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主学习

浅谈自主学习
浅谈自主学习

浅谈自主学习

“新课标”的施行,网络教育的发展,给教育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也深深地影响着课堂教学。课程改革呼唤教育理念的更新,要求我们树立新的教师观、学生观、教材观、课堂观。

以往的教学,我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扮演以教师为中心的角色,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都得不到体现。而只要以学生为主体,就能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我认为语文教师要抓好下面几点。

一、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学会生存》一书中明确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为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使学习者“成为他们获得的知识的最高主人而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者”。因此,“未来的文盲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学生自学自励。”教育学认为,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学生不仅接受教育,同时还自觉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造就终生爱好学习的自主学习者。语文教学应确立“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立足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教师必须从思想上彻底转变指导观念,真正树立以“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不是容器,而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课程改革要求我们的课堂更重视学习的过程,重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重视这个过程中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

但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却常常为“完不成教学任务”、“教学进度不一致”而埋怨,于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我常常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尽快地将教案中设计的步骤“走”完。至于学生在此过程中是从容品读了还是走马观花,就顾不了那么多了。其实,这仍然是没有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没有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一篇文章,学生能理解多少,哪里有疑惑,可能于何处反复质疑讨论,即使教师在备课中“备”了学生,也仍难以完全确定。因而,我认为,教学中,教师应适时、适当调整教学设计方案,不能为了追求单位时间完成了多少“任务”而牵着学生走。如果学生明明在此有疑惑却臵之不理,那么,即使教学设计中各环节都完成了,又怎能说是完成了学习任务?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以往在设计教学时,我常常注重“备课的细致”,所谓“细致”,即将每一个环节细化,细到每个问题分解为几个子问题,教学中每句话应当怎么说等等,甚至每一个环节所需的时间也要精密设计。这样的设计,恰恰把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课堂上的不确定性给忽略了。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及学习过程,课堂中就充满了不确定因素。因而,设计教学时,在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的基础上,只能设计教学的大致程序,而不可能将每个环节细化成条条框框。教学设计应当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留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教学设计也应要有整体性,更应突出学生的活动。我的教学设计突出下面两点。

1、教学设计要具有整体性。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教学设计要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文章本身也是一个整体,只有设计从整体着眼,学生才能整体把握、深入理解。

2、教学设计应突出学生的活动。学生的学习是活的,教学设计应多考虑怎样让

学生在动中理解、体验、感悟,少考虑教师如何讲,教师的讲只是引导和点拨,不能代替学生的学。

三、变“教学”为“导学”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生是认识和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的活动主要源于内部动机,他们的学习是一种“内在的学习”。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最早的教育论著《学记》就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育主张,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更坦诚地指出“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好的教师教学生发现真理”,语文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不应是消极的听众,而应是主动的求知者、探索者。因此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要在尊重学生主体的基础上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要逐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主体地位形成正确的认识,培养起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要让学生去参与作者的创造,去对作品中的“未定点”与“空白”进行创造性的补充与组织,从而形成自己新颖独创的见解。

四、给予充足的空间和时间

教学应当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留下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但是让学生带着什么问题学,问题由谁提出来是值得研究的。教学中比较多的问题是由老师提出来的,如果老师提出的思考题只是让学生从课文找出答案来回答提出的问题,那么,学生的思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是在老师设计的框框里转,学习还是被动的,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就受到束缚。因此要从学生学习过程的实际出发,让学生谈谈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不清楚的,然后让大家带着学生提出的问题学。问题来自于学生,再引导学生自己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比较大,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习中学生往往是从不同的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提出问题的。有的是表面的、肤浅的;有的是比较有深度有广度的。教师要加以疏理、组织,分别对待,逐个解决。因此问题无论是老师提出的还是学生提出的,教师都要给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打破学生学习上的被动局面,才能为自主学习开拓充分的空间。

综上所述,学生自学能力的高低是判断该生能否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的重要标志,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坚持“学生为主”、“自学为主”的原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善思、会思,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当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手段和方法很多,我相信只要我们语文教师转变观念,有意识地在课堂控制中运用各种策略,培养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创新,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就能勃发出生机和活力,就能提高课堂教学率,真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浅谈高中生担当教育 文档

浅谈高中生“担当教育” 一、什么是担当教育?何谓“担当”?在《现代汉语词典》的注解里,“担当”就是“接受并负起责任”。“责任”是指 应尽的义务、分内应做的事和应承担的过失。“担当教育”是 指以学会担当为目标的教育,即教育者通过合理、科学、有效的手段和载体使学生明确责任,形成担当意识并内化为自主行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把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列为素质教育的三 大重点之首,可见担当起社会的责任已经成为时代的诉求。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更要激发担当意识。担当教育进入基础教育课堂迫在眉睫。 二、担当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对自己担当 每一个人首先要担当起对自己的责任,对自己都不负责任的人,何谈担负起其它的责任?中学生要不断反省自己,修正自己,督促自己,担当学习的主体,担当生活的主管,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担当未来的技能和本领,养成自觉担当的积极态度,勇于担当的健康情感。 对家庭担当2. 孝敬父母是核心,孝是中华传统美德,其实质是对父母、家庭

