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关于皖南地区徽派建筑园林考察报告

【201708】关于皖南地区徽派建筑园林考察报告
【201708】关于皖南地区徽派建筑园林考察报告

关于皖南地区徽派园林建筑考察报告

考察时间:2017.08.26-2017.08.27

考察项目:

一、潜口民宅

潜口民宅,又名紫霞山庄,坐落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紫霞峰南麓,分两个组团群落,清代建筑群以祠堂、戏台、商铺、收租院、大户人家等建筑为中心的建筑群落,布局合理,院内装饰精美,摆设豪华。另一处以标有潜口民宅牌匾的山庄,在一个小山峦上展示出各类不同古民居风貌,主要是明代建筑群,以牌坊、小桥、府邸、百姓人家等建筑。两个建筑群中间有个湖泊,水香园。这是徽州人布置家园的特色,画龙点睛,将风水与房屋相连,背山面水,保佑环境、保佑家族,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1、居住建筑

2、公共建筑

荫秀桥

建于明嘉靖年,为单孔拱桥,“荫秀桥”三字,一半为阳刻,一半为阴刻,桥中央成了佛界与人间的分界线,故又叫“阴阳桥”。

方氏宗祠坊

走过“荫秀桥”,便是“石牌坊”,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牌坊正面无题字,只雕着一个龇牙咧嘴的“鬼”,手里拿着一支笔,脚上踏着一只方形大斗,“鬼”与“斗”合起来为“魁”。牌坊背面刻了月宫桂树图。表明立坊者方氏期望家族子弟多出文魁星,去蟾宫折桂,光宗耀祖。

善化亭

“善化亭”,建于明代嘉靖年间,乃取旧时“善化贤良释化愚”之意。亭为方形,四柱居空,飞檐翘角,造型美观,亭顶梁横木上刻有对联:“阴德无根方寸地中种出,阳春有脚九重天上行来”,意在劝人诚心行善方可积德。此亭还有一对联:“走不完的前程,停一停,从容步出,急不来的心事,想一想,暂且丢开”。

二、唐模

以狮子山为支撑点,以徽派水口园林和水乡景致为主要特色,村中还保存着较完好的青石板路,一条小溪穿村而过,溪中有一座清代建造的高阳桥。过桥即见小溪南面的古银杏林。至今保存了较为完整的古村落空间格局和历史风貌。恬静的田园风光和古朴的人文景观相得益彰,青山绿水,粉墙黛瓦,是个具有浓郁徽派气息的古村落。

唐模村的水口园林是皖南古村落水口园林的杰出代表,有着“中国水口园林第一村”之美誉。

【祠堂文化】

家族观念深刻,集宗教、伦理道德、法律于一身,也是一个宗族最高权利的象征。

祠堂作用:供奉、祭祀祖先、办理婚、丧、寿、喜等大事、商议重要事务、族长行使族权等。

唐模村现存有一座许氏宗祠,被称为“徽歙祠堂的典型”,在清太平天国年间毁于战火,但从它现存的遗址、建筑面积和规格上,依然可以看出它昔日的宏大规模,唐模这座初建于明代,清嘉庆年间重修的许氏宗祠就是按民间最大规格-三进七开间修建的,占地3000多平方米。

【水口文化】

“水口”,指水源所从出之洞口,在徽州村落建设中是一项重要设施,对绿化和生态环境优化有着典型的意义。水是财富的象征,为了防止它外流就应该修建“水口”,将水留住,才会“户闭”则财用之不竭,水口多选于山脉转折,流水环绕的地方,此外在水口还会辅助建造些富于人文气息的建筑,以庙、亭、堤、桥、树为主,据说可以加深水口的锁匙气势。

唐模水口建于村东,既有水口,又有园林,形成了古徽州独特的具有代表性的水口园林,名为:檀干园。檀干溪和进村的古驿道穿园而过,河溪两岸数十株百年古树,浓荫蔽日,充分利用天然的湖山坡地,因地制宜,将山水、田野、村舍溶于一体,形成独特的皖南古村落的水口园林风格。檀干园的空间组织非常成功,整座园林,连同村落,恰是清奇诗篇,起承转合,余音袅袅。檀干园有起景、高潮、结景的空间,主次分明。

唐模水口以桥、堰作为关锁,以亭、庙、坊作为镇物,以古树、花草作为背景,在风水理论指导下精心营造而成,反映了徽商在兴旺时期的环境意识和对物质及精神上的追求。整个水口建筑构思独特,自然景观优美,并与徽派园林、江南水街共同构成了人性化的人居条件,体现了天人合一,人与自认和谐共存的生存理念。檀干园独特的水口园林建筑。同时把园林作为乡村规划的有机部分加以综合考虑,又运用诗人画家意境,其造园手法之高,艺术之妙,堪称会派园林之典范。

1、唐模小西湖

"檀干园"又称"小西湖",以门外溪堤遍植檀树、紫荆树而得名。相传,清初时当地的许氏家族有一富商,为弥补其母想去杭州西湖一游,却因年老体衰不得成行的遗憾而建造。这位孝子不惜重金在村边挖塘垒山,模拟西湖的景致。亭台楼阁、水榭拱桥点缀其间。

2、"同胞翰林"碑坊

沙提亭的附近,为纪念康熙皇帝钦点许承宣、许承家兄弟同入翰林而建,因工丽典雅、雕刻精美而被誉为唐模的门户和象片。

3、“千年古银杏树”

树高22米,胸围790厘米,树冠为33米×31米,覆阴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据考证,树龄大约已有1370多年。

二、棠樾牌坊群及鲍家花园

棠樾牌坊群

明清时期古徽州建筑艺术的代表作。七连座牌坊群,不仅体现了徽文化程朱理学“忠、孝、节、义”伦理道德的概貌,也包括了内涵极为丰富的“以人为本”的人文历史,同时亦是徽商纵横商界三百余年的重要见证。每一座牌坊都有一个情感交织的动人故事。

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曾大大褒奖牌坊的主人鲍氏家族,称其为“慈孝天下无双里,衮绣江南第一乡”。

棠樾牌坊群结构布局都采用严格的中轴对称手法,给人以稳重感,在视觉的焦点处加以强调,精心雕刻。牌坊群两侧保留了永久农田,四周没有构造物,远眺牌坊群,七座牌坊仿佛从农田“拔地而起”,显得格外突出。牌坊群位于棠樾村口,其周围的农田、树木、池塘、河流及人工环境(如古桥)等构成了完整的村落外部环境,反映了古代村落选址、建设所遵循的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

棠樾牌坊群是明清时期建筑艺术的代表作,虽然时间跨度长达几百年,但每座牌坊的建筑风格确混然一体。歙县棠樾牌坊群一改以往木质结构为主的特点,几乎全部采用石料,且以质地优良的“歙县青”石料为主。这种青石牌坊坚实,高大挺拨。既不用钉,又不用铆,石与石之间巧妙结合,可历千百年不倒不败。

鲍家花园

鲍家花园,原为清乾隆、嘉庆年间著名徽商、盐法道员鲍启运的私家花园,鲍家花园总体占地面积360多亩,是典型的古徽派园林与徽派盆景相结合的中国私家园林精品,堪与苏州拙政园、留园、狮子林和无锡蠡园、梅园齐名,毁于清末太平天国战争,现经修复重建,成为中国最大的私家园林和盆景观赏地。

四、呈坎(游呈坎一生无坎)

呈坎八卦村,古名龙溪,中国风水第一村,现存保存最古老神秘的八卦村,按《易经》“阴阳二气统一,天人合一”的八卦风水理论选址布局,藏风聚气,纳四水于村中,聚水聚财、阴阳调和、依山傍水,三街九十九巷、宛如迷宫。呈坎村内古老的龙溪河宛如玉带,呈“S”形至北向南穿村而过,形成八卦阴阳鱼的分界线;村落周边矗立着八座大山,自然形成了八卦的八个方位,共同构成了天然八卦布局。

