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机械效率计算题练习题(无答案)

12.3  机械效率计算题练习题(无答案)
12.3  机械效率计算题练习题(无答案)

机械效率计算题练习题

1.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

一个重2000N,底面积为0.5m2的物体A时,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600N,作用在绳端的拉力为250N,则A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Pa;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2.如图所示,物体重180N,动滑轮重20N,绳重和摩擦不计.在拉力F的作用

下,物体正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求:

(1)拉力F;

(2)拉力做功的功率;

(3)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3.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200N的泥桶,所用的拉力为80N,

若工人在5S,内将泥桶匀速向上提升2m,则拉力的功率为_多少w,滑轮组的

机械效率为多少。

4.如图所示,小明用滑轮组匀速提起一个重为600N的物体A,物体上升的速

度为0.1m/s,人拉绳的力为250N,不计绳重和摩擦,人拉绳做功的功率为

多少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动滑轮重多少N.

5.重为120N、底面积为0.1m2的物体在2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

地面向右匀速运动了10m,用时20s.求:

(1)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2)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3)拉力所做的功和拉力的功率.

6、如图4所示的滑轮把重为1000牛的物体匀速提升12米,则作用在滑轮上

的拉力F为______牛,绳子对重物所做的功为________焦,若提升重物所用

的时间为1分钟,则绳子对重物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瓦。

7.如图8所示,用滑轮组提起重900N的物体,绳子自由端拉力F为400N,重

物在20S内匀速上升了10m。求:

(1)物体上升的速度。(2)提起物体所做的有用功。(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8.在某次升国旗的仪式上,小强同学通过滑轮组将—质量为0.8千克的国

旗缓缓匀速升高15米,如图所示。问:(1)小强匀速拉绳的力为多少?(2)此

过程巾,小强对旗做了多少功?(3)如果升旗用了50秒的时间,则小强做功

的功率为多大?(不计滑轮与绳的摩擦,滑轮、绳的质量忽略不汁,取g=10

牛/千克)

9.跳绳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某同学作了相关的测量:小军的体重为400牛,跳起时重心升高的高度平均为0.02米,则小军跳一次做功多少焦;若小军1分钟跳150次,则小军跳

绳时的功率为多少瓦。

10、重2540N的货物。如图2所示,滑轮组把它提升1.7m。若不考虑摩擦,也不考虑滑轮和绳子的物重,则:

(1)绳端拉力F是多少N?635N (2)绳端移动的距离是多少m?6.8m

(3)若考虑摩擦、滑轮和绳子的物重,须在绳端施力80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79%

11.用如图5所示的机械拉着重500N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

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20N,绳子末端的水平拉力为50N,则滑

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若物体运动的速度为0.2m/s,则10s内拉力

做的功是多少J.

12.如图7所示,用一动滑轮拉一物体A以0.5m/s的速度在水平面

上作匀速直线运动,物体A重为20N,受到的摩擦阻力是物重的0.2

倍,水平拉力为2.5N,则在2s内拉力做的功是,滑轮的机械

效率是(不计滑轮重力).

13.如图9所示,在5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 重800N的物体沿水平

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与地面间滑动摩擦力为120N.则滑轮组的

机械效率为;若物体的速度为0.2m/s,则1min内拉力做的功为

J.

14、用两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当将一个重为1000N的重物匀速提升2m时,人站在地面上所用的拉力为312.5N,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该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J,机械效率是多少

15.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亮亮用自制的滑轮组来提起500N重物(如

图10所示),绳自由端的拉力F=200N,重物以0.2 m/s的速度匀速上升,不计摩

擦和绳重,则动滑轮重N,拉力做功的功率是W,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等于,当被提起的重物变重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就(填“变大”、“变

小”或“不变”).

16、如图所示,某人站在高处用100N的拉力把重240N的物体提高1m,则人克服重力所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J,总功为______________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

17、小明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一个重为12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所用的拉力

为50N,此时拉力所做的功为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若仍用该滑轮纽提

升一个重为I70N的物体.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则W、、分别是(不

计绳重和摩擦)

A、240J,80%,85%

B、300J,80%.85%

C、300J,80%,80%

D、240J,75%,80%

18、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装滑轮组有两种绕线方法。聪聪和明

明各选取一种方法做实验。(1)聪聪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绕线方法组装

滑轮组。他通过滑轮组用2N的拉力F将重4.2N的物体匀速提升了0.1m

的距离,则有用功为J,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2)明明采取了另一种绕线方法组装滑轮组,请帮助明明在图乙中画

出滑轮组的绕线。

19、建筑工地上,施工人员用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吊起建筑材料(如图)。绕在滑轮组上的钢丝绳最大拉力为6×103N,不计滑轮、吊钩、绳的自重及摩擦,一次最多能起吊N的建筑材料,实际使用该滑轮组最多只能吊起5.4×103N的建筑材料,且将建筑材料1s内匀速吊起了1m,起重机的功率是W,机械效率为。若吊起的建筑材料重力减小,机械效率将。(“增大”、“减小”或“不变”)

20、如图所示.一个工人用滑轮组提起200N的货物,所用的拉力

是125N.绳子自由端被拉下10m.则有用功是J.机械

效率是.

21、如图11所示.物体重为180N,所用拉力F=100N,方向竖直

向上,将物体匀速提高1m时,绳子自由端提高了_______m,则滑轮的机械

效率为_______.

22、如图4所示,用滑轮组把重为80N的物体匀速提起。(1)在不计绳重、动

滑轮重和摩擦的情况下,拉力F的大小是______N;(2)若实际的拉力为50N,

匀速将物体提高4m,则拉力所做的功是_____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

23、在唐家山堰塞湖抢险中,俄罗斯“米-26”直升机在2min

内把12t的推土机匀速提高1000m(注:吊绳长度不变).己知

直升机的质量是推土机的5倍.请解答下列问题:

(1)若直升机三个着地轮的总触地面积是l.2m2,则直升机停

在地面(螺旋桨未转动)时对地的压强有多大?

