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热力学11年试题

材料热力学11年试题
材料热力学11年试题

问答题

1、简述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2、简述熵判据、亥姆赫兹函数判据和吉布斯函数判据的内容及使用条件

3、请说明为什么纯金属(纯铁材料除外)加热的固态相变是由密排结构到疏排结构的变

https://www.360docs.net/doc/c911853161.html,/link?url=TB3ynKTakLolx53PSt3lqIRlj9i0a7uxwlSvLchHRQzuXIqwFkc-ZsPauEoTMKUnLgq1B_IkWu-KihBIe8zx2YpCnkxGhYX9TYHlyKCPuSy

室温下为铁磁性金属在超过居里温度将变为顺磁性,自发磁化消失物质由铁磁态变化到顺磁态的过程伴随着自由能的变化

4、请说明为什么固相与气相或液相之间平衡时,相平衡温度T 与压力P 之间的关系是指数关系;而固相与液相之间平衡时,相平衡温度T 与压力P 之间的关系是直线关系

5、对于一个二元体系A-B ,试简述相互作用能I AB 的意义,以及I AB 值对A-B 二元正规溶体体系吉布斯自由能-组分关系图形状以及A 、B 在溶体中微观存在状态的影响?

T=0时i=0.自由能曲线倾斜的直线,0>i 自由能曲线向下的曲线

i >0,自由能曲线向上的曲线T >0时i ≦0,向下凹曲线。在绝大多数情况下,Gm-X 曲线都是单调向下弯曲的形状。在i >0,T 不太高时,向上凸的曲线且两个拐

6、试简述多元体系中化学位和活度的意义,并说明为什么在一些固溶体中会发生上坡扩散的原因?

7、试简述两相平衡条件的热力学条件、意义,对于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物相存在的二元体系吉布斯自由能-组分关系图中如何确定相平衡条件啊和范围,以及上述方法的日力学原理;

8、物相尺度影响其在溶体中的溶解度,晶体材料中出现晶界偏析的原因和热力学原理 P m G

G G -=?

9简述固体热容的杜隆-普替定律,爱因斯坦,德拜模型中材料的热容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比较各自的优缺点

杜隆-普替定律:温度较高Cv=3R 定值。低温时,在低温热容与T3成正比,热容迅速趋向0.高温下与试验结果基本符合不能说明高温下,不同温度下热容的微小差别不能说明低温下,热容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在接近绝对零度时,热容按T3的三次方趋近与零的试验结果未考虑能量的量子化

爱因斯坦:温度较高Cv=3R 当T →0 时,CV 迅速变为0,适用的材料:原子晶体、部分简单的离子晶体。但实验表明CV 的降低是缓慢的不适用于极低温度,无法说明在极低温度时,为什么定容热容的实验值与绝对温度的3次方成比例。低温时,Cv 与温度按指数律随温度而变化,与实验得出的按T3的立方变化规律仍有偏差把每个原子当作一个三维的独立简谐振子,绕平衡点振动。忽略了各格波的频率差别,其假设过于简化。 德拜模型:高于德拜温度时,热容趋于常数,低于德拜温度时固体(晶体金属)定容热容与绝对温度的三次方成正比因为在非常低的温度下,只有长波的的激发是主要的,对于长波晶格是可以看作连续介质的。德拜理论在温度越低的条件下,符合越好。如果德拜模型在各种温度下都符合,则德拜温度和温度无关。实际不。德拜模型成功地解释了杜隆·伯替定律,即热容与温度的关系 10对于一个二组元体系A-B ,描述其微观状态形式与宏观性质之间的联系,并叙述相互作用参数IAB 的概念和含义,及对A-B 二元正规溶体体系性质的影响

构成溶体组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宏观:相互作用能IAB 微观:溶剂与溶质原子之间的结合能uAB 与同类原子结合能uAA 、uBB

之间的差值。溶体的性质:溶体的结构稳定性与成分的关系原子排布的有序性

11对于稀溶液固溶体二组元体系如何建立两相平衡的组分平衡条件

α+β两相平衡时应

345π12??

? ??≈θT Nk C B

12简述相转变形核驱动力和相变驱动力的概念,区别及联系

相变驱动力:相变过程前后摩尔自由能的净降低量

ΔGm=Gm(D)-Gm(C

12以G为纵轴,T为横轴时,恒压下,G曲线随温度下降,曲线向为什么上凸?

恒压下,自由能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二、计算题

1、已知Sn (锡)在熔点505K 时的熔化热为7070.96J/mol ,并有Cp (l )=34.69-9.20X10-3 T J/(mol K ) Cp (s )=18.49+26.36X10-3 T J/(mol K )计算:Sn 在绝热容器内过冷到495K 时能自动凝固的分数。

2、在1大气压、25℃下,(碳摩尔质量为12g )的两种晶体结构(石墨和金刚石)哪种更稳定?计算在25℃由石墨很成金刚石所需要的压强大小。已知

3、金属Ga (镓)熔点为303K ,在1atm ,固态和合台金属Ga (镓)密度分别为6.08g/cm-3和5.885个/cm-3,H f Cal/g ,求:增加1atm 金属Ga 熔点的变化量(1cal=41.293cm -3 atm )

4、闪锌矿(ZnS )在1700K 高温干燥空气流中的赔烧时,出口气韩SO 2 的体积分数y (SO 2)=7%,是判断产物是否为ZnSO 4

已知1700K ,标准大气压下,各物质的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为:

ZnO (s )=-181.167 ZnSO 4 =-394.551 SO 3(g )=-233.886

5、已知A-B 二元正规溶液中固溶体a 相的相互作用参数I=25.5KJ/Mol ,A 组元的摩尔自由能为GA0,B 组元的摩尔吉布斯自由能为GB0,试写出该体系在温度T=1000K 时溶体的摩尔吉布斯自由能与组分的关系式,并计算该温度下的溶解度间歇位置?

