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第一课时说课稿

29.3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第一课时说课稿
29.3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第一课时说课稿

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第一课时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说教学目标

1、通过根据三视图制作主体模型的实践活动,体验平面图形向立体图形转化的过程。体会用三视图表示立体图形的作用,进一步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探究讨论,使学生加深以投影和视图的认识。

3、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造发明的意识。

(二),说教学重点

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规律,深入研究、应用所学知识的过程。

(三),说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手工制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的研究态度。

(四),说教学准备

刻度尺、剪刀、胶水、胶带、硬纸板、马铃薯(或萝卜)等。

二,说教法

多媒体展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说学法

通过自主探索,合作研究讨论,制作立体图形,从而加深投影和视图的认识。

四,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出课题。

由生活中的真实建筑物导出课题。从而增强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2)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课题学习的目的:通过由三视图制作立体模型的实践活动,体验平面图形向立体图形转化的过程,体会用三视图表示立体图形的作用,进一步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只有明确目标,才能有的放矢。

(3)复旧引新,为新课架设桥梁。

1,画出正方体的三视图。2,画出圆锥的三视图。

由现成的立体图形画出三视图,为后面的三视图想象出立体图形做准备。

(4)动画演示,感受平面图形向立体图形的转换。

感受由平面图形向立体图形转换的方法。

(5)实践操作,体验成功与快乐。

观察三视图,并综合考虑各视图所表示的意思以及视图间的联系,可以想象出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图形的现状,这是由视图转化为立体图形的过程,下面我们通过动手实践来体会一下这个过程.

1、以硬纸板为主要材料,分别做出下面的两组视图所示的立体模型。

活动形式:学生小组交流物体的形状,然后动手制作。

2、按照下面给出的两组视图,用马铃薯(或萝卜)做出相应的实物模型。

活动方式:小组交流三视图所表示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然后动手制作。

(6)交流展示,评比优秀作品。

先分小组选出优秀作品,再在全班进行评比。

(7)颗粒归仓,总结升华。

本节课你还有哪些疑惑?

你有哪些收获?

师:1,物体的三视图、展开图、立体图形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三者可以互相转化。

2,物体的三视图、展开图在生产当中应用庄广泛,学习本章内容为我们以后的生产实践奠定基础。

3,从技能上说,认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联系,有助于根据需要实现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即学会画三视图玫由三视图得出立体图形,从能力上说,认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联系对于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上非常重要。

(8)布置作业:1,预习课本第106页的内容。2,做第107页的活动2.

五,说教学效果。

通过动手操作,学生都很积极活跃,课堂气氛好,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制作太阳系模型》案例分析

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制作太阳系模型》案例分析 巴东县大支坪镇希望小学杨渊 教学内容: 选自大象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制作宇宙模型的内容,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活动让学生了解宇宙知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分析: 本节课是让学生在初步了解宇宙知识的基础上,对太阳系的组成进行深入探究。大部分学生对地球的基本知识有了解,知道地球是圆的,月球是圆的,但对太阳系还没有清晰的认识。在这样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应该是可行的。 设计理念: 引领学生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深入的探究活动,创设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利用小组合作让学生能很好地进行沟通,这样就不只是能让学生掌握本课的教学内容,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会学习并不难,只要关注身边的点点滴滴,就会发现身边的事物原来蕴藏着很多知识,从而学会在生活中轻松地学习。这样通过知识的内化与行动的外显,体现学生的个性价值,使儿童的独立性、自主性得以全面发展。 教学过程: 一、设计模型 1.各小组根据行星模型制作记录本,设计出小组的太阳系模型制作记录本。 2.各小组拟好模型名称,所需材料。 3.各小组搞好职责分工,选好小组长、资料员、材料员、计时员、记录员、质量员、发言人。 二、制作模型 讲解: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制作,如:剪纸、绘画、捏橡皮泥等多种方式。

说明:我们所知道的知识有限,因此可只制作宇宙的一部分,如太阳系模型。 三、修正模型 学生对模型进行修正,达到自己最满意的效果。 四、参观交流模型 小组内留一个人讲解,其余到各组参观,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五、质疑 评析: 1、教师实现了课堂角色的转变,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能与学生很好地交流和沟通,让他们研究与发现。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可以从已有的经验入手,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发展他们的科学素养。 2、能够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关系民主化。对小学生来说,科学探究是不断参与,主动探究的过程。要实现这一切,必须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做保证,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在教学中,教师能够在大部分时间里较好地以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身份,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氛围,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共同探究与交流。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教学反思: 这是设计宇宙模型的探究课。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充分理解宇宙的初步知识,知道了太阳系的组成。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有明确的学习导向,从做中学,在玩中求知;让小组长带领他们去自主互动的学习,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有思想的、有自主能力的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更有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潜能的开发。这里我把实验目的的要求以跑步的方式出现,使学生兴趣大增,积极地促进学生自己去实验、观察、探究、研讨。使他们的身心全部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真正体现“以探究为中心”的现代教育观,这些将使学生终身受用。

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总结

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总结 -论明清家具的结构 二O一四年四月二十五日 目录 1 前言 (4) 2 模型设计与制作技巧与方法 (4) 手工艺品设计与制作 (4) 设计思路 (4) 材料与工具选择 (4) 制作过程 (5) 小结 (5) 卡纸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 (6) 设计思路 (6) 材料与工具选择 (6) 制作过程 (6) 小结 (7) 石膏产品模型设计与制作 (8) 设计思路 (8) 材料与工具选择 (8) 制作过程 (8) 小结 (9) 木质家具模型设计与制作 (9) 设计思路 (9) 材料与工具选择 (9) 制作过程 (9) 小结 (10) 3明清家具结构的分析 (10) 文献解读 (10)

