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大气中的水分

第三章大气中的水分
第三章大气中的水分

第三章大气中的水分

第一节蒸发和凝结

在同一时间内,跑出水面的水分子与落回水中的水汽分子恰好相等,系统内的水量和水汽分子含量都不再改变,即水和水汽之间达到了两相平衡,这种平衡叫做动态平衡。动态平衡时

的水汽称为饱和水汽,当时的水汽压称为饱和水汽压。

e为水汽压,E为饱和水汽压

E>e 蒸发(未饱和)

E=e 动态平衡(饱和)

E<e 凝结(过饱和)

若Es 为某一温度下对应的冰面上的饱和水汽压

Es>e 升华

Es=e 动态平衡

Es<e 凝华

图3.1 是根据大量经验数据绘制的水的位相平衡图。水的三种相态分别存在于不同的温度和压强条件下。水只存在于0℃以上的区域,冰只存在于0℃以下的区域,水汽虽然可存在于0℃以上及以下的区域,但其压强却被限制在一定值域下。图3·1 中OA 线和OB 线分别表示水与水汽、冰与水汽两相共存时的状态曲线。显然这两条曲线上各点的压强就是在相应温度下水汽的饱和水汽压,因为只有水汽达到饱和时,两相才能共存。所以 OA 线又称蒸发线,表示水与水汽处于动态平衡时水面上饱和水汽压与温度的关系。线上K 点所对应的温度和水汽压是水汽的临界温度tk 和临界压力(Ek= 2.2×105hPa),高于临界温度时就只能有气态存在了,因此蒸发线在K 点中断。OB 称升华线,它表示冰与水汽平衡时冰面上饱和水汽压与温度的关系。OC线是融解线,表示冰与水达到平衡时压力与温度的关系。O 点为三相共存点:t0=0.0076℃,E0=6.11hPa。上述三线划分了冰、水、水汽的三个区域,在各个区域内不存在两相间的稳定平衡。例如图中的 1、2、3 点,点 1 位于OA线之下,ei<E,这时水要蒸发;点 2 处,e2>E,此时多余的水汽要产生凝结;点3 恰好位于OA 线上,e3=E,只有这时水和水汽才能处于稳定平衡状态。

二、饱和水汽压

(一)饱和水汽压与温度的关系:

饱和水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是因为蒸发面温度升高时,水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单位时间内脱出水面的分子增多,落回水面的分子数才和脱出水面的分子数相等;高温时的饱和水汽压比低温时要大。饱和水汽压随温度改变的量,在高温时要比低温时大。

(二)饱和水汽压与蒸发面性质的关系

1.冰面和过冷却水面的饱和水汽压

有时水在0℃以下,甚至在-20℃—-30℃以下仍不结冰,处于这种状态的水称过冷却水。

在云中,冰晶和过冷却水共存的情况是很普遍的,如果当时的实际水汽压介于两者饱和水汽压之间,就会产生冰水之间的水汽转移现象。水滴会因不断蒸发而缩小,冰晶会因不断凝华而增大。这就是“冰晶效应”

2.溶液面的饱和水汽压

不少物质都可融解于水中,所以天然水通常是含有溶质的溶液。溶液中溶质的存在使溶液内分子间的作用力大于纯水内分子间的作用力,使水分子脱离溶液面比脱离纯水面困难。因此,同一温度下,溶液面的饱和水汽压比纯水面要小,且溶液浓度愈高,饱和水汽压愈小。(三)饱和水汽压与蒸发面形状的关系

因此,温度相同时,凸面的饱和水汽压最大,平面次之,凹面最小。而且凸面的曲率愈大,饱和水汽压愈大;凹面的曲率愈大,饱和水汽压愈小。

三. 影响蒸发的因素:

由道尔顿定律知道蒸发速度与饱和差(E-e)及分子扩散系数(A)成正比,而与气压(P)成反比。但在自然条件下,蒸发是发生于湍流大气之中的,影响蒸发速度的主要因素是湍流交换,并非分子扩散。考虑到自然蒸发的实际情况,影响蒸发速度的主要因子有四个:水源、热源、饱和差、风速与湍流扩散强度。

四、湿度随时间的变化

水汽压日变化类型:一种是双峰型:主要在大陆上湍流混合较强的夏季出现。水汽压在一日内有两个最高值和两个最低值。最低值出现在清晨温度最低时和午后湍流最强时,最高值出现在9—10 时和21—22 时(图3·5 中实线)。峰值的出现是因为蒸发增加水汽的作用大于湍流扩散对水汽的减少作用所致。另一种是单波型,以海洋上、沿海地区和陆地上湍流不强的秋冬季节为多见。水汽压与温度的日变化一致,最高值出现在午后温度最高、蒸发最强的时刻,最低值出现在温度最低、蒸发最弱的清晨(图3·5 中虚线所示)。

水汽压的年变化与温度的年变化相似,有一最高值和一最低值。最高值出现在温度高、蒸发强的7—8 月份,最低值出现在温度低、蒸发弱的1—2月份。

相对湿度的日变化主要决定于气温。气温增高时,虽然蒸发加快,水汽压增大,但饱和水汽压增大得更多,反使相对湿度减小。温度降低时则相反,相对湿度增大。因此,相对湿度的日变化与温度日变化相反,其最高值基本上出现在清晨温度最低时,最低值出现在午后温度最高时(图3·6)。

相对湿度的年变化一般以冬季最大,夏季最小。某些季风盛行地区,由于夏季盛行风来自于海洋,冬季盛行风来自于内陆,相对湿度反而夏季大,冬季小。

五、大气中水汽凝结的条件

大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一般条件是:一是有凝结核或凝华核的存在。

二是大气中水汽要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

凝结核:因为作不规则运动的水汽分子之间引力很小,通过相互之间的碰撞不易相互结合为液态或固态水。大气中存在着大量的吸湿性微粒物质,它们比水汽分子大得多,对水分子吸引力也大,从而有利于水汽分子在其表面上的集聚,使其成为水汽凝结核心。

(二)空气中水汽的饱和或过饱和

使空气达到过饱和的途径有两种:一是通过蒸发,增加空气中的水汽,使水汽压大于饱和水汽压。二是通过冷却作用,减少饱和水汽压,使其少于当时的实际水汽压。

1.暖水面蒸发

当冷空气流经暖水面时,由于水面温度比气温高,暖水面上的饱和水汽压比空气的饱和水汽压大得多,通过蒸发可使空气达到过饱和,并产生凝结。秋冬季的早晨,水面上腾起的蒸发雾就是这样形成的。

2.空气的冷却

(1)绝热冷却:指空气在上升过程中,因体积膨胀对外做功而导致空气本身的冷却。随着高度升高,温度降低,饱和水汽压减小,空气至一定高度就会出现过饱和状态。这一方式对于云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2)辐射冷却:指在晴朗无风的夜间,由于地面的辐射冷却,导致近地面层空气的降温。当空气中温度降低到露点温度以下时,水汽压就会超过饱和水汽压产生凝结。辐射雾就是水汽以这种方式凝结形成的。

(3)平流冷却: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时,将热量传递给冷的地表,造成空气本身温度降低。如果暖空气与冷地面温度相差较大,暖空气降温较多,也可能产生凝结。

(4)混合冷却:当温差较大,且接近饱和的两团空气水平混合后,也可能产生凝结。

第二节地表面和大气中的凝结现象

一. 地面的水汽凝结物:

(一)、露和霜

傍晚或夜间,地面或地物由于辐射冷却,使贴近地表面的空气层也随之降温,当其温度降到露点以下,即空气中水汽含量过饱和时,在地面或地物的表面就会有水汽的凝结。如果此时的露点温度在0℃以上,在地面或地物上就出现微小的水滴,称为露。如果露点温度在0℃以下,则水汽直接在地面或地物上凝华成白色的冰晶,称为霜。

形成露和霜的气象条件是晴朗微风的夜晚。夜间晴朗有利于地面或地物迅速辐射冷却。微风可使辐射冷却在较厚的气层中充分进行,而且可使贴地空气得到更换,保证有足够多的水汽供应凝结。无风时可供凝结的水汽不多,风速过大时由于湍流太强,使贴地空气与上层较暖的空气发生强烈混合,导致贴地空气降温缓慢,均不利于露和霜的生成。

