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9713465.html,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作者:杨其正

来源:《新丝路杂志(下旬)》2017年第10期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种形式,是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人与自然和社会关系上的具体体现。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为主旨,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注重维系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追求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关系协同进化,以最终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华亭县认真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省、市决策部署,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生态文明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明显进展。

一、华亭县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1.生态文明理念逐步形成

近年来,全县上下坚定不移的贯彻落实党中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生态环境建设的思想认识不断深化。通过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建设新型生态文化,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干部教育培训和公众宣传教育中,渗透于经济社会生活和管理的各领域、全过程,广大干部群众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更加全面,新的生态文明理念“绿水青山比金山银山更重要,生态优良比生产增长更可贵,低碳绿色比高炭黑色更持久,花红叶绿比灯红酒绿更科学”逐步形成。

2.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

按照“宜居宜商宜游区域中心小城市”的战略部署,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省林城市、法治先进城市以及生态文明示范村镇、生态文明社区等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煤矿节能改造、环境净化、流域整治、污染减排、水资源保护、生态环保、河道治理、矿山整治、能力建设等十大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不断推进,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正以新的标准、新的规模全面展开。

3.生态文明建设成效逐步显现

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生态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华亭工业园区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点”;17个行政村被评为省级生态文明村;城市人居环境大为改善,市容市貌大为改观,碧水蓝天,环境优美,生态宜人的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华亭发展的重要竞争力。

在分析成绩的同时,华亭县生态文明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矛盾,主要体现在“三个反差”:一是可持续的发展要求与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存在的反差。“重发展、轻保护,重眼前、轻长远”的观念任然不同程度存在。。二是集约化的发展方向与粗放经营模式存在的反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方案(最新)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方案(最新) 一、X年XX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报》涉及指标完成的基本情况 《X年XX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报》中X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和增长质量三个一级指标在全疆排名均在第13位。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和增长质量三个一级指标中共包涵21个二级指标,涉及行业部门有:州环境保护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林业局、畜牧兽医局、水利局、国土资源局、统计局7个部门。 环境治理:环境治理8项指标,其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降低率全疆排第5名;氨氮排放量降低率全疆排第13名;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率全疆排第11名;氮氧化物排放量降低率全疆排第14名;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完成年目标69.1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完成年目标44.17%;污水集中处理率完成年目标84.31%;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全疆排第4名。 生态保护:生态保护8项指标,其中:森林覆盖率完成年目标55%;森林蓄积量(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完成33.64万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完成年目标33.64%;湿地保护率完成年目标28%,全疆排第11名;陆域自然保护区面积(陆域自然保护区面积占陆地国土面积比例)无正向指标;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任务完成率)完成年目标100%,全疆排第1名;新

增沙化土地治理面积12221.1公顷,无正向得分记录;新增矿山恢复治理面积完成3.5公顷,全疆排第13名。 增长质量:增长质量5项指标,其中:人均GDP增长率年增长9.6%,完成年目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无正向得分;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1.4%;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无正向数据;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 0.07%。 二、X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时代抉择,是建设生态优美新X的重要举措。从X 年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指标看,全州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如下发展短板: (一)环境治理存在的短板 根据X年环境统计年报数据分析,全州废水排放量主要是城镇生活废水排放量占到废水排放量的98%。X年全州废水排放量为686.46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6.14万吨,城镇生活废水排放量680.32万吨。X年全州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4519.88吨,其中: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8.26吨?/span>,城镇生活废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4511.62吨。

生态文明中的哲学思想

生态文明建设与哲学理论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一直关注经济建设与生态的关系。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已经具备了坚实的哲学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对于启发当代人类解决生态危机的思路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辫证唯物主义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 关键字:生态文明哲学建设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1]。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代表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和谐进步状态。大自然作为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 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生态环境的恶化必将导致生物的生存危机, 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生态文明是前提和基础, 站在社会进步的角度, 生态文明同三大文明一样, 是人类文明程度的衡量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说,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后工业文明, 是人类社会一种新的文明形态, 是人类迄今最高的文明形态。对生态文明哲学底蕴的考察和思考,有利于人们对自身和大自然的前提性反思, 有利于人们在伦理价值层面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生态维度, 从而形成科学的自然观、生产观和发展观[2]。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虽然生态环境问题还不十分突出,但他们已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予以高度的重视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是一个复杂的对立统一的整体,对这一整体的把握构成了其生态哲学的主要内容[3]。生态文明体现了尊重自然的天人观,尊重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平等,尊重自然不是承认自然环境决定论,也不是否定以人为本,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是社会的存在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尊重自然界就是爱护人类自身的家园。在价值关系中,我们一直以来强调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而忽视了主体对客体的价值意义。“青山青我目,流水静我耳”体现了自然对人的意义,“小草有生命,足下请留情”体现了人对自然的意义。如果我们对自然客体进行人格化,那么自然就获得了主体资格,人类就成为了自然

