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的海棠诗

曹雪芹的海棠诗

曹雪芹的海棠诗

最喜欢曹雪芹的海棠诗,尤其是林黛玉和薛宝钗的那2首。而书中描写的应该就是西府海棠了。

曹雪芹郑重其事地写到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我们都知道《红楼梦》里以花喻人时,总把史湘云喻为海棠花,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大家挚花签,湘云挚出的那根上画着一枝海棠,题着“香梦沉酣”四字,签的另一面上是一句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我们又都知道湘云的丫头名翠缕。“丝垂翠缕,葩吐丹砂”的“阆苑仙葩”只能用来说史湘云而不可能用来形容林黛玉。

北京最美的西府海棠在宋庆龄故居里,那里也曾经是醇亲王府。还有一个赏海棠的好地方:元大都遗址公园,免费的哦。

林黛玉诗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抉,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薛宝钗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姻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标签:孔子,曹雪芹

咏白海棠诗注释

《咏白海棠诗》注释 说明:这是大观园众姊妹结成“海棠诗社”后首次吟咏。李纨被大家推为社长,负责评诗。诗成后,大家认为林黛玉的最好,李纨却评薛宝钗为第一,探春表示赞同,宝玉则为黛玉不平。第二天史湘云到来,又和了两首,众人看了称赞不已。 探春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注释: 1.寒草:秋草。 2.苔翠:青翠的苔色。 3.“玉是”二句:以玉和冰雪比喻白色的海棠花。 4.倩影:美好的身姿。月有痕:月有影。全句说,深夜的月亮照出了白海棠美丽的身影。 5.“莫道”二句:不要说白衣仙女会升天飞去,她正多情地伴我在黄昏中吟咏呢。 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注释: 1.手瓮:可提携的盛水的陶器。 2.“胭脂”二句:意思是秋阶旁有洗去胭脂的倩影,露砌便招来冰雪的精魂。洗出,这里指显出了本色。 3.“愁多”句:花儿愁多怎能没有痕迹。这里指花的怯弱姿态或含露的样子。 4.“欲偿”句:白帝,西方之神,管辖秋事。秋天又叫素秋、清秋,因为它天高气清,明净无垢,所以说花儿报答白帝雨露化育之恩,也应使自身保持清洁,这里是就海棠色白而言。 5.婷婷:美好的样子。 宝玉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注释:

1.秋容:指花的容貌。 2.攒:簇聚;“七节攒成”:是说花在枝上层层而生,开得很繁。雪:喻花的洁白。 3.“出浴太真”两句:“出浴太真”指杨贵妃,字玉环,号太真,为唐玄宗所宠,曾赐浴华清池;“捧心西子”指越过美女西施。这里用杨玉环和西施来比喻白海棠之美。 4.宿雨:经夜之雨。 5. 清砧怨笛:砧,捣衣石。古时常秋夜捣衣,诗词中多借以写妇女思念丈夫的愁怨。怨笛也与悲感有关。这里是说白海棠在作者眼里也似含哀愁。 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注释: 1.湘帘:湘竹制成的门帘。 2.“碾冰”句:因花的高洁白净而想象到栽培它的也不该是一般的泥土和瓦盆,所以用冰清玉洁来侧面烘染。 3.“偷来”两句:意思是白净如同梨花,风韵可比梅花。但说得巧妙别致,与宋代卢梅坡《雪梅》诗中,“梅须逊雪

林黛玉海棠诗的绝佳英文翻译

林黛玉这个文学形象,只有中国人最熟悉、最理解、最喜爱、最倾倒,她于诗词曲赋无不精通,她不凭借自己的美貌,因为中国从不缺少“倾国倾城”的美人,而是凭借自己的才华,在中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上,成为最夺目最特殊的女性形象。中国人喜欢林黛玉,但真正懂得和明白林黛玉的,能够引为黛玉知己的中国男人,少之又少,颦儿红颜知己多,蓝颜知己少。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林黛玉在英伦三岛,竟然有一位蓝颜知己,这位英国男子迷黛玉,痴黛玉,放下孤傲,掏出心来,怎一个虔诚了得!他的内心,他的才华,他的灵秀天成,超越了时光,超越了文化,林黛玉没有石榴裙,他却在精神上优雅地拜倒,成就了一段罕为人知的红楼佳话。 他是谁? 他是英国人,霍克斯,1970年代,第一个《红楼梦》英文全译本的翻译者。他是鹰钩鼻子,蓝眼睛的番邦人士,和中土的绛珠仙子,有一段文缘,有一段神交。 探春、黛玉、宝钗、宝玉一干人等,在大观园里办起了诗社,取名“海棠诗社”。大家约定以“咏白海棠”为题,各写一首诗,探春、宝钗一干女孩冥思苦想,黛玉却冷眼旁观,别人都交卷了,黛玉还是无所

谓,李宫裁催她,黛玉才提笔,怎料七律一首,一挥而就,掷给她们,一个“掷”字,颇有气魄,林妹妹才华出众,鹤立鸡群,可见一斑。 黛玉的诗是这样的: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黛玉的第一句,相当80后,“半卷湘帘半掩门”,这哪里是一个贵族小姐的作派,俨然一个任性任情的女孩作派,宝钗的第一句是“珍重芳姿昼掩门”,一个“珍重芳姿”写温良端淑,也难怪,宝钗是豪门薛家的女二代,可黛玉偏偏不珍重芳姿,半掩门,真性情,好洒脱。“碾冰为土玉为盆”,用“冰”“玉”形容海棠花,这是对海棠花的最高赞美,黛玉以海棠花自喻,既提高了海棠花的品位,又以花照人,三分白,是说梨花的洁白无暇,一缕魂,是说梅花的高尚品格,不仅美轮美奂,而且圣洁崇高,赋予了海棠花美丽,也赋予了海棠花情操。

海棠诗词

海棠北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注释: ①海棠:昔明皇召贵妃同宴,而妃宿酒未醒,帝曰:“海棠睡未足也。”此诗戏之。 ②袅袅:风细貌。③崇光:月光或花光。④红妆:用美女比海棠。 春晴怀故园海棠宋——杨万里 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无那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海棠溪唐——薛涛 春教风景驻仙霞,水面鱼身总带花。人世不思灵卉异,竞将红缬染轻沙。