霜是指白色固体凝结物,霜冻是指在农作物生长季节里,地面和植物表面温度下降到足以引起农作物遭受伤害或者死亡的低温。

(二)雾凇和雨凇

1.晶状雾凇

晶状雾凇主要由过冷却雾滴蒸发后,再由水汽凝华而成。它往往在有雾、微风或静稳以及温度低于-15℃时出现。

2.粒状雾凇

粒状雾凇往往在风速较大,气温在-2—-7℃时出现。它是由过冷却的雾滴被风吹过,碰到冷的物体表面迅速冻结而成的。

雨凇是形成在地面或地物迎风面上的透明的或毛玻璃状的紧密冰层。它主要是过冷却雨滴降到温度低于0℃的地面或地物上冻结而成的。

二、近地面层空气中的凝结

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km 的物理现象。

形成雾的基本条件是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充沛,有使水汽发生凝结的冷却过程和凝结核的存在。贴地气层中的水汽压大于其饱和水汽压时,水汽即凝结或凝华成雾。根据雾形成的天气条件,可将雾分为气团雾及锋面雾二大类。气团雾是在气团内形成的,锋面雾是锋面活动的产物。根据气团雾的形成条件,又可将它分为冷却雾、蒸发雾及混合雾三种。根据冷却过程的不同,冷却雾又可分为辐射雾、平流雾及上坡雾等。其中最常见的是辐射雾和平流雾。(一)辐射雾

辐射雾是由地面辐射冷却使贴地气层变冷而形成的。有利于形成辐射雾的条件是:①空气中有充足的水汽;②天气晴朗少云;③风力微弱(1—3m/s);④大气层结稳定。

(二)平流雾

平流雾是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而逐渐冷却形成的。海洋上暖而湿的空气流到冷的大陆上

或者冷的海洋面上,都可以形成平流雾。形成平流雾的有利天气条件是:①下垫面与暖湿空气的温差较大;②暖湿空气的湿度大;③适宜的风向(由暖向冷)和风速(2—7m/s);④层结较稳定。

三、云:

对于云的形成来说,其过饱和主要是由空气垂直上升所进行的绝热冷却引起的。上升运动的形式和规模不同,形成的云的状态、高度、厚度也不同。大气的上升运动主要有如下四种方式:热力对流、动力抬升、大气波动、地形抬升。

1.热力对流

指地表受热不均和大气层结不稳定引起的对流上升运动。由对流运动所形成的云多属积状云。

2.动力抬升

指暖湿气流受锋面、辐合气流的作用所引起的大范围上升运动。这种运动形成的云主要是层状云。

3.大气波动

指大气流经不平的地面或在逆温层以下所产生的波状运动。由大气波动产生的云主要属于波状云。

4.地形抬升

指大气运行中遇地形阻挡,被迫抬升而产生的上升运动。这种运动形成的云既有积状云,有波状云和层状云,通常称之为地形云。

1.积状云的形成

积状云是垂直发展的云块,主要包括淡积云、浓

积云和积雨云。积状云多形成于夏季午后,具孤

立分散、云底平坦和顶部凸起的外貌形态。积状

云的形成总是与不稳定大气中的对流上升运动

相联系。

2.层状云的形成

层状云是均匀幕状的云层,常具有较大的水平范围,其中

包括卷层云、卷云、高层云及雨层云。层状云是由于空气

大规模的系统性上升运动而产生的,主要是锋面上的上升

运动引起的。

3.波状云的形成

一般认为形成波动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由于大气中存在着空气密度和气流速度不同的界面,在此界面上引起波动。二是由于气流越山而形成的波动(称地形波或背风波)。

波状云出现时,常表明气层比较稳定,天气少变化。

第三节降水

降水具有不同的形态——雨、雪、霰、雹。

雨:自云体中降落至地面的液体水滴。

雪:从混合云中降落到地面的雪花形态的固体水。

霰:从云中降落至地面的不透明的球状晶体,由过冷却水滴在冰晶周围冻结而成,直径2—5mm。

雹:是由透明和不透明的冰层相间组成的固体降水,呈球形,常降自积雨云。

一、云滴增长的物理过程

(一)云滴凝结(或凝华)增长

凝结(或凝华)增长过程是指云滴依靠水汽分子在其表面上凝聚而增长的过程。

在云的形成和发展阶段,由于云体继续上升,绝热冷却,或云外不断有水汽输入云中,使云内空气中的水汽压大于云滴的饱和水汽压,因此云滴能够由水汽凝结(或凝华)而增长。但是,一旦云滴表面产生凝结(或凝华),水汽从空气中析出,空气湿度减小,云滴周围便不能维持过饱和状态,而使凝结(或凝华)停止。因此,一般情况下,云滴的凝结(或凝华)增长有一定的限度。而要使这种凝结(或凝华)增长不断地进行,还必须有水汽的扩散转移过程,即当云层内部存在着冰水云滴共存、冷暖云滴共存或大小云滴共存的任一种条件时,产生水汽从一种云滴转化至另一种云滴上的扩散转移过程。

上述几种条件中,对形成大云滴来说,冰水云滴共存的作用更为重要。这是因为在相同的温度下,冰水之间的饱和水汽压差异很大。因此,对于冷云(指云体上部已超越等0℃线,有冰晶和过冷却水滴共同构成的混合云)降水,这种冰水云滴共存作用(称为冰晶效应)是主要的。但是,不论是凝结增长过程,还是凝华增长过程,都很难使云滴迅速增长到雨滴的尺度,而且它们的作用都将随云滴的增大而减弱。可见要使云滴增长成为雨滴,势必还要有另外的过程,这就是冲并增长过程。

(二)云滴的冲并增长

大小云滴之间发生冲并而合并增大的过程,称为冲并增长过程。

云内的云滴大小不一,相应地具有不同的运动速度。大云滴下降速度比小云滴快,因而大云滴在下降过程中很快追上小云滴,大小云滴相互碰撞而粘附起来,成为较大的云滴。在有上升气流时,当大小云滴被上升气流向上带时,小云滴也会追上大云滴并与之合并,成为更大的云滴。云滴增大以后,它的横截面积变大,在下降过程中又可合并更多的水云滴。有

时在有上升气流的云中,当大小水滴被上升气流挟带而上升时,小水滴也可以赶上大水滴与之合并。这种在重力场中由于大小云滴速度不同而产生的冲并现象,称为重力冲并。

云中水滴增大—破碎—再增大—再破碎的循环往复过程,常用来解释暖云降水的形成,称之为“链锁反应”,有时也称为暖云的繁生机制。

在云滴增长的初期,凝结(或凝华)增长为主,冲并为次。当云滴增大到一定阶段(一般直径达50—70μm)后,凝结(或凝华)过程退居次要地位,而以重力冲并为主。

各类云的降水

(一)层状云的降水

层状云一般包括高层云、层积云、雨层云和卷层云。因卷层云中含水量较小,云底又高,所以除了在冬季高纬度地区的卷云可以降微雪以外,卷层云一般是不降水的。雨层云和高层云经常是混合云,所以云滴的凝华增大和冲并增大作用都存在,雨层云和高层云的降水与云厚和云高有密切关系。云厚时,冰水共存的层次也厚,有利于冰晶的凝华增大,而且云滴在云

中冲并增大的路程也长,因此有利于云滴的增大。云底高度低时,云滴离开云体降落到地面的路程短,不容易被蒸发掉,这就有利于形成降水。所以对雨层云和高层云来说,云愈厚、愈低,降水就愈强。雨层云比高层云的降水大得多,也主要是这个缘故。由于层状云云体比较均匀,云中气流也比较稳定,所以层状云的降水是连续性的,持续时间长,降水强度变化小。

(二)积状云的降水

积状云一般包括淡积云、浓积云和积雨云。

淡积云由于云薄,云中含水量少,而且水滴又小,所以一般不降水。

浓积云是否降水则随地区而异。在中高纬度地区,浓积云很少降水。在低纬度地区,因为有丰富的水汽和强烈的对流,浓积云的厚度、云中含水量和水滴都较大,虽然云中没有冰晶存在,但水滴之间冲并作用显著,故可降较大的阵雨。

