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案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案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案

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1、知识与能力:

(1(2)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3)对比中国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的作用,思考其不同的原因,并从中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后逐渐滞后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课前阅读课本,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分组收集、整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相关材料,在课堂上进行问题探究、实验体验以及历史比较,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我国16世纪前科学技术呈现辉煌的原因以及之后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认识古代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中国古代科学家创造出的卓越的科技成就,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道科学的方法和精神是一切科学创新和发明创造的源泉,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

重点: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

难点: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和精神

1.指导学生梳理知识,构建本课的知识体系。

2.指导学生根据历史背景来分析16世纪后中国古代科技逐渐落后的原因。

3.指导学生运用表格来归纳中国古代科技成就,进而全面认识古代科技。

万户与火箭

美国火箭学家赫伯特·S·基姆(Herbert·S·Zim)在1945年出版的《火箭和喷气发动机》(Rockets and Jets)一书中提到,“约当14世纪之末,有一位中国的官吏叫万户,他在一把座椅的背后,装上47枚当时能买到的最大火箭。他把自己捆绑在椅子的前边,两只手各拿一个大风筝。然后叫他的仆人同时点燃47枚大火箭,其目的是想借火箭向前推进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

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火箭向太空搏击的英雄。他的努力虽然失败了,但他借助火箭推力升空的创想是世界上第一个,因此他被世界公认为“真正的航天始祖”,为了纪念这位世界航天始祖,世界科学家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火山命名为“万户山”。英国火箭专家W·麦克斯韦尔说“Wan Hoo的事迹是早期火箭史中一件有趣的重大事件”。

德国火箭学家威利·李在他1958年出版的一本书中也说到,在公元1500年左右,Wan Hoo在“发明并试验一种火箭飞行器时,颇为壮观地自我牺牲了”。

20世纪70年代,国际天文联合会将月球背面一座环形山命名为“Wan Hoo”。

中国曾经在科学技术上取得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不仅对我国的政治、经济起到了推动作用,对其他国家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技术成就是四大发明。

一、四大发明

【合作探究】问题一四大发明的发展历程

(1)造纸术

甲骨、金属器皿、竹简、木简、布帛…...

比较笨重,不便携带(学富五车的故事。成语,出自《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说惠施是个有学问的人,道术很多,他读的书要用五辆车子拉。后来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比一比】其他文明的书写材料

古代埃及------纸草纸古希腊-----羊皮纸古巴比伦------泥板古印度------树皮树叶除了古代埃及的书写材料和我们的不相上下之外,其他的都落后于我们。(注意:自豪但切莫自大)

(2)印刷术

雕版印刷,特别适用于同品种、多批次,每次少批量的商业性(书坊)印刷。比如小说,刻制好一套印版,印书出售,售完再印,无疑比活字版无法保存印版,有较大的优越性。书坊,固然是商业化的书籍生产企业,但是古代中国的商品经济总体上微弱,而商品图书的市场又只是面向知识分子文化人,这个

人群在社会总人口里的比例很小,对商品图书的需求量虽然不绝于时,然而每个时间断面上对某种图书的需求量仍然不是大量,雕刻版便于保存,便于多次少量印刷,适应了古代中国的印刷商品经济状况。现在,江苏扬州的广陵古藉刻印社集中保存了我国古代遗存的印刷雕版,其中明清版片有20多万片。但是,至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到古代活字印书版的遗存。扬州还建立了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古代印刷除

了书坊印刷外(其产品在图书版本学里叫做“坊刻本”),还有政府部门(特别是学政机关)主持印书(称为“官刻本”,清代的最高级别版本是武英殿的“殿刻本”)

郡王自刻印刷(藩刻本,明代)、贵族富绅自刻图书(家刻本)。这些游离于商品图书

市场之外的书本,往往对图书的外在形式和文字内容都有严格的要求,雕版术因其历

史悠久技术成熟,比活字术更能得到精品书籍,得到了在非商品图书方面的优先而广

泛的应用,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精美的版刻图书

(3)火药

火药的具体发明时间不可考证,但最早的记载见于唐代的医书或炼丹书之中,所以至

少是在唐代(公元618~907年)之前发明的。中国发明的火药属于黑火药,黑火药的制

造方法只是简单地将硝石,硫磺,木炭等几种天然物混和在一起,是一种混合物,属

中国古代一直都用阴阳五行来解释黑火药的原理(如宋应星《天工开物》)

(4)指南针

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火药在欧洲的应用与发展,推动

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使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指南针的使用,使西

欧人开辟了新航路,西方用殖民征服的方式开始将世界联结成一个以资本主义为主导

的整体。西欧率先进入近代社会,整个世界在其推动下,逐步从古代向近代演变。

(或者书上P37页第二段)

