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考点总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考点总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考点总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考点总结

一、中国模式是否存在?其背景和特征是什么?国内外对中国模式的基本观点。

答:

1、关于是否存在这个模式,国内外的观点如下

肯定方:国外不少学者认为中国模式是存在的,并对中国模式的特征作出各自的分析。主要的观点有:(1)具有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试验,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以及循序渐进、积聚能量和具有不对称的工具等特点(2)在经济困难时期,中国的指挥和控制体系实际上比其他市场化经济体系更有效。(3)中国经济之所以创造天朝帝国的奇迹,就是由于中共的政治统治及其干部培养制度;中国高效发展的秘诀并不是“计划经济”模式,而在于中共和政府在西方大资本家面前牢牢掌握自主权,包括制度优势在内的中国模式已经成为中国信心的有力支撑”。 在外国学者关于中国模式讨论的基础上,中国学者提出了“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中国道路”和“中国案例”等说法。

否定方:国内学者大多数认为,由于现实条件制约,中国模式还是没有形成。模式达到的效果是让别人来效仿,作为一个“模式”起码要稳定,它是一个稳定的形态,不是捉摸不定的、随心所欲的,那不能算一个模式。

其他观点:认为中国确实存在自己的独特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中国模式”是客观存在的,但是现阶段不宜提“中国模式”。 因为中国的体制尚未定型,还需要继续探索。现在提“中国模式”有定型之嫌,容易引起盲目乐观,会转移改革方向。把中国特色的发展经验和发展道路,称为“中国经验”、“中国道路”,比提“中国模式”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实际,也给未来“中国经验”、“中国道路”有可能上升

为“中国模式”留下余地和空间。

2、产生的背景

(1)从国际方面来讲,一是为了摆脱“苏联模式”,应对世界金融危

机,二是“华盛顿共识”的失败和“北京共识”的产生。

(2)从国内方面讲:

文化大革命导致经济后退,中国必须找到新的发展模式来摆脱困境

认为组织的城市化进程,在改革开放后形成了快速的补课效应

从计划经济时代转入市场经济时代,新的经济形态对发展模式提出要求邓小平理论对社会主义和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解释

3、中国模式的特征

(1)政府和市场的有机结合。在经济方面体现为国家的宏观调控,从宏观上看,中国政府在集中和分配全国性财力、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引导社会投资方向以及政府对经济规模与速度的掌控等方面具有很强的调控能力和优势。

(2)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中国拥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中国政府在政治动员、力量整合、社会推进等方面所具有的强大力量,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与之相比的。

(3)充满活力的混合经济形态。中国经济是“国”与“民”相互支撑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对银行的有效控制、核心资产的拥有和关键行业的控制,对迅速救市和促使经济复苏有着较强的应对能力,并在主导国民经济发展大方向、集中有限资源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工程、解决社会需求和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优势。

二、中国模式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伪命题,正确吗?理由及如何理解。

答:

所谓“中国模式”,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种认识误导,或者说是一个悖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与要求的伪命题。其理由如下:

1、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所建设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尽管改革开放过去了30年,但是基本的国情、国际地位以及物质文化落后的现实是没有变的,不会存在模式一样的东西。

2、“模式”具有凝固性和可复制性,显然正在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不具备也不应该具备这两种特征

3、在国际共运史上,由于“苏联模式”的提出并对外输出与复制,给各国社会主义带来了深重影响乃至灾难,这个教训值得永远汲取。

4、国内外一些人炒作“中国模式”有着不良的目的,渲染“中国威胁论”等不符合事实的言论

综上所述,仍然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刚刚解决温饱走向富裕、前进道路上尚面临着严峻挑战众多矛盾和巨大风险的中国,没有形成所谓的“中国模式”,更没有必要迷恋所谓的“中国模式”。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概括6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成就与经验显得更为明确并严谨科学。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存在的特征及其存在的问题。答:

1、特征:

(1)市场经济的共性特征

市场经济的一般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资源配置市场化、微观决策自主化、宏观调控间接化、经济运行法制化、市场体系(城乡、国内国际)完善化、社会保障制度化等。这些共性是市场经济具有的一般特征和要求。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个性特征:

