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正伟-指标重要性赋权方法

陈正伟-指标重要性赋权方法
陈正伟-指标重要性赋权方法

第四章 指标重要性赋权方法

指标的无量纲化是为了解决多个指标的可综合性问题。但为使由多个指标合成的综合评价值更能准确地反映被评价对象的真实情况,还必须对转换后的指标值赋予不同的权数。因为各个评价指标对被评价对象的影响大小和作用是不同的。所以,怎样科学地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数对综合评价结果具有重要彰响。

指标的重要性赋权就是指对于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进行汇总综合时,各个指标对于研究目的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体现为重要性,将这种重要性以数量值反映出来称为赋权。上述过程称之为指标的重要性赋权。

确定权数的方法很多,但从大范围上看,可以分成两大类: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

第一节 主观赋权法

主观赋权法是指根据专业知识、实践经验通过主观分析研究后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重要性权数的方法。主观赋权法主要有两种类型:专家评判法和层次分析法。 一、专家评判法

1.专家评判法的概念

专家评判法是指通过收集整理专家学者对于备选的各个指标和因素的重要性程度给出主观判断信息来确定权数的赋权法。又称为专家评判赋权法、专家赋权法等等。

专家赋权法的关键是选择好专家。要选择出真正具有该领域和专业的专家、学者作为专家参与人。专家不宜太多,也不宜太少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同时还应当学会建立专家名录库,使用反馈排序法分析专家的真正水平和倾向性。1

2.专家评判法的基本思路

专家评判法的基本思路是:邀请一批对所研究问题有深入了解的专家,让他们各自独立地对每个评价指标赋予权数。然后将专家意见集中起来,求出每个指标权数的平均值和方差。由于每位专家对各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的认识不一致,所赋权数会有差异,通过均值和方差分析,就可以观察到专家意见的离散程度。如果第一次专家意见过于分散,可以进行第二次直至第n 次,目的要使专家意见接近一致,并以最后一次各专家权数的平均值为评价指标的权数。比如,假定邀请了n 位专家,其中i 位专家最后一次给p 个评价指标赋予的权数为

ip ,i i ,ωωω??21,,则以

∑==n

i ij j n 1

1ω? (j =1,2,……,p ) (1.4.1)

1

曹阳 邓新民 陈正伟等 经济分析新方法 [M] 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6年1月第一版

作为第j 个指标的权数。这种方法简单实用,便于推广,是确定权数的主要方法之一。 3.专家评判法的步骤

专家评判法的基本步骤为:

首先构造专家评价分值的数据结构如下:

∑==n

j ij i n 1

1ωω (i =1,2,……p )

然后,进行归一化处理2

生成各个指标的权数i W 。

∑==

p

i i

i

i W 1ω

ω ),...2,1(p i =

其中:11

=∑=n i i

W

二、层次分析法

1.层次分析法的概念

层次分析法(Analyt Hierarchy Process ,缩写为AHP)是将决策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

层次分析法是由美国学者萨蒂(Saaty )于70年代提出的一种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在为美国国防部研究“根据各个工业部门对国家福利的贡献大小而进行电力分配”课题时,应用网络系统理论和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尤其适合于对决策结果难于直接准确计量的场合。它把被评价对象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按照相互作用、影响及隶属关系划分成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根据对一定客观现实的主观判断,对相对于上一层次的下一层次中的因素进行两两比较,然后经过数学计算及检验,获得最低层相对于最高层的相对重要性权数,并进行排序。

2

归一化处理是指将考察的数据集合的各个数据转换为占全部数据总和的比重的方法。下同。

2.权数确定的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用于评价指标赋权时,有其独特的作用。其基本思路是,首先建立有序的递阶指标系统,然后主观地将指标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再根据判断矩阵进行数字处理及一致性检验,就可获得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权数.具体步骤是: 1)对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是同—层次中的各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的判断值,它是由若干专家根据一定客观现实所作出的主观判断.考虑到专家直接对指标赋权有一定难度,层次分析法在确定两个指标间的相对重要性程度时引入了九分位的比例标度,使任何一对指标根据专家意见可以形成一个判定值.全部p 个指标成对比较后形成一个判断矩阵B ,B 的数据结构如表1.3.1所示。

表1.3.1 判断矩阵B

矩阵B 中元素ij b 表示指标x i 对指标x j 的相对重要程度的两两比较值,用l 一9之间的9个数字或其倒数表示。ij b 越大,表示指标i 比j 越重要。具体含义是:

取8、6、4、2或其倒数

2

468、、、则是处于上述两相邻判断的中间值。

比如,i x 比j x 重要,但又不是很重要,即处于重要与很重要之间,所以,ij b 应取为6。

根据以上分析,很明显有: ji ij

ii

ij b ,b

,b

b /110==? ,p ,i ,,??=21

这表明,每次构造判断矩阵时,只需作

()2

1-n n 次判断即可。

2)计算各指标的权数

层次分析方法的原理表明,判断矩阵B 的最大特征根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就是各指标的权数向量。这样,计算各指标的权数就归结为求矩阵B 的最大特征根所对应的特征向量。求解

这一特征向量的方法很多,这里介绍简单实用的方根法。

首先计算判断矩阵B 的每一行元素的积i M ,公式为 ∏==

p

J ij

i b

M 1

()p ,,

i ??=21 其次求各行i M 的p 次方根(即行向几何平均):

p i i M ='ω (1.4.2)

最后对i ?'作归一化处理,即得各指标的权数:

∑='

'

=

p

j j

i i 1

ωωω (1.4.3)

3)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用层次分析方法给指标赋权的重要前提是专家对各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的判断要协调一致,不要出现相互矛盾的现象。例如,在比较三个指标,1x ,2x 和3x 时,会发生1x 比2x 重要,2x 比3x 重要,3x 又比1x 重要这种明显的矛盾。这种情况在评价指标较多时,是很容易出现的。所以,在使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指标的权数时,要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判断矩阵B 具有一致性的条件是矩阵B 的最大特征根m ax λ等于指标的个数。据此可设置一致性检验指标CI 和CR 来检验判矩阵B 偏离一致性的程度。其基本步骤为:

第一步,用权数向量()'?=p ,

,W ωωω21右乘判断矩阵B ,得到一个p 阶列向量BW ,

再按公式

==p i i

i

BW p 1max

)(1ωλ (1.4.4)

可求得判断矩阵B 的最大特征根m ax λ。公式中()i BW 代表列向量BW 的第i 个分量。

第二步,计算衡量判断矩阵偏离一致性的指标CI,公式为: 1

max --=

p p

CI λ (1.4.5)

第三步,从式(1.4.5)可以看出,一致性指标CI 与指标个数p 有关。为了得到不同指标个数均适用的检验一致性的标准,还需计算随机一致性比率CR ,

RI

CI

CR =

(1.4.6)