积雨云是冰水共存的混合云,云的厚度和云中含水量都很大,云中升降气流强,因此云滴的凝华增长和冲并作用均很强烈,致使积雨云能降大的阵雨、阵雪,有时还可下冰雹。(三)波状云的降水

波状云由于含水量较小,厚度不均匀,所以降水强度较小,往往时降时停,具有间歇性。层云只能降毛毛雨,层积云可降小的雨、雪和霰。高积云很少降水。但在我国南方地区,由于水汽比较充沛,层积云也可产生连续性降水,高积云有时也可产生降水。

第四章大气的运动

第一节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一)静力学方程

-dP=ρgdZ(气压随高度递减的快慢取决于空气密度(ρ)和重力加速度(g)的变化。重力加速度(g)随高度的变化量一般很小,因而气压随高度递减的快慢主要决定于空气的密度。)

气压高度差(h),它表示在铅直气柱中气压每改变一个单位所对应的高度变化值。

h≈(1+ t / 273)(m/ hPa)

(二)压高方程

(Z:高度,P:气压,t:平均温度)

第二节气压场

一、气压场的表示方法

等压线:同一水平面上各气压相等点的连线,

等压线的形状和疏密程度反映水平方向上气

压的分布形势。

等压面:空间气压相等点组成的面,用一系列

等压面的排列和分布可以表示空间气压的分

布情况。

位势高度:单位质量的物体从海平面(位势取

为零)抬升到Z高度时,克服重力作的功。单

位是位势米,1位势米定义为1kg空气上升1m

时,克服重力作了9.8J的功,也就是获得

9.8J/kg的位势能,即1位势米=9.8J/kg

位势高度与几何高度的换算关系为H=gψZ/9.8

gψ为纬度ψ处的重力加速度

二、气压场的基本型式

1、低气压:简称低压,是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低

气压区。气压值由中心向外逐渐增高。空间等压面

向下凹陷,形如盆地。

2、低压槽:简称槽,是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

域。在低压槽中,各等压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称槽

线。气压值沿槽线向两边递增。槽附近的空间等压

面类似地形中狭长的山谷,呈下凹形。

3、高气压:简称高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中心

气压高,向四周逐渐降低,空间等压面类似山丘,呈上凸状。

4、高压脊:简称脊,是由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在脊中各等压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脊线,其气压值沿

脊线向两边递减,脊附近空间等压面类似地形中狭长山脊。

5、鞍形气压场:简称鞍,是两个高压和两个低压交错分布

的中间区域。鞍形区空间的等压面形似马鞍。

三、气压系统的空间结构

㈠温压场对称系统(地面温度中心和气压中心重合)

暖性高压:双高深厚系统

冷性低压:双低深厚系统

冷性高压:温度低气压高浅薄系统

暖性低压:温度高气压低浅薄系统

㈡温压场不对称系统(地面温度中心和气压中心不重合)

地面低压中心轴线随高度升高不断向冷区倾斜,高压中心轴线随高度升高不断向暖区倾斜。

第三节大气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作用于空气的力: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摩擦力

地转风:地转风系指自由大气中空气作等速、直线的水平运动。

判别:地转风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相平衡时,空气作等速的、直线的水平运动。地转风方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即平行与等压线。因而若被风而立,北半球高压在其右方,南半球高压在其左方,此称风压律。

梯度风:当空气质点作曲线运动时,除了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作

用外,还受惯性离心力的作用,当这三个力达到平衡时的风,就称为梯度

风。

判别:当空气质点作曲线运动时,除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

还受惯性离心力的作用,当这三个力达到平衡时的风叫梯度风。

在北半球,低压中的梯度风必然平行于等压线,绕低压中心作逆时针旋转。

高压中梯度风平行于等压线绕高压中心作顺时针旋转。南半球则相反。

热成风:由于水平温度梯度的存在而产生的地转风在铅直方向上的速度矢量差。

等温线与等压线平行时风的变化情况:

根据风随高度变化状况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高压区与高温区相对应的系统,其低层风向与热成风风向一致,因而其风速随高度逐渐增大,风向不改变。另一类是高压区与低压区相重合的系统。由于高压区对应着冷区,低成风向与热成风方向相反。因而低成风速随高度逐渐减小,风向不变,到某一高度风速减小到零。在向高空,风速随高度增大,而风向则与低层相反,即发生180度转变,同热成风风向一致。

等温线与等压线相交

(1)等压线与等温线相交而由冷平流,低层风从冷区吹向暖区,在北半球风向随高度逐渐向左转,而且愈到高层,风向与热成风向愈接近。

(2)等压线与等温线相交而由暖平流,低层风从暖区吹向冷区,风向随高度逐渐向右转,而且愈到高层,风向与热成风向愈接近。

第四节大气环流

一、大气环流形成的主要因素

1、太阳辐射作用

低纬大气因净得热量不断增温并膨胀上升,极地大气因净失能量不断冷却并收

缩下沉,为保持静力平衡,对流层高层必然出现向极地的气压梯度,低层出现

向低纬的气压梯度,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使赤道和极地间构成一个大的理想的直

接热力环流圈。环流维持了纬度间的热量平衡。太阳辐射对大气系统加热不均

是大气产生大规模运动的根本原因。而大气在高低纬间的热量收支不平衡是产

生和维持大气环流的直接原动力。

2.地球自转作用

在偏转力的作用下,理想的单一的经圈环流,既不能生成也难以维持,因而形成了几乎遍及全球的纬向环流。引起一些地区空气质量的辐合和一些地区的辐散,使一些地区的高压带和一些地区的低压带得以形成和维持。全球气压水平分布在热力和动力因子作用下,呈现出规则的纬向气压带,而且高低气压带交互排列。而气压带又是经圈环流形成的必要条件,因而地球自转是全球大气环流形成和维持的重要因子。

3.地表性质作用

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所造成的冷热源分布和山脉的机械阻滞作用,都是重要的热力和动力因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夏海陆间热力差异引起的气压梯度驱动着海陆间的大气流动,这种随季节而转换的环流是季风形成的重要因素。冬季大陆东岸为温度槽,大陆西岸为温度脊。夏季大陆东岸为温度脊,大陆西岸为温度槽。冬季大陆东岸出现低压槽,西岸出现高压脊,夏季相反。海陆东西相间分布对高空环流形势的建立和变化有明显影响。

大范围的高原和高大山脉对大气环流的影响非常显著,其影响包括动力和热力作用两个方面。当大规模气流爬越高原和高山时,常常在高山迎风侧受阻,造成空气质量辐合,形成高压脊,在高山背风侧,则利于空气辐散,形成低压槽。如果地形过于高大或气流比较浅薄,则运动气流往往不能爬越高大地形,而在山地迎风面发生绕流或分支现象,在背风面发生气流汇合现象。地形对大气的热力变化也有影响。比如青藏高原相对于四周自由大气来说,夏季时高原面是热源,冬季时是冷源,这种热力效应对南亚和东亚季风环流的形成、发展和维持有重要影响。

二、大气环流平均状况

(一)平均纬向环流

大气环流最基本的状态是盛行着以极地为中心的旋转的纬向环流,也就是东西风带

(二)平均水平环流

水平环流是指纬向环流受到扰动(主要是地球表面海陆分布以及地面摩擦和大地地形作用所引起)后发展起来的槽、脊和高、低压环流。

(三)平均经圈环流

是指在南北向沿经圈的垂直剖面上,由风速的平均北、南分量和垂直分量构成的平均环流圈。

此外,在赤道地区的东西方向上,还存在着几个纬向热力直接环流圈,称沃克(Walker)环

流圈。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复习题及标准答案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知识导学: 短时间、经常变化 天气及其影响天气的特点同一时间不同地方差别大 天气对人类的影响:交通、生活、生产、战争等 意义 天气预报生产过程 内容:阴晴、风、气温、降水等 明天的天气怎么样卫星云图 天气符号识别简单天气预报图 污染指数 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空气质量影响因素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 本节的重点是以熟练识别卫星云图中的基本色彩和常用天气符号的含义为基础,达到看懂简单天气预报图的目的。学习时,可以先从对比、区分不同颜色和符号的意义(形状)出发,结合制作天气符号卡片、识别天气符号竞赛、天气预报接力赛、收听收看广播电视中的天气预报节目等活动,加强对它们的掌握。理解天气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是本节的又一重点。学习时,要注意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用实例和亲身感受说明天气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天气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综合能力训练: 一、填空: 1、天气反映一个地方里的大气状况,它是经常的。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