负责。一个人如果对父母、对家庭不负责,则就是不孝。要关心疼爱父母,分担家庭的劳动,认真学习,踏实做人,让父母省心、放心。要以古今人物为榜样,健康成长,学业有成,回报父母,就是对家庭担当的表现。 3.对他人担当 当今社会诚信缺失,冷漠成风,有担当的人绝不能等闲视之,而要对他人负责,要尊重他人,待人以诚。对自己的同学、老师、亲友等身边的人负责,就是对他人讲诚信、讲文明、讲爱心、讲上进、讲互相帮助,讲合作精神,、还要对弱者负责,捐助弱者。 4.对集体担当 每个人都需要依赖集体才能生存和发展,所以必须关心并对自己生活的集体负责,对集体负责,实际上也是对自己负责。作为学生生活在学校、班级、宿舍、小组等集体中,要把对集体负责作为凝聚点,学会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爱护集体,发扬团队精神,维护集体荣誉,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自觉服从集体利益。 6.对社会担当 对社会担当是指对民族、国家、人民负责。每个人都肩负着振兴中华民族、繁荣社会的责任,是责任的制高点。社会、国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履行了社会的共同责任,古往今来,多少优秀的中华儿女用宝贵的生命报答集体、社会、国家、. 民族,这是强烈责任感的表现。努力传承和创新人类的优秀文明

浅谈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深化,幼儿在教育过程中,不是一个简单的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是一所“加工厂”,他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进行着适合自己的“加工处理”,并深化为自身的需要。培养幼儿的自主性,能使幼儿成为一个有主见、有主意、有办法、能独立做事和不断向自己挑战的人,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作为教师的我们也试图在主题实施中进一步克服教师为中心的现象,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动机、兴趣、需要,关注幼儿个别差异和不同发展方向的要求。因此,我就对如何引导幼儿自主性学习进行了初探,并得到如下体会: 一、给幼儿一点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 选择自主学习的内容来自于幼儿的兴趣和生活,而兴趣是幼儿学习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要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并追随幼儿的兴奋点,大胆放手给幼儿自主选择的权利,让幼儿依照自己的兴趣点选择主题,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飞机》就是我们孩子自己依据的兴趣自主选择的主题活动:在户外开展活动时,天空中掠过几架飞机,孩子们看见了都兴奋极了,一边叫嚷着“飞机”,一边便跟着飞机飞的方向跑去,还纷纷议论着:“我爸爸坐过飞机!”“我家有直升飞机!”“我知道杨利伟叔叔坐火箭飞机从地球上钻到天空上去了!”等等。看到孩子们这么喜欢飞机,我们就尊重孩子的兴趣,生成了主题活动《飞机》。 在主题活动的进程中幼儿学习探索的兴趣非常高涨,丝毫没有减退的迹象。形形色色的问题也是从孩子们的口中随之提出:“为什么飞机能飞上天?”“飞机是谁发明的?”“飞机跟汽车一样也是吃油吗?”……面对孩子的问题我们并没有给以答案,而是把问题反抛给孩子,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去获得一些问题的答案。由

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终身教育的需要。眼下,“自主学习”已成为教育新时尚,其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并正悄然改变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影响着师生的精神面貌。因此,教师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使学生乐学、爱学、善学,既能掌握学习的客观规律,又能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1.让学生尽可能去“想”。 培养学生一个“敢”字,鼓励他们毫无顾及的尽情去想,合理的去想。如学《圆明园的毁灭》时,采用CAI创设情景,放火烧圆明园影片的片断,让学生看后谈体会,学生便联想到火药,学生提出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为什么不制造出火炮、火枪来对付英、法联军呢?这样以来,使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超越了书本。 2.让学生尽可能去“看”。 “看”就是让学生观看、观察,给充足的时间去观察,通过“看”发现,在此基础上去主动学习知识。如学圆明园

