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401Z1)

2016年修订

一、培养目标

按照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要求,结合我国现实国情制定本学科的培养目标:培养符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求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较为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学学术功底、较为开阔的社会科学学术视野和掌握现代教育手段的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的专门人才。本专业注重奠定硕士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学理论基础,注重培养硕士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对现代科学学术研究的方法论和研究方法的掌握与灵活运用。毕业生应具有独立从事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原理及相关专业教学及科学研究的能力。

具体要求是:

1、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敬业爱岗,积极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2、具有坚实的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学科基础理论和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了解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课程与教学的当前状况和发展前沿;具备从事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毕业设计应有新的见解思路,毕业论文应有新观点;能够具备从事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学理论工作、少先队辅导员工作、中小学生思想意识教育教学、教育政策研究、教育社会调研等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

3、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勤奋好学的良好学风,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技术,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的科学研究和党政实际工作的能力。

4、具有健康的身心和较高的科学素养。

5、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

二、研究方向

1.少儿思想意识教育

研究新形势下少年儿童重要思想意识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影响因素和途径,探

讨少年儿童思想意识教育基本内容、原则方法、时代特点与基本路径等;探讨如何建设有教育功能的组织,进行组织教育的原理、内容、方法、历史、发展趋势,以及改革创新等。

2.少儿辅导员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研究新形势下少儿辅导员工作内容,探讨如何提高少儿辅导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少儿辅导员的实际工作水平;了解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探讨建立少儿辅导员完善的学习、培训、晋升机制;研究相关的法律法规,维护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

3.少儿社会工作

少儿社会工作是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成长、发展的需要,以专业的价值为指导和科学的理论为基础,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巧,对儿童开展的助人服务活动。研究内容主要有:儿童救助和保护、儿童照顾和教育。

三、修业年限

学制为三年

四、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

毕业学分不少于35学分。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1、硕士研究生培养以课程学习为主。

2、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同一研究方向的导师组成导师组,配合导师,充分发挥其集体培养优势。

3、充分发挥个人学习与研究计划在引导和促进硕士研究生自主学习和研究中的作用。硕士研究生应在入学后3个月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制订个人培养计划。

4、充分发挥经典文献阅读在夯实硕士研究生本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中的作用。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至少阅读5部本专业的经典文献,并在第二学期期末之前提交两份书面文献阅读报告。

5、硕士研究生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提倡采用研讨班、专题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把课堂讲授、交流研讨、案例分析等有机结合,加大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方法以导师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生指导小组由

导师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学科的教授、副教授组成,本专业或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担任组长。

研究生指导小组对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全面负责,其主要职责是:

1.参与制定本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及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2.审核学位课程的命题及评分结果;

3.负责对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对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和进展情况进行检查;

4.协助组织学位论文答辩。

对研究生的培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培养方法。

六、课程学习

见课程设置表

七、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要求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思想理论教育课程的部分教学工作,教学工作的考核由同行评议、学生评议、专家评议等环节,教学实践考核合格者计2学分。考核不合格者不给学分,准予重新参加一次教学实践。能够独立开设本专业本科生的基础课,并有较好的教学效果。能够撰写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申请书。能够独立撰写本专业的学术论文。能够组织本专业本科生的学术活动。

八、业务实习与社会实践

业务实习及社会实践主要指的是参加学校内外的社会考察、社会调查、资料收集等活动,一般安排在第2-3学期进行。该项不计学分,但要求进行检查、总结和考评。

九、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

1.本专业硕士生修满规定的学分且中期考核合格,方可进入撰写论文阶段。并且,至迟应在第3期末确定学位论文题目,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还须制定出学位论文工作计划。

2.本专业硕士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学术水平的要求:

(1)从实际出发,注重对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建设的前沿课题和思想理论热点与社会实践热点问题进行研究;

(2)以应用理论研究为主,鼓励开展基础理论研究;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积极开展调查研究;

(4)符合学术论文规范,提出新见解和新观点。

3.论文实行预答辩制度,原则上在正式答辩前两个月进行预答辩,通过预答辩后,方可进入评审程序。硕士学位论文须聘请2名相关专业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研究生导师资格的专家进行评阅。在评阅中,如果有1名评阅人不同意答辩,原则上不能答辩。申请人必须在导师指导下,针对评阅人所提出问题对论文进行认真修改,修改期不得超过1年,修改后的论文重新送审,送审通过后方能申请答辩。如申请人对不同意答辩的评阅结果不服,可填写申诉意见书,经导师、学院学术委员会认定该评阅人的意见确有问题并同意重送,申请人可申请再匿名送审1份论文(因重新送审而致使不能按时参加答辩的,其答辩事宜将顺延至下次学位申请期间进行)。再送审后如仍不通过,则不能答辩,此次学位申请无效,论文必须修改,修改期不得超过1年,修改后的论文重新匿名送审,通过后方能进入学位论文答辩阶段。