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1.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答: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人类对生态文明的探索,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表现。生态文明与生态自然观有着紧密的联系,生态文明是生态自然观的应有之义,生态自然观对现今世界生态文明发展及实践有着广泛的指导意义。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人类通过遵守可持续性、共同性和公平性等原则,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人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仍应以人类为主体,仍应包括改造自然的内容,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防灾减灾;生态自然界是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目标,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生态自然观指出,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的关系。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人类的发展不仅要讲究代内公平,而且要讲究代际之间的公平,不能以当代人的利益为中心,甚至为了当代人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后代人的利益。而必须讲究生态文明,牢固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 3.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是什么?科学研究中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答:(1)思维与想像的有机统一;(2)与创造性活动相联系;(3)常用“灵感”出现;(4)分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相结合;(5)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的统一。其基本特征为敏感性、独特性、流畅性、灵活性、精确性、变通性。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科学探究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一)整合思维的培养。整合思维所追求的目标是:做出正确的选择或者决策,并力求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二)发散思维的培养。发散性思维包括流畅性思维、变通性思维、独创性思维、精致性思维等。(三)直觉思维的培养。直觉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判断或抉择,猜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四)想象思维的培养。想象性思维是对已有的表现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科学探究是一种创新活动,是推动创新思维的一种强烈和稳定的动力源泉,也是创新教育的关键环节。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运用科学探究的方式,采用科学探究的内容,学会发现新问题,发现新思路,形成科学的创新思维培养模式。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三种形态及其相互关系?答:系统自然观是在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特别是系统科学的基础上形成的。系统自然观主张自然界既存在着又演化着,既有确定性又有随机性,既是简单的、线性的又是复杂的非线性的。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人工自然观是在工程技术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人工自然观主张人工自然界是人类通过采取、加工、控制和保障等技术活动创造出来的,它具有目的性、客观物质性、实践性、价值性和中介性等特征,它在总体上经历了一个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它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既遵循天然自然规律,有遵循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它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态自然观是人们面向生态环境问题,依靠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形成的。生态自然观主张自然界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非线性的生态系统;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要与自然界和谐

