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二期末考试卷

地理必修二期末考试卷
地理必修二期末考试卷

地理必修二期末考试卷-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地理期末试卷

时间:100分钟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共30题,每小题2分)

1.下列关于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B.不同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特点

相同

C.19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D.世界人口增长在

地区上是平衡的

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请读图1回答2~3题。

2.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

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A.93% B.23% C.13% D.60%

3.与 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

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

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1.3

亿。因此,新世纪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自然环境因素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是影响人口迁移及空间分布

的重要因素,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据此回答

4—5题。

4.影响美国第四次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西部耕地充足,土地生产力潜力大B.西部矿产资源丰

富,有利于制造业的发展

C.西部、南部离海洋近,水资源丰富D.西部、南部光照

充足空气洁净、环境优美

5.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导致大量的人口迁入,其主

是A.深圳、珠海经济条件的改善B.深圳、珠海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C.深圳、珠海交通和通讯的发展D.深圳、珠海自然条件的改善

6.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

A.科技发展水平B.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C.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D.资源

读某城市规划图(图1),回答7~8题。 7.关于该城市功能用地正确的是 A .a 为商业用地 B . b 为居住用地 C .c 为绿化用地 D .d 为农业用地 8.①、②、③、④点地租高低的比较

A .③<②,④>①

B .④>③,③>①

C .①>②>④

D .①>④>②

读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比较表,回答

9~11题。

1970年

1992年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

重(%)

人均GDP (美

元)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人均GDP (美

元) ① 9 69 13 114 ② 41 282 74 6777 ③ 89 1912 89 15625 ④ 74 4861 76 23180 ⑤ 71

1946

77

29486 9.近20年中,上述五国城市化发展最快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②国可能是

A .美国

B .埃塞俄比亚

C .英国

D .韩国 11.①国与③、④、⑤三国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说明

A .①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 .①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比三国少

C .①国第二、三产业比三国落后

D .①国人口增长率比三国低

读我国两则农谚“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棉正当时”、“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回答12—13题。 12.农谚可能分别适用于 A .三江平原和太湖平原 B .南疆和松嫩平原 C .江汉平原和珠江三角洲 D .黄淮平原和江淮地区

图1

13.图5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区和第二则农谚吻合的是

图5

A.a B.b C.c D.d

20世纪70年代前甲鱼价格便宜,80年代后价格飞涨,而自然生长的甲鱼要七年才能上市,随后,江汉平原有很多人在冬季用温室不让甲鱼冬眠,这样三年即可上市,以后价格大幅度下跌,于是有的又转向养观赏龟。据此完成14一15题。

14.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产量的因素是

A.气候B.政策C.科技D.市场

15.甲鱼能3年就上市,这是由于人们改造了

A.光热条件B.土壤条件C.地形条件D.交通条件16.湖北江汉平原的甲鱼到上海销售,主要得益于

A.发达的通信网络B.快捷的交通运输C.优惠的政策D.优越的地理位置

内蒙古自治区伊利企业集团生产的乳制品畅销全国,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据此完成17~19题。

17.影响伊利集团乳制品生产的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消费市场

B.原料产地

C.廉价劳动力

D.雄厚的技术力量

18.从2000年开始,伊利集团的液态奶生产基地在北京和大庆等城市落成,选择这些地方考虑的因素是

A.消费市场

B.冷藏保鲜技术

C.廉价劳动力

D.政策19.为了应对加入WTO后我国乳品工业面临的冲击和竞争,为了打造“中国伊利”的恒久品牌,伊利集团应该走

A.劳动密集型发展道路

B.资源密集型发展道路

C.高产、优质、高效发展道路

D.参与国际分工的外向型道路

20.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在内地建立了一些大型工业基地,主要考虑的是

A.接近劳动力丰富的地区

B.政策的影响

C.煤炭丰富

D.河流众多,交通便利

21.关于工业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汽车厂生产各种零部件的工厂间存在着生产联系

B.绝大多数产品从原料开始的全部加工过程是在一个工厂里独立完成的

C.甜菜制糖厂与钢铁厂间存在着生产联系

D.有些工厂为了共同利用资金、技术形成空间联系

22.关于工业集聚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

B.可以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

C.降低运输费用

D.增大能源消耗

23、下列客货的运输方式选择正确的是

A.从武汉运一万吨大米到上海——海运B.从拉萨护送重伤员到北京——铁路

C.从天津塘沽运海鲜到北京——高速公路D.从大同运煤到秦皇岛——河运

24下列城市中,可以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的是

A鹤岗、抚顺、开滦、大同B大庆、玉门、包头、邯郸

C鞍山、包头、马鞍山、攀枝花D石家庄、蚌埠、宝鸡、株洲25一些以交通最优为原则的商业街,可以建在:

A城市的几何中心处B城市居民住宅区内

C城市的行政中心处D市区环路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26、关于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发展中国家处在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环境承受着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

