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化与帝国的衰落

英国文化与帝国的衰落
英国文化与帝国的衰落

英国文化与帝国的衰落

康子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法学院)《读书》2014年3月1883年,西利爵士(Sir J. R. Seeley)发表了一系列论英帝国的讲座,警戒英国子民不能拘泥于传统政治文化的信条,必须重新审视不断扩张中的“更大的不列颠”(the Greater Britain)。自1606年弗吉尼亚宪章(the Virginia Charter of 1606)开始到19世纪,英国就从未终止过它的贸易和领土扩张。在全新的历史条件下,它已经成长为一个跨洋的世界性帝国。与此同时,“更大的不列颠”也是一个全新类型的帝国,不同于史上任何殖民体系。它具有新的政治理念、治理技术、移民结构,甚至文明优势。美洲得而复失,独立之后的联邦日益壮大。美利坚的成长展示了一幅新帝国的画卷,它结合了广袤与伟大,正是英帝国可以积极奔赴的未来。[1]西利爵士尝有名言,说英国是“漫不经心地征服并殖民了半个地球”[2]。但是,美洲独立、俄罗斯的扩张和崛起都给这个自然成长的帝国带来了潜在的危机。西利深刻意识到,英格兰再也无法“漫不经心”地去维持这个帝国。他必须透过历史去研究这个帝国成长的秘密、它的构成、性质,以及未来。一切历史的研究都是为了现实的目标,必须“以某种道德事务为目的”:历史必须揭示政治体和国家的变易兴亡之道。但是,西利爵士的后知

后觉未能阻止英帝国的衰亡。英格兰的“漫不经心”终于使它遗失了自己的帝国。西利爵士的论述包含了一条非常深刻的洞见:面对非常的情势不得遵循常法。人类对自然和海洋的征服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和更为便利的文化传播。英帝国具有自身的动力、成长逻辑和生命法则。因此,在演绎变易兴衰的历史舞台上,古典的共和城邦理想就不再适用于这样的政治体,新的时势需要有新的政治意识。当代史学家马丁·威纳也雄辩地证明:英帝国的遗失及其工业精神的衰落恰恰源于英格兰好古保守的文化传统。一、1851年:历史的分水岭历史学家的眼睛总是紧紧盯住现实,马丁·威纳致力于解答的问题同样降生于他的现实观察。跟据他的自述,酝酿《英国文化与工业精神的衰落》这部著作时,威纳正在英国度假,得以近距离观察这个国家陷入的困境和困惑。他的经验观察、对20世纪国家“现代化”问题的长久思考,及其接受的史学训练都使他拉长历史的视线,将英国的衰落放到一个长时间的视域中加以考察。帝国在鼎盛之时就已经埋藏了衰落的种子。英国在20世纪中期所遭遇的困局是一幕历史戏剧的结果,有一个逐渐展开的过程,而非资本、劳动等经济因素静态组合的呈现。因此,要理解英国的衰退,就要反向推演情节的发展,找到最初的原因,并且理解戏剧角色的情感、思想和信念。因此,要理解英国现代史的核心,就要理解环绕经济发展力量(技术、

工业、贸易)的文化隔离[3]。在辉格史学的叙事中,英国被视为“进步”的化身和“自由”的鲜活标本。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英国的19世纪仍被认为是一个前后相继奔赴成功的时代:不流血奠定了民主制度,福利国家在演进,两次世界大战都取得胜利,并开明地放弃了帝国。英国在19世纪以前的形象则更为辉煌:“光荣革命”被尊为政治审慎的楷模;不断扩大的贸易体系开始为世界经济立法,自由市场被确立为普遍遵守信条;它的“文明”和“进步”甚至也在为世界历史指出方向。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将英国视为现代国家的典范:它不仅开创了可与罗马媲美的功业,又有罗马所不及的自由与文雅。英国的法律制度和经济实践似乎都揭示了自由的奥秘与政治的智慧。但自20世纪60年代起,无论在政治还是经济上,英国都不可逆转地走在下坡路上:帝国走向终结;苏格兰和威尔士的民族主义再次浮现;经济上的优势也让位于邻国,陷入泥潭。历届工党和托利党政府虽然一再施加刺激经济发展的“万应良方”,但亦如泥牛入海,毫无起色。此时的英国就像一个身染沉疴的病患,积重难返。此问题之难以解决,表明其症结不在表层的经济要素,而在于国家的社会结构和精神状态[4]。正如英国的成功揭示了一种新型政治模式和治理模式的成功,揭示了不同于古典时代的民情、德性、政治经验和理想;英国的衰落也同样具有典型意义。现代政治和法律价值的奠基者们多自英

国经验中受到启发,英国史在一定程度上也承担了阐释现代政治经义的功能。既然理解英帝国的遗失以及英国的衰落需要突破经济史的樊篱,需要重新反思英国的现代化历程。在一定程度上,这就要求重新阐释现代政治与现代史,破除辉格史学的视角及其所承载的政治经义。甚至,当威纳重新勾勒出这幕历史戏剧的基本线索和内在冲突之时,他也引领我们对“经济”本身做出更加丰满、历史的理解。威纳注意到英国社会思想中非常独特的因素。“在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工业主义似乎并未扎下根。在一个使人类开始‘飞速前进’的国家,人们常常以怀疑和鄙夷的态度来观察经济的增长。英国人首先开始了城市化的过程,但他们却忽视和贬抑城市。”[5]英国虽被视为现代化的模本,但它对现代化的态度却一直是三心二意的,甚至在其文化思想传统中具有一股强大的反现代性的潮流。英国的现代化是一个矛盾运动的过程,其本身就带有自我消解、阻碍其自身发展的力量。英国在二十世纪走向衰落正是这一反动力量不断运动的结果。英国的现代转型没有经历革命,封建贵族的保守力量(文化)并未被克服,一直保存在其文化传统之中,并且通过教育改革获得了制度化的能量,并铸造出新的社会阶层和生活理想,最终驯服了工业精神。英国的衰落源自其工业精神的衰落,在更深的层次上则源自于它的文化心理、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体制。它们形成一张无形的巨网,牢牢地捕获了工业

精神这匹列驹。这正是威纳所谓的“文化隔离”。所以,要理解英国的经济便要深入其社会和精神层面,便要追溯这一传统的起源和发展。在标题中,威纳界定了他要讨论的历史区间:1850—1980年。19世纪的下半叶重新铸造了英国的生活方式。现代英国政治、商业和社会体制大部分是维多利亚时代改革和调整的产物;20世纪的社会价值观也带有维多利亚时代论争的烙印。[6]1851年是历史的分水岭。在这一年,伦敦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工程技术和装饰艺术的最新产品从许多国家汇集到这里。博览会不仅展现了帝国气象,也呈现出现代技术和工业的英雄气概。博览会将现代机械、工业、建筑和商业的精神融合在一起,共同展现出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国家理想和新生活方式。万国博览会是对工业化成果的总结,全方位展现了工业和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它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人类进步”的丰碑[7],无疑也是英国实力的丰碑。博览会展厅本身就是一座令人震撼的建筑。“展厅在十七周内建成,全部是私人投资,占地面积相当于罗马圣彼得广场的四倍,在由三千三百根铁柱盒两千三百根横梁组成的漂亮结构上,安装了八十万平方英尺的玻璃。”[8]展厅由约瑟夫·帕克斯顿(Joseph Paxton)设计,被形象地称为“水晶宫”。水晶宫是第一座大规模地使用铁和玻璃的建筑物,也是第一座主要用预制件建成的如此大规模的建筑物。无论在建筑速度、材料、造型,还是建筑方式上,水晶

