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外国诗歌四首》同步训练(含解析)粤教版必修2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外国诗歌四首》同步训练(含解析)粤教版必修2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外国诗歌四首》同步训练(含解析)粤教版必修2

《外国诗歌四首》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闪烁.(shuò) 絮.语(xù) 迷惘.(mǎnɡ) 喑.哑(yīn)

B.峭.壁(qiào) 倔.强(jué) 喋.喋(dié) 薄.雾(bó)

C.柔嫩.(nèn) 嗡.嗡(wēnɡ) 湿.婆天(shī) 钏.镯(chuàn)

D.体谅.(liànɡ) 寂.静(jì) 一摞.(luó) 啜.饮(chuò)

解析:A项,“惘”应读“wǎnɡ”;B项,“薄”应读“báo”;D项,“摞”应读“luò”。

答案:C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英拉是泰国第一位女总理,她穿上高跟鞋身高超过1.70米,显得身材高挑,在泰国女性中称得上“________”。

②明清书法家的书法都很有法度和功力,技法娴熟,流利美观,但就是缺少一种力量、缺少一种________的精神气象。

③英国大英博物馆收藏有数量极丰的各类中国文物精品,其中有上千件中国古代青铜器,________之作至少百件。

A.卓尔不群鹤立鸡群出类拔萃

B.鹤立鸡群出类拔萃卓尔不群

C.出类拔萃鹤立鸡群卓尔不群

D.鹤立鸡群卓尔不群出类拔萃

解析:鹤立鸡群:比喻人的仪表才能超群脱凡。卓尔不群:侧重指人的才华。多用于书面。出类拔萃:超出同类。

答案:D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印度公益组织要求印度代表团联手与谈判各方合作,在德班会议上消除包括绿色气候基金争议在内的分歧,并达成共识。

B.据苏州市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之一、剧装戏具制作技艺的传承人李荣森调研统计,剧装制作总成本的60%来自刺绣。

C.警察牌号车接送单位职工孩子上下学,表面上看是为社会分忧,实则是权力支配下的谋求私利,“警用校车”还是不要的好。

D.复旦大学将试行“推优直选”在全国录取试点生的办法,即由中学校长推荐优秀学生、大学综合评价后录取的人才选拔模式。

解析:A项,成分赘余,可删去“联手”;B项,表意不明,“第一批……传承人”有歧义;D项,语序不当,应为“将在全国试行”。

答案:C

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连贯的一组是( )

面对大灾大难,大悲大哀,心中的情绪、情感要流淌,思想信念要表达。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于是,呐喊成诗,我们要团结,要坚强,民族凝聚的呼声化作祖国坚韧的形象,变为诗人们的亢吟雄唱。

②于是,忧思成诗,对人类生存和生命本质意义的反思、忧患、理性、情怀、觉悟,也化作万般倾诉叙说。

③《离骚》成于楚难,《胡笳十八拍》赋予流离,苦难出诗人,这已被以往的历史无数次证明过。

④于是,苦难成诗,对遇难者的哀悼、哀思化为诗篇,把全民族心中的伤痛凝于笔端,化作诗。

A.④①②③ B.④③①②

C.②③④①D.②④①③

解析:④①②三句是层递,③是论据。

答案:A

二、迁移发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

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将会成为亲切的回忆

5.诗的题目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联系整首诗的内容,应如何理解“欺骗”一词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青年人往往对生活充满激情和美好的期待,往往简单地认为一切会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完美。这里的“欺骗”可以理解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一种距离,以及由此造成的心理落差和情感失落。

6.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主要表达了作者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委屈,不气馁、向前看的意识和信念,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以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7.简要说明本诗在表情达意方式上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直抒胸臆,用一种劝说别人的口吻,表达自己乐观进取的精神。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1题。

太湖碎锦

范烟桥

①太湖,用文人的套语来形容,是“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民间则说“八百里太湖跨三州”。不经过实测,这样笼统地画出一个轮廓,只能给人们一种山明水秀、浩瀚无际的想象。至于它有什么诗情画意,要费一点时间实地去观察、探索,才能领会。

②我从不同的角度,看太湖的部分画面,就感到有不同的胜概。洞庭东山、西山是太湖里两个主峰。东山周围五十余里,山势并不陡峭,土壤又滋润,经劳动人民世世代代辛苦经营,已成了丰产地区。山下坡田,种植各种水稻,是秋熟的主要农作物。夏熟是三麦和油菜,还有豆类和蔬菜瓜果。他们更有园艺的丰富经验,梅、杏、桃、李……多得数说不尽。枇杷、杨梅和洞庭红(橘名)名闻远近。随着春夏秋冬,它们先后开花结果,春天果然是“姹紫嫣红开遍”,夏天、秋天、冬天,也是各有烂漫绚丽的景色。说是“美尽东南”,并不夸张。从观赏说,四时皆宜;从生产说,那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江南的许多淡水鱼,这里样样都有。朝出暮归的千百艘大小渔船,点缀湖光水色中,渔民们勤劳、勇敢,征服自然,利用自然。

③西山和东山隔着东太湖,东山最高峰——莫釐,和西山最高峰——缥缈遥遥相对,同为七十二峰的领袖。西山也是丰产地区,同是“花果山”,东山所有的名花嘉果,西山都繁生着。从东山坐独具风格的小艇——龙飞快,驶入东太湖,莫釐峰头,云气滃然如蒸。别的不知名的远近诸山,时隐时现,好似给烟波吞吐着,山色因明暗而浓淡不一。船家果然有眼明手快的本领,坐在船里的我,到湖心时常为颠簸震荡而惊心动魄。正因为如此,而愈觉山水奇丽得来不易的乐趣。兀立在东山、西山之间的石公山,则是以玲珑秀逸的姿态吸引着人们。小艇乘风破

浪而去,到了山下,显然可见四围的山石,经过千万年的冲刷,有了“皱、瘦、透”的美姿,早给鉴赏者陆续凿去了,苏州园林里的太湖石,都是取于石公一带的石山。因此,石公山像斧削过,没有了山脚,正如一块翡翠放在一个玻璃盘里。