【问题探究】

材料一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鲁迅《电的利弊》材料二“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1)材料一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旧中国的愚昧落后,古代先进科学技术的沦丧(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2)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

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制度、社会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社会对科学技术的认识等。

(3)三项发明蕴含着资本主义发展因素吗?如何正确理解四大发明对西方所产生的作用?马克思指出了中国的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在特定的条件下科技发明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二、中国古代的主要科技成就

1、数学----《九章算术》和珠算

(1)《九章算术》

成书年代:东汉

特点:采用十进位值制计数法

历史地位: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意义: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珠算

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早期采用的是算筹,后演变为算盘,元末明初已出现了现代样式的算盘。

明清时期,珠算应用得到普及。

明朝时,珠算传至朝鲜、日本、东南亚以及世界其他地区。

2、天文学-----《石氏星表》和浑仪

(1)天文学产生的原因

我们的祖先为了采集、狩猎和农牧业的需要

观天象、明方向、知季节、吿农时,逐渐积累了天文知识

(2)成就

a、有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哈雷彗星的记录

b、有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石氏星表》(是后人辑成的)

c、创制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浑仪、元代郭守敬的简仪。

3、历法------《授时历》

历法是天文学的分支学科,它是一种推算年、月、日的时间长度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制定时间的序列的方法。简单说来,就是为人们为了社会生产的需要而创立的长时间的记时系统。历法能使人类确定每一日在无限的时间中的确切位置并进行记录。

(1)中国古代历法发达的原因

材料一中国以农业立国,农时与季节有密切关系。因此授时颁历一直是历代君主的要务。

材料二颁历也是君权统治的象征。臣民奉谁的正朔就表示接受谁的统治。因此,“自殷周皆创业改制”,到清末3000多年,中国历法数十改,制历逾百家,是世界上历法科学最发达的国家。

----以上都选自张培瑜《中国古代历法》

中国古代历法发达的原因是什么?

a、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

b、统治者的支持

(2)历法取得的成果

a、夏朝:《夏小正》

b、商朝:殷历

c、秦汉:历法越来越精确

d、元朝:郭守敬《授时历》,与公历基本相同,且比公历早了三百年。

【拓展阅读】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的独创,这是中历的第一个特点。它是在四时八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殷周之交已分四时,春秋时代已有分至启闭八节。到战国晚期就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体系。二十四节气是中历确定月名月序和设置闰月的凭藉,也是农事活动的主要依据。节气由太阳位置决定,反映太阳的视运动。在历书中有着固定的月份和日期范围,使中历具有较强的阳历性质。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4、农学------四大农书

《黄帝内经》编纂于战国成书于西汉,分《素问?和《灵柩》两部分。该书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基础,中医学五大核心理论------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形神学说、天人学说都源于此书。

三、阅读材料归纳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突出,其原因在于王朝一统天下的统治以“授命于天”为根据,历法的编制是为了“授农以时”;古代医药学以为“君亲除疾”,为民除厄为目的,保障人们身体健康,从而保证了农业有充足的劳动力;纺织技术和陶瓷技术先进,解决了皇帝的生活享乐问题,也为百姓解决了生活用具和衣着的问题。四大发明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科技发达的程度,纸张、指南针、印刷术作为社会通讯(交通)工具,火药和火器用于军事,都直接为大一统服务,与大一统的社会组织形态紧密相关。明清时期,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科学著作无一不是强调应用。

中国古代对天文现象的记录仔细而系统,但古代科学家却没有对这些记载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寻求规律。明代的三部科技巨著,是中国古代医药学、农学、工艺三大领域的最高水平的总结,但只限于记录、归纳、总结生产经验,缺乏理论方面的概括和升华。

实用性:大多服务与农业和巩固统治的需要

经验性: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接描述,缺乏理论的升华。

技术化:没有独立的理论。

【拓展阅读】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为什么具有实用性、经验性、技术化的特点

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服务于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中国历代王朝采取“以农为本”的立国治国方略,坚持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因而科技成果直接为农业生产和强化大一统的君权服务。

尽管古代中国和古希腊的自然哲学相近,但由于发展方向不同,却产生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自然哲学的发展本来就有两种结果,其一是进一步理论化,形成严密的符号化的逻辑系统,并和严格的实验相结合,形成自然科学理论。其二是进一步抽象概括,并和政治伦理道德观念相结合,形成远离自然科学的社会政治伦理观念系统,走向政治伦理哲学。结果,西方走上了第一条道路,而中国走上了第二条道路。这样,中国的自然哲学总体上离自然科学越来越远,最终成为封建统治者进行宣传和说教的工具。