如有2名评阅人不同意答辩,则不能答辩,此次学位申请无效,论文必须修改,修改期不得超过1年,修改后的论文顺延至下一次学位申请期间重新进行相应送审,通过后方能进入学位论文答辩阶段。

4.论文答辩委员会由3至5名具有副教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校外3名),申请者本人的指导教师不得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须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定。

5.答辩委员会举行内部会议,参阅论文评阅人的学术评语,评议论文质量、答辩情况,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进行表决,表决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委员2/3以上(含2/3)同意方为通过,否则为不通过。

6.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对通过答辩的学位申请者材料进行审议,必须召开会议,就是否建议授予学位作出决议,出席会议的委员应占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全体委员的2/3以上(含2/3)方为有效,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同意授予学位的票数须达到到会委员的2/3以上(含2/3)视为通过。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应将所有审议材料提交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

7.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硕士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十、考核

必修课程主要安排为考试课程,考试按百分制评定成绩。选修课程以考查为主,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四级记分制评定。具体考核方法按《河南师范大学

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办法》执行。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布鲁姆的目标认知分类

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划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操作领域三个领域 一、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 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从低到高的六个层次:知道(知识)-领会(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1、知道(知识)是指认识并记忆。这一层次所涉及的是具体知识或抽象知识的辨认,用一种非常接近于学生当初遇到的某种观念和现象时的形式,回想起这种观念或现象。这种知识是特定知识,如:术语和事实;处理特殊问题的方法或途径的知识:序列、分类、标准、方法等;一般或抽象的知识:原理、理论、知识框架等。与这一层次目标相关的概念如:回忆,记忆,识别,列表,定义,陈述,呈现等。 2.领会是指对事物的领会,但不要求深刻的领会,而是初步的,可能是肤浅的。包括 (1)转换: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的表达方式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 (2)解释:对一项信息加以说明或概述; (3)推断:估计将来的趋势或后果。与此目标相关的概念如:说明,识别,描述,解释,区别,重述,归纳,比较等。 3.应用是指对所学习的概念、法则、原理的运用。它要求在没有说明问题解决模式的情况下,学会正确地把抽象概念运用于适当的情况。这里所说的应用是初步的直接应用,而不是全面地、通过分析、综合地运用知识。与此目标相关的概念如:应用,论证,操作,实践,分类,举例说明,解决等。 4.分析是指把材料分解成它的组成要素部分,从而使各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更加明确,材料的组织结构更为清晰,详细地阐明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与此目标相关的概念如: 分析,检查,实验,组织,对比,比较,辨别,区别等。 5.综合是以分析为基础,全面加工已分解的各要素,并再次把它们按要求重新地组合成整体,以便综合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它涉及具有特色的表达,制定合理的计划和可实施的步骤,根据基本材料推出某种规律等活动。它强调特性与首创性,是高层次的要求。与此目标相关的概念如:组成,建立,设计,开发,计划,支持,系统化等。 6.评价这是认知领域里教育目标的最高层次。这个层次的要求不是凭借直观的感受或观察的现象作出评判,而是理性的深刻的对事物本质的价值作出有说服力的判断,它综合内在与外在的资料、信息,作出符合客观事实的推断 二、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 1、接受或注意:指学习者愿意注意某特定的现象或刺激(选择性注意)。它分为三个亚类: (1)觉察,指学习者意识到某一情境、现象、对象或事态。与“知识”不同的是这种意识不一定能用语言来表达。例如,形成对服装、陈设、建筑物、城市设计、美好的艺术品等事物中的美感因素的意识。 (2)愿意接受,指学习者愿意承受某种特定刺激而不是去回避。例如,增强对人类需求和社会紧迫问题的敏感性。 (3)有控制的或有选择的注意,指自觉地或半自觉地从给定的各种刺激中选择一种作为注意的对象而排除其他的无关的刺激。例如,注意文学作品中记载的人类价值和对生活的判断。 2、反应:指学习者主动参与,积极反应,表示出较高的兴趣。它包括三个亚类: (1)默认的反应,指学习者对某种外在要求、刺激作出反应,但是还存在一定的被动性。如,愿意遵守游戏的规则。 (2)愿意的反应,指学习者对于某项行为有了相当充分的责任感并自愿去做。例如,对自己的健康和保护他人健康承担责任。 (3)满意的反应,指学习者不仅自愿做某件事,而且在做了之后产生一种满意感。例如,从消遣性阅读中获得乐趣。

德育教育主题活动方案

许家湖镇第二小学 德育教育主题活动方案 为配合学校德育工作,结合三月份德育教育纪念日,扎实做好我校少先队员思想道德教育。特制定本次主题活动方案,以便各中队认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落实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养成教育。 活动时间: 2017年3月5日——3月30日 活动对象:全体少先队员 活动预期目标: 1、通过国旗下讲话、晨会和班队活动课,让全体少先队员清楚知道“三月份德育教育纪念日”,并能说出相关主题教育日的意义; 2、各中队辅导员结合各年段活动要求,认真制定班级活动计划或主题教育计划(重点开展好“‘雷锋’纪念日”、“‘三八’国际妇女节”“少年英雄赖宁牺牲日”和“全国安全教育周”),活动过程认真组织(保留过程性材料参加少先队评比),总结阶段按照要求评选优秀少先队员、撰写活动总结; 3、全体少先队员了解“雷锋”和“赖宁”的事迹,能够在“三八”国际妇女节为身边的人送出自己的祝福,在3月26日结合国旗下讲话对“安全”有更深刻的了解。

