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试论王阳明“至善”思想与无滞之境

(论文)试论王阳明“至善”思想与无滞之境
(论文)试论王阳明“至善”思想与无滞之境

试论王阳明的“至善”思想与无滞之境

“至善”二字出自《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学》开篇就表明宗旨,大学之道要“止于至善”,而之后紧跟着的句子是儒家的代表性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然而,这些是否是至善的解释,至善的内涵究竟有具体是什么,以及如何达到至善?后世都有不同的理解。

《论语》没有提到“至善”,孔子只是教导弟子如何成为一个君子。孔子不言至善,但他做到了“至善”。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也成为了后世儒者一生努力的目标。当然,我把这个当做孔子的“至善”论。当然,这是我自己的观点。而有人会说儒家的“至善”应当是“中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或者是“仁、义、礼、智、信”兼备,但是我认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终极目标是成为“君子”,君子是一种修养与所达到的境界。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这边是境界,从根本上来说孔子是教导弟子如何成为一个有境界的君子。

王阳明的“至善”论与境界是与孔子一脉相承的。王阳明在答欧阳崇一时说:“君子之酬酢万变,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斟酌调停,无非是致其良知,以求自慊而已。”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与孔子所提倡的“君子”很相似,那种情绪主体的无滞性,或者是人生境界的无滞性一脉相承。

“物来顺应”是王阳明“至善”论的主要特点,追求的是一种三教合一之后的无滞之境。与孔子的“不忧”、“不惑”、“不惧”、“从心所欲,不逾矩”,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又有不同。孔子无“至善”论,但可以将他关于“君子”与“仁”的论述归纳为某种要达到的境界,一种是人生的境界,一种是道德境界。其中包

含有无滞之境的特征。可以说王阳明“至善”思想中的“无滞”之境继承了孔子思想的精髓,但又饱含有儒释道合一的儒家新境界。接下来我将重点分析。

“至善”与无滞之境思想的内涵

王阳明晚年在征思田之前与门人在天泉桥论道,就王龙溪与钱德洪之争而提出著名的“王门四句诀”:“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的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至善”在阳明先生的思想中与无善无恶等同。“至善者,心之本体”,“良知是天理之照明灵觉处,故良知即天理。”王阳明认为,有的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圣人,是因为他们的内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这就类似于精金之所以能够成为“精”,是因为其具有充足的成色而没有铅铜之杂。“金到足色方是精,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然圣人之才力,亦是大小不同,犹金之分两有轻重。”

王阳明认为人心是至善至美的,“人人心中都有一个仲尼”,也就意味着人人都有成为圣人的潜质,但是这种潜质或天性会被蒙蔽,参入杂质,最终的修养要靠“致良知”,人生是要通过良知与自己的行为结合起来,达到“知行合一”,让自己合乎天理。而不是把天理与人性对立起来。

关于无滞之境,王阳明也指出:“人心本体原是明莹无滞的,原是个未发之中”。人心本是自足自清的,无善无恶,空无一物,有点类似西方的“白板说”,王阳明随后又说:“心之本体原无一物,一向着意去好善恶恶,便又多了这分意思,便不是廓然大公。”人心本来空无一物,只是由于人的“着意”于善恶,于是产生了善恶之分。这一思想受到了孟子“不动心”之论的影响,他在辨析孟子与告子“不动心”之差异时,王阳明认为:“告子是硬把捉着此心,要他不动,孟子却是集义到自然不动”,“心之本体原自不动”。

在王阳明看来,“着意”便是动,便于心体有“贻累”,有所滞,心体无善无恶就是无所滞。因此所谓对于“至善”的追求,超脱人世中的“着意”,去除心之“贻累”,是最终回到无所滞的“心之本体”,达到一种无所滞之境。由此看来,“至善”是王阳明心学的出发点,无滞之境应当就是他所要达到的终点。中间的过

程就是王阳明的“致良知”,这个过程没有终点,总是让人心的修炼趋近于合乎“天理”。无滞之境,我把它看做这种人心合乎“天理”的人生境界。

“至善”与无滞之境思想的产生

王阳明“至善”与无滞之境思想主要产生于一下几个方面。一、生死观念是“至善”思想的源头,“心为本体”理论的确立。

在古籍中我们通常发现在印象中观念相差很大的理论,也会有惊人的相似点,其中有三条文献就是这样。

第一条是在《论语·子罕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第二条是在《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第三条是在王阳明《答顾东桥书》:“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而必曰穷天下之理,是殆以吾心之良知为未足,而必外求于天下之广以裨补增益之,是犹析心与理而为而也。”

前两句中,无论孔子还是庄子,都是在时空的无限中,生发出一种对人自身的渺小存在的感悟。不同的是孔子选择的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庄子选择的是“无为”,“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庄子·外篇·天运》)

第三句就是王阳明悟道后的思想,“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对于王阳明来说,在“格竹”失败之后,并未立即走向前人陆九渊的心学道路,而是在经历生死来到龙场之后走向心学。

关于这段生命体验,王阳明在《朱子晚年定论》的序言中说:“其后谪官龙场,居夷处困,动心忍性之余,恍若有悟,体验探求,再更寒暑,证诸五经、四子,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也。”

在这一句中王阳明对在自己心学的转向表明了心迹。人生的苦难,特别是生死的考验促使其对生命最终的意义进行思考,这成了他心学转变的主要动机。也许是历代儒者在看到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之后就很少对生死进行思考,并将生死的玄妙讨论归之于佛道,自己置身事外。总之,到了王阳明,中国古代的这种可贵的人文精神才又一次复兴,这一点后面还会再加论述。

经历了这次的人生低谷,王阳明自此实现了对生死的超脱,他说:“君子之所谓洒落者,非旷荡放逸之谓也,乃其心体不累于欲,无入而不自得之谓耳。”这是王阳明心学的起点,王阳明在

《大学问》一书中说:“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所谓“大人”其境界已经无滞于物,超脱“患难”、“死生”,可以说是王阳明心中理想的圣人之境。

二、继承发挥孟子、陆九渊心学,由性善论发展出“至善”论。

《论语》中处处透露出性善论的影子,但并未明确谈及。《论语·阳货》中孔子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并不看重人本性如何,而是把重点放在“习”上,所以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真正提出性善论的是孟子。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认为人与禽兽的差别很小,其本质差异就是人本性中具有“仁义”这样的善存在,“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即性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依据,也是每个人都具备的,这就是孟子的性善论。

“万物皆备于我”是心学的出发点,陆九渊对此进行了大力的发扬。关于性善的问题,王阳明继承了这些思想,将孟子“性善论”作为其“心学”的逻辑基础。

对于人性之善的产生,孟子强调其为先天具有的“良知”、“良能”,人之“本心”固为善,并以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为发端,扩充为仁义礼智“四德”,并没有指明其具体生于何物,王阳明则提出:“天是性之原”,“良知是天植灵根”,“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良知即是天理”,将人的良知归于天命,“天”之绝对存在性决定了人性之善的“生生不息”,“至善”作为无善无恶的心之本体也就有了最根本的来源,那就是潜藏在人心的“天理”。

孟子言性善,并没有将善恶对立起来,往往将“善”与“不善”作为一对命题来讨论。孟子曰:“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

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他认为人性本善,没有“不善”的,显现出来的所谓“不善”是受外物影响而致的,是“四端”不扩充的结果,只是“善”的未完成形式。前面已经提过在心学上孟子的开创意义。

王阳明的“良知说”理论正是源自于孟子的学说,即源自孟子的“四端说”和“良知说”。最突出的特点是,王阳明提出了“良知是谓圣”的观点。王阳明在其“良知诗”中就直白地说道:“人人心中有个仲尼”,也就是认为人人内心之中均有个“圣人”,而人们心中的这个“圣人”并非现成的符合圣人规范的“圣人”,而仅仅是潜藏于内心深处的“圣人”,因为人们内心均可能受到私欲的蔽障。在人性本善的基础上,人的境界是一个不断地发展提升,这是一个不断扩充的过程。

王阳明在继承了孟子的性善论的基础上进行发挥形成“至善”论。他认为:“至善者,心之本体。本体上才过当些子,便是恶了。不是有一个善,却又有一个恶来相对也。故善恶只是一物”。王阳明提出的“至善”是无善无恶的,“至善者,心之本体”。而本体上有所着意,即受到杂物的蒙蔽产生了善恶。因此他认为善恶本是一体,只是呈现出了两种形式,并不是对立存在的。

