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平面镜成像_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平面镜成像_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平面镜成像_知识点总结

1、光的反射类型:镜面反射(光滑表面、反光、刺眼) 、漫反射(粗糙表面、各个方向)

注:1、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均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光反射时,光路可逆,如下图。

2、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就是平时我们用的镜子。

(2)、观察下图,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大小相同)、等距(离平面镜距离相等)、垂直(垂直于平面镜的底边)、正立(原来的样子)、虚像(不存在的像)。

注:在光学中涉及到的像可分成实像和虚像。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能被人眼观察到,即都有光线射入人眼。它们的不同点是:实像可以成在光屏上,如小孔成像,照像机成像、幻灯机成像均是实像;而平面镜成像,放大镜成像均是虚像。实像是光线的实际会聚而成,而虚像则是由发散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虚像。观察右图:

(1)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等大。

(2)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4)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的虚像。

(3)、平面镜的作用:(1)成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潜望镜)

3、用垂直等距和光路图找物体的像。光路图的画法。

画图中的实线和虚线:

(1)实际光线用实线画,加箭头表示光线的行进方向;

(2)反向延长线不是实际光线,所以用虚线画,不加箭头;

(3)实像用实线画,虚像用虚线画,都要加箭头表示像的正倒;

(4)法线等辅助线要用虚线画。

4、球面镜

凹面镜:(1)作用:会聚光线(2)应用:太阳灶、汽车头灯

凸面镜:(1)作用:发散光线(2)应用:汽车后视镜

5、虚像和实像

虚像:非实际光线而是光线的反向沿长线会聚而成的像。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叫实像。

在光学中涉及到的像可分成实像和虚像。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能被人眼观察到,即都有光线射入人眼。它们的不同点是:实像可以成在光屏上,如小孔成像,照像机成像、幻灯机成像均是实像;而平面镜成像,放大镜成像均是虚像。实像是光线的实际会聚而成,而虚像则是由发散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虚像。

6、凸面镜和凹面镜

(1)用球面的外表面作为反射面的叫做凸面镜,用球面的内表面作为反射面的叫做凹面镜。(2)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凹面镜对光有汇聚作用。

(3)凸面镜和凹面镜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4)凸面镜成缩小的像,能扩大视野范围。

汽车中的光学知识

1.汽车驾驶室外面的观后镜是一个凸镜利用凸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和成正立、缩小、虚像的特点,使看到的实物小,观察范围更大,而保证行车安全。

2.汽车头灯里的反射镜是一个凹镜它是利用凹镜能把放在其焦点上的光源发出的光反射成为平行光射出的性质做成的。

3.汽车头灯总要装有横竖条纹的玻璃灯罩。汽车头灯由灯泡、反射镜和灯前玻璃罩组成。根据透镜和棱镜的知识,汽车头灯玻璃罩相当于一个透镜和棱镜的组合体。在夜晚行车时,司机不仅要看清前方路面的情况,还要看清路边行人、路标、岔路口等。透镜和棱镜对光线有折射作用,所以灯罩通过折射,根据实际需要将光分散到需要的方向上,使光均匀柔和地照亮汽车前进的道路和路边的景物,同时这种散光灯罩还能使一部分光微向上折射,以便照明路标和里程碑,从而确保行车安全。

4.轿车上装有茶色玻璃后,行人很难看清车中人的面孔。茶色玻璃能反射一部分光,还会吸收一部分光,这样透进车内的光线较弱。要看清乘客的面孔,必须要从面孔反射足够强的光透射到玻璃外面。由于车内光线较弱,没有足够的光透射出来,所以很难看清乘客的面孔。

5.除大型客车外,绝大多数汽车的前窗都是倾斜的。当汽车的前窗玻璃倾斜时,车内乘客经玻璃反射成的像在车的前上方,而路上的行人是不可能出现在上方的空中的,这样就将车内乘客的像与路上行人分离开来,司机就不会出现错觉。大型客车较大,前窗离地面要比小汽车高得多,即使前窗竖直装,像是与窗同高的,而路上的行人不可能出现在这个高度,所以司机也不会将乘客在窗外的像与路上的行人相混淆。