4、活动结束评选出“学雷锋‘好少年’”16名、“感恩少年”16名、“优秀中队”若干。 活动内容: 1、教育主题:“弘扬雷锋精神,争做少年雷锋” 让全体少先队员再次认识“雷锋”——这个中国大地上出现的平凡而伟大的英雄人物。尽管经历了许许多多不平凡的岁月,但雷锋精神却像一切属于时代、属于人民的美好事物一样,始终珍藏在我们心底。引导少先队员抵制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对自己的消极影响。 2、教育主题:“知恩感恩,懂回报” 通过校园感恩活动,在妇女节到来之际,让队员为自己的妈妈、外婆、奶奶、女教师等送上最特别的节日祝福,献上一份最诚挚的爱,旨在让队员们学会感恩、学会关爱,用真情和行动回报母亲、回报长辈,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和难得的真情与亲情! 3、教育主题:“学会自护自救,幸福快乐成长” 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自护自救知识,提高小学生自我保护能力,让每位少先队员能幸福快乐的成长,保证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活动准备: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必须求真务实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必须求真务实 陆士桢 中央颁布了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文件后,社会上普通民众对于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状况有较多的议论。可以说,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一种紧迫的需求。早在十几年前,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最大的失误是教育。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组织、校内外教育机构、公众,对于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不能说不重视,投入了较大的精力,也多次进行过认真的研究和思考。但我们确实无法回避的一个事实是,随着社会的变迁,社会的青少年问题和青少年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日益在较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人民大众大生活和社会的稳定。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今天的青少年到底生活在一种什么样的环境之中,他们自身又具有哪些特征和需求?究竟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真正取得实效?这些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也关系到社会上千家万户的期望与安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求真务实,是中央文件提出的要求,也是今天青少年工作及其工作者面对青少年群体必须回答的课题。 一、清醒认识当代青少年的成长环境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积极创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文化环境、法制环境。环境是直接影响青少年道德发展的最重要的元素,目前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有几个社会环境因素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首先是市场运行规则的社会制约力。市场经济的最直接的价值表达是,以成败论英雄,以物化结果论成败。这种意识作为一种潜规则,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思想道德教育脱离了这种潜规则的背景,脱离了人们受这种规则制约的现实,不回答如何在这种基本规则的前提下发展道德,就可能事倍功半,甚至走向反面。总体来说,市场化对少年儿童道德价值的发展带来三个倾向。一是忽视精神的现实化倾向。一个人活着,必然面临着“我是谁?我到底要什么?”的问题,现实化的社会实际让今天的很多孩子不知道为什么学习,为什么活着。青少年中普遍的却失信仰,是引发青少年社会问题的重要源头,云南大学马家爵杀人案,人们曾经将原因归结为贫困、生存压力等个案性因素,马临刑前的自白表明,信念的缺乏才是他走向深渊的根本原因。这是值得全社会高度重视的带有普遍性问题。二是金钱第一的物质化倾向。市场带来的物质化发展,使得社会的金钱观发生相当的扭曲,在相当大的范畴内,金钱成为社会事物的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杠杆,这种价值观念强烈地影响了整个社会,自然也强烈地影响了下一代人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三是权利义务明晰的契约化倾向。在市场体制下,社会观念与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不是再无条件地否定人的个人利益和个性发展的追求,而个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个人与他人之间需要有制度、程序、契约等来规范和约束,这也挑战社会道德体系和诚信规范的建立。青少年对这样一种新的社会道德体系有着天然的认同和接纳,我们不能再重复原有的、简单的、至高无上的价值体系的说教,应该代之以实事求是的、更符合社会现实需要的规则和诚信的教育。 其次是多元化的意识形态。我们过去的社会在整体上是一种一元化的状态,特别是在意识形态领域,思想政治工作依靠着强大的意识形态力量。“毛主席挥手我前进”,实际上表达了社会权威对人们社会行为的巨大影响力。在这种影响力下的思想教育,就社会控制和社会安全上,无论是功能上,还是实际运行上,都处于相对简单的、辅助性的位置上。目前影响少年儿童道德认识的意识形态主要有三组冲突。一是东、西方思想意识形态的碰撞。改革开放20多年来,西方的价值观在中国影响非常大,而影响的主体主要是青少年。西方价值是伴随着一些流行的商品和生活方式进入的,而真正影响深刻的使其内核,即以个人为本的社会价值观念。二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与资本主义思想体系的较量。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我们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需要真实地把这种信念贯穿到下一代的灵魂中去。而实际的政治科教育常常是两张皮,大学、中学的政治课改革,长期以来并没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如何既抓住理想信念的实质和内核,又真正和现实机密结合,用孩子真能理解的话表达出来,是今后思想理论教育的重要任务。三是科学民主精神与封建传统的斗争。民主是个长期的过程,它不仅是法律制度的建设,而且是运行机制的建设,同时也是意识形态的建设,这是关乎到全体人民的社会建设,需要从未成年人抓起。 第三是道德发展的挑战。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社会道德发生了相应的重大变化,应该说,20多年来我们社会的道德价值在不断进步,而青少年又是道德进步的先锋和桥梁。目前影响少年儿童道德行为的社会道德发展有三种趋势。一是反映社会生活的范围不断扩大。道德进步的一个突出表现,是一些新的道德领域不断出现,如宇宙伦理、动物福利等,它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青少年在新的道德领域里往往是最活跃的,他们接受新的道德理念最快,也最不带旧的痕迹。二是道德的自觉性本质日益清晰。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依靠的是道德和法制是两只手。法制用的是强制性,道德用的是自律性、自觉性。长期以来,因为中国法制的不健全,道德也就不可能彻底自觉。我们以改革开放前社会青少年学习雷锋的活动为例,这是一场运动,而不是单纯的青少年道德行为。一个人学习雷锋做好事,往往取决于多种动因,如想帮助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任务