海棠春宋——马子严 柳腰暗怯花风弱。红映秋千院落。归逐燕儿飞,斜撼真珠箔。 满林翠叶胭脂萼。不忍频频觑著。护取一庭春,莫弹花间鹊。 题磁岭海棠花唐——温庭筠 幽态竟谁赏,岁华空与期。岛回香尽处,泉照艳浓时。 蜀彩淡摇曳,吴妆低怨思。王孙又谁恨,惆怅下山迟。 海棠唐——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秾丽最宜新著雨,娇饶全在欲开时。 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海棠花唐——刘兼 淡淡微红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烟轻虢国颦歌黛,露重长门敛泪衿。

低傍绣帘人易折,密藏香蕊蝶难寻。良宵更有多情处,月下芬芳伴醉吟。 海棠美人图明——唐寅 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自今意思和谁说,一片春心付海棠。 海棠北宋——黄庭坚 海棠院里寻春色,日炙荐红满院香。不觉风光都过了,东窗浑为读书忙。 海棠花北宋——王安石 绿娇隐约眉轻扫,红嫩妖饶脸薄妆。巧笔写传功未尽,清才吟咏兴何长。 咏白海棠六首清——曹雪芹 第一首——蕉下客(贾探春)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未展芭蕉》 《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古诗词鉴赏答案

《未展芭蕉》《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古诗词鉴赏答案 未展芭蕉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唐)钱珝(金)元好问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试题】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状态的植物,均以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 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 1.还未展开芳心 2.示例: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第二首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不仅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主自爱的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作者简介】 钱珝,唐代诗人。字瑞文,吴兴(今浙江吴兴县)人。钱起曾孙。公元879年(唐僖宗乾符六年)举进士,累迁尚书郎。公元895年(唐昭宗乾宁二年),由宰相王抟举荐,擢为知制诰,又升任中书舍人。公元900年(兴化三年),王抟被贬,钱珝亦受牵连而被贬官,出为抚州(今江西省抚州市)司马。后不知所终。《全唐诗》录存其诗一百零八首,编为一卷。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汉族,山西秀容人。兴定进士,历任内乡令、南阳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其诗奇崛而绝雕琢,巧缛而不绮丽,形成河汾诗派。晚年致力收集金君臣遗言往事,多为后人纂修金史所本。著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他是我国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文坛盟主,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 【注释】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1.同儿辈赋句:和儿女们一起做关于还没开放的海棠花

海棠诗社教学文案

海棠诗社

海棠诗社:探春写信给宝玉提议结社作诗,恰好贾云孝敬宝玉两盆珍贵的白海棠,他们便借此成立了海棠诗社。(结社、赏花、吟咏唱和是清代都门特别盛行的社会风气,是封建贵族阶级的闲情逸致的表现。) 咏白海棠是“海棠诗社”成立后的首次吟咏。 李纨被大家推为社长,负责评诗,迎春限韵,惜春监场。诗成后,大家认为黛玉的最好,李纨却评宝钗为第一,探春表示赞同,宝玉则为黛玉不平。第二天,史湘云到来,又和了两首,众人看了,称赞不觉。限门盆魂痕昏,限韵脚只能依次用“门”,“盆”,“魂”,“痕”,“昏”五个字。 咏白海棠·贾探春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寒草:秋草 月有痕:指月光照射海棠投在地上的影子。 缟仙:说白海棠似穿着缟衣的仙子。缟,白色细绢。 “诗如其人”,咏海棠诗把大观园群芳每个人的思想,情趣,品格都表现出来,同时作者曹雪芹也通过其中词句隐示了他们的命运。 探春这首诗就是她本人的写照。“玉是精神难比洁”,正是“才智清明志自高”的同义语。“雪为肌骨易销魂”也是她“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的形象的进一步描绘。芳心无力,使人联想到断线风筝;缟仙羽化,也使人联想到离家远嫁。探春把自己的情操赋予了白海棠,实际上是借白海棠咏叹自己。 咏白海棠·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珍重芳姿:珍惜重视自己的身份。 手瓮:可提携的盛水的陶器。 “胭脂”二句:诗的一种修辞句法,意即秋阶旁有洗去胭脂的倩影,露砌边招来冰雪的惊魂。北宋诗人梅尧臣《蜀州海棠》诗云:“醉看春雨洗胭脂”。

海棠诗话教学文档

博学讲坛《海棠诗话》 冯定玉 一、欣赏“花之美态”,引出海棠花 介绍:海棠,一种生长在中国北方的花木,花姿迎风峭立,明媚动人,楚楚有致,她是雅俗共赏的名花。栽在皇家园林中,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堂富贵”的意境。 海棠以娇美著称,每到暮春季节,花开似锦,潇洒多姿,在文学的百花园里,有许多吟咏海棠的优秀诗篇。她们共同表现了对海棠的喜爱和赞誉之情。 陆游诗云:“虽艳无俗姿,太皇真富贵。”形容海棠艳美高雅。海棠娇媚动人,惹人怜爱,宋代理学家朱熹的老师,刘子翠面对海棠,也由衷的赞叹,“风姿淑态弄春情,梅借风流柳借轻”,诗中不但没有道学的气味,而且颇有浪漫色彩,可见海棠确实是非常寻常,连道学先生也为之倾倒,那么月下的海棠,就更具韵味了。 二、陆游酷爱海棠 1、据说它的美,让宋代大诗人陆游酷爱到疯狂的地步,用红笔为她写下紧急报告,请求玉皇大帝,放慢春天的脚步,延长她的花期。 2、陆游的《花时遍游诸家园》中曰:“为爱名花抵死狂。只恐风日损红芳。绿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阴护海棠。”这是陆游在淳熙三年(1176年)二月,在成都任安抚司参议官,兼四川制 置使司参议官写的。诸家园包括燕王旧宫所在的张园,碧鸡坊的王园、赵园,施园、范园等,它们都因海棠而出名。这首诗是用七绝的体载写成的,写诗人爱海棠花连命也不要了,为了保护海棠花不被风和太阳所伤害,诗人驰骋幻想,连夜上书玉皇大帝,乞求天帝留住春天以便借阴天来保护海棠花。可以想见,陆游对海棠花的钟爱已经达到何等疯狂的地步。赐其以“海棠癫”的雅号当之无愧。稍有理智的人都知道,海棠花与人世无争,不会伤害任何人。它只会给人间增添美丽,给世人带来喜悦,能让人们热爱自然,热爱生命与祖国。全诗充满了浪漫情调,爱花的热切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通过向玉帝“乞借春阴”的奇特想像,深切奇妙地表达了自己爱花,惜花之情,洋溢着绝幻的浪漫主义色彩。该诗也因之而成为咏棠名篇,一直为世人所吟唱。 3、陆游与唐婉离别时,也留她作为纪念,十年后在沈园重见时,勾起了陆游的心事,写下了那首让人愁肠寸断的名作《钗头凤》。她就是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之称的海棠,她有什么样的传奇故事,她为何美得出类拔萃,美得令人陶醉,让文人墨客吟咏不绝。 三、郑谷对海棠情有独钟 1、在香山植物园海棠花旁一块石上刻着这首唐诗。 海棠(唐)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