初二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

初二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 初二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 1、光的反射类型:镜面反射(光滑表面、反光、刺眼)、漫反射(粗糙表面、各个方向) 注:1、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均遵循光的反射定律;2、光反射时, 光路可逆 2、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就是平时我们 用的镜子。 (2)、观察下图,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大小相同)、等距(离平面镜距离相等)、垂直(垂直于平面镜的底边)、正立(原来的样子)、虚像(不存在的像)。 注:在光学中涉及到的像可分成实像和虚像。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能被人眼观察到,即都有光线射入人眼。它们的不同点是:实像可 以成在光屏上,如小孔成像,照像机成像、幻灯机成像均是实像;而 平面镜成像,放大镜成像均是虚像。实像是光线的实际会聚而成, 而虚像则是由发散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 虚像。观察右图: (1)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等大。 (2)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4)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的虚像。 (3)、平面镜的作用:(1)成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潜望镜)

3、用垂直等距和光路图找物体的像。光路图的画法。 画图中的实线和虚线: (1)实际光线用实线画,加箭头表示光线的行进方向; (2)反向延长线不是实际光线,所以用虚线画,不加箭头; (3)实像用实线画,虚像用虚线画,都要加箭头表示像的正倒; (4)法线等辅助线要用虚线画。 4、球面镜 凹面镜:(1)作用:会聚光线(2)应用:太阳灶、汽车头灯 凸面镜:(1)作用:发散光线(2)应用:汽车后视镜 5、虚像和实像 虚像:非实际光线而是光线的反向沿长线会聚而成的像。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叫实像。 在光学中涉及到的像可分成实像和虚像。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能被人眼观察到,即都有光线射入人眼。它们的不同点是:实像可以成 在光屏上,如小孔成像,照像机成像、幻灯机成像均是实像;而平面 镜成像,放大镜成像均是虚像。实像是光线的实际会聚而成,而虚 像则是由发散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虚像。 6、凸面镜和凹面镜 (1)用球面的外表面作为反射面的叫做凸面镜,用球面的内表面 作为反射面的叫做凹面镜。 (2)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凹面镜对光有汇聚作用。 (3)凸面镜和凹面镜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4)凸面镜成缩小的像,能扩大视野范围。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超全)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光现象知识归纳 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5.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6.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7.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知识点总结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_______。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_______米. 课桌的高度约0.75m 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1km=_______m=103m;1dm=_______m=10-1m;1cm=_______m=10-2米;1mm=0.001m=10-3m;1m=_______μm;1um=_______m1m=_______nm;1nm=_______m 人的头发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约为:0.07 m m 、70微米地球的半径:6400 km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_______是否磨损、量程和分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物体放置,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______,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_______;(4). 测量结果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单位组成。 5、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 页纸的厚度. (2)平移法:方法如图: (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 (c)测铅笔长度。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6、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在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单位是秒(s),它的常用单位有小时。 1h= 60 min=_________s. 7、误差:测量值与________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是_______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_________而产生。_________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_________传播。_________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___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_________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_________,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_________。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_________、响度、_________。(1)音调:是指声音的_________,它与发声体的_________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_________,跟发声体的_________、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_________减弱;(2)在_________减弱;(3)在_________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_________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_________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_________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_________性好、_________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_________、_________、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_____,很容易绕过_________,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平面镜成像

学科教师辅导教案 组长审核: 学员编号:Jxt001 年级:初二课时数:3课时学员姓名:辅导科目:物理学科教师: 授课主题平面镜成像 教学目的1、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熟练作图。 2、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将生活中的光现象与物理知识相结合。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平面镜成像实验 教学难点:作图题 授课日期及时段2019年月日上课进度第次课 教学内容 一、入门测(包含作业处理) 1、在探究反射规律时,老师把一块平面镜CD竖立在讲台上,坐在B点的甲同学 通过平面镜看到了坐在A点的乙同学。在这一现象中,光线的反射角是() A.∠1 B.∠2 C.∠3 D.∠4 2、教室的墙壁对光产生的现象是() A.镜面反射 B.漫反射 C.不发生反射 D.两种反射同时产生 3、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 如图所示,则从侧面看去()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4、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某同学将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纸板ENF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甲所示。 (1)使一束光贴着纸板EON沿某一角度入射到O点,纸板FON上没有观察到反射光,原因可能 是。 (2)正确操作实验,并在纸板上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如图乙所示。取下纸板,接下来进行的操作 是,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比较。 (3)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而成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二、新课讲解 (一)课程导入