★教学目标 通过本专题教学使学生把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任务,以及二者的统一性。 一、通过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懂得什么是爱国主义、为什么要爱国以及怎样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二、通过道德规范教育,使学生掌握有哪些基本道德规范和如何培养基本道德规范习惯。 三、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掌握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什么是全面发展教育,对如何处理好思想道德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有所理解。 四、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经验和道德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懂得区分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同,了解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途径。 五、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生命教育,懂得如何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 ★内容提要 本专题主要讲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任务。 一、爱国主义教育是重点 (一)爱祖国与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 (二)培育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四)树立远大志向和正确的理想信念 1.理想教育要遵循渐进性原则 2.理想教育要遵循多元性原则 3.理想教育要坚持主体性原则 二、道德规范教育是基础 (一)从文明习惯的养成做起

(二)普及基本道德规范 (三)学会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 1.学会与人交往 2.学会与人交往的艺术 3.把握做人的基本原则 (四)相关链接:《公民道德建设纲要》 主要讲述知识分子刘妹威的故事,从公民道德的角度看其行为三、高度重视全面发展的教育 (一)全面发展教育的历史沿革 (二)马克思主义学者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历史贡献(三)素质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 1.德育 2.智育 3.体育 4.美育 5.劳动技术教育 (四)思想道德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 四、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经常性的工作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密切关系 1.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 2.思想道德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方向 3.思想道德教育应该吸纳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二)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标准

青少年思想道德法制教育实施方案

青少年思想道德法制教育实施方案海原县人社局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法制教 育实施方案 为切实抓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法制教育教化,全面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在全县青少年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健康文明、遵纪守法的风气,经局委会研究,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结合我局工作实际,以培养青少年的基本道德观念、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社会责任感为宗旨;以20岁以下青少年为重点对象;以实施“6633”青少年思想道德法制建设系统工程为主要内容;以实践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为着力点,从基础工作做起,从具体事情抓起,整章建制、规范行为,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广泛参与、入心入脑,引导广大青少年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 坚持与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相一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 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原则。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少年的原则。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三、总体目标 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增强法制观念,预防违法犯罪;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四、当前任务 抓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法制建设,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除主观因素外,从客观上讲取决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大教育环境。因此,为了尽快地掀起教育高潮、浓厚教育氛围、优化教育环境,形成教育机制,达到教育效果,当前要在辖区范围内开展“6633”青少年思想道德法制建设系统工程,即:开展“6”项主题活动:?春节前开展“十佳青少年”、“百名青少年思想道德标兵”和“十佳家教模范家庭”评选活动,?在校学生旁听法院实案庭审活动,?优秀青年推荐就业活动,?青少年结对跟踪帮教活动,?辖区学生“知荣辱、树新风”读书演讲活动,?法制教育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三进”活动;12月前成立“6”支队伍:?组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团,?组建青少年法制知识宣讲团,?法制副校长特派组,?网吧义务监督队伍,?农村留守儿童关爱队,?校园周边文化环境整治队;建设“3”个基地(中心):?青 - 2 - 少年与家庭法制教育基地(中心),?社会青年就业培训基地(中心),?青少年文化娱乐活动基地(中心);健全“3”个网络:(明年6月前)?健全乡镇、村(社区)两级纵向青少年道德法制教育网络,?健全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三沟通”网络,?健全关心教育下一代工作网络。 五、主要措施

