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法分析膳食纤维含量的研究

液相色谱法分析膳食纤维含量的研究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膳食纤维作为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备受关注。膳食纤维对于人体的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免疫系统都有益处。因此,准确分析膳食纤维的含量是非常重要的。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也被广泛用于膳食纤维含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基于溶液中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的选择性分配行为进行物质分离和化学分析的方法。在分析膳食纤维的过程中,液相色谱法主要应用于糊粉样品。首先,样品中的膳食纤维被提取出来,并通过溶剂混合物得到溶液。接着,将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中,溶液通过色谱柱,不同的组分会在固定相上停留的时间不同,最终被分离。根据分离出的组分峰面积计算出膳食纤维的含量。

液相色谱法具有高灵敏度、高效率、准确性高等特点。与传统的显色法相比,液相色谱法可以避免显色试剂的干扰,提供更加准确的测定结果。此外,液相色谱法还可以提供更大的分析范围和更好的分离效果,适用于多种食品样品的分析。

然而,液相色谱法在分析膳食纤维时也存在一些挑战。首先,由于膳食纤维的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膳食纤维对色谱柱具有不同的亲和性,因此选择合适的色谱柱非常重要。其次,由于膳食纤维的分子结构复杂,含有大量的分支链和酯结构,这些结构对于色谱柱的选择和分离都会带来难度。此外,样品的前处理过程也需要注意,以避免因为提取不完全或者其他因素导致测定结果的误差。

近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改进液相色谱法分析膳食纤维含量的方法。他们尝试开发新型的色谱柱材料,改良前处理方法,并进行定量分析的校准与验证。这些努力使得液相色谱法在分析膳食纤维方面的应用变得更加准确和可靠。

总结起来,液相色谱法是一种有效的膳食纤维含量分析方法。虽然在实际应用中面临一些挑战,但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改进,液相色谱法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这种方法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准确、更可靠的膳食纤维含量分析结果,进

一步推动了膳食纤维研究的进程。希望今后的研究能够进一步完善液相色谱法的分析技术,为膳食纤维研究提供更多的可靠数据,推动人们更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发展。

纤维素含量的测定

纤维素含量的测定 1. 引言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纤维素也是人类食物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对于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准确测定纤维素含量对于农业生产和食品工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纤维素含量的测定方法,包括传统的化学方法和现代的生物技术方法。同时,还将讨论不同物质中纤维素的含量测定方法的优缺点,并对纤维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 2. 传统的化学方法 2.1. 酸碱法 酸碱法是最常用的纤维素含量测定方法之一。该方法基于纤维素对酸和碱的反应性,通过酸碱处理纤维素样品,进而测定纤维素含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取一定质量的纤维素样品; 2.用酸处理样品,将纤维素溶解,得到纤维素溶液; 3.用碱处理纤维素溶液,得到沉淀; 4.将沉淀洗净、干燥,得到纤维素的质量。 2.2. 全纤维素测定法 全纤维素测定法是一种综合测定方法,可以同时测定纤维素的各个组分的含量,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取一定质量的样品; 2.用酸处理样品,将纤维素溶解,得到纤维素溶液; 3.用酶处理纤维素溶液,将半纤维素水解为单糖; 4.用酸处理水解液,将木质素溶解,得到木质素溶液; 5.将纤维素溶液、半纤维素水解液和木质素溶液分别干燥,得到各自的质量。

3. 现代的生物技术方法 3.1.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纤维素含量测定方法,具有准确、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该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纤维素样品中的纤维素进行分离和测定。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取一定质量的纤维素样品; 2.将样品加入适量的溶剂中,使纤维素溶解; 3.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纤维素溶液进行分离和测定; 4.根据峰面积和标准曲线计算纤维素的含量。 3.2. 免疫测定法 免疫测定法是一种基于抗体与纤维素结合的原理进行纤维素含量测定的方法。该方法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的优点。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取一定质量的纤维素样品; 2.用适量的溶剂将纤维素溶解; 3.将纤维素溶液与特异性抗体结合; 4.使用适当的检测方法对结合物进行测定; 5.根据测定结果计算纤维素的含量。 4. 方法比较和结果分析 传统的化学方法和现代的生物技术方法各有优缺点。传统的化学方法操作简单,但耗时且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而现代的生物技术方法准确性高,但设备要求较高。 根据测定结果的分析和解读,可以得出纤维素含量的定量结果。同时,还可以根据纤维素含量的测定结果,对不同样品的纤维素含量进行比较和评估。 5. 结论 纤维素含量的测定是农业生产和食品工业中重要的分析工作之一。本文介绍了传统的化学方法和现代的生物技术方法两种常用的纤维素含量测定方法,并对比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通过对纤维素含量的测定结果的分析和解读,可以得出定量结果,并对不同样品的纤维素含量进行比较和评估。这些测定结果对于农业生产和食品工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检测膳食纤维的方法

