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浦二桥总体计算书(232m独塔钢桁梁斜拉桥)

闵浦二桥总体计算书(232m独塔钢桁梁斜拉桥)
闵浦二桥总体计算书(232m独塔钢桁梁斜拉桥)

闵浦二桥新建工程

施工图设计计算报告主桥平面总体静力计算篇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

2007年06月

目录

1 设计技术标准 (2)

2 设计规范 (3)

3 设计参数 (4)

4 计算数据 (11)

5 计算结果 (17)

1、设计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

越江通道为二级公路;

地面道路为城市次干路。

(2)设计行车速度:

越江通道为60km/h;

地面道路为40km/h。

(3)设计荷载标准:

桥梁公路-I级;轨道荷载标准另见轨道交通技术标准;

道路 BZZ-100型标准车。

(4)主线道路横断面布置:

图1.1 主线道路横断面布置

(5)道路通行净高:

越江通道及连接线5m;

相交道路4.5m。

(6)抗震设防标准: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g(基本烈度7度)。

采用二水准设防、二阶段设计的抗震方法

桥梁结构抗震设防水准

设防水平主桥引桥

水准I:P1

100年超越概率10%

(相当于重现期950年)

50年超越概率10%

(相当于重现期475年)

水准II :P2

100年超越概率3% (相当于重现期3283年)

50年超越概率3% (相当于重现期1642年)

(7) 通航标准:

主通航孔:3000吨散货轮单向或1000吨散货轮双向和500吨散货轮单向通行(混行),通航净空尺度为169m (最小通航有效宽度)x28m (通航净高)+33m (靠驳宽度);

辅通航孔:500吨散货轮单向通行,通航净空尺度为49m (最小通航有效宽度)x18m (通航净高)+22m (靠驳宽度);

主、辅通航孔之间的间距为19m 。

(8) 设计最高通航水位:4.41m (吴凇零点高程);

最高设计水位取300年一遇高潮位:4.59m (吴凇零点高程); 最低设计水位取300年一遇低潮位:0.43m (吴凇零点高程)。 (9) 设计风速:

桥址处的设计风速s m V s /5.2610=;

当风荷载参与汽车荷载组合时,桥面高度处的设计基准风速s m V Z /25=; 施工状态取10年一遇10m 高度处设计风速s m V /9.2310=。 (10) 船舶撞击力:顺桥向9800kN ,横桥向19600kN 。 (11) 护栏防撞等级:SB 级。 (12) 桥梁结构设计基准期100年。

2、设计规范

(1)《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T 50283-1999) (2)《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

(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04)

(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4) (5)《公路斜拉桥设计规范(试行)》 (JTJ027-96) (6)《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JTJ004-89) (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8)《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 (9)《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D60-01-2004) (1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11)《铁路桥梁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

(12)《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 (13)《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2-2005)

(14)《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

(15)《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TBJ24-89)

(16)《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规范》上海市地方标准DGJ08-109-2004

3、设计参数

3.1、作用分类

主桥公轨两用一体化桥梁设计所采用的作用分为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和偶然作用三类,规定于下表:

作用分类表

序号作用分类作用名称

1

永久作用G 结构自重(包括公路桥面系附属结构自重、下层轨道附

属设施自重)

2 混凝土收缩及徐变作用

3 预应力作用

4 基础变位作用

5 浮力

6 焊接变形影响

7 结构安装方式引起最终变形的间接作用

8

用基

汽车静荷载

9 汽车动荷载

10 汽车离心力

11 轨道交通列车静荷载

12 轨道交通列车竖向动荷载

13 轨道交通列车离心力

14 Q1 轨道交通列车横向摇摆力

15 轨道交通无缝线路纵向伸缩力

16 轨道交通无缝线路纵向挠曲力

17 人群荷载

18 接触网活荷载

19

附加

可变

作用

Q2 汽车制动力

20 轨道交通列车制动力或牵引力

21 温度作用

22 公路桥面结构支座摩阻力

23 风荷载

24

偶然作用E 地震作用(罕遇地震)

25 船舶撞击力

27 无缝线路断轨力

28 轨道交通列车脱轨作用

3.2、作用说明

3.2.1 永久作用

(1)结构自重

一期恒载:

混凝土按构件实际截面计入,钢结构按构件实际截面面积计入,钢结构焊缝按主体钢结构重量的1.5%计;

预应力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容重γ=26kN/m3;

钢材、钢绞线、钢筋和钢丝容重γ=78.5kN/m3;

斜拉索按所需钢丝容重为G×(1+10%)(其中10%为防腐材料重量)。

二期恒载:

上层公路桥面桥面系:

沥青混凝土铺装厚度7.5cm,容重γ=23kN/m3;

钢防撞护栏:单侧每延米2.5kN/m ; 钢中央分隔带:每延米2kN/m ; 检修道栏杆:单侧每延米1kN/m ; 则主桥每延米二期恒载=37.5kN/m 。 下层轨道桥面系:

线路设备重(含承轨台、钢轨、扣件等,单线)14kN/m ; 桥面铺装荷重(单线4.3m 宽度桥面)3.2kN/m ;

附属设施(防噪板、电缆及支架、护栏板、通信、电缆沟槽) 单侧荷重21.5kN/m ;

检修道栏杆:单侧每延米1kN/m 。 则主桥每延米二期恒载=79.4kN/m 。

压重荷载:根据负反力大小,在锚跨尾段局部压重。 (2)混凝土收缩及徐变作用

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的规定计算。计算基本条件:平均湿度70%;加载龄期,预制梁为28天,现浇构件为3天。 (3)预应力作用

钢绞线: MPa f pk con 139575.0==σ,管道摩阻系数()001

.0,15.0==k μ; 拉索力根据计算确定。 (4)基础变位作用

主墩不均匀沉降按50mm 计,过渡墩、辅助墩按20mm 计。 (5)浮力

● 施工阶段:主桥主墩承台浮力按年平均低潮位计算; ● 运营阶段:主桥主墩承台按300年一遇最低水位计算。

3.2.2 可变作用 (1)汽车静荷载

设计荷载:公路-I 级(双向4车道)

横向折减系数

车道数 1 2 3 4 5 6 7 8 横向折减系数 1.00 1.00 0.78 0.67 0.60 0.55 0.52 0.50

纵向折减系数

计算跨径L0(m)纵向折减系数计算跨径L0(m)纵向折减系数

150<L0<400 0.97 800≤L0<1000 0.94

400≤L0<600 0.96 L0≥1000 0.93

600≤L0<800 0.95

注:①主桥取主跨跨径。

(2)汽车动荷载

汽车动荷载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的规定根据结构基频计算。(3)汽车离心力

汽车离心力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的规定计算。

(4)轨道交通列车静荷载

图3.1 列车活载图式

注:①列车轻载轴重按70kN计,4节编组;

②列车荷载按列车编组数连续加载,在正符号影响线区段内加载时取满载重,

负符号影响线区段加载时取轻载轴重。

④双线加载为单列车加载的2倍。

(5)轨道交通动荷载

列车动力系数:主桥根据车桥动力分析确定,并适当留安全系数。

(6)轨道交通离心力

轨道交通离心力按《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的规定计算,V=80km/h。

(7)轨道交通无缝线路纵向力

无缝线路的纵向力(伸缩力、挠曲力)根据梁轨共同的原理计算。钢轨温度取值:最高轨温为60℃,最低轨温为-12℃。设计锁定轨温待定。

(8)人群荷载

人群荷载标准值 2.875kN/m2,人行道宽度8m;局部构件验算人群荷载标准值4.0kN/m2。

(9)接触网活荷载

额定张力14kN。

(10)汽车制动力

汽车荷载制动力按同向行使的汽车静荷载计算,并按表4-3的规定,以使桥梁墩台产生最不利纵向水平力的加载长度进行纵向折减。

一个设计车道上由汽车静荷载产生的制动力标准值按车道荷载在加载长度上计算的总荷载的10%计算,其值不得小于165kN,同向行使双车道的汽车静荷载制动力标准值为一个车道制动力标准的2倍,3车道为2.34倍。

计算塔、梁、索时,制动力的着力点在桥面以上1.2m处;计算墩、台时,制动力的着力点在支座底面处。

(11)轨道交通列车制动力或牵引力

单线轨道上的列车制动力或牵引力标准值按列车静荷载在加载长度上计算的总荷载的15%计算。

双线轨道采用一线轨道上的列车制动力或牵引力。

计算塔、梁、索时,制动力的着力点在轨顶2m处;计算墩、台时,制动力的着力点在支座底面处。

(12)轨道交通列车横向摇摆力

图3.2 列车横向摇摆力式

列车横向摇摆力着力点在轨顶面。

(13)温度作用

1)体系温差

钢结构最高有效温度标准值48.1℃,最低有效温度标准值-14.7℃,计算合龙温度10℃~20℃,则主桁及斜拉索体系升温标准值为+38.1℃,体系降温标准值为-34.7℃。