案例分析 (11) 见解与分析 (12) 4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结 (12) 在专业学习中的作用与地位 (12) 对该课程的建议 (12) 心得与体会 (13) 5参考文献 (13) 1.前言 模型作为设计理念和形态的表达,由二维的设计方案转化为三维的实施模型,使设想变成现实,是产品的立体表现技法,模型的制作能直观立体的体现设计师的设计想法[1]。模型的设计与制作,就是根据设计的图纸,按一定的比例微缩制作,要求制作材料的相似,特别注重细节,同时在制作方面注重精细,完整。模型制作的精细非常重要,才能保证实体的顺利制作。同样,模型也是适用于展示,收藏的艺术品。由此可见,模型的制作对于设计创造非常重要。 2. 模型设计与制作技巧与方法 手工艺品设计与制作 设计思路 对于手工艺的制作,我选择了一个我较为熟悉的乐器,二胡。整体看来,二胡的结构还是较为简单的,大体上由琴筒、琴杆、琴头、琴轴、弓子和琴弦等部分组成,还有千斤、琴马等细小部分。可以按照一比三的比例作一个缩小版二胡。底盘由400mm*300mm*15mm的长方体构成。如图

人教九年级下册数学-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教案与教学反思

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 1.能根据简单物体的三视图制作原实物图形;(重点) 2.能根据实物图制作展开图,根据展开图确定实物图.(难点) 一、情境导入 下面的每一组平面图形都是由四个等边三角形组成的. (1)指出其中哪些可折叠成多面体.把上面的图形描在纸上,剪下来,叠一叠,验证你的答案; (2)画出由上面图形能折叠成的多面体的三视图,并指出三视图中是怎样体现“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 (3)如果上图中小三角形的边长为1,那么对应的多面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各是多少?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根据三视图判断立体模型 【类型一】由三视图得到立体图形 如图,是一个实物在某种状态下的三视图,与它对应的实物图应是( ) 解析:从俯视图可以看出直观图的下面部分为圆台,从左视图和主视图可以

看出是一个站立的圆台.只有A满足这两点,故选A. 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三视图的识别和判断,熟记一些简单的几何体的三视图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1题 【类型二】根据三视图判断实物的组成情况 学校小卖部货架上摆放着某品牌方便面,它们的三视图如图,则货架上的方便面至少有( ) A.7盒 B.8盒 C.9盒 D.10盒 解析:观察图形得第一层有4盒,第二层最少有2盒,第三层最少有1盒,所以至少共有7盒.故选A. 方法总结:考查对三视图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的能力,同时也考查空间想象能力.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2题 【类型三】综合性问题 如图是一个几何体从三个方向看所得到的形状图 (1)写出这个几何体的名称; (2)画出它的一种表面展开图; (3)若从正面看的高为3cm,从上面看三角形的边长都为2cm,求这个几何体的侧面积. 解析:(1)只有棱柱的主视图和左视图才能出现长方形,根据俯视图是三角形,可得到此几何体为三棱柱;(2)此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由三个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组成;(3)侧面积由3个长方形组成,它的长和宽分别为3cm和2cm,计

标准宇宙模型

标准宇宙模型的发展和展望 摘要: 《观测宇宙学》第三章宇宙模型和宇宙的演化,主要介绍了从广义相对论建立以来,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的变化过程。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我了解到了几种不同的宇宙模型,以及他们各自的优缺点,了解了在各个模型条件下宇宙的诞生和演变过程。其中有代表性的有伽莫夫大爆炸宇宙模型、霍伊尔的稳恒态宇宙模型、狄拉克大数宇宙模型等。在此,我仅根据自己的理解以及文献的参考,谈一谈自己对标准宇宙模型的理解以及该模型的可观测证据和它所面临的困难。 关键词:标准宇宙模型;证据;困难; 一,标准宇宙模型 所谓标准宇宙模型是指以弗里德曼宇宙模型为基础,伽莫夫将其运用于早期宇宙的演化而形成的一种宇宙模型。他是一种结合核物理、粒子物理、相对论、量子力学知识对宇宙起源和演化的一种解释。是目前主流的宇宙模型。 1.爱因斯坦宇宙 1916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广义相对论,提出了引力只不过是由于物体的质量而使时空变弯曲的后果。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爱因斯坦宇宙模型,为现代宇宙学奠定了基础。 广义相对论在以下两个极端的领域里应当是重要的。一个是在超高密度物质附近,例如在中子星或黑洞等致密天体附近,时空的弯曲将很显著;另一个是在宇宙尺度上,尽管宇宙的平均密度很低,时空弯曲很小,但因宇宙涉及的尺度极大,时空弯曲在大范围的积累效应不可忽略。 爱因斯坦宇宙是一个静态的宇宙,该模型的一个严重缺点是它的不稳定性。按此模型,宇宙一旦经受了一个即使是非常微小的收缩,则由于引力的增加,必将一直收缩下去;反之,一旦有一个微小的膨胀,则必将一直膨胀下去。既然爱因斯坦的静态宇宙是不稳定的,也就没有必要再假设宇宙是静止的了。 2.弗里德曼宇宙 1922年,弗利德曼提出了宇宙在膨胀的假设。1927年,勒梅特利(G. Lemaitre)进一步指出,当时已发现的星系谱线红移现象,可能就是宇宙膨胀的表现。这些预言,被1929年发现的哈勃定律所证实。这就是著名的弗利德曼宇宙模型,它是现代宇宙学的基础。 弗里德曼宇宙采用RW 度规,形式如下: ]d sin d 1d [)(d 22222222 2?θθr r r k r t R s ++-= (1.1) 其中k 称为曲率指数,可以取 1, 0和 -1三个值。当 k =1时,r 的取值范围限制在小于1,否则分母会取 零或负值,d s 可能是虚数。当k =1时,宇宙的尺度 范围σ=R r 是有限的,或者说是封闭的,这时R 相 当于宇宙的半径。当k =-1时,宇宙的尺度范围 σ=R r 可以取任意值,是无限的,或者说是开放的, 这时R 只是宇宙中某个典型的尺度。 对于膨胀的宇宙,0d /d >=t R R , R ( t ) 随着时间t 的增长而增大。然而,引力的存在使膨

