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苏州博物馆漫评汇总

贝聿铭苏州博物馆漫评汇总
贝聿铭苏州博物馆漫评汇总

贝聿铭苏州博物馆漫评

苏州博物馆位置与平面图

馆内竹林中的石头踏步

大约两年前,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刚刚开馆,我就乘参加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答辩之便,参观了这个备受国人关注的博物馆。

老实说,这个建筑给我的第一感觉,并不特别好。也许是媒体宣传过度了,使我对它产生了过高的期望。总之,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最初的感觉,似乎还带着一点点莫名的失望。此前,媒体一再强调,这个作品是贝老的“封刀”之作,是贝老最钟爱的“小女儿”。这种宣传,给人的感觉,似乎这个作品就是贝聿铭作为一代建筑宗师的最为竭力倾心的终结性的作品,也是贝老最认可最偏爱的作品,颇有贝氏巅峰之作的意思。媒体和业主一样,总是希望这个作品不仅是建筑师终其一生所设计的最好的作品,而且也是全世界最杰出的作品。但是,愿望不总是事实。看过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同时也看过他设计的京都贺滋县美秀美术馆的人,很难说服自己说,这就是贝氏最好的、最精彩的作品。

当然,如果和国内一些新建的博物馆相比,尤其和那些明显模仿和抄袭国外建筑作品的博物馆相比,这个作品无疑是好的,值得称赞的。

我觉得这个作品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以下几点:第一是在正确的地方选择了一种正确的风格,平民化的建

筑风格。

中国建筑历来是作为一种政治表述或政治修辞出场的。追求高大,追求华丽,讲究排场,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这不仅仅表现在一些城市的地标性建筑之中,也表现在一些大型的纪念性的或文化性建筑之中。很多博物馆,动不动就搞

大型雕塑,大型浮雕,唯恐建筑不够洋派,不够气派。贝聿铭却不同。他追求的是含蓄,甚至是隐逸,虽然不是那种深山藏古寺的隐逸,但是,却非常明显地表露出一种内敛的平民化气象。色彩,是最简单的白色和灰色;材料,是一般的砖、木、钢筋和玻璃;建筑高度,地面不超过两层。大门用钢架结构,门墙除了小小的一排横式的“苏州博物馆”五个大字和馆标之外,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当然也没有浮雕或壁画。

馆内从石头踏步的选料,到放置方式,从馆内茶厅的布局,到人字形走廊天花顶的设计,也都充分体现亲和性、随意性原则,绝不故作贵族气派,更不炫耀高科技。

苏州博物馆位于苏州古城北部历史保护街区,与世界知名的园林拙政园和太平天国忠王府毗邻,这样的“处境”,不免使建筑师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困境之中:既要保持博物馆的独立性和艺术性,又绝不可以抢苏州园林的风头。于是贝聿铭为博物馆选择了这种平民风格,一种既包含了风格上的妥协又蕴涵着

建筑的内在自主性的东西,一种既谦逊又大气,既隐藏又外显的品格。

第二,江南建筑风格与国际风格巧妙融合。从小在苏州长大的贝聿铭,虽然身居国外,内心却怀着根深蒂固的故乡情结——一位曾经是苏州最经典园林的小主人的美国建筑师深深的园林情结。1982年,当他有幸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接到中国建筑委托的外国人接手香山饭店设计的时候,就曾将这种饱含思乡之情的园林情结尽情泼洒在这个设计之中。

如果说,在设计日本的美秀博物馆时,贝聿铭只是以借他人之酒杯浇心中之块垒的方式,在日本这个广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地方表达一种兼顾日本文化的中国情结的话,那么,苏州博物馆就是贝聿铭在香山饭店之后获得的又一次充分表达深藏于心的园林情结的大好时机。

如果以全球化的眼光来看香山饭店,贝聿铭表达在香山饭店中的这种乡土主义是精准的,合理的;但是,如果站在中国的角度,这种乡土主义就多少有

些错位。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苏州这个最恰当最正确的地方认真地撒一次乡土主义的野,应该是贝聿铭梦寐以求的。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苏州博物馆是贝聿铭对香山饭店的园林情怀的一种延时的矫正。

走进博物馆,任何一个中国人都很容易发现中国传统建筑尤其是江南建筑和苏州园林特有的符号,比如叠落山墙、花窗、月门、庭院和微缩园林小景等。

尤其是建筑整体上的地域性,那种经过改造和提纯的传统民居风格,乡土氛围,格外引人注目:粉墙黛瓦格局,和经过雅化的装饰性灰色边饰,既体现出中国水墨画蕴含的那种简洁和秀蕴之美,又体现出西方现代派抽象画的装饰美和平面美。主庭院西北边的假山水,是整个建筑群最能体现苏州园林风格的地方,同时也是最有创意的地方。苏州园林的假山,往往注重山的体量感和立体感,注重所谓漏、透、瘦,这些假山大多具有可穿透性和可攀爬性,换句话说,苏州或中国园林的假山,虽然不是真实的山,却是有相当厚度、可以供游人栖息的所在,有的假山内甚至会有很深很长的洞穴。贝聿铭却没有这么做,也许是空间的限制,也许是审美的考量,总之,他采用了中国画中的水墨山水意象,一种平面的意象,用片石镶嵌出来的山水画意象,当假山映入水塘时,山和树木的倒影,会幻成一种令人迷惑的奇特的景象。

至于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性的墨戏堂和竹林,就不仅体现了江南特色,而且也体现了设计者的怀旧意绪。第三是现代主义的几何美学和诗性。

苏州博物馆是一个以三角形为主体,兼用矩形、六边形、菱形和圆形等形体的几何学大集成。

建筑的主体形象,是两个对称的掺望塔(也可以叫老虎窗),由于采用了解构的方式,造型略略有点怪异。这两个塔顶部主要采用的是矩形,但是,下面的许多地方都采用了三角形。在最顶端类似学士方巾的构造下方,就有许多以不同角度呈现的三角形,