《红楼梦》中诗词鉴赏:咏白海棠诗六首

《红楼梦》中诗词鉴赏:咏白海棠诗六首 贾探春诗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诗词鉴赏】 宝玉挨打后不久,贾政点了学差到外省公出,宝玉得到了“解放”,在大观园内“任意纵性的逛荡,真把光阴虚度,岁月空添”。这时,探春忽然雅兴大发,写信给宝玉提议结社作诗。恰好贾菩孝敬宝玉两盆珍贵的白海棠,他们便借此成立了海棠诗社,上面是探春作的第一首诗。 作这类律诗约束很多,要讲究平仄,要押韵,要对仗等等。平仄和韵,必须严格遵守“平水韵”的规定,不能用错。“平水韵”分平、上、去、入四声(其中平声又分上平和下平),每声有若干韵部,共有1仍部,每部包含若干字。律诗通常要押平声韵,更严格的还要限韵,即指定押某几个字的韵。咏白海棠诗即限定必须用“十三元”部中的“门、盆、魂、痕、昏”五个字作韵脚。 咏海棠诸诗以及后面的咏菊诸诗,每一首都“诗如其人”,把大观园群芳每个人的思想、情趣、品格表现出来,同时作者曹雪芹也通过其中词句隐示了他们的命运. 探春这首诗也就是她本人的写照。“玉是精神难比洁”,正是“才自清明志自高”的同义语。“雪为肌骨易销魂”也是她“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的形象的进一步描绘。芳心无力,使人联想到断线风筝;绢仙羽化,也使人联想到离家远嫁。探春把

自己的情操赋予了白海棠,实际上是借白海棠咏叹自己。 薛宝钗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姻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诗词鉴赏】 海棠诗社由李纨自荐掌坛,并声明:“若是要推我作社长,我一个社长自然不够,必要再请两位副社长,就请菱洲(迎春别号)、藕树(惜春别号)二位学究来,一位出题限韵,一位誊录监场。亦不可拘定了我们三个人不作,若遇见容易些的题目韵脚,我们也随便作一首。你们四个都是要限定的。”李纨说的“四个”,即探春、宝钗、宝玉、黛玉,所以第一次作海棠诗的只有他们四位。 宝钗是封建阶级典型的大家闺秀,几乎到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地步。虽然小时也偷读过《西厢记》一类的书,但在人前绝不流露;听到黛玉行酒令时说出《西厢记》中的词语,立即在背后提出善意的告诫;大观园出了“绣春囊”事件,她立即借口母亲有病搬出大观园等等,都是她“珍重芳姿”的表现。她平日不爱花儿粉儿的,穿着的也是半新不1日的衣服,这是她“洗出”“胭脂”的注脚。“淡极始知花更艳”,表明她对自己内在和外在的美都充满了矜持和自信,第五回里说她“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即是旁证。 “愁多焉得玉无痕”一句,直接指的是白海棠,有一条脂批说:“讽刺林、宝二人。”