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实质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分配。

宏观调控上,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使社会主义的优势与市场经济的优势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2、问题:

(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弱。

产业结构不合理是转变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矛盾。

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任务艰巨。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限制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具体表现发展不平衡,主要包括

城乡发展差距较大。

区域发展差距明显。

城乡、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也较大。

同经济发展相比,社会事业等发展相对滞后。

四、如何看待中国的平富差距问题及如何解决

答:

1、关于如何看待:

(1)我国在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逐渐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贫富差距问题。分配领域存在的这个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既不能夸大,更不能掉以轻心。

(2)贫富差距的出现,是市场化改革与体制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存在多种所有制和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客观上存在着产生两极分化的可能性。

2、如何解决:

(1)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兼顾效率和公平以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2)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中等

收入者比例,提高低收入者水平。

五、关于“中国威胁论”是否存在。

答:

这显然是无端的猜疑,是不成立的

1、反对霸权主义已经写进了中国宪法,也写进了中国共产党党章,昭然于中国和世界。

2、历史上看,中国没有扩张称霸的历史和文化。我们有几千年

以“仁”和“和”为核心的政治文化传统,崇尚“和为贵”、“亲仁善邻”、“协和万邦”。

3、现实地看,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一国的振兴完全可以通过平等有序、互利互惠的国际竞争与合作实现,不需要也不可能再走挑战国际秩序或挑战别国的老路。

4、从我们的根本政策看,不当头、不称霸、不争霸,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和战略选择。

5、至于说中国要取代美国、称霸世界,那更是“神话”。(政治上:中国特色;经济上:谋求共同发展; 军事上,我们不搞军备竞赛)

6、我们自己不谋求霸权,也不会同其他国家在地区争夺霸权,搞什么共同霸权

六、有人认为,中国政府从未承诺放弃以武力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中国军费也在逐渐增加,国防预算透明度低,这与其宣示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不是相互矛盾?

答:

这与其宣示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不矛盾的。这里涉及两个问题:国家核心利益和国防建设。

1、任何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都不可能以牺牲国家重要利益特别是核心利益为代价。有三个方面:一是中国的国体、政体和政治稳定,即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是中国的主权安

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三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2、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事关中国的核心利益,涉及13亿中国人民和全体中华儿女的根本利益和民族感情。在台湾问题上,我们奉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不放弃使用武力,这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而主要针对外国势力侵占台湾以及少

数“台独”分裂势力。

3、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加强国防建设的目的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卫我们的和平建设,而不是出于军备竞赛需要,不是为了争夺霸权,不是追求对外扩张。

4、至于所谓透明度,世界上军事绝对透明的国家并不存在。相反,几十年来中国的军事透明度却在不断提高,特别是我们的战略意图比许多国家特别是主要大国都要透明。

5、几十年来中国一贯坚持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体现了中国的发展是和平发展。

6、中国恪守“和谐世界”理念。

七、市场经济体制的五个基本点

答:

1、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化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2、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3、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4、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先

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五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环节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八、为什么说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答:

1、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

2、通过竞争,促进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加速市场化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3、外资企业的进入不仅会带来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还会带来一些与社会化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方式和资本组织形式,可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

九、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答:

1、“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在20世纪内,分两步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构想,到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逐步形成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

2、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战略。

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

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

3、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的目的是缩小我国的东西部差距,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4、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

5、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实现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6、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解决好“三农”问题,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十、国有企业深化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答:

1、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表现为不少国有企业还没有进行公司制改革,没有建立董事会。

2、经营者的市场化配置尚未实现。表现为选拔任用企业负责人的方式和渠道单一,管理办法、选拔评价企业负责人的方法和标准不完善,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也未形成。

3、国有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尚未到位,平均主义、大锅饭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4、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不合理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在一些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竞争比较激烈的加工工业和一般性服务行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营业收入仍然保持着相当份额。

十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面临的问题(民营企业的发展面临的问题)。

答:

1、对非公有制经济仍存在“所有制歧视”。 长期以来,姓“资”姓“社”的问题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在人们头脑中的影响还根深

