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并网 难在调度

风电并网 难在调度
风电并网 难在调度

26?

能源评论 Energy Review

> 观点

谁是全球接入风电最大的企业?

过去,我国经济底子薄、条件差,风电做快很难;但现在,经济基础、技术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改变,风电做快已经很容易,而做“好”才难。我们必须沉下心来,追求有质量的增长。走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好”的绿色能源发展道路。

风电并网?难在调度

文 | 李俊峰

封面策划|Cover Articles

专家指出,建立符合节能调度的新调度机制才能从根本解决风电并网难题。图为电网调度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在监控电网运行情况。

我国风电发展在“十一五”期间,已经完成了从小规模装机到大规模发展的转变。以此判断,已公布的“十二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提出的我国风电装机总量要在2015年达到1亿千瓦,实际是很低调的目标,无论是电网的消纳,还是电网的输送都构不成大的问题。

如今,我国面临的风电送出难题并不偶然,这既有风电自身的缺陷问题,也是目前政策体制环境下的必然结果。客观地讲,我们不应该短视地去苛求某一个部门、某一个行业的责任,而是要分析我国实际的能源结构,树立大局观念,建立适合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才是解题的关键。

因此需要在电力的部署上科学规划,要理解政府不是万能的,需要技术部门给决策部门意见支撑和引导,从现今的技术条件上考量,需要支持电网企业加快风电外送通道的建设。不过,在解决长距离输送问题之前,更要建立低碳、节能的新调度体制,才能切实有效地解决“弃风”难题。

过去,风电做快很难,1992年~2002年,10年时间装了不到20万千瓦;但现在,做快已经很容易,1年就能装2000万千瓦,问题是做好更难。我们必须沉下心来,追求有质量的增长。走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好的绿色能源发展道路。

风电并网何以“难”

近些年,我国出现风电消纳难的原因主要有三。

首先,“十一五”期间,风电发展

的规模远远超过了预期规划。2007年,

我国制定的装机量目标是到2010年达到

500万千瓦,但2008年,我们就已达到

了1000万千瓦;而到2010年,我国风电

装机总量已经多于5000万千瓦,大大超

过了电网的规划能力,这的确造成了外

送、消纳上的困难。其次,目前我国能

源体制和机制上并没有给风电的快速发

展做好准备,这也是造成“弃风”现象

的另一根源。要知道,电网公司作为执

行部门,没有权力优先调度某种资源。

我国对核电、燃煤发电、热电联产调度

的技术规范,不弃风要对现有的调度机

制、运行规范做出调整。风电弃风不是

电网不为之,是不能为也。最后,我们

要客观地承认电网规划、输出建设的能

力不足,需要改善和加强。

此外,我们通过解读国家某些职

能部门的文件和规划,可以看出国家实

际是默认“弃风”的。例如,国家能源

局在近期颁布的《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

风电并网和消纳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

中,指出“试点和示范项目,要优先上

网”,这一提法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示

范项目之外的那些新项目,就不能优先

上网,显然这与可再生能源法的规定有

冲突,只能是权宜之计。

优化调度才能不“弃风”

风电并网难是个客观存在的问题,

但并非无解。破题需要三点,一是要树

立有序、有节奏、规模化和分布式发展

相结合的基本观念;二是要重点做好电

力调度的体制和机制改革;三是要解决

好长距离输送的问题。以上三个方面缺

一不可,其中调度规则的改变是症结关

键之一。

首先,在风电基地的发展上切忌贪

大求全,要视地区情况和发展需求有步

骤、有节奏地实施。比如蒙东、蒙西这

样自然优势集中的地区,要在合理规划

的前提下走可持续发展的开发道路。而

某些地区,比如新疆,在甘肃的风电都

难消纳的现状下,再继续大力增加风电

装机规模显然是不合理的。

其次,调度规则和运行方式的改

变势在必行。我国推行的节能调度,并

没有真正实施开,效果也不好。我们知

道风力资源因为其自然波动性,会有产

出不稳定性的特点,这往往使得需求强

烈时供给方薄弱,而供给强烈时需求

方不足。因此,如何调度风电资源是

优先要解决的课题。另一方面,在调

度规则上也需灵活转变。国外大多数

国家都规定所有的电源是可以参与调

峰的,水电、燃气发电都100%参与调

峰,煤电可以50%深度调峰、核电都

有15%~30%的调峰幅度,但我国目前

条件下,如果不进行技术改造和调度

规范的改革,核电、煤电和热电联产

都很难进行深度调峰。同时,国家在

核准项目,制定标杆电价时核电、火

Cover Articles|封面策划

>>

建立符合低碳发展,符合气

候友好,符合节能调度的新

的调度体制才能从根本上解

决风电并网难题。

2012/09 总第45期27

> 观点

谁是全球接入风电最大的企业?

度的燃气电站,以及提高火电的调峰的灵活性,建立符合低碳发展,符合气候友好,符合节能调度的新调度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风电并网难题。

此外,无论是分布式发展还是长距离的输送都必须靠调度规则来实现。人们清楚地记得,当年三峡刚建成时,往上海等东部地区的输送并不顺利,直到调度规则、消纳计划审批完成之后,并伴随着经济发展需求的加大,才使三峡发电在东部经济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调度问题的解决需要国家多个部门协同合作。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足全部上网需求。实际上,并网难的问题2008年以后才逐步显露出来,消纳难的问题2010年以后才初步凸显,由于2005年开始,我国风电制造业有了快速的发展,供应能力大幅度提高,从过去的每年几十万千瓦,增加到了2010年的1800万千瓦,并网和消纳的问题才提上日程。因此,在不改变调度规范和技术要求,不提前安排电网扩容与建设,不增加调峰容量,不考虑电网建设周期的现实因素,把“弃风”的责任简单地推给电网公司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也是不合理的。