气可能差别很大。 2、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风、和降水的情况。 3、降水概率表示降水的大小。温度是大气的程度。 4、风向是风的。风力是风的。 5、卫星云图中,绿色表示,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 6、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的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来表示。 一、单项选择: 1、降水概率为100%表示;降水概率为0表示。 A、可能有雨,肯定无雨 B、肯定有雨,可能无雨 C、可能有雨,可能无雨 D、肯定有雨,肯定无雨 2、当天空布满云时,为;当天空无云或云很少时,为。 A、阴天、多云 B、多云、晴 C、阴天、晴 D、多云、阴天 3、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对人体健康;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对人体健康。 A、大,有利;小,有害 B、大,有害;小,有利 C、小,有利;大,有害 D、小,有害;大,有利 4、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六级西风”的是。(图1) A、B、C、D、 5、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霜冻”的是。(图2) A、B、C、D、 6、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多云”的是。(图3) A、B、C、D、 7、下列天气符号,分别表示。(图4) A、小雪,中雨,暴雨,雨加雪 B、小雨,中雨,大雨,霜冻 C、中雨,大雨,暴雨,雾 D、小雨,大雨,暴雨,冰雹 8、下列词语中描述天气的是。 A、四季如春 B、长冬无夏 C、终年炎热 D、电闪雷鸣 二、综合题: 1、读城市天气预报图:(图5)

尔雅通识课全球变化生态环境学古松南开大学

全球变化生态学 古松南开大学 1.1课程主要内容概述 1、到目前为止,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约为()。 A、百分之四 B、千分之四 C、万分之四 D、十万分之四 正确答案:C 2、对全球生态变化影响较大的圈层主要有()个。 A、2 B、3 C、4 D、5 正确答案:D 3、生态学主要研究()之间的关系。 A、生物和资源 B、人类和资源 C、生物和环境 D、人类和环境 正确答案:C 4、全球生态变化极易导致生态入侵现象的出现。() 正确答案:× 5、全球变化与每个人的利益都息息相关。() 正确答案:√ 1.2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 1、从狭义上来讲,全球变化主要是指()的变化导致全球气候全景的变化。 A、土壤 B、生物 C、水体 D、大气 正确答案:D 2、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人是()魏格纳。 A、法国人 B、英国人 C、美国人 D、德国人 正确答案:D 3、海底扩张学说提出于()。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 D、20世纪30年代 正确答案:A 4、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地球系统科学开始将地球作为整体性的内容作为研究。()正确答案:× 5、太阳辐射达到地球后,约有47%会被散射或反射到宇宙中。() 正确答案:× 1.3地球气体成分的变化 1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二氮 C、甲烷 D、氩气 正确答案:D 2、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是()。 A、9月13日 B、9月14日 C、9月15日 D、9月16日 正确答案:D 3、臭氧层的问题最早提出于()。 A、1840年 B、1912年 C、1974年 D、1993年 正确答案:C 4、所谓的臭氧层空洞其实是臭氧层变薄,而非真正的消失。() 正确答案:√ 5、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及海洋的释放。() 正确答案:× 1.4温室效应与土地退化 1、全球每年约有()平方公里耕地变为沙漠。 A、5000-7000 B、7000-9000 C、50000-70000 D、70000-90000 正确答案:C 2、在人类释放的二氧化碳气体中,现阶段只查明了约()二氧化碳的去向。() A、三分之一 B、三分之二 C、六分之一

第三章 大气中的水分习题

第三章大气中的水分 一、名词解释题: 1、饱与水汽压(E):空气中水汽达到饱与时的水汽压。 2、相对湿度(U):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与水汽压的百分比。 3、饱与差(d):同温度下饱与水汽压与实际水汽压之差。 4、露点温度(td ):在气压与水汽含量不变时,降低温度使空气达到饱与时的温度。 5、降水量: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未经蒸发、渗透与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累的水层厚度。 6、干燥度:为水面可能蒸发量与同期内降水量之比。 7、农田蒸散:为植物蒸腾与株间土壤蒸发的综合过程。 8、降水距平:就是指某地实际降水量与多年同期平均降水量之差。 9、降水变率=降水距平/多年平均降水量×100% 10、辐射雾:夜间由于地面与近地气层辐射冷却,致使空气温度降低至露点以下所形成的雾。 11、露点 12、水分临界期 13、农田蒸散:为植物蒸腾与株间土壤蒸发的综合过程。 14、冰晶效应:就是指在温度低于0℃时,由于平冰面的饱与水汽压低于平水面的饱与水汽压,对水面还未饱与的水汽压来说冰面已达到饱与,此时在水滴与冰晶共存的条件下,水滴将不断蒸发而冰晶将不断增长的现象。 15、

二、填空题: 1、低层大气中的水汽,随着高度的升高而(1)减少。 2、蒸发量就是指一日内由蒸发所消耗的(2)水层厚度。 3、相对湿度的日变化与温度的日变化(3)相反。 4、使水汽达到过饱与的主要冷却方式有(4) 辐射冷却、接触冷却、(5)混合冷却与(6)绝热冷却。 5、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多,露点温度越(7) 高。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与时,则相对湿度就是(8) 100%。 6、根据土壤含水量由多到少,可将土壤蒸发速率分为三个阶段: 、、三个阶段。 7、达到过饱与状态的途径:一就是增加大气中的,二就是使含有一定量水汽的空气。 8.饱与差等于零时,相对湿度等于_____。 9、饱与水气压随温度的升高而_升高(增大)_。 10、当水汽压不变时,相对湿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降低(减小)_。 11、农田蒸散就是由__植物蒸腾_与___土壤蒸发_组成。 12、水汽达到过饱与状态的途径:一就是增加大气中的_水汽含量_,二就是使含有一定量水汽的空气__降低温度_。 13、云滴的增长过程有两种,即凝结(凝华)增长与_碰并增大_。 14、空气冷却的方式可归纳为四种:辐射冷却、绝热冷却、接触冷却与混合冷却。 15、按云的成因可将云分为积状云(对流云)、层状云(滑升云)与波状云(波动

不同温度下空气中饱和水分含量及饱和蒸汽压

不同温度下空气中饱和水分含量及饱和蒸汽压兰州真空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温度℃饱和水分含量 g/m3 饱和蒸汽压 Pa 温度℃ 饱和水分含量 g/m3 饱和蒸汽压 Pa 40 50.91 7368.624 -12 1.81 217.3824 38 46.00 6618.708 -14 1.52 181.2852 36 41.51 5935.392 -16 1.27 150.7824 34 37.40 5314.68 -18 1.06 125.0748 32 33.64 4483.512 -20 0.888 103.3632 30 30.30 4238.42 -22 0.736 85.248 28 27.20 3776.22 -24 0.590 70.0632 26 24.30 3357.972 -26 0.504 57.276 24 21.80 2981.016 -28 0.414 46.7532 22 19.40 2641.356 -30 0.340 38.0952 20 17.30 2336.33 -32 0.277 30.7692 18 15.36 2061.936 -34 0.226 24.9084 16 13.63 1815.516 -36 0.184 20.1132 14 12.05 1597.068 -38 0.149 16.1172 12 10.68 1401.264 -40 0.120 12.9204 10 9.35 1226.77 -42 0.096 10.2564 8 8.28 1072.26 -44 0.077 8.1252 6 7.28 933.732 -46 0.061 6.3936 4 6.39 812.52 -48 0.049 5.0616 2 5.60 704.628 -50 0.038 3.8628 0 4.85 609.923 -52 0.030 3.0636 -2 4.14 516.816 -54 0.024 2.3976 -4 3.52 436.896 -56 0.018 1.8648 -6 3.00 368.298 -58 0.014 1.4652 -8 2.54 309.8232 -60 0.011 1.0656 -10 2.14 259.74 -90 0.0093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一、多变的天气 1、天气及其影响 ⑴含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 、 、 等大气状况。 ⑵特点: 、 。 ⑶影响:天气对 、 、 、 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1)天气预报的内容: 卫星云图: 表示海洋、 表示陆地、白色表示 。 不同地区地区,云层厚度是不同的。云的颜色越 ,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 。 ⑸常用的天气符号(P46中的图3.6) 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评价空气质量的方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二、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与生活 ⑴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 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 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 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温影响人们的穿衣、饮食、住房、农业和交通等。 2、气温的变化 ⑴日变化(P51中的图3.12) ①概念: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③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⑵年变化(P51中的图3.13) ①概念: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南北半球气温的变化正好相反。 陆地上:北半球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北半球气温8月最高,2月最低。 ③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⑶通常用气温的变化曲线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的气温变化情况。 ⑷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绘制方法:一横月、二纵温、三定点、四连线 3、气温的分布 ⑴等温线:气温相同的点的连线。 ⑵表示:世界各地冷热不同,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 ⑶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⑷分布规律: ①纬度差异:一般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P53中的图3.17) ②海陆差异: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③垂直变化: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状况 一级 1~50 优 二级 51~100 良 三级 100~200 轻度污染 四级 200~300 中度污染 五级 >300 重度污染

