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一 --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专题复习一 --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专题复习一 --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专题复习一 --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28.0分)

1. 以科学原理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 物质世界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因此可以利用周期表中的元素任意组合新物质

B.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C. 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就一定是由原子构成

D. 水和过氧化氢的元素组成相同,所以它们的性质也完全相同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B. 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离子也能通过得失电子形成原子

C. 原子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核外电子构成,呈电中性

D.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3.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的粒子

B. 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C. 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D. 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在于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4. 下列相关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 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改变

B. 水结冰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C. 固体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间歇

D. 钠原子与钠离子化学性质不同的主要元原因是核外电子数不同

5.

在20个SO2分子和20个H2O2分子中,含一样多的是()

A. 氧分子数

B. 原子总数

C. 氧元素个数

D. 氧原子数

6.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 铜

B. 二氧化碳

C. 金刚石

D. 氯化钠

7. 某1L纯牛奶的包装盒上面有如下一些数据(每100g内):脂肪≥3.3g、蛋白质≥2.9g、非脂乳固体≥8.1g、钾≥145mg、钙≥115mg.这里的钾、钙是指()

A. 分子

B. 原子

C. 单质

D. 元素

8. 2015年9月29日,美国宇航局(NASA)宣布,有证据显示火星上存在流动的液态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水属于单质

B. 冰水共存物中只含一种分子

C. 氢氧两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物质——水

D. 火星上的水与地球上的水具有不同的元素组成

9. 中国浙江籍科学家屠呦呦(下图)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下左图为青蒿素的结构简式。

下列关于青蒿素的分析正确的是

A. 青蒿素分子由40个原子构成

B. 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 青蒿素分子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5:22:5

D. 青蒿素是一种氧化物

10. 下列物质中存在氧分子的是

A. 二氧化碳

B. 高锰酸钾

C. 空气

D. 石灰水

11. 水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A. 水分子

B. 氢分子和氧分子

C. 氢元素和氧元素

D. 氢原子和氧原子

12.

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初步认识了物质的微观结构,二氧化碳、氯化钠、铁、氧气四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A. 二氧化碳

B. 铁

C. 氯化钠

D. 氧气

13.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钠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钠离子

B. 氯离子失去1个电子变成氯原子

C. 化学变化中分子不能再分

D.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14. 下列粒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A. 分子、中子

B. 原子、电子

C. 原子、离子

D. 离子、中子

二、双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15. 若用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原子的不同组合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能用下图示意的化学反应是

A. 2H2O22H2O+O2↑

B. 2HgO2Hg+O2↑

C. 2CO+O22CO2

D. 2C2H2+5O24CO2+2H2O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16. 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由(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除去食盐水中泥沙等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是;

17. 用>、<、=填空。

(1)自然界中元素种类________原子种类。(2)同种元素阳离子质子数______电子数。(3)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所得液体体积_______20ml。

18. 如图是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铁是由___________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下同)构成的,氯化钠是由____________构成的.

(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当a=____________时,该粒子是原子.

②当a=8时,该粒子是____________(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臭氧(化学式为O3)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气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出现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材料二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

材料三臭氧发生器是一种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的装置。臭氧具有强氧化性,故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请从物理性质_____、化学性质_____、用途_____、分子构成_____的角度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

20. 金刚石和石墨虽然均由碳元素组成,但由于————————不同,它们的性质存在着差异;H2O与H2O2均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但由于它们的——————不同,导致它们的性质不同;钠原子与钠离子虽然属于同种元素,但由于它们的————不同,导致它们的性质不同。

(完整版)分子原子离子复习课教学设计

分子原子离子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构成的基本微粒,知道原子构成及各粒子数的等量关系,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的关系,认识元素周期表。 2、了解元素符号及其意义,梳理辨析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复习深化,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本单元的重、难点 原子的构成;原子、分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三、本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教材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微观角度了解物质的构成,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是化学的重要学习内容。只有对物质的微观结构有所了解,才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才能理解物质变化的客观性和复杂性,才能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发展学生探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兴趣。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将来适应现代 社会生活打好基础所必需的。化学“双基”还是初中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结果,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所以,本单元教材对于学生十分重要,它既是今后学习的理论基础,又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了解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树立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观念,帮助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物质;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把宏观和微观的分析联系起来,建立元素的概念,从宏观角度描述物质的组成。本单元的