29.3制作立体模型 优秀教案

29.3 制作立体模型(活动课) 文档设计者: 设计时间:文档类型: 文库精品文档,欢迎下载使用。Word精品文档,可以编辑修改,放心下载 一、学习目的 通过根据三视图制作立体模型的实践活动,体验平面图形向立体图形转化的过程,体会用三视图表示立体图形的作用,进一步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二、工具准备 刻度尺、剪刀、小刀、胶水、硬纸板、马铃薯(或萝卜)等。 三、具体活动 1、以硬纸板为主要材料,分别做出下面的两组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 2、按照下面给出的两组视图,用马铃薯(或萝卜)做出相应的实物模型 3、下面的每一组平面图形都是由四个等边三角形组成的。 (1) (2) (3)

(1)指出其中哪些可以折叠成多面体。把上面的图形描在纸上,剪下来,叠一叠,验证你的答案; (2)画出由上面图形能折叠成的多面体的三视图,并指出三视图中是怎样体现“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 (3)如果上图中小三角形的边长为1,那么对应的多面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各是多少? 四、课题拓广 三视图和展开图都是与立体图形有关的平面图形,了解有关生产实际,结合具体例子,写一篇短文介绍三视图、展开图的应用。 制作立体模型 课标要求:通过动手操作体会三视图与几何体及由几何体的展开图制作几何体,体会三视图的重要性、应用性。 实践教学课的目的:通过根据三视图制作立体模型的实践活动,体验平面图形向立体图形转化的过程,体会三视图表示立体图形的作用,进一步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教学的重点:能根据简单物体的三视图制作原实物图形,能根据平面展开图制作原实物图。 教学难点:根据三视图制作立体图。 操作工具的准备:刻度尺、剪刀、小刀、胶水、硬纸板、橡皮泥。 具体活动过程:

《1制作“宇宙”模型》教案1

1 制作“宇宙”模型》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了解宇宙知识。 2. 通过多种方式,制作宇宙模型。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动手制作心目中的宇宙。 教学难点:通过交流进一步了解宇宙,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相互交流;学生动手操作、参观、学习并质疑。教学准备:多媒体、橡皮泥、纸、彩笔、剪刀、胶水、牙签、细铁丝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1.学生自己收集资料。 2.导入:同学们:宇宙奥妙无穷,你对宇宙了解多少呢?小组交流。3.多媒体播放有关宇宙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二、课堂活动: (一)设计模型根据宇宙模型制作记录本设计出小组的宇宙模型。 宇宙模型制作记录本 一、模型名称: 二、所需材料: 三、职责分工:小组长、资料员、材料员、计时员、记录员、质量员、发言人。 四、模型草图: 五、评价反馈: 六、修改计划: 同学们根据自己了解的宇宙,在心目中设计宇宙模型。(二)根据自己的设计小组分工准备材料。

第二课时 一、制作模型 讲解: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制作,如:剪纸、绘画、捏橡皮泥等多种方式。 说明:我们所知道的知识有限,因此可只制作宇宙的一部分。 二、修正模型 学生对模型进行修正,达到自己最满意的效果。 三、参观交流模型 小组内留一个人讲解,其余到各组参观,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四、质疑 你从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你有哪些大胆的设想?你还有哪些意见和建议?让学生畅 所欲言。 六、实践调查 查阅有关宇宙的更多知识,解决疑难问题,丰富自己的知识。 出示表格: 序号 存入时间 问题 1 9 月3日 宇宙有多大? 2 9 月3日 天空有多少个星座? 提取时间 设计问题银行存折,如:“宇宙有多大? 五、总结

展示模型的两种基本形式及制作

展示模型的两种基本形式及制作 3d模型是三度空间的艺术再现,它能够非常直观地阐释设计方案。在构思的每一个阶段中,它对拓展设计思维,提高设计认识,变换设计手法都能起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模型制作也成为了展示设计课程教学的重要手段。 展示模型的形式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设计模型,一类是表现模型。 设计模型,就是以建筑单体的加减和群体的拼接为手段来设计探讨方案。相当于建筑设计的草图,只是以实际制作替代了用笔画。 表现模型,旨在表现已设计完的展示方案,相当于展示设计的透视表现图。不同的是一个以实体表现,一个以图面表现。这两种基本形式虽然都是展示模型,但是它们的性质是不同的。前者的目的在于以空间的形式来推敲和研究设计方案使之更臻完善,不大重规模型的精致和准确,只求整体的基本关系效果。而后者的目的则在于模型表现的直观性、真实性和形象性。要求制作要十分准确和精细。 在制作展示模型时必须明确它们之间的区别和特点。 一、设计模型 设计模型作为建筑设计的一种手段,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所以应该被建筑师所掌握和应用。但是要掌握设计模型这样一种手段就必须要做大量的无题模型和有题模型,作为基本训练。 无题模型设计,就是指无确定使用要求和单纯的空间、实体的模型设计。其特点是抽象、概括和形式化。在设计过程中,要探求空间的变化、实体的加减以及实体与实体、空间与空间、实体与空间的关系,掌握材料的选择,工具的使用,质感的处理等基本方法。在设计过程中,注重培养抽象、概括和提炼的能力,明确基本概念和运用形式构成法则。无题模型设计是有题模型设计的准备阶段和基础。 有题模型设计是指具有一定使用功能的模型设计,其特点是具体、准确和功能化。在设计过程中,按照一定的功能要求来划分、加减空间和实体,注重每一个面体、每一个块体、每一个洞口等要素的具体含义和作用。推敲其间的尺度、比例和对位关系,并按适宜的比例制作,使每一体块和空间的三维坐标尺寸准确无误。在设计制作中,不断加减调整,修改替换,使方案逐步完善和成熟。这时,要求形式与功能有机地结合,材料、色彩、质感等要与形式和功能紧密配合,使模型成为有主题的生动的建筑整体。