式中RI 为随机一致性的标准,见表1.4.2。

表1.4.2 随机一致性检验表

当CR <0.10B ,直到通过一致性检验为止。

4)综合各层次的权数,就可求出各指标的最终权数

假定中间层相对于最高目标有m 个因素,它们的权数分别为m a a a ?,,,21,而第i 个中间

层因素包含i p 个评价指标,它们的权数分别为∑==?m

i i

i i p

,p ,

,1

21ωω。则指标体系中各评

价指标相对于最高目标的权数为: ∑==

m

J ija

i 1

ω

ω ()p ,,

i ?=21 (1.4.7) 5)总的一致性验验

设中间层第i 个因素的一致性指标的随机性为i CI ,随机性一致比率为i CR ,则总的随机一致性指标为:

∑∑===

m

j j

j

m

j j

j

CR

a CI

a CR 1

1总 (1.4.8)

如果总CR <0.10则认为各评价指标的最终权数的确定具有合理性。否则需要调整判断矩阵B 的数值。

上述的分析研究过程仅仅是只有一位专家进行判断后得到的判断矩阵进行处理的的简单情况。实际工作中往往是多位专家对于多个指标进行判断的情况,这时,应按上述步骤分别通过一致性检验,运用几何平均法或算术平均法将各专家确定的权数综合平均,以得到反映各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权数。

例1.4.1 在地区间宏观经济效益评价中,选取了资金利税率()1x 投资效果系数()2x 和劳动生产率()3x 三项指标。某专家认为,资金利税率比劳动生产率极端重要,比投资效果系数稍重要,而投资效果系数比劳动生产率重要。试根据这位专家的判断确定三项评价指标的权数。

解:(1)根据这位专家的判断可构造出如下判断矩阵B :

(2)计算各指标的权数

先按式(1.4.1)计算判断矩阵B 的行积i M

1M =1×3×9=27

022

.015

1

91667

.1513

1

32=??==??=M M

再由式(1.4.2)计算i M 的3次方根i ω'即

32731

=='ω, 19.1667.132=='ω , 28.0022.033

=='ω 将i ω'作归一化处理,既得各指标的权数i ω为

67.047

.43

47

.428.019.133

1

113

1

=='

'

=

=++='∑∑==i i i i ωωωω

27.02=ω 06.03=ω

(3)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先按式(1.4.4)计算判断矩阵B 的最大特征根m ax λ

????

???

?????????=1,51,915,1,31

9,3,1B W ????

?

?????=??????????19.079.002.206.027.067.0 ,所以 ()036

.306.019.027.079.067.002.2313131max =?

??

??++==∑=i i

i BW ωλ 再按式(1.4.5)计算一致性指标CI :

018.01

3036

.3=-=

CI 因有3个指标,查表1.4.2得随机一致性标准值RI=0.58,因此可得到随机一致性比率CR :

10.0031.058

.0018

.0<==

CR 这说明上述判断矩阵通过了一致性检验,即可以认定上述指标权数的确定具有合理性。

尽管主观赋权依赖于主观看法,但这种主观看法是建立在经过严格挑选的专家们的经验基础上的,而这种经验的获得又是专家们对被评价事物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果。并且,还要采用—定的数学方法来处理不同专家的主观看法,以便过滤掉由偶然因素决定的不同专家的主观认识差异,以保证赋权的客观性。因此,主观赋权法实际上是可行的。但该方法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首先,同一专家在不同环境下给同一指标赋权的结果往往会有差异;其次,在对评价指标的重要性作出判断时,没有统一的客观定量标准;最后,对某些指标的重要程度的判断往往具有模糊性。所以,不能完全依赖主观赋权法来确定指标的权数。

第二节 客观赋权法

客观赋权法是直接根据各个指标的原始信息经过一定数学处理后获得权数的一种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指标权数应根据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或各指标提供的信息量来确定。客观赋权方法主要有4种,变异系数方法、相关系数法、熵值法、坎蒂雷方法。下面分别介绍。 一、变异系数法

1.变异系数法的概念

变异系数方法是指根据各个评价指标数值的变异程度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数值的方法。 综合评价是通过多项指标来进行的。如果某项指标的数值能明确区分开各个被评价对象差异,说明该指标在这项评价上的分辨信息丰富,因而应给该指标以较大的权数;反之,若各个被评价对象在某项指标上的数值差异较小,那么这项指标区分开各被评价对象的能力较弱,因而应给该评价指标以较小的权数。极端地,如果某项指标在各被评价对象之间根本没有差异,那么在这项评价中就无法排列出各被评价对象的优劣来,因而理应给这项指标赋以零权或者从确定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剔除。基于上述认识,可根据各指标数值的变异信息量的大小来确定权数。在统计学中,描述评价指标的变异信息量的指标较多,比如极差、平均差、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等等,最为常用的是方差(标准差),但由于各指标量纲和数量级的通常都是不同的,使得各指标的方差不具有可比性,因此,应选用可比的各指标的变异系数。将各指标的变异系数作归一化处理就可得到各指标的权数。

2.变异系数法的步骤

变异系数法的基本步骤是:

设有n 个被评价对象,且被评价对象由p 个指标p x x x ?,,21来描述。先求出各指标的均值-

i x 和方差2

i S :

∑∑=-??

?

??--=

=n

j i ji i n

j ji

i x x n S x n x 12

21111

式中,ji x 表示第j 个被评价对象在第i 项指标上的取值。

则各指标的变异系数i υ为:

-

=i i i x S /υ ()p i ,2,1= 对i υ作归一化处理,便可得各指标的权数 ∑==

p

j j

i

i 1

υ

υυ ()p i ,2,1=

例如:有某地区4个区县反映人口素质的指标数据资料如下:

解:首先,根据公式

∑∑=-?

?

? ??--==n j i ji i n

j ji

i x x n S x n x 12

2

1

111

分别计算得到各个指标的平均数和方差。

然后,计算变异系数:-

=i i i x S /υ,最后进行归一化处理即得到各个指标的权数。见下表。

1.相关系数法的概念

相关系数方法是指根据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程度来确定各个指标的重要性程度的方法。相关系数方法使用的基本计算工具是相关系数。相关系数方法使用的相关系数可以是两两相关的相关系数来进行,也可以使用多元相关系数进行。最好是使用多元相关系数进行。

在研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我们论述到,评价指标体系的各个评价指标要尽可能使其之间彼此不能代替,亦即要尽量消除指标间的重复信息。但由于客观现象极其复杂,指标体系中各评价指标间总有部分重复信息的。一般说来,某评价指标与指标体系中的其他评价指标信息重复越多,说明该指标的变动越能被其他指标的变动所解释,因而该指标在综合评价中所起的作用就越小甚至没有多大意义,所以应赋予其较小的权数,反之其权数应大些。有鉴于此,可根据指标间重复信息的大小来确定权数。

两个指标间的信息重复程度可由它们的简单相关系数来反映。但是,一方面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的指标往往多于两个;另一方面,简单相关系数有时会受中间媒介的传递效应而扩大或缩小指标间的真实的信息重复程度。因此,不能简单地用一个指标与其他指标间的简单相关系数求和的方法来衡量该指标与其他指标间的重复信息量。而要用该指标与其他指标间的多元相关系数来衡量,这种相关系数能消除多个指标间的共线性影响,能较准确地反映单指标与其他多指标间的总的重复信息量的大小。

2.相关系数法的步骤

根据上述分析可得到用多元相关系数法赋权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计算各个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 先求出P 个评价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R :

???