混凝土结构最高有效温度标准值38.56℃,最低有效温度标准值-6.42℃,计算合龙温度10℃~20℃,则塔结构体系升温标准值为+28.56℃,体系降温标准值为-26.42℃。 2)构件温差

索与主桁温差±10℃;

索与塔温差±15℃; 3)温度梯度

温度梯度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的温度梯度曲线确定,T 1=16℃,T 2=5.7℃(90mm 沥青混凝土铺装)。 4) 塔柱截面温度梯度

◆ 塔柱构件温差梯度(在总体计算中计入)

x C x x e T x T -=0)(

y

C y y e

T y T -=0)(

10==y x C C 1500==y x T T ℃

◆ 塔柱截面壁厚温差(局部计算) -

-=Cs

e

T s T _

0_)(

12=-

C ,100_

-=T ℃

(15)风荷载

桥址处的设计风速s m V s /5.2610=;

当风荷载参与汽车荷载组合时,桥面高度处的风速s m V Z /25=; 施工阶段取10年重现期下的设计风速。

3.2.3 偶然作用 (1)地震作用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g (基本烈度7度)。采用二水准设防、二阶段设计的抗震方法。 地震设计反应谱:

P2: 100年3%

0.00

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

1

2

3

45

6

7

8

9

周期(T)

加速度(*g )

P1:100年10%

0.00

0.050.100.150.200.25

0.300.350

1

2

3

456789

周期(T)

加速度(*g )

(2)船舶撞击力

船舶撞击力:顺桥向9800kN ,横桥向19600kN 。 (3)无缝线路断轨力

由专题研究确定。 (4)列车脱轨荷载

1) 车辆集中力直接作用于离线路中心两侧2.1m 氛围的桥面板最不利位置,集中力为68.25kN 。

2)列车位于轨道外侧但未坠落桥下时,检算结构的横向稳定性。检算时, 荷载(单线)取值27.3kN/m ,均匀分布在纵桥向20m 范围内。

4、总体平面计算数据

(1)构件截面几何特性

1)主桁

上层桥面构件截面:面积A=0.742m2。

下层桥面构件截面:截面面积A=0.614m2。

单根腹杆截面面积A=0.0535m2

2)塔(单根塔柱,单位:m)

截面截面高 A Iy Ix 上塔柱标准截面6500 14.411 68.652 24.512 上塔柱与上横梁交接面6500 17.534 75.400 27.491 中塔柱截面6500 12.588 59.708 23.710 中塔柱与下横梁交接面6500 17.567 75.612 27.709 下塔柱截面7700 23.119 148.502 82.817

下塔柱塔底截面8500 35.878 265.779 162.501

(2)结构自重荷载数据

1)上层桥面、下层桥面及腹杆杆件按上述截面根据面积自动计入其自重,自重提高系数1.05。

弦杆内一道横隔板重量:kN

?

0.1=

G51

?

=,一根弦杆内共有4

2.1

?

50

.1

.

78

016

.0

道横隔板,则总重量6.04kN。

腹杆内一道横隔板重量:kN

0.1=

.0

75

?

=,一根腹杆内共有2

?

?

.0

G82

5.

.0

014

78

道横隔板,则总重量1.65kN。

2)上、下层桥面的小纵梁、主横梁、副横梁及下层桥面的纵向加劲肋如下计算,并作为节点荷载加在桁架节点上,重量提高系数取1.1。

上层桥面一道主横梁重量:

()kN

28=

?

?

?

8.

18

016

.0

?

+

?

=。

.

?

?

?

+

?

.0

5.

78

5

.1

05

G32

.

54

42

2

.0

45

.0

8.1

02

012

.0

15

上层桥面一道副横梁重量:

()kN G 81.1805.15.78016.025.04.18012.07.04.18=????+??=, 每两道主横梁之间(14.7m )共有4道副横梁。 下层桥面一道主横梁重量:

()kN G 27.7205.15.78427.1012.015.003.05.042.1802.08.28=??????+??+?=, 上层桥面一道副横梁重量:

()kN G 81.1805.15.78016.025.04.18012.07.04.18=????+??=, 每两道主横梁之间(14.7m )共有4道副横梁。 一个上弦杆节点及锚箱重量(全桥宽):70kN , 一个下弦杆节点重量(全桥宽):22kN ,

把一个节段的所有副横梁、主横梁、杆件内横隔板和节点构造作为集中力作用主横梁位置,

上层桥面集中力为:kN P 29.2137065.1204.6481.1832.54=++?+?+=, 下层桥面集中力为:kN P 251.1832265.1204.6481.1827.72=++?+?+=, 一个主桁标准节段(14.7m )的重量:

()25.18329.21305.15.781220535.005.15.787.14614.0761.0++????+???+=G kN 2168=。

3)塔的混凝土超方系数为1.05。

(3)风荷载计算

纵桥向风荷载 横桥向风荷载 设计基本风速V 10 26.5 m/s 设计基本风速V 10 26.5 m/s 桥址处地表类别 C 桥址处地表类别 C 设计水位

3.6 m 设计水位

3.6 m 塔的实际高度H 143 m 塔的实际高度H 143 m 塔的基准高度Z

92.95 m 塔的基准高度Z

92.95 m 塔的设计基准风速V d 43.28 m/s 塔的设计基准风速V d 43.28 m/s 塔的静阵风系数G V 1.37 塔的静阵风系数G V 1.37 塔的静阵风风速V g 59.29 m/s 塔的静阵风风速V g 59.29 m/s 单肢塔柱横桥向宽度B 4.2 m 单肢塔柱横桥向宽度t 4.2 m 单肢塔柱纵桥向宽度t 6.5 m 单肢塔柱纵桥向宽度B 6.5 m 桥塔高宽比

34.0 桥塔高宽比

22.0 塔柱截面厚宽比t/B 1.55 塔柱截面厚宽比t/B 0.65 桥塔的阻力系数C H

1.60 桥塔的阻力系数C H

2.00 沿塔高每延米静风荷载F H 29.53 kN/m 沿塔高每延米静风荷载F H 28.56 kN/m 桥面标高

45.495 m

桥面标高

45.495 m

主梁的基准高度Z 41.895 m 主梁的基准高度Z 41.895 m 主梁的设计基准风速V d36.32 m/s 主梁的设计基准风速V d36.32 m/s 梁的静阵风系数C V 1.37 梁的静阵风系数C V 1.37

主梁静阵风风速V g49.76 m/s 主梁静阵风风速V g49.76 m/s 桁架轮廓面积4672.2 m2桁架轮廓面积4672.2 m2桁架净面积1542.9 m2桁架净面积1542.9 m2桁架实面积比0.33 桁架实面积比0.33

桁架实际高度H 10.7 m 桁架实际高度H 10.7 m 主桁间距19.4 m 主桁间距19.4 m 主桁间距比 1.81 主桁间距比 1.81

桁架的风载阻力系数 1.7 桁架的风载阻力系数 1.7

遮挡系数0.8 遮挡系数0.8

桁架上弦横向静阵风荷载F H 5.47 kN/m 桁架上弦横向静阵风荷载F H 5.47 kN/m 桁架下弦横向静阵风荷载F H 5.47 kN/m 桁架下弦横向静阵风荷载F H 5.47 kN/m 桁架顺向静阵风荷载F H 5.47 kN/m

斜拉索的基准高度Z 92.3 m

斜拉索的设计基准风速V d43.21 m/s

斜拉索的静阵风速V g59.20 m/s

斜拉索直径D 0.15 m

斜拉索的阻力系数C H0.80

单根拉索长度拉索风荷载

M1 70.215 37 kN

M2 79.278 42 kN

M3 89.371 47 kN

M4 100.000 53 kN

M5 111.456 59 kN

M6 123.558 65 kN

M7 136.156 72 kN

M8 149.134 78 kN

M9 162.412 85 kN

M10 175.922 92 kN

M11 189.620 100 kN

M12 203.469 107 kN

M13 217.442 114 kN

M14 231.519 122 kN

F1 70.284 37 kN

F2 79.388 42 kN

F3 89.515 47 kN

F4 100.174 53 kN

F5 111.654 59 kN

F6 123.775 65 kN

F7 136.388 72 kN

F8 149.378 79 kN

F9 162.659 86 kN

F10 169.928 89 kN

F11 177.226 93 kN

F12 184.548 97 kN

F13 191.892 101 kN

F14 199.256 105 kN

5 总体平面计算原则

(1)主桥总体计算采用平面杆系单元模型,上下层桥面杆件截面计入小纵梁、桥面板和U型加劲肋。桁梁、塔和墩采用梁单元,全桥共231个梁单元,桁梁结构全部梁单元均采用刚接形式;索采用二力杆单元,计入垂度非线形影响,全桥共28个二力杆单元;墩底采用完全刚性约束,桁梁与墩、塔之间采用主从约束;桁梁结构单元按桥梁竖曲线布置;塔梁之间竖向和水平为主从刚性约束。