从屋面,到山墙,或玻璃或瓦件,交叉布局,清爽而潇洒。13

苏州博物馆设计元素赏析

苏州博物馆设计元素赏析 摘要:苏州博物馆新馆,在建筑风格上力求体现苏州文化传统,又积极探索现代建筑符号与传统建筑韵味相融合。其对于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使整座建筑富有与众不同的技术美感。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还实现了形式美与功能美的深度融合。通过对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设计进行初步研究,探索与讨论在现代博物馆建筑设计中如何组织传统和现代的元素,达到创造性地继承与发展传统建筑文化以及充分利用现代新技术的意图,并试图寻找各种设计元素在室内中的表达。 关键字:苏州博物馆设计元素传统建筑现代建筑 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 新的博物馆庭院,较小的展区,以及行政管理区的庭院在造景设计上摆脱了传统的风景园林设计思路。而新的设计思路是为每个花园寻求新的导向和主题,把传统园林风景设计的精髓不断挖掘提炼并加入现代的元素。使得博物馆新馆既有文化内涵的体现,又有时代感的体现。 苏州博物馆吸取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室内文化,它的诸多设计手法,如人性化设计,与自然亲密相联;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独到的光线处理;重视室外环境对室内的“背景”效用,丰富的装饰等等。苏州博物馆现代中式家居风格的格调、气度与内涵,是从时代特色、科技应用与民族气质中去探索的。首先,现代中式家居风格的建立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包括设计界、学术界等的共同努力,从设计观念上打开对传统的现代化思路;其次,同时也是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设计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才能做到对传统的内涵真正的理解,才能使传统特色和时代特征有机地融合到现代室内空间中。在室内设计领域中,现代室内设计的审美层次将由着重对纯形式美感的追求发展成为强调兼容文化意义的表现。浅层的物质文化,富有时代性,是最活跃的因素,发展快;深层的精神文化则最富民族性,相对稳定,变化最慢。苏州博物馆在各方面精益求精,即使一块石头,一块方砖,都是经过详细的测量得来的,不得不赞叹其精湛。 室内设计是为现代人服务,必然要求能够体现现代的时代感,传统风格室内设计也不例外。时代感不仅指时间、时代概念,也指空间和地理概念。现代建筑之所以永远走在建筑整体发展的前列,体现了建筑文化发展的时代脉搏,因为它的基本原则是: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满足新功能需要。所以它体现了时代的意义。而反观我们的室内设计,风格上若完全以传统中式的形式则较难与家具及室内陈设相协调。因而设计师要注意寻求传统与现代的切入点,通过各种途径,如材料,技术,功能等方面来诠释传统中蕴涵的现代感。贝聿铭通过现代铁艺的家具,以及简洁大方的手笔,将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完美的结合。 入口处的新馆大门为玻璃重檐两面坡式金属梁架结构,既含有传统建筑文化中大门的造型元素-重檐,又以现代材料-钢架、玻璃,赋予其崭新的风格。尽管白色粉墙将成为博物馆新馆的主色调,以此把该建筑与苏州传统的城市机理融合在一起,但是,那些到处可见的、千篇一律的灰色小青瓦坡顶和窗框将被灰色的花岗岩所取代,以追求更好的统一色彩和纹理。 博物馆屋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一一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然而,新的屋顶已被重新诠释,并演变成一种新的几何效果。玻璃屋顶将与石屋顶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为参观者

苏州博物馆——贝律铭

贝律铭作品 2010-11-13 10:23 留白 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历史保护街区的忠王府的西侧,北接拙政园,占地面积约10750平方米。从街上看去,建筑群体的高度和与它连接的忠王府的高度相同,只是在造型和色彩上有微妙的差别。由于贝聿铭的设计大量“留白”,因此从远处看上去,建筑非常明亮。那些勾勒白墙的粗细不等的框架和屋顶,都统一在深灰色中,只是和周围那种接近黑色的苏州传统民居色彩略有不同,这种在色彩上的定调,决定了新建筑和环境的基本关系,即是协调还是冲突。 布局 新馆建筑群由三大块构成。中心部分是入口处、大厅和博物馆花园;西部为展区;东部为现代美术画廊、图书馆、教育设施以及行政管理功能等。入口位于中轴线南端,进入主入口之后便到了主入口庭园,再进入大堂,沿中轴线向北就是主庭院,主庭园水中有“凉亭”,还有一条水上小路横跨西东于池上。通过西廊可到西部的博物馆主展区;而通过东廊就进入东部的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显然是意识到和新馆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印衬的设计。 在大堂可以眺望隔池的巨大影壁,壁前的假山石不是苏州园林中那种代表性的多孔假山石,而是摹仿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远山而排列。 尺度 博物馆新馆采用地下一层,地面一层为主,主体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6米之内;中央大厅和西部展厅安排了局部二层,高度16米,都没有超出周边古建筑的最高点。 贝聿在设计展厅的尺度是为藏品量身定做,他观察到苏州博物馆的藏品很丰富,虽然比较精致但器形不大,这样在设计时就不能不考虑文物的尺寸。然而展厅之所以被设计成许多几十平方米大小为一个单元的小房间,也是考虑到苏州博物馆馆藏文物数量有限,但要能够让观者的视线集中,让文物和展示空间形成有机的关系,所以采取了这种书斋欣赏的尺度。 结构 在新馆建筑的构造上大量使用玻璃,和采用开放式钢结构,是对中国传统建筑那种压抑的“大屋顶”设计是一大革新,贝聿铭虽然没有全部采用平屋顶这种现代主义风格建筑类型的套路,但是那些出来的“顶”,实际上是为了采取顶光,让强烈的阳光折射到展厅中,既有利于观众观赏展品,又有利于保护文物。 此外,中央展厅顶部是以米字形钢结构构成,完全没有任何支撑,然而嵌在结构中的石材,每块重达三四百公斤。它在风格上和整体建筑当然非常协调,但是这不仅是出于美学考虑,而是结构的原因,通过精密计算之后,只有这样的几何形体变化才能进行力的转换,在这样一个既定空间中承重负荷。

博物馆设计文献综述报告

文献综述报告 广东省某市城市博物馆设计 1.前言 博物馆为藏品保管、陈列展览、文化教育及学术研究等业务活动而专门设计修建的城市公共文化建筑。曾几何时,在寻常百姓眼中,还是高贵深沉又充满神秘感的博物馆类建筑,已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大众休闲和提升文化修养的重要场所。那曾经的距离感正在渐渐削减,那期盼的亲和力也正在建筑师的关注中越走越近———对博物馆建筑布局中的人性化设计显得越来越重要。 现代博物馆学理论的发展对博物馆建筑提出了新的功能要求。博物馆建筑设计也接受了现代建筑原则,一切以使用效果为前题,建筑设计完全服从功能要求,从而根本改变了博物馆建筑理论。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涌现了一批有划时代意义的著名博物馆建筑。这些新颖的博物馆建筑除了使用功能完善,且有良好的现代化设施外,建筑设计趋向于同环境结合,使博物馆建筑与城市街道、广场、公园相互融合,既美化了城市,也美化了博物馆内外部的视觉环境。博物馆事业的高度社会化,促进了现代博物馆在保存、展览、研究、教育、文化休息、游览观光等方面向综合、多功能化方向的发展。 2.博物馆的定义及设计原则 2.1博物馆的定义 博物馆在不同的国家或组织有不同的定义: 博联定义,博物馆是指像公众开放的工艺、美术、科学、历史以及考古学藏品,也包括动物园和植物园,但是没有常设陈列室的图书馆除外。 美国:博物馆是非营利的常设性机构,其存在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组织临时展览,该机构应享有免交联邦和州所得税的待遇,向社会开放,由代表社会利益的机构进行管理,为社会利益而保存、保护、研究、阐释、收集、陈列具有教育和欣赏作用的物品及具有教育和文化价值的标本,包括艺术品、科学标本、历史遗物和工业技术制成品,符合前述定义的还包括具备上述特点的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天象厅、历史文化学会、历史建筑遗址等。