“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宋-朱熹

“十有九迷路,留在呈坎富”民间俗语

1、呈坎村横街短巷造成的一种错觉,就是绝处逢生。古老的徽州人利用这样的错觉向我

们诠释了一个人生道理,那就是“车到山前必有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莫慌张,莫气馁,要相信“天无绝人之路”,只要肯努力,选择正确的规避方式就一定能化险为夷,“柳暗花明又一村”。呈坎村的祖先说得更加通俗易懂,虾有虾路,鳖有鳖路,螃蟹无路橫着走。小巷丁字路,印有:泰山石敢當(繁体字)

2、一人巷(谦让石)

3、黄山外围36峰,黄山支脉,八卦之首葛山(坐西向东)

4、围墙材料:鸡蛋清、糯米粥、桐油(有机物),围墙十分坚固,少裂痕,易生苔藓

5、梁柱目前主要是银杏木或樟木

6、布局考虑八卦,改龙溪为呈(凸阳)坎(凹阴)(潜龙在溪无法腾飞,不易于长久)

7、门槛高即地位高,入户内凹,地位弱;二三四等姨太太,门上方挑檐高度逐渐降低;

8、房厅”,明代建筑,距今500年历史。现存一小部分(两房),其他建筑在文革时遭破坏,原五房厅原本有大小房间110个,天井36个,门槛72道,里面装饰考究、精美,十分豪华、大气。徽商曾经辉煌的见证;

9、明堂象征主人地位(需政府御批),四水归明堂,身份地位的象征;陶制下水管

10、主入户口

(1)内八字,经商,聚财

(2)外八字,做官

11、徽州砖雕的前身—泥塑雕,也就是房屋外部门罩上的装饰。泥塑雕制作工艺复杂,对工匠的技术水平要求极高,并且对原材料的选择也很苛刻,打捏成形后放到窑中烧制,在加热的过程中随时有可能发生断裂,所以对火候的掌握也很严格。泥塑雕在当时可谓“十件难成一件”。这上面大多运用了牡丹及莲花的造型。牡丹象征富贵,莲花象征圣洁,比喻高雅、富足,出淤泥而不染。所以说能够拥有这样华丽、精美的泥塑雕装饰门罩的人非富即贵,必然是有权有势的大户人家。这从另一个侧面也体现出徽州人在艺术领域造诣十分高,徽州人聪慧、勤劳,在华夏历史长卷上留下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明代阳雕为主,特点:简单、大方、粗犷;清代以阴雕为主,细节

12、明清时期,徽商称霸商界300年,实行垄断经济,其中“茶、盐、木、典”为徽商四大行业。指的是贩卖茶叶、食盐、木材以及开设当铺从事抵押贷款的生意。当铺的柜台修得高,讲究的是“居高临下好压价,只认东西不认人”。另一方面,柜台高也是为了防盗。呈坎村有一句民谣,叫“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13、徽州明代三层建筑总计10栋,呈坎即有8栋,其中一栋是“扬州八怪”罗聘(最年轻者),清代画家,善画《鬼趣图》和刻印,“燕翼堂”,共有两进三层,建于明代初期,距今有600年历史;2004年获世界古代消防组织二等奖的殊荣房屋的自动灭火系统,隐藏在二楼及三楼的地板中。地板的底下一层也就是我们现在抬头可以看见的是木板,木板的上面铺了一层厚厚的干细沙,干细沙的上面再铺一层小方石砖。消防设计达到及时有效的灭火作用,又不会破坏房屋的整体结构,将来维修也较方便。而且小方石砖面积不大,落下的过程中不易伤人。

前面是中堂,墙上挂有书画,案桌上整齐排列着三件物品:花瓶、摆钟、镜子。案桌前面是八仙桌,左右各有一把椅子,古时候以坐为上,左边的椅子是一家之主也就是老爷坐的,右边的椅子就是太太坐的。那么左边的椅子后面摆放花瓶(青花瓷)寓意男人在外为官经商要平平安安,而右边的椅子后面摆放镜子寓意女人在家要安分守已地侍奉公婆、抚养子女,做到心静(镜)如水。中间还有摆钟,三者联系起来就是终生平静(钟声瓶镜)。

14、屋主以前是大户人家,因为街巷狭窄,为了方便挑担、推车、抬轿的人转弯,特意削掉了一截。然而,礼让也是有原则的,为了证明这块空间的所属权,上方无碍交通的墙角和下方的地基还是按90度建造的。这有个说法,叫做“上不让天,下不让地,中间让和气”。(拐弯抹角),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徽州文化之中,都有许多值得好好研究和学习的东西。从建筑中透露出来内敛从容、淳朴和善的民风以及有原则的礼让态度,是徽州文化的一部分。

清顺冶版《黟县志·艺文志》等所载流传至今的那首五律《入黟吟》:

黟邑小桃源,烟霞百里宽。

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

市向哺时散,山经夜后寒。

吏闲民讼简,秋菊露清清。

15、官街相较于百姓街稍宽,正二品,五开间(开间),第一进:会客厅,第二进:起居厅。前面有两间卧室,是房屋的主卧,老爷、太太的房间。二楼是少爷、小姐的房间,三楼则为仆人的房间。一楼楼层较高,空间大,很舒适。二楼次之,三楼楼层很低,空间狭小,十分压抑,冬冷夏热。另外,楼梯窄又陡,行走很不方便。唯独一楼和二楼十分舒适,阳光透进天井,温度刚刚好,冬暖夏凉。

16、徽州居民入户两侧:1)出门见柴“财”,2)节节高升“竹”

17、起居室与会客室门槛分隔(高门槛)

18、卧室遮羞板,满足隐私、透光、美观等需要

19、罗东舒祠

明代建筑,属于宗族祠堂的一类,纪念的是罗氏第十三世祖罗东舒。被认为是现存祠堂中规模最大、设计及雕刻均出色的建筑;

五、皖南地区特色点

1、百徽崖

2、地方特色公交站台

3、下尖塔

3、渔梁坝

位于安徽省歙县徽城镇渔梁村,属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是徽州古代最知名的水利工程,被称为“江南第一都江堰”。据考证,早在隋朝,人们就曾在此垒石为坝,现在的古坝为明代重建。

六、徽州建筑

1、建筑外立面:

(1)元末明初:“人字墙”,“人”字型屋顶,寓意人丁兴旺;小口窗户,窗户上有一横眉,“合”字,寓意家和万事兴;简洁大方;

(2)清:马头墙,风火墙,挡风挡火,注重雕刻细节;

2、梁,造型很奇特,中间粗,两头细,微微向上拱起,好似一个月牙,所以得名“月梁”,在徽州,人们更乐意喊它“冬瓜梁”。冬瓜其貌不扬,可它营养价值高,一刀切下去,可以发现里面有很多种子,徽州人正是从生活中得到启发,用冬瓜比喻做人要有内涵、有文化,徒有光鲜的外表是没用的,“绣花枕头一肚草”。

3、天井,天井不仅是用来通风采光换气,同样也是徽州人重视风水的体现。“四水归明堂,纳四方之财”的意思。下面的是明堂,俗话说“有点名堂”。明堂上面铺着青石板,下面是一层细河沙,细河沙下面是一层粗沙粒,粗沙粒下面是层叠的鹅卵石,鹅卵石的下面是两只倒扣的千金缸,缸的下面铺满木炭,这就是一套水源净化设施。过滤后的水会通过明堂下面的暗道排到水圳中去。在600年前的古人就考虑到了低碳环保、循环利用,明堂里的水会流到洞里,储备起来,夏天天气炎热,打开上面的盖子,底下的地气冒上来会很凉快。且这个土空调的内四壁有排水孔,有效避免了水量超标,溢到家中的情况。

