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结构工程木材含水率检验方法

木结构工程木材含水率检验方法
木结构工程木材含水率检验方法

附录C 木材含水率检验方法

C.1一般规定

C.1.1 本检验方法适用于木材进场后构件加工前的木材和已制作完成的木构件的含水率测定。

C.1.2原木、方木(含板材)和层板宜采用烘干法(重量法)测定,规格材以及层板胶合木等木构件亦可采用电测法测定。

C.2 取样及测定方法

C.2.1烘干法测定含水率时,应从每检验批同一树种同一规格材的树种中随机抽取5根木料作试材,每根试材应在距端头200mm处沿截面均匀地裁取5个尺寸为20mm×20mm×20mm的试样,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木材含水率测定方法》GB/T 1931的有关规定测定每个试件中的含水率。

C.2.2 电测法测定含水率时,应从检验批的同一树种,同一规格的规格材,层板胶合木构件或其他木构件随机抽取5根为试材,应从每根试材距两端200mm起,沿长度均匀分布地取三个截面,对于规格材或其他木构件,每一个截面的四面中部应各测定含水率,对于层板胶合木构件,则应在两侧测定每层层板的含水率。

C.2.3 电测仪器应由当地计量行政部门标定认证:测定时应严格按仪表使用要求操作,并应正确选择木材的密度和温度等参数,测定深度不应小于20mm,且应有将其测量值调整至截面平均含水率的可靠方法。

C.3判定规则

C.3.1 烘干法应以每根试材的5个试样平均值为该试材含水率,应以5根试材中的含水率最大值为该批木料的含水率,并不应大于本标准有关木材含水率的规定。

C.3.2规格材应以每根试材的12个测点的平均值为每根试材的含水率,5根试材的最大值应为检验批该树种该规格的含水率代表值。

C.3.3 层板胶合木构件的三个截面上各层层板含水率的平均值应为该构件含水率,同一层板的6个含水率平均值应作该层层板的含水率代表值。

木材相关标准

木材加工行业的部分相关标准 一、人造板标准 标准名称标准号 中密度纤维板GB/T 11718-1999 难燃中密度纤维板GB/T 18958-2003 薄型硬质纤维板LY/T 1205-1997 浮雕纤维板LY/T 1205-1997 地板基材用纤维板LY/T 1611-2003 石膏刨花板LY/T 1598-2002 刨花板GB/T 4897.1-.7-2003定向刨花板LY/T 1580-2000 模压刨花制品(家具类)GB/T 15105-1994 抗静电木质活动地板LY/T 1330-1999 电工层压木材LY/T 1278-1998 纺织用木材层压板LY/T 1416-1999 竹篾层积材LY/T 1072-2002 集装箱底板用胶合板GB/T 19536-2004 汽车车厢底板用竹板材胶合板LY/T 1055-2002

旋切单板LY/T 1599-2002 胶合板GB/T 984631-12-2004 集装箱底板用胶合板GB/T 19536-2004 混凝土模板用浸渍胶膜纸贴面胶合板LY/T 1600-2002 细木工板GB/T 5849-1999 竹编胶合板GB/T 13123-2003 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GB/T 17656-1999 混凝土模板用竹材胶合板LY/T 1574-2000 汽车车厢底板用竹篾胶合板LY/T 1575-2000 难燃胶合板GB/T 18101-2000 航空用桦木胶合板LY/T 1417-2001 热固性树脂装饰层压板GB/T 7911--1999 饰面用浸渍胶膜纸LY/T 1143-2006 浸渍胶膜纸饰面人造板GB/T 15102-2006 聚氧乙烯薄膜饰面人造板LY/T 1279-1998 装饰单板面人造板GB/T 15104-1994 实木复合地板GB/T 18103-2000 实木集成地板LY/T 1614-2004 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强化木地板)GB/T 18102-2007

木材、板材检验标准

木材检验标准 材种:赤杨、桦木、黄杨、红橡、橡胶木、枫香木、榆木等 1、湿度在8-12度; 2、进口料长度、厚度只能+不能-、(砂光板的厚度25mm以下的可负1mm,25mmn 以上55mm以下厚度可负1.5mm);国产料长度±50mm,长料与短料加起来的长度要等于规格长度,并且长料短料数量要相等,误差在10%;国产料厚度25mm 以下的可±1mm,25mmn以上55mm以下厚度可±2mm)。 3、不可有虫蛀现象、不可有弯曲现象,弧度公差±1度或500mm偏弯1mm,弯曲数不超过总数的8%可以接受; 4、要求表面平整,统材之变形、蓝斑、树芯、材质色差、节疤或油松等现象应控制在5%范围以内;凡腐朽材料拒收; 一、白杨木检验标准 A级:健全划面利用率75%以上,允许150 mm*20mm以内的端裂10%和小于5 mm的弯翘,最小可取1200×90 mm一支无弯翘长料。 B级:健全划面利用率60%以上,允许200 mm*30mm以内的端裂10%,小于8 mm板面瓦翘,允许存在没有开裂的髓心制材,最小可取1100×70%的一支无弯翘长料。 C级:健全划面利用率50%以上,板面允许180 mm的端裂10%,3个直径小于40 mm以下的死節疤,侧弯小于150 mm,正面弯小于10 mm最小宽度60 mm。D级:板面乱裂和髓心开裂以及腐蚀材,虫孔,死節分布密,直径大,弯大于20 mm。 备注: 健全划面:一个划面没有腐蚀,环裂及弧边,纹理不予考虑。容有活節和变色条纹,健全划面应存在板材的较劣面。 含水率12°以下。