④假使从苏州直接到西山,出蠡口,就展开了图画,山更多,湖更大,变幻就更多。王鏊“山与人相见,天将水共浮”,冯善“震泽春浮涨碧漪,净涵天影漾玻璃”,能把湖山之胜,描绘得恰到好处。道书上所说的第九洞天——林屋,就在西山。到了里面,石壁嶙峋如雕塑,是洞庭一奇。这里有许多神话,和山农们闲谈,妄言妄听,也增添了些兴趣。而西边的消夏湾,更附会着西施的种种传说。山湾柔顺的湖水,浅而澄清,可以游泳。有着荷花、菱叶,清风徐来,颇有凉意,确是夏天避暑的好去处。到了包山寺,才窥见缥缈峰突起在丛林杂树之上。近观不如远眺之美,大凡山水之胜,都有这个境界。有了山,有了水,才见得山的灵秀,水的空明。太湖就以此特饶奇胜。

⑤太湖还有四个画面,和洞庭东山、西山合起来,差不多得见其全貌。一是从湖州到无锡的一段水程,在群山断续中经过,前后左右可以看到云峦起伏,似乎它们都有动态,与人游戏。一是从无锡到宜兴,数十分钟的汽车行程,在湖边掠过,太湖平铺在车外,远山几抹,可望而不可即。一是无锡的鼋头渚,割取了太湖的一角,经过人力的整理,有着怪石突兀、惊涛汹涌的奇趣。不仅有色,而且有声。夕阳将下,余晖照映湖面,金光璀璨,不可名状。一是苏州光福的石壁,也是太湖的一角,更见得静止处,已不是空阔浩渺的光景。而即小见大,可以使人有更多的推想。

⑥阴、晴、风、雨、云、雾,固然使山水多变,适逢其会,逸趣横生。便是朝曦、夜月下特有的湖光山色,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古今诗人画师,尽管灵思妙想,摄取片断到诗画里,有着他们的杰作,还是概括提炼。我更无能,凭我接触到的,写了些体味,或许有三言两语,能引起到过太湖者的同情,作会心的微笑。毕竟是“尝鼎一脔”,太湖实在是描写不尽,描写难工的。

(有删改)

8.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对太湖东山、西山及太湖在阴、晴、风、雨、云、雾下的变幻作了详细的描绘,表现了太湖山水的多变与逸趣横生。

B.文章引用形容太湖的套语、诗句,谈及苏州园林、道书记载和神话传说,增添了太湖的人文色彩和传奇性。

C.文章用“一块翡翠放在一个玻璃盘里”,比喻四围山石被削取的石公山兀立湖面这一湖山相映的景致,极为生动形象。

D.第⑤段写太湖的四幅画面,都运用想象和移步换景的方法,结合色彩、声音等变化,表现不同时空之下的太湖奇景。

E.本文写太湖美景,详略有致,既有整体勾勒,又有局部描写,自然景色与审美体验有机

融合,韵味丰富。

解析:本题考查散文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A项,由第⑥段可知,对太湖在阴、晴、风、雨、云、雾下的变幻的描写是略写。D项,“运用想象和移步换景的方法”说法错误,没有运用想象;且第⑤段是从不同角度写太湖的,不是移步换景。

答案:AD

9.文章第②段写了东山一带哪些“胜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散文的概括要点和理解作者感情。回归原文进行分析是关键,第②段是总分结构,第3~11句具体阐述,特别是第9句是答题的关键。感情的表达主要蕴含在作者对太湖美景的描写和最后一句对太湖人的直接赞美中。

答案:(1)文章第②段写了三方面“胜概”:自然之美,物产之丰,劳作之美;(2)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认识到劳动创造美和人民群众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

10.结合全文,分析标题“太湖碎锦”的内涵和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题目的内涵和作用。“太湖碎锦”运用了比喻,“锦”原意为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比喻花样繁多而美好的东西,也指色彩鲜明华丽。联系全文内容可知,题目包含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碎”则凸显了作者对太湖景观的描写特点,从局部着眼。题目的作用主要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形象的比喻也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赞赏之情。

答案:①“碎锦”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太湖景色的丰富多彩,表达了作者对太湖的喜爱和赞美。②具有统摄全篇和联结全文的作用。因太湖辽阔,作者只选取有代表性的几处景色来描绘,并通过这些“碎锦”的组合,呈现太湖的全貌。③作者以“碎锦”表明其文只能算是对太湖美景的部分呈现,既表现了他的谦虚,也暗含了对描写难尽的太湖美景的赞赏。

11.文中说:“近观不如远眺之美,大凡山水之胜,都有这个境界。”你是否赞同这个说法?结合本文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思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首先要理解所给语句的含意,“远眺”时一览无余,可得总体、宏观之美,又能略去无数瑕疵,朦胧之中富有诗意。“近观不如远眺”即为此意。题目要求结合文本和生活实际谈看法,就是要结合具体内容,不能脱离文本。

答案:(示例一)赞同。近观和远眺是两种不同的审美视角。远眺比近观更能领略自然景物

的整体特征和独特风貌。如文中东山莫釐峰“云气滃然如蒸”的迷蒙奇幻之美,正为远眺所得。现实生活也是如此,近观事物,固然能体验到细节之美,但很难统观全局之胜。因此,只有立足高远,面向未来,才能凭高视远,达到人生更高境界。

(示例二)不赞同。远眺只能让人获得事物的概貌,近观才能让人发现和体察细微之美。本文作者若仅远眺而不近观,就无法领略石公山“像斧削过,没有了山脚”的奇景。现实生活也是如此,想要领略到近处的美与人生当下的意趣,就要立足眼前风景和现实人生。

三、创新语用

12.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每句不超过10个字。

清康熙年间的郑板桥,坐对纸窗竹影,铺开笔墨画起了他最爱的竹子。板桥画竹的技法并无师承,多直接取法于纸窗粉壁上的日光月影,取法于枝摇叶动,风吹雨注。同东坡一样,板桥也强调画竹既要有精巧的构思,又离不开绘画的巧妙技能。但是,针对东坡的画竹要“胸有成竹”的看法,板桥坚持的则是“胸无成竹”。

郑板桥的《竹石图》里,竹子节节灵动,叶叶表情不同,墨色水灵,浓淡有致,逼真地表现出了竹的质感,这正是他①___________的画竹技法的表达。画家对画竹的看法不尽相同,就如郑板桥的看法不同于苏轼,两者的主要差异②____________________。但两人在画竹上也有相同之处,就是都强调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空缺处的答案其实就隐藏在材料的第一段之中。①处的上文内容叙述的是郑板桥画的竹的特点,根据这些内容,再结合材料中“取法于……”的内容进行概括,即可得出答案;②处要求填“两者的主要差异”,这一内容在材料第一段最后一句话中已经揭示,可稍加提炼;③处填两人的相同之处,据材料第一段中“同东坡一样”的信息可得出答案。

答案:①直接取法自然(环境、生活) ②在于是否胸有成竹③构思与技巧相互结合(或构思精巧和技能巧妙)

