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三章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案

必修一第三章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案
必修一第三章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案

第三章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承前面的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等内容,使学生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的认识更加全面完整,也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如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是学习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变化的基础,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以后学习遗传的基础,也使学生对“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念有进一步认识。另外,其中的伞藻实验也让学生体验了生物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技能目标: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2.教学难点

理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四、学情分析

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对细胞的整体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有了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可以看成是初中教材的补充和深入。通过前面几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对细胞各部分结构以及他们的功能有了进一步认识,在脑子中能呈现出细胞亚显微结构的三维图,加深“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念。

由于细胞核的结构和原核细胞的结构都是肉眼不可见的,单凭讲解学生不易理解。在教学时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真核细胞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化的动植物细胞结构图和原核细胞的模式图,边看图边讲解,有助于学生理解。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前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利用《课前预习学案》预习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屏幕展示人的红细胞、白细胞、肝细胞、骨骼肌细胞、蚕的丝腺细胞、植物的筛管细胞等图片,提示学生观察这些细胞的细胞核,请学生指出他们的细胞核有什么不同。

提示:①形状差异:有圆形、瓣形(如人的白细胞)、分枝形(如蚕的丝腺细胞);②数量差异:大多数细胞只有一个核,有二个核的(如肝细胞),还有多个核的(如骨骼肌细胞),极少数细胞无核(如人的成熟红细胞、维管植物的筛管细胞)。

虽然不同细胞的细胞核形状有差异,数量也不同,但是他们的结构是大致相同的。(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细胞核的功能

实验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实验结论

两种美西螈细胞核移植将黑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白色美西螈去核细胞中

横缢螈受精卵用头发横缢蝾螈受精卵,一半有核,一半无核

将变形虫切成

两半将变形虫切成两半, 一半有核,一

半无核

伞藻嫁接与核

移植

将两种伞藻的帽、柄、假根分开后,相互嫁接与核

移植

2.完成以上表格并总结出细胞核的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细胞核的结构

(一)核膜:1、结构:(1)双层膜,内膜与染色质丝相连,外膜与内质网相连通。外膜的外表面上有核糖体附着。(2)核膜并不是完全连续的,有许多部位核膜内外两层相连,形成核孔。2、功能:使核既保持相对独立,又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1)化学反应的场所。在核膜上有多种大量的酶,利于多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核膜在细胞周期过程中表现出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2)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物质交换的孔道。大分子物质如mRNA可通过核孔,离子和小分子,如氨基酸和葡萄糖可以通过核膜。实际上核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二)核仁:1、结构:核仁是真核细胞间期核中最明显的结构,因为它的折光性较强,

与细胞的其他结构很容易区分。它通常是单一的或者多个匀质的球形小体。2、功能:是某

些RNA (rRNA )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在有丝分裂期间表现出周期性的消失与重建。

(三)染色质:是真核细胞在间期中由DNA 和蛋白质以及少量RNA 所组成的一串念珠状的复合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1、DNA 、染色质、染色体的关系可表示为:

2、染色质和染色体的比较

3、功能: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探究三:模型建构:

1模型: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2

二描述特点:定性的、也可以是

定量

的、具体实物或其他形象化手段、通过抽

象的形式等。3类型:物理模型、

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

探究四:细胞在生命系统中的地位: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复杂而精巧,各组分之间分工合作成为一个整体,使生命活动能在变化的环境中自我调控、高度有序地进行。1从结构上看:细胞的各个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的,如:1、细胞核和细胞质通过核孔可以相连通;2、核膜、内质网膜、细胞膜等相互连接成完整的生物膜系统;3、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细胞膜可以通过囊泡相互转化。2从功能上看:细胞的不同结构虽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却是协调合作的,如蛋白质类分泌物的合成和分泌是由核糖体、内质网、高尔

基体、线粒体、细胞膜等结构协调完成的。3从调控上看:细胞核是代谢的调控中心。细胞

核内的DNA 通过控制蛋白质等物质的合成调控细胞的生命活动。4从与外界的关系上看:细胞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每一个细胞都要与相邻细胞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与信息交流。而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的细胞要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与信息交流。因此,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5从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关系看:(1)细胞核不能脱离细胞质而独立生存,这是因为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均由细胞质提供。(2)无核的细胞质也不能长期生存,这是由细胞核的功能决定的,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其寿命较短,含细胞质少的精子寿命也很短。

细胞核与细胞质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说明细胞只有保持结构的完整性,才能完成各项正常的生命活动。细胞的整体性是几十亿年进化的产物。

【思考感悟】既然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那么核膜还具有选择透过性吗?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染色质 染色体