苏州博物馆新馆赏析

贝聿铭苏州博物馆设计理念分析苏州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是中国文化南方地域文化的代表。然而,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需要新的生活环境和时代气息。新世纪的苏州需要一个新起点和新的标志,这个标志应该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的和谐:既有传承,又有创新,现代与传统兼顾,“苏味”与现代并存的现代主义特征。苏州博物馆新馆正是以这种审美要求进行建筑艺术设计探索的典型。 和谐之美 毕达哥拉斯认为美是“数的和谐”。一语切入了美的本质,“数的和谐”实际上是“信息的和谐”。美是一种信息现象.美不是一般的信息,而是和谐的信息,是信息的有序组合。序生美,美是序的显示。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拙政园与狮子林之间,被浓郁的传统苏州园林气息所笼罩,贝聿铭深谙美是和谐之道,没有选择另辟蹊径,而是沿袭传统的中国风,与周围的环境连成一片,融为一体。中国人讲求顺其自然,崇尚山水相依的和谐之美,在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中,山水亭台,花草木石,应有尽有,且其排列与摆放没有像现代风格那样追求个性,而是选择了“道法自然”,精心布置,却似天成。个人觉得这就是贝聿铭所追求的和谐之美。 有用之美 苏格拉底认为“美即有用”。从这个意义上说,贝聿铭则可谓是用上了一切能用的元素。贝聿铭被誉为光与影的魔术师,而对光和空间的利用也是他毕生追求的理念。在结构上,棚顶由过去的木梁、木

椽构架的系统被现代的开放式钢架结构取代,钢架配合木作及涂料生成的效果,让建筑的形式感凸显简洁利落的现代之美。在玻璃屋顶下还有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作构架,它们既合理有效地控制并遮挡了进入展区的太阳光线,对光线实现漫射或折射,避免产生眩光,又以其结构形式成为一种棚下的装饰构件,一举两得。这种空间的处理手法为苏州博物馆的西廊与西侧展览室前的长廊内带来了绝佳的光环境,被称为是体验“让光线作设计”的至佳场所。这种丰富的的光影变化弥补了苏州博物馆室内空间的举架不能太高的局限,使一层楼左右高度的空间和长廊不觉沉闷。 由于苏州博物馆旁边的拙政园是苏州著名的历史文物,一砖一瓦都不能动,而拙政园诺大的白墙与苏州博物馆周围的景物极不和谐,面对这个难题,贝聿铭匠心独运,变废为宝,以墙为纸,以石为笔,创作了一幅三维的水墨画。如今,当人们游览苏州博物馆时,总是对贝聿铭创造的这种有用之美赞叹不已!

苏州博物馆分析

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贝聿铭的封刀之作。新馆选址在苏州古城内,紧依古典建筑和园林—它北倚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东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忠王府,南对苏州“文化长 廊”起点东北街,西接城市干道齐门路,以一水池为中心。 二、平面功能分布 苏州博物馆是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新馆建筑群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西部的展厅分别由两个中心联系起来 ,东部则布置一个方形露天院落 , 围绕它的为现代美术画廊、教育设施、茶水服务以及行政管理功能房等。 三、周围环境的融合 为充分融入所在街区环境,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沿袭苏州民居粉墙黛瓦的基本元素,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苏州博物馆以地面一层为主,采用地下一层,局部安排二层高度。三条轴线的布局与忠王府格局十分和谐,而且建筑采用院落式与周边相应,从平面看不出什么差异。庭院隔北墙直接衔接着拙政园的补园,新旧园林景观融为一体。 四、建筑结构 建筑大量使用玻璃和开放式钢结构,代替了苏州传统的木质材质。 五、建筑内部 1、大门入口 新馆大门为玻璃和金属结构, 既有传统建筑文化中大门的造型元素, 又以现代材料赋予其崭新的风格。进入后,前厅以较小的空间压缩视角,与后面进入庭院形成强烈的空间对比,有先抑后扬之感。入口有一条明显的路线将游览者引向山水庭院,有玻璃材质的圆形入口,庭院景色若影若现。 2、中央大厅 大厅是博物馆的核心,连接着前厅与庭院。是整个 建筑群的最高高度。贝聿铭 将中庭设计成八角形,其中,三角形与菱形也是主要的 造型元素,由于形体多变,透 过顶窗照射进来的阳光形成了有趣且微妙的光影效果。正对入口的是一整面落地玻璃,外面的园林景色一览无余,成为中庭最引人入胜的风景。两侧的墙面上有两个菱形的窗洞,可以看到外部景观。

谈贝聿铭先生的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理念

谈贝聿铭先生的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理念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摘要 苏州博物馆新馆的选址紧连忠王府,并与世界文化遗产的拙政园一墙之隔,在这个如此微妙、敏感而复杂的历史街区中,贝聿铭先生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的理念是:“中而新,苏而新”以对传统的传承和创新,追求和谐的尺度,“不高不大不突出”,精益求精,使之成为一座既有苏州传统园林建筑特色、又有现代建筑艺术的,并在各个细节上都体现出丰富人文内涵的现代化的综合性博物馆。本文正是从这一理念出发,粗浅地分析了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建筑设计。 关键词:苏州博物馆新馆;贝聿铭;现代主义;设计。