蒂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所有制歧视”,造成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环境障碍。

2、非公有资本市场准入仍然存在歧视性政策和“玻璃门”现象。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发展遇到的最大外部环境问题仍是市场准入问题,比较突出的是以资本实力、技术水平和从业资历等各种理由抬高行业准入门槛,使得民营企业实际上进不去。

3、资金等生产要素的资源配置存在不公平现象。由于信用担保体系尚未形成,非公有制企业很难获得金融机构的间接融资,而股票、公司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门槛过高,手续繁杂,耗时过长。

4、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未能满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许多还停留在宏观层面,存在“重国企轻民营”、“重大轻小”、“重外轻内”等现象。

5、非公有制经济的自身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营经济的整体实力还较弱。二是个体、私营经济违法现象比较严重。三是违规、违反市场秩序的现象较为普遍。四是民营企业经营带来的资源浪费加大、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比较突出

十二、经济体制改革的六个方向。

答:

1、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真正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2、调动各种经济成分的发展积极性,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3、提高政府宏观调控水平,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

4、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5、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权益

6、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

各方的作用

十三、如何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答:

1、必须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要进一步理顺市场价格体系,推动要素价格改革。

3、要加快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市场秩序管理,完善市场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维护市场有效运行。

4、要不断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市场形成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流通体制,降低流通成本

5、要加强市场主体信用建设,倡导和促进公平竞争,打击不公平竞争和恶性竞争,维护市场竞争秩序。

十四、如何调动各种经济成分的发展积极性,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答:

1、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同时要创新体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市场活力。

2、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公司制度,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

3、进一步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给予民间资本真正的国民待遇,引导民间资本流向社会急需的领域。

4、完善相关财税体系,发挥财政及税收的资源配置功能,激发企业活力。

5、不断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完善出口和进口政策

十五、如何进一步提高政府宏观调控水平,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答:

1、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以建立服务型、廉洁型政府为目标,精简政府机构,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效能。

2、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大部制改革,推进政府向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创造良好发展环境转变。

3、要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建立智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4、要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5、要严格控制行政支出,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高“三公”透明度。切实改善行政作风,密切联系群众。

十六、如何进一步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答:

1、必须通过社会体制改革创新,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使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业活动蓬勃开展。

2、促进稳定发展、创新发展,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和实践的主体地位,释放社会的创新潜力,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3、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创新,充分调动企业作为创新先锋的创新积极性,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4、应在财政、金融、税收、制度等方面加大对创新的支持力度,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集中,努力将全社会的创新智慧和力量汇集到创新发展上来,增强社会发展活力的持续性。

十七、如何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权益?

答:

1、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党立党为

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

2、政府应当成为正名分、行仁义、尊道德的表率,维护公平正义需要创新观念,树立正确的、具有前瞻性的治国理念。

3、公平正义以经济平等为根基,一个贫富悬殊的社会不可能让民众信服它是公平的社会。

十八、如何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答:

1、要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增强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理想信念的坚定性,完善党内制度体系特别是民主集中制,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2、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新问题,党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和水平,既总揽全局又重点突出,做到张弛有度、收放自如。

3、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切实转变固有僵化的观念,坚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4、发扬党内民主,实现政策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

5、创新体制机制,从严治党,加大打击腐败力度。打击腐败杜绝口号化、运动化、形式化,从制度出发根本上解决反腐问题。

6、完善监督奖惩机制,改革政绩考核体系,推行党务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7、不断深化党的作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引向深入,长期坚持力求取得实效,逐步形成自觉坚持实践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

十九、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四大根源。

答:

1、环境问题产生的认识论根源

表现在人类共享问题上,就是由自然控制论、环境决定论到人类中心主义论;表现在人与社会发展关系问题上,就是一种机械的发展观。

2、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

一方面,企业大多只顾追求利润而对环保问题毫不关心、置之度外,甚至为追求高额利润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另一方面,各级地方政府作为一级利益主体,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往往采取行政手段,实施地方保护

3、环境问题产生的制度根源

由于环境质量标准先于环境法律形成,并独立于环境法规体系而按环境质量标准体系运行,在构建国家环境管理战略和法规体系时,没有整体认清环境质量标准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4、环境问题产生的科技根源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今天我们面临的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正是在功利主义发展观下,科技异化的结果。

二十、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消极影响(每点展开)

答:

1、生态环境问题制约经济的持续发展

2、生态环境问题影响社会稳定

3、生态环境问题引发国际压力

二十一、如何准确理解“两型社会”的科学内涵?