1、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以前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古代科技发达的原因是什么?(从政治、经济、对外关系、教育等方面)

①政治: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②经济: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

③民族交流、对外关系:国内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各民族互相学习,共同创造了古代文化,也在不断吸取外来先进的文化来提高自己;

④教育事业发达;

⑤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2、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

①政治:当时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了中国现代科技的产生。

A. 中国封建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科技成果的产生、推广和应用。

B. 明清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禁锢了思想,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

C. “闭关”政策,阻碍了东西方文化的正常交流。

②经济:明清时期,封建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对科技的发展提出迫切要求和推动力。

③科技结构自身的缺陷制约着中国科技的发展。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A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中国古代科技进步的基础知识,特别是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 2、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3、对比中国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的作用,思考其不同的原因,并从中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后逐渐滞后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课前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分组收集、整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相关材料,并在课堂上相互交流,从而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成就形成初步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科学的思想。 B重点与难点重点: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 难点:古代中国伟大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与精神。 C教学方法:列表的方法、材料分析法、讨论法等D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众所周知,中国是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在科学技术上也曾有过令人自豪的灿烂辉煌。除了世人瞩目的四大发明外,领先于世界的科学发明和发现还有100种之多。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著名的《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中国科学技术史精华》一书中曾写道:“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人。”而英科技史学者李约瑟则称:“中国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在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从这些对中国古代科技的评价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科技曾是何等的辉煌。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以下古代中国的发明榆发现。【讲述内容】 一、四大发明 1.古代的四大发明提问: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在两汉时期,火药应用于军事始于唐末,雕版印刷术出现于隋唐;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出现于北宋时期。四大发明先后经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东亚、东南亚、西亚、非洲和欧洲,逐渐走向世界,极大地促进这些地区生产力的发展。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案 人教课标版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课标要求 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中国古代科技进步的基础知识,特别是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 2、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3、对比中国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的作用,思考其不同的原因,并从中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后逐渐滞后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课前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分组收集、整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相关材料,并在课堂上相互交流,从而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成就形成初步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科学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 难点:古代中国伟大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与精神。 教学方法列表的方法、材料分析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导入: 1、学生阅读单元引言 2、中华民族对人类进步和文明所做出的突出贡献最当之无愧的应当是?古代的科技发明和发现: (1)罗伯特?K?G?坦普尔称中国为“发明和发现的国度”。 (2)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曾经走在世界前列。英科技史学者李约瑟:“中国在公元3世纪带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在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 (3)西欧有一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的手。”——中国人利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4)外国学者曾经感慨:“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和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然而却鲜为人知.” 新课: 一、四大发明(以问题层层推进) 问题1、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 学生列举。 问题2、简述四大发明的经过 发明简单过程 教师课件投影学生表述后教师投影 造纸术、图片两汉(蔡伦) 火药、图片军事始于唐末

上海市罗泾中学七年级科学上册 发明与发现教案 牛津上海版五四制

发明与发现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的科学发现是科学探究的起点。 2、了解一些科学发明,并认识到科学发明能影响人类的生活,并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 3、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及其发展,比较发明前后以及进一步发展的人类的生活方式。 学会在生活中发现、寻找科学规律的思维方式。 4、利用对比的方法比较科学发明前后以及进一步发展的人类的生活方式的改变。 5、学会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一些科学发明,并认识到科学发明能影响人类的生活,并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 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及其发展,比较发明前后以及进一步发展的人类的生活方式。 教学过程: 引入 问: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科学是什么,也知道了科学家是怎样进行探究的,那么科学家到底做 些什么事情呢? 归结起来四个字:发现,发明 就如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表。 我们肯定不能从一个苹果的掉落而发现万有引力,但是在生活中有许多可以进行科学研究的 问题,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科学规律。 实验演示 实验:静电 1、把纸撕成碎纸屑,分散放入干燥的培养皿。 2、用丝绸或毛皮摩擦直尺。 3、用被摩擦后的直尺靠近培养皿内的碎纸屑。 4、纸屑被吸附到直尺上。 实验表明:直尺被摩擦后产生了静电。 生活中是否还有其他类似的现象? (在干燥的季节里人们握手或碰到金属物会产生电击感;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多梳几次头发会 吸附在梳子上……) 科学家们利用这个发现,进行了创造发明,比如: 1、科学家根据静电的现象发明了静电复印机。静电复印机利用静电把石墨粉吸引到纸张上, 复印出图像和文字。 2、利用特殊的材料能产生静电的现象制成的除尘抹布,可以吸附灰尘。 图片展示历程 1