允许比例:A、10% B、40% C、50% 允许±3%的误差。D级料全部退回供应商。 二、进口材分级及验货标准 料级别: A级:利用率90%以上,允许净划面最多4个、最小划面4″×5′,3″×7′最小板面6″×8′ B级:利用率83.3%以上,允许净划面最多5个最小划面4″×2′,3″×3′最小板面3″×4′ C级:利用率66.5%以下,允许净化面最多7个,最小划面3″×2′最小面板面3″×4′ 适用材种:黄杨木、白水曲柳、红橡木。 三、国内材分级及验货标准 材料级别: A级:净化面90%允许1″以内端裂10%;净化尺寸保证长1.5m,宽100mm以上允许中间有长度3mm以下,宽150mm以下的内裂。 B级:净化面70%以上,净化尺寸保证长1.3m,宽90mm以上,正面弯小于5 mm。侧面弯小下10 mm。 C级:净化面50%以下,净化尺寸包装长1 m以上,宽80 mm以上,正面弯小于7 mm。侧面弯小下20 mm。 备注:不可有面裂、虫孔、内裂、腐蚀材,(厚度25mm以下的可±1mm,25mmn 以上55mm以下厚度可±2mm)。含水率12度以下。 材料级别所占比例标准: 白杨木、柞木:10%A+40%B+50%C 橡胶木:20%A+30%B+50%C 允许±4%的误差。

木材的含水率详细介绍以及全国含水率表

关于木材含水率 1、什么是木材的含水率? 正常状态下的木材及其制品,都会有一定数量的水分。我国把木材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绝干后木材重量的百分比,定义为木材含水率。 含水率可以用全干木材的重量作为计算基准,算出的数值叫做绝对含水率,并简称为含水率(W,%)。计算公式: W=(Gs-Ggo)/ Ggo×100% 其中:W——木材绝对含水率; Gs——湿木材重量; Ggoo——绝干材重量。 2、掌握木材含水率的重要性 为什么有些木门、木地板、木制家具等木制品销售出去以后会出现开裂、变形等质量问题呢?怎样减少这些问题对木业企业的损失呢? 木制品制作完成后,造型、材质都不会再改变,此时决定木制品内在质量的关键因素主要就是木材含水率和干燥应力。生产制造企业需要正确掌握木制品的含水率。当木制品使用时达到平衡含水率以后,这个时候的木材最不容易开裂变形。 销售木制品的经销商,也应该对所销售的产品的含水率进行检测,掌握所销售产品的质量状态。选择产品质量好的厂家,凡是注重产品质量的生产厂家,都会对其产品的含水率进行检测。 对于高素质的采购木制品的部门,随着专业知识的不断增长,也越来越多地注重木制品的含水率指标。过去国外的采购商就很注重这一指标,许多做出口产品和半成品的木业厂家对此深有体会。 3、木材干燥,越干越好吗?应该干燥到什么程度呢? 木材置于一定的环境下,在足够长的时间后,其含水率会趋于一个平衡值,称为该环境的平衡含水率EMC。当木材含水率高于环境的平衡含水率时,木材会排湿收缩,反之会吸湿膨胀。例如,广州地区年平均的平衡含水率为15.1%,北京地区却为11.4%。干燥到11%的木材用于北京是合适的,可用于广州将会吸湿膨胀,产生变形。所以说,木材干燥要适当,并非越干越好。不同地区、不同用途,对木材含水率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4、木材平衡含水率: 木材在一定的空气状态下,最后达到的吸湿稳定含水率或解吸稳定含水率,叫做木材的平衡含水率(木材水分稳定状态)。

中国木材含水率明细表

中国木材含水率明细表 1、什么是木材的含水率? 正常状态下的木材及其制品,都会有一定数量的水分。我国把木材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绝干后木材重量的百分比,定义为木材含水率。 含水率可以用全干木材的重量作为计算基准,算出的数值叫做绝对含水率,并简称为含水率(W,%)。计算公式: W=(Gs-Ggo)/ Ggo×100% 其中:W——木材绝对含水率; Gs——湿木材重量; Ggoo——绝干材重量。 2、掌握木材含水率的重要性 为什么有些木门、木地板、木制家具等木制品销售出去以后会出现开裂、变形等质量问题呢?怎样减少这些问题对木业企业的损失呢? 木制品制作完成后,造型、材质都不会再改变,此时决定木制品内在质量的关键因素主要就是木材含水率和干燥应力。生产制造企业需要正确掌握木制品的含水率。当木制品使用时达到平衡含水率以后,这个时候的木材最不容易开裂变形。 销售木制品的经销商,也应该对所销售的产品的含水率进行检测,掌握所销售产品的质量状态。选择产品质量好的厂家,凡是注重产品质量的生产厂家,都会对其产品的含水率进行检测。 对于高素质的采购木制品的部门,随着专业知识的不断增长,也越来越多地注重木制品的含水率指标。过去国外的采购商就很注重这一指标,许多做出口产品和半成品的木业厂家对此深有体会。 3、木材干燥,越干越好吗?应该干燥到什么程度呢? 木材置于一定的环境下,在足够长的时间后,其含水率会趋于一个平衡值,称为该环境的平衡含水率EMC。当木材含水率高于环境的平衡含水率时,木材会排湿收缩,反之会吸湿膨胀。例如,广州地区年平均的平衡含水率为15.1%,北京地区却为11.4%。干燥到11%的木材用于北京是合适的,可用于广州将会吸湿膨胀,产生变形。所以说,木材干燥要适当,并非越干越好。不同地区、不同用途,对木材含水率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4、木材平衡含水率: 木材在一定的空气状态下,最后达到的吸湿稳定含水率或解吸稳定含水率,叫做木材的平衡含水率(木材水分稳定状态)。 5、我国主要城市木材平衡含水率年平均值:

木结构检测作业指导书

木结构检测作业指导书 木结构的检测可分为木材性能、木材缺陷、尺寸与偏差、连接与构造、变形与损伤和防护措施等项工作。 一、木材性能的检测可分为木材的力学性能、含水率、密度和干缩率等项目。 当木材的材质或外观与同类木材有显著差异时或树种和产地判别不清时,可取样检测木材的力学性能,确定木材的强度等级。 木结构工程质量检测涉及到的木材力学性能可分为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剪强度、順纹抗压强度等检测项目。 木材的强度等级,应按木材的弦向抗弯强度试验情况确定;木材弦向抗弯强度取样检测及木材强度等级的评定,应遵守下列规定: 1 抽取3根木材,在每根木材上截取3个试样; 2 除了有特殊检测目的之外,木材试样应没有缺陷或损伤; 3 木材试样应取自木材髓心以外的部分;取样方式和试样的尺寸应符合《木材抗弯强度 试验方法》GB 1936.1的要求; 2 抗弯强度的测试,应按《木材抗弯强度试验方法》GB 1936.1 的规定进行,并应将测 试结果折算成含水率为12%的数值;木材含水率的检测方法,可参见本节第8.2.5条~第8.2.7条。 3 以同一构件3个试样换算抗弯强度的平均值作为代表值,取3个代表值中的最小代表 值按表8.2.4评定木材的强度等级 表8.2.4 木材强度检验标准 6 当评定的强度等级高于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所规定的同种木材 的强度等级时,取《木结构设计规范》所规定的同种木材的强度等级为最终评定等级。 7 对于树种不详的木材,可按检测结果确定等级,但应采用该等级B组的设计指标。 8木材强度的设计指标,可依据评定的强度等级按《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的规定确定。木材的含水率,可采用取样的重量法测定,规格材可用电测法测定。 木材含水率的重量法测定,应从成批木材中或结构构件的木材的检测批中随机抽取5根,在端头200mm处截取20mm厚的片材,再加工成20mm×20mm×20mm的5个试件;应按《木材含水率测定方法》GB 1931的规定进行测定。以每根构件5个试件含水率的平均值作为这根木材含水率的代表值。5根木材的含水率测定值的最大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原木或方木结构不应大于25%; 2 板材和规格材不应大于20%; 3 胶合木不应大于15%。 木材含水率的电测法使用电测仪测定,可随机抽取5根构件,每根构件取3个截面,在每个截面的4个周边进行测定。每根构件3个截面4个周边的所测含水率的平均值,作为这根木材含水率的测定值,5根构件的含水率代表值中的最大值应符合规格材含水率不应大于20%的要求。 二、木材缺陷,对于圆木和方木结构可分为木节、斜纹、扭纹、裂缝和髓心等项目;对胶合

木材含水率对其性质有何影响

木材含水率对其性质有何影响 木材含水率对其性质有何影响什么是木材的含水率? 正常状态下的木材及其制品,都会有一定数量的水分。我国把木材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绝干后木材重量的百分比,定义为木材含水率。 木制品制作完成后,造型、材质都不会再改变,此时决定木制品内在质量的关键因素主要就是木材含水率和干燥应力。生产制造企业需要正确掌握木制品的含水率。当木制品使用时达到平衡含水率以后,这个时候的木材最不容易开裂变形。 销售木制品的经销商,也应该对所销售的产品的含水率进行检测,掌握所销售产品的质量状态。选择产品质量好的厂家,凡是注重产品质量的生产厂家,都会对其产品的含水率进行检测。 木材置于一定的环境下,在足够长的时间后,其含水率会趋于一个平衡值,称为该环境的平衡含水率EMC。当木材含水率高于环境的平衡含水率时,木材会排湿收缩,反之会吸湿膨胀。例如,广州地区年平均的平衡含水率为15.1%,北京地区却为11.4%。干燥到11%的木材用于北京是合适的,可用于广州将会吸湿膨胀,产生变形。所以说,木材干燥要适当,并非越干越好。不同地区、不同用途,对木材含水率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一、强度当含水率在纤维饱和点以下时,其强度随含水率增加而降低,这是由于吸附水的增加使木材的细胞壁逐渐软化所致。当木材含水率在纤维饱和点以上时,木材的强度等性能基本稳定,不随含水率的变化而变化。含水率对木材的顺纹抗压及抗弯强度影响较大,而对顺纹抗拉强度几乎无影响。我国标准规定,以含水率为15%时的强度值作为标准,其他含水率时的强度可通过公式换算。 二、湿胀干缩木材的湿胀干缩变形是由于细胞壁内吸附水量的变化引起的。当木材由潮湿状态干燥至纤维饱和点时,其尺寸不变,而继续干燥到其细胞壁中的吸附水开始蒸发时,则木材开始发生体积收缩(干缩)。在逆过程中,即干燥木材吸湿时,随着吸附水的增加,木材将发生体积膨胀(湿胀),直到含水率达到纤维饱和点为止,此后,尽管木材含水量会继续增加,既自由水增加,但体积不再发生膨胀。木材的胀缩性因树种不同而存在差异,一般体积密度大的、夏材含量多的,胀缩较大;另外各方向胀缩也不一样,顺纹方向最小,径向较大,弦向最大。胀缩会使木材构件松弛或凸起。