尝试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

“尝试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的教学组织摘要模型构建活动是学生理解模型和领悟模型方法途径。通过教师充分的课前准备和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完成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的制作、评价、修正完善、创意模型展示等活动,将抽象的真核细胞结构形象化,并将具有真实感和立体感的实物模型以简单而科学的形式呈现出来。而真核细胞结构概念图的构建则可以进一步让学生将具体化的模型抽象化,实现对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认知过程中抽象化与具体化的辩证统一。 关键词真核细胞模型教学组织 理解模型和领悟模型方法是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理解模型和领悟模型方法的重要途径是进行模型构建。“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生物学课程学习中的第1个模型建构活动,课标标准要求该活动必须做,且尽可能在课堂教学中完成。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课堂上安排该活动的教师不多。经调查,原因主要有:一是认为教学任务太重,模型建构活动太费时;二是认为学生人数太多,活动难以组织开展,且所需材料缺乏;所以即使是安排了模型构建,也是课后由学生自主构建,没有发挥模型构建应有的教育价值。本文根据教学实践,探讨如何解决时间、材料等问题,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有效地组织真核细胞的模型建构活动,充分发挥模型构建活动的价值。 1 准备工作 课堂模型构建教学的成败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的组织,而课前的充分准备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 1.1 学情分析 学生对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已有所了解,但在光学显微镜下,大部分细胞结构观察不到,学生缺乏感性认识,不能很好地理解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各部分结构相互联系和协调。本活动不仅能让学生体验模型构建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在模型构建过程中进一步探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把握细胞结构的完整性及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学生第1 次进行过模型制作活动,对模型及模型方法不清楚,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 1.2 制定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更好地构建核心概念即细胞作为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有细胞膜作为边界将细胞与外界隔离,细胞内部的各种结构协调配合,使细胞具有各种各样的功能。 2)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根据所制作的模型构建真核细胞结构概念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模型法”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体验小组合作学习时的快乐等。 1.3 学生分组,并准备模型构建材料 建议4-6人一组,选出组长,以自愿组合为前提,教师可以给予帮助和调整。在寻找、选择材料时,学生会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不仅深入思考细胞的各结构及其功能特

模型设计与制作

《模型设计与制作》学习报告 模型设计与制作是工业设计专业所独有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动手能力,使得学生能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开拓专业领域。因此模型设计与制作这一门课的开设十分有必要,在工业设计的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中,产品模型是设计构思的立体形象,是设计者表达设计理念或构物的设计表现方法之一。产品模型制作是一个综合性的创造活动,是设计过程中一个关键的环节,已成为设计中不可缺少的设计表现形式。在产品模型的制作过程中,设计者通过三维实体进行思考和创意,不断研讨产品造型设计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断解析产品形态、功能、结构、色彩、材料、工艺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设计构思,深入表达和协调整个设计创意,综合评价和检验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从而更好的发挥设计创造力,把握设计方向。 模型制作可以分为很多种。按照制作材料来分,模型制作包括黏土模型、油泥模型、石膏模型、纸模型、泡沫模型、塑料模型、木制模型和金属模型。每种材料由于特性不同而用来做不同种类的模型。比如油泥软硬可调、质地细腻均匀、附着力强、不易干裂变形,可反复使用。由于他不易干裂的特性,可以用来反复调整模型的形状,达到比较理想的外观,也可以用来制作不同的模型,达到节省材料的目的。对于初学者来说这确实是一个理想的材料。而对于金属模型来说,加工比较困难,切削加工焊接等需要用到很多工具,而且又一定的难度。但是用金属制作的模型比较持久。因此,在制作模型的时候应该按照实际需要,从用途、经济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达到对资源的合理利用。 按照用途可以分为研究模型、展示模型、功能模型和样机模型。比如研究模型就是在构思草图的基础上,自己制作能表达设计产品形态基本体面关系的模型,作为设计初期设计者自我研究、推敲和发展构思的手段,多用来研讨产品的基本形态、尺度、比例和体面关系。四种模型的制作难度逐渐加深,研究模型和展示模型只是要求外观逼真、真实感强,而到了功能模型和样机模型就需要将产品的功能展示出来,尤其是样机模型已经是投入批量生产前的最终形态。 按照制作比例又可以分为原尺模型、放尺模型和缩尺模型。制作者可以按照实际需要来缩放模型的比例,以求更好的表达产品的外观和功能。 在本学期,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只学了一部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课程,了解了一些关于模型制作的基本理论知识,也制作了一些简单的模型。我们从最简单的模型开始制作,先是做了一个圆柱体。这个圆柱体让我感到很惭愧,因为抛开它的技术处理不说,光是尺寸就不达要求,误差应该达到了5毫米。由于是

