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浙江高考历史二轮课后作业: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艺 Word版含解析

2020浙江高考历史二轮课后作业: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艺 Word版含解析
2020浙江高考历史二轮课后作业: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艺 Word版含解析

课后作业(三)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

1.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克己复礼”,老子提出“无为而治”,墨子宣扬“兼爱”“非攻”,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这些主张的着眼点都在于()

A.宇宙时空B.君主权力

C.社会秩序D.个人价值

解析:选C。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纷纷提出各自的治国主张,出发点是针对当时诸侯纷争的局面,重建稳定的社会秩序,故选C项;道家涉及宇宙时空的探求,而其他派别并未涉及,排除A项;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和墨子的思想都未体现加强“君主权力”,排除B 项;材料体现的是稳定社会秩序,不是体现个人价值,排除D项。

2.(2019·浙江高考模拟卷)战国时期,墨家将孔子塑造成乱贼形象,道家学派在《庄子》中发挥想象将孔子描绘成道家代言人,法家学派在《韩非子》中将孔子法家化。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了统一趋势

B.儒家思想受到人们普遍认可

C.孔子思想与各派学说有交叉之处

D.人们的思想在当时比较自由

解析:选D。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自由,从材料中看不出思想界的统一趋势,故A 项错误。材料中墨家将孔子塑造成为乱贼形象,不能说明人们对儒家思想的普遍认可,故B 项错误。由材料中墨家将孔子塑造成乱贼形象,可以看出,孔子思想与墨家思想没有交叉,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学术领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人们的思想顾忌较少,为孔子形象变异提供了文化背景和必要的社会条件,故选D项。

3.汉武帝是以“雄才大略”而著称的帝王。下列有关汉武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继承秦制,并有所发展

B.打击富商大贾,强化经济控制

C.独尊儒术,扼制学术自由

D.设立太学,培养通识人才

解析:选D。兴办太学,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这是封建国家利用政权的力量兴办教育、提倡儒学,为儒家思想上升到独尊的地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延续了两千年之久。由此可知设立太学不是为了培养通识人才,故D 项错误,符合题意。

4.董仲舒说:“圣人之性,不可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由此可见()

A.董仲舒的人性论论证了封建统治的合理性

B.董仲舒的人性论为其“天人感应”说奠基

C.西汉武帝时期社会上出现道德信仰的危机

D.这种人性论的新思想违背了正统儒家思想

解析:选A。董仲舒的人性论非圣人之性,也非斗筲之性,而是中民之性,这实质上是“中民之性”论,其人性的主体是“民”,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董仲舒认为“中民之性”包含情,甚或性即是情,具有贪、仁两面,与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皆不同,董仲舒提出民性有“善质”而“未善”,民之向善需要王者的教化,从而从人性之论为天子的“出场”提供了理论依据,由此,其人性论论证了封建统治的合理性,故选A项。B、C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董仲舒的新思想不是违背了而是发展了正统儒家思想,故D项错误。

5.唐宪宗曾将法门寺佛骨迎入宫中供养,韩愈认为“佛本夷狄之人,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义”,要求皇帝“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同时他认为道教“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材料反映了韩愈()

A.吸收融合佛教道教思想

B.迎合君主专制集权需求

C.主张重振儒学正统地位

D.论证伦理秩序的合法性

解析:选C。材料中韩愈主张“抑佛抑道”,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面临危机,这引起很多儒士的不满,主张重振儒家正统地位,故选C项;根据材料“佛本夷狄之人,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义”“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可知,韩愈主张灭佛抑道而不是吸收融合佛道思想,排除A项;韩愈批评皇帝崇佛,“迎合”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伦理秩序的合法性问题,排除D项。

6.北宋程颐说道:“唐有天下,如贞观、开元间,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玄宗才使肃宗,便篡。肃宗才使永王璘,便反。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作者意在说明()

A.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B.传统宗法制度受到极大破坏

C.伦理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

D.佛道兴盛对儒家思想的冲击

解析:选C。依据材料“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信息可知,作者强调伦理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故C项正确;“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中央集权”无法全面体现材料信息,故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度就已受到极大破坏,故B项错误;材

料未涉及佛道兴盛对儒家思想的冲击,故D项错误。

7.黄斡(1152-1221年)曾说:“自周以来,任传道之意,得统之正者不过数人。而能使斯道章章较著者,一二人而止耳。由孔子而后,曾子、子思日继其微,至孟子而始著。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绝,至先生而始著。”材料中“先生”的著作是() A.《四书章句集注》B.《阳明先生文录》