同一 物质

成分相同 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 特征相同 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功能相同

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不同时期 分裂间期 分裂期

两种形态

细长的丝状 杆状或柱状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的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这一部分内容,着重分析科学家是如何设计实验,如何得出恰当的结论的。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

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展训练。

九、板书设计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十、教学反思

细胞是很微小的结构,细胞核则更小,所以研究细胞的亚显微结构需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这些极细微的结构平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且,学生在短时间内接触了大量的细胞结构名词,细胞结构与功能又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缺乏感性认识,较难理解、记忆。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教学,同时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并通过列表对比等方法强化对所学知识的识记。

这部分的教学,还应该注意加强系统的教学观,即把握住“细胞是一个生命系统”,从细胞生命活动的角度来加强细胞内主要结构之间的联系;同时以功能引出对应的结构,把握两者的协调性和统一性

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

必修三unit2 教案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学习下列谚语: You are what you eat. 人如其食。 First wealth is health.——Emerson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 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一天一个苹果,医生不来找。 、复习预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知识点,(以提问、回顾的形式进行),针对上节课的作业进行讲评、订正、答疑,并通过对情态动词具体用法的分析和扩展导入本节 课所要学习的课本知识的学习。 、知识讲解

考点/易错点1重点单词与短语学习 balanee n.天平,平衡;余额,余数v.平衡;权衡balaneed adj. 均衡的 (回归课本P10) What will happen to you if you don 't eat a balanced diet? Eg: 1). Try to achieve a better bala nee betwee n work and play. 争取把工作和娱乐更好地结合起来。 2) . I must cheek my bank bala nee (= find out how much money I have in my aeeo un t). 我要核对一下我在银行的余额(看我的帐户上有多少钱) 。 3) . Try to bala nee your diet by eat ing more fruit and less prote in. 多吃些水果,少摄入些蛋白质,使饮食均衡合理。 [归纳拓展] a bala need diet 均衡的饮食 keep the bala nee of n ature 保持生态平衡 keep one ' s balanee 保持平衡 lose one ' s balanee (= be out of balanee) 失去平衡 think of 想,考虑 (回归课本P10) He thought of his mutt on, beef and bae on cooked in the hottest, fin est oil. (1)想起;记起Sorry, I did n't think of your n ame just now. (2)考虑We should thi nk of the matter carefully.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教案

1.1 质点参照系和坐标系 一、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1.认识建立质点模型的意义和方法能根据具体情况将物体简化为质点,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2.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 3.通过实例理解参考系,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及运动的关系,会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 ②过程与方法: 1.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初步掌握科学抽象理想化模型的方法。 2.通过参考系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 2.渗透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哲学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质点的概念 2.从参考系中明确地抽象出了坐标系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质点的概念。 【思考】 1)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是怎样去确定物体是在运动的呢? 2)看下面的图片,我们应该如何判断静止或者运动呢?

现在,我们坐在座位上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呢?让我们带着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一、机械运动 在我们物理世界里是这样确定定物体是否在运动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相对位置变化运动称之为机械运动”。(定义) 思考:我们把地球当成静止的所以我们静止的,可是地球每时每刻都是在自转的,我们地球上的每一个物体都是跟着地球转动,这时候同学们还认为自己没动吗?那么我们到底动没 动啊?

为了解决之前的问题,我们引入了一个概念——那就是参考系。 二、参考系 定义: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或彼此不作相对运动的物体系。 特点:①假设是静止不动的(被认为是不动的,而且作为静止的标准)。 ②任意选取,但应以便于研究运动为原则。 参考系与运动: ①同一个物体,如果以不同的物体为参考系,观察结果可能不同. ②一般情况下如无说明,则以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 解释思考的问题:在我们研究物体运动时,我们首先要引入一个参照物,这个物体被认为是静止不动的,有了这个参照物我们就可以去判断其他物体是否运动了。如果这个物体相对参考物的位置发生变化,我们就认为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同理这个物体如果相对参考系位置没有发生变化,那么我们就认为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考点提醒:参考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其出题方向有两个,一个是我们对参考系的理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教案

