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影像学

呼吸系统影像学
呼吸系统影像学

呼吸系统

6、

慢支肺气肿

描述:桶状胸(胸廓呈桶状,前后径增宽)、双肺野透亮度增高、肋间隙增宽、两膈面地平。

7、

右下肺炎

描述:右下肺野见斑片状模糊密影。

8、

第一张治疗前:左下肺炎(左下肺野可见斑片状模糊影)、少量胸腔积液(肋膈角变钝、不清晰)

第二张治疗后:左下肺炎治疗后吸收、少量胸腔积液

9、

支气管肺炎

描述:双肺纹理增多模糊,见小斑片状模糊密影沿肺纹理分布。

10、

右上肺周围型肺癌

描述:右上肺野见一结节状密影,可见分叶及毛刺。

附加问题:图三是CT增强纵膈窗。(图一是肺窗,图二、图三是纵膈窗)

11、

左侧中央型肺癌并阻塞性肺炎

描述:左肺门影增大,见一团块状密影,团块的远端可见小斑片状模糊影,左侧支气管受压。

12、

左侧少量胸腔积液(250ml以下)

描述:左侧肋膈角变钝,变平。

13、

右侧中量胸腔积液

描述:右下肺野大片致密影,密影下缘膈肌被掩盖,上缘出现外高内低的弧形影,弧形影上界超过第4肋前端下缘未达第2肋前端下缘。

14、

右侧大量胸腔积液

描述:右肺野大片致密影,密影下缘膈肌被掩盖,上缘出现外高内低的弧形影,弧形影上界达第2肋。

15、

左侧包裹性胸腔积液、左下肺炎

描述:左下肺野可见向肺内突入的半圆形致密影,其基底部较宽,与胸壁相连,左下肺可见斑片状模糊影。

左侧气胸

描述:左侧肺野外带透亮,透亮区无肺纹理分布,透亮区内缘可见肺压缩带影。

17、

左侧液气胸

描述:左侧肺野外带透亮,无肺纹理分布,透亮区内缘可见肺压缩带影,左下肺野可见大片致密影,膈肌被掩盖,肋膈角消失,左下肺野见液平面(由于气体压力,液面呈水平缘)。

左侧第九肋骨折

描述:左侧第九肋骨皮质不连续,骨小梁中断,骨折端略错位。

19、

右侧6-10肋腋段骨折

描述:右侧第6-10肋骨皮质不连续,骨小梁中断,骨折端略错位。

医学影像学 试题-呼吸系统

医学影像学试题-呼吸系统 第 1 页共 12 页 医学影像学诊断试题(呼吸系统) EA型题: 、常为大囊肿或多发小囊肿,无实质性的块状肺组织,常与1、形成肺门阴影的主要解剖结构是: 支气管相通。 A、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淋巴结。 5、肺动静脉瘘的X线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B、肺动脉、上肺静脉、支气管、淋巴结。 A、肺野内可见园形或椭圆形均匀致密阴影(由黄豆到拳大),C边缘清晰,略呈分叶状,与肺门间可见相连的粗大血管阴影。、肺动脉、上肺静脉、支气管。 D、肺动脉、肺静脉、淋巴结。 B、由于肋间动脉扩大,相应肋骨下缘可出现切迹。 E、肺动脉、上肺静脉。 C、透视时,瓦尔萨瓦氏试验,病变缩小,米勒氏实验病变增2、不符合气管异物的X线表现是: 大。 A、X线不透过性异物,在声门下区及气管内,呈矢状位。在正D、体层摄影可显示凸入支气管腔内的致密阴影,呈息肉状或位片上,仅见扁薄的侧面投影。菜花状阴影,管壁可不规则增厚。 B、X线不透过性异物,在声门下区及气管内呈冠状位,在正位E、体层片可显示病变的清新轮廓,与2—3条肺血管相连,右片上,能见其最大宽度的阴影。心插管肺动脉造影可显示病变的部位、大小及数目。 C、呼、吸两相,肺野透亮度变化小,呼气相时,两肺不能缩6、肺透明膜病的病理及X线表现: 小,两肺透亮度仍保持较高。 A、主要发生于早产儿。剖腹产或糖尿病产妇,可导致新生儿 D、胸部压力高,横隔上升轻微,深呼气相时,心影反比深吸易患本病。 气相时为小。 B、两侧肺野透亮度普遍减低,两肺野内有很多细小颗粒状阴E、X线所见阴性,不能除外气管内异物存在。影或小结节状及网状阴影,边缘清