目录

一、引言 当今的博物馆带给人们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历史文化,它不再是对历史陈迹的简单复制,而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传承。2006年10月6日,苏州博物馆新馆落成并正式对外开放了。它的设计师由聿铭先生用最丰富的情感和智慧,历时五年,完成了他的圆梦之旅:“我企图探索一条新的道路: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物上,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的确,苏州博物馆新馆在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完成了苏州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理念的融合,同时这一崭新的建筑也与为之度身定做的陈列设计融为一体。曾有着名评论家称“苏州博物馆新馆是一座国际一流水准的博物馆,在不是太传统就是太现代的众多中国博物馆中,这座与园林相伴的博物馆是一个难得的‘例外’”。 二、苏州博物馆新馆的概述 创建于1960年,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平天国忠王府,是着名的国内地方综合性博物馆。2003年11月由国际建筑大师美籍华人贝聿铭先生设计的新馆奠基开工,历时三年,2006年10月6日中秋节落成开放。新馆建筑面积19000余平方米,投资亿。其设有吴地遗珍、吴塔国宝、吴中风雅、吴门书画等四个系列的常设展览,以苏州地区的出土文物、明清书画和古代工艺品为馆藏特色。新馆建筑采用地下一层、地面一层为主的结构方式,主体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6米之内;中央大厅和西部展厅安排了局部二层,高度16米。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园;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衬,十分和谐。新馆色调采用传统的“粉墙黛瓦”,但用更为均匀的深灰色石材做屋面和墙体边饰。建筑构造采

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 简介: 苏州博物馆成立于1960年元旦,是地方综合性博物馆,也是苏州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教育中心。苏州博物馆馆藏文物4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865件/套,二级文物1188件/套,三级文物32295件/套,尤以历年考古出土文物、明清书画、工艺品见长。此外,苏州博物馆还收藏有古籍善本725种3128册,普本28501种91754册,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区位分析: 苏州博物馆选址位于历史保护街区范围,紧靠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忠王府。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选址蕴含深厚文化底蕴,充满着古今相融,汇通发展的历史眼光和人文精神。

设计构思: 1. 贝聿铭采用“中而新,苏而新”,“不高不大不突出”的理念来设计这座苏州博物馆,即建筑在高度上不与周 围的古建筑争夺制高点,整体色调采用灰白调子同粉墙黛瓦的苏州古建相协调。特色体现在: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合,空间处理独特,建筑材料考究和内部构思,及最大限度地把自然光线引入到室内。 2.在建筑立面高度上,为充分尊重所在街区的历史风貌,参照东侧的忠王府高度,博物馆建筑以地面一层为主, 主体建筑高度控制在6米之内;局部建有二层,高度16米。其中大堂高度只设为15.3m、书画厅高度为16m。 3.建筑群坐北朝南,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展区 和行政办公区。这种中轴对称布局方式,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衬。而庭院以及展厅在空间序列上沿南北方向层层递近,也符合苏州古城民居的生长规律。

4.新馆采用三条轴线的布局,与忠王府格局十分和谐。

苏州博物馆赏析

苏州博物馆新馆参观报告 ●摘要信息: 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著名建筑师贝律铭先生的杰作,是白墙黑瓦的江南建筑风格和规整的几何图形建筑特色的完美结合,整个博物馆在庄重典雅的外表下不失清越灵动。可以说,苏州博物馆既是文物展厅,又是江南园林。 ●基本信息: 苏州博物馆位于江苏苏州市区东北,成立于1960年元旦。馆址分两部分,旧馆是太平天国忠王府(李秀成官邸)原址,新馆由著名建筑师贝聿铭设计,于2006年建成开放。苏州博物馆是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图1 苏州博物馆的地理位置(引自:谷歌地图) ●简要介绍: 苏州博物馆投资达3.39亿元,新馆建筑和相伴的忠王府古建筑交相辉映,总建筑面积26500平方米,其中忠王府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地面一层为主,局部二层;新馆建筑面积19000平方米,为充分尊重所在街区的历史风貌,博物馆新馆采用地下一层,地面也是以一层为主,主体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6米之内;中央大厅和西部展厅安排了局部二层,高度16米。“修旧如旧”的忠王府古建筑作为苏州博物馆新馆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新馆建筑珠联璧合,从而使苏州博物馆新馆成为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整体布局上,苏州博物馆新馆巧妙地借助水面,与紧邻的拙政园、忠王府融会贯通,成为其建筑古典风格的延伸。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衬,十分和谐。新馆与原有拙政园的建筑环境既浑然一体,相互借景、相互辉映,符合历史建筑环境要求,又有其本身的独立性,以中轴线及园林、庭园空间将两者结合起来,无论空间布局和城市机理都恰到好处。 ——引自百度百科·苏州博物馆 ●建筑分析:

贝聿铭苏州博物馆资料资料

以贝聿铭苏州博物馆为例谈中国现代建筑设计 摘要:通过丰富的图例,从场所精神、创新、细节等方面对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如何做好中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几点认识,最后指出抓住中国精神,运用现代的科技传达中国的历史文化精神,才是中国现代建筑设计的根本。关键词:现代建筑,博物馆,中国精神,现代技术中图分类号: 1背景 众所周知,在建筑领域,全球化的一个典型和集中的表现就是今天建筑文化的国际化和城市空间、形态的趋同现象。 创立一种崭新的中国本土风格,香山饭店是一个开端。贝聿铭,他是极少数在近30年的时光中始终保持着要表达中国精神信念的建筑师。在香山饭店中,贝聿铭认为除了庭院的布置还不错以外,建筑的尺度还是过大了,而且有些零碎,不够整体。所以设计苏州博物馆时,对于如何体现现代中国,现代苏州的新生活面貌的问题,并且还要融入古代苏州的生活传统文化,他提出了“苏而新,中而新”,这一等式的寓言就是: 苏州+现代=苏而新,中国+现代=审而新。 2.1融合,把握场所精神 融合,意即设计中的场所精神,从字面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两个层次,融:即交融;合:即和谐。它反映在建筑设计这一专业领域内,交融则是指建筑与周围环境特征的关系,而和谐则是指建筑与周围环境各视觉元素之间的联系。

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它东邻太平天国忠王府,北为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所拥,南与苏州民俗博物馆以及狮子林隔路相望(见图1)。与此厚重的历史沉淀比肩相邻,如何解决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衔接和过渡问题,是个难题。贝聿铭在整个设计中,充分考虑了新馆与忠王府、拙政园等相邻周围环境的关系,承袭了苏州民居粉墙黛瓦的基本元素,运用母体莺现,协调色彩统一,保留了与临近建筑的统一色彩,塑造与周边环境相一 2做好中国现代建筑设计的认识 院空间串联,由经纶廊开始将寺院空间等级由低向高逐步推进,最后到全寺院最重要的大经堂为止,形成了由涓涓细流汇成大江大河的空间感受。 拉卜楞寺空间布局有以下特点:第一,寺院依山傍水而建,建筑布局体现出了因地制宜,天人合一的营造理念。根据不同建筑类型及使用要求择地自由分散建立。第二,建筑空间以封闭空间为主,充分体现厂藏传佛教建筑的特点。第三,建筑空间整体统一协调,又主次分明。通过对建筑空间的处理,划分出建筑等级营造出不同的空间感受。第四,寺院空间通过环寺路网来组织,不刻意强调中轴线,建筑空间成连续线性分布。 3.3拉卜楞寺建筑布局与中原汉地佛教建筑布局的比较 寺庙建筑就其性质而言,它是进行宗教礼仪活动的场所,要求气氛神圣、肃穆,与中原汉地佛教建筑相比,藏传佛教寺庙建筑中威严、神秘的宗教气氛要更加浓厚,不但讲求体现心灵自在灵性的空间与淡漠物