小学德育教育活动方案

邵集小学德育教育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打造文明、自信、快乐的中心人,全面提升师生的精神风貌、学校的人文内涵。 二、活动主题:围绕着“我努力,我能行,做文明、自信、快乐的中心人”为主题的德育创建活动,创新思路,创新德育活动形式和方法,创新德育评价体系,创建和谐、文明、快乐的校园。 三、主要活动内容: (1)微笑进校园微笑进课堂活动,打造学校“微笑生态文化”。(2)“礼仪伴我行”教育实践活动,规范学生礼仪要求,培养文明的礼仪习惯,展示自信、快乐的精神风貌。 (3)“榜样在身边”教育实践活动,发现身边的好人好事,树榜样,立自信,扬正气。引导鼓励学生争优竞优,形成良好的校风。 四、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实践(时间:1周至4周) 1、“我努力,我能行,做文明、自信、快乐的中心人”为主题的德育创建活动学校动员会和班级动员会。 2、编印《学校文明礼仪歌谣》,供各班开展礼仪教育活动使用,要求学生熟读歌谣,同时利用学校板报、主题班会等进行广泛宣传。 3、制订文明礼仪规范。制定学生在校文明礼仪规范要求。编印家庭生活礼仪规范、社交礼仪规范(购物、旅游、餐饮、文体娱乐、出行乘车等公共场所)及外国基本礼仪常识等学习资料,形成较为完整的礼仪规范体系。

4、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培训。通过学习、示范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全面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开办文明礼仪讲座,普及文明礼仪知识。 5、微笑进校园,践行学校快乐理念。要求师生见面、交往时,与人为善,脸带微笑。 6、规范课堂语言。明确要求,教师全员参与落实,培养学生上课做到积极回答问题,大胆发言。回答问题时逐步做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语言要完整,声音响亮,通顺流畅。与同学交流讨论时,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随时纠正别人不正确不严密的语言等。教师多鼓励、多帮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自信,多让学生用“我觉得…”“我认为…”等表达和回答问题。 第二阶段:深化、提升(时间:5周至9周) 1、小结阶段情况,调整工作部署。 2、微笑进课堂活动,打造快乐课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互动合作、教学语言、组织教学、教学节奏控制以及课堂评价等元素构建“快乐课堂”,落实“三带进”——把微笑带进课堂,把宽容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多一分笑容,少一点动怒;多一分鼓励,少一点埋怨;多一分表扬,少一点批评;让学生学得舒心,学得有信心,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3、组织家庭生活礼仪、社交礼仪讲座,进行礼仪知识测评。 4、组织文明礼仪标兵集体授章表彰会。 5、“榜样在身边”教育实践活动。学校多利用校会课、课间操、广播、板报等宣传阵地,表彰校内好人好事,树榜样,扬正气。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2017-05-13尊敬的党支部:关注教育,就是关注未来,最近看过一些普法栏目剧,道德与法的教育节目,感触颇深的就是思想道德教育。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十分重视教育,近几年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愿意到中国来考察中国的教育,研究两千五百年前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理论,其精华即在如何教人做人。 孔子教育思想旨在使人的人格完善、他提出君子怀德”、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为仁由已”等,均讲的是有教养的人,最高的道德修养生于自身,应重视自身的品德培养。 思想道德教育是实实在在的实践活动,不是抽象的概念。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浩瀚,伦理道德思想和伦理道德教育所累积的理论亦宏富精深。 继承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关键在汲取传统文化、道德的精髓,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实施途径和方法。 思想道德教育不仅具有历史性,而且作为人类共同财富,还具有共同性。 我们在引进西方先进科技的同时,也应该引进大量的西方先进文化和优秀道德。 把外来先进文化同本土传统优秀文化和道德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进步的民族文化和道德规范,我们中华民

族才会立于永恒的不败之地。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思想品德是后天社会关系对人综合作用的结果。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恩格斯也说:"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的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引用马克思恩格斯的论断,为我们探索德育规律奠定了唯物的理论基础,揭示人的社会特质的根源性,揭示了思想道德品质的成因,使我们认识到人们的思想品德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通过人们的社会初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这是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教育科学的的任务是要以这一原理为指导,探索这一原理在德育过程的特点。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培育优良品德,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 这也是是为了培养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科教兴国固然重要。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 在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制度

鹤城镇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制度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针对青少年身心成长的特点,积极探索新世纪新阶段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青少年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与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相一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原则。既要体现优良传统,又要反映时代特点,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2)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少年的原则。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青少年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

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3)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引导青少年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自觉遵循道德规范。(4)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思想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自律与他律相互补充和促进的运行机制,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更有效地引导青少年的思想,规范他们的行为。 三、目标任务 (1)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深入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2)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进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与国情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中国