13.下面的图表是有关机构对某市不同年龄段亚健康人群的调查。请根据图表分别概括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三种亚健康类型发生率与年龄的关系。

(1)躯体亚健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心理亚健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社会适应亚健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呈平稳上升的趋势。(年龄越大,发生率越高)

(2)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呈缓慢下降趋势。(年龄越大,发生率越低)

(3)中间(31~50岁)年龄段发生率略高,之前或之后的都相对较低。

最新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 一、基础运用 1.写出下面字的韵母。 程跨需顺 判郊泞迈 2.读一读,连一连,组成词语。 的棘寻筑 荆确葱绿 晶养建术 饲莹魔觅 3.读拼音,写词语。 bēi zhe néng lìtián cài mǎ pǐ wēn nuǎn láo dòng bō wén sǎ shuǐ 4 比一比,再组词。 昨惊注味波作5.照样子,写词语。

葱葱绿绿、、 雪白雪白、、 6.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绿毯飞快地的孩子 一枝条蒙蒙的的小路 7.找出下面各组词语中不是一类的填在横线上 ①魔术师教师为人师建筑师理发师 ②演员服务员裁判员人员 ③绿毯金黄淡蓝乌黑 ④面粉蔗糖米糕粉笔 8.按原文填空。 ①予玫瑰,余。 ②肯帮,帮。 ③与其锦添,炭。 9.把句子补充完整 ①一起。 ②一边,一边。 ③大树又粗又壮,就像。 ④,我真高兴。 10.把下面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一听到这熟悉的叫声,我就猜准它一定生蛋了。 我高兴地把蛋拣在手里,还热乎乎的呢。 跨进屋门,果然,一个鹅蛋似的双黄蛋躺在鸡窝里。

一天下午,我参加学习小组后回家,老远就听到我家的那只老母鸡“咯咯哒”、“咯咯哒”地在房子里叫个不停。 二、阅读理解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小镇的早晨 桃源是江南水乡的一个小镇,交通工具只有小船。当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时,木船的橹声,把小镇唤醒。 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淡淡的霞光下,河面闪烁着一片片银鳞。河水清得透明,静静地和街道并行穿过小镇。沿街的河边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小船,一只紧挨着一只。两座拱形的石桥遥遥相对,坐落在镇两头。不时有一只小船从半月形的桥洞中悄悄钻出来,从河上轻轻漂过。船驶远了,但船工哼的小调,还在河上轻轻荡漾。 小镇的早晨又是热闹的。走在街上,仿佛置身在欢闹的海洋里。路不宽,人很多,你会不由自主地随着人群向前走。沿街摆满了各种蔬菜、水果和土特产。那刚从地里拔下来的小白菜、油菜,还带着晶莹的露珠,鲜嫩嫩的;那刚从河里捕来的大鱼小虾,又蹦又跳,水灵灵的;还有雪白的小羊、长毛兔、大鹅…… 真叫人目不暇接。卖东西的人一张张淳朴的脸上带着微笑,热情地向走近的人介绍着自己的产品。 小镇的早晨更是忙碌的。学生背着各色书包蹦蹦跳跳地去上学,妇女提着装满新鲜蔬菜的篮子从集市上回来,街道两旁卖早点的店铺不停地招呼着过往行人。河对岸移动着一条彩色的人流,那是去工厂上班的农家姑娘。她们衣着鲜艳,步态轻盈。这儿盛产蚕茧,但过去一尺丝绸一根丝线都要从外地买来。如今,这里办起了自己的缫丝厂、丝织厂、服装厂。小镇在变化,小镇在前进! 啊,多美的小镇的早晨!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步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步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梦痕(丰子恺) 我的左额上有一条同眉毛一般长短的疤。这是我儿时游戏中在门槛上跌破了头颅而结成的。相面先生说这是破相,这是缺陷。但我自己美其名曰“梦痕”。因为这是我的梦一般的儿童时代所遗留下来的唯一的痕迹。由这痕迹可以探寻我的儿童时代的美丽的梦。 我四五岁时,有一天,我家为了“打送”(吾乡风俗,亲戚家的孩子第一次上门来作客,辞去时,主人家必做几盘包子送他,名曰“打送”)某家的小客人,母亲、姑母、婶母和诸姊们都在做米粉包子。厅屋的中间放一只大匾,匾的中央放一只大盘,盘内盛着一大堆粘土一般的米粉,和一大碗做馅用的甜甜的豆沙。母亲们大家围坐在大匾的四周。各人卷起衣袖,向盘内摘取一块米粉来,捏做一只碗的形状;夹取一筷豆沙来藏在这碗内;然后把碗口收拢来,做成一个圆子。再用手法把圆子捏成三角形,扭出三条绞丝花纹的脊梁来;最后在脊梁凑合的中心点上打一个红色的“寿”字印子,包子便做成。一圈一圈地陈列在大匾内,样子很是好看。大家一边做,一边兴高采烈地说笑。有时说谁的做得太小,谁的做得太大;有时盛称姑母的做得太玲珑,有时笑指母亲的做得象个饼。笑语之声,充满一堂。这是年中难得的全家欢笑的日子。 而在我,做孩子们的,在这种日子更有无上的欢乐;在准备做包子时,我得先吃一碗甜甜的豆沙。做的时候,我只要噪闹一下子,母亲们会另做一只小包子来给我当场就吃。新鲜的米粉和新鲜的豆沙,热热地做出来就吃,味道是好不过的。我往往吃一只不够,再噪闹一下子就得吃第二只。倘然吃第二只还不够,我可嚷着要替她们打寿字印子。这印子是不容易打的:蘸的水太多了,打出来一塌糊涂,看不出寿字;蘸的水太少了,打出来又不清楚;况且位置要摆得正,歪了就难看;打坏了又不能揩抹涂改。所以我嚷着要打印子,是母亲们所最怕的事。她们便会和我商量,把做圆子收口时摘下来的一小粒米粉给我,叫我“自己做来自己吃。”这正是我所盼望的主目的! 开了这个例之后,各人做圆子收口时摘下来的米粉,就都得照例归我所有。再不够时还得要求向大盘中扭一把米粉来,自由捏造各种粘土手工:捏一个人,团拢了,改捏一个狗;再团拢了,再改捏一只水烟管……捏到手上的龌龊都混入其中,而雪白的米粉变成了灰色的时候,我再向她们要一朵豆沙来,裹成各种三不象的东西,吃下肚子里去。这一天因为我噪得特别厉害些,姑母做了两只小巧玲珑的包子给我吃,母亲又外加摘一团米粉给我玩。为求自由,我不在那场上吃弄,拿了到店堂里,和五哥哥一同玩弄。五哥哥者,后来我知道是我们店里的学徒,但在当时我只知道他是我儿时的最亲爱的伴侣。他的年纪比我长,智力比我高,胆量比我大,他常做出种种我所意想不到的玩意儿来,使得我惊奇。这一天我把包子和米粉拿出去同他共玩,他就寻出几个印泥菩萨的小形的红泥印子来,教我印米粉菩萨。 ………… 现在我对这些儿时的乐事久已缘远了。但在说起我额上的疤的来由时,还能热烈地回忆神情活跃的五哥哥和这种兴致蓬勃的玩意儿。谁言我左额上的疤痕是缺陷?这是我的儿时欢乐的佐证,我的黄金时代的遗迹。过去的事,一切都同梦幻一般地消灭,没有痕迹留存了。只有这个疤,好象是“脊杖二十,刺配军州”时打在脸上的金印,永久地明显地录着过去的事实,一说起就可使我历历地回忆前尘。仿佛我是在儿童世界的本贯地方犯了罪,被刺配到这成人社会的“远恶军州”来的。这无期的流刑虽然使我永无还乡之望,但凭这脸上的金印,还可回溯往昔,追寻故乡的美丽的梦啊。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7大雁归来名校同步训练习题(含答案)