(2)计算程序:《桥梁博士V3.1.0》。

(3)恒载优化索力按弯取能量最小原理计算,并人工微调。优化原则: 塔的弯矩较小,绝对值控制在20000kN-m以内;

索力较均匀,分布规律为短索索力较小,长索索力较大;

锚墩、辅助墩负反力较小。

(4)施工初张力:根据每个标准节段 1.1倍自重作为索力的竖向分力,以此计算施工初张拉。

(5)二次调索力:根据优化目标索力倒装-正装计算。

(6)汽车和轨道冲击系数取0.05。

(7)桥面吊机重量取1500kN,作为集中荷载作用在梁端。

(8)施工阶段划分

第一阶段:下塔柱施工(施工天数60天);

第二阶段:中塔柱施工(施工天数80天);

第三阶段:上塔柱施工(施工天数60天);

第四阶段:主桁0号节段安装(施工天数15天),塔梁临时固接;

第五阶段:安装1号索(施工天数1天);

第六阶段:桥面吊机安装(施工天数2天);

第七阶段:主桁1号节段安装(施工天数5天);

第八阶段:安装2号索(施工天数1天);

第九阶段:吊机移位(施工天数1天);

第十阶段:主桁2号节段安装(施工天数5天);

第十一阶段:安装3号索(施工天数1天);

第十二阶段:吊机移位(施工天数1天);

第十三阶段:主桁3号节段安装(施工天数5天);

第十四阶段:安装4号索(施工天数1天);

第十五阶段:吊机移位(施工天数1天);

第十六阶段:主桁4号节段安装(施工天数5天);

第十七阶段:安装5号索(施工天数1天);

第十八阶段:吊机移位(施工天数1天);

第十九阶段:主桁5号节段安装(施工天数5天);

第二十阶段:安装6号索(施工天数1天);

第二十一阶段:吊机移位(施工天数1天);

第二十二阶段:主跨主桁6号节段安装(施工天数5天); 第二十三阶段:安装7号索(施工天数1天);

第二十四阶段:吊机移位(施工天数1天);

第二十五阶段:锚跨主桁支架节段安装(施工天数20天); 第二十六阶段:锚跨合龙(施工天数2天);

第二十七阶段:塔梁转动约束释放(施工天数1天);

第二十八阶段:主跨主桁7号节段安装(施工天数5天); 第二十九阶段:安装8号索(施工天数1天);

第三十阶段:吊机移位(施工天数1天);

第三十一阶段:主跨主桁8号节段安装(施工天数5天); 第三十二阶段:安装9号索(施工天数1天);

第三十三阶段:浇筑锚跨压重(施工天数5天);

第三十四阶段:吊机移位(施工天数1天);

第三十五阶段:主跨主桁9号节段安装(施工天数5天); 第三十六阶段:安装10号索(施工天数1天);

第三十七阶段:吊机移位(施工天数1天);

第三十八阶段:主跨主桁10号节段安装(施工天数5天); 第三十九阶段:安装11号索(施工天数1天);

第四十阶段:吊机移位(施工天数1天);

第四十一阶段:主跨主桁11号节段安装(施工天数5天);

第四十二阶段:安装12号索(施工天数1天);

第四十三阶段:吊机移位(施工天数1天);

第四十四阶段:主跨主桁12号节段安装(施工天数5天);

第四十五阶段:安装13号索(施工天数1天);

第四十六阶段:吊机移位(施工天数1天);

第四十七阶段:主跨主桁13号节段安装(施工天数5天);

第四十八阶段:安装14号索(施工天数1天);

第四十九阶段:主跨主桁支架段节段安装(施工天数5天);

第五十阶段:主跨合龙(施工天数2天)。

第五十一阶段:上层桥面二期恒载(不含沥青)g=9.0kN/m、下层桥面混凝土板和承轨台(g=14.8kN/m)施工(施工天数30天);

第五十二阶段:调索(施工天数15天);

第五十三阶段:上层桥面铺沥青g=28.5kN/m(施工天数15天);

第五十四阶段:下层桥面轨道铺钢轨极其附属设施(1年后)。

(9)公路-I级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单面索的横向分布系数(杠杆法):

()679

?

+

+

912

.0

+

.0=

82

=

m

+

+

+

+

34

.0

433

2/

.0

.1

67

.0

.0

.0

755

5.0

66

.0

593

c

(10)主墩桩基础等代刚度计算

主墩群桩柔度系数:

kN m HH /10217.16-?=δ;

kN rad HM /10323.18-?=δ;

m kN rad MM -?=-/109.610δ;

kN m NN /1037.18-?=δ。

则:等代桩基单元参数:

m C m A m I m h 51.8,79.6,843.11,35.3824====。

6 总体平面计算结果

(1)支反力(kN、m)

项目闵行侧过渡墩辅助墩主墩奉贤侧过渡墩塔梁支座P H P H P H M P H P H

结构恒载(铺轨前) 4260 0 1810 0 274000 0 -42500 4590 0 1000 -552 结构恒载(铺轨后) 4010 0 4310 0 295000 0 1320 9430 0 9000 157 支座摩阻力0 239 0 263 0 0 0 0 565 0 0

基础不均匀沉降MAX 1420 0 3390 0 -2036 0 19164 676 0 258 309

基础不均匀沉降MIN -1760 0 -2199 0 787 0 -8850 -270 0 -183 -158 混凝土收缩68 0 -48 0 -42 0 121 21 0 218 0 混凝土徐变0 0 100 0 -151 0 1030 53 0 310 15 公路-I级MAX 2180 0 5040 0 46100 0 13200 4170 0 4190 874 公路-I级MIN -1030 0 -2960 0 -16700 0 3670 -184 0 0 -401 轻轨MAX 1650 0 4060 0 29100 0 5640 3300 0 670 547 轻轨MIN -759 0 -1810 0 -14800 0 2690 -160 0 0 -344 人群荷载MAX 456 0 2310 0 24800 0 7600 1770 0 2630 450 人群荷载MIN -499 0 -1540 0 -8000 0 1900 -83 0 0 -182 体系升温157 0 -571 0 614 0 -5230 -200 0 -382 -76 体系降温-140 0 510 0 -549 0 4680 179 0 342 68 构件正温差221 0 846 0 -1690 0 9230 625 0 -1470 144 构件负温差-221 0 -846 0 1690 0 -9230 -625 0 -1470 -144 塔温度梯度MAX 26 0 20 0 -19 0 14900 -27 0 0 134 塔温度梯度MIN -23 0 -51 0 62 0 -15300 12 0 0 -139 汽车和轨道制动力1 6 0 -91 0 71 1310 27100 14 0 0 1310 汽车和轨道制动力2 -6 0 91 0 -71 -1310 -27100 -14 0 0 -1310 纵桥向风荷载MAX -147 0 -1550 0 1320 8870 217000 379 0 60 9770 纵桥向风荷载MIN 147 0 1550 0 -1320 -8870 -217000 -379 0 -60 -9770 最大支反力9855 239 19939 263 365627 -7560 -122725 18849 565 14204 -6356 最小支反力-38 0 -5646 0 263906 -10180 -256169 7635 0 7433 -12026

(2)索力(kN)