全球环境变化论文

中山大学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全球环境变化 题目名称: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 学院:国际商学院 专业班级:经济二班 姓名:吴超贤 学号: 10307046 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2010 年月日

河南理工大学《网站设计与管理》课程论文 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 学生:吴超贤 (国际商学院经济二班,学号:10307046) 摘要: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全球气候也在发生着惊人的变化,但这种气候的变化势必会将我们人类引向灭亡的道路,有人说这是大自然对我们人类的报复,人类为了发展经济,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不断的破坏环境,例如将工业废气排放到空气中,其中二氧化碳气体造成大气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可以形成酸雨,氯氟烃气体能破坏高空臭氧层,造成南极臭氧洞和全球臭氧层减薄,这些都使人类面临着巨大的灾难,虽然现在人类已经重视到这个严重的问题,也在想各种方法去补救,但这会不会太晚了和人类所实施的方法是可以做到,可以有效呢? 关键词:气候变化,全球变化,气候与人类活动,气候灾害,人类与气候,全球变暖 一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 气候的自然变化为大气圈、水圈、冰雪圈、岩石圈及生物圈间交互作用的结果。大气圈是整个气候系统的温度计,是气候变化的表征。内在因素:大气成分、地形、植被、冰雪覆盖面的变动,大气与海海洋的交互作用,大气、生物圈、陆地之间的交互作用,甚至云量的多寡及分布,都造成大气环流的变动。外在因素:太阳辐射量的改变、火山爆发、板块飘移、地形变动人类:人类的活动曾改变区域气候,也曾因为气候变动发生浩劫。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程度更大 二全球气温的变化 (一)变化趋势:

第三章大气中的水分习题

第三章大气中的水分 一、名词解释题: 1. 饱和水汽压(E):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水汽压。 2. 相对湿度(U):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3. 饱和差(d):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与实际水汽压之差。 4. 露点温度(td ):在气压和水汽含量不变时,降低温度使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5. 降水量: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未经蒸发、渗透和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累的水层厚度。 6. 干燥度:为水面可能蒸发量与同期降水量之比。 7. 农田蒸散:为植物蒸腾与株间土壤蒸发的综合过程。 8. 降水距平:是指某地实际降水量与多年同期平均降水量之差。 9. 降水变率=降水距平/多年平均降水量×100% 10. 辐射雾:夜间由于地面和近地气层辐射冷却,致使空气温度降低至露点以下所形成的雾。 11.露点 12.水分临界期 13.农田蒸散:为植物蒸腾与株间土壤蒸发的综合过程。 14.冰晶效应:是指在温度低于0℃时,由于平冰面的饱和水汽压低于平水面的饱和水汽压,对水面还未饱和的水汽压来说冰面已达到饱和,此时在水滴和冰晶共存的条件下,水滴将不断蒸发而冰晶将不断增长的现象。 15.

二、填空题: 1. 低层大气中的水汽,随着高度的升高而(1)减少。 2. 蒸发量是指一日由蒸发所消耗的(2)水层厚度。 3. 相对湿度的日变化与温度的日变化(3)相反。 4. 使水汽达到过饱和的主要冷却方式有(4) 辐射冷却、接触冷却、(5)混合冷却和(6)绝热冷却。 5. 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多,露点温度越(7) 高。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时,则相对湿度是(8) 100%。 6.根据土壤含水量由多到少,可将土壤蒸发速率分为三个阶段:、、三个阶段。 7.达到过饱和状态的途径:一是增加大气中的,二是使含有一定量水汽的空气。 8.饱和差等于零时,相对湿度等于_____。 9.饱和水气压随温度的升高而_升高(增大)_。 10.当水汽压不变时,相对湿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降低(减小)_。 11.农田蒸散是由__植物蒸腾_和___土壤蒸发_组成。 12.水汽达到过饱和状态的途径:一是增加大气中的_水汽含量_,二是使含有一定量水汽的空气__降低温度_。 13.云滴的增长过程有两种,即凝结(凝华)增长和_碰并增大_。 14.空气冷却的方式可归纳为四种:辐射冷却、绝热冷却、接触冷却和混合冷却。 15.按云的成因可将云分为积状云(对流云)、层状云(滑升云)和波状云(波

广州环境变化调查报告

WORD格式全球变化与环境演变课程作业

目录 1.引言 (2) 2. 广州环境简介 (2) 2.1 地理位置 (2) 2.2 气候环境 (2) 2.3 地貌环境 (3) 3.广州城市环境变化近况 (3) 3.1 气候环境变化 (3) 3.2 大气环境变化 (4) ......................................................................................... 7 3.3 酸雨 3.4 水体环境变化 (9) 3.5 固体废弃物 (11) 3.6 声环境 (12) 3.7 环境变化总述: (13) 4. 环境变化影响因素 (13) 4.1 经济水平提高 (14) 4.2 能源消费结构改变 (14) 4.3 城市绿地增加 (14) 4.4 政府对环境的治理 (14) 5. 对环境质量改善的建议 (15) 参考文献 (15) 1

广州环境变化调查报告 摘要: 本文从气候环境、大气环境质量、水体环境、声环境等角度,选取了气温、降水、主 要大气污染物、废水排放、固体废弃物排放、噪声等指标,用2000~2012 年的数据描述了从近年来广州市的环境变化情况,并从经济发展、绿地面积变化、能源消费结构、政府支持等 角度,分析影响广州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并对广州环境质量改善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字:环境变化、大气质量、水体环境、噪声环境、气候环境 6.引言 在过去的发展中, 广州市实现了经济跨越式发展, 但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自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广州市加大了环境整治力度, 试图改善本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在2001 年和2002 年, 广州市分别获得“中国人居环境示范奖”和“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 示范奖”称号, 许多学者认为这是广州城市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进入协调发展新阶段的标 志。为了验证这种说法,本人从广州统计年鉴找到了从2000~2012 年的一些数据,希望能从气候、大气环境、水体环境、声环境等角度发现近年来广州市环境变化的特征。 7.广州环境简介 2.4地理位置 广州地处中国南部、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北缘,是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合 处,濒临中国南海,东连博罗、龙门两县,西邻三水、南海和顺德,北靠清远市区和佛冈县 及新丰县,南接东莞市和中山市,隔海与香港、澳门相望,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中 国的“南大门”,是广佛都市圈、粤港澳都市圈、珠三角都市圈的核心城市。 2.5气候环境 广州地处亚热带沿海,北回归线从中南部穿过,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以温暖多雨、光热充足、夏季长、霜期短为特征。全年平均气温20-22 为摄氏度,是中国年平均温差最小 的大城市之一。一年中最热的月份是7 月,月平均气温达28.7℃。最冷月为 1 月份,月平均气温为9~16℃。平均相对湿度77%,市区年降雨量约为1720 毫米。全年中, 4 至6 月为雨季,7 至9 月天气炎热,多台风,10 月、11 月、和 3 月气温适中,12 至2 月为阴凉的冬季。全年水热同期,雨量充沛,利于植物生长,为四季常绿、花团锦簇的“花城”。