医学影像学-生殖泌尿系统

医学影像学第6版(临床)教案2008.03 第六章泌尿与生殖系统 第一节泌尿系统与肾上腺 一、肾与输尿管 二、膀胱 三、肾上腺 (检查技术、正常影像表现、基本病变表现、疾病诊断) 第二节女性生殖系统 第三节男性生殖系统 教学目的与要求 熟悉与了解:泌尿生殖系统和肾上腺的多种检查方法。 掌握:临床适应症,针对不同疾病能够选择最适宜、最恰当的检查方法; 掌握:泌尿生殖系统和肾上腺的正常影像表现与常见疾病的影像特点。 学会:能对一些常见病作出诊断。 重点 熟悉KUB、IVP、RP、CT、MRI、MRU的检查方法,掌握适应症。 掌握泌尿系统和肾上腺的正常影像特点和主要检查方法;泌尿系统结石、肾癌与肾盂癌、肾囊肿与多囊肾、错构瘤、肾与输尿管先天异常的诊断与鉴别;肾上腺增生与腺瘤、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鉴别。 掌握男、女生殖系统正常影像特点;卵巢囊性病变、子宫肌瘤、子宫癌、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诊断与鉴别。 难点 1.肾癌与肾盂癌、错构瘤的CT和MR诊断与鉴别诊断; 2.肾上腺增生与腺瘤的CT和MR诊断与鉴别; 3.子宫肌瘤、子宫癌、卵巢囊腺瘤与转移瘤的CT、MR诊断和鉴别。 4.前列腺增生与癌的CT和MR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肾与输尿管 (一)检查技术 1、X线检查 (1)腹部平片(KUB):常规摄仰卧前后位片 (2)尿路造影: 1)排泄性尿路造影(IVP) 造影剂:泛影葡胺、优维显 目的:了解脏器腔和两肾排泄功能 检查前准备:清洁灌肠,碘过敏试验。 检查方法:

2)逆行性尿路造影(RP): 适用于排泄性尿路造影显影不佳者 3)腹主动脉造影与选择性肾动脉造影 2、USG检查 3、CT检查(1):平扫检查 (2):增强检查 4、MRI检查(1):平扫检查 (2):增强检查 (3):MRU MRA 仿真窥镜 (二)正常影像表现 1.X线检查: (1)腹部平片重点了解正常肾影形态 (2)尿路造影主要观察肾盏、肾盂和输尿管 注意时间 肾盂分型:常见型---喇叭状,3个肾大盏 分支型---肾盂被肾大盏所代替 壶腹型---无肾大盏P185 ?输尿管的三个生理狭窄区 逆行性尿路造影:肾盂的四种反流,肾窦回流、静脉周围回流、肾小管回流、淋巴管回流。(3)肾动脉造影:动脉期,实质期,静脉期 3.CT检查:平扫 增强(皮质期,实质期,肾盂期)P186图6-2 4.MRI检查:SE T1WI肾皮质信号略高于髓质,T2WI皮髓质均呈高信号,髓质高于皮质。MRA:需注射对比剂,显示肾、动静脉,无创性 MRU:不需要注射对比剂,显示尿路 (三)基本病变表现 异常表现:(1)肾盂和肾盏受压.变形.移位 (2)破坏 (3)充盈缺损 (4)扩积水 CT、MRI检查 异常表现 (1)肾实质异常主要表现于密度(信号)不同的肾实质肿块。 (2)肾盂肾盏:高密度(低信号)的结石;肾盂肾盏扩大的肾盂积水,和肿瘤所致的软组织密度(信号)肿块。 (3)输尿管异常主要表现为扩积水,不规则狭窄与扩见于结核。 (四)疾病诊断 1、肾与输尿管先天异常 (1)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 (双肾盂双输尿管)ivp、MRU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