关于对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认识与思考

关于对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认识与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变。与此同时由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严重。环境污染引发的健康损害问题在局部地区已经相当突出,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近年来,由环境污染导致健康问题在一些地区引发的群体事件造成了社会不稳定。到2020年,我国人口将继续增长。经济总量将再翻两番,资源能源消耗持续增长,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增强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就此,我通过调查和学习浅析个人体会。 回顾中外发展史教训深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加速工业化,1953年起至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先是发现一些猫突然跳水自杀,后来发现大批口齿不清,步态不稳。面部痴呆的病人。过段时间病人耳聋眼瞎,全身麻木,最后神经失常,身体弯曲,变声嚎叫着惨死。经过多方调查,发现是当地一些冶炼厂和化工厂将含汞污水排入水俣湾,午睡中有机汞也有甲基汞,水中的一些细菌把污水毒性较轻的无机汞转化成对人体有剧毒的甲基汞。鱼、贝通过食物链在体内富集甲基汞,含量超出水中汞含量的一千倍至十万倍。居民食用鱼后不知不觉甲基汞中毒,近万人中枢神经受损,七中确认甲基汞中毒的病人有283人,有60人死亡。1970年日本开始执行当时世界上最严格的环境标准,采取严厉的环保措施来控制污染。这起事件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细菌把无机汞转化成甲基汞。二是鱼、贝富集甲基汞。说明此时水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细菌)和消费者(鱼和贝)都在放大污染物。 我国也在加速工业化。2004年2-3月,四川化工集团公司违反规定进行改试生产,由于设备出现故障,使氨氮含量超标十倍的污水直接排入沱江。沱江干流受到严重污染,百万群众饮水中断26天,直接经济损失约3亿元,沱江生态至少需要5年时间才能恢复到事故前水平。2005年11月13日,中石化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本车间发生爆炸事故,上百吨硝基苯等有毒化学物随消防水排入松花江,哈尔滨宣布全市停水4天,沿江数百万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威胁。江水顺势危及到邻国俄罗斯后,国家打击实行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让不堪重负的江河湖泊休养生息。 2007年5月29日,无锡太湖突然发生大面积蓝藻暴发,受污染的湖水黑臭,生活在太湖边的无锡市喝不到自来水。蓝藻突然暴发和湖水发黑变臭是因为大量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农田经流水流入太湖,这三种水中都含有高浓度的氮磷元素,而氮磷元素是植物的营养物质。当过量的营养物质流入湖泊、海洋这些流动缓慢的水体后,水生生物特别是蓝藻和绿藻会大量繁殖。水面上会出现由这些藻类形成的一片片的“水花”,又称“藻花”,在海洋称为“赤潮”。这些藻类有恶臭,有的有毒,鱼不能吃又被藻类堵塞鱼鳃而死亡。大量繁殖的藻类遮蔽阳光,水地下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枯死。更可怕的是由于藻类不能被鱼类食用,自生自灭,死亡的藻类和产生生物尸体腐烂,分解,又将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重新释放进水中,再促使藻类生长,周而复始,恶性循环,使植物营养物质长期保存在水中。湖泊一旦出现富营养化,即使切断营养物质的来源,水体还是很难恢复。太湖蓝藻事件后,江苏省在7月1日全面施行新的排污费征收标准,成为全国首个调整派污染费的省份。 2008年6月11日,云南省有关环保部门在例行检测中发现一向水质优良的阳宗海被砷污染,经过两个月的排查,确定锦业公司是这次砷污染的主要来源,这些企业几年间产值有六个亿,纳税1000多万元。但治理阳宗海的污染要几十个亿,还影响了沿岸近3万人的饮水安全。锦业公司被勒令关闭。 2009年2月20日,江苏省盐城市城西自来水厂的水源地蟒蛇河被含酚废水污染,河

江西绿色生态评价实施细则

附件2 “江西绿色生态”评价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快打造“江西绿色生态”区域高端品牌,促进质量提升,根据《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实施方案》(中办发…2017?57号文)和《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江西绿色生态)建设方案》(中办发…2017?8号文)等工作要求,鼓励市场主体运用绿色生态标准化理念和方法,组织、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有序开展“江西绿色生态”品牌评价,结合江西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组织申请“江西绿色生态”评价及评价机构对组织的产品或服务开展评价活动,适用于本细则。 第三条本细则所称的“江西绿色生态”是指组织的产品或服务按照《“江西绿色生态”品牌评价通用要求》(DB36/T 1138-2019)规定,依据“江西绿色生态”联盟标准,实施先进性评价活动,并获得“江西绿色生态”标志和证书的一种品牌形象。 第四条本细则所称的“江西绿色生态”品牌评价是由江西绿色生态标准创新联盟(以下简称“标准创新联盟”))联合相关技术机构,对组织及其产品或服务在质量、品牌、技术、管理等体现先进性、引领性,及持续满足顾客需求等方面,依据《“江西

绿色生态”品牌评价通用要求》(DB36/T 1138-2019)和相应的“江西绿色生态”联盟标准,实施的第三方评价活动。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五条标准创新联盟在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省市场监管局”)统一指导及监督下,组织管理“江西绿色生态”品牌评价和保护工作。 第六条标准创新联盟设立“江西绿色生态”品牌评价办公室(设在标准创新联盟秘书处单位,以下统称“评价机构”),负责江西绿色生态品牌评价的组织实施及日常管理工作。主要职责:(一)制(修)订“江西绿色生态”品牌发展规划、年度评价计划; (二)组织“江西绿色生态”联盟标准研制、培育推广等工作; (三)组建并管理“江西绿色生态”品牌评审专家库; (四)组织“江西绿色生态”品牌评价工作; (五)组织“江西绿色生态”产品(或服务)的宣传、培育、跟踪及监督管理工作; (六)建设并维护“江西绿色生态”品牌网络管理系统; (七)其他日常管理工作。 第七条标准创新联盟各理事单位、联盟成员单位负责本行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的哲学思维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的哲学思维生态文明建设 论文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和哲学意蕴,体现了矛盾思维系统思维和辩证思维等一系列严谨的哲学思维。 矛盾思维矛盾思维是把握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思维,它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性和统一性。 首先,人与自然是对立性的存在。自然是人类的生存之本和发展之基,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人类受制于自然。自然具有不依赖于人的内在创造力,它不仅创造了地球上适合生命存在的环境和条件,而且创造了包括人在内的各种生命物种和整个生态系统。人是具有意识和思维的能动存在物,在改造客观对象自然的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不断地发展完善自己。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人类的自我意识和理性思维,使自然成为自己的对立物,并且伴随着人们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人类控制征服自然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性是引发人与自然矛盾的根源。 其次,人与自然是统一性的存在。脱离了人的自然是抽象的自然,脱离了自然的人是抽象的人。人与自然不仅是对立性的存在,更是统一性的存在。一方面,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自然。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自然界为人类的生存