1.为什么三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 2.你为什么在有光时看到物体,没光时,就看不到。 (二)大数据分析( 14 - 18 年,共 5 年) (三)本节考点讲解 考点一:平面镜成像实验探究 一)例题解析 例1:(17,四中第二次月考,8分★★★★)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 和B ,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 ,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红应该选择厚度较薄的玻璃板,这是因为 。 (2)所有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4)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填“虚”或“实”),判断的依据是 。 (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观察像时,会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 造成的。 (7)点燃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蜡烛A ,晓兰同学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 都无法与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请你推断其原因是 。 二)相关知识点讲解、方法总结 平面镜成像特点: (1)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像和物的大小相同。 (3)像与物的连线垂直于平面镜。 (4)玻璃板的作用: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要求:足够薄 (5)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光沿直线 传播例子 红外线 光的反射 和漫反射 平面镜 成像 凸透镜成像 近视眼和远视眼的防治 光的折射 分值 2014 8 16 7 6 2015 6 18 6 2016 14 18 14 16 8 2017 8 3 14 8 7 2018 13 15 1 8 5 次数 3 1 4 1 4 2 2 32

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知识点与考点解析人教版.docx

4.3平面镜成像 一、平面镜成像 1. 平面镜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成像规律是:(1)像与物大小相等;(2)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3)像与物的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像与物左右位置颠倒;(5)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实像、虚像)。具体总结就是十个字:等大、等距、垂直、反向、虚像。如图所示。 2.虚像是指射入眼睛的光线,其反向延长线的集合点形成的像,如上图所示;虚像能用眼睛直接观看,但不能用光屏接收;实像既可以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观看。 二、球面镜 1.利用光的反射现象,反射面为平面的叫平面镜,反射面为球面一部分的叫球面镜。 2.利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镜叫做凸面镜;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常用作汽车观后镜来扩大视野。 3.利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镜叫做凹面镜;凹面镜对光有汇聚作用,常用作太阳灶、探照灯等。 1.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是光现象重要知识点,在光现象中占据重要位置。平面镜成像与光的反射密

不可分,两节内容在本章地位相同。本节主要知识点有:平面镜成像规律、面镜的应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在中考中出现的概率很高,因为在考查此问题时,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特点、成像知识和作图问题都会涉及到,具有代表性。故此类问题应作为重点加以重视。 中考中,有关本节知识点的考题主要集中在平面镜成像规律和平面镜应用上,并经常看到平面镜成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等问题。从常考题型方面来看,对平面镜成像考查的概率很高,并经常以填空题出现;对平面镜应用也属于常考内容,并以选择题出现较多。至于对面镜的考查虽然出现概率不高,但也曾出现过此类考题。纵观历年考试,本节考点出现的考题所占分值一般在1—3分之间。 2.中考题型分析 中考中,出现本节知识点考题的概率较高,大部分都是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并以选择题、填空题出现。 3.考点分类:考点分类见下表 ★考点一:平面镜成像特点 ◆典例一:(中考?广东)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B.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物体在平面镜中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D.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会变小

最新八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平面镜成像_知识点总结教学提纲

1、光的反射类型:镜面反射(光滑表面、反光、刺眼) 、漫反射(粗糙表面、各个方向) 注:1、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均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光反射时,光路可逆,如下图。 2、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就是平时我们用的镜子。 (2)、观察下图,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大小相同)、等距(离平面镜距离相等)、垂直(垂直于平面镜的底边)、正立(原来的样子)、虚像(不存在的像)。 注:在光学中涉及到的像可分成实像和虚像。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能被人眼观察到,即都有光线射入人眼。它们的不同点是:实像可以成在光屏上,如小孔成像,照像机成像、幻灯机成像均是实像;而平面镜成像,放大镜成像均是虚像。实像是光线的实际会聚而成,而虚像则是由发散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虚像。观察右图: (1)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等大。 (2)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4)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的虚像。 (3)、平面镜的作用:(1)成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潜望镜) 3、用垂直等距和光路图找物体的像。光路图的画法。 画图中的实线和虚线: (1)实际光线用实线画,加箭头表示光线的行进方向; (2)反向延长线不是实际光线,所以用虚线画,不加箭头; (3)实像用实线画,虚像用虚线画,都要加箭头表示像的正倒; (4)法线等辅助线要用虚线画。 4、球面镜 凹面镜:(1)作用:会聚光线(2)应用:太阳灶、汽车头灯 凸面镜:(1)作用:发散光线(2)应用:汽车后视镜 5、虚像和实像