第一章算法初步 1.1.1算法的概念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思想。(2)能够用自然语言叙述算法。(3)掌握正确的算法应满足的要求。(4)会写出解线性方程(组)的算法。(5)会写出一个求有限整数序列中的最大值的算法。(6)会应用Scilab求解方程组。 2、过程与方法:通过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体会解方程的一般性步骤,从而得到一个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这些步骤就是算法,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算法。由于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同一个问题也可能有多个算法,能模仿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写出一个求有限整数序列中的最大值的算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使我们对计算机的算法语言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明确算法的要求,认识到计算机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一各有力工具,进一步提高探索、认识世界的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算法的含义、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判断一个数为质数的算法设计。 难点:把自然语言转化为算法语言。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学法:1、写出的算法,必须能解决一类问题(如:判断一个整数n(n>1)是否为质数;求任意一个方程的近似解;……),并且能够重复使用。 2、要使算法尽量简单、步骤尽量少。 3、要保证算法正确,且计算机能够执行,如:让计算机计算1×2×3×4×5是可以做到的,但让计算机去执行“倒一杯水”“替我理发”等则是做不到的。 教学用具:电脑,计算器,图形计算器 四、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 算法作为一个名词,在中学教科书中并没有出现过,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还没有接触算法概念。但是我们却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算法,熟悉许多问题的算法。如,做四则运算要先乘除后加减,从里往外脱括弧,竖式笔算等都是算法,至于乘法口诀、珠算口诀更是算法的具体体现。我们知道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算法,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算法,解线性方程组的算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算法等。因此,算法其实是重要的数学对象。 2、探索研究 算法(algorithm)一词源于算术(algorism),即算术方法,是指一个由已知推求未知的运算过程。后来,人们把它推广到一般,把进行某一工作的方法和步骤称为算法。 广义地说,算法就是做某一件事的步骤或程序。菜谱是做菜肴的算法,洗衣机的使用说明书是操作洗衣机的算法,歌谱是一首歌曲的算法。在数学中,主要研究计算机能实现的算法,即按照某种机械程序步骤一定可以得到结果的解决问题的程序。比如解方程的算法、函数求值的算法、作图的算法,等等。 3、例题分析:

高一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全章教案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教学目标: (1)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 (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难点: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⒈定义:一般地,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或集),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或成员)。 2.表示方法:集合通常用大括号{ }或大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而元素用小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3.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 4.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两种) ⑴若a是集合A中的元素,则称a属于集合A,记作a∈A; ⑵若a不是集合A的元素,则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5.常用的数集及记法: 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记作N*或N+;N内排除0的集. 整数集,记作Z;有理数集,记作Q;实数集,记作R; 6.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⑴确定性:给定一个集合,那么任何一个元素在不在这个集合中就确定了。 如:“地球上的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可以构成集合,其元素具有确定性;而“比较大 的数”,“平面点P周围的点”一般不构成集合,因为组成它的元素是不确定的. ⑵互异性:一个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即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出现的。. 如:方程(x-2)(x-1)2=0的解集表示为{1,-2},而不是{1,1,-2} ⑶无序性:即集合中的元素无顺序,可以任意排列、调换。 练1: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⑶大于3小于11的偶数;⑵我国的小河流; ⑶非负奇数;⑷某校2011级新生;⑸血压很高的人; 7.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两种) ⑴若a是集合A中的元素,则称a属于集合A,记作a∈A; ⑵若a不是集合A的元素,则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例如,我们A表示“1~20以内的所有质数”组成的集合,则有3∈A,4?A,等等。 练:A={2,4,8,16},则4∈A,8∈A,32?A. 8.空集:是指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空集不是无;它是内部没有元素的集合。可以将集合想象成一个装有元素的袋子,而空集的袋子是空的,但袋子本身确实是存在的。 用符号?或者{ }表示。

高一英语必修三UNIT2教案

Unit 2 Healthy eating 三维目标 (一).Knowledge aims Let students learn the knowledge of balanced diet and nutrition (二). Ability aims Enable students to talk about their eating. Understand the text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三). Emotional aims Enable the students to learn how to talk about their eating. Develop students’ sense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教学重点 Identify different groups of foods and talk about healthy eating. What kind of food did they provide for their customers, healthy or unhealthy? Why?教学难点 Understand the real meaning of healthy eating. How was the competition going on? Who would win? 教学方法 Fast and careful reading. Asking-and-answering activity to check the Ss’ understanding of the text. 教具准备 computer and a projector. 教学过程 Step1 Greetings Step2 Lead-in Step3 Warming up and speaking 一.Name some food s’name in English 二.Give some proverbs about eating 三.Ask ss what balanced food is. Step4 Reading

