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玲亲子沟通班会设计 2

张文玲亲子沟通班会设计 2
张文玲亲子沟通班会设计 2

张文玲亲子沟通班会设计 2

《亲子沟通》心理辅导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班级:八年六班

班主任:张文玲

【一】教学主题:亲子沟通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客观认识自己、认识父母;

2、情感目标:通过感悟亲情,激发学生改善亲子关系的动机与学会适当地表达;

3、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与父母和谐相处,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三】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小品《期中考后》、分组。

【四】教学理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家庭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基地,家庭中亲子关系的如何直接影响着青少年个性的健康发展。而高中阶段正是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的高峰期,他们的生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但心理的发展却相对落后于生理的发展,他们在理智、情感、社交等方面都还未达到成熟的标准。随着自我意识的日益成熟,独立思考和处理事物能力的发展,高中生在观念与行动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渴望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渴望受到成人的平等对待,迫切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然而由于社会阅历不足,思维的偏激以及行为举止的冲动性,当父母以不恰当的方式对待他们时,正处在叛逆期的他们难免会产生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与父母冲突,激化亲子关系,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和人格完善。所以通过加强亲子沟通,以改善亲子关系和构建和谐家庭氛围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教师:首先让我们做一个游戏——捉手指。

游戏规则:请伸出你的左右手,左手掌心朝下,右手食指朝上,将你的左手掌放在左边相邻同学的右食指上,你的右食指放在右边相邻同学的左手掌下。老师(或学生)在说捉手指游戏文字,当说到“父母”两字时请用你的左手掌抓别人的右食指,而你的右食指要缩回。

教师:生活中父母常把我们与他人比较,常把成绩作为衡量的标准,但在这事上李强自己有没有不妥之处呢?认真思考,不必回答。

教师:在生活中你和父母发生冲突,并且对他们的管教态度不满意时,有没有想过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也有不妥之处而导致或强化了这种态度呢?举

例说明。

同学发言:“上星期的一个早上,妈妈说天有点冷,让我把外套穿上,我不愿

意,还把妈妈给惹火了,妈妈生气地说:‘冻着了别找我要钱看医生’。结

果真的感冒了,不过最后妈妈还是带我去看医生。其实妈妈也是为我好。”

“有天早上爸爸给我煮了一碗面条,我却嫌面条不好吃,爸爸听了很生气地说

‘不好吃就不要吃’,我听了扭头就往学校走,还忘了带钱,又不好意思向

别人借,正感觉肚子咕咕叫时,爸爸跑到学校,给我送来两个汉堡包,说真

的,爸爸这人嘴硬心软。”

……

教师:现在是共享时间,向大家推荐你处理与父母冲突的好方法。

组内成员分享、交流,再派代表发言。

学生主要方法有(预想):

1、可以给爸爸妈妈写封信,悄悄放在他们能看到的地方。

2、在双方心平气和时,再好好商讨一下,听听父母的想法,也让父母了解自己的意见。

3、火气大时,彼此先分开冷静一下。

4、可以委婉地向父母提出你的要求或建议。

5、平时多注意与父母沟通,多与父母聊天,多关心父母。

6、在他们心情高兴时向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

7、可以找长辈做中间人。

8、可以找老师、同学帮忙。

设计意图

学会处理与父母间的冲突。

(六)结束

教师:同学们,初中阶段正是你们生理、心理发展的高峰期,但心理的发展却相对落后于生理的发展。随着自我意识的日益成熟,渴望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渴望受到成人的平等对待。然而由于社会阅历不足、思维的偏激以及行为举止的冲动性,难免会产生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与父母发生冲突,影响你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和人格完善。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儿女有所成就,尽管他们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我们应该理解父母、接纳父母、尊重父母、关心父母,学会和父母和谐相处。

幻灯:理解父母、接纳父母、尊重父母、关心父母,学会和父母和谐相处。

插入音乐:满文军的《懂你》。

设计意图

归纳学生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原因,达成每一位学生在生活中都能理解父母、接纳父母、尊重父母、关心父母,学会和父母和谐相处

【六】课后反思

1、加强亲子沟通,改善亲子关系,是构建和谐家庭的基础,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愈加突出的德育内容,是学校德育工作者必须认真面对、思考、探索、解决的问题。

2、要达成亲子沟通的教学目标,应避免“说教式”教学,可尝试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手段,从心理学、教育学等不同角度启发学生去感知、领悟,学会与父母沟通,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理解父母,感恩亲情。

3、在教学过程中,可考虑适当增加学生思维活动,有感而发的时间。教育性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主动实践,强调在实际生活和情境中体验。教师要努力创设教学情景,特别是第三环节的亲情故事,教师(或学生)自身情感的投入和语言的感染力十分重要,它是学生情感升华的催化剂;以及各环节的提问,教师必须要做好引导,使学生回答真实、具体,否则就会流于表面,泛泛而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