的风光时,采用CAI出示圆明园的风光图片,由学生尽情地观察、欣赏,再据自己观察和发现,给图片题一个与图同美的名字―题名。然后将图片的原名对照自己题的名,比较谁好,为什么?如学生据“万花阵”的建筑特点,它像一朵绽开的荷花而题名为“石花玉亭”。这样学生在充分“看”的基础上进行探求并创造性地学到了知识。 3.让学生尽可能地去“画”。 学生通过亲眼去看、去体验、去想象,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和思考层面把自己所获得的信息画下来,描绘出来,再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好的将手和大脑都动起来,克服学生上课只用耳听,不用小手来操作的不足。如上《画风》一课时,在设计时充分体现一个“画”字,老师和学生都用画的方式来表达一定的思维结果,老师用“简笔画”板书出书上所说的风中的事物,课中还设计让学生在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上想办法“画”出“风”来,看谁的办法想得多,并说出为什么这样就把风画出来了。这样就激起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兴趣,培养了学生动脑和动手的能力,学生在探究怎样画这一过程中,也就明白了风是不能直接把它画出来的,只有通过其它事物在风的作用下来表示这一要点,比老师讲出来的效果好多了。 4.让学生尽可能的去“说”。 学生思维的合理性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样通过他们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自主探究式教学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自主探究式教学 [论文摘要]主要谈自主探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自主探究式教学的基本流程,自主探究式教学的特点以及自主探究式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体现新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自主探究式教学,关注个性,培养兴趣,发展能力,激发创新意识,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一、自主探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对于老师所授予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以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活动。”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应该是被动接受教材知识的过程,而是在学生已有知识背景下,通过自主探究,积极思考,合作交流,主动建构的过程。 (二)再创造学习理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所以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积极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通过观察、操作、猜想、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主动地完成对知识的建构过程。 二、实施自主探究式教学教师观念的转变 教师的教育观念决定着教育行为、教学方式。实施自主探究式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教师在观念上必须更新。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学好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学生能用自己的方式学习数学。 (二)提倡和谐的教学观。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情境;师生之间的关系要谐和融洽;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余地;要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机会。 (三)形成新型的教师观。教师是教学法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教师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决策者。教师要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合理地进行教学法加工,更好地适合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 三、自主探究式教学的基本流程 自主探究式教学的基本流程分为四个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出问题、激活思维自主探究、合作建模拓展应用、创新求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要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首先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时,设计了如下环节:教师首先提问学生喜欢什么样的玩具,当学生回答出喜欢积木时,就让学生把课前准备的积木拿出来,再让他们找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积木,用它的一个面在白纸上画图形,看谁画的又多又好。通过学生非常熟悉的积木入手创设情境,学生兴趣盎然,情绪高涨。同时,学生画出了很多的图形,也为下一步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了材料。 (二)提出问题、激活思维。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此,当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最新-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数学问题 精品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数学问题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数学问题 鲁平 江苏省昆山市兵希中学 摘要初中数学的教学重点在于如何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在探索问题中主动思考。 根据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和动机,研究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的心理,通过学生的行为探索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创造情景,烘托氛围,激发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的兴趣,让学生在数学问题中亲自动手解决问题。 就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问题,根据数学教学经验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主探索;引导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有生活,正所谓一切的学科都起源于生活、取自于生活,数学作为基础教育中的重点学科,要学好数学,探索数学问题,就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一切教学活动的主体。 而数学作为三大科目之一,对学生的重要性不可谓不大,所以初中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问题,就要开展积极有效的教学活动,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那么,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索问题呢? 一、数学源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激起探索欲望 数学在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如何,学生对此并不熟悉,这也是我们教师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数学教学中灌入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所以要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数学不再是学生心目中不实用的科目,这样就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数学问题。 比如,让学生合理地规划自己的时间,做课后作业时需要多长时间,上下学需要多长时间,遇到雨天要增加多长时间,什么时候出门才不会迟到。 而在此基础上,教师的作用不可忽视,教师应利用生活中学生会遇见的问题,与自身的数学知识相结合起来开展数学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用处,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起对数学问题的探索欲望。 二、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问题