第课古代的发明和发现教案完整版

第课古代的发明和发现 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中国古代科技进步的基础知识,特别是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 术的发明。 (2)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3)对比中国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的作用,思考其不同的原因,并 从中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后逐渐滞后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课前阅读课本,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分组收 集、整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相关材料,在课堂上进行问题探究、实验体 验以及历史比较,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我国16世纪前科学技术呈现辉煌的原 因以及之后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做出的巨大贡 献,认识古代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中国古代科学家创造出的卓越的科技 成就,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 于创新的精神,知道科学的方法和精神是一切科学创新和发明创造的源 泉,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

重点: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 难点: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和精神 1.指导学生梳理知识,构建本课的知识体系。 2.指导学生根据历史背景来分析16世纪后中国古代科技逐渐落后的原因。 3.指导学生运用表格来归纳中国古代科技成就,进而全面认识古代科技。 万户与火箭 美国火箭学家赫伯特·S·基姆(Herbert·S·Zim)在1945年出版的《火箭和喷气发动机》(Rockets and Jets)一书中提到,“约当14世纪之末,有一位中国的官吏叫万户,他在一把座椅的背后,装上47枚当时能买到的最大火箭。他把自己捆绑在椅子的前边,两只手各拿一个大风筝。然后叫他的仆人同时点燃47枚大火箭,其目的是想借火箭向前推进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

【教学设计】《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人教)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本课教材主要从五个方面的典型事例向学生介绍了古代中国儿千年的科技成就:一、四大发明;二、《九章算术》和珠算;三、 《石氏星表》和浑仪;四、《授时历》和四大农书;五、《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 这些成就一方面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以及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另一方面也提出了一个重大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即造成中国科技在近代落后的原因是什么和当代中国应如何迅速发展科技振兴民族。 【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中国古代科技进步的基础知识,特别是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 、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对比中国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的作用,思考其不同的原因,并从中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纪后逐渐滞后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课前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分组收集、整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相关材料,并在课堂上相互交流,从而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成就形成初步的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 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 【教学难点】 古代中国伟大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与精神。

本节内容涉及知识面广,跨越历史时期多因而教学中应切忌因循守旧而使课堂教学显得零碎,应注意保持教学内容体系、知识结构的完整和过程的流畅。并适当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利用可实验性材料,将相关学科的知识在学生的动手中揉合成实用的知识模块,加深对知识得理解, 进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精神与方法。 同时充分利用图片,史料创设历史情境,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质疑探究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情感教育。 【新课导入】 西欧有一著名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的手。”——中国人利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外国学者曾经感慨:“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和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 分析材料,引入对古代中国科技的历史评价,导入新课的学习。 【新课讲授】 一、四大发明 【问题探究】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 【问题探究】简述四大发明的经过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高三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案

第8 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案 【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掌握中国古代科技进步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发展演变的过程。 ②了解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史,分析其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 ③对比中国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的作用,思考其不同的原因,并从中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后逐渐滞后的原因。 ④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等资源,发展学生收集和处理资料信息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⑤训练学生注重考古等文物资料的运用,从而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科学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①学生课前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分组收集、整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相关材料,并在课堂上相互交流,从而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成就形成初步的认识。 ②结合学生收集整理的资料,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地位、发挥的积极作用和后来滞后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科技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②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科学的思想。 【学习重点】(1)古代科技发展主要成就(2)培养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 【学习难点】(1)分析科技发展的原因(2)认识科技发展的双重性作用问题(如核技术、克隆技术等正负两方面的作用) 【学习建议】整体教学思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分组收集、整理中国古代以四大发明为主线辅以天文历法、数学、医学、建筑、农学等各方面科学技术发展进步的情况,并在课堂上相互交流,先从感性上了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卓越的成就。由于四大发明是本课的重点,建议围绕四大发明具体分析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地位以及兴衰原因等。 【思考感悟】 探究合作 一、四大发明(以问题层层推进) 【问题探究】1、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 【问题探究】2、简述四大发明的经过 简单过程 发明

中国古代发明和发现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重点:古代科技的具体成就。 难点:古代中国伟大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与精神 造成近代中国科技落后深刻的社会原因 教学方法列表的方法、材料分析法、讨论法等 导入: 1、学生阅读单元引言 2、中华民族对人类进步和文明所做出的突出贡献最当之无愧的应当是?古代的科技发明和发现: (1)罗伯特·K·G·坦普尔称中国为“发明和发现的国度”。 (2)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曾经走在世界前列。英科技史学者李约瑟:“中国在公元3世纪带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在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 (3)西欧有一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的手。”——中国人利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4)外国学者曾经感慨:“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和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然而却鲜为人知.” 众所周知,中国是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在科学技术上也曾有过令人自豪的灿烂辉煌。除了世人瞩目的四大发明外,领先于世界的科学发明和发现还有100种之多。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著名的《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中国科学技术史精华》一书中曾写道:“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人。”从这句对中国古代科技的评价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科技曾是何等的辉煌。 新课: 一、四大发明(以问题层层推进) 问题1、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 学生列举。 问题2、简述四大发明的经过 发明简单过程 教师课件投影学生表述后教师投影 造纸术、图片两汉(蔡伦) 火药、图片军事始于唐末 活字印刷术、图片北宋毕升 指南针、图片北宋时应用于航海 问题3、四大发明的意义