提供了基本场所,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自然界的丰富多彩也离不开人的存在。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生存发展实践使自然实现了“自在自然”向“自为自然”的转变,原始的自然深深打上人类实践活动的烙印,成为带有深刻社会性和实践性的人化自然。人与自然是一个对立的统一体,存在于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中。 系统思维首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体现了人与自然是“天人合一”的一体性存在。“天人合一”把天地人看作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谐统一的整体,其中任何一个元素的变化发展都会影响到其他元素的变化发展,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念。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命活动离不开自然这个整体性的存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各种和谐关系的基础。自然是生命之母,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与自然各种要素相互依存而实现循环的有机整体。“万物同源,和谐共生”,人与自然万物本就是唇齿相依的一体性存在。 其次,人与自然是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共生”就是共同生活或者共同生存,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紧密互利不可分割的关系。“共荣”就是共同繁荣,强调了人与自然的荣辱共存关系。生命共同体体现了与物共适美美与共的有机整体世界观和生命观。一方面,人与自然是共生共荣的。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人与自然是环环相扣休戚与共的循环链条,是存在普遍联系的有机系统。人与自

谈谈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谈谈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形势日益严峻,生态文明建设面临重大挑战,正已成为严重制约中国社会安全、生活安全与经济安全的瓶颈。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一项系统工程,审计监督在其间的作用不可或缺。国家审计应当在总结已有环境审计实践的基础上,吸取多年来资源环境审计工作中的经验,正视审计过程中的各种不足,在持续发展创新审计理念的基础上,厘清生态文明建设的审计思路,并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促 进国家审计的自我完善、 国家审计应当以生态文明概念为基点,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出发,通过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统一协调,为实现美丽中国做出积极贡献。第一,顺应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推动实现环境公平。从公共政策层面入手,完善相关政策体系。系统研究环境公平的内涵、哲学基础、功能与地位以及环境公平的实现机制与路径,为开展相关审计实践提供理论铺陈。 第二,准确定位政府环境责任边界,力促政府环境责任的落实。关注环境公共政策与相关规划的制定程序与实施效果,检查、监督与评价环境公共政策制定的及时性与决策程序的科学性。评价环境保护责任人的职责履行情况,依法依纪反映各种不作为问题,促进健全责任追究与问责机制,推动完善目标责任机制、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机制、政府支持公众参与机制。 第三,念好权力监督的“紧箍咒”,规范环保权力规范健康运行。审查环保权力现行制度安排的合理性,客观评价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审查环保执法行为的规范性,重点围绕审批与核准、监督管理等领域的权力,缩减自由裁量权的运用空间,推动权力规范行使。 第五,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确保战略部署落到实处。高度关注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政策措施的落实,并切实体现到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审计项目计划与审计工作方案中。 第七,开展专项审计调查,适时调整生态文明建设中审计发挥作用的节奏、重点与力度。发挥专项审计调查的优势,持续不断地进行监督。 第八,增强审计建议的针对性与宏观性,促进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在,而王居其一焉。意思就是说,空旷的宇宙之中有四个最为伟大的东西,而人就就是其中的一个。人与道齐,人与地齐,人在自然界的万物中独出其秀,超越万物,与大道与天地同列。为什么把人抬高到与大道与天地等齐的地位?老子没有直接解释,但从她的一系列观点中可以瞧出,原因在于人有智慧。不过老子的这一瞧法有其特定的内涵,分解开来,大概包含着三个方面:其一就是人有智能。这就就是第一章中我们谈到的,人有知,有明,能知人,能自知。这一点就是人外的万物难以企及的。其二就是人能体道。也就就是说,人能体悟大道的本性与大道的法则,能以大道的本性为自己怕本性,以大道的法则为自己的法则。大道的本性就是虚静,人也能虚静,这就就是第一章我们所谈到的“致虚极,守静笃”;大道的法则就是自然,人也能自然,这就就是第一章我们所谈到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三就是人能弃智。人有智慧,而她的最大智慧就在于能体悟大道。大道虚静,大道自然,所谓全悟大道,说到根本上也就就是使自己的内心虚静,使自己的行动自然。所以这种大智恰”硐治顺物自然,表现为不炫耀自己的智慧,表现为不显示自己的智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措施