大雁归来 一、基础演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冬天似乎总是充满了灰白色的雾霭,天地也都缄默起来。大大小小的生灵,或休眠,或南飞。蓄积着力量,等候那春日的暖流。待万物苏xǐnɡ,鸟雀归来,空气中又迷漫起生命的活力。这算是又一个四季的轮回。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雾霭.(ǎi) 缄.默(jiān) 苏xǐng(醒)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迷漫”,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弥漫”。 (3)“蓄”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下面三个意思,文中“蓄积”的“蓄”意思应为(A) A.储存,积蓄 B.留着而不去掉 C.心里藏着,暗中存有 (4)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2.文学常识填空 《大雁归来》选自美国(国籍)生态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的著作《沙乡年鉴》。从利奥波德的文章里,可以看到大自然的伟力,也可以看出他对人类为自身利益蹂躏自然而发出的悲叹。 3.仿照示例拟写句子。 【示例】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示例一】一棵树的叶子落光说明不了冬天,但当一片树林受不了十一月寒风的折磨时,冬天就来了。【示例二】一片落叶的飘零说明不了秋天,但当一层层叶子依偎在金黄的大地的怀抱时,秋天就来了。 4.为了帮助大家更深刻地了解鸟,你班同学利用黑板报出了一期“爱鸟”专刊,请你积极参与。 (1)以下是其中一个栏目的内容,请你仿照鸽子和荆棘鸟的写法,为自己喜爱的一种鸟(题中涉及的除外)写几句简短的话。 鸽子: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也不管路途多么遥远,都不会失去心中的方向。它是为信念而飞的。 荆棘鸟:它不停地飞翔,不停地寻找,只是渴望站在荆棘树上让最尖最长的荆棘刺进胸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 一、字词书写与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1)古时候,有个s òn ɡ ɡu ó( )人,整天sh ǒu zh ū d ài t ù( ),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嘲笑。 (2)xi ǎo l ù( )在ch í t án ɡ( )边,x īn sh ǎn ɡ( )自己d ào y ìn ɡ( )在水中的身影。 2.同音字组词。 [ji āo ]( )阳 ( )气 [y á] 发( ) 天( ) [sh ī]老( ) ( )子 [z ūn ]()守 ( )敬 3.读句子,写出加点字的近义词。 (1)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 ) (2)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 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 ) (3)我遵循..着这条规律,不顾自身的安逸.. 。 ( )( ) 二、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耕. 田(ɡēn ɡ)懦弱.(ru ò)B.匀称.(ch èn ɡ)撒.手(s ā)

C.生涯.(yá)恼.怒(nǎo) D.陶罐.(ɡuàn)挣.脱(zhènɡ) 2.下列词语中不全是反义词的一项是() A.谦虚——骄傲兴奋——激动 B.漂亮——丑陋犹豫——果断 C.沉重——轻松蜿蜒——平坦 D.傲慢——恭敬慌张——镇定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 呢!” B.“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C.鹿忽然发现了自己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咦,这是我吗?” D.他说:“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科学技术的发展,帮助人们不断改正生活。 B.政府通过电视和广播呼吁人们立即马上行动起来。 C.美丽的贝壳在阳光的照耀下,更加光彩夺目。 D.检阅台上的人和成千上万观众的眼睛都投在了这个队员的身上。 三、回顾课文内容填空。 1.《守株待兔》是一篇________故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步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步阅读训练 颇有绅士风度的鸟 阳光明媚的春天,当人们到郊外春游或到林区散步时,可能会发现一种可爱的名叫戴胜的鸟儿在活动。戴胜的体羽为棕(zōng)色,两翅和尾羽大都黑色,上面有白色或棕白色横斑,头上有美丽的羽冠。有趣的是,戴胜在地上行走时颇有风度,头随着步伐一点一点的,节(奏凑)鲜明,活像一个头(带戴)礼帽、衣冠楚楚、彬(bīn)彬有礼的绅士。它在引颈高歌时,头上的羽冠会像扇子一样展开,头向前探,每吐一个音节点一次头,一次比一次点得深,一连点三次头以后,响亮的歌声便戛(jiá)然而止。稍微停顿一会儿之后,再接着演唱,动作依然是伸颈、耸冠、吐音、点头……谁若有机会欣赏到戴胜的步态和歌唱,无疑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遗憾的是,戴胜的外表虽然仪表堂堂,风度翩翩,生性却非常懒惰,不讲卫生。在繁殖(zhí)季节,它好歹(dái)找一个岩石缝隙(xì)或墙窟窿就算是窝了。雏(chú)鸟孵(fū)出来以后,母鸟也懒得打扫小鸟们排出的粪便,天长日久,窝里便变得臭气熏(xūn)天!因此,人们便给它起了一个“臭姑姑”的外号! 戴胜不但身上脏臭,当遇到敌人侵(qīn)犯时,它还有一手保命绝招:从尾脂腺(qu án)分泌出一种气味恶臭的灰褐色的油状液体,来犯者闻到这气味顿时会透不过气来,只好掩(yán)鼻而逃。真是臭有臭的用处(chùchǔ)! 戴胜是对人类有益的食虫的鸟。它的嘴巴又尖又长,可以轻巧地从地下掏出害虫来吃。它所吃的昆虫,占它总食量(liànɡliánɡ)的90%,而且绝大多数(shùshǔ)都是危害农作物的害虫。 练习: 1、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春天()的外表()的羽冠 ()的绅士()的歌声()的享受 ()的()()的() 2、划去文中括号里错误的读音和字。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勤劳——()香——()白——() 益虫——()笨重——()朋友——() 4、用“﹋﹋﹋”划出表示戴胜羽毛颜色的词语。 5、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 (1)有一点点风度。() (2)突然中断或停止。() (3)臭气很浓。()

