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古代文学史第一编选择题

自考古代文学史第一编选择题
自考古代文学史第一编选择题

1. 以下篇目中,出自《诗经》且属于政治讽刺诗的是

2. “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是指“六诗”中的

C.风 起兴开端 3.

以下著作由刘向编定的是

C.《左传》 左丘明 4.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论语》由孔子编成

孔子的弟子

B. 《庄子》通行的最早注本为郭象注本

C.

《墨子》行文注重辞藻

的华丽与铺陈

质朴无华

D.“朝三暮四”的故事出自《韩非子》 庄子 5.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楚辞》想象奇特,往往与当时民间的巫神信仰有关

B. 《楚辞》多用楚地方言

C.

《春秋》是鲁国的纪传体史书

编年体

D.《战国策》多为纵横家的游说之辞 6. 下列作品属于《九章》的是

A.

《涉江》

B.

《河伯》 九歌

C.《山鬼》 九歌

D.《招魂》

7.下列选项中,与《诗经》的形成、编订无关 ..的是

A.《氓》 弃妇诗

B.《怀沙》 屈原

C.《硕鼠》

D.《鹿鸣》 宫廷乐府

A. 赋 直接叙事,直言其志

B.比 比喻 D.颂

A.《春秋》 孔子

B.《尚书》 孔子 D.《战国策》

A.献诗B.采诗

A .《东山》

C .《关雎》

9.关于《诗经》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颂 ”分为商颂、周颂两部分

周颂

B .“雅”分为大雅、小雅、别雅三部分

C .《风雨》是表现夫妻情爱深挚的诗歌

D .《七月》是周人的史诗之一 10.中国

最早的历史文集是

A .《春秋》 编年体 C .《左传》 纪传体 11.以下

不.属.于.《战国策》文学特色的是

A .铺张辩丽 C .夸饰恣肆

12.先秦诸子散文中艺术水平最高的是 A .《孟子》

C .《论语》 13.《吕氏春秋》中关于原

始初民歌唱的记载是

A .贲如,皤如,白马,翰如 《易经》 B.士封羊,无血 C.击石拊石,以歌《九韶》 ,百兽率舞 D.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14.《汉书·食货志》关于采诗说的记述是 A .“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 B.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

C.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成)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

C .删诗

D .诵诗

8.“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

”出自《诗经》的

B .《采薇》

D .《蒹葭》

大雅小雅 夫妻离别

B .《尚书》 以记言为

D .《战国策》 国别体

B .善用寓言 D .想象奇幻

B .《庄子》 D .《韩非子》

之”

D. “诗者,志之所之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15.《春秋》的编纂体例是

A.国别体

C.编年体16.《左传》记事的特点是A.微言大义《春秋》

C.质朴平实《国语》

17.《韩非子》说理文的特点是A.气势磅礴

C.奇幻诡谲《庄子》18.《楚辞·九歌》的体式是

A.论体

C.骚体

19.东汉王逸对《离骚》题义的解释是

A.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原列传C.离,犹遭也;骚,忧也班固20.《春秋》一书经过了孔子的修订,它是B.纪传体

D. 纪事本末体

B.辩丽恣肆《战国策》

D. 详赡生动

B.铺张扬厉《孟子》

D.冷峻峭拔

B.赋体

D.七体

B.离骚者,楚古乐曲名也游国恩D.离,别也;骚,愁也

A.晋国的编年史 B.齐国的编年史

C.鲁同的编年史 D.郑同的编年史

21.在诸子散文中语言简短而比较整齐,部分整章用韵的是A .《论语》 B.《老子》

C.《孟子》 D.《庄子》

22.先秦诸子著作中使用寓言最多的是

A .《墨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

23.屈原《九歌》表达神人之间才结相知、顷刻别离的悲愁的作品是A.《湘夫人》B.《东君》

C.《国殇》 D.《少司命》

24.认为《九辩》是由多个乐章组成的乐曲的人是

A.司马迁B.刘向

C.王逸D.王夫之

25. 表现了初民与自然抗争的古代神话是

A. 盘古开天辟地

B.女娲造人

C.后羿射日

D.黄帝战蚩尤

26. 下面诗歌属于下层人民抨击统治者的诗篇是

A.《鄌风?相鼠》

B.《小雅?北山》

C.《大雅?荡》

D.《王风?黍离》

27. 先秦历史散文具有古奥迂涩特点的是

A.《尚书》

B.《国语》

C.《左传》

D.《战国策》

28. 先秦历史散文具有文学剪裁功夫的著述是

A.《尚书》

B.《左传》

C.《国语》

D.《战国策》

29. 先秦诸子散文最具雄辩色彩的是

A.《孟子》

B.《庄子》

C.《荀子》

D.《韩非子》

30. 具有铺排夸饰、想象丰富诗风特点的诗歌是

A.《诗经》

B.楚辞

C.汉乐府

D.《古诗十九首》

31.原始神话中射太阳的英雄是( )

A.稷B.契

C.羿D.鲧

32.《大雅?生民》属于( )

A.社会政治诗B .情爱诗

C.玄言诗D.史诗

33 .《尚书》文风的特点是( )

A.佶屈聱牙B.富艳浮夸

C.质朴平实国语D.辩丽恣肆战国策

34.《孟子》文风的特点是( )

A.冷峻峭拔,词锋尖锐犀利韩非子B.汪洋恣肆,想象奇幻谲诡

庄子C.说理透辟,逻辑推理严密荀子D .气势丰沛,富有雄辩色彩

35 .《论语》属于( )

A.记事体B.论辩体

C.语录体D.论述体

36.《离骚》的诗歌体式属于( )