《医学影像学》教学备课 第四章循环系统 第一节心脏与心包 一、检査技术 循环系统就是一个不断运动得系统,现代影像检查对心脏与大血管疾病得诊断具有举足轻重得地位,它不仅能显示心脏大血管得外部轮屎与内部结构,而且能观察心脏得运动与功能,还可对血流进行测呈:。目前心脏大血管影像检查除传统得X线、超声、核医学、血管造影外, 新近岀现了多层螺旋CT 技术与MRI心脏快速成像技术.拓展了心脏大血管检查得领域,已成为心脏大血管检查得重要手段。(-)X线检査: X线检査包括胸部透视、心脏摄片、心脏血管造影检查。胸部透视尹影像淸晰度差、无客观技术已基本淘汰。心脏血管造影仍旧就是目前多种心血管疾病诊断得金标准。 (二)超声检查 参考超声章节 (三)CT检査 常规得CT设备由于扫描时间与成像时间长,心内结构也显示不淸,难于应用CT检査心, 大血管。自从超高速CT设备与螺旋扫描技术问世以来,才使CT检査心、大血管成为可能。 CT检查包括MSCT、EBCTo MSCT图像质量髙、检查时间短、费用较低,诊断效果较好,层厚已达0.5mm.可以用于冠状动脉成像。并配合多种重建技术,使得影像具有3维效果。EBCT主要用于观察心脏形态与瓣膜运动,计算心功能.分析血流动力学改变,由于空间分辨力较低,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四)、MR检查 心、大血管MRI检査得优点就是:①由于血流得流空效应,心大血管内腔呈黑得无信号区, 与心血管壁得灰白信号形成良好得对比,能淸楚地显示心内膜、瓣膜、心肌、心包与心包外脂肪;②MRI为无损伤性检查;③可从冠状面、矢状而、横断面以及斜而来显示心、大血管得层面形态。 目前心血管MRI成像速度已达20ms/s帧图像,可用于心脏得实时动态显示。时间分辨力得提高,改善了图像质量。 完成心脏MRI检査,需要一立得技术:包括心电门控技术、成像方位选择、脉冲序列得选择、心脏灌注成像。