精心整理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措施 人存在于自然,也可以说人是自然的一分子。因此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我们的存在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而是应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的生存不能发展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自然生态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的基础条件和基本要素,自然生态的破坏,失衡,不仅会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发展,而且还可能会彻底毁灭人类。因此,爱护自然,只有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生态平衡,才能更好的保障人类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观,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密切联系、相互制约、融为一体的基本观点和思想,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和指导思想。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核心命题是如何科学理解和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重在建设、重在实践,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全社会对保护自然生态的重视及全人类共同保护和建设地球家园的认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把保护自然生态提到文明建设的高度,是对我国现代文明建设基本经验的深层次认识和理性升华,是检验执政能力的一项新标准,是生产方式的一项重要变革和拓展。它能够进一步引起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完善执政理念,增强生态意识,树立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从而促进现代文明建设全面、健康、协调、有序发展。在生态文明时代,人类活动将逐步由以经济活动为主转到以文化活动为主,科学、艺术、教育、信仰、道德、审美、健康、娱乐等方面的活动日益成为社会活动的主导内容,而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将从着力追求物质利益、过度消费日渐转为主要追求丰富多彩、简朴、清净的“绿色生活”。生态文明将使人类突破民族、国家、阶级的藩篱,超越狭隘的个人利益与集团利益,而强调整个人类对地球的共同责任和义务,促使人与人之间在更广泛领域实现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共同保护和建设地球家园。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最大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环境,但我们不能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不能忽视自然规律去改变自然环境,更不能牺牲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它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它对人类活动的承载力更是有一定限度的。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人类的活动必须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才能得以长久地生存与发展。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充分体现了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对于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由此可见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 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第一,加强节能减排。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进一步形成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 精心整理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理解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理解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发达国家过去一、二百年中遇到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在短短30年的发展中就集中暴露出来。可以说,口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己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随着中国工业化、加快,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迅速扩大。2013年,“雾霆”成为中国的年度关键词。这一年的1月,4次雾霆过程笼罩30个省(区、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霆天。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在生态方面,上世纪80年代,沙漠化每年扩展2100平方公里。到90年代,每年扩展达2460平方公里,其损失难以估量;同时,生物多样性破坏严重。我国己有15}至20%的动植物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至15%的平均水平;湿地丧失和功能退化的速度仍未得到有效遏制。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它强调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与生态保护相协调,把发展的速度和生态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生态文明建设,其必须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特殊的国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它的目标涵盖了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相协调,使人们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即必须立足于当前的生态环境、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社会政治制度和人口状况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彻底转变传统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字发展理念,其次,大力推进文明生产,清洁生产,节约生产,再次是

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考核2个指标体系

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考核2个指标体 系

北京市绿色发展指标体系

注: 1. 标★的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35年)》中资源环境相关指标和《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

要》中确定的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标◆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及本市相关专项规划、工作方案等提出的主要监测评价指标;标△的为其它绿色发展重要监测指标。一级指标权重与国家绿色发展指标体系一致,每项一级指标下,按二级指标的重要程度赋予不同权重,三类指标权重之比原则上为3:2:1,部分指标权重根据现阶段重点工作进行了适当调整。 2.绿色发展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法进行测算,结合“十三五”规划纲要和相关部门规划目标,测算各区绿色发展指数和资源利用指数、环境治理指数、环境质量指数、生态保护指数、增长质量指数、绿色生活指数6个分类指数。绿色发展指数由“公众满意程度”之外的38个指标个体指数加权平均而成,指数值在〔60,100〕之间。 计算公式为: i i N i Y W Z ∑ == 1 (N=1,2, (38) 其中,Z 为绿色发展指数,i Y 为指标的个体指数,N 为指标个数,i W 为指标i Y 的权数。 绿色发展指标按评价作用分为正向指标和逆向指标,按指标数据性质分为绝对数和相对数指标。在计算指数时,将绝对数指标转化为相对数指标,将逆向指标转化为正向指标,将总量控制指标转化成年度增长控制指标,对各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再计算个体指数。