检测膳食纤维的方法 膳食纤维是指那些不能被人体的消化系统吸收和消化的多糖和木质素物质。膳食纤维对于保持肠道健康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准确测定膳食纤维的含量对于我们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以及饮食指导至关重要。以下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检测膳食纤维的方法。 一、重量法(Gravimetric Method) 重量法是膳食纤维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将样品持续加热至高温,使样品中的有机物燃尽,进而得到膳食纤维的含量。该方法的一个主要优点是可以同时测定膳食纤维的水溶性和不溶性部分。 二、酶解法(Enzymatic-Gravimetric Method) 酶解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膳食纤维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使用特定的消化酶来将非淀粉多糖和木质素水解为发酵产物,然后通过差异重量法测定发酵产物的重量来计算膳食纤维的含量。酶解法具有准确、重复性好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分析实验室。 三、液相色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 液相色谱法是一种高效、准确的分析膳食纤维的方法之一。该方法通过将样品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并经过色谱柱分离,运用不同的检测器来检测膳食纤维的含量。液相色谱法具有分离度高、准确性好以及可以获得更多关于多糖和木质素的组成信息的优点。

四、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 气相色谱法也是一种常用的分析膳食纤维的方法之一。该方法通过将样品进行预处理,如提取和衍生化,然后通过气相色谱仪来分离和定量膳食纤维的成分。气相色谱法主要适用于分析低分子量的挥发性膳食纤维成分。 五、光学显微镜法(Optical Microscopy) 光学显微镜法是一种常用的视觉化分析膳食纤维的方法之一。该方法通过显微镜观察样品中的颗粒形态和纹理来判断膳食纤维的含量。光学显微镜法具有简便易行、成本低的优点,适用于快速初步判定膳食纤维含量。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方法可能会对膳食纤维的不同成分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结合多种方法来对膳食纤维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对膳食纤维的定义和测定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测定时应该参考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测量食品中膳食纤维的方法

测量食品中膳食纤维的方法 测量食品中膳食纤维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将简要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 酶解-重结晶法: 这是一种常见的方法,用于测量食品中的可溶性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首先,将食品样品加入含有胰蛋白酶和淀粉酶的酶解液中进行酶解。酶解后,通过滤纸将不溶性物质分离出来。然后,将滤纸上的不溶性物质洗涤几次,最后将其干燥并称重。可溶性膳食纤维通过减去不溶性物质的质量来计算。 2. 遥感法: 这是一种非常便利的方法,可以用于大规模样品的测量。遥感法利用红外光谱仪来分析和测量食品中的膳食纤维含量。红外光谱仪发出红外线,不同的膳食纤维成分会吸收不同的红外光谱。通过分析吸收率,可以确定膳食纤维含量。 3. 酶解-HPLC法: 这是一种常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对食品中的膳食纤维进行测量。首先,将食品样品加入含有酶解液的容器中进行酶解。然后,通过HPLC分离和定量几种常见的膳食纤维成分,如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 4. 酶解-重结晶-GC法: 这是一种分析食品中总膳食纤维含量的方法。首先,将食品样品加入酶解液中进行酶解。然后,通过过滤和多次洗涤,将不溶性物质分离出来。接下来,将不溶

性物质进行重结晶,将其中的膳食纤维组分与其他物质分离开来。最后,使用气相色谱法(GC)对膳食纤维组分进行定量分析。 5. 倍半粗纤维法: 这是一种常用的简化方法,用于测量食品中的总膳食纤维含量。首先,将食品样品加入酸性和碱性溶液中,使其除去其他成分。然后,通过电子天平测量样品在空气和水之间的重量差。此差值代表食品中的总膳食纤维含量。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方法,用于测量食品中的膳食纤维含量。不同方法适用于不同的食品和实验目的。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量。

液相色谱法分析膳食纤维含量的研究

液相色谱法分析膳食纤维含量的研究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膳食纤维作为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备受关注。膳食纤维对于人体的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免疫系统都有益处。因此,准确分析膳食纤维的含量是非常重要的。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也被广泛用于膳食纤维含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基于溶液中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的选择性分配行为进行物质分离和化学分析的方法。在分析膳食纤维的过程中,液相色谱法主要应用于糊粉样品。首先,样品中的膳食纤维被提取出来,并通过溶剂混合物得到溶液。接着,将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中,溶液通过色谱柱,不同的组分会在固定相上停留的时间不同,最终被分离。根据分离出的组分峰面积计算出膳食纤维的含量。 液相色谱法具有高灵敏度、高效率、准确性高等特点。与传统的显色法相比,液相色谱法可以避免显色试剂的干扰,提供更加准确的测定结果。此外,液相色谱法还可以提供更大的分析范围和更好的分离效果,适用于多种食品样品的分析。 然而,液相色谱法在分析膳食纤维时也存在一些挑战。首先,由于膳食纤维的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膳食纤维对色谱柱具有不同的亲和性,因此选择合适的色谱柱非常重要。其次,由于膳食纤维的分子结构复杂,含有大量的分支链和酯结构,这些结构对于色谱柱的选择和分离都会带来难度。此外,样品的前处理过程也需要注意,以避免因为提取不完全或者其他因素导致测定结果的误差。 近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改进液相色谱法分析膳食纤维含量的方法。他们尝试开发新型的色谱柱材料,改良前处理方法,并进行定量分析的校准与验证。这些努力使得液相色谱法在分析膳食纤维方面的应用变得更加准确和可靠。 总结起来,液相色谱法是一种有效的膳食纤维含量分析方法。虽然在实际应用中面临一些挑战,但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改进,液相色谱法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这种方法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准确、更可靠的膳食纤维含量分析结果,进