C.《天下郡国利病书》D.《船山遗书》

解析:选A。本题要特别注意题干中的信息“黄斡(1152-1221年)”,此时中国应处于南宋时期,《四书章句集注》的作者是南宋的儒学大师朱熹,A项正确。B项《阳明先生文录》是明朝王阳明的著作,C项《天下郡国利病书》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著作,D项《船山遗书》是明末清初王夫之的著作,均不符合题意。

8.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道:“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该思想意在() A.宣扬“知行合一”B.否定孔子思想

C.反对“格物致知”D.强调主体意识

解析:选D。“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主张,但材料中未体现,故A项错误;据材料“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也”可知,王阳明不是要否定孔子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朱熹的“格物致知”,故C项错误;据材料“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可知,该思想意在强调主体意识,故D项正确。

9.“其(黄宗羲)政治观的闪光点主要体现在他能够把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理念付诸实践,构筑了传统民本政治通往近现代民主政治的桥梁。”这是因为黄宗羲的思想()

①有对专制君主的批判

②有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与继承

③成为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来源之一

④体现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选A。本题采用排除法即可作答。黄宗羲的观点并不代表资产阶级的愿望,中国的资产阶级直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才产生,甲午战争后才登上政治舞台,故④有误,A项正确。

10.宋元时期,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达到顶峰。下图为中国四大发明传播示意图,其中在宋代已广泛运用于航海,并为欧洲航海家的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重要条件是()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选C。宋代已广泛运用于航海,并为欧洲航海家的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重要条件的是指南针,结合图片可知③与航海有关,故③符合题意,故选C项;①、②、④都是在陆路传播的,排除A、B、D三项。

11.(2019·杭州高三月考)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下列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概括,正确的是()

①多元兼容、雅俗共赏②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

③逐渐平民化、世俗化④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选A。“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对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且吸收了不同的文学形式,诗词小说还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①②正确;从诗歌到明清时期的小说,文学形式逐渐平民化、世俗化,为大众所接受与熟悉,③正确;从诗歌到小说,不能说诗歌等前代的落后,后代的先进,④排除。故A项正确。

12.下图是元代吴镇的《芦滩钓艇图》。下列选项对该画的描述正确的是()

A.注重客观景物的写实描摹

B.强调个性,追求抒情写意

C.技法上属于工笔画的范畴

D.苏轼开创了这种独特画风

解析:选B。该画为文人画,注重意境,而非写实和工笔,其鼻祖为王维,而不是苏轼。

二、非选择题

13.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随之共振,并对历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独特性既是中国所以取得成就,向“法治国家,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三元并存互补的现代社会模式演进的原因,也是何以在社会转型中出现制度转换代价,蕴藏社会矛盾的原因。“旧辙已破,新轨未立”,这种转型社会的特点突显出社会转型的风险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

——刘燕、万欣荣《中国社会转型的表现、特点与缺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分别服务于“专制主义”和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代表人物和具体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社会转型中向“三元并存与互补的现代国家治理模式演进”的具体表现。

解析(1)结合百家争鸣的史实,可知服务于专制主义的是法家,体现民本思想的是儒家,列举春秋战国时期法家和儒家代表,并说明其具体主张即可。(2)结合现代中国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国的建立过程,说明中国社会转型中向“三元并存与互补的现代国家治理模式演进”的具体转变。

答案(1)专制主义:韩非子。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君主要以法治国,厉行赏罚。以民为本:孔子、孟子。孔子主张以德治国;孟子提出仁政、民贵君轻。

(2)表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政治体制改革,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政治协商制度;提出“依法治国”并写入宪法。

14.阅读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材料二中国古代几项重大发明:火药、罗盘针和印刷术等对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15世纪到今天,欧洲(美)科技巨匠辈出,从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顿、瓦特、到卡尔·本茨、爱迪生再到爱因斯坦、比尔·盖茨……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先驱动力正掌握在他们手中。

——《面向21世纪的科技》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

(2)概述材料二提到的中国三大发明对资产阶级革命或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

解析(1)根据表格数据可以分析出来,其特点与中国经济结构特点和经济政策有关。(2)从推动西方国家社会转型或社会经济发展角度,回答中国三大发明的影响。

答案(1)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科技领域(或主要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农学等领域)。原因:中国古代以农耕经济为主导,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因而与农业有关的科技得到发展。

(2)火药武装了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使他们战胜了封建势力,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指南针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促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体;印刷术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