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定、校准操作规程

检定、校准操作规程
检定、校准操作规程

1.目的:规范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使计量器具满足规定要求,确保计量器具结果的有效性。

2.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和检验用衡器、量具、仪表、记录和控制设备以及仪器等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

3.职责:

使用部门:负责对计量器具日常使用、维护和检修。

工程部:负责组织或联系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

4.工作程序

4.1计量器具的分类

依据计量器具的质量、性能及本公司的实际情况,按照使用地点、使用要求和频繁程度,将计量器具分为A、B、C三类。

A类计量器具

公司最高计量标准(包括标准器及标准物质)。

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和环境监测方面,并列入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

用于工艺控制、质量检测、能源及经营管理对计量数据要求高的关键部位的计量器具。

B类计量器具

用于工艺控制、质量检测中计量数据有准确度要求的计量器具。

公司内部核算的能源、物资管理用的计量器具。

固定安装在连续运转装置或生产线上,计量数据准确度要求较高但平时不允许拆装的计量器具。

使用频次低、性能稳定的计量器具。

作专用的通用的计量器具。

C类计量器具

对计量数据无严格准确度要求的指示用计量器具。

固定安装与设备配套不可拆卸的计量器具。

国家计量行政部门明令允许一次性使用或实行有效期管理的计量器具。

对计量数据无严格准确度要求的、性能不易变化的低质易耗计量器具。

4.2分类管理方法

A类管理

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必须按规定登记造册,并向其指定的检定机构申请周期检定。

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应制订计量器具管理目录,确定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周期并在规定的周期内对计量器具进行检定(校准)。应严格执行计量检定规程,如无国家颁布的计量检定规程,公司可自行制定内控比对校准方法,经质量部负责人审批后实施。

B类管理

应在检定规程或内控校准方法规定的检定(校准)周期内对计量器具进行检定(校准)。通用计量器具作专用计量器具使用时,可按其实际使用需要适当减少检定项目,但须在检定证书上做出说明并在计量器具上标上醒目的限用标志。

无计量检定规程的计量器具,按A类计量器具相关条款管理。

C类管理

国家规定进行一次性检定的计量器具及对计量数据准确度要求不高,性能不易变化的低值易耗计量器具,可在验收后投入使用。

4.3计量检定/校准

4.3.1周期检定/校准

4.3.1.1本公司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计划包括两部分内容:

周期检定/校准计划(包括A,B类);

4.3.1.3周期检定/校准计量器具台帐(包括器具编号、精度、使用地点等)。

4.3.1.4计量管理员负责编制计量器具校验计划并于每阶段提前分发至各相关使用部门,以提醒使用部门作好准备。

4.3.1.5使用部门按校准周期把待校准的计量器具送交计量管理员,由计量管理员请计量检定人员到使用点进行周期校准。

4.3.1.6经校准合格的计量器具必须换贴上新的校准标签。

4.3.1.7所有在用计量器具必须严格按周期检定/ /校准,以确保计量器具的工作准确、稳定。4.3.2临时检定/校准

4.3.2.1计量器具因特殊情况要求进行临时校准时,应及时进行校准工作。

4.3.2.2使用人员对所用计量器具发生怀疑时,可要求计量人员作临时性复检。

4.4计量器具的修理

4.4.1计量器具发生故障,应及时与计量人员联系,使用者不得擅自调修。

4.4.2经校准不合格的计量器具需由专业人员修理或者联系外单位修理,修理后的计量器具必须重新检定/校准。

4.5计量器具管理

4.5.1计量管理人员应编制《计量器具检定/校准台账》。

4.5.2按《厂房、设备、计量器具编码》进行编号,并将计量器具分类登记。

4.5.3公司计量器具均须按A、B、C三类管理办法进行分类管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