检测膳食纤维的方法

检测膳食纤维的方法 膳食纤维是指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多种碳水化合物,在人体内部没有被完全吸收利用,而是在消化道内发挥一系列重要生理功能的物质。对于人体健康来说,膳食纤维具有重要的保健作用,能够降低血脂和血糖水平、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降低结肠癌的发生率等。 为了能够准确地检测膳食纤维含量,提供科学的衡量指标,目前有一些常用的方法。 1. Gravimetric method(重量法) 重量法是一种基本的膳食纤维分析方法,通过测定样品在经过一系列消化和提取过程后,残留物的质量来计算膳食纤维的含量。首先,将样品经过酶解和洗涤等处理,去除可消化的部分,然后通过烘干使其失重,最后计算失重的质量即为膳食纤维的含量。 2. Chemical method(化学法) 化学法是通过化学反应来测定膳食纤维的含量。常用的化学方法有酚硫酸法、酶解法和高压液相色谱法等。其中,酶解法是将样品暴露在特定的酶中,通过酶的作用降解多糖,然后通过化学分析方法确定被酶降解的物质的含量,从而计算膳食纤维的含量。 3. Enzymatic-gravimetric method(酶重法)

酶重法结合了重量法和酶解法,通过测量提取液中的纤维残留物的质量以及可被酶解的非纤维物质的质量,从而计算出纤维的含量。与传统的重量法相比,酶重法可以更加准确地测定纤维的含量。 4. Near Infrared Reflectance (NIR) Spectroscopy(近红外反射光谱法) 近红外反射光谱法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通过测量样品在近红外波段内的光谱反射,通过与已知含量的样品进行比对,从而确定膳食纤维的含量。这种方法具有快速、无需样品处理的优点,但需要建立可靠的模型来实现准确的测量。 总结起来,目前常用的检测膳食纤维的方法有重量法、化学法、酶重法和近红外反射光谱法。这些方法各有优势和局限性,需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膳食纤维的检测方法也将不断改进和完善,为人们提供更加准确和可靠的数据。

食品中膳食纤维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改进研究

食品中膳食纤维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改进研 究 食品中膳食纤维含量的准确测定一直是食品科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膳食纤维是指食物中不能被人体消化酵素降解的多糖、寡糖和纤维素等成分。它在保持肠道健康、预防肥胖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传统的膳食纤维测定方法常常耗时且繁琐,迫切需要一种快速、准确的测定方法来满足实际需求。 近年来,随着食品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快速测定方法开始被应用到膳 食纤维含量的测定中。其中,酶解法、色谱法和光谱法是目前较为常见的快速测定方法。 酶解法是一种常用的快速测定膳食纤维的方法。它利用一些特定的酶,如纤维 素酶和木聚糖酶,来降解食物中的纤维素和寡糖等成分。然后通过测定降解后的产物来计算食品中的膳食纤维含量。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耗时较短,但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受到食物基质的影响较大,且对于寡糖等特殊成分的测定效果较差。 色谱法是另一种常见的快速测定膳食纤维的方法。它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或气 相色谱法分离和测定食物中的纤维素、赖氨酸和葡萄糖等成分。这种方法具有分离效果好、测定结果准确的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设备复杂、运行成本高等。 光谱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快速测定膳食纤维的方法。它利用红外光 谱或近红外光谱等技术,通过测量食品样品吸收或散射光的强度来预测样品中的纤维素和葡萄糖等成分的含量。这种方法具有非破坏性、快速、简单的特点,适用于大规模样品的快速分析。与传统方法相比,光谱法有更高的分析效率和更低的成本,但也需要建立一个可靠的模型来校正和校验。

在食品科学领域中,各种方法的研究是不断进行的。比如,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利用纳米材料和生物传感技术来改进膳食纤维的测定方法。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化学反应活性,可以提高测定的灵敏度和准确性。生物传感技术则可以通过生物分子的特异性识别来实现对目标成分的快速测定。这些新技术和方法为快速测定膳食纤维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总之,食品中膳食纤维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的改进研究是食品科学领域中的热点课题之一。目前,酶解法、色谱法和光谱法是常用的测定方法,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新的技术和方法,以实现膳食纤维的快速、准确测定,为食品科学和健康领域的研究提供更可靠的数据支持。同时,应注重多学科的跨界合作,整合各种资源和技术,共同促进膳食纤维测定方法的改进和创新。