A.五言体B.六言体

C.七言体D.杂言体

37.下列关于神话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神话都是幻想或想象的

B.神话是古代统治阶级加强统治的工具

C.神话是一种“神化”了的现实生活

D.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

38.关于《诗经》的编订,汉代有“孔子删诗”的说法,最早提出此说的是(

A.《汉书?食货志》采诗B.《史记?孔子世家》

C.《国语?周语上》献诗D.《毛诗大序》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习资料 (2)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习资料 简答题 1、屈原作品的艺术成就: 答:(1)屈原就是第一次有意识地把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段集中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在创作中驰骋想象,采用夸张的手法,使作品充满着激荡人心的浪漫色彩。a、作者在长期政治上斗争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与态度加以升华,运用想象进行高度的集中概括与大胆的艺术夸张。 b、善于把神话传说与自己的思想感情结合起来,运用神话素材抒情写志,扩大了诗歌的境界,使她的诗歌别具风格。 (2)屈原的诗歌继承与发展了《诗经》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楚辞》中的比兴比起《诗经》有重大发展。《楚辞》中的比喻的多样性,丰富性与奇特性为诗人驰骋浪漫主义的奇思妙想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她的作品善于凭借'山川之助'创造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如《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把相思的愁苦与秋风,落叶联系起来,更加突出了湘君的悲哀与孤寂。 (3)在描写人物、状摹物态方面,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在《招魂》中诗人对楚宫美人群像的刻画尤其精彩。 (4)在文学形式与诗歌语言的运用上,也极富开创性。 2、汉赋的形式特点: 答:以司马相如的作品为例, (1)结构宏伟,富丽堂皇。讲究场面的开阔,层次的分明,有空间的转移,时间的流动,多种场面、生活、气氛构成了一种极其广阔复杂而又极其统一与谐的艺术画面。如她的《子虚赋》《上林赋》中写天子的宛囿的广大富饶,天子诸侯打猎的盛况与壮观及种种排场,场面非常开阔,层次也很分明,给人一种富丽堂皇之感。 (2)讲究绘声绘形,有声有色。声音、色彩的种类极多,变化极大,穷形极相,动魄惊心,就其总的气氛来说,又就是极其富丽,极其热烈而又庄严的。 (3)它极大程度上利用了就是国方块字在形构造上的突出特点,字形排列上给阅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刺激。一排列就就是几十个山字头,几十个水字边,几十个草字头等等,给人一种迎面扑来的气势感。 3、简述散体大赋的发展过程: 答:散体大赋就是汉赋的一种艺术形式,它除师承屈原、宋玉外,还师承《诗经》的“雅”、“颂”与战国时期的纵横游说之风,也就就是说,赋的作品就是从战国时期的纵横演说发展起来的。其文风与先秦诸子很有关系。从武帝开始到东汉中期,就是散体大赋的发展期与成熟期。东汉顺帝以后,随着汉帝国政治经济的衰落与儒家思想统治的崩溃,散体大赋走向衰息。这类作品多属为统治者扬威颂圣的文字,篇幅巨大,文字铺排堆砌。代表作品就是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4、简述汉代文人五言诗的发展过程: 答:文人五言诗就是从民间五言诗发展而来的,主要就是文人学习乐府民歌中的五言诗创造的新形式。五言诗出现的时间就是东汉初年,五言诗所包含的词与音节比四言句式多,在艺术表现上更灵活与方便,所以大量出现五言诗。东汉时代的早期作家班固开始写的一首《咏史》五言诗,其后张衡也作五言诗《同声歌》,这些创作表现出文人五言诗技巧的不断提高与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学史2_期末复习重点

1建安风骨:是人们对建安大时期美学风格的概括。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指作品内在的“雅好慷慨”的品格,和语言表达上简练刚健的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艺术风貌。代表人物“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2建安七子: 指东汉末建安时期曹氏父子之外的七位著名诗人。他们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其中以王粲陈旧最高 3宫体诗: 盛行于南朝梁陈时期的诗体,宫体之称始于梁简文帝萧纲时,作为永明新体诗的“新变”,内容,内容上不独以“止乎衽席之间”“恩极闺房之内”为主。形式上也有“清辞巧制”“雕琢蔓藻”代表人物萧氏父子,庾信等 4初唐四杰:初唐时期诗坛上出现的以“文章齐名天下”的四位杰出诗人,他们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又称“王杨卢骆”。他们在诗歌创作上,大大扩大了诗歌创作领域与题材,并把诗歌从宫廷引向市井,从京都引向边塞荒漠。在艺术上有博大之象。对唐诗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他们有着相同的审美追求,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他们的诗文各有特点,王杨擅于五言律诗,卢骆长于七言歌行 5竹林七贤:识见于世说新语。任诞。魏晋之际的文学七个代表作家,常集于竹林之下,故名竹林七贤。以阮籍嵇康文学成就最高,七人分别为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6大历十才子:十才子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的极玄集。其中包括十才子为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一作峒)、耿湋、夏侯审。其主要创作诗风相像,他们或寄情山水景物或写羁旅之情。 7元和体:是指元、白在元和年间写的次韵相酬的,穷极声韵的长篇排律,以及杯酒光景间感叹自身遭遇的小碎篇章,再加之艳体诗在内统称为元和体。形成诗到元和体是体裁变新的局面。 8象外之象:司空图在《与极浦书》中提出的文论诗主张。诗歌创作具有象外之象。其中第一象是诗歌中具体,鲜明所感可言的形象画面。第二象指形象画面中所蕴含的无穷韵味,是无象之象。 9玄言诗:东晋时期出现的一种诗风,代表人物有孙卓,许洵等。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平典似道德论 10骈文:齐梁时期,骈文是文章的代表。骈偶平整,声韵谐美,用典繁复,辞藻华美,四六句型是其最基本的文体要素。骈文在两汉时期孕育而出。在齐梁时期确立体势,并进入鼎盛期。 11永明体: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发现诗歌韵律,以晋宋以来诗歌中对偶形式相结合出现的新诗体,注重对偶,讲求音律,守护四声八病之说,对篇短小,是我国诗歌由古体向近体的过渡诗体,反映了诗歌创作由较为自由发展到讲求格律的必然趋势,代表人物有沈约,谢朓,王融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论述题及答案汇总 宋诗 一、名词解释 1、宋初三体:一以当时的一些达官贵人如徐铉、李?等为代表,以白居易为师,诗风平易浅俗,是当时的主流诗歌,此为白体诗。一以稍后的杨亿、刘筠、钱惟演为代表,以李商隐为师,辞藻华丽,讲究用典,是白体之后的诗坛主流,此为西昆体。一以魏野、林逋等隐士为代表,以贾岛、姚合为师,多用白描手法写隐逸生活,诗风清苦,此为晚唐体。 2、苏梅:苏舜钦在诗歌上创作上与梅尧臣齐名,人称苏梅。 3、半山体:王安石退居江宁后,诗风发生了重大变化,远离了政治、社会,多写山水自然。形式上以绝句为主,很少长篇古体;艺术上讲究炼字、对仗,意境优美含蓄,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后人将他这一时期的诗风称为“半山体”。 4、苏黄:在宋代,黄庭坚被认为是与苏轼并驾齐驱的诗人,称之为“苏黄”。 5、点铁成金、夺胎换骨:这是黄庭坚的创作方法,就是对前人的作

