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德国镀锌标准

ISO德国镀锌标准
ISO德国镀锌标准

I S O德国镀锌标准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附录NA

引用标准

(未包括在规范化引用和参考文献中)

DIN EN 10204?金属产品的检验文件(包括修改件A1:1995)

DIN EN ISO 1460?黑色金属材料表面热浸镀锌涂层-单位面积重量测定法(ISO1460:1992)

DIN EN ISO 2064?金属和其他无机涂层-厚度测量相关定义和换算(ISO 2064:1980)

DIN EN ISO 2178?磁性基体表面上非磁性涂层-磁性法涂层厚度测量(ISO 2178:1982)

ICS?25.220.40

描述字:金属涂层、钢制品、热浸镀锌、要求、试验

中文版

钢铁制品表面热浸镀锌涂层

技术规格和试验方法

(ISO 1461:1999)

本欧洲标准于1998年11月8日由CEN 批准。

CEN 成员有义务遵守CEN /CENELEC 内部规范,这些规范规定了本欧洲标准不作任何修改而作为国家标准的条件。有关这些国家标准的最新通知单和文献参考可向管理中心秘书处或任何CEN 成员申请来获得。

本欧洲标准有三种官方版本(英语、法语、德语)。通报了中央秘书处且由CEN 成员国负责翻译成本国语言的其他版本具有与官方版本相同的效力。

CEN 成员包括以下国家的标准机构:奥地利、比利时、捷克共和国、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冰岛、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波兰、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瑞士和英国。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

管理中心:rue?de?Stassart?36, 布鲁塞尔B 区1050号

EN?ISO?1461 1999年2月

欧洲标准

○c1999?CEN:全球范围内任何形式和任何方式的宣传权利归CEN成员国家所有参考号:EN?ISO?1461:1999?E

前言

国际标准ISO 1461:1999?钢铁制品表面热浸镀锌涂层—技术规格和试验方法,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ISO/TC107“金属和其他无机涂层技术委员会”制定。经CEN/TC262“金属和其他无机涂层技术委员会”(其秘书处由BSI 领导)批准而作为欧洲标准。

本部分欧洲标准应采用条文完全一致的文件或认可通知且来作为国家标准,与其相冲突的国家标准最迟在1999年8月废除。

根据CEN/CENELEC内部规范,以下国家的标准组织有义务执行本欧洲标准:奥地利、比利时、捷克共和国、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冰岛、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波兰、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瑞士和英国。

认可通知

ISO 41461:1999由CEN批准作为欧洲标准,未作任何修改。

目次

钢铁制品表面热浸镀锌涂层

技术规格和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铁制品的热浸镀锌涂层(含有不超过2%的其他金属材料)的一般特性和试验方法。本标准不适用于:

a)连续热浸镀锌的薄钢板和钢丝;

b)自动化车间内的热浸镀锌钢管;

c)有特定要求的并且可能包括额外要求或具有不同于本欧洲标准要求的热浸镀锌产品。

注:单个的产品标准可以通过引用本标准号来包含本标准,或者根据特定的产品对本标准进行修改来包含本标准。

本标准不适用于热浸镀锌产品的后处理或保护涂层。

2规范化引用

下列文件所包含的条款,通过在条文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欧洲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应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欧洲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EN 1179?锌及锌合金-原锌

EN ISO 1460?金属涂层-铁材热浸镀锌涂层-单位面积重量测定(ISO 1460:1992)

EN 22063?金属和其他无机涂层-热喷涂-锌、铝及其合金

EN ISO 2064?金属和其他无机涂层-厚度测量有关定义和转换(ISO 2064:1980)

EN ISO 2178?磁性基体表面上非磁性涂层-涂层厚度测量-磁性法

ISO 752?锌锭

ISO 2859-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可接受质量水平(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方案

ISO 2859-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3部分:跳批计数抽样程序

ISO 10474?钢及钢制品-检验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中,EN ISO 2064中定义的术语以及以下术语适用。