3.公众满意度调查为主观调查指标,经过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组织的抽样调查来反映公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程度。调查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各区城镇和乡村居民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综合计算16个区的公众满意程度。调查结果不参与总指数计算,进行单独评价,纳入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 4.绿色发展指数所需数据来自各部门的年度统计,各部门负责按时提供数据,并对数据质量负责。

“以敬畏和感恩之心,守护着自然世界生生不息的创造力”一位学者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思考

“以敬畏和感恩之心,守护着自然世界生生不息的创造力”一位学者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思考 ● “生命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回归自然,然而人对自然的污染和破坏令人悲叹。” ● “由宇宙论引申出来的治国理念提倡依据自然节律而施设政令,国家政治运作的正当性也都要通过宇宙生化、四时轮替的规则得到确证。” ● “人只有在与自然生态的变迁节律和谐共存中,在对于生态文明永续发展的无私奉献中,才能真正拥有一种诗意而美好的生活。”

5月30日下午,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冯达文应邀做客珠海,为中大珠海校友们带来了一场主题为“中国古典宇宙论与生态文明”的精彩讲座。 在一个多小时的讲演中,冯先生以翔实的文献引证、缜密的观念辨析及精深的理论思考,重新梳理了生态文明理念在中国古代哲学传统中的发展脉络,也为今天这个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资源与理论依据。 冯先生指出,在中国古典的宇宙论中,天地宇宙、时间空间、人人物物,都可以视作生命的体现。而我们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理念,也正是从发现自然、重视生命的过程中体现出来。 中国的宇宙论不仅把天地万物的变迁看作是有生命的,而且强调生命变迁是有节律的。因此,当我们把每个个人、每一物类都看作生命体,那么这些生命体其实都需要通过与大自然变迁的节律相协调、适应才能够发生、发展。能够适应天地宇宙的时空节律而获得生存与繁衍的物类,必然会把时空变迁的节律内化为自己的结构;无法与之相适应与协调的物类,则必然会被淘汰。 “不要说是整个物类的变迁史,就拿我们个人的生命体来讲,譬如我是广东人,因为长期生活在南方,比较适应较为潮湿、温暖的气候条件,而当我来到北京,三两天以后,嘴唇常常要爆裂甚至是流鼻血,这显然是南方气候变迁的节律,已经在我的生命过程中内化为我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有时候我去到美国出差会有时差,生物钟就是一个生命体适应大自然变迁的时间和空间的节律形成的。”用了一个简单而朴实的例子,冯先生就形象地诠释出个体生命与自然节律相互协调的必要性。 所以,古人的宇宙论传递的其实就是自然生态的变迁节律与各个生命体、生命形态紧密的内在关联:一方面注重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注重人在自己身上体现自然的本性;另一方面,主张人要主动配合天地的生生变化,与自然相协调的同时协助并促进宇宙的和谐与发展。 在讲座中冯先生着重提到,在农耕文明时代,人们得到了自然的煦育和护佑,也对大自然抱有敬畏与感恩之心。然而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无节制地向大自然进行索取与征服。原本心中的敬意开始消弭,原本抑制的欲望无尽伸张,随着人的肆意宰制与取用无度,自然界已经不堪忍受,于是通过各种灾害来对人类予以警告。这就是人类不断地“掠夺他人、掠夺自然、掠夺未来”必然面临的危机。 因而通过本次讲座的契机,在今天重新讨论“中国古典宇宙论与生态文明”,其实就是在审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找寻人对于自然的敬仰、敬畏与感恩之心。