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第二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人教新课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及 答案 一、根据语境,给下列画线字注音。(5分) 1.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2.为了研究蟋蟀,我又搜()索起它们的巢穴来。 3.住宅()的部分快要完成了,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敞( )的了。 二、读拼音,写同音字。(9分) 1.址遇寓地()公()相() 2.择泽责恩()抉()()任 3.腊蜡辣()椒()肉()烛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6分) 一株()()地观察()的阳光 一缕()()地考虑()的树叶 四、补全下列词语,并将合适的词语填入句子中。(6分) 随遇()()浩如()() ()()思议自()自() 1.___________的他对生活无太多的奢求。 2.清澈的湖水中有一群群鱼儿___________地畅游着。它们有的三五成群,追逐嬉戏,好像顽皮的孩子。 五、句子训练营。(8分) 1.食物蟋蟀巢穴经常找离到很远地方的(连词成句,加上标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魏格纳是德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重要的发现大大奖励了他。(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我会填空。(10分) 1.横看成岭侧成峰,___________________。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 _______________。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同步阅读训练有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步阅读训练例题设计 桐乡市虎啸中心小学张美凤 大自然的秘密 美国作家伯罗蒙塞尔 我和七个旅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到达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我们去那里旅游的一个目的是,这个海岛上有许多太平洋绿龟用来孵化小龟的巢穴,我们想实地观察一下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里. 太平洋绿龟的体重在一百五十公斤左右,幼龟不及它的百分之一,幼龟一般在四五月间离巢而出,争先恐后爬向大海.只是从龟巢到大海需要经过一段不短的沙滩,稍不留心便可能成为鹰等食肉鸟的食物. 那天我们上岛时,已近黄昏,我们很快就发现一只大龟巢,突然,一只幼龟率先把头探出巢穴,却又欲进而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踯躅不前时,一只嘲鹰突兀而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问向导:"你得想想办法啊!"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小龟,把它引向大海,那只嘲鹰眼见着到手的美食给抱走,只能颓丧地飞走了. 然而接着发生的事却使大家极为震惊.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现实很快我们明白:我们原来干了一件愚不呆及的蠢事. 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会返回龟巢.现在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 黄昏的海岛,阳光仍很明媚.从龟巢到海边的一大段沙滩,无遮无挡,成百上千的幼龟结群而出,很快引来许多食肉鸟,它们确实可以饱餐一顿了. "天啊!"我听见背后有人说,"看我们做了些什么!"这时,数十只幼龟已成了嘲鹰,海鸥,鲣鸟的口中之物,我们的向导赶紧脱下头上的棒球帽,迅速抓起十数只幼龟,放进帽中,向海边奔去.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气喘吁吁地来回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救吧. 一切都过去以后,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两只嘲鹰仍静静地伫立在沙滩下,希望能捕捉到最后一只迷路的幼龟做佳肴.我和同伴们低垂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前进.似乎在这群凡人中间,一切都寂然静止了.终于,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了他的悲叹:"如果不是我们人类,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危害." 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 练习: 1、阅读课文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稍不()响彻()气喘()争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同步阅读训练有答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同步阅读训练有答案 大自然的秘密 美国作家伯罗蒙塞尔 我和七个旅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到达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我们去那里旅游的一个目的是,这个海岛上有许多太平洋绿龟用来孵化小龟的巢穴,我们想实地观察一下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里. 太平洋绿龟的体重在一百五十公斤左右,幼龟不及它的百分之一,幼龟一般在四五月间离巢而出,争先恐后爬向大海.只是从龟巢到大海需要经过一段不短的沙滩,稍不留心便可能成为鹰等食肉鸟的食物. 那天我们上岛时,已近黄昏,我们很快就发现一只大龟巢,突然,一只幼龟率先把头探出巢穴,却又欲进而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踯躅不前时,一只嘲鹰突兀而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问向导:"你得想想办法啊!"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小龟,把它引向大海,那只嘲鹰眼见着到手的美食给抱走,只能颓丧地飞走了. 然而接着发生的事却使大家极为震惊.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现实很快我们明白:我们原来干了一件愚不呆及的蠢事. 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会返回龟巢.现在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 黄昏的海岛,阳光仍很明媚.从龟巢到海边的一大段沙滩,无遮无挡,成百上千的幼龟结群而出,很快引来许多食肉鸟,它们确实可以饱餐一顿了. "天啊!"我听见背后有人说,"看我们做了些什么!"这时,数十只幼龟已成了嘲鹰,海鸥,鲣鸟的口中之物,我们的向导赶紧脱下头上的棒球帽,迅速抓起十数只幼龟,放进帽中,向海边奔去.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气喘吁吁地来回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救吧. 一切都过去以后,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两只嘲鹰仍静静地伫立在沙滩下,希望能捕捉到最后一只迷路的幼龟做佳肴.我和同伴们低垂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前进.似乎在这群凡人中间,一切都寂然静止了.终于,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了他的悲叹:"如果不是我们人类,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危害." 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 练习: 1、阅读课文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稍不()响彻()气喘()争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同步练习 一、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3-6=12-6=15-9=11-4= 13-7=18-9=15-7=8+5= 11-5=6+9=4+7=11-6= 13-4=12-8=16-9=12-7= 二、帮大象搬木头。 三、我会按要求做题。 1. 在里填上“+”或“-”。 115=6 123=9 94=13 88=16 145=9 127=5 2. 在里填上“>”“<”或“=”。 11-9 2 13-411 14-67 11-7 3 16-9 5 13-68 3.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8=4 13-=5 3+=12 15-=9 17-=8 +8=16 4. 写出四道差是5的减法算式。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四、我会看图列式计算。 1. =(个) 2. -=(个) -=(个) 五、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 聪聪带了多少钱? =( ) 2. 一共有14只鸡。 (1) 右边有8只,左边有几只?