(2)试画出直升机吊着推土机匀速上升时,直升机的受力图(作

圈时用小方块代表直升机),并求出升力的大小

(3)上述过程中,升力提升推土机做功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24、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每个滑轮等重。不计绳重

和摩擦,物体重G1从200N开始逐渐增加,直到绳子被拉

断。每次均匀速拉动绳子将物体提升同样的高度。图乙记

录了在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物体重力的增加而

变化的图像。

(1)每个滑轮重多少N?

(2)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多少N?

(3)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时,物体重多少N?

25、“塔吊”是建筑工地上常见的起重设备,在汶川地震灾区救援现场,用“塔吊”可将很重的水泥板方便地吊起并安放到工作区域内。(g取10N/Kg)

(1)现有一“塔吊”如图所示,它有一水平臂AB,AO叫

平衡臂,OB叫吊臂。C为可移动的滑轮组,C移动的范围是从

O点到B点。已知:AO=10m,OB=50m。若“塔身”的宽度

和铁架、滑轮组所受重力及摩擦均不计,在A端所装配重的质

量为5t,要想起吊质量为1.25t的水泥板,为安全起吊,C应移

动到离O点多远的地方?

(2)若“塔吊”20s内将质量为1.25t的水泥板匀速提高了

4m,那么,“塔吊”提升水泥板的功率是多少?如果机械做的额

外功是3×104J,“塔吊”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26、一名工人用如图11所示的滑轮组提起450N的重物,绳自由端的拉力F

为200N,重物在5s内匀速上升了1m.则拉力的功率是______________W,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___.

27、如图8所示,在大小为500 N的拉力F作用下,滑轮组将800 N的重

物提升了l m。在此过程中

A.做的有用功是500 J B.做的总功是800 J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2.5%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

28、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480N的物体G,所用拉力F为

200N,将重物提升3 m所用的时间为10s.求:

(1)重物上升的速度.

(2)拉力所做的有用功.

(3)拉力的功率.

(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9、如图(a)所示是一台正在建筑工地作业的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如图(b)所示.将质量为l.2×103kg的重物竖直匀速提高3m,拉力F的大小为8000N,则拉力F做的功为_______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

20、如图7所示,建筑工人用一个滑轮组将重为6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所用

的时间为40s,人所用的拉力是400N,则

A.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B.物体上升的过程中机械能总量不变

C.拉力所做的总功为2800J

D.此人的功率为40W

31、用如图20所示滑轮组提升重物.人用500N的拉力F,15s内使重为900N的物体匀速上升了3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动滑轮的重.(2分)

(2)人拉绳子做功的功率.(3分)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分)

32、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一个滑轮组在40s内将重600N的木箱

从地面匀速吊上4m高的阳台,所用的拉力为220N,不计绳重和

摩擦.求:

(1)木箱匀速上升的速度;

(2)工人师傅做的有用功;

(3)动滑轮的重力.

33、中国移动重庆公司的抢险队作为第一支到

达灾区的移动通信抢险队,队员们用鲜血和生

命架起了一条条抗震救灾无形的生命线,为抗

震救灾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保障。如图15所

示,在通讯线路的抢修现场,起重机正将一箱

箱设备吊装到3m高的施工台上。其中起重臂下的钢绳是绕在一个动滑轮上的。若每箱设备均重4000N,施工台距离地面的高度为3m。如果起重机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一箱设备时,动滑轮上每段钢绳的拉力为2500N,在忽略钢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

(1)起重机提升一箱设备时,对箱子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动滑轮在提升这箱设备时的机械效率是多大?

(3)在安全操作的前提下,为了节省时间,加快施工进度,起重机同时将两箱设备以0.1m/s 的速度匀速提升到施工台。求这种情况下,动滑轮上钢绳自由端拉力的功率为多大?

34、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如图5所示,已知斜

面上木箱的质量m=40kg,人对木箱的拉力F=75

N,斜面长s=4 m,斜面高h=O.5 m。求:

①木箱受到的重力(g取10 N/kg);

②斜面的机械效率。

35、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利用一滑轮组匀速提升物体.下表是在利用该滑轮组将一

物体匀速提升到一定高度时采集到的信息.

(1)通过计算确定该滑轮组提起物体的绳子段数,并在右边虚线框

中画出该滑轮组的组装示意图.

(2)用该滑轮组将重为800N的物体匀速提升1m时,拉力做的总功为多

少?

(解答要求:写出依据的主要公式或变形公式,有数据代入,答案中

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36、一台抽水机的功率为10KW,利用它将54m3的水抽到20m高的水塔上共用了0.5h那么该抽水机做的有用功、总功和机械效率分别是多少?(g取19N/Kg)

37、图7是某水上打捞船起吊装置结构示意简图。某次打捞作业中,该船将沉没于水下深处的一只密封货箱打捞出水面,已知该货箱体积为5 0 m3,质量是200t。

(1)货箱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货箱完全出水后,又被匀速吊起1 m,已知此时钢缆拉力F为1×105 N,则在此过程中

拉力F所做的功是多少?起吊装置的滑轮组机械效率是多少?

(3)若货箱从刚露出水面到完全出水的过程中是被匀速提升的,请分析在此过程中,货箱所受浮力和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变化情况。(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g取10N/kg,不考虑风浪、水流等的影响。)(n=4)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

A卷 一、简答与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70分) 1. 简述机构与机器的异同及其相互关系 答. 共同点:①人为的实物组合体;②各组成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不同点:机器的主要功能是做有用功、变换能量或传递能量、物料、信息等;机构的主要功能是传递运动和力、或变换运动形式。相互关系:机器一般由一个或若干个机构组合而成。 2. 简述“机械运动”的基本含义 答. 所谓“机械运动”是指宏观的、有确定规律的刚体运动。 3. 机构中的运动副具有哪些必要条件? 答. 三个条件:①两个构件;②直接接触;③相对运动。 4. 机构自由度的定义是什么?一个平面自由构件的自由度为多少? 答. 使机构具有确定运动所需输入的独立运动参数的数目称机构自由度。平面自由构件的自由度为3。 5.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当机构的原动件数少于或多于机构的自由度时,机构的运动将发生什么情况? 答.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条件:自由度=原动件数目。原动件数目<自由度,构件运动不确定;原动件数目>自由度,机构无法运动甚至构件破坏。 6. 铰链四杆机构有哪几种基本型式? 答. 三种基本型式: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和双摇杆机构。 7. 何谓连杆机构的压力角、传动角?它们的大小对连杆机构的工作有何影响?以曲柄为原动件的偏置曲柄滑块机构的最小传动角minγ发生在什么位置? 答. 压力角α:机构输出构件(从动件)上作用力方向与力作用点速度方向所夹之 锐角;传动角γ:压力角的余角。α+γ≡900 。压力角(传动角)越小(越大), 机构传力性能越好。偏置曲柄滑块机构的最小传动角γmin发生在曲柄与滑块移动导路垂直的位置 8. 什么是凸轮实际轮廓的变尖现象和从动件(推杆)运动的失真现象?它对凸轮机构的工作有何影响?如何加以避免?