果蔬汁中纤维素含量测定与品质评价

果蔬汁中纤维素含量测定与品质评价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果蔬汁成为了一种受到广泛青睐的饮料。它不仅富 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益处。本文将重点探讨果蔬汁中纤维素含量的测定方法以及如何评价其品质,为消费者选择高质量果蔬汁提供参考。 首先,纤维素是一种多糖类化合物,存在于植物的细胞壁中。它在人体的消化 系统中不能被消化酶所分解,但却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和黏性,有助于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从而预防便秘和肠道疾病。因此,果蔬汁中纤维素的含量对于评价其营养价值至关重要。 其次,测定果蔬汁中纤维素含量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化学方法和生物学方法。 化学方法包括酶解法、酸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酶解法通过使用多种酶来分解样品中的纤维素,然后用重铬酸钾法测定解出的葡萄糖含量,从而计算出纤维素的含量。酸碱法则通过将样品用酸碱溶液处理后,用酚硫酸法进行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现代化学分析方法,通过分离和检测样品中的纤维素组分来确定含量。生物学方法则是通过测定样品在嗜酸性菌或酵母等微生物作用下的酶解结果,进而计算出纤维素含量。 然而,仅仅通过测定纤维素含量并不能完全评价果蔬汁的品质。除了纤维素含 量外,还有其他几个重要的指标需要考虑。首先是果蔬汁的颜色,澄澈透明的颜色代表汁液中的悬浮物少,质量较好。其次是汁液的味道和口感,良好的果蔬汁应该有浓郁的果香和清爽的口感。最后是保鲜期和营养素的保存情况,新鲜度和营养成分的保持对于果蔬汁的品质非常重要。 针对这些指标,我们可以开展一系列的评价方法。首先是对果蔬汁的颜色进行 测定,可以使用色度计或者目测进行评估。接着是对味道和口感进行实际品尝,可以邀请一些专业人士进行评分和意见反馈。然后是对保鲜期和营养素保存情况的评

膳食纤维检测方法

膳食纤维检测方法 食品中的膳食纤维是人体的第七大营养素,有极其重要的生理保健功能。成为当前研究的关注焦点和议题,然而食品中的膳食纤维的不合理摄入也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导致人体所需的热量摄取不足、降低矿物质和痕量元素的生物利用率等。因此必须注重食品中膳食纤维的检测,要建立统一的检测方法和标准进行样品测定确保人体的健康。 一、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减肥:食品中的膳食纤维内含亲水性的极性基团体现出持水性和溶胀性进入人体之后会对肠道产生容积作用延长胃排空时间减少人体对于热量的摄取避免脂肪积聚的现象。 2)控制血糖:膳食纤维中的果胶能够降低葡萄糖的吸收速度避免餐后血糖急剧上升的现象保持餐后血糖的平衡与稳定降低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及一般口服降血糖药的需求量实现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 3)降低血脂:膳食纤维中的一-些成分能够与胆固醇、胆汁酸相结合消耗和降低胆固醇、胆汁酸的浓度促进肠道内正常细菌的生长繁殖防范和减少人体罹患冠心病的现象。 4)吸收毒素:食品中的膳食纤维能够吸附胃肠道中的有机物、无机物和水分使胃肠道中的正常细菌群保持合理的结构并能够吸附肠道中的毒素避免毒素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之中。 5)预防肠癌:肠道中的细菌会产生胺、酚、氨等不同毒物由于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持水性缓解肠道系统及泌尿系统的压力稀释毒素的

浓度加速胆汁酸排出体外达到预防大肠癌的效果。同时膳食纤维还可以通过多次的咀嚼,增加唾液的分泌预防人体罹患癌症。 二、食品膳食纤维的检测方法分析 1、洗涤法 即非酶重量法包括有粗纤维法(CF法)、酸性洗涤剂纤维法(ADF法)、中性洗涤剂纤维法(NDF法)这三种检测方法各有其侧重点粗纤维法 侧重于对木质素及纤维素的检测;酸性洗涤剂纤维法侧重于对木质素、纤维素和酸不溶性半纤维素的检测;中性洗涤剂纤维法侧重于对木质素、纤维素及中性洗涤剂不溶性半纤维素的检测。 2、酶-重量法 这是一种简便可行的检测方法采用酶解除去淀粉及部分蛋白质残物 对其进行称重进行蛋白质和灰分的校正测定无法消化的物质。这种检测方法精度较高然而操作相对繁琐。在检测的过程中,可以改变缓冲液浓度、引入不同酶体系等方式优化和提升检测效率,节约检测成本。这种方法适用于所有植物性食品及制品中膳食纤维的检测然而无法 检测低聚果糖、抗性麦芽糊糊抗性淀粉等组分。以肉类制品的检测为例,因其内含较高的脂肪,应当在用石油醚脱除肉制品中的脂肪前提下进行样品配比测定展开对每克25mL的肉制品的三次配比测定再将其干燥、粉碎处理计算得出干燥后的肉制品的脂肪回收率。在采用酶-重量法进行膳食纤维检测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测定环节: 1)样品溶解:在这一环节中先称量大约1g的酶解样品,盛放于250mL的锥形瓶之中并添加40mL的缓冲溶液振荡使样品溶解。