内容较抽象,化学基本概念多,涵盖了全书基本概念的一半以上,没有一个课堂演示实验。此外,原子的构成、元素、离子的形成、核外电子排布观念等内容都是非常抽象的,学生没有直接经验,且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尽管学生已初步了解分子、原子的概念和基本性质,但已有的微观知识不多,感性知识不充分,学生难于理解,教学会有相当的困难,事实证明,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极易形成第一次分化。 四、教学对象分析 本单元将进一步帮助学生用粒子的观念去学习化学,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激发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利用有关原子结构的科学史实,使学生了解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辨证唯物主义的一些观点;本单元内容抽象,处理不当容易形成教与学的难点。对一些微观概念,学生往往较难理解,如原子、元素、等,应结合学生熟悉的知识和已有的经验,创设生动直观的情景,引导学生在从宏观走向微观世界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以避免发生失去学习兴趣和成绩的分化。 五、教学设计流程 复习之旅第一站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复习之旅第二站构成物质的微 粒 ----原子复习之旅第三站构成物质的微粒---离子复习之旅第四站物质的组成---元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回忆再现巩固提高

[初中化学]分子、原子、离子(复习教案) 人教版

课题:分子、原子、离子(复习教案) 宝坻区大白中学孙汉国 教学目标:1、掌握分子原子定义及性质,并能运用解释化学现象。 2、了解原子的构成,学会运用想像、类比等方法处理加工信息。 3、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认识原子、分子、离子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4 、对微观世界有一个初步认识 重点和难点:原子构成、分子性质、离子分类

板书设计: 分子:不断运动,有间隔 质子 原子核(带正电) 中子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原子: 核外电子(带负电) 得失 电子 阳离子 离子: 阴离子 本节课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现在还未到夏天,昨天气温达到32度,达到50年来历史同期最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生:全球逐渐变暖由厄尔尼诺现象、温室效应等原因造成的。 师:温室效应由什么气体造成的呢? 生:二氧化碳气体造成的。 师:很好,那么同学们考虑一下二氧化碳气体由什么构成的? 生: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师:非常正确,那么构成物质的粒子还有什么呢? 生:还有原子、离子。 师:我们这节课分子、原子、离子进行一下复习,同学们看投影有4个问题,分组讨论一下,要求是使本组的每个同学都知道,然后老师从每个组找一名同学回答,比较一下看哪个组的同学回答的又快又准。 生:互相帮助,相互讨论。 师:好,可以了吗?什么叫分子?并举例。第一组的王学增同学回答: 生:氧气具有助燃性,是因为氧气分子具有助燃性;氢气可燃,是因为氢气分子具有可燃性。所以,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由水分子构成,可见水的化学性质是水分子保持的。 师:很好,什么叫原子呢?并举例。第二组的王盼同学回答: 生: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原因是构成水的水分子在通电时,分解成更小的粒子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两两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两两结合成氧分子,氢分子聚集成了氢气,氧分子聚集成了氧气。可见在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这个化学变化中,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师:分子原子有什么性质呢?第三组石静同学回答: 生:不断运动的,有一定的间隔,很小。 师:很好,重点把握很好。 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第四组王加深同学回答: 生:联系,分子由原子构成。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是最小粒子。 师:好,大家做的都不错,请同学们看投影: 分离构成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原子、分子、离子知识点总结

原子、分子、离子 知识点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核外高速运动的电子是按能量由低到高,离核由近至远的顺序分层排布的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况: 电子层数:一二三四五六七…… 电子能量:逐渐升高 离核距离:逐渐增大 2、原子结构示意图: 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元素周期表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①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电子层数=周期数 ②同一族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主族数 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元素性质金属元素一般<4 易失活泼 非金属元素一般≥4 易得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8或2(He)稳定稳定 ②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的结构称为稳定结构。 说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He最外层电子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Ne均为稳定结构) 知识点2:离子的形成 1、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原子团:常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的原子集团) 2、分类: (1)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原子失电子) (2)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原子得电子) 3、离子的表示方法: (1)离子符号:(离子符号歪戴帽,先写数字后写号)Na+、Cl-、O2-、2Mg2+ Mg2+——表示镁离子(一个镁离子) 2Mg2+:小2表示每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大2表示两个镁离子 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离子(或一个离子) 离子符号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系数)表示离子的个数; (2)离子结构示意图:(特点:最外层稳定结构) 阳离子:质子数>电子数 阴离子:质子数<电子数 ①金属元素的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失去m个电子就带m个单位正电荷,表 Al. 示为R m+. 如铝原子Al→铝离子 3