虚像:非实际光线而是光线的反向沿长线会聚而成的像。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叫实像。 在光学中涉及到的像可分成实像和虚像。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能被人眼观察到,即都有光线射入人眼。它们的不同点是:实像可以成在光屏上,如小孔成像,照像机成像、幻灯机成像均是实像;而平面镜成像,放大镜成像均是虚像。实像是光线的实际会聚而成,而虚像则是由发散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虚像。 6、凸面镜和凹面镜 (1)用球面的外表面作为反射面的叫做凸面镜,用球面的内表面作为反射面的叫做凹面镜。(2)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凹面镜对光有汇聚作用。 (3)凸面镜和凹面镜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4)凸面镜成缩小的像,能扩大视野范围。 汽车中的光学知识 1.汽车驾驶室外面的观后镜是一个凸镜利用凸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和成正立、缩小、虚像的特点,使看到的实物小,观察范围更大,而保证行车安全。 2.汽车头灯里的反射镜是一个凹镜它是利用凹镜能把放在其焦点上的光源发出的光反射成为平行光射出的性质做成的。 3.汽车头灯总要装有横竖条纹的玻璃灯罩。汽车头灯由灯泡、反射镜和灯前玻璃罩组成。根据透镜和棱镜的知识,汽车头灯玻璃罩相当于一个透镜和棱镜的组合体。在夜晚行车时,司机不仅要看清前方路面的情况,还要看清路边行人、路标、岔路口等。透镜和棱镜对光线有折射作用,所以灯罩通过折射,根据实际需要将光分散到需要的方向上,使光均匀柔和地照亮汽车前进的道路和路边的景物,同时这种散光灯罩还能使一部分光微向上折射,以便照明路标和里程碑,从而确保行车安全。 4.轿车上装有茶色玻璃后,行人很难看清车中人的面孔。茶色玻璃能反射一部分光,还会吸收一部分光,这样透进车内的光线较弱。要看清乘客的面孔,必须要从面孔反射足够强的光透射到玻璃外面。由于车内光线较弱,没有足够的光透射出来,所以很难看清乘客的面孔。 5.除大型客车外,绝大多数汽车的前窗都是倾斜的。当汽车的前窗玻璃倾斜时,车内乘客经玻璃反射成的像在车的前上方,而路上的行人是不可能出现在上方的空中的,这样就将车内乘客的像与路上行人分离开来,司机就不会出现错觉。大型客车较大,前窗离地面要比小汽车高得多,即使前窗竖直装,像是与窗同高的,而路上的行人不可能出现在这个高度,所以司机也不会将乘客在窗外的像与路上的行人相混淆。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详解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 一、测量 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g=9.8牛/千克。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四、密度 ⒈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m=ρV 国际单位:千克/米3 ,常用单位:克/厘米3, 关系: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 读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⒉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面积单位换算: 1厘米2=1×10-4米2,

2019中考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

2019中考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2.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3.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 .像和物体对应点的连线被镜面垂直且平分 例1:舞蹈演员站在平面镜前训练.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演员靠近平面镜时,像远离平面镜 B.演员远离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变小 C.演员在平面镜中成实像 D.演员以0.5m/s的速度运动时,像也以0.5m/s的速度运动 选D. 【解答】 A、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则演员靠近平面镜时,像也靠近平面镜,故A错误; B、因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演员远离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不变,故B错误; C、演员在平面镜中成虚像,故C错误; D、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故演员以0.5m/s的速度运动时,像也以0.5m/s的速度运动,故D准确. 例2:人站在竖直放置的穿衣镜前3m处,若人向镜移动1m,则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及移动后人离像的距离为()

A.变大 4m B.变大 5m C.不变 4m D.变大 6m 答案:C 例3:画出AB在平面镜中的像.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利用这个对称 性作出AB的像. 【解答】解: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 例4: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的像,若S发出的一 条光线SO经平面镜反射后过P点,请在图中找出发光点S的位置,并 完成光路.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首先作 出像点S′的物点S,连接PS′,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再画出入射光线SO. 【解答】解:作出像点S′的物点S,连接PS′,与镜面的交点为入 射点O,再连接SO,画上箭头,如下图所示: 例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 (1)实验室提供较厚和较薄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的玻璃板做实验; (2)同时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关系. (3)如果将蜡烛靠近平板玻璃,像的大小将(变大/变小/不变)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特详细)