制作“宇宙”模型

灵宝市第二实验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课题制作“宇宙”模型主备人郭园洁复备人 教学目标1. 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了解宇宙知识。 2. 通过多种方式,制作宇宙模型。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动手制作心目中的宇宙。 难点:通过交流进一步了解宇宙,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具准备橡皮泥、纸、彩笔、剪刀、胶水、牙签、细铁丝等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 1.学生自己收集资料。 2.导入:同学们!宇宙奥妙无穷,你对宇宙 了解多少呢?小组交流。 3.师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宇宙的图片和文字资 料。 (1)什么是行星? (2)什么是地球的公转?公转周期是一年,形 成四季变化。 什么是地球的自传?自传周期是一天,形 成昼夜。 (3)太阳系8大行星有哪些?离太阳由近到远排 列,最近的是?最远的是?地球是第几位? 二、课堂活动:请动手做个"宇宙"模型 【初读课本感知】 1.什么称为模型? 2.模型有什么作用? 3、制作宇宙模型应注意些什么? 4、做宇宙模型应先做哪些准备工作?(先计 划,后分工) 【小组合作制作模型】 【展示模型】 【参观模型】 每组派两名同学到其他组参观,两名同学留下 讲解。 参观思考: 1、哪个小组模型作得最好?我们应该学习什 么? 2、在参观模型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哪些新 的知识?对于本组或其他小组有哪些意见 和建议? 复备

3、注意提出问题和建议,做好记录,问题存 入问题银行。 【回顾反思】 全班交流 1、我们小组有哪些优点? 2、我们有哪些不足? 3、通过参观交流我们学到了什么? 4、我们收到了哪些意见? 5、给别的小组提了哪些建议? 【结束语】 希望同学们做一个爱科学的孩子! 爱护我们的宇宙,爱护我们的地球,爱护我们的 家园! 当堂训练 设计自己的宇宙模 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九年级《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公开课教学设计

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 【学习目标】 1、通过根据三视图制作主体模型的实践活动,体验平面图形向立体图形转化的过程。体会用三视图表示立体图形的作用,进一步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2、通过自主探索、三、扣标展示讨论,使学生加深以投影和视图的认识。 3、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造发明的意识。 【学习重点】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规律,深入研究、应用所学知识的过程。 【学习难点】学生通过手工制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的研究态度。 【学习过程】 一、依标独学 情境1、以硬纸板为主要材料,分别做出下面的两组视图所示的立体模型。 活动形式:学生小组交流物体的形状,然后动手制作。

情境2、按照下面给出的两组视图,用马铃薯(或萝卜)做出相应的实物模型。 活动方式:小组交流三视图所表示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然后动手制作。 【创设情境研究问题】 下面的每一组平面图形都是由四个等边三角形组成的。 (1)指出其中哪些可以折叠成多面体,把上面的图纸描在纸上,剪下来,叠一叠,验证你的答案; (2)画出上面图形能折叠成多面体的三视图,并指出三视图中是怎样体现“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 (3)如果上图中小三角形的边长为1,那么对应的多面体的表面积各是多少?

【课堂小结反思收获】 1、物体的三视图、展开图、立体图形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三者可 以互相转化。 2、物体的三视图、展开图在生产当中应用庄广泛,学习本章内容 为我们以后的生产实践奠定基础。 3、从技能上说,认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联系,有助于根据需 要实现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即学会画三视图玫由三视图得出立体图形,从能力上说,认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联系对于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上非常重要。 达标测评 三视图和展开图都是与立体图形有关的平面图形,了解有关生产实际,具体例子写一篇短文,介绍三视图、展开图的应用。 五、课后反思:

三维建模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附件4: 山西省第九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三维建模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赛项名称:三维建模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赛项组别:高职组 赛项归属产业:加工制造类 二、竞赛目的 本项竞赛旨在考核机械制造、数控技术应用等机械类相关专业的学生,组队完成三维逆向扫描、逆向建模设计、机械创新设计、数控加工技术应用等方面的任务,展现参赛队选手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应用水平和创新设计等方面的能力,以及跨专业团队协作、现场问题的分析与处理、安全及文明生产等方面的职业素养。引领全省职业院校机械制造类专业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应用于教学,加快校企合作与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适应我国制造业更新换代快速发展的需要。 三、竞赛内容与方式 (一)竞赛内容 竞赛内容将以任务书形式公布。 针对目前批量化生产的具有鲜明自由曲面的机电类产品(或零部件)进行反求、建模,并对产品(或产品局部)外形进行数控编程与加工,对无自由曲面的结构或零件根据机械制造类专业知识按要求进行

局部的创新(或改良)设计。 整个竞赛过程,分为第一阶段“数据采集与再设计”和第二阶段“数控编程与加工”这两个可以分离、前后又相互关联的部分,分别为60%和40%的权重。 1、第一阶段:数据采集与再设计 该阶段竞赛时间为3小时,竞赛队完成三项竞赛任务。 任务1:样品三维数据采集。利用给定三维扫描设备和相应辅助用品,对指定的外观较为复杂的样品进行三维数据采集。该模块主要考核选手利用三维扫描设备进行数据采集的能力; 任务2:三维建模。根据三维扫描所采集的数据,选择合适软件,对上述产品外观面进行三维数据建模。该模块主要考核选手的三维建模能力,特别是曲面建模能力; 任务3:产品创新设计。利用给定样品和已经完成的任务2内容,根据机械制造知识,按给定要求对样品中无自由曲面部分的结构或零件或附属物进行创新设计。该模块主要考核选手应用机械综合知识进行机械创新设计的能力。 2、第二阶段:数控编程与加工 竞赛时间为3小时,竞赛队完成两项竞赛任务。 任务4:数控编程与加工。赛场提供第一阶段被测样品的标准三维数据模型,选手根据这组三维模型数据和赛场提供的机床、毛坯,选择合适软件对该产品进行数控编程和加工。主要考核选手选用刀具,以最佳路径和方法按时高质量完成指定数控加工任务。并考核选