1

索号优化

目标

成桥成桥初张

拉力

收缩徐变

远期公路-I级轻轨荷载人群荷载

索力索力索力索力Nmax Nmin Nmax Nmin Nmax Nmin kN kN kN kN kN kN kN kN kN kN kN kN kN

M1 6990 6501 6990 2527 -49.7 -71.3 6869 635.6 -93.1 500.0 -67.6 287.0 -42.5 M2 5430 4745 5430 2686 -24.2 -34.2 5372 651.8 -71.4 497.6 -52.5 306.9 -32.9 M3 5510 4631 5510 2890 -15.4 -21.4 5473 741.8 -62.0 544.6 -45.8 358.0 -28.6 M4 6060 4768 6060 3127 -12.9 -18.0 6029 1029.0 -65.6 737.5 -47.7 503.5 -30.1 M5 6530 5211 6530 3381 -8.3 -12.1 6510 1010.0 -47.4 719.1 -33.6 499.0 -21.3 M6 7350 6073 7350 3644 -5.7 -9.4 7335 955.0 -30.1 683.8 -20.1 473.1 -12.8 M7 7550 6373 7551 3910 -4.5 -8.6 7538 872.2 -14.3 631.4 -7.3 429.1 -4.8 M8 8280 7116 8281 4174 -4.7 -10.2 8266 860.0 -5.6 633.8 -0.2 421.3 -1.0 M9 8570 7596 8572 4434 -4.9 -11.8 8555 729.2 -2.8 543.4 -0.3 353.1 0.0 M10 8740 7983 8742 4689 -5.6 -13.9 8723 579.6 -3.0 445.3 -1.9 277.8 0.0 M11 8982 8431 8985 4938 -6.8 -17.3 8961 453.9 -12.8 357.3 -18.2 212.3 -4.4 M12 9180 8886 9183 5179 -7.9 -20.2 9155 305.2 -46.1 241.5 -51.6 138.3 -19.9 M13 9730 9695 9734 5413 -10.1 -25.9 9698 214.5 -127.6 147.1 -116.7 93.3 -61.4 M14 10120 10377 10125 5640 -11.4 -29.2 10084 120.5 -261.0 93.8 -195.6 60.5 -134.4 F1 7080 6728 6998 2529 -49.4 -75.9 6873 528.0 -103.9 483.6 -62.2 219.5 -50.4 F2 5440 4932 5375 2689 -23.8 -39.4 5312 491.5 -48.6 456.1 -31.8 209.4 -20.1 F3 5550 4898 5481 2894 -14.9 -27.9 5438 529.2 -24.2 453.3 -11.1 234.0 -7.7 F4 6030 5317 5958 3132 -9.1 -20.7 5928 518.9 -9.5 404.5 -0.8 240.2 -1.9 F5 6530 5577 6430 3387 -7.4 -21.8 6401 637.7 0.0 436.2 -1.9 311.3 0.0 F6 7030 6119 6926 3650 -4.9 -18.5 6903 567.6 -1.7 316.9 -2.9 291.5 0.0 F7 7540 6698 7433 3916 -3.8 -16.8 7412 467.0 -4.8 257.8 -3.2 258.1 -1.5 F8 8390 7536 8265 4180 -4.1 -17.7 8243 541.3 -47.6 330.5 -49.2 293.5 -20.2 F9 8530 7773 8402 4441 -4.5 -17.1 8380 558.3 -140.6 364.0 -129.6 298.5 -67.0 F10 8610 7872 8479 4759 -5.8 -16.2 8457 556.0 -151.7 362.6 -139.6 297.2 -72.3 F11 10000 9126 9840 5061 -8.7 -18.0 9813 655.4 -179.8 424.8 -165.7 350.9 -85.7 F12 10110 9244 9946 5348 -10.3 -16.7 9919 642.8 -173.7 415.8 -159.8 344.3 -82.8 F13 10420 9562 10253 5621 -11.9 -15.7 10225 633.2 -169.9 411.1 -156.0 338.9 -81.1 F14 10696 9847 10525 5880 -13.4 -14.8 10497 625.0 -167.8 408.8 -152.5 333.9 -80.4

2

20m箱梁模板计算书

20米箱梁模计算书1.砼侧压力计算 最大侧压力可按下列二式计算,并取其最小值: F=0.22γ c t β 1 β 2 V1/2 F=γ c H 式中 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 γ c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3)取26 kN/m3 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h=3.5小时。 V------混凝土的浇灌速度(m/h);取27方/h,即27/25/1=1.08 m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取1.4m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 β2------混凝土塌落度影响系数,当塌落度小于30mm时,取0.85;50—90mm时,取1;110—150mm时,取1.15。此处取1.15, F=0.22γ c t β 1 β 2 V1/2 =0.22x26x3.5x1x1.15x1.081/2 =24kN/m2 F=γ c H =26x1.4=36.4kN/ m2 取二者中的较小值,F=24kN/ m2作为模板侧压力的标准值,并考虑倾倒混凝土产生的水平载荷标准值4 kN/ m2,分别取荷载分项系数1.2和1.4,则作用于模板的总荷载设计值为:F=24x1.2+4x1.4=34.4 kN/ m2,取为35 kN/ m2 有效压头高度:H0=35/26=1.35m 2.面板验算(6mm钢板) 最大跨距: l=300mm, 每米长度上的荷载:q=FD=35x0.9=31.5KN/m。D为背杠的间距 弯矩:Mmax=0.1ql2=0.1x31.5x0.32=0.2835KN.m

30+45+30m预应力连续梁计算书

30+45+30米连续梁计算书 一、预应力钢筋砼上部结构纵向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 本计算书是针对标段中的30+45+30米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进行。桥宽为9.5m,采用单箱单室,单侧翼板长2.5米;梁高为1.6~2.3米,梁底按二次抛物线型变化。 箱梁腹板采用斜腹板,腹板的厚度随着剪力的增大而从跨中向支点逐渐加大,箱梁边腹板厚度为50~70cm。箱梁顶板厚22cm。为了满足支座布置及承受支点反力的需要,底板的厚度随着负弯矩的增大而逐渐从跨中向支点逐渐加大,厚度为22~35cm。其中跨跨中断面形式见图1.1,支承横梁边的截面形式见图1.2。结构支承形式见图1.3。主梁设纵向预应力。钢束采用?j15.24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标准强度为1860MPa,弹性模量为1.9X105 MPa,公称面积为140mm2。预应力钢束采用真空吸浆工艺,管道采用与其配套的镀锌金属波纹管。纵向钢束采用大吨位锚。钢束为19?s15.24的钢绞线,均为两端张拉,张拉控制应力为1339MPa。 图1.1 中跨跨中截面形式

图1.2 横梁边截面形式 图1.3 结构支承示意图 (二)设计荷载 结构重要性系数:1.0 设计荷载:桥宽9.5米,车道数为2,城-A汽车荷载。 人群荷载:没有人行道,所以未考虑人群荷载。 设计风载:按平均风压1000pa计, 地震荷载:按基本地震烈度7度设防, 温度变化:结构按整体温升200C,整体温降200C计,桥面板升温140C,降温70C。基础沉降:桩基础按下沉5mm计算组合。 其他荷载: (三)主要计算参数 材料:C50砼; 预应力钢束: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抗拉标准强度fpk=1860MPa,抗拉设计强度fpd=1260MPa,抗压设计强度fpd=390Mpa。

钢桁梁悬臂拼装施工.doc

钢桁梁悬臂拼装施工 7.2.1 工艺概述 本工艺适用于高桥、大跨和通航、水深流急桥位上钢桁梁桥施工。桥跨较小时可采用 由一端向另一端进行的悬臂拼装;当桥跨较大时,可辅以中间支墩、墩旁托架、吊索塔架 等方式进行悬臂拼装;当跨度特大时,可采用跨中合龙的方式进行两端悬臂拼装。 7.2.2 作业内容 钢梁架设前的准备工作;中间支墩施工,钢梁杆件预拼;钢梁拼装及调整;钢梁合龙。 7.2.3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铁路钢桥制造规范》( TB10212-2009 )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15-2003 ) 《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752-2010 ) 《铁路钢桥保护涂装及涂料供货技术条件》(TB/T 1527-2011 ) 7.2.4 工艺流程图 施工准备 中间支墩施工,墩顶布置 钢梁悬臂拼装 跨中合拢施工 钢梁纵横移、顶落梁 图7.2.4-1钢桁梁架设施工流程图

7.2.5 工艺步骤及质量控制 一、施工准备 1.施工场地 (1 )钢桁梁施工场地应根据全桥施工平面图、结合桥位地形、钢梁运输方式、架设方法、使用的吊装机械等因素综合考虑。场地位置宜尽量靠近桥位,应有足够面积。 (2 )钢桁梁杆件存放及预拼场地,应平整、压实、排水良好和具有足够承载力,并应位于汛期洪水位以上。杆件存放支承点应设在不因自重而产生永久变形的地方,并应防止杆件积水锈蚀和栓接板面磨损、污染。 2.钢桁梁悬臂拼装方式选择 根据设计单位要求和桥位地形、地质、水文、气象、交通、航运等施工条件,结合桥梁跨度、孔数及工期要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拼装方式。 3.钢梁杆件进场后,应按设计文件和现行规范对制造厂提供的技术资料和实物进行检查。 4.钢梁预拼。钢梁预拼前应根据设计图绘制预拼图。预拼单元重量不得超过吊机额定起重重量。图内应绘出杆件平立面,注明组拼在一起的各部件位置、编号和数量,并标示出组拼后的质量和重心位置以便装吊。预拼用工作螺栓、试验螺栓等不得再作为正式螺栓使用。 5.悬臂拼装前,应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其主要内容如下:①平衡梁和主梁杆件拼装顺序图(包括吊机移动位置)和主梁各阶段的挠度曲线;②最长悬臂状态的杆件应力表和计算书;③辅助结构设计 图,并应符合规范的有关规定;④杆件预拼和起吊单元的重心、质量等图表。 二、中间支墩施工,墩顶布置