高中物理必修一摩擦力教案

青年教师汇报课教案

图时,可以将摩擦力画在物体的重心位置) 5.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静摩擦力的值不会 一直增大。一个木块时,拉力为 6.1N 时木块开始运动,当将两个质量相同的木块叠放在一起时,拉力为12.2N 时木块开始运动,当三个质量相同的木块叠放在一起时,拉力为18.3N 时木块开始运动。也就是说静摩擦力存在一个最大值,称“最大静摩擦 力”,用f max 表示,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刚刚开始运动时需要提供的拉力。 f max=μ0F N ,F N 为正压力;μ0 为最大静 摩擦因数,不同物体间该值一般不 同。 6. 产生条件:(1)相互接触(2)相 互挤压(3)接触面粗糙(4)有相 对运动趋势 三滑动摩擦力 PPT 展示实验:拉动木板使木块与木板发生相对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将木板换成粗糙程度不同的钢板重复实验。 1. 概念:由于物体间具有相对运动而产 生的摩擦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大小:由二力平衡判断,或利用公式f= μF N,F N为正压力;μ 为动摩擦因数,该值与两接触面的材料及粗糙程度有关。 3. 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4.作用点:作用在接触面上。(可以将 摩擦力画在物体的重心位置) 5.产生条件:(1)相互接触(2)相互挤压 (3)接触面粗糙(4)有相对运动 第四部分能力提升练习:(1)教材P59 页例题:在我 国东北寒冷的冬季,雪橇是常见的运输 工具。一个有钢制滑板的雪橇,连同木 料的总重量为 4.9 ×104N。在水平的冰 道上,马要在水平方向用多大的力,才 能够拉着雪橇匀速前进。(已知:钢与 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2 )分析: 雪橇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属于滑动摩擦 力,马拉着雪橇匀速前进时, 学生思考练习题, 将所学知识应用到 解题中,巩固本节 课知识点。

高中数学必修3第三章教案

3.1 随机事件的概率 1、基本概念: (1)必然事件: ; (2)不可能事件: ; (3)确定事件: ; (4)随机事件: ; (5)频数与频率:在 下重复 试验,观察 是否出现,称n 次试验中事件A 出现的次数n A 为事件A 出现的 ;称事件A 出现的比例f n (A)= n n A 为事件A 出现的频率。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 ,如果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 发生的频率f n (A)稳定在 ,把这个常数记作P (A ),称为事件A 的 。 (6)似然法与极大似然法: 例1 判断下列事件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 (1)“抛一石块,下落”. (2)“在标准大气压下且温度低于0℃时,冰融化”; (3)“某人射击一次,中靶”; (4)“如果a >b ,那么a -b >0”; (5)“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 (6)“导体通电后,发热”; (7)“从分别标有号数1,2,3,4,5的5张标签中任取一张,得到4号签”; (8)“某电话机在1分钟内收到2次呼叫”;(9)“没有水份,种子能发芽”; (10)“在常温下,焊锡熔化”. 例2 某射手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射击,结果如下表所示: (1)填写表中击中靶心的频率; (2)这个射手射击一次,击中靶心的概率约是什么? 例3 某人进行打靶练习,共射击10次,其中有2次中10环,有3次环中9环,有4次中8环,有1次未中靶,试计算此人中靶的概率,假设此人射击1次,试问中靶的概率约为多大?中10环的概率约为多大? 课堂练习 1.将一枚硬币向上抛掷10次,其中正面向上恰有5次是( ) A .必然事件 B .随机事件 C .不可能事件 D .无法确定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任一事件的概率总在(0.1)内 B .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不一定为0 C .必然事件的概率一定为1 D .以上均不对 3.下列事件中随机事件的个数为 ( ) (1) 物体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2) 方程2 230x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2Healthyeatingword全单元教案

Unit 2 Healthy eating 技能目标Skill Goals Talk about healthy diet Make suggestions or giving advice on diet Distinguish the meanings of Modal verbs Make a balanced menu 功能句式Practice talking about your ideas Yes, I think so. I don’t think so. I agree. I don’t agree. That’s correct. Exactly. That’s exactly my opinion. You’re quite right. I don’t think you are right. I quite agree with you. I’m afraid I don’t agree / disagr ee with you. Of course not. I’m afraid not. All right. That’s a good idea. Certainly. / Sure. No problem. Practice giving advice and suggestions You must / must not... 词汇1. 四会词汇 diet, nut, bean, pea, cucumber, eggplant, pepper, mushroom, peach, lemon, balance, barbecue, mutton, roast, fry, stir-fry, ought, bacon, slim, curiosity, hostess, raw, vinegar, lie, customer, discount, weakness, strength, consult, fiber, digest, carrot, debt, glare, spy, limit, benefit, breast, garlic, sigh, combine 2. 认读词汇 protective, spaghetti, protein, crisp, kebab, sugary, muscle, calmly, cooperation 3. 词组 get away from, balanced diet, ought to, lose weight, tell a lie, win… back, earn one’s living, in debt, spy on, cut down, before long, put on weight 语法The use of ought to 1. Statements You ought to cook fresh vegetables and meat without too much fat if you want to stay slim. You ought not to eat the same kind of food at every meal. 2. Difficulty