分子原子粒子的关系

1 、分子、原子都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2、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3?、分子、原子的区别: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为原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4?、分子、原子、离子的相似点①质量和体积很小②都在不停地运动③都有一定的间隔 5、分子原子的联系: 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可以破裂成原子,原子可以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6、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论"论种类“不论”个数”.元素和原子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元素原子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7、元素属于宏观概念,用于描述宏观物质的组成.如水(H2O)这种物质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原子是客观存在的微观粒子,属微观概念,它用于微观粒子分子的构成.如水分子水分子是由氢和氧两种原子构成的. ?总之:提到物质-----答元素------几种什么元素-------组成的. 提到分子-----一定答原子-------种或个--------构成 8、分子、原子、离子的联系: 概念元素原子 区别①元素是宏观概念,用于从从 宏观角度说明物质的组成;② 元素只有种类不同,没有数量 多少的念义(不讲个数);①原子是微观粒子,用于说 明物质的微观结构;②原子有数量多少的含义(既讲种类,也讲个数); 水由组成,水分子由构成。 (2)以下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A、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B、水分子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水由水分子构成; D、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元子构成; 10、练习: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这些粒子中:?(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2)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有: (3)显示电中性的粒子有: (4)带正电荷的的粒子有: ?(5)带负电荷的粒子有: (6)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是: (7)在同一种原子里数目一定相等是粒子是: (8)在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答案:1、分子、原子2、分子、原子3、分子、原子4、质子、原子核、5、电子6、原子核?7、质子、电子8、分子 1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和核外构成,原子核是由和构成。 12.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惟一粒子 B.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D.分子的大小及质量都比原子大 13、数字的意义: ①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几个某原子。如2H中的“2”表示2个氢原子。?②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几 个某分子。如2H O中的“2”表示2个水分子。 2 中的“2”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 ③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表示一个某分子或离子中有几个某原子。如CO 2 子中有2个氧原子。?④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某离子中带几个单位的正或负电荷。如Fe3+中的“3”表示1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⑤元素符号正上方数字表示某元素的化合价。如Fe 表示铁元素的化合价是+3。 14、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二个钾原子________,②、2个铜原子,③氦气____ ④两个氮分子___;⑤八个氧分 子________;⑥3个氢分子,⑦2个铵根离子;⑧3个硫酸根离子;⑨4个氢氧根离子;⑩3个铝离子,⑾3个铁离子,⑿3个亚铁离子,⒀写出氯化铁的化学式并标出该化合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⒁磷的五价氧化物;⒂氧化铜中铜为+2价,⒃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二价. 15、写出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涵义: ①2M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Mg2+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④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3Fe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子分子离子元素的区别

原子分子离子元素的区别 原子:指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元素:指拥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分子:是保持物体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离子:是指原子由于自身或外界的作用而失去或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使其达到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或2个的稳定结构。这一过程称为电离。电离过程所需或放出的能量称为电离能 具体的理解如下: 一、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这一概念有三层含义: 1. 原子也是一种微观上的粒子。 2.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不同的原子组合成分子。 3. 原子由更小的微粒:中子、质子、电子组成。 二、元素 “同一类原子的总称称为元素”,这一概念的理解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元素是一个宏观的概念,与分子、原子不同,它只论种类,不论个数,没有数量意义。 2. 核电荷数或质子数是划分元素种类的唯一标准,也即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相同的原子或离子或同位素都是同一类元素,如氢原子H、氢离子H+、重氢原子H都是氢元素。 3. 同种类的元素可以有不同的存在状态,单质中的元素称为游离态,一般游离态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与化合态不同。 三、分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最小微粒”,这一概念包含三层含义: 1. 分子是一种微观粒子,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多种(如原子、离子、质子等),分子只是其中的一种。 2. 分子不是最小的微粒,只是在“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这一点上讲它是一种最小的微粒,相同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3. 分子是由更小的微粒:原子构成的。