建设生态文明从你我做起

建设生态文明你我协力同行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协调、共存共荣的进步状态,是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超越了敬畏自然、反思了征服自然,最终走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性的价值取向。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保护与建设隐患大、矛盾突出,生态环境建设任重道远。 建设生态文明不仅仅是国家政府的任务,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是关乎我们切身利益的大事。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为建设生态文明出谋划策,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用自身能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一、走向生态文明的意义 所谓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这种文明观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 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 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国民的生活水平也极大提高,然而——这也给我们的生 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我国目前面临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首先是水体污

染严重。目前我国每年废水排放总量为400多亿吨,大大超过了环境容量,导致全国约有50%的地区浅层地下水受到污染,约有一半城市市区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还有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其次是大气污染严重。在实行环境统计的300个城市中,70%处于或超过大气环境质量三级标准。再次是水土流失严重。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超过20亿亩,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6,涉及近千个县。此外,还有荒漠化和沙漠化威胁,海洋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与日俱增。因此,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目标的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坚持绿色发展 保护环境首先要重视环境的防治。目前造成全国水污染十分严峻形势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由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污染物排放量大,大大超过水环境容量;二是生态用水缺乏。目前,黄河、海河、淮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都超过50%,其中海河更是高达95%,超过国际公认的40%的合理限度,严重挤占生态用水;三是水污染防治立法不够健全,处罚力度小,执法不够有力,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和守法意识不高。所以我们应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在享受环境权益的同时,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我们要充分认识并维护自己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进行社会监督,检举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推动环境公益诉讼顺利开展,积极推行绿色消费。我们应该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做到随手关水龙

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

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 近年来,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持续雾霾天气的出现,“生态文明”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一、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 生态文明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是人类在劳动过程中,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规律而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等方面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它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文明形态,是人类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走向更高文明形态的必然选择,人类从顺服、敬畏自然到盲目的征服自然,必然要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合理状态。应当看到,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都面临着:人口剧增、粮食紧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欠衡、贫富差距扩大化等诸多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选择生态文明道路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已成为21世纪中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三、建设生态文明面临的重大挑战 1.我国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一方面,我国历来是世界人口大国,这一点不容忽视。尽管我国从建国初期就将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但是庞大的人口基数仍然使我国人口每年急剧增长。另一方面,人口的素质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健康素质和道德素质亟待提高。 2.资源能源短缺问题突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资源能源。近几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对资源能源的需求,同时,由于长期粗放增长,导致我国资源的保障能力快速降低,资源的利用率不高,浪费现象屡见不鲜,资源能源在社会发展与进步中的瓶颈作用日益显著。虽说我国地大物博,资源总量较大,但人均资源拥有量相对不足,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资源短缺的压力将长期存在。 3.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为了追求经济快速发展,一些地区由于无序开发和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导致因盲目开发带来的自然对人类的报复越来越多,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少,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下降。森林生态功能衰退;草地退化,湿地萎缩;水土流失逐年严重,土地沙化和石漠化加速,沙尘暴现象频现;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日益严重;大气污染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有害外来物种入侵频繁,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自然灾害频繁,导致各类自然资产损失与自然灾害造成的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财产的直接经济损失日益增大。 四、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既是理想的境界,也是现实的目标。建设生态文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渗透到物质、制度、思想等诸多层面,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努力做好以下工作:1.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环境问题既是发展问题,又是民生问题,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面对的重大挑战。我们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把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经济

2020年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全文)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全文)导语: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加快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范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工作,根据有关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下面是为是大家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欢迎阅读,仅供参考,更多相关的知识,请关注文书帮!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加快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范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工作,根据有关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评价考核。 第三条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实行党政同责,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成员生态文明建设一岗双责,按照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奖惩并举的原则进行。 第四条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在资源环境生态领域有关专项考核的基础上综合开展,采取评价和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实行年度评价、五年考核。 评价重点评估各地区上一年度生态文明建设进展总体情况,引导各地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工作,每年开展1次。考核主要考查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重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强化省级党委和政府生