现浇箱梁支架计算书

怀集至阳江港高速公路怀集至郁南段一期工程X2合同段 A匝道第三联现浇支架 计算书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怀阳高速公路X2标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八年二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箱梁设计情况 (1) 三、支架布设方案 (3) 四、计算依据 (4) 五、荷载计算取值 (5) 1、恒载 (5) 2、活载 (5) 六、各构件受力计算 (5) 1、荷载分块 (5) 2、荷载计算 (6) 3、支架验算 (8) (1)竹胶板验算 (8) (2)方木验算 (9) (3) I14工字钢验算 (10) (4)贝雷梁验算: (10) (5) I36工字钢验算: (13) (6)Φ529mm钢管桩计算 (15) (7) C30混凝土独立基础计算 (15)

A匝道桥第三联支架计算 一、工程概况 本桥为跨越道路而设,路线纵断较高,最大桥高约38米。桥跨设计为(25+30+30)+5×25+(25+37+25),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预制小箱梁和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桥墩采用柱式墩、墙式墩,桥台采用柱式台;桥墩、桥台基础均采用桩基础。桥跨起点桩号为AK0+602.418,终点桩号AK0+905.018,中心桩号AK0+753.718,桥跨全长为302.6m(包括耳墙)。本桥平面位于圆曲线、缓和曲线、缓和曲线和圆曲线上,纵断面纵坡为3.95%和0.5%。 二、箱梁设计情况 本桥第三联(25+37+25m)于AK0+862.28上跨B2匝道桥,交叉角度149°,8号墩至11号台,桥位布置见图1。全桥箱梁高度均为200cm,跨中顶板厚度25cm,底板厚度22cm,梁端顶板厚度45cm,底板厚度42cm;翼缘板宽度250cm,翼缘板板端厚度18cm,翼缘板根部厚度45cm。腹板高度113cm,厚度由梁端80cm向跨中45cm渐变。箱梁细部尺寸见表1,箱梁横断面见图2。混凝土强度为C50,工程量为569.75m3。

30米箱梁张拉计算书

G3012喀什至疏勒段公路工程项目KS-1标段 (K0+000~K22+000) 30m预制箱梁张拉计算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G3012喀什至疏勒段公路项目KS-1标 项目经理部 二0一六年五月

目录 一、基础数据.............................................................................................................................. - 2 - 二、预应力钢束张拉力计算...................................................................................................... - 2 - 三、压力表读数计算.................................................................................................................. - 3 - 四、理论伸长量的复核计算...................................................................................................... - 6 - 五、张拉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 - 8 -

连续梁桥计算

第一章混凝土悬臂体系和连续体系梁桥的计算 第一节结构恒载内力计算 一、恒载内力计算特点 对于连续梁桥等超静定结构,结构自重所产生的内力应根据它所采用的施工方法来确定其计算图式。 以连续梁为例,综合国内外关于连续梁桥的施工方法,大体有以下几种: (一)有支架施工法; (二)逐孔施工法; (三)悬臂施工法; (四)顶推施工法等。 上述几种方法中,除有支架施工一次落梁法的连续梁桥可按成桥结构进行分析之外,其余几种方法施工的连续梁桥,都存在一个所谓的结构体系转换和内力(或应力)叠加的问题,这就是连续梁桥恒载内力计算的一个重要特点。 本节着重介绍如何结合施工程序来确定计算图式和进行内力分析以及内力叠加等问题,并且仅就大跨径连续梁桥中的后两种的施工方法——悬臂浇筑法和顶推施工法作为典型例子进行介绍。理解了对特例的分析思路以后,就可以容易地掌握当采用其它几种施工方法时的桥梁结构分析方法了。 二、悬臂浇筑施工时连续梁的恒载内力计算 为了便于理解,现取一座三孔连续梁例子进行阐明,如图1-1所示。该桥上部结构采用挂篮对称平衡悬臂浇筑法施工,从大的方面可归纳为五个主要阶段,现按图分述如下。 (一)阶段1 在主墩上悬臂浇筑混凝土 首先在主墩上浇筑墩顶上面的梁体节段(称零号块件),并用粗钢筋及临时垫块将梁体与墩身作临时锚固,然后采用施工挂篮向桥墩两侧分节段地进行对称平衡悬臂施工。此时桥墩上支座暂不受力,结构的工作性能犹如T型刚构。对于边跨不对称的部分梁段则采用有支架施工。 此时结构体系是静定的,外荷载为梁体自重q自(x)和挂篮重量P挂,其弯矩图与一般悬臂梁无异。 (二)阶段2 边跨合龙 当边跨梁体合龙以后,先拆除中墩临时锚固,然后便可拆除支架和边跨的挂篮。 此时由于结构体系发生了变化,边跨接近于一单悬臂梁,原来由支架承担的边段梁体重量转移到边跨梁体上。由于边跨挂篮的拆除,相当于结构承受一个向上的集中力P挂。 (三)阶段3 中跨合龙 当中跨合龙段上的混凝土尚未达到设计强度时,该段混凝土的自重q及挂篮重量2P 将以2个集中力 挂 R0的形式分别作用于两侧悬臂梁端部。

钢桁梁支架法架设

1、模块说明 (1) 2、钢桁梁支架法架设方案 (1) 2.1、施工方案 (1) 2.2、工艺流程 (1) 3、主要施工方法 (3) 3.1、钢梁制造和验收(同拖拉法架设) (3) 3.2、支架布置 (3) 3.3、钢梁架设 (4) 3.4、顶落梁(同拖拉法架设) (5) 3.5、高强度螺栓施拧(同拖拉法架设) (5) 3.6、混凝土桥面施工(同拖拉法架设) (5) 4、施工周期安排 (5) 5、质量要求及注意事项 (5) 6、主要机具设备、检验设备 (6) 7、劳动力使用计划 (7) 8、技术保证措施 (7) 9、环保措施(同拖拉法架设) (8) 10、实例 (8)

二、钢桁梁支架法架设 1、模块说明 本模块为支架法钢梁架设方案,适用于桥跨内可布置拼装支架,钢梁运输、吊装方便情况下的钢梁施工。本模块的主要内容有支架架设方案、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另简要叙述了支架法的施工周期,劳动力及设备要求等。 2、钢桁梁支架法架设方案 2.1、施工方案 支架法钢梁架设即在桥跨下钢梁节点处布置拼装支架,利用吊机直接在支架上架梁的方式。方案具体为:在桥跨处布置支架基础,拼装支架、安装支架顶调整设施,利用龙门吊机(履带吊汽车吊等其他吊机)在支架上向前逐个节间拼装钢梁,再起落梁调整成桥。 以96m钢桁结合梁为例,钢桁结合梁施工方案详见“图2-1 96m钢桁结合梁支架法施工步骤图”。 2.2、工艺流程 支架法拼装钢梁的主要工序为拼装布置支架,吊机、运梁走道设置,吊机拼装钢梁,起落钢梁调整成桥等。以96m钢桁结合梁为例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96 m钢桁结合梁支架法施工工艺框图 3、主要施工方法 3.1、钢梁制造和验收(同拖拉架设) 3.2、支架布置 3.2.1、总体布置 架梁支架是钢桁梁架设的重要临时设施,其作用是为钢桁梁拼装、落梁提供操作及承重平台。支架基础根据桥跨处的地形及地基情况可采用桩基础或扩大基础等方式。 支架布置有两种形式:一种为排架布置,即在每个钢梁节点(或大节点)下均设置一个支架作支承点,钢梁的重量均匀地分布在各个支架上;另一种为间隔布置,即除在第一、二个节点下均布置支架外,以后根据钢梁悬臂承载能力和抗纵向倾覆的稳定性,每隔若干个节点设置一个支架作支承点,钢梁重量由少数支架承受。 支架布置好后进行预压处理,以消除非弹性变形及不均匀沉降。

贝雷梁支架计算书91744

西山漾大桥贝雷梁支架计算书 1.设计依据 设计图纸及相关设计文件 《贝雷梁设计参数》 《钢结构设计规范》 《公路桥涵设计规范》 《装配式公路钢桥多用途使用手册》 《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支架布置图 在承台外侧设置钢管桩φ609×14mm,每侧承台2根,布置形式如下: 钢管桩与承台上方设置400*200*21*13的双拼H型钢连成整体。下横梁上方设置贝雷梁,贝雷梁采用33排单层321标准型贝雷片,贝雷片横向布置间距为450mm。贝雷梁上设置上横梁,采用20#槽钢@600mm。于上横梁上设置满堂支架。 支架采用钢管式支架,箱梁两端实心部分采用100×100方木支撑,立杆为450×450mm;并在立杆底部设二个倒拔塞便于拆模。箱梁腹板下立杆采用600(横向)×300mm (纵向)布置。横杆步距为1.2m,(其它空心部位立杆采用600(横向)×600mm(纵向)