物理必修一第三章复习教案

第三章 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知识总结: 产生:①物体直接接触,②接触处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 方向: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与受力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同 ①在接触面上产生的弹力的方向与面垂直; ②绳产生的弹力方向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产生:①物体直接接触,②接触处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 方向: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与受力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同 ①在接触面上产生的弹力的方向与面垂直; ②绳产生的弹力方向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产生:①物体接触且挤压②接触面粗糙③有相对运动 方向:沿着接触面的切线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大小:f=u N 产生:①物体接触且挤压②接触面粗糙③有相对运动 方向:沿着接触面的切线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大小:f=u N 产生:①物体接触且挤压②接触面粗糙③有相对运动趋势 方向:沿接触面的切线,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大小:0<f≤ fm 产生:①物体接触且挤压②接触面粗糙③有相对运动趋势 方向:沿接触面的切线,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大小:0<f≤ fm 滑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静摩 擦力 静摩 擦力 摩擦力 摩擦力 弹力 弹力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与分解

合力与分力:等效代替关系 遵守的定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合力范围:≤F≤F1+F2 合力与分力:等效代替关系 遵守的定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合力范围:≤F≤F1+F2 两种常 见的力 两种常 见的力 力 力 物体的平衡 物体的平衡 3.1 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学习重点: 1. 弹力有无的判断。 2. 弹力方向的判断。 主要内容: 一、形变 物体的形状和体积的改变叫形变。 1.形变产生的原因是受到了外力作用。任何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都能发生形变。只是形变的明显程度不同。把微小变化放大以利于观察或测量的实验方法,叫“微量放大法”。2.形变的分类 A.弹性形变: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够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如弹簧、钢条在通常情况下发生的形变都叫做弹性形变。 B.非弹性形变:在外力停止作用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如保险丝、橡皮泥等发生的形变都叫做塑性形变(非弹性形变)。 注意:如果对弹簧、钢条用力过大,使之形变超过一定限度,既使撤去外力,也不能完全恢复原状,这个限度叫弹性限度。在弹性限度内,弹簧、钢条发生的形变都是弹性形变。二、弹力 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高一化学必修第三章教案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1、甲烷是天然气、沼气、油田气和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 2、甲烷的分子式为电子式为 结构式为 3、甲烷分子是一种对称的正四面体结构,碳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而四个氢原子分别位于 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上,四个C---H键强度相同。 4、甲烷的性质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5、甲烷很稳定,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也不与强酸、强碱反应。 6、甲烷的氧化反应 甲烷可以在空气(或氧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化学方程式: 7、甲烷的取代反应: 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的某些原子基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继续反应: 反应式: 例在光照下,将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l2充分反应,得到产物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A CH3Cl B CH2Cl2 C CCl4 D H Cl 例将装有甲烷与氯气混合气的一支试管倒扣在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水槽 中,经光照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化学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烷烃的通式: ④密度增大。烷烃易溶于有机溶剂,难溶于水。 9、烷烃的化学性质。 氧化反应:烷烃完全燃烧的通式: 烷烃与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不发生反应,不能与强酸和强碱溶液反应。 取代反应 例:一定量甲烷燃烧后得到CO、CO2和水蒸气,混合气体共重49.6 g,通过无水CaCl2时,CaCl2增重25.2 g,则CO2的质量为( ) A.12.5 g B.13.2 g C.19.7 g D.24.4 g 例有一类最简单的有机硅化合物叫硅烷,它的分子组成与烷烃相似。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 A.硅烷的分子通式为Si n H2n+2 B.甲硅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硅和水 C.甲硅烷的密度小于甲烷 D.甲硅烷能发生取代反应