小学科学《制作宇宙模型》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制作宇宙模型》教学反思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小学科学《制作宇宙模型》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 请记住本站网址:以便下次访问!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反思、心得体会!小学科学《制作宇宙模型》教学反思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在于我们一起设计一系列的课堂活动。学生对周围世界,对自然界形形色色生命现象充满了兴趣。宇宙是广漠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宇宙是物质世界,它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作为本章的导入教材从古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宇宙起源的证据、大爆炸宇宙论三方面介绍宇宙的起源。充分挖掘了教材中隐含的“让学生参与探究”这一无形资源。学生同样也对活动表现得非常感兴趣,他们从活动和探索中

能得出他们自己和小组的观点。一、解放学生的思想,让学生思路开阔。细节决定成败——一堂课细节上的处理往往也能体现课堂设计的理念。教学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通过视频、图片提出问题:宇宙的起源,再通过网络探究宇宙的起源,探究的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古代人们关于宇宙起源的神话传说,二是现代科学界的宇宙起源理论,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大量接触当代宇宙理论与观点。我想前者之于学生的发展是大有益处的。事实上这一个小小的教学片段它也是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其设计是以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支撑的。在课堂中,我们一方面想放手让学生去做,而另一方面又怕学生做不好。建立学生制作宇宙模型的概念,克服他们的心理恐惧是最为难处理的,事实上学生的交流来自于老师的引导,只要问题情景设置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他们是不会让我们失望的。五年级学生基本上具备了

生物三维模型制作方案

芸芸众生,物尽其用 第二届“生物三维模型制作比赛”策划方案 一、活动主题:芸芸众生,物尽其用。 二、活动背景 高一学生本阶段正好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学生对细胞的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印象还不深,而且细胞如此微观的结构学生不能有很直观的感受,因此还需其他方法巩固该知识点。 生物三维模型制作作为一种现代科学认识手段和思维方法,所提供的观念和印象,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条件,而且是学生认知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物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和意义。因此我们策划此次的生物三维模型的制作活动,让同学们动手来制作生物结构或细胞的模型,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同时也锻炼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团队合作能力,寓教于乐,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丰富大家的生活。 三、活动目的 1、尝试制作生物三维结构模型,如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核、细胞膜、细胞器、DNA、人体器官等。 2、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启发学生的想象,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创造力。 四、活动对象:全校所有学生,作品交到敦品楼二楼东生物办公室。 五、活动时间: 2017年11月22日至11月月假收假后的周一中午截止。 六、指导教师:各班生物老师和班主任 七、活动地点:各班班级或寝室。 八、组织评奖: ①、本次模型制作比赛设 特等奖: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8 名个 ②评分、点评人员:全体生物老师。评奖时间:11月月假收假后的周一下午。评奖地点:敦品楼二楼东生物办公室。获奖作品拍照:张玲。 ③统计结果及联系广告公司做展板:方博 ④奖品、证书购买:李耶莉周丽丽 ⑤证书打印:刘婕 ⑥颁奖仪式:联系张虎主任确定颁奖人员和颁奖时间彭美英 ⑦活动总结并将活动资料发表在校微信公众号上。彭美英 九、前期准备 1、活动前的辅导 生物实物模型必须严格遵守科学性。故老师在实验前必须将关于真核细胞的知识系统地复习一遍,向学生强调必须认真理解细胞的结构特征,模型的大小比例要合适。 2、材料准备(学生自备) 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进行实验,一组不超过2人 3、全校动员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了解活动,制作宣传海报三张(张贴于校园醒目处及食堂)李萌 (时间:11月21-23日) 4、活动预算:海报制作展板制作奖品证书购买购买者路费王柳婷 十、模型制作示例 方案一(橡皮泥制作法):

九年级数学制作立体模型教案

课题:29.3 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实际动手中进一步加深对投影和视图知识的认识; (2)加强在实践活动中手脑结合的能力; (3)体会用三视图表示立体图形的作用,进一步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立体图形的制作过程; (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研究讨论,使学生加深投影和视图的认识; (3)模型制作,体会由平面图形转化为立体图形的过程与乐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 (2)通过参与数学实践,培养合作探索精神和尊重理解他人想法的学习品质; (3)通过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发明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亲自经历规律的发现、深入、研究、应用的过程; 难点:学生通过手工制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科学的研究态度.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创设情境、合作制作、讨论交流 四.教学用具: 1.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完的模型样品 2.学具准备:刻度尺、剪刀、小刀、胶水、硬纸板、马铃薯(或萝卜)等

五.教学设计: 图1 图2 按照下面给出的两组视图,用马铃薯(或萝卜)做出相应的实物模型

)指出其中哪些可以叠成多面体.把上面的图形描在纸上,剪下来,叠一叠,验证你的答案; 画出由上面图形能叠成的多面体的三视图,

六.板书设计: 七.设计说明: 1.该教案突出了学生动手实践的特点; 2.在实践的基础上感悟平面图形向立体图形的转化;