浅谈高中生违纪原因及应对措施

浅谈高中生违纪原因及应对措施 政教处裴燕 【摘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全面教育,德育为先。我国有五千多年文明史,与之相应的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道德传统,素质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虽然它和学生的成绩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它影响的更是学生的一生。教书育人,对每一个学生的一生负责更是我们教师应该做到的。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融洽,会带给学生越来越多的个性化的影响,这一大趋势更要求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提倡个性化发展。但高中阶段的学生毕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各种能力及一些其他的外部原因是他们中的大部分经常做一些违纪的事情。为此我们应该怎样妥善应对呢? 【关键词】中学生;违纪原因;应对措施 在学校做教育管理工作已经一年多了,经常会遇到诸类情况:学生迟到早退、纪律散漫、吸烟、顶撞老师、打架及男女同学行为不规范等等。在学校的管理条例中这些都属于学生的违纪行为。从大的方面讲又都属于德育方面的事情,而面对整个学校为数不少的问题学生,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及家长应该好好地考虑考虑学生们为什么会有这样那样的违纪行为发生呢?我个人认为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他们随着身体的发育、年龄的增长,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是大人了,能够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了,可事实上,他们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较差,分辨是非的能力及自制力较弱,他们处理事情的能力与他们认识水平和实际能力是远不相称的,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往往带有明显的情绪性和冲动性。例如,在前段时间两个一年级的学生和几个二年级的学生打架,原因很不起眼,就是因为两个女生上厕所是发生些不愉快,但由于互不相让,各自不吃软,语言上的矛盾最终导致了大打出手,甚至找帮手打架。 第二、学习兴趣、信心的丧失也是导致学生违纪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对高一、二、三年级学生的违纪情况以及班主任的反应来看,一、二年级的违纪现象要比三年级明显的多,细究起来二年级的更为严重。另外,就高一年级来说,下学期的违纪情况比刚开学时要多一些。因为高一新生刚入学时到一个新的环境,对所有的一切充满了新鲜感,不管是成绩好的还是基础差的都经历了一个假期的思想上的洗礼,都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从头学。但是当他们渐渐稳定下来,进入常规学习之后,新奇感消失了,对环境熟悉了,一些学生就开始觉得高中学习是一件辛苦而漫长的事情。特别是那些入校时基础比较差的学生,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难度的加大、学习就会感到越来越吃力,于是学习热情逐渐降温,认为反正距离高考还遥远,慢慢努力也不迟。而更令我们更担心的是某些学生已经放弃了自己的学习,通过与一些学生的沟通了解到他们认为自己底子差,上课想听也听不懂,怎么学也学不会,作业也是胡乱应付或抄袭其他学生的,想着自己考学肯定没希望,觉得自己没有正经事可做,再加上他们正处在青春叛逆期,于是就做一些违反课堂纪律和学校纪律的事情。对于这样的情况找到原因就好对症下药了,通过深入的谈话、鼓励,大部分学生又重新燃起了希望,学习用心了违纪的事情自然少了许多。由此可见,一旦学生在学习上没有了紧迫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各种不良习气就会抬头,上课看课外书、上网打游戏、追求娱乐享受等各种违纪问题就都暴露出来了。 第三、家长的放任自流。对于辨别能力和自制力较差的中学生来说,社会中的不良风气和不良环境的影响众所周知,但一些家长管理方式中的问题也会造成对学生错误行为的纵容。一

自主学习探究

自主学习探究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学习教学模式初探 素质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的主题,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为了使素质教育得到有效地实施,就要优化课堂教学,优化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一年来我们致力于建构“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索,全面推进教育改革,现将模式介绍如下,供同行们参考并予以指正: 一、模式流程 创设情境、明确目标出现问题、启发诱导自主探究、设疑质疑合作探究、解惑释疑分层练习、内化知识深化练习、拓展引伸 二、具体操作方法 1、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教师采用启发讲解、以旧引新、设疑激趣等多种方式创设自主探究学习的问题情境,激发同学探究学习的欲望;同时使同学明确探究目标,增强学习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学习新知识铺路搭桥。 2、出现问题、启发诱导 质疑是创新的开始,一个好的问题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教师要有意识的为同学创设问题情境,并通过点拨、启发、引导,促进同学积极考虑,让他们自主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使其发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3、自主探究、设疑质疑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身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我们要给同学以足够的

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同学围绕探究的问题,自身决定探究的方向,用自身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探究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倡议探究、发现学习的方法,并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提出问题,或由教师根据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或知识的关键处自我设疑挑战同学,充沛发挥同学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4、合作探究、解惑释疑 组织小组学习:通常同桌或四人异质小组对探究结果进行互相讨论、互相补充、互相学习,让每个同学都发表自身的见解,充沛发挥生生间的互补作用,为全体同学,尤其为学困生提供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并将个人独立考虑的效果转化为全组、全班共有的认知效果,培养同学的群体意识和合作能力。 组际交流:对小组学习中出现的各种结果,,运用分析、比较、讨论等方式进行集体交流,促进同学自我考虑、积极交流、融会贯通,在各自得出的结论之间建立联系,以