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责任,督促各地区自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每个五年规划期结束后开展1次。 第二章评价 第五条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以下简称年度评价)工作由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第六条年度评价按照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实施,主要评估各地区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增长质量、绿色生活、公众满意程度等方面的变化趋势和动态进展,生成各地区绿色发展指数。 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由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可以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进展情况作相应调整。 第七条年度评价应当在每年8月底前完成。 第八条年度评价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布,并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 第三章考核 第九条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以下简称目标考核)工作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中央组织部牵头,会同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统计局、国家林业局、国家海洋局等部门组织实施。 第十条目标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确定的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以及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生态文明建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1.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大力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和优化升级带动转变。要坚决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把好行业准入关,提高冶金、建材、石化、造纸、印染、制革、电镀、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投资准入门槛,严格控制新增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建议建立能够科学反映地方政府针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调整力度的测评指标,并将其纳入区域经济综合测评体系。 2.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技术进步。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政府科技投入、推进高技术产业化的重点领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优先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技术示范,采取多种方式加快高效生态文明建设产品的推广应用。 3.制定和实施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激励政策,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机制,通过财税政策、价格政策等各种经济杠杆,促进节约能源和污染物减排工作,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加快调整高耗能产品的进出口关税政策,限制高耗能产品出口;深化资源价格改革,将治污成本纳入能源资源的使用成本,重点是电价、油气价格和煤热价格调整,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价格机制。完善资源税制度,实行按储量征收资源税。尽快开征燃油税,实施对低油耗、低排量车辆的扶持政策,节约使用石油资源。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利用国外先进的节能技术和经验,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等新机制。 4.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整体效益。在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效率的同时,重视污泥分离及无害化处理,防止二次污染,实现污泥的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考核办法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考核办法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督促各级各有关部门完成《意见》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推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制定本办法。一、考核原则围绕经济发达、生态优良、社会文明、海岛城河特色彰显的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和阶段性目标任务,按照科学导向、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客观公正的原则,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形成整体推进、全面提升的发展态势。坚持科学导向。科学设置考核评价指标和相应权重,促进指导思想的转变,加快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方面的需求。坚持突出重点。在综合考核评价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成效的基础上,重点考核节能减排、环境质量、生态建设、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的内容,加快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注重实效。以定量考核为主、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综合运用多种考核方式,力求全面反映工作实效,客观准确地考核评价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坚持客观公正。充分考虑各县市区在发展基础、资源禀赋、环境条件上的差异,既注重同等条件下发生的实际变化,又注重在过去基础上的进步与发展;不仅考核年度实际完成值,还要考核年度变化幅度,充分反映工作的难度和实绩。严格评价考核程序,严肃工作纪律,增强考核评价机制的公正性、权威性。二、组织形式市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考核工作的组织、协调。承担全市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的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对各县市区上报指标数据、工作进度的初步审核,以及本部门承担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总结。市生态文明办收集各县市区和承担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的部门、单位上报指标数据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组织进行检查核实、汇总评定,形成考核评价意见,报市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审定。三、考核评价设置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实行年度考核,考核评价结果经市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批准后定期公布。考核范围。各县市区、开发区、高新区和市直承担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的有关部门、单位。考核内容。依据《意见》,参考《省县域科学发展年度综合评价及考核办法》《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关于印发省级生态市、生态县建设考核命名办法的通知》和《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指标体系》,设定53项考核指标,并兼顾主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价。考核标准依据年度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安排及国家、省下达的有关工作任务。1.指标考核。重点考核评价生态经济、环境质量、生态建设、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态文化、保障机制等方面进展情况,设定7大类53项指标,其中生态经济方面11项指标、环境质量方面5项指标、生态建设方面10项指标、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方面11项指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方面9项指标、生态文化方面4项指标、保障机制方面3项指标。对定量考核指标分别设置不同权重,对全局性、导向性及纳入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体系的重点指标赋予较大权重。2.任务考核。依据年度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安排,对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解决影响发展和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强生态保护科技创新、培育和繁荣生态文化、强化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机制等7个方面年度主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考核方法考核实行千分制,县市区与部门分别考核。1.县市区考核。对各县市区只进行指标考核,指标考核得分加、减相应加、扣分项目,即为综合得分。综合得分=指标得分+加分-扣分。指标考核。指标考核总分1000分,分别为生态经济指标300分、环境质量指标170分、生态建设指标190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指标130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指标90分、生态文化指标90分、保障机制指标30分。考核采取采集数据、审查核实、现场检查等方法进行,指标完成情况及考核得分按照《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年度综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中确定的数据及监督管理部门分工,由相关部门负责审核报送。指标考核得分以指标完成现状为基础,兼顾同比改善率和目标值完成程度,指标现状、同比改善率、完成程度各占考核得分的40%、40%、20%。无目标值的,指标现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