食品中纤维素降解产物的鉴定与分析方法比较研究

食品中纤维素降解产物的鉴定与分析方法比 较研究 引言: 食品中的纤维素是一类无法被人体直接消化吸收的多糖类物质,然而,它在人 体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增加食物的体积,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等肠道问题。如何准确鉴定和分析食品中纤维素的降解产物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将比较几种常用的食品中纤维素降解产物的鉴定与分析方法,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显微镜观察法 显微镜观察法是一种直观、简单的鉴定方法,通过显微镜观察食品样品中纤维 素的降解产物形态和特征,来判断纤维素的降解情况。这种方法操作简便,但其结果受到操作者经验和主观判断的影响较大,缺乏客观性。 二、红外光谱分析法 红外光谱分析法是一种利用物质吸收和发射红外辐射的特性来确定样品成分的 方法。通过红外光谱仪可以获取食品样品中纤维素降解产物的吸收谱图,进而进行鉴定和分析。这种方法准确度较高,但对仪器的要求较高,且操作相对繁琐,需要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通过将食品样品中纤维素降 解产物与特定试剂反应生成有色产物,利用色谱仪进行定量分析。该方法相对简便,准确度较高,但需要选取适合的试剂和色谱条件,样品前处理等问题需要控制好。 四、质谱分析法

质谱分析法是一种通过测量化合物的质量-电荷比,从而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和成分的方法。通过质谱仪可以对食品样品中纤维素降解产物的质谱图进行分析,进而确定其结构和成分。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高准确性的特点,但需要较为复杂的仪器设备和专业知识。 五、核磁共振分析法 核磁共振分析法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现象来研究物质结构和成分的方法。通过核磁共振仪可以对食品样品中纤维素降解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这种方法具有高分辨率、无损分析和对样品要求较低等优点,但需要较长的分析时间和较昂贵的仪器设备。 结论: 纤维素降解产物的鉴定与分析方法多种多样,各有优劣。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研究目的、实验条件和经费预算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实验。不同方法的结合使用,可以提高鉴定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新的方法和技术,以提升对食品中纤维素降解产物的鉴定和分析水平,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更为准确和可靠的数据支持。

酶重量法-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总膳食纤维

酶重量法-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总膳食纤维 余枭然;余慧剑 【期刊名称】《河南科技》 【年(卷),期】2021(40)28 【摘要】本研究利用酶重量法-液相色谱法,测定含水溶性膳食纤维食品的总膳食纤维含量。采用酶重量法测定试样中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和高分子质量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的含量,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试样的低分子质量抗性麦芽糊精(Resistant Malto Dextrin,RMD)含量。液相色谱法的方法检出限为0.142%,定量限为0.474%,线性方程为y=1.207x+0.030,相关系数R^(2)为0.999,加标回收率为96.6%~99.7%,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1.53%~1.69%(次数n=6)。精密度试验以酶重量法-液相色谱法测试样品6份,平均含量为65.78%,RSD为0.52%。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准确率高,适用于添加抗性淀粉、含低分子质量的抗性糊精等水溶性膳食纤维的食品中总膳食纤维的测定。 【总页数】4页(P127-130) 【作者】余枭然;余慧剑 【作者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劲研(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51.3 【相关文献】

1.应用酶重量法测定全麦粉的总膳食纤维 2.酶——重量法测定食品中的膳食纤维 3.应用酶-重量法测定食物中的总膳食纤维 4.关于测定粮食中总纤维素的中性净化法和酶重量法的改良 5.食品中总的、不溶性及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酶-重量测定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方法学验证操作注解:含量测定液相色谱法方法验证

方法学验证操作注解——含量测定液相色谱法方法验证 研究 内容 操作过程一般技术要点说明 方法摸索优化目标优化梯度条件, 确定分析波长。 1、样品溶剂选择; 2、滤膜吸附试验; 3、 DAD检测器下, 波长选择主成分最大 吸收或平台处。 4、分离条件选择; 5、色谱柱对比;(根 据情况酌定) 6、DAD检测器下,水、 1mol/l酸、碱、氧(1 0%双氧水)、光照、 高温破坏,各起始物 料,中间体,辅料(制 剂研究时需同时进行 空白辅料破坏)等成 分分离。 1、一般在无参考标准或标准的方法无法直 接套用时,需进行此项研究内容,如3类药。 2、样品溶剂:对样品有很好的溶解能力, 实验室自然放置稳定存放12小时以上,与 流动相有良好的互溶效果。 3、续滤液峰面积达稳定最大值,续滤液体 积在5ml以下时较为适宜,否则需要重新筛 选溶剂。 4、破坏程度10%左右(5%—15%)为宜,2m ol/l酸或碱90℃水浴12小时无破坏即视为 样品稳定,不必再追求降解度。4500lx光 照48小时,样品粉末及溶液需要同时做。 破坏后的样品溶液及空白溶剂均需调整至 流动相pH方可进样,可避免对色谱柱产生 不良影响。如果破坏超过20%,需要降低破 坏条件。 5、分离度良好,测定无干扰,各峰峰纯度 符合单峰要求。 6、梯度变化要有最高洗脱能力过程,目的 证明所有的杂质成分均能够被洗脱检测。 7、方法摸索优化实验一般是不上资料的, 只是体现在实验记录本中,除非是没有方法 依据时,如3类药申报时,梯度选择及波长 选择等均需要在资料中体现。 8、方法优化完成后,最后在同一天同一人, 用同一台机器,对所有样品进行分析测定, 具有可比性。 9、方法摸索优化实验采用工艺已经确定的 实验室小试、实验室放大样品进行,前期用 于原料合成样品配合检测时,可以采用大范 围的梯度洗脱进行模糊检测分析。