“其实分子、原子、元素之间还是有很密切的联系的,从下面这个图可以大致看出来: 一、原子、分子、元素之间的联系 说明:(1)原子构成分子;(2)分子构成物质,如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二氧化碳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二氧化碳;(3)原子可直接构成物质,如铁原子构成铁,氦气由氦原子构成;(4)(5)同类的原子总称为元素,而元素又组成物质。 二、运用分子、原子、元素概念进行描述时应注意的问题 1. 直接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以二氧化碳为例)可以说: (1)二氧化碳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元素不讲个数) (2)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宏观物质不讲个数) (3)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前后一致都不讲个数) (4)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都讲个数) 2. 直接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如铁)可以说: (1)铁由铁元素组成(元素为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2)铁由铁原子构成(铁物质是宏观概念,不讲个数)

元素原子分子区别和联系

元素原子分子区别和联 系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元素、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元素组成物质 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同类原子总称构成构成 构成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原子分子 16.粒子:如原子、离子、分子、电子、质子等,它们都是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可表示个数。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 非金属单质、非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共价化合物由分子构成,化合物中既有金属元素又有 非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 17.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由原子构成, 例: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18.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注意: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的的构成:原子由核外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 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在不显电性的粒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注意: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原子只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普通氢原子核中只有质子无中子,氢原子的原子核就是一个质子。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更小的粒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 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和原子的质量都不变。 19.原子团: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构成,在化学反应中通常以整体参加反应的原子集团 常见的原子团:SO42- CO32- NO3- OH- MnO4- MnO42- ClO3- PO43- HCO3- NH4+ 碳酸氢根(HCO3-)硫酸氢根(HSO4-)磷酸氢根(HPO42-)磷酸二氢根(H2PO4-) 注意:原子团只是化合物中的一部分,不能脱离物质单独存在,因此含原子团的物质必定有 三种或三种以上元素,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含原子团。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为更小的粒子原子。20.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带正电的离子叫阳离子;带负电的离子叫阴离子。 离子里: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带电量 离子符号的写法:离子的电荷数标在右上角,电荷的数值等于它对应的化合价 阳离子:Na+ Mg2+ Al3+、H+ NH4+、Fe2+ Fe3+ Ca2+ 阴离子:O2-、OH- S2-、 F- Cl- SO4 2- CO32- NO3- MnO4- PO43- MnO42- ClO3- 21.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核外电子按能量由低到高从里往外排,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 第二、三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按顺序背诵:质子数从1~18的元素符号和名称: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 22.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是8(只有一层的为2)的结构。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易失去最外层所有电子,成为阳离子;(通常是金属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时,易得到电子使最外层电子数变为8,成为阴离子(通常是非金属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与化合价的关系:(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最外层电子数就是元素的化合价(正价); 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时,最外层电子数-8=元素的化合价

中考复习:构成物质的几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导学案

【知识网络】 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分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特征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构构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成成概念: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特征:同分子的特征相似 物质原子质子(带正电) 构成原子核(带正电) 结构中子(不带电) 构核外电子(带负电) 成 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阳离子 离子分类阴离子 【考点梳理】 考点一、分子 1.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2.分子基本性质: (1)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2)质量和体积都很小。1个水分子的质量大约是3×10-26kg,一滴水(约0.05 g)中约有1.7×1021个水分子。 (3)分子间有间隙,且不断运动,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用此性质可解释一些物理现象,如热胀冷缩、分子扩散、蒸发等。 (4)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如氢分子能与氧分子反应,而水分子不能与氧分子反应。 【要点诠释】 用分子理论解释物理、化学现象: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如水加热变成水蒸气,水分子本身没变; 通电氢气+氧气,在此反应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如水???→ 中,水分子变成了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 2.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是由同—结构的微粒构成。如:纯水是由水分子(H2O)构成。