七、徽州文化个人理解

每一项目都需有一典故,通过文化引领,强化知名度及影响力,在徽州有简单四句来形容:“粉墙黛瓦马头墙,高墙深院小窗户,肥梁瘦柱内天井,小溪流水青石板”

徽州注重法度、礼仪,宗族意识极强;在他乡为官、经商,都十分讲究待人处事的原则,深谙人情世故。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说的是做人要懂得退让,一味的向前冲并不一定是件好事。墙壁是弧形的,目的是“为人圆滑”,做人要大气,给别人方便也是给自己方便,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徽州文化是我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徽州文化又以徽州建筑文明天下。

徽州人十分讲究房屋风水,水不背流是基本原则。

皖南古村落是空间形态与意识形态的完美结合,它们具有以下共同特点:

1.以风水理论指导村落选址布局,枕高山面流水,特别注重对水的活用,符合村落建设的基本条件,而更重视对村落环境的需求;

2.以家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同姓同族家庭聚居地;

3.尊儒重教,注重文化设施建设,有祠堂、书院、牌坊、水口园林等建筑,文化氛围浓郁;

4.建筑风格、型制规整统一,建筑组合丰富多变,木结构为主,以砖瓦、石、木材为主要材料;

5.建筑装饰以砖雕、木雕、石雕三雕为主,雕刻精致细腻,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厅堂内皆有反映主人情趣、志向的堂名、对联、陈设等,注重庭院园林的营造;

6.以程朱理学观念统治、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道德水准;

7.村落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徽帮在外经商、做官取得的巨大财富。

通过此次项目考察,强化对徽州建筑理解,增加对项目解读能力,需理论结合实际,做好项目,把控好细节。

西塘考察报告

篇一:关于宏村西塘古建筑及周边环境的调查报告1 风景园林与建筑 旅游与健康学院 社会调查报告 团队名称:浙江农林大学园林学院赴安徽宏村/浙江嘉善西塘暑 期社会实践团 指导单位: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旅游与健康学院指导教师:孙天罡 二零一二年七月 活动主题:关于古建筑及周边环境的调查关于宏村西塘古建筑及周边环境的调查报告调查目标:了解两地的古建筑及周边环境的特点、了解两地古建筑的背景文化、了解当地古建筑的保护情况、实地观察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在两地的体现。 调查时间:2012年7月4日至2012年7月15日。 调查对象:宏村西塘古建筑及周边环境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抽样调查、实地观察,访谈调查、文献调查。 一、前言 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促使人们对古代文明的回望与借鉴。而建筑作为一门艺术在从古到今扮演着重要角色。古建筑作为古代文明史中的完美篇章,它的保护和修缮是现代建筑工作者学习和研究的典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为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古建筑特色以及其周边环境,开阔视野,深刻感受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在古建筑中的体现。我们决定进行古建筑考察调研活动。2012年初我们先后去了安徽的西递和宏村,嘉兴的乌镇和西塘。重点考察为安徽黟县的西递和宏村。 二、正文 1、基本概况: 安徽部分: 西递、宏村古民居位于中国东部安徽省黟县境内的黄山风景区,是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它们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天下。??西递距黟县县城8公里,始建于北宋皇祏年间(公元1049-1054年)距今有近千年的历史,它四面环山,两条溪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整个村庄呈“船形”。村落以一条纵向的道路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伸的村落街巷系统,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和砖雕丰富多彩。巷道和建筑的设计布局协调,村落空间变化灵活,建筑色调朴素淡雅,保存有完整的古民居122幢,现有居民1300余户,人口1000余人,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宏村位于黟县县城东北10公里处,始建于南宋绍兴元年(公元313年),它是一座“牛形村”,整个村庄从高处看,宛如一头斜卧山前溪边的青牛,村中半月形的池塘(月沼)称为牛胃,一条400余米长的溪水盘绕在“牛腹”内,被称作“牛肠”。村西溪水土架起四座森桥,称为“牛脚”,这种别出心裁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生产、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提供了方便,而且调节了气温、改善了环境。现存明清时期建筑137幢,由于这里地势较高,因此常常被云雾笼罩,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嘉善西塘部分: . 西塘建筑极富江南旁水而居的特色,是江南地区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建筑群,已经成功申请了世界文化遗产。著名的如下:环绣桥——当地最高的一座石拱桥,但原先是木桥,站在桥上可以看到西塘整个景色 西园——为三层结构,大户人家的小姐生活在阁楼,后来举家搬迁,是西塘保存至今最完好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调研报告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调研报告 篇一: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 为了进一步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质量,推进特色名校建设,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调研思路与内容 通过走访及信访相关建筑企业、行业、同类院校,掌握及了解其现状和人才需求状况,并征求行业专家对专业人才培养及教学的意见与建议,对调查结果加以分析,最终形成专业调研报告。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人才需求状况、行业发展趋势、人才结构、素质要求、岗位技能要求、证书及其他要求等。 三、调研方式与对象 (一)行业调研的方式和对象 通过走访与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莱芜市建筑业协会、莱芜市人才市场、山东省及外省住莱芜部分知名建筑企业和建筑业管理企业进行调研。 (二)企业调研的方式和对象 通过走访、电话访问与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江苏南通四建莱芜分公司、山东泰安建筑集团.限公司、济南四建建设

集团.限公司、莱芜市建设集团、山东莱芜广厦集团、莱城建工集团、莱芜市金辉煌建设.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深度调研,了解了未来五至十年建筑人才市场人才需求状况。 (三)同类院校该专业开设情况调查的方式和对象 通过电话、络方式对以下院校进行本年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开设情况的调研:济南工程职业学院、山东城建职业学院。 四、调研数据分析 (一)行业调研分析 山东省是一个建筑业大省,到2011年,山东省建筑企业共.11933家,从业人员达到370万人,建筑业总产值完成980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列全国第三,建筑业是山东省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十二五”期间山东省要实现从建筑大省到建筑强省的战略目标,山东建筑业既面临加快发展的全新战略机遇,又面临着重大战略转型任务和各种严峻竞争考验。当前,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技术与管理人员不足,劳动者素质偏低和体制机制改革滞后,与快速发展的形势要求不适应,是制约产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的提高的重要因素。 目前,莱芜现.建筑施工企业204家,从业人员约6.5万人,现.建筑技术与管理人员不足5%,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从业时间较长的工人晋升上来的,传统施工经验丰富,但

宏村徽派建筑考察报告

宏村徽派建筑考察报告 宏村徽派建筑考察报告 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促使人们对古代文明的回望与借鉴。而建筑作为一门艺术在从古到今扮演着重要角色。古建筑作为古代文明史中的完美篇章,它的保护和修缮是现代建筑工作者学习和研究的典范,是人人都应尽的责任。为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古建筑特色以及其周边环境,开阔视野,深刻感受生态文化和文明在古建筑中的体现。5月18号下午,我们坐上了去往安徽宏村的大巴车,经过了5多小时的颠簸,终于到达宏村,这个拥有清新空气和美丽环境的仙境。一、安徽宏村古建筑资源概况宏村古建筑位于中国东部安徽省黟县境内的黄山风景区,是安徽南部建筑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古村落,它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天下。宏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元年(公元313年),现存明清时期建筑共137幢,主要是住宅和私家园林,也有书院和祠堂等公共设施,建筑组群比较完整。各类建筑都注重雕饰,木雕、砖雕和石雕等细腻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村内街巷大都傍水而建,民居也都围绕着月沼布局。住宅多为二进院落,有些人家还将圳水引入宅内,形成水院,开辟了鱼池。比较典型的建筑有南湖书院、乐叙堂、承志堂、德义堂、松鹤堂、碧园等。由于这里地势较高,因此常常被云雾笼罩,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二、安徽宏村古建筑资源存在的问题随着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知名度逐渐的提高,使宏村的旅游业发展迅速,但是这一现象导致这里的生态和人文环境遭到了一定的破坏。所以,如何减少这一现象?保护宏村古建筑群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如何在不伤害原始风貌的情况下修补古建筑群?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我们将会失去这一宝贵的遗产。当前,古建筑资源的保护工作蛀牙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古建筑的墙面剥落情况严重。(二)、旅游业过度的开发使古建筑所处环境存在问题。(三)、古建筑建成历史悠久,保护工作存在难度。(四)、预计古建筑修复的周期长。(五)、古建筑修复对原住居民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影响。(六)、古建筑修复经费来源存在一定问题。三、关于宏村古建筑资源保护和发展的建议(一)、希望尽早制订《宏村古建筑资源保护办法》,并对这一现象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由此对古建筑