德国历史博物馆案例分析

背景 1970年代,美国首府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落成;1980年代,法国首府巴黎卢浮宫完成扩建修缮;本世纪伊始2003年,德国首府柏林国家历史博物馆新馆面向公众开放。这3座居于三国首府且不同年代的重要建筑均出自建筑师贝聿铭之手。自现代建筑产生以来,不同风格流派此消彼长。而此3座建筑尽管位于不同时空,却延续了贝氏的一贯作风,以一种贵族式的优雅始终居于现代建筑的时尚之列。 从罗西到贝聿铭 由于历史原因,柏林在短短几十年经历合而分之、分而合之的复杂历程。政治因素对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产生莫大影响,例如柏林墙两侧百米围之若干年来都是不毛之地。1987年10月东西柏林共同筹建新历史博物馆,选址位于Spree河畔,当时的建设部长奥斯卡· 施奈德(Oscar Schneider)指出此项计划是“本世纪所能举办的最重要、最具吸引力的建设任务之一”。 1988年6月意大利建筑师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以其浓缩欧洲古典精髓的建筑空间组合,诸如柱廊、圆厅、钟塔、巴西利卡长厅等,赢得竞赛首奖。然而次年11月柏林墙轰然倒塌,原基地成为新总理府所在。建于18世纪的原军械库改作历史博物馆,与之相邻的仓

库和工作室则作为新馆基地。新馆异地而处,罗西的设计被搁置。统一后的柏林当局极为欣赏贝聿铭先前所做的诸多博物馆建筑,但是众所周知贝氏早已不再参与任何竞标,仅接受委托选择设计部分项目。柏林文化局决定突破凡是公共建筑的设计委托必需通过竞标选择建筑师的规定,直接委托贝聿铭设计。1995年9月贝聿铭与当时的德国总理赫尔穆特·科尔(Helmut Kohl)会晤,双方就统一后的柏林作为国家新首都所面临的问题交换了意见,但是贝聿铭并未当即接受委托。按照惯例,贝聿铭在接受每项委托之前必需先对项目本身及所处环境进行多次调查,往往决定之时,德国国家历史博物馆新馆NEW EXHITITION HALL OF THE GERMAN HISTORICAL MUSEUM已经对设计有了一定想法。此次亦不例外,在经过对林的数次明查暗访之后,贝聿铭最终接下委托。19971月他首次将设计介绍给公众,得到了专家、媒体、大的广泛支持。2003年5月,新馆落成,获得Pei Bau(氏建筑)之称。 从军械库到新馆 新址位于柏林市中心Unter den Linden大街,博物馆岛相对。军械库提供7 500m2永久展场,其他厅则安置于4 700m2的新馆,两馆之间仅有一巷之隔军械库是普鲁士王朝时期的巴洛克式建筑,周围俱是典建筑,如新警士厅、老博物馆等。新馆处于历史建包围之中,缺少造型及立面的表现空间。地段的限制、周边历史建筑的联系,以及文物保护的要求,增加了计的难度。新馆必需将一块小且难用的基地变成一个人入胜的场所,同时需要建立历史与现代的联系。 在占地不足2 000m2的不规则基地上,贝聿铭采三角形作为建筑主体的基本形,利用单纯的色调及材质使造型厚重凝练又富于光影变化,极具雕塑感。三角的北边与基地北部的斜街平行,保持街景的延续性。层切出相似三角形平台。三角形的另一边朝向西南,过等高的弧形石墙弱化几何棱角。东边L形体量的附属房通过廊桥与主体联系。 贝聿铭认为新馆与老馆是共生关系,为其空间及能上的联系创造更多机会。弧形玻璃大厅作为与军械相邻的界面,起到景框作用,同时造成透视上的水平展,与军械库北立面的古典秩序形成对比。末端的玻螺旋楼梯成为附近诸多历史建筑街区中的标志。主入位于螺旋楼梯旁,同时也可通过地下一层从军械库进入参观者通过主入口旋转门进入接待厅。地下一层几乎部用来作为一个开放式展厅,地上3层则提供不同大和层高的展厅,展示面积2 600m2,另外有一个57座的小视听室、图书礼品店、小工作室,地下二层则提机房和临时库房。

苏州博物馆简介

苏州博物馆简介 贝聿铭于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广州,他的祖辈是苏州望族,贝聿铭曾在家族拥有的苏州园林狮子林里度过了童年的一段时光。 苏州博物馆新馆是国内首座、也是唯一由贝聿铭亲自设计的现代化博物馆,位于苏州老城东北街和齐门路相交的东北角,占地面积约10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0余平方米,2006年10月竣工开馆。 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群座北朝南,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前庭、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和新馆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印衬,十分和谐。为充分尊重所在街区的历史风貌,博物馆新馆采用地下一层,地面一层为主,主体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6米之内;中央大厅和西部展厅安排了局部二层,高度16米,未超出周边古建筑的最高点。新馆正门对面的步行街南侧,为河畔小广场,杨柳依依,桃花灿灿。小广场两侧按“修旧如旧”原则修复的一组沿街古建筑,古色古香,成为集书画、工艺、茶楼、小吃等于一体的公众服务区。

新馆的色调采用传统的粉墙黛瓦,但表达方式却是全新的。高低错落的新馆建筑中,用颜色更为均匀的深灰色石材做屋面和墙体边饰,与白墙相配,清新雅洁,为粉墙黛瓦的江南建筑符号增加了新的诠释内涵。在新馆建筑的构造上,玻璃、开放式钢结构让现代人可以在室内借到大片天光,屋面形态的设计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室内设计部分,包括陈列展览设计均经贝聿铭本人审定,以保证内外风格和所有功能的谐调统一。新馆不仅有建筑的创新,还有园艺的创新,新馆园林造景设计是在传统风景园林的精髓中提炼而出的,由池塘、假山、小桥、亭台、,成为一代名园拙政园在当今的创造 性延续。 适度的“不高不大不突出”的设计原则、精益求精的高标准建设,成为一座既有苏州传统园林建筑特色、