医学影像学试题呼吸系统

医学影像学诊断试题(呼吸系统) A型题: 1、形成肺门阴影的主要解剖结构是: A、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淋巴结。 B、肺动脉、上肺静脉、支气管、淋巴结。 C、肺动脉、上肺静脉、支气管。 D、肺动脉、肺静脉、淋巴结。 E、肺动脉、上肺静脉。 2、不符合气管异物的X线表现是: A、X线不透过性异物,在声门下区及气管内,呈矢状位。在正位片上,仅见扁薄的侧面投影。 B、X线不透过性异物,在声门下区及气管内呈冠状位,在正位片上,能见其最大宽度的阴影。 C、呼、吸两相,肺野透亮度变化小,呼气相时,两肺不能缩小,两肺透亮度仍保持较高。 D、胸部压力高,横隔上升轻微,深呼气相时,心影反比深吸气相时为小。 E、X线所见阴性,不能除外气管内异物存在。 3、肺不发育,下列叙述中哪项不符合。 A、一侧性全肺不发育,显示患侧均匀致密,纵隔移向患侧,横膈上升。 B、健侧肺过度膨胀,并可跨越中线疝向患侧。 C、胸廓两侧不对称,不伴有肋骨脊柱等复合畸形。 D、过度曝光片和体层摄影能直接显示较大的支气管畸形。 E、胸廓两侧对称,但常伴有肋骨、脊柱畸形,膈疝等复合畸形。 4、肺隔离症的病理及其分型中哪项是错误的。 A、部分发育不全的肺与正常支气管不相通,无呼吸功能。 B、病区有异常血管供应,常来自胸主动脉下段或腹主动脉上段。 C、肺叶内型:多位于下叶后基底段,隔离的肺与同叶正常的肺组织被同一脏层胸膜所包裹,分界清楚,但却无法分离。 D、肺叶外型:为副肺叶或副肺段,常为隔下或膈与肺下叶之间的一块无功能的肺组织。 E、常为大囊肿或多发小囊肿,无实质性的块状肺组织,常与支气管相通。 5、肺动静脉瘘的X线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肺野内可见园形或椭圆形均匀致密阴影(由黄豆到拳大),边缘清晰,略呈分叶状,与肺门间可见相连的粗大血管阴影。 B、由于肋间动脉扩大,相应肋骨下缘可出现切迹。 C、透视时,瓦尔萨瓦氏试验,病变缩小,米勒氏实验病变增大。 D、体层摄影可显示凸入支气管腔内的致密阴影,呈息肉状或菜花状阴影,管壁可不规则增厚。 E、体层片可显示病变的清新轮廓,与2—3条肺血管相连,右心插管肺动脉造影可显示病变的部位、大小及数目。 6、肺透明膜病的病理及X线表现: A、主要发生于早产儿。剖腹产或糖尿病产妇,可导致新生儿易患本病。 B、两侧肺野透亮度普遍减低,两肺野内有很多细小颗粒状阴影或小结节状及网状阴影,边缘清晰,分布于内中带。 C、充气的气管、支气管可伸展至肺段支气管,肺野外围透亮度增加,病变进展可形成大片状阴影或两肺透亮度减低,似毛玻璃状,心脏、纵隔、横膈边缘模糊。 D、胸廓扩张不良,膈肌位置升高。 E、婴儿肺部的成熟程度和产前窒息的轻重,与病变分布的范围有密切关系,每隔1~2小时摄片观察对诊断具有一定意义。 7、不符合急性粟粒性肺结核的表现是: A、大量结核菌一次或短时间内数次侵入血循环,到达肺部所引起。 B、两肺从肺尖到肺底均匀分布,小点状阴影,约2MM大小。 C、病灶大小、密度基本相同,短期病灶可融合。 D、病灶边缘较清楚,如有渗出性反则较模糊。 E、一周内可出现典型的结节影。 8、颅骨骨折14天,现有血丝痰,胸片上右肺下野有一圆形阴影,约8*8CM大小,边缘清楚,复查肿块缩小缓慢,应考虑为:A、周围型肺癌。

医学影像学-生殖泌尿系统

医学影像学(临床)教案2008.03 第6版第六章泌尿与生殖系统第一节泌尿系统与肾上腺一、肾与输尿管二、膀胱三、肾上腺(检查技术、正常影像表现、基本病变表现、疾病诊断)第二节女性生殖系统第三节男性生殖系统教学目的与要求熟悉与了解:泌尿生殖系统和肾上腺的多种检查方法。掌握:临床适应症,针对不同疾病能够选择最适宜、最恰当的检查方法;掌握:泌尿生殖系统和肾上腺的正常影像表现与常见疾病的影像特点。学会:能对一些常见病作出诊断。重点熟悉KUB、IVP、RP、CT、MRI、MRU的检查方法,掌握适应症。掌握泌尿系统和肾上腺的正常影像特点和主要检查方法;泌尿系统结石、肾癌与肾盂癌、肾囊肿与多囊肾、错构瘤、肾与输尿管先天异常的诊断与鉴别;肾上腺增生与腺瘤、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鉴别。掌握男、女生殖系统正常影像特点;卵巢囊性病变、子宫肌瘤、子宫癌、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诊断与鉴别。难点1.肾癌与肾盂癌、错构瘤的CT 和MR诊断与鉴别诊断;2.肾上腺增生与腺瘤的CT和MR诊断与鉴别; 3.子宫肌瘤、子宫癌、卵巢囊腺瘤与转移瘤的CT、MR诊断和鉴别。4.前列腺增生与癌的CT和MR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肾与输尿管(一)检查技术 1、X线检查(1)腹部平片(KUB):常规摄仰卧前后位片(2)尿路造影: 1)排泄性尿路造影(IVP) 造影剂:泛影葡胺、优维显目的:了解脏器内腔和两肾排泄功能检查前准备:清洁灌肠,碘过敏试验。