高一英语必修三unit2healthyeatingwearewhatweeat优质课说课教案

高一英语必修三 Unit2 Healthy eating WE ARE WHAT WE EAT 优质课说课教案 一、说教材教学内容分析 WE ARE WHAT WE EAT是一篇介绍“饮食习惯”的文章,包括传统饮食习惯的改变,基于食物 营养和饮食信仰的日常饮食选择以及营养补充胶囊和减肥 食谱的必要与否。旨在让学生明白健康的饮食习惯的养成是 拥有健康体魄的前提,健康体魄是融人21世纪,面对社会 挑战的保证。本篇文章生词量较大,知识含量较高,标题较 抽象,各段主题句分布不太明显。且大部分学生对饮食与健 康的关系了解较少。因此,本文的学习难度较大。教学目 标根据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关于阅读课主 要教学目标的具体描述,结合本课教学内容,具体从语言知 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三个方面制定如下教学 目标。 1. 语言知识目标: a)使学生了解protein, calcium 等基本营养成分的来源和主要功能,健康的饮食习惯是健康 的保证,以及素食主义等信息。 b)学习掌握有关营养成分 与食物的词汇,如:protein、calcium 、carbohydrate 、fibre、 mineral、 vitamin 、vegetarian & vegan、 green food and clean food 、eco-food and organic food等, 以及 keep up with ,The same goes for…以及as 和only 引导的倒装句的用法。 2. 语言技能目标: a)使学生

学会克服生词障碍,通过略读,寻找文章的主题句,理清文 章的总体框架与脉络;通过查读,捕捉文章的重要细节,理 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b) 使学生学会运用各种猜词技巧,猜 测部分生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的含义。 c)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用英语为自己所熟悉的一个人设计一份“healthy diet”,并阐明设计的依据。 3.情感态度与文化意识目标: a)使学生学会审视自己、审视食物,提高养 成健康饮食习惯的意识。 b)使学生懂得:健康是做好一切 事情的根本。要想有强健的体魄,除了合理安排好一天的生 活以外,还需要有科学、卫生的饮食习惯,每天一定量的体 育活动和体力劳动。青少年必须有健康的身体,长大以后才 能成为一位具有现代科学文化,适合时代要求的合格劳动 者。 c)使学生学会关心他人,体贴他人,并养成较强的合 作意识。 d)让学生了解一些不同的饮食观念及主张,加深 对世界饮食文化的了解,弘扬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精髓,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关于读的技能目标的具体描述,结合高 一学生实际和对教材内容的科学分析,确定本环节的主要教 学重点和难点是: 1.重点 1)让学生认识到饮食对健康的 重要影响。 2)侧重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性结构的把握, 突出培养学生以下3个方面的能力: a.文章中心把握能力。 b.根据主题快速捕捉文章重点细节的能力。 c.猜词能力。

hao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第三章)

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学习目标: 1. 知道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在具体问题中能找出施 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 知道力是矢量,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和决定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在具体问题中 能画出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3. 知道力的两种分类方法。 4. 知道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5.知道重心的概念以及均匀物体重心的位置。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主要内容: 一、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力的物质性: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力的相互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3.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方式有两种:①直接接触②不直接接触 4.力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力具有矢量性。力的大小用测力计(弹簧秤)来测 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N(牛)。通常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 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决定了力的作用效果。若其中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则力 的作用效果也将变化。 5.力的作用效果 ①使受力物体发生形变; ②使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力的作用效果是由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共同决定的。例如用脚踢足球时,用 力的大小不同,足球飞出的远近不同;用力的方向不同,足球飞出的方向不同; 击球的部位不同,球的旋转方向不同。 二、力的图示 1.力可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它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它的指向(箭头所 指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头或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力的方向所沿的直线叫力 的作用线。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这是把抽象的力直观而形象地表 示出来的一种方法。 2.画力的图示的步骤 ①选定标度:画出某一长度的线段表示一定大小的力,并把该线段所表示的力的 大小写在该线段的上方。所选标度要适当(力的图示上刻度不能过少,也不能 多而密,要便于作图计算),一般标度的大小应是所图示的力的1/n,n为除“1” 以外的正整数。 ②画一个方块或一个点表示受力物体,并确定力的作用点。 ③从力的作用点开始,沿力的作用方向画一线段(根据所选标度和力的大小确定 线段的长度),并在线段上加上刻度(垂直于力线段的小短线)。 ④在表示力的线段的末端画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在箭头的旁边标出表示这个力 的字母或数值。

最新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第一章《函数及其表示》教案(第2课时)