6、已知Ti-V 合金在800℃下的两相平衡成分为X a v=0.02,X B =0.10,是计算该温度下

的V 奥氏体稳定化参数,以及纯钛的相变自由能 7、已知A-B 二元体系中,一个成分为X B =0.2合金是a+B 两相组织。这时a 相的成分X a b =0.3其摩尔自由能G=a ,B 相的成分为X b =0.6,摩尔自由能G=b ,试求两相合金的摩尔自由能。

8、已经测得Fe-V 合金的a 固溶体成分为X V =0.4,1000℃下V 的活度为0.41,试估算相互作用能参数I FeV (提示可以将该固溶体作为正规通体,通过活度定义以及正规溶体的吉布斯自由能与组分关系求解)https://www.360docs.net/doc/c911853161.html,/link?url=Ivf-wnYd7BU6SaqrYoa5LiWzDeYpz1F4N_Q9cRAakvw OBX6sPntL_GpomC-YBomL16t4pGILMfeznE7_EnEM313tYNJLFuuuHQr2DA1V65q&pn=NaN https://www.360docs.net/doc/c911853161.html,/view/f408559951e79b896802267a.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c911853161.html,/view/8285fffc04a1b0717fd5dd69.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c911853161.html,/view/895e29671ed9ad51f01df26f.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c911853161.html,/link?url=mEPDoAYaZ9Q2_gX3gUhpenVV1ktiMUpkU3hHQNTgwnU eYAzIH23YnnSEdoaKEHxlV-_Ghi4VtTWq4ttLe50PYvyEAR4XBmLdrvzPB1eY_Rm 材料热力学资料_百度文库

https://www.360docs.net/doc/c911853161.html,/link?url=6bBvJnJs5zUvdRWHzS_CmrQUXfpv_Lg6BLOKwv_bbWA 8p4ANJnwzNuUW6uzsBH2_0_Csn8ZcKZyrHPlkFPTqm25pClq6YAOmCfQRvzTizyS V d P S d T d G +-=S P T G -=??→???)(定压

工程热力学课后习题及答案第六版完整版

2-2.已知2N 的M =28,求(1)2N 的气体常数;(2)标准状态下2N 的比容和密度;(3) MPa p 1.0=, 500 =t ℃时的摩尔容 积 Mv 。 解:(1)2N 的气体常数 28 8314 0= = M R R =)/(K kg J ? (2)标准状态下2N 的比容和密度 101325 273 9.296?== p RT v =kg m /3 v 1 =ρ=3/m kg (3) MPa p 1.0=,500=t ℃时的摩尔容积Mv Mv =p T R 0 =kmol m /3 2-3.把CO 2压送到容积3m 3 的储气罐里,起始表压力 301=g p kPa ,终了表压力3.02=g p Mpa ,温度由 t1=45℃增加到t2=70℃。试求被压入的CO 2的质量。当地大气压B = kPa 。 解:热力系:储气罐。 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压送前储气罐中CO 2的质量 压送后储气罐中CO 2的质量 根据题意 容积体积不变;R = B p p g +=11 (1) B p p g +=22 (2) 27311+=t T (3) 27322+=t T (4) 压入的CO 2的质量 )1 1 22(21T p T p R v m m m -= -= (5) 将(1)、(2)、(3)、(4)代入(5)式得 m=12.02kg 2-5当外界为标准状态时,一鼓风机每小时可送300 m 3 的空气,如外界的温度增高到27℃,大气压降低到,而鼓风机每小时的送风量仍为300 m 3 ,问鼓风机送风量的质量改变多少 解:同上题 1000)273 325 .1013003.99(287300)1122(21?-=-= -=T p T p R v m m m =41.97kg 2-6 空气压缩机每分钟自外界吸入温度为15℃、压力 为的空气3 m 3 ,充入容积8.5 m 3 的储气罐内。设开始时罐内的温度和压力与外界相同,问在多长时间内空气压 缩机才能将气罐的表压力提高到设充气过程中气罐内温度不变。 解:热力系:储气罐。 使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第一种解法: 首先求终态时需要充入的空气质量 288 2875.810722225???==RT v p m kg 压缩机每分钟充入空气量 288 28731015???==RT pv m kg 所需时间 == m m t 2 第二种解法 将空气充入储气罐中,实际上就是等温情况下把初压为一定量的空气压缩为的空气;或者说、 m 3 的空气在下占体积为多少的问题。 根据等温状态方程 、8.5 m 3 的空气在下占体积为 5.591 .05 .87.01221=?== P V p V m 3 压缩机每分钟可以压缩的空气3 m 3 ,则要压缩 m 3 的 空气需要的时间 == 3 5 .59τ

材料热力学与动力学复习题答案资料

` 一、常压时纯Al 的密度为ρ=cm 3 ,熔点T m =℃,熔化时体积增加5%。用理查得规则和克-克方程估计一下,当压力增加1Gpa 时其熔点大约是多少 解:由理查德规则 RTm Hm R Tm Hm Sm ≈??≈?= ? … 由克-克方程V T H dT dP ??=… 温度变化对ΔH m 影响较小,可以忽略, 代入得 V T H dT dP ??=dT T 1V Tm R dp V T Tm R ?≈??≈… 对 积分 dT T 1 V T Tm R p d T Tm Tm p p p ?? ?+?+?= 整理 ?? ? ???+?=?Tm T 1ln V Tm R p V T R V Tm R Tm T ??=???≈ Al 的摩尔体积 V m =m/ρ=10cm 3=1×10-5 m 3 ~ Al 体积增加 ΔV=5%V m =×10-5m 3 K 14.60314 .810510R V p T 7 9=??=??=?- Tm’=Tm+T ?=++= 二、热力学平衡包含哪些内容,如何判断热力学平衡。 内容:(1)热平衡,体系的各部分温度相等;(2)质平衡:体系与环境所含有的质量不变;(3)力平衡:体系各部分所受的力平衡,即在不考虑重力的前提下,体系内部各处所受的压力相等;(4)化学平衡:体系的组成不随时间而改变。 热力学平衡的判据: (1)熵判据:由熵的定义知dS Q T δ≥不可逆可逆 对于孤立体系,有0Q =δ,因此有 dS 可逆 不可逆 ≥,由于可逆过程由无限多个平衡态组成,因此对于孤立体系有 dS 可逆 不可逆0≥,对于封闭体系,可将体系和环境一并作为整个孤立体系来考虑熵的变化,即平衡 自发环境体系总0S S S ≥?+?=? | (2)自由能判据 若当体系不作非体积功时,在等温等容下,有 ()0 d ,≤V T F 平衡状态自发过程 上式表明,体系在等温等容不作非体积功时,任其自然,自发变化总是向自由能减小的方向 进行,直至自由能减小到最低值,体系达到平衡为止。 (3)自由焓判据 若当体系不作非体积功时,在等温等压下,有 d ≤G 平衡状态 自发过程 所以体系在等温等容不作非体积功时,任其自然,自发变化总是向自由能减小的方向进