杜甫为什么不写海棠诗

杜甫号称诗圣,一生写了将近三千首诗,留传下来的就有一千四百多首。从兵战征戎到日常社会风俗,从四季变换、田野小景到各种花卉动物,凡所际遇,皆有吟咏。颇令人费解的是,在众多咏海棠的诗人中,却少了杜甫的身影。海棠花向来以蜀中为盛,而杜甫又曾久居四川,在成都草堂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川中风物、人情、轶事、花鸟等等皆有吟咏,却唯独不见咏海棠花的诗。 杜甫为什么不写海棠诗呢?后人对此议论纷纷。未见之说:杜甫不曾见过海棠,故杜诗无海棠也。持这种观点的是南宋杨万里,他在《海棠四首》中云:“岂是少陵无句子,少陵未见欲如何?”杜甫是否未曾见过海棠,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可以从海棠的栽培历史和杜甫的生活经历中去推断。海棠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在《山海经》(先秦时期)和《三巴记》(三国时期)中都有关于川中海棠的记载,这说明川、陕等地很早就有海棠分布了;再从人工种植海棠的情况来看,据《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修上林苑时,苑中便栽有群臣敬献的海棠四株。唐大明宫、兴庆宫内也都栽有海棠。而杜甫年少时游历过齐、赵、吴、越等地,困居长安时,曾供职于大明宫任左拾遗,安史之乱后迁居成都,足迹又遍布川蜀,显然,不曾见过海棠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失传之说:陆游就认为杜甫有过海棠诗,但已失传。他在《剑南诗稿》卷三《海棠》诗中自注云:“老杜不应无海棠诗,意其失传尔。”曾几在《茶山集》卷四《海棠洞》中也说,“杜老岂无诗,应为六丁取。”不管是说被六丁神取去,还是说失传,皆猜测之言。古人手稿、作品流失本属平常之事,杜甫一生写了将近三千首诗,流传下来的仅有一千四百多首,另外一千多首诗哪去了,应当是失传了。即使失传,也不可能所有的海棠诗都遗失了,可能陆游自己也不敢确信,故又说即使杜甫真没做海棠诗,那也像屈原不咏梅花,二谢不咏菊花一样,碰巧不咏而已,实在不必在上面多废心思:“广平作梅花赋,少陵无海棠诗。正自一时偶尔,俗人平地生疑。” 避讳之说:王禹偁《送冯学士入蜀》云:“莫学当年杜工部,因循不赋海棠诗。”因循在诗中是避讳的意思。《古今诗话》里也记载:“杜子美母名海棠,子美讳之,故《杜集》中绝无海棠诗。”在古代,文人是很讲究避讳的,子女不能直接称呼父母名字,否则便视为不孝。杜甫因避母讳,所以才不作海棠诗。就像他避父名闲之讳一样,杜诗中全无“闲”。清代李渔反对,他说:“然恐子美即善吟,亦不能物物咏到,一诗偶遗,即使后人议及父母,甚矣,才子之难为也!” 杨义先生认为,杜甫的故乡是河南巩县,没有听说那里长有繁盛的海棠,在杜甫母亲起小名的时候,海棠不是诗的意象。因此,她根本不可能用海棠当乳名。 还有一种说法是杨义先生提出来的,他认为,杜诗中无海棠,是因为在盛唐时期,海棠花还未受到关注,也就是说,海棠花在杜甫那个年代还没有真正成为诗人们吟咏的对象。盛唐时,杜甫未写过海棠,李白、白居易、韩愈、元稹、柳宗元等大诗人也都没有写过。海棠在唐初称为“梨花”或“海棠梨”,到晚唐时才为“海棠”。也是在晚唐,海棠才逐渐进入到诗人们的艺术视野中,到宋代之后才形成了一种文学审美意象。因而,杜诗中无海棠也就不足为奇了。 王安石说:“少陵而尔牵诗兴,可是无心赋海棠。”他的意思是,杜甫是一位了不起的诗人,却无心为海棠写诗,让人深为海棠未入杜甫的诗而为海棠觉得委屈。苏轼在《赠李琪》中写道:“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留诗”,在他看来,杜甫不写海棠诗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也不需要强作解说。吴中夏说:“子美诗才犹搁笔,至今寂寞锦城中”,他认为海棠花姿艳丽,连杜甫笔下都很难描绘。

林黛玉《咏白海棠》阅读答案

咏白海棠① 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②,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注】①这首七律诗是在《红楼梦》第37回因探春提议创建大观园诗社开社时的首场集体诗作。因恰好有人送入白海棠两盆,就吟咏此物,诗社遂命为“海棠社”。此次诗赛,由探春限韵,探春、宝钗、宝玉、黛玉每人一首,后来湘云又来补作两首。黛玉的这首诗,被海棠诗社社长李纨称为“风流别致”,历来评论家认为此诗有与众不同的个性及风貌。 ②月窟:月中仙境,月宫。仙人:嫦娥。缟袂:白绢做的衣服。 8.此诗颔联中“偷来”、“借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5分) 9.此诗的最大特点是以花写人,托物言志。诗中的种花人、白海棠花以及“秋闺怨女”,都是林黛玉的自我写照。请具体分析林黛玉通过白海棠写出了自己的哪些思想性格?(6分) 阅读答案: 8.“偷来”一词,贬词褒用,意趣盎然,突出白海棠的洁静娇羞,柔美可人。“借得”朴词见新,灵动飘逸,突出白海棠的香魂四溢,芳芬诱人。二词配合,巧用拟人,见姿见态,见色见韵,显出诗人慧心。 9.(1)“碾冰为土玉为盆”,种花之人“碾冰为土”,以“玉为盆”,写出种花人之高洁。 (2)“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写出白海棠的洁白、坚贞,突出林黛玉的高洁与孤傲。 (3)“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写出白海棠的幽怨、悲愁,突出林黛玉寄人篱下的寂寞与孤独。 (4)“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通过白海棠无处诉说的情态,突出林黛玉的多情。 总之,诗中白海棠表现出的高洁、哀愁、深情的形象,正是林黛玉思想性格的化身,诗人通过白海棠含蓄地表现了林黛玉清高超拔,空灵飘逸的品性。 (答出三点即可)

10首海棠诗词

10首海棠诗词 《海棠》 宋代: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诗人写此诗时,已过不惑之年,但此诗却没有给人以颓唐、萎靡之气,从“东风”“崇光”“香雾”“高烛”“红妆”这些明丽的意象中分明可以感触到诗人的达观、潇洒的胸襟。 袅袅的东风吹拂着融融暖意,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只怕夜深人静花儿独自开放无人欣赏,特意点燃蜡烛来照亮海棠的美丽姿容。看看,心态犹为积极。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金朝: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海棠新长出的绿叶层层叠叠,但小花蕾隐匿其间。 作者似乎在告诫:一定要爱惜自己那芳香的心,不要轻易地盛开,姑且让桃花李花在春风中尽情绽放吧! 诗人也许是从一个侧面寄托着自己的一种独善其身的心态。 《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宋代:吴潜 海棠亭午沾疏雨。 便一饷、胭脂尽吐。 老去惜花心,相对花无语。

羽书万里飞来处。 报扫荡、狐嗥兔舞。 濯锦古江头,飞景还如许。 这首词借写海棠,联想“海棠国”的战局,表现了烈士暮年心忧国事的忠忱,抒发了自己壮心不已的豪情。 《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其一》 宋代:杨万里 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 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 无那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 此诗借“有所梦”,来表现“有所思”,春晴怀念故园(家乡)的海棠。 想海棠,真的梦见家乡繁花似锦的海棠。 当然,也不一定真的做了这种好梦,只是假托梦境来表现极端想念而已。 《诉衷情》 宋代:晏殊 海棠珠缀一重重。清晓近帘栊。 胭脂谁与匀淡,偏向脸边浓。 看叶嫩,惜花红。意无穷。 如花似叶,岁岁年年,共占春风。 晨曦时分天刚露白,窗边盛开的海棠花如重重珠缀。娇艳的颜色好似美人脸上晕晕染染的胭脂红。 花红叶嫩,意趣无穷。只愿我与你的情谊似这海棠花叶,年年岁岁共春风。 《临江仙》 五代:和凝 海棠香老春江晚,小楼雾縠涳濛。