?

??

?

???????=1,,,,,1,,,,121221112 p p p p r r r r r r R

2)构造分块矩阵

假定要求第P 个指标p x 与其他P 一1个指标间的多元相关系数,则对R 作如下分解:

???

?

??'=-1,,1p p p r r R R 式中1-p R 是其他1-p 个指标12,1,,-p x x x 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

()'

=-p p p p p r r r r ,121,,,

是—个1-p 阶列向量。

3)计算多元相关系数

此时P x 对,12,1,,-p x x x 的多元相关系数p ρ就为:

p

p p p r R r ??'=--1

式中1

1--p R 是相关系数矩阵1-p R 的逆矩阵。

4)评价判断

依照上面的过程就可求出其他1-P 个多元相关系数()1,,2,1-==p i i ρ。

如果i ρ越大,表示指标i x 越能被其他1-P 个指标所决定,因此,它在综合评价中的作用就越小,其权数也应越小,反之则应越大。

5)权数的确定

根据上述分析,可将多元相关系数i ρ求倒数并作归一化处理,就能得到指标的权数i ω:

∑=

p

i

i

i

i ρ

ρω1

1

()p j ,,2,1 = 。

三、熵值法

1.熵值法的概念

熵值法是指根据熵值的原理和计算公式来确定指标的重要性权数的方法。

熵最初是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引出的一个反映自发过程不可逆性的物质状态参量。物理学上指热能除以温度所得的商,标志热量转化为功的程度;科学技术上泛指某些物质系统状态的一种量度,某些物质系统状态可能出现的程度;社会科学中用以借喻人类社会某些状态的程度;在信息论中,熵表示不确定性的量度。信息量越大,不确定性就越小,熵也就越小;信息量越小,不确定性越大,熵也越大。在克劳修斯看来,在一个系统中,如果听任它自然发展,那么,能量差总是倾向于消除的。让一个热物体同一个冷物体相接触,热就会以下面所说的方式流动:热物体将冷却,冷物体将变热,直到两个物体达到相同的温度为止。如果把两个水库连接起来,并且其中一个水库的水平面高于另一个水库,那么,万有引力就会使一个水库的水面降低,而使另一个水面升高,直到两个水库的水面均等,而势能也取平为止。

因此,克劳修斯说,自然界中的一个普遍规律是:能量密度的差异倾向于变成均等。换句话说,“熵将随着时间而增大”。

根据熵的特性,我们可以通过计算熵值来判断一个事件的随机性及无序程度,也可以用熵值来判断某个指标的离散程度,指标的离散程度越大,该指标对综合评价的影响越大。

我们已经介绍,用变异系数法给指标赋权时,是根据各指标包含的分辨被评价对象信息

量的大小来确定的。如果某指标值在各被评价对象之间的差异较大。其分辨能力就较强,包含的信息量也就较多,它在综合评价中所起的作用就大,其权数也应较大。反之,其权数就应小些。根据上述熵值的定义我们也可以使用其来进行权数的确定。

2.熵值法确定指标权数的步骤 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数的具体步骤是:

1)指标的“同趋势化”。当正向、逆向和适度指标并存时,应先将逆向指标、适度指标正向化。

2)对指标实际值按比重法转换成评价值,公式为: ∑==

n

l lj

ij

ij x

x b 1

式中

被评价对象的个数

项指标值

个评价对象的第第-n j i x ij _

3)计算第j 项指标的熵值j e : ∑=-=n

i ij n ij

j b I b

K e 1

其中K>0,j e ≥0。

4)判断及差异系数的计算。计算指标j x 的差异系数j j e d -=1。如果指标j x 在各被评价对象间的数值ij x 的差异越小,则越大。极端地,当指标j x 在各被评价对象之间根本没有差异,即ij x 全相等,则j e 最大为1,相应地,差异系数0=j d ,这说明j x 此时指标在综合评价中毫无作用。反之,如果ij x 的差异越大,则j e 越小,差异系数j d 越大,j x 对综合评价的贡献也就越大。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对差异系数j d 作归一化处理,从而获得指标的权数。

5)指标j x 的权数j ω按如下公式获得:

∑==

p

i i

j

j d

d 1

ω (),,2,1(p j =

式中 p ——评价指标个数。 四、坎蒂雷赋权法

坎蒂雷赋权法假设指标

i

x 的权数

i ω同i x 与综合指标

∑=)(i i x y y ω之间的相关系数

)

(,y x cor i 是成比例的,即

)

,(y x cor i i ∝ω。因此,一个与综合指标y 高度相关的指标应赋

予一个较大的权数,反之赋以较小权数。根据这一假设,坎蒂雷(AmalKantiray)提出:指标

)

,(,21p x x x 的权数是矩阵RS 的最大特征根所对应的特征向量W (其中R 为p 个指标的相

关系数矩阵,S 为由指标标准差所组成的对角矩阵)。将W 作归一化处理,即可求得各指标

的归一化权数。

坎蒂雷赋权法是充分根据原始数据所提供的信息来确定各指标权数的。原始数据包含的信息有两种:一种是各指标变异程度上的差异信息,这种信息通过各指标的标准差或者变异系数的大小反映出来;另一种是各指标间的相互影响程度上的差异,这部分信息包含在各指标所构成的相关系矩阵中。前面介绍的变异系数法和熵值法只利用了第一种信息,相关系数法也只利用了第二种信息,而坎蒂雷赋权法是通过求矩阵RS 的最大特征根所对应的特征向量来确定指标权数的,矩阵R 包含了各指标间的相互影响,S 反映的是各指标的变异程度。因此,RS 包含了原始数据提供的两种信息。所以,坎蒂雷赋权法是一种比变异系数法、熵值法和相关系数法更合理的赋权方法。

除了以上介绍的客观赋权法以外,还有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因子分析方法等,这将在介绍具体的综合评价方法时介绍这些客观赋权法。

客观赋权法主要是根据各指标提供的分辨信息量的大小或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来确定权数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主观赋权法的不足。但客观赋权法仍有一些缺陷,如对同一评价指标体系的两组不同的被评价对象,即使用同一种方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数结果也可能会有差异;再者,有时用客观赋权法得出的权数可能会与评价者的主观认识完全不一致,从而使评价者感到困惑,等等。

第三节 赋权方法的选择

一、权数选择的一般原则

权数的选择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如下: 1.差异性原则

差异性原则是指权数的选择必须突出各个指标之间的差异性,没有这个差异性权数的选择就失去了意义,或者变为等权问题。因此,准确区分各个指标的差异性突出重点指标的重要性程度是综合评价的权数的意义,也是权数选择的基本思想和原则。

2.特征性原则

特征性原则是指各个指标的权数选择除了要根据主观赋权确定方法和客观权数确定方法进行权数的确定分析外,还要根据评价者的特殊要求和偏好进行权数的修正。即对于某些指标的计算权数进行导向性修正。