品加工改造,一是不改变前人作品的意思,但用新的语言来表达;一是袭用前人的语言,但表达的是新的意思。 6、江西诗派:南宋初,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将黄庭坚、陈师道等二十余人列为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在黄庭坚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他们的创作具有与黄庭坚类似的众多特点,讲究用典,生新瘦硬,是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派。 7、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家):南宋四大家,又称“中兴四大家”,指的是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这四大家虽然早期曾受江西诗派影响,但除尤袤外,其他三人均能跳出江西诗派的樊篱,自创面目。 8、永嘉四灵:永嘉四灵。指的是浙江永嘉(今温州)的四位诗人: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赵师秀(字灵芝)、翁卷(字灵舒)。他们的诗以贾岛、姚合为宗,多为近体,喜用白描,不用典,主要描写山水自然和自我感受,境界狭窄,讲究苦吟,诗风单一。 9、江湖诗派:江湖派是稍晚于四灵,并受四灵影响的一个诗派,因作品多收入《江湖集》而得名。他们多为落第文人、江湖清客。诗风不一,有的粗犷豪放,有的幽静清苦,有的新奇,有的旷达。代表人物主要有刘克庄、戴复古、方岳等。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2真题含答案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画古代文学史(二) 试卷 (课程代码00539)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苏舜钦的诗歌风格是 A.豪犷雄放 B.平淡瘦劲 C.生新瘦硬 D.沉博绝丽 2.王安石议论文的特点是 A.平易流畅,委曲婉转 B.结构严谨,析理透辟 C.雍容典雅 D. 纵横博辩 3.苏轼词的主要风格特征是 A.清丽典雅 B.思深辞丽 C.豪放旷达 D.清空婉约 4.陈与义的诗歌被称为 A.山谷体 B.后山体 C.简斋体 D.诚斋体 5.李清照后期词的风格是 A. 清丽淡雅 B.沉郁哀痛 C.清空骚雅 D.浓艳密丽 6.朱熹诗歌的主要特点是 A.以诗言事 B.以诗喻理 C.诗风豪放 D. 诗风典丽 7.元杂剧《赵氏孤儿》的作者是 A.白朴 B.乔吉 C.康进之 D.纪君祥 8.高明《琵琶记》的创作主旨是 A. 宣扬忠孝伦理观念 B.揭示官吏贪赃枉法