三、人生经历促成“至善”与无滞之境的思想。

《论语·为政》:“子曰:君子不器。”对于这句话的解释众说纷纭,一般的解释是“作为君子,不能囿于一技之长,不能只求学到一两门或多门手艺,不能只求职业发财致富,而当“志于道”,从万象纷呈的世界里边,去悟到那个众人以下所不能把握的冥冥天道,从而以不变应万变。”还有种说法是:“君子不会拘泥于形式教条。”无论哪种解释,“君子不器”都是一个儒者达到“至善”的标准。“君子不器”才能达到某种超出众人的境界或品质。就像孟子在《孟子·滕文公下》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些品质也是儒者应有的修养。

王阳明的在立德、立功、立言上都足以不朽,被称为完人。但这并不是说他已经达到“至善”,只能是说明了王阳明切身履行了“君子不器”的思想。不执着局限于立德、立功、立言单个方面,超越了这些虚幻之物,从而有着更广阔的境界。因此“君子不器”

与君子不滞,在我看来有内在的相关性。同时反过来看,君子不器可能也暗含着对君子的先天心性的自信,而这心性与《论语》中透露出的性本善有莫大关联。

而王阳明“至善”思想也是在人生的苦难中逐渐体认的。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心之本体”、“致良知”等思想,是基于在漫长人生的经历与思考中得到的。王阳明的思想并不是很快就成熟的,其中有几次大的观念转变。王阳明高弟钱德洪在《刻文录叙说》中提及:“先生之学凡三变,其为教也亦三变:少之时驰骋于辞章;已而出入二氏;继乃居夷处困,豁然有得于圣贤之旨:是三变而至道也。居贵阳时,首与学者为‘知行合一’之说;自滁阳后,多教学者静坐;江右以来,始单提“致良知”三字,直指本体,令学者言下有悟:是教亦三变也。”

“致良知”是王阳明晚年形成的学说,是他全部学说的理论结晶。王阳明对“致良知”有很多次的表述,如“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 是圣人教人第一义”,“致良知三字, 真圣门正法眼藏”,“吾平生讲学, 只是`致良知' 三字” 。以上充分表现出他对致良知说的推崇和自信。“致良知”是“至善”思想终极表现,王阳明希望通过“致良知”获得对“天理”的体认与达到自我的满足与精神的超脱。其终极目的是为了去除人心的障蔽达到“至善”,这些障蔽包括世俗的烦闷、生死的困惑与患难的忧惧。

王阳明的“致良知”是其“体认之学”代表思想。其产生于王阳明自身经历有密切联系。据《年谱三》记载:“先生五十岁……始揭致良知之教。先生闻前十日武宗驾入宫,始舒忧念。自经宸濠、忠、泰之变,益信良知真足以忘患难,出生死。”王阳明自己也说:“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他揭示良知不仅仅是将自己解脱于世俗烦闷之中,以求自得,更是“以醒群梦”,唤醒世人的是非之心。

“致良知”是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王门四句诀”:“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的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将心之本体定为无善无恶,无善无恶即为“至善”,既然人性本善,就可以无所牵滞,只要可以“致良知”,就可以“物来顺应”,不为物所殆。继而就是王阳明所说的:“君子之所谓洒落者,非旷荡放逸之谓也,乃其心体不累于欲,无入而不自得之谓耳。”。这便可以实现内心的自足,便可以“忘患难、出生死”,这也就达到了王阳明心中的“至善”。王阳

明常言乐,认为“乐是心之本体”,他还曾作《为善最乐文》称赞不为物欲所遮蔽,只为善而产生的“优优荡荡,心逸日休”之乐。这样的自得之乐也是“至善”之心与无滞之境的终极追求。

无滞之境思想的来源与比较

对于王阳明无住无滞之境的理论来源, 有这不同说法。王阳明早年对佛教道教都很感兴趣,后来的理论体系的形成也是有明显的儒释道合一的特征。因此有一种看法就是认为王阳明的无滞境界有赖于佛道的开悟。慧能讲“无念为宗”, “无住为本” 。他的无念并不是什么都不想, 而是指不执着于任何念头。受《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影响, 慧能也讲无住, 他认为人所本具的真如佛性是无所系绊、无所住念的。

还有一种看法是受道家的影响。在对于至善理论的解读中我就注意到王阳明与庄子在时空感悟上德相似。庄子的逍遥游其实也就是一种无滞之境,《庄子》中说:“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体现的是对人世是非的超脱,内心自足,不为他人所滞;王弼在注释中也提到:“圣人之情应物而无累于物” ,是对于“物”的超脱。郭象也提到:“圣人常游外以冥内, 无心于顺有, 故虽终日见形而神气无变, 俯仰万机而淡然自若” ,所要达到的是精神的超脱。唐代著名的道士王玄览在《玄珠录》中说:“勿举心向有, 勿举心向无, 勿举心向有无, 勿举心向无有。” 实际也是劝世人持无滞的人生观。

儒家本身也是具有无滞思想的,当然这种无滞更是一种戴着脚镣跳舞。并非像佛教与道教的彻底超脱,体现为“物来顺应”的特征。“至善”的思想在论语就已经有了,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种自得之乐的“善”,并非一般人可以达到,所以颜回被称为复圣。

孟子曰:“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故者以利为本。”朱熹在《孟子集注》说:“性者,人物所得以生之理也。故者,其已然之迹,若所谓天下之故者也。利,犹顺也,语其自然之势也……然其所谓故者,又必本其自然之势,如人之善、水之下,非有所矫揉造作而然者也。” 其中提到了人性“非有所矫揉造作而然者也”,并且万物之性都应顺其自然。但与佛道不同的是,儒家根本上是入世的,入世之后心性便不会那么超脱,会有君臣、父子、夫妇、朋友等人际关系,“学而优则仕”又不可能超脱社会中各种复杂关系。

因此儒家的圣人境界就像孟子对孔子评价:“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这其实就是王阳明所推崇的“外圣内王”的儒家境界,“内圣”:如曾子的“一日三省”、《中庸》的“慎独”和孟子的“求放心”。“外王”:如孔子的“以天下为己任”、“知其不可而为之”和孟子的“达者兼济天下”、“当今之世, 舍我其谁” 。由此在达到内心的和谐与自足,这可以视为儒家的不滞之境。

王阳明的心学也吸收的有佛教的无滞智慧,例如关于“心”的论述,“人心本体原是明莹无滞的” ;还有关于良知的论述,“良知之体皦如明镜, 略无纤翳。妍媸之来, 随物见形……一过而不留” 。王阳明提出:“心体上着不得一念留滞”,“这一念不但是私念, 便好的念头, 亦着不得些子。”

“一念”的概念是吸收于佛教,佛教天台宗有“一念三千”、“一念三观”的说法。《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中有关词条的解释是:“天台宗之观法,观一念之心而具三千诸法也。一心三观,北齐慧文禅师于中论发之。一念三千,天台大师于法华经发之。三千者,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境界为界,据由圆融之妙理。此十界互具十界,则相乘而为百界,百界一一有性,相,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十如之义,则相乘而为千如,此千如各有众生,国土,五阴三世间之别,则相乘而为三千世间。于是一切之法尽矣。”对于“一念”王阳明认为这是善恶的来源,是心之蔽障的来源。无论是“私念”还是“好的念头”都会造成心体上的“留滞”,因此都是要不得的。

总之,王阳明的伟大正在于类似的博采众长,他将佛家的思想与儒家的思想结合,将儒家的思想推向新的高度。作为一代大儒的王阳明,他所提出的“不滞”成为了一种“内圣外王”的修养。这些也是王阳明的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王阳明自身的人生经历也很好的诠释了“内圣外王”这一点。

王阳明无滞之境思想的特点

王阳明的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也必然造成其思想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其无滞之境思想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万物一体的人文性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到:“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 是人心一点灵明。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是一体。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耳。”

这受道教的影响很明显。例如葛洪说道本体:“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生,神得一以灵… …春得一以发,夏得一以长,秋得一以收,冬得一以藏。”将天地万物视为一体,相辅相成。