初中物理知识点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光现象知识归纳 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5.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7.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8.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

初二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基础)知识讲解

平面镜成像(基础) 【学习目标】 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3.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会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4.理解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及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5.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要点梳理】 要点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 2、猜想或假设:像可能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关于镜面对称等。 3、实验器材:白纸、玻璃板、蜡烛、刻度尺 4、实验步骤: (1)将纸对折,在对折处画一条直线段,把平板玻璃(作为平面镜)竖立在对折线上; (2)在白纸的一方任意位置放点燃的蜡烛,用笔记下蜡烛的位置,观察玻璃后面的像; (3)用手在玻璃后面摸一摸是否有蜡烛存在,再拿一张白纸在像的位置附近移动,观察白纸上是否有蜡烛的像; (4)拿另一支蜡烛(未点燃)放在玻璃后像的位置处,移动这支蜡烛,再左右移动头部,从不同位置看上去蜡烛和像完全重合; (5)改变蜡烛的位置,重复再做一遍。 5、结论: (1)像、物大小相等; (2)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要点诠释: 1、实验中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确定像的位置; 2、实验中平面镜要和桌面垂直,否则怎么移动蜡烛都不能和像完全重合; 3、实验中如果用的玻璃板太厚就会看到两个像,这是由于玻璃板的两个面上都发生反射形成的; 4、实验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 5、用一张白纸(光屏)放到玻璃板后面,白纸(光屏)上看不到蜡烛的像,证明成的像是虚像。 要点二、平面镜 1、平面镜:反射面是光滑平面的镜子。如: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 2、平面镜的符号: 3、平面镜的作用:

苏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声音得发生:由物体得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得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得声音就是靠空气传来得。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就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得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就是指声音得高低,它与发声体得频率有关系。(2)响度:就是指声音得大小,跟发声体得振幅、声源与听者得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得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得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得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得声波。 8. 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得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得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得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得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得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温度:就是指物体得冷热程度。测量得工具就是温度计, 温度计就是根据液体得热胀冷缩得原理制成得。 2、摄氏温度(℃):单位就是摄氏度。1摄氏度得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得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与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得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就是35℃至42℃,每一小格就是0、1℃。 4、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得量程与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得上表面相平。 5、固体、液体、气体就是物质存在得三种状态。 6、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得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得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熔点与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得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得温度叫凝固点。晶体得熔点与凝固点相同。 9、晶体与非晶体得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得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熔化与凝固曲线图:

北京市八年级物理上册 知识点17 平面镜成像辅导讲义 (新版)新人教版 (2)

平面镜成像 重难点易错点解析 题一:某人站立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他与像之间的距离是6 m,则这个人距镜子____m;他向镜子前进1 m后,人和像之间的距离为_____m;当他逐渐远离平面镜时,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题二:如图所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反射光线的___________形成的,因此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题三:如图甲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 ⑴该小组同学应该选取两根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蜡烛做实验。 ⑵点燃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现象说明像与物体大小_________。 ⑶如图乙是该小组的实验记录,通过分析它们发现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像与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__。 ⑷该小组实验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此实验不能用平面镜进行,是因为平面镜_________,不能确定像的位置。 题四: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请保留作图痕迹) 金题精讲 题一:一只小鸟在平面玻璃幕墙前飞来飞去,欣赏它自己在幕墙中轻盈的“身影”。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身影”始终和小鸟一样大 B.小鸟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远离幕墙C.小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逐渐变小 D.“身影”到幕墙的距离大于小鸟到幕墙的距离 题二:汽车在夜间行驶时,车内不开灯的原因是:若车内开着灯,司机面前的窗玻璃就会像_______那样,会使司机看到_________的像,妨碍司机的视线,易造成危险。 答案:平面镜,车内物体 题三: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B.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变大 C.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在光屏上能成正立的像 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B始终能与A的像重合 题四: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⑴下面步骤a中横线处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步骤 a 、b、c、d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___(填写步骤前字母) a.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__________________。 b.拿另一支完全相同的没有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后方,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发现该蜡烛与被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A 1 '。 c.改变玻璃板前蜡烛的位置,重复以上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A 2、A 2 ';A 3 、A 3 '(如图乙所 示)。 d.点燃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在纸上记录蜡烛的位置A 1 。 ⑵如图乙,分别将实验中的物点与像点连接,发现它们的连线始终与玻璃板面垂直为了得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某同学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请将表头中空白部分填上合适的内容。 实验次数