布置)。内模板支架立杆为750(横向)×750mm (纵向)布置。横杆步距为≤1.5m 。箱梁的模板采用方木与夹板组合; 两端实心及腹板部位下设100*100mm 方木间距为250mm 。翼板及其它空心部位设50*100mm 方木间距为250mm 。内模板采用50*100mm 方木间距为250mm 。夹板均采用1220*2440*15mm 的竹夹板。 具体布置见下图: 3. 材料设计参数 3.1. 竹胶板:规格1220×2440×15mm 根据《竹编胶合板国家标准》(GB/T13123-2003),现场采用15mm 厚光面竹胶板为Ⅱ类一等品,静弯曲强度≥50MPa ,弹性模量E ≥5×103MPa ;密度取3/10m KN =ρ。 3.2. 木 材 100×100mm 的方木为针叶材,A-2类,方木的力学性能指标按"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中的A-2类木材并按湿材乘0.9的折减系数取值,则: [σw]=13*0.9=11.7 MPa

30m箱梁模板计算书

中铁三局五公司右平项目 30m箱梁 模板计算书 山西昌宇工程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部 2015年11月21日

30米箱梁模计算书 本工程所用30m箱梁,梁底模板直接采用混凝土台座,不再另行配置底模板。 1.砼侧压力计算 最大侧压力可按下列二式计算,并取其最小值: F=0.22γ c t β 1 β 2 V1/2 F=γ c H 式中 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 γ c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3)取26 kN/m3 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h=3.5小时。 V------混凝土的浇灌速度(m/h);取27方/h,即27/25/1=1.08 m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取1.4m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 β2------混凝土塌落度影响系数,当塌落度小于30mm时,取0.85;50—90mm时,取1;110—150mm时,取1.15。此处取1.15, F=0.22γ c t β 1 β 2 V1/2 =0.22x26x3.5x1x1.15x1.081/2 =24kN/m2 F=γ c H =26x1.4=36.4kN/ m2 取二者中的较小值,F=24kN/ m2作为模板侧压力的标准值,并考虑倾倒混凝土产生的水平载荷标准值4 kN/ m2,分别取荷载分项系数1.2和1.4,则作用于模板的总荷载设计值为:F=24x1.2+4x1.4=34.4 kN/ m2,取为35 kN/ m2 有效压头高度:H0=35/26=1.35m 2.面板验算(6mm钢板) 最大跨距: l=300mm, 每米长度上的荷载:q=FD=35x0.8=28KN/m。D为背杠的间距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 计算书

目录 第一章概述 (4) 1.1 地质条件 (4) 1.2 主要技术指标 (4) 1.3 设计规范及标准 (4) 第二章方案比选 (5) 2.1 概述 (5) 2.2 比选原则 (5) 2.3 比选方案 (5) 2.3.1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5) 2.3.2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桥桥 (7) 2.3.3 普通上承式拱桥 (8) 2.4 方案比较 (9) 第三章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总体布置 (12) 3.1 桥型布置 (12) 3.2 桥孔布置 (12) 3.3 桥梁上部结构尺寸拟定 (12) 3.4 桥梁下部结构尺寸拟定 (13) 3.5 本桥使用材料 (14) 3.6 毛界面几何特性计算 (14) 第四章荷载内力计算 (16) 4.1 模型简介 (16) 4.2 全桥结构单元的划分 (16) 4.2.1 划分单元原则 (16) 4.2.2 桥梁具体单元划分 (17) 4.3 全桥施工节段的划分 (17) 4.3.1 桥梁划分施工分段原则 (17) 4.3.2 施工分段划分 (17) 4.4 恒载、活载内力计算 (17) 4.4.1 恒载内力计算 (17) 4.4.2 悬臂浇筑阶段内力 (18) 4.4.3 边跨合龙阶段内力 (19)

4.4.4 中跨合龙阶段内力 (20) 4.4.5 活载内力计算 (21) 4.5 其他因素引起的内力计算 (23) 4.5.1 温度引起的内力计算 (23) 4.5.2 支座沉降引起的内力计算 (25) 4.5.3 收缩、徐变引起的内力计算 (26) 4.6 内力组合 (28) 4.6.1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内力组合 (28) 4.6.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内力组合 (29) 第五章预应力钢束的估算与布置 (32) 5.1 钢束估算 (32) 5.1.1 按承载能力极限计算时满足正截面强度要求 (32) 5.1.2 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应力要求计算 (33) 5.2 预应力钢束布置 (39) 5.3 预应力损失计算 (40) 5.3.1 预应力与管道壁间摩擦引起的应力损失 (40) 5.3.2 锚具变形、钢筋回缩和接缝压缩引起的应力损失 (41) 5.3.3 混凝土的弹性压缩引起的应力损失 (41) 5.3.4 钢筋松弛引起的应力损失 (42) 5.3.5 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应力损失 (42) 5.3.6 有效预应力计算 (44) 5.4 预应力计算 (45) 第六章强度验算 (48) 6.1 正截面承载能力验算 (48) 6.2 斜截面承载能力验算 (51) 第七章应力验算 (55) 7.1 短暂状况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应力验算 (55) 7.1.1 压应力验算 (55) 7.1.2 拉应力验算 (55) 7.2 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力验算 (60) 7.2.1 持久状况(使用阶段)预应力混凝土受压区混凝土最大压应力验算 60 7.2.2 持久状况(使用阶段)混凝土的主压应力验算 (62) 7.2.3 持久状况(使用阶段)预应力钢筋拉应力验算 (65) 第八章抗裂验算 (68) 8.1 正截面抗裂验算 (68)

钢桁梁施工合同(正式版本)

钢桁梁制造、运输及安装施工格式合同 甲方:中交二航局深茂铁路JMZQ-6标工程指挥部 乙方:中交二航局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甲方因施工实际需要,确定将承建的新建深圳至茂名铁路江门至茂名段DK133+223~DK388+868.29JMZQ-6标工程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钢桁梁制造、运输及安装施工交由乙方实施,乙方在全面接受本项目业主招标文件及其修改补遗和甲方与业主签订的总承包合同、承诺的前提下,愿意实施上述施工任务,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有关规定,为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责任,经双方协商一致,同意签订本合同以资共同遵守。 第一条工程名称、地点、范围及内容 1、工程名称:新建深圳至茂名铁路江门至茂名段JMZQ-6标; 2、工程地点:广东省阳江市境内; 3、工程范围:新建深圳至茂名铁路江门至茂名段JMZQ-6标钢桁梁制造、涂装、运输、工地连接(包括焊接或栓接)、配合吊装(不含顶推,平台、支架等)等 4、工作内容 乙方根据铁四院设计出版的《134m双线有砟简支钢桁梁》施工图设计,完成本合同钢桁梁制造、涂装、运输与配合安装(含检查车、检查车轨道安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工作: (1)钢结构制造、运输、安装 (2) 本项目钢桁梁制作的钢材接收、卸车、钢材预处理、下料,钢桁梁单元

件制作 (含零配件 ),钢桁梁节段的制作、拼装、保管,在甲方规定时间内将钢桁梁节段及临时匹配件在制造厂吊装并运输到桥位监理工程师及甲方指定的位置;配合甲方按监理工程师及设计要求进行钢桁梁吊装就位;梁段吊装就位后负责逐节连接(焊接或栓接,包括高强螺栓连接、施拧、配合检测及焊缝修补等工作),检查车的安装配合,施工措施用临时约束、临时匹配件、临时吊点、吊耳等的加工、制作。 本项目钢结构构件加工场内装船(车)、运输、现场配合卸货、拼装接长,安装配合及缺陷修补等; 实施本项目钢结构制作、运输及安装工作所需的遮雨棚等临时设施制安拆及与此相关的工作内容; 本项目检修车的配合安装及随车电缆的布设、行走动力系统的安装等为完成施工设计图纸要求的所有相关工作内容。 (2)附属设施 本项目附属设施 (防撞钢护栏底座板、检修道栏杆底座板、灯柱底座板、泄水管、路缘石、后期工程预留件等)的材料接收、卸车、下料,制造、运输、安装等; 本项目钢桁梁上的所有预留钢构件的制造及焊接(包括永久钢构件如支座预留钢构件、伸缩装置预留钢构件、阻尼器预留钢构件等及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临时预留钢构件); (3)涂装 钢桁梁(含检查车轨道)、桥面系钢构件及钢桁梁特殊部位自加工工厂内生产直至在工地现场安装完毕(包括最终涂装)的所有防腐涂装工作;

