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下册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音乐下册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音乐下册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音乐下册

1、莫扎特 奥地利 作曲家 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有“音乐神童”之称 代表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魔笛》 协奏曲《A 大调第十一号钢琴奏鸣曲》 交响乐《降B 大调第二十七号钢琴协奏曲》《g 小调第四十交响曲》。

2、86

拍以8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6拍, 八分之六拍强弱规律是强、弱、弱,次强、弱、弱。

3、《春节序曲》李焕之 管弦乐曲 代表作《社会主义好》管弦乐《春节组曲》、筝协奏曲《汨罗江幻想曲》。

4、李叔同“学堂乐歌”最为杰出的作者 音乐、美术教育家早期话剧活动家。法号弘一 代表作《送别》《祖国歌》《春游》等。《春游》被入选“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5、约翰·施特劳斯 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钢琴家。被人们称为“圆舞曲之王” 《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叙曲》《春之声》。

6、前奏 又称引子,是音乐主题显示前出现的乐句或乐段,具有提示音乐速度、情绪、意境并营造气氛的作用。

7、《百鸟朝凤》唢呐独奏 山东民乐 唢呐 民族吹管乐器,在中国流传很广。唢呐由哨、芯子、气盘、杆、铜碗等部分组成,音色高亢明亮。根据它改编的同名钢琴曲被入选“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8、圣-桑是一位属于浪漫时期的法国钢琴及管风琴演奏家,作曲家,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交响诗《骷髅之舞》 、 《第一大提琴协奏曲》、《b 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和小提琴与乐队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等。

9、朱践耳 作曲家 管弦乐《节日序曲》、民乐合奏曲《翻身的日子》、歌曲《打得好》、《唱支山歌给党听》、《接过雷锋的枪》

10、格里格 挪威作曲家,民族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培尔·金特》,《培尔·金特》是易卜生创作戏剧作品之一,也是格里格应邀为易卜生的诗剧 《培尔·金特》 所写的配乐的名字。

11、八音 中国传统器乐吹打乐的一种。原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乐器科学分类法,西周时已将当时的乐器按制作材料,分为金(钟、镈、铙)、石(磬)、丝(琴、瑟)、竹(箫、箎)、匏(笙、竽)、土(埙、缶)、革(鼗、雷鼓)、木(柷、敔)八类

12、《春江花月夜》原为中国传统琵琶曲,曲名《夕阳箫鼓》(又名《夕阳箫歌》改编为民族管弦乐曲 彭修文

13、民族管弦乐队由吹、拉、弹、打一般分为1.拉弦乐器组:高胡 二胡 中胡 革胡 倍革胡

2.弹拨乐器组:柳琴 扬琴 琵琶 中阮 大阮 三弦 筝

3.吹管乐器组:曲笛 梆笛 新笛 唢呐(高音、中音、低音) 笙(高音、中音、低音)

4.打击乐器组:堂鼓 排鼓 碰铃 锣 云锣 吊镲 军鼓 木鱼

14、华彦钧

阿炳现留存有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六首

二胡弓弦乐器由琴筒、琴皮、琴杆、琴轴、琴弦、琴弓、千斤、弦马、琴弓构成。具有很强的音乐表现力,擅长演奏柔和和细致的抒情性作品。

15、《小放驴》吹打乐河北民间乐曲吹打乐以唢呐、管子和打击乐器合奏形式之一,声音响亮,风格粗犷豪放,善于热烈的情绪,渲染节日欢乐气氛。

16、江南丝竹流行于苏南、上海、浙江嘉兴、潮州地区的民间器乐形式,音乐秀美,曲调流畅委婉。《行街》是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

17、《龙腾花跃》鼓乐李民雄

18、《凤阳花鼓》安徽民歌

花鼓民间歌舞形式之一,表演者通常为一男一女,一人执罗,一人击鼓,边歌边舞。19、广东音乐流行于广东地区的丝竹音乐,以高胡和扬琴为主要乐器,曲调流畅优美,节奏活泼明快。《赛龙夺锦》《雨打芭蕉》