徽派建筑的风水之美与徽州古村落里的风水文化

徽派建筑的风水之美与徽州古村落里的风水文化 上一篇/ 下一篇 2008-04-01 22:02:03 查看( 398 ) / 评论( 0 ) / 评分( 0 / 0 ) 徽派建筑的风水之美(一)和谐美徽州多山地,高低向背异,阴晴众壑殊,风云变纪奇。其山,或峭壁千仞,耸入云霄;或迤逦起伏,绵亘不绝;其水,或飞瀑倾注,万壑争鸣;或清泉汩汩,江水悠悠。论树,或参天蔽日,绿阴成障;或点染有致,亦疏亦密;论竹,或郁郁葱葱,一望无际;或翠筱丛丛,触目成景。至于奇花异草,则随处吐芳;珍禽异兽,经常出没。它们承天地阴阳之气,循自然五行之道,共处于徽州山水之间。它们虽各有各的种属、类别、范畴(多样,不一致,不协调),但是,却又能和睦相处(统一,一致,协调)。这叫相反相成,多样统一,不一致的一致,不协调的协调,生动地体现了徽州自然景观的和谐美。明清徽州建筑布局,从总体上看,都是处于这种具有和谐美的自然环境之中的。如此徽州风水,当然形成了特有的和谐美。而这种和谐美,也是筑基于阴阳五行运转不息的轨道之上的,因为,在古代徽州人看来,阴阳调和,五行生克,为徽州建筑风水的和谐提供了永不枯竭的动力。这就是徽州建筑风水的独特的自然秉赋。(二)形式美如果说徽州山水的形式美乃是属于自然美的话,那么,徽派建筑的形式美就属于艺术美了。自然的形式美与建筑艺术的形式美都讲究整齐一律、平衡对称、符合规律、和谐,但由于性质、范畴、形态上的不同而存在着种种区别。其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自然的形式美是无目的的,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是有目的的。换言之,自然的形态美含有规律而不含目的,建筑艺术的形式美则既含目的又含规律。黑格尔说:“建筑品的目的在于用艺术的方式去表现心灵所处的本身无机的外在环境。”又说:“整齐一律和平衡对称作为建筑外形方面的贯串一切的原则,就特别符合建筑的目的,……此外,建筑形式对于心灵性的内容还有象征的意义。”这就表明,建筑艺术形式美,不公要符合本身的需要,还要与外在自然环境保持和谐,尤其是要服从人的目的(实用的,审美的)。人是建筑的主人,同时,“人是外在自然环境中的主体。”可见,建筑艺术形式美与自然美环境形式美的协调,主要反映了人与自然环境形式美的协调。徽州建筑风水的美,也表现在徽州人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形式美的协调中。 徽州古村落里的风水文化凡到过徽州山区的人,看见那隐于黛绿青山古树之间,与小桥流水相联的古村落,无不发出由衷的赞美。山水互为映衬,白墙青瓦高低错落,古树果木点缀其间,野鸟家禽交相鸣啼。村落或枕山傍水,或夹溪而筑,村子四周青山相峙,既得山泉溪水之便利,又有青山绿树为屏障。从宅院里推窗远眺,天然图画尽收眼底。天井洒落进阳光雨露,小院植置着花木假山。在这里,人类与大自然完全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什么造就了徽州古村落与大自然的这种依存关系呢?是风水。 我们先来看看黟县宏村的形成经过,据《宏村汪氏宗谱》记载,南宋绍熙元年,宏村汪氏始祖经过此地,见这一带背有雷岗山耸峙,四周溪流环绕,形胜较佳。于是选择雷岗之阳,筑了数椽房屋住了下来。这便是宏村形成之始。当时这一带幽谷茂林,道路蔽塞,邕溪沿雷岗山脚由西至东,村西另有羊栈河从北往南。

安徽宏村活水系考察报告

安徽宏村活水系考察报告 时间:2009年9月6号——2009年9月16号 地点:安徽黟县(宏村、西递、关麓、棠樾) 内容:考察学习、实地勘测、复原建筑 班级:2006级环艺(2)班 姓名:陈小燕、杜春燕、刘巧惠、许俪嘉、张晶 看过波涛汹涌、浊流婉转的黄河,看过天连水尾水连天,波光粼粼的大海,每种广阔与气势都会给人无法割舍的情怀,但安徽宏村的活水,却一直羁绊人的念想,让人魂萦梦牵。 2009年9月6号我们在林晟、甘露老师的安排下终于走进了这个灵动的世外桃源,心情澎湃。。。。。。。。。 水是一个地方的灵魂,通过水系把整个村落连成一片,打造山水绿城,穿越家家门口的清泉,顺着这里最富有动感的景观——不枯、不竭、不溢的泉水,绕了九曲十八弯,穿梭于这个充满灵气与活力的村落。 户户门口有清泉,水圳的走向布局和结构特点的设计来看,设计者也是以方便全村的村民用水为主要目的,水圳九曲十弯,大小圳分流,动静结合,分布均衡,水圳的宽窄深浅恰到好处,水源丰富,进水量大流急,遍设石步石阶,浣洗轻松,随洗随清。 祠堂堂前有一弯活水塘,水里映着蓝天白云,古屋行人,又是那么的温柔而曼妙,人皆亲水,有水则心定,显得村庄的安稳祥和。这就是宏村的月沼,闻名遐迩,月沼落在村心,而不是在空旷的原野,人们从挤挤挨挨的屋舍巷弄之中走来,眼前豁然一亮,村中还有这么大的一片水,不是干巴巴的空场地,而是波光粼粼,不是方方正正的池塘,而是月牙儿般的一池水,柔柔的,软软的,躺在错落有致,斑驳而耸的马头墙之间,那么温顺,那么的古朴。晨曦之中,太阳是新的,房子是老的,水是静的,人是动的,一切包裹着活力和生命。 荒河滩上的鹅卵石多,石料采集要省不少工,水圳、月沼的岸边都是用鹅卵石砌成的。整个引水工程施工的饮水技术难度不高。但引入的活水,造福于人们。 月沼的风韵,南湖的妩媚,让人陶醉。站在南湖堤上往北看,鳞次栉比的马头墙,百年屋舍,尽收眼底,像一幅山水画卷。设计的巧妙绝伦,空前绝世。 然而物欲横流的今天,又有多少原创性的灵感,能流淌在阡陌田畴之间?能用怎样的建筑语言,去表达绿色家园的诉求,去维系街邻坊间的秘秘乡情呢? 在我们看来,并非所有的历史建筑工程都是优秀工程,只有经受了历史检验,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调研报告.doc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 ,以便满足今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现在建筑企业招聘人才的起点一般为大专,对中职生的需求相对下降,对大专生尤其是高职毕业生需求急剧上升。这主要是他们比本科生动手能力强,且拥有施工员等岗位证书,毕业即可上岗,缩短或省去了企业对他们进行的再培训的时间,节约了人才培养的费用;其次,此类人员通过自学或继续教育,往往能获得诸如“建造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等国家级执业资格证书,具备较大的上升空间,他们将是企业长远发展的主力军。 2.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岗位变迁分析 调查表明,就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而言,主要就业岗位有施工员、安全员、质检员、材料员、测量员、预算员、技术员等。这些岗位一般要求具有熟练地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以便满足今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一般学生毕业后经过3~5年工作经验积累,可以担任项目技术负责人或项目经理。此类人员由于受到学历、职称所限不会频繁跳槽(相对本科以上学历或高级职称的工程人员),有个别人员毕业若干年后转向房地产行业进行工作。 3.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从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分析 调查显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的职业岗位群是基层技术管理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要求如下表所示: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作任务及工作职责分析