《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正常人平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A、1.2 m/s B、12 m/s C、1.2 cm/s D、1.2 km/s 2、坐在顺水漂流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 3.某学生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忘记写单位,下列数据的单位是“厘米”的是:() A.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1 B.茶杯的高度是11.2 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5 4、一著名运动员在100米赛跑中,起跑时速度是9m/s,中途的速度是7m/s,最后冲刺的速度是11m/s,如果他的成绩是10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7 m/s B、9 m/s C、10 m/s D、11 m/s 5.小轿车在笔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30m/s,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20m/s,则小轿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50m/s B.25m/s C.24m/s D.10m/s 6.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关于公式v=S/t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 B.速度v的大小与路程S、时间t都没有关系 C.当速度v一定时,路程S与时间t成反比 D.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 7.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开始5秒钟内通过5米的路程,接着静止5秒,再在5秒钟内通过10米的路程,物体在这15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A. 1米/秒 B. 15米/秒 C. 2米/秒 D. 1.5米/秒 8.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对于地面来说,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B.选卡车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C.相对于收割机来说,卡车在运动 D.选地面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 9.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12.56 cm=12.56×10-2 m=0.125 m B.12.56 cm=12.56 cm×10-2 m=0.125 m C.12.56 cm=12.56÷102 m=0.125 m D.12.56 cm=12.56×10-2 cm=0.125 m 10.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11.大海同学用一把刻度尺4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下列记录数据中错误的是() A.18.77 cm B.18.76 cm C.18.74 cm D.18.89 cm 12.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错误的是()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处量起 C.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根据v=s/t可知,运动的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 B、根据v=s/t可知,运动的时间越短,运动速度越大 C、物体在相等时间内,运动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 D、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越短,运动的速度越大 14.小明为了测自己步行的速度,他从400 m跑道的起点从8时10分0秒开始记时,沿着跑道走一圈到终点(即起点),表针指到8时18分20秒,则小明的平均速度是() A.1.25 m/s B.0.73 m/s C.0.67 m/s D.0.8 m/s 15.如果一个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 A.20m/s B. 10m/s C. 5m/s D.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6、“地球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某处的上空”,这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的,若以太阳为参照物,这个卫星应 是________的。 17、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 min内通过了300 m的路程,它运动的速度是:______ m/s,这个物体在前10 s经过的路程是:_______ m。 18.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一句是以______为参照物;后一句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

最新中考物理机械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最新中考物理机械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机械运动 1.如图所示,用三种方法拉动同一物体在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使物体以相等速度移动相同的距离。所用拉力分别是F1、F2、F3,这三个力的作用点移动距离分别是s1、s2、s3,移动速度分别为v1、v2、v3,不计滑轮摩擦,则() A. F1:F2:F3=2:1:4 s1:s2:s3=2:1:4 B. F1:F2:F3=4:1:2 s1:s2:s3=2:4:1 C. F1:F2:F3=2:4:1 V1:V2:V3=2:1:4 D. F1:F2:F3=2:1:4 V1:V2:V3=2:4:1【答案】 D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 ,本题中三个滑轮都是克服摩擦力做功,假设物体与水平面的摩擦力f,物体移动的速度为v0,运动的时间为t,则对这三个图分析可得: (1)甲图:滑轮为定滑轮,因为定滑轮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不能省力,所以根据二力平衡,此时拉力 F1=f;拉力的作用点移动的速度v1=v0,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1=v0t。 (2)乙图:滑轮为动滑轮,因为动滑轮相当于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省一半的力, 所以根据二力平衡,此时拉力F2=f;但是费2倍的距离,拉力的作用点移动的速度v2=2v0,作用点移动的距离 s2=2v0t。 (3)丙图:滑轮为动滑轮,拉力的作用点在动滑轮的轴上,因此是个费力杠杆,费2倍的力,省2倍的距离, 因此,F3=2f, 拉力的作用点移动的速度v3=v0,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3=v0t。 综上分析:F1:F2:F3=f:f:2f=2:1:4, v1:V2:v3=v0:2v0:v0=2:4:1 s1:s2:s3=v0t:2v0t:v0t=2:4:1 故答案为:D。 【分析】(1)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以知道物体所受的拉力等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然后根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分别求出F1、F2、F3,即可比较其大小; (2)根据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判断出速度和距离的关系。

第一章 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单选题 1.小明坐在汽车上,透过车窗看到与公路并排的铁路上一列火车的车头,过了一会儿又看到车尾.关于火车与汽车的运动情况,不可能的是() A.火车静止,汽车运动 B.火车运动,汽车静止 C.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同,火车的速度等于汽车的速度 D.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反,火车的速度小于汽车的速度 2.张强同学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是5 min,已知他家到学校的路程为1 500 m,则他骑车的平均速度是() A. 300 m/s B. 30 m/s C. 10 m/s D. 5 m/s 3.在时速达300 km/h匀速行驶的“和谐号”动车组车厢中,座位上的乘客将装满水的纸杯放置于身前的桌面上,杯中水都不会溢出,此时,选择什么为参照物,纸杯的速度也是300 km/h?() A.车厢 B.桌面 C.乘客 D.铁轨 4.下列情况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小鸟在空中飞行 B.河水流动 C.水凝固成冰