3.1

热浸镀锌

将钢或铸铁浸入熔化的锌水内而在钢铁制品表面形成一个锌和(或)锌铁合金涂层的过程。

3.2

热浸镀锌涂层

通过热浸镀锌获得的涂层。

注:术语“热浸镀锌涂层”以下简称为“涂层”。

3.3

涂层质量

单位面积表面上的锌和(或)锌铁合金的总质量(单位为克每平方米:g/m2)。

3.4

涂层厚度

锌和(或)锌铁合金的总厚度(单位为微米:μm)。

3.5

重要表面

制品覆盖有涂层或准备覆盖涂层部分,且该部分对制品的使用性和(或)外观具有最重要的影响。

3.6

控制试样

检验时从一批试样中选取的一个或一组制品。

3.7

参考区域

必须在其内部进行规定次数的单独测量的区域。

3.8

局部涂层厚度

磁性检验中参考区域内规定次数测量获得的涂层厚度平均值或重量检验中获得的单个值。

3.9

平均涂层厚度

控制试样中一个大制品上或者全部制品上局部厚度的平均值。

3.10

局部涂层质量

单个重量试验中获得的涂层质量数值。

3.11

平均涂层质量

通过使用按第5条选定的控制试样并且使用按EN ISO 1460的检验或者通过平均涂层厚度换算(见第3.9条)测得的涂层质量的平均值。

3.12

最小值

参考区域内,重量检验中的最小单个测量值或某个磁性检验中由规定数量测量值所获得的最小平均值。

3.13

检查批次

单个定单制品或单次交货制品。

3.14

验收检查

对热浸镀锌生产商车间内一批制品的检验(除非另有其他规定)。

3.15

未覆盖涂层区域

钢铁制品表面未与熔化锌水发生反应的区域。

4 一般要求

注1:基体金属的化学成分和表面条件(光洁度或粗糙度)、各部分的质量以及镀锌条件对涂层外观、厚度和物理机械性能会造成影响。

本标准在这些方面未作任何要求,但在附录C中给出一些推荐。

注2:EN ISO 14713标准中建议了如何为钢铁材料选择热浸镀锌涂层。EN ISO 12944-5则包含有在钢材热浸镀锌涂层上喷涂油漆涂层的有关

内容。

4.1 热浸镀锌槽

热浸镀锌槽主要容纳熔化锌水。熔化锌水中杂质(铁和锡除外)的总含量不得超过1.5%(质量百分比),这些杂质见ISO 752或EN 1179的定义。(同见附录C。)

4.2 买方应提供的信息

买方应提供附录A中指定的信息。

4.3 安全

应按附录B进行通风和排污。

5 抽样

在选定用于检验的每批检查试样(见第3.13条)中随机抽取一个控制试样用于厚度检验。每批检查试样中抽取的组成控制试样的最小制品数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每批数量对应的控制试样数量

除非买方定货时另有规定,否则应在产品离开热浸镀锌生产商仓库前进行验收检查。

6 涂层特性

6.1 外观

采用正常矫正视力进行外观检查时,所有热浸镀锌制品的重要表面不得存在锌瘤、水泡(即起拱区域下方无固态金属)、粗糙处和尖锐处(可能造成人身伤害)和没有覆盖涂层的区域。

注1:粗糙度和光滑度是相关的术语。镀锌制品表面涂层的粗糙度与通过机械方法擦拭镀锌过的产品(如镀锌薄钢板和钢丝)所得到的粗糙度有

区别。

出现深灰色或浅灰色区域(例如蜂窝状的深灰色区域)或某些表面不平整不得作为拒收理由;同样地,由潮湿状态下保存时产生的污点(热浸镀锌后在潮湿

条件下保存时形成的白色或深色的腐蚀成分-主要为碱性氧化锌)也不得作为拒收理由,前提是涂层厚度大于规定的最小值。

注2:要定义一个适用于实践中所有要求的外观和光洁度是不可能的。

不允许出现残留的助熔剂,也不允许出现可能影响到热浸镀锌制品预期用途的或其抗腐蚀要求的结块和锌粉。

未能通过外观检查的制品应按第6.3条进行补锌或重新镀锌,然后再进行检验。

如果有特定的要求(例如镀锌涂层表面需要喷涂油漆时),则必要时应制作一个试样(见第A.2条和第C.1.4条)。

6.2 厚度

6.2.1 总则

热浸镀锌涂层用于防止钢铁产品受到腐蚀(见附录C)。这些涂层(无论是浅灰色还是深灰色)所提供的防腐蚀时间长度与涂层厚度近似成正比。对于极端腐蚀条件和(或)需要特别长的使用寿命时,可能需要比规定厚度更厚的涂层。

这些更厚的涂层的技术规格应遵守镀锌生产商和买方之间在实施方式(例如喷砂、钢材化学成分)方面达成的协议。

6.2.2 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出现争议时,涂层厚度应按EN ISO 1460通过使用重量法测定单位面积内热浸镀锌涂层的平均质量和标称涂层密度(7.2 g/cm3)来计算。

如果制品数量在10个以下,而重量试验造成的制品破坏给买方带来无法承受的补救成本,则买方不必接受重量试验。

注:优先采用磁性法检验(EN ISO 2178)(见附录D)或重量法检验(可行的替代方案如电磁法(ISO 2808),库伦定量法或微观断面图法如附

录D所示)。

EN ISO 2178规定的方法在车间内和对常规质量控制最为适用。由于按此方法进行单次测量的区域很小,因此各个单独数值可能比局部涂层厚度或平均涂层厚度更小。如果在参考区域内进行足够数量的测量,那么通过磁性法可以同样有效地得到与通过重量法测定结果相同的局部厚度。

6.2.3 参考区域

重量法或磁性法检验过程中参考区域的数量和位置及其尺寸应根据制品的形状和大小来选定,以尽可能真实地获得反应平均涂层厚度或单位面积质量的结果。在控制试样中的一个长制品上,参考区域应从两端、大致的中间位置各切取大约100 mm长度,并且要截取到整个制品的断面。

参考区域的数量取决于控制试样中单个制品的大小,同时应满足以下要求:a)对于重要表面面积大于 2 m2的制品(“大型制品”):控制试样内每个制品至少选取三个参考区域。控制试样中每个制品(单独选取)的参考区域内的平均涂层厚度应等于或大于表2和表3中给定的平均涂层厚度值。

b)对于重要表面面积在10000 mm2至2 m2(包括2 m2)之间的制品:控制试样中的每个制品至少有一个参考区域。

c)对于重要表面面积在1000 mm2至10000 mm2(包括10000 mm2)之间的制品:控制试样中的每个制品应有一个参考区域。

d)对于重要表面面积小于1000 mm2的制品:应将足够数量的制品组合在一起以得到至少1000 mm2的表面来获得一个单独的参考区域。参考区域的数量应符合表1中最后一列中的要求。因此,被检验制品的总数量等于获得一个参考区域所必需的制品数量乘以表1中最后一列中与每批制品数量(或者如果每批制品数量更少,则为镀锌制品总数量)对应的数值。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