【教学设计】《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历史人教必修三)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学设计 本课时编写:马鞍山二中郑蒲港分校吴惠子老师教材分析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选自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三第三单元中的第八课。本课教材主要从四大发明,数学,天文学,历法和农学以及医学五个方面的典型事例向学生介绍了古代中国几千年的科技成就。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独立,与教材前后两个单元关系不大,与本单元的其他课程联系也不深。但是由于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对推动世界文明向前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所以本课的学习对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具有重大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中国古代科技进步的基础知识,特别是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 2、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3、对比中国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的作用,思考其不同的原因,并从中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后逐渐滞后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课前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分组收集、整理中国古代科

技发展的相关材料,并在课堂上相互交流,从而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成就形成初步的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增强爱国主义情操。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养成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科学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 【教学难点】 古代中国伟大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与精神;造成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深刻的社会原因。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李约瑟说“在上古和中古时代,中国科学技术一直保持着一个让西方望尘莫及的发展水平,中国科学发现和发明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 美国学者坦普尔在《中国——发明创造的国度》中统计,现代世界文明赖以建立的基本发明创造,有一半以上来源于中国。特别是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曾经改变了世界。直到15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保持了千年的领先地位! 【设计意图】以外国学者对于中国古代发明的评价为引子,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 (一)四大发明 1、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概述四大发明的发明和应用概况。 (2).结合四大发明的发明,谈谈这些重要发明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教案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铜鼓中学历史组 【一】课程目标 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中国古代科技进步的基础知识,特别是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 2、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3、对比中国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的作用,思考其不同的原因,并从中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后逐渐滞后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课前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分组收集、整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相关材料,并在课堂上相互交流,从而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成就形成初步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科学的思想。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 难点:古代中国伟大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与精神。 【四】知识体系构建与问题探究分析 一、四大发明 (一)成就 1.造纸术 (1)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纸。 (2)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了植物纤维纸--“蔡侯纸”。 2.印刷术 (1)雕版印刷术:隋唐出现。宋代是黄金时代,已经使用彩色套印技术,宋刻本被后世藏书家视为珍品。 (2)活字印刷术:11世纪中叶,北宋毕升发明。 3.火药 (1)中国古代练丹家发明; (2)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 (3)宋朝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4.指南针 (1)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 (2)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二)评价 四大发明在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中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教材解析:必修3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一、学法指导 1.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意义的科学技术四大发明,传播到世界后,推动了人类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在中国和欧洲的作用和地位大不一样,这给我们一个深刻启示:科技发挥的效益和作用取决于社会环境。研究古代四大发明的优势和缺陷,科学地继承历史文化遗产,对促进我国的文化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中国古代数学、天文、历法、农学等科技门类的发展,与农业文明息息相关;中国古代医药学相当发达,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中医中药至今仍在世界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对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启示。 二、知识结构

三、重难点分析 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1)内容: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2)影响: ①造纸术使纸张很快代替了欧洲中世纪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纸和小牛皮纸,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 ②火药推动了欧洲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使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还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③指南针的使用,使西欧人开辟了新航路,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④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总之,四大发明对欧洲经济、政治和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从此,西欧率先进入近代社会,整个世界在其推动下,逐步从古代向近代演变,奠定了在近代世界史的中心地位。 (3)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命运为什么会有不同? ①中国是由于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阻碍; ③科举制度、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阻碍先进技术发挥作用;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案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3: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案 整体设计 本节概述 古代中国的科技包括四大发明及数学、天文学、农学、医学等方面的科技成就,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卓著;封建社会后期,中国自然科学渐趋落伍。本课分五目内容,对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做了重点介绍。第一目“四大发明”,以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实物图片,介绍了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及其传入欧洲,重点阐述了四大发明对推动欧洲社会的进步进而推动世界发生巨变的深远影响。第二目“《九章算术》和珠算”,重点介绍古代中国数学发展史上的两个突出成就,在数学发展过程中的地位。第三目“《石氏星表》和浑仪”,介绍了古代中国在天文学方面的两大突出成果。第四目“《授时历》和四大农书”,介绍了古代中国在农学方面的两个方向的突出成果。第五目“《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介绍了古代中国在传统中医学方面的成就。除此之外,本节课还配有大量的插图和原始资料,对以上五目内容进行了补充和解释,有助于学生对各项成就的了解和掌握。 思路设计 ●教学重点 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 ●教学难点 古代中国伟大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与精神;造成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深刻的社会原因。 ●教具准备 (1)准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及网络设备。 (2)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方法 由于本课内容涉及的学科领域及其层面较为广泛,建议在教学时结合相关学科知识开展教学活动,适当补充相关的基础知识,尽量采用相应的实物图片及影视资料进行教学演示,增加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感性了解,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奠定基础。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古代中国科技成就的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了解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史。了解、认识科学领域中的其他相关知识。了解科学技术进步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 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及教师提供的相关材料,进行判断分析,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对世界作出的巨大贡献。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科技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设计 导入设计