第三章 大气中的水分

第三章大气中的水分 【教学目的】1、了解蒸发和凝结过程,了解地面和大气中的凝结现象2、掌握降水的形成条件、形成过程和空间分布特点。 【教学重点】影响蒸发的因素,水汽凝结的条件,地面和近地面层空气中的水汽凝结物,云滴增长的物理过程,云的形成条件和分类,人工影响云雨,降水的空间分布。 【教学难点】饱和水汽压,各种云的形成,云滴增长的物理过程,各类云的降水。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6课时 第一节蒸发和凝结 一、水相变化 1、水相变化的物理过程 (1)水的三种形态:—————— (2)水的临界温度:—————— (3)水的冻结温度:—————— (4)水相变化:———————— (5)单位时间内跑出水面的水分子数与温度成________(正比或反比)。 (6)水汽浓度越大,单位时间内落回水中的水汽分子就越____(多或少)。 (5)单位时间内跑出水面的水分子数与温度成________(正比或反比)。 (6)水汽浓度越大,单位时间内落回水中的水汽分子就越____(多或少)。 (7)蒸发过程: 单位时间内跑出水面的水分子比落回水中的水汽分子多,系统中的水有一部分变成了水汽。(8)动态平衡: 在同一时间内,跑出水面的水分子与落回水中的水汽分子相等,即水和水汽之间达到了两相平衡。 2、水相变化的判据 e﹤E:蒸发(未饱和) e=E:动态平衡(饱和) e﹥E:凝结(过饱和) 3、水相变化中的潜热 L为蒸发潜热。在同温度下,凝结潜热与蒸发潜热相等。 融解潜热: 升华潜热:Ls 二、饱和水汽压

(一)饱和水汽压与温度的关系 饱和水汽压与温度的关系可以用克拉柏龙-克劳修司方程描述 (3-3) 变形后,得到: (3-4) 式中,E为饱和水汽压,T为绝对温度,L为凝结潜热,Rw为水汽的比气体常数。积分(3-4)式,并将 E0=6.11hPa(为t=0℃时,纯水平面上的饱和水汽压)代入,得到: (3-5) 或者 (3-6) 结论: 1、饱和水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按指数规律迅速增大。 2、饱和水汽压随温度改变的量,在高温时比低温时大。 思考: 为什么暴雨总是发生在暖季? (二)饱和水汽压与蒸发面性质的关系 1、冰面和过冷却水面的饱和水汽压 冰面上的饱和水汽压Ei (3-7) 在实际应用中,常用马格努斯经验公式来确定饱和水汽压和温度的关系: (3-8) 规律:

全球变化与环境导论结业论文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011—2012学年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全球变化与环境导论》课程论文 任课老师周培疆年级:11级学号: XXXXXXXXXX 专业:遥感科学与技术姓名:XXX 系主任签名 课程论文总题目:全球环境变化与社会发展 ——浅谈当下全球环境危机与应对摘要:在人类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愈来愈多,愈来愈尖锐的环境问题正日渐凸显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众所周知现在有十大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分别是:大气污染、全球变暖、臭氧层减少、土地退化沙化、水资源短缺、海洋环境恶化、森林锐减、生物多样化减少、固体废物污染以及人口增长。这些环境问题都是我们在这颗蓝色星球上不计后果地疯狂发展所带来的副产品,而现在这些环境问题都成为了阻碍我们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所以,在当今社会环境下如何应对与处理环境危机成了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了解的课题。 关键字:环境;全球环境变化;环境危机;应对 一、从一些数据开始 2008年春节,中国南部遭受大范围冰雪灾害,预计受灾损失达到1500亿元。 2008年5月,发生汶川大地震。 2008年6月,南方暴雨连天,洪涝成灾。 2009年2月,河南大旱,号称50年一遇。 2009年8月,台湾风灾。 2010年3月,西南旱灾,3月36日,曾经雄伟的贵州黄果树瀑布断流。 2010年夏季,南方再次水灾成患。 2010年8月,舟曲发生泥石流灾害。 2011年5月,长江中下游旱灾,洪湖发生70年一遇的大旱。丹江口水库库岸因干旱而出现龟裂,创下历史最低水位。 2011年6月,江西发生水灾。 2012年2月,云南昆明大旱,水库干涸见底,经济损失100亿左右。 …… 为什么在这么短短几年之间,会发生如此之多的环境灾害?为什么原来那些千年一遇,百年一遇的天灾现在正渐渐变成五十年一遇,甚至十年、几年一遇?人类与环境问题的矛盾

大气中的水分

第三章大气中的水分 第一节蒸发和凝结 在同一时间内,跑出水面的水分子与落回水中的水汽分子恰好相等,系统内的水量 和水汽分子含量都不再改变,即水和水汽之间达到 了两相平衡,这种平衡叫做动态平衡。动态平衡时 的水汽称为饱和水汽,当时的水汽压称为饱和水汽 压。 e为水汽压,E为饱和水汽压 E>e蒸发(未饱和) E=e动态平衡(饱和) E<e凝结(过饱和) 若Es为某一温度下对应的冰面上的饱和水汽压 Es>e升华 Es=e动态平衡 Es<e凝华 图3.1是根据大量经验数据绘制的水的位相平衡图。水的三种相态分别存在于不同的 温度和压强条件下。水只存在于0℃以上的区域,冰只存在于0℃以下的区域,水汽 虽然可存在于0℃以上及以下的区域,但其压强却被限制在一定值域下。图3·1中OA 线和OB线分别表示水与水汽、冰与水汽两相共存时的状态曲线。显然这两条曲线上 各点的压强就是在相应温度下水汽的饱和水汽压,因为只有水汽达到饱和时,两相 才能共存。所以OA线又称蒸发线,表示水与水汽处于动态平衡时水面上饱和水汽压 与温度的关系。线上K点所对应的温度和水汽压是水汽的临界温度tk和临界压力 (Ek=2.2×105hPa),高于临界温度时就只能有气态存在了,因此蒸发线在K点中断。 OB称升华线,它表示冰与水汽平衡时冰面上饱和水汽压与温度的关系。OC线是融解

线,表示冰与水达到平衡时压力与温度的关系。O点为三相共存点:t0=0.0076℃,E0=6.11hPa。上述三线划分了冰、水、水汽的三个区域,在各个区域内不存在两相间的稳定平衡。例如图中的1、2、3点,点1位于OA线之下,ei<E,这时水要蒸发;点2处,e2>E,此时多余的水汽要产生凝结;点3恰好位于OA线上,e3=E,只有这时水和水汽才能处于稳定平衡状态。 二、饱和水汽压 (一)饱和水汽压与温度的关系: 饱和水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是因为蒸发面温度升高时,水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单位时间内脱出水面的分子增多,落回水面的分子数才和脱出水面的分子数相等;高温时的饱和水汽压比低温时要大。饱和水汽压随温度改变的量,在高温时要比低温时大。 (二)饱和水汽压与蒸发面性质的关系 1.冰面和过冷却水面的饱和水汽压 有时水在0℃以下,甚至在-20℃—-30℃以下仍不结冰,处于这种状态的水称过冷却水。 在云中,冰晶和过冷却水共存的情况是很普遍的,如果当时的实际水汽压介于两者饱和水汽压之间,就会产生冰水之间的水汽转移现象。水滴会因不断蒸发而缩小,冰晶会因不断凝华而增大。这就是“冰晶效应” 2.溶液面的饱和水汽压 不少物质都可融解于水中,所以天然水通常是含有溶质的溶液。溶液中溶质的存在使溶液内分子间的作用力大于纯水内分子间的作用力,使水分子脱离溶液面比脱离纯水面困难。因此,同一温度下,溶液面的饱和水汽压比纯水面要小,且溶液浓度愈高,饱和水汽压愈小。 (三)饱和水汽压与蒸发面形状的关系

