、消极性和批判性的部分,告诉个体不能违背良心;后者是由积极的雄心、理想构成的,是抽象的东西,使个体为之奋斗。超我代表着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的高级方向。超我和自我都是人格的控制系统,但自我控制的是本我的盲目的激情以保持机体免受损害;而超我则有是非标准,它不仅力图使本我延迟得到满足,而且可能使本我完全不能获得满足。超我与本我有其对立的一面。 (2)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师承于安娜·弗洛伊德的艾里克森,提出了人的八个发展阶段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考虑到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他认为在人格发展中,逐渐形成自我的过程在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的作用。 名词解释: 积极强化作用:由于一种刺激的加入增进了一个操作反应发生的概率的作用 消极强化作用:由于一个刺激的排除而加强了某一操作反应的概率的作用 (3)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①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结果而进行学习(名词解释) 观察学习的强化可以是三种,即: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观察学习过程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注意、保持、复现、动机 2.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 苏联的维果斯基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心理发展的实质:一个人的心理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质变的过程) 心理发展与教学:①最近发展区思想 最近发展区:(名解) 维果茨基认为,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的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这是指儿童独立活动时所要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第二种是在指导的情况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②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

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版 (考研必备,一起分享)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版(考研必备,一起分享) 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个体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中的一个核心的部分。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发展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比较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和个体发展心理学。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 个体心理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衰亡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人的一生经过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各个阶段;个体的心理在不同阶段之间和各个阶段之内都不断地发展变化。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的个体心理发展规律。本章内容是狭义的个体发展心理学。 二、发展心理学的发展 发展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历程。 (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 20世纪中期以前,个体发展心理学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被称为儿童心理学。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也经过一个准备和形成的过程。’ 1.儿童心理学诞生前的准备阶段 在中世纪时期儿童并未被作为个体发展的重要阶段来对待,只被视为“小大人”。文艺复兴以后人本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们以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提出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基本教育观念,认为儿童教育中要以“儿童的天性”为依据,应遵循“自然的法则”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观念和思想直接推动了对儿童发展和儿童心理特点的研究。随后,福禄贝尔(P.Forebel)、达尔文等不仅继承了上述思想,还采用观察法、传记法等进行了实际研究,写出了儿童心理学早期的研究成果(达尔文:《一个婴儿的传略》,1876)。这些思想和研究都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2.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普莱尔(W.Preyer)。普莱尔是德国的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他用观察法,跟踪研究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到3岁,并于1882年发表了他的《儿童心理》一书。这是第一本较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被公认为是一部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3.儿童心理学的演变与发展 儿童心理学的问世和演变是与自然科学和社会历史的发展紧密相关的,在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诞生之后,西方儿童心理学又经历着一个演变和发展的历程。 (1)儿童心理学的建立和发展 从1882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西方对儿童心理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心理学家有霍尔(G.S.Hdl)的问卷法、比内(A.Binet)的测验法、格塞尔(久Ce8eU)的发育常模、杜威(J.Dewey)的机能主义和儿童中心说以及施太伦(W.Sum)的人格主义等。他们的成就为儿童心理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2)儿童心理学的分化和发展 20世纪以来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社会历史的变化以及教育的要求,儿童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内容和方法方面都有明显的发展,研究的成果和著作在量和质的方面都获得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相继出现了各种心理学流派和学说,如精神分析、行为主义、“格式塔”学派、信息加工心理学派等,以及这些学派的演变都表明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在众说纷纭、百家争鸣的局面下不断增新、不断拓展着。随着儿童心理学研究的进展,更广泛地探讨个体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并将发展心理学提高到研究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水平。

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根据其对病态人格进行的研究提出了人格及其发展理论。这种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提出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在此,他对发展心理学的建设也做出了贡献。 1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及人格发展观 在弗洛伊德的早期著作中,人的心理活动或精神活动主要包括意识(conciousness)和无意识(unconciousness)两个部分。弗洛伊德后来修订了这种意识与无意识的“二分法”,而引进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的心理结构或人格结构。 “本我”,类似于弗洛伊德早期理论中的“无意识”概念。本我是原始的、本能的、且在人格中最难接近的部分,同时它又是强有力的部分。它包括人类本能的性的内驱力和被压抑的习惯倾向。弗洛伊德把本我比拟为充满剧烈激情的陷阱(pit)。目的在于争取最大的快乐和最小的痛苦。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动机的里比多(libido)被围困在本我中,并且是通过减少紧张的意向表现出来。诸如,性欲的满足、干渴和饥饿的解除等,都使紧张状态消除而使个体产生快乐。在弗洛伊德看来,一个个体是要和现实世界发生交互作用的。即使是进攻、侵略,也是和本我的减少紧张状态的基本原则相联系的。 在心理发展中,年龄越小,本我作用越是重要。婴儿几乎全部处于本我状态,由于他们可担忧的事情不多,除了身体的舒适以外,尽量解除一切的紧张状态。但是,由于生活需要,可能产生饥饿、干渴,于是就产生了紧张,他们等待吃奶、喝水,此时,本我可能会产生幻觉,出现希望目标的想象而且在幻想中获得满足;本我也可能闯入梦境,儿童在梦中吸吮乳头或拿起了水杯。这被弗洛伊德称之为初级过程思维(primaryprocessthinking)。儿童随着年龄的递增,不断地扩大和外界的交往,以满足自身增加的需要和欲望,并维持一种令其舒适的紧张水平。在本我需要和现实世界之间不断接通有效而适当的联络时,自我就从儿童的本我中逐渐地发展出来。