B.发展中国家限于经济技术水平较低,没有足够能力进行环境保护

C.发展中国家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快,排放污染物数量多

D.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27、可持续发展就是

A.国民生产总值的持续发展

B.先污染,后治理,再发展

C.暂停资源开发,先治理污染,然后再发展

D.既能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28、在可持续发展的复合系统中,居基础地位的是

A.生态可持续发展B.经济可持续发展

C.社会可持续发展D.政治可持续发展

29、保护大气环境、控制温室气体增多的科学合理措施有:①减少矿物燃料使用量;②提高能源利用技术,采用新能源;③植树造林,保护森林;④全球共同行动,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义务

A.①③B.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0、从环境效益考虑,下列四幅图中城镇工业布局合理的是()

二:综合题(40分)

地理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含答案)电子教案

必修二综合测试题 一、单选题(30分,每题1.5分) 下图为某地区城镇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1.甲、乙、丙、丁四城市中服务范围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据图可以总结出,在一定的范围内: A.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多 B.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 C.城市等级越低,分布密度越小 D.城市等级越低,服务种类越齐全 3.下列部门中,丙和丁最可能不共同具备的是: A.CBD B.三甲医院C.五星级饭店D.家用电器销售 柠檬性喜温暖、耐阴、怕热、不耐寒,因此适宜在冬暖夏凉的亚热带地区栽培。2002年以来,重庆市万州区对柠檬产业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划,形成柠檬产业化发展的新格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显著。然而,与其他地区柠檬产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万州区太龙镇自2017年以来,柠檬严重滞销。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2017年以来,万州区太龙镇柠檬严重滞销的原因最可能是 A.市场需求减少B.物流业发达 C.劳动力成本高D.交通不便 5.可促进重庆万州柠檬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A.扩大柠檬种植面积B.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C.调整农业生产结构D.引进其他农产品,实现多种经营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国家计划将北京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等非首都功能逐步移迁到雄安新区。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成立雄安新区的主要目的在于( ) A.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 B.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C.缓解华北地区的雾霾天气 D.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7.中央政府决定在河北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 周边地区设立雄安新区的原因是( ) ①发展空间充裕②现有开发程度较低③生态环境优良④水资源极其丰富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8.随着雄安新区的建设发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北京交通压力得以缓解B.北京政治中心地位下降 C.雄安新区迁入人口增多D.白洋淀湿地将得到进一步开发和保护 近年来在政府的引领下,浙江省多地农村涌现农特基地,形成上游农产品生产—中游农产品加工—下游农产品销售和旅游等全产业链集聚,并引入“互联网+”形成新的运营模式。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9.关于浙江省出现的农特基地运营模式,说法正确的是 A.依赖信息联系B.增加销售环节 C.增加产品库存D.增加销售成本 10.全产业链集聚有利于农村 ①提高人口迁出率②加快城镇化进程③加快 交通运输建设④提高老龄化人口比重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读“稻田养蟹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二章测试题

必修二1-2章练习题 1.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 A.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B.人口生育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 C.新出生人口的百分比D.人口生育率与出生率相减的得数 2.人口增长的快慢由下列哪个因素所决定() A.人口出生率B.人口死亡率 C.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口数量 3.人口的出生率与下列哪一因素密切相关() A.人口数量B.育龄妇女比重 C.人口年龄结构D.风俗习惯 4.产业革命后,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减少B.战争没有 C.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D.农业的发展 5.受产业革命影响产生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A.“高——高——极低”模式 B.“高——高——较低”模式 C.“高——低——高”模式 D.“低——低——低”模式 据统计,我国西部有的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也十分严重,这一现象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6.一些农村的人口老龄化比城市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人口身体素质更好B.城市环境问题较严重 C.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更多改善D.农村地区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 7.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是() A.拉动农村消费 B.老龄劳动力有丰富的生产经验,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C.农村地区瞻养费用提高,农业投入受牵制 D.有利于促进城市郊区化 8.解决农村老龄化问题的对策是() A.控制农村青年劳动力外流,提高年轻人比例 B.增加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提高农业生产力 C.增加老年劳动力就业岗位,让他们发挥余热

D.实行土地保障、家庭养老和社会保障相结合 9.底座收缩明显的“人口金字塔”图表明() A.少年儿童比重上升,人口规模趋向缩减 B.少年儿童比重下降,人口规模趋向缩减 C.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人口规模趋向扩大 D.老年人口比重下降,人口规模趋向扩大 10.下列国家组合中,人口连续呈现负增长的是() A.俄罗斯、美国B.巴西、古巴 C.意大利、匈牙利D.日本、中国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都是不相同的 B.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一般都相同 C.一个国家的人口政策决定了该国的人口增长模式 D.从历史上看,世界各国的人口增长模式有很多共同之处 12.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过程大致是() ①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②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③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 A.①②③B.③②① C.②①③D.②③① 13.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五·一”节到美国旅游 B.上海人出差到北京 C.广州某同学去北京上大学 D.某市领导下乡检查工作 14.下列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A.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 B.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C.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了移居东南亚 D.在我国参观、旅游的美国人 15.关于三峡库区的移民,正确的叙述是() A.移民的原因是因为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环境承载量小