我们也要看到电网在今后的可再生任,我们要认识到前面强调的调度体制和机制的改变,只有依靠大幅度提高调峰调度能力来支撑,只有调度制度和规范完善了,调度能力提高了,才能实现全面优化调度。

客观上,某些舆论对电网的扩张和建设是不利和不友好的。电力系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垄断性,这与一个家庭不可能搞两套电线是一个道理。在目前我国的体制下,统一管理输送是最有效和科学的电力保障手段。但舆论高压使得电网的扩张或者资源的利用都举步维艰。我们知道,要把西部的电送到东部,必须靠电网。长距离输电只有两种

风电功率波动性的分析

2014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授权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可将我们的论文以任何形式进行公开展示(包括进行网上公示,在书籍、期刊和其他媒体进行正式或非正式发表等)。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B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东北电力大学 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 :1. 张盛梅 2. 齐天利 3. 孔晖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打印并签名):张杰 日期2014 年 8 月 20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2014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风电功率波动性的分析 摘要 风电机组的发电功率主要与风速有关,由于风的不确定性、间歇性以及风电场内各机组间尾流的影响,使得风力发电机不能像常规发电机组那样根据对电能的需求来确定发电。研究风电功率的波动特性,不论对改善风电预测精度还是克服风电接入对电网的不利影响都有重要意义。 对于问题1a,我们利用MATLAB软件做出了3日内的功率波动图,发现功率的波动曲线上下不断震荡,所以我们采用一段数据来进行分析(即从波谷到波峰再到波谷),利用MATLAB软件拟合工具箱中的dfittool对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并选出几种较为符合的概率分布,根据对数似然函数值的大小确定最佳的概率分布。 对于问题1b,利用MATLAB软件编程,将数据每天筛选出一个数据,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绘制P-P图,并与选出的最好的概率分布图作比较,求出其分布参数。 对于问题2,将数据每隔12个数据筛选出一个数据,并用问题1a的方法绘制曲线拟合和概率分布的比较,选出最好的概率分布,并计算每种分布下的数值特征。 对于问题3,首先利用MATLAB软件绘制出时间窗宽分别为5s和1min时的功率波动图,发现两者的概率的波动情况基本相同,分别计算两种情况下的信息波动率以及信息波动损失率,得出结论为两者的波动基本相同,但是时间窗宽为5s时会有局部信息损失。 对于问题4,我们筛选出时间窗宽为1min、5min、15min的数据,并利用MATLAB软件进行曲线拟合以及概率分布的拟合,并计算出每种概率分布下的特征值,用相同的方法求1min和5min时的信息波动率,计算得出信息波动损失率为0.27%。 对于问题5,采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数据进行预测。利用5min和15min的功率预测之后的功率走向,并分析方法的优缺点。 论文的创新之处有: 模型中利用MATLAB软件编程的方法进行数据的筛选,可以筛选出任意时间窗宽的数据。 关键词:风电机组;概率分布;功率预测;SPSS

风电委托开发协议

风力发电项目 合作开发协议 协议编号: 协议签订地: 协议签订日: 甲方:能源有限公司 乙方: 证照号: 地址: 联系人: 电话: 邮箱: 一、鉴于: 1.1甲方拟在辖区内开发MW风力发电项目,鉴于乙方在当地人脉资源优势,该风力发电项目均采用委托开发模式: 乙方协助甲方在项目所在地注册公司,该公司为风力发电项目的项目公司; 乙方自愿接受甲方委托,发挥当地人脉资源优势,为甲方提供项目开发服务,包括但不限于项目公司注册、合作协议的签订、电力接入批复、备案手续办理、土地相关手续办理、风力发电建设规模指标、补贴文件等,使甲方获得风力上网标杆电价,以及项目建设及并网时期协助甲方进行相关手续办理(详见附件清单)。 甲乙双方为了发挥双方的优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经双方充分协商,依平等自愿、等价有偿的原则,达成如下协议: 二、委托事项及具体要求: 2.1甲方委托乙方以负责辖区内开发风力发电项目,以及项目开工前所有手续的办理(详见附件清单),风力发电项目开发规模约MW。

2.2乙方确保目标项目建设过程及后期并网期间协助甲方进行相关手续办理。 2.2甲乙双方采用约定“技术咨询”单瓦价格的方式进行合作,“技术咨询”费用为元/W,该价款为技术咨询费的完全对价。 2.3乙方应确保目标项目开发的各项手续齐全,乙方承诺在甲方指定的EPC单位进行目标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不存在开发和施工手续上的障碍。 三、合作期限 3.1自2018年9月日至2019年9月日止。若期限届满,乙方未全部完成甲方所委托事项的,除本协议另行约定外,本协议经双方书面续签后顺延至全部委托事项顺利完成、项目全部并网发电为止。 四、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4.1甲方应在履行本协议过程中对乙方所提供的项目信息进行评估,若不满足甲投资收益要求(如:国家政策变化、电价下调、土地费用远超市场价等),则甲方可单方面以书面通知形式解除本协议且不构成违约。在甲方解除协议通知生效后乙方可与第三方进行该项目的合作且不构成违约。 4.2甲方应按照本协议约定向乙方支付报酬。 4.3甲方应按政府要求签定投资建设经营合同,甲方公司在当地运营应合法合规。 五、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5.1乙方应根据甲方的要求提供相应的技术、商务的分析,以供甲方作出商业判断。 5.2乙方须在约定的合理期限内取得完整有效的批文资料等,满足项目施工条件,并协助完成建设期(建设准备、施工及并网)相关手续办理,满足并网要求。 5.3.乙方应为甲方积极及时的提供一切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是否订立合同以及订立合同的主体由甲方决定。 5.4乙方保证向甲方提供项目信息和手续等真实完整、合法有效,项目开发规模约MW(规模根据实际批复为准),风力发电项目入网电价为0.57元//kWh,度电补贴为0.25元/kWh(合计电价0.82元/kWh). 5.5乙方完成本协议约定的义务后,乙方可要求甲方支付本协议报酬。若乙方在本居合作协议约定期限内以及根据本协议第三条确定的合理顺延期内未能完成义务时,则乙方无权主张本合同项下任何报酬及费用的权利。

