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第二章过关测试卷A

第二章过关测试卷A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40分,第Ⅱ卷6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山脉中,属于南北走向的是()

A.横断山脉

B.阿尔泰山脉

C.武夷山

D.阴山

《舌尖上的中国》有这样的描述: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读我国经纬网和山脉分布图层叠加图(四个小黑点为中国领土四至点),回答2~3题。

图2-A-1

2.正确反映30°N沿线地势的是()

图2-A-2

3.正确表示图中字母区域地形分布的是()

图2-A-3

图2-A-4

4.从图中信息可以得出我国地形特征是()

A.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B.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山脉纵横交错,呈网络状分布

D.地形复杂多样,高原面积广大

下图为中国主要大型水电站分布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5~6题。

图2-A-5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B.我国南方河网稀疏,北方密集

C.长江自西向东注入黄海

D.我国西北部都为内流河

6.下列对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说法正确的是()

A.四处都位于所在河流的上游地区

B.四处都基本位于阶梯与阶梯交界处

C.甲、乙两处所在河流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

D.丙、丁两处所处位置洪涝灾害严重

7. 下列四幅地图中,能反映我国降水地区分布规律的是()

图2-A-6读图2-A-7,回答8~9题。

8.造成图中我国东部山桃盛开花期时间差异的因素是()

图2-A-7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

9.该图反映了我国以下哪一气候特征()

A.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B.冬春季节南北温差大

C.降水量南方多,北方少

D.雨季南方长,北方短

10.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夏季南北气温差异大

③雨热同期④降水只有东西差异没有南北差异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读下图,完成11~12题。

图2-A-8

11.根据下列内容,判断图a中①②③与图b中甲、乙、丙三地的组合最有可能的是()

A.①为丙地,②为乙地,③为甲地

B.①为乙地,②为丙地,③为甲地

C.①为丙地,②为甲地,③为乙地

D.①为甲地,②为丙地,③为乙地

12.关于图b中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A线是我国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B.B线是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C.C线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D.H地经常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下图为“我国东部主要河流流量的年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13~14题。

图2-A-9

13.图示四条河流,均分布在()

A.第一级阶梯上

B.东南沿海地区

C.外流区

D.华北平原

14.一般来说,长江的汛期主要出现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5.关于黄河、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

B.在航运上都是“黄金水道”

C.全年水量都很丰富

D.初春或初冬都有凌汛

2015年6月,从南京驶往重庆的“东方之星”游轮突遇强风暴雨,在长江的荆江河段倾覆。结合下图,完成16~17题。

图2-A-10

16.救援“东方之星”游轮期间,长江正处于汛期。为了有效救援,国家对长江干流上目前最大的水利枢纽进行了三次调度,减少出库流量。此水利枢纽是()

A.三峡水利枢纽

B.葛洲坝水利枢纽

C.大渡河水利枢纽

D.丹江口水利枢纽

17.长江荆江河段的突出特点是()

A.落差巨大,水流急

B.江宽水深,流量大

C.河道弯曲,水流不畅

D.冬季结冰,有凌汛

读“我国季风示意图”,回答18~19题。

图2-A-11

18.夏季,给我国东部地区带来大量降水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9.③④季风强盛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易遭受的灾害是()

A.台风

B.洪涝

C.寒潮

D.滑坡

20.对下列描述地理景观句子的理解,正确的是()

A.“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了我国南北方冬季温差大

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了青藏高原的生态景观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纬度高低影响植物生长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印证了我国东高西低的地势特征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总分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综合题(共60分)

21.(14分)读下面的“中国部分地形区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2-A-12

(1)将图中字母代号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分别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盆地:A;

高原:C。

(2)A、B之间的分界线是山脉。

(3)四大盆地中,纬度最低的是(填字母)。

(4)H高原的地表特征是。

(5)位于渝、鄂交界处的是(山脉),位于藏、新交界处的是(山脉)。

22.( 16分)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2-A-13

(1)冬季,漠河的气温在以下,海口的气温在以上,由此可见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2)从a→b,气温变化的规律是,这说明我国气温深受的影响。

(3)纬度大致相同的c与d相比,气温较低的是,原因是。

(4)哈尔滨、北京、上海、海口四城市中,1月份气温在0 ℃以下的有。

23.(16分)读下图及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6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长江经济带不但要打造“黄金水道”,还应构建生态屏障,建成“绿色长廊”。

图2-A-14

(1)长江发源于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海。

(2)长江流量丰富,支流众多, (填“有”或“无”)结冰期,航运条件优越,被称为“”。沿江有重庆、、南京、上海等主要工业中心。

(3)洞庭湖位于长江的游河段。围湖造田使湖泊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这可能造成中下游地区灾害更加频繁。

(4)对于构建生态屏障,保护长江,你有何建议? 。

24.(14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2-A-15

(1)从地形来看,我国的泥石流和滑坡灾害多发区以高原和为主。

(2)从降水来看,我国的泥石流和滑坡灾害多分布在年降水量mm以上的地区。

(3)从分布来看,时间上,我国的泥石流易发生于季节;地势上,我国的泥石流主要发生在第级阶梯。

(4)我国的泥石流和滑坡等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中西部,以地区最为集中。

(5)从地形、降水两个方面分析我国泥石流和滑坡等地质灾害集中分布区的形成原因。

地形: 。

降水: 。

第二章过关测试卷A

1.A

2.B

3.A[解析]第2题,沿30°N纬线,会呈现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征。自西向东地形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第3题,图中A为大兴安岭,西侧是内蒙古高原,东侧是东北平原;B为天山,北侧为准噶尔盆地,南侧为塔里木盆地;C为横断山脉,东侧是四川盆地,西侧是青藏高原;D为台湾山脉。

4.A

5.A[解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受降水影响,南方河网密集,北方稀疏;长江自西向东注入东海;我国西北部大部分河流为内流河,但是也有外流河,如额尔齐斯河。

6.B[解析]通过图中四点的判断,乙位于黄河的下游;甲和丙位于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上,乙和丁位于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上;甲所在河流是黄河,水量不如长江,只有乙所在的河流有“水能宝库”之称;丙地洪涝灾害不严重。

7.D8.A

9.B[解析]花期的早晚反映了气温的高低,纬度越高气温越低。从图中可以看出山桃盛开的花期越往北越晚,说明冬春季节我国南北温差大。

10.C

11.C[解析]图中①地1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上,因此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和图b中丙地相符,②地年降水量在40到50毫米之间,因此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和甲地相符,③地海拔在5000米以上,应该位于青藏高原,和图b中乙地相符。

12.C[解析]图中A线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B线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C线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H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不容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13.C14.B15.A16.A17.C

18.A19.C[解析]图中①是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此风盛行时,给我国东部地区带来大量降水。②是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③④是来自西北内陆的冬季风。③④季风一旦强盛,北方大部分地区遭受的灾害是寒潮。

20.A

21.(1)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2)天山

(3)D(4)地形崎岖

(5)巫山昆仑山

22.(1)-28 ℃16 ℃南北温差大

(2)越来越低纬度因素

(3)c c地海拔高(4)哈尔滨、北京

23.(1)青藏东

(2)无黄金水道武汉

(3)中洪涝

(4)植树造林,保持水土;退耕还湖;防治水污染等

24.(1)山地(2)400

(3)夏秋二

(4)西南

(5)多山、坡陡或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降水多或降水多暴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