必修三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教案

第八课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发现 讲课人:邹爱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中国古代科技进步的基础知识,特别是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 2、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3、对比中国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的作用,思考其不同的原因,并从中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后逐渐滞后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课前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分组收集、整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相关材料,并在课堂上相互交流,从而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成就形成初步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科学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四大发明)。 难点:明朝时期中西科技应用的差异。 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讨论法等

二: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上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请大家把课本打开到第三单元的导读部分。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灿烂辉煌,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繁荣,不仅为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提供了根本保障,而且为科技成果的使用与传播创造了条件。勤劳智慧的中国古代科学家,在天文学、气象学、医药学、农学、数学等领域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以第八课的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发明与发现,对周边国家,乃至世界文明的进程,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第九课辉煌灿烂的文学、第十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异彩纷呈,绚丽多姿的艺术瑰宝。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第八课,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发现,请大家把课本翻到36页。仔细阅读一下教材的导言和第一子目四大发明的内容,思考一下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那四大?四大发明发明发现的历程。(板书第一子目)(二)【讲授新课】 1、首先,通过阅读教材同学们知道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哪四个了么? 学生回答。 是的,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并且这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 2、那么同学们又知道这四大发明是怎样被发现发明的么?接下来,就和老师一起来学习一下四大发明发明发现的过程吧。 A:造纸术:在文字发明以后,人们就尝试过很多种书写材料。那么,同学们知道纸发明之前,人们都用过哪些书写材料么? 学生回答。(同学们可以参考一下教材引言部分) 是的。龟甲、兽骨、青铜器、玉石器、竹木简、帛等。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发现这些书写材料有很多缺陷。比如龟甲、兽骨比较难得,青铜器、玉器比较贵重,而竹木简又携带不便,帛呢也是比较奢侈的书写材料。那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早在西汉时期,中国人就制造出了纸(同学们可以看到书上的图片资料,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时期的纸,那是我国目前发现最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发现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古代四大发明;《九章算术》、十进位制记数法;《石氏星表》、浑仪;四大农书;《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 (2)对比中国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的作用,思考其不同的原因,并从中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后逐渐滞后的原因。 一、四大发明: 1、概念:四大发明是指、、和等,是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 2、发明与外传: (1)造纸术: ●发明:①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 ②105年,东汉宦官改进造纸术,制成植物纤维纸。 ③魏晋南北朝时期,造纸技术明显进步成为最主要书写材料。 ④时期,竹纸、皮纸成为主要品种。 ●外传:向东,由朝鲜传入日本;向西,经阿拉伯传入欧洲。 (2)印刷术: ●发明:①隋唐出现 ②北宋时期,平民发明了。 ●外传:毕升的胶泥活字首先传到朝鲜,称为“陶活字”。后来又由朝鲜传到日本、越南、菲律宾。十五世纪,活字板传到欧洲。 (3)火药: ●发明:①火药最早是炼丹家在炼丹时发明的。 ②末年,火药已被用于军事。最早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 ③在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抵御辽、西夏和金的进攻。 ●外传:12,13世纪,火药首先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到希腊和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4)指南针: ●发明:①战国时期发明“”,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②后来,人们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制成指南针。 ③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外传: 阿拉伯人从中国商船上学到了指南针的用法并传入欧洲。指南针在航海上应用,使得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成为了可能。这大大加速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直到公元15世纪前后,罗盘才作为看风水的工具,在朝鲜广泛使用。而指南针传入日本,则是公元17世纪的事情了 3、四大发明的意义: (1)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廉价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和小牛皮,促进了的发展。 (2)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靠冷兵器耀武扬威的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3)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4)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术,大大推动了和 ,促进了和。 二、数学运算——《九章算术》和珠算: 1、《九章算术》: (1)成书时间: (2)主要内容: ①采用记数法; ②汇集许多算数命题,如开平方和立方,二次方程和联立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③提出了负数的概念和正负数运算的方法。 (3)意义和地位: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材料