薛宝钗咏白海棠

薛宝钗咏白海棠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词语注释 ①珍重:珍视,看重。芳姿:美好的姿态,指花容。 ②手瓮:可提携的盛水的陶器。 ③胭脂:即胭脂红色。洗出:洗掉所涂抹的而想出本色。北宋诗人梅尧臣《蜀州海棠》诗:“醉看春雨洗胭脂。”秋阶:秋天的台阶。影:指海棠花姿。冰雪:比喻刚洗过的白海棠凝聚着露水像白雪一样。露砌:洒满露珠的石砌台阶。魂:指海棠花的品格。这两句诗的大意是:刚浇上水的白海棠,像洗去胭脂的美女一样,在秋日的台阶上映出了她美丽的身影;又好像在那洒满露水的台阶上招来洁白晶莹的冰雪做她的精魂。 ④玉:指白玉一般的海棠。痕:就玉说,“痕”是瘢痕;以人拟,“痕”是泪痕;其实就是指花的怯弱姿态或含露的样子。此句的意思是花儿愁多怎么没有泪痕。 ⑤白帝:即西方白帝白招拒。是神化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一,主管秋事。《晋书·天文志》:“西方白帝,白招矩(矩亦作拒)之神也。”秋天叫素秋、清秋,因为它天高气清,明净无垢,所以说花儿报答白帝雨露化育之恩,全凭自身保持清洁,亦就海棠色白而言。凭:程乙本作“宜”,不及“凭”字能传达出矜持的神气。 ⑥婷婷:挺拔舒展、苗条秀丽的姿态。 编辑本段作品鉴赏文字赏析 首联“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描绘出诗人端凝庄重的性格。首句一语双关,因“珍重芳姿”而致白昼掩门,既写诗人珍惜白海棠,又写诗人珍重自我,刻画出封建时代贵族少女的矜持心理。诗人用“手瓮”盛水亲自浇灌白海棠,亦是爱惜花儿,珍重自我的一种表现。 颈联“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使用倒装,即“秋阶洗出胭脂影,露砌招来冰雪魂”。海棠色白,故云“洗出胭脂影”:洗掉涂抹的胭脂而现出本色,这正是宝钗性爱雅淡,不爱艳装的自我写照。“露砌”和“秋阶”同指白海棠生长的环境。“冰雪魂”指白海棠精魂如冰雪般洁白,亦是宝钗自写身份。 颔联“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进一步描写白海棠的色彩、丰韵之美。上句承“胭脂”句发挥,谓白海棠一洗颜色,淡极更艳,颇合艺术辩证法,实写自我身份:安分随时,藏愚守拙,而更显淑女之端庄凝重。下句承“冰雪”句开掘,谓白海棠清洁自励,宁静自安,岂如多愁之玉,留下瘢痕。“愁多”句应是以宝黛之多愁善感反衬自己的宁静娴雅。尾联“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白帝”在此实指自然,全联的意思是说:白海棠愿以其清洁之身回报自然,她婷婷玉立,默然不语,迎来了又一个黄昏。这实际上是宝钗的内心独白和自我写照。“不语”一词可见宝钗的稳重,“凭清洁”之语更可见她自誉自信的心理状态。 此诗有意以白海棠关合自己,以花写人,反映出薛宝钗以稳重、端庄、淡雅、宁静、清洁自诩的内心世界。李纨评此诗第一,就是因为“这诗有身份”。 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红楼梦】诗摘(林黛玉咏白海棠)这诗是咏白海棠的,但诗人在诗里表达的往往是自己的情感。诗是曹雪芹写的,但曹雪在写这诗时,已完全进入了林黛玉的角色。你看,石上画面不正是林黛玉在朦胧夜色里,面对西风倚树而立的镜头么!这里的夜色,西风,正是她在贾府所面临的失意处境,而一个“倦”字把她此时此刻的心境描述得入骨三分。林黛玉的爱情诗少而珍贵,她的咏花隐事,借花喻人

“红楼梦”与海棠诗社

《红楼梦》与海棠诗社 (一)海棠诗社的缘起 “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锡大观名。”大观园是自然美的艺术化身,是《红楼梦》中的“女儿国”。作为女儿们生活和精神家园的大观园,本是为帝妃元春省亲而建。省亲后,元春想起大观园中之景致,况且还有几个能诗会赋的姐妹,觉得空着辜负了此园,遂下谕旨,命众姊妹和宝玉入园居住,以“不使佳人落魄,花柳无颜”。(第二十三回)“于是大观园就成为了这群少男少女的一个相对自由的活动空间,成了他们生活的组成部分,成了他们表达生命的喜怒哀乐的重要舞台。”这些浑身洋溢着清爽、自然气息的女儿们,“点活了大观园一园风景,如诗似画的大观园为女儿们提供了宜人的生存环境,也为女儿们的美丽添彩增辉。而女儿们出入掩映于期间,自然的人和自然的境相融相合,相亲相谐,交相辉映,合而为一。”这些都为海棠社的成立提供了物质基础。 诗礼传家的贾府,不论男女,从小就能够吟诗作对,大观园众儿女又是贾府文学上的佼佼者。贾宝玉、薛宝钗、林黛玉、李纨、迎春、探春、惜春在参加元妃的省亲仪式中,受命各题一匾一诗,大得元妃赞赏。住进大观园后,在海棠社成立之前这六个月,宝玉和姐妹们每日畅游大观园,吟诗作赋,每有佳作问世。“宝玉的几首四时即事诗,虽不算好,却倒是真情真景”。(第二十三回)黛玉的葬花长诗,堪称绝唱。这为海棠社的成立奠定了学术基础。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说,贾政被点学差,奉旨公出后,没了管束的宝玉得到了“解放”,“每日在大观园内任意纵性的逛荡,真把光阴虚度,岁月空添”。(第三十七回)宝钗、黛玉等众姐妹也没有要紧必做的针线活计,大家都有闲工夫。衣食无忧而又整天无所事事,就需要一件高雅又有意义的、大家感兴趣的事来排遣日复一日的无聊时光。这为海棠社的成立提供了生活基础。 这时候,有领袖欲、爱出风头的探春写信给宝玉、黛玉、宝钗等提议成立诗社,大家自然群起响应,踊跃参与。恰逢这时贾芸孝敬宝玉两盆珍贵的白海棠,众人遂以咏白海棠开篇,经探春提议,将诗社命名为“海棠诗社”。 (二)海棠诗社的主要成员及组织关系 诗社的第一次集会有社员七人,分别是李纨、宝玉、黛玉、宝钗、迎春、探春、惜春。第二次集会又加入了湘云,有社员八人,这八人是海棠社的主要成员。 八人虽以姐妹相称,但并不全有血缘关系。李纨是贾家的大少奶奶,是宝玉、探春的大嫂,迎春、惜春的堂嫂,虽然与他们没有血缘关系,但按照传统理论讲,李纨就是贾家的人;探春是宝玉的同父异母妹妹,迎春是荣府贾赦的女儿,惜春是宁府贾敬的女儿,都是宝玉的堂妹;宝玉的父亲与黛玉的母亲是亲兄妹,宝玉、