发展心理学重点整理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是从生命全程角度阐述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及毕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学习发展心理学的目的是让我们在心理咨询活动中能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关于个体心理发展的遗传与环境、普遍性与特殊性等基本理论问题,使我们了解各种心理能力发展趋势圴不同程度地呈现适应性的特点,从而树立起关于生命全程的毕生发展观,全面发解个体发展的纵向图景。在学习时可以通过表格形式归纳总结,更好地记忆。 第一节:概述 第一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发展的内涵: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展的科学。“心理发展”这一概念的科学理解是学习发展心理学首先要弄清的。心理发展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1、心理种系的发展 2、心理种族的发展 3、个体心理发展 *以上三个方面合起来指的是对心理发展的广义理解,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发生,二是发展。 *通常所说的心理发展,多指人个体心理发展,这是从狭义上理解心理发展。*心理发展的性质: 1、心理发展的整体性 2、心理发展的社会性 3、心理发展的活动性 4、心理发展的规律性:(1)心理发展的普遍性的特殊性的统一。(2)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3)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婴儿期属第一发展加速期少年期(主要指青春发育期)是第二个加速发展期*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1、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这是心理发展的动因,是心理发展的本质问题。

2、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问题:这是心理发展过程的问题。 3、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问题:这是关于主体的自生成、自发展的心理动力与环境和教育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形成自组织发展过程的重要问题。 4、“关键期”问题:这是关于个体早期心理发展是否具有关键期以及如何年看待敏感期。 第二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功能: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发展心理学关注的是个体从出生死亡全过程的心理发展和变化历程,它体现的是心理发展的过程性和动态性,可简化为发展性。这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核心特点。 *研究对象是年龄跨度大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显著特征。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方式: 1、横向研究设计—优点:适用性时效性质缺点:人为的联结性组群效应 2、纵向研究设计—优点:能够系统的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 能够揭示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缺点:时效性差被试容易流失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 3、纵横交叉研究设计:这是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设计融合在一起的一种研究设计方式。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势:跨文化比较研究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研究研究方法的整合训练万赖俱寂和教育实验越来越受重视 第三单元心理发展的动因 *遗传因素决定心理发展 *环境因素决定心理发展 *遗传与环境共同决定心理发展 *社会文化因素决定心理发展 1、高级心理机能决定心理发展 2、文化历史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 3、教育和教学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完整版)发展心理学林崇德

1 1. 二因素理论 p10 2. 复演说 p18 - p19 + p187 3. 比率智商 p19 4. 发展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 普莱尔 ” -《儿童心理》 1. 心理发展的内涵是什么? P2 - P4 2. 什么是 “ 遗传与环境之争 ” 应如何看待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作用? P9 - P11 02 年论述。 3. 如何看待心理发展的阶段论? P12 两个观点说一下, P12 - P13 4. 什么是白板说?对此应如何评价? P15 - P16 5. 什么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此应如何评价? P16 - P17 1. 格式 P23 2. 同化和顺应 P23 同化是 01 年名词 3. 平衡过程 P26 4. 客体永存 P30 5. 守恒 P32 02 年名词 6. 心理社会危机 P40 01 年名词 7. 同一性 P217 8. 观察学习 P43 9. 内化 P44 - P45 10. 最近发展区 P46 1. 比较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关于心理发展的观点? P24 2. 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P27 - P34 3. 为什么说儿童认知发展是一个去自我中心的过程? 02 年简答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发展是一个去自我中心的过程,试分析他的观点? 01 年论述 4. 在维果斯基理论中,工具意味着什么?如何理解内化过程? P44 - P45 5. 比较经典精神分析和新精神分析理论异同? P37 - P41 6. 比较几种行为主义发展理论在观点上的异同? P41 - P43 1. 髓鞘化 P70 2. 无条件定向发射 P71 3. 视崖实验 P88 4. 前语言思维 P92 02 年名 5. 依恋 P95 6. 陌生情景 P98 7. A 非 B 错误 P93 8. 抓握放射 P72 9. 双向性原则 P100 10. 婴儿的几种情绪表现?依恋、分离焦虑、陌生人焦虑 P95 1. 婴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试举例说明遗传和环境因素在言语发展中的作用? P83 - 84 P85 举例 2. 什么是依恋?儿童的依恋是怎么样发展起来的? 01 年论述 P96 - 98 儿童的依恋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什么意义? 02 年论述 pp 3. 简述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和顺序? 01 年简 78 4. 什么是双向性原则?这在心理发展中有何意义? P100 5. 什么是气质?婴儿的气质有几种基本类型?气质对儿童心理发展有何影响? P100 - P101 6. 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 P81 1. 第二信号系统 P105 2. 模仿性游戏 P108 3. 单词句 P110 4. 直觉性行动思维 P117 5. 前幼儿期儿童的三个特征 A 得独立行走的能力 B 开始正式获得本民族语言 C 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和发展 1. 第二信号系统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对儿童的心理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P105 - P106 2. 儿童游戏发展的前提条件有哪些?前幼儿期儿童游戏的特点是什么? P108 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从中反映出何种心理发展规律? 01 年简答 P132 - P133 3. 前幼儿期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P116 4. 前幼儿期儿童言语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 简要说明言语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01 简答 P112 5. 试分析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P122 - P123 6. 儿童的自我意识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综合所有的阶段回答 1. 平行游戏 P133 2. 积极词汇 P139 3. 消极词汇 P139 4. 自我中心言语 P141 5. 内部言语 P140 01 、 02 名 6. LAD P146 7. 他律道德 02 年名词 P161