关于印发风电并网运行反事故措施要点的通知

国家电网公司文件 国家电网调〔2011〕974号 关于印发风电并网运行反事故措施要点的通知 各分部,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中国电科院,国网电科院,国网经研院: 为落实《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风电场并网运行管理的通知》(国能新能〔2011〕182号),公司在总结分析风电并网运行故障原因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组织制定了《风电并网运行反事故措施要点》,现予印发,请各单位严格执行。 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缺失是当前风电大规模脱网故障频发的主要原因。为防止类似故障再次发生,各单位要督促网内风力发电企业对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性能进行改造、调试,并通过国家有关部门授权的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按《风电机组并网检测 管理暂行办法》(国能新能〔2010〕433号)要求进行的检测验证。对此,特别强调: 1. 新建风电机组必须满足《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等相关技术标准要求,并通过按国家能源局《风电机组并网检测管理暂行办法》(国能新能〔2010〕433号)要求进行的并网检测,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并网。 2. 对已并网且承诺具备合格低电压穿越能力的风电机组,风电场应在半年内完成调试和现场检测,并提交检测验证合格报告。同一型号的机组应至少检测一台。逾期未交者,场内同一型号的机组不予并网。 3. 对已并网但不具备合格低电压穿越能力的容量为1MW及以上的风电机组,风电场应在一年内完成改造和现场检测,并提交检测验证合格报告。报告提交前,场内同一型号的机组不予优先调度。逾期未交者,场内同一型号的机组不予并网。 附件:风电并网运行反事故措施要点

二○一一年七月六日 主题词:综合风电反事故措施通知 国家电网公司办公厅2011年7月6日印发

风力发电引起的电压波动和闪变

风力发电引起的电压波动和闪变 孙涛1,王伟胜1,戴慧珠1,杨以涵2 (1.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5;2.华北电力大学电力工程系,北京 102206) 摘要:并网风电机组在持续运行和切换操作过程中都会产生电压波动和闪变,对当地电网的电能质量有不良影响。从并网风电机组输出的功率波动出发,分析了风力发电引起电压波动和闪变的主要原因。介绍了关于并网风电机组电能质量的国际电工标准IEC 61400-21,给出了风电机组在持续运行与切换操作期间引起的闪变值和相对电压变动的计算公式。然后综述了有关风力发电引起的电压波动和闪变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展望了未来的 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 关键词:风力发电;电能质量;电压波动;闪变 1 引言 随着越来越多的风电机组并网运行,风力发电对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风资源的不确定性和风电机组本身的运行特性使风电机组的输出功率是波动的,可能影响电网的电能质量,如电压偏差、电压波动和闪变、谐波等。电压波动和闪变是风力发电对电网电能质量的主要负面影响之一。电压波动的危害表现在照明灯光闪烁、电视机画面质量下降、电动机转速不均匀和影响电子仪器、计算机、自动控制设备的正常工况等[1,2]。 电压波动为一系列电压变动或工频电压包络线的周期性变化。闪变是人对灯光照度波动的主观视感。人对照度波动的最大觉察频率范围为0.05~35Hz,其中闪变敏感的频率范围约为6~12Hz[1]。衡量闪变的指标有短时间闪变值P st和长时间闪变值P l t。短时间闪变值是衡量短时间(若干分钟)内闪变强弱的一个统计量值。短时间闪变值的计算不仅要考虑电压波动造成的白炽灯照度变化,还要考虑到人的眼和脑对白炽灯照度波动的视感。长时间闪变值由短时间闪变值推出,反映长时间(若干小时)闪变强弱的量值。 本文从并网风电机组输出的功率波动着手,分析了风力发电引起电压波动和闪变的主要原因,并介绍了关于并网风电机组电能质量的国际电工标准IEC 61400-21[3],总结了风力发电引起的电压波动和闪变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2机理分析 风力发电引起电压波动和闪变的根本原因是并网风电机组输出功率的波动,下面将分析并网风电机组输出功率波动引起电压波动和闪变的机理[4]。 图1为风电机组并网示意图,其中?为风电机组出口电压相量,为电 网电压相量,R 1、X 1 分别为线路电阻和电抗,分别为线路上流动的有功电 流和无功电流相量。一般而言,有功电流要远大于无功电流。

风电并网技术标准(word版)

ICS 备案号: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P DL/Txxxx-200x 风电并网技术标准 Regulations for Wind Power Connecting to the System (征求意见稿) 200x-xx-xx发布200x-xx-xx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DL/T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P DL/Txxxx-2QQx 风电并网技术标准 Regulations for Wind Power Connecting to the System 主编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 批准文号:

前言 根据国家能源局文件国能电力「2009]167号《国家能源局关于委托开展风电并网技术标准编制工作的函》,编制风电并网技术标准。《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Z 19963- 2005于2005年发布实施,对接入我国电力系统的风电场提出了技术要求。该规定主要考虑了我国风电尚处于发展初期,风电机组制造产业处于起步阶段,风电在电力系统中所占的比例较小,接入比较分散的实际情况,对风电场的技术要求较低。根据我国风电发展的实际情况,各地区风电装机规模和建设进度不断加快,风电在电网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原有规定已不能适应需要。为解决大规模风电的并网问题,在风电大规模发展的情况下实现风电与电网的协调发展,特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土要针对大规模风电场接入电网提出技术要求,由风电场技术规定、风电机组技术规定组成。 本标准由国家能源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参编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小东宋漩坤张琳郭佳李炜李冰寒韩晓琪饶建业佘晓平