C. 提倡神仙道化思想 D.抒写离别相思之苦 9.元代讲史话本的艺术特点是 A. 说一故事而立有结局 B.悲喜连缀而贯通一体 C. 历叙史实而杂以虚辞 D.淋漓酣畅而声韵兼美 10. 赵孟颊《钱塘怀古》诗最具特色的是 A. 极富唐诗的意境与韵味 B.同于宋诗的警策与深致 C. 表现一种离黍麦秀之感 D.以见解超人的议论取胜 11.元代后期诗文创作的两大中心是 A. 江西和婺州 B.婺州和吴中 C. 大都和平阳 D.平阳和泽州 12. 除了《三国演义》以外,罗贯中还作有杂剧传世,名曰 A. 《冲漠子独步大罗天》 B.《黑旋风仗义疏财》 C. 《赵太租龙虎风云会》 D.《雌木兰替父从军》 13. 南戏觌范化和广泛流行后,“传奇”指称的是 A. 杂剧 B.明清中长篇小说 C. 散曲 D.明清中长篇戏剧 14. 汤显祖的传奇作品中,取材于唐人蒋防《霍小玉传》的是 A.《紫箫记》 B.《邯郸记》 C.《南柯记》 D.《牡丹亭》 15.“台阁体”散文的风格特点是 A. 醇深典正,浑穆雍容 B.雍容和雅,平易畅达 C. 平易自然,纡徐和缓 D.简练明快,笔力雄健 16. 下列作家中,长于记述家庭琐事而极富人情味的是 A.袁宏道 B. 李贽 C. 归有光 D.张岱 17. 明代前期散曲作家中,朱有燉影响最大,其散曲集曰 A. 《诚斋乐府》 B.《沜东乐府》 C. 《秋碧乐府》 D.《碧山乐府》 18.遗民诗人屈大均诗歌的主要特点是 A.闲适 B.雄直 C.绮丽 D.险怪 19.以下诗句中,由赵翼创作的是 A.“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B.“衙斋卧听潇潇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C.“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D.“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20.侯方域、魏禧和汪琬并称“清初三大家”,其最重要的创作成就是 A.诗歌 B.古文 C.小说 D.戏曲 21.下列作家中,既是阳湖派古文的代表人物,又是常州词派开创者的是 A. 张惠言 B.恽敬 C.侯方域 D.汪中 22.周济编选《宋四家词选》,“宋四家”指 A.晏殊、晏几道、柳永、欧阳修 B.周邦彦、李清照、朱敦儒、张孝祥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名词解释及答案 1.《诗经》 1.《诗经》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全书共305篇,按音乐的不同划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成书于春秋中期,反映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将近500年的社会状况。它在先秦只称?诗?或?诗三百?,到汉代才被称为?诗经?。 2.?六义? 2.?六义?(或"六诗?)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三类是《诗经》的分类;赋、比、兴三类是《诗经》常用的艺术手法。3.《春秋》 3.《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子的修订。它非常简括地记录了鲁国及周王朝、其它诸侯国的历史事件,始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4.?春秋三传? 4.指左丘明的《春秋左氏传》(又称《左传》)、公羊高的《春秋公羊传》(又称为《公羊传》)和谷梁赤的《春秋谷梁传》(又称《谷梁传》)。5.《论语》 5.中国古代?四书?之一,是孔子去世之后,由孔子弟子及门人编订而成的,是专门记录孔子与时人言行的一部书,为语录体著作。全书凡20篇,为我们今天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 6.楚辞 6.战国中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所创造的一种新诗体。到了汉代,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订成一部书,也称楚辞。楚辞的代表作品是屈原的《离骚》。 7.散体大赋 7.以状物为主,铺排摹绘,夸饰文采,如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等,这类作品是一般所说的?大赋?或?汉赋?的典型。 8.抒情小赋 8.东汉中后期,汉赋出现了一种句法类于大赋但篇幅比较短小、铺叙摹绘的成分减少而抒情成分极大增加的赋作,如张衡《归田 赋》、赵壹《刺世疾邪赋》祢衡《鹦鹉赋》 等,这类作品一般称为?抒情小赋?,是汉 赋发展的新趋向。 9.汉乐府 9.汉代一种音乐机构的名称。它的主要职 责是收集民歌、制曲、演唱等。到了魏晋南 北朝时期,人们把汉乐府机关所保存的诗歌 也称"乐府?,所以乐府就成了一种带有音乐 性的诗体的名称。 10.《史记》 10.作者是西汉人司马迁。我国第一部纪传 体通史,以记人为中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 下至汉武帝,记录了中国古代三千多年的历 史。全书共130篇,分十二本纪、十表、八 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鲁迅评之日: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的出现不 仅开创了中国正史的写史体例,同时对后代 传记文学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11.《古诗十九首》 11.?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梁人萧统的《文 选》之中,这十九首古诗都是汉末文人作品, 非一人一时所作,它代表了东汉文人五言诗 的最高成就。钟嵘评之曰: ?一字千金?。刘勰《文心雕龙》评之为?五 言之冠冕?。 13.建安风骨 13.在汉末建安年代前后,出现了?三曹?、 ?七子?、一蔡等著名作家,他们的创作多 反映社会动乱、民生疾苦与个人的理想抱 负,形成了悲凉慷慨、刚健有力的艺术风格, 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或?建安风力?。 14.新体诗 14.南朝齐、梁年间,以理论为指导,讲求 声律的新体诗。因形成于永明年间,故又称 ?永明体?。最有成就的作家是谢眺等人。 它的出现为唐代近体诗的形成,奠定了理论 和创作的基础。 15.骈文 15.骈文是一种具有均衡对称之美的文体。 它实际上是广义的散文的一部分,但它与散 体单行的狭义的散文相对比而有明显区别。 骈文的主要特征有四: 对偶、用典、声律、辞藻。 16.志怪小说 16.魏晋南北朝时代小说的一种类型,专记 幽冥怪异、神灵报应、人间奇异,深受佛教 故事、巫士和方士影响。代表作品是干宝的 《搜神记》。 17.游仙诗 17.游仙诗的渊源可以上溯到先秦。而以" 游仙?为诗名,则始于曹植《游仙诗》。游 仙诗内容向有两种不同倾向: 一种纯写求仙长生之意,另一种则是愤世嫉 俗之言。 18.玄言诗 18.玄言诗的特点在内容上是以谈论老庄玄 理为主,少数兼及佛理的表述。在表达上则 是抽象玄虚,淡乎寡味。 19.吴歌 19.吴歌主要产生于当时首都建业(今江苏 南京)一带的江南地区,是南朝的经济政治 文化中心。?吴声杂曲并出江南,东晋以来 稍有增广。其始皆徒歌,既而被之管弦。盖 自永嘉以后,下及梁陈,成都建业,吴声歌 曲起于此。?(《晋书?乐志》) 20.西曲 20.西曲采自长江中游及汉水两岸的政治经 济军事重镇荆郢樊邓(今湖北江陵、襄樊、 河南邓县)一带。?西曲歌出于荆郢樊邓之 间,而其声节送和与吴歌亦异,故依其方俗 而谓之西曲。?(《乐府诗集》卷四十七引《古 今乐录》) 21.宫体诗 21.出现在齐梁之际、盛行于梁陈时代的一 种诗歌。在形式上讲求声律、对偶、辞采, 风格轻艳丽靡;在内容上,以写闺阁情怀和 描写女性为主。 22.初唐四杰 22.初唐时期诗坛上出现的以?文章齐名天 下?的四位杰出诗人,他们是王勃、杨炯、 卢照邻、骆宾王,又称?王杨卢骆?。他们 在诗歌创作上,大大扩大了诗歌创作领域与 题材,并把诗歌从宫廷引向市井,从京都引 向边塞荒漠。在艺术上有博大之象。对唐诗 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 23.上宫体 23.唐初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其特色为 ?绮错婉媚?。上官仪还总结了前人对诗歌 创作的艺术经验,提出了?六对?、?八对? 之说,从而芊富了诗歌创作的技巧。上官体 在唐诗发展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4.王孟 24.唐代诗人王维、孟浩然的并称。二人都 善用五言诗描写自然景物,诗歌艺术风格也 相似。 25.高岑 25.唐代诗人高适、岑参的并称。二人都长 于写边塞诗,风格相似。 26.新乐府运动 26.中唐以后,社会矛盾日趋尖锐,以白居 易、元稹等为代表的一批诗人,有感于藩镇 割据、政治腐败等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要 求改革政治,用诗歌宣传自己的主张。大量 创作?即事名篇?的新题乐府诗,以反映民 瘼,讽谕时事,于是新乐府运动应运而生。 最早创作新乐府诗的是李绅。他曾作《新题 乐府》二十篇。元稹见后,和作十二篇,即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白居易在元 稹的基础上扩充为五十首,名日《新乐府》。 较早创作新乐府诗的诗人有张籍、王建,后 人称之为?张王乐府?。 27.唐传奇 27.唐代文言小说的名称。这种小说的内容、 情节往往离奇曲折,故称之为传奇。最早把 这种文言小说称之为?传奇?的是唐末裴硎, 他把自己的传奇作品集命名为《传奇》。后 来就把这种用文言文写成的小说称为?传 奇?。唐传奇是文人有意识创作小说的开始。 它虽是在六朝志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标 志着古代文言短篇小说发展到了一个新阶 段。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单科助学综合测验 单元测验一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 1.在靖康之难中,汴京沦陷,北宋灭亡,南宋的爱国人士慷慨悲歌,一时间爱国词人辈出,最具代表性的是()。 A.黄庭坚 B.王安石 C.杨万里 D.辛弃疾 【正确答案】D 2.南宋诗坛自()起,就形成了江西体与晚唐体并存的局面,大多数诗人的作品也兼具这两种特征。 A.杨万里 B.叶适 C.贾岛 D.姚合 【正确答案】A 3.张孝祥,字安国,号()。 A.芦川居士 B.于湖居士 C.龙川 D.龙洲道人 【正确答案】B 4.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的诗人是()。 A.杨亿 B.晏殊 C.林逋 D.王禹偁 【正确答案】C 5.“永嘉四灵”和“江湖诗派”是()诗风的主要代表。 A.南宋前期 B.北宋初期 C.南宋后期 D.北宋后期 【正确答案】C 6.下列作品中属于刘过的是()。 A.《龙洲词》 B.《龙川词》 C.《芦川词》 D.《淮海词》 【正确答案】A 7.“中兴四大诗人”中以田园诗著称的是()。 A.陆游 B.杨万里

C.朱熹 D.范成大 【正确答案】D 8.()的诗风活泼自然,他以明白如话的口语入诗,时人争效之,号“诚斋体”。 A.欧阳修 B.吕祖谦 C.杨万里 D.范成大 【正确答案】C 9.辛弃疾的词作中最具特色的是()。 A.英雄词 B.咏春词 C.艳情词 D.农村词 【正确答案】A 10.辛弃疾的词达到了词体艺术的高峰,形成了备受称道的()。 A.易安体 B.樵歌体 C.稼轩体 D.诚斋体 【正确答案】C 11.北宋时期最负盛名的“通俗歌曲作家”是()。 A.晏殊 B.周邦彦 C.欧阳修 D.柳永 【正确答案】D 12.下列诗歌作品属于王令的是()。 A.《假山》 B.《夏意》 C.《江上》 D.《庐山高》 【正确答案】A 13.陆游早年诗歌创作的特点是()。 A.喜藻绘而至清新拔俗 B.务豪放悲壮 C.沈雄雅健 D.清淡秀逸 【正确答案】A 14.王安石,字介甫,号()。 A.醉翁 B.半山 C.老泉 D.山谷道人 【正确答案】B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历年试题与答案