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简介

一、先天论/遗传决定论 格塞尔(A.Gesell)成熟论 理论内容: 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是按基因规定的顺序有规则、有次序地进行的。成熟被定义为是通过基因来指导发展过程的机制,心理发展是由机体成熟预先决定与表现的。成熟是推动心理发展的主要动力,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发展与变化;脱离了成熟的条件,学习本身并不推动发展。 格塞尔认为,成熟是通过从一种发展水平向另一种发展水平突然转变而实现的,发展的本质是结构性的。只有结构的变化才是行为发展变化的基础,生理结构的变化按生物的规律逐步成熟,而心理结构的变化表现为心理形态的演变,其外显的特征是行为差异,而内在的机制仍是生物因素的控制。 儿童在成熟之前,处于学习的准备状态。所谓准备,是指由不成熟到成熟的生理机制的变化过程,只要准备好了,学习就会发生。决定学习最终效果的因素,取决于成熟。在发展的进程中,个体还表现出极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通过对儿童行为的观察与归纳,格塞尔总结出三个重要的观点: 1、发展是遗传因素的主要产物; 2、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较好的年头与较差的年头(也即发展质量较高与较低)有序地交替; 3、在儿童的身体类型和个性之间有明显的相关。 测量工具:格塞尔发展量表(Gesell Developmental Schedules) 格塞尔收集整理了数以万计儿童的发展行为模式,推出了格塞尔行为发育诊断量表(即年龄常模)。通过与行为发育的年龄常模相比较,即可判断不同儿童的心智发展水平。该诊断量表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十分广泛。 该量表主要诊断4个方面的能力:动作能、应物能、言语能、应人能。 动作能分为粗动作、细动作。粗动作如姿态的反应、头的平衡、坐立、爬走等能力;细动作如手指抓握能力,这些动作能构成了对婴幼儿成熟程度估计的起点。 应物能是对外界刺激物的分析和综合的能力,是运用过去经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如对物体、环境的精细感觉。应物能是后期智力的前驱,是智慧潜力的主要基础。 言语能反映婴幼儿听、理解、表达言语的能力,其发展也具备一定的程序。 应人能是婴幼儿对现实社会文化的个人反应,反映其生活能力(如大小便)及与人交往的能力。 这4种能力对于每个时期的儿童都有相应的行为范型,正常儿童的行为表现在这4个方面应当是平行的、相互联系并彼此重叠的。 二、后天论/环境决定论 华生(J.B.Watson)的行为主义观 华生对待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源于洛克的“白板说”,认为儿童生来其心理类似一块“白板”,日后心理的发展就是在这块“白板”上学习建立起S-R联结的过程。发展是行为模式和习惯的逐渐建立和复杂化,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因而不体现出阶段性。 从刺激—反应的公式出发,华生认为遗传得来的是数量甚微的简单反射而已,它们对日后的心理发展无多少作用,而环境与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他曾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发育良好的婴儿,和符合我的要求的抚育他们的环境,我保证能把他们随便哪一个都训练成为我想要的任何类型的专家――医生、律师、巨商,甚至乞丐和小偷,不论他的才智、嗜好、倾向、能力、禀性,以及他的宗族如何(1930)。” 早期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客观与实证,把重点从对意识的过多关注转向行为研究,注重刺激与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