钢箱梁贝雷梁支架计算书

合肥市铜陵路高架工程临时支架计算书 计算: 复核: 总工程师: 浙江兴土桥梁建设有限公司 二OO二年三月

目录 1. 概述 (1) 1.1上部结构 (2) 1.2下部构造 (2) 2. 计算依据 (2) 3. 荷载参数 (2) 3.1基本荷载 (2) 4.荷载组合与验算准则 (3) 4.1支架荷载组合 (3) 5.结构计算 (3) 5.1桥面系计算 (3) 5.2主梁计算 (5) 5.3栏杆计算 (9) 5.4承重梁计算 (9) 5.5桩基础计算 (10)

1. 概述 合肥市铜陵路桥老桥位于合肥市铜陵路南段,横跨南淝河,结构形式为独塔双索面无背索部分斜拉桥预应力混凝土梁组合体系,桥长136米,桥面宽38米,桥跨布置为30米+66米+30米,根据铜陵路高架工程总体要求,在铜陵路老桥两侧各建设一座辅道桥,单侧辅道桥面宽19.0米,新、老桥的桥面净距为0.5米。主桥钢箱梁安装用钢支架施工,钢支架主要设计情况为,单侧拓宽桥支架设计长度约117米,宽度19米,支架上部采用连续贝雷梁与型钢组合,下部结构采用钢管桩基础。 本支架主跨分为9m、12m两种。支架设计控制荷载为钢箱梁重量和钢箱梁内钢筋砼重量。支架总体布置图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支架立面布置图 图2 支架横断面布置图

1.1上部结构 1.1.1 跨径:支架跨径分为9m、12m梁种,均按连续梁设计。 1.1.2 桥宽:支架桥面净宽为19m。 1.1.3主梁:支架主梁贝雷梁组拼,横桥向布置18片,详见图2和图3所示。贝雷梁钢材为16Mn,贝雷梁销轴钢材为30CrMnSi。 1.1.4支撑架:纵向主梁之间设置支撑架; 1.1.5分配梁:桥面分配梁为I22a。 1.1.6 支架高程:+13.102m。 1.2下部构造 1.2.1墩顶承重梁:均采用2I40a规格。 1.2.2桩基础:采用直径630*8mm和426*8mm规格钢管桩 图3 基础布置图 2. 计算依据 1)《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5)《装配式公路钢桥多用途使用手册》(黄绍金等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 3. 荷载参数 3.1基本荷载 1)轨道43a为43kg/m,轨道横向0.108m转化为线荷载,纵桥向每60cm分配梁承受的力43 kg/m*12m*0.6m/0.108m=28.7KN/m 2)钢桥最重节段滑移支座荷载:Q2=30*9.8=294KN,则每个支点受力为24.5KN。 3)单相桥梁混凝土用量L=380m3,重量为G1=9500KN,共26排支架每排支架受力

(参考资料)32m预制箱梁计算书

32m 预制箱梁计算书 1. 计算依据与基础资料 1.1. 标准及规范 1.1.1. 标准 ?跨径:桥梁标准跨径30m ; ?设计荷载:公路-I 级(城-A 级验算); ?桥面宽度:(路基宽26m ,城市主干路),半幅桥全宽13m ,0.5m (栏杆)12.25m (机动车道)+0.5/2m (中分带)=13m 。 ?桥梁安全等级为一级,环境类别一类。 1.1.2. 规范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3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简称《通规》)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简称《预规》) 《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 1.1.3. 参考资料 《公路桥涵设计手册》桥梁上册(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3) 1.2. 主要材料 1)混凝土:预制梁及现浇湿接缝、横梁为C50、现浇调平层为C40; 2)预应力钢绞线:采用钢绞线15.2s φ,1860pk f MPa =,51.9510p E Mpa = × 3)普通钢筋:采用HRB400,400=sk f MPa ,5 2.010S E Mpa =× 1.3. 设计要点 1)预制组合箱梁按部分预应力砼A 类构件设计; 2)根据小箱梁横断面,采用刚性横梁法计算汽车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将小箱梁简化为单片梁进行计算,荷载横向分配系数采用刚性横梁法计算。 3)预应力张拉控制应力值0.75σ=con pk f ,混凝土强度达到90%时才允许张拉预

应力钢束; 4)计算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时张拉锚固龄期为7d; 5)环境平均相对湿度RH=80%; 6)存梁时间不超过90d。 2.标准横断面布置 2.1.标准横断面布置图 2.2.跨中计算截面尺寸

贝雷梁支架计算

. 潮惠高速公路TJ6标 杨林枢纽立交现浇箱梁施工计算书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潮惠高速公路TJ6标项目经理部

目录 1、工程概况....................................... - 1 - 2、计算依据.......................................... - 2 - 3、现浇箱梁支架设计.................................. - 2 - 4.预制箱梁施工验算................................... - 2 -4.1计算原则..................................................................................................................................................... - 2 -4.2材料的选择................................................................................................................................................. - 3 -4.3荷载计算..................................................................................................................................................... - 3 -4.4支架上部结构受力计算............................................................................................................................. - 4 -4.4.1 荷载组合设计....................................................................................................................................... - 5 - 5.结论.............................................. - 8 - 1、工程概况 本次计算针对杨林枢纽立交现浇梁右幅2#-5#墩进行施工计算,箱梁底

30m简支箱梁计算书

3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小箱梁计算书 一、主要设计标准 1、公路等级:城市支路,双向四车道 2、桥面宽度:3m人行道+0.25m路缘带+2x3.5m车行道+0.5m双黄线+2x3.5m 车行道+0.25m路缘带+3m人行道=21m 3、荷载等级:汽车-80级 4、设计时速:30Km/h 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2g 6、设计基准期:100年 二、计算依据、标准和规 1、《厂矿道路设计规》(GBJ22-87)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JTG D60-2004) 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JTG D62-2004) 三、计算理论、荷载及方法 1、计算理论 桥梁纵向计算按照空间杆系理论,采用Midas Civil2012软件计算。 2、计算荷载 (1)自重:26KN/ m3 (2)桥面铺装:10cm沥青铺装层+8cm钢筋混凝土铺装 (3)人行道恒载:20KN/ m (4)预应力荷载:

采用4束5φs15.2和6束4φs15.2 fpk=1860MPa钢绞线,控应力1395MPa。(5)汽车荷载: 本桥由于是物流园区部道路,通行的重车较多,本次设计考虑《厂矿道路设计规》(GBJ22-87)汽车-80级,计算图示如下: 根据图示,汽车荷载全桥横桥向布置三辆车。 冲击系数按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JTG D60-2004)4.3.2条考虑。 (6)人群荷载:3.5 KN/ m2 (7)桥面梯度温度: 正温差:T1=14°,T2=5.5° 负温差:正温差效应乘以-0.5 3、计算方法

(1)将桥梁在纵横梁位置建立梁单元,然后采用虚拟梁考虑横向刚度,以此来建立模型。 (2)根据桥梁施工方法划分为四个施工阶段:架梁阶段、现浇横向湿接缝阶段、二期恒载阶段、收缩徐变阶段。 (3)进行荷载组合,求得构件在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时的应力、力和位移。(4)根据规规定的各项容许指标。按照A类构件验算是否满足规的各项规定。 四、计算模型 全桥采用空间梁单元建立模型,共划分为273节点和448个单元。全桥模型如下图: 全桥有限元模型图 五、计算结果 1、施工阶段法向压应力验算 (1)架梁阶段 架设阶段正截面上缘最小压应力为1.0MPa,最大压应力为2.7MPa;正截面下缘最小压应力为12.0MPa,最大压应力为13.7MPa。根据《公路钢筋混凝

钢桁梁支架法施工

钢桁梁支架法施工 7.1.1 工艺概述 7 钢桁梁 在桥孔搭设拼装支架,在支架上进行钢桁梁的拼装施工。支架法施工常用于矮墩、浅水、滩地 墩或桥不是很高的各种跨径、各种类型的钢桁梁拼装施工,钢梁支架拼装施工安全性较高,便于进行 快速施工。 7.1.2 作业容 包括施工准备;测量定位;钢梁进场验收、存放、运输及拼装;钢梁横移及顶、 落梁等。 7.1.3 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铁路钢桥制造规》(T B10212-2009)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T B10415-2003) 《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2-2010) 《铁路钢桥保护涂装及涂料供货技术条件》(TB/T 1527-2011) 7.1.4 工艺流程图 7.1.5 工艺步骤及质量控制 一、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工作 (1)钢桁梁拼装架设前,应具备以下主要技术资料: 1) 钢梁结构设计图(注明钢梁设计标准温度)、杆件应力表、杆件质量表、钢梁安装计算资料。 2) 桥址和桥头的地形、地质图。 3) 桥址水文、气象资料。 4) 桥墩、台结构图及竣工里程、高程、中线测量、跨度测量等资料。 5)钢梁制造厂应提供下列资料: ①钢材质量证明书、主要焊缝检验报告及焊缝重大修补记录; ②钢梁试拼记录:包括钢梁轮廓尺寸及主衍拱度、工地栓孔重合率、磨光顶紧及板层间缝隙等; ③钢梁杆件(包括支座)编号、质量、杆件发送表及拼装部位图; ④杆件出厂检验合格证及制造过程中变更设计的杆件竣工图、工厂制造图; ⑤工地栓接板面经处理后出厂时的摩擦系数试验资料和摩擦系数工地试验板若干组(试验板数量