浅析数学教学中的自主探索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914275496.html, 浅析数学教学中的自主探索 作者:尹博 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34期 【摘要】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思维的空间遭受压抑。"教"方面量的积累难以带来"学"方面质的飞跃。新课标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通过培养综合素质,迈向素质教育,达到考试能力与素质教育和谐的状态。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自主探索的新尝试,力求探索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自主探索问题情境张扬个性开放思维 数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其一,"数学是科学的语言"说的是数学知识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其二,"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说还要训练出其他学科中所需要的清晰的思维智力,这对青少年的成长关系极大,中小学数学教育担负着理性文明和科学精神的启蒙使命,在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中,这个使命尤为重要。因此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再发现的过程,感受发现的乐趣,不断增强探索的信心和积极性,教师应以教会学生思考、学习、应用为目标,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培养学生具有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新课标》要求:要改变课堂教学中学生默默观看,教师忙忙碌碌地操作的被动的学习模式,要适当地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探索。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的确,让学生在多种感观的协同下有所发现,有所收益,无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创设问题情境,产生自主探索欲望 情境,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所设计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一环境内能自我产生强烈的探究、学习的内驱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过程精心设计,创设各种思维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探索知识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在问题情境中,新的需要与学生原有的数学水平之间存在着认识上的联系或者差异,这种联系或差异经过适当的引导能诱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人一旦对某种事物发生了兴趣,就会产生一种求知的内驱力,甚至可以达到为此废寝忘食的地步。可以采用"从生活中提炼"、"从复习旧知识中孕新知识"、"从疑点中设置"、"从趣味中激发"等等方法。比如:七年级"平行线的性质"的教学中,复习部分以用同位角、内错 角、同旁内角的数量关系来判定两直线平行的三种方法作为铺垫,然后设问:如果先已知两直线平行,你可找到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的什么数量关系。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主动探索,得出结论。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正确处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关系 ------冶父山镇罗岗小学高岳山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人为地分开和割裂,要高度重视他们之间的关系,协调发展、合理组织和科学调控,尽可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从而发挥最大效益,是语文教学焕发勃勃生机。 一、正确处理好自主与引导的关系 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流于形式,效率低下。学生手忙得不亦乐乎,教师忙于穿梭,疲于应付,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摆摆花架子,充其量只是漫无目的的自由,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究其根本,在于认识上的误区,以为自主就是完全放开,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活动,教师袖手旁观,不加干涉,不做有效引导,这种放野马式的自主有百害而无一利。其实自主与引导密不可分,不能人为分开,高效的自主离不开教师有效的引导。小学生处在学习的起步阶段,知识面窄、学习经验不足、学习方法单调、处理问题能力薄弱,在如何确立学习目标、选择和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等解决问题的时候,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点拨、启发。因此教师要注意角色的合理定位,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和引导者,给学生提供排除障碍、解决问题方法和措施,使其尽快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1)增加学生自主时空 实施学生自主学习,要给学生充裕的时空,教师少讲、精讲,可讲可不讲的地方就坚决省略,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弄懂掌握的的内容,教师就不必事无巨细地重言倒语,只在介绍背景、方法方式、升华提高、活动场地等方面提供帮助即可。这样增加学生的活动时空,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开阔的空间去读书、思考和体验。 (2)扩大学生选择权利 学生学习往往受老师画的条条框框的制约和束缚,这严重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享受高度的选择权。学生有主动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的权利和机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合作者,事倍功半,成效明显。 二、正确处理好合作与自主的关系 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并不矛盾,也无谁优谁劣之分。善于自主学习的学生,鼓励他们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交流和合作;喜欢和人交流的学生,引导他们要学会进行独立思考,充分发挥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有机整合和交叉效应才是上策。 (1)加强合作的针对性。 合作任务要明确,具有针对性。要选择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开展合作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这种合作不能漫无目的和随便随意,要精心挑选。 (2)加强合作过程的有效性。 合作的过程要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给予学生一定的个别自主学习的时间,要求学生在思考有一定的结果时,理清自己的思路,做好与人交流的准备,做到讨论交流时胸有成竹,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和认识,做合作的主人,而不是充当观众和听众。合作过程中学生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不要随便插话或打断别人的话,最好快速记录别人发言要点。自己发言时可以发表自己的想法,也可结合别人的发言谈论话题。在充分交流基础上整合观点,进而形成集体意见,大家共同分享成功的果实和喜悦。 三、正确处理好探究性学习与自主学习的关系。 探究性学习在课程中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但并非贬低自主性学习的价值。探究性学习和