小学德育养成教育主题活动方案

副班任:鲁玉梅 本学期的德育主旋律仍然是好习惯养成教育,为进一步深化好习惯教育,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和行为习惯水平,我班鼓励孩子争做四好少年教育、“礼让”教育、每个“学生要做的25件事”教育、文明大课间教育与养成教育紧密结合融为一体,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德育主题教育。各主题教育活动强调突出学生参与思考进入角色的教育过程,让学生在认知、寻找、自定目标、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的过程中,提高认识水平,从而,形成自觉的自定目标自我努力过程。为此,特制订以下主题教育方案。 各主题教育具体意见: 一.养成良好习惯,争做四好少年主题教育 为了更好地组织学生学习贺信精神,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引导树立主流价值观,学校将争当“四好”少年活动分为以下系列: 系列之一: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 系列之二: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 系列之三:争当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 系列之四:争当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 具体操作步骤 1、首先副班主任通过网络或自己的理解对四好少年有个全面正确的了解。 2、班会大讨论(分系列逐步进行) (1)“四好”是什么?记住“四好内容”。 (2)作为小学生,“四好”的具体表现有哪些?旨在发挥讨论过程本身的教育作用。要求班级汇总上报。

(3)寻找身边的“四好”榜样。旨在发现同学中的良好表现。如,热爱班集体,经常为集体做好事同学;维护集体荣誉,热心做好文明劝导员的同学;勤奋学习,坚持每天按时完成作业的同学等等。 (4)自定目标。 (5)树立榜样,评比班级“四好”少年。将争当“四个好少年”的标准具体到少先队员每天的生活、学习中去,具体化为真实鲜活的事例和少先队员可学的榜样,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并汇总上报。 (6)学校对“感动桂小十佳”进行再一次推介。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激励向他们学习。 (7)“六一”儿童节学校对“四好少年”进行表彰。 二.“礼让”主题教育 培养谦让有礼的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营造文明礼貌的校园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这是摆在本学期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本学期养成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树立谦逊礼让意识,在生活中做到主动谦让。“礼让”分三大系列: 系列一:校园礼让 系列二:家里礼让 系列三:社会礼让 具体操作步骤 1. 班会大讨论(分系列逐步进行) (1)“礼让”的具体表现有哪些?旨在发挥讨论过程本身的教育作用。汇总上报。 (2)寻找身边的“礼让”榜样。旨在发现同学中的良好表现。 (3)自定目标。

大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夏宝龙:大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也是当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欲成才先成人,“德”乃为人之本。著名诗人但丁说过:“道德常常可以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一个人即使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如果思想不端正、作风不正派、志向不远大、爱国不强烈,必定难有大作为。因此,成才固然重要,但成人是基石。那么,何为成人?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不是与生俱来的先天禀赋,而是后天精心培育和锤炼的结果。青少年时期是培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黄金阶段,大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全面提升青少年道德素养水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不仅是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也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题中之义。二是遵循青少年成长规律,着力完善德育体系。人的成长是有规律的。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爱国情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养成良好道德品质、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意识,是一个通过教育逐步培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毛主席说过,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我们要根据青少年学生在不同教育阶段的身心特点、思想实际和接受能力,科学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探索适合学生不同年龄段特点的道德教育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道德教育,使之紧贴时代、紧贴发展、紧贴实际,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科学编纂符合浙江实际的学生德育教材,加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中小学德育课教师的专题培训和骨干培训,进一步夯实青少年德育教学的基础。要依据青少年思想道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合理规范各阶段德育目标内容,科学设置德育课程,适时推广一批德育精品课程,形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机统一的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也强调,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精神和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紧紧围绕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核心问题,坚定不移地推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切实增强他们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着力强化德育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导向。我们之所以矢志不移地推进素质教育,目的不只是为了让青少年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只有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从小打牢思想道德基础,学习才有动力,前进才有方向,成才才有保障。所以,我们必须把成人与成才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我们要正确处理好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的关系,自觉把德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自觉融入到青少年教育全过程,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学生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深入开展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浙江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学生把成人与成才结合起来,促进青少年知行合一、德才并进、全面发展。 三是坚持学校德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着力优化德育环境。青少年兴,则国兴;青少年智,则民族智。当前,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日趋复杂,特别是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各种思想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社会文化越来越多元多样多变,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迅猛发展对青

关于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关于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实施 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在我省视察时的指示精神、省市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和全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方案》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县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高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结合我县工作实际,以培养青少年的基本道德观念、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社会责任感为宗旨;以18岁以下青少年为重点对象;以学校德育教学改革、少先队建设、开展读书活动和道德实践活动等为主要内容;以实践基本道德规范为着力点,坚持重在建设、以人为本和“三贴近”的原则,从基础工作做起,从具体事情抓起,整章建制、规范行为,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广泛参与、入心入脑,引导广大青少年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活动安排

加强学校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1、针对不同教育阶段加强和改进德育教学内容。具体安排五项工作: 、小学德育教学要从最基本的礼仪礼节、社会生活常识和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为主要内容,做好打基础的工作。 、中学德育教学要以社会公德、遵纪守法、“五爱”为主要内容,引导他们提高思想觉悟,逐步树立“三观”。 、高中德育教学要在抓好前两个阶段德育工作巩固提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知识、基本观点教育、加强国情教育和成就教育,逐步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职业学校要注重加强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创业精神教育,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 、中小学校都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 2、大力开展以“五讲五做”为主题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具体安排八项活动。 1)、广泛开展“六个一”活动,即各中小学校每年要组织祭扫一次烈士墓,参观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一次文艺演出,组织一次运动会,看一场好电影,参加一次公益