高一地理必修2综合测试题

第一章综合测试题 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 下图为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所在城市人口资料绘制的人口金字塔图。读图回答1~2题。 1.2010年,该市0~4岁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 A.3%B.6%C.6.2%D.3.2% 2.该城市近三十年来人口结构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A.青壮年养育子女的负担逐渐加重 B.生育率逐渐增加 C.该城市逐渐迈向老龄化社会 D.青壮年男子逐渐外移 【答案】 1.A 2.C

【解析】第1题,解题关键是读懂坐标图。第2题,近三十年来该城市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出生率低,少年儿童比重小,青壮年人口比重大。 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成立经济特区以来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读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分布图,完成3~5题。 3.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中,排在第二圈层的省级行政区,除重庆、四川、海南外还有() ①吉林、安徽②广西、湖南 ③湖南、贵州④江西、福建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4.深圳户籍人口中,来自四川的人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①四川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②四川整体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 ③政府安排外迁人口多 ④生态移民较多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①减慢了人口老龄化进程 ②加强了迁入区和迁出区的联系,缩小地区经济差异 ③调节了地区间人才的余缺 ④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 3.D 4.A 5.B 【解析】第3题,结合图示内容即可作答。第4题,四川作为一个人口密度大、自然资源相对缺乏、整体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比较利益的推拉作用下,四川成为人口迁移流动大潮中的领头羊,流动规模不断扩大。第5题,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加强了迁入区和迁出区的联系,调节了地区间人才的余缺,缩小了地区间经济差异。 读“四国某年人口变动图”,回答6~8题。 6.根据图中数据判断,人口增长属于原始型的国家是()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卷

地理期末测试题 第I 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及附近地区略图(图1 ),回答1-2题: 1.自来水厂将移到黄浦江上游的H 处,这是因为( ) A.距中心城区近 B.交通便 C.水质较好 D.接近旅游区 2.I 是金山化总厂,它远离市区,属于( ) A.基本无污染工业 B.轻度污染工业 C.重污染工业 D.污染土地工业 3.图6中反映出该城市形成和迅速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和气候 B.河流和自然资源 C.河流与铁路运输 D.政治和军事 4.计划在①-③地建火电厂、自来水厂、服装厂,下列布局的最佳案是( ) A.①火电厂②服装厂③自来水厂 B.①自来水厂②服装厂③火电厂 C.①自来水厂②火电厂③服装厂 D.①火电厂②自来水厂③服装厂 读甲、乙、丙、丁四幅图(图3),回答5-6题。 5. 若箭头所示为河流流向,而四幅图的布局均合理,则工厂可能是( ) A .电视机厂 B .造纸厂 C .电镀厂 D .炼油厂 6.若箭头所示为风向,而四幅图的布局均合理,则工厂可能是 ( ) A .钢铁厂 B .印染厂 C .化工厂 D .水泥厂 下表为四种农作物产销资料,假如该地区是一个地势平坦的平原,可种植花卉、蔬菜、稻米和甘蔗等四种农作物,其产品全部提供某一市场消费,且地价相同,回答7-8题。 图2 图1 图3

作 物 项 目 花卉 蔬菜 稻米 甘蔗 市场价格(元/千克) 5 3 2 1 生产成本(元/千克) 2.5 2 0.8 0.4 运费率(元/千克/千米) 0.5 0.3 0.01 0.01 单位面积产量(千克) 20 15 4 10 7.这一地区可能是我国的 A.三江平原 B.华北平原 C.太湖平原 D.珠江三角洲 8.根据该表格提供的信息可知,如果土地距离城市(消费市场)为1千米,则从经济效益看,以下作物中最适宜种植的两种是 A.水稻、甘蔗 B.花卉、蔬菜 C.花卉、甘蔗 D.蔬菜、甘蔗 图4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9-11题 9.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A .市场指向型 B .劳动力指向型 C .原料指向型 D .动力指向型 10.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A .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B .产品科技含量高 C .以航空运输为主 D .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 11.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 A .环渤海地区 B .长江三角洲地区 C .珠江三角洲 D .中、西部地区 12.假定下表反映了德国、中国、美国、尼日利亚四国目前的人口再生产状况,那么A 、B 、C 、D 代表的依次是 地区 出生率(%) 死亡率(%) A 1.71 0.66 B 1.0 1.2 C 4.0 1.4 D 1.5 0.9 A .美国、德国、中国、尼日利亚 B .中国、德国、尼日利亚、美国 C .尼日利亚、德国、中国、美国 D .美国、德国、尼日利亚、中国 图5为某跨国公司对部分使用该公司产品的普及率所做的调查统计图,经过调查决定在中国投资建厂。回答13-14题。 13.生产该产品的工厂最有可能是 ( ) A .自行车厂 B .汽车制造厂 C .彩色电视机厂 D .手表厂 14.选择在中国建厂的原因是 ( ) 图4 图5