20、笛子一种最为常见的竹制吹管乐器,主要分曲笛和梆笛两种。曲笛较长,音色柔和,因为昆曲伴奏而得名;梆笛较短,音色刚劲明亮,因为梆子戏伴而得名。《姑苏行》

21、斑鸠调流行我国南方地区的一种歌舞音乐,其中江西赣南的《斑鸠调》流传较广。

22、福建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被称为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唐代琵琶普遍用拨子,且是横抱姿势,福建南音至今保持这一遗制。南音中所用的“拍板”及其演奏方式与敦煌壁画中的伎乐图一样。音乐结构由散曲。套曲和器乐曲三部分构成,主要有洞箫、琵琶、二弦、三弦、拍板等。《八骏马》

23、《浙江锣鼓》一种传统打击乐,流行于浙江东部,明代中叶已盛行,队中“吹”的部分以笛子和唢呐为主,辅以丝弦;“打”的部分以“五锣”和“十锣”最具特色。《将军得胜令》戚继光

24、约德尔欧洲民间音乐的一朵奇葩,是流行于瑞士山区的一种真假声快速交替的演唱形式,来源于表达信息的吆喝声,或者是在山上解除寂寞、孤独的呐喊声,由多人分别演唱不同的声部构成。

25、风笛

簧振气鸣乐器,流行于欧洲各国民间,相传由罗马人从亚洲传入欧洲。音色纯朴,持续低音富有田园风味。

26、弗拉门戈

一种源于西班牙安达卢西亚的民间歌舞,用吉他伴奏。常采用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27、记谱常识

附点音符:在音符符头右边的圆点,用以增长音符的时值,延长这个音符的时值的一半

切分音:当一个从弱拍或强拍的弱位置开始的音,其时值延续到后面的强拍或弱拍的强位置时,它就成为重音

人声分类

由于人的性别和年龄的差异,人声可分为童声、女声、和男声。又根据人声的音域和音色特点,女声和男声可分为高音、中音和低音。

28、演唱形式

[独唱]一个人演唱称“独唱”,不论任何声部都可以独唱。演唱时一般有一件或几件乐器伴奏,也有用乐队伴奏或用其他人的齐唱或合唱来伴唱。

[对唱]两个人对答式的演唱称“对唱”,根据声部的不同还可分为:女声对唱,男声对唱,男女声对唱等,也有两组歌唱者的对唱。

[重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声部的歌唱者,各按自己声部的曲调,重叠着演唱同一乐曲

,称“重唱”。根据声部与人数的不同,分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女声二重唱,男声二重唱,男女声二重唱,女声四重唱,男声四重唱等。

[齐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歌唱者,按同度或八度音程关系同时演唱同一首歌曲称“齐唱”。群众歌曲常采用齐唱的形式。

[轮唱]由两个、三个或四个声部演唱同一个旋律,但不是同时开始的齐唱,而是先后相距一拍或一小节出现,形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模仿效果,称之为“轮唱”。属于多声部音乐,各声部既演唱同一个旋律,而又形成互相对比、交叉的效果。我国现代群众歌曲中常用轮唱这种形式。复调音乐中称之为“卡农曲”。

[领唱]安排在齐唱或合唱的开始部分或中间部分的独唱,因该独唱具有引领众人歌唱的作用,故称“领唱”。独唱者亦称“领唱者”,由一人至数人担任。领唱形式在我国民间的集体劳动歌曲中经常采用,如劳动号子等。在大合唱与齐唱歌曲中也常有领唱的形式。

[合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歌唱者,各按每组的曲调,同时演唱同一乐曲称“合唱”。一般合唱都有乐器或乐队伴奏,没有伴奏的合唱称“无伴奏合唱”。纯粹由女声、男声或童声组成的合唱称‘‘同声合唱”。由男女声混合组成的合唱称“混声合唱”。根据声部的数量还分女声二部合唱,女声三部合唱,混声四部合唱等。

[大合唱]多乐章的声乐套曲。包括齐唱、对唱、重唱、合唱以及朗诵等形式,常用乐队伴奏,内容富史诗性和戏剧性,常用来表现重大的现实题材,如洗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等。大合唱起源于欧洲十七世纪。国外除“大合唱”外还有叫“清唱剧”和“康塔塔”的大型多乐章声乐套曲,其内容及形式与大合唱相似,我国统称为大合唱。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