D.雨滴下落 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对1 min时间的长短,小翔同学描述正确的是() A.中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读书,1 min时间只能读50个字 B.健康人的脉搏,1 min时间跳动70次左右 C.人们呼、吸气5次所用的时间通常是1 min D.中学生骑自行车上学,1 min时间正常能骑行600 m 6.下列属于时间单位的是() A.光年 B.岁月 C.旭日 D.小时 7.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A. 0~5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 m/s B. 0~7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 m/s C. 2s~5 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D. 5s~7 s内,小车做加速直线运动 8.关于机械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运动就是物质的一切运动 B.机械运动与参照物的选择无关

机械运动计算题答案

27.张先生驾车从广州到肇庆旅游,汽车以9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0.5h到达三水,休息0.5h后,再以8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1h到达肇庆,请求: (1)广州到三水,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km? (2)广州到肇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解:(1)因为v=, 所以,汽车从广州到三水的路程: s1=v1t1=90km/h×0.5h=45km; (2)汽车从三水到肇庆的路程: s2=v2t2=80km/h×1h=80km, 总路程:s=s1+s2=45km+80km=125km, 行驶的总时间:t=t1+t3+t2=0.5h+0.5h+1h=2h, 平均速度:v===62.5km/h 答:(1)广州到三水,汽车行驶的路程是45km; (2)广州到肇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62.5km/h。 28.一列火车长280m,穿过一个长2000m的隧道用了2min,然后以这个速度通过一个长3520m的大桥,这列火车通过大桥用了多少时间? 解:火车穿过隧道走的路程: s=s车+s隧道=280m+2000m=2280m, 火车速度: v===19m/s; 火车经过大桥走的路程: s′=s车+s桥=280m+3520m=3800m, 由v=得火车经过大桥所用的时间: t′===200s。 答:火车经过大桥需要的时间为200s。 29.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2km.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解:(1)已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速度和时间,v1=8m/s,t1=500s, 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s1=v1t l=8m/s×500s=4000m; (2)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 s2=2000m; 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时间, 由v=,得t2===100s; 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总路程: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含答案)

二、填空题 16.槽轮机构的主要参数是 和 。 17.机械速度的波动可分为 和 两类。 18.轴向尺寸较大的回转件,应进行 平衡,平衡时要选择 个回转平面。 19.当一对齿轮的材料、齿数比一定时,影响齿面接触强度的几何尺寸参数主要是 和 。 20.直齿圆柱齿轮作接触强度计算时,取 处的接触应力为计算依据,其载荷由 对轮齿承担。 21.蜗杆传动作接触强度计算时,铝铁青铜ZCuAl10Fe 3制作的蜗轮,承载能力取决于抗 能力;锡青铜ZCuSn10P 1制作的蜗轮,承载能力取决于抗 能力。 22.若带传动的初拉力一定,增大 和 都可提高带传动的极限摩擦力。 23.滚子链传动中,链的 链速是常数,而其 链速是变化的。 24.轴如按受载性质区分,主要受 的轴为心轴,主要受 的轴为传动轴。 25.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进行工作能力计算时,为了防止过度磨损,必须使 ; 而为了防止过热必须使 。 16.槽数z 拨盘圆销数K 17. 周期性 非周期性 18.动 两 19. 分度圆直径d 1(或中心距a ) 齿宽b 20. 节点 一 21. 胶合 点蚀22.包角1α 摩擦系数 23. 平均 瞬时 24.弯矩 扭矩 25. [][]υυp p p p ≤≤ 三、分析题 26. 图1所示链铰四杆机构中,各构件的长度为a =250mm,b =650mm, C =450mm,d =550mm 。 试问:该机构是哪种铰链四杆机构,并说明理由。 图1 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250+650)小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450+550),满足存在曲柄的 必要条件,且最短杆为连架杆。 故该铰链四杆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 27. 图2所示展开式二级斜齿圆柱齿轮传动,I 轴为输入轴,已知小齿轮1的转向n 1和齿

机械设计 皮带计算题

一. 已知V 带传动中,最大传递功率P =8kW ,带的速度 v =10m/s ,若紧边拉力F 1为松边拉力F 2的2倍,此时小带轮上 包角?1=120?,求:(1)有效拉力F e ;(2)紧边拉力F 1;(3) 当量摩擦系数f ˊ。 解:有效拉力F e =1000P /v =1000×8/10=800 N (2分) 又知:F 1-F 2= F e ,F 1=2F 2 则紧边拉力 F 1=2 F e =1600 N (2分) 根据欧拉公式 得当量摩擦系数f ?=ln(F 1/F 2)/α=ln2/(3.14×120/180) =0.693/2.0933=0.331 (2分) 二.(正确在括号内写“T ”,错误在括号内写“F ”) 1.双螺母防松结构中,如两螺母厚度不同,应先安装薄螺母,后安装厚螺母。(T ) 2.滚动轴承的轴向系数Y 值越大,其承受轴向能力越大。( F ) 3.减速器的齿轮和滚动轴承可以采用不同的润滑剂。(T ) 4.设计蜗杆传动时,为了提高传动效率,可以增加蜗杆的头数。( T ) 5.失效就是零件断裂了。(F ) 6.十字滑块联轴器中的所有元件都是刚性元件,因此属于刚性联轴器。 (F ) 7.两摩擦表面的粗糙度值越小,则越容易实现液体动力润滑。 (T ) 8.在计算转轴的强度时,安全系数法比当量弯矩法更精确。 (T ) 9.相啮合的蜗杆和蜗轮的螺旋角必须大小相等,旋向相反。 ( F ) 10.闭式齿轮传动皆须首先按齿面接触强度进行设计计算,确定传动的几何尺寸,然后校核齿根弯曲 疲劳强度。 ( F ) 11.由于链传动不需要张紧力,故作用在轴上的载荷较小。 (T ) 12.正是由于过载时产生“弹性滑动”,故带传动对传动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 F ) 13.楔键只能用于单向传动,双向传动时,必须采用两个楔键。 ( F ) 14.性能等级为6.6级的螺栓,其屈服点s σ=600MPa 。 ( F ) 15.机械零件的计算分为设计计算和校核计算,两种计算的目的都是为了防止机械零件在正常使用期限内发生失效。 ( T ) 16.速比公式i 12=n 1/n 2=Z 2/Z 1不论对齿轮传动还是蜗杆传动都成立。 (T ) f e F F α=2 1

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1]