答:

1.资源节约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基础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模式。

2、环境友好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关键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以对生态环境无害的方式进行,必须寻找不破坏生态平衡,不污染环境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的路径。

3、资源与环境的协调统一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实质

“两型社会”建设的实质就是要实现一种社会经济发展一体化、城乡发展一体化、资源最大限度节约利用和环境最大限度的给予有效保障的社会运行体系。

二十二、发展循环经济应该遵循的基本思路。

答:

1、把发展循环经济贯通于企业、区域、产业、社会等各个层面。

2、把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与企业的主体作用与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有机结合起来。

3、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和保障。

二十三、培育和壮大循环经济的政策举措。

答:

1、健全完善循环经济政策法规。

2、加快构建高效、节约、环保的现代产业体系。

3、进一步推进重点领域、重点环节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

4、进一步鼓励和支持开展循环经济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鼓励开展循环经济宣传、教育、科学知识普及和国际合作,提高循环经济技术支撑能力和创新能力。

5、进一步完善相关激励措施。

6、营造全社会支持参与资源节约、循环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十四、建设“两型”、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六个工作重点。

答:

1.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2.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4.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5.促进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6.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二十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何处?

答:

1、政治上,强调社会主义民主与依法治国。

2、经济上,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把社会主义基

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相结合,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文化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前提下保证文化多样性发展的体制。

4、对外关系上,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二十六、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答: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体现了我们党的执政纲领和我国人民的追求意愿。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路径,体现了我们党的执政目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指明了实践途径。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体现了我们党的思想灵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体现了我们党执政方略和执政手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十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价值。

答: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对当代后发型国家如何走向现代化,具有巨大的道路

引领价值。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当代如何焕发马克思主义生命力,具有巨大的理论创新价值。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对如何发挥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和推动力,具有巨大的制度建构价值。

二十八、南海问题(菲律宾黄岩岛问题)专题

1、南海(黄岩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海(领土),中国对南海(黄岩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2中国政府维护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土主权的意志和决心是坚定不移的。

3、由于双方主张不同,两国在此问题上存在争议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中方在对外关系上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我们一向主张通过谈判解决双方在南海(黄岩岛)问题上存在的主权争议。

双方可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通过和平谈判协调分歧、达成共识、解决争端。

二十九、中日关系专题

1、中日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主要包括:

(1)日本对过去侵华战争的认识问题

(2)日台关系问题

(3)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

中国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这些岛屿拥

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中国政府维护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土主权的意志 和决心是坚定不移的。

由于双方主张不同,两国在此问题上存在争议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中方在对外关系上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我们一向主张通过谈判解决双方在钓鱼岛问题上存在的主权争议。双方可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通过和平谈判协调分歧、达成共识、解决争端。

2、如何看待和处理复杂的中日关系:

(1)要善于从历史角度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 “以史为鉴”是处理中日关系的基础和前提。“以史为鉴”既要看到中日两国两千年友好的历史,又要看到中日两国五十年对立的历史。“两千年友好”的历史证明,“和则两利”,和睦相处才能共生,和谐就会共赢。“五十年对立”的历史证明,“斗则两伤”,对立必然同输,战争一定同败。(2)要善于从大局的角度看待和 处理中日关系。和平与发展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在此大背景下,中日关系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大局。为了使中日关系处理中具有大局意识,至少 有两点需要重点加以解决:一是正确认识世界大国应当承担和履行的国际责任。二是中日两个世界大国在各自向世界强国转变过程中,必须做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支持。

(3)要善于从未来的角度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其中“以史为鉴”是前提,是基础;“面向未来”是目的,是根本。面向未来,就是面向东北亚地区和平稳定的未来,面向东亚一体化的未来,面向世界和平发展的未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