混合物是由不同结构的微粒构成。如:空气由氮分子、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稀有气体分子和其他的微粒构成。 考点二、原子 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即原子是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的粒子。 2.原子的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H除外)。 3.原子的不可分性和可分性: (1)不可分性: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会改变,所以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2)可分性:在核反应中,原子核发生改变。从核反应和其他实验人们可推断出原子的结构。 【要点诠释】 1.记住两个等量关系: (1)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核内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 (2)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2.对于原子,有:①同种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不同种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②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③原子核所带正电荷的电量与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的电量相等且电性相反,原子不显电性。④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的体积主要由核外电子运动的范围决定。 考点三、核外电子排布 1.电子层: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有的电子能量较低,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有的电子能量较高,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为了形象说明,通常用电子层表示。 2.核外电子分层排布: (1)核外电子在不同的电子层内分层运动叫做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2)现在发现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1层,最多有7层,它们按离核的远近分别用K L M N O P Q 表示,第1层离核最近。 1 2 3 4 5 6 7 3.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表示出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情况。 以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例: 【要点诠释】 1.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各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电子层序数的平方的2倍,即2n2(n表示电子层序数)。 (2)最外层最多不能超过8个(只有l层的不能超过2个)电子。 2.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

2020年中考化学人教版专题复习:分子、原子、离子

2020年中考化学人教版专题复习:分子、原子、离子 考点必读 1.理解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了解微粒的基本性质,能用微粒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2.知道原子的构成,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关系和含义;知道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 知识梳理 考点一、分子1.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性质”是指化学性质。分子有什么化学性质,由这种分子聚集成的物质就有什么化学性质。如一氧化碳分子能与氧分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分子,所以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因为物质的物理性质是由分子的聚集状态决定的,单个分子不能表现物质的物理性质。如水分子间距离很小时水呈液态,水分子间的距离较大时水呈气态,水分子规则排列,不能自由移动时水呈固态(冰)。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有些物质直接由原子或原子团构成。 2.分子基本性质: (1)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2)质量和体积都很小。1个水分子的质量大约是3×10-26kg,一滴水(约0.05 g)中约有1.7×1021个水分子。 (3)分子间有间隙,且不断运动,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用此性质可解释一些物理现象,如热胀冷缩、分子扩散、蒸发等。 (4)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如氢分子能与氧分子反应,而水分子不能与氧分子反应。 【要点诠释】 用分子理论解释物理、化学现象: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如水加热变成水蒸气,水分子本身没变;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如水通电氢气+氧气,在此反应中,水分子变成了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 ???→ 2.纯净物和混合物:

0分子、原子、离子知识点汇总

知识点一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例如少数非金属单质(金刚石、石墨等);金属单质(如铁、汞等);稀有气体等。 (2)原子也不断地运动着;原子虽很小但也有一定质量。1803年道尔顿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 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2)“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 最小。 分子的性质: (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一般说来,气体分子间隔距离较大,液 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知识点二 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原子不带电。 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但并不是所

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于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中存在带电粒子,为什么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是由带正电的 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知识点三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于化学反应中可再分,构成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化学反应前后并没有变成其它原子。 相似点: (1)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2)质量、体积都非常小,彼此间均有一定间隔,处于永恒的 运动中; (3)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不同; (4)都具有种类和数量的含义。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规律: 第一层不超过2个,第二层不超过8个;最外层不超过8个。

初中化学分子、原子、离子6大类型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一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例如少数非金属单质(金刚石、石墨等)、金属单质(如铁、汞等)、稀有气体等。 (2)原子也不断地运动着;原子虽很小但也有一定质量。对于原子的认识远在公元前5世纪提出了有关“原子”的观念。但没有科学实验作依据,直到19世纪初,化学家道尔顿根据实验事实和严格的逻辑推导,在1803年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因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都是宏观现象,是该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后所表现的属性,并不是单个分子所能保持的。 (2)“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分子的性质 (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如阳光下湿衣物干得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一般说来,气体的分子之间间隔距离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气体比液体和固体容易压缩,不同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二者的原体积之和,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我们

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若口渴了,可以喝水解渴,同时吃几块冰块也可以解渴,这就说明:水和冰都具有相同的性质,因为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是相同的。 知识点二 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原子不带电。) 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于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Q:原子中存在带电的粒子,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A: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知识点三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于化学反应中可再分,构成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化学反应前后并没有变成