4.企业对该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分析 通过分析建筑行业企业调研内容及结果,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应具备以下的基本素质、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 基本素质要求 ①政治思想素质: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改革开放的政策,事业心强,有奉献精神;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纪守法;为人诚实、正直、谦虚、谨慎,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公共道德。 ②文化素质:具有学习专业和从事专业工作必需的文化基础,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知识面宽,自学能力强;能用得体的语言、文字和行为表达自己的意愿,具有社交能力和礼仪知识;有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 ③身体和心理素质:拥有健康的体魄,能适应岗位对体能的要求;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奋发进取;思路开阔、敏捷,善于处理和协调突发问题。 ④业务素质:具有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具有创新精神、自觉学 篇二:公共建筑调研报告(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食堂调研) 调研对象: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食堂 调研目的:通过对建筑的实地调研,参观。对公共建筑

徽州建筑文化

1:徽州建筑外观的显性特征: 徽州建筑多朝向东南,以利于纳阳采光,但无固定模式,主要根据具体环境灵活变通,以天井、马头墙、斗拱、三雕等部件构成有机统一的外部造型。徽州马头墙高低错落,起伏跌宕,有“五岳朝天”之称,墙顶线条流畅,手法简练,形式多样,韵律感很强,与周边环境、天际线等和谐相融。粉墙黛瓦,黑白素雅,是徽州建筑的主色调,大面积的白色粉墙可以充分反射阳光,底层无窗、楼上小窗以增强安全感,宽街窄巷、明暗对比,有良好的光影效果,“遥望粉墙矗矗,鸳瓦鳞鳞,棹楔峥嵘,鸱吻耸拔,宛如城郭”(程庭《春帆记程》)。坚实而装饰华美的对外门楼,又是身分和文化的象征. 2 :徽州传统民居天井的功能:徽州建筑平面结构布局,以天井为中心巧妙经营,与厅堂、房廊结合可拓展室内实用空间,构成合院,多个天井相连则可组成多进建筑群。天井功能众多,可提供通风、采光、纳阳、室内劳作、休闲等等功用,内天井还可以创造一个室内明亮的庭院,成为家庭生活的美化中心,充分体现空间处理的智慧。这种庭院式内天井使徽州传统民居表现了更为生动的光线效果,来自天井的天然光线有利于感受外部天象变化,自然光的清晰感有助于展示室内装修的细部和家具陈设,天井中布臵盆景、片石假山、太平池(缸)则为居室增加了景致、生机与美感 3 :徽州建筑的文化蕴涵 其四,文化审美特征 徽州建筑文化内涵丰富,有儒雅风度。徽州建筑品类繁多、型态各异,如民居、宗祠、牌坊、寺塔、碑亭、园林等,尽得风流,却体现了徽人共同的人文氛围、生活理念和心理渴求,温柔敦厚、古朴雅致。徽人聚族而居,尊崇孔孟之道,笃信程朱理学,彰显儒雅伦理之风。其祠堂体现辈份长幼,牌坊旌表忠孝节义,住宅讲究四水归堂,这些建筑物造型各异,既相对独立,又彼此呼应,血脉相连,无不整合于有序的儒雅特色的系统中。其祠堂反映崇宗敬祖、和睦团结、光宗耀祖的观念,如歙县呈坎村明代万历年间所建罗东舒祠,后进宝纶阁中珍藏着历代皇帝赐予呈坎罗氏宗族的诰命、诏书,目的是使“诸宗人因谒庙而思祖功”(明罗应鹤《东舒公祠堂记》)。其住宅居室,有明堂、暗室之分,有内舍外舍之别;厅有上、中、下之分,房有正、偏、厢之别;坐席也有正(上)、旁、下之分。建筑空间依照各人的不同辈份、职位、地位,进行有序地安排,使其各得其所,蕴含着尊卑有序、长幼有差、男女有别的等级伦理观念。而建筑的装饰也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徽人共同的审美情趣、哲学思想、宗教信仰、伦理道德和教化观念。 可见,徽州建筑充分融合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气息,颇具地域色彩和文化内涵,是典型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其独特的建筑成就和丰富的实物遗存,已驰名学界,被冠以“徽派建筑”。 4:徽州祠堂的功能与空间布局: 包括各类祠堂,为某一宗族拥有的供族内成员开展祭祀、集会、议事、仪典等活动的较大型建筑,一些祠堂中还建有戏台。徽州村落面积不大,往往以牌坊或水口为开端沿一条串联严整的轴线展开,远近高低错落有致。民居以街巷、河道为骨架和依托,采取不对称布局,大小、景观要素各不相同、富于变化。徽派祠堂则多位于村落的出入要地或者中心地带,傍山或建在有坡度的地方,建筑依地形逐渐高起。在村落中,祠堂和书院作为公共场所,与普通民居有适度的距离。这种设臵,既保持了祠堂的威严,又与村民的生活空间有充分的互动。在祠堂朝向上,男祠一般座北朝南或座西朝东,女祠则往往坐南朝北或座东朝西。同

西递宏村生态旅游调查报告(推荐)

西递宏村生态旅游调查报告 学号:*** 姓名:***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方式: 三、调查目标 西递和宏村是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它们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天下。 西递村坐落于黄山南麓,距黄山风景区仅40公里,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她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朝初期,至今已近960余年历史。据史料记载,西递始祖为唐昭宗李晔(yè)之子,因遭变乱,逃匿民间,改为胡姓,繁衍生息,形成聚居村落。故自古文风昌盛,到明清年间,一部分读书人弃儒从贾,他们经商成功,大兴土木,建房、修祠、铺路、架桥,将故里建设得非常舒适、气派、堂皇。历经数百年社会的动荡,风雨的侵袭,虽半数以上的古民居、祠堂、书院、牌坊已毁,但仍保留下数百幢古民居,从整体上保留下明清村落 的基本面貌和特征。 宏村位于黟县城西北角,距屯溪65公里,距黟县县城11公里。该村始建于北宋,距今已近千年历史,原为汪姓聚居之地。古宏村人独出机抒开"仿生学"之先河,规划并建造了堪称"中华一绝"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统看全村,就象一只昂首奋蹄的大水牛,成为当今"建筑史上一大奇观"。全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余幢。民间故宫"承志堂"富丽堂皇,可谓皖南古民居之最。村内鳞次栉比的层楼叠院与旖旎的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动静相宜,空灵蕴藉,处处是景,步步入画。从村外自然环境到村内的水系、街道、建筑,甚至室内布置都完整地保存着古村落的原始状态,