木材含水率

木材含水率 No. 1 Issue: May, 18, 2007 1、木材含水率 正常状态下的木材及其制品,都会有一定数量的水分。我国把木材中所含水分的质量与绝干后木材质量的百分比,定义为木材含水率。 2、木材为什么要干燥 新鲜木材含有大量的水分,在特定环境下水分会不断蒸发。水分的自然蒸发会导致木材出现干缩、开裂、弯曲变形、霉变等缺陷,严重影响木材制品的品质,因此木材在制成各类木制品之前必须进行强制(受控制)干燥处理。正确的干燥处理可以克服上述木材缺陷,提高木材的力学强度,改善木材的加工性能。它是合理利用木材,使木材增值的重要技术措施,也是木制品生产不可缺少的首要工序。 3、木材干燥,应该干燥到什么程度 木材置于一定的环境下,在足够长的时间后,其含水率会趋于一个平衡值,称为该环境的平衡含水率。当木材含水率高于环境的平衡含水率时,木材会排湿收缩,反之会吸湿膨胀。例如,广州地区年平均的平衡含水率为15.1%,北京地区却为11.4%。干燥到11%的木材用于北京是合适的,可用于广州将会吸湿膨胀,产生变形。所以说,木材干燥要适当,并非越干越好。不同地区、不同用途,对木材含水率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4、含水率测量的方法 生产中一般采用烘干法和电测法。烘干法就是计量木材试片烘干前和烘干后(绝干)含水量差异来测出含水率的方法,此方法精确度高,但费时繁琐,一般适用于实验室。电测法是根据木材的某些电学特性与含水率的关系,设计成含水率测量仪器直接测量木材含水率的方法,快速方便,精度不如烘干法,但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适合于大批量木竹制品生产等方面应用。 1)烘干法测量(绝干实验法) 首先在被测的木材中锯取大约20mmX20mmX20mm尺寸的有代表性的含水率试片。所谓代表性就是这块试片的干湿程度与整块木材相一致,并没有夹皮、节疤、腐朽、虫蛀等缺陷。一般应在距离锯材端头250~300mm处截取。将含水率试片刮净毛刺和锯屑后,应立即在精确度为 0.01g,量程不小于200g的天平上称其质量,将该质量记为M,然后将试片放入温度为103±2℃ 的恒温箱中烘6h左右,再取出称质量,并作记录,然后再放回烘箱中继续烘干。随后每隔2h 称一次,直到最后两次称量的质量不变,就是绝干质量,记为Mo。这样就可按下式计算出含水率:W=(M-Mo)/ Mo×100% 注意事项:由于薄试片暴露在空气中其水分容易发生变化,因此,测量时要注意截取试片后或取出烘箱后应立即称质量,如不能立即称质量,须立即用塑料袋包装,防止水分蒸发。 2)电测法测量 电测法一般以直流电阻式(插针式)和交流介电式(感应式)为主。 插针式木材含水率测定仪是用探针插入木材内层,测得两电极之间的电阻。此测量仪用于木材、人造板的含水率测定比较好。 插针式注意事项:

《防腐木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编制说明

《防腐木材技术要求与检验方法》编制说明 1 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近年来,我国户外木结构大行其道,过去用于桥梁、凉亭、阶梯、围篱及木造建筑等方面的防腐木材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特别伴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大型工程的开工,以及中国持续升温并更具个性化、高品位的住宅建设和室内装饰、户外景观等热潮,中国市场对高质量、高标准的建筑、装饰、景观园林用防腐木制品的需求不断增大。防腐木将成为我国建筑园林木结构的新宠,同时也是木材节约的有效途径。而我国尚无防腐木材的质量检测标准,这对防腐木的合理利用缺乏科学的指导依据,也和我国防腐木行业的快速发展不相称。为了建立系统的防腐木材的质量检验标准,为防腐木材的生产与加工利用提供依据,促进防腐木材市场的规范化,国标委于2008年下达《防腐木材技术要求与检验方法》国家标准修订项目。由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六朝木材工业研究所、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作为主要起草单位,组织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的专家起草了《防腐木材技术要求与检验方法》的国家标准。2009年2月全国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与标准起草小组签订了合同任务书。 本标准对防腐木材的技术要求与检验方法进行了规定和说明,主要适用于防腐木的生产、加工与质量检验,可用于不同环境下防腐木材选材的主要依据。主要技术内容包括防腐木的定义、分类、技术要求与检验方法等。 本标准由全国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南京林业大学负责起草。 1.2 协作单位 为了更好地完成制订标准的任务,由南京六朝木材工业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作为协作单位组成起草小组,共同完成标准制订工作。 1.3 主要工作过程 主要工作情况如下: 2009年3月:起草小组成立,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 2009年11月 - 2010年5月:市场调研并收集资料; 2010年6月 - 2011年9月:进行试验,确定评定项目和检验方法,起草防腐木材技术要求与检验方法标准草案; 2011年10月 - 2012年2月:完成标准草案编写,起草小组召开第二次工作会议,对初稿进行审议和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

木材含水率

第五章木材物理性质[本章重点与难点]:木材中的吸着水、纤维饱和点、吸着滞后现象和平衡含水率慨念及其生产上指导意义;木材干缩湿胀发生规律、原因及其对木材利用的影响;木材密度种类及其意义;木材物理学特性与人类居住环境特性间的关系等。 5.1 木材中的水分 5.2 木材的干缩与湿胀 5.3 木材密度 5.4 木材的热学性质 5.5 木材的电学性质 5.6 木材的声学性质 5.7 木材的环境学特性及其对人类居住环境的影响 补充阅读材料:木材物理性质和木材环境学特性 木材物理性质是指不涉及木材化学变化和不破坏试样的完整性条件下测得的性质,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使用中所接触到和感受到的。本章对木材中水分、干缩和湿胀、木材密度等进行了祥细的阐述,对于木材热学、电学、声学和木材环境学特性作了慨要性的叙述,可参阅木材物理性质和环境特性方面的教材与著作。 5.1 木材中的水分研究木材与水分的关系,必须先了解木材中水分来源、水分存在的状态、它的分布规律、以及木材中水分的测定和计算方法,这是研究木材与水分关系的基础和起点,现代木材处理技术或理论研究,很大程度上都与水分有关。 树木中水分使细胞壁处于膨胀状态以支持其自身的重量和避免自然界风力的变化而造成的破坏。树木通过叶片光合作用进行生长,其生长过程离不开水、二氧化碳和各类矿质营养元素。树木体内的水分是处于连续不断的状态,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含有矿物营养的水分,通过边材输送到树木各个器官;同时,树叶光合作用产生的碳水化合物通过韧皮部向下输送到根系和树干各部位。树木中水分以液体形式出现,是矿物质和有机质的混合液,其水分含量随着树种、季节和部位及不同的生长环境的变化而有差异。因此刚采伐的树木(伐倒木)体内有很高的含水率。伐倒木中水分含量与不仅与树种和树干部位有关,不同季节采伐对其体内含水量有很大的影响。伐倒木造材的产品——原木及其解锯后制成的板方材在存放和储运过程中,其水分含量都会发生变化。木材是由木质细胞组成多孔性的材料,干燥的木材具有一定的吸湿性,对于液态水和水蒸汽均具有亲和力,这也会导致木材及其产品含水量的变化。日常生活中,木质门窗水湿后会关闭不上、盆桶失水后会产生缝隙、有暖气房间地面所铺实木地板间产生的缝隙及潮湿吸水产生的局部隆起、实木家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结合部件松动脱落及木材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虫蛀和腐朽等现象与问题都与木材中的水分含量不合理有很大的关系。水分对木材本身性质、木材储运保存、木材使用性能及以木质材料为基材的人造板性能和加工工艺等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掌握理解木材中水分对木材的合理加工与利用有着重要意义。 5.1.1 木材含水率及其测定5.1.1.1 木材中水分存在的状态木材中的水分按其存在的状态可分自由水(毛细管水)、吸着水和化合水三类。 (1)自由水自由水是指以游离态存在于木材细胞的胞腔、细胞间隙和纹孔腔这类大毛细管中的水分,包括液态水和细胞腔内水蒸汽两部分;理论上,毛细管内的水均受毛细管张力的束缚,张力大小与毛细管直径大小成反比,直径越大,表面张力越小,束缚力也越小。木材中大毛细管对水分的束缚力较微弱,水分蒸发、移动与水在自由界面的蒸发和移动相近。自由水多少主要由木材孔隙体积(孔隙度)决定,它影响到木材重量、燃烧性、渗透性和耐久性,对木材体积稳定性、力学、电学等性质无影响。