高中地理必修二综合测试题

08级地理模块测试题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区域划分的基础是 ( ) A.区域差异 B.区域面积 C.区域竞争力 D.区域内的人地关系 读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图,完成2~4题 2.目前,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是 ( ) A.东部地带的产业结构相对较优,二、三产业比重较大 B.中部地带的产业结构较优,一、二、三产业比例均衡 C.西部地带的产业结构最优,一、二、三产业均在27%~41%之间 D.西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较大,生产力水平较高 3.三个地带比较 ( ) A.①地区第一产业的比重小,说明其第一产业发展落后 B.随着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③地带的第一产业比重将会大幅度的提高 C.三个地带中第三产业有可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D.随着经济的发展,三个地带的第二产业比重将会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会有所下降4.为了加强三个地带联合与互补发展,由东部地带向中、西部转移的工业发展类型是 A.劳动密集型 B.资金密集型 C.技术密集型 D.严重污染型 读我国南方某农村生态农业试验场生产模式图,回答5~6题 5.该村大田农业的主要肥料是 A.杂草秸秆,沼渣,化肥 B.沼渣,粪肥,塘泥 C.化肥,植物的秸秆,沼渣 D.菌渣,沼渣,塘泥 6.该地农民使用沼气作为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是 ( A.有利于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净化环境 B.由于杂草填入沼气池减少了秸秆还田,所以土壤的肥力下降 C.饲料、肥料、燃料之间相争激烈,农民需要根据实际调整三者关系 D.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但不利于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 7.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 A.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为子孙积累巨大的财富 B.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 C.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数量维持在目前的水平 D.在资源开发利用时,不能危害未来人类的生活需求 8.目前,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A.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 B.严重的环境问题 C.庞大的人口数量 D.不利的外部环境 “新世纪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坛”(秋季)于2006年7月21日~24日在昆明举行,会议就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作为核心,积极推进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继续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推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据此回答9~10题。 9.农业生产活动带来的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主要表现为 A.农药化肥的使用 B.暴雨洪涝 C.土地沙化 D.矿物燃料的使用 10.下列关于我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扩大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的种植面积②建立健全农业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③增加农产品的进口④增进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1.从“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考虑,在我国下列几组地区中,前者应重视农业技术开发与提高单产;后者应退耕还林还牧、维护生态平衡的一组是 ( ) A.塔里木盆地和云贵高原 B.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和三江平原 C.江南丘陵和华北平原 D.长江三角洲和鄂尔多斯高原、 三峡工程是我国跨世纪的主要工程之一,据此回答12~14题。 12.长江三峡工程坝址位于 ( ) A.巫峡三斗坪湖北省 B.西陵峡三斗坪湖北省 C.瞿塘峡三斗坪重庆市 D.西陵峡南津关重庆市 13.长江三峡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减少煤炭消耗4000万~5000万吨,少排放二氧化碳1亿多吨、二氧化硫200万砘、一氧化碳1万吨、氮氧化物37万吨,同时还可以减少废水、废渣的排 放,三峡工程建成后将有利于 ( ) ①减轻温室效应②减少“白色污染”③防止土地沙漠化④减少水污染⑤减少酸雨⑥减少长江下游的水患 A.①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②③⑤⑥ 14.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 ( ) A.长江流域 B.长江上游 C.长江中下游 D.长江中游 读下图,回答15~17题。

最新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考试试卷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右图是欧洲西部农业产值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1—2题。 1.影响其产值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A.科技B.市场 C.地形D.气候 2.X地农业地域生产类型是( ) A.乳畜业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D.种植园农业 近年来,新疆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哈密瓜、香梨等特色瓜果驰名 中外。据此完成3—4题 3.新疆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交通便利 B、科技发达 C、土壤肥沃 D、光照充足 4.新疆发展特色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市场 B、水源 C、政策 D、气候 5.实现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是() A、利用水资源,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B、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 C、利用光热资源,大面积种植热带水果 D、提高土壤肥力,大力发展林业及林产品加工 6.近20年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某些耕地农业景观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更替,影响这种农业变迁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B.政策C.气候D.水源 浙江省的义乌是日用小商品的天下,小小的袜子就拥有数百家生产厂家。一个不大的柳市镇除三家电器集团外,还有数十家中小电器企业,

且没有因产品雷同、重复建设而影响发展。据此回答7—8题。7.义乌小商品生产经营的特点是( ) ①资本集中程度低②以中小型企业为主③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④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8.众多电器工业企业集聚于柳市镇,主要因为该地( ) ①资源丰富②有大量廉价劳动力③市场广阔④协作条件好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9.城市化最主要的标志是 A.城市人口增加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中的比重D.城市数量增加10.下列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部门的是: A.水果罐头厂 B.啤酒厂 C.电子装配厂 D.制鞋厂1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取决于 A.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 B.死亡率的下降 C.自然增长率的高低 D.出生率的高低 右图中阴影区域表示某农业地域类型。据此回答12-13题。 12.关于该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低 B. 机械化水平低,商品率高 C. 整体上科技水平还比较低 D. 水利工程条件好,旱涝灾害少 13.该区域发展农业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A.气候终年温和湿润 B.土壤肥沃 C.夏季高温多雨,水热充足 D.光照充足