宫都是划时代的标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水晶宫最直观、最全面地呈现了博览会的精神和现代性气质。由于建筑物与人们的生活起居直接相关,也最直接地对自然景观产生影响,水晶宫对传统的生活方式、精神观念,以及美学体验都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现代化和工业化不仅限于器物的层面,而必然要深入到人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观念。若从思想史的视角来看,现代化的革命最先乃在精神观念中发生:人们对自然、神,甚至人性与道德的理解产生一系列改变。机械、建筑等外在器物和景观则是现代性思想和精神的外在呈现。培根曾著述《论学问的进展》和《新工具》,阐述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技艺。他也写作了《新大西岛》,描述新知识图景和技术王国中人的生活形态和政治理想。在那里,科学家治理国家,人们崇尚自然科学、重视商业、享受俗世的幸福。培根勾勒的世界与中世纪的生活形态炯然有别。实际上,培根开创的知识传统在霍布斯、配第、洛克、斯密等人的学说中薪火相传。他所描画的政治和生活理想也在英国逐步实现。我们完全可以说,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帝国正是“本色列”(《新大西岛》中的理想国家)的化身。“所罗门宫”也与水晶宫有着惊人的相似:所罗门宫陈列医药、机械、数学等各个知识门类的成果,水晶宫则陈列工业和自然科技的成果。正如所罗门宫展示了“本色列”国最核心的秘密,水晶宫也展示了英帝国最根本的动力源头和文化内核。因此,博览会

展现出的现代精神与潜淌在英国血液中的保守文化产生了

冲突。水晶宫随之成为了文化反对派批评的核心。英国国会大厦、西敏寺和大本钟的设计者奥古斯塔斯·皮金(Augustus Pugin)把水晶宫视为“玻璃的庞然大物”、“无灵魂时代的产物”。想象一下水晶宫与国会大厦并峙的场景吧。还有什么比皮金的哥特式建筑与水晶宫之间的反差更鲜明呢?水晶

宫的建造与哥特式建筑在19世纪的复兴代表了两种文化价值观念的对抗。事实上,哥特式建筑的复兴代表了对工业革命更为广泛的逆反,其源头可以追溯到19世纪早期的浪漫主义。浪漫主义者认为城市化和工业主义没有人情味,他们对与之相应的功力主义和实利主义思维有着深深的担忧。因此,水晶宫与哥特式建筑在美学上的对抗还有更深层次的基础,即担心由前者展现出来的现代生活会带来道德上的败坏,从而产生对古老时代强烈的怀念。这种怀古的乡愁、对“进步”的怀疑与工业化一同增长。至1851年,双方的力量几乎不相上下,其冲突亦将“相互适应而别具特色地给予解决”。1851年之后,英国再也没有举办过重大的技术或建筑革新的世界博览会。对英国而言,第一届世博会标志着“一种结束而不是开始”。1851年后,思潮和情感开始转向对工业革命的驯化。二、乡村英格兰神话:文化驯服工业化及其带来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想象激发了保守精神的反动。工业化既带来了物质的丰足和财富的增长,同时也瓦解了传统的

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甚至自然景观。这些剧烈的变化冲击着“古老的”情感和观念,引发文化上的反弹,激起对“进步”的怀疑以及技术的批评。1851年之后的文学中,“对机器赐福的希望”渐渐破灭。自然,现代化越深入,所产生的影响甚至弊病也更加直观地为人所认知。在19世纪的哲学和社会思想中,对现代性的反思是一个重要的趋势;在英国,它们体现出浓重的乡绅理想和土地贵族精神。马修·阿诺德、约翰·罗斯金、狄更斯和密尔是维多利亚时代影响最为深远的文人,他们的作品和思想为20世纪英国的文化传统奠定了基础。他们皆非纯粹的保守派,但他们对迅猛发展的商业和工业却有着一致的警觉。密尔是19世纪最重要的“哲学激进主义者”,但当他面对偏重物质财富的维多利亚早期的英国时,他也展现出一个绅士的疑惧。这些对过去和已经建立的制度最持批判态度的人也共同经历了文化上的反动。在他们的眼里,工业资本主义展现出许多令人厌恶的形象。在工业社会中,人们相互蹂躏、相互欺压、相互排挤或相互践踏;经济增长作为一个社会目标,手段被当成了目的,成为道义上的癌症,毒化人类天生的基本价值观。“建造的城市、修筑的铁路、制造的产品”并不能成为国家进步的证据,因为“更多的城市也意味着更多的贫民窟和过剩人口,更多的铁路带来了更多的忙乱,更多的制成品造成了更多的丑恶和实利主义”。在水晶宫展现出的生活方式中,“除了喧嚣声,

空虚和愚蠢的行为,什么也不会有”。“进步”正破坏着秩序、平静与和谐,而它们恰是美好生活的基础。浮士德将灵魂出卖给了魔鬼,罗斯金则认为英国把自己的灵魂出卖给了铁和蒸汽。那么,什么才是英国的灵魂呢?越来越多的诗人、作家、思想家转向过去,转向仍然保持着传统生活方式的乡村,认为古老的英格兰在本质上也是一个“乡村”。在十九世纪的英国,一个强大富有的上流地主集团管理者日益衰微的农村经济。英国贵族早已资产阶级化,在城市里站稳脚跟,他们来自矿山和工业的所有权收益可以让农业在世界市场上

自谋生路。在国家的经济体系中,19世纪晚期的英格兰乡村比任何其他地方都更为“空虚”,可用作一种一体化的文化象征。“英格兰乡村的实际重要性变得越小,就越容易纯粹代表一种可供选择和补充的价值体系,一种精神上的平衡物。”[9]因此,承载着英格兰灵魂的乡村是一种纯粹的功能化“想象”,是对工业经济和现代生活的平衡。乡村代表着稳定、宁静、和谐,以及非实利主义的道德理想,被想象成为逃避当代生活的避难所;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是古老的英格兰唯一没有受到工业摧残的角落。这样的乡村出现在哈代的小说里,在杰弗里斯(Richard Jefferies)的散文里,在吉卜林(Rudyard Kipling)、叶芝的诗歌里,甚至在莫里斯关于乌有之乡的想象里。在这种浓郁“乡愁”中,田园生活展现为一种富有吸引力的没有时间性和非物质的生活方式。它

是一个文化的王国,用来抗拒工业时代的喧嚣和对变化的忧虑。乡村英格兰的牧歌式美梦突破了政治态度,吸引了整个中产阶级。对乡村的渴望和迷恋具有持久的影响力,甚至弥漫在一战和二战之后的舆论之中。英国的报纸、广播节目、广告和戏剧都在教导人们,只有回到乡村才能探寻到真正的英格兰。二战期间,新闻记者的报道、知识分子的小说和专栏作家都把英德之间的战争描述成为乡村世界与工业文明之间的对抗。英国最终的胜利则证明,“可怕的活力将经历自己的毁灭,而英格兰的平静则具有力量”。[10]乡村英格兰这个精神王国具有了一种现实的社会和文化力量。“就像一个广大的海外帝国的存在一样,它也助长英国舆论退回到一个需求较少的世界中去。就像早期经济成就创造的固定资本一样,由国家的风光和建筑物所体现的、给人印象深刻的文化资本也会有助于英国回到它的过去,并赋予其一种实质上是旧式的自我形象。”[11]这种文化想象塑造了英国特定的自我认同,也锻造了一个无形的帝国,古老的乡绅价值在那里得到延续和复兴。工业主义早已在英国诞生了,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但在价值和文化的世界里,工业主义的正统性却遭到了否定:工业精神被认为是对保存“英国国粹”的一种深远威胁。这个国家似乎患上了一种精神分裂症:她孕育出工业革命,却对工业革命的后果感到困惑;那个培育出工业主义的阶级也极力否认这种渊源关系。工业、贸易和帝