膳食纤维的鉴定方法 -回复

膳食纤维的鉴定方法-回复 膳食纤维是食物中一类重要的营养成分,对于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要鉴定食物中的膳食纤维含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篇文章将从头开始,逐步介绍膳食纤维的鉴定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是由植物组织中的多糖、多酚和木质素等复杂聚合物构成的,由于人体缺乏一种可以降解或吸收膳食纤维的酶,所以它在消化道内不能被降解。这就是为什么膳食纤维被认为是不能被消化的食物成分。 要准确地鉴定食物中的膳食纤维含量,可以使用几种常用的方法。其中一种是去除非纤维部分。这种方法通过化学处理来去除食物中的非纤维成分,留下纤维部分。一般来说,这种方法可以通过使用酶、酸或碱来分解非纤维部分。然后,通过过滤或离心等方法去除非纤维部分,留下纤维。 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测量非纤维物质与纤维物质的差异。这种方法通过测量食物中的总物质量和非纤维物质量来计算纤维物质的含量。一般来说,这种方法可以通过称量或使用含氮物质来测量总物质量,然后使用非纤维物质的测量方法来测量非纤维物质的含量。最后,通过两者的差异来计算纤维物质的含量。 还有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测量食物中纤维物质的特征。这种方法通过测量食

物中纤维的特定特征,如结构、溶解性和黏性等来鉴定食物中的膳食纤维含量。一般来说,这种方法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食物中纤维的结构特征,或通过测量食物中纤维物质的溶解性和黏性来确定。 除了上述方法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可以用来鉴定食物中的膳食纤维含量。例如,可以使用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或红外光谱法来测量食物中纤维物质的含量。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鉴定。 综上所述,鉴定食物中的膳食纤维含量需要使用多种方法。这些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来确定纤维物质的含量,可以提供准确的鉴定结果。选择合适的方法并正确操作,可以确保获得可靠的膳食纤维含量数据,为人们的健康提供科学的营养指导。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研究 作者:沈宏桂,李德来 来源:《现代食品》 2018年第13期 摘要:目的: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HPLC 法测定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色谱柱,C18 柱;流动相,乙腈水;波长,306 nm。结果: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线性范围0.227 ~45.003 μg,检测限、定量限分别为0.074 7、 0.228 μg/mL,平均回收率为97.10%,RSD 为2.25%;精密度试验RSD 均< 2.0%。结论:高 效液相色谱法可作为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测定方法,其操作简单、准确度高,可在临床检 验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葡萄酒;白藜芦醇;含量测定 中图分类号:TS262.6;O657.72 我国造酒历史悠久,葡萄酒作为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酒精饮料之一,其酿造多是通过将新 鲜葡萄(或葡萄汁)经发酵制成。研究指出,适度饮酒对机体具有一定的保健效果,这是因为 葡萄酒中富含白藜芦醇、黄酮类、多酚类等物质,其中白藜芦醇具有保护心血管、抑制肿瘤、 抗氧化、消除自由基、预防糖尿病、预防心肌病等功效[1]。但目前不同葡萄酒品种中白藜芦醇含量的测定方法仍无完全统一,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色谱法的一个重要分支,以液体为 流动相,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 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试样 的分析[2]。为此,本文就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进行分析和研究。 1 仪器与试剂 ①仪器:美国Agilent 1100 高效液相色谱仪,二极管阵列DAD 检测器、上海光谱SP765P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四元及真空脱气泵、赛多利斯BSA224S 电子分析天平、自动进样器、Bolong 超清清洗机、一次性滤器(0.45 μm)、滤膜、PHS-25pH 计等。②试剂与标准品:标 准对照品白藜芦醇(纯度98%)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葡萄酒:宁夏西夏王葡萄酒 业有限公司市售的2014 年份西夏王干红(赤霞珠)、西夏王干白(贵人香及霞多丽),乙腈、甲醇为色谱纯,乙醇为国产分析纯,超纯水等,均为天津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产品。 2 方法与结果 2.1 制备标准品及供试品溶液 精密量取标准对照品白藜芦醇10 mg,将其置于10 mL 甲醇中充分溶解制成1 mg/mL 乙醇 溶液(储备液),精密量取适量置于甲醇中溶解并稀释制成1 mg/mL 的标准品溶液,置于冰箱 低温(4 ℃)保存待用,HPLC 分析前,采用一次性有机滤器滤过处理,采用超声除去气泡,时间30 min。另取适量不同品牌干红及干白葡萄酒经滤膜(0.45 μm)过滤待用。 2.2 色谱条件 色谱柱,Agilent 1100-C18 柱(4.6 mm×250 mm,10 μm);流动相,乙腈- 水(体积比为70 ∶ 30);柱温,30 ℃;检测波长,306 nm;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 μL。色 谱图如图1 所示。