三医四农看仪表,拿出算盘翻九章 如果欧洲人不借用中国人的指南针和船尾的舵,欧洲人就不可能实现在文化上和经济上席卷世界的大部。 ——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 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造纸术和印刷术,欧洲可能要长期地停留在手抄本的状况,书面文献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 ——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 “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一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英国思想家培根 比较笨重,不便携带(学富五车的故事。成语,出自《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说惠施是个有学问的人,道术很多,他读的书要用五辆车子拉。后来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作用: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欧洲文艺复兴初期四种发明的传播流入对现代世界的形成,曾起到重要的作用。造纸术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火药的发明,消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民国军制。指南针的发明导致发现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的舞台。 ——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500多年前,一位名叫万户的明朝官员,制造了一把“飞天椅”。他在椅子后面捆绑了47支“飞龙”火箭,本人坐到椅子内,手持两只大风筝。点燃火箭,随着一阵阵轰响声,“飞龙”火箭把座椅推向半空,随风筝飞了起来,但很快一声爆炸,“飞天椅”在火光中摔到山坡下,万户不幸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火箭向太空搏击的英雄。他的努力虽然失败了,但他借助火箭推力升空的创想是世界上第一个,因此他被世界公认为“真正的航天始祖”,为了纪念他,世界科学家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火山命名为“万户山”。 5.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1)从科技内容上看,应用性强,而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2)从研究方法上看,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 (3)从科技使用上看,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缺乏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意识。 (4)从科技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息息相关的农学、天文历法以及医学等方面。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教案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1.打印“人、我、爱、中、国、是”六个字,后面贴上磁铁, 2. 10块条形磁铁或者制作指南针的科学实验材料 一、谈话揭题 老师出示课本:同学们,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书?《品德与社会》可是在老师的眼里,它却是两项伟大发明的结晶,知道是指什么吗?(造纸术、活字印刷术)出示课件 师:它们都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那另外两项伟大发明是什么? 生:(指南针、火药)出示课件 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古代的中国,一起来聊一聊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出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学习方法 接下来咱们从每天陪伴我们学习和生活的纸说起。在1900年前的汉代,人们们将文字写在像这样的竹简上。这册竹简大约写了100个字。我们的品德与社会大约有10万字,大家算一算,需要多少册这样的竹简。1000册。语文课本万字数学课本万字, 我们书包中所有的课本都变成竹简的话,又需要多少册? 看到这你有什么想说的?生:纸真是太重要了。 用该说纸的发明太重要了,对于古代的造纸术,课前同学们都搜集了资料,那么谁来为大家展示一下搜集到的资料? 请学生展示、念一念或者读一读。教师鼓励表扬学生搜集资料:你搜集了这么多资料,为你这种在学习上的认真劲点赞。找了这么多资料,看来你课下是下了功夫了。 随机问起他的学生:你从他的展示中学到了什么? 生可能说一点或者说不出来。问两人。 同学们,大家在课下搜集了这么多的资料,为什么大家学到的却是这么少呢? 如果有学生回答出来,整理资料,特别表扬:你真会学习,我们学习这方面知识的时候,得学会处理资料的方法,那就是整理资料。 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师补充:我们学习这方面知识的时候,得学会处理资料的方法,那就是整理资料。 来看大屏幕出示表格,对于这方面知识的学习,我们需要从一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小结:古代中国的造纸术在1000年以后传到了欧洲和世界各地,使他们改变了在树皮、树叶和兽皮上书写的历史,所以说我国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国也因此成为纸的发源地。

2015-2019高考历史五年真题分类必修3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一、选择题 2019年题组(无) 2018年题组 1.(2018·全国卷Ⅰ·2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解析】由材料可知,《墨子》中关于古代科技成就的记载未涉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故排除A项;《墨子》并非古代中国科技方面的专著,它只是记载了一些具体的科技成就,谈不上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故排除B项;墨家学派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故《墨子》并不能体现贵族阶层的旨趣,排除D项;古代中国的科技属于应用性科学,是对生产经验的积累与总结,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故C项正确。 【答案】C 2.(2018·全国卷Ⅲ·26)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考点】古代中国科技成就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官修”“由朝廷颁行”可知,古代药学的发展得到国家的支持,故B项正确。药学发展源于社会生活,非政治体制,可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商品经济对药学发展的影响,可排除C项。隋唐以前,理学还没有产生,排除D项。【答案】B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教案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案 【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中国古代科技进步的基础知识,特别是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2)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3)对比中国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的作用,思考其不同的原因,并从中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后逐渐滞后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课前阅读课本,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分组收集、整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相关材料,在课堂上进行问题探究、实验体验以及历史比较,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我国16世纪前科学技术呈现辉煌的原因以及之后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认识古代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中国古代科学家创造出的卓越的科技成就,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道科学的方法和精神是一切科学创新和发明创造的源泉,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重点与难点】 重点: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四大发明的应用、向世界的传播所带来的影响。 难点:古代中国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与精神;中国古代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要原因。【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梳理知识,构建本课的知识体系。 2.指导学生根据历史背景来分析16世纪后中国古代科技逐渐落后的原因。 3.指导学生运用表格来归纳中国古代科技成就,进而全面认识古代科技。 【教学方法】搜集资料法、提问法、探究法、归纳法、比较法、阅读指导法、归纳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古代科技成就之一:四大发明

