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爆竹安全法律法规标准概述

烟火爆竹安全法律法规标准概述
烟火爆竹安全法律法规标准概述

编号:SM-ZD-83735

烟火爆竹安全法律法规标

准概述

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烟火爆竹安全法律法规标准概述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烟花爆竹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产业,历史悠久,相传发源于唐,盛于宋,用于营造欢乐喜庆的气氛。发展至今,焰火表演已成为国家重大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节目之一。

相比其发展历史,烟花爆竹行业的法规、标准制定工作起步较晚,但由于国家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近年来出台发布了一系列烟花爆竹的法规、标准,使烟花爆竹的安全生产与质量均得到了有效控制和快速提升。

法律法规体系简介

烟花爆竹由于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烟火药、引火线等危险物品,被列入高危行业。因此,烟花爆竹的生产经营首先要遵循《安全生产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等综合性法律的要求,涉及职业病防治、消防安全、产品质量、行政处罚等方面的,还需遵循相应具体法律,如:《职业病防治法》《消防法》《产品质量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行政监察法》《国家赔偿法》等,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行为及

有关安全事故责任追究,需进行刑事处罚的,则需按照《刑法》及其修正案、《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要求。

近年来,国家还出台了系列针对烟花爆竹行业的法规,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烟花爆竹经营许可实施办法》。

20xx年1月21日,国务院出台了我国第一部有关烟花爆竹安全管理的法规——《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对烟花爆竹生产、经营、运输、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实行许可制度,并规定了明确的许可条件和许可程序。该法规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根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中对烟花爆竹安全生产许可工作程序的调整,以及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状况的改变和其他法规、标准、文件的要求,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修订了原国家安全监管局于20xx年5月颁布的《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在20xx年7月1日公布,自20xx年8月1日起施行。

20xx年8月,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发布了《烟花爆

竹经营许可实施办法》。20xx年,为完善烟花爆竹经营许可证的颁发管理对象和实施原则,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对其进行修订,并于20xx年6月4日全文公布修订草案,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标准体系框架

烟花爆竹的标准管理工作由标准化管理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共同承担,其中标准化管理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行业主管部门中,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主管质量标准,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主管安全标准,公安部主管运输、燃放标准,同时,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农业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等部门也具有标准的批准颁布及监督管理职能。

烟花爆竹的标准制修订由技术委员会组织专家完成。目前,烟花爆竹有多个技术委员,包括全国烟花爆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烟标委”)、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分技术委员会。另外,各级标准化管理部门也参与烟花爆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如湖南省、江西省相继成立的省级烟花爆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现有标准体系

1982年,原轻工业部在烟花爆竹主产区湖南省浏阳市烟花爆竹企业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烟花爆竹轻工部(行业)标准。1989年,在烟标委的牵头组织下,该标准经过不断探索、研究、修改和提炼,被批准为国家标准GB 1063 1-1989《烟花爆竹安全与质量》。20xx年,根据烟花爆竹行业的状况和发展需求,又对该标准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订,形成GB 10631-2004《烟花爆竹安全与质量》,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GB 19593-2004《烟花爆竹组合烟花》、GB 19594-2004《烟花爆竹礼花弹》等一系列烟花爆竹产品的国家标准。20xx年,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烟标委再次组织开展了对GB1063 1-2004《烟花爆竹安全与质量》的修订工作,现已形成报批稿,预计20xx 年批准颁布。

1989年,为保障烟花爆竹行业的安全生产,有效预防、遏制和减少烟花爆竹事故的发生,促进行业安全、健康地发展,国家标准GB1 1652-1989《烟花爆竹劳动安全技术规

程》应运而生,并由此衍生出AQ4102-2008《烟花爆竹流向登记通用规范》、AQ 4115-2011《烟花爆竹防止静电通用导则》等一系列行业标准。随着行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产品种类的增加、生产工艺的改进、企业规模的扩大,20xx 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了修订GB 11652-1989《烟花爆竹劳动安全技术规程》的任务。20xx年9月1日,该标准正式实施,并更名为GB 11652-2012《烟花爆竹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GB 50161-1992《烟花爆竹工厂设计安全规范》于1992年正式颁布实施。20xx年,为进一步规范烟花爆竹工程的设计、建设,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和经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专家对湖南、江西、广西等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进行调查研究,总结我国烟花爆竹的生产实践经验,对该标准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订,并将其更名为GB 50161-2009《烟花爆竹工程设计安全规范》,自20xx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1998年,我国第一部关于烟花爆竹燃放的行业标准GA 183-1998《焰火晚会烟花爆竹燃放安全规程》出台,该标准

实施后,在规范焰火燃放市场,保证烟花爆竹的燃放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xx年,根据我国焰火燃放的状况及发展需求,公安部治安管理局组织专家对该标准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订,形成GA183-2005《焰火晚会烟花爆竹燃放安全规程》。20xx年,该标准正式上升为国家标准GB 24284-2009《大型焰火燃放安全技术规程》。为进一步保障烟花爆竹燃放的安全,烟标委开始着手制定普通焰火燃放的相关安全技术规程(标准)。

至此,在四大基础标准的统领下,衍生形成了我国烟花爆竹标准体系,如图1所示。烟花爆竹标准体系包括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经营)、工程设计(建设)、焰火燃放等4个标准子体系,涵盖了产品质量、原辅材料、生产经营、企业管理、存储运输、设备设施以及产品燃放等领域。

发展规划

目前我国已基本搭建起烟花爆竹的标准体系,但是还有许多具体标准需要制修订。在标准的制修订中,应优先开展涉及安全与质量等重要领域的标准制修订工作。

一是要确定标准制修订方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更加重视标准的质量水平与科技含量,提高标准的先进性、科学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积极开展科研项目,开发自主创新的科研成果,为标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提供参考,使科研为标准服务。

二是要强化标准的执行力度。标准化工作的目的是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标准化工作应始终贯彻以企业为主体、为企业服务的思想,坚持树立标准化工作面向市场需求、面向企业的观念,以标准的制修订、宣贯、培训、咨询为平台,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服务。

三是要积极推进烟花爆竹标准国际化。这样既能提高我国烟花爆竹产品质量,促进对外贸易,保障烟花爆竹产品的消费安全,同时,又能提高我国烟花爆竹行业的国际话语权,加大行业影响力。

四是要促进企业标准的提升。企业标准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通过制定标准、实施标准和监督实施3个步骤,为企业科学管理提供指标、准则和依据,将企业内各部门、各生产环节和各种要素协调统一起来,使企业管理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