检查方法: 2)逆行性尿路造影 (RP):适用于排泄性尿路造影显影不佳者 3)腹主动脉造影与选择性肾动脉造影 2、USG检查 3、CT检查(1):平扫检查(2):增强检查 4、MRI检查(1):平扫检查(2):增强检查(3):MRU MRA 仿真内窥镜(二)正常影像表现 1.X线检查: (1)腹部平片重点了解正常肾影形态(2)尿路造影主要观察肾盏、肾盂和输尿管注意时间肾盂分型:常见型---喇叭状,3个肾大盏分支型---肾盂被肾大盏所代替壶腹型---无肾大盏P185 输尿管的三个生理狭窄区逆行性尿路造影:肾盂的四种反流,肾窦回流、静脉周围回流、肾小管回流、淋巴管回流。(3)肾动脉造影:动脉期,实质期,静脉期 3.CT检查:平扫增强(皮质期,实质期,肾盂期) P186图6-2 4.MRI检查:SE T1WI肾皮质信号略高于髓质,T2WI皮髓质均呈高信号,髓质高于皮质。MRA:需注射对比剂,显示肾、动静脉,无创性MRU:不需要注射对比剂,显示尿路(三)基本病变表现异常表现:(1)肾盂和肾盏受压.变形.移位 (2)破坏 (3)充盈缺损 (4)扩张积水 CT、MRI检查异常表现 (1)肾实质异常主要表现于密度(信号)不同的肾实质肿块。(2)肾盂肾盏:高密度(低信号)的结石;肾盂肾盏扩大的肾盂积水,和肿瘤所致的软组织密度(信号)肿块。(3)输尿管异常主要表现为扩张积水,不规则狭窄与扩张见于结核。(四)疾病诊断 1、肾与输尿

医学影像学呼吸系统复习题

1 ?男,60岁。肺癌术后2年,腰背痛2月。CT示腰3下缘、腰4上缘破坏,腰3- 4椎间盘破坏,腰3-5左侧椎旁软组织肿胀,最大可能是:C A. 转移瘤 B. 血管瘤 C. 结核 D. 骨髓瘤 E. 椎间盘突出 2 ?关于急性肺脓肿哪项是错误的D A. 好发于上叶后段或下叶背段 B. 呈圆形软组织影边缘模糊 C. 病变于胸膜交界呈锐角 D. 增强扫描呈均匀强化 E. CT引导下可行导管引流治疗 3 .下述关于肺错构瘤的CT表现不正确的是:E A. 肿块呈圆形,常位于胸膜下 B. 肿块边缘可见浅分叶 C. 肿块内可测到脂肪密度 D. 局部血管可被挤压推移 E. CT显示病变内钙化不如平片 4 ?全小叶型肺气肿的典型CT表现是:A A. 两肺弥漫分布低密度区,无壁 B. 呈散在小圆形低密度区,无壁 C. 胸膜下肺大泡 D. 肺内肺大泡形成 E. 蜂窝状改变 5 .下列哪一项不符合神经源性肿瘤的CT表现B A. 一侧脊柱旁圆形或乱圆形肿块影 B. 早期扫描常不强化 C. 起源于椎管内神经根的神经纤维瘤可呈哑铃状 D. 多数神经鞘瘤因含脂肪较多而呈比周围肌肉低的密度 E. 边缘锐利,附近骨骼可形成压迹 6 .下列哪一项不符合支气管囊肿的CT表现D A. 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密度均匀 B. 呈水样密度