常用木材的气干密和含水率

常用木材的气干密和含水率 木材名称 气干密度 木材名称 气干密度 木材名称 气干密度 贝壳杉 0.45~ 0.55g /cm3 破布木 >0.65~ 0.8g /cm3 橡胶木 约 0.65g /cm3 南洋杉 0.45~ 0.55g /cm3 橄榄木 0.5~ 0.7g /cm3 龙骨豆 > 0.96g /cm3 冷杉 0.42~ 0.48g /cm3 四榄木 约 0.87g /cm3 二翅豆 > 1.0g /cm3 雪松 0.56~ 0.58g /cm3 缅茄木 约 0.8g /cm3 美木豆 约 0.7g /cm3 落叶松 0.56~ 0.7g /cm3 铁苏木 约 0.83g /cm3 紫檀 1.05~ 1.26g /cm3 云杉 0.4~ 0.52g /cm3 鞋木 约 0.72g /cm3 花梨 > 0.76g /cm3 硬木松 0.5~ 0.7g /cm3 摘亚木 > 0.8g /cm3 水青冈(山毛榉) 0.67~ 0.72g /cm3 软木松 0.4~ 0.5g /cm3 印茄木(波罗格) 约 0.8g /cm3 红栎(橡木) 0.66~ 0.77g /cm3 ( 黄杉 ) 花 旗松 约 0.53g /cm3 大甘巴豆 > 0.8g /cm3 白栎(橡木) 0.63~ 0.79g /cm3 铁杉 约 0.47g /cm3 甘巴豆 0.77~ 1.1g /cm3 铁樟木 约 0.8g /cm3 新西兰罗汉 松 约 0.48g /cm3 马蹄豆木 0.9~ 1.0g /cm3 坤甸铁樟木 约 1.0g /cm3 腰果木 约 0.56g /cm3 酸豆木 > 0.8g /cm3 木荚豆 1.0~ 1.18g /cm3 人面子木 约 0.6g /cm3 类樟 约 0.9g /cm3 白蜡木 0.6~ 0.72g /cm3 夹竹桃木 约 0.44g /cm3 木麻黄 约 0.92g /cm3 铁线子 0.9~ 1.1g /cm3 重盾籽木 0.91~ 0.95g /cm3 冠瓣木 0.48~ 0.64g /cm3 纳托山榄 0.56~ 0.77g /cm3 红盾籽木 约 0.75g /cm3 异翅香 约 0.6g /cm3 四籽木 约 0.78g /cm3 鸭脚木 约 0.55g /cm3 龙脑香 0.7~ 0.8g /cm3 椴木 0.42~ 0.56g /cm3 桤木 0.43~ 0.53g /cm3 冰片香 约 0.8g /cm3 榆木 0.58~ 0.78g /cm3 桦木 0.55~ 0.75g /cm3 重黄娑罗双 0.85~ 1.15g /cm3 榉木 约 0.79g /cm3 重蚁木 > 0.9g /cm3 重红娑罗双 0.8~ 0.88g /cm3 石梓 0.5~ 0.64g /cm3 蚁木 0.6~ 0.7g /cm3 黄娑罗双 0.58~ 0.74g /cm3 柚木 0.58~ 0.67g /cm3 木棉 约 0.4g /cm3 青皮 > 0.8g /cm3 苏木 > 1.0g /cm 3 非洲破布木 < 0.43g /cm3 乌木 > 0.96g /cm3 香脂树 0.7~ 0.78g /cm3

木材来料一般检验规范

木材来料一般检验规范 一、锯材类 1 检验标准 GB/T 153-1995 针叶树锯材 GB/T 4817-1995 陶叶树锯材 GB/T 4823-1995 锯材缺陷 GB/T 17659.1-1999原木锯材批量检查抽样、判定方法 采购订单规定的规格尺寸及相应要求 2 检验工具 钢卷尺、水份测试仪、目视 3 尺寸检量 长度以米为单位,量至厘米,不足1厘米舍去 宽度以厘米为单位,四舍五入量取 厚度以毫米为单位,不足1MM舍去 4 各种缺陷 A 节子 锯材中的节子个数是在检尺长内任意选择节子最多的1M中查定 B 腐朽 在一个材面中存在数块腐朽时,不论其间距大小,均按各块的实际面积相加计算。 C 裂纹、夹皮(欠边)

彼此接近的裂纹,相隔不足5MM的按整条裂纹计算; 相邻或相对的贯通裂纹,宽度在2MM内不计,2MM以上的检量裂纹全长。 夹皮(欠边)按裂纹计算。 D 虫洞 按虫洞最多的板面计算。 E 其它 板面弯曲或扭曲,只有同一面曲度不超过5度的可视为合格,反之应为不良。整批锯材颜色不能有太大差异,色差太深太明显都应视为不合格品 5 抽样方法(见图) 锯 材批量 样 本 样 本数量 累计 样本数量 合格水平(AQL) 2.54.0 合格 数量 不合 格数量 合格 数量 不合格数 量 91~ 150 第 一 1 3 230203 第 二 1 3 261234