国的发展有属于自己的内在逻辑和价值观念体系,但在19

世纪中后期逐渐确立的无形帝国中,它们日益受到抑制,踯躅不前。精神的困境产生了行为的后果。政治领袖无心全心全意追求经济扩张。首相张伯伦在20世纪初号召将复兴经济当作政治的主要目标,但却被斥之过于“紧张狂热”,从而遭到拒绝。实业精英也力求成为远离工业的士绅,追求文化与社会的尊荣。在政策和实践层面,英国的工业发展都得不到足够有力的支持。其结果便是经济的衰退与帝国的遗失。三、公学体系:制度驯服无形的文化资本只有获得了制度的支持,才能转化成有形的力量。托克维尔在反思大革命时曾经褒扬过英国社会阶层的开放性和自由品格。古老的英国贵族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他们较之其他贵族“更谨慎、更灵活、更开放”。因此,在现代化带来的社会革命中,英国贵族并没有如法国贵族一样走向贫困,而是变得更加富有,仍然维持着他们在社会中的实质性领导地位。不仅如此,英国各个阶层之间并无明显的边界。“英国贵族的外形模糊,界限不清;不是因为人们能够进入贵族阶级,而是因为人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它们进入了贵族阶级。”[12]英国贵族并没有法国贵族那样的特权,他们与平民选择同样的职业,甚至可以与平民通婚。佩里·安德森同样认为,英国贵族已不再是封建主义的,他们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的。在英国,贵族更像是一种文化和荣誉上的优越地位,更多地具有精神性特

点。也正是因为英国贵族特有的开放性,它才能够成功地维持文化上的领导权,从而按照自己的面貌重新塑造工业资产阶级: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要获得文化和社会荣誉、尊敬,就必须并有可能按照贵族的生活方式来改造自己,成为新的士绅。英国贵族在文化上的领导权,以及对工业资产阶级的文化改造主要通过“公学”教育体系来实现。威纳如此评价公学制度所带来的文化和社会后果:“公学虽然有被过分吹嘘的独立性,但它通过像校长会议这样的机构趋同为一种共同模式。尽管没有国家的指导,它们也形成一种制度,这种制度把上层阶级的下一代人同英国世界地位的基础——技术和商业——隔绝开来。”[13]至维多利亚末年,公学已经成为英国上流集团绝大多数成员共有的发展经历。公学教育成功地将具有贵族色彩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固定于英国社会之中。“公学”具有明显的贵族特性。在选址上,它们远离城市工业区,都建立在遥远的乡村。很大一部分最有名的公学都在英格兰南方。在其课程体系中,公学体现的仍然是贵族的价值观念。公学致力于弘扬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学语言,将之作为一切文科教育的基础。古典语文和修辞是贵族政治和绅士品格必备的技能,也是社会等级的重要标志。古典文学教导共和德性、绅士风范与传统价值。自然科学课程在公学的课程表中却实际上缺位或不受重视。自然科学与工业联系在一起,而工业则意味着要用自己的双手干活,还要全力直

接赚钱——它们都显得不够“高贵”。公学保留了贵族的价值等级,将其贯彻在教学和课程之中。结果是公学教育加强了“带有荣誉和公众领袖的贵族理想为特征的事业”。公学注重政治才能而非经济才能的培养。它塑造出未来的精英,但他们保持稳定和秩序的愿望远远超过最大限度增加工业

和国家财富的愿望。与公学体系一样,牛津、剑桥等老牌大学在维多利亚时代也自觉地守护着乡绅的理想和价值。商业和工业精神受到贬抑:商人是受蔑视和道义谴责的对象,工业则被视为乡村的破坏者。商业课题会受到公开的指摘。公学与津桥为英国上流阶层的许多人提供了共同的教育和成

长经历。它们将维多利亚时代对新工业世界的抵制制度化了。它们培养的学生将影响整个民族未来的命运,但在塑造其个人信念和价值观念最重要的阶段,教育制度则使之与工业脱离接触。为了进入贵族阶层,获得文化上的认同与尊重,许多商人、企业家与工程师都将自己的后代送入公学、牛津或剑桥。他们将成长为新的乡绅,脱离父辈所从事的职业。即便那些走进商界的受过教育的年轻人,他们也带着反商业的价值观念。毫不夸张的说,英国的教育体制使保守的文化获得了生生不息的支持,而工业和经济则将处于长期“贫血”的状态。英国在教育上标明了自己的道路,而这则预示了它在20世纪的成就与困难。四、文化与经济史英国政治一向给人以平和稳健的形象。在威纳看来,其原因在于贵族领

导的连续性以及乡绅文化的持久影响力。英国的现代化转型并未经历流血革命,这注定了其政权的转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贵族通过资产阶级化的方式维护了自己的文化领导权,教化和驯服了工业精神和新产生的资产阶级。公学和老牌大学教育了精英,塑造出新的士绅;思想家、小说作家、诗人和媒体则教育了整个民族,使传统的价值等级和观念渗透到整个民族的血液当中,为英国人打造了一个花园式的乡村梦想。但是,在工业化时代,乡村式的“英国梦”却带来了导致经济衰退的“英国病”。在贬抑工业的文化土壤中,政治领袖无意全力以赴发展经济;金融资本更乐于从民族工业中撤离;商人和企业家亦乐于洗掉身上的工业资本主义色彩,他们羞于谈论利润,却积极购置乡间地产,追逐乡绅的生活方式。经济制度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也因循守旧,错失发展机会。在威纳看来,英国在20世纪70年代所遭遇的经济危机有一个深厚的文化和心理根源。它盘根错节,将制度与思想、贵族与资产者、灵魂与钢铁,以及财富与道德编织进一张无形的网中。这张网束缚帝国也束缚了英国经济。所以威纳论断,撒切尔政府在80年代的改革要获得成功,实现英国的复兴,肯綮还在于她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突破这张网所带来的阻力。威纳的分析展现出理解经济的“文化思维”。经济不是纯粹的物的关系,也无法简单地通过一个抽象而冷漠的市场模型来加以解释。“经济”是人的行为,与人的情感、

思想和偏好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经济总是嵌入在政治、社会、伦理和文化的环境里,不能孤立地运行,也不能孤立地加以解释。对经济史的分析自然需要有文化史的视角。英帝国的衰落有其文化上的根源。十九世纪塑造的文化传统又可进一步追溯到英国史上并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保守的贵族文化虽然改头换面,接纳了工业资本主义,但却并未伤及根本。在工业革命的野火疯狂燃烧过后,它又顽强地春风吹又生了,像不死鸟一样更显精神,咏唱出动人的怀乡之歌,用它的精致与文雅驯服了工业的野蛮与力量。如果我们完整地看待这幕历史戏剧,那么“光荣革命”的辉煌也随之黯然下去。正如西利爵士所言,历史总是“以某种道德事物为目的”。马丁·威纳的史笔自然也要传递出特定的教益。在历史的舞台上,国家的治乱兴衰总是有其内在的理性和必然的法则:国家力量与经济、工业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美国的粗野、庸俗战胜了英国的文雅和精致,得经济者方可得天下。任何经济体系均有特定的价值观念、文化精神与其相应。在以工业为主导的现代社会,国家活力不仅需要市场的激励,也需要文化上的反思。这样,马丁·威纳似乎陷入了一种矛盾:他向读者展示出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却又力图斩断这种联系,舍弃文化来成就经济的强权。尤其是当我们面对满目疮痍的自然环境时,罗斯金诸贤的批评依然振聋发聩。我们是否应该追逐手段而舍弃目的?我们究竟需要

何种文化,又需要什么样的经济和工业?自然,对现代社会而言,英国史重要而又复杂,我们需要也应该有更多的思考和争论。(马丁·威纳,《英国文化与工业精神的衰落1850-1980》,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1] Sir J.R. Seeley, The Expansion of England, Macmillan and co., Limited, 1914. [2] Sir J.R. Seeley, The Expansion of England, Macmillan and co., Limited, 1914, p.10. [3] 马丁·威纳,《英国文化与工业精神的衰落》,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8页。[4]马丁·威纳,《英国文化与工业精神的衰落》,第4页。[5]马丁·威纳,《英国文化与工业精神的衰落》,第17页。[6]马丁·威纳,《英国文化与工业精神的衰落》,第16页。[7]马丁·威纳,《英国文化与工业精神的衰落》,第36页。[8] 同上。[9]马丁·威纳,《英国文化与工业精神的衰落》,第71页。[10] 同上书,第106页。[11] 同上书,第109页。[12]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28页。[13] 马丁·威纳,《英国文化与工业精神的衰落》,第23页。