全国2011年4月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 课程代码:0053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表现了初民与自然抗争的古代神话是( C ) A.盘古开天辟地 B.女娲造人 C.后羿射日 D.黄帝战蚩尤 2.下面诗歌属于下层人民抨击统治者的诗篇是( A ) A.《鄌风·相鼠》 B.《小雅·北山》 C.《大雅·荡》 D.《王风·黍离》 3.先历史散文具有古奥迂涩特点的是( A ) A.《尚书》 B.《国语》 C.《左传》 D.《战国策》 4.先历史散文具有文学剪裁功夫的著述是( B ) A.《尚书》 B.《左传》 C.《国语》 D.《战国策》 5.先诸子散文最具雄辩色彩的是( A ) A.《孟子》 B.《庄子》 C.《荀子》 D.《非子》 6.具有铺排夸饰、想象丰富诗风特点的诗歌是( B ) A.《诗经》 B.楚辞 C.汉乐府 D.《古诗十九首》 7.《吕氏春秋》向来被视为( C ) A.史传散文 B.纵横家书 C.杂家著作 D.志人小说 8.刻石文的主要用韵形式是( C ) A.句句为韵 B.二句为韵 C.三句为韵 D.四句为韵 9.两汉后期政论散文创作的新特点是( D ) A.切直晓畅,议论政事富于情感 B.委婉曲折,常常借助比喻说理 C.愤世嫉俗,批评政治不留情面 D.引经据典,以阴阳灾异论政议事 10.王充《论衡》的著述宗旨是( D )

A.“崇谶纬” B.“陵霄汉” C.“正是非” D.“疾虚妄” 11.班固的《汉书》在体例上将《史记》中的“世家”并入( C ) A.本纪 B.书 C.传 D.表 12.开拓了文学史上京都赋创作先河的是( B ) A.《东都赋》 B.《蜀都赋》 C.《二京赋》 D.《三都赋》 13.从现存资料看,较早对汉乐府进行分类的是( B ) A.应亨 B.蔡邕 C.夏侯宽 D.郭茂倩 14.下列诗句出自《古诗十九首》的是( C ) A.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B.独坐空房中,谁与相劝勉 C.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D.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15.中国诗歌史上纯粹的七言诗始自( B ) A.操《短歌行》 B.丕《燕歌行》 C.植《野田黄雀行》 D.琳《饮马长城窟行》 16.建安诗坛上最杰出的诗人是( C ) A.操 B.丕 C.植 D.蔡琰 17.“悼亡”一词专指为“悼妻”,始自( A ) A.岳 B.陆机 C.左思 D.琨 18.占据东晋诗坛主流地位的是( C ) A.游仙诗 B.乐府诗 C.玄言诗 D.山水诗 19.渊明一片仁心与安于贫穷的道德准则来源于( B )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佛家思想 D.玄学思想 20.灵运的诗歌属于( C ) A.正始诗歌 B.太康诗歌 C.元嘉诗歌 D.诗歌 21.成为后世笔记小说发展基础的是( B ) A.志怪小说 B.志人小说 C.神话故事 D.佛经故事 22.《搜神记》作者干宝的籍贯是( C ) A.城(今太康) B.东海(今郯城)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历年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历年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历年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1年10月份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宋代古文运动中,柳开是 A.先驱者B.响应者C.过渡者D.集大成者[ A] 2.宋初以杨亿为代表的重要文学流派和风格是 A.白体B.晚唐体C.西昆体D.荆公体[C ] 3.王安石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颇有影响,其散文最擅长的是 A.叙事抒怀B.描景写意C.用事用典D.议论说理[D ] 4.吕本中是第一个用宗派观念论诗人群体的人,他率先提出的诗派名称是 A.江西诗派B.剑南诗派C.江湖诗派D.晚唐诗派[ A] 5.秦观词作内容绝大多数是 A.儿女柔情B.羁旅行役C.家国兴亡D.田园风光[ A]

6.柳永词赢得“凡有井水处都能歌柳词”的声誉,所指的是 A.清空词B.骚雅词C.俚俗词D.豪放词[ C] 7.杨万里诚斋体诗最为出色的是 A.乐府B.古风C.律诗D.绝句[ D] 8.刘克庄是南宋末年文坛领袖,在诗歌方面是 A.江西诗派传人B.剑南诗派后进 C.江湖诗派宗师D.遗民作家先驱[C ] 9.文天祥是著名的遗民作家,其诗歌代表作《过零丁洋》的名句是 A.从此西湖休插柳,剩栽桑树养吴蚕 B.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C.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 10.《救风尘》、《谢天香》、《金线池》三剧的主角都是A.商人妇B.村姑C.妓女D.贵族小姐[ C] 11.散曲套数[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新奇之处在于采用 A.反讽手法B.象征手法 C.情景交融手法D.夸张手法[ A] 12.杨维桢诗世称 A.台阁体B.香奁体C.宫体D.铁崖体[D ]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论述简答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论述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论述题 1.论述《诗经》的主要文学成就。 2.试论《左传》的文学特色。 3.试论《孟子》文章的主要特点。 4.试论《庄子》的寓言特点。 5.分析《离骚》的思想内容。 6.试论《史记》描写人物的艺术特点。 7.结合作品,说明东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点。 8.论《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点。 9.试论曹植诗歌的思想内容。 10.分析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 11.试论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 12.试论左思《咏史》的艺术成就。 13.说明鲍照诗歌的艺术成就。 14.试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境界。 15.试述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点。 16.分析孟浩然与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不同。 17.试述杜诗的“集大成”。 18.说明韩愈“以文为诗”的特点及其在诗歌上的创新。 19.试论韩柳古文理论对散文革新运动的推动作用。 20.分析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21.试论李煜前期词与后期词的不同。 22.试论欧阳修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贡献。 23.试论苏轼对宋词的贡献。 24.试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25.试论陆游爱国主义诗歌创作的成就。 26.试论辛弃疾词作的艺术成就。 27.试论《西厢记》的艺术特色。 28.试论《窦娥冤》中窦娥的形象以及此剧的悲剧艺术特色。 29.试论《三国演义》艺术构思的特点以及人物塑造的方法。 30.试论《水浒传》人物塑造的特点以及小说语言的特色。 31.试论《牡丹亭》的浪漫主义特色。 32.试论《长生殿》中爱情描写与政治批判之关系。 33.论《桃花扇》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 34.试论曹雪芹《红楼梦》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的悲剧命运的揭示。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论述题答案1.1.论述《诗经》的主要文学成就。 (1)写实和抒情的融合。 ①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是真实的。 ②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是坦率的。 ③叙事性的诗作中也饱含着作者的感情。 赋、比、兴的艺术手段。 ①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手法。它可以直接叙事,也可以是直接的刻画描写,可以是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