“万物一体”也是孟子积极倡导的儒家重要命题,孟子也曾经说过“万物皆备于我”。王阳明对儒学中的上述观点予以较好地继承,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有我之境界。王阳明将人心与万物融为一体,将人与天地并列﹐如陆九渊所说:“人心至灵﹐此理至明﹔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王阳明也由此赋予人极高的地位,给人心以博大的境界。通过修炼,无滞于物,人人皆可成圣,达到儒家的圣人之境。这是对儒学中的人文精神予以积极肯定。因此有人将王阳明的这些观点看作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二、精神境界的超越性

境界作为一种普遍性学说,确是儒家、释家、道家所共有的。例如佛教讲境界有两种意义:一指“十八界”中的“六境”(亦名六尘),包括色、声、香、味、触、法,是眼、耳、鼻、舌等六根展开活动的对象。也许三者各有特色,但相似点也是明显的,那就是都具有精神境界的超越性。

蒙培元认为:境界离不开生命体验。体验的最高形式是本体体验,最终要进入一种境界。体验虽然有认知、体认的成分,但主要是情感体验,其结果是得到心中之乐,即审美境界。这也是人生幸福的最高标志。它与物质追求、物质享受之乐,不是一回事。道家和儒家有“寡欲”之说,这并不是取消人的物质欲望,但是要减少物质追求,更不能以物质享受为唯一目的,这样做是为了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得到真正的快乐。道家有“至乐”,佛教有“极乐”,儒家则有“孔颜之乐”。

王阳明一生历经磨难,九死一生,每一次磨难都让他更加深入地思考人生,这种生命的体验客观上促进了他的理论的形成。王阳明说:“自经宸濠、忠、泰之变,益信良知真足以忘患难,出生

死。”同时在人生的坎坷中也逐渐形成了“闲其情”、“安其性”的心灵境界,而此种境界能够恰好契合人们在人生旅途之中安身立命、超脱人世生死患难的内心渴望。

哲学家冯友兰在《新原人》提出人生的四个境界,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王阳明的一生很好的解释了这一点,而王阳明的不滞之境,应该就是对天地境界的一种表述。关于天地境界冯友兰说:“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天地境界。”王阳明所追求的“忘患难”、“出生死”、“廓然大公”不也正是天地境界的很好例证吗。

三、淡泊宁静出世性

王阳明在归宗儒学后, 常常以儒家之风骨融合道学虚静之情怀。他所留下的大量诗作便是明证。如《香山次韵》:“岩树坐来静, 壁萝春自闲。楼台星斗上, 钟磬翠微间。顿息尘寰念, 清溪踏月还” 。再如《山中示诸生五首》:“桃源在何许?西峰最深处。不用问渔人, 沿溪踏花去。” 这两首诗都表现了一种无我之境,充满禅意与隐逸之气。

王阳明的这种淡泊宁静,除了在读书治学时对于佛道的体认,还源于他的家族传统和他本人的境遇。王阳明的曾高祖、高祖、曾祖和祖父都是隐逸之士。他的祖父竹轩公王伦是位像陶渊明和林和靖那样的高人隐士。尤其是王阳明从小就和祖父生活在一起, 祖父的言传身教对他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加之他本人由于身体多病,曾经沉浸于道学。因此种种, 他深受道门清静思想的浸染。在“龙场悟道”后虽然就此归宗儒家,但佛道的思想一直伴随着他。无论顺境还是逆境,王阳明都可以心灵坦然。

达到无滞之境的途径

首先,先立必为圣人之志,这是“致良知”的先决条件,也是达到无滞之境的途径。因为,“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一个人立志的过程也是逐步摆脱困境的过程,是意志较量的过程。王阳

明认为人生修养与境界的获得,以及达到人心的合乎“天理”,是一个战斗的过程,“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因此只有在立志的基础上,才能做到“笃定”,有圣人之志才可达到圣人的境界。

其次,顿悟与渐悟相结合。这点受佛教的影响很明显。《大学》很早就提出了“至善”,但究竟如何达到有哪些修行的方法,并没有确切的表述。而佛教的修行方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王阳明认为“良知之理需顿悟, 良知之境需渐修”。王阳明的著述中有很多处论及先顿后渐。如他关注顿悟:“缘此两字, 人人所自有, 故虽至愚下品, 一提便省觉”,他强调顿悟的导引作用, 把顿悟良知之理视作为学的头脑, 声明“为学须得个头脑, 工夫方有着落” , 否则“有事时便是逐物, 无事时便是逐空” , 甚或有“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才力愈多, 而天理愈蔽” 之虞;他也看重悟后的渐修:“吾人凡心未了, 虽已得悟, 仍当随时用渐修功夫, 不如此不足以超凡入圣” 。他认为良知人人皆有, 只是为欲所蔽而不能显, 因此致良知的工夫之一就是去欲除蔽, 以恢复心体之本然。“盖不睹不闻是良知本体。戒慎恐惧是致良知的功夫”。心体的基本情感诉求——自慊,即孟子所说的“慊于心”,达到内心的自足。

最后,知行合一。修炼过程是无止境的:“功夫愈久, 愈觉不同”;“这个要妙, 再体到深处, 日见不同, 是无穷尽的” 。人必须做到知行合一,将“良知”落实于“躬行”。在事上磨练, 致良知于事事物物, 使事事物物皆合良知的准则。就像以上所说的,致良知是一生的事情,无穷无尽,王阳明并没有说如何才算获得最终的天理,而只是指出了一条道路,然后知行合一的一直走下去,渐渐地合乎“良知”与“天理”,笃行不辍,才可最终达到无滞之境。

结束语

在对王阳明的评价中,几乎没有可以将其整个概括的,大多只是侧重一些方面,而聚在一起,一个伟大的人物就出现在眼前了。例如魏禧评价王阳明说:“阳明先生以道德之事功,为三百年一人。”王士祯评价王阳明说:“王文成公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明史》对王阳明的评价是:“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也。”徐渭评价王阳明:“王羲之‘以书掩其人’,王守仁则‘以人掩其书’。”梁启超对王阳明评价说:“他在近代学术界中,极具伟大,军事上、政治上,多有很大的勋业。阳明是一位豪杰之士,他的学术像打针药一般令人兴

奋,所以能做五百年道学结束,吐很大光芒。”他的老乡余秋雨的评价是:“中国历史上能文能武的人很多,但在两方面都臻于极致的却廖若晨星,王阳明一直被人们诟病的哲学在我看来是中华民族智能发展史上的一大成就,能够有资格给予批评的人其实并不太多。”

但即使再多的成就,也终究有生命结束的一天。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卯时病逝于江西南安府大庚县青龙港舟中。临终之际,弟子问他有何遗言,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在我看来,王阳明在弥留之际真正感到欣慰的就是那句“此心光明”,这暗含着问心无愧与心灵的自足,一生都在致良知,走向最终的天理。他的死亡其实是他的最后一课,致良知的尽头,就是知行合一的尽头,也就是死亡。在邻近死亡的时候能够合乎天理、问心无愧,就是最终的修行。因此也不需要再言说什么,一切都已经超脱,这就是“至善”的完成,也是最终的无滞之境。

王阳明的教育思想

王阳明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王阳明(1472-1528年),本名王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为他曾在阳明洞读书、讲学,自称为阳明子,后世学者称他为阳明先生。 王阳明出身在官僚家庭,父亲王华官至南京吏部尚书。他考中进士后,历任各种地方官职。在任官期间,多次镇压农民和少数民族的造反起义。同时他又认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于是所到之处,制定规约,开办社学、书院,并亲自讲学。正德三年(1508年),因得罪宦官刘瑾被贬到贵州龙场,在那里开创龙冈书院,从事讲学活动。次年,又到贵阳的书院讲学,开始倡导"知行合一"说。正德十三年(1518年)他在江西任官期间,修建濂溪书院并讲学其中,又集门人于白鹿洞书院。后又在浙江设立稽山书院。明中叶后书院兴旺,与王阳明积极倡办书院有直接关系。 王阳明年轻时信奉程朱理学,但在修行中对朱熹的为学之道产生了怀疑。他最终领悟到,"理"就在我心中。于是与程朱理学分道扬镳,转向承袭陆九渊的"心学",后人将他们的思想合称陆王心学,成为理学中的重要派别,具有主观唯心主义的色彩。王阳明死后,他的弟子后学继续传播和发展阳明学,虽然在政治地位上取代不了程朱理学,但在思想界的影响巨大,而且远播海外。 王阳明的语录、文录、杂文,由其弟子汇编成《王文成公全书》(也称《阳明全书》)。其中反映其教育思想的主要是《传习录》。 二、"致良知"的教育目的 王阳明的教育思想是以他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心学"为基础的。他认为,万事万物都是靠心的认识而存在。万事万物都不在心外,而在心中。所以他不承认有客观存在的"理",认为"心即理",这就是王阳明哲学思想的核心,万事万物及其运行规律,以至人类社会的各种道德规范,都是心所固有的,是由心派生出来的。 而心的本体就是"良知"。良知是道德生成的根本及为人的本质所在,良知就是天理。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是因为天理纯全,良知常在。而一般人的良知常被物欲、邪念所蒙蔽,就象明镜常为尘埃蒙蔽而失去明亮一样。除掉物欲、邪念,也就是做为善去恶的工夫,从而恢复本心,这就是"致