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一章单元测试

第一章单元测试 (时间45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读“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完成1-2题 1. 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 A.① B.② C. ③ D.④ 2.关于乙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下列说确的是() A.①时人口数量比③时多 B.④时人口数量比⑤时多 C.②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D.③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国际上通常的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下图为老年人口5年增加速度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3 关于老龄化的说确的是() A.老龄化人口比例在减少 B.老龄化程度在加深 C.老年人口增加速度处于持续下降状态 D.当老年人口增加速度趋于0时,老年人口总数量最少

4 下图是包括中国地在的五个国家和地区2010-2050年老年人口预测比较,对五个国家的排列,甲、乙、丙、丁、戊分别对应国家符合图息的一组是() A.日本、、中国地、泰国、马来西亚 B.、中国地、日本、马来西亚、泰国 C.、日本、泰国、马来西亚、中国地 D.日本、中国地、、泰国、马来西亚 5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下列说确的是①将抑制人口向迁移;②将抑制产业结构升级;③带动并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以及部结构调整;④有利于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6 结合表信息进行两国比较,判断下列说确的是() 国家人口(万)面积(万 KM2) 可开采石油 储量(亿吨) 年可再生 水资源量 (KM3) 人均GDP (美元) 菲律宾9270 29.97 0.19 457 1746 俄罗斯14100 1710 361.9 4498 12000 A.俄罗斯环境承载力较大 B.俄罗斯达到了人口合理容量 C.菲律宾劳动人口比重较小 D.菲律宾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下图为四种人口增长模式统计图。回7-8题。 7.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分别为( )

最新人教版地理必修二期末测试题

铁岭朝高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一文科地理试卷 高一班;姓名:试卷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30×2=60分) 读我国劳动人口(15—64岁)增长率变化预测图,回答1——2问题。 1.我国劳动力人口达到顶峰的时间大约是() A.1965年前后 B.1990年前后 C.2015年前后 D.2045年前后 2.目前,我国已经启动“单独二孩”政策,即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第一胎非 多胞胎,即可生二胎。此政策将使我国今后几十年中() A.劳动力人口减幅放缓 B.养老金支付总额减少 C.入学与就业压力减轻 D.性别比例失调的问题得到缓解 2012年是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重治理年。人口性别比指的是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数。下图为1998年—2000年我国迁移人口和未迁移人口的性别比。据此完成3——4题。 3.迁移人口中,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50%以上的年龄段() A.10岁~20岁 B.28岁~60岁 C.23岁~65岁 D.30岁~52岁 4.上海市是劳务输入较大的地区之一,人口迁入对上海的影响() A.造成人才流失 B.利于城市化建设

C.造成失业人数增多 D.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5.有关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人口增长 A:无控制的人口增长方式 B:环境人口容量 C:合理的人口增长方式 ① 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人们对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现实意义不大 ② 无控制的人口增长会使人口数量超过环境人口容量 ③ 环境人口容量具有先谷底确定性,尽管人们假设的条件不同,但对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基本相同 ④ 合理的人口容量一定要控制在环境人口容量以内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城市首位度是之区域内人口最多的城市与第二多的城市的人口数量的比值,咏以表征区域发展要素在于首位城市的集聚程度。表是我国四大城市群两个年份城市首位度数值。与2008年相比,2011年下列首位城市集聚效应弱化最明显的是( ) A.北京 B.上海 C.沈阳 D.广州 下图为我国某大城市2009年城区地价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完成7——8题。 7.中心商务区最有可能分布的区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与其他区域相比,近年来④地地价 涨幅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高附加值产业集聚 B.外来人口迁入 C.原有基础设施完善 城市群 城市首位度 2008年 2011年 京津唐城市群 1.62 1.52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2.35 2.20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1.93 1.23 辽中南城市群 1.32 1.21

人教版新课标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测试题

人教版新课标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计4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 的,多选和错选均不得分)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快的大洲是B A.亚洲B.非洲C.南美洲D.北美洲 2.下列因素中,一般情况下往往对人口迁移起重要作用的是A A.较高的工资待遇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家庭成员异地居住D.迁入区优美的环境 3.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C A.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都不可能扩大 C.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是有可能扩大的 D.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16亿人左右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城市规划前的地域结构图”,该市工业以茶叶、食品加工为主,辖区内有世界级自然风景名胜(距市中心直线距离40多千米),读图回答4—5题。 4.为增强该城市旅游服务功能,规划中应优先扩大(D) A.绿色用地B.工业用地C.交通用地D.商业用地 5.从完善该城市主要功能出发,需合理布置功能,新建住宅区应选在D A.甲区域B.乙区域C.丙区域D.丁区域