3.归一性原则

归一化原则是指被评价的各个评价指标的权数必须满足各个权数之和等于1的要求。即:

11

=∑=n

i i

W

4.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进行评价指标的权数分析时,应当同时使用主

观分析方法,客观分析方法以及特殊性分析方法。在进行了上述分析以后,综合各种方法的利弊后确定最终权数。 二、赋权方法的选择

上述介绍的赋权方法在实际的权数确定中不是所有的方法都同时使用的,一般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性使用。因此,就存在一个如何选择赋权分析方法的问题。在选择客观赋权分析方法时,一般地,我们认为:

1. 关注评价指标的差异性时,我们一般使用变异系数方法、熵值法; 2. 关注评价指标之间的关联性时,我们使用相关系数方法;

3. 既关注评价指标的差异性又关注评价指标的关联性时,我们使用坎蒂雷赋权方法。 对于主观赋权方法的选择的一般原则为:

1. 关注专家们的统一意见时,使用德尔菲专家调查方法;

2. 关注各个专家的深层次深刻和数据的规范性、统一性时,使用层次分析法。 三、赋权方法的组合应用

在选择指标的赋权方法时,应注意两种倾向:一种是过分信赖统计或数学等定量方法,而忽视评价指标的主观定性分析;另一种是完全依赖专家意见,而抛弃科学的客观赋权方法。主观赋权法与客观赋权法各有其长处,但又并非尽如人意。因此,科学的态度和明智的作法,应当是将主观与客观赋权法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指标的赋权趋于合理化。由此产生一种新的赋权方法。设指标i x 的主观赋权结果为i α,客观赋权结果为i β,由于主、客观赋权结果之间的相互补偿作用甚弱,因此,可用乘法将两种赋权结果综合起来,即指标i x 的组合权数为i i a β。也可将它们作归化处理,得组合权数i ω为

∑==

p

i j

i i

i i a a 1

β

βω

有时也可以使用线性综合来进行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综合后得到综合权数。

设指标i x 的主观赋权结果为i α,i x 客观赋权结果为i β;分析认为主观权数应当占70%,客观权数占30%(即三七开并且满足归一化)。为此,我们使用线性综合方法(见本书的线性综合法)得到的综合权数为:3.0*7.0*i i i k βα+=。

这种方法具有比较好的界面,可以充分利用主观和客观两种信心源泉来进行权数的确定,是应当提倡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技术关键在于主观和客观权数的比重的确定问题。需要长期培养和非常熟悉的专业技术知识作为前提才能应用。

以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因素的权重调查

以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因素的权重调查 此问卷调查的目的在于确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各影响因素之间相对权重。 下面通过4个方面评估. 1、评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对重要性(1~3); 2、评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必要性”的相对重要性(4~6); 3、评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紧迫性”的相对重要性(7~9); 4、评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影响力”的相对重要性(10~11)。 1相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显得 非常不重要 很不重要

稍不重要 一般重要 稍重要 重要 很重要 非常重要 2相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影响力”显得 非常不重要 很不重要 不重要 稍不重要 一般重要 稍重要 重要 很重要 非常重要 3相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影响力”显得 非常不重要 很不重要 不重要 稍不重要 一般重要

重要 很重要 非常重要 4相对于“学校管理者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教师对其的必要性”显得 非常不重要 很不重要 不重要 稍不重要 一般重要 稍重要 重要 很重要 非常重要 5相对于“学校管理者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学生对其的必要性”显得 非常不重要 很不重要 不重要 稍不重要 一般重要 稍重要 重要 很重要

6相对于“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学生对其的必要性”显得 非常不重要 很不重要 不重要 稍不重要 一般重要 稍重要 重要 很重要 非常重要 7相对于“学校管理者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紧迫性”,“教师对其的紧迫性”显得 非常不重要 很不重要 不重要 稍不重要 一般重要 稍重要 重要 很重要 非常重要 8相对于“学校管理者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学生对其的紧迫性”显得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组合赋权方法的研究

TECHNOLOGY TREND 1引言 多属性决策方法的理论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提出了线性分配法、简单加权法、层次分析法(AHP ),TOPSIS 法、数据包罗分析法等多种决策方法,最近又有学者提出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和粗糙集理论的多属性决策方法。在多属性决策问题的求解过程中,大部分多属性决策方法都涉及到属性权重的确定问题。根据多属性决策方法确定权重时原始数据来源的不同,一般可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主观赋权法的原始数据由专家根据经验判断得到,专家依据决策问题的特点和自身的知识来确定属性权重,具有较强的主观随意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决策者的决策负担。客观赋权法的原始数据由各属性在决策方案中的实际数据形成,具有客观性强、不增加决策者的决策负担、有较强的数学理论依据等优点,缺点是没有考虑决策者的主观意向,得到的属性权重可能与决策者的主观愿望或实际情况不一致。针对主、客观赋权法的优缺点,为兼顾决策者对属性的偏好,同时又力争减小赋权的主观随意性,使对属性的赋权达到主观与客观统一,进而使决策结果更加真实、可靠,有必要研究综合主、客观赋权结果的赋权方法,称之为组合赋权法。在主观赋权法中,AHP 方法是目前应用最广、研究最多的方法之一,具有应用简单、易于理解、实用性高的特点。 本文以AHP 为基础提出一种主、客观组合赋权方法。该方法在文献[2,3]的基础上,基于属性值的规范化决策矩阵和决策者对方案近似估计的区间数判断矩阵提出一种模糊线性规划方法确定属性权重。 2基于AHP 和模糊线性规划的组合赋权方法 2.1基本概念 设X={x 1,…,x m }为多属性决策问题的方案集,U={u 1,…,u n }为属性集,w={w 1,…,w n }为属性权重,方案xi 的第j 个属性值为a ij (若某方案是定性属性,则采用文献[4]的标定法处理),由此构成决策矩阵A=(a ij )mn 。为消除不同量纲对决策结果的影响,对决策矩阵采用规范化方法进行处理,对成本型属性,记r ij =min i {a ij } a ij ,对效益型属性,记a ij min{a ij }i 。决策矩阵规范化后方案xi 的综合属性值zi 可按式(2.1)计算:z i =n j =1Σr ij w j ,i=1,…,m (2.1) 根据综合属性值zi 的大小即可比较被评价方案的优劣顺序。2.2建模 在多属性评价过程中,若己知属性权重w j 可由各方案综合属性值的z i 大小确定方案的优劣,z i 越大,其对应方案x i 越优。若w j 未知,则不能直接由式(2.1)确定方案的综合属性值z i 。本文基于AHP 和模糊线性规划方法,提出一种确定属性权重的方法,基本步骤见步骤1~步骤5。 步骤1:决策者采用区间数判断矩阵B (b ij )m ×m ,b ij =[b l ij ,b u ij ]来表达其对方案的偏好,并计算该区间数判断矩阵的权重,记作P i =[P L i ,P u i ], i=1,…,m ; 步骤2:按式( 2.1)表达方案的综合评价值z i =n j =1Σr ij w j ,i=1,…,m ; 步骤3:由步骤2来表达各方案的权重Pi=z i j =1 Σz i ,i=1,…,m ; 步骤4:建立模糊线性规划模型,求出属性权重值wi ,i=1,…,m ; 步骤5:根据步骤4求得各属性权重w i ;,按照式(2.1)求得各方案综合属性值z i ;,由z i 的大小排定各方案的优劣。 3结语 模该型具有如下特点: 1)综合决策者主观偏好和属性数据内在特点,定量属性数据对决策者的主观判断起到了验证的作用,比单纯使用AHP 和单纯使用数学规划方法的可靠性要高。以此角度,本文方法也是一种检验决策者主观偏好是否合理、一致的方法。 2)以区间数和模糊约束(≤)的形式体现决策问题的复杂性,考虑决策者的判断能力,更容易被决策者接受。 3)若P L i ,P u i ,说明决策者以确定数判断矩阵的形式给出方案偏好,本文方法也同样适用。 4)涉及的区间数判断矩阵权重求解,相关研究颇多。模型为线性规划模型,求解简单。 文献[5]研究基于决策者已经给出方案两两比较的确定性判断矩阵。然而,在属性权重信息完全未知或只有部分信息的情况下,决策者很难准确地给出方案两两比较的确定性判断矩阵。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区间数方法对方案优劣进行大致估计。本文提出基于区间数方法,一方面充分体现决策问题复杂性特点,另一方面,对决策者来说,则增加了决策柔性,同时也增强了可操作性。 作者简介:王蕊,女,1972年生,汉族人,现任讲师,工程硕士,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组合赋权方法的研究 王蕊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新疆乌鲁木齐 830021) [摘要]在多属性决策问题的求解过程中,大部分多属性决策方法都涉及到属性权重的确定问题,一般可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 为兼顾决策者对属性的偏好,同时又力争减小赋权的主观随意性,进而使决策结果更加客观、可靠,本文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提出一种主、客观组合赋权方法。该方法基于属性值的规范化决策矩阵和决策对方案近似估计的区间判断矩阵,提出一种模糊线性规划方法确定属性权重。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组合赋权 [参考文献] [1]樊治平,宫贤斌,张全.区间数多属性决策中决策矩阵的规范化方法[J].东 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2]Fan Z,Ma J,Zhang Q.An approach to 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 based on fuzzy preference information on alternatives[J].Fuzzy sets and systems,2002. [3]徐泽水.部分权重信息下对方案有偏好的多属性决策法[J].控制与决策,2004. [4]杨自厚,李宝泽.多指标决策理论与方法[M].沈阳: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89. [5]樊治平,宫贤斌,张全.区间数多属性决策中决策矩阵的规范化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应用科技 189