五年级科学上册 1.1《制作“宇宙”模型》教案 大象版

第一单元从太阳系到无限宇宙 1 制作宇宙模型 主备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了解宇宙知识。 2.通过多种方式,制作宇宙模型。 3.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动手制作心目中的宇宙。 难点:通过交流进一步了解宇宙,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法、学法: 小组合作,相互交流。 学生动手操作、参观、学习并质疑。 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 学具:橡皮泥、纸、彩笔、剪刀、胶水、牙签、细铁丝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学生自己收集资料 2.导入:同学们:宇宙奥妙无穷,你对宇宙了解多少呢? 二、自主学习: 1、小组交流对宇宙的了解。 2、多媒体播放有关宇宙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三、合作探究: (一)、设计模型 根据宇宙模型制作记录本设计出小组的宇宙模型 宇宙模型制作记录本 年月日小组 1、模型名称: 2、所需材料: 3、职责分工: 小组长资料员材料员计时员 记录员质量员发言人 四、达标训练: 1、设计模型 2、评价反馈 3、修改计划 同学们根据自己了解的宇宙,在心目中设计宇宙模型。 4、根据自己的设计小组分工准备材料。 五、堂清检测: 查阅有关宇宙的更多知识,解决疑难问题,丰富自己的知识。

六:教学反思: 1 制作宇宙模型 主备人:申海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4.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了解宇宙知识。 5.通过多种方式,制作宇宙模型。 6.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动手制作心目中的宇宙。 难点:通过交流进一步了解宇宙,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法、学法: 小组合作,相互交流。 学生动手操作、参观、学习并质疑。 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 学具:橡皮泥、纸、彩笔、剪刀、胶水、牙签、细铁丝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讲解: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制作,如:剪纸、绘画、捏橡皮泥等多种方式。 说明:我们所知道的知识有限,因此可只制作宇宙的一部分。 二、自主学习: 学生对模型进行修正,达到自己最满意的效果。 三、合作探究: 小组内留一个人讲解,其余到各组参观,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四、达标训练: 设计问题银行存折,如:“宇宙有多大?” 出示表格:

九年级数学下册学习制作立体模型同步测试(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下册学习制作立体模型同步测试(新版)新人教 版 1. 下列各图中,经过折叠能围成一个立方体的是( A ) 2.把如图29-3-1中的三棱柱展开,所得到的展开图是( B ) 图29-3-1 3.如图29-3-2,一个几何体上半部为正四棱锥,下半部为立方体,且有一个面涂有颜色.下列图形中,是该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的是( B ) 图29-3-2 4.如图29-3-3是一个长方体包装盒,则它的表面展开图是( A )

5.下列四张正方形硬纸片,剪去阴影部分后,如果沿虚线折叠,可以围成一个封闭的长方形包装盒的是( C ) 6.图29-3-4是某些多面体的表面展开图,说出这些多面体的名称:(1)__六棱锥__;(2)__三棱柱__. 图29-3-4 【解析】 可在硬纸片上画其表面展开图,动手制成立体模型,知(1)是六棱锥,(2)是三棱柱. 7.如图29-3-5是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则这个立体图形的名称为__圆柱__,它的体积为__250π__(结果保留π). 图29-3-5 【解析】 观察三视图可知,立体图形是一个圆柱,圆柱的体积为V =π×? ?? ??1022×10=250π. 8.已知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29-3-6,则该物体的体积为__4534 __cm 3__.

图29-3-6 【解析】 观察三视图可知物体是一个正三棱柱,如图所示,底面棱长为3 cm,高为5 cm,于是它的体积为V =34×32×5=4534 (cm 3). 9. 将一边长为2的正方形纸片折成四部分,再沿折痕折起来,恰好能不重叠地搭建成一个三棱锥,则三棱锥四个面中最小的面积是( C ) A .1 B.32 C.12 D.23 10.如图29-3-7,将一张边长为3的正方形纸片按虚线裁剪后恰好围成一个底面是正三角形的棱柱,这个棱柱的侧面积为( A ) 图29-3-7 A .9-33 B .9 C .9-523 D .9-32 3 【解析】∵将一张边长为3的正方形纸片按虚线裁剪后,恰好围成一个底面是正三角形的棱柱, ∴这个正三角形的底面边长为1,高为12-? ????122 =32, ∴侧面为长为3,宽为3-3的长方形,面积为 9-33. 故选A.

五年级上科学教案-制作“宇宙”模型_大象版

1、制作“宇宙”模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制作关于宇宙的物理模型。 (2)、了解模型在表达与交流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根据学生的理解、制作“宇宙”模型。 教具准备 星图模型、地球仪。三球仪。 教学过程 1、讨论与制作。了解学生对于宇宙的认识。“宇宙是什么样的?”“宇宙里面有什么?”等问题在学生心目中有不同的认识。可以在自由发言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以期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表达已有知识和经验。 “那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宇宙吧!”学生对这个活动会比较感兴趣。活动前的要求很重要;以小组的形式合作进行,同学们之间要互相配合;教师已经准备了一些材料,此时可以用“材料超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并告诉他们也可以选用身边可以取得的材料来制作;制作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捏橡皮泥、剪纸、绘画或布设现有的物体等;鉴于学生的知识有限,可以只制作宇宙中的一个部分,如太阳系、地月系、地球或某个星座。 2、交流。让学生将各自的模型摆放在桌子上,互相参观、评价、各组也要留一至二名同学在自己的模型前介绍并回答其他人的问题。通