液相色谱测定粘胶纤维用浆粕中甲纤含量

液相色谱测定粘胶纤维用浆粕中甲纤含 量 【摘要】甲种纤维素是粘胶纤维生产中原料浆粕的主要成分,现使用的测定 方法不能消除甲种纤维素微溶于氢氧化钠和某些不溶于碱的物质的影响。本方法 通过酸解浆粕中甲种纤维素生成葡萄糖,使用液相色谱测得样品里葡萄糖的浓度,从而求得甲种纤维素的含量,能有效避免干扰,提高了浆粕中甲种纤维素检测的 准确度。 关键词:浆粕甲种纤维素葡萄糖液相色谱 前言:甲种纤维素是粘胶纤维生产中的主要原料,浆粕中甲纤含量越高,产 率就越高。现使用FZT 50010.4-2011 粘胶纤维用浆粕甲种纤维素含量的测定中 的测定方法,此方法中甲种纤维素微溶于氢氧化钠,以及某些不溶于碱的物质 (例如灰分)均会影响甲种纤维素测定结果。 1方法选择 针对相关行业检测标准中两种检测方法进行对比。 1.1液相色谱法 标准:NY/T 3494-2019农业生物质原料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测定 测定步骤:称取300.0mg(精确至0.1mg)试样至水解瓶,每个试样做2次 平行实验。向水解瓶中加入3.00mL72%硫酸溶液后立即搅拌均匀,将水解瓶放入(35±1)℃水浴中,5min-10 min搅拌一次,恒温2.5h后取出,向水解瓶中加 入84.00mL二级水,拧紧盖子混合均匀。将装有试样的水解瓶放入高压蒸汽灭菌 器中,121℃水解1h,待水解产物冷却至室温备用。吸取1mL水解上清液,用有 机系滤头过滤,滤液置于液相色谱专用2mL进样瓶中,待仪器达到规定的色谱条件,测定样品中的葡萄糖浓度。

特点:耗时长、设备价格昂贵、准确度高、适合批量检测。 1.2 盐酸法 标准:NY/T 2467-2010再生纤维素纤维与麻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分析方法盐酸法 测定步骤:把试样放入250mL三角烧瓶中,按照1:200的浴比,加入已恒温至25±0.5℃的盐酸溶液,摇动烧瓶,充分浸湿试样,放入恒温振荡水浴锅中,在25±0.5℃温度下保温15min,设定振荡速率为150r/min±10r/min,不断摇动。再用已知质量的不锈钢滤网过滤,将剩余的纤维用水清洗,然后用稀氨水溶液中和2次,用水清洗至中性。将装有剩余纤维的不锈钢滤网放入105±3℃的烘箱中烘至恒重后,迅速移入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量。 特点:设备要求低、准确度较差、耗时长。 由于盐酸法准确度与平行度较差,为了更加准确的测定甲种纤维素含量,所以不采用盐酸法进行测定,决定使用液相色谱法进行试验,并对试验条件进行确认。 2试剂和仪器设备 2.1试剂 2.1.1 二级水 2.1.2 硫酸:72% 2.1.3 硫酸:0.005 mol/L 2.1.4 葡萄糖标准物质 2.2仪器和设备 2.2.1 高效液相色谱仪 2.2.2 高压蒸汽灭菌器

浅析食品安全检测分析化学

浅析食品安全检测分析化学 摘要:如何协调食品的安全质量问题及确保安全的食品检测问题至关重要,目前常用的检测技术就是通过化学手段实施。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应用,检测化学技术的不足之处暴露的十分明显,需要不断完善自身去进行改造。 关键词:食品领域;安全监测;应用技术;化学发展 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食品,可以说食品安全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极大的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此外食品安全也关系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稳定情况。相关人员一定要注重食品安全这一课题,要想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就必须要严加管控,做好检测工作,从根本上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目前我国食品行业应用的检测技术最普遍的就是化学分析技术,科技的不断创新及进步使得安全监测的分析仪器也不断革新,这样就更好地保障了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 1色谱检测技术 色谱技术在我国的检测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主要分为气相色谱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以及离子色谱法等三种主要方法,这三种方法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气相色谱法成立较早,已经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同时也是比较有效地一种方法,更好地实现分离的效果,可以说气相色谱法是所有技术的先驱,为我国检测食品中残留的农药问题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也有十分明显的效果。近些年来,毛细管气相色谱法也是一种应用十分普遍的检测方法,有效地提升了食品的检测速度,更好地保证了分离的应用效率,使用该种方法的操作样品耗费较少,更好地节约了资源及经济成本。因此气相色谱法在我国的应用十分普遍。在传统的气相色谱及经典液相色谱的基础上兴起了高效液相色谱法,这种新型的