基于组合赋权法的联合作战协同效能评估指标

收稿日期:2016-04-11 修回日期:2016-06-26基金项目:全军军事学研究生基金资助项目(2014JY638)作者简介:张宪(1983-),男,陕西泾阳人,博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军事系统建模与仿真。*摘要:针对联合作战协同效能评估指标体系不够科学和权重计算方法比较单一的问题,立足联合作战协同的本质特性和作战协同效能评估尺度,通过维度映射构建了包括整体性、精确性、时效性、灵活性和稳定性等5个一级指标、作战行动有序性、力量优势互补程度等10个二级指标的联合作战协同效能评估指标体系。通过构建离差最小组合赋权模型给出了主客观赋权合成的方法,并结合指标体系权重计算验证了方法可行性。 关键词:联合作战协同,指标体系,组合赋权法 中图分类号:E211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2-0640.2017.07.013 基于组合赋权法的联合作战协同效能评估指标* 张宪1,许瑞明2 (军事科学院研究生部,北京100091;军事科学院军事运筹分析研究所,北京100091) Research on the Joint Operational Synergy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Combination Weighting Method ZHANG Xian 1,XU Rui-ming 2 (1.Graduate School of Academy of Military Science ,Beijing 100091,China ; https://www.360docs.net/doc/c944523.html,itary Operation Research and Analysis Institute of Academy of Military Science ,Beijing 100091,China )Abstract :With the problem of the joint operational synergy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system is not enough scientific and index weight calculation methods were relatively simple ,we construct the joint operational synergies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system by mapping dimension based on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joint operational synergies and operational synergies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criteria.The five first -level indicators are integrity ,accuracy ,timeliness ,flexibility and stability.The ten secondary indicators are orderly operations ,superiority in strength degree of complementarity and etc.By building the smallest difference from a combination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empowerment ,we put forward the Combination Weighting methods and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ethod by index weighting calculation.Key words : joint operational synergies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system ,combination weighting methods 0引言联合作战协同效能是指联合作战中各个作战部队协调配合所产生的整体作战效能加成。联合作战协同效能评估就是对联合作战协同效能进行度量分析的方法和过程。现阶段对联合作战协同效能的评估分析的研究已经陆续展开。如张肃[1]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建立了评估多型武器间协同效能的 模型,高山[2]提出了采用证据理论对地空导弹混编 群协同效能进行评估的方法,朱宇[3]提出了采用人 工神经网络的装甲兵作战体系协同效能评估方法。 文献[4]提出了采用AHP 法对协同效能进行评估的 方法,文献[5]提出了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协同 效能进行评估的方法,文献[6]提出了采用云理论 对协同效能进行评估的方法,文献[7]提出了基于 ANP 的联合作战协同效能评估方法。但是就协同效文章编号:1002-0640(2017)07-0056-05Vol.42,No.7 Jul ,2017 火力与指挥控制Fire Control &Command Control 第42卷第7期2017年7月 56·· 万方数据

层次分析法矩阵权重和,根,特征值法,c语言计算

// ???óè¨??2010.cpp : ?¨ò?????ì¨ó|ó?3ìDòμ?è??úμ??£ #include "stdafx.h" //vs2010ò?é?°?±?óD′??? #include"stdio.h" #include"math.h" void sum(int N,double a[13][13]) { double sum[13]={0},pro[13]={0}; int i,j,k; for(i=0;i

} for(k=0;k

赋权-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

赋权-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 赋权理论(THEORIES OF EMPOWERMENT)是根植于社会工作传统,成长于20世纪60年代的社会维护观点、市民权利和妇女运动,加上草根组织运动的孕育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实务取向;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这一理论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逐渐活跃起来。该理论的价值取向与社会工作一贯追求的目标基本吻合,而且以该理论为指导的实践模式亦表现出明显的可行性和建设性。本科时期的社会工作课程中讲到“赋权”,多是指社会工作者在提供专业介入服务时把一系列权力下放给案主,让其自己做决定。但随着专业知识的积累,对“赋权”有了更多的认识,但都不系统。我认真阅读了《Contemporary Human Behavior theory ——a critical perspective for social work》中的赋权理论(THEORIES OF EMPOWERMENT),并参考了其它相关书籍,对赋权理论有了以下几方面的认识和体会思考。 一、赋权理论相关内容 赋权理论帮助我们在如何解决面对压迫时有关社会正义、人类优势和适应等议题上提供了理论基础,它不仅促进人们对现实生活条件的认识,也推动人们进行行为的改变。赋权理论不会指责受助者没有能力去获取资源和权力;相反,它关注到人们因为社会不公、歧视和压迫使自己的需要无法满足,遭遇失败。所以赋权的目标,在于通过削弱影响个体决定权、行动权的社会性或个别性障碍,增强个体运用权力的能力与自信,或者从环境中向个体注入一定的权力等方式,去帮助人们获得对自己生活的决定权和行动权,从而实现个人的抱负和