151 ~280 第 一 2 200313 第 二 2 403445 281 ~500 第 一 3 2 321325 第 二 3 2 644567 501 ~1000 第 一 5 502536 第 二 5 10067910 100 1~1500 第 一 8 803659第8

木材含水率

木材含水率 木材含水率的变化会引起木材尺寸的变化。对于木材的每一个几何面——径向、切向、以及纵向尺寸的变化也会有不同。所以,对于木材方面的操作工来说,了解当所干燥木材的含水率达到车间内的平衡含水率时,木材的尺寸就不在发生变化这一点非常重要。 什么是木材的相对含水率?通常来说,新鲜的硬木含水率是60%,而软木是硬木的两倍以上。木材中的水存在有两种形式——吸着水和自由水。原木风干的首要目的在于降低木材对水的化学粘合,以便于使剩余水份自由移动。温度越高,水分移动的速度就越快,这就是窖干会省时的原因。然而,窖内过高的温度会降低木材的性能,大多数的窖干会尽可能快地完成干燥,以便于制造廉价的建筑用软木。对仪表制造商来说,窖干的名声很差,原因就在于此。 娴熟的窖干工艺能够生产出比气干质量更好的木材。风干时,由于外部比内部干燥要快,这就会在木材内部形成残余应力。如果窖内的湿度在整个干燥过程中被控制以减少木材的内部应力,高温的环境就会加速木材内部降低水分化学粘合及达到平衡含水率的速率。残余应力也会比风干木材极大的减少。只要瞧一瞧窖干后的一块窖干后的木材你就清楚了,不然别无他法。 气干 木材的含水率最终会达到与空气的含水率平衡,两者关系大约如下: 的扩散方程可以写成: t=L2/D 其中D=1x10-6cm/s(沿横向及径向),1x10-5cm/s(沿纵向) L是沿扩散方向的长度 t是含水率变化1/e所用的时间,也就是含水率变化量是平衡含水率的63%时所用时间。 如果你有一块2cm厚已风干的木材,此地户外的含水率为15%,你想估计在你车间30%的相对湿度(含水率为7%),其全暴露在空气条件下,它达到平衡含水率所用的时间。若L=1cm则由扩散方程可以得出t=1x106s,也就是11天。平衡含水率要求达到量是8%,所以在11天后你会得到8%的63%,即5%的低含水率,此时总含水率是10%。还有3%的含水率还有待于继续干燥,你可以在11天后再花时间去干燥。对于2cm厚的的木材,干燥完成用3周的时间应该是足够了。如果你的木材是4cm厚,需要3个月的时间,6cm 厚,需要7个月时间。参照文献,大多数气干木材的含水率以此范围内20%的速率变化。 新鲜的原木在一个较为干燥的地方一段时间端部常会产生裂纹,这是由于木材中的水分沿纵向扩散速度是斜穿方向的十倍。与原木中心相比,离端部越近,干燥得越快,木材收缩也越快。为了防止端部产生裂纹,可以用一些阻止挥发的东西覆盖木材端部,这些东西如石蜡或密封剂。 在纤维饱和点以上,水分在木材内靠毛细管力而移动,速度要比靠扩散要快一些。与风干木材水分的移动相比,最初木材收缩量随树种变化更为显著。让一块价值很高的原木在空气中风干一年,甚至第一年将其浸入水中,以保持其湿度,并减轻因干燥速度过快而引起的开裂,这是行得通的。这种方法也使得木材颜色趋于稳定,尤其适用于像胡桃一类黑色木材。

木材相关检测标准

木材相关检测标准 (001发布)木材是能够次级生长的植物,如乔木和灌木,所形成的木质化组织。这些植物在初生生长结束后,根茎中的维管形成层开始活动,向外发展出韧皮,向内发展出木材。木材是维管形成层向内的发展出植物组织的统称,包括木质部和薄壁射线。木材对于人类生活起着很大的支持作用。根据木材不同的性质特征,人们将它们用于不同途径。(13-09-13)木材标准: GB/T14019-1992木材防腐 GB/T1503-1994木材干燥 GB/T15787—1995原木检验 GB/T155—1995原木缺陷 GB/T4823—1995锯材缺陷 GB/T17662-1999原木检验符号 GB/T18107-2000红木 GN/T5039-1999杉原条 GB/T4815-1984杉原条材积表 LY/T1502-1999马尾松原条 LY/T1509-1999阔叶树原条 LY/T1079-1992小原条 LY/T1293-1999原条材积表 GB142-1995接用原木、坑木 4812—1995特级原木GB/T GB/T15779—1995旋切单板用原木 GB/T15106—1995刨切单板用原木 GB/T144—1995原木检验 GB/T4814—84原木材积表 GB/T11716—89小径原木 GB11717-1989造纸用原木 LY/T1294-1999直接用原木、电杆 LY/T1369-1999次加工原木

LY/T1369-1999脚手杆 LY/T1506-1999短原木 LY/T1507-1999松木杆 LY/T1508-1999杂木杆 LY/T1002-1991车立柱 LY/T1157-1994檩材 LY/T1158-1994椽材 GB/T153—1995针叶树锯材 GB/T4817—1995阔叶树锯材 LY/T1296-1999载重汽车锯材 GB/T4822-1999锯材检验 GB449-1984锯材材积表 GB154-1984枕木 LY/T1652-1999毛边锯材 GB6491-1986锯材干燥质量 LY/T1513-1999乐器锯材、钢琴用材 LY/T1184-1995橡胶木锯材 LY/1512-1999普通卫生筷子 木材有很好的力学性质,但木材是有机各向异性材料,顺纹方向与横纹方向的力学性质有很大差别。木材的顺纹抗拉和抗压强度均较高,但横纹抗拉和抗压强度较低。木材强度还因树种而异,并受木材缺陷、荷载作用时间、含水率及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其中以木材缺陷及荷载作用时间两者的影响最大。因木节尺寸和位置不同、受力性质(拉或压)不同,有节木材的强度比无节木材可降低30~60%。在荷载长期作用下木材的长期强度几乎只有瞬时强度的一半。