古代文学史二单选(真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201704】 1、贺铸词作的艺术特点是:“儿女英雄兼而有之” 2、金代著名文士蔡珪等被称为:“国朝文派” 3、元代石军宝的著名杂剧是:《秋胡戏妻》 (尚仲贤《柳毅传书》、康进之《逵负荆》、纪君祥《氏孤儿》) 4、元代讲史话本的创作特点是:历叙史实而杂以虚辞 5、由宋入元的作家戴表元的论诗主是:“酿诗如酿蜜” (戴表元文章的风格特点是:清深雅洁) 6、维桢“铁崖体”倡导的是:古乐府 7、徐渭的戏曲史论著作是:《南词叙录》 8、王世贞的传奇的代表作是:《鸣凤记》 9、竟陵派小品文的风格特点是:率真洒脱 10、清初诗人吴嘉纪的诗作多抒写:民生疾苦 11、桐城派古文家大樾的作品《章大家行略》,被鼐评为:真气淋漓(桐城派大樾的文论著作是:《论文偶记》) 12、清初以维崧为代表诗人的阳羡派推崇:轼、辛弃疾 13、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词集名是:《饮水词》 14、清代历史小说《隋唐演义》被鲁迅评为:“浮艳在肤,沉着不足” 15、中国古典小说史上的巅峰之作是:《红楼梦》 16、近代晚唐诗派的代表人物是:樊增祥 17、“宋诗派”在清末民初演化为:同光体

18、近代词人王鹏运词作的特点是:沉郁悲凉,较为朗炼 【201610】 19、轼诗《百步洪二首》其一运用博喻,其体现的创作特点是:以文为诗 20、与元斡诗风相近的词人是辛弃疾 21、元代后期杂剧创作的中心是: 22、戴表元文章的风格特点是:清深雅洁 23、《太和正音谱》集戏曲史论与曲谱于一体,其作者是:朱权(201001) 24、汤显祖的《紫箫记》取材唐传奇:《霍小玉传》 25、唐顺之是唐宋派散文代表之一,其文集名称是:《荆川先生文集》 26、梦阳是“前七子”的代表,他写得最好的诗歌形式是:七言歌行 27、清代与袁枚并称“乾隆三大家”的二位诗人是:翼与士栓 28、钱澄之后期诗歌的特点是:多闲适恬詹之趣 29、清初以侯方域、禧、汪琬为代表作家的散文被称为:文人之文 30、清代词人惠言的词集名是:《茗柯词》 31、清代历史小说《栲兀闲评》的主要容是:写忠贤的事迹 32、清代中期小说《绿野仙踪》属于:神怪小说 33、以侯方域和香君的爱情故事为容线索的是:《桃花扇》 34、近代汉六朝诗派的代表人物是:王闿运(201001) (湖湘诗派) 35、道、成、同时期,占据诗坛中心的是:宋诗派 36、同光以后的词坛推崇词体,崇尚的是:词派 37、近代诗人顾春词作的特点是:细腻绵密、自然精工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真题及答案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试卷 (课程代码00539) 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以杨亿为代表的西昆体的创作特色是 A.讲究气骨 B.讲究修辞 C.讲求妙语 D.讲求兴趣 2.“王荆公体”的主要体裁是 A.古诗 B.绝句 C.律诗 D.歌行 3.苏轼词的特点是 A.以文为词 B.以赋为词 C.以诗为词 D.以论为词 4.贺铸词作的艺术特点是 A.“词虽婉美,然格力失之弱” B.“儿女英雄兼而有之” C.“清空”、“骚雅” D.“如七宝楼台” 5.陆游的诗歌创作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中期诗歌的特点是 A.雕饰藻绘 B.清薪拔俗 C.豪放悲壮 D.清淡秀逸 6。杨万里创作的诗歌被称为 A.山谷体 B.易安体 C.稼轩体 D.诚斋体 7.金代着名文士蔡珪等被称为 A.“中兴四家” B.“国朝文派” C.“吴中四杰” D.“一代词臣” 8.元代石君宝的着名杂剧是 A.《李逵负荆》 B.《柳毅传书》 C.《赵氏孤儿》 D.《秋胡戏妻》 9.元代讲史话本的创作特点是 A.取材世俗而富于夸张 B.说一故事而立有结局 C.历叙史实而杂以虚辞 D.虚构史实而带有悬念 10.由宋入元的作家戴表元的论诗主张是 A.“寓骚雅于冲夷” B.“酿诗如酿蜜”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重点大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重点大题 简答题 1、简述欧阳修文章风格方面的特点。P31 2、简述柳永词中的女性形象特点。P54 3、简述柳永对慢词发展的贡献。P55 4、简述苏轼散文的艺术成就。P62

5、简述苏轼诗歌以理趣见长的特点。P67 6、简述黄庭坚的诗歌理论主张。P78 7、简述黄庭坚诗歌的艺术特色。P80 8、简述周邦彦词集大成的艺术特色。P90 9、简述李清照对婉约词风的发展。/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P99 10、简述诚斋体的艺术特色。P112

11、简述陆游诗的思想内容。P123 12、简述辛弃疾词排遣苦闷的方式。P137 13、简述辛弃疾对词风的开拓。P139 14、简述元杂剧衰落的原因。P193 15、简述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P205

16、简述《西厢记》戏剧矛盾设置的特点。P212 17、简述《梧桐雨》的思想倾向。P216 18、简述马致远杂剧的艺术风格特征。P220 19、简述元杂剧中历史剧前后期的不同思想倾向。P227 20、简述元散曲的艺术表现力。P234

21、简述《琵琶记》戏剧结构的艺术特征。P248 22、宋元话本小说中爱情小说的思想艺术成就。P270 23、简述《三国演义》三虚七实的艺术特点。P17 24、简述《水浒传》的主要思想倾向。P25 25、简述《水浒传》在情结结构上的艺术特征。P33 26、简述宋濂散文艺术成就。P36