幸福。 赋权理论的核心概念有赋权(empowerment)、权力(power)、无权(powerlessness)和社会分层(stratification)。Empowerment,有学者翻译为赋权或增权,是指个人或团体获得权力、资源和掌握自己生活的过程。赋权理论不仅注重赋权的过程,而且也不断为被剥夺权利的个人或团体创造更多的机会去获得权力和资源。权力是指一种控制资源和他人的能力。无权是指人们管理情绪、掌握知识、技能和资源能力的丧失。社会分层是指由于社会中的群体所掌握的权力的不同,而导致不同的群体位于不同等级位置。赋权理论认为正是因为社会分层和等级制度的存在导致社会中一些个体或团体没有机会获得权力、资源和掌握自己的命运。 Barbara Solomon认为,为了接受并扮演重要的社会角色,我们都需要必要的个体性资源与经济资源,在此意义上,他将无权定义为“缺乏技巧、知识或物质资源以及情绪管理能力,以致无法令自己满意地有效扮演重要的社会角色。”因为无权,人们没有能力去使用资源达成个体的目标,所以他提出赋权就是社会工作者为了减少受压迫群体的无权而与目标系统一起参与一系列活动的过程,其中包括对导致无权的权力障碍的辨认和减少来自间接权力障碍的效果或者减少直接权力障碍运作的具体策略的发展。 Lee在Solomon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赋权包括自我效能感的提高、知识与批判性意识的提升以及帮助实现个人目标的资源和策略的发展三个元素,要促进这三个元素的发展,Lee 和Gutierrez建议赋权

层次分析法确定绩效考核指标权重

表4-2 某厂运行部年度部门级绩效考核指标 (1)由1-9比例标度法分别对每一层次的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定性描述,确定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一级考核指标相对于总的考核指标所得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如下: ????? ???? ???=13/17/1315/1751321321V V V V V V V A 二级考核指标相对于其所属一级考核指标所得的两两判断矩阵分别如下所示: ????? ???? ???=13/15/1313/153113121113121111v v v v v v V B

?? ? ?? ?? ?????????=12/14/15/1213/14/14313/15431242322212423222122v v v v v v v v V B 33132331321 31/31V v v B v v ????=?????? (2)运用和积法(方根法)求解各判断矩阵,得出单一准则下各级考核指标的相对权重。 1)一级指标两两判断矩阵A 的求解 一级指标的权重向量: w =(1w ,2w ,3w )T =(0.637,0.258,0.103)T 最大特征根:3 max 1()3i i i Aw w λ==∑ =3.037 一致性检验: 3.0373 0.018531 CI -= =-,0.58RI = 则0.0320.1CR =<,说明判断矩阵A 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2)二级评价指标的两两判断矩阵的求解: ①判断矩阵1B 求解结果如下: 1B 下二级指标的权重向量: 1w =(11w ,21w ,31w )T =(0.6548,0.2499,0.0953)T 最大特征根:3 1max 1()3i i i B w w λ==∑ =3.0182 一致性检验: 3.01823 0.009131 CI -= =-,0.58RI = 则0.0160.1CR =<,这表明判断矩阵具有非常令人满意的一致性。 ②判断矩阵B 2求解结果如下: 权重向量: 2w =(21w ,22w ,32w ,24w )T =(0.5318,0.2701,0.1221,0.0760)T 最大特征根:4 2max 1()4i i i B w w λ==∑ =4.0753 一致性检验: 4.07534 0.025141 CI -= =-,0.9RI = 则0.0280.1C R =< ,这说明判断矩阵B 2具有令人满意的一致性。 ③判断矩阵B 3求解结果如下: 权重向量:

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在matlab中的实现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作业 层次分析法确定绩效评价权重在matlab中的实现 小组成员:孙高茹、王靖、李春梅、郭荣1 程序简要概述 编写程序一步实现评价指标特征值lam、特征向量w以及一致性比率CR的求解。 具体的操作步骤是:首先构造评价指标,用专家评定法对指标两两打分,构建比较矩阵,继而运用编写程序实现层次分析法在MATLAB中的应用。 通过编写MATLAB程序一步实现问题求解,可以简化权重计算方法与步骤,减少工作量,从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的科学化电算化。 2 程序在matlab中实现的具体步骤 function [w,lam,CR] = ccfx(A) %A为成对比较矩阵,返回值w为近似特征向量 % lam为近似最大特征值λmax,CR为一致性比率 n=length(A(:,1)); a=sum(A); B=A %用B代替A做计算 for j=1:n %将A的列向量归一化 B(:,j)=B(:,j)./a(j); end s=B(:,1); for j=2:n s=s+B(:,j); end c=sum(s);%计算近似最大特征值λmax w=s./c; d=A*w lam=1/n*sum((d./w)); CI=(lam-n)/(n-1);%一致性指标 RI=[0,0,0.58,0.90,1.12,1.24,1.32,1.41,1.45,1.49,1.51];%RI为随机一致

性指标 CR=CI/RI(n);%求一致性比率 if CR>0.1 disp('没有通过一致性检验'); else disp('通过一致性检验'); end end 3 案例应用 我们拟构建公司员工绩效评价分析权重,完整操作步骤如下: 3.1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 我们将影响员工绩效评定的指标因素分为:打卡、业绩、创新、态度与品德。 3.2专家打分,构建两两比较矩阵 A = 1.0000 0.5000 3.0000 4.0000 2.0000 1.0000 5.0000 3.0000 0.3333 0.2000 1.0000 2.0000 0.2500 0.3333 0.5000 1.0000 3.3在MATLAB中运用编写好的程序实现 直接在MATLAB命令窗口中输入 [w,lam,CR]=ccfx(A) 继而直接得出 d = 1.3035 2.0000 0.5145 0.3926 w = 0.3102 0.4691 0.1242 0.0966 lam =4.1687