风电机组功率特性评估

风电机组功率特性评估 作者:国能日新 一、概念和意义 风电机组功率特性评估是指对已经投产运行的风力发电机组的设计目标进行的系统、客观的分析和评价。通过对机组实际运行状况的检查总结和分析评价,确定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风电机组功率特性评估工作对风电场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风电场存在设计发电量与实际发电量不符的情况。国能日新公司风电场风电机组后评估解决方案通过对风电机组实发功率特性的测试和评估,深入了解风电场设计效益与实际效益之间的差异,找出风电场设计、管理或风电机组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给风电场科学运营以及未来风电场风电机组选型提供有力依据。 二、执行流程 1、数据收集和分析 (1)数据收集 风电机组功率特性评估需收集风电场监控系统中记录的所有风机运行发电数据、现场测风塔数据、当地气候数据以及风电机组的技术文档等资料。 (2)数据分析 检查测风塔原始数据,对其进行完整性和合理性分析,检验出缺测和不合理数据,经过数据净化、再分析处理,整理出一套连续一年完整的逐小时测风数据,进而与风电机组数据进行相关性对比分析。 2、风资源评估 利用风电场并网运行以后的风能资源数据,进行风电场风能要素分析,并与风电场前期可研阶段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总结评估经验,为后期项目开发建设提供支持。 风能要素包括:风速、风向、风功率、空气密度等。 3、功率特性分析 (1)数据净化

在实际发电过程中,风电机组可能人为停机、故障、或者采集缺失、数据错误,因此必须对风电机组的原始数据进行合理性检验和数据净化。通过数据的合理性检验,可以得到基本有效和完整的发电数据,而数据净化可以保证所采集的数据都是可以用于风电机组性能评估的有效发电数据。 (2)数据处理 由于测风塔数据和风机数据记录方式、时标不同的原因,需要依据最大相似度的原则使二者的时间坐标保持一致。此处,将采用最先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时标进行寻优。保证二者时间坐标的完美统一。 (3)相关性分析 通过上述数据净化及数据处理,再把测风塔数据合理的映射到风机的坐标位置。按照最大相关度方法,对数据进行线性和非线性回归分析,进而得到每台风电机组实际的风资源数据序列,通过与每台机组发电数据在时间轴上对齐,便可得出与风机功率特性曲线极为相近的图形。 (4)曲线生成 通过上述分析和处理获得原始图形。为得到机组的实测功率曲线,必须在原始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最终的曲线拟合,获得一条完整的功率特性曲线,即体现风电机组实际出力能力的功率特性曲线图。 三、案例分析 1、中广核云南楚雄牟定大尖峰风电场功率特性评估 云南省楚雄州牟定大尖峰风电场位于云南省楚雄州牟定县西南部山地,高程2100~2500m,属于高山地形。现安装33台单机容量为1.5MW的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49.5MW。 2、武汉凯迪平陆凯迪风口风电场功率特性评估 武汉凯迪平陆风口风电场一期36台风电机组功率曲线性能测试工程,包括武汉国测诺德10台1.0MW机组和东汽26台1.5MW机组,装机容量为49MW。 通过对风场风电机组实际运行数据进行采集、净化、相关性及数据处理,最终完成全场风能资源综合分析、风电机组可利用率分析、风电机组可靠性及发电量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风场未来运营提供建议信息。(技术支持:北京国能日新系统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场并网调度协议通用版

协议编号:YTO-FS-PD848 风力发电场并网调度协议通用版 In Order T o Protect Their Own Legal Rights, The Cooperative Parties Negotiate And Reach An Agreement, And Sign Into Documents, So As To Solve Disputes And Achieve The Effect Of Common Interest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风力发电场并网调度协议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协议文件可用于合作多方为了保障各自的合法权利,经共同商议并达成协议,签署成为文件资料,实现纠纷解决和达到共同利益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目次 第1章定义与解释 第2章双方陈述 第3章双方义务 第4章并网条件 第5章并网申请及受理 第6章调试期的并网调度 第7章调度运行 第8章发电计划 第9章设备检修 第10章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第11章调度自动化 第12章调度通信 第13章事故事件处理与调查 第14章不可抗力 第15章违约责任 第16章协议的生效和期限

第17章协议的变更、转让和终止 第18章争议的解决 第19章适用法律 第20章其他 附件一:并网点图示 附件二:风电场技术参数 附件三:风电场设备调度管辖范围划分(略) 附件四:风电场风电机组GPS位置图(略) (协议编号:___________) 并网调度协议 本并网调度协议(以下简称本协议)由下列双方签署: 甲方:_______,系一家电网经营企业,在______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已取得输/供电类电力业务许可证(许可证编号:_______),税务登记号:__________,住所: 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系一家具有法人资格的发电企业,在__________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已取得本协议所指电场(机组)发电业务许可证(许可证编号:_______ )[2],调度标识编码 ______,税务登记号:____,住所:________,法定代表人: __________。 鉴于: (1)甲方经营管理适于风力发电场运行的电网,并同意