王阳明教育思想

王阳明教育思想的初步研究 王阳明(自号)即守仁(1472-1528),我国明代哲学家、教育家。他三十几岁开始讲学授徒,前后达25年之久。他每到一处任职,都修建书院、倡办社学,对明代书院、社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他的哲学思想带有唯心主义成份,因此在那极左的年代里遭到猛烈的批判。作为处于科学高度发达时代的现代人,自然不应该苛求古人。如果我们能从王阳明的教育思想和他的实践经验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那留给后人的仍然光耀照人。 1.致良知是王阳明教育哲学思想的核心 致良知是王阳明教育哲学思想的重要命题之一,也是它的核心所在。当我们剔除致良知的唯心主义成份后,其内涵可以这样来理解:所谓致是达到之意,即通过教育的有效途径,使人具有高尚的道德和情感。 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包括体认和实现两个层面。体认良知是指人本身的自我修养,用现在的话来说是指人对自身的道德认知和情感的体验过程。实现良知则是指人的思想和情感见之于行为的过程,即为规范道德行为和端正人生态度的实践过程。王阳明不同意朱熹的知先行后说法,提出了知行合一说,认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强调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要人们在修养上防于未萌之先,克于方萌之际,重视对意念的克制工夫。这一说法,与当今所强调的要重视德育工作,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的提法是何等相似。 2.致良知的思想内涵体现了学习主体性教育的基本精神 王阳明致良知的思想内涵,是把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人的自觉的意识和行为,强调主观立志和主体精神的力量,强调人的自我更新,倡导学习要自求自得。他说夫学,贵得之心,认为学习与其旁人点化,不如自己解化,单读书是不行的,必须考之于心。心学的根本,即读书只是寻求工具和方法而已,犹如跛人需要拐仗,只是为了走路一样。因此,他反对盲从典籍,重视独立思考。他认为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相反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这里,他不仅强调了学习主体性的重要性,而且还隐约提出了学习更需创新,只要是属于自己的有创意的,那怕平庸些也是可贵的。一位五百年前的学者有如此的意识实在是难能可贵。 把良知赋予新时代的特色即为人之潜能,把致理解为人的认识过程,并结合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我们认为:从受教育者个体的潜在素质的发挥和得益程度上着眼,遵循以启发、独立个性解放为主导的教育原则,致良知的教育思想,符合人类的心理特点,切合教育的心理程式,完全可资借鉴。 3.王阳明的施教方法与最优化教学理论相符合 诚然,最优化教学的理论是由巴班斯基比较完整系统地总结出来的,不过,王阳明所倡导的施教方法,也内含着这一理论的精髓。王阳明主张施教要照顾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他认为一个人从婴儿到成人有其发展的阶段性,比如种植树木,须栽培得宜,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才能取得成效。他提出人的资质是不同的,施教须随人分限所及,因人而异,不可躐等;人的才能也互不相同,使他们益精其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可见他不仅承认人的不同年龄段接受知识能力的差异,而且承认在同龄段中的人与人之间,才能与资质也不同。他的随人分限所及和益精其能说,拿今天的时髦话来说就是分层教学和发展学生个性特长,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优化发展。 王阳明在施教方法上还主张乐习不倦。他竭力反对一味督责、鞭挞绳缚的教学方法,

浅析陆王学派的心学观

浅析陆王学派的心学观 【摘要】:宋明儒学之“心学”一系,常以“陆王”并称。本文浅谈一下以陆九渊和王守仁为代表的陆王学派的心学观点,主要从陆九渊的心与理,王守仁的心与道,王守仁对陆九渊的思想的继承和扬弃,以及心学观对现代教育的启示这四个方面来论述。 【关键词】:心学理心即理陆九渊王守仁本体 通过中国教育史的学习,我对教育史的发展脉络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而其中,我比较感兴趣的就是心学。考研的时候对王阳明有初步的了解,但是对心学并没有特别明确的概念,主观上觉得心学与唯心主义相关。借这次的论文,简要的梳理一下心学的基本观点及我的认识。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对陆九渊的思想继承和发展,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陆王学派主要指宋明时期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唯心主义流派。南宋时,陆九渊倡言心即理,针对朱熹等人的“理”在人心之外、“即物”才可“穷理”的理论,提出“发明本心”、“收其放心”的“简易”、“直捷”主张。他还同朱熹辩论过“无极”、“太极”等问题,成为与朱熹一派理学相持对立的一家,被称为“心学”。王守仁更是集心学之大成,并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即是理”的命题,在认识论上推行“致良知”的方法,认为“良知”就是“天理”,“致良知”就是“明明德”同时提出“知行合一”的革命性观点,反对宋儒知先行后的说法或知而不行的做法。王守仁是陆九渊以后影响最大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陆王两人对心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心学的彻底确立奠定了基础。所以我想以王守仁和陆九渊的主义观点为代表谈谈陆王学派的心学观。 一陆九渊的心与理 1.心即理 “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这就把心和理、心和封建伦理纲常等同起来。陆九渊在哲学上提出“心即理”。他断言说天理、人理、物理只在人的心中,认为心也是唯一的实在。他通过对“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认识,并认为心即理是一直不变的。陆九渊的“心即理”是他思想理论的核心内容。所谓“心即理”,,就是把自然的普遍规律与纲常伦理合为一体,认为是人所固有的先验的意识。他说:“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理”与“心”既然是完全同一的,那么宇宙万事万物之“理”,就是每个人心中之“理”,所以他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就人而言,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们虽然可能有不同意见,但人的先验的道德意识没有差异。在他看来人心都是相同的,所以人与人之间又是没有多大的区别的。他说:“千古圣贤,若同堂合席;必无尽合之理。然此心此理,万世一揆也。”与程朱等人把“理”视为自然与社会最高的终极是截然不同的,陆九渊认为“理”的普遍必然性必须要通过人“心”来验证,人心之理是宇宙之理最完满的体现。 2.本心即理 “心”是陆九渊哲学思想的基本范畴。他的哲学以“发明本心”为宗旨。他的学说中,对心和理都有其独特的见解。“理”这个范畴具有以下三层意义:第一,“理”是宇宙的本原。充塞宇宙的,是无限量的理,天地万物都是“理”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王守仁是明中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长期从事授徒讲学活动,其门徒遍天下,形成了在中国学术史上有重要地位的阳明派。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王守仁(1472——1529),自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21岁中浙江乡试,28岁举进士。 王守仁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提出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命题,创立了与程朱理学相径庭的“阳明学派”。其学说以“反传统“姿态出现,并曾流传到日本,对明治维新产生过积极影响。 二论教育的作用 王守仁十分重视教育对于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提出了“学以其混蔽“的思想。 三论道德教育 王守仁坚持了我国古代儒家教育的传统,把道德教育与修养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地位。具体而言,他提出了下列四个主张。 (一)静处体悟 所谓“静处体悟”就是叫人静坐澄心,摈去一切思虑杂念,体认本心。 (二)事上磨练 这是王守仁晚年提出的道德修养,他认识到一味强调静坐澄心,