浅谈高中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高中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冷水江一中贺铮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热爱态度,也是道德规范中最重要的内容。对祖国的成就和文化感到自信、自尊,强烈希望保留祖国的特色和文化基础,为保卫祖国的独立、富强而献身的奋斗精神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影响民族和国家命运的重要因素。爱国主义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对中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但学校仍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仍是主渠道。其中,思想政治课的重要作用尤其突出,这是由这门课自身的特点和功能决定的。与其他课程相比,它更重要的功能在于要教育学生如何做人,为他们指明人生的方向。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等。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正是由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国文化。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征程中,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学校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仍是主渠道,高中政治课教学的作用尤其突出,因此,在教学中,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工作。 利用教材,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例举高中课本中的古诗文来引导教学,使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杰出的科学成就加深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如《论语》六则、《孟子》二章等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语录,集中体现了这些思想家的政治主张、伦理观念、道德修养、教育原则、教育方法等等。《扁鹊见蔡桓公》不但指出自以为是、讳疾忌医的害处,同时也赞颂了两千多年前我国民间高明的医疗技术。《活板》是世界上有关印刷术最早、最详尽的珍贵史料,从雕板印刷到活字印刷是世界印刷史上的一个飞跃,这是中国人民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丰富的智慧及创造精神。《核舟记》中的“核舟”,用现在的眼光看,属工艺美术品,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高超水平和雕刻艺人的精湛技艺。 挖掘教材,灌输爱国知识。爱国知识是激发爱国情感,引导爱国行为的基础,它是指关于爱国主义的知识和思想,这些知识和思想渗透在系统的教材内容中,为此需要我们政治教师系统地研究教材,仔细挖掘教学知识中的思想性。只要我们的思想明确,方法对头,散见于各科教学中的爱国主义知识,就犹如一粒粒闪光的“珍珠”,足以汇成一串美丽的项链。在这里,谁都明白,知识的传授离不了“灌输”,尤其是对价值判断还处于发展中的中学生说,采用一定的“灌输”方式,以提高其爱国认知水平,更是必需的。但必须防止一种误解,就是把“灌输”理解为“强注”——强行注入。灌输只是相对于自发而言的,所以它本身也是一种艺术,也需要讲究方法,需要生动灵活,切忌脱离教学内容,把爱国主义的内容搞成一些抽象说教。诸如“伟大”、“优秀”、“崇高”之类的言辞充斥课堂,看似思想教育性很强,而学生味如嚼蜡,无法激起情感共鸣,甚至会引起学生反感,正确的方法是把爱国主义内容渗透在教学内容中,让学生通过学习来感受。 爱国要对自己的祖国有热爱之情,进而才能将爱国的情感转化为内心的坚定信念,最终付于行动,因此,了解国家,认识家乡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第一步,我国地大物博,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教师尤其是政治教师要充分利用高中《文化生活》教材中丰富的史料,挖掘教材的内容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及时地向学生贯输,从小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感。 爱国要对祖国的地理环境,经济、政治、民族、文化等全面的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爱国情感是深层次的爱国之情。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知识分子起了很大作用,尤其在具体的行

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方式

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方式 数学学科定安县实验中学张楠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般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来看,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则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要让学生通过网络环境、解题反思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自主学习方式来学习。学生只要能运用好的学习方法,就等于找到了捷径;学生只要养成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就等于建立了一种自我调节的推进机制。在长期的内因和外因交互作用下,让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途径发展,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不断调节,自我完善。 关键词:有效教学;自主探究 一、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也在悄然改变着传统的学习方式。为了更好的推进素质教育和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和开发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开展学生自主性学习,从而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各种教学技术的支持。在新课程教改中,本人对不同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方式进行了初步探索。 二、解题反思模式下的自主探究学习 在学习中形成反思习惯对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和思维品质的培养都有积极的意义。培养学生把解题后的反思应用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养成检验、反思的习惯,是提高学习效果、培养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反思解题思路可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反思解题途径,可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反思题目结论,可培养思维的创造性;运用反思过程中形成的知识组块,可提高学习思维的敏捷性;反思还可提高学生思维自我评价水平,从而可以说反思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将自己内隐思维活动的调节,控制过程展示出来,问题解决后不要停止,应立即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后的反思,并把反思中的得失板书出来,使学生能够效仿。 2、教师要启发学生解题思路的发现和结论的猜想,并树立自觉的猜想意识,努力培养学生猜想的主动意识,鼓励学生从解决问题后的反思出发,大胆猜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进行自主学习。 3、通过解题后对习题特征进行反思,用自己的语言或数学语言对习题进行重新概述,培养思维的深刻性,促进知识的正向迁移,提高解题能力。 4、反思题目结论,进行解题成果的扩大,培养思维的创造性。而且还要将反思对象扩展到学生作业后要写反思,利用作业空出的反思栏给老师提出问题。结合作业作出合适的反思。有了作业反思的要求,师生在教学上便产生了互动和交往,根据从学生的反思老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学习态度等很多有利于教学的信息。 案例1:在讲解《勾股定理》时,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对于任意的直角三角形,如果它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b a ,,斜边为c ,那么一定有222c b a =+。 问题提出:那么当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和4,那么斜边为多少? 这是一个典型的利用勾股定理解题的题目,我们的做法是根据勾股定理再结合平方根的知识,得到斜边的长度为5254322==+。 引导学生对题目的结果进行反思:从具体再到抽象,我们可以得到一系列相同题目的解题公式:任意的直角三角形,如果它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b a ,,斜边为c ,那么一定有222222,,a c b b c a b a c -=-=+=。 通过这个问题的反思,使学生自己应用知识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并且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具体——抽象——具体”的形成过程,完成知识的自主探索学习。 5、除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外,用一段时间进行专门解题思维训练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反思能力的有效途径。