英国与美国的文化差异

英国与美国的文化差异 英美文化的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 一、英美语言差异 尽管英美两个国家都是讲英语的,但是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是不相同的。英国人与美国人虽然说的都叫英语,但这两种英语的差异还是很大的,学英语的人都知道,英语中有英式发音和美式发音两种。英国人的英语,相对而言,发音比较清楚,连读的部分较少,一般听起来相对比较字正腔圆;而美国人说英语,则秉持这能省则省,能连就连的原则,因此,对于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人来说,听英国人的发音相比较下会舒服得多,而如果要习惯美音,恐怕只有在美国生活过的人才真正做到了。另外,两国在字 词上的用法也有很多的不同 二、英美生活习俗差异 英国人和美国人在自己日常生活习俗上也有区别。 从服饰上看,英国2人非常讲究衣着,讲究绅士风度,西装革履,皮鞋锃亮。美国人则比较随便,想穿什么就是什么,以自己舒适为主,不会去介意别人的评价,别人也不会去评价。有的英国女士接待黄皮肤朋友时,专门涂抹上黄色面霜,以表示对朋友的亲近和尊重。美国人可方便多了,近几年,美国流行大花裤衩,校内校外,老老少少,都少不了它的影子。但这也并不是说,他们到处随意,在一些场合,他们也是西装革履,文质彬彬,很有些“绅士”的派头。但如果一看到没有旁人,这些“绅士”就原形毕露,鞋也脱了,领带也松了,扣子也解了,脚也搭起来了。 从饮食上看两国的美食都像英语一样,是一个大杂烩,广泛吸收了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影响。众所周知,英国是一个聚集了诸多绅士淑女的地方,而英国的饮食,也处处散发着英国上流社会应有的高贵气质,从选材到烹饪,再到餐桌上的一言一行,英国人无不将细致发挥到了极致。特别在餐桌礼仪上,不能在餐桌上说话,不能有餐具敲击的声音,刀叉的握法……几乎所有我们所了解的法式西餐的规则都被英国人所遵守而同样是吃饭,到了美国人身上,则就显得随意了许多。美国式饮食不讲究精细,追求快捷方便,也不奢华,比较大众化。一日三餐都比较随便。老美的最爱便是所谓的垃圾食品。对于生活节奏极快的老美来说,五分钟就能搞定的汉堡薯条显然要比规矩多多的西式大餐要吸引人的多。至于这种饮食习惯导致的结果,便是老美的街头行走的人中,大腹便便者显然要比标准身材的人多得多。这样的饮食习惯某种程度上也折射了美国人的生活,雷厉风行,不向英国人那般拖沓,那样注重细节。 另外美国人除了过和英国人一样的节日外,还有自己的感恩节等。

英国衰落的原因

英国衰落的原因 工业革命结束后不久,盛世英国就步入了相对衰落的进程。那么,英国衰落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就由告诉大家英国衰落的原因吧! 英国衰落的原因 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工业化进入以重工业为主和以电气为动力的新时期,英国面临着美、德等国的强劲竞争。随之,工业实力排位开始下滑。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国际地位进一步下降,国力处于相对衰落之中;20世纪60年代下半叶,还患上了所谓的“英国病”,经济发展停停走走、通货膨胀、失业率高、国际收支危机多发等等,国内生产总值世界排名呈下降趋势。 英国作为世界第一强国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在历史长河中可谓“昙花一现”。那么,这个曾经的“日不落帝国”为什么没能保持长盛不衰呢?英国衰落或曰相对衰落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关于这一点,国内外学术界已有不少探讨。 主要观点有:19世纪下半叶发生了新的技术革命,英国没有及时改造技术装备,逐渐丧失了工业领域的垄断地位;当德、美、法等国工业得到快速发展时,英国仍旧惯性地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对本国工业没有及时采取保护措施;英国保留着浓厚的封建社会因素,如王室制度,贵族阶层影响较大,这使英国社会比较保守,在技术创新和

管理方面存在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倾向; 英国大量人口移民海外,以及人口增长速度变缓,本土劳动生力军缺乏;庞大的海外帝国需要有足够的军事力量保护,军费开支过大,影响了经济发展;当殖民地逐渐摆脱英国控制获得独立时,英国的大国地位就下降了; 英国是一个面积不大的岛国,当其他大国工业发展起来后,英国的竞争力就会相对下降。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笔者以为,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迅速“由盛转衰”,还有一个往往被忽视的重要因素,那就是工业革命期间,广大工人阶级遭受了深重的苦难。 关于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的状况,史学界有不少的讨论,并存在一定的分歧和争议。但工厂制度下,工人们遭受工厂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却是无法否认的事实。主要表现有: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一年到头都在天刚亮或天未亮的四五点钟的时候起床,夜间休息还没有使他们的精神恢复过来,就匆匆地吞咽了一顿饭,或者什么东西也没吃,就赶到工厂去”; 居住在贫民区,房屋拥挤,阴暗潮湿,往往一家数人挤住一个房间;经常遭受严厉的罚款,如曼彻斯特的一家纺织工厂规定,织工在机器转动时缺工,按其管理的机器数每台每小时罚款3便士,一经发现和别人说话、吹口哨或唱歌,罚款6便士;存在着大量童工,尤其在棉纺织厂和煤矿,童工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工作环境恶劣,常常受到监工的虐待和罚款,童工的健康深受影响; 妇女地位也十分低下,在煤矿中,女工们不得不像男工一样干活,

浅谈英国的兴衰之路

浅谈英国的兴衰之路 18-19 世纪,英国开始兴起。英国从 15 世纪开始建立起专制的都铎王朝,通过推行重商主义,壮大了国家的实力,在1588年的时候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标志着英国的崛起。之后,英国的专制王朝继续海外扩张,建立英帝国。后来在1640年发生了推翻专制王朝的革命。这对于之后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和英国的进一步崛起有很重要的作用。之后,英国取代了荷兰成为了海上霸主,建立了一个非常庞大的殖民帝国,在欧洲率先开始工业革命。到19世纪40年代,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根据统计,1848 年英国的铁产量占世界产量的一半,煤占到世界2/3,棉布占到世界 1/2,铁路已经修了 1 万公里,英国贸易总额在这个时候占世界总量的20%-25%左右。 大英帝国是随着英国人的海外殖民扩张而出现的。英国海外移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世纪末年,1607年英国人在北美建立了第一个永久性的殖民地。但英国大规模的海外移民出现在18世纪以后。由于工业革命,英国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人口过剩。从1814年拿破仑战争结束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一百年间,约有2000多万人从英国移居海外,其中1300万人移居美国,400万人移居加拿大,150万人去了澳洲,其余人流向世界的其他地方,英国是近代以来世界上最大的输出人口的移民国家。殖民地不仅对英国而且对世界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很多学者认为,殖民地是英国资本主义起源的前提条件之一。 当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列强瓜分完毕时,英国获得的份额最大。在一战爆发之前的1914年,英国的殖民地面积已达3350平方公里,统辖3.94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这相当于英国本土的137倍,本国人口的8倍多,被称作“日不落帝国”。英帝国在形成过程中,既有对当地土著人的镇压,也有与其他殖民国家的争夺。这一过程对英国社会发展、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和政治地理的发展演变,均有