《机械运动》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面哪个部位最接近1cm() A.成人食指指甲的宽度B.成人拳头的宽度C.成人裤带的宽度D.成人眉毛的长度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不必要的是() A.在使用刻度尺之前,应先观察刻度尺,搞清楚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B.测量时只能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读起 C.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D.记录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加上单位 3.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路程长短的物理量B.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时间的物理量 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D.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就越大 4.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只能选择那些固定在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B.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 C.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所选定的参照物而言的 D.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 5.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下列记录中正确的是() A.24.3cm B.24cm C.24.30cm D.2.43dm 6.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误差是由于测量方法不正确造成的B.无论测量仪器如何精密,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灭 C.只要测量仪器足够精密,就可以消灭误差D.以上说法都正确 7.有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5s内通过了35m,则该物体在第3s内的路程为()A.6m B.7m C.14m D.21m 8.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它在每1min内通过的路程相等,那么这个物体所做的运动()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D.既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也不是变速直线运动 9.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1.5m=1.5×100=150cm B.1.5m=1.5m×100=150cm C.1.5m=1.5×100cm=150cm D.1.5m=1.5m×100cm=150cm 10.测量地图上一段铁路线的长度,应该选用的一组器材是() A.刻度尺B.刻度尺和三角板C.细线和刻度尺D.量角器和刻度尺 11.甲、乙两列火车,以甲为参照物,得出乙向东运动的结论,若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的运动情况是() A.向东运动B.向西运动C.静止不动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12.下列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麦浪滚滚B.江水奔流C.“五四运动”D.寒风呼啸 13.下列是一位同学测量记录的结果,正确的是()

word完整版初二物理机械运动计算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计算题 一、路线垂直(时间相同) 1.子弹在离人5m处以680m/s的速度离开枪口,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当人听到枪声时,子弹前进了几米? 2.架喷气式飞机的速度是声速(声速为340米/秒)的1.5倍,飞行高度为2720m,水平方向飞行.当你听到飞机在头顶上方轰鸣时,抬头观看,飞机已飞到你前方多远水平距离的地方? 3.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条1m长的导火索来引爆炸药,导火索的燃烧速度为 0.5cm/s,引爆员点着导火索后,至少以每秒多少m的速度才能跑到600m以外(包括600m)的安全区域? 4.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条76cm长的导火索来引爆钻孔里的炸药,导火索的燃烧速度是0.8cm/s,点着导火索以后以5m/s的速度跑开,他能否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点500m以外的安全区? 二、列车(队伍)过桥问题(总路程=车长+桥长) 5.一列长90米的火车以每秒30米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长1200米的桥,所需时间为()秒。 6.一列火车途经两个隧道和一座桥梁,第一个隧道长600米,火车通过用时 18 秒;第二个隧道长480 米,火车通过用时15 秒;桥梁长800 米,火车通过时速度为原来的一半,则火车通过桥梁所需的时间() 7.一列队长360m的军队匀速通过一条长1.8km的大桥,测得军队通过大桥用时9min,求:(1)军队前进的速度;(2)这列军队全部在大桥上行走的时间. 8.一列火车长200米,用20s的时间穿过了一条100m长的隧道,该火车如果以这样的速度通过长3.4km的大桥,要用多长时间? 9.长130米的列车,以16米每秒的速度正在行驶,它通过一个隧道用了48秒,这个隧道长多少米? 10.一列火车长200米,每秒行20米,要经过一座长700米的大桥,求这列火车通过这座大桥需要多久? 三大基础公式:(1)路程=速度*时间;(2)速度=路程÷时间;(3)时间=路程÷速度。 火车过桥问题中,你一定要注意到火车的自身长度,即:总路程=火车车身长度+桥长=火车速度*过桥时间。 下图中,红色部分表示车长,黑色部分表示桥长,注意车头到车头的距离,火车上各个点运动的距离相同。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32分) 1. 按表面间摩擦状态不同,滑动轴承可分为 液体摩擦 滑动轴承和 非液体摩擦 滑动轴承 2. 普通螺栓连接的凸缘联轴器是通过 摩擦力矩 传递转矩的;铰制孔螺栓连接的凸缘联轴器是通过 剪切与挤压 传递转矩的。 3. 三角形螺纹的牙型角为 60度 ,因其具有较好的 自锁 性能,所以通常用于 连接 。 4. 滑动轴承轴瓦上浇铸轴承衬的目的是 提高轴瓦的减磨耐磨性能 写出一种常用轴承衬材料的名称 轴承合金 。 5. 普通平键的工作面是 两侧面 ,其主要失效形式为 平键被压溃 ,其剖面尺寸b*h 是根据 轴的直径 来选择的。 6. 轮齿折断一般发生在 齿根 部位,为防止轮齿折断,应进行 齿根弯曲疲劳 强度计算。 7. 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是指一批轴承,在相同运转条件下,其中 90 %的轴承不发生 疲劳点蚀 前所运转的总转数。 8. 按工作原理不同,螺纹连接的防松方法有 摩擦防松 、 机械防松 和 破坏螺纹副防松 。 9.转速与当量动载荷一定的球轴承,若基本额定动载荷增加一倍,其寿命为原来寿命的 8 倍。 10.蜗杆传动中,蜗杆分度圆柱上的螺旋线升角应等于蜗轮分度圆上的螺旋角,且两螺旋线方向应 相同 。 11.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1) 机构自由度大于零 (2) 原动件数等于自由度数 。 12.曲柄摇杆机构中,当 曲柄 与 机架 处于两次共线位置之一时,出现最小传动角。 13.圆柱螺旋弹簧的特性线是表示弹簧 受力与变形 之间的关系曲线;弹簧受轴向工作载荷时,其簧丝横截面上的应力最大点在 簧丝内侧点 ; 哈工大2004年秋季学期 机械设计基础(80学时) 试题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图 2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 第一章 机械运动测试卷及答案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6分) 1.某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cm ( ) A .普通课本一张纸的厚度是7 B .茶杯的高度是10 C .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D .他自己的身高是16.7 2.在学校运动会中测量跳高成绩时,应选取合适的测量工具是 ( ) A.分度值是1cm 、量程为5m 的皮卷尺 B .分度值是1mm 的1.5m 钢卷尺 C 分度值是1mm 的米尺 D .自制一根分度值是1cm 、量程为3m 的硬杆长尺 3.(2013,福建泉州)古诗词《浪淘沙》中写到:“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诗人描述“山是运动的”是选用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 ) A.船 B.山 C.河岸 D.树木 4.(江西)如图1所示,是香香同学在相等时间间隔里运动的情景,可能做匀速运动的是( ) 5.(湖北宜昌)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 实施自动交会对接。图2所示为即将对接时的模拟图, 成功对接 后,“神舟九号”内的航天员看到“天宫一号”纹丝不动,地球 在缓缓转动,则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太阳 B.地球、 C. “天宫一号” D .“神舟九号” 6.(南宁)2012年11月23日,国产歼-15舰载机首次在航空母舰“辽宁号”上成 功起降。如图3所示,飞机起飞时,若说该飞机上的飞行员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 物是( )21·世纪*教育网 A .航母 B .该飞行员驾驶的飞机 C .海水 D .航母上的工作人员 7.(上海崇明县二模)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 图象分别如图4(A )和(B )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 B .甲车速度是4米/秒 C .甲车运动4秒后路程是1.5米 D .10秒两车相距3米 8. 小明和小华进行百米赛跑,每次小明都要比小华提前5m 到达终点,若小明将起点向后远离原起点5m, 小华仍在起点处与小明同时起跑,他们仍按原来的平均速度奔跑,则( ) 小明先到终点 B .小华先到终点 图3 图4 图1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计算题

