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黄瓜与水芹水旱轮作栽培技术

设施黄瓜与水芹水旱轮作栽培技术
设施黄瓜与水芹水旱轮作栽培技术

设施黄瓜与水芹水旱轮作栽培技术

近年来设施黄瓜栽培面积不断扩大,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连作障碍非常严重,枯萎病、根结线虫病等大面积发生,已经成为制约黄瓜高产优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为了有效预防连作障碍,目前生产上尝试了多种措施,其中水旱轮作是通过长期实践总结形成的一种生态、高效的栽培制度。水芹属于伞形科、水芹菜属,多年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和东南亚各国,为喜凉性植物,较耐寒而不耐热。水芹不但有很多的药用价值,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产量高而稳,病虫害也较少。另外,水芹对天气和生长环境基本没有要求,而且是补冬缺的品种之一,深受消费者欢迎。文章介绍了黄瓜一水芹水旱轮作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生产应用提供参考,减轻设施黄瓜的连作障碍,提高黄瓜的产量和品质,增加经济效益。现将适宜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棚黄瓜春季早熟栽培与水芹夏季遮阳网覆盖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茬口模式

长江中下游地区大棚春黄瓜在2 月上中旬进行穴盘育苗,3 月中旬播种,4月下旬开始采收,7月中下旬拉秧;夏水芹8 月中下旬开始育苗,9 月上中旬排种,10月中下旬开始采收。

2 大棚黄瓜春季早熟栽培技术

2.1品种选择早春栽培的品种应选择早熟、耐寒性强、抗病、丰

产、品质好、果实发育快的品种,适宜品种有津优10 号、德瑞特721、中农大21 号、中农大22 号、中农16 号等。

2.2 育苗

2.2.1 种子处理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晒种、浸种、消毒、催芽等技

术处理。

为促进幼苗的健壮,提高发芽势,要选出饱满、鲜艳、无虫且生

活力强的种子晒种2d。浸种常用温汤浸种法,即将种子倒入52?55C水中浸种10?15 min进行消毒杀菌,然后放到30C水中浸泡3?5 h,待种子吸入的水量为干种子质量70%?75%寸即可催芽。催芽时先把种子轻搓洗净,再捞起沥干,用湿布包好置于

28?30C温度下催芽,每天用20C左右的水清洗1?2次,并翻动2?3 次,防止发霉并保证催芽条件一致以利于出芽整齐[3] 。在保持温暖和通气的条件下,一般2?3 d 就町全部发芽,当种子开始发芽时应降温至17?18C,以防止出芽细弱,等到胚芽露白后长至0.5 cm 左右寸即可点播。

2.2.2 播种育苗

播种期的确定应根据选用品种、当地气候条件、大棚性能及育苗条件来定。长江流域上空多冷暖气流交锋,气温变化幅度大,应选择“冷尾暖头”的晴朗无风天气播种,一般2月上中旬即可播种。用50 孔或72 孔的育苗盘进行育苗,将备好的营养土装于盘内,不宜装满应稍浅,把催芽后的种子置于穴内,每穴2粒,

深度为1 cm 左右,然后再盖上一层营养土,浇透水,确保种子发芽成活,可以喷少许多菌灵和杀虫剂进行杀菌杀虫[4] 。

2.3 苗期管理

培育壮苗是黄瓜育苗的主要目标,为黄瓜后期生长打下坚实基础。经过催芽的种子,播种后5?7 d就可以出苗。期间要注意水分管理,为保持土壤湿润,缺水处要适当多浇,以防出现老化苗,但每次浇水量不能大,以防徒长或沤根。当幼苗叶色浓绿、中午打蔫、土壤干时,也要及时浇水。还要注意温度控制,原则是“三高三低”,即“白天高、夜间低”“晴天高、阴天低”“出土前、移植后高,出土后、移植前、定植前低” [3] 。白天温度控制在27?30C,夜间温度不能低于13C,遇到阴雨天,适当降低2C左右。育苗期间如遇最低温5C以下天气,夜间大棚内需加小拱棚,确保瓜苗不受冻害。待长至2 片叶时进行间苗,每