课后训练 整体设计 教学分析 课本从引进函数概念开始就比较注重函数的不同表示方法:解析法,图象法,列表法.函数的不同表示方法能丰富对函数的认识,帮助理解抽象的函数概念.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可以使函数在形与数两方面的结合得到更充分的表现,使学生通过函数的学习更好地体会数形结合这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因此,在研究函数时,要充分发挥图象的直观作用.在研究图象时,又要注意代数刻画以求思考和表述的精确性.课本将映射作为函数的一种推广,这与传统的处理方式有了逻辑顺序上的变化.这样处理,主要是想较好地衔接初中的学习,让学生将更多的精力集中理解函数的概念,同时,也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 三维目标 1.了解函数的一些基本表示法(列表法、图象法、解析法),会根据不同实际情境选择合适的方法表示函数,树立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 2.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提高应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3.会用描点法画一些简单函数的图象,培养学生应用函数的图象解决问题的能力.4.了解映射的概念及表示方法,会利用映射的概念来判断“对应关系”是否是映射,感受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和映射概念中的作用,提高对数学高度抽象性和广泛应用性的进一步认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分段函数和映射的概念. 教学难点:分段函数的表示及其图象,映射概念的理解.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作者:张新军 导入新课 思路1.语言是沟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的,同样的祝福又有着不同的表示方法.例如,简体中文中的“生日快乐!”用繁体中文为:生日快樂!英文为:Happy Birthday!法文是Bon Anniversaire!德文是Alles Gute Zum Geburtstag!印度尼西亚文是Selamat Ulang Tahun!……那么对于函数,又有什么不同的表示方法呢?引出课题:函数的表示法. 思路2.我们前面已经学习了函数的定义,函数的定义域的求法,函数值的求法,两个函数是否相同的判定方法,那么函数的表示方法常用的有哪些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推进新课 新知探究 提出问题 初中学过的三种表示法:解析法、图象法和列表法各是怎样表示函数的? 讨论结果:(1)解析法: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这种表示方法叫做解析法,这个数学表达式叫做函数的解析式. (2)图象法:以自变量x的取值为横坐标,对应的函数值y为纵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各个点,这些点构成了函数的图象,这种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图象法. (3)列表法:列一个两行多列的表格,第一行是自变量的取值,第二行是对应的函数值,这种用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列表法. 应用示例 例1某种笔记本的单价是5元,买x(x∈{1,2,3,4,5})个笔记本需要y元,试用三种表示法表示函数y=f(x).

高中数学古典概率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3.2.1 古典概型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高中数学3(必修)第三章概率的第二节古典概型的第一课时,是在随机事件的概率之后,几何概型之前,尚未学习排列组合的情况下教学的.古典概型是一种特殊的数学模型,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概率模型,在概率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学好古典概型可以为其他概率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有利于理解概率的概念,有利于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有利于解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通过模拟试验让学生理解古典概型的特征:试验结果的有限性和每一个试验结果出现的等可能性,观察类比各个试验,归纳总结出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体现了化归的重要思想,掌握列举法,学会运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概率的计算问题. 概率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让学生了解随机现象与概率的意义,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以科学的态度评价身边的一些随机现象.适当地增加学生合作学习交流的机会,尽量地让学生自己举出生活和学习中与古典概型有关的实例.使得学生在体会概率意义的同时,感受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古典概型的两大特点:1)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2)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2)掌握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P (A )=总的基本事件个数 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A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具体的概率问题的探究,感知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模拟试验,感知应用数字解决问题的方法,自觉养成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数学与探究活动,体会理论来源于实践并应用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古典概型的概念及利用古典概型求解随机事件的概率. 教学难点:如何判断一个试验是否是古典概型,分清在一个古典概型中某随机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和试验中基本事件的总数.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思路1 (1)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结果只有2个,即“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它们都是随机事件. (2)一个盒子中有10个完全相同的球,分别标以号码1,2,3,...,10,从中任取一球,只有10种不同的结果,即标号为1,2,3, (10) 思考讨论根据上述情况,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为此我们学习古典概型,教师板书课题. 思路2 将扑克牌(52张)反扣在桌上,先从中任意抽取一张,那么抽到的牌为红心的概率有多大?是否一定要进行大量的重复试验,用“出现红心”这一事件的频率估计概率?这样工作量较大且不够准确.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吗?把“抽到红心”记为事件B,那么事件B 相当于“抽到红心1”,“抽到红心2”,…,“抽到红