海棠诗社

海棠诗社:探春写信给宝玉提议结社作诗,恰好贾云孝敬宝玉两盆珍贵的白海棠,他们便借此成立了海棠诗社。(结社、赏花、吟咏唱和是清代都门特别盛行的社会风气,是封建贵族阶级的闲情逸致的表现。) 咏白海棠是“海棠诗社”成立后的首次吟咏。 李纨被大家推为社长,负责评诗,迎春限韵,惜春监场。诗成后,大家认为黛玉的最好,李纨却评宝钗为第一,探春表示赞同,宝玉则为黛玉不平。第二天,史湘云到来,又和了两首,众人看了,称赞不觉。限门盆魂痕昏,限韵脚只能依次用“门”,“盆”,“魂”,“痕”,“昏”五个字。 咏白海棠·贾探春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寒草:秋草 月有痕:指月光照射海棠投在地上的影子。 缟仙:说白海棠似穿着缟衣的仙子。缟,白色细绢。 “诗如其人”,咏海棠诗把大观园群芳每个人的思想,情趣,品格都表现出来,同时作者曹雪芹也通过其中词句隐示了他们的命运。 探春这首诗就是她本人的写照。“玉是精神难比洁”,正是“才智清明志自高”的同义语。“雪为肌骨易销魂”也是她“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的形象的进一步描绘。芳心无力,使人联想到断线风筝;缟仙羽化,也使人联想到离家远嫁。探春把自己的情操赋予了白海棠,实际上是借白海棠咏叹自己。 咏白海棠·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珍重芳姿:珍惜重视自己的身份。 手瓮:可提携的盛水的陶器。 “胭脂”二句:诗的一种修辞句法,意即秋阶旁有洗去胭脂的倩影,露砌边招来冰雪的惊魂。北宋诗人梅尧臣《蜀州海棠》诗云:“醉看春雨洗胭脂”。 玉:指白玉一般的海棠。痕:就玉说,“痕”是瘢痕;以人拟,“痕”是泪痕;其实就是指花的怯弱姿态或含露的样子。此句的意思是花儿愁多怎么没有泪痕。

海棠

今年栽下了几棵海棠。有西府海棠,有绿色的海棠,还有一棵复色海棠。我想说,其实我亦想做你心中的海棠花。海棠花窈窕春风前,它集梅、柳优点于一身,“幽姿淑态弄春晴,梅借风流柳借轻……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成……”风雨摧残清香犹存。它虽无梅花素净,但却比它丰满;不及桃花娇艳,但又比它淡雅。在诗人画家笔下,海棠娇媚却不娇气,“嫣然一笑竹篱间”。海棠适应性强,也宜墙角也宜盆,亦花亦果,可植于庭前、路边、池畔、盆中。(干啥都无所谓,在哪亦无所谓。哈哈)在无数文人墨客的指点天下,终于形成海棠花既妖娆娇媚却又风骨铮铮,既艳绝天下却又多才多艺,既富贵吉祥却又平易近人的海棠花文化。在对海棠美妙姿色的描绘中,对海棠象征的春光春景的歌咏留恋中,对李隆基与杨玉环的旧事重提中,海棠花逐渐演变为佳人、青春、理想等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海棠花红的像火,白的像雪,粉的像霞。海棠以它那缤纷的色彩渲染着春。火般的红,带给人们的是如火一般的热;雪般的白,带给人们的是如雪一般的纯洁,给人予以高雅;脸颊般的粉,带给人们的是如风一般的温柔,给人予以幸福。世人恨海棠花艳无香,然也,海棠能散发出清香、浓香、甜香、醇香,花香四溢,人们陶醉于花香之中,忘记了烦恼,忘记了纷争。海棠花姿潇洒,花开似锦,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花尊贵”之称,在皇家园林中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贵”的意境。据北宋乐史《杨太真外传》记载:“上皇登沉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力士使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韵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上皇笑曰,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将海棠与睡美人相提并论,唐明皇喜欢海棠,曾将沉睡的杨贵妃比作海棠春睡。此典故代代流传,“海棠春睡”成为后代诗人画家不断吟咏描绘的题材。后代的文学作品中常以海棠指代杨玉环,后发展为以海棠花喻美女。 一.诗词中的海棠文化: 1.宋代的刘克庄有“海棠妙处有谁知?今在胭脂乍染时”的诗句,他认为海棠的佳姿绝色,以“胭脂乍染时”为最美。 2.陈思《海棠谱序》云:“梅花占于春前,牡丹殿于春后,骚人墨客特注意焉。独海棠一种丰姿艳质,固不在二花之下。” 3.吴芾在《和陈子良海棠四首》中甚至认为海棠应居花中第一:“十年栽种满园花,无似兹花艳丽多,已是谱中推第一,不须还更问如何”。 4.北宋苏轼在《海棠》诗赞道:“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霏霏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高烧银烛照红妆”。苏东坡喜爱它那神韵的笑,赞美它为“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深夜也点燃蜡烛去欣赏海棠花,可见诗人爱花、爱美之情极为深切,到了为之倾倒、痴迷的地步。 5.宋代理学家朱熹的老师刘子翠的诗“曲姿淑态弄春情,梅借风流柳借轻”诗中不但无道学气味,而且颇有浪漫主义色彩。陆游爱海棠到了如痴若狂的程度。“碧鸡海棠天下绝,枝枝似染猩猩血。蜀姬艳妆肯让人,花前顿觉无颜色。……若使海棠根可移,扬州芍药应羞死。”他又咏道:“为爱名花抵死狂,只恐风日损红芳。露章夜奏通明殿,迄借春阴护海棠。”诗人深谙花性,担心海棠的娇美不堪风吹日晒,便连夜上奏玉帝的通明殿,请求多借些阴天,好让海棠常开不衰。请求放慢春的脚步,延长花期。 6.金代诗人元好问的“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浅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都是值得一读的名诗。 7.宋真宗皇帝御制后苑杂花十题,以海棠为首章,诗云:“高低临曲槛,红白间纤条;润比攒温玉,繁如簇绛绡。”这首诗自然算不上佳作,但它却是当时庭园中海棠花盛开景色的真实写照。 8.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对海棠也有特殊的感情,创作了众人耳熟能详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句“绿肥红瘦”贴切地点出了一夜风雨过后海棠的变化,绿、红两种颜色代指海棠叶和海棠花,肥、瘦两种形态传神地描绘了雨后枝叶茂盛和花瓣凋萎,既生动形象又准确得体。“绿肥红瘦”历来为人所称道,简直可以作海棠的代称。 9.唐人郑谷有咏海棠诗:“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秾丽最宜新著雨,妖娆全在欲开时……”郑谷写出了至今为人所称道的海棠“新著雨”、“欲开