工程热力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1.若已知工质的绝对压力P=,环境压力Pa=,则测得的压差为(B)A.真空pv= B.表压力pg=.真空pv= D.表压力p g= 2.简单可压缩热力系的准平衡过程中工质压力降低,则(A) A.技术功为正 B.技术功为负 C.体积功为正 D.体积功为负 3.理想气体可逆定温过程的特点是(B)=0 =>W s>s′>s″>s′s>s″ 16.可逆绝热稳定流动过程中,气流焓的变化与压力变化的关系为(B) ====pdv 17、饱和湿空气的相对湿度(B)A.>1B.=1C.<<<1 18.湿空气的焓h为(D)湿空气的焓湿空气的焓干空气与1kg水蒸汽焓之和干空气的焓与1kg干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焓之和 二、多项选择题 1.单位物量的理想气体的热容与_____有关。(ACDE)A.温度B.压力C.气体种类D.物量单位E.过程性质 2.卡诺循环是__AD___的循环。 A.理想化 B.两个定压、两个绝热过程组成 C.效率最高 D.可逆 3.水蒸汽h-s图上的定压线(AD)A.在湿蒸汽区为直线B.在过热蒸汽区为直线C.在湿蒸汽区为曲线 D.在过热蒸汽区为曲线 E.在湿蒸汽区和过热蒸汽区是斜率不同的直线 4.理想气体经绝热节流后,前后稳定截面上的__BD___相等。 5.A.压力B.温度C.比体积D.焓E.熵

XXXX工程热力学试题_答案

工程热力学Ⅰ(A 卷) (闭卷,150分钟)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 什么是热力过程?可逆过程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热力系统从一个平衡态到另一个平衡态,称为热力过程。可逆过程的主要特征是驱动过程进行的势差无限小,即准静过程,且无耗散。 2. 温度为500°C 的热源向热机工质放出500 kJ 的热量,设环境温度为30°C,试问这部分热量的火用(yong )值(最大可用能)为多少? 答: =?? ? ??++- ?=15.27350015.273301500,q x E 303.95kJ 3. 两个不同温度(T 1,T 2)的恒温热源间工作的可逆热机,从高温热源T 1吸收热量Q 1向低温热源T 2放出热量Q 2,证明:由高温热源、低温热源、热机和功源四个子系统构成的孤立系统熵增 。假设功源的熵变△S W =0。 证明:四个子系统构成的孤立系统熵增为 (1分) 对热机循环子系统: 1分 1分 根据卡诺定理及推论: 1分 则: 。1分 4. 刚性绝热容器中间用隔板分为两部分,A 中存有高压空气,B 中 保持真空,如右图所示。若将隔板抽去,试分析容器中空气的状态参数(T 、P 、u 、s 、v )如何变化,并简述为什么。 答:u 、T 不变,P 减小,v 增大,s 增大。 5. 试由开口系能量方程一般表达式出发,证明绝热节流过程中,节流前后工质的焓值不变。(绝热节流过程可看作稳态稳流过程,宏观动能和重力位能的变化可忽略不计) B 隔板 A 自由膨胀 12iso T T R S S S S S ?=?+?+?+?W 1212 00ISO Q Q S T T -?=+++R 0S ?=22 t t,C 1111Q T Q T ηη==-=-iso 0S ?=iso 0 S ?=

工程热力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页脚内容1

页脚内容2

1 n c n κ - = - R =,代入上式得 页脚内容3

页脚内容4

页脚内容 6 及内能的变化,并画出p-v 图,比较两种压缩过程功量的大小。(空气: p c =1.004kJ/(kgK),R=0.287kJ/(kgK))(20分) 2.某热机在T1=1800K 和T2=450K 的热源间进行卡诺循环,若工质从热源吸热1000KJ ,试计算:(A )循环的最大功?(B )如果工质在吸热过程中与高温热源的温差为100K ,在过程中与低温热源的温差为50K ,则该热量中能转变为多少功?热效率是多少?(C )如果循环过程中,不仅存在传热温差,并由于摩擦使循环功减小10KJ ,则热机的热效率是多少?(14分) 3.已知气体燃烧产物的cp=1.089kJ/kg ·K 和k=1.36,并以流量m=45kg/s 流经一喷管,进口p1=1bar 、T1=1100K 、c1=1800m/s 。喷管出口气体的压力p2=0.343bar ,喷管的流量系数cd=0.96;喷管效率为 =0.88。求合适的喉部截 面积、喷管出口的截面积和出口温度。(空气:p c =1.004kJ/(kgK), R=0.287kJ/(kgK))(20分) 一.是非题(10分) 1、√ 2、√ 3、× 4、× 5、√ 6、× 7、× 8、√ 9、×10、√ 二.选择题(10分) 1、B2、C3、B4、B5、A 三.填空题(10分) 1、功W;内能U 2、定温变化过程,定熵变化 3、小,大,0 4、对数曲线,对数曲线 5、 a kpv kRT ==, c M a = 四、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8分) 孤立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不发生任何能量传递和物质交换的系统。 焓:为简化计算,将流动工质传递的总能量中,取决于工质的热力状态的那部分能量,写在一起,引入一新的物理量,称为焓。 热力学第二定律:克劳修斯(Clausius)说法: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开尔文一浦朗克(Kelvin —Plank)说法:不可能制造只从一个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成机械能而不引起其他变化的循环发动机。 相对湿度:湿空气的绝对湿度v ρ与同温度下饱和空气的饱和绝对湿度s ρ的比值, 称为相对湿度?。 五简答题(8分)