=( ) (2) 母鸡有9只,公鸡有几只? =( )

答案 一、7 6 6 7 6 9 8 13 6 15 11 5 9 4 7 5 二、5 18 9 13 12 9 19 9 三、1.--++--2.=<>>><3.12 8 9 6 9 8 4.6-1=5 10-5=5 13-8=5 11-6=5 [点拨] 答案不唯一。 四、1.13-8=5 2.14-6=8 14-8=6 五、1.13-6=7(元) 2.(1) 14-8=6(只) (2) 14-9=5(只)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步阅读训练命题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步阅读训练命题设计 设计者:虎啸中心小学张玲芳 颇有绅士风度的鸟 阳光明媚的春天,当人们到郊外春游或到林区散步时,可能会发现一种可爱的名叫戴胜的鸟儿在活动。戴胜的体羽为棕(zōng)色,两翅和尾羽大都黑色,上面有白色或棕白色横斑,头上有美丽的羽冠。有趣的是,戴胜在地上行走时颇有风度,头随着步伐一点一点的,节(奏凑)鲜明,活像一个头(带戴)礼帽、衣冠楚楚、彬(bīn)彬有礼的绅士。它在引颈高歌时,头上的羽冠会像扇子一样展开,头向前探,每吐一个音节点一次头,一次比一次点得深,一连点三次头以后,响亮的歌声便戛(jiá)然而止。稍微停顿一会儿之后,再接着演唱,动作依然是伸颈、耸冠、吐音、点头……谁若有机会欣赏到戴胜的步态和歌唱,无疑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遗憾的是,戴胜的外表虽然仪表堂堂,风度翩翩,生性却非常懒惰,不讲卫生。在繁殖(zhí)季节,它好歹(dái)找一个岩石缝隙(xì)或墙窟窿就算是窝了。雏(chú)鸟孵(fū)出来以后,母鸟也懒得打扫小鸟们排出的粪便,天长日久,窝里便变得臭气熏(xūn)天!因此,人们便给它起了一个“臭姑姑”的外号! 戴胜不但身上脏臭,当遇到敌人侵(qīn)犯时,它还有一手保命绝招:从尾脂腺(qu án)分泌出一种气味恶臭的灰褐色的油状液体,来犯者闻到这气味顿时会透不过气来,只好掩(yán)鼻而逃。真是臭有臭的用处(chùchǔ)! 戴胜是对人类有益的食虫的鸟。它的嘴巴又尖又长,可以轻巧地从地下掏出害虫来吃。它所吃的昆虫,占它总食量(liànɡliánɡ)的90%,而且绝大多数(shùshǔ)都是危害农作物的害虫。 练习: 1、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春天()的外表()的羽冠 ()的绅士()的歌声()的享受 ()的()()的() 【设计说明:属于“直接提起信息”,兼顾基础知识。既注重文本,又加以拓展,充分检验学生双基的功底,灵活运用的能力。此题在提取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两题仿写,有一定的整合。】 2、划去文中括号里错误的读音和字。 【设计说明:属于“直接推理”,考查学生易写错的字词;考查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尽量减少或避免纯机械的识记,采用情境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勤劳——()香——()白——() 1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第二单元百分数(二)同步练习 1.我会填。 ,也就是原价的 (1)一个书包打七折出售,售价是原价的() () ( )%,相当于降价( )成。 (2)一种饮料促销,按原价的85%出售,就是打( )折。 (3)一成五=() =( )(小数)=( )% 10 (4)一家饭店10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个月应缴纳营业税( )万元。 (5)把500元存入银行,存期为2年,年利率是2.10%,到期后可得利息( )元。 2.我会判。(对的画“√”,错的画“?”) (1)打折是商店常用的促销方式,打七折就是降低原价的70%出售。( ) (2)某工厂今年比去年节电25%,改写为成数就是二点五成。 ( ) (3)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 (4)存款时,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 (5)今年某品牌汽车的销售量比去年增加两成,今年汽车的销售量是去年的120%。( ) 3.我会连。(给题目选择正确的算式并连线)

(1)一件标价为240元的大衣打六五折出售, 这件大衣降价多少元? 240×65% (2)某工厂上个月的用水量是240吨,这个 月比上个月节水六成五,这个月比上个月 节约了多少吨水? 240×(1-65%) (3)刘叔叔得到240元稿费,需要按3%缴纳 个人所得税,他应缴纳税金多少元? 240÷1.50% (4)妈妈把一些钱存入银行,存期为一年,年 利率为1.50%,到期后获得利息为240元, 妈妈存入银行的本金是多少钱? 240×3% 4.李叔叔购买彩票中了20000元奖金。 (1)李叔叔捐款多少钱?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 一看拼音,写汉字。(6分) 1.下面三组词语中,每组加点字的音节有一个错误,请找出来画上横线,并订正在后面。 (1)工程师(chéng) 营业员(yín) 建筑(zhù) 的确(dí) ( ) (2)演员(yǎn) 裁判员(pàn) 计算(suàn) 顺着(xùn) ( ) (3)需要(xū) 饲养(sī) 魔术(mó) 熬汁(áo) ( ) 2.读拼音写词语。 wēn nuǎn gān tián bō wén jǐng sè ()()()() zuó tiān jiā jù sǎ shuǐ liú xià ()()()() 3.照样子先组词,再变成新字并组词。 例:波( 波浪)——__皮__( 皮肤) 味( )——____( ) 汁( )——____( ) 4.照样子,写词语。

5.选词填空。 蹦蹦跳跳高高兴兴 (1)林林一天到晚都( )的,好像从来不知道什么是烦恼。 (2)妹妹走路时老是( )的。 6.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字母) 经过:A.通过;B.从某处过。 (1)经过深入调查,我终于发现了其中的秘密。( ) (2)经过操场时,我看见李明正在打球。( ) 7.照样子,完成句子练习。 例:我的同桌把字典还给了我。字典被我的同桌还给了我。 (1)妈妈把所有的小猫都送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和孩子们把千人糕吃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田野,葱葱绿绿的,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3)小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展示厅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 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拮据.(jùjū) 馈.赠(kuìɡuì) 奔驰.(chící) 晾.晒(liànɡliánɡ) 竹签.(qiān xiān) 掺.假(chàn chān) 扎.针(zāzhā) 赚.钱(zuàn zhuàn) 二、读拼音,根据情境写生字。 这个仓kù( )里的物资是政府调bō( )和市民捐zènɡ( )给灾区的,明天一早它们将被装上huò( )车shǐ( )向灾区。 三、比一比,再组词。 四、按要求写词语。 1.照样子,写词语。 (1)走街串巷(含有近义词) (2)闷闷不乐(AABC式) 2.把句中画横线部分用四字词语代替。 (1)他睡梦中都想着寻找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 )