27、徐渭《四声猿》的艺术特色。P54 28、简述汤显祖的戏曲思想。P67 29、简述《金瓶梅》在小说发展史上的意义。P89 30、简述归有光散文的艺术特色。P108 31、简述公安派的文学主张及意义。P110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论述简答题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论述题 1.论述《诗经》的主要文学成就。 2.试论《左传》的文学特色。 3.试论《孟子》文章的主要特点。 4.试论《庄子》的寓言特点。 5.分析《离骚》的思想内容。 6.试论《史记》描写人物的艺术特点。 7.结合作品,说明东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点。 8.论《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点。 9.试论曹植诗歌的思想内容。 10.分析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 11.试论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 12.试论左思《咏史》的艺术成就。 13.说明鲍照诗歌的艺术成就。 14.试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境界。 15.试述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点。 16.分析孟浩然与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不同。 17.试述杜诗的“集大成”。 18.说明韩愈“以文为诗”的特点及其在诗歌上的创新。 19.试论韩柳古文理论对散文革新运动的推动作用。 20.分析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21.试论李煜前期词与后期词的不同。 22.试论欧阳修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贡献。 23.试论苏轼对宋词的贡献。 24.试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25.试论陆游爱国主义诗歌创作的成就。 26.试论辛弃疾词作的艺术成就。 27.试论《西厢记》的艺术特色。 28.试论《窦娥冤》中窦娥的形象以及此剧的悲剧艺术特色。 29.试论《三国演义》艺术构思的特点以及人物塑造的方法。 30.试论《水浒传》人物塑造的特点以及小说语言的特色。 31.试论《牡丹亭》的浪漫主义特色。 32.试论《长生殿》中爱情描写与政治批判之关系。 33.论《桃花扇》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 34.试论曹雪芹《红楼梦》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的悲剧命运的揭示。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论述题答案 1.1.论述《诗经》的主要文学成就。 (1)写实和抒情的融合。 ①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是真实的。 ②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是坦率的。 ③叙事性的诗作中也饱含着作者的感情。

2009年1月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真题及答案

全国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 第5套(有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陈与义诗被称为( C ) A.后山体(陈师道) B.山谷体(黄庭坚) C.简斋体 D.诚斋体(杨万里“活法”) 2.淮海词的特色是(A ) A.轻柔婉约 B.恬淡风趣 C.豪纵奔放 D.清丽俊俏 (《淮海集》是北宋文学家秦观的诗文别集) 3.下列词句中出自辛弃疾《清平乐》的是( B ) A.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鹧鸪天》) B.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C.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蒙蒙(《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D.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 4.“江西诗派”之名起于《江西诗社宗派图》,其作者是( A )

A.吕本中 B.黄庭坚 C.陈师道 D.陈与义 5.南宋爱国词人陈亮的词集是(B ) A.《芦川词》(宋张元干撰) B.《龙川词》 C.《竹山词》(宋末元初蒋捷词全集) D.《龙洲词》(刘过) 6.陆游著名诗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出自(D ) A.《游山西村》 B.《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C.《书愤》 D.《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吴文英词主要的艺术特点是( D )114 A.浅近俚俗 B.以文为词 C.沉郁豪放 D.章法绵密 8.汪元量代表作《湖州歌》中的名句是( B ) A.从此西湖休插柳,剩栽桑树养吴蚕(刘克庄《戊辰即事》) B.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D.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代诗人郑思肖的《寒菊》) 9.下列诗句中属于辽代耶律洪基的诗作《题李俨黄菊赋》的是( B ) A.威风万里压南邦,东去能翻鸭绿江(萧观音《伏虎林应制》) B.袖中犹觉有余香,冷落西风吹不去

00538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2007-2014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2014年10月自考真题及答案 一单选 1. 古代神话中炼石补天的神话人物是() A.盘古 B.羿 C.禹 D.女娲 正确答案D 2. 《诗经》的《将仲子》属于() A.郑风 B.卫风 C.小雅 D.大雅 正确答案A 3. 下列《诗经》作品属于史诗的是() A.《伐檀》 B.《采薇》 C.《公刘》 D.《七月》 正确答案C 4. 下列作品中多记纵横家言论的是() A.《尚书》 B.《国语》 C.《左传》 D.《战国策》 正确答案D 5. 先秦著名的历史散文《春秋》属于() A.编年体 B.纪传体 C.国别体 D.纪事本末体 正确答案A 6. 下列作品中属于《九歌》的是() A.《礼魂》 B.《抽思》 C.《招魂》 D.《思美人》 正确答案A 7. 按照《史记》体例,全书的纲领是() A.本纪 B.世家 C.列传 D.表 正确答案A 8. 《汉书》记载的是() A.后汉的历史 B.西汉的历史 C.东汉的历史 D.两汉的历史

正确答案B 9. “赋”作为文体的名称,最早见于() A.《高唐赋》 B.《赋篇》 C.《登徒子好色赋》 D.《吊屈原赋》 正确答案B 10. 西汉初期辞赋创作的发展趋向是() A.从情思浓郁、质实纯朴向缺少真情、辞藻华丽方向发展 B.从关注社会、政治、人生向远离社会、政治、人生方向发展 C.从为统治集团歌功颂德向愤世嫉俗方向发展 D.从表达入世进取情志向抒发避世高蹈意愿方向发展 正确答案A 11. 下列辞赋中表达怀人主题的是() A.《自悼赋》 B.《李夫人赋》 C.《哀秦二世赋》 D.《非有先生论》 正确答案B 12. 汉代著名大赋《二京赋》的作者是() A.司马相如 B.扬雄 C.班固 D.张衡 正确答案D 13.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 A.《文心雕龙》 B.《文选》 C.《玉台新咏》 D.《典论.论文》 正确答案B 14. 在《乐府诗集》的以下类目中,保存两汉乐府民歌最多的是()。 A.《鼓吹曲辞》 B.《杂曲歌辞》 C.《相和歌辞》 D.《杂歌谣辞》 正确答案C 15. .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全盛局面的是() A.曹冲 B.曹植 C.曹操 D.曹丕 正确答案C 16. 曹丕对七言诗的发展有重大贡献,其代表是() A.《白马篇》 B.《燕歌行》 C.《善哉行》 D.《杂诗》 正确答案B 17. 正始诗歌的代表作家是()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史(二)名词解释 1.白体: (1)指宋初诗坛流行的学白居易的诗。 (2)宋初一些作家,如王禹称等先后学习白居易平易晓畅的闲适唱和诗和关心民生疾苦的讽喻诗,由此而形成的诗风就叫“白体”。(3)其特征是“顺熟”“容易”“浅切”。 2.西昆体: (1)这是北宋初期影响极大的诗歌流派。 (2)有广狭二义,狭义单指其近体律诗,广义兼指其四六文。(3)西昆之名,因创始诸人在秘阁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取玉山、册府之意。西昆指玉山。 3.晚唐体: (1)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的诗风的诗作。 (2)以清逸隐幽为旨趣,以锤炼字句为能事。 (3)代表作家林逋。 4.东坡体: (1)即指苏轼的诗在宋代的一种风格范式, (2)其诗各体兼备,风格多样。他的七绝清丽精美,七古雄健豪放。(3)其基本风格有二:一是刚健中含婀娜的清丽雄健;二是豪放中加平淡的清旷闲逸。 (4)他的诗体对宋诗能于唐诗之后别开生面起了关键性作用。 5.王荆公体: (1)这是王安石的诗歌风格特征。 (2)他在表现形式上尽力打破常规,语意求新,诗句求工。 (3)“廋劲刚健”是其显著特征。 6.半山诗: (1)半山,是王安石晚年在江宁居住的地方。 (2)他这个时期的诗歌被编订为《半山集》,亦称为“半山诗”。(3)主要体裁是绝句。 7.山谷体: (1)这是黄庭坚的诗歌风格特征。 (2)提倡学韩杜,要以学问为诗。落实于诗歌创作,就是以故为新,变俗为雅。 (3)他作诗造语好奇尚硬,洗净铅华,风格生新瘦硬峭拔。