《工程热力学》期中测试题参考答案

1 一、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每小题2分,共20分) 1. 理想气体只有取定比热容时,才能满足迈耶公式c p -c v =R g 。………………………………………( × ) 2. 经不可逆循环,系统与外界均无法完全恢复原态。…………………………………………………( × ) 3. 某容器中气体的压力为1MPa ,而被密封在压力为0.5MPa 的空间中用来测量该容器压力的压力表的读数是0.5MPa 。………………………………………………………………………………………( √ ) 4. 由于Q 和W 都是过程量,故(Q-W) 也是过程量。…………………………………………………( × ) 5. 活塞式压气机应采用隔热措施,使压缩过程接近绝热过程。………………………………………( × ) 6. 系统中发生吸热过程系统熵必增加。………………………………………………………………( × ) 7. 只要知道闭口系统发生某个过程前后的熵差值就可求出整个过程中系统与外界交换的热量。( × ) 8. 热力学恒等式du =Tds -pdv 与过程可逆与否无关。…………………………………………………( × ) 9. 对于可逆过程有δQ =T d S ,对于不可逆过程有δQ >T d S 。…………………………………………( × ) 10. 理想气体的内能、焓和熵都是温度的单值函数。…………………………………………………( × )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工质进行了一个吸热,升温,压力增加的多变过程,则多变指数n 满足:…………………………( C ) A. 0k D 不能确定 2. 系统进行一个不可逆绝热膨胀过程后,欲使系统回复到初态,系统需要进行一个:……………( D ) A 可逆绝热压缩过程; B 不可逆绝热压缩过程; C 边压缩边吸热过程; D 边压缩边放热过程 3.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一个不可逆过程,对外做功15kJ ,放热5kJ ,则气体温度变化为:………( B ) 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4. 对于理想气体,下列参数中( )不是温度的单值函数。……………………………………( D ) A 内能 B 焓 C 比热 D 熵 5.0v q c dT δ-=适用条件为:…………………………………………………………………………( C ) A 理想气体可逆过程; B 理想气体绝热过程; C 理想气体可逆定容过程; D 理想气体可逆定温过程 6. 在相同温度下,蒸发与沸腾所需要的汽化潜热……………………………………………………( B ) A 沸腾时大于蒸发; B 沸腾时等于蒸发; C 沸腾时小于蒸发; D 不能确定其大小 7. 某制热机的制热系数等于5,则该制热机作为制冷用时,其制冷系数等于………………………( C ) A 6; B 5; C 4; D 无法确定 8. 两种性质不同,但状态相同的气体作绝热混合,其熵变为………………………………………( C ) A 零 B 负 C 正 D 不确定 9. 确定湿蒸汽状态的条件是……………………………………………………………………………( C ) A.压力与温度; B.压力或温度; C.压力与比容; D.温度或比容 10. 夏天时对绝热刚性密闭房间中所安装的空调器通电启动,如取房间空气为系统,则过程中的能量关系有……………………………………………………………………………………………………( B ) A Q >0,ΔU >0,W >0; B Q <0,ΔU <0,W <0; C Q >0,ΔU >0,W =0; D Q <0,ΔU =0,W <0 三、证明题(共10分) 设某种气体的热力学能可能表示为u =a+b pv ,式中a 、b 为常数。试证明:当气体经过一个无耗散现象的准静态绝热过程时,有pv (b+1)/b =常数。 证明: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对于可逆过程有: δq =d u +p d v (1) 由题设可知,气体经过一个无耗散现象的准静态绝热过程,则δq =0。 u =a+b pv ? d u =b p d v +b v d p (2) 将式(2)代入式(1)可得: (b+1)p d v +b v d p =0?[(b+1)/b]d v/v +d p /p =0 ?pv (b+1)/b =常数 证毕。 四、计算题(共40分,每小题20分) [1]两股理想气体流A 、B 在密闭刚性的容器中进行绝热混合,其压强分别为p A =16MPa 、p B =25MPa ,温度T A = T B =400K ,质量流量均为 A m = B m =1kg/s ,求混合后理想气体流能达到的最大压力p max 。 解:设绝热稳定混合的理想气体温度为T ,根据绝热稳定混合能量方程可得: A m c p T A +B m c p T B = c p (A m +B m )T (1) (4分) 由T A = T B 和A m =B m ,则有T = T A = T B 。 (6分) 将密闭刚性的容器及其密闭刚性的容器中的两股理想气体流A 、B 视为研究的系统,则该系统为孤立系统,其熵变满足: ΔS iso =ΔS A +ΔS B ≥0 (2) (9分) 由于ΔS A =A m c p ln T /T A -A m R g ln p /p A =0-A m R g ln p /p A ,ΔS B =B m c p ln T /T B -B m R g ln p /p B =0-B m R g ln p /p B (14分) 则: ΔS iso =-A m R g ln p /p A -B m R g ln p /p B ≥0 (17分) 即: p 2≤p A p B ,故p max =(p A p B )1/2=20 MPa (20分) [2]已知空气瓶A 的体积为20.0L ,内有压力为10.0MPa 的空气;空气瓶B 的体积为40.0L ,内有压力为5.0MPa 的空气,现用抽气体积为0.1L 的抽气筒对空气瓶A 抽气后再对空气瓶B 充气。由于抽气和充气过程十分缓慢,可认为气体温度始终不变。为使空气瓶B 压力至少为8.0MPa ,应该对空气瓶B 充气多少次?此时空气瓶A 中压力为多少? [解] 由题设条件设空气瓶A 中初始压力为p A ,p A =10.0×106Pa ,容积为V A ,V A =0.020m 3;空气瓶B 中初始压力为p B ,p B =5.0×106Pa ,容积为V B ,V B =0.040m 3,抽气和充气体积均为ΔV ,ΔV =0.0001m 3;抽气和充气过程为 等温变化过程,则: (1)对于空气瓶A 第1次抽气后空气瓶A 中初始压力为p A1,则在等温变化情况下有: p A1(V A +ΔV ) = p A V A (2分) 同理,第n 次抽气完毕时,空气瓶A 中最终压力为p A n ,则: p A n (V A +ΔV )= p n -1V A 故: p A n =p A [V A /(V A + ΔV )]n (4分) (2)对于空气瓶B 第1次充气时充气压力为p A1,第1次充气后空气瓶B 中初始压力为p B1,则在等温变化情况下有: p B1V B = p B0V B + p A1ΔV (6分) 同理,第n 次充气完毕时,空气瓶B 中最终压力p B n ≥8.0MPa ,则: p B n V B =p B n -1V B + p A n ΔV 故:p B n V B = p B0V B +(p A1+ p A2+…+p A n )ΔV (9分) 考虑到p A1、p A2、…、p A n 为首项为p A [V A /(V A +ΔV )],公比为V A /(V A +ΔV )的等比数列,则: (p A1+ p A2+…+p A n ) = p A [V A /(V A + ΔV )]{1-[V A /(V A + ΔV )]n }/{1-[V A /(V A + ΔV )]} (12分) 则:(p B n - p B0)V B ≥p A ΔV [V A /(V A + ΔV )]{1-[V A /(V A + ΔV )]n }/{1-[V A /(V A + ΔV )]} B B0B A A A A A A A (-)[1/()]ln{1- }/()ln[/()]n p p V V V V p VV V V n V V V -+??+?≥ +? (15分) 将数据代入可得: (8.0-5.0)0.04[120/20.1]ln{1-}100.000120/20.1ln[20/20.1] n ?-??≥=183.7 (18分) 故应该对空气瓶B 充气至少184次。 (3)对空气瓶A 抽气184次时空气瓶A 中压力 p A n =p A [V A /(V A + ΔV )]n =10×106×(20/20.1)184=3.99MPa (20分)