元素 原子 分子区别和联系

元素、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元素组成物质 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同类原子总称构成构成 构成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原子分子 16.粒子:如原子、离子、分子、电子、质子等,它们都是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可表示个数。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 非金属单质、非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共价化合物由分子构成,化合物中既有金属元素又有 非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 17.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由原子构成, 例: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18.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注意: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的的构成:原子由核外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 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在不显电性的粒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注意: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原子只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普通氢原子核中只有质子无中子,氢原子的原子核就是一个质子。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更小的粒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 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和原子的质量都不变。 19.原子团: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构成,在化学反应中通常以整体参加反应的原子集团 常见的原子团:SO42- CO32- NO3- OH- MnO4- MnO42- ClO3- PO43- HCO3- NH4+碳酸氢根(HCO3-)硫酸氢根(HSO4-)磷酸氢根(HPO42-)磷酸二氢根(H2PO4-) 注意:原子团只是化合物中的一部分,不能脱离物质单独存在,因此含原子团的物质必定有 三种或三种以上元素,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含原子团。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为更小的粒子原子。20.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带正电的离子叫阳离子;带负电的离子叫阴离子。 离子里: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带电量 离子符号的写法:离子的电荷数标在右上角,电荷的数值等于它对应的化合价 阳离子:Na+ Mg2+ Al3+、H+ NH4+、Fe2+ Fe3+ Ca2+ 阴离子:O2-、OH- S2-、 F- Cl- SO4 2- CO32- NO3- MnO4- PO43- MnO42- ClO3- 21.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核外电子按能量由低到高从里往外排,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 第二、三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按顺序背诵:质子数从1~18的元素符号和名称: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 22.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是8(只有一层的为2)的结构。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易失去最外层所有电子,成为阳离子;(通常是金属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时,易得到电子使最外层电子数变为8,成为阴离子(通常是非金属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与化合价的关系:(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练习]分子原子离子复习教案和说课稿

[练习]分子原子离子复习教案和说课稿《分子、原子、离子》复习课教案 寨岗中学黄德锋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巩固分子、原子、离子的知识,建立微观粒子之间的联系,对微观世界有一个初步认识,并能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2、通过习题训练,巩固学生的原有知识,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逐步提高学生解题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能熟练运用分子、原子、离子的知识解决问题教学难点: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问题。 教学过程, (一)前置作业 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去解答问题,并在解题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掌握知识的不足与运用知识的缺陷,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有的放矢的复习,提高学生复习课堂听课的效率。 ,二,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温室效应怎么造成的呢,二氧化碳气体由什么构成的,那么构成物质的粒子还有什么呢, (三) 知识回顾,直击考点 一、分子与原子

1、提出问题,你怎么认识分子、原子的,分子、原子有什么性质,分子、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2、分子原子的比较 3、习题巩固。 二、原子的构成 1、引入,“原子是一种不能再分的粒子”这种说法正确吗, 2、提出问题,原子由什么构成的呢,原子核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用图表归纳梳理,原子的内部结构。 3、认识原子结构图。提问:1、各部分都代表什么,2、有哪些规律, 三、离子的形成 提出问题, 1、为了达到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会有什么变化呢, 2、如何区分阴阳离子结构示意图呢,并记忆常见离子符号。 3、化学符号中数字的含义。 4、原子与离子的区别。 四、物质与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之间的关系 1、归纳梳理物质与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 直接构成 聚集结合由原子直接构成: 原子分子物分解由分子构成如: 静电作用得失电子质由离子构成:如: 离子 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元具有相同核电荷数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素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 2、习题巩固。 五、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