没有丝毫现代文明的迹象。造型独特并拥有绝妙田园风光的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 四、调查结果 (一)自然生态环境影响 1、固体废弃物污染。 目前在宏村共有饭店、旅社22 家,西递为17家( 均不包括零散 的家庭旅社) 。随着两村旅游接待能力的增加,其生活垃圾排放量也随之增加。据统计,西递现在垃圾年排放量达515 吨,宏村达577 吨。目前,两村的垃圾处理方式仍以堆放、填埋方式为主,不利于村落环境的保护。水体污染。目前西递、宏村的污水年排放量均在30 万吨以上,而两村的污水处理仍保持历史时期的雨污 混排方式,自净后流入河道。由于两村均没有独立完善的排水系统,大量的生活污水洗涤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水体或渗入地下。随着村民生活方式的改变,特别是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游客接待量和饭店旅社数量的不断增加,污水处理这样的现代城市问题也在困扰着古村落。 据调查,由于西递景区九成以上的服务设施( 饭店、旅馆) 集中在核心景区内,生活污水严重污染了地下水,致使旅游景区内的水井( 40 余眼)已不能使用。在宏村的调查也显示,大多数游客均认为目前宏村的水污染状况严重; 有85. 1%的游客都赞同“如果宏村月沼、南湖的水质恶化严重,将会很大程度地影响他们的宏村之旅”。 此外,由于西递、宏村修学旅游已具规模,全国每年约有120 多所建筑与艺术类院校学生来此实习。学生写生时倾倒的含有大量化学物质的颜料废水也严重污染了水体,使水质有逐步恶化的趋势。有67. 1%的居民认为“学生画画,颜料污染溪水”,这是西

关于徽州古桥的调研报告

关于徽州古桥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0-12-08 浏览次数: 一. 项目背景,保护思路 在古徽州的秀美山川、锦绣田野上,古徽州先民聚族而居,精心营构了数千个如诗如画的古村落,随着这些古村落的兴盛繁荣,这些古村镇出现了一条条充满徽风徽韵、代表着这些古村落历史辉煌的徽州古桥。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古徽州地域保存的大小古石桥仍有120多座,其中有80余座被省、市、县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其数量之多、艺术之精,在全国实属少有。这些古桥随产生的年代有所不同,但其行程和主体结构大体相同,大都是历代徽商浪迹天涯、艰苦创业、挣钱回乡后所建,结构上都由桥墩、石拱、分水垛和桥栏组成,材料几乎都是清一色的耐腐茶园石,也有少数红砂岩。其中许多徽州古桥堪称徽派建筑的杰作,同时又是徽州文化的重要展示平台。这次调研项目我们就选择了这么多桥中的三座具有代表性的作了调研分析。齐云山脚下的登封桥和歙县练江上的万年桥,还有屯溪的老大桥。 由于我国古代大部分的建筑为木构形式,加上石质建筑存在年限和保护比木构建筑相对容易一些。 这些反映到徽州地区,目前大家的目光往往注重到徽州古建筑,对徽派建筑的研究`保护和利用的很多。而对同样构成徽州文化的徽州古桥,我们研究的文章则相对较少。对于宣传,保护徽州古桥的工作更是少之又少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对徽州古桥进行了调查,研究。其中对上面提到的三座进行了实地测量。希望借此总结一些徽州古桥的共同点,它们存在的意义,并宣传保护徽州古桥的重要性。 二. 项目的内容: 1. 古桥调查 (1). A.通往齐云山的横溪两岸的登封桥。是座8 孔9 墩岩脚古桥,原名

“桥东桥”,系明朝万历时徽州知府古之贤率先兴建,是古代通往齐云山的惟一通道。齐云山自明朝嘉靖皇帝敕建宫殿并赐山额以后,四面八方的朝拜者和香客,纷至沓来,络绎不绝,其中既有来自京城的朝廷命官,也有平民百姓,古人记载“冠盖相望”、“毂击肩摩”。登封桥建成后,由于来此朝拜的人太多,加之山洪的频繁暴发,不久,古桥就不堪重负,出现了损坏。于是,仅在万历年间,就曾有休宁两任知县相继修复。清朝康熙年间,在大水冲决后,又曾重建过一次。今天的登封桥,是清乾隆时期修建的。乾隆五十三年即公元1788 年,登封桥再次遭到洪水的冲击而倾圮了,黟县富绅胡学梓单独捐资重建。为了使登封桥更加坚固,避免重蹈被洪水冲垮的厄运,胡学梓延请能工巧匠,采购上等石材,父子相继,终于建成,并在桥南、桥北各建石坊一座,上书“登封桥”三字。随后,徽州知府为保护古桥免受破坏,还专门颁发了一道禁令,该禁令被勒石镌刻于石碑,至今依然耸立在登封桥的北侧。碑文全文如下:严禁推车晒打,毋许煨暴污秽;栏石不许磨刀,桥角禁止戳鱼。倘敢故违有犯,定行拿究不饶。 B. 歙县的万年桥,位于扬之、布射、富资三水汇合处,在从前的日子,它是通往太平,抵达省府安庆的交通要道,如今仍是往来于歙县北乡的必由之路。桥东端原来有一块石碑坊,上面就刻着“北钥云龙”、“道岸津梁”的题额,可惜毁于清乾隆年间。当年取名万年桥,大概就是希望这座桥万年巩固的意思。桥建成于明万历元年(1573),桥长150米,高10米,建有9孔。桥落成时,明代兵部左侍郎、歙县人汪道昆,曾赋诗一首:“使君遗泽五溪东,驱石桥成利涉功,地踞金汤三辅郡,天回砥柱万年同。参差石势疑乌鹊,缥缈江流见白虹。亭上至今留醉处,莲花面面似山公。”大桥全部采用大青石建成,石质优良,工艺考究,至今保存完好。 C.在横江和率水汇合的屯溪,古老的屯溪大桥,固若金汤,桥下河水汤汤,这也是徽州有名的一景。屯溪大桥,又叫老大桥、镇海桥,始建于明嘉靖年间,距今已有470多年的历史了。大桥为六墩七孔石拱桥,长133米,宽6米,高10米,桥孔跨度13米~15米不等,大桥旧时为进出屯溪的门户,现为通往机场、西郊和江西婺源的重要通道。屯溪大桥边有一面石壁,上面镌刻着节选的朱彝尊的《屯溪桥记》,这篇文章记述了古桥的由来。在水边的台基上,立有一块碑,上面镌刻着1934年郁达夫来屯溪时所写的一首诗:“新安江水碧悠悠,两岸人家散若舟。几夜屯溪桥下梦,断肠春色似扬州。” (2).三座桥的桥墩都为梭型,以减小桥梁对水的阻力,增强桥的稳固性。但梭型的大小也有所不同,靠近桥头的较小,中间的较大,这也与水流大小有关。三座桥上都有散水口,而且都设在栏杆下部,不似现在的桥梁设在桥面上,一般每个2~3米就设一个大的落水口。三座桥的栏杆都不高,但万年桥的最矮,只有 780 高.以现代的设计规范来说,这样是违背规定的,但在古代人的平均身高较低的情况下是可以的。 (3).摄影记录

西塘考察报告

西塘考察报告 篇一:西塘考察报告 篇一:关于宏村西塘古建筑及周边环境的调查报告1 风景园林与建筑 旅游与健康学院 社会调查报告 团队名称:浙江农林大学园林学院赴安徽宏村/浙江嘉善西塘暑 期社会实践团 指导单位: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旅游与健康学院指导教师:孙天罡二零一二年七月活动主题:关于古建筑及周边环境的调查关于宏村西塘古建筑及周边环境的调查报告调查目标:了解两地的古建筑及周边环境的特点、了解两地古建筑的背景文化、了解当地古建筑的保护情况、实地观察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在两地的体现。 调查时间:XX年7月4日至XX年7月15日。 调查对象:宏村西塘古建筑及周边环境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抽样调查、实地观察,访谈调查、文献调查。 一、前言 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促使人们对古代文明的回望与借

鉴。而建筑作为一门艺术在从古到今扮演着重要角色。古建筑作为古代文明史中的完美篇章,它的保护和修缮是现代建筑工作者学习和研究的典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为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古建筑特色以及其周边环境,开阔视野,深刻感受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在古建筑中的体现。我们决定进行古建筑考察调研活动。XX年初我们先后去了安徽的西递和宏村,嘉兴的乌镇和西塘。重点考察为安徽黟县的西递和宏村。 二、正文 1、基本概况: 安徽部分: 西递、宏村古民居位于中国东部安徽省黟县境内的黄山风景区,是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它们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天下。??西递距黟县县城8公里,始建于北宋皇祏年间(公元1049-1054年)距今有近千年的历史,它四面环山,两条溪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整个村庄呈“船形”。村落以一条纵向的道路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伸的村落街巷系统,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和砖雕丰富多彩。巷道和建筑的设计布局协调,村落空间变化灵活,建筑