工程热力学第四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1.闭口系与外界无物质交换,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那么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的热力系一定是闭口系统吗? 不一定,稳定流动系统内质量也保持恒定。 2.有人认为开口系统内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而物质又与能量不可分割,所以开口系统不可能是绝热系。对不对,为什么?不对,绝热系的绝热是指热能单独通过系统边界进行传递(传热量),随物质进出的热能(准确地说是热力学能)不在其中。 3.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平衡状态一定是稳定状态,稳定状态则不一定是平衡状态。 4.倘使容器中气体的压力没有改变,试问安装在该容器上的压力表的读数会改变吗?绝对压力计算公式 p =p b +p g (p > p b ), p = p b -p v (p < p b ) 中,当地大气压是否必定是环境大气 压? 当地大气压p b 改变,压力表读数就会改变。当地大气压 p b 不一定是环境大气压。 5.温度计测温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6.经验温标的缺点是什么?为什么? 不同测温物质的测温结果有较大的误差,因为测温结果 依赖于测温物质的性质。 7.促使系统状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举例说明。 有势差(温度差、压力差、浓度差、电位差等等)存在。 8.分别以图1-20所示的参加公路自行车赛的运动员、运动手枪中的压缩空气、杯子里的热水和正在运行的电视机为研究对象,说明这些是什么系统。 参加公路自行车赛的运动员是开口系统、运动手枪中的压缩空气是闭口绝热系统、杯子里的热水是开口系统(闭口系统——忽略蒸发时)、正在运行的电视机是闭口系统。 9.家用电热水器是利用电加热水的家用设备,通常其表面散热可忽略。取正在使用的家用电热水器为控制体(但不包括电加热器),这是什么系统?把电加热器包括在研究对象内,这是什么系统?什么情况下能构成孤立系统? 不包括电加热器为开口(不绝热)系统(a 图)。包括电加热器则为开口绝热系统(b 图)。 将能量传递和质量传递(冷水源、热水汇、热源、电源等)全部包括在内,构成孤立系统。或者说,孤立系统把所有发生相互作用的部分均包括在内。 4题图 9题图

材料热力学与动力学复习题答案

一、常压时纯Al 的密度为ρ=2.7g/cm 3 ,熔点T m =660.28℃,熔化时体积增加5%。用理查得规则和克-克方程估计一下,当压力增加1Gpa 时其熔点大约是多少? 解:由理查德规则 RTm Hm R Tm Hm Sm ≈??≈?= ? …① 由克-克方程V T H dT dP ??=…② 温度变化对ΔH m 影响较小,可以忽略, ①代入②得 V T H dT dP ??=dT T 1V Tm R dp V T Tm R ?≈??≈…③ 对③积分 dT T 1 V T Tm R p d T Tm Tm p p p ?? ?+?+?= 整理 ??? ? ??+?=?T m T 1ln V T m R p V T R V Tm R Tm T ??=???≈ Al 的摩尔体积 V m =m/ρ=10cm 3=1×10-5m 3 Al 体积增加 ΔV=5%V m =0.05×10-5m 3 K 14.60314 .810510R V p T 7 9=??=??=?- Tm’=Tm+T ?=660.28+273.15+60.14=993.57K 二、热力学平衡包含哪些内容,如何判断热力学平衡。 内容:(1)热平衡,体系的各部分温度相等;(2)质平衡:体系与环境所含有的质量不变;(3)力平衡:体系各部分所受的力平衡,即在不考虑重力的前提下,体系内部各处所受的压力相等;(4)化学平衡:体系的组成不随时间而改变。 热力学平衡的判据: (1)熵判据:由熵的定义知dS Q T δ≥不可逆可逆 对于孤立体系,有0Q =δ,因此有 dS 可逆 不可逆 ≥,由于可逆过程由无限多个平衡态组成,因此对于孤立体系有 dS 可逆 不可逆0≥,对于封闭体系,可将体系和环境一并作为整个孤立体系来考虑熵的变化,即平衡 自发环境体系总0S S S ≥?+?=? (2)自由能判据 若当体系不作非体积功时,在等温等容下,有 ()0d ,≤V T F 平衡状态 自发过程 上式表明,体系在等温等容不作非体积功时,任其自然,自发变化总是向自由能减小的方向 进行,直至自由能减小到最低值,体系达到平衡为止。 (3)自由焓判据 若当体系不作非体积功时,在等温等压下,有 0d ≤G 平衡状态 自发过程 所以体系在等温等容不作非体积功时,任其自然,自发变化总是向自由能减小的方向进 行,直至自由能减小到最低值,体系达到平衡为止。