6.划分城市等级的主要依据是D A.城市的人均收入B.城市的建筑特色 C.城市的布局形式D.城市的服务范围 7.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是D A.人口迁移B.自然条件C.人口数量D.经济发展 8.近年来,我国迅速发展的大棚蔬菜生产,主要改变的生产条件是B A.地形条件B.光热条件C.土壤条件D.市场条件 9.我国的商品粮主要来自于C A.江淮地区B.四川盆地C.东北平原D.珠江三角洲 10.当前,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周围,其原因是B A.大城市周围有充足的牧草供应 B.由于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且运输不便 C.大城市周围劳动力充足 D.大城市周围土地租金低 11.在季风区内,每年对水稻生产威胁最大的因素是C A.地质灾害B.寒潮侵袭C.水旱灾害D.台风侵袭 12.从2000年开始,伊利集团的液态奶生产基地在北京和天津等城市落户,影响这些基地落成的主导因素是B A.原料产地B.消费市场C.交通运输D.劳动力低廉 13.一些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先后进入我国汽车工业,这种现象反映了D A.世界汽车工业生产更趋于集聚B.汽车工业需大量劳动力投入 C.汽车工业技术与管理的空间集中D.跨国公司需寻找最优区位 14.与新兴工业相比,传统工业的明显特点是C ①企业以中小型为主②工业集中分布 ③工业分散布局④技术高度集中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地理必修二测试题

高中地理必修2 综合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25×2=50分) 读“我国部分省区某年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总数的统计图”。回答1—2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人口死亡率最高的是北京 B、人口死亡率最低的是西藏 C、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多的是江苏 D、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少的是宁夏 2、从图中可以看出() A、西藏、上海的人口增长呈现较高的出生率、低死亡率、较高的自然增长率 B、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出生率较低,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出生率较高 C、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呈正相关 D、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北京低,主要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比京低读下图①~④四城市某年人口资料图。判断3~5题。 3、若四城市人口规模相当,则自然增长率按递增排序为() 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③①④② 4、四城市中经济发展较快、就业水平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四城市中,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6、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建全社会保障及社区服务制度②积极鼓励生育,保证优生优育③建立全民教育制度,提高人口素质④计划生育,将人口增长率降至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合理容量就是环境人口容量 B.人口合理容量一般大于环境人口容量 C.是指在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且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人口规模 D.人口合理容量具有较大的确定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轰回答8—9题。 8、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推荐)高中地理必修二期末测试题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复习试题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1949年~2009年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数量情况图”,完成1~3题。 1.据图判断我国在1949年~1990年之间人口增长特点是() A.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 B.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 C.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 D.出生率极高、死亡率极高、自然增长率极低 2.自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是() A.人口数量增长速度加快 B.未成年人比重不断加大 C.青壮年比重不断降低D.人口老龄化现象不断加重 3.应对我国人口这一变化特点的可行对策是() A.继续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B.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C.加快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D.提高西部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死亡率(‰) 人口密度(人/ ㎞2) X国1084218 Y国27567 4.具有X国人口状况特征的国家最多分布于() A、欧洲B.大洋洲C.非洲D.北美洲 5.Y国可能位于() A、欧洲B.大洋洲C.非洲D.北美洲 6.造成X、Y两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差异悬殊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条件B.气候条件C.历史条件D.地形条件 读“我国部分省区的人口承载状况(某地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人口密度之比)及20世纪末人口流动示意图”,完成7~9题。

7.影响一地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 A.对外开放程度B.消费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D.资源的丰歉程度 8.图示区域单位面积环境人口承载力最大的省区是() A.四川B.福建 C.湖南D.广东 9.引起图中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水平差异B.人口分布差异 C.自然环境差异D.消费水平差异 读“某城市体系发展过程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图示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C.河 流 D.资源 11.促进该城市规模扩大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C.交 通 D.市场 12、下面四幅城市规划示意图,布局不合理的是() A.①②B.② C.①③ ④ D.①②③④ 图2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完成13~14题。

高一地理必修二综合测试题

高一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60分) 国家甲乙丙丁 人口出生率(%)2.9 2.6 2.4 1.3 人口死亡率(%)2.3 1.2 1.0 1.1 人口增长率(%)0.6 1.4 1.4 0.2 人口迁移率(%)-0.2 -0.1 0.1 0.2 1.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四个国家中,最可能是发达国家的是() A.甲 B.乙 C.丙D.丁 3.下列人口空间移动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游牧民的迁移 B.有两处或多处居住地的人在不同居住地之间流动 C.日本人去美国定居 D.中国人去欧洲旅游 4.右图为“木桶效应”图,如果组成木桶的各块桶板分别代表影响环境人口容量不同的资源种类,则木桶的“短板”决定() A.环境人口容量的多少 B.环境合理人口容量的多少 C.环境最适宜人口容量的多少 D.环境合理承载力的大小 5.右图是商业、工业、居住三种活动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活动A的区位有不断向城市外缘移动的趋势 B.活动B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C.活动C对交通的依赖性较大,往往安排在市中心 D.活动A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 6.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 ③疆哈密盆地的瓜果生产;④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A.①热量②水源③光照④市场 B.①水源②地形③热量④市场 C.①地形②国家政策③土壤④科技 D.①土壤②热量③地形④国家政策 7.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是() A.单位面积产量低,但商品率较高 B.科技水平高 C.灌溉便利,水利工程量小 D.机械化水平低,单位面积产量高 8.有关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印度等国 B.商品谷物农场都是家庭经营方式 C.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也有商品谷物农场