会产生各种弊病,容易使人“喜静厌动,流入枯槁之病”甚至使人变成“沉空守寂”的“痴呆汉”。 (三)省察克治 王守仁说:“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主张要不断进行自我反省和检查,自觉克制各种私欲。 (四)贵于改过 王守仁认为,人在社会生活中总会发生那样或这样一些违反伦理道德规范的过错,即是大贤人,也难以避免。要改错必须对过错有认识,表示悔悟,但悔悟并不就是改过。 四论儿童教育 王守仁十分重视儿童教育,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一文中比较集中地阐发了他的儿童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内容。(一)揭露和批判传统儿童教育不顾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指出当时从事儿童教育的老师,每天只是督促儿童读书习字,责备他们的修身,但不知道用礼仪来引导,想使他们聪明,但不知道用善德来培养。不顾儿童身心特点,把他们当做小大人,这是传统儿童教育的致命弱点。(二)儿童教育必须应对儿童的性情 (三)儿童教育内容是“诗歌”“习礼”和”读书 (四)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

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王守仁(1472-1529),汉族,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封“先儒”,奉祀孔庙东庑第58位。 王阳明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9月30日亥时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官宦世家,其远祖为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其父王华,成化十七年(1481年)状元,后官至南京吏部尚书。据《年谱》记载,他出生前夕祖母梦见有人从云中送子来,梦醒时王阳明刚好出生,祖父便为他起名叫王云,乡中人亦称其降生处为瑞云楼。然而,他到了五岁还不会说话,一天一位高僧经过,抚摸他的头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意指他的名字“云”道破了他出生的秘密。其祖父恍然醒悟,遂更其名为守仁,此后他便开口说话了。这个故事有点神话色彩,但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他幼年时并未显示出聪慧和才华。 一、顺导性情,鼓舞兴趣 1. 关于儿童教育,王守仁的基本思想是:教育儿童应根据儿童生理、心理特点,从积极方面入手,顺导儿童性情,促其自然发展。“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 2. 顺导儿童性情进行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

兴趣在提高儿童教育质量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己;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生意萧索,日就枯槁” 3. 尖锐地批评当时流行的无视儿童兴趣,摧残儿童天性的传统教育方法进行了尖锐的批评。 “若近世之训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拒囚” “视学舍如囹狱”、“视师长如寇仇” 二、循序渐进,量力而施 1. 任何人的认识水平都有一个由婴儿到成人的发展过程。 “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 “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有何知识?出胎后方始能啼,既后能笑,又既而后能识认其父母兄弟,又既而能立能行,能持能负,卒乃天下之事无不可能。” 2. 教育者在确定教育内容时,注意量力而施,符合儿童的认识发展水平。 “童子自有童子的格物致知” “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如树有这些萌芽,只把这些水去灌溉,萌芽在长,便又加水,自拱把以致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浸坏他了” 3. 指导儿童读书不能要求读得过多。

浅论王阳明心学之知行合一

浅论王阳明心学之“知行合一”与“致良知” 姓名:陈泓君学号:312030505003 【摘要】:王阳明的心学体系把对封建伦常道德的外在式追求转向到内在于人心,人心的良知就是一切价值的标准。他的知行合一学说,更有强调行动的一面,这样,道德自觉就不仅仅体现在主体的心的主观层面上,而是要求落实到具体实践中。要实现知行合一,良知是基础,良知与行动紧密配合才能达到成圣成德的理想。 【关键词】: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良知 王阳明生活在明朝统治由盛转衰的时代。明初长期稳定,天下承平,统治者渐次骄奢淫逸,政务荒疏,朝臣争权夺利,相互倾轧,宦官乘机窃权专政,扰乱朝政,加之边患频繁,藩王反叛,下层人民的武装暴动,使明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纲常礼教失去了对人心的控制,人们普遍心怀不满,士大夫及其知识分子只知道趋炎附势,追官逐禄,醉生梦死,“方今之俗,廉耻未兴,……奔竞未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王阳明的心学出现了。其心学突破了程朱理学禁锢天下的局面 ,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更强调立德践行、知行合一,给沉寂积年的思想界注人了活力。 一、知行关系的理论探讨 “知行合一”说是王阳明针对程朱“知先行后”提出的, 在他的教育思想中,知行是同一活动的两个方面, 如车之双轮, 鸟之两翼, 不可以截然分开。“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 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以自有知在。”任何现实活动, 都应该是理性与行为的合一。现实活动中理性指导的方面就是知, 而实地行动的方面就是行。知表现为对于行为的意向、推理、决断, 行表现为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中对理性指令的现实作为。这就是王阳明所说的:“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一个现实活动,一般来说,总是创意于知,实行于行,知与行是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 相互包含的,“君子之学”不能“离去事为而废论说”。 具体来讲,在“知行关系”之前还有一个“知”域本身的“内还原”阶段。“知行合一”的细意即指由“知2向行1的还原”。这个所谓的“还原”就是“合一”。直观表述的阳明此一指令句的重要的心学认识论贡献,就表现在他将孔孟心学进一步细腻化: 先把心域过程(认知和感受) 分为两段(知1和知2),再把行为过程分为两段(行1和行2)。但后者分属心的内外两域。这样,阳明学等于暗示存在着一个“心、行”(内外) 兼融的“中介区”: “心行区”,即知就是行,行就是知。 在至真至善的状态下,心将认识到条件的需要,并因此认识到条件的性质。心会自然回应它所认识到的条件需要,这便是“发”。此回应的结果即是所谓的“德”。但作为善与德,它们不仅是知,更是行:它们关系到做实事,是在知善应德的同时行善行德。由此可知,知是有目的的指向与价值判断介入的。对形势的认识带来需要的判断,以及完成此需要所必须或应当做什么的判断,于是出现

浅议王阳明心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提纲

浅议王阳明心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一选题依据 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堪称儒家人格的典范,封建时代的完人。他的一生兼内圣于外王为一身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俱全,成为后世人格追求 的楷模。王阳明从自身的生命体验出发,突破了程朱理学的解释框架,发 扬和深化了心学一途的学思脉络。作为一种内涵丰富的哲学资源,直至 今日,从道德伦理和环境伦理等角度都对我们有可取之处。对各种亟待 解决的社会道德问题王阳明心学无疑是有参考价值的。对于个人来讲, 体会“致良知”学说中强烈的使命感和道德自律精神,对于我们从内心 深处自觉投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洪流之中大有裨益。作为年轻 一代,我们应该看到,王阳明的良知学说呼唤一种个人对社会的使命感; 体会这一点,能够加深我们去理解自身的社会责任。 二研究内容 本文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以文献作品为切入点,对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做研究。第一部分考察了王阳明心学思想的立论基础,即王阳明心学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与理论前提两个方面。 第二部分阐述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大致由三个方面的理论所构成:(1)心即理;(2)良知与致良知;(3)知行合一。这三个方面 理论的相互联系,构成了王阳明思想的有机整体重点放在“致良知”学 说的理论与“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观。 第三部分评析了王阳明心学思想的价值与启示以及对社会实践的意义。第一,心学确立以道德良知为核心的道德理想主义,对于救治当今社会道德滑坡、唯利是图、物欲横流的非人性化弊端无疑是一剂对症良药。 第二,心学提倡“亲民”、重视民生的思想主张,在当下尤其显得重要。 第三,知行合一、力行实践的精神对中国自主创新的启示。 三研究方法采用调查研究法、文献分析法和历史分析法。 四论文进度 12月收集资料(图书馆,电子期刊,万方期刊网,百度) 1月分析和完善提纲。 1月—2月中旬根据提纲完成论文初稿。 2月中旬—3月与指导老师沟通,修改论文,完成论文定稿。 五参考文献 [1]杨国荣.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2] 方志远.王阳明评传[M].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 [3]陆九渊:陆九渊集[M],中华书局,1980 年。 [4]王阳明:传习录[M],张怀承注译,岳麓书社,2004 年。