历史必修三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三 第17课毛泽东思想 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新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结合教材,个人以为课标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1、了解古代中国科技成就的主要代表。 2、归纳、理解古代科技的特点。 3、分析古代中国科技长期领先世界的原因。 4、掌握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东、西方)的影响。 5、反思:古代中国科技在近代历史中落后的原因。 二、教学目标 1、教材地位 (1)在本单元中,本课内容讲述了我国古代发明与发现,每一种发明成就都是当时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本课是对以前学过的必修一和必修二相关内容的补充和拓展。 (2)在本单元中,本课内容是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第8课古代科技是物质层面的发明,第9、10课文学艺术则是精神层面的创新,物质与精神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3)另外,本单元与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一中一西,相互呼应;与第七单元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一古一今,

对比鲜明。 (4)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因此,本课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2、教学要求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古代中国科技发展演变的过程。 (2)掌握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的发明史,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教师通过展示文献材料,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古代中国科技长期世界领先的原因、特点和影响,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论从史出”的基本学科素养。 (2)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分析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培养起独立思考、合作讨论的能力。 (3)学生通过随堂习题检测,巩固课堂所学,以便掌握古代科技的基本成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多媒体展示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展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借此—— (1)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与科技文化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焕发学生对于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3)树立起崇尚科学、坚定科学的理念。

高三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三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案 【课标要求】 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中国古代科技进步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发展演变的过程。 2了解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史,分析其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 3对比中国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的作用,思考其不同的原因,并从中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后逐渐滞后的原因。 4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等资源,发展学生收集和处理资料信息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5训练学生注重考古等文物资料的运用,从而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科学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课前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分组收集、整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相关材料,并在课堂上相互交流,从而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成就形成初步的认识。 2结合学生收集整理的资料,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地位、发挥的积极作用

和后来滞后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科技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科学的思想。 【学习重点】(1)古代科技发展主要成就(2)培养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 【学习难点】(1)分析科技发展的原因(2)认识科技发展的双重性作用问题(如核技术、克隆技术等正负两方面的作用) 【学习建议】 整体教学思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分组收集、整理中国古代以四大发明为主线辅以天 文历法、数学、医学、建筑、农学等各方面科学技术发展进步的情况,并在课堂上相互 交流,先从感性上了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卓越的成就。由于四大发明是本课的重点,建 议围绕四大发明具体分析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地位以及兴衰原因等。 【思考感悟】

9.23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学设计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素养目标】 1.唯物史观:①掌握中国古代科技进步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发展演变的过程。 ②了解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史,分析其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 2.时空观念:对比中国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的作用,思考其不同的原因,并从中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后逐渐滞后的原因。 3.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①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等资源,发展学生收集和处理资料信息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②训练学生注重考古等文物资料的运用,从而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科学的方法。③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地位、发挥的积极作用和后来滞后的原因。 4.家国情怀: ①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科技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②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科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 难点:古代中国伟大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与精神。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讲述法、列表法、材料分析法、讨论法等 【教材分析】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选自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三第三单元中的第八课。本课教材主要从四大发明,数学,天文学,历法和农学以及医学五个方面的典型事例向学生介绍了古代中国几千年的科技成就。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独立,与教材前后两个单元关系不大,与本单元的其他课程联系也不深。但是由于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对推动世界文明向前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所以本课的学习对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具有重大意义。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中国古代政治史、经济史的基础,而且初中也曾经学过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相关内容,对中国古代科技有一定了解。学生通过看书基本上能把握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主要表现,本课难点在于分析古代科技成就巨大的原因,学生应在此下功夫。文科普通班学生,女生学习习惯较好,有预习的习惯,能自觉抄笔记,画记知识点,并及时做归纳整理。男生则自觉性不足,需要老师经常性督促,因此课堂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指导必须到位。另外,学生总体理性思维不强,不善于读材料,整理学习素材的能力较差,课堂方法指引须充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