风电大规模并网对电网的影响

由于风能具有随机性、间歇性、不稳 定性的特点,当风电装机容量占总电网容量的比例较大时会对电网的稳定和安全运行带来冲击。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阐述了大规模风电并网后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电能质量、发电计划与调度、系统备用容量等方面的影响。并对风电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 风电并网对电网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电压闪变 风力发电机组大多采用软并网方式,但是在启动时仍然会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当风速超过切出风速时,风机会从额定出力状态自动退出运行。如果整个风电场所有风机几乎同时动作,这种冲击对配电网的影响十分明显。不但如此,风速的变化和风机的塔影效应都会导致风机出力的波动,而其波动正好处在能够产生电压闪变的频率范围之内(低于25Hz),因此,风机在正常运行时也会给电网带来闪变问题,影响电能质量。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闪变对并网点的短路电流水平和电网的阻抗比(也有说是阻抗角)十分敏感。 2.谐波污染 风电给系统带来谐波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风力发电机本身配备的电力电子装置,可能带来谐波问题。对于直接和电网相连的恒速风力发电机,软启动阶段要通过电力电子装置与电网相连,因此会产生一定的谐波,不过因为过程很短,发生的次数也不多,通常可以忽略。但是对于变速风力发电机则不然,因为变速风力发电机通过整流和逆变装置接入系统,如果电力电子装置的切换频率恰好在产生谐波的范围内,则会产生很严重的谐波问题,不过随着电力电子器件的不断改进,这一问题也在逐步得到解决。另一种是风力发电机的并联补偿电容器可能和线路电抗发生谐振,在实际运行中,曾经观测到在风电场出口变压器的低压侧产生大量谐波的现象。与电压闪变问题相比,风电并网带来的谐波问题不是很严重。 3.电压稳定性 大型风电场及其周围地区,常常会有电压波动大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以下三种情况。风力发电机组启动时仍然会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单台风力发电机组并网对电网电压的冲击相对较小,但并网过程至少持续一段时间后(约为几十秒)才基本消失,多台风力发电机组同时直接并网会造成电网电压骤降。 因此多台风力发电机组的并网需分组进行,且要有一定的间隔时间。当风速超过切出风速或发生故障时,风力发电机会从额定出力状态自动退出并网状态,风力发电机组的脱网会产生电网电压的突降,而机端较多的电容补偿由于抬高了脱网前风电场的运行电压,从而引起了更大的电网电压的下降。

风电功率波动特性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916270222.html, 风电功率波动特性分析 作者:张晴露何天舒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年第01期 摘要:文章通过频率频数的直方图进行初步估计,再通过dfittool工具箱进行确认和验证,最终得出指数分布最适合风电功率波动的分布。通过样本总体的均值和方差估计概率分布的参数,并用概率密度函数图和频率分布直方图对不同时间间隔、不同机组、每天或者一个月的概率分布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最终得知,各个机组在以每日为时间窗宽,每天的平均风电功率大致相同,而方差除了一些特殊的点还有这个月的最后几天外,也是大致相同。 关键词:matlab工具箱;分布拟合;回归分析;ARMA模型;平稳时间序列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01-0025-02 DOI:10.13535/https://www.360docs.net/doc/c916270222.html,ki.11-4406/n.2015.0013 1 问题描述 本题研究的是风电功率的波动性问题,当前世界各国资源环境约束的日趋严苛,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发展模式必须向绿色可再生能源转变。风电机组发出的功率主要与风速有关。由于风的不确定性、间歇性以及风电场内各机组间尾流的影响,使得风力发电在满足用电需求方面的确定性不如常规发电。 大规模风电基地通常需接入电网来实现风电功率的传输与消纳。风电功率的随机波动是对电网不利的主要因素。研究风电功率的波动特性,对改善风电预测精度、克服风电接入对电网的不利影响有重要意义。 风电场通常有几十台甚至上百台风电机组。大型风电基地由数十甚至上百个风电场组成。因此,风电功率的波动有很强的时空差异性。 在此我们需要研究风电功率的概率分布等一系列信息并以此对未来风电的功率进行预测,希望得到风力发电机发电功率的一般性结论。 2 模型建立与求解 首先我们要研究风电机发电功率的概率分布。对于概率分布拟合,可以在matlab软件中 用dfittool来解决。我们随机选择了五台电机作为观测对象。

风力发电场并网调度协议(示范协议)

风力发电场并网调度协议(示范 Wind farm Grid Connection Scheduling Protocol (协议范本) 姓名: 单位: 日期: 风力发电场并网调度协议(示范协议) 目次 第1 章定义与解释 第2 章双方陈述第 3 章双方义务第4 章并网条件 第5 章并网申请及受理第 6 章调试期的并网调度第 7 章调度运行 第8 章发电计划 第9 章设备检修 第10 章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第11 章调度自动 化第12 章调度通 信 第13 章事故事件处理与调 查第14 章不可抗力

第15 章违约责任 第16 章协议的生效和期限 第17 章协议的变更、转让和终 止第18 章争议的解决 第19 章适用法 律第20 章其他 附件一:并网点图示 附件二:风电场技术参数 附件三:风电场设备调度管辖范围划分(略) 附件四:风电场风电机组GPS 位置图(略) 并网调度协议 本并网调度协议(以下简称本协议)由下列双方签署: ,住所:,法定代表人:。 乙方:,系一家具有法人资格的发电企业,在 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已取得本协议所指电场(机组)发电 业务许可证(许可证编 号:)[2],调度标识编码,税务登记号:,住所:,法定代表人:。 鉴于: (1)甲方经营管理适于风力发电场运行的电网,并同意乙方风力发电场根据 本协议的约定并入电网运行。 (2)乙方在拥有/兴建/扩建[3]经营管理总装机容量为 兆瓦(MW)的 风力发电场(以下简称风电场),并同意根据本协议的约定将该 风电场并入甲方电网运行。

为保证电力系统安全、优质、经济运行,规范调度和并网运行行为,维护协 议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电网调 度管理条例》、《节能发电调度办法(试行)》以及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本着 平等、自愿、诚实信用的原则,双方经协商一致,签订本协议。 第1 章定义与解释 1.1本协议中所用术语,除上下文另有要求外,定义如下: 1.1.1电网调度机构:指电力调度(通信或控制)中心,是依法对电 力系统运行进行组织、指挥、指导和协调的机构,隶属甲方。 1.1.2 1.1.3并网点:指风电场与电网的连接点(见附件一)。 企业公民常用合同 1.1.4首次并网日:指风电机组与电网并网运行的第一天。 1.1.5并网申请书:指由乙方向甲方提交的要求将其风电场(机组)并入电网 的书面申请文件。 1.1.6并网方式:指风电场(机组)与电网之间一次系统的连接方式。 1.1.7功率变化率:在单位时间内风电场输出功率变化量。 1.1.8风电场运行集中监控系统:指风电场用以监视、控制风电机组及其 他场内设备运行状态;接受并执行调度机构下发的有功、无功功率调整、风电 机组启停等指令;上传风电机组及公用系统运行状态、参数等信息;上报实时风能 监测 系统、风电功率预测系统数据;申报检修计划、风电功率申报曲线等计算机监视、 控制、信息系统的统称。 1.1.9风电场并网技术支持系统:指风电场运行中用以保证风电机组及风 电场符合并网运行要求,并网点电能质量符合国家及行业要求的设施,能够实现 风电场有功控制功能、无功及电压控制功能、电能质量控制功能、紧急情况下 的安 全停机功能等。