王阳明晚年著作《大学问》探析

王阳明晚年著作《大学问》探析 王阳明在他逝世前一年,特意为弟子讲授其关于《大学》“三纲”的体认。这一讲授在录成文本时取名《大学或问》,后改为《大学问》。关于《大学问》,学者的研究多以为它乃阳明晚年定论,是与《传习录》同样重要的阳明学代表文献。至于它何以具有如此重要的价值,学者又语焉不详,缺乏细致的论证。有鉴于此,本文将通过细致论证说明《大学问》之重要就重要在它实际上是阳明在晚年对自己哲学所做的纲要性的阐述。这个阐述,宗旨不是纠正其早年思想的偏颇,以便给其思想下个自我定论;而是就其哲学做整体性的描述,亦可谓阐述其哲学纲要,以便其弟子精准地掌握其哲学思想的精义。由于一年后阳明便逝世,而逝世前一年又因忙于平息动乱和安抚民心等诸事而无暇再讲学术,《大学问》实际上就成为阳明对其弟子所做的思想上的最后交代①。 一 王阳明在逝世的前一年②,与其入门弟子有两次学术问答。这两次问答的记录文本,无论对于正确理解王阳明哲学,还是正确理解整个宋明理学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哲学之发展历程,都有极重要的学术价值,这就是在宋明理学史上十分着名的阳明“四句教”和《大学问》。关于“四句教”的成因及产生时间,在其弟子编纂的《阳明先生年谱》中,有清楚的记载:时值1527年阴历九月八日夜晚,地点在越城天泉桥上,目的是想调和钱德洪与王畿关于“心体无善无恶”之体认分歧。但关于《大学问》,在《阳明先生年谱》中却只字未提,只有记录者钱德洪的简单交代:“师征思、田将发,先授《大学问》,德洪受而录之。” 通过这个交代,我们只能知道《大学问》产生于王阳明将出征广西思恩、田州之时,难以详知其产生之具体地点与时间。若想稍知其详,当细考“将发”之时。《阳明先生年谱》记载,朝廷命阳明出征平息思恩、田州之乱,时为嘉靖六年(1527)五月,王阳明本不想应命,上疏请辞,以致一再拖延,直到八月“先生将入广”④。而钱氏所

王阳明的教育思想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王阳明的教育思想及其对教育的影响摘要:明朝中期很多有志之士想冲破朱学的形格势禁,不想再做拘泥守常的虚假知识分子。明朝自武宗后,国民贫困,豺狗当道,忧时之士对于忘国之音颇为不解,找不到世风下滑的根源,于是便归为人心之不正,而人心不正又归于圣学不明。思想界的巨擘—阳明先生便应势而生,他通时达务、揣时度力,一面在学业中获得突围,一面积极梳理朱学的脉络,意欲重新评估他的价值。这位学名昭昭、武学赫赫的大儒扛起圣学振兴的旗帜,把儒学内圣之道发挥到极致,将儒家的明伦之学诠释到顶峰。 关键词:王阳明明朝心学思想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明人伦之外无学理解影响现代教育启示 一、王阳明的生平和心学思想的由来 (一)阳明先生的生平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生于1472年(明宪宗成化八年),卒于1529年(明世宗嘉靖七年),谥文成,祖籍浙江余姚。因年轻时曾在宛委山阳明洞天结庐居住,自号阳明山人,后来学界遂称其阳明先生。 阳明二十八岁入仕,历任刑部主事、兵部主事、驿丞、知县、吏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南京太仆少卿、鸿胪世卿等等。可以说他是文官掌管兵符,他出兵时度力、拘神捕将,他征战借风使船、伏虎降龙。可惜功高震主,遭人罗织陷害,唯有将讲学授业作为自己心中真正的志业。从贵州龙场驿的开门授徒到绍兴、余姚书院的重建,他的一生始终与学问相随,与讲学相伴;后在领军受命的归程中病逝。 (二)阳明先生的心学思想的由来 阳明讲学起初也信奉程朱理学,但是对当时的学者乐于空谈“义理”颇为不满,他发现与空谈伴生的就是轻视道德践履,他将这个根源归结为“义理”与“吾心”的割裂,以及“知”与“行”的割裂。后来社会之不治成为学者的共识,然而“社会之不治”的根源究竟在哪里? 阳明认为其根源主要在于:一为“士风衰落”,二为“学术不明”。阳明渴望

浅析王阳明的心学

浅析王阳明的心学 摘要王阳明的心学思想解放了自朱程以来对人性的束缚。改变了自董仲舒“独尊儒术”以 来,官方对于儒家文化的大一统垄断地位,更突破了孔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局限,一直被压抑、歪曲的“人”得到了空前解放。而其“知行合一”的重要理论对于当代生活尤其是教育是有积极意义的。 关键词:知行合一,心学,王阳明,教育工作 一,王阳明其人及其对程朱理学的影响 首先介绍一下阳明先生,王阳明, 名守仁, 字伯安, 阳明是他的号, 浙江余姚人, 生于宪宗成化八年( 1 4 7 2 年) , 死于世宗嘉靖七年( 1 5 2 8 年) 。他的父亲王华, 是成化年间的状元, 一宫至南京吏部尚书。王阳明在家庭的熏陶和时代的刺激之下, 既要做官, 又想当圣贤, 既仇视农民起义, 又感慨士风的败坏。他曾被权阉刘瑾迫害流放, 却并不改变对朝廷的忠心。他亲自带兵旗压了闽赣两广等地农民和少数民族的起义, 平定了宗室宁王宣嚎对朝廷的 反叛。同时, 他深入探讨了程朱理学这个客观唯心主义的庞大体某, 将它所论证和宣扬的 纲常者分, 天理人欲等核心思想, 做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改造不论是学术还是“事功”, 王阳明都是统治阶级所玉需的人物。他的主观唯心论, 是陆九渊学说的引伸和发展, 而i 又带有更浓烈的佛教禅宗的色彩。阳明心学是禅宗化的儒学。 明朝官方统治思想是程朱理学, 它在明初占有独尊的地位。成化弘治以后, 长期被 压抑的陆九渊的心学开始抬头, 王阳明则公开地打出了陆学的旗帜, 以全扬他的良知学 说, 给了儒家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一个极端地发展。嘉靖以后, 陆王心学在思想界风靡 一时, 《明史·儒林传》说, 阳明学“门徒偏夭下, 流传渝百年”, “嘉、隆而后, 笃信程、朱, 不迁异说者, 无复儿人矣。”程朱理学, 从根本上说来, 是适应封建制度、符合地主阶级要求的, 大体说来, 王阳明主要从两个方面做了这样的工作。第一, 进一步强调主观精神( 人心) 的决定作用, 以整伤人们的封建道德; 第二, 给普通人指出一条道德修养乃至成 贤成圣的迅速简易的道路, 也就是把百姓变为圣贤的愚弄人民的道路。 二,王阳明心学的大体内容及其思想解放作用 阳明心学有三大命题: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是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他认为,理全在人心,应该向内去求。“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每个人生活的世界,实际上是由你的内心决定的。你认为你是快乐的,再苦再累你也感觉幸福。你认为自己是痛苦的,锦衣玉食你也不满足。你的心,就是这个世界的主人。 知行合一中的“知”是指“心之本体”,人的固有道德意识,即“良知”,就是孟子说的“是非之心”,先天具有判断是非、选择善恶的道德标准。知与行都是内心的道德标准发出来的,知是行的主导,行是知的体现。“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所以知行是一回事,即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他认为知行是一个整体,是不能分割的,批判了“先知后行”和“重知轻行”的观点。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不可离开亲躬实践而空谈学问,因为知与行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只有去实践了,你才拥有这个知识,不去做,即使你看多少书,学多少理论,也无法真正获得这个知识。 程朱理学曾抑制了几百年的思想自由,对此, 王阳明首先否定了“理”的外在性,主张把理置于每个人的心中, 从而建立起尊重各人主体作用的“心学”。朱熹主张客观

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由来及其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

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由来及其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 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怎么说,对于王阳明的哲学思想都是重视不够的,这是一些对王阳明哲学思想深有研究的人都在大声疾呼的问题。就像王阳明在明朝社会的官场上,人人都觉得他奇才盖世,但却人人都感慨他仕途坎坷,始终不被重用一样。这在中国社会是一个既奇怪又不奇怪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真金都会发出光芒的,关键要看人们是把你埋在土里还是放在耀眼的柜台上。王阳明所创立的心学是块真金,但是它与统治阶层历代推崇的理学相悖,所以自然要被埋在土里。本文探讨王阳明的哲学思想,无在乎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如何,而在于其思想价值对于当今社会有无所补,有无必要推陈出新,把这块真金从土里挖掘出来放在耀眼的柜台上? 以下,我们且先对王阳明哲学思想及其由来有个简单的认识。 一、xx哲学思想简介。 王阳明,浙江余姚人(公元1472-1528年),明朝大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是历史上少有的文武全才,全能大儒。 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精髓在于"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即人们所命名为的"心学"。"心学"是对朱熹"理学"的一场修正,而在中国历史上,朱熹的理学曾是统治阶层信奉的正统思想,因而王阳明所创造的"心学"在与"理学"的冲突中曾遭到统治阶层的排斥。在历史上,知朱熹"理学"的人多,知王阳明"心学"的人少。 因为"心学"是在"理学"的基础上继承、发展和转化而来的,所以谈到"心学",我们不得不对"理学"先有一认识。说到朱熹的"理学",人们首先会想到的是"存天理,灭人欲"1这一教条,认为它是束缚人们手脚的一条精神枷锁。可实际情况是怎样呢?我们先要对"天理"与"人欲"有一大概的了解。 什么叫“天理”?《礼记?乐记》中说到: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