高中地理必修二期中测试卷汇总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地理期中测试卷 一、选择题(26题*2分=5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读图 1 “四国某年人口变动图”,回答 1 ~ 3 题。 1 .根据图中数据判断,人口增长属于原始型的国家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下列关于乙国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人口增长快,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少 B .人口增长快,加大环境人口容量 C .人口增长缓慢,城市化进程明显减慢 D .人口增长缓慢,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情况 3 .在四个国家中,最可能体现芬兰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的 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是() A. 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是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 科技发展水平决定着获取资源的数量,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C. 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D. 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读“不同城市间人口流动趋势示意图”,回答5--7题。 图2 5.符合图2中所示人口流动趋势的国家和地区是 ( ) A. 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 B. 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 C. 20世纪90年代的欧洲 D.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 6.引发图2中所示的城市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政治因素 B.环境因素 C.经济因素 D.文化因素 7.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均有大量人口迁入的是 ( ) A.西欧 B.北美 C.大洋洲 D.拉丁美洲 8.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各功能区设置示意图,从环保角度考虑,其中合理的是( ) 某城市是环形放射状道路,读图4回答9--10题

人版地理必修2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地理周测二 学校: 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__ 、单选题(本大题共 28 小题,共 56.0 分) 图为不同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 图中与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相似的是() A. 甲 B. 乙 2. 图中丁国将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A. 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重 C. 人口总数少、自然增长率高 3. 人口金字塔图承载着许多人口信息.如图为“某国 2008 年人口结构示意图”.回 答 19-21 题. 近年来,该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高 B. 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 C. 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D. 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 4. 人口金字塔图承载着许多人口信息.如图为“某国 2008 年人口结构示意图”.回 答 19-21 题. 该国 0-4 岁人口数明显多于 5-9 岁,其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 A. 年龄结构 B. 性别结构 C. 生态环境 D. 移民因素 5. 人口金字塔图承载着许多人口信息.如图为“某国 2008 年人口结构示意图”.回 答 19-21 题. 图中信息显示该国的( ) A. 人口出生率高 B. 人口死亡率高 C. 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 出生人口性别比高 6. 所谓“人口红利”, 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 抚养率比较 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成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 长的局面.人口负担系数小于或等于 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也可称为人口红利 期.据此完成第 20-21 题. 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 ) ① 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保障体系压力较大 ② 劳动力数量急剧减少 ③ 人口数量多,劳动力减少,青壮年负担加重 ④ 人口出现负增长.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7. 所谓“人口红利”, 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 抚养率比较 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成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 长的局面.人口负担系数小于或等于 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也可称为人口红利 期.据此完成第 20-21 题.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红利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青壮年人口比例较大,劳动力充足 ②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 ③ 15 岁以下人口比例减少,教育投资减少 ④老年人口比例上升缓慢.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人口数量和素质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质 量。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8. 图中反映了() C. 丙 D. 丁 B. 少年儿童比重大、失业率高 D. 人口数量多、劳动力过剩

地理必修二期末测试

必修二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省连续三年人口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信息反映了该省( ) ①养老保障压力较大②人口外迁现象明显 ③人口容量逐年下降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 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促使该省( ) A. 城市等级提升 B. 逆城市化加剧 C. 相关产业发展 D. 人口承载力变小 预计在2030年前后建成通车的川藏铁路,东起四川成都,西至西藏拉萨。下图为川藏铁路规划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 修建川藏铁路遇到的自然障碍是 A. 多台风暴雨 B. 地质条件复杂 C. 河流汛期长 D. 紫外线强烈 4. 成都平原和青藏高原道路密度不同,其自然影响因素主要是 A. 地形 B. 降水 C. 热量 D. 光照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跻身六大世界级城市群,其城市人口比重达68%。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造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跻身六大世界级城市群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增长模式 B. 城市化速度慢 C. 经济发展水平 D. 城市功能分区 6. 长江三角洲城镇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苏州与杭州的城市等级和服务功能相同 B. 上海的城市等级最高且服务范围最大 C. 南京和宁波在行政管理上是隶属关系 D. 上海的城市服务范围被杭州覆盖 下图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全局趋势三维透视图,该图揭示中国县域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及特定方向的变化趋势。人口老龄化系数与人口老龄化程度呈正相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 2000—201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空间分布变化的趋势是: A. 整体升高,东西差异扩大 B. 西北升高,东部降幅小 C. 西北升高,东西差异缩小 D. 整体升高,东部升幅小 8. 2000—2010年,东北地区老龄化程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迁入 B. 放开二胎 C. 出生率持续较低 D. 城市化水平提高 9. 该时期南部沿海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降低会: A. 增加青壮年的社会负担 B. 使劳动力成本增幅降低 C. 促进社会养老体系完善 D. 制约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2017年5月5 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首架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首飞。读“C919飞机部分零部件厂家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0. 各零部件与飞机总装厂之间地域城联系方式主要是A. 生产协作联系 B. 区际贸易联系 C. 科技信息联系 D. 产品物流联系 11. 大飞机的零部件生产分布在不同地区,这有利于 A. 降低零部件运输成本 B. 促进各企业间的合作 C. 发挥各地的技术优势 D. 扩大飞机的市场范围 从国家层面看,城市化率等于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比。读2010年城市化率与经济结构和经济效率的关系表(增加值比例为占GDP比例),完成下面小题。 12. 结合表格,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城市化率与经济结构无明显关系 B. 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呈正相关 C. 城市化率与人均国民收入无关 D. 城市化率与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之间呈正相关 13. 2016年,我国的城市化率达57.4%并稳定发展。下列描述不符合我国城市化趋势的是( ) A. 强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 B. 圈地运动,农民脱离土地进城 C. 践行“健康城市”理念,医治城市病 D. 信息化成为城市管理重要手段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广大农村人口大规模地向城市流动,导致了农村“人口空心化”,也使农村耕地低效益趋势越来越突出。为提高农业收益,各地政府纷纷采取措施,鼓励耕地流转。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14. 上述材料对农村“人口空心化”最科学的表述是: A. 男性比例降低 B. 女性比例降低 C. 青壮年比例降低 D. 村中心人口减少 15. 推测耕地流转将会带来的变化是: A. 农产品种类更加丰富 B. 农业生产走向专业化 C. 农产品价格波动加大 D. 人口大量向农村回流 下表为区域人口抽样统计表,根据表格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高中地理必修二(人教版)期末试题