穴留1 株健康壮苗。齐苗后用普立克、福戈、百泰喷苗1 ?2 次,防治苗期病虫害。

2.4 整地施肥

上一茬采收结束后要及早清棚、扣棚,清除棚内作物和杂草残留物,定植前20?30 d 扣盖棚膜,旧棚要进行消毒处理,可用磷酸三钠或次氯酸钠喷洒立柱和棚膜,也可用百菌清等烟剂进行熏蒸。土壤化冻20 cm深时结合整地进行施肥,整地时施用的有机肥必须腐熟、细碎,一般在耕地前撒施,每667 m2 施有机肥5000 kg、饼肥100 kg、磷酸二铵50 kg,耕翻深18 cm左右,使肥料与土壤混合均匀。整平耙细,做成高畦,畦宽 1.2 m,畦

高15?20 cm,畦沟宽30 cm,长度根据田块确定。高畦栽培较好,有利排水,提高土温,而且高畦在畦沟中灌水,可减少病害的发生:最后盖上地膜并拉紧覆平。待地温升上来后即可定植。

2.5定植

幼苗移植前, 要对大棚温度和地温进行适当控制, 在确保幼苗不受冻害的前提下尽早定植,当平均气温15C以上,棚内10 cm 地温稳定在12°C以上,最低夜温不低于5°C时即可定植。选寒末暖初的晴天上午,打好定植孔。选取优质壮苗,大、小苗可分开栽于定植孔中,苗坨稍高出畦面(2 cm)或与畦面齐平。埋土稳住,浅透水,水渗透下去后用细干土面严密封埯。畦宽1.2 m, 每畦栽2 行,大行距70 cm 左右,小行距50 cm 左右,按株距25 cm左右打穴。带水栽苗,浇水量要控制,以免过多降低地温。每667 m2移栽2500?3000株⑸。

2.6定植后管理

2.6.1植株调整

2.6.1.1插架、绑蔓当植株达6 片叶以上、茎蔓开始伸长到30 cm 左右时,要及时搭架绑蔓,每隔3?4叶绑蔓1 次,绑绳与架竿和蔓呈“ 8”字形,可防止蔓与架竿摩擦或下滑。绑得不能过紧,空隙以插进食指为宜,绑蔓最好在下午进行,不宜折伤蔓和叶[4] 。

2.6.1.2打顶主蔓爬到架顶后要及时打顶摘心,一般在长足30?35 片叶时进行。摘心可促进回头瓜的生长。摘心的时间还应根据品种特性而定,易结回头瓜的品种,一般在拉秧前1 个月摘心,摘心过早,产量低,摘心过晚,不能充分发挥结回头瓜的作用。以主蔓结瓜为主的品种,如果基部生有侧蔓,影响结瓜,应及时摘除侧枝。中上部侧枝一般长不大,结瓜早,可以在结瓜后留1?2个叶摘心;以侧蔓结瓜为主的品种,应在主蔓4?5片叶时摘心,保留2条侧蔓结瓜⑹。打顶应在晴天

进行,伤口愈合快,不要在阴天或有露水时打顶,防止伤口腐烂,感染病害。

2.6.1.3掐卷须打老叶黄瓜展开第3 片真叶后,每一个叶腋间都生有卷须,应及时掐去以避免消耗大量的营养。黄瓜生长后期,下部叶片黄化干枯,失去光合作用机能,影响通风透光,可摘除黄叶、重病叶及个别密生叶。在整个生育期内,要不断摘除卷须、畸形花果、下部老叶病叶,及时疏花疏果,保持3 叶1 瓜。

2.6.2 温湿度管理定植后立即闷棚增温,缓苗期一般不放风,加强夜间防寒,保持5?7 d,促发新根。白天气温保持在25?30C,地温20?25C;夜间气温18?20C,地温15?20C,最低地温保证15C 以上。缓苗后到根瓜坐瓜阶段大约20 d ,适当降低室温,防止徒长,促进雌花形成,提早结果。一般白天气温控制在22?28C, 地温16?18C ;夜间气温控制在12?15C,地温15?18C。结果期采取变温管理。一般揭苫至14: 00 ,室温控制在28C左右,

超过30C应及时通风降温;盖草苫后室温控制在20C左右,前

半夜控制在16C左右,后半夜控制在12 C左右[3]。生长后期,由于外界气温不断升高,注意通风降温,防止高温灼伤植株,可以卷起压在围裙上的薄膜,扒缝放风;外界夜温稳定在15C以

上时,可昼夜通风,并逐渐加大放风量,直至撤除大棚底脚同裙薄膜或加盖遮阳网,但棚面上的薄膜不能撤,以防雨水浇淋,延长采收期。

湿度控制也非常重要。冬季气温低,室内很容易形成高湿环境,湿度过大对黄瓜生长不利,发生病害的几率增大,因此,要适当控制湿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