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与学习效率电子教案

睡眠与学习效率电子教案
睡眠与学习效率电子教案

睡眠与学习效率

研究小组成员:郑阳锋郑阳黄子涛林晓东庄铭楠庄国创林晓钿

研究小组组长:郑阳锋指导老师:陈国咏

一、研究的背景:

1、人的睡眠分为慢动眼睡眠和快动眼睡眠两个时向。浓度的快动眼睡

眠在记忆储存、维持组织、信息整理及新的学习、表现等都发生在快动眼睡眠的最后阶段,而快动眼睡眠通常发生在8小时睡眠期的后部,并可以持续90分钟左右。虽然我们可能并没有觉察到,但是,我们当中大部分人的睡眠其实都是不够的,这不仅降低了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疾病。

2 、为了弥补这种普遍的睡眠不足,马斯博士提倡“小睡”。这种小睡

是指每天正式睡眠醒来后再小睡20分钟,其效果比晚上早睡要好得多。

3 、特别强调的是,现在中小学生虽然说“减负”了,但是由于各种各

样的考试压力,他们并不轻松,很多人睡眠的时间明显不足。与过去相比,实际上是明松暗紧。这实际上无论对社会还是对家庭都是得不偿失的。我们认为,只有睡好觉,才能学习好。睡好觉并不会妨碍前程:睡眠时间必须保证!

二、研究的内容:

1、睡眠:

睡眠从来就是人们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因为人的生命约有1/3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并且睡眠可以恢复精神和解除疲劳。自20世纪初,借助脑电图的分析,发现睡眠时脑电活动呈现特殊慢波。1952年又有人发现睡眠过程中经常发生短时间的、快速的眼球运动,并伴有快速低幅的脑电波。这一重要发现导致睡眠研究的蓬勃发展。已经证明,睡眠是大脑的主动活动过程,而不是被动的觉醒状态的取消;脑内许多神经结构和递质参与睡眠的发生和发展(从而开展了梦的生理学研究以及临床睡眠紊乱症的鉴别诊断和治疗等)。但至今对睡眠的起源、发生和发展的机制,时相转换的生理基础,以及睡眠如何消除疲劳等重要问题仍然不甚了解。

(1)、正常睡眠由两个交替出现的不同时相所组成,一个是慢波睡眠,又称非快速眼动睡眠,另一个则是异相睡眠,又称快速眼动睡眠,此时出现眼球快速运动,并经常做梦。

(2)、慢波睡眠:根据人脑电波的特征,通常将此时相区分为4个不同的期,即相应于睡眠由浅入深的过程。第1期常出现在睡眠伊始和夜间短暂苏醒之后;第2期代表浅睡过程;第3期代表深睡状态;第4期具有消除疲劳的功能,因为人在长时间体力劳动或不睡后,在恢复睡眠中此期延续很久。随着睡眠由浅入深,意识逐步丧失,血压略降,心率、呼吸减慢,瞳孔缩小,体温和代谢率均下降,尿量减少,胃液增多,唾液分泌减少,发汗功能增强等。

(3)、异相睡眠:是在睡眠过程中周期出现的一种激动状态。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增强,如心率、呼吸加速,血压升高,脑血流及耗氧量均增加,表现出3个特征:①低电压,快频脑波;②颈部肌肉张力松弛以及脊髓反射被抑制,此时运动系统受到很强抑制;③频繁出现快速的眼球运动,同时在一些和视觉有关的脑结构,包括大脑皮层视区,出现高大锐波,统称脑桥-膝状体-枕区皮层波(PGO)。由于快速眼动只存在于异相睡眠中,故后者常被叫做快速眼动睡眠。

2、研究发现:

13-18岁的青少年每天至少有9小时的睡眠

09:00--11:00 精华期--此时为注意力及记忆力最好,为工作与学习的最佳时段。

14:00--15:00 高峰期--是分析力和创造力得以发挥淋漓的极致时段!20:00--22:00 夜修期--此为晚上活动的巅峰时段,建议您善用此时段进行商议,进修等需要思虑周密的活动。