初物理知识点总结-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图

初物理知识点总结: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图 随着新课标改革事业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对初中物理教学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下面是X为你整理的初物理知识点总结,一起来看看吧。 初物理知识点总结(一)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3、汤姆逊发现电子(1897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19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2年);盖尔曼提出夸克设想(1961年)。 4、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5、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6、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7、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8、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内能也称热能) 9、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10、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13、热量的计算:①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 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是后来的温度。 ②Q放=cm(t0-t)=cm△t降1.热值(q):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单位是:焦耳/千克。 2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qm;(Q放是热量,单位是:焦耳;q是热值,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单位是:千克。 1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 15、光线 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

最新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响度单位分贝dB,正常说话60dB) 5.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6.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7.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热力学温度(T)也称绝对温度:符号T,单位开尔文,简称开(k)。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换算:T=t+273。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温度计使用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量程。2.温度计玻璃泡不能接触容器底或壁。3读数时要等示数稳定再度;读数过程玻璃瓶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与液体凸处平行。 4.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5.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其中晶体熔化需要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6.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7.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如海波,冰,食盐,石墨,金属)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如石蜡,松香,玻璃,沥青)没有熔点。 10.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11.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2.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其中,液体表面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液体沸腾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 13.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4.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15.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第三章光现象知识归纳 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5.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

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教科版 知识点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是虚像,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 (镜中人的左手是人的右手,看镜子中的钟的时间要看纸张的反面,物体远离、靠近镜面像的大小不变,但亦要随着远离、靠近镜面相同的距离,对人是2倍距离)。 2、水中倒影的形成的原因:平静的水面就好像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像(水中月、镜中花);对实物的每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树木和房屋上各点与水面的距离不同,越接近水面的点,所成像亦距水面越近,无数个点组成的像在水面上看就是倒影了。 (物离水面多高,像离水面就是多远,与水的深度无关)。 3、平面镜成虚像的原因:物体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没有会聚二是发散的,这些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画时用虚线)相交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通过人眼观察到,故称为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 注意:进入眼睛的光并非来自像点,是反射光。 要求能用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像、物关于镜面对称)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同一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反射后,反射光的反向延长线交于像点)作光路图(作出物、像、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课后习题 1.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则( ) A.像变大,像与人间的距离也变大 B.像变小,像与人间的距离也变小 C.像大小不变,像与人间的距离也不变 D.像大小不变,像与人间的距离变小 思路解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是与物体等大、正立的虚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且分居在镜的两侧。

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

认识物理 一、物理学研究的内容:现象、规律及产生原因。 包括:声、光、热、电、力等。分别概括知识点、举例子,并说明中考的重点难点。 二、物理学的特点 1、有趣 2、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3、和现实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学科 三、如何学好物理: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第一章声现象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 ⑴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举例:人—声带振动;风—空气振动;下雨刷刷声—液体振动;风吹树叶振动、电线振动发出声音;蚊子翅膀振动;敲鼓—鼓面振动;弹琴—琴弦振动;婵—腹部发生器;鸟—鸣管等等。 青蛙的发音器官为声带。有些雄蛙口角的两边还有能鼓起来振动的外声囊,声囊产生共鸣,使蛙的歌声雄伟、洪亮雨后,汇成一片大合唱,有一定规律,有领唱、合唱、齐唱、伴唱等多种形式,能吸引较多的雌蛙前来。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振动而发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其中的“声”分别是由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振动而发出的声音 ⑵声音的产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②“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继续传播并存在。 ③振动一定发声,但发出的声音人不一定能听到。 ⑶声音的保存:振动可以发声,如果将发声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发出和原声相同的声音。 声音记录的分类:1、机械振动:唱片(唱针振动)2、磁记录:磁带 3、光记录:光盘、DVD 二、声音的传播 ⑴声源: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又叫发声体。 ⑵介质: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举例子气体、液体、固体作为介质的例子。 ①介质分类:气体、液体、固体(固体传声效果好,能量损失少,举例子)②真空不能传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