安徽宏村西递调研写生日记

设计调研日记 7月5号 下午,我们整装出发,坐在去南京的车上,心中有许多说不出的激动,许多憧憬。也许是因为第一次和那么多同学一起坐车,也许是因为第一次那么多人一起到比较远的地方,也许是第一次去实习,也许....在车上我们全班一起吃东西、一起嬉笑,当到达黟县境内,已是晚上了,看到那一座座连绵的山,那绿色,那天然的景像就深深地吸引了我们。我们一路上就说说笑笑,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到达目的地已经是8点的样子,老师安排休息,好多同学已经安耐不住这里的吸引就和当地的居民、其他学校的学生交流起来了。在那里聚集了好多院校的学生:有江西的,安徽的,还有其他学院学习建筑、设计、摄影等专业的学生也是比比皆是。 7月6号 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联合国专家称赞它为“举世无双的小城镇水街景观”。因为它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有时云蒸霞蔚,如浓墨重彩,有时似泼墨写意,四周山色与粉墙青瓦倒映湖中,人、古建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好似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 印象最深的是那座周润发《卧虎藏龙》里走过的小桥,这是进入宏村里面的主要地点,每个导游都会把这里好好的介绍一番。 然后就是半月潭,里面有很多红色的大鱼,天气好的时候它们会浮上来,可以看到一片红色。 宏村,给我的最大印象就是美。 美中之极。。 当然这次来宏村,也是参杂了一些个人感情的。 以前总是听人讲它有多美。。 这次总算亲身感受了。 走在宏村里的每条路上,想着这路以前是她走过的。 看到某个景点,会想这是在她照片里出现过的。 去找她说的那家煎饼店 去找她遗憾没买的银饰 去那家大角苗买吉祥的东西,只是还是没有她的姓氏。。 一直在宏村里不停的走啊走。 希望走过每条她走过的路。。 幻想她在我身边,给我讲以前她来的时候怎样怎样。。 这次宏村写生 让我领略到了优美的古村落风光;了解的徽派建筑的特点;见识了丰富的古村落人文。 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知识。 看着一张张在宏村留下的作品,心里很满足。。 7月7号

徽派建筑调研报告

徽派建筑调研报告 一、概述 二、徽式古民居特点 (一)枕山环水 (二)讲求美学意蕴 (三)内部构造别有洞天 (四)细部构造特点 三、古祠堂特点 四、古牌坊特点 五、结束语 前言 1、报告目的 全面了解徽式建筑的风格和细部特点。 2、编制时间2014年5月23日-2014年5月26日 编制人:学号:班级: 3、资料来源 1) 特色建筑网站2) 相关建筑书籍3)实地考察 一、概述 徽式建筑是徽州的一大标志,至今还 保存着数量惊人的古建筑,蔚为壮观;民居精致,祠堂高矗,牌坊肃穆,……在经历了许多人为破坏和岁月打磨后,幸存的徽州古建筑淡定地矗立着,展现的是惊心动魄的沧桑和精神意蕴的恒久。 徽式建筑主要流布于古徽州的“一府六县”,及其周边的一些地方,如现在的黄山市黄山区、宣城市的旌德县、池州市的石台县、附近的泾县、青阳等地,另外如江苏的扬州,金陵,浙江的杭州,金华,江西的婺源、景德镇等地也受古徽州建筑之风吹拂。如今留存下来的徽式建筑,大多是明清时期的,相对而言,在装饰上,明代的古建筑崇尚简洁明快,而清代的讲究精细繁复。古老的徽州建筑,不仅具有使用功能、旅游开发价值,还具有历史、文化、科技研究价值,以及审美和收藏价值。 徽式建筑是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古代徽州建筑在成型的过程中,受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观念的影响,显示出较鲜明的区域特色,它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民居、宗祠、牌坊等建筑实物中。徽式建筑不论是在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为中外建筑界所重视和叹服。 二、徽式古民居特点

浅析徽派建筑文化与设计特点

浅析徽派建筑文化与设计特点 徽派建筑是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主要流行在古徽州地区(今安徽省黄山市、宣城市绩溪县、江西省婺源县)。它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民居、祠庙、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物中。在徽州地区现至今尚有大量徽派古建遗存,散落在徽州大大小小的村落中,吸引着海内外无数的游客纷至沓来。 它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为中外建筑界所重视和叹服。它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变幻无穷;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最有特色;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显得富丽堂皇。 明中叶以后,随着徽商的崛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徽商财力雄厚。“盛馆舍以广招宾客,扩祠宇以敬宗睦族,筑牌坊以传世显荣”。于是乎给后世留下了大量优秀作品,其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徽派三绝”——牌坊、祠宇、民居等建筑实体中。它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一大建筑流派。徽派园林和宅居建筑亦同步发展起来并跨出徽州本土,在大江南北各大城镇扎根落户。作为设计和实施者,江南民间的“徽州帮”匠师对这一流派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如今,在歙县的青山秀水间,明清民居、祠堂随处可见,牌坊存有84座。还有不少古桥、古寺、古塔。使人步入歙县仿佛走进了一座古典建筑艺术的博物馆。 徽式民居集中反映了徽州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其结构多为多进院落式(小型者多为三合院式),一般坐北朝南,倚山面水。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亦有“四水归堂”的吉祥寓意。民居外观整体性和美感很强,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色彩典雅大方。在装饰方面,大都采用砖、木、石雕工艺,如砖雕的门罩,石雕的漏窗,木雕的窗棂、楹柱等,使整个建筑精美如诗。 作为一个传统建筑流派,徽派建筑融古雅、简洁、富丽为一体,它至今仍保持着独有的艺术风采。

2012皖南(西递,宏村,南屏,屏山)写生考察报告

2012皖南写生考察报告 一、写生考察时间:2012年10月22日——2012年10月26日 二、写生考察地点:安徽黟县南屏、西递、屏山、卢村、宏村 三、写生考察人物:建筑设计学院师生 四、写生考察内容:风景写生(速写、摄影)、建筑 五、写生考察目的: 1、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2、培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3、锻炼自己的表现技法,加强对色彩风景的掌握能力 4、增加班集体的荣誉感 10月22日,早上8:00我们都怀着激动的心情坐上了开往安徽的长途汽车,当时我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兴奋,窗外一栋栋高大的房子划过视角,带着小小的疑问我们走进了徽州。与我们生活的景致完全不一样,但却在个体的差异间辉映着整体的共性,彰显的是自然的魅力,是人文的多彩,是历史的回顾!高高的房子,并不规整的水田,满山遍野的茶树,以及让人并不适应的盘山路成为了最初的南方印象。可是漫长的等待对于当时兴奋的我来说成了一种煎熬。九个小时的漫漫之旅把我的兴奋和激动一点点的消磨殆尽。我们终于在下午五点多到