评述日不落帝国的兴衰

述评《“日不落”的落日-大英帝国的兴衰》 西华师范大学刘人铭 《“日不落”的落日-大英帝国的兴衰》是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博士生导师刘景华先生所编写的一本描写英国历史的著作,这本书对了解英国历史和对其衰落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是一本有价值的英国史著作。本书一共分为二十章,从大不列颠岛上的最早居民,写到盎格鲁撒克逊时代封建制度的正式确立再写到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以及奠定世界工厂的地位以及后来对外掠夺、经历一战二战实力下降最后写到英国战后自身努力崛起以及英国文明的世界的影响。 本人读了此书,感触颇多,不仅对英国的历史有了较为全面深刻的认识,并且通过英国历史的借鉴意义,使我对本国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反思。英国是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英帝国的辉煌也达两个世纪之久,即使在当代,它还是世界上的一流大国,其影响力远非限于英伦和欧洲,说其衰落似乎不太恰当。但是,英国现在拥有的大国地位,不等于说以前没有衰落过。相对其最辉煌的时代,不能不承认英国的地位已大为下落。刘景华先生《“日不落”的落日-大英帝国的兴衰》主要是通过英国从古至今的一个历史发展走向脉络以及其达到的制高点和最低点来说明英国的兴衰历程。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本书的最后一章《文明的张力》,日不落帝国的出现,将英国对世界的影响推向了极点。这种影响,既有政治和军事上的,也有经济和文化上的:既有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也有精神和价值观念。这种影响,有的是伴随英国强大的政治军事经济势力而去,或多或少地带有强制性,更多的则是其他民族和国家对英国模式的效仿。或者说,英国强盛的国势,在世界上的地位.使得在国内出现的某些政治经济文化制度,自然具有一种内在的魅力,吸引别人来学习。比如说英语语言、制宪君主制、政党内阁、文官制以及一些文学作品等都深刻影响着世界。因此,我认为只有一个国家足够发达,足够强大,才能在世界上有发言权,才能吸引其他国家的关注,那么因此,这就对我国的发展提出的希冀。 总之,《“日不落”的落日-大英帝国的兴衰》通过描写英国从有居民生活到现在,经历了兴盛时期,也经历了衰落时期,同时也关注了英国对世界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我认为这是一本值得阅读的英国史著作。

基督教的产生、发展、衰落的过程及原因

1、兴起与原因 (1)兴起 (a)大约公元前14世纪上半叶,犹太人的祖先希伯来人由沙漠侵入巴勒斯坦,与当地的迦南人逐渐融合,形成农耕的以色列部落;由于长期处于异族统 治之下,犹太人之间开始产生不幸意识和罪恶意识。 (b)公元前13世纪末叶,犹太人之间出现了先知摩西,其著名的摩西十诫构成了犹太人不可违背的基本行为规范,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许多苛严刻板 的律法。 (c)面对现实的苦难,犹太人一面小心谨慎地恪守着各种诫命和律法,一面殷切地期待复国救主的降临。 (d)基督教最初是从犹太教中发展出来的。公元前586年,在著名的犹太人“巴比伦之囚”事件中衍生出“受膏者”(即弥撒亚)和“千禧年”的观念。 (e)在公元1世纪初,一个犹太教的支派把加利利的拿撒勒热认作弥撒亚(即基督),他们在与正统派的斗争中逐渐脱离犹太教,形成了基督教的雏形。 (2)原因: (a)文化渊源上: 普遍推崇“两希”(即希伯来文化和希腊文化)传统之说,具体而 言,就是希伯来的犹太教为基督教准备了一个历史背景(圣教历史) 和精神氛围(罪孽意识与救世福音),希腊的唯心主义哲学则为基 督教提供了一套形而上学的神学思想 (b)历史渊源上: a.犹太人的祖先希伯来人于公元前14世纪上半叶由沙漠侵入巴勒 斯坦并与当地迦南人融合而形成以色列部落后,在公元前13世 纪末叶开始后的1000多年里几乎都在处于被异族所征服和奴 役之下,犹太族产生了浓厚的不幸意识;同时,由于反抗无果, 犹太人又产生了一种深沉的罪孽意识,把民族的苦难归咎于祖 先和族人对上帝的不虔诚。他们坚信,虽然自己是上帝的唯一 选民,但雅赫威只有在使他们受尽磨难、洗尽罪孽之后才会降 福于自己。 b.公元前586年,巴比伦之囚后,处于奴役的犹太人仍然相信会 有弥撒亚来解救他们,但因当时犹太教中在宗教态度和观点方 面的分歧而形成了互不相同的派别,且分别代表了不同阶级的 利益诉求。 (c)思想渊源上:伴随着犹太人的充满罪孽意识地奴役苦难史,产生了“摩西五诫”和“摩西十诫”,他们坚信自己是上帝的唯一选民, 苦难只是暂时的,只是上帝的一种“考验”,“复国救主”终会降临 的思想深深植根于其精神追求中。 (d)政治渊源:基督教不是罗马帝国境内某一单个民族的产物,而是整个罗马社会的产物,是罗马社会的广大下层群众在现实中绝望而在 宗教上寻求解脱的结果。 2、发展及原因 (1)发展

英国文化与中国文化对比(英文)

Western students enjoy a seemingly relaxed educational experience. This, however, is not the case for students in Asia, who face crushing workloads and are often very disciplined. In the first part of her Globalist. The decision is partly based on an inability —or unwillingness —to spend thousands of dollars in tuition fees, especially given the suspicion that local schools are better anyway. After all, what more could one want from a basic education than a strong grounding in language, math and science, all subjects in which Asian schools famously excel. Our main concern is the ability of our son —and indeed the whole family — to adapt to the strict diligence that is expected of the Chinese. Apprehension increases when talking to local friends.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of standardized tests, beginning with the ancient imperial exams initiated during the Sui Dynasty.Shelly Chen is at the top of the class at the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one of the city’s best middle schools. Already near fluent in English, she is studying German and ranks among the highest in her grade

日不落帝国的没落原因分析

日不落帝国的没落原因分析 作为2012年夏季奥运会的东道主,英国上下对于奥运奖牌似乎突然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强烈渴望。英国本就是世界体育强国之一,英超联赛更是全球翘楚,在最近几届奥运会上,英国代表团也都跻身金牌榜和奖牌榜的前十名之列。但这次,他们希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006年,英国奥组委宣布开展一项类似“举国体制”的运动来增强该国在各项赛事中的实力。这一年,伦敦发出了 “20-4-2012”倡议,即在2012年奥运会上获得20枚金牌和总排行榜第四的成绩。为此,他们从全国选拔了150万名11岁到16岁的儿童,并对他们进行了持续数月且门类复杂的评估,最后选出1000人交由专业教练进行训练。英国当然获得了成功:在投入了数亿英镑之后,本土作战的他们以29枚金牌成功抢得金牌榜的探花席位。 然而,就像金牌数量的增加无法代表全面健身的出色一样,奥运奖牌的激增也无法逆转英国日渐下滑的经济曲线。英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在进入20世纪后所经历的持续下滑,已经变成了百多年来最著名的迷思。所有人都对这一问题有着自己的思考,而在全球格局可能迎来巨变的大背景下,这些思考以及由此得出的大国兴衰的经验教训无疑极具价值。如同马克斯?韦伯(Max-Weber)一样,人们喜欢将国运兴

衰归因于文化。1982年,马丁?维纳(Martin Wiener)就在《工业精神与英国的衰落》中表达了类似的观点。维纳认为,英国文化易于导致工业精神的衰落,正是后者进一步导致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英国的衰落。 维纳的言论盛极一时,但历史却无法佐证类似的观点。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不仅仅局限在传统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几乎所有国家都曾反思这一制度的利弊得失。与英国相比,那些取得更大成就的国家对资本主义的反思甚至更胜一筹,但他们却并未经历如此强烈的国运衰退。 我们可能搞错了某些简单的因果关系。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确实决定了其文化影响力,但这一命题的逆命题却并不必然成立:一定经济成就的取得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文化只是其中最边缘的因素。如若不然,我们将无法解释东西两德以及韩朝两国在经济领域截然不同的表现。将经济问题归为文化,更多是人们面对复杂经济问题时刻意选择的回避。 蒸汽革命之后,英国并非没有机会继续辉煌。两百多年前,那时的人们几乎一致认为英国必将赢得电气产业的国际竞争。从18世纪到19世纪,尽管对电力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很多科学家和工程师都来自欧洲大陆,但奠定产业基础的伟大发明却几乎全部来自英伦三岛。 法拉第(Michael-Faraday)奠定了电化学的基础,并发明了