过这种组与组之间交流的形式增加对宇宙的了解,同时他人的提问和建议也为将来修正模型提供了资源和思路。 交流的过程也是积累问题的过程。对于在制作、交流中产生的各种疑问,应该让学生记在“问题银行”中。 3、总结。由学生表达在交流中的感受,包括收获、疑问和经验教训。 此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到:将头脑中的映像用模型的形式呈现出来,会有助于自己的表达和他人的理解。“模型”这个词汇由此引出,并将在今后的科学课学习中经常出现。

1、制作“宇宙”模型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制作关于宇宙的物理模型。 (2)、了解模型在表达与交流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根据学生的理解、制作“宇宙”模型。 教具准备 星图模型、地球仪。三球仪。 教学过程 1、讨论与制作。了解学生对于宇宙的认识。“宇宙是什么样的?”“宇宙里面有什么?”等问题在学生心目中有不同的认识。可以在自由发言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以期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表达已有知识和经验。 “那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宇宙吧!”学生对这个活动会比较感兴趣。活动前的要求很重要;以小组的形式合作进行,同学们之间要互相配合;教师已经准备了一些材料,此时可以用“材料超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并告诉他们也可以选用身边可以取得的材料来制作;制作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捏橡皮泥、剪纸、绘画或布设现有的物体等;鉴于学生的知识有限,可以只制作宇宙中的一个部分,如太阳系、地月系、地球或某个星座。 2、交流。让学生将各自的模型摆放在桌子上,互相参观、评价、各组也要留一至二名同学在自己的模型前介绍并回答其他人的问题。通过这种组与组之间交流的形式增加对宇宙的了解,同时他人的提问和

展示设计模型制作课程设计

《展示设计模型制作课程设计》大纲 一、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1、目的 本课程实验使学生掌握展示模型设计全部过程中,大胆地创造性地完成设计的每个细节,使创新设计不断趋向合理,模型制作工艺(展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设计能力,注重创意火花的积累与训练,着重训练学生在观察分析展示设计的目的、条件、环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进行功能、方式定位。 2、任务 模型制作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设计程序及方法进行实际展示模型设计,主要是对展示模型细节设计的深入推敲研究。通过制作模型更好地研究检验展示设计技术实施的可行性,通过模型制作将展示设计构思真实地表现出来。使创意构思设计能从各种角度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完善。 二、课程设计要求 1、设计方法要求: 1)、介绍现场生产情况,提出问题,明确课程目的 2)、收集资料,制订设计方案 3)、组织实施方案 4)、讨论设计表现结果 2、制作步骤 1)、首先要求学生根据模型制作工艺设计实验指导书在课下进行预习、准备材料,准备模型制作的三视图、效果图、施工图,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制作所需使用的工具设备。 2)、在进行制作前,给学生15~20分钟,熟悉工具设备流程、操作方法等。 3)、由实验室教师讲解工具设备使用、可能遇到的疑难问题、注意事项等;由授课教师对学生的设计作品进行有针对性指导。 4)、学生分组集体完成模型制作任务,小组一般为2-4人。 5)、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完成模型制作所需的材料,在模型的制作过程中本课教师给予指导与监督。 6)、课程结束后,指导教师检查制作成品情况;并给予成绩认定。 三、课程设计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展示设计模型制作课程设计是展示设计课程的实践形式,展示设计将设计用制作图与效果图的形式表现出来,模型制作则是将设计用微缩的立体模型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展示设计模型制作是展示设计的专题延续。通过模型制作,将展示设计构思真实的表现出来,更好地研究检验展示设计技术实施的可行性。 四、选题的原则及题目难度、深度、广度分析

论产品模型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

论产品模型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 产品模型是产品设计构思的立体形象,是设计师表达设计理念的重要表现方法,可以直观地反应设计师的设计思想,充分体现三维空间的视觉感和触摸感,展示未来产品。本文从产品模型的特点、产品模型制作工艺、产品模型的制作原则等方面出发,阐述产品模型在产品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 标签:产品模型产品设计产品关联 一、产品模型概述 产品模型是设计构思的立体形象,是设计师表达想法的表现方法之一,是设计师根据设计构思运用不同的材料、工具、加工方式方法将产品设计构思表现为具有三维立体形态的实体。在产品造型设计中,模型不同于其他设计表现方法,具有表现设计构思、展现人机关系、设计交流实体语言等特点,具体如下: 1.表现设计构成 以三维形体充分表现设计构思,客观、真实地从各个方向、角度、位置来展示产品的形状、结构、规范、颜色和肌理;通过产品模型可研究、处理草图和效果图中不能充分表达或无法表达的设计意图,如产品形体上有许多具体的空间疑问,以及线面转机的过渡联络、细部与整体的调和联络、模型外观形状与内部结构的联络等,不断纠正从图纸到实物之间视觉区别,从模型中了解产品方案目的,进一步展开和完善方案构思,调整、查验方案的合理性。 2.展现人际关系 通过一定比例可检验产品造型与人际的适应性、操作性和环境关系,从而获得合理的人机效果。更直观地将产品表现出来拉近了人与产品的关系,真实地将产品的缺陷暴露在现实中,从而便于进行产品缺陷修正。 3.设计交流的实体语言 模型比草头的效果更直观,是设计师进行对接交流时直观的交流工具。是有关人员可以最大限度地了解设计师最产品的设计构想并对产品设计方案,提出评论和建议然后研究,有利于将来产品能够展开的方向,为产品投产提供依据,如产品性能测试,确定加工成型方法和工艺条件[1]。材料选择,生产成本及周期预测市场前景分析及广告宣传等,从而确定生产目标。 二、产品模型制作工艺 产品模型的制作是产品造型设计过程的一部分,也是重要的表达形式。设计者根据构思草图,从初模的制作到样机模型的完成,研究处理许多草图、效果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