苏州博物馆资料

这座投资达3.39亿元的新馆建筑和相伴的忠王府古建筑交相辉映,总建筑面积26500平方米,其中忠王府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地面一层为主,局部二层;新馆建筑面积19000平方米,为充分尊重所在街区的历史风貌,博物馆新馆采用地下一层,地面也是以一层为主,主体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6米之内;中央大厅和西部展厅安排了局部二层,高度16米。“修旧如旧”的忠王府古建筑作为苏州博物馆新馆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新馆建筑珠联璧合,从而使苏州博物馆新馆成为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在整体布局上,新馆巧妙地借助水面,与紧邻的拙政园、忠王府融会贯通,成为其建筑风格的延伸。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衬,十分和谐。新馆与原有拙政园的建筑环境既浑然一体,相互借景、相互辉映,符合历史建筑环境要求,又有其本身的独立性,以中轴线及园林、庭园空间将两者结合起来,无论空间布局和城市机理都恰到好处。 新馆正门对面的步行街南侧,为河畔小广场。小广场两侧按“修旧如旧”原则修复的一组沿街古建筑,古色古香,成为集书画、工艺、茶楼、小吃等于一体的公众服务配套区。 设计风格 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 新的博物馆庭院,较小的展区,以及行政管理区的庭院在造景设计上摆脱了传统的风景园林设计思路。而新的设计思路是为每个花园寻求新的导向和主题,把传统园林风景设计的精髓不断挖掘提炼并形成未来中国园林建筑发展的方向。 尽管白色粉墙将成为博物馆新馆的主色调,以此把该建筑与苏州传统的城市机理融合在一起,但是,那些到处可见的、千篇一律的灰色小青瓦坡顶和窗框将被灰色的花岗岩所取代,以追求更好的统一色彩和纹理。博物馆屋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一一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然而,新的屋顶已被重新诠释,并演变成一种新的几何效果。玻璃屋顶将与石屋顶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为参观者提供导向并让参观者感到心旷神怡。玻璃屋顶和石屋顶的构造系统也源于传统的屋面系统,过去的木梁和木椽构架系统将被现代的开放式钢结构、木作和涂料组成的顶棚系统所取代。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作构架将在玻璃屋顶之下被广泛使用,以便控制和过滤进入展区的太阳光线。 馆建筑与创新的园艺是互相依托的,贝聿铭设计了一个主庭院和若干小内庭院,布局精巧。其中,最为独到的是中轴线上的北部庭院,不仅使游客透过大堂玻璃可一睹江南水景特色,而且庭院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新旧园景融为一体。 据说,位于中央大厅北部的主庭院的设置是最让贝聿铭煞费苦心的。主庭院东、南、西三面由新馆建筑相围,北面与拙政园相邻,大约占新馆面积的1/5空间。这是一座在古典园林元素基础上精心打造出的创意山水园,由铺满鹅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桥、八角凉亭、竹林等组成,既不同于苏州传统园林,又不脱离中国人文气息和神韵。山水园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水景始于北墙西北角,仿佛由拙政园西引水而出;北墙之下为独创的片石假山。当问及为何不采用传统的太湖石时,贝聿铭曾说过,传统假山艺术已无法超过。一辈子创新的大师,不愿步前人的后尘。这种“以壁为纸,以石为绘” ,别具一格的山水景观,呈现出清晰的轮廓和剪影效果。使人看起来仿佛与旁边的拙政园相连,新旧园景笔断意连,巧妙地融为了一体。 这种在城市机理上的嵌合,还表现在东北街河北侧1~2层商业建筑的设计,新馆入口广场和东北街河的贯通;亲仁堂和张氏义庄整体移建后作为吴门画派博物馆与民族博物馆区相融合,保留忠王府西侧原张宅“小姐楼”(位于补园南、行政办公区北端)作为饭店和茶楼用等;新址内惟一值得保留的挺拔玉兰树也经贝先生设计,恰到好处地置于前院东南角。

苏州博物馆心得体会

苏州博物馆心得体会 【篇一:参观苏州博物馆心得】 参观苏州博物馆心得 因老师的要求我参观了苏州博物馆,在去之前我就了解到苏州博物 馆是由贝聿铭设计的,也因此知道了贝聿铭原来是苏州人,所以我 对苏州博物馆也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很想能够早点亲眼见到这位建 筑大师的作品。 苏州博物馆是个造型独特的建筑。走进苏州博物馆,我不禁为其设 计之高深而赞叹:苏州建筑的乞丐依旧,粉墙、黛瓦、灰砖、花窗 等元素处处可见,但没有古旧陈旧之气。现代、简约融入其中,却 毫无突兀之感。光与影的呼应,情与景的交叉,一切都那么相融相生,使建筑和展览之间没有争夺之势,仿佛一切都是为了展品而准备。 进入中央大厅,看到博物馆主体为三层式结构,地下一层为的展室 以史前陶器、玉器等为主题,地面一层以虎丘云岩寺塔佛教文物和 瑞光寺塔佛教文物两个主题展室为主展区。一面别具一格的大型水 幕墙纵贯三层,错落的瀑布从上落下,水声潺潺,底部是一个莲水池,池中色彩艳丽的游鱼成群,悠哉游哉。 在中央大厅和许多展厅中,屋顶的设计都采用了大量的框架线和几 何造型,体现了错落有致的江南斜坡屋顶建筑特色。框架内的玻璃 和白色天花互相交错,加上光线的穿透造影作用,像是一幅奇妙的 错觉绘画,给人以别有情趣的视觉感受。 迈入展厅,一个个优雅的名字美妙如诗,吴地遗珍、吴塔国宝、吴 忠风雅、吴门书画…倘佯其间,除了领略历代佳作和精品外,还有 一幅幅独具匠心的创作让我赞叹不已. 中央大厅外,有一个兼具古典和现代创意的山水庭院,由铺满鹅卵 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桥、八角凉亭、竹林等组成,里面的 每一面墙、每一个角、每一棵树,每一方石都体现了设计思的巧妙 用心,呈现出清晰的轮廓和剪影效果,让我禁不住步步惊叹,流连 忘返。难怪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诗与画,精妙的建筑设计,本身 就是一件极品。 大厅后面的忠王府是根据旧有的建筑,加以修缮和改造的宅第园林,长长的走廊,曲折的小径、雕花的木格子门窗,还有林立的古树名