同济大学《工程热力学》期末模拟试卷

同济大学《工程热力学》期末模拟试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对一题得1分,共15分) 1、压力为10 bar 的气体通过渐缩喷管流入1 bar 的环境中,现将喷管尾部截去一段, 其流速、流量变化为。 【 】 A.流速减小,流量不变 B.流速不变,流量增加 C.流速不变,流量不变 D.流速减小,流量增大 2、某制冷机在热源T 1= 300K ,及冷源T 2= 250K 之间工作,其制冷量为1000 KJ ,消耗功为250 KJ ,此制冷机是 【 】 A.可逆的 B.不可逆的 C.不可能的 D.可逆或不可逆的 3、系统的总储存能为 【 】 A. U B. U pV + C. 2/2f U mc mgz ++ D. 2 /2f U pV mc mgz +++ 4、熵变计算式2121(/)(/)p g s c In T T R In p p ?=-只适用于 【 】 A.一切工质的可逆过程 B.一切工质的不可逆过程 C.理想气体的可逆过程 D.理想气体的一切过程 5、系统进行一个不可逆绝热膨胀过程后,欲使系统回复到初态,系统需要进行一个【】过 程 。 【 】

A.可逆绝热压缩 B.不可逆绝热压缩 C.边压缩边吸热 D.边压缩边放热 6、混合气体的通用气体常数,【】。【】 A.与混合气体的成份有关 B.与混合气体的质量有关 C.与混合气体所处状态有关 D.与混合气体的成份、质量及状态均无关系 7、贮有空气的绝热刚性密闭容器中装有电热丝,通电后如取空气为系统,则【】 A.Q>0,△U>0,W>0 B.Q=0,△U>0,W>0 C.Q>0,△U>0,W=0 D.Q=0,△U=0,W=0 8、未饱和空气具有下列关系【】 A.t>t w>t d B.t>t d>t w. C.t = t d = t w D.t = t w>t d 9、绝热节流过程是【】过程。【】 A.定压 B.定温 C.定熵 D.节流前后焓相等 10、抽汽式热电循环的结果是【】 A.提高循环热效率,提高热能利用率 B.提高循环热效率,降低热能利用率 C.降低循环热效率,提高热能利用率 D.降低循环热效率,降低热能利用率 11、一个橡皮气球在太阳下被照晒,气球在吸热过程中膨胀,气球内的压力正比于气球的容积,则气球内的气球进行的是【】 A.定压过程 B.多变过程 C.定温过程 D.定容过程 12、气体的容积比热是指【】

工程热力学习题集答案

工程热力学习题集答案一、填空题 1.常规新 2.能量物质 3.强度量 4.54KPa 5.准平衡耗散 6.干饱和蒸汽过热蒸汽 7.高多 8.等于零 9.与外界热交换 10.7 2g R 11.一次二次12.热量 13.两 14.173KPa 15.系统和外界16.定温绝热可逆17.小大 18.小于零 19.不可逆因素 20.7 2g R 21、(压力)、(温度)、(体积)。 22、(单值)。 23、(系统内部及系统与外界之间各种不平衡的热力势差为零)。 24、(熵产)。 25、(两个可逆定温和两个可逆绝热) 26、(方向)、(限度)、(条件)。

31.孤立系; 32.开尔文(K); 33.-w s =h 2-h 1 或 -w t =h 2-h 1 34.小于 35. 2 2 1 t 0 t t C C > 36. ∑=ω ωn 1 i i i i i M /M / 37.热量 38.65.29% 39.环境 40.增压比 41.孤立 42热力学能、宏观动能、重力位能 43.650 44.c v (T 2-T 1) 45.c n ln 1 2T T 46.22.12 47.当地音速 48.环境温度 49.多级压缩、中间冷却 50.0与1 51.(物质) 52.(绝对压力)。 53.(q=(h 2-h 1)+(C 22 -C 12 )/2+g(Z 2-Z 1)+w S )。 54.(温度) 55. (0.657)kJ/kgK 。 56. (定熵线)

57.(逆向循环)。 58.(两个可逆定温过程和两个可逆绝热过程) 59.(预热阶段、汽化阶段、过热阶段)。 60.(增大) 二、单项选择题 1.C 2.D 3.D 4.A 5.C 6.B 7.A 8.A 9.C 10.B 11.A 12.B 13.B 14.B 15.D 16.B 17.A 18.B 19.B 20.C 21.C 22.C 23.A 三、判断题 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28.(√) 29.(×)30.(√) 四、简答题 1.它们共同处都是在无限小势差作用下,非常缓慢地进行,由无限接近平衡 状态的状态组成的过程。 它们的区别在于准平衡过程不排斥摩擦能量损耗现象的存在,可逆过程不会产生任何能量的损耗。 一个可逆过程一定是一个准平衡过程,没有摩擦的准平衡过程就是可逆过程。 2.1kg气体:pv=R r T mkg气体:pV=mR r T 1kmol气体:pV m=RT nkmol气体:pV=nRT R r是气体常数与物性有关,R是摩尔气体常数与物性无关。 3.干饱和蒸汽:x=1,p=p s t=t s v=v″,h=h″s=s″