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物质

求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物质2006-9-21 01:54 求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物质 1.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分子晶体 分子晶体:通过分子间作用力互相结合形成的晶体。如:所有的非金属 氢化物,大多数的非金属氧化物,绝大多数的共价化合物,少数盐(如AlCl3)。 例如:H2(氢气),N2(氮气),O2(氧气)CO2(二氧化 碳),H2S(硫化氢),HCl(氯化氢),HN3(氨气)SO2(二氧化 硫),H2O(水), CS2(二硫化碳), HCN(氢氰酸),HF(氟 化氢), CO(一氧化碳), HBr(溴化氢),HI(碘化氢),还有无 数种有机物:CH4(甲烷),C2H6(乙烷),C6H6(苯), C2H5OH(乙醇、酒精),CH3COOH(乙酸、醋酸), CH3CHO(乙醛)等等等等 2.直接原子构成的物质有三种:1是稀有气体: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氡(Rn) 2是原子晶体,有金刚石(C),二氧 化硅(SiO2),碳化硅(SiC),硅单质(Si),还有晶体硼(B),氮化 硅(Si3N4),氮化碳(C3N4) 3是金属单质,它们是由金属原子组成的,铅(Pb),镉(Cd),汞(Hg),Cu(铜),Na(钠), K(钾),Ca(钙), Mg(镁),Rb(铷),Cs(铯),Fe(铁),Zn(锌),Ag(银),Au(金),Mn(锰) 3.离子构成的物质是离子晶体 强碱NaOH(氢氧化钠)、KOH(氢氧化钾)、活泼金属氧化物 Na2O(氧化钠)、MgO(氧化镁)、Na2O2(过氧化钠), CuSO4(硫酸铜),NaCl(氯化钠),Na2CO3(碳酸钠)、大多数盐类(BeCl2、AlCl3、Pb(Ac)2等除外)。 关于离子晶体的详细资料: http://61.161.125.16/wjm/hxjxzyk/jiaoan/g31jtjg.htm192006-9-21 01:54

分子原子离子及结构示意图的知识与习题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达标自查 1.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分子的质量发生变化 C.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D.分子的形状发生变化 2.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的质量大,原子的质量小 C.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原子则要先构成分子后再构成物质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则不能再分 3.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的是()。 A.铁矿石磨成粉末 B.碘受热升华 C.加热水有水蒸气生成 D.加热氧气汞生成汞和氧气 4.构成二氧化碳气体的分子与构成液态二氧化碳的分子具有()。 A.相同的质量 B.不同的质量 C.相同的化学性质 D.不同的化学性质 5.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酒精的挥发是由于酒精分子不断的运动而扩散到空气里去的缘故 B.相同体积的冰和水含有相同数目的水分子 C.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氧气分子和高锰酸钾分解得到的氧气分子性质相同 体积的水与1体积的无水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 6.在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保持不变的粒子是和,生成的新粒子是和。该实验证明,在化学反应中 可再分,而则不能再分。 7.盛酒精、汽油的瓶子为什么要塞紧瓶塞 能力提高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改变,但分子的数目不变 B.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C.分子能构成物质,有些原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 D.氧气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9.由分子参加的化学反应,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种类 B.分子数目 C.原子种类 D.原子数目 10.运用分子的观点解释: (1)为什么人们常把湿衣服晾在太阳晒着的地方

分子原子离子及元素的关系

分子原子离子及元素的 关系 CKBOOD was revised in the early morning of December 17, 2020.

分子和原子的联系与区别 元素原子的结构特征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离子与原子的比较

分子、原子和离子的比较 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分子、原子及元素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水 B.液氧 C.氧化汞 D.二氧化碳 2、下列关于水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 B.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3、新装修的房屋常有一股异味,利用分子的性质解释该现象,最合理的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的体积很小 4、“墙脚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隙 D.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 5、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核

6、居里夫人在1898年从几吨含铀的废料中提炼出镭。镭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8,相对原子质量为226,下列说法关于镭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质子数为88 B.中子数为88 C.电子数为88 D.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226 7、某营养品说明书上标明:每片含钙200mg、铁4mg、锌5mg,这里所标示的钙、铁、锌是指() A.原子 B.元素 C.分子 D.离子 8、下列能决定元素元素化学性质的是() A.电子数 B.中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 质子数 . 9、2005年10月12日,我国载有两名航天员的“神舟6号”飞船在长征2号F捆绑式大推力火箭的运载下,进入太空。火箭的燃料是偏二甲肼(化学式为C2H8N2),下列关于偏二甲肼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2个碳元素、4个氢分子以及1个氮分子组成 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C.由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 D.组成元素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 4:1 10、关于氧气和铁的构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氧元素和铁元素构成 B.由氧分子和铁原子构成 C.由氧原子和铁原子构成 D.由氧分子和铁分子构成 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 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 12.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水、二氧化碳 B.氧气、铝 C.铜、食盐 D.氢气、氦气 13、一定量的单质某气体其体积随压强和温度的变化的原因是()

分子的立体构型(高考总复习 )