第三章 大气中的水分

第三章大气中的水分 第一节蒸发与凝结 在同一时间内,跑出水面的水分子与落回水中的水汽分子恰好相等,系统内的水量与水汽分子含量都不再改变,即水与水汽之间达到了两相平衡,这种平衡叫做动态平衡。动态平衡时的 水汽称为饱与水汽,当时的水汽压称为饱与水汽压。 e为水汽压,E为饱与水汽压 E>e 蒸发(未饱与) E=e 动态平衡(饱与) E<e 凝结(过饱与) 若Es 为某一温度下对应的冰面上的饱与水汽压 Es>e 升华 Es=e 动态平衡 Es<e 凝华 图3、1 就是根据大量经验数据绘制的水的位相平衡图。水的三种 相态分别存在于不同的温度与压强条件下。水只存在于0℃以上的区域,冰只存在于0℃以下的区域,水汽虽然可存在于0℃以上及以下的区域,但其压强却被限制在一定值域下。图3·1 中OA 线与OB 线分别表示水与水汽、冰与水汽两相共存时的状态曲线。显然这两条曲线上各点的压强就就是在相应温度下水汽的饱与水汽压,因为只有水汽达到饱与时,两相才能共存。所以 OA 线又称蒸发线,表示水与水汽处于动态平衡时水面上饱与水汽压与温度的关系。线上K 点所对应的温度与水汽压就是水汽的临界温度tk 与临界压力(Ek= 2、2×105hPa),高于临界温度时就只能有气态存在了,因此蒸发线在K 点中断。OB 称升华线,它表示冰与水汽平衡时冰面上饱与水汽压与温度的关系。OC线就是融解线,表示冰与水达到平衡时压力与温度的关系。O 点为三相共存点:t0=0、0076℃,E0=6、11hPa。上述三线划分了冰、水、水汽的三个区域,在各个区域内不存在两相间的稳定平衡。例如图中的 1、2、3 点,点 1 位于OA 线之下,ei<E,这时水要蒸发;点 2 处,e2>E,此时多余的水汽要产生凝结;点3 恰好位于OA 线上,e3=E,只有这时水与水汽才能处于稳定平衡状态。 二、饱与水汽压 (一)饱与水汽压与温度的关系: 饱与水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就是因为蒸发面温度升高时,水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单位时间内脱出水面的分子增多,落回水面的分子数才与脱出水面的分子数相等;高温时的饱与水汽压比低温时要大。饱与水汽压随温度改变的量,在高温时要比低温时大。 (二)饱与水汽压与蒸发面性质的关系 1、冰面与过冷却水面的饱与水汽压 有时水在0℃以下,甚至在-20℃—-30℃以下仍不结冰,处于这种状态的水称过冷却水。 在云中,冰晶与过冷却水共存的情况就是很普遍的,如果当时的实际水汽压介于两者饱与水汽压之间,就会产生冰水之间的水汽转移现象。水滴会因不断蒸发而缩小,冰晶会因不断凝华而增大。这就就是“冰晶效应” 2、溶液面的饱与水汽压 不少物质都可融解于水中,所以天然水通常就是含有溶质的溶液。溶液中溶质的存在使溶液内分子间的作用力大于纯水内分子间的作用力,使水分子脱离溶液面比脱离纯水面困难。因此,同一温度下,溶液面的饱与水汽压比纯水面要小,且溶液浓度愈高,饱与水汽压愈小。(三)饱与水汽压与蒸发面形状的关系 因此,温度相同时,凸面的饱与水汽压最大,平面次之,凹面最小。而且凸面的曲率愈大,饱与

大气环境与天气

第二节大气环境与天气 教学目标: 1、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 2、掌握气压带风带及其与天气的关系 3、了解洋流的分布及其形成 课程内容:[新课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热力环流原理及其影响,知道海陆风、山谷风及城市热岛效应都是一种小区域的热力环流,那在我们整个地球上存在一些大的热力环流圈吗?答案是肯定的,那这些大的热力环流圈的影响结果是什么呢?对我们今天学习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第一讲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一、 1 高的流向低的) 2、成因及分布图

概念:低纬环流与信风带 中纬度环流与西风带 高纬度环流与极地东风带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成因由于气压带风带的成因为热力因素和动力因素,而太阳是地球的直接热源,直射和斜射对地面增温影响不同,所以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地面温度最高的地区也在南北移动进而影响气压带风带的移动。移动特点: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二 各气压带风带的大至纬度气流状况 注意:上升气流一般温度湿度都较高,常形成降水。下沉气流较干燥不会形成降水。由高纬流向低纬的气流温度低,低纬流向高纬的温度高 第二讲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一、海陆热力差异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由于海洋陆地的增温降温快慢不一,使得相同纬度的气温气压不尽相同:北半球海陆相间,使得气压带风带被一些高低气压中心分割。如:①7月份陆地上增温快形成热低压,(北半球的印度低压把副高割裂使得高压仅在海洋上存在。)近地面,暖湿的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②1月份大陆上降温快在陆地上形成冷高压, (北半球的蒙古高压把副低隔断使得低压仅在海洋上存在。)南半球大部分为海洋所以气压带风带基本严纬度成条带状分布。 概念:大气活动中心,及其异常的影响? 高低气压的季节性变化使得东南亚的风出现季节性变化。一月份由陆吹向海,七月份由海吹向陆。 二、气压带风带移动与季风环流的关系 海陆热力差异是形成季风的主要因素,但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也是形成季风的主要因素。 如:南亚和我国西南地区,冬季受蒙古高压影响刮东北风,夏季去是因为东南信风带北移过赤道向右偏而刮西南风。 三、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规律:处在生成、发展、移动、消亡的过程中,每个阶段天气状况不一样。 (二)概念:气团: 冷锋: 暖锋: 低气压、高气压: 锋面气旋:

全球变化之全球变化科学导论(大气所考博真题知识点归纳)

《全球变化科学导论》要点总结 第一篇全球变化研究的基本问题 第一章全球变化科学产生的背景及其研究内容及意义 1、什么是全球变化?其产生背景? 答:全球变化作为一个科学术语和一门交叉学科,是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出现和人类对其认识程度的不断深化而提出并发展起来的。全球变化科学的精髓是系统地球观,强调将地球的各个组成部分作为统一的整体来加以考察和研究,将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地球上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基本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类与地球之间的相互作用联系起来进行综合集成研究。即全球变化科学是研究作为整体的地球系统的运行机制、变化规律和控制变化的机理(自然的和人为的),并预测其未来变化的科学。它研究的首先是一个行星尺度的问题——将大气圈、水圈(含冰雪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看成是有机联系的全球系统,把太阳和地球内部作为两个主要的自然驱动器,人类活动作为第三种驱动机制。发生在该系统中的全球变化是在上述驱动力的推动下,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全球变化科学是在时代发展、科学进步、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和社会需要的背景下产生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硬件条件。在20世纪末,全球国际性应用的探测器和预测预报系统已有约1000个高空站、10000个气象站、3000个飞行器、7000艘充气船、500个浮标、 长期立体动态信息库,还有全球海洋观测系统、全球陆地观测系统、全球气 候观测系统。 (2)由于强烈的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以下十大环境问题,急需国际社会合作共同解决。主要有大气污染、温室气体排放和 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土地退化、水资源匮乏和水体污染、海洋环境恶化、 森林锐减、物种濒危、垃圾成灾、人口增长过快。 (3)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看,全球变化科学的产生是历史进程的必然。 (4)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全球变化研究有其科学思想的代表。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提出支持生命的物理系统;加兰第一次提出地球系统科学的概念;弗里德曼第 一次提出“全球变化”概念,从此人类开始从交叉学科角度将地球作为全球 系统开展研究。马隆是他第一个将全球变化研究付诸实施。 2、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相关国际计划 答: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1)研究地球系统复杂的多重相互作用的机制,是目前全球变化最主要的研究内容。 (2)分析地球系统各种尺度的变化规律和控制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 (3)建立地球系统变化的预测理论及方法。 (4)提出全球资源和环境科学管理的建议。 相关国际计划有以研究物理气候过程为主要内容的“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以研究地球系统中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为主要内容的“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以研究人类与地球环境变化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研究计划”(IHDP)、以地球上生物多样性问题为主要内容的“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SITAS)。 3、什么是地球系统? 答:大气圈、水圈(含冰雪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之间存在能量转换,且受太阳能及地