实木锯材板料检验标准

实木锯材板料检验标准 1.0目的 规定实木板材检验标准,为供应商在生产时提供品质保证依据,保证来料检验标准的统一。 2.0范围 适用于公司实木板料检验。 3.0职责 3.1生产副总经理:负责本标准的拟定与修订工作; 3.2采购部:负责将本标准纳入采购合同,并要求供应商按合同要求执行品质管制; 3.3品质部:负责按本标准进行来料检验,并做好来料检验记录; 4.0缺陷定义 4.1生长缺陷及对材质影响 4.1.1节子:包含在树干或主枝木材中的枝条部分,按节子与周围木材连生的程度 可分为活节与死节。节子破坏木材构造的均匀性和完整性,不仅影响木材表面 的美观和加工性质,更重要的是降低木材的某些强度,不利于木材的有效利用。 特别是承重结构所用木材,与节子尺寸的大小和数量有密切关系。节子影响利 用的程度,主要是根据节子的材质、分布位置、尺寸大小、密集程度和木材的 用途等而定。节子对顺纹抗拉强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抗弯强度,特别是位于 构件边缘的节子最明显。 4.1.2变色:凡木材正常颜色发生改变的,即叫做变色。变色可分为化学变色和真 菌变色两种。化学变色对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没有影响,严重时仅损害装饰材的 外观。真菌性变色一般不影响木材物理力学性质,严重时对木材冲击强度稍有 降低,并损害木材的外观,吸水性能略有增加。 4.1.3腐朽:木材由于木腐菌的侵入,逐渐改变其颜色和结构,使细胞壁受到破坏, 物理、力学性质随之发生变化,最后变得松软易碎,呈筛孔状、粉末状或海绵 状等形态,此种状态,即称为腐朽。腐朽严重影响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使 木材重量减轻,吸水性增大,强度降低,特别是硬度降低较明显。通常,褐腐 对强度的影响最为显著;褐腐后期,强度基本接近于零;而白腐有时还能保持 木材一定的完整性。一般完全丧失强度的腐朽材,其使用价值也即随之消失。

木材的强度、木材含水率、及其他(2)

木材的强度、木材含水率、及其他(2)

木材的强度strength of wood 木材是各向异性材料,其顺纹与横纹的强度有很大差异,在用作承力构件时要区别力学性能的方向。在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强度指标有顺纹与横纹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抗弯强度等,此外木材的弹性模量等力学常数也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由于纤维管状细胞壁易发生压弯失稳,木材的顺纹抗拉强度大于顺纹抗压强度。由于横纹抗压时木材很快进入屈服状态,所以其横纹抗压强度远小于顺纹抗压强度。木材的横纹抗剪强度高于顺纹抗剪强度的原因是纤维纵向之间结合力较弱造成的。木材的抗弯强度介于顺纹抗拉强度与顺纹抗压强度之间,其受压区先失稳然后受拉区纤维断裂。木材的含水率对强度有很大影响,规定木材的强度是含水率15%时测得的强度。木材缺陷能造成强度降低,同一种木材甚至同一棵树的不同部位都会有强度差异,一般手册中给出的木材强度是统计平均值。 木材含水率water ratio of wood 是木材的重要物理指标,决定了木材的膨胀或收缩,对木材的密度乃至力学,热学,声学有制约作用。木材具有吸湿性,能从周围环境吸收水分,也能释放出水分。木材的细胞壁充满水分时的含水率称为纤维饱和点,不同木材的纤维饱和点在20%~35%,新伐木材经过干燥后的收缩量最大可达到10%左右。木材含水率变化造成的膨胀和收缩会引起开裂和翘曲,表面涂层和整体浸渍等化学处理可以抑制木材含水率的变化,有效提高木材的稳定性。木材的导热系数与其含水率成正比,湿度越大导热系数亦大。木材的导电性随其含水率的提高而增大,干燥的木材是良好的绝缘体,含水率从零增加到纤维饱和点时其电阻值有可能降低一千万倍,而从纤维饱和点增加到最大含水率时仅降低约五十倍,此外顺纹方向的电阻比横纹约小一倍。木材含水率对其声传播速度也有影响,它们的关系成反比。原木必须进行干燥处理,有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两种处理方法,人工干燥的温度为40~75℃,可以杀死木材内的害虫,此外还有高温干燥,真空干燥,