苏州博物馆参观感想

博物馆新馆参观感想 粉墙黛瓦,清新雅洁,古色古香,江南情怀。这是博物馆留给我的总体印象。作为一名建筑系的学子,贝聿铭的封山之作是一直想要去参观的。所以这篇感想的容也多是设计建筑方面的。 贝聿铭,是一名建筑界多产的华裔建筑师,祖辈是望族,童年时曾在家族拥有的著名园林——狮子林里度过。贝聿铭也是自己比较尊敬的建筑师之一,站在

博物馆中,一股浓厚的江南气味迎面而来,贝聿铭没有因为在国外生活了大半辈子而被现代主义风格所感染,反而更有一种现代与传统的融合的独特美感。

博物馆新馆外观呈几何形,极具现代特征,但精妙之处在于从新馆任意空间的窗户向外看都会发现新馆的坡度与远处或更远处的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几乎不差分毫。在建筑结构方面,现代几何结构形成的坡顶隐含着古建筑传统的斜坡屋顶的基本概念,三角形、正方形不断地繁衍和重构,西方古希腊罗马神庙的三角体立方体的构成、哥特式夸的三角形、立体主义极简主义艺术的冷峻理性与传统建筑潜在的三角形、围墙线形的运动以及建筑的方形空间交织在一起,东西方的图形自然转换。见解、抽象、有力度,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中西文化的融合,并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转换。

新馆整个运用轻型钢架和混凝土构筑墙体,黑白相间的中国元素颜色与现代冷峻的建筑材料再加上随处可见的晶莹剔透的玻璃天窗。空间既有围合感,又有通透感,折射出了一些禅宗文化、道教文化的深层信息。 因为去过很多的江南园林以及江南水乡,穿梭在博物馆中,虽然是极具现代感的建筑,但是仍然可以感受到在水乡漫步在青石板路上的感觉。新馆保留了温和、清淡、俊秀的黑白基调,为了与周围的古建筑的环境相协调,博物馆的材料尽管都是新型建筑材料,但外墙和墙都是以纯净的白色作为主色调,仅仅在空间转折处用灰色的线条来勾勒外形,同时深灰色石材的屋面与白墙相配,与传统的城市色彩肌理相融合,为粉墙黛瓦的江南建筑符号增加了新的诠释。 传统建筑为木质梁架结构,贝聿铭在新馆的设计中采用了钢化结构,再用优质木材为钢结构镶边包装。在屋面材料运用上,则以现代材料花岗岩取代青瓦。建筑的中庭借鉴了传统“”老虎天窗的做法,但是折角的做法使得室外投射进来的光线有了韵律的变化,光影交错。走廊由透过天顶造成的线状光线书写着,如同走在古老的竹帘下,传统符号在光线中简洁的演绎着现代气息。 大厅顶部的米字型钢结构没有任何支撑,他在风格上和整体建筑非常协调,但这不仅是处于美学考虑,而是建筑的原因。通过精密计算之后,只有这样的几何形体变化才能进行力的转换,在这样一个既定空间里承载负荷。贝老这样的设计很巧妙。

(完整word版)贝聿铭设计作品苏州博物馆

贝聿铭设计作品——苏州博物馆 [日期:2010-04-08] 来源:家天下作者:发表评论(0) 打印由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苏州古城北部历史保护街区,与拙政园和太平天国忠王府毗邻,设计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包括拆迁在内总投资3.38亿元。设计完工后的博物馆将收藏这个有着2500年历史的苏州城的宝物,建筑不仅弥补了古物无收藏之地之苦,同时也成为苏州著名的传统而不失现代感的建筑。博物馆包括一个占地7000平方米的展览馆,一个容纳200个座位的礼堂,一个古物商店,行政办公室以及文献资料图书馆和研究中心,另外还有一个空间用作储藏,以及一些中国园林。 “在整体布局上,博物馆新馆巧妙地借助水面,与紧邻的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忠王府融会贯通,成为拙政园、忠王府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新博物馆屋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然而,新的屋顶已被科技重新诠释,并演变成一种奇妙的几何效果。玻璃屋顶将与石屋顶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为参观者提供导向。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作构架将在玻璃屋顶之下被广泛使用,以便控制和过滤进入展区的太阳光线。光线的层次变化,让人入诗入画,妙不可言。新馆与拙政园相互借景、相互辉映,它将成为一代名园拙政园的现代化延续。许多人反映,看新馆设计,越看越有味道,会感到一种震撼心灵的效果。 新馆分为3部分:中心部分是入口处、大厅和博物馆花园;西部为展区;东部为现代美术画廊、教育设施、茶水服务以及行政管理功能区等,该部分还将成为与忠王府连接的实际通道。博物馆于2003年11月奠基开工,于今年10月6日正式对外开放。 设计风格 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 新的博物馆庭院,较小的展区,以及行政管理区的庭院在造景设计上摆脱了传统的风景园林设计思路。而新的设计思路是为每个花园寻求新的导向和主题,把传统园林风景设计的精髓不断挖掘提炼并形成未来中国园林建筑发展的方向。

曼彻斯特帝国战争博物馆分析

建筑设计原理 曼彻斯特帝国战争博物馆北馆 班级:12城乡规划1班 姓名:张淼 学号:12202020117 指导老师:高业田

摘要:帝国战争博物馆是一座有着多个分馆的全国性博物馆它诠释和记录了现代战争及个人战争经历的方方面面,无论是盟军还是敌君,无论是平民还是军人,无论军方还是政界,无论社会还是文化的各个方面。它涵盖了战争冲突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 关键字:设计师设计理念建筑特色立面设计室内设计 设计师:丹尼尔.列别斯基Daniel Libeskind1946年出生于波兰一个 纳粹大屠杀幸存者的犹太人家庭。他的双亲以及10名兄弟姐妹都经历 过奥斯威辛集中营的迫害,最后只有其父和一个姑妈熬过苦难,得以 幸存。1959年,当时年仅13岁的利贝斯金德跟随家人迁往以色列, 以后又乘船移民美国,来到纽约。利贝斯金德在纽约读完中学后,进 入大学先学习音乐,后来转到建筑系。毕业后,利贝斯金德以德国柏 林为基地,组建了自己的建筑设计所。 这是德国柏林的建筑大师丹尼尔·里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在英国的第一个建筑。 设计理念:帝国战争博物馆设计理念是:将一个球体破成碎片,然后再将这些碎片重新组合成矛盾的象征符号。 这栋建筑将三块分别代表着地球、空气和水的薄硬壳相互联合在一起。 该馆的建筑远观时如同三片弧型碎片的组成物,两片躺于地上,一片竖起。利伯斯金曾在回忆录上这样写着:“我绞尽脑汁想传达这座建筑物的本质及意图展现的东西。这建筑与大英帝国无关,也与战争无关,而是关乎面对全球冲突永无止境的本质。我脑中出现一个地球散成碎片的意象,就在那时,我知道这座建筑应该长什么模样了。 近观或走入整个建筑造型,则其具有复杂的几何形组合,大角度倾斜的天花板和地板,垂直线也几乎都是倾斜的,只有几条直线。设计师表示这样的建筑概念来自于受过战争创伤、身体或心理上造成障碍的一种隐喻。