必修1.第一章教案doc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 置。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3、培养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物质性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性认识。 2、利用图表分析法和比较法自主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2、通过图片激发地理审美情趣。 3 通过运用资料探讨地理问题,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教学难点: 1、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2、其他星球为什么没有生命?与地球对比 教学方法: 列表比较法、分析法、图示法、讲述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有一首儿歌,不知道大家是否熟悉,请看投影(PPT)“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空放光明,好像无数小眼睛……” 生:熟悉或者不熟悉 师:请同学闭上眼睛,结合自己平时媒体上介绍的宇宙,想象一下自己遨游在太空中,自由飞翔。 生:自由想象 【讲授新课】 师:请同学们观看行星与恒星的图片,进而引出天体的概念--天体 板书: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 天体 天体是就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而言的,是各种星体和星际物质的通称,例如恒星(包括太阳)、星云、行星(包括地球火星)、卫星(包括月球)、小行星、彗星、流星等。 师:天体不是独立存在,宇宙中有很多天体,大家一起共同组成天体系统。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 对天体系统的级别进行介绍。(PPT) 师:请同学们思考并完成天体系统层次的填图。 生:思考并填图 过度:展示八大行星的图片和资料,同时向学生讲述冥王星退出太阳系的资料。 板书:二. 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八大行星运动特征 请学生比较地球和其他星球的不同之处,并总结规律 板书:2. 八大行星结构特征 过渡:播放充满生机地球的视频,请同学们思考,小组讨论,师生互动,教师归纳总结。师:(PPT) 板书:三. 存在生命的行星 1. 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一直比较稳定。 生命存在的条件: 1. 合适的温度 2. 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3. 液体水 板书:2. 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宇宙环境: 1.太阳光照的条件比较稳定 2.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板书:3. 地球自身具备有生物生成所需的温度、大气、水等条件。 思考:除上述条件外,地球还具备了什么有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 师: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最后画龙点睛(PPT)。 板书设计: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 天体 2. 天体系统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2教案

Unit 2. Healthy Eating 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1.Topics:Problems with diet ;Balanced diet and nutrition 2.Words and expressions 3.Functions: 1)Suggestions and advice You must /must not… ; What should I do? I think you ought to …; I suppose you had better… Perhaps you should… Do you think you could give me some advice? 2)Seeing doctors What’s the matter? What’s wrong? What seems to be the trouble? How long have you been like this? 3)Agreement and disagreement. I don’t agree. Of cause not. I don’t think so. All right. That’s a good idea. No problem. Certainly /sure Yes, I think so. I’m afraid not. 4. Grammar: The use of ought to You ought to cook fresh vegetables and meat without too much fat If you want to stay slim. You ought not to eat the same kind of food at every meal.

数学北师大版必修3教案: 第三章概率1.1

第三章概率 本章教材分析 随机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概率论就是研究客观世界中随机现象规律的科学,它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为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对生活中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刻画,概率的知识可以帮助人们作出合理的决策.概率的基础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应付变化和不确定事件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以随机的观点来认识世界的意识,是每一个未来公民生活和工作的必备常识,也是其进一步学习所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概率成为高中必修课,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的. 教科书首先通过学生掷图钉的活动以及阅读材料,让学生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然后,通过活动让学生澄清生活中的一些对概率的错误认识,进一步体会频率的稳定性和随机的思想,随机思想贯穿始终.其次,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古典概型的两个基本特征及其概率计算公式,初步学会把一些实际问题转化为古典概型,了解可以建立不同的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和对立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以及它们在古典概率计算中的应用. 最后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模拟方法估计概率的实际应用,初步体会几何概型的意义,能够运用模拟方法估计概率. 值得注意的是:数学教学是师生交流、互动和互相促进的过程,在教学中,应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1.注意联系实际,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从而建立随机观念.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随机现象,教师可以通过大量的随机现象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学习概率知识的必要性及概率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建立随机观念,让学生认识到随机事件的概率确实是存在的,概率就在我们身边. 2.设置丰富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利用教科书中“思考交流”“动手实践”等栏目提供的问题情境,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思考交流”“动手实践”等栏目,教师一定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实践,并适时给予引导.教学时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让学生活动形同虚设,而应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前提下注重知识的落实和能力的提高. 3.通过一些简单的例子关注建立概率模型的思想及模拟方法的应用,注意控制难度.古典概率计算的教学,应让学生在理解古典概型的两个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初步学会把一些实际问题转化为古典概型,并会用列举法计算出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教学的重点不要放在“如何计数”上,这也是把排列组合安排为选修内容的原因之一.古典概率的计算可提倡一题多解,但对于一个实际问题,建立不同的概率模型来解决,一般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应通过一些简单的例子让学生体会建立概率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教科书在练习和习题中配有一些可建立不同的模型来解决的题目,教师应结合这些题的讲解,突出建模的思想.此外,教学时应重点强调对古典概型基本特征的理解及用画树状图和列表的方法列举出所有可能结果,同时应让学生注意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及对立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的运用. 用模拟方法估计概率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体会几何概型的意义,并能够运用模拟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时难度控制在例题和习题的水平即可,不要补充太多太难的题.由于我国很多地方还没有普及计算机(甚至还没有普及计算器),教科书在用随机数进行模拟时仅要求用随机数表产生随机数,而用计算机(计算器)产生随机数则作为了解.但随着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