(4)他重视句法,发展拗句、拗律体制,工于炼字用典,讲究语意老重。 (5)他的诗于苏诗外独树一帜,自成一家。 8.后山体: (1)这是陈师道的诗歌风格特征。 (2)作诗学黄庭坚,学力专精,讲苦吟,求奇拙。 (3)他标举“宁拙勿巧,宁朴勿华”,力求简省字句。 (4)其诗均为呕心沥血之作,其锤炼辛苦处与黄庭坚无异。 9.简斋体: (1)即指陈与义的诗歌特征。 (2)陈与义先后学习黄庭坚、陈师道及杜甫的诗歌,自创以直致、浅语入诗。 (3)其创作风格重意境、重白描,形成了雄浑沉郁的独特诗风。10.诚斋体: (1)这是杨万里的诗歌特征。 (2)以日常生活中的小情趣为题材,采用白描手法写诗。 (3)具有想象新奇风趣,语言通俗明快,风格流转圆活的特点。(4)一改宋诗瘦硬生涩的旧格,成为南宋诗风转变的一个关键。11.易安体: (1)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宋词婉约派大家。 (2)其词与苏豪、柳俗、周律之外别树一帜,语言通俗易懂,明白流畅,音调优美。 (3)既融入家国兴亡的深悲巨痛,又不失婉约词的本色。 (4)其作词有倜傥的丈夫气,柔中有刚。 (5)她的艺术成就很高,在当时就广为流传,被称为“易安体”。 12.稼轩体: (1)这是辛弃疾创立的词体。 (2)他很有才情,无论是婉约词还是豪放词,都是刚柔相济。(3)喜议论好用典,是其显著特征。 (4)他的词是典型的英雄词,有报国豪情,也有壮志难酬的悲愤。 13.樵歌体: (1)又叫“朱希真体”,是宋代词人朱敦儒的诗歌特征。 (2)其词语言浅白如话,形象单纯、明净,风格飘逸自然。 (3)在当时词坛能自成一家,开南宋隐逸词派之先河。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知识点汇总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目录 第五编宋代文学 第一章北宋初期文学 1.柳开、穆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 2.宋初诗歌的白体、昆体、晚唐体 3.“白体” 4.王禹偁的诗文创作及其对宋初文风变革的贡献 5.《西昆酬唱集》 6.杨亿的生平 7.杨亿、钱惟演、刘筠最能代表西昆体风格 8.西昆体 9.晚唐体 10.西昆体诗歌的一般特色 11.林逋诗歌的特点 12.晏殊的生平 13.《珠玉词》 14.晏殊词的创作特色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 15.欧阳修的生平 16.欧阳修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领袖地位 17.《秋声赋》的艺术特点 18.欧阳修散文的艺术特点 19.欧阳修诗歌的艺术特点及其开拓性 20.欧阳修词的艺术特点 21.欧阳修的文学成就和贡献 22.梅尧臣的生平 23.苏舜钦的生平 24.梅尧臣、苏舜钦是开创宋诗风格的重要作家 25.梅尧臣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26.苏舜钦诗歌的风格特征 27.王安石的生平 28.王安石词《桂枝香》[金陵怀古] 对词境的开拓 29.王令诗歌的特点 30.王安石散文的特点 31.王安石诗歌的创作成就 32.王安石的文学创作成就 33.“三苏” 34.曾巩散文的艺术风格 35.苏洵散文的特点 36.苏辙散文的特点 第三章苏轼的文学成就 37.苏轼的生平 38.苏轼议论文的写作特点 39.苏轼记叙文的艺术特点 40.苏轼散文的总体特色 41.“东坡体” 42.苏轼诗歌的题材类别 43.苏轼诗歌分前、后期 44.苏轼诗歌的主要内容 45.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 46.苏词的超旷高远襟怀 47.苏轼的“以诗为词”对词体革新 的贡献 48.苏词对题材的拓展及其意义 49.苏词的创作风格 50.苏轼对词体发展的贡献 第四章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51.黄庭坚的生平 52.“山谷体” 53.黄庭坚诗歌的题材内容 54.黄庭坚的诗歌创作主张及其艺术 特色 55.黄庭坚词作的艺术特点 56.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 57.“后山体” 58.“简斋体” 59.陈与义诗分前、后期 60.陈师道“后山体”的艺术特征 61.陈与义前期诗歌的艺术特点 62.陈与义后期诗歌的艺术风格 63.“简斋体”的艺术独特性 第五章柳永与北宋词坛 64.北宋词分为三个发展时期及各期 代表词人 65.柳永的生平 66.柳永词的题材内容及其对词境的 开拓 67.柳永对词体的开拓 68.柳永词的艺术特点 69.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70.秦观的生平 71.晏几道的生平 72.贺铸的生平 73.秦观词作的艺术特点及其在宋词 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74.晏几道词作的艺术特点 75.贺铸词作的艺术特点 76.周邦彦的生平 77.周邦彦词的集大成 78.周邦彦词作的艺术成就 79.“易安体” 80.“樵歌体” 81.李清照的生平 82.朱敦儒的生平 83.李清照词分前、后期 84.李清照词论的主要内容 85.李清照词作的艺术特色 86.朱敦儒词作的艺术特点 第六章辛弃疾与辛派词人 87.辛弃疾的生平 88.“稼轩体” 89.辛词题材内容的主体及其多样性 90.辛词的艺术成就及其词史地位 91.张元幹的生平 92.张孝祥的生平 93.陈亮的生平 94.张元幹词的特点 95.张孝祥词的特点 96.陈亮词的特点 97.刘过词的特点 第七章陆游与南宋中期诗文 98.“中兴四大诗人” 99.陆游的生平 100.陆游散文的特点 101.陆游诗歌创作的三个时期及各期 的主要特点 102.陆游诗歌对江西诗派的扬弃 103.陆游词作的特色 104.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其多样风 格 105.“诚斋体” 106.杨万里的生平 107.范成大的生平 108.杨万里的“活法”诗 109.“诚斋体”的艺术特色 110.范成大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111.朱熹的生平 112.朱熹诗歌的特点 113.朱熹散文的特点 114.南宋中叶散文之两派 115.南宋各体散文的一般特征 116.南宋“小品文”概况 第八章姜夔与南宋清雅词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