(2)我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中了彩还不高兴,因有不如意的事而心里不快 活地回到家里。( ) (3)“难道我们中彩得到汽车是不道德的吗?”我非常疑惑,很不理解地 问。( ) 五、选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A.外貌描写 B.动作描写 C.语言描写 D.心理描写 1.他那红嘟嘟的脸蛋闪着光亮,就像秋日里熟透的苹果。( ) 2.我的心里忐忑不安,生怕老师公布出我的分数,那该多丢脸呀!( ) 3.父亲把锅端下来,放在备好的架子上。( ) 4.“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啊!”我激动地说。( )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 1.库伯先生派人来,把奔驰汽车开走了。(改成“被”字句) 2.生活中我们应该将心比心。(改为反问句) 3.一个人只要 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用加点的词.. 语写句子)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中彩那天》以和为线索展开叙述。课文告诉我们,诚信是人的财富,它比财富更重要。 2.《万年牢》一文中“万年牢”有三层意思:一是指父亲所做的糖葫芦、;二是指好的产品会受到顾客信赖, ;三是指。 3.学了《将心比心》一文,我懂得了。 八、日积月累。 1.我们对自己的承诺一定要遵守,做事一定要果断、坚决。就像《论语》中说的“言必信, 。” 2.“与朋友交, 。”这句名言告诉我们与朋友交往时说话要讲诚信。 3.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所以,“爱人者, ;敬人者, 。” 4.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于人。正所谓“己所不欲,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九、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一、读拼音,结合语境写字词。 zuó tiān()下午,mèi mei()和妈妈mào ()着蒙蒙细雨,去超市mǎi()了果汁、蔬cài()、调wèi()品和一些日常生活yòng jù()。 二、选词填空。 平时平常 ①风吹日晒对战士们来说是一件________的事。 ②这些菜肴是用我们________吃的蔬菜做成的,但是非常好吃。 三、照样子,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量词,然后在横线上填入表示样子的词语。 在一(条)清清的小河边,有一()________的田野,几()马在________地吃草。爸爸在树下捡了几()树枝,准备回去当柴烧。 四、“当你帮助别人的时候,你也会享受到一种快乐,净化了自己的心灵。”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用谚语()来概括。 A.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B.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 C.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五、我能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A.美丽 B.清新 C.柔软 D.广阔 E.晴朗 F.明媚 G.清脆 H.温暖 I.耀眼 J.泥泞 ①________的杜鹃花②________的歌声

③________的空气④________的田野 ⑤________的小路⑥________的枝条 六、给划线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与众不同;不普通②格外 1.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________ 2.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________ 七、选字填空。 锋峰山________ ________利 冒昌________盛感________ 洒酒________下喝________ 波披水________ ________风 八、读一读,连一连。 九、卡片顺序被打乱了,请你帮忙排排,别忘了加标点哦。 ①(道路上)(留下)(泥泞的)(足迹)(雷锋叔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去)(身边的)(我们)(找找)(吧)(雷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哪里)(献出)(需要)(爱心)(就出现在)(雷锋叔叔)(哪里)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题1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题1 一、填空。(33分) (1)12和4这两个数,( )是( )的因数,( )是( )的倍数。 (2)18的因数有( ),30以内7的倍数有( )。 (3)一个数,既是12的倍数,又是12的因数,这个数是( )。 (4)1-20的自然数中,质数有( )、合数有( )。 (5)两个都是质数的连续自然数是( )和( )。 (6)最小的偶数是( ),最小的质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 (7)有因数3,也是2和5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 )。 (8)一个三位数,它的个位上是最小的质数,十位上是最小的合数,百位上的最小的奇数,这个三位数是( )。 (9)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45,这三个奇数分别是( )、( )和( )。 (10)100以内最大的质数与最小的合数的和是( ),差是( )。 (11)凡是5的倍数,个位上一定是( )或( )。 (12)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最大两位数是( )。 (13)27至少要加上( )就是3的倍数。 (14)两个质数和为18,积是65,这两个质数是( )和( )。 二、判断题。下列说法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8分) (1)两个相邻的自然数中,必定有一个是奇数。………………( ) (2)3的倍数,一定是9的倍数。…………………………………( ) (3)奇数都比偶数小。……………………………………………( ) (4)自然数A(A不等于0)的最小倍数和最大因数都是A。…( ) (5)一个质数,它的因数也一定是质数。……………………( ) (6)同时时2、3、5的倍数的数,不一定是偶数。。…………(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

一、给下列汉字注音。 二、读拼音,写词语。 wēn nuǎn gān tián bō wén jǐng sè ()()()() zuótiān jiā jùsǎ shuǐliúxià ()()()() 三、一个字组三个词。 四、照样子,写词语。 五、句子乐园。 1.孩子的迷路他抱着(连词成句) 2.爸爸拾起一根又细又长的枝条。(缩句) 3.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仿写句子)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

难道吗? 六、选句填空。(填序号) ①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②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 ③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1.张奶奶经常帮助邻居,现在她生病了,大家争着送她去医院,真是。 2.我给明明讲解数学题,既帮他解决了难题,又帮我巩固了知识,真是。 七、阅读大舞台。 木匠的房子 有一个木匠,造了一间很小很小的房子,只能住下他自己。 一个雨天,有人敲门,木匠问:“谁呀?”“我是个老人,请允许我进屋避避雨吧!” 木匠看看小小的房子,有些为难,但还是让老人进来了。 又有人敲门,是一个可怜的女人,带着三个孩子。木匠不忍心拒绝,说:“进来挤一挤吧!” 雨越来越大,接二连三有人进来。最后,屋子里一共待了十一个人,大家在快乐地说着、笑着。 木匠有些弄不懂:“屋子这么小,怎么能待下这么多人呢?”老人说:“问题()房子,()心!一个好人的心,容得下全世界的人!” 1.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入文中括号内。 不是……而是……不但……而且…… 2.判断对错。 (1)木匠有一间能容下十一个人的大房子。() (2)房子虽然很挤,但是大家很快乐。() 3.你觉得木匠是个怎样的人? 八、看图写话。 观察图片,图中画了什么人?他们在玩什么?发挥想象写一写。 参考答案