工程热力学课后答案

《工程热力学》沈维道主编第四版课后思想题答案(1?5章)第1章基本概念 1.闭口系与外界无物质交换,系统内质量将保持恒定,那么,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的热力系一定是闭口系统吗? 答:否。当一个控制质量的质量入流率与质量出流率相等时(如稳态稳流系统),系统内的质量将保持恒定不变。 2.有人认为,开口系统中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而物质又与能量不可分割,所以开口系不可能是绝热系。这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 答:不对。"绝热系”指的是过程中与外界无热量交换的系统。热量是指过程中系统与外界间以热的方式交换的能量,是过程量,过程一旦结束就无所谓“热量”。物质并不“拥有”热量。一个系统能否绝热与其边界是否对物质流开放无关。 3.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平衡状态与均匀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 答:“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的概念均指系统的状态不随时间而变化,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但平衡状态要求的是在没有外界作用下保持不变;而平衡状态则一般指在外界作用下保持不变,这是它们的区别所在。 4.倘使容器中气体的压力没有改变,试问安装在该容器上的压力表的读数会改变吗?在绝对压力计算公式 P 二P b P e (P P b) ;P = P b - P v (P :: P b) 中,当地大气压是否必定是环境大气压? 答:可能会的。因为压力表上的读数为表压力,是工质真实压力与环境介质压力之差。环境介质压力,譬如大气压力,是地面以上空气柱的重量所造成的,它随着各地的纬度、高度和气候条件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即使工质的绝对压力不变,表压力和真空度仍有可能变化。 “当地大气压”并非就是环境大气压。准确地说,计算式中的Pb应是“当地环境介质”的压力,而不是随便任何其它 意义上的“大气压力",或被视为不变的“环境大气压力”。 5.温度计测温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温度计对温度的测量建立在热力学第零定律原理之上。它利用了“温度是相互热平衡的系统所具有的一种同一热力性质”,这一性质就是“温度”的概念。 6.经验温标的缺点是什么?为什么? 答:由选定的任意一种测温物质的某种物理性质,采用任意一种温度标定规则所得到的温标称为经验温标。由于经验温标依赖于测温物质的性质,当选用不同测温物质制作温度计、采用不同的物理性质作为温度的标志来测量温度时,除选定的基准点外,在其它温度上,不同的温度计对同一温度可能会给出不同测定值(尽管差值可能是微小的),因而任何一种经验温标都不能作为度量温度的标准。这便是经验温标的根本缺点。 7.促使系统状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举例说明答:分两种不同情况:⑴若系统原本不处于平衡状态,系统内各部分间存在着不平衡势差,则在不平衡势差的作用下,各个部分发生相互作用, 系统的状态将发生变化。例如,将一块烧热了的铁扔进一盆水中,对于水和该铁块构成的系统说来,由于水和铁块之间存在着温度差别,起初系统处于热不平衡的状态。这种情况下,无需外界给予系统任何作用,系统也会因铁块对水放出热量而发生状态变化:铁块的温度逐渐降低,水的温度逐渐升高,最终系统从热不平衡的状态过渡到一种新的热平衡状态;⑵若系统原处于平衡状态,则只有在外界的作用下(作功或传热)系统的状态才会发生变。 &图1-16a、b所示容器为刚性容器:⑴将容器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装气体, 一部分抽 成真空,中间是隔板。若突然抽去隔板,气体(系统)是否作功?⑵设真空部分装 有许多隔板,每抽去一块隔板让气体先恢复平衡再抽去一块, 问气体係统)是否作功? 图1-16 .吾苦翹E附團 ⑶上述两种情况从初态变化到终态,其过程是否都可在P-V图上表示? 答:⑴;受刚性容器的约束,气体与外界间无任何力的作用,气体(系统)不对外界作功; ⑵b情况下系统也与外界无力的作用,因此系统不对外界作功;

材料热力学试题

年 秋 季学期研究生课程考试试题 考 试 科 目:材料热力学 学生所在院(系):材料学院、航天学院 学生所在学科: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 (* 题签与答题纸一起上交) 一、仔细阅读下列论述,判断正误,如果错误,请说明该论述违反了哪些热力学原理,并给出正确的论述。(16分) (1)在一炉10吨的钢水(Fe-C 二元溶体)中加入12克碳后,使钢水的吉布斯自由能的增加值即为Fe 的化学位。 (2)中间化合物的组元间的亲和力越大,与化合物相邻的端际固溶体的溶解度越大。 (3)在隔离体系中,体系的发展趋势是达到宏观有序。 (4)恒温恒压下,如果两相的吉布斯自由能相等,则两相彼此处于平衡状态。 二、(1)请推导如下公式: , , (9分) (2)在定压热容Cp 的经验表达式通常采用Cp=a+bT+cT -2的形式,请导出此时焓(H)、熵(S)和Gibbs 自由能(G)的表达式。(9分) 三、简答题: (1)请解释化合物的标准生成焓、标准生成自由能。(6分) (2)用吉布斯自由能曲线及公切线法则说明某些化合物(中间相)存在的成分范围可能不包含其理想配比的成分。(6分) (3)简述Calphad 的三要素及其主要功能。(6分) (4)请解释Onsager 倒易关系、最小熵产生原理。(6分) 四、请分析溶解度间隙和有序无序转变发生的热力学条件,并讨论在何种情况下会导致在一个材料中同时发生溶解度间隙和有序无序转变。(8分) 五、试从热力学的角度分析合金低温时效过程中出现GP 区(与母相晶体结构相同的溶质原子富集区),包括自由能-成分曲线、GP 区形核的形核驱动力。(8分) 六、50%Au-50%Cu(原子百分数)的混合物在高温下形成固溶体,在低温下形成化合物(CuAu),(10分) (1)1mol Cu 和1mol Au 在1150K 恒温混合,此时的Gibbs 自由能的变化量为多少?假设Cu 和Au 形成理想溶体。 (2)计算CuAu 化合物和Cu-Au 理想溶体的相变温度。假设Cu-Au 固溶体和有序化合物之间的相变为一级相变。 (3)实测的CuAu 化合物和Cu-Au 理想溶体之间的相变温度为683K 。请解释你计算的结果比实测结果高或者低的原因。 所需数据:CuAu 化合物的形成焓=-11904J/mol ,CuAu 化合物的形成熵忽略不计;Cu 的熔 学院学号姓名 (/)(1/)P G T H T ???=?????P G S T ???=- ????V P G T =??? ????