风电并网稳定性开题报告

南京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风力发电场并网运行稳定性研究 学生姓名:李金鹏 指导教师:陈刚 所在院部:电力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南京工程学院 2012年3月5日

说明 1.根据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学生必须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由指导教师签署意见、教研室审查,系教学主任批准后实施。 2.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学生应当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开题报告不合格者不得参加答辩。 3.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其中的文字表达要明确、严谨,语言通顺,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出现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4.本报告中,由学生本人撰写的对课题和研究工作的分析及描述,应不少于2000字,没有经过整理归纳,缺乏个人见解仅仅从网上下载材料拼凑而成的开题报告按不合格论。 5.开题报告检查原则上在第2~4周完成,各系完成毕业设计开题检查后,应写一份开题情况总结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李金鹏学号206080923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姓名陈刚职称讲师所在院部电力工程学院课题来源自拟课题课题性质工程研究课题名称风力发电场并网运行稳定性研究 毕业设计的内容和意义 内容: 早期风电的单机容量较小,大多采用结构简单、并网方便的异步发电机,直接和配电网相连,对系统影响不大。但随着风电场的容量越来越大,对系统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而风电场所在地区往往人口稀少,处于供电网络的末端,承受冲击的能力很弱,给配电网带来谐波污染、电压波动及闪变等问题。 因此以恒速恒频异步风力发电机组成的风电场为研究对象,建立风力发电系统的线性化状态方程。研究包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潮流算法,利用MATLAB及其仿真平台实现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以及机电暂态仿真。分析比较各种潮流算法的优缺点。建立简单系统的小干扰稳定分析线性化状态方程,得出了状态矩阵元素的参数表示形式。用特征值分析方法研究大型风电场接入电网后的系统小干扰稳定问题。分析风电场改变对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时域仿真方法研究大型风电场接入电网后的系统暂态稳定问题。 意义: 据国际能源署统计,全球风力发电机总装机容量1999年的2000兆瓦增加到2005年的60000兆瓦,世界风能市场装机资金达450亿欧元,提供50万个就业岗位。风能这种清洁能源每年可以减少2.04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随着风电装机容量的增加,在电网中所占比例的增大,风能的随机性、间隙性特点,和风电场采用异步发电机的一些特性,使稳态电压值上升、过电流、保护装置的动作误差,电压闪变、谐波、浪涌电流造成的电压降落,从而使得风电的并网运行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重大的影响。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使风电系统的电能质量严重下降,甚至导致电压崩溃。风电场脱网事故频发,对电网安全运行构成威胁,所以进行风力发电并网运行稳定性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风力发电场并网调度协议实用版

YF-ED-J7067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风力发电场并网调度协议 实用版 An Agreement Between Civil Subjects To Establish, Change And Terminate Civil Legal Relations. Please Sign After Consensus, So As To Solve And Prevent Disputes And Realize Common Interests.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风力发电场并网调度协议实用版 提示:该协议文档适合使用于民事主体之间建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请经过一致协商再签订,从而达到解决和预防纠纷实现共同利益的效果。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目次 第1章定义与解释 第2章双方陈述 第3章双方义务 第4章并网条件 第5章并网申请及受理 第6章调试期的并网调度 第7章调度运行 第8章发电计划 第9章设备检修 第10章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第11章调度自动化 第12章调度通信 第13章事故事件处理与调查 第14章不可抗力 第15章违约责任 第16章协议的生效和期限 第17章协议的变更、转让和终止 第18章争议的解决 第19章适用法律 第20章其他 附件一:并网点图示 附件二:风电场技术参数 附件三:风电场设备调度管辖范围划分(略) 附件四:风电场风电机组GPS位置图(略)

(协议编号:___________) 并网调度协议 本并网调度协议(以下简称本协议)由下列双方签署: 甲方:_______,系一家电网经营企业,在______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已取得输/供电类电力业务许可证(许可证编号:_______),税务登记号:__________,住所: 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系一家具有法人资格的发电企业,在__________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已取得本协议所指电场(机组)发电业务许可证(许可证编号:_______ )[2],调度标识编码______,税务登记号:____,住所: 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