咏海棠诗一组

咏海棠诗一组 咏海棠诗一组咏海棠诗一组蜀花称 美者,有海棠焉。宋人陈思编纂《海棠谱》序曰:世之花卉种类不一,或以色而艳,或以香而妍,是皆钟天地之秀,为人所钦羨也。梅花占于春前,牡丹殿于春后,骚人墨客特注意焉。独海棠一种,风姿艳质固不在二花下。自杜陵入蜀,绝吟于是花,世因以此薄之。其后都官郑谷已作诗云:“浣花溪上空惆怅,子美无情为发扬”,此花始得显闻于时盛传于世矣。唐相贾元靖耽著百花谱,以海棠为花中神仙,诚不虚美耳。现录海棠诗一组与喜爱者共赏:海棠郑谷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浓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朝醉暮吟看不足,羨他蝴蝶宿深枝。蜀中赏海棠郑谷浓淡方春满蜀乡,半随风雨断莺肠。浣花溪上空惆怅,子美无情为发扬。[杜工部旅两蜀诗集中无海棠之题] 春晴怀故园海棠杨万里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似青如白天浓淡,欲坠还飞絮往来。无那风光消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海棠陆游谁道名花独故宫,东城盛丽足争雄。[谓故蜀燕王宫]横陈锦幛阑干外,尽吸红云酒醆中。贪看不辞持夜烛,倚狂直欲擅春风。拾遗旧咏悲零落,瘦损腰围拟未工。[老杜不应无海

棠诗意其失传尔] 又十里迢迢望碧鸡,一城晴雨不曾齐。今朝未得平安报,便恐飞红已作泥。夜宴赏海棠醉书同前便便痴腹本来宽,不是天涯强作欢。燕子归来新社雨,海棠开后却春寒。醉夸落纸诗千首,歌费缠头锦百端。深院不闻传夜漏,忽惊蜡泪已堆盘。海棠郭待制[桢]朱栏明媚照横塘。芳树交加枕短墙。传得东君深意态,染成西蜀好风光。破红枝上仍施粉,繁翠阴中旋扑香。应为无诗怨工部,至今含露作啼妆。海棠程琳海外移根灼灼奇,风情闲丽比应稀。晶荧宝萼排珠琲,旖旎芳丛簇绣惟。繁极只愁随暮雨,飘多何计驻春晖。浣花溪上年年意,露湿烟霞拂客衣。西园海棠范纯仁丹葩翠叶竞妖浓,蜂蝶翻翻弄暖风。濯雨正疑宫锦烂,媚晴先夺晓霞红。芬菲剑外从来胜,欢赏天涯为尔同。却想乡关足尘土,只应能见画图中。寓居定慧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苏轼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麄俗。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不问人家与僧舍,柱杖敲门看脩竹。忽逢绝艳照衰朽,叹息无言揩病目。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寸根千里不易到,衔子飞来定鸿鹄。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樽