2020年-2021年《日不落帝国》学案

(封面) 《日不落帝国》学案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识记荷兰的殖民扩张情况,掌握新航路的开辟对荷兰资本主义发展的积极影响。 2.说出英国世界殖民霸权的建立过程,理解英国的殖民扩张与其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之间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并能从不同方面总结英国 成为殖民帝国的历史条件。 3.理解殖民掠夺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有效手段;同时殖民掠夺导致了亚、非、拉美殖民地的极端贫困与落后。从不同角度进一步探究殖 民扩张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创设情境,适当设疑,发展研读史料、提取信息、归纳总结、语言表述能力。 2.分组研讨,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交流,提高思辩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锻炼结合所学说明问题的能力,体会竞争与合作的氛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欧洲早期殖民侵略的分析,认识到欧洲殖民者对殖民地的血腥掠夺,一方面促进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另一方面造成了殖民地的落 后和贫困,从而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从殖民扩张的过程中认 识到各国综合国力的变化影响着各国殖民霸主地位的变化;树立竞争意识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勇于面对机遇与挑战。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过程。 教学难点: 全面分析殖民扩张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史料分析法、问题探究法、归纳法等。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课件(PPT演示文稿、视频)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纪录片《大国崛起》,请学生回忆荷兰、西班牙崛起的经过,思考英国为何称为“日不落帝国”?学生思考后回答,18世纪,英国在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都建立了殖民地,成为殖民大帝国。教师 总结,下面我们来具体学习英国的崛起。(板书:日不落帝国) 环节二:新课教学 1、殖民扩张过程 教师将学生分成前后四人为小组,从与西班牙争霸、与荷兰争霸和 与法国争霸等方面组织小组活动,结合课文内容和《大国崛起》中英国 的部分寻找答案。(板书:一、殖民扩张过程) (1)与西班牙争霸:1588年,“无敌舰队”之战,打败西班牙。西班牙失去了海上霸主地位。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主要商路从地中海转移到 大西洋沿岸,英国更加具备了扩大海外贸易得天独厚的条件。16世纪英

英国文化与中国文化对比(英文)教学总结

英国文化与中国文化对比(英文)

Western students enjoy a seemingly relaxed educational experience. This, however, is not the case for students in Asia, who face crushing workloads and are often very disciplined. In the first part of her Globalist. The decision is partly based on an inability — or unwillingness — to spend thousands of dollars in tuition fees, especially given the suspicion that local schools are better anyway. After all, what more could one want from a basic education than a strong grounding in language, math and science, all subjects in which Asian schools famously excel. Our main concern is the ability of our son — and indeed the whole family — to adapt to the strict diligence that is expected of the Chinese. Apprehension increases when talking to local friends.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of standardized tests, beginning with the ancient imperial exams initiated during the Sui Dynasty.Shelly Chen is at the top of the class at the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one of the city’s best middle schools. Already near fluent in English, she is studying German and ranks among the highest in her

20世纪英国相对衰落的时代的原因及启示

英国经济从1870以后就出现了衰落迹象,而且这种相对衰落存在于整体绝对优势之中。实际上,像英国这样的国家,如果不能保持领先的发展速度,绝对的落后就是迟早的事。那么,英国相对衰落的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丧失了科技的优势。麦格劳将工业革命分为三段,毫无疑问,英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绝对领先者。同其他依然停留在农业经济的国家来说,英国的变化是无与伦比的。但据1851年的英国人口调查,农业依然是英国最大的行业,从业人口179万人,煤矿业和棉纺织业是当时的主要工业部门,分别有52.7万人和24.6万人;手工业者依然占很大的比例,比如鞋匠就有27.4万人,比棉纺织业的人数还要多。所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也被许多学者称为古典工业革命。有的西方学者甚至指出:英国在1870年以前或许已经一直在快速地工业化,但它仍然是一种农业经济。 第二次工业革命无论是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远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着工业化的进程。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虽然也有一些发明,如合成染料、贝氏炼钢法、蒸汽涡轮等,但内燃机、柴油机、汽车、发电机和电动机等多是德国人的发明或改造,美国发明了环锭纺纱机、打字机、白炽灯和电话等。事实表明,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已不是英国;即使英国有一些新技术成果,也因思想保守而没有及时加以利用,墙内开花墙外红。例如,英国人在70年代末发明了从廉价的铁矿石中提炼钢的方法,但英国却长期沿用旧的炼钢法,1886年和1893年,英国的钢产量分别被采用新办法的美国和德国超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电力、化工、石油、电器、汽车等行业,在这些领域英国都未能跟上。19世纪最后25年里电力和电机产品在一些国家受到重视,但英国有运行良好的蒸汽机,因此英国人问:“煤价很低廉,它对于我的父辈一直很合用,现在我为什么要改弦更张呢?”这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 第二,未进行产业更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四大支柱产业是棉纺、煤炭、钢铁和造船,它们是保住英国经济优势的几个关键部门。但其设备到1870年以后都已经陈旧,英国没有及时进行更新换代。虽然由于世界市场的扩大,英国依靠传统产业的还是能够保持低度发展,但所占市场的份额减少了。对于像英国这样已经形成工业化规模的国家,企业的更新改造比新建企业的难度更大,不仅需要大量资金、先进技术,而且还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与此同时,在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下,新的资本开始加速流向新兴工业部门,即电力、化工、石油、汽车等,谁在这些方面占优

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历史讲义: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

第16课早期殖民掠夺 知识点一葡萄牙与西班牙的殖民掠夺 1.背景:西欧商品经济的繁荣,需要拓展市场,推销产品,寻找原料。__新航路开辟__后,欧洲人便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掠夺。 2.葡萄牙的殖民掠夺:在亚、非、拉美建立殖民据点与商站,控制了从印度洋到__太平洋__的海上通道,并以__殖民据点__为基地在当地进行劫掠式的贸易。3.西班牙的殖民掠夺:16世纪,西班牙拥有一支横行于地中海和大西洋的“__无敌舰队__”,凭借这支舰队在美洲建立起一个殖民大帝国,还在当地开发种植园,并强迫印第安人和黑人作为奴隶在种植园里劳作。 知识点二英国的殖民扩张 4.背景:(1)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促使其开拓海外市场。 (2)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开始在海外扩张殖民地。 5.表现:(1)在北美建立大种植园。 (2)从事“三角贸易”活动:①目的:获取更大的利润;②时间:18世纪;③路 线:英国――→ 黑奴美洲――→ 蔗糖、烟草英国。 火器、机械制品、酒非洲――→ 6.结果:种植园和__黑奴贸易__为英国带来了巨额利润。 知识点三荷、法、英殖民争霸 7.荷兰的殖民争霸:有“__海上马车夫__”之称,17世纪,加入殖民掠夺行列,在非洲和北美洲等地建立殖民地。 8.法国的殖民争霸:17世纪下半叶加入,在北美洲、非洲和__亚洲__建立了法属殖民地。 9.英国的殖民争霸:17世纪下半叶,英国战胜荷兰和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殖民地,自诩为“__日不落帝国__”。 10.影响: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但也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知识点一葡萄牙与西班牙的殖民掠夺