全国各地木材含水率大全及干燥解决方案

全国各地木材含水率大全及干燥解决方案 1、什么是木材含水率? 正常状态下的木材及其制品,都会有一定数量的水分。我国把木材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绝干后木材重量的百分比,定义为木材含水率。含水率以全干木材的重量作为计算基准,算出的数值叫做绝对含水率,简称为含水率(W,%),计算公式为:W=(Gs-Ggo)/Ggo x100%其中:W——木材绝对含水率;Gs——湿木材重量;Ggo——绝干材重量 2、木材越干越好吗?应该干燥到什么程度呢? 为什么有些木门、木地板、木质家具等木质品销售出去以后会出现开裂、变形等质量问题呢?怎样减少这些问题对木业企业的损失呢? 木制品制作完成后,造型、材质都不会再改变,此时决定木制品内在质量的关键因素主要就是木材含水率和干燥应力。生产制造企业需要正确掌握木制品的含水率。当木制品使用时大道平衡含水率以后,这个时候的木材最不容易开裂变形。销售木制品的经销商,也应该对所销售的超的含水率进行检测,掌握所销售产品的质量状态。选择产品质量好的厂家,凡是注重产品质量的生产厂家,都会对其产品的含水率进行检测。 对于高素质的采购木制品的部门,随着专业知识的不断增长,也越来越多地注重木制品的含水率指标,许多做出口产品和半成品的木业厂家对此深有体会。 3、掌握木材含水率的重要性 木材置于一定的环境下,在足够厂的时间后,其含水率会趋于一个平衡值,称为该环境的平衡含水率EMC。当木材含水率高于环境的平衡含水率时,木材会排湿收缩,反之会吸湿膨胀。例如,广州地区年平均的平衡含水率为15.1%,北京地区却为11.4%。干燥到11%的木材用于北京是合适的,可用于广州将会吸湿膨胀,产生变形。所以说,木材干燥要适当,并非越干越好。不同地区、不同用途,对木材含水率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4、含水率实验室测量的方法 测量木材含水率的方法有烘干法、电测法、干馏法、滴定法和湿度法,在木材加工领域里,烘干法是测量木材含水率最常用的基础方法。此式表示的是绝对含水率,也是在木材加工上通常所说的木材含水率。 首先在被测的木材中锯取一片顺纹厚度为10~12mm的有代表性的含水率试片。所谓代表性就是这块试片的干湿程度与整块木材相一致,并没有夹皮、节疤、腐朽、虫蛀等缺陷。一般应在距离锯材端头250~300mm处截取。将含水率试片刮净毛刺和锯屑后,应立即在精确度为0.01g,量程不小于200g的天平上称其重量,将该重量记为G。 然后将试片放入温度为103±2℃的恒温箱中烘6h左右,再取出称重,并作记录,之后再放回烘箱中继续烘干。随后每隔2h称重一次,直到最后两次称量的重量不变,就是绝干重,记为Go。这样就可按下式计算出含水率:W=(G-Go)/ Go×100%由于薄试片暴露在空气中其水分容易发生变化,因此,测量时要注意截取试片后或取出烘箱后应立即称重,如不能立即称重,须立即用塑料袋包装,防止水分蒸发。 用烘干法测量木材含水率准确可靠,而且不受含水率范围的限制。但测量时需要截取试样,破坏木材,并需要一定的时间。 5、木材平衡含水率

木材质量验收标准

木材质量验收标准

木材质量验收标准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玻璃成品包装用木材的进料检验。 2 引用标准 GB153.1—84 、GB153.2—84、 GB1822.3—84 GB155.1—84 、 GB155.2—84、 GB155.3—84 3 木材种类 3.1适用的木材种类有:马尾松、白松、红松、油松、马尾松、云南松、云衫、椴木。 3.2所选用的包装板材应具有以下特性:强度高、握钉力强、不易劈裂和开裂、易干燥、不变形的树种,加工成型的板材,湿度应保持在20%以下。在验收使用前须试用。 4 尺寸要求 4.1 尺寸公差 长度:+30mm -20mm 宽度:+2mm -2mm 厚度:>20mm:+2mm -2mm ≤20mm:+2mm -1mm 5 材质要求 5.1腐朽:不允许(整批木材只允许有10%的发黑,但不能腐朽)。 5.2裂纹: 任何板长方向的表面裂纹不得大于100mm,横向裂纹小于1mm,且每根木板上的裂纹不得超过2条; 5.3夹皮:不允许

5.4带裂纹木材占整批木材的比例应小于10%; 5.5边皮:不允许 5.6树节: 所有木料上的树节不允许超过12个,任意长度为1000mm范围内的树节个数不得超 过6个,且任何树节宽度(直径)应小于50mm。 5.7虫眼:任意板长1000mm范围内小于3mm的虫眼个数不得超过30个,3mm≤虫眼尺寸≤8mm不得超过6个,尺寸大于8mm的虫眼不允许有,不允许有活的虫,带虫眼的木材占整批木材的比例应小于5%; 5.8钝棱:宽度方向:不得超过20mm。厚度方向:不得超过8mm。 5.9 弯曲;横弯:不得超过5mm;顺弯:不得超过20mm;弯曲度的木材占整批木材的比例应小于6%; 6 检验要求: (1)每批木材(≥40方为标准)检验按10%比例抽检,当合格率≥95%时,则判定此批木材合格,否则视为不合格,作退货处理。 7 本标准解释权归广州南玻品控部。

木材的含水率详细介绍以及全国含水率表

关于木材含水率 1、什么是木材的含水率?正常状态下的木材及其制品,都会有一定数量的水分。我国把木材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绝干后木材重量的百分比,定义为木材含水率。 含水率可以用全干木材的重量作为计算基准,算出的数值叫做绝对含水率,并简称为含水率(W, %)。计 算公式: W=(Gs-Ggo)/ Ggo X00% 其中:W――木材绝对含水率; Gs ---- 湿木材重量; Ggoo ---- 绝干材重量。 2、掌握木材含水率的重要性 为什么有些木门、木地板、木制家具等木制品销售出去以后会出现开裂、变形等质量问题呢?怎样减少这些问题对木业企业的损失呢? 木制品制作完成后,造型、材质都不会再改变,此时决定木制品内在质量的关键因素主要就是木材含水率和干燥应力。生产制造企业需要正确掌握木制品的含水率。当木制品使用时达到平衡含水率以后,这个时候的木材最不容易开裂变形。 销售木制品的经销商,也应该对所销售的产品的含水率进行检测,掌握所销售产品的质量状态。选择产品质量好的厂家,凡是注重产品质量的生产厂家,都会对其产品的含水率进行检测。 对于高素质的采购木制品的部门,随着专业知识的不断增长,也越来越多地注重木制品的含水率指标。过去国外的采购商就很注重这一指标,许多做出口产品和半成品的木业厂家对此深有体会。 3、木材干燥,越干越好吗?应该干燥到什么程度呢? 木材置于一定的环境下,在足够长的时间后,其含水率会趋于一个平衡值,称为该环境的平衡含水率EMC。当木材含水率高于环境的平衡含水率时,木材会排湿收缩,反之会吸湿膨胀。例如,广州地区年平均的平衡含水率为%,北京地区却为%。干燥到11%的木材用于北京是合适的,可用于广州将会吸湿膨胀,产生变形。所以说,木材干燥要适当,并非越干越好。不同地区、不同用途,对木材含水率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4、木材平衡含水率: 木材在一定的空气状态下,最后达到的吸湿稳定含水率或解吸稳定含水率,叫做木材的平衡含水率(木材水分稳定状态)。 5、我国主要城市木材平衡含水率年平均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