苏州博物馆藏宣德炉赏析

苏州博物馆藏宣德炉赏析 文献记载古人薰香习俗最早见于商代,考古材料最早见于战国。到了汉代,汉武帝西征,西域各国与中原联系日益密切,经贸往来也逐渐增多,国外名贵的香料随之涌人。当时用铜制作的薰炉十分流行,又因为薰炉冒出来的烟,飘飘渺渺,如同仙境,所以薰炉的炉盖常常被制作成仙山“博山”的形状,称为“博山炉”。香料的增多导致薰炉的大量制作,不过自魏晋南北朝以后,制瓷业迅速发展,而铜器衰弱,薰炉大多用瓷器或其他材料制成,且制作粗糙,工艺水平不高。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初,宣宗因收到当时泰国进贡来的数万斤精美的“风磨铜”,乃思郊坛、太庙及内廷所在陈列的鼎彝祭器,式样鄙陋,乖远古制,即下达谕旨,勒令工部及礼部等官员,研拟利用贡铜

铸制鼎彝之事,“风磨铜”即为“宣炉”的主要原料。 “宣德炉”之所以能成为后来人们热衷于收藏和玩赏的精品及民间竞相仿制的对象首先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皮色。冒襄《宣德歌注》云:“宣炉最妙在色,假色外炫,真色内融,从黯淡中发奇光,……即纳之污泥中,拭去如故。”《帝京景物略》载:宣炉色五等,谓栗色、茄皮色、棠梨色、褐色,而以藏经纸色为最。 其次是器型,“宣炉”的形制,是宣宗谕示礼部及太常寺(宗庙)礼监诸官,仿造北宋时《宣和博古图录》与《考古图》诸书中所绘的铜器以及内库所藏宋代柴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的瓷器款式之典雅者,写进呈拣选,以便照依原样,勒限铸成。宣宗原称之为“鼎”,因“彝”是泛指祭祀的用器,从《宣德彝器图谱》中看到的83种鼎彝图形,鼎有18种,名符其实的“炉”有38种,而其他的如兽形、鹤形、鬲、簋、

篮等器型也都称“炉”,它们全属祭器,而后人看到的炉为多,就渐渐称为“宣炉”或“宣德炉”了。宣炉造型虽参照了古代铜器和瓷器,但又创造出极其独特的风格,形式丰富多样,即细节上充分注意,对宣炉的口、耳、边、足等局部均精心为之,仅炉耳就有狮首、羊首、螭龙、冲天、朝板、竹节、双鱼等五十多种,口有盘口、荷花、海棠、菊瓣等十余种,足有乳足、象足、石榴足、圈足、羊足等四十余种,可谓洋洋大观。 第三为款识:“宣炉”铭款的位置,大多是铸在炉底的下中央,也有在炉前的口下居中处,或在几炉的一侧,阴印阳文,有小篆铭款,有欧阳询体的楷书。字数有“宣”“宣德”“宣德年制”“大明宣德年制”等,而其中的“德”字中”心”上一横笔都被省略,这可能是因尊宣宗皇帝之故而特予讳省的,而六字楷书款的“?u”字中,下面的“衣”字一点与上半部的“制”连为一体,即在此字

谈贝聿铭先生的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理念

摘要 苏州博物馆新馆的选址紧连忠王府,并与世界文化遗产的拙政园一墙之隔,在这个如此微妙、敏感而复杂的历史街区中,贝聿铭先生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的理念是:“中而新,苏而新”以对传统的传承和创新,追求和谐的尺度,“不高不大不突出”,精益求精,使之成为一座既有苏州传统园林建筑特色、又有现代建筑艺术的,并在各个细节上都体现出丰富人文内涵的现代化的综合性博物馆。本文正是从这一理念出发,粗浅地分析了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建筑设计。 关键词:苏州博物馆新馆;贝聿铭;现代主义;设计。

目录 摘要 (1) 目录 (2) 一、引言 (3) 二、苏州博物馆新馆的概述 (3) 三、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思想 (3) (一)传统建筑元素的运用 (3) (二)古典园林式建筑艺术的探索 (4) (三)用现代建筑方式演绎传统建筑元素 (4) (四)让光线来做设计 (5) (五)布灯设计的技巧 (5) (六)对参观者的尊重 (6) 四、结语 (6) 参考文献 (8)

一、引言 当今的博物馆带给人们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历史文化,它不再是对历史陈迹的简单复制,而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传承。2006年10月6日,苏州博物馆新馆落成并正式对外开放了。它的设计师由聿铭先生用最丰富的情感和智慧,历时五年,完成了他的圆梦之旅:“我企图探索一条新的道路: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物上,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的确,苏州博物馆新馆在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完成了苏州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理念的融合,同时这一崭新的建筑也与为之度身定做的陈列设计融为一体。曾有著名评论家称“苏州博物馆新馆是一座国际一流水准的博物馆,在不是太传统就是太现代的众多中国博物馆中,这座与园林相伴的博物馆是一个难得的‘例外’”。 二、苏州博物馆新馆的概述 创建于1960年,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平天国忠王府,是著名的国内地方综合性博物馆。2003年11月由国际建筑大师美籍华人贝聿铭先生设计的新馆奠基开工,历时三年,2006年10月6日中秋节落成开放。新馆建筑面积19000余平方米,投资3.39亿。其设有吴地遗珍、吴塔国宝、吴中风雅、吴门书画等四个系列的常设展览,以苏州地区的出土文物、明清书画和古代工艺品为馆藏特色。新馆建筑采用地下一层、地面一层为主的结构方式,主体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6米之内;中央大厅和西部展厅安排了局部二层,高度16米。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园;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衬,十分和谐。新馆色调采用传统的“粉墙黛瓦”,但用更为均匀的深灰色石材做屋面和墙体边饰。建筑构造采用玻璃、开放式钢结构,特别是屋顶的立体几何形天窗,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建筑的屋面造型样式,而且解决了传统建筑在采光方面的实用型难题。 三、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思想 (一)传统建筑元素的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