计算题 1.在一次爆破中,用了一条90cm长的引火线来使装在钻孔里的炸药爆炸,引火线燃烧的平均速度是0.6cm/s,点火者点着引火线后,以5m/s的平均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点700m远的安全地区? 2.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 求:(1)轿车从A地到B地用多少小时?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 (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 3.火车在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若火车速度为80km/h,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司机在鸣笛后2s 时听到自隧道口处的山崖反射的回声,则鸣笛时火车到隧道口的距离是多少m. 4.右表是由攀枝花开往北京西的K118次列车经过一些车站的时刻表,请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列车在下列区间运行的平均速度. ①攀枝花→成都; ②宝鸡→北京西; ③攀枝花→北京西. 5.甲、乙两车都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甲的速度大小为20m/s ,乙的速度大小为15m/s.a. 若甲和乙的速度方向都向西,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应向哪个方向运动?速度为多大?b. 若甲的速度方向向西,乙的速度方向向东,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哪个方向运动?速度为多大? 6.甲、乙两物体分别以2m/s和10.8k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甲物体在乙物体前方20m,问:乙物体能否追上甲物体,若能,则需要多长时间? 7.A车长为200m,速度是30m/s,B车长300m,速度为20m/s,求两车超车和错车的时间. 8.一队士兵以v1=2m/s的速度匀速前进,队伍长1200 m,骑兵通讯员以v2=10m/s的速度从队尾奔向队首传达命令,到达队首后又立即掉头以原速返回,求通讯员往返一次用了多少时间?

机械设计—轴计算题

2.轴的强度计算 弯扭合成强度条件: W T M W M ca ca 22)(ασ+==≤1][-b σ MPa α是根据扭剪应力的变化性质而定的应力校正系数。用来考虑扭矩T 产生的扭剪应力τ 与弯距M 产生的弯曲应力b σ的性质不同。 对轴受转矩的变化规律未知时,一般将τ按脉动循环变应力处理。 疲劳强度安全系数的强度条件: 22τσστ S S S S S ca += ≥ [ S ] 如同一截面有几个应力集中源,则取其中最大的一个应力集中系数用于计算该截面的疲劳强度。 例11-3 例11-3图1为轴上零件的两种布置方案,功率由齿轮A 输入,齿轮1输出扭矩T 1,齿轮2输出扭矩T 2,且T 1>T 2。试比较两种布置方案各段轴所受的扭矩是否相同? a b 例11-3 图1 答:各轴段所受转矩不同,如例11-3图2所示。方案a :T max = T 1,方案b :T max = T 1+ T 2 。 a b 例11-3 图2 11-31.分析图a )所示传动装置中各轴所受的载荷(轴的自重不计),并说明各轴的类型。若将卷筒结构改为图b )、c )所示,分析其卷筒轴的类型。

题11-31图 11-32.图示带式输送机有两种传动方案,若工作情况相同,传递功率一样,试分析比较: 1.按方案a )设计的单级齿轮减速器,如果改用方案b ),减速器的哪根轴的强度要重新验算?为什么? 2.若方案a )中的V 带传动和方案b )中的开式齿轮传动的传动比相等,两方案中电动机轴所受的载荷是否相同?为什么。 a ) b ) 题11-32图 11-33.一单向转动的转轴,危险剖面上所受的载荷为水平面弯矩M H = 4×105 Nmm ,垂直面弯矩M V = 1×105 Nmm ,转矩T = 6×105 Nmm ,轴的直径d =50 mm ,试求: 1.危险剖面上的的合成弯矩M 、计算弯矩M ca 和计算应力ca σ。 2.危险剖面上弯曲应力和剪应力的应力幅和平均应力:a σ、m σ、m τ、a τ。 11-34 指出图中轴系的结构错误,并改正。 题11-34 图1 11-31 答题要点: Ⅰ轴:只受转矩,为传动轴; Ⅱ轴:除受转矩外,因齿轮上有径向力、圆周力等,还受弯矩,是转轴; Ⅲ轴:不受转矩,只受弯矩,是转动心轴; Ⅳ轴:转矩由卷筒承受,轴不受转矩,只受弯矩,是转动心轴; 卷筒结构改为图b ,Ⅴ轴仍不受转矩,只受弯矩,轴不转动,是固定心轴; 卷筒结构改为图c ,Ⅵ轴除了受弯矩外,在齿轮和卷筒之间轴受转矩,是转轴; 11-32 答题要点:

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精修订

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情况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小鸟在空中飞行 B.河水流动 C.水凝固成冰 D.雨滴下落 2.某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cm ( ) A.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 B.茶杯的高度是10 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 3.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路程长短的物理量 B.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时间的物理量 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D.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就越大 4.一个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最接近于() 5.坐在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们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 A.船舱 B.河水 C.河岸上的树 D.迎面驶来的船