A. 心包囊肿 B. 淋巴管瘤 C. 膈疝 D. 肺隔离症 E. 神经源性肿瘤 &对支气管扩张的诊断最有价值的是:D A. 胸片 B. 断层 C. CT D. 支气管造影 E. 以上都不是 9 .胸内淋巴结结核最先受累的是:D A. 气管旁淋巴结 B. 隆突下淋巴结 C. 气管-支气管淋巴结 D. 支气管一肺门淋巴结 E. 以上都不是 10. 纵隔肿块定位诊断的首选方法是:A A. 胸部正侧位片 B. 体层 C. 血管造影 D. 支气管造影 E. CT 11. 指出下述与肺心病不符的X线征象:C A. 肺气肿 B. 右心室增大 C. 左心室明显增大 D. 右前斜位见肺动脉圆锥明显突出 E. 右下肺动脉直径>15mm 12. 肺癌可以经过气管转移扩散,最突出的例子是:E A、鳞癌 B、小细胞癌 C、大细胞癌 D类癌 E、细支气管肺泡癌 13. 大叶性肺炎实变期一般出现在:D A、发病后立即出现 B、发病后6~12小时 C、发病后12~24小时 D发病后2~3天

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像学检查顺序

一,常规呼吸系统病变 一般性呼吸系统疾病检查或术前常规,首选DR,最好包括正侧位(减少漏诊)。发现问题者,最好进一步行胸部CT检查。 二,弥漫性肺疾病 弥漫性肺疾病(怀疑尘肺、间质纤维化/肺炎、结节病、结缔组织胶原性疾病、肺转移等)、活动性肺结核、各种肺炎、支气管扩张、原因不明咳血者、肺水肿、肺血性转移或淋巴道转移瘤,包括需观察疗效者,请首选CT+HRCT。 三,肺小结节或隔期复查者 外院CT发现或临床拟诊肺小结节或隔期复查者(≤2cm),请直接选择HRCT+三维重建。必要时行胸部CT增强。其中需多次复查小结节(1-2cm)又避讳射线者,可选胸部MRI+动态增强。 四,转移瘤 发现转移瘤(如脑转移、骨骼转移者),寻找原发灶是否为肺癌者,请首选胸部CT,或者PET-CT或全身MRI弥散加权成像(类PET)。 五,肺癌高发人群 肺癌高发人群筛查、40-45岁以上低剂量肺癌筛查,首选胸部CT(必要时加扫HRCT)。六,确诊肺癌需临床分期 确诊肺癌,需要进行临床分期者,可首选PET-CT也可选全身MRI加权成像(类PET);确诊肺癌,需排除脑部有无转移者,请首选头颅MRI+增强。 七,确诊肺癌需排除转移 确诊肺癌,患者有腰背部、四肢疼痛者,首选相应胸腰椎、四肢MRI检查,也可选择ECT 骨扫描或PET-T了解有无转移。 八,DR/CT发现结节需定性 DR或一般胸部CT发现肺部结节难以定性者,首选肺结节HRCT+三维重建,必要时加扫CT 增强或者胸部MRI+增强(避讳射线者),最终选CT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 九,肺实变并大量胸水 胸部CT发现肺实变并大量胸水,难以定性者,可选MRI+动态增强协诊。 十,小气道病变 怀疑小气道病变者,首选胸部CT,最好加HRCT(呼气本+吸气本)。 十一,胸壁病变 DR或CT发现胸壁病变不能定性者,请选择胸部MRI+增强。 十二,胸部外伤 胸部外伤者,首选胸部CT+骨骼三维重建;疑胸椎/胸髓异常者,请选择胸椎MRI检查。 十三,急性胸痛 急性胸痛怀疑肺栓塞者,可急诊做胸部CT平扫+肺动脉CTA,或肺动脉MRA。 十四,纵隔肿瘤 发现纵隔肿瘤不能定性者,可选胸部CT 平扫+增强或胸部MRI+增强。

