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英语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高一英语集体备课

高中英语集体备课经验谈:分工合作和资源共享是最重要的两个手段,而高效备课则

是目的。做好分工合作, 资源共享的集体备课,能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 提高整体教学水 平,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展现个人能力,促进教研活动开展,提高工作效率,减轻不必要 的负担。 集体备课如今已经成为我们学校的教学常态,

也作为学校教务处常抓不懈的工作。 我校英语 组每周固定在星期一上午统一集体备课。 半学期下来,有不少经验和体会想与大家交流和分 享。

教师集体备课是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 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大纲和教材、 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 另有理解是指 教师以团队为纽带,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设计出既凸显教学共性与个性特 色,又达到资源共享的生态教育理念的文案。 "我个人更认同后者。在这个概念中,分工合

作和资源共享是我所理解的最重要的两个手段,而高效备课则是我们希望达到的目的。

我校英语组是比较大的教研组, 人多势众,干起事情来效率很高。 虽然在本学期实际工

作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难题, 但是我们都通过分工合作,

资源共享的方式在集体备课中得以解 决。个人认为高效率的集体备课,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首先,集体备课准确把握住教学的重难点,提高了整体教学水平。

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固定了各次备课内容。为了减少盲目性,

开学初,备课组长就讨论 了本学期的教学方向、重点研讨内容、教学时间的调配等宏观性的问题,

再根据教材编排体 系,制定好全组本学期集体备课计划。 根据计划,安排好每次集体备课的备课内容和中心发

言人,每位教师都有一张打印好的备课任务人头表,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基本上每次集体 备课都有目的性、 针对性、实效性。每周的教案和每月的测试都 包干到户”,分工很明确。。

其次,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展现个人能力,促进教研活动开展。

另外,也往往是大家最容易看到的一点。正所谓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 所以有许多教师经常把集体备课当成是找教案。有人担心, 教师并不是不愿自己备课而是

觉得没有必要”。集体备课似乎容易产生一人备课,多人享用”的偷懒式备课或者是集体研 究,统一内容,统一教案,统一作业 ”的机械式备课。这样的情况相信在各个学校都或多或

少的存在着。我校在开学之初,各项工作未走上正轨的时候更是常见。

其实每位教师都是参 与者、合作者,而不只是成果的享受者。 因为课堂教学中总是蕴含着许多带有实践性的教学 情景(比如怎样使用多媒体),无法预见的教学情况(比如学生的特别反应)甚至从未见过的教 学条件(比如易班上公开课)等等。遇到这些教学情境,对不少教师包括老教师都是一种激励 和挑战。资源共享,也就不能仅仅是共享教案和课件,也要共享思维和经验。

关于这一点,我们组尝试的解决方案就是

上课,评课,备课,聚餐一条龙 ”。我校每位 教师每学期都要上一节公开课,

听课范围为全校。外语组的公开课往往定在周一上午第二三

分析学情、 "网上

节,课后立刻在全教研组范围内评课,最后才是本年级备课组内备课。在评课中,放下面子

观念,畅所欲言,基本上很少有不切实际的批判。当然刚开始好好先生也是有的,但是这样的评课多了,慢慢大家的发言就会趋向一致,那就是尽量多做纵向比较,即找出本次教学

较之以往教学更合理、更科学的亮点所在;指出执教者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哪怕只是点滴),”鼓励执教者尝试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并帮助其逐渐完善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法。"在交流发言中,在思维碰撞中产生出更多的火花,拓宽教学思路。一般上午评完课也就差不多到

午饭时间了,这个时候全组教师往往一起到食堂吃饭,在饭桌上继续未完成的话题。因为是在工作之余,非正式的场合往往大家更能放得开,一些难以在正襟危坐的场合里出现的观念

和点子经常浮现。所以集体备课被延伸到了工作时问之外,也能有利于增进老师之间的相互

了解,培植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学术气氛,当然人际关系的改善反过来也是能保证集体备课的质量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