文献综述:风电并网存在问题分析

风电并网的不利影响及分析 一、风电并网的不利影响案例分析 1、加拿大阿尔塔特电力系统 截至2008 年,加拿大的阿尔伯塔电力系统(AIES)共有装机约280 台,总容量12 368 MW。其中,煤电5 893 MW,燃气发电4 895 MW(热电联产约3 000MW),水电869 MW,风电523 MW,生物质等其他可再生能源214 MW。阿尔伯塔的风电开发意向已达到11 000 MW,几乎与目前系统的装机容量相当,这在给AIES 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因为,大规模的风电接入会增加系统发电出力的不稳定性,降低系统维持供需平衡的能力。AIES 的装机以火电为主,且调节能力有限,系统备用容量也有限,电力市场的可调发电出力的灵活性不高,对外联络线的潮流交换能力相对有限。因此,系统需要增强调节及平衡能力和事故响应能力,否则难以应对风电出力变化给系统带来的巨大压力。 电力生产和使用必须同时完成的特点决定了系统运行必须维持每时每刻的供需平衡。供需失衡会引起发输电设备跳闸、负荷跳闸甚至系统崩溃等事故。因此,维持系统的实时平衡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而大规模的风电并网,会从以下4 个方面影响系统供需平衡:(1)能否准确预测供需走势。预测是实施供需平衡调节的基础。供需差可能来源于负荷、潮流交换、间歇性电源等的变化。供需走势的预测对于系统运行至关重要。预测越准确,相关的运行决策越准确,运行人员越容易维持系统稳定。而目前的风电预测,远不能达到系统运行对预测精度的要求,给大规模风电并网的系统运行带来很大隐患。 (2)需要足够的系统调节平衡资源来提升系统应对风电出力变化和不确定的能力。系统调节平衡资源是指能被随时调度的、能维持系统平衡的调节备用容量、负荷跟踪服务等运行备用。由于风电出力变化和不确定,导致系统必须维持很高的系统调节资源以作备用,降低了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否则,系统将无法应对风电出力变化和不确定性,影响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3)亟须建立相关的系统运行操作规程。为了保持系统的有效运行,必须提前研究并制定相关的系统运行操作规程,并纳入已有的运行规程以指导调度人员。由于人们对风电出力变化和不确定的了解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相关的运行规程还属空白。 (4)调度人员要学习并掌握应对风电出力变化和不确定影响的能力。拥有充足的系统调节平衡资源、建立相关的规程、具有可操作性的预测结果,加上操作人员多年的经验积累,在对系统特性有足够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准确地判断并作出正确决策,实现系统操作安全、可靠、及时。面对大规模的风电并网给系统运行带来的巨大挑战,调度人员需要学习如何应对风电出力变化和不确定给系统运行带来的复杂局势。 对于一个独立系统,供需不平衡可能导致系统出现频率偏差的情况,对于一个互联系统,供需不平衡可能导致系统从主网解列。特别是,阿尔伯塔系统的风电开发意向已远远大于其承受范围,所以面临的问题更加严峻。 胡明:阿尔伯塔风电并网对系统运行的影响和对策;电力技术经济;2009[4] 2、辽宁电网 预计在2010年底,辽宁电网的风电装机容量达到340万kW, 2015年风电装机容量达到787万kW。风电的大规模集中并网将给辽宁电网的调峰调频、联络线控制、系统暂态稳定、无功调压及电能质量等诸多方面带来直接影响,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新的挑战。 (1)导致系统调峰难度增加

中国风电发展现状与潜力分析

中国风电发展现状与潜力分析 风能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中国更是风能大国,据统计中国风能的技术开发量可达3亿千瓦-6亿千瓦,而且中国风能资源分布集中,有利于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 据考察中国的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两个带状地区,一条是“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 区丰富带”即西北、华北和东北的草原和戈壁地带;另一条是“沿海及其岛屿地丰富带”,即东部和东南沿海及岛屿地带。这些地区一般都缺少煤炭等常规能源并且在时间上冬春季风大、降雨量少,夏季风小、降雨量大,而风电正好能够弥补火电的缺陷并与水电的枯水期 和丰水期有较好的互补性。 一、风电发展现状 据统计,从2017年开始,中国的风电总装机连续5年实现翻番,截至2017年底,中国 以约4182.7万千瓦的累积风电装机容量首次超越美国位居世界第一,较 瓦,到2020年可达1.5亿千瓦。 (二)风电投资企业 风电投资企业包括开发商与风电装机制造企业。从风电开发商的分布来看,更向能源投资企业集中,2017年能源投资企业风电装机在已经建成的风电装机中的比例已高达90%, 其中中央能源投资企业的比例超过了80%,五大电力集团超过了50%。其他国有投资商、外资和民企比例的总和还不到10%,地方国有非能源企业、外企和民企大都退出,仅剩下中国风电、天润等少数企业在“苦苦挣扎”,当年新增和累计在全国中的份额也很小。从风 电装机制造企业来看,主要是国内风电整机企业为主,2017年累计和新增的市场份额中,前3名、前5名和前10名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了55.5%和 发电;由沈阳工业大学研制的3mw风电机组也已经成功下线。此外,中国华锐、金风、 东汽、海装、湘电等企业已开始研制单机容量为5mw的风电机组。中国开始全面迈进多mw级风电机组研制的领域。2017年,国际上公认中国很难建成自主化的海上风电项目,然而,华锐风电科技集团中标的上海东海大桥项目,用完全中国自主的技术和产品,用两 年的时间实现了装机,并于2017年成功投产运营,令世界风电行业震惊。 (四)风电场并网运行管理 目前,风电并网主要存在两大问题:风电异地发电机组技术对电网安全稳定产生影响、风 的波动性使风电场的输出功率的波动性难以对风电场制定和实施准确的发电计划。它们使 得风电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对于这种电力上网“不给力”的现况,国家和电网企业都在积极 努力地解决好风电基地电力外送问题,除东北的风电基地全部由东北电网消纳和江苏沿海 等近海和海上风电基地主要是就地消纳之外,其余各大风电基地就近消费一部分电力和电 量之外的电力外送的基本考虑是:河北风电基地和蒙西风电基地近期主要送入华北电网;