小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探究 一.背景 新课程要求我们的课堂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课堂,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从解决问题中增强信心,从不断体验中获得新知。打破长期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这种课堂主要靠教师向学生灌输,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推进我国教育的深化改革,以利于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人材的成长,必须明确认清教学过程的本质,在先进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创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既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新型教学结构。 二、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高效掌握知识,迅速增长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知识源于行动”和“认识发生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观点,认为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是教育的最高原则。只有自己具体地和自发地参与各种活动,才能形成自己的假设,并给予相对合理的证实或否定,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 杨振宁博士指出,如果说在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的话,那么,进入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在经济一体化与专业分工日趋精细的大趋势之下,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已经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 要通过参与式的交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能够为自己行为负责的人。教师的角色作用在于引导学生,选择有用的信息,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营造师生共同学习、探索和研究问题的环境氛围,建立对话式、交互式、融合式的教学模式,正在成为教师从业的必备素质。 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要在学习中培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努力创设合作式学习的情境,为学生合作意识的养成与交往能力的发展搭建舞台。课堂上,应该更多地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共同切磋;活动中,应该更多地让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参与;生活中,应该更多地让学生互相帮助、共同分享。使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的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理解他人、欣赏他人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使自己得到他人的理解与欣赏。现代教育理念认为,一个人今天在校的学习方式,应与他明天的社会生存方式保持内在的一致性;而合作学习正是这种一致性的切入点之一。教师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与学生合作,让同学之间互相合作;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的教育作用,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中使之完成合作意识的内化与能力的提高,这是现代教学中一个值得关注

中学数学教学中自主探索思维能力的培养

中学数学教学中自主探索思维能力的培养 江国文 [摘要]新课程数学教学改革是体现了现代教育新理念,同时又 彰显了新课程教材的新形象,在自主探索思维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 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学生的精神世界,激发学生主 体发展的内在动机,培养学生主体发展的学习能力,生成学生主体发展 的持续、和谐动力为核心目标的主体性教育理念,将是本文探讨的主 题。 [关键词]自主探索;思维能力;新课程;数学教学;创设情 境。 [作者简介]江国文,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第一初级中学 高级教师(浙江舟山普陀 316100) 一、问题的缘由 我们学校从2004年秋季开始,进行了初中数学新课程教改实验。在这一年新教材改实验结束后,学生数学成绩普遍较好,自主探索思维能力较强,特别是对不敏捷而踏实学习的学生提高更为明显。分析其原因,与学生在自主探索思考过程中思维能力的提高关系密切。因此,从2005年秋季开始,将如何更加充分发挥自主探索思维教学的优越性,进一步有意识的提高各类学生自主探索思维的积极性和能力,作为我们重点研究的课题。因为自主探索思维能力是学生智力结构的核心,学生只有在自主探索思维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真正达到本数学新课程实验的教学目的。笔者就一年来的实验效果作些探讨。 二、明确自主探索思维的过程和规律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思维能力,教师必须明确思维的一般过程和规律。 (一)学生自主探索思维过程的程序可分为四个阶段: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1.发现问题 新课程的自主探索思维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有着截然不同的效果。在自主探索思维中,数学概念、公理、法则等都是由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独力思考、合作学习获得的,是一种老师指导下的发现学习。学生碰到的困难比教师讲课要大得多,问题多得多,因此学生动脑的机会也多得多。学生发现问题可以问老师,但主要是通过自主探索思考,就是自己问自己。问自己能促进自主探索思考,思维能力会比较活跃,理解也会比较深刻。而传统课堂教学则不同,它往往是由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引起思考。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教学业务水平。 2.分析问题 发现问题是探索思维的开始,而分析问题则是明确问题实质的过程。自主探索开始时,学生对数学基本概念理解不深,对新课程的重点难点特别是比较复杂的内容抓不住要领,要走不少弯路。但是学生在这曲折理解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自主探索思维能力,随着学生的自主探索思维习惯的形成,分析、归纳、小结能力的增强,学生能从多方面思考问题,如能解决多种情况考虑的习题,使自主探索思维能力逐步得到发展。 3.提出假设 提出假设是学生要解答的问题、求证的结论的各种可能途径提出种种猜想,边提出假设边进行检验,这是一种再探索思维的过程。离开了这种假设,自主探索思维将是一种盲目被动的思维活动。 4.检验假设 1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新课标》中恰当把握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坚持让学生自主探索,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地、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所以我们教师必须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以及大量演练习题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性,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使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得到落实。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在自主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激趣探索,激发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渠道,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阵地,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景,不断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愿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兴趣是激发灵感、获取知识、开拓视野的重要推力,它就象一块磁铁,深深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思考、探求新知识。 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先给学生讲了《小熊分西瓜》的故事:熊妈妈买了一个西瓜,要分给三个儿子,给了他们1/3、2/6、3/9三个分数,要他们选择自己要得到的西瓜数量,大哥说我比较大,给弟弟分多一点吧,选择了1/3,二哥也说,我是哥哥,多的应该给弟弟,它就选择了2/6,三弟没办法只好选择了3/9。然后,