企业管理案例松下日不落帝国

松下日不落帝国

松下电器是世界上最大的家用电器企业,也是日本电机行业的排头兵。1993年按销售额排列,在世界工业企业中排第8位;1994年居美国《幸福》杂志所列世界最大500家企业的第十七位。作为巨型电机企业,1994年松下电器在日本电机行业按销售额和经营利润排列居第一和第二。 松下电器的前身是其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个人在1918年创立的松下电器具制作所,主要生产简单的电器插座。后来开始设计自行车灯,二七年研制成功电熨斗、电热器产品,并开始使用“NATIONAL”商标出售。1929年改称松下电器制作所。三十年代成为有代表性的无线电厂家。33年正式实行分权形式的事业部制,35年成立了松下电器贸易公司,同年12月建立了松下电器工业公司,将松下个人投资经营的公司转变为合资经营的股份公司。二站期间公司同其他企业一同由民用转为军工生产,它的许多子公司均被指定为军需公司。战后公司面临经营危机,1950年松下幸之助恢复工职后着手整顿企业,六十年代使企业有了新发展,成为日本最大的家用电器制造商。长期以来,松下电器始终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为世界文化作贡献作为自身的社会使命,以生产、销售各种电器产品为中心开展业务工作。产品的范围涉及家用电器、办公用电器、产业用电器以及社会系统等广泛的领域。通过与世界各个国家开展业务合作,作为“国际性综台电子技术企业”,赢得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 松下公司之所以能发展成为一家举世瞩目的跨国公司,与其成功的经营管理有直接联系,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实行事业部制 这是松下电器在经营管理上的最大特点。33年在日本开始实行事业部制当时世界上也寥寥无几。所谓事业部,是按产品分类划分成一个个类似分公司的事业单位,实行独立核算。实行事业部制实际上是实行一种权利下放的管理制度,即分级核算亏盈、分级管理。各事业部分别有自己的下属工厂、派出机构,形成从产品试制到生产、销售、收支等统一经营的独立核算的事业体。各部采取独立的核算制,决不用赢利的事业部去弥补亏损的事业部。各部必须靠自身的力量提高利润,彼此之间通过市场竞争的关系进行合作。他们是按照市场竞争的原则建立合同关系。由于是按产品类别划分,有利于专心钻研某一种产品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有利于提高工人的专门技术,达到精益求精。采取独立核算使各部门经营情况一目了然,有利于相互促进相互比较。由于权利下放分工明确,形成一种经营责任制。这样将集权与分权相结合,适应形式灵活变换。让下属有尽可能多的独立权限,以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有利于锻炼和培养精通经营管理的人员,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才能和创造性。 由于各事业部按产品类别划分,因而在销售额与规模方面彼此间有不小的差别。但从各自拥有的权限与经营形态等方面看,它们宛如一个个中小企业,直辖于总公司松下电器。然而,它们与一般中小企业有一个根本不同就是事业部长无权自行筹措资金。而且事业部的活

中世纪地中海贸易兴衰原因浅析

内容摘要: [摘要]作为欧洲、西亚、北非之间的一个超大型湖泊,地中海在古代的西方世界的各个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经济方面,它一直是东西方商贸联系以及其延安个民族经济联系的纽带。古罗马统一进程结束后,由于它成了帝国的“内湖”,地位更加重要,它成了帝国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但当历史进入中世纪,蛮族入侵颠覆了西罗马帝国之后,地中海似乎也触摸到了西欧发生变化的脉息,以其为载体的贸易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本文就试图以当时整个欧洲政治经济的大环境为背景宏观地分析中世纪地中海贸易兴衰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地中海贸易中世纪西欧经济 我们首先简述一下在中世纪地中海贸易变迁的情况。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整个欧洲进入中世纪。在整个中世纪,地中海贸易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一下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从5世纪后期到8世纪,地中海上商贸仍旧比较活跃,但整体上呈衰落趋势,并且越到后期衰落的趋势越加剧,这种衰落一直持续到8世纪初。第二个阶段从8世纪开始,这种贸易基本上处于沉默即不活跃状态,销声匿迹的状态持续到11世纪。第三个阶段是从11世纪开始直到近代,地中海的商贸则又活跃起来,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第一个阶段,即58世纪地中海商贸情况的研究收到文字及考古资料匮乏的局限。但还是有很多证据可以利用。其中一个重要的证据就是当时叙利亚人的航海业活跃于西方各港与埃及、小亚细亚各港之间;另一个间接的证据是这个时期各日耳曼王国继续使用罗马金币孛里达[1]p1。这些证据都说明了尽管欧洲历史进入了“黑暗”的中世纪,但地中海商贸并不是一下子就停顿了下来,在中世纪前期以地中海为载体的贸易仍具有相当程度的活跃性。但这里要考虑的是这种贸易与罗马帝国时期相比,是加强了,还是减弱了? 这个问题虽然没有明确的数字作为佐证,但我们若想到这个时期欧洲发生多次多次蛮族入侵以及战乱,其对整个欧洲经济及商贸带来的必然是相当消极的结果。因此这个时期地中海商贸的发展与罗马帝国时期相比,应该是总体下降的,所以说这一时期地中海贸易从整体上呈衰落趋势。 下面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大环境来详尽地分析第一个阶段地中海商贸情况的变迁。从5世纪初苏维汇人、汪达尔人和阿兰人组成的松散联盟大举入侵罗马帝国开始,日耳曼人入侵罗马帝国的浪潮一直持续到8世纪初。这一浪潮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代表是西哥特人、勃艮第人与汪达尔人,他们都建立了自己的王国。这一阶段的入侵是大跃进式的、史诗式的。远距离的征服活动使他们各自所建王国距出发地过于遥远,另外再加上他们人数较少(相对于占领地臣民),因此他们往往在征服地实行“客户”制度和相对聚居的形式。“客户”制度其实是一种与当地拉丁奴隶主阶级的妥协。例如勃艮第人“客户”接受大地产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二、奴隶的三分之一,而西哥特人在西班牙也只占有既有农场地产的二分之一和租借地的三分之二[2]p113。而相对聚居的形式也削弱了他们对既有经济制度的破坏力。在第一次迁移过程到6世纪中叶基本结束时,在整个西欧,原有的拉丁奴隶主和新来的日耳曼首领共同组成了一个消费人群,这个消费人群的数量及消费能力都有所下降,但却依然存在。而当时的东南欧仍为东罗马帝国统治,其经济规模虽比不上罗马帝国鼎盛时期,但也能大致维持。这也就是5世纪到6世纪中叶地中海商贸仍然保持活跃的最根本原因。

世界大国崛起衰落历史给我们的启示

世界大国崛起衰落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意大利历史哲学家克鲁齐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世界上各个大国的起起伏伏不断交织,不断创造着每个时期的历史风貌。在这些历史中,不仅折射着人类的智慧,更是为后来者提供着真实的实例。通过分析大国崛起衰落的原因,剖析其中的必然因素,又助于为我国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借鉴。 一、技术的发展和组织的变革是大国崛起的根本因素 1500 年以后问世的帆动力远洋炮舰和大西洋贸易的繁荣,就使欧洲各国受益不同,从而使得一些国家的发展速度比另一些国家快得多。同样,后来开发的蒸汽动力及其依赖的煤炭和金属资源,不仅催生了一个新兴的资产阶级、新起的工业革命,而且催生了一批新兴的资产阶级国家,并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的世界格局。随后,19 世纪自然科学领域的三大发现,不仅确立了新的自然观、新的社会观,而且也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格局。 西欧自16 世纪以来技术突破和组织形式变革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进步,其中尤以英国最为明显。英国在17 世纪中叶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在人类历史上率先过渡到资本主义这一社会制度上来。封建制度的推翻,加速了统一民族市场的形成,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又为英国产业革命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前提,推动了英国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为英国建立世界工商业霸权和殖民帝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新兴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制定内外政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富于革新和开拓精神。以科技为依据的技术革新,适应产业革命发展的国内政策,与放眼世界、积极拓展海外殖民地和市场的国外政策融为一体,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从纺织机器的发明和运用,到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再到冶金、采煤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都是依靠科学技术来推动的。产业革命完全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面貌,使之空前繁荣起来。19 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在世界工业和贸易方面处于垄断地位。1870 年,其采煤量占世界采煤量的5115 %,生铁产量占50 %,棉花消费量占491 2 %;英国不仅向全世界供应工业品,而且还输出机器设备,几乎包揽了全世界的机器、火车车辆和铁路设备的制造。英国在世界贸易中也居于绝对领先地位,1850 年英国贸易