分离操作能够适用检测一些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及某些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与气相色谱法相比,离子色谱的这项技术提出更早,它主要备用于食品领域、啤酒、奶业及相关肉制品等物质的检测过程中。 2光谱检测技术 光谱检测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主要包含荧光分析技术、红外光谱技术及等离子光谱法等三种主要的检测技术。荧光分析法在我国的发展势头之猛,可以说是短时间内急剧发展起来的痕量分析法。荧光分析法最大的特点是灵敏度及专一性都很高,这给检测过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都使得荧光分析技术的应用十分普遍。荧光分析法的工作原理主要是以荧光为光谱及原子荧光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分子或原子层面的分析方法。主要通过测量荧光物质的含量然后建立相关的强度分析式,这样就能够得到具体的荧光线谱。此种方法测得的谱线较简单,受外界的干扰因素较低,因为其自身的准确新极高,常常被应用于检测食品中所含的微量元素。近红外光技术主要是利用处在可见光和红外线之间的某种电磁波进行固定的检测,这种检测技术相对新颖,出现时间较短,技术层面较新,在我国的农业领域及食品工业行业检测的应用十分普遍。红外光线的技术相对快速,低污染的检测特点能够更好地保证检测食品的安全性能。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粮食的加工领域的应用十分普遍,能够准确的检测出食品中所含的某种膳食纤维的含量。因此该种技术不但能够分析特定固体,还能够检测某些液体的成分,可以具体的划分为离线与在线两种检测方法,样品主要为牛奶及果汁。等离子发射光谱法经常被用来检测食品中所含的多种元素,效率之高,能够准确且同时检测出食品中所含的十多种元素,因此在我国的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菌群降解纤维素产物中的糖、有机酸和醇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菌群降解纤维素产物中的糖、有机酸和醇姜艳;范桂芳;杜然;李佩佩;姜立;赵刚;齐泮仑;李十中 【摘要】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ic method was establish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metabolites( sugars,organic acids and alcohols)in microbial consortium fermenta-tion broth from cellulose. Sulfate was first added in the samples to precipitate calcium ions in microbial consortium culture medium and lower the pH of the solution to avoid the dissociation of organic acids,then the filtrates were effectively separated us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ellobiose,glucose,ethanol,butanol,glycerol,acetic acid and butyric acid were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The detection limits were in the range of 0. 10-2. 00 mg/L. The linea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were greater than 0. 999 6 in the range of 0. 020 to 1.000 g/L. The recoveries were in the range of 85. 41%-115. 60% with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of 0. 22%-4. 62%(n=6). This method is accurate for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alcohols,organic acids and saccharides in microbial consortium fermentation broth from cellulose.%采用硫酸除钙和调节 pH的样品预处理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菌群降解纤维素发酵液中的糖、有机酸和醇3类物质进行分析,待测组分与培养基成分能够得到有效分离。从菌群降解纤维素发酵液中检出纤维二糖、葡萄糖、乙醇、丁醇、甘油、乙酸与丁酸并进行了定量分析,7种组分的检出限范围为0.10~2.00 mg/L,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6,线性范围为0.020~1.000 g/L,回收率为85.41%~115.60%,相对标准偏差( RSD )为

松花粉中柚皮素HPLC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松花粉中柚皮素HPLC含量测定方法研究作者:李荣胜张玉杰林超颖潘一峰 来源:《上海医药》2021年第09期

摘要目的:建立松花粉中柚皮素HPLC法测定方法,提高松花粉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柚皮素含量,以甲醇-0.05%磷酸溶液(45∶55)为流动相,检

测波长为288 nm测定柚皮素的含量。结果:柚皮素质量浓度在10.0~216.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 0),平均回收率99.26% ,RSD为1.04%(n=9)。运用该方法测得12批次不同产地的松花粉中柚皮素含量在0.13%~0.27%之间。结论:建立的HPLC分析方法操作简便、快速、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作为该松花粉的质量控制方法。 关键词松花粉柚皮素高效液相色谱 中图分类号:R282.71; O657.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21)09-0064-03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民口)课题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扶正化瘀片抗肝纤维化的CMC及美国Ⅲ期临床试验”(2018ZX09737010) Study on an HPL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naringenin content in pini pollen* LI Rongsheng**, ZHANG Yujie, LIN Chaoying, PAN Yifeng*** (Shanghai Huanghai Pharmaceutical Co., LTD., Shanghai 20094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n HPL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ini pollen naringenin to improve its quality standard. Methods: The content of naringenin was determin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at 288 nm using methanol-0.05% phosphoric acid solution (45:55) as mobile phase. Results: The standard curve of naringenin showed good linearity in the range of 10.0-216.0 μg/ml (r=1.000 0). The average recovery was 99.26% with RSD 1.04% (n=9). The contents of naringenin in 12 batches of pini pollen from different origins were in the range of 0.13%-0.27%. Conclusion: The established HPLC method is simple, rapid,specific and reproducible, and can be used for quality control of pini pollen. KEy WORDS pini pollen; naringenin; HPLC 松花粉為松科植物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油松(Pinus tabulieformis Carr.)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花粉,别名松黄、松花,是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药材之一,具有收敛止血,燥湿敛疮的功效,可用于外伤出血、皮肤糜烂、湿疹、黄水疮等症[1-2]。松花粉是扶正化瘀片/胶囊(国药准字Z20020047/Z20050573)六味原药材之一,同时也是松花粉灵芝片、松花粉蒲公英颗粒等保健品的原材料之一。松花粉通常于春季花刚开时进行采摘,花穗晒干,收集花粉,除去杂质即得。干燥的松花粉呈光滑椭圆状,淡黄色,体质轻,易飞扬,手感滑润,不沉于水,气微香,味有油腻感,其营养丰富,含多种维生素类、多糖类、黄酮类、核酸类、脂肪酸类、氨基酸类,膳食纤维类等营养物质,有“花粉之王”之美称[3]。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