第二单元同步练习

第二单元同步练习 第一部分: 1.选出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溺死(nì)调料(tiáo)蛮横(h?ng)黯淡(àn) B.相偎(wēi)无垠(yín)绚丽(xuàn)抑制(yì) C.戈壁(gē)战略(lia)深凹(āo)脸颊(jiá) D.黝黑(yōu)叩击(k?u)炫耀(xuàn)慰勉(miǎn) 2.选出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 A、衙门东挪西借不缀劳作整日劳碌 B.聊叙饱尝坚苦节衣缩食为富不仁 C.费解布满青筋名正言顺学习生涯 D.纳闷顷盆大雨狂风怒吼销声匿迹 3.为句中加点词语填写近义词。 ①我只是个有可能学习的毛坯,是我的老师帮我开了眼界,使我这块毛坯有可能发展进步。( ) ②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仿佛在憧憬,又仿佛在等候。( ) ③后来说得多了,有人揶揄她:“可不是,都说阿莉是你的冰棍调养出来的 呢!”() ④那个季节,还不太冷,依稀有几片早落的黄叶,在风中或上或下或左或右、低低地打着旋。( ) 4.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⑴比喻突出地显露才能和本领。() ⑵形容旅途辛苦劳累。() ⑶做事不辞辛苦,不怕别人埋怨。() ⑷有钱而心狠,残酷地剥削和压迫穷人。()

5. 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 ⑴我看到了她深凹的眼,布满青筋和黑斑的竹枝似的手。() ⑵我依稀看到了村旁那长长的路,路旁那长长的小巷,巷里那根长长的竹棒。() ⑶李易安的《声声慢》,她那几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写得十分动人。() 6. 如果你是个十三岁的中学生,问不同年龄段的人岁数,该怎么问? ⑴问小孩:“” ⑵问中青年人:“” ⑶问七八十岁的老人:“” 7. 下面的成语,故意改动了一个字,要求用另一个成语来说明这一现象。如“入花三分”,谜底则是“移花接木”。请按此方法猜下面的谜语: ⑴登堂入狼() ⑵零装待发() ⑶妙手回秋() ⑷入舟三分() 第二部分: (一) 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祖母是家庭的组织者,一切生产事务由她管理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8.选文的中心句是。

人教版数学3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 )。 2. 370÷7的商是( )位数,834÷3的商是( )位数。 3. 213除以7,商是( ),余数是( )。 4. 8个( )是248,( )个8是768。 5. 706÷7的商的末尾有( )个0。 ( )。 ,要使商的中间有0且没有余数( )。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 0×8=0÷8 ( ) 2.因为624÷6的商是三位数,所以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一定是三位数。( ) 3. 841÷7的商的末尾一定有一个0。 ( ) 4. 738÷6的商中间没有0。( ) 5.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4800÷6的商的末尾有( )个0。 A. 1 B. 2 C. 3 2.下面各数被2除没有余数的一组是( )。 A. 98,45,301 B. 39,48,52

C. 42,980,66 3.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 )。 A. 一定是两位数 B. 一定是三位数 C. 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4.小红做了36朵花,是小翠所做的花的3倍,小翠做了( )朵花。 A. 9 B. 12 C. 108 四、计算题。 1.直接写得数。 68÷4=840÷4=220×4=180÷3= 480÷3=9000÷3=3×500=1800÷3= 70÷5=360÷5=360×0=4500÷5= 2.估算。 71÷8≈323÷4≈359÷4≈103÷2≈3.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306÷3302÷6517÷5 ☆209÷3☆676÷4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题1(最新整理)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题 一、填空。(33 分) (1)12 和4 这两个数,( )是( )的因数,( )是( )的倍数。 (2)18 的因数有( ),30 以内7 的倍数有( )。 (3)一个数,既是12 的倍数,又是12 的因数,这个数是( )。 (4)1-20 的自然数中,质数有( )、合数有( )。 (5)两个都是质数的连续自然数是( )和( )。 (6)最小的偶数是( ),最小的质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 (7)有因数3,也是2 和5 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 )。 (8)一个三位数,它的个位上是最小的质数,十位上是最小的合数,百位上的最小的奇数,这个三位数是( )。 (9)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45,这三个奇数分别是( )、( )和( )。 (10)100 以内最大的质数与最小的合数的和是( ),差是( )。 (11)凡是 5 的倍数,个位上一定是( )或( )。 (12)既是 3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的最大两位数是( )。 (13)27 至少要加上( )就是 3 的倍数。 (14)两个质数和为 18,积是 65,这两个质数是( )和( )。 二、判断题。下列说法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8 分) (1)两个相邻的自然数中,必定有一个是奇数。………………() (2)3 的倍数,一定是9 的倍数。…………………………………() (3)奇数都比偶数小。……………………………………………() (4)自然数A(A 不等于0)的最小倍数和最大因数都是A。…() (5) 一个质数,它的因数也一定是质数。……………………() (6) 同时时2、3、5 的倍数的数,不一定是偶数。。…………()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同步练习

第二单元 第5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同步练习 二、根据拼音写词语。 三、词语巧搭配。 蒙蒙的()温暖的() 长长的()晶莹的() 年迈的()弯弯的() 四、连词成句,并打上标点符号。 1.迷路的抱着孩子雷锋叔叔

2. 温暖的四处寻觅我们乘着春风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五、课文综合阅读。 乘着温暖的春风,我们四处寻觅。 啊,终于找到了——哪里需要献出爱心, 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1.按要求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或近义词。 温暖-()【写反义词】 寻觅-()【写近义词】 2.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A.雷锋叔叔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B.在需要奉献爱心的地方,到处都有像雷锋叔叔那样热心助人的人们。 C.雷锋叔叔时时处处都想着别人,他把爱心洒遍了祖国各地。 3.请你写一句关于帮助他人的名言或俗语。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六、你身边有“小雷锋”吗?说说他(她)哪里做得像雷锋。 答案 一、 F L A N 二、温暖冒出昨天留下洒水弯下 三、 蒙蒙的(细雨)温暖的(春风) 长长的(小溪)晶莹的(露珠) 年迈的(大娘)弯弯的(小路) 四、1.雷锋叔叔抱着迷路的孩子。 2. 乘着温暖的春风,我们四处寻觅。 五、1.寒冷寻找 2.C 3.示例: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 六、示例:丽丽经常帮助同学打扫卫生。明明帮生病的同学补习功课。

第6课《千人糕》 一、根据拼音写词语。 二、填一填。 ()的味道()的糕 ()地问()地想 三、课文综合阅读。 爸爸接着说:“糖呢,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熬糖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就算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售,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1.选择正确的答案。 “千人糕”里面的糖是怎么来的?() A.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 B. 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 C.是到商店里买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