达了我们第一个目的地,安徽黟县的南屏村。找到学校事先给我们预定好的饭店,疲惫的我们到宿舍便倒头大睡。 南屏 南屏村,位于安徽黟县城西南四公里处,原名叫叶村,后因村西南北倚南屏山,更名南屏村至今。 这个规模宏大的古村庄始建于元、明年间,有1100多年历史。聚居着叶、程、李诸姓家庭的上千号人口,至今仍较好地保存着8幢代表着宗族势力的古祠堂,有着族祠、家祠和支祠之分,被誉为“中国古祠堂建筑博物馆”。 特色建筑——祠堂群 南屏最具特色的建筑应属祠堂群。“邑俗旧重宗法,姓各有祠,支分派别,复为支祠。”南屏至今还保留着8座祠堂,大多坐落在村前横店街长约200米的一条中轴线上。其中有属于全族所有的“宗祠”,也有属于某一分支所有的“支祠”,还有属于一家或几家所有的“家祠”。宗祠规模宏伟,家祠小巧玲珑,形成一个风格古雅颇具神秘色彩的祠堂群。 南屏村大姓叶氏宗祠“序秩堂”就是一座占地2000平方米,歇山重檐、端庄轩敞的古祠。大门上端悬挂着“钦点翰林”、“钦赐翰林”、“钦取知县”的金字匾额,显示着先祖的勋业,也使子孙蒙受荣光。祠堂门前照壁矗立,门楼高大,一对一人多高的大石鼓,雕刻

安义古村建筑调研

安义古村调研报告 ——章麟、刘晋豪、陈东 安义古村,一个具有千年古色古香的村落。经过千年的历史洗礼,仍旧挺立着,就像一位轻轻踱步于过去与未来之间的老人,静静的守护者历史的沧桑,等待着无数的游客解读那厚厚的千年历史。走进古村,仿佛踏入了历史的走廊…… 古村简介:安义古村落群位于江西省南昌市郊西山梅岭脚下,县城距南昌市区60公里,距昌北机场30公里,距九江市120公里。安义古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江西十大最美乡村之一。安义千年古村落群始建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距今有480余年历史,主要旅游有八大景观、六大遗迹。其古建筑群主要分布于罗田、水南和京台三大自然村,其历史可追溯至唐代,融古郡风韵与田园风光于一体,是古代意向文化和意向商文化的完美结合。千年古村群位于南昌市郊,梅岭脚下,安义境内,有罗田、水南、京台三大自然村。安义千年古村来到这里就象踏入历史的门坎。一条五里多长的古石板路,越野连村,穿街串巷,曲曲弯弯地牵引你探寻着那昔日古集镇的繁华、古建民居的艺术宝库、田园古村的风韵。古街道上商铺林立、私宅犹如迷宫、墨庄书香四溢、戏台古韵犹存、古樟遮天蔽日、古井、古家俱、古农俱。 我们这次调研的方向是安义古村建筑的外部设计:屋檐、外墙、入口平台、窗户以及窗雕花等。 马头墙——特色 马头墙,又称风火墙、封火墙、放火墙等等,特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也就是山墙的墙顶部分,因形状酷似马头,故称“马头墙”。安义古村中的马头墙,赣派民居中的山墙之所以采取这种形式,这在徽派民居中比较常见,主要是因为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 民居建筑密度较大,不利于防火的矛盾比较突出,火灾 发生时,火势容易顺 房蔓延。而在居宅的 两山墙顶部砌筑有高 出屋面的马头墙,则 可以应村落房屋密集 防火、防风之需,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特殊风格了。而在古代,徽州男子十二三岁便背井离乡踏上商路,马头墙是家人们望远盼归的物化象征,现在看到这种错落有致,黑白辉映的马头墙,也会使人得到一种明朗素雅和层次分

中国徽派建筑的精髓解析

中国徽派建筑的精髓解析 徽派建筑是中国古建筑中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它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结构严谨,雕刻精湛,特别是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 方特色。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筑三绝”为中外建筑界所叹服。徽派建筑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就势、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灵活多变;在空间结构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白粉壁最有特色;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合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显得富丽堂皇。 随着现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条件得到了质的飞跃。很多人在物质上已经得到充分的满足,他们越来越看重精神上的追求。在住宅方面,他们都想达到“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精神。 古徽派建筑落座于山水间,是当之无愧的自然之宅。其显著特点是讲究自然情趣和山水灵气,房屋布局重视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发展至今,不仅保留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更为我们以后的建筑以及人居环境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徽派建筑是 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中外建筑大师所推崇。徽派建筑以黛瓦、粉壁、马头墙为表型特征,以砖雕、木雕、

石雕为装饰特色,以高宅、深井、大厅为居家特点,力求人工建筑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居家环境静谧优美,舒适雅致,如诗如画,保持人与自然的天然和谐。 徽派建筑是实用之宅,没有一种构思是为了纯粹的装饰,而是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完美统一。比如马头墙,它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筑密度较大,不利于防火的矛盾比较突出,而高高的马头墙,能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故而马头墙又称之为封火墙。 再如其代表符号之一的“天井”,其收集雨水的功能源于早期砖木建筑防火之需要,又契和了风水学上“四水归堂”的说法,让四方之财源源不断地流入家中。反映在“新中式人居”中,天井更是居者“晨沐朝霞、夜观星斗”的景观空间,是“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在建筑空间完美的体现。 徽派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独树一帜,具有深刻的文化寓意,体现了明清时期以徽商为代表的徽州人思想情感。就文化渊源而言,徽派建筑又是“伦理”之宅,强调以家族为本位的人伦思想和人伦规范,在徽派建筑中跃然眼前,长幼尊卑排列有序,忠孝节义渗透其间,成就了“新中式人居”建筑结构的精神内涵。

安徽宏村写生报告

安徽宏村写生报告 大二5月7号开始的近十天的宏村采风让我的大学四年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和难忘,我相信,等到毕业那天,蓦然回首,我会清楚地记得和同学老师们和睦相处机会难得的一次采风。 我们从学校出发,大家一路上都情绪高昂,激动不已,终于在6个多小时的车程之后到了我们要住的宾馆,时是下午,我们在导游的组织下一起去观光了宏村,南湖。 首先导游向我们介绍南湖,湖成大弓形,湖堤分上下层,上层宽4米,原来古树参天,苍翠欲滴,躯干青藤盘绕,禽鸟鸣唱,还有垂柳,枝叶婀娜,像临镜梳妆的少女,把秀发洒向湖面水中。整个湖面倒影浮光,水天一色,远峰近宅,跌落湖中,加之树荫水深和日光的相互作用,明暗协调,动静相宜,显得幽深、雅静、清新、明丽。之后我们从小桥上进入宏村,导游小姐向我们介绍说:宏村自古口碑称为“牛形村”。全村以耸峙高昂的雷岗山如“牛头”,苍郁青翠的古树如“牛角”,村里高低错落的房舍为“牛身”,碧波荡漾的塘湖为“牛胃”和“牛肚”,穿堂绕屋,九曲十弯的人工水圳为“牛肠”,当时村边有四座木桥为“牛腿”。四环青山黛峰。稻田相连,整个村落就像一头牛静卧在青山绿水之中。 来到村北头,沿着水圳往回走,只见那九曲十湾的水圳如同一条轻柔的银带在村中“缓缓飘动”。沿路处处可见一池碧水中楼台涟漪,形成了家通水渠,户有水池,巷穿水圳,村有月沼的水上村落。既有山林野趣,又有水乡风貌,村中各户皆有水道相连,汩汩清泉从各户潺潺流过,层楼叠院与湖光山色交辉相映,处处是景,步步入画。闲庭兴步其间,悠然之情浓烈得让人心醉。导游带我们穿梭于宏村狭窄的石板小道,参观月沼,承志堂等地,不得不说宏村给人一种宁静淡雅的气质,在这里能让一颗嘈杂的心变得宁静。 第二天我们早早的起床一起吃饭之后乘车去了西递,到那之后发现小巷子里面都是画画的学生,成了另一条美丽的风景线。我们在西递呆了一天,拍照,画画,22号又去了南屏。我感觉宏村和西递很像,不知以前宏村和西递谁当年更加兴旺,都有雕梁刻窗、莲门斗拱,洋溢着徽商的富贵,只是西递更加厚重,宏村更加写意,首尾衔湖,水系纵横,随时随地,都有轻盈淡然的感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