第三章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相关大气环境标准

第三章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相关大气环境标准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一、概述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20082.2—HJ )规定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工作程序、方法和要求; 该导则于2008年12月31日发布,2009年4月1日实施。自实施之日起,《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932.2—T HJ )废止; 二、术语和定义 (一)环境空气敏感区 1、规范文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19963095—GB ) 2、分类 ? ??集中的保护目标居民区、文化区、人群二类功能区区、特殊保护地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一类功能区 (二)常规污染物 二氧化硫(2SO )、颗粒物(10PM TSP 、)、二氧化氮(2NO )、一氧化碳(CO ) (三)特征污染物 主要是指项目实施后可能导致潜在污染或对周边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产生影响的特有污染物 (四)大气污染源分类 ? ??? ? ????体、屋顶天窗等)气排放的源(如焦炉炉污染物呈一定体积向大物的空气动力学作用使—由源本身或附近建筑—体源车排放源) 动放的源(城市道路的机者由移动源构成线状排—污染物呈线状排放或 —线源存堆、渣场等排放源)程中的无组织排放、储污染物的源(如工艺过面或近地面的高度排放以低矮密集的方式自地—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面源囱、集气筒等)放的固定点状源(如烟—通过某种装置集中排 —点源 (五)大气污染物分类 ???m 15μ—粒径<—气态污染物颗粒物污染物 按存在形态 (六)排气筒 排气筒指通过有组织形式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各种类型的装置,包括烟囱、集气筒等 (七)简单地形 距污染源中心点km 5内的地形高度(不含建筑物)低于排气筒高度时,定义为简单地形(见P34图3-1 略) 在此范围内地形高度不超过排气筒基底高度时,可认为地形高度为m 0 (八)复杂地形 距污染源中心点km 5内的地形高度(不含建筑物)等于或超过排气筒高度时,定义为复杂地形(见P35图3-2 略) 对于存在多源情况下的建设项目,简单地形与复杂地形的判断可用该项目几何高度最高污染源的高度作为判别标准 (九)推荐模式 推荐模式原则上采取互联网形式发布,发布内容包括:使用说明、执行文件、用户手册、技术文档、应用案例等

第三章 大气中的水分

第三章大气中的水分 大气从海洋、湖泊、河流及潮湿土壤的蒸发中或植物的蒸腾中获得水分。水分进入大气后,由于它本身的分子扩散和空气的运动传递而散布于大气之中。在一定条件下水汽发生凝结,形成云、雾等天气现象,并以雨、雪等降水形式重新回到地面。地球上的水分就是通过蒸发、凝结和降水等过程循环不已。因此,地球上水分循环过程对地-气系统的热量平衡和天气变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节蒸发和凝结 一、水相变化 在自然界中,常有由一种或数种处于不同物态的物质所组成的系统。在几个或几组彼此性质不同的均匀部分所组成的系统中,每一个均匀部分叫做系统的一个相。例如水的三种形态:气态(水汽)、液态(水)和固态(冰),称为水的三相。由于物质从气态转变为液态的必要条件之一是温度必须低于它本身的临界温度,而水的临界温度为t k=374℃,大气中的水汽基本集中在对流层和平流层内,该处大气的温度不但永远低于水汽的临界温度,而且还常低于水的冻结温度,因此水汽是大气中唯一能由一种相转变为另一种相的成分。这种水相的相互转化就称为水相变化。 1.水相变化的物理过程 从分子运动论看,水相变化是水的各相之间分子交换的过程。例如,在水和水汽两相共存的系统中,水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在水的表面层,动能超过脱离液面所需的功的水分子,有可能克服周围水分子对它的吸引而跑出水面,成为水汽分子,进入液面上方的空间。同时,接近水面的一部分水汽分子,又可能受水面水分子的吸引或相互碰撞,运动方向不断改变,其中有些向水面飞去而重新落回水中。单位时间内跑出水面的水分子数正比于具有大速度的水分子数,也就是说该数与温度成正比。温度越高,速度大的水分子就越多,因此,单位时间内跑出水面的水分子也越多。落回水中的水汽分子数则与系统中水汽的浓度有关。水汽浓度越大,单位时间内落回水中的水汽分子也越多。 2.水相变化的判据 假设N为单位时间内跑出水面的水分子数,n为单位时间内落回水中的水汽分子数,则得到水和水汽两相变化和平衡的分子物理学判据,即 N>n蒸发(未饱和) N=n动态平衡(饱和)

一全球环境变化的内容1

人类活动与全球环境变化研究 摘要:全球环境变化主要表现在全球变暖,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环境变化的负面影响,不仅使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使局部地区甚至整个生物圈结构和功能失衡,导致全球环境进一步恶化。本文着重分析人类活动会引起环境的变化和环境的变化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环境变化的内容; 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变化;环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一全球环境变化的内容 全球环境变化(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GEC)是由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相互交织的系统驱动所造成的一系列陆地、海洋与大气的生物物理变化。由日益严重的全球环境变化问题,对地球系统进行集成研究(the integrated study of the Earth System)、旨在促进地球系统集成研究和变化研究以及利用这些变化进行全球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的联合体——地球系统科学联盟(Earth System Science Partnership, ESSP),由以下4大全球环境变化计划组成: (1)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orld Climate Research Programme, WCRP); (2) 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nternational Geosphere-Biosphere Programme, IGBP); (3) 国际全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nternational Human Dimensions Programme on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IHDP); (4) 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An International Programme of Biodiversity Science, DIVERSITAS). 二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变化 在人类早期的历史中,人口稀少,而且人类除了自己的人?力之外,所掌握的、控制与破坏自然的超人力量非常有限,因此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还非常有限,人类对地球系统的开发利用离自然的承载极限还相当远。但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掌握的控制与影响地球系统的力量不

全球环境变化-课程大纲

兰州大学地理学基地课程教学大纲 全球环境变化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该课程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与人才培养基地班地理学专业本科生高年级必修课程。 (二)教学目的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了解在全球尺度上的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造成的环境变化问题的实质以及人类如何应对全球环境变化问题,回答以下问题:1.大气中CO2如何影响全球温度?2.什么决定了海面变化、海面变化怎么样海岸环境?3.大气组成、地球温度随时间是如何变化的?4.海洋、大气及陆地自然地理状况中决定气候时空模式的控制因子是什么?5.全球变暖的实质是什么?温室气体的来源是什么、如何控制?6.臭氧层空洞是如何产生的?如何保护平流层臭氧?7.酸雨和光化学污染产生的原因及防治?8.自然和人类迁移、人口增长是如何影响陆地环境的?9.全球尺度的自然灾变对于地球上一般生命及具体到人类的作用是什么?同时使同学熟悉环境变化研究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引导同学熟悉环境变化领域的专业外语词汇和科学论文英文写作,通过课堂训练和文献阅读,使同学基本掌握地球科学论文的英文写作技能,为独立完成所在领域的论文英文撰写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 全球环境变化课程阐述了地表自然环境在历经了漫长的演化过程后,随着人类的出现和人类文明的高度发展,受到的人类活动深刻影响。阐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表环境的自然演化过程、全球环境的控制因子(太阳辐射、大气、海洋、冰川等)的相互作用机理及其反馈机制、环境变化对人类社会已经或可能造成的影响和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实现人类与自然协调相处等重大科学问题。首

先了解全球环境的背景知识,如地球在太阳系中的形成、内部结构、表面特征、板块构造格局等;然后介绍地球环境形成演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大气圈的演化历史及其在地球温度变化中的作用,通过地球表面新生代以来温度变化了解全球环境的过去变化过程;在现代环境格局下,大气和海洋环流、海面变化及其环境效应是当代环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含量的变化是近代以来全球温度升高的原因之一,温室效应的机理、温室气体的来源及其控制正是当前全球环境问题中各国家间争论的焦点;平流层(同温层)臭氧(O3)是太阳光线中紫外线的天然屏障,但是由于氟利昂(CFCs)的使用导致臭氧层的破坏甚至臭氧空洞的出现,对人类及地球表面生物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保护臭氧层也是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重要任务;化石燃料燃烧、工业废气的排放导致低层大气成分的改变,酸雨、光化学污染也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人类迁移、人口增长导致的在区域开发、资源利用过程产生的环境问题也是全球环境问题不可忽视的方面;地球生命进化繁衍过程中还受到灾变(主要是大的地质灾害)的影响,灾变也会对地球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地质历史时期的灾变对全球环境造成的影响是未来可能灾变发生时对人类环境造成影响的类比。 作为双语教学课程,教学内容还增加英文科学论文写作部分,介绍国际科学论文写作规范和要点、科学论文摘要写作示例,按科学论文摘要和综述论文分别进行课堂写作训练,评阅指导。 (四)教学时数 总学时数:54 学分:3 (五)教学方式 多媒体双语教学(英文教材、英文讲授、中文辅导),课堂讲授与课外练习相结合。 二、本文 第一部分背景知识 第一章变化中的地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