王守仁的生平活动及心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王守仁的生平活动及心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王守仁(1472- 1529年)字伯安,浙江馀姚人。因筑室阳明洞,学者称阳明先生。有《王文成公全书》(一称《阳明全书》,以下简称《全书》) 三十八卷传世。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任刑、兵部主事。因在反对宦官刘瑾的斗争中失势,廷杖四十、由赐二甲进士出身,兵部主事而被贬谪为贵州龙场驿丞.不久,刘瑾伏诛,王守仁得以复出。后以原官改升南京鸿胪卿,以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镇压过农民起义,所谓破山中贼,后平定宸濠之乱,升南京兵部尚书。嘉靖六年(1527年)兼左都御史,出征思田少数民族起义,第二年死于归途。 前面说过,王守仁生活的时代是政治、经济空前动荡的时代。用他自己的话说,这种天下事势如沉疴积痿的局面,何异于病革临绝之时!①王守仁认为,政治、经济的动荡是由于道德沦丧,而道德沦丧是由于学术不明,学术不明是由于朱学的流弊所造成的。于是,他以正人心,息邪说而后天下可得而治为己任,从攻讦朱学入手,企图另辟蹊径,从思想谋略上解救明王朝的统治危机,为当时的社会探寻一条新的再生之路。在这种目的的引导下,王守仁潜心探索心学理论,最后完成了心学思想体系的建构。 《明儒学案》作者黄宗羲根据王畿的记载,叙述了王守仁学术的创立过程:先生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朱熹)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②按照这个意见,王守仁的哲学思想是经过三次转变后形成的。这种转变,一方面与他的政治命运相伴随,另一方面也与对朱熹思想的认识有关。我们着重看后一方面。 王阳明早年就开始接受朱熹思想,他曾向吴与弼的弟子娄谅问学。开始他遍读了朱熹的著作,后来发现朱熹思想的矛盾,即所谓物理、吾心终判为二,由此产发了在事事物物上穷理,如何能明吾心之明德的疑问。《年谱?阳明集要》上说:过广信,谒娄一斋谅,语格物之学,先生甚喜。以为圣人必可学而至也。后遍读考亭遗书,思诸儒谓众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因见竹取而格之,沉思不得,遂被疾。王守仁的心学思想是在以陈献章等人为代表的心学思潮已普遍流行的背景下形成的。他从娄谅学格物之学,表面上是遵循朱熹穷理的路子,然而实际上,娄谅已受吴与弼的影响,其格物之学已带上心学的色彩。吴与弼的大弟子之一胡居仁说:娄克贞(即娄谅)说他非陆子之比,陆子不穷理,他却肯穷理。公甫(即陈献章)不读书,他却勤读书。以愚观之,他亦不是穷理。他读书只是好圣贤言语来扩己见,未尝虚心求圣贤指意,舍己以从之也。还说:娄克贞、陈公甫分明是禅

王阳明心学主要思想1

王阳明心学主要思想 一、心外无物。 1、王阳明的哲学主体是“心本体论”,也就是说,你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你脑子里的全部,就构成了你的全部世界。除此以外,对你来说,不存在另外一个什么世界。或者是说,另外一个所谓的客观世界对你来说不存在任何意义。王阳明有一个著名的关于花的段子。有一次,王守仁和友人一起游南镇。此时正是百花盛开的春天,一路上,只见一丛丛艳丽的花树在山间时隐时现,飘来阵阵的芳香。朋友不禁指着岩中花树问:“你说天下没有心外之物,可是这些花树在深山中总是自开自落,和我的心又有什么关系呢?”王守仁回答:“当你没有着到此般花树时,花树与你的心一样处于沉寂之中,无所谓花,也无所谓心;现在你来看此花,此花的颜色才在你心中一时明白起来,可见,这花并不在你的心外。” 他的意思是,你没看见花之前,花的存在与否,你既不能肯定,对你来说也不存在任何意义。你现在看到花了,花在鲜艳在你心中留下了印象,让你感到很开心,这时花对你来说,才是存在的,才是有意义的。 2、你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构成了你世界的全部,那么,是不是你见到的越多,你的世界就越大?也未必如此。美国有个演员叫尼古拉斯的,他要环球演出,叫股票经纪人

每天发一封电报给你,把他所关注的几个股票的“最高价、最低价、收盘价”都发给他,然后他根据这些信息,在头脑中构想出这些股票的波动情况,大意是,股价突破波动的“箱顶”,证明股价有向上的动量,买进;股价向下跌穿“箱底”,证明股价没有承托的力量,要平仓。他把这种理论叫“箱体理论”。他用这种办法,把几万元钱炒到一百多万元。 后来,他回到了纽约,在接近交易所的地方专门租了个办公室,请了好几位经纪人,办公室有三部专用电脑,直接交易所的即时行情。按理,行情细分到分钟图,甚至秒点,他应该操作得更好才对。事实上,潮水般的行情信息搞得他头昏脑涨,分不清东西南北了。很快,一百多万元又亏剩几十万了。 他反省自己,恢复过去的做法,重新参加演出,远离市场,叫经纪人每天按过去的方法给他发电报。他的头脑又变得清晰了,感觉得到了股市的脉动和节奏,看清了股价的走向。很快,他的账户又恢复到以前的一百万以上了,而且在股市大跌之前就全部清仓了,躲过了惨痛的崩盘。 对尼克拉斯来说,那几个“最高价、最低价、收盘价”就是股市了,那潮水般的时分图,就是“日内噪音”了。但西蒙斯肯定不同意这种看法。他的团队里有世界上运转最高速的电脑和服务器;他把办公大楼搬到交易所的旁边,就是为了快千分之几秒的优势;他所有的模式都是极短时间的日内操

王阳明心学核心概念及释义——知行合一略论

Open Journal of Historical Studies 历史学研究, 2014, 2, 61-64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4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c913477966.html,/journal/ojhs https://www.360docs.net/doc/c913477966.html,/10.12677/ojhs.2014.22005 The Unity of Knowing and Doing —The Core Concept of Wang Yangming’s Mind-Philosophy Zimin Liu School of Hanhong,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Email: wzplws9@https://www.360docs.net/doc/c913477966.html, Received: Apr. 8th, 2014; revised: Apr. 18th, 2014; accepted: Apr. 25th, 2014 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c913477966.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Wang Yangming’s theory, “The unity of knowing and doing”, was proposed in a particular histori-cal background. By arguing his theory, Wang Yangming emphasized that knowledge and practice should be integrated instead of being separated. The practice of morality is well connected and cooperated with the cognition of morality. His theory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directing people’s moral practice not only in Ming dynasty but also in modern society. Keywords Wang Yangming, The Unity of Knowing and Doing, Moral Practice 王阳明心学核心概念及释义 ——知行合一略论 刘子旻 西南大学含弘学院,重庆 Email: wzplws9@https://www.360docs.net/doc/c913477966.html, 收稿日期:2014年4月8日;修回日期:2014年4月18日;录用日期:2014年4月25日