基于组合赋权方法的营销稽查量化评价体系研究

基于组合赋权方法的营销稽查量化评价体系研究 发表时间:2019-12-12T09:06:02.287Z 来源:《河南电力》2019年6期作者:寇威赵建宏寇虎 [导读] 当前时期我们国家的电力单位在开展营销稽查工作的时候面对很多的问题,它们的存在严重的干扰到电力单位的发展。 (国网应县供电公司山西应县 037600) 摘要:当前时期我们国家的电力单位在开展营销稽查工作的时候面对很多的问题,它们的存在严重的干扰到电力单位的发展。因此,作为电力工作者,我们当务之急的工作就是要认真研究存在的不利点,分析其原因所在,进而制定合理的应对策略,最终起到提升营销稽查工作品质,带动电力行业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营销稽查;评价体系;权重;组合赋权 引言: 随着电力营销的用电客户和用电量的不断增长,电力营销工作的稽查管理成为目前电力企业越来越关注的重点。建立一套规范化的完善的稽查评价体系是当前电力公司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针对电力企业规范化、制度化的电力营销稽查评价体系的需求,以电力营销系统作为研究的基础,提出一种基于组合赋权方法的营销稽查结果量化评价体系的评价体系建立过程。 1、电力营销稽查管理内容 1.1内查工作 内查工作主要监督的是供电企业内部设备和供电企业的工作过程,从而保证工作流程符合规章制度。①计量管理稽查。对计量装置进行检查,查看其计量配置、方式、二次计量回路是否和所要求的保持一致,同时对用户电能计量装置进行检查。②电费管理稽查。检查职工抄表的工作质量,查看相关收费部门对电价执行、电费的发行、回收的管理,关注是否开展了居民用电检查工作、是否对新用户执行编本工作、优惠电价政策是否执行到位等。③业务收费管理稽查。着重核查临时用电定金、可靠性费用、用电启动方案编制费用的收取情况,避免错、漏收費现象。 1.2外查工作 外查主要是监督用电客户的行为以及用电客户的用电过程,保证用电市场呈现出规范的特性。①稽查违约用电现场,重点稽查经常超容并且比例偏大的客户;用负控曲线的方式对客户暂停期间实施监控,加强违约用电管制。②检查客户的用电业务。重点检查用电业务是否有异常的情况,例如对年度换表次数高于3次的客户业务、传票异常的客户业务,要重点进行核查。 2强化电力营销稽查机制及其管理工作的对策 2.1完善稽查管理工作环境 健康、良性环境的营造,对提高电力稽查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有直接作用。其中,作为电力企业管理者,其必须要对电力营销工作予以全面地关注,并找出企业发展与营销管理之间的联系,使电力企业可以始终保持优势地位,对经济效益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除此之外,员工是电力企业得以高效运转的基础,因此电力企业必须采取措施,使电力营销稽查员工了解电力营销稽查工作的重要性,并认真地履行稽查责任,从而帮助企业营造出和谐、健康的电力稽查环境。最后,加强对电力营销稽查工作人員的专业素质与技能方面的培训,以便帮助电力营销稽查管理工作可以有序地开展。 2.2积极更新稽查管理方式与手段 社会始终处于不断发展的进程之中,因此对于电力企业营销稽查工作来讲,工作人员也同样需要不断地拓展思路、加强意识创新、优化管理手段,强化内部监督于外部稽查的作用,通过内外部相结合的方式来转变电力营销稽查管理工作的方式。同时,电力企业也要不断地对电力营销稽查机制予以完善,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企业自身稽查机制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在提升电力企业稽查及其管理工作质量的同时,工作效率也可实现进一步的增长。此外,电力企业也要对电力营销稽查予以计划,并定期开展电力营销稽查活动,确保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大幅度提升。 2.3建立先进的管理模型 企业管理模式是否合理决定了电力企业高速、稳定的发展。与此同时,在电力企业运营期间,其经营管理模式也要紧随时代步伐,并且要不断地加以完善与进化,从而实现各个职能部门可以在电力企业中形成彼此制约,而又彼此监督的目的,从而在此管理模式的激励下,当中的电力营销稽查人员就可以认真地完成相关稽查工作,有助于其责任意识的提高,有助于电力企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4优化电力营销管理制度 电力营销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对稽查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稽查管理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与优化,电力稽查相关部门应当就其部门内部进行管理与监督,并确保监督工作的有效性,提升营销管理工作效率与水准 3组合赋权方法构建 目前,传统的属性权重的确定方法主要有主观法和客观法两大类。主观法是根据决策人对各属性的主观重视程度而赋权的一类方法;客观法是根据决策问题本身所包含的数据信息而确定权重的一类方法,其中熵值法是常用的方法之一。然而不论是主观法还是客观法,实际应用中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主观赋权法可以体现决策者的经验判断,属性的相对重要程度一般不会违反人们的常识,但其随意性较大。客观赋权法存在赋权的客观标准,可利用相关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得出属性的权重系数。其缺点是忽视了决策者的主观知识与经验等主观偏好信息,有时会出现权重系数不合理的现象。为此,一种合理的做法就是将不同的赋权法所得的权重系数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组合。针对指标体系中的某个具体指标,从客观赋权法的角度来看,设置该指标权重方式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考虑如果该指标与其他指标关联关系不大的情况下,该指标的取值离目标值的差距越大则权重应该设置大一点。例如业扩专业中的“资产接收率指标”,如果该指标出现多个区局数据差异较大的情况,或者离目标值差距较大,那么应该重点考虑将该指标的权重要大一些。 4结束语 总而言之,一些供电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电力市场的开拓和建设上面,而忽略了电力营销的管理措施。电力营销稽查工作是供电企业为了堵塞管理漏洞,防止经营流失,健全和完善自我约束机制促进营销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确保营销系统正常运作而对电力销售环节、

社会工作赋权理论社会工作相关理论

社会工作赋权理论社会工作相关理论目录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 论 ........................................................ . (2) 二、社会学习理 论 ........................................................ ........................................................... .. (2) 三、舒茨的人际需要理 论 ........................................................ . (2) 四、镜中我理 论 ........................................................ ........................................................... . (2)

五、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 论 ........................................................ (2) 六、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 论 ........................................................ . (2) 七: 九型人格理论......................................................... ........................................................... .. (3) 八、社会损害理论和社会重建理 论 ........................................................ (3) 九、社会支持网 络 ........................................................ ........................................................... .. (4)

赋权的方法

五种赋权法及其比较 摘要:本文介绍了五种确定评估指标权重的方法及其比较。权重是综合评价中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体系,合理地分配权重是量化评估的关键,权重的构成是否合理,也直接影响到评估的科学性。为了更好地选择确定权重的方法,我们给出了几种方法的详细计算过程,以便进行精确对比。 关键词:权重统计平均法变异系数法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排序法 一、权重的概念 权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针对某一指标而言。某一指标的权重是指该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 权重表示在评价过程中,是被评价对象的不同侧面的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对各评价因子在总体评价中的作用进行区别对待。事实上,没有重点的评价就不算是客观的评价,每个人员的性质和所处的层次不同,其工作的重点也肯定是不能一样的。因此,相对工作所进行的业绩考评必须对不同内容对目标贡献的重要程度做出估计,即权重的确定。 二、3种主要的确定权重的方法 (一) 统计平均法 统计平均数法(Statistical average method)是根据所选择的各位专家对各项评价指标所赋予的相对重要性系数分别求其算术平均值,计算出的平均数作为各项指标的权重。其基本步骤是: 第一步,确定专家。一般选择本行业或本领域中既有实际工作经验、又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并公平公正道德高尚的专家; 第二步,专家初评。将待定权数的指标提交给各位专家,并请专家在不受外界干扰的前提下独立的给出各项指标的权数值; 第三步,回收专家意见。将各位专家的数据收回,并计算各项指标的权数均值和标准差; 第四步,分别计算各项指标权重的平均数。 如果第一轮的专家意见比较集中,并且均值的离差在控制的范围之内,即可以用均值确定指标权数。如果第一轮专家的意见比较分散,可以把第一轮的计算结果反馈给专家,并请他们重新给出自己的意见,直至各项指标的权重与其均值的离差不超过预先给定的标准为止,即达到各位专家的意见基本一致,才能将各项指标的权数的均值作为相应指标的权数。 (二) 变异系数法 变异系数法(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method)是直接利用各项指标所包含的信息,通过计算得到指标的权重。是一种客观赋权的方法。此方法的基本做法是: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取值差异越大的指标,也就是越难以实现的指标,这样的指标更能反映被评价单位的差距。 由于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的量纲不同,不宜直接比较其差别程度。为了消除