工程热力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就是非题 1.两种湿空气的相对湿度相等,则吸收水蒸汽的能力也相等。() 2.闭口系统进行一放热过程,其熵一定减少() 3.容器中气体的压力不变,则压力表的读数也绝对不会改变。() 4.理想气体在绝热容器中作自由膨胀,则气体温度与压力的表达式为 k k p p T T 11212-??? ? ??=() 5.对所研究的各种热力现象都可以按闭口系统、开口系统或孤立系统进行分析,其结果与所取系统的形式无关。() 6.工质在相同的初、终态之间进行可逆与不可逆过程,则工质熵的变化就是一样的。() 7.对于过热水蒸气,干度1>x () 8.对于渐缩喷管,若气流的初参数一定,那么随着背压的降低,流量将增大,但最多增大到临界流量。() 9.膨胀功、流动功与技术功都就是与过程的路径有关的过程量() 10.已知露点温度d t 、含湿量d 即能确定湿空气的状态。() 二.选择题(10分) 1.如果热机从热源吸热100kJ,对外作功100kJ,则()。 (A)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B)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C)不违反第一、第二定律;(D)A 与B 。 2.压力为10bar 的气体通过渐缩喷管流入1bar 的环境中,现将喷管尾部截去一小段,其流速、流量变化为()。 A 流速减小,流量不变(B)流速不变,流量增加 C 流速不变,流量不变(D)流速减小,流量增大 3.系统在可逆过程中与外界传递的热量,其数值大小取决于()。 (A)系统的初、终态;(B)系统所经历的过程; (C)(A)与(B);(D)系统的熵变。 4.不断对密闭刚性容器中的汽水混合物加热之后,其结果只能就是()。 (A)全部水变成水蒸汽(B)部分水变成水蒸汽 (C)部分或全部水变成水蒸汽(D)不能确定 5.()过程就是可逆过程。 (A)、可以从终态回复到初态的(B)、没有摩擦的 (C)、没有摩擦的准静态过程(D)、没有温差的 三.填空题(10分) 1.理想气体多变过程中,工质放热压缩升温的多变指数的范围_________ 2.蒸汽的干度定义为_________。 3.水蒸汽的汽化潜热在低温时较__________,在高温时较__________,在临界温度为__________。 4.理想气体的多变比热公式为_________ 5.采用Z 级冷却的压气机,其最佳压力比公式为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8分) 1.卡诺定理: 2..理想气体 3.水蒸气的汽化潜热 5.含湿量 五简答题(8分) 1、证明绝热过程方程式 2、已知房间内湿空气的d t 、wet t 温度,试用H —d 图定性的确定湿空气状态。 六.计算题(共54分) 1.质量为2kg 的某理想气体,在可逆多变过程中,压力从0、5MPa 降至0、1MPa,温度从162℃降至27℃,作出膨胀功267kJ,从外界吸收热量66、8kJ 。试求该理想气体的定 值比热容p c 与V c [kJ/(kg ·K)],并将此多变过程表示在v p -图与s T -图上(图上 先画出4个基本热力过程线)。(14分) 2.某蒸汽动力循环。汽轮机进口蒸汽参数为p1=13、5bar,t1=370℃,汽轮机出口蒸汽参数为p2=0、08bar 的干饱与蒸汽,设环境温度t0=20℃,试求:汽轮机的实际功量、理想功量、相对内效率(15分) 3.压气机产生压力为6bar,流量为20kg/s 的压缩空气,已知压气机进口状态1p =1bar,1t =20℃,如为不可逆绝热压缩,实际消耗功就是理论轴功的1、 15倍,求压气 机出口温度2t 及实际消耗功率P 。(已知:空气p c =1、004kJ/(kgK),气体常数R=0、287kJ/(kgK))。(15分) 4.一卡诺循环,已知两热源的温度t1=527℃、T2=27℃,循环吸热量Q1=2500KJ,试求:(A)循环的作功量。(B)排放给冷源的热量及冷源熵的增加。(10分) 一.就是非题(10分) 1、× 2、× 3、× 4、√ 5、√ 6、× 7、× 8、√ 9、×10、× 二.选择题(10分) 1、B 2、A3、A4、A5、C 三.填空题(10分)

(完整版)工程热力学习题集附答案

工程热力学习题集 一、填空题 1.能源按使用程度和技术可分为 能源和 能源。 2.孤立系是与外界无任何 和 交换的热力系。 3.单位质量的广延量参数具有 参数的性质,称为比参数。 4.测得容器的真空度48V p KPa =,大气压力MPa p b 102.0=,则容器内的绝对压力为 。 5.只有 过程且过程中无任何 效应的过程是可逆过程。 6.饱和水线和饱和蒸汽线将压容图和温熵图分成三个区域,位于三区和二线上的水和水蒸气呈现五种状态:未饱和水 饱和水 湿蒸气、 和 。 7.在湿空气温度一定条件下,露点温度越高说明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越 、水蒸气含量越 ,湿空气越潮湿。(填高、低和多、少) 8.克劳修斯积分 /Q T δ?? 为可逆循环。 9.熵流是由 引起的。 10.多原子理想气体的定值比热容V c = 。 11.能源按其有无加工、转换可分为 能源和 能源。 12.绝热系是与外界无 交换的热力系。 13.状态公理指出,对于简单可压缩系,只要给定 个相互独立的状态参数就可以确定它的平衡状态。 14.测得容器的表压力75g p KPa =,大气压力MPa p b 098.0=,则容器内的绝对压力为 。 15.如果系统完成某一热力过程后,再沿原来路径逆向进行时,能使 都返回原来状态而不留下任何变化,则这一过程称为可逆过程。 16.卡诺循环是由两个 和两个 过程所构成。 17.相对湿度越 ,湿空气越干燥,吸收水分的能力越 。(填大、小) 18.克劳修斯积分 /Q T δ?? 为不可逆循环。 19.熵产是由 引起的。 20.双原子理想气体的定值比热容p c = 。 21、基本热力学状态参数有:( )、( )、( )。 22、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是温度的( )函数。 23、热力平衡的充要条件是:( )。 24、不可逆绝热过程中,由于不可逆因素导致的熵增量,叫做( )。 25、卡诺循环由( )热力学过程组成。 26、熵增原理指出了热力过程进行的( )、( )、( )。 31.当热力系与外界既没有能量交换也没有物质交换时,该热力系为_______。 32.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是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