IEC 61400-12-2 2013基于机舱风速计的风电机组功率特性测试 20140606

GB/T××××-××××/IEC61400-12-2:2013 IEC引言 IEC 61400-12部分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统一的使用机舱风速计测试、分析、报告单个风力发电机组功率特性的方法。该标准只应用在尺寸足够的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且机舱风速计不受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及机舱严重影响进而不影响风力发电机组功率特性的情况下。本标准的目的是在IEC 61400-12-1:2005提出的要求不可行的时候使用本标准提出的方法。从而保证在目前的测试技术和测试设备水平下结果的一致性、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本标准规定的程序表述了如何利用机舱风速计根据测量功率曲线和估计年发电量表征风力发电机组的功率特性。在此程序中,风速计安装在被测风力发电机组机舱上或附近,风速计在这个位置上测得的风速受到风轮的严重影响,本程序包括了确定和应用合适的修正来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与完全按照IEC 61400-12-1:2005进行的测试相比,这种修正增加了不确定度。本程序也提供了确定测量不确定度的方法,包括不确定度源的评估,以及在报告功率和年发电量中的合成不确定度的推荐值。 功率特性测试的关键因素是风速的测量。即使风速计在高品质风洞中做过校准,风矢量的大小和方向的波动可以导致在测试现场中不同的风速计表现出不同的特性。此外,近风力发电机组机舱处的气流条件复杂多变,对于风速计的选择和安装需要特别考虑,这在标准中也做出了说明。 本标准将使设计风力发电机组的制造、安装、规划、许可、运营、使用和监管的各方受益。如果合适,标准推荐的准确的测试和分析技术可以被各方应用,保证风力发电机组开发和运营技术的一致性、准确性和持续发展。依据本标准给出的测量和报告编写程序能得到他人可重复的准确结果。 同时,标准使用者应该意识到由于风切变和湍流强度较大的变化以及数据筛选标准的选择而引起的误差。因此,使用者应该在功率特性测试开展之前考虑到这些误差的影响和与测试目的相关的数据筛选标准。 I

风电功率波动性的分析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授权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可将我们的论文以任何形式进行公开展示(包括进行网上公示,在书籍、期刊和其他媒体进行正式或非正式发表等)。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B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东北电力大学 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 :1. 张盛梅 2. 齐天利 3. 孔晖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打印并签名):张杰 日期2014 年 8 月 20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风电功率波动性的分析 摘要 风电机组的发电功率主要与风速有关,由于风的不确定性、间歇性以及风电场内各机组间尾流的影响,使得风力发电机不能像常规发电机组那样根据对电能的需求来确定发电。研究风电功率的波动特性,不论对改善风电预测精度还是克服风电接入对电网的不利影响都有重要意义。 对于问题1a,我们利用MATLAB软件做出了3日内的功率波动图,发现功率的波动曲线上下不断震荡,所以我们采用一段数据来进行分析(即从波谷到波峰再到波谷),利用MATLAB软件拟合工具箱中的dfittool对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并选出几种较为符合的概率分布,根据对数似然函数值的大小确定最佳的概率分布。 对于问题1b,利用MATLAB软件编程,将数据每天筛选出一个数据,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绘制P-P图,并与选出的最好的概率分布图作比较,求出其分布参数。 对于问题2,将数据每隔12个数据筛选出一个数据,并用问题1a的方法绘制曲线拟合和概率分布的比较,选出最好的概率分布,并计算每种分布下的数值特征。 对于问题3,首先利用MATLAB软件绘制出时间窗宽分别为5s和1min时的功率波动图,发现两者的概率的波动情况基本相同,分别计算两种情况下的信息波动率以及信息波动损失率,得出结论为两者的波动基本相同,但是时间窗宽为5s时会有局部信息损失。 对于问题4,我们筛选出时间窗宽为1min、5min、15min的数据,并利用MATLAB软件进行曲线拟合以及概率分布的拟合,并计算出每种概率分布下的特征值,用相同的方法求1min和5min时的信息波动率,计算得出信息波动损失率为0.27%。 对于问题5,采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数据进行预测。利用5min和15min的功率预测之后的功率走向,并分析方法的优缺点。 论文的创新之处有: 模型中利用MATLAB软件编程的方法进行数据的筛选,可以筛选出任意时间窗宽的数据。 关键词:风电机组;概率分布;功率预测;SPSS

基于一阶低通滤波器平滑风电功率波动仿真分析

基于一阶低通滤波器平滑风电功率波动仿真 分析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2011年8月

目录 引言 (2) 1.研究背景 (3) 2.研究目的 (4) 3.研究意义 (5) 4.基本原理 (5) 5.仿真实验 (8) 5.1仿真程序代码 (8) 5.2 Simulink框图 (10) 5.3实验结果及分析 (10)

引言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蕴藏量是有限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能源总有一天会枯竭,并且不断增长的能源消耗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无论从人类将来的能源危机,或是眼前的环境污染问题来看,研究开发风力发电技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地球上蕴藏的风力资源也十分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大规模储能与大容量风力发电系统的结合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必要趋势。借助储能装置来抑制风电系统固有的波动,使风电这种间歇性、波动性很强的可再生能源变得“可控、可调”,使电网对这种最接近规模化发展的能源调度变为可能。 我国河北省张北地区风资源极为丰富,具备典型代表性,国家电网风光储示范工程就位于该地区。以张北风电场为研究对象,分析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一阶低通滤波器的储能系统优化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可实现风电机组功率波动的平滑控制,从而优化配置储能系统容量。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对风电功率波动的平滑性控制。

1.研究背景 我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风能资源比较丰富。根据全国900多个气象站将陆地离地面10m高度资料进行分析,全国平均风密度为100W/m2,风能资源总储量约32.26亿kW,可开发和利用的陆地上风能储量有2.53亿kW,近海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有7.5亿kW,共计约10亿kW。如果陆上风电年上网电量按等效满负荷2000小时计,每年可提供5000亿千瓦时电量,海上风电年上网电量按等效满负荷2500小时计,每年可提供1.8万亿千瓦时电量,合计2.3万亿千瓦时电量。中国风能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必将成为未来能源结构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张北地区的中节能风电场位于张北县西部的大河乡,西部紧邻尚义县,坐标间于东经114°21′~114°27′、北纬40°59′~41°07′之间,风电场海拔高度1500~1780m之间,如图1所示。所在地区属东亚大陆性季风气候中温带亚干旱区,年平均大风日数63.3天,其中春季所占比例最大,有着丰富的风力资源,非常适合开发风力发电场。所在地区属东亚大陆性季风气候中温带亚干旱区,年平均大风日数63.3天,其中春季所占比例最大,有着丰富的风力资源,非常适合开发风力发电场。一号出线接有33台1.5MW双馈机组,共计49.5MW,后又增加49.5MW风电机组,共计99MW;二号出线接有94.5MW风电机组。 图1 张北风电场地理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