我就问同学们:“大家说,三个小熊说的对吗?它们到底得到了多少西瓜呢?”这时,他们对这个问题充满了好奇,有的同学带着我的问题通过画图得出三个分数一样大,也有的同学用把分数改写成除法算式发现1÷3、 2÷6、3÷9三个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上相同的数,商不变。看到同学们为了解决问题,得到结论,都纷纷使出自己的本事,各显神通,我真替他们高兴。就这样,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独立探索,培养创新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提供自主探索的的机会,安排适量的、具有一定探索意义和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乐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习惯,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中培养创新精神。 比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把自己剪好的松树、衣服、五角星、蝴蝶等图案分发给学生,让他们观察图形所具有的性质,通过“看”、“折”、“比”,独立思考,得出结论:“这些图形都是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侧能够完全重合.........”这就是“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在这个教学中,学生经历了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过程,理解了一个概念是如何形成的。因此,数学活动过程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合作探索、增强创新意识 小组交流、合作探索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信息互递、知识互补的一种方式,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在愉

浅谈高中生如何学好哲学

浅谈高中生如何学好哲学 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课程,在政治试卷命题中所占比重较大,许多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吃力,往往不得要领。下面仅就本人教学经验及学生学习反馈,谈谈高中生如何学好哲学、运用哲学。 一、明确知识体系,理顺知识结构,全面把握知识的基本内容 生活与哲学由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及历史唯物主义等几大版块组成,每一版块均有其基本概念与基本线索。有道是纲举目张,所有知识都可以被一张由浅到深、由简到繁、由抽象到具体的知识网络所涵盖。因此,学生一定要在脑海中形成高中哲学主题知识框架,结合课本目录,自己动手或在老师的帮助下构建知识网络,将每一版块的关键词、基本原理等内容简扼地列举出来并加以背诵记忆,如此方能做到提纲挈领,将全盘知识烂熟于胸。同时,在学习每一部分时应注意两大线索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及其方法论,展开来讲又包括原理名称、原理内容、方法论内容及反对的错误倾向。具体到教材知识来说,唯物论部分核心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要求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认识论部分核心是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

系,要求我们重视参加社会实践,同时发挥正确认识和真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辩证法部分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此外,还包括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即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要求我们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和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历史唯物主义部分则分为社会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要求掌握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理解为主,善于思考,辅以背诵记忆,勤加练习 哲学学习相比于思想政治其他模块内容较为抽象,决定了学好哲学决不能依靠死记硬背机械记忆,而应是理解为主,背诵、练习为辅。在课堂上,只有师生高效率地默契配合,才能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即时掌握基本知识要领。讲授时,老师应力图避免枯燥乏味,要善于从身边事物入手,循循善诱,举例说理。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消化课堂内容,而学生也应积极配合,认真听讲,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深入探索问题本质,敢于提问,敢于质疑,决不能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高中生更应注重在思考中分析比较各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具体来说,(1)要把握不同,因为唯有如此方能加以区分不致混淆。譬如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这两个重要知识点都是阐述“矛盾”且都涉及“主次”这一关键词,但我们应清晰地认识到“主次矛盾”是指复杂事物包含的许多矛盾有主次

谈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谈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每当我们翻开一本书,等于开启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阅读是各种学习的基石,在我们所做的事情中,最能解放我们的心灵的莫过于学习阅读。”——英国教育部长布朗奇这样说,这句名言,拉开了幼儿早期阅读的序幕。 这几年来,儿童阅读的问题受到了世界范围内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共同重视。面对这个日新月异、多元价值并存的时代,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阅读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地把幼儿的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而自主阅读能力是早期阅读教育的关键。阅读是一个多元的复杂的历程,儿童需要在阅读过程中寻找到适合的途径,积累阅读经验,从而建立起自主阅读的能力来。 因此,学前阶段儿童的早期阅读教育决不是用识字和写字教学可以替代的,幼儿口语丰富、欣赏书面语言的兴趣及幼儿对文字的敏感,这些都是儿童早期阅读的核心能力,这里就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谈几点想法: 一、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材 幼儿的思维直观、形象,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水平、兴趣,我会选择一些内容简单,语言简捷、流畅,情节集中,篇幅短小,画面形象逼真、新颖有趣、幅面较大的内容为体裁。如儿歌《下雪天》、《小雨点》等;故事《好事情》、《大家来添话》、《我很幸运是一只青蛙》等;因为这些内容容易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读起来也会琅琅上口。在学习的过程中幼儿能够延伸自己的情感、思索与经验,这些书图文并茂、语义浅显、知识面广,幼儿通过听声情并茂的朗读,看色彩鲜艳的画书,读朗朗上口的文字,通过游戏和生活,逐步将口语符号与文字符号联系起来,自然地过渡到早期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