高一下学期联考地理试题(B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图”,完成l~3题。 1.阶段(1)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2.阶段(2)世界总人口的变化特点是 A.缓慢增长 B.迅速增长 C.迅速减少 D.保持不变 3.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处于 A.阶段(1)B.阶段(2)C.阶段(3)D.阶段(2)和(3) 4.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资源数量 B.科技发展水平 C.消费水平 D.对外开放程度 5.全球人口数量变动,主要取决于 A.人口出生率B.人口死亡率C.人口迁移 D.人口自然增长率 读美国轮廓图,回答6~7题。 6.M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季风水田农业 D.混合农业

7.M区域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位条件不包括 A.先进的科技B.便利的交通运输 C.廉价的劳动力 D.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 8.交通运输线路的建设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青藏铁路的建设表明 A.自然条件是影响铁路区位选择的唯一因素 B.先进的科学技术能有效地克服交通运输线建设中的自然障碍 C.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首先要考虑填补地区空白 D.社会经济因素对铁路区位选择的影响并不明显 9.下列工业部门属于原料导向型的是 A.糕点加工B.炼铝厂C.制糖厂D.飞机制造 如图所示,忻州某村,春夏生产粮食,秋冬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同时开办了养猪场。且粮食、蔬菜和养猪的产值大约各占三分之一,回答10~12题。 10.该村的农业生产方式属于____农业地域类型 A.季风水田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 C.混合农业D.商品谷物农业 11.该村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主要改善 A.地形条件 B.热量条件 C.降水条件 D.土壤条件 12.最终决定该种农业生产数量和规模的区位因素是 A.市场 B.气候 C.地形 D.土壤 13.若仅考虑付租能力这一因素,城市各功能区由市中心到郊区依次为 A.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B.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D.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地理必修二期末测精彩试题

实用文档 文案大全必修二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30题,60分) 人口金字塔结构图是反映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的示意图。横坐标表示各年龄组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中间的纵坐标表示人口年龄分组,由下到上年龄逐渐增大;左边表示男性,右边表示女性。图是X、Y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 1、属于Y类型的国家有( ) A、尼日利亚 B、印度 C、日本 D、泰国2.有关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 B.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较合理人口容量小 C.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较合理人口容量大 D.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目前的人口数 读右图为“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折线图”, 3.甲、乙曲线表示的国家可能是() A.在世界新增人口中,甲类国家所占比重大

B.乙类国家大部分已进入现代农业阶段 C.甲类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是过渡型 D.在减缓全球“温室效应”的行动中,甲类国家应承担的义务更大 4.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 ) A.自然环境状况改善的结果 B.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出生率明显降低造成的 D.两次社会大分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5.关于“卫生防护带”设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应设立“卫生防护带” B.只能利用绿地(含种树种草)作为卫生防护带,别无选择 C.卫生防护带内严禁设置任何建筑 D.卫生防护带设置的目的在于改善人们的工作环境 实用文档 文案大全6、有关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正确的是( ) A、世界大江大河两岸都是城市密集地带

B、在边境地区由于政局不稳,一般不会形成城市 C、在多条铁路、公路的交汇处往往会形成较大的城市 D、沿海地区的城市较多,而且纬度越高,城市越密集 7.下图我国华北某城市各功能区设置示意图,从环保角度考虑,合理的是() 8、下列有关我国城市的发展趋势正确的是( ) ①城市经济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②控制环境污染,限制中心大城市的发展③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④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9.城市中心商务区的特征是() ①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经济活动频繁 ②高楼林立,地价便宜 ③建筑物高大密集,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分区 ④中心商务区有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的趋向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0、下列属于工业地域形成的有利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