根据合同要求而定)。 6)杆件拼装顺序图。 7)钢桁梁拼装施工预拼图,含螺栓长度、型号、拼装冲钉数量及部位分布等。 8)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出厂合格证或产品质量保证书。 (2)根据己批准的设计文件及有关技术资料、桥址自然条件(包括水文、气象、地质、地形等)、航运要求、结构类型、施工机具及工期要求等因素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结构设计。 1)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包括工程概况、施工准备、施工方案的选择、施工进度计划、各项资源(工、料、机)需用量及进场计划、资金供应计划、施工平面设计、施工管理机构及劳动组织、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的组织保证措施、安全施工组织保证措施、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措施等容。 2)施工结构设计和计算主要容包括: ①架梁布置总图(显示辅助结构与梁部结构的关系、架设方法、设备安排及主要工程项目等); ②架梁辅助结构设计,含膺架、钢梁杆件提升站、塔架、墩旁托架等结构,拼装钢梁脚手架,支点纵横移设施、人行道、运输道、下河码头及其他必要的设施; ③架梁过程中主桁结构的稳定性、杆件安装应力、挠度曲线、支点反力和施工荷载的计算确定; ④钢梁安装中的临时结构计算,应符合《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T B10002.2 – 2005)的有关规定。同时应考虑风力影响,基本风压值按施工期当地历年同期发生的最大风速计算,且不应小于500Pa。 2.施工场地 (1)施工场地应根据全桥施工平面图、结合桥位地形、钢梁运输方式、架设方法、使用的吊装机械等因素综合考虑。场地位置宜尽量靠近桥位,以减少钢梁杆件吊装搬运工作。场地应有足够面积,以容纳各种施工机械、临时设施、材料库、试验室、杆件存放、预拼场、交通线路、电机房(或配电房)、空压机房、喷砂或喷丸场(棚)、油漆房(棚)等。 (2)钢桁梁杆件存放及预拼场地,应平整、压实、排水良好和具有足够承载力,并应位于汛期洪水位以上。杆件存放支承点应设在不因自重而产生永久变形的地方,并应防止杆件积水锈蚀和栓接板面磨损、污染。 (3)预拼场应设置拼装台座,场除运输线路及起吊机械外,还需设有供预拼作业、高栓作业用的供电及供水的管线路,并宜设有矫形机具设备。 3.墩顶设施布置 (1)纵横移设施:由滑道垫梁、不锈钢板或MGE 板和水平千斤顶组成。滑道垫梁根据反力大小,采用工字钢组焊,并在两端加焊水平千斤顶反力座。表面应加工平整清洁。所需顶力可按支点反力的5%~10%估算。 (2)临时支座临时支座除需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外,还应具备互相转换和顶面能随钢梁下挠而稍许转动的 性能,应经设计计算确定。 (3)墩顶布置的要求 1)支承垫石顶面钢梁支座围,应先凿毛凿平。 2)墩顶布置的型钢束(包括膺架)、钢垫块、聚四氟乙烯板和千斤顶等的规格、数量和安放位置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办理。 3)新制的型钢束上、下顶面应平整。钢垫块等应预先检查、除去污物,保证接触平整,不符合要求者不得使用。 4)钢梁底、千斤顶、钢垫块之间接触面均应垫一层石棉板,墩顶钢垫块应设置临时支撑,防止碰撞坠落。 4.材料的试验和储存 (1)根据工程施工特点和检测要求,建立钢梁试验室并配备必要的试验仪器和检测设备,由固定人员专职负责,对钢桁梁杆件按有关规定进行试验,并作好详细的试验记录。 (2)根据施工进度和原材料进场计划组织钢桁梁杆件、节点板、等物资的进场。

贝雷梁支架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3) 二、编制依据 (3) 三、施工投入情况 (4) 四、支架施工方案 (4) (三)、钢管桩立柱及工字钢施工 (6) (四)、贝雷梁施工 (7) (五)、施工控制要点 (8) 五、30m跨支架受力验算 (9) (一)、荷载组成 (9) (二)、模板和方木验算 (10) (三)、14工字钢验算 (11) (四)、贝雷梁验算 (16) (五)、40A#工字钢验算 (21) (六)、钢管支墩强度验算 (23) 由40a#工字钢剪力图可知,最大支座反力为: (23) (七)、桩基、承台基础和地基承载力验算 (24) (八)、支架整体稳定性验算 (25) 十、施工预拱度设置 (29) 十一、支架拆除 (29) (一)、传统支架拆除工艺 (29) (二)、预留钢管拆除工艺 (31)

一、工程概况 宣曲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56杭瑞高速公路的其中一段,路线位于曲靖市沾益县境内,主线全长94.392公里G60连接线为宣曲、昆曲和曲靖绕城高速公路连接线;连接线公路等级为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公里,路基宽度33.5m。起点于K1+000处接沟岩上互通立交,终点接大龙潭互通立交,并于K2+740处设置沾益互通立交,全连接段长13.523公里。 本项目里程段为K8+630~K11+294,总计10座桥梁包含有现浇箱梁施工,现浇箱梁的桥梁跨径有16m,17.5m,20m,25m,27m,30m,35m共计7种,幅宽有10.5m,16.75m,33m共计3种,各桥箱梁箱梁布置情况统计如下表: 二、编制依据 (一)、《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2004;

9米路宽30m连续箱梁下部结构计算书

桥涵通用图 30米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下部构造(路基宽9.0米,R=80m) 计 算 书 计算:汪晓霞 复核: 审核: 二〇一九年八月

第一部分基础资料 一、计算基本资料 1技术标准与设计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 范》(JTG 3362-2018) 4)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2桥面净空:净-8.0米 3汽车荷载:公路Ⅰ级,结构重要性系数1.1 4材料性能参数 1)混凝土C30砼:墩柱、墩柱系梁, 主要强度指标: 强度标准值f ck=20.1MPa,f tk=2.01MPa 强度设计值f cd=13.8MPa,f td=1.39MPa 弹性模量E c=3.0x104Mpa 2)普通钢筋 a)HPB300钢筋其主要强度指标为: 抗拉强度标准值f sk=300MPa 抗拉强度设计值f sd=250MPa 弹性模量E s=2.1x105MPa b)HRB400钢筋其主要强度指标为: 抗拉强度标准值f sk=400MPa 抗拉强度设计值f sd=330MPa 弹性模量E s=2.0x105MPa c)HRB500钢筋其主要强度指标为: 抗拉强度标准值f sk=500MPa

抗拉强度设计值f sd=415MPa 弹性模量E s=2.0x105MPa 5主要结构尺寸 上部结构为2×30m~4×30m一联,现浇连续预应力箱形梁。每跨横向设2个支座。 桥墩墩柱计算高取10、15、17米,直径1.4、1.6米。因无法预计各桥的实际布置情况及地形、地质因素,墩顶纵向水平力,分别按2跨一联、3跨一联、4跨一联,墩柱取等高度及等刚度计算。应用本通用图时,应根据实际分联情况,核实桥墩构造尺寸及配筋是否满足受力要求。本次验算不含桩基计算。 二、计算采用程序 下部结构计算数据采用桥梁博士对上部结构的分析结果。 三、计算说明与计算模型 1.计算说明 计算中,外荷载数据取自上部结构电算结果。 2.桥墩计算模型 根据上部箱梁计算所得相关数据,进行手工计算。 第二部分墩柱计算结果 Ⅰ、墩柱计算 按2跨一联、3跨一联、4跨一联分别进行计算,一联两端为桥台,中间为双柱式墩桥台上设活动支座,桥墩墩顶均为盆式橡胶支座,一排支座为2个。桥墩墩柱D1=1.4、1.6m。 经核算2X30米箱梁下部因水平力(主要是制动力、离心力)过大,采用双圆柱墩无法满足受力要求,故墩柱形式拟采用花瓶墩,不进行本次双圆柱墩计算分析。经对3X30米及4X30米箱梁下部受力分析比较,以3跨一联下部构造双圆柱墩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