对认知领域教学目标分类的再认识

对认知领域教学目标分类的再认识 作者:李向荣杨开城发布日期:2002年07月04日09:49 浏览次数:95 次 发展人类的智力一直是人类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而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的重要指南,因此,长期以来,人们对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的分类学研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成就斐然。尽管如此,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仍存在着一些理论问题,本文将针对这方面展开一些论述。 一、当前流行的认知领域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简介 1、布卢姆的目标分类 布卢姆把认知领域内的教学目标分为六类:知识(Knowlwdge)、领会(Comprehension)、运用(Application)、分析(Analysis)、综合(synthesis)和评价(Evaluation),并且认为这六个类别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形成了一个由浅到深的认知层次。其中,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属于智慧技能的不同层次。这一目标分类在教学和考试中的含义是: (1)知识:指对具体事物和普遍原理的回忆,对方法和过程的回忆,或者对一种模式、结构或环境的回忆;知识目标最强调记忆的心理过程。知识目标包括“特定事物的知识”、“处理特定事物的方式和手段的知识”、“某一范围内的普遍事理和抽象概念”三个亚类。 (2)领会: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解释、归纳所学的知识;领会目标包括“转化”、“解释”、“推断”三个亚类。 (3)应用:要求学生在新的情境中应用抽象的原理与方法等。 (4)分析:要求学生把某一事实或概念分解成若干组成部分,并能指出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分析目标包括“要素分析”、“关系分析”、“组织原理分析”三个亚类。 (5)综合:要求学生将各种要素和组成部分组合起来,以形成一个整体。综合目标包括“作出独特的信息交流”、“制定计划或成套操作”、“推导出一套抽象关系”三个亚类。 (6)评价:要求学生对某篇作品、某种方法、某种结论等的价值作出判断。评价目标包括“按内部证据判断”和“按外部准则判断”两个亚类。 2、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加涅认为,学习者受各种环境的刺激激发了学习的发生,这种刺激可看作是学习过程的投入。学习过程的产出是可观察到的人类操作行为的改变。尽管能引起学习的人类操作千差万别,但人们可以从有利于认识学习过程的角度把人类操作进行分类。加涅规定了五种主要的学习结果,即认为人类学得能力有五种类型,分别是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和动作技能。其中前三种学习结果属于认知领域。(《美国教学论流派》,P155)

德育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德育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为优化我校育人环境,净化学生思想,养成文明习惯,进一步提升学生道德素质,学校研究决定于年月起,在学校全面开展“语言文雅、行为儒雅、情趣高雅”的三雅文化集中教育活动。为了将活动开展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贴近学生实际,进一步丰富德育教育和深化我校德育改革,突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如下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学德育大纲》,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以“语言文雅、行为儒雅、情趣高雅”为活动宗旨,以“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为活动目标,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进一步培养全校学生的文明礼貌习惯和健康高雅情趣,创设校园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形成巴南职业中学优良的校风。 二、领导小组 组长:何远疆 副组长:胡廷海郑开禄黄轶 成员:李生凡杨青龙高跃轩涂泽驯肖红徐小凤余志胜 游义兰刘思碧苏建忠蒋元良 三、活动目标 (一)提高全校学生的文明水平,使学生的语言更文明,行为更规范,情趣更高雅,树立正确荣辱观。 (二)学生能够自觉遵守公德、严于律已、礼貌待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遵规守纪的中学生。

(三)振奋全体学生的精神,能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崭新的姿态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生活中,让文明之风遍布巴南职业中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四、活动主题和范围 (一)基础文明修养。重点培养学生的文明礼貌、科学精神、创新精神、自治自主能力,环境意识。 (二)团队精神。重点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正确的竞争观念、集体荣誉感、协作精神、良好心情素质、全局意识。 (三)社会责任感。重点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四)高雅情趣。重点培养学生健康、向上、文明、高雅的情趣爱好。明确培养高雅情趣的起点、方向、途径、保证、条件、意义;明确低俗情趣的表现和危害。 (五)好学精神。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勤学好问、求真务实的态度,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有较好的意志品质,做到自学学习、顽强学习、科学学习。 五、活动主要内容 (一)培育“三室文化” .文明寝室:保持卫生清洁,用品摆放整齐,无乱贴乱挂,无违章用电,无吸烟赌博,无打架斗殴现象,“寝室文化”格调高雅。 .文明教室: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尊重师长,认真听讲,保持卫生,禁止“课桌文化”,创建浓厚的学习氛围。 .文明餐室:遵守纪律,文明就餐,自觉排队,尊重师傅的劳动,爱惜粮食,节约用水,不浪费食物。 (二)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促进班级文明建设 .采取树立典型、严肃纪律等措施,对学生严格管理、科学管理、精细管理,使学生养成想学习、爱学习、会学习的优良作风,不断加强和改善我校的学风和班风建设。 .珍惜集体荣誉,无违纪,无不文明行为,有正确的竞争意识,同学间友爱相处,互助互学,共建文明班级,争创先进班级。