基于组合赋权法的煤改电项目综合效益评估方法研究

2019年第3期(总第162期)ENERGY AND ENERGY CONSERVATION2019年3月节能减排 基于组合赋权法的煤改电项目综合效益评估方法研究曹敏I,杨里2,郭松彳,肖夏』,俞文瑾4,贾蓉蓉“ (1.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48; 2.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建福州361004; 3.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74; 4.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陕西西安710199) 摘要:根据“煤改电”项目的实际特点,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配网运行状况3个维度建立了“煤改电”项目的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爛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弥补了单一赋值法的不足,并给出“煤改电”项目综合效益的评估流程。选取陕西地区3个不同的“煤改电"项目作为算例,对其进行综合效益评分与对比,并针对项目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改进与治理方案,有利于“煤改电”项目的进一步实施与推广。 关键词:“煤改电”;综合效益评估;评价指标;组合赋权法 中图分类号:TK-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802-(2019)03-0066-05 Research on Comprehensive Benefit Evaluation Method of"Coal to Electricity H Project Based on Combination Weighting Method CAO Min1,YANG Li2,GUO Song3,XIAO Xia4,YU Wenjin4,JIA Rongrong4 (1.State Grid Shaanxi Electric Power Co.,Ltd.,Xi'an710048,Shaanxi,China; 2.State Grid Fujian Electric Power Co.,Ltd., Fuzhou361004,Fujian,China; 3.Efficiency Evaluation Co.,Ltd.of State Gri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Wuhan), Wuhan430074,Hubei,China; 4.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State Grid Shaanxi Electric Power Company,Xi'an710199, Shaanxi,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actual characteristics of"coal to electricity"project,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coal to electricity"project was established from three dimensions of social benefit,economic benefit and distribution network operation.This paper proposed a combination weighting method combining the entropy weight method and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which made up for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single valuation method,and gave the evaluation process of 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s of the"coal to electricity"project.It selected three different"coal to electricity"projects in Shaanxi Province as examp-les,scored and compared their comprehensive benefits and proposed improvement and treatment plans for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ject,which was conducive to the further implementa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coal to electricity"project. Key words:"coal to electricity";comprehensive benefit evaluation;evaluation index;combination weighting method o引言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雾霾天气呈明显增加的趋势,其中陕西省尤为严重,是雾霾高发地区,对该地区人民的健康和生活造成极大威胁气2013年陕西人民政府颁布了緻西省“治污降霾?保卫蓝天”五年行动计划(2013—2017年)》,明确提出细颗粒物(PM1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的下降指标叫2015年6月陕西发改委发布統中地区2015—2017年燃煤消费减量替代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了全面控制燃煤消费总量、完成以电代煤的治理方案阻作为陕西地区冬季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因之一,陕西部分农村地区散煤采暖的污染问题得到重视,针对冬季采暖的“煤改电”项目在一些地区正逐步实施% 目前,国内对于“电采暖”项目的实际效益评估已开展了相关工作。文献[5]分析了电能替代技术在终端用户市场的前景,从适用性与经济性等方面系统介 收稿日期:2019-01-05 基金项目: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52465X160004) 第一作者简介:曹敏,1980年生,男,陕西延安人,2007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光学工程专业,硕士,高级工程师.绍了电采暖技术的应用优势;文献⑹基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煤改电”项目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得出了“煤改电”项目对于治理空气污染的贡献程度;文献[7-8]针对供暖能源占比的改变,对“煤改电”项目的供暖负荷进行了分析;文献[9]以辽宁地区“煤改电”项目为例,分析和计算了项目边际成本对全省GDP的影响,证明“煤改电”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地区经济的增长;文献[10]在归纳总结多种采暖方式的基础上,从污染排放、能源消耗、经济性等不同维度提岀各采暖方式相比较的评估指标。但目前阶段的研究工作都只涉及“煤改电”项目某一方面的情况,没有结合“煤改电”项目的实际情况全面分析其综合效益,其评估指标体系和效益评价方法也不完善。 本文提出了一种爛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针对“煤改电”工程项目建立了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可以对项目的实际效益进行全面评估,其评估结果能为“煤改电”项目的推进实施提供指导与建议,避免类似问题出现在其他地区的“煤改电”项目中。1综合效益评估原则及体系建立 “煤改电”项目作为推行电能替代工作的主要方式 ?66?

赋权法_

权重确定的主客观赋权法 组员:余芳云 10 卢玲婕 47 钟灵欢 48一、引言 在多属性决策问题的求解过程中,属性的权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被用来反映属性的相对重要性。很多多属性决策方法( 如简单加性加权法、 TOPSIS 法、多属性效用理论等) 都涉及到属性权重,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属性权重, 关系到多属性决策结果的可靠性与正确性。 目前已有许多确定属性权重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分为三大类,即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和主客观综合赋权法( 或称组合赋权法)。 1、主观赋权法 主观赋权法是人们研究较早、较为成熟的方法, 它根据决策者( 专家)主观上对各属性的重视程度来确定属性权重,其原始数据由专家根据经验主观判断而得到。决策或评价结果具有较强的主观随意性, 客观性较差, 同时增加了对决策分析者的负担, 应用中有很大局限性。常用的主观赋权法有(1)层次分析法( AHP) 、(2)最小平方法、(3)TACTIC 法、(4)专家调查法( Delphi 法)、(5)二项系数法、(6)环比评分法等。其中层次分析法是实际应用中使用得最多的方法, 它能将复杂问题层次化, 将定性问题定量化。随着 AHP 法的进一步完善, 利用 AHP法进行主观赋权的方法将会更加合理, 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2、客观赋权法 客观赋权法研究较晚,还很不完善, 它主要根据原始数据之间的关系来确定权重,不依赖于人的主观判断, 不增加决策分析者的负担,决策或评价结果具有较强的数学理论依据。但这种赋权方法依赖于实际的问题域,因而通用性和决策人的可参与性较差, 计算方法大都比较繁琐,而且不能体现决策者对不同属性的重视程度,有时确定的权重会与属性的实际重要程度相悖。常用的客观赋权法主要有(1)主成份分析法、(2)熵技术法、(3)离差及均(4)方差法、多目标规划法等。其中熵技术法用得较多, 这种赋权法使用的数据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