论王阳明的儿童教育思想

试论王阳明的儿童教育思想 摘要:王阳明是我国明代杰出的哲学家、教育家。他从人性本善的观念出发,确立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等哲学理论,并进而提出了以“明人伦”为核心的儿童教育思想。他认为儿童教育要“顺导性情”、“随人分限所及”,并教儿童“歌诗,习礼和读书”,为儿童制定了“条规”。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循序渐进,并注重儿童思想品德的修养。他的这一教育思想在当时是极为先进的,即使对我们今天的儿童教育,也有很多启发意义。 关锻词:王阳明;儿童教育思想;启示 王阳明(1472-1528),字伯安,号阳明子;因曾隐居会稽阳明洞,又创办过阳明书院,所以被学者称为阳明先生。王阳明是浙江余姚人,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理学著名代表人物。王阳明生活在明代的中叶,是“我国封建社会由发展烂熟而趋于衰落,开始孕育新的经济变动”的时期,当时“商品货币经济有了相当的发展”。1与此同时,各种社会矛盾也日趋激烈,明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封建统治危机。此时,王阳明自觉地建构了“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一套较完整的“心学”体系,希望把明朝从危难中挽救过来。王守仁当过巡抚、兵部尚书,而且还镇压过农民起义。但每到一处,都建学校、创书院、立社学,可以说,王守仁的一生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一生。以他的“心学”理论为指导的儿童教育思想更是自有特色,对我们今天的儿童教育,还有具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王阳明的儿童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1. 性善论 在人性问题上,王阳明深受孔子的影响。他认为“性相近,习相远”;性、心、天理、良知四者都是一而四、四而一的;“性无不善,穷理以尽性”。即他认为人心都是向善的,但是由于各自生活的环境不同,有的可以发展发展为善,有的可以以展为恶,他认为人的社会本性可以改变。所以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去掉不利于人向善的东西,恢复人的本性,使人“明人伦”。 2. 致良知 王守仁的所谓良知,是指孟子所说的“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1萧萐交、李锦全:《中国哲学炾》(下册),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23页。

王守仁教育思想:知行合一各得其心

王守仁教育思想:知行合一、各得其心 王守仁教育思想:知行合一、各得其心 编者按: 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号阳明子。是明代心学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有和教育家。王守仁继承了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和“心即理”的学术思想,在知与行的关系上提出了“知行合一并进”的观点。以知为行,知而必行,行而后知,其中蕴含着许多有价值的认识和道德修养思想成分。他又明确地宣称平生讲学,专在“致良知”三字。他 以“良知”为人人具有的“良知自知”,是“有教无类”的理论依据。从“致良知”的中心思想出发,主张教学重在引导学者“各得其心”。 王阳明以“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等学说作为反对朱学的精神武器,批评理学“外心以求理”,同时猛烈抨击朱 熹以及当时学者那种“循章摘句”、“支离决裂”的恶劣风气,明确破除当时的迷信,独树一帜,另立体系,是时代的勇者。他所倡导的、所身体力行的,就是一条以内圣带动外王的路线,其中包含了一种道德和形而上学的复兴的要求,以及对宋代以来的理性主义潮流的一种反抗。 正文:

[原文] 来书云: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此为学者吃紧立教,俾务躬行则可。若真谓行即是知,恐其专求本心,遂遗物理,必有闇而不达之处,抑岂圣门知行并进之成法哉?知之真切笃实处。既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先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云“知茛乃食”等说,可见前已略言之矣。此虽吃紧救弊而发,然知、行之体本来加是。非以己意抑扬其间,姑为是说,以苟一时之效者也。“专求本心,遂遗物理,”此盖先其本心者也: 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邪?心之体,性也,性既理也。故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之理,无孝亲之心,即无孝之理矣。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之理矣。理岂外于吾心邪?晦庵谓:“人之所以为学者与理而已:心虽主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乎一人之心。”是其一分一合之间,而未免已启学者心、理为二之弊。此后世所以有“专求本心,遂遗物理”之患,正由不知心即理耳。夫外心以求物理,是以有訚而不达之处:此告子义外之说,孟子所以谓之不知义也。心一而已,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不可外

吾心自有光明月-王阳明生平事功与心学简介

吾心自有光明月——王阳明的生平事功与心学简介 吴光 王阳明的思想学说 王阳明一生文治武功俱称于世,而对儒学的理论贡献尤其卓著。其学远承孟子,近继象山,而自成一家,影响超越明代而及于后世,风靡一时而传播中外。下文谨对阳明学的理论结构、根本精神以及阳明学的当代意义作一概述。 (一)阳明学的理论结构 什么是阳明学?我个人的理解是:所谓阳明学,就是形成于明代中叶,由王阳明所奠定、其弟子后学所传承发展,而兴盛于明代末叶、转型于明清之际、开新于近现代的良知之学。这个良知之学,以良知为德性本体,以致良知为修养方法,以知行合一为实践工夫,以经世致用为为学目的,是富有人文精神的道德理想主义哲学。它和陆九渊心学乃至孟子心性之学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是良知学。我们可以把阳明心学定义为阳明良知学。 阳明良知学的理论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 一是良知本体论。孟子心学可以说是“仁心”本体论,但他是从孔子那里继承而来的,叫仁学。孟子引用孔子之言说:“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孟子·离娄上》)又说:“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尽心上》)到了陆九渊心学是理学之“心即理”派,是“心”本体论。阳明心学则是“良知”本体论。王阳明的“良知”本体论主要有两层含义:第一,“良知”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是统一主观与客观

的认识主体。如他所说:“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第二,“良知”既是“知是知非”的“知识心”,又是“知善知恶”的“道德心”,但主要是指道德心。如他所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同上。“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只是一个真诚恻怛,便是他本体。故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亲便是孝……以从兄便是弟……以事君便是忠:只是一个良知,一个真诚恻怛。”这里所谓“是非”、“好恶”、“真诚”、“恻怛”也即孟子的“四端”之心,在根本上是一个“仁心”(道德心),这“仁心”便是“良知”,这“良知”便是“天理”。 二是致良知的方法论。他对《大学》的“致知在格物”一语,作了与朱熹很不相同的解释。他说: 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 又如王阳明送给门人的几首《咏良知》诗所表达的:“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诸如此类,生动地概括了王阳明哲学的本体论和致良知的方法论思想。如果我们将其中“万化根源总在心”一句改为“万化根源在良知”,也许更能揭示阳明心学的本质特色吧! 三是知行合一的工夫论。他说:

王阳明心学浅谈

王阳明心学浅论 前言:先说说我为什么选择王阳明心学作为本次期末作业课题,第一次知道王阳明这个人是在高中的历史课本里,而对王阳明心学的兴趣来自于我最近在读的当年明月所著的《明朝那些事》,作者在此书中将王阳明誉为“明朝第一牛人”,并用了很多篇幅来写他,各种誉加之词让我也突然对这位王先生产生了一些兴趣。随去图书馆找来王学必读著作《传习录》,这本书是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语录、论学书信的简集(有点类似论语),为明代阳明学派的启蒙典籍。我初读了几篇,总感觉书里说的内容有点晦涩难懂,不知道是因为个人知识阅历浅薄还是因为从小生在社会主义国家,唯物主义观念“物质决定意识”实在是深入人心啊,从内心里本能的对心学的观点有所排斥。后面我又去找了相关书籍资料来看,对心学的内容和结构有所了解后再读《传习录》才有所感悟,下面我就个人的了解和认识浅论一下王阳明先生及其心学理论。 我们首先来介绍一下王阳明先生的生平。王守仁,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王阳明曾在会稽山阳明洞筑室,因此自号阳明,世称阳明先生。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

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配享孔庙。他的粉丝如张居正、汤显祖、李贽、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蒋介石等,无不从其学说中吸取丰富的营养,成就了一番伟大的事业。 以上介绍为我从百度百科里查找而来,我们从简介中不难发现王阳明在研究学问、开创心学的同时也做了许多的了不起的实事(例如平定宁王叛乱和两广剿匪),文武双全的大儒称其也不为过 中国的传统文化,首推儒家。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使儒家思想占据了官方意识形态领域的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而王阳明则继承了孔子衣钵,开创了一个新的流派——心学。 当时的明朝官方学说为程朱理学,据说王守仁曾经也是朱熹的忠实拥护者,“格物穷理”是朱熹的主张,为了读书学圣贤,王阳明曾经苦苦钻研程朱理学,对“格物”、“致知”等功夫依次身体力行,由此引发了“守仁格竹”的著名典故,不过很可惜,王阳明并没有从七天的“格竹”中发现圣人之道。反而因此生了一场病。在对程朱理学的探索无果后,王守仁苦心冥想,后经龙场悟道最后的结论是“其格物之功,只在心上做”。用王阳明的话说就是“心即物,心即理”,由此创立了对后世影响极大的“心学”。由于与统治阶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