中国与英美文化差异

中国与英美文化差异 【篇一:中国与英美文化差异】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国际社会的不断进步,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 交流越来越广泛,而文化一直跟随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见证着 国家的兴衰存亡。纵观世界,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都具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点,在不断发展的国际社会条件下,被赋予了新的内 容和含义,随着大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深入,使得各国之间文化交 流和碰撞也日益频繁。本文就目前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发展现状,简要分析在新的社会条件下,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发展的差异所在。中国论文网 /9/view-6808314.htm 关键词:英美文化中国文化差异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2-0007-0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水平和国际地位有了 很大的提升,与国际社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越来越频繁,这就使 得我国文化承受着来自各国文化的冲击,特别是英美等西方经济发 展大国,在进行经济、文化、贸易交流时,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 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及时分析各国之间的 文化差异,对于继承和发扬我国优良传统文化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1 研究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差异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处于国际社会中的每个国家要想得到高速的发展,就需 要保持与其他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等交流,而各国自身的发展历 程有着很大的区别,这就使得各国之间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有着 很大的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因此,研究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对于国家之间的发展有着重 要的意义,下面就研究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差异的必要性做具 体分析。 1.1文化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 通常来讲,文化是指人类活动的模式以及给予这些模式重要性的符 号化结构,主要包括文字、语言、文学、绘画等内容,不同地域、 不同时代的文化特点也不尽相同。文化是对人类社会长期的历史实 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集中体现,不仅是对当时社 会人类生活特点的体现,也是对一个国家长期的发展历程中文化特 色的积淀,更是对每个时期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体现。

大英帝国兴衰启示

大英帝国兴衰的启示 每一个国家的历史都是一部兴衰史,一国在历史的洪流中时而激流勇进,时而风雨飘摇。英国——人们口中的“日不落帝国”也不例外。 16世纪,是一个充斥着侵略与殖民血腥的时代。葡萄牙和西班牙凭借着自己海上的优势在世界范围内大肆扩张,正值伊丽莎白一世统治下的英国野心勃勃也希望与西班牙分一杯羹。这位极赋统治才能的女皇暗地里鼓动商船在海上抢夺其他货船,行径虽与海盗无异,但这却大大增加英国的原始积累。趾高气昂的西班牙王朝被激怒了“我们必须对英国开战,我们西班牙人岂容他人欺负”,“无敌舰队”与英国的舰队在海上交锋,结果却另西班牙大跌眼镜:半数舰队被击沉,其它落荒而逃……至此英国称霸海上,进入了早期的辉煌! 这与英女皇的政治手腕息息相关,她强化王权,实行强有力的君主专制并重视商业的发展。而与此同时的中国虽也处于封建专制的顶峰时期,但君主却仍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导致了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国家。伊丽莎白女王不仅重视商业的发展,也非常重视海防事业不惜血本建造军舰,东方的巨龙这时却海禁、闭关锁国何其荒唐!这就说明封建国家的强大不仅需要中央集权还需要放眼全球融入世界的竞争中,一味的逃避是无法让国家强大,相反会落后于他国。跟不上历史的步伐! 约翰,这位被英国人称为“失地王”的皇帝无疑导致了大英帝国的衰落,然而他与贵族之间签订的《大宪章》却无意间宣告了一个新

的时代的到来,议会在国家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君主立宪的模式即将形成。内战与光荣革命带给英国翻天覆地的变化,“王在议会,王在法下”的君主立宪制度形成。 工业革命又一次刺激了英国的壮大,由于具有了一定民主的条件,以及时代的需求。工业革命应运而生,“动力之父”瓦特改良蒸汽机,为整个社会注进了新鲜的血液。英国把握住这次机会,1840年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场、机器化大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英国成为了世界工厂。 然而同样是工业革命,第二次的工业革命却见证了英国的又一次衰落,19世纪70年代,又一次科技大潮以不可阻挡之势到来。美国、德国这两个国家积极响应,最终成为世界第一第二的大国。英国世界工厂地位丧失,因为占有世界上最广阔的殖民地,所以国内商人宁愿将钱投到殖民地也不愿用来更新机器设备,可以说过度的依赖殖民地、对新科技的不重视导致了英国从世界第一沦为世界第三。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从英国的近代兴衰中我们可以很明晰的得到这样的启示,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对科技的更新无比重视,对人才也无比尊敬。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在死后享受到国葬的待遇就可以诠释这一点。然而英国人却没洞察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机遇。过多的殖民地成为其发展的绊脚石,这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依靠自身国力的发展而不是依靠侵略他国获取财富。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想我们学习一段历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了解她,而是要去深

2016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题库-专题九-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9-2doc

2016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题库-专题九-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9-2doc

1.(2013·高考福建卷)图1、2、3是关于纽约得名后英荷关系的漫画。其突出反映了() A.英荷争当世界霸主B.英国想方设法压制荷兰 C.荷兰不满英国制裁D.荷兰想独霸贸易市场 解析:漫画内容是运到纽约的商品都要以英国为中转站,且要用英国船只运输。而荷兰是“海上马车夫”,世界航运业发达,所以,以英国为中转站且用英国船只运输,损害了荷兰的利益,故选B项。

答案:B 2.(2013·高考安徽卷)“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下图地图中白色区域的不断扩大,反映了() A.天主教的传播B.西方人眼中的世界 C.罗马帝国的扩张D.“日不落帝国”形成 解析:由“1500年”“1600年”“1800年”可知为世界近代。四个图片展现了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对世界范围的认识不断扩大;到1500年,新航路的开辟,打通了连接欧洲和亚洲、美洲的新航线。故选B项。 答案:B 3.(2011·高考北京卷)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了145%,地租涨幅远远低于物价涨幅。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 ①英国成为海上霸主②工业革命③殖民掠夺④奴隶贸易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解析:16—17世纪英国加入殖民扩张行列,进行罪恶的黑奴贸易,掠夺了大量黄金白银,造成了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故③④正确,本题选D项。 答案:D 4.(2014·高考山东卷)奴隶贸易对英国和世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史实 1501年,第一批非洲奴隶运抵西印度群岛。 1562—1563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 1631年,英国在西非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

国际关系史 简答题及论述题

《国际关系史》复习参考题 二、简述题及论述题部分 1.简述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18世纪初期的彼得一世执政后,凭借其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力,毅然决然地俄国自大守旧的传统,亲自率团出国考察,学习西欧,实行了自上而下的、大胆果断的全面改革。主要内容是:(1)改革军事,加强国防,夺取出海口;(2)改革和健全国家行政机构;(3)实行宗教改革,加强皇权;(4)改革和发展文化教育事业;(5)兴办近代工业,改变俄国经济落后面貌;(6)扶植商业,发展贸易,提高商人的政治地位。 彼得一世的改革具有近代化意义。(1)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2)改革加速了俄国经济的发展,巩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落后状态,使俄国逐渐向近代化国家的道路上迈进。(3)彼得一世的改革,增强了俄国的国力和军事力量,为北方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简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主要内容: (1)欧洲领土的局部分割,保证了法国瑞典等获胜国家获得大片领土。 (2)限制了皇帝的权利,承认了各诸侯国具有独立的内政、外交权; (3)确立了新教与天主教的平等地位。 主要影响: (1)和会与和约本身建立了以国际会议方式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模式; (2)和约确立了国家主权至上的国际法基本原则; (3)创立了条约必须遵守、对违约国可施行集体制裁的规定; (4)和约对战俘、人类信仰等人权问题的体现了人类的文明进步。 3.《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对近代国际法的产生和发展有什么意义? 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及其签汀的和约是国际关系史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对近代国际法学的建立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一,开创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 第二,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承认了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并把国家主权、国家领土、国家独立等原则确立为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准则; 第三,首次创立并确认了条约必须遵守和对违约的一方可施加集体制裁的原则; 第四、和约对战俘、人类信仰等人权问题的关注体现了人类的文明进步。 第五,承认新教和旧教享有同等的权力,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下的世界主权论。 和约作为欧洲中世纪与近代史时期之交的第一个多边条约,是“国际法发展过程中的一块重要里程碑”,它即是是近代国际法的实际源头,又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