2020年最新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及实施方案

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及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力军,是学校的希望所在。为了进一步加大青年教师培养的力度,使他们教师迅速成长,根据学校教师培养的要求,以“让教师与学校一起发展,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为培养目标,遵循骨干教师成长的规律,采取全方位、多途径的培养措施,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新型骨干教师队伍。使他们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带头人,带动全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发展,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培养任务及目标 1、培养目标是:使培养对象在教育观念、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具有较高素质、较高水平、较高知名度。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成为具有自己教学风格、科研专长,能在本校工作中起示范带头作用,逐步使教师从“教书匠”向“教育家”过渡。 2、校级骨干教师的培养目标是:使其成为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具有一定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在本校范围内具有指导、带头作用,为高一级骨干教师评选储备人选。 三、具体培养措施 (一)加强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 科研兴校,必须发挥全校教师的聪明才智,同时确立“因地制宜,业余为主”的原则,推动工作着力点的转变,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自身素质较高而又懂得如何进行素质教育的新型师资队伍。 1、通过教研组有计划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材料,并做好摘记。 2、每学期在教研组开展教育教学沙龙,做好记录,写好心得,以便互相交流,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3、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拓展视野,取长补短,增长见识。

4、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包括上岗培训、教科研培训、新课程改革培训、班主任培训等。 (二)加强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1、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校级、旗级以上各类评优课比赛。 2、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旗级及以上课改观摩课。 3、以教研组为单位,每位青年教师每学期上好一节教改实验课,在组里展开评课,有主评人。 4、新毕业的老师上好汇报课和教研课和精品课,并组织老师进行评课。 5、对于刚毕业的老师,在学校开展师徒结对子活动,传帮结带。 (三)加强青年教师教科研水平 1、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科研沙龙,请有经验的老师谈谈,学习理论专著,展开讨论,撰写心得。 2、在教研组中展开青年教师沙龙活动,青年教师理论学习活动,年长的老师发表观点或意见。 3、每月写好教学反思。 (四)鼓励青年教师参加业务进修 为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学校鼓励年轻的老师参加成人高考,进行本科函授,甚至向高层学历进修。 青年教师的培养是个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坚持以加强师德教育,更新教育思想为中心,以教育科研为动力,分层次、多渠道,积极抓好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学校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2011—2012) 一、指导思想 以党教育方针为指导,以乃林中心学校德育会议精神为依据,以“立志成才,报效家乡”教育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遵循学校德育内涵和少年儿童成长规律,把理想教育、爱国教育、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贯穿始终,不断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少年儿童更好地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 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儿童学生身心特点、思想实际和理解接受能力,准确规范德育目标和内容,科学管理德育课程,积极开展德育活动,努力拓展德育途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使学校德育管理更具科学性,从而保障少年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 三、工作重点 (一)以德治校,强化德育育人功能 1、完善德育管理组织。校长任组长,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为成员。本着“学校无小事,处处是德育;教师无小节,时时是楷模”的原则,真正实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目的。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对自身心理素质的认识,促进教师自觉加强自身建设,锤炼良好的师德形象。 (二)以人为本,规范学校德育内容 小学阶段的德育目标是: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理念,教育帮助学生初步培养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制意识和集体意识;初步养成孝敬父母、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 (三)课堂为主,有效渗透德育教育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向小学生进行系统的思

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课程。任教教师要以国家德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德育内容课程开发为契机,恰当运用教材,联系学生实际开展德育工作。 学前和1-2年级:着重引领学生注意安全、讲究卫生、勤奋好学、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团结合作、热爱劳动、积极向上、文明礼貌、尊老爱幼。3-6年级:着重讲解个人成长,讲解家庭、学校、家乡、祖国,讲解世界,引领小学生逐步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树立榜样,形成良好的品德奠定基础。 (四)踏实工作,拓展德育教育途径 1、营造校园德育环境 倡导“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陶冶师生情操,发挥其潜移默化高尚品行的德育功能。 2、构建学校人文德育 明确全员育人的要求,依照法律和规章制度,严格校规校记,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加强校风、教风、学风、校训建设。 3、抓好三个重点管理 一是抓好以文明守纪为中心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二是抓好时机,坚持正面教育。提倡善诱会导,把重大节日、纪念日和各项专题教育结合起来,形成系列,强化渗透。 三是抓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和现代健康观出发,针对各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有效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4、打造三个窗口形象 一是校园环境、校园设施和校园文化。二是大课间操。要内容丰富,动作到位,整齐划一,处处体现“活”。三是家长学校。家长学校是学校与家庭衔接的纽扣,使家长学习教育理论的课堂。它能够提高家教水平,能展示学校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是学校德育教育的“特殊”窗口。要处处体现“新”。 四、管理措施 1、学校对各部门、各相关人员实施德育工作的情况实施全程监控。 2、继续实行国旗下讲话轮流制,充分挖掘蕴含于教师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