呼吸系统影像学

呼吸系统 6、 慢支肺气肿 描述:桶状胸(胸廓呈桶状,前后径增宽)、双肺野透亮度增高、肋间隙增宽、两膈面地平。 7、 右下肺炎 描述:右下肺野见斑片状模糊密影。

8、 第一张治疗前:左下肺炎(左下肺野可见斑片状模糊影)、少量胸腔积液(肋膈角变钝、不清晰) 第二张治疗后:左下肺炎治疗后吸收、少量胸腔积液 9、 支气管肺炎 描述:双肺纹理增多模糊,见小斑片状模糊密影沿肺纹理分布。

10、 右上肺周围型肺癌 描述:右上肺野见一结节状密影,可见分叶及毛刺。 附加问题:图三是CT增强纵膈窗。(图一是肺窗,图二、图三是纵膈窗) 11、 左侧中央型肺癌并阻塞性肺炎 描述:左肺门影增大,见一团块状密影,团块的远端可见小斑片状模糊影,左侧支气管受压。

12、 左侧少量胸腔积液(250ml以下) 描述:左侧肋膈角变钝,变平。 13、 右侧中量胸腔积液 描述:右下肺野大片致密影,密影下缘膈肌被掩盖,上缘出现外高内低的弧形影,弧形影上界超过第4肋前端下缘未达第2肋前端下缘。

14、 右侧大量胸腔积液 描述:右肺野大片致密影,密影下缘膈肌被掩盖,上缘出现外高内低的弧形影,弧形影上界达第2肋。 15、 左侧包裹性胸腔积液、左下肺炎 描述:左下肺野可见向肺内突入的半圆形致密影,其基底部较宽,与胸壁相连,左下肺可见斑片状模糊影。

左侧气胸 描述:左侧肺野外带透亮,透亮区无肺纹理分布,透亮区内缘可见肺压缩带影。 17、 左侧液气胸 描述:左侧肺野外带透亮,无肺纹理分布,透亮区内缘可见肺压缩带影,左下肺野可见大片致密影,膈肌被掩盖,肋膈角消失,左下肺野见液平面(由于气体压力,液面呈水平缘)。

医学影像学: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总论】 ①呼吸系统影像检查方法的优选 ②熟悉正常影像表现 ③掌握肺部病变(肺气肿、肺不张、实变、肺部结节/肿块)的影像表现 ④概念:肺野、肺纹理、肺门、次级肺小叶、肺气肿、实变、充气支气管征 目的要求: 1.熟悉胸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2.掌握肺与纵隔的正常X线表现。 3.掌握肺与纵隔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4.了解肺与纵隔的正常CT表现。 5.掌握肺与纵隔基本病变的CT表现。 6.了解肺炎,支扩,肺脓肿,肺结核,原发性肺癌典型X线表现 思考题: 1.肺部良恶性肿块的CT鉴别要点? 2.空洞与空腔的概念及鉴别? 3.结核空洞、癌性空洞及肺脓肿空洞的影像特点? 4.肺癌的影像检查方法及其主要表现? 第一节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一、X线检查 (1)胸部摄片:后前位、侧位;前弓位(观察肺尖) (2)CR\DR:后前位、侧位、斜位 (3)透视(fluoroscopy)、体层摄影(tomography)、支气管造影:已经少用 二、CT检查 (一)扫描技术与参数 1、扫描范围:肺尖到肋隔角 2、窗宽(window width):肺窗1000-2000HU,纵膈窗300-500HU 窗位(window level):肺窗-800-500HU,纵膈窗30-50HU 3、层厚与螺距:5-10mm1-2mm,螺距1.5 (二)平扫 1、常规平扫 2、特殊检查方法:①高分辨扫描(high resolution CT,HRCT)——弥漫性病变、支扩、肺结节及肿块 ②容积显示及多平面重建——肺结节及肿块 ③气管、支气管的多平面重建、CT仿真内镜——气管支气管病变检查,细支气管一般不用 ④CT肺功能成像——诊断肺气肿 ⑤低剂量CT(low-dose CT,LDCT)——肺癌筛查 (三)增强扫描 1、增强扫描(enhancement scan) 2、动态增强扫描(dynamic enhancement scan) 3、肺血管的CTA——诊断肺血管病变 4、CT灌注成像 三、MRI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