6.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的错误叫误差 B.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产生误差是由于未遵守操作规则 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7.一个物体沿平直公路第1 s运动了10 m的路程,第2 s、第3 s所通过的路程都是10 m,则该物体在3 s内的运动()。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A,B选项中两种运动都有可能 D.可能是匀速曲线运动 8.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行人沿该公路的便道向西散步。以行人为参照物,汽车()。 A.向东运动 B.向西运动 C.静止不动 D.无法确定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第二章机械运动——长度时间测量、运动描述习题 1、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人测量方法都正确,他们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一定相同 B.一个人测量方法正确,多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一定相同 C.两个人测量同一物体长度,测得的数值不同,其中至少有一个人测量方法错误 D.两个人测量同一物体长度,测得的数值不同,两人的测量方法可能都正确 2、在校运动会上,裁判员要测量运动员的跳远成绩,下列测量工具中合适的是() A.分度值是1的米尺 B.分度值是1,长30m的皮卷尺 C.分度值是1,长30m的钢卷尺 D.游标长尺 3、某实验小组用同一把最小分度值为厘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在下列记录的数据中正确的是() A.6.2分米B.62厘米C.6.20分米D.620.0毫米4、一列蒸汽火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远处的人看见火车头上冒出的烟是竖直向上的.这是由于() A.当时外界无风 B.火车顺风行驶,车速与风速大小相同 C.烟的喷出口是竖直向上的

D.烟有惯性 5、某乘客坐在一列火车里,他看见窗外另一列火车向正东方向行驶,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乘客坐的火车一定向西行驶 B.乘客坐的火车可能向东行驶 C.乘客坐的火车可能向西行驶 D.窗外的火车有可能静止 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唐代诗人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说乘船的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彩云B.轻舟C.高山D.两岸 7、(2011?济宁)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8、为测量书本中一张纸的厚度,有位同学这样做:先测整个课本的厚度,结果为0.7,然后他翻到课本的最后一页,看到页码为178,他计算得到纸的厚度为:0.72÷178=0.004. (1)他计算中存在的错误是:; (2)正确的计算应当是:. 9、(2005?江西)在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时,停表的示数如图所示, 该停表所示的时间为s.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含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试卷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把所选择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铰链四杆机构中,能实现急回运动的是B A.双摇杆机构 B.曲柄摇杆机构 C.双曲柄机构 D.对心曲柄滑块机构 2.平面连杆机构中,当传动角γ较大时,则A A.机构的传力性能较好 B. 机构的传力性能较差 C.可以满足机构的自锁要求 D.机构的效率较低 3.当一对渐开线齿轮制成后,即使两轮的中心距稍有改变,其角速度比仍保持原值不变,原因是:D ' A. 压力角不变 B. 啮合角不变 C.节圆半径不变 D. 基圆半径不变【】 4.渐开线齿轮实现连续传动时,其重合度为D A.ε<0 B.ε=0 C.ε<1 D. ε≥1 【】 5. 塑性材料制成的零件进行静强度计算时,其极限应力为B A.σB B. σs C. σ0 D. σ-1【】 6. 下列四种螺纹中,自锁性能最好的是B A.粗牙普通螺纹 B.细牙普通螺纹 C.梯形螺纹 D.锯齿形螺纹【】 7.普通平键联接在选定尺寸后,主要是验算其A 】 A.挤压强度 B. 剪切强度 C.弯曲强度 D. 耐磨性【】 8.一对相啮合的圆柱齿轮的Z2>Z1,b1>b2,其接触应力的大小是C A.σH1<σH2 B. σH1 >σH2 C. σH1=σH2 D. 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

9.实际齿数相同时,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和直齿圆锥齿轮三者齿形系数之间的关系为A A.直齿圆柱齿轮的最大 B. 斜齿圆柱齿轮的最大 C.直齿圆锥齿轮的最大 D. 三者数值相同【】 10.在润滑良好的条件下,为提高蜗杆传动的啮合效率,可采用的方法为:C A.减小齿面滑动速度υs B. 减少蜗杆头数Z1 : C.增加蜗杆头数Z1 D. 增大蜗杆直径系数q 【】 11. 带传动中,弹性滑动D A.在张紧力足够时可以避免 B.在传递功率较小时可以避免 C.在小带轮包角足够大时可以避免 D.是不可避免【】 12.带传动作减速传动时,带的最大应力σmax等于A A.σ1+σb1+σc B. σ1+σb2+σc C. σ2+σb1+σ c D. σ2+σb2+σc 【】 13. 转轴的变曲应力为A ~ A.对称循环变应力 B.脉动循环变应力 C.非对称循环变应力 D.静应力【】 14.在基本额定动载荷C作用下,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为106转时,其可靠度为C A.10% B. 80% % % 【】 15.在圆柱形螺旋拉伸(压缩)弹簧中,弹簧指数C是指D A.弹簧外径与簧丝直径之比值 B.弹簧内径与簧丝直径之比值 C.弹簧自由高度与簧丝直径之比值 D.弹簧中径与簧丝直径之比值

机械设计基础计算题及答案

1.一队外啮合齿轮标准直齿圆柱挂齿轮传动,测得其中心距为160mm.两齿轮的齿数分 别为Z 1=20,Z 2 =44,求两齿轮的主要几何尺寸。 2.设计一铰链四杆机构,已知其摇杆CD的长度为50mm,行程速比系数K=1.3。 3.有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m=2mm,α=200,Z=25,Z 2=50,求(1)如果n 1 =960r/min, n 2 =?(2)中心距a=?(3)齿距p=? 4.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已知两齿轮齿数分别为40和80,并且测得小齿轮的齿顶圆直径为420mm,求两齿轮的主要几何尺寸。 5.某传动装置中有一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正常齿),大齿轮已损坏,小齿 轮的齿数zz 1=24,齿顶圆直径d a1 =78mm, 中心距a=135mm, 试计算大齿轮的主要几何尺 寸及这对齿轮的传动比。 6.图示轮系中,已知1轮转向n1如图示。各轮齿数为:Z1=20,Z2=40,Z3= 15,Z4=60,Z5=Z6= 18,Z7=1(左旋蜗杆),Z8 =40,Z9 =20 。若n1 =1000 r/min ,齿轮9的模数m =3 mm,试求齿条10的速度v10 及其移动方向(可在图中用箭头标出)。 7.已知轮1转速n1 =140 r/min,Z1=40, Z 2 =20。求: (1)轮3齿数 Z3; (2)当n3 = -40 r/min时,系杆H的转速 n H 的大小及方向;