海棠诗话

博学讲坛《海棠诗话》 一、欣赏“花之美态”,引出海棠花 介绍:海棠,一种生长在中国北方的花木,花姿迎风峭立,明媚动人,楚楚有致,她是雅俗共赏的名花。栽在皇家园林中,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堂富贵”的意境。 海棠以娇美著称,每到暮春季节,花开似锦,潇洒多姿,在文学的百花园里,有很多吟咏海棠的优秀诗篇。她们共同表现了对海棠的喜爱和赞誉之情。 陆游诗云:“虽艳无俗姿,太皇真富贵。”形容海棠艳美高雅。海棠娇媚动人,惹人怜爱,宋代理学家朱熹的老师,刘子翠面对海棠,也由衷的赞叹,“风姿淑态弄春情,梅借风流柳借轻”,诗中不但没有道学的气味,而且颇有浪漫色彩,可见海棠确实是非常寻常,连道学先生也为之倾倒,那么月下的海棠,就更具韵味了。 二、陆游酷爱海棠 1、据说它的美,让宋代大诗人陆游酷爱到疯狂的地步,用红笔为她写下紧急报告,请求玉皇大帝,放慢春天的脚步,延长她的花期。 2、陆游的《花时遍游诸家园》中曰:“为爱名花抵死狂。只恐风日损红芳。绿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阴护海棠。”这是陆游在淳熙三年(1176年)二月,在成都任安抚司参议官,兼四川制置使司参议官写的。诸家园包括燕王旧宫所在的张园,碧鸡坊的王园、赵园,施园、范园等,它们都因海棠而出名。这首诗是用七绝的体载写成的,写诗人爱海棠花连命也不要了,为了保护海棠花不被风和太阳所伤害,诗人驰骋幻想,连夜上书玉皇大帝,乞求天帝留住春天以便借阴天来保护海棠花。能够想见,陆游对海棠花的钟爱已经达到何等疯狂的地步。赐其以“海棠癫”的雅号当之无愧。稍有理智的人都知道,海棠花与人世无争,不会伤害任何人。它只会给人间增添美丽,给世人带来喜悦,能让人们热爱自然,热爱生命与祖国。全诗充满了浪漫情调,爱花的热切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通过向玉帝“乞借春阴”的奇特想像,深切奇妙地表达了自己爱花,惜花之情,洋溢着绝幻的浪漫主义色彩。该诗也因之而成为咏棠名篇,一直为世人所吟唱。 3、陆游与唐婉离别时,也留她作为纪念,十年后在沈园重见时,勾起了陆游的心事,写下了那首让人愁肠寸断的名作《钗头凤》。她就是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之称的海棠,她有什么样的传奇故事,她为何美得出类拔萃,美得令人陶醉,让文人墨客吟咏不绝。 三、郑谷对海棠情有独钟 1、在香山植物园海棠花旁一块石上刻着这首唐诗。 海棠(唐)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2、诗歌赏析:诗人从春风着笔,将春风人格化,于是海棠本来就有的娇艳,就说成了春风着意涂抹的颜色,“匀”与“用意”呼应,表明春风用心的水准,诗人虚写春风,实际是在夸赞海棠,所以清代学者何义门说,郑谷这首诗“起句绝妙”,一读便知在吟咏海棠,他非常喜欢海棠,写过很多吟咏海棠的诗,但是对于“新著雨”,和“欲开时”的海棠情有独钟,诗人把海棠瞬间的秾丽妖娆以流水对仗的形式表现出来。别具风姿,更有神韵。接着诗人又用了莫愁的典故,对海棠实行了侧面烘托。

海棠

西府海棠(学名:Malus micromalus)为蔷薇科苹果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云南、甘肃、陕西、山东、山西、河北、辽宁等地,生长于海拔100米至2400米的地区,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西府海棠在北方干燥地带生长良好,喜光,耐寒,耐干旱,忌水湿。是灌木的最佳产品,是绿化工程中较受欢迎的产品。2009年04月24日被选为中国北方园林宜居城市——陕西宝鸡的市花,宝鸡古有西府一称,西府海棠由此而来。 观赏价值 花色艳丽,一般多栽培于庭园供绿化用。西府海棠在海棠花类中树态峭立,似亭亭少女。花朵红粉相间,叶子嫩绿可爱,果实鲜美诱人,不论孤植、列植、丛植均极为美观。最宜植于水滨及小庭一隅。郭稹海棠诗中“朱栏明媚照黄塘,芳树交加枕短墙。”就是最生动形象的写照。新式庭园中,以浓绿针叶树为背景,植海棠于前列,则其色彩尤觉夺目,若列植为花篱,鲜花怒放,蔚为壮观。果实称为海棠果,味形皆似山楂,酸甜可口,可鲜食或制作蜜饯。 名称由来 因晋朝时生长于西府而得名,海棠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之一,花姿潇洒,花开似锦,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有“国艳”之誉,历代文人墨客题咏不绝。一代大文豪苏东坡也为之倾倒,“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又因“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叶白莲数枝盛开,帝与贵戚宴赏焉。左右皆叹羡久之,帝指贵妃示于左右曰:‘争如我解语花?’”因此海棠雅号“解语花”。据明代《群芳谱》记载:海棠有四品,皆木本。这里所说的四品指的是:西府海棠、垂丝海棠、木瓜海棠和贴梗海棠。海棠花开娇艳动人,但一般的海棠花无香味,只有西府海棠既香且艳,是海棠中的上品。其花未开时,花蕾红艳,似胭脂点点,开后则渐变粉红,有如晓天明霞。 文化象征 海棠花姿潇洒,花开似锦,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花尊贵”之称,栽在皇家园林中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贵”的意境。历代文人多有脍炙人口的诗句赞赏海棠。陆游诗云:“虽艳无俗姿,太皇真富贵。”形容海棠艳美高雅。陆游另一首诗中:“猩红鹦绿极天巧,叠萼重跗眩朝日。”形容海棠花鲜艳的红花绿叶及花朵繁茂与朝日争辉的形象。宋代刘子翠诗云:“幽姿淑态弄春晴,梅借风流柳借轻,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成"形容海棠似娴静的淑女,因此海棠集梅、柳优点于一身而妩媚动人,雨后清香犹存,花艳难以描绘,难怪唐明皇也将沉睡的杨贵妃比作海棠了。西府海棠在海棠花类中树态峭立,似亭亭少女。花红,叶绿,果美,不论孤植、列植、丛植均极美观。最宜植于水滨及小庭一隅。郭稹海棠诗中“朱栏明媚照黄塘,芳树交加枕短墙。”就是最生动形象的写照。新式庭园中,以浓绿针叶树为背景,植海棠于前列,则其色彩尤觉夺目,若列植为花篱,鲜花怒放,蔚为壮观。北京故宫御花园和颐和园中就植有西府海棠,每到春夏之交,迎风峭立,花姿明媚动人,楚楚有致,与玉兰、牡丹、桂花相伴,形成“玉棠富贵”的之意。 很多近代的名人、作家也与海棠花有着不解之缘,冰心先生曾有一篇小文《海棠花》,借海棠花来抒发春光易逝、人生短暂之感。 周总理生前特别中意居所中南海西花厅的那棵海棠花,他过世之后,夫人邓颖超睹花思人写下了《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一文,回忆她与总理五十年来相依相伴的革命生涯。梁实秋先生也钟爱海棠花,他在其散文《群芳小记》中,将海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