23:00--24:00 夜眠期--经过镇日忙碌,此时应该放松心情进入梦乡,千万别让身体过度负荷,那可得不偿失。

3、睡眠不足的危害:

(1)、影响大脑的创造性思维

科研人员研究认为,人的大脑要思维清晰、反应灵敏,必须要有充足的睡眠,如果长期睡眠不足,大脑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就会影响大脑

的创造性思维和处理事物的能力。

(2)、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

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除了遗传、营养、锻炼等因素外,还与生长素的分泌有一定关系。生长素是下丘脑分泌和一种激素,它能促进骨骼、肌

肉、脏器的发育。由于生长素的分泌与睡眠密切相关,即在人熟睡后有

一个大的分泌高峰,随后又有几个小的分泌高峰,而在非睡眠状态,生

长素分泌减少。所以,青少年要发育好,长得高,睡眠必须充足。

(3)、影响皮肤的健康

人的皮肤之所以柔润而有光泽,是依靠皮下组织的毛细血管来提供充足的营养。睡眠不足会引起皮肤毛细血管瘀滞,循环受阻,使得皮肤

的细胞得不到充足的营养,因而影响皮肤的新陈代谢,加速皮肤的老化,使皮肤颜色显得晦暗而苍白。尤其眼圈发黑,且易生皱纹。

(4)、导致疾病发生

经常睡眠不足,会使人心情忧虑焦急,免疫力降低,由此会导致种种疾病发生,如神经衰弱、感冒、胃肠疾病等。睡眠不足还会引起血中

胆固醇含量增高,使得发生心脏病的机会增加;人体的细胞分裂多在睡

眠中进行,睡眠不足或睡眠紊乱,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分裂,由此有可能

产生癌细胞的突变而导致癌症的发生。一般说来,不同年龄的人每天所

需的睡眠中学生每天应睡8-9小时成年人每天需睡7-8个小时。

4、睡眠与学习效率

(1)、睡眠时大脑并没有休息

①“夜猫子”平均学分绩点低

为了认识睡眠和记忆间的复杂关系,科学家在过去的十年中,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

美国心理学家詹妮弗调查“学生睡眠习惯”后发现:大一学年年末的平均学分绩点,早睡早起的“云雀”型为3.18;而“夜猫子”型是 2.48。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对14岁至18岁的青少年进行研究后发现:“睡眠质量很差的学生,数学成绩不太好;睡眠质量较好的学生,容易获得更好的英语成绩”。

还一个研究发现“开夜车”,会使“死记硬背”的效果下降约40%。

研究人员由此问,为何睡眠会如此地影响学习效果和成绩?睡眠是否对于我们处理数学中的抽象问题更为有益?

②睡眠时仍有脑电波活动

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其实,我们的大脑在睡眠中并没有休息,它仍有高度活跃的脑部活动。

血流量与脑神经元细胞的活性相关,研究人员研究表明:在睡眠状态下,大脑的脑血流量只减少了20%;脑神经细胞电位反映了人脑的思维活动,研究人员发现:睡眠中的脑部仍有电流活动。

③白天小憩也有益

1896年2月17日,门捷列夫工作之余打了一个盹,醒来发现自己解决了化学元素如何按一定的方式进行分组排列的问题。

美国加州大学最近的调查显示,对于特定的学习任务,睡了午觉人的学习效果,好于没有睡午觉的人。

种种研究显示:白天小憩或午睡,与夜晚睡眠有同样的效果。但,为何睡眠会提高学习效率?

(2)、睡眠的功能是处理记忆

①睡眠增强记忆

人在睡眠中,脑细胞是如何实现对信息的记忆的?

科学家提出,记忆,就是细胞之间的联系增强。在记忆过程中,不同的神经细胞同步发出电子脉冲,从而使这些细胞联系在一起,实现了记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