(3)当n H= 0 时齿轮3的转速n3。 8.一轴由一对7211AC的轴承支承,F r1=3300N, F r2 =1000N, F x =900N, 如图。试求两轴 承的当量动载荷P。(S=0.68Fr e=0.68 X=0.41,Y=0.87) 9.已知一对正确安装的标准渐开线正常齿轮的ɑ=200,m=4mm,传动比i 12 =3,中心距 a=144mm。试求两齿轮的齿数、分度圆半径、齿顶圆半径、齿根圆半径。 10.设计一铰链四杆机构。已知摇杆CD的长度为75mm,行程速比系数K=1.5,机架长度为100mm,摇杆的一个极限位置与机架的夹角为450。 11.设计一对心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已知凸轮基圆半径r b =40mm,滚子半径r=10mm,凸轮顺时针回转,从动件以等速运动规律上升,升程为32mm,对应凸轮推程角为120°;凸轮继续转过60°,从动件不动,凸轮转过剩余角度时,从动件等速返回。 12.已知轮系中各齿轮的齿数分别为Z 1=20、Z 2 =18、 Z 3 =56。求传动比i 1H 。 13.图示轮系,已知Z 1=30,Z 2 =20,Z 2 `=30,`Z 3 =74,且已知n 1 =100转/分。试求n H 。

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 姓名: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__ 、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30 分) 题次 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示,图9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速度是11m∕s ,如果他的成绩是10s ,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相对于地面来说,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B. 选卡车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C. 相对于收割机来说,卡车在运动 D. 选地面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 A. 河岸上的树 B ?河水C?迎面驶来的船 D ?河岸 3. 某学生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忘记写单位, F列数据的单位是“厘米”的是: A. 支铅笔的直径是7.1 B?茶杯的高度是11.2 C. 物理书的长度是2.52.他自己的身高是16.75 4、著名运动员在100米赛跑中,起跑时速度是9m∕s,中途的速度是7m∕s ,最后冲刺的 A 7 m/s B、9 m/s C 、10 m/s D 、11 m/s 5.小轿车在笔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30m∕s ,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20m∕s ,则小轿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 50m∕s B . 25m∕s C . 24m∕s D . 10m∕s 6.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关于公式v=S∕t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速度V的大小与路程S、时间t都没有关系 C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当速度V 一定时,路程S与时间t成反比 7.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开始5秒钟内通过5米的路程,接着静止5秒,再在5秒钟内通 过10米的路程,物体在这15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A. 1米/秒 B. 15 米/秒 C. 2米/秒 D. 1.5 米/秒 坐在顺水漂流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 ( ) 2 、

【物理】物理机械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物理】物理机械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机械运动 1.如图所示,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描述相应物理量不正确的是() A. 物体的质量 B. 物体运动的路程 C. 用电器的电功率 D. 物体所受的压强 【答案】D 【解析】【解答】A、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密度与体积的乘积,根据知,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物体的质量,A不符合题意; B、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速度与时间的乘积,根据知,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B不符合题意; C、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根据知,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用电器的电功率,C不符合题意; D、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压力与面积的乘积,即FS,而物体所受的压强,所以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不能表示物体所受的压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首先理解阴影部分表示的是横纵坐标的乘积,再根据相关的物理量的计算分析.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小 B. 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 C. 行驶的汽车上的乘客看到路边的树向后退去,他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 D. 站在上升的电梯里的人受到电梯地板的支持力大于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 【答案】A 【解析】【解答】解: A、匀速下落过程中的跳伞运动员的质量不变,速度不变,故动能不变;同时质量不变,高度变小,故重力势能变小,所以机械能变小,故A正确; B、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在改变,故其运动状态改变,故B错误; C、行驶的汽车上的乘客看到路边的树向后退去,是以自己所乘坐的汽车为参照物的;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树木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C错误;

机械设计基础作图试题

1设计一铰链四杆机构。如图所示,其摇杆DC 在两极限位置时与机架DA 所成的夹角 Ψ 1=90o ,Ψ2=135°,机架长L DA =45mm ,摇杆长L DC =30mm 。试用作图法求出曲柄L AB ,连杆L BC 的长度。 作图过程无需说明,但应保留作图线。 评分建议: L AB1=L AB2,L B1C1=L B2C2 L AC1 =L BC-L AB =53mm (a) L AC2=L BC +L AB =70mm (b) (a),(b)联立解得:L BC =61.5mm L AB =8.5mm 2.设计一铰链四杆 机构。 如图所示,其摇杆DC 在两极限位置时与机架DA 所成的夹角Ψ1=45°,Ψ2=135°,机架长L DA =50mm ,摇杆长L DC =30mm 。试用作图法求出曲柄L AB ,连杆L BC 的长度。 (注) 作图过程无需说明,但应保留作图线。 评分建议: L AB1=L AB2,L B1C1=L B2C2 L AC1=L BC-L AB =36mm (a) L AC2=L BC +L AB =75mm (b) (a),(b)联立解得: L BC =55.5mm L AB =19.5mm 3 C 2 B 1 2

数K=2,求曲柄L AB 。 (注)作图过程无需说明,但应保留作图线。 评分建议: ψ=θ= 1 1180 +-K K =600 L AB =L AB1=L AB2=25mm 4.某偏心直动从动件盘状凸轮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从动件以等速上升,其行程h=30mm ,回程等减速返回处;从动件各运动阶段凸轮的转角为: δ=2100,δs =300,δ‘=1200,δs ’=00. 试绘制从动件的位移线图。 评分建议: 标注各δ角 标注各S 值 位移曲线 5.如图所示的曲柄滑块,请画处C 处的压力角α和传动角γ。 注:①作图过程可不作文字说明,但应 保留作图线; ②α、γ只需标出,不必度量。 n m δ 1 δ δs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