分子的立体构型 写出下列物质分子的电子式和结构式,并根据键角确定其分子构型: 分子类型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键角分子立体构型 三原子分子 CO2O==C==O180°直线形 H2O105°V形 四原子分子 CH2O约120°平面三角形 NH3107°三角锥形 五原子分子CH4109°28′正四面体形 (1) 分子类型键角立体构型实例 AB2 180°直线形CO2、BeCl2、CS2 <180°V形H2O、H2S AB3 120°平面三角形BF3、BCl3 <120°三角锥形NH3、H3O+、PH3 AB4109°28′正四面体形CH4、NH+4、CCl4 (2)典型有机物分子的立体结构:C2H4、苯(C6H6)、CH2==CH—CH==CH2(1,3-丁二烯)、CH2==CH—C≡CH(乙烯基乙炔)等都是平面形分子;C2H2为直线形分子。 例1(2017·衡水中学高二调考)下列有关键角与分子立体构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键角为180°的分子,立体构型是直线形 B.键角为120°的分子,立体构型是平面三角形 C.键角为60°的分子,立体构型可能是正四面体形 D.键角为90°~109°28′之间的分子,立体构型可能是V形 【考点】常见分子的立体构型 【题点】键角与分子立体构型的关系 答案B 解析键角为180°的分子,立体构型是直线形,例如CO2分子是直线形分子,A正确;苯分

子的键角为120°,但其立体构型是平面正六边形,B错误;白磷分子的键角为60°,立体构 型为正四面体形,C正确;水分子的键角为105°,立体构型为V 形,D正确。 例2下列各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A.CH4、CS2、BF3 B.CO2、H2O、NH3 C.C2H4、C2H2、C6H6 https://www.360docs.net/doc/c9199420.html,l4、BeCl2、PH3 【考点】常见分子的立体构型 【题点】常见分子立体构型的综合判断 答案C 解析题中的CH4和CCl4为正四面体形分子,NH3和PH3为三角锥形分子,这几种分子的所有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CS2、CO2、C2H2和BeCl2为直线形分子,C2H4为平面形分子,C6H6为平面正六边形分子,这些分子都是平面形结构。故选C项。 1.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分子中的价层电子对包括σ键电子对和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由于价层电子对相互排斥的作用,尽可能趋向彼此远离。 2.价层电子对的计算 (1)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σ键电子对数+孤电子对数。 (2)σ键电子对数的计算 由分子式确定,即中心原子形成几个σ键,就有几对σ键电子对。如H2O分子中,O有2对σ键电子对。NH3分子中,N有3对σ键电子对。 (3)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的计算 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1 2(a-xb) ①a表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 对主族元素:a=最外层电子数; 对于阳离子:a=价电子数-离子电荷数; 对于阴离子:a=价电子数+离子电荷数。 ②x表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 ③b表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氢为1,其他原子=8-该原子的价电子数。 实例σ键电 子对数 孤电子 对数 价层电 子对数 电子对的排 列方式 VSEPR模型 分子的立体 构型 BeCl2、CO2202直线形直线形 BF3、BCl330 3平面三角形 平面三角形SO221V形

九年级化学 分子、原子及离子 习题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分子、原子及离子习题及答案 1.20世纪20年代,就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4个氧原子组成的氧分子(O 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O 4 是一种新型的氧气 B.一个O 4分子中含有2个O 2 分子 C.O 4和O 2 的性质完全相同 D.O 4和O 2 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 2.图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方框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3.下列对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都是带电荷的粒子 B.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C.都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都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B.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一种原子 C.具有稳定结构的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D.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相同 5.质子数相同,而核外电子数不同的两种粒子是()

A.两种不同的元素 B.两种性质相同的粒子 C.一种是阳离子,另一种是阴离子 D.同一种元素或性质不同的两种粒子 6.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下列各级粒子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 A.NO和O2 B.CO和N2 C.SO2和CO2 D.PO43-和SO42- 7.M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a,它的阳离子M n+与N元素的阴离子N m-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N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 A.m+n+a B.m+n-a C.a-n-m D.a+m-n 8.三种元素的粒子X m-、Y n+、Z p+都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已知n>p,则它们的核内质子数(依次用X、Y、Z表示)关系为( ) A.